提高初中语文教学

2024-10-18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共12篇)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 篇1

一、前言

长久以来, 语文教育领域一直认为学生的作文水平, 更多的与学生平时的写作能力和素材积累量有关, 而和语文作文教学关系不大, 进而忽略语文作文教学技巧的重要性。本文就初中阶段语文作文教学技巧的应用进行阐述和分析。

二、为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而备课

语文教学过程中作文教学一直是学生最为头痛的教学课程, 因为在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教授的往往是学生所没接触过的, 所不愿接触的枯燥的写作理论和素材运用知识, 所以学生在语文作文训练课上往往哈欠连天, 即使是自制能力强的学生也是心不在焉的, 所以语文作文训练课程往往是教师忙了半天, 学生却没听进去多少, 再加上语文作文能力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导致语文作文训练课程对学生作文能力提升有限, 长此以往不光学生厌倦了, 连教师也会因为时间上的巨大投入却起不到应有效果而懈怠, 甚至放弃作文教学。从这一环节我们可以看出, 在语文作文训练课上准备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题目是多么重要, 只有设置学生身边的学生感兴趣的“接地气”的作文训练题目, 才能刺激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才能让学生真正投入到作文训练中, 将语文作文训练课的效果发挥到最大[1]。

三、引导学生注意平时积累

作文作为语文综合素质的一种表现方式, 是学生各方面能力的综合体现, 尤其是对学生观察能力和平时的积累能力的考验, 这是作文写作的一个关键特点, 也一直是作文教学的难点所在。因为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 学生的课业负担很重, 还要面临中考的压力, 导致学生除了睡觉大部分时间都在进行各个科目的学习和练习, 学生这样紧凑的时间安排和作文对平时写作练习的积累要求、写作素材的广度要求形成了一对矛盾, 很多学生就是因为无法妥善地解决这一对矛盾而使语文作文能力训练陷入僵局。针对这一现状, 教师要学会用科学的、合理的方式引导学生, 引导学生重视语文作文能力的培养和作文素材的积累, 引导学生科学合理的规划学习时间, 解决语文作文素材积累的长时间要求和初中教学结构紧凑之间的矛盾。

四、到大自然中去寻求“自然”

在语文写作教学中最常见的问题不是教学素材积累的问题, 而是学生在作文中普遍出现的现象, 学生语言组织能力的低下, 一篇作文往往半数以上都是废话, 而且语言的运用也往往词不达意, 导致整篇作文读起来语意不连贯, 表达情感不明确[2]。在语言运用和表达方式的训练上,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予一定的指导, 但是更多的还是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的潜移默化的积累,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积累, 交给学生积累的方式和方法, 平时注意培养学生的积累习惯。这样的习惯一旦养成, 学生既有积累的主动性又掌握了积累的方法, 还形成了注意积累的习惯, 那么学生的日常积累就不再成为困扰语文教学的顽疾, 而且这样注意积累的习惯是能够伴随学生一生的好习惯, 会让学生在其中不断受益。

五、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在语文教学中, 写作训练是一种不针对任何人的, 广义上的语文能力训练, 而且在语文教学所有内容中, 作文训练的学生个体差异性是最大的, 这就是作文的魅力所在, 而要想让学生写出吸引人的文章就必须要培养学生的个性, 因为只有有个性的人才能对同一个题目看出与常人不同的视角, 而往往这种标新立异的作文题材和独特的视角最能吸引人们的眼光, 对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全面性也是有极大促进作用的。这样做的好处也是极为明显的, 在当下的传统语文作文教学模式下, 我们往往能够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个班一个材料作文学生选取的都是同一个角度, 作文的模式都是同一个模式“开篇点题, 结尾扣题, 全文总共就三段”, 第一句话还都是一样的。这样的让人哭笑不得的模式性作文是语文教学中学生个性的严重缺失。我们要敢于面对这种缺失, 犯了错误并不可怕, 只要我们勇于面对错误、认识错误并积极的改正错误。所以在语文作文教学中我们要正视学生的个性, 培养学生的个性, 让学生的个性在作文中完美体现[3]。

六、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语文教学过程中作文教学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活动。因为语文作文是一种综合性语文能力的培养, 作文能力问题中包含着语文阅读能力的问题, 语言表达能力的问题, 语言组织运用能力的问题, 素材积累能力的问题。种种问题都是包含在语文作文问题下的细枝末节的小问题。面对语文作文训练的复杂形势, 教师也要在语文作文训练中综合运用各种语文训练手法和教学方式, 不管什么样的教学方法, 只要是适合当前语文作文教学的方法, 都可以拿到语文作文教学中来, 施行到语文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去, 切实地提高当前初中语文作文水平。

七、结论

在当下旧的语文作文教学模式下, 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作文能力较差或者作文能力表现不稳定, 这些都是因为在旧的模式下语文作文教学技巧的缺失, 对语文作文教学技巧的不重视造成的, 所以在新的教学形势下,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 我们要提高对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学技巧的重要性认识, 充分认识到作文教学中技巧的重要性, 合理地利用作文教学技巧, 把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技巧的能力展现出来, 将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教学效果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内容中, 语文作文教学是重中之重, 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的教学方法也一直为教育领域所瞩目。本文从语文教学的本质出发, 结合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对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技巧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技巧

参考文献

[1]曹璐璐.初中语文随笔训练及作文教学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 2012.

[2]邹衍明.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方法初探[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 2013.

[3]熊燕.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问题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 2012.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 篇2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驾车中学杜光金 摘要: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语文课程标准》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跟上时代的步伐,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语文教学不仅是对人类已有知识的继承,也是人类知识体系再积累,再创造的过程,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递过程,也是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心理素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语文教学过程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工作,学校的工作永恒的主题是质量,质量是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语文教学的效能主要体现在教学任务上,教师为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关键词:语文教师;学生;教学质量;初中语文教学。

教育是人类社会赖以发展的基础,语文教学则其它学科教育的必然途径,也是学校实现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那么,什么样的语文教师行为最能体现“教”的本质特征呢?从这个方面谈谈个人感受和思考。教师所有的努力是为了学生进行,教学的效能主要体现在教学任务上,教师为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

一、更新观念

如果现在我们不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不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念,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努力探索研究性学习、创新学习,实践自主、合作、探索学习模式,我们将落后于时代。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生的知识面越来越宽,不努力学习,我们的一桶水就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要求,所以,我们教师还必须加强自身的业务素质学习,要不断更新旧知,做永不枯竭的泉源。

要想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必须上好课,让课堂40分钟落到实处。上好课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探索:课型创新,组织形式创新、找切入点,过程设计创新,教学手段创新,板书设计创新,教学语言风格创新等。要有所创新,课堂教学教师要上得轻松,教师必须备好课,备好课是上课的关键。我们参观学习了不少优质课,如果我们反思一下,这些教师为什么能上好,原因何在?就是教师认真备了课。以我个人的体验,我认为备好课主要备以下内容:备教材,掌握教材编排体系,编者意图,根据单元目标及课时目标来设计教法。备教学法,为了达到目标,采用什么方法来教学,学生如何学。备学生,了解学生已有知识情况,设计问题要难易适度,课堂教学中学生会提出些什么要求和问题教师都要有所准备。备自己,想想自己对教材、学生的掌握情况,还要做些什么准备工作,还有没有自己都不能解决的问题。如果我们每一节课都做到了这几点,我想我们的课堂教学一定生动,教师上课一定轻松自如,就不会冠以教案教参的“二传手”美誉了。

二、选择好科学的教学行为

教学行为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在这里主要谈谈教师在课堂中发生的主要行为:主要教学行为和辅助教学行为即助教行为和课堂教学管理行为。

主要教学行为是以课堂教学中的学生与情景定向的,需要教师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辅助教学行为是以课堂教学中的学生与情景为定向的,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课堂经验和个性素养。

课堂管理行为是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创造条件,对课堂中的学生进行必须的但合理的管理,他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课堂经验与必须的技能。

所选的教学行为还必须与学生的水平和经验相符合。还应把环境和相关因素考虑在内,教师应当各有各的教学行为方式,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避免陷入教定式。

主要教学行为是在课堂上未完成某一目标,或内容定向的任务所表现出来的任务。那么教师在课堂中如何合理的进行讲述呢?如和提高教学质量?

上语文课时整个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教学目的,任务和教师的备课最终落实并放映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中,教学效能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教学的发挥程度,教师通过备课形成了一定的教学能力,教师教给学生的知识,究竟教多深、教多少合适。教深了学生不懂,教浅了,学生觉得是已知的,没有兴趣,教多了,学生消化不了,教少了,学生不解渴。如何适应学生的可接受程度,又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这就是在教学的难度和广度上的教与学的最佳结合点的问题。上课时教师要保证语音准确,使用标准普通话,语速适中,要稍慢于日常生活中的教化速度,用字恰当,选择最精确地词汇讲述教学内容。

三、注重质量过程管理

计划、备课、上课、作业、辅导、复习、检测等若干个教学环节,环环相扣组成教学单元;若干教学单元首尾相接组成一定的教学周期;若干教学周期循环往复,螺旋上升,构成完整的教学过程。教学质量就是在一个个教学环节、教学单元、教学周期,以至整个教学过程中一项项形成、一点点积累、一步步提高的。忽视了哪个阶段,哪个步骤,都会影响整个流程的进展,影响整体质量的提高。只有整个教学过程中各环节都能按标准、上规格,终端质量才能得到保证。

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是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要根据各年级、各学科学生的基础和不同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措施,使“向40分钟要质量”的口号真正落实到每一堂课,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向40分钟要效率,认真钻研教材,做到心中有数。上课时,对所有的知识点做到了如指掌,传授时才能做到游刃有余,这样,学生就会在心里佩服你,就会喜欢上你的课,上课时也会认真听讲。因此课余时间,要认真钻研教材教法,分析学生的学习基础及个别差异,明确哪些内容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哪些是难于记忆的,哪些是容易被忽略的,哪些是容易错混的,做到心中有数。我还常常查阅一些与教学相关的课外资料,充实课堂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师每堂课尽可能做到优质高效,必须遵守几点原则:

1、必须明确本堂课教学目标;

2、必须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3、必须当堂检查、反馈和巩固。把补困加在课后,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全体学生完全掌握所学的知识是不现实的,总会有那么几个学生在学习上有困难跟不上其他同学。教师决不放弃每一位学生,不仅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疑难问题,而且更要帮助学生解决思想问题。要求教师采取如下措施:

1、建立后进生成长档案;

2、语文教师必须对任课班中的后进学生做到心中有底,教学时要分层次教学;

3、教师须利用课余时间对后进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4、经常与后进学生谈心,鼓励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只要他们有所进步,就给予肯定和鼓励。

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是课堂管理。课堂管理是指教师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秩序和效益,协调课堂中人员,时间与空间等各种因素,及其关系的过程,他不仅有助于维持良好课堂教学秩序,约束和控制有碍学习的问题行为,并且有助于激励学生潜能的释放,引导学生从事积极的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益,因此搞好课堂教学管理不仅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而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课堂是一个特殊的社会舞台,教师要保持良好的课堂秩序,就必须建立制度化的课堂规则,明确规范学生在课堂中的行为。

例如:培养学生看、听、说的能力,思考的过程总是和看、听、说结合在一起的,在课堂上,只有眼睛看过来,耳朵听进去,才能把思考的结果说出来。所以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看、听、说的能力。

a.看过来

“上课时,你们的眼睛要都看着我,要做到,我眼中有你,你眼中有我”,上课时对学生说上这样一句话,学生的眼睛马上就看过来了,思维也就动起来了,当然就跟上了老师的步子,课堂效率就提高了。

b.听进去

竖着耳朵听,那不是真正的听,因为有的同学会开小差,有些同学会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所以听,要学会听重点,记重点。

c.说出来

在看,听后,要让学生说出来,能说出来,说明在学生的脑中已经经历了一个思考的过程,说明他已经理解了,因此每次错题了,都要求学生说错在哪,为什么错,怎么改正。特别是选择题中,A、B、C、D人人都会选,可要知道学生掌握的实际情况,就要让学生说出来,为什么选A,不选B、C、D;只有让学生说出来,才能真正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下一步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板书是讲述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课堂上的板书主要有这样几种功能:

配合讲述等行为,向学生提供学习内容的视觉通道的信息。板书通过视觉通道向学生提供——学习内容的有关信息,他不仅与学生由听觉得来的的信息相印证,并且与其相综合,促进学生的构建新意义。

提供学习内容的要点和结构。板书所提供的只是学习内容的要点和结构,是课堂话语中的一种“脚手架”,尽管它略去了某些具体的细节,但却是核心和实质所在,好的板书设计是学生今后构建认知结构的模版。

为识记、保持、再现学习内容提供线索,教师的板书过程是帮助学生将学习内容分类整理,找出同类的共同特征,发现各部分之间层次关系过程,如果学生能把教师的板书记在笔记本上的话,它无疑将成为学生回忆内容的良好线索。

为教师注意集中共同内容提供了实现载体。教师在讲述过程中把学生难记的,自己也难表达清楚的一些内容以一定的点、线、图形、符号等板书的形式来表达,教师边讲述,边板书,学生相应的会根据板书的线索边听边思考。就是说板书是引导着师生思路,是他们的注意集中与共同的教学活动,总的来说,整个板书过程,帮助学生复习旧知识,激发学生产生疑问,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梳理解决问题思路,归纳最后结论等环节是板书最为重要。

四、课堂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

课堂管理是指教师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秩序和效益,协调课堂中人员,时间与空间等各种因素,及其关系的过程,他不仅有助于维持良好课堂教学秩序,约束和控制有碍学习的问题行为,并且有助于激励学生潜能的释放,引导学生从事积极的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益,因此搞好课堂教学管理不仅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而且是提高

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课堂是一个特殊的社会舞台,教师要保持良好的课堂秩序,就必须建立制度化的课堂规则,明确规范学生在课堂中的行为。

1、基础知识必须落到实处。在我们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许多基础知识教师在课堂是反复强调,是讲了又讲,在练习时认为学生应该是能完成了,所以批改时,就一把大“√”一道题,就连学生写了很多错别字都没有发现,到头来满以为还不错,可成绩就是不遂人愿,这是未落到实处的原因。

2、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现在我们的教师在上阅读课文时,与讲读课文一样,把一篇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好文章浪费了。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认为做到四个字“三多三少”——多读书少做题、多感悟少分析、多积累少讲解。

3、抓好学生的习作训练。每次习作要有目标,目标要有可行性,适合学生的思维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阶段特点;要调动学生说写的积极性;要训练学生善于积累,让学生有话可写;方法有丰富、新颖;注意培养学生的写作素质;加强学生书写训练

五、保持良好的课堂风气

语文课堂风气即课堂成员之间持续而稳定的互动所形成的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不同课堂往往有不同的风气,有的课堂积极而活跃,有的课堂风气拘谨而刻板,有的协调而融合,有的却冷淡而紧张,通常情况下,课堂风气与课堂规则直接影响课堂风气。反之,课堂风气的状况也影响着课堂规则的制定。例如,课堂中存在着学生上课时不认真,吵吵闹闹,课前课后很少预习复习等风气,在制定课堂规则时就要侧重学次生活方面的规则,改善学习风气,如果学习太重学业成绩,恶性竞争,甚至勾心斗角,就要求侧重友爱,合作,互动等道德方面的规则,改善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

我们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要确立学生主体地位,首先应该确立教师的主体地位。我对教师的主体地位的理解是,认真学习,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法,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吸取先进的教学模式之精华进行个性化处理,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模式,达到离开教案教参能收发自如。

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问题是教学中最基本的问题,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基本活动大致包括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师生交往。这里主要谈谈师生人际关系问题,师生人际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接触等相互作用中形成的人与人的关系,正常的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它是教师教的活动与学生学的活动发生的前提,教与学总是在师生交往的背景下进行的。如果没有教师与学生的相互接触,互相沟通,互相作用就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师生人际关系状况直接影响教师教,学习学的积极性,影响课堂气氛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如果学生师生各关系融合,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发展,同时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班风、校风,但值得注意的是教师以一定要协调好师生关系,对学生同样的对待,不能失去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

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篇3

【关键词】语文教师 学生 教学质量 初中语文教学。

教育是人类社会赖以发展的基础,语文教学则其它学科教育的必然途径,也是学校实现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那么,什么样的语文教师行为最能体现“教”的本质特征呢?从这个方面谈谈个人感受和思考。教师所有的努力是为了学生进行,教学的效能主要体现在教学任务上,教师为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管理行为是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创造条件,对课堂中的学生进行必须的但合理的管理,他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课堂经验与必须的技能。

所选的教学行为还必须与学生的水平和经验相符合。还应把环境和相关因素考虑在内,教师应当各有各的教学行为方式,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避免陷入教定式。

主要教学行为是在课堂上未完成某一目标,或内容定向的任务所表现出来的任务。那么教师在课堂中如何合理的进行讲述呢?如和提高教学质量?

上语文课时整个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教学目的,任务和教师的备课最终落实并放映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中,教学效能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教学的发挥程度,教师通过备课形成了一定的教学能力,教师教给学生的知识,究竟教多深、教多少合适。教深了学生不懂,教浅了,学生觉得是已知的,没有兴趣,教多了,学生消化不了,教少了,学生不解渴。如何适应学生的可接受程度,又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这就是在教学的难度和广度上的教与学的最佳结合点的问题。上课时教师要保证语音准确,使用标准普通话,语速适中,要稍慢于日常生活中的教化速度,用字恰当,选择最精确地词汇讲述教学内容。

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是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要根据各年级、各学科学生的基础和不同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措施,使"向40分钟要质量"的口号真正落实到每一堂课,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向40分钟要效率,认真钻研教材,做到心中有数。上课时,对所有的知识点做到了如指掌,传授时才能做到游刃有余,这样,学生就会在心里佩服你,就会喜欢上你的课,上课时也会认真听讲。因此课余时间,要认真钻研教材教法,分析学生的学习基础及个别差异,明确哪些内容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哪些是难于记忆的,哪些是容易被忽略的,哪些是容易错混的,做到心中有数。我还常常查阅一些与教学相关的课外资料,充实课堂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是课堂管理。课堂管理是指教师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秩序和效益,协调课堂中人员,时间与空间等各种因素,及其关系的过程,他不仅有助于维持良好课堂教学秩序,约束和控制有碍学习的问题行为,并且有助于激励学生潜能的释放,引导学生从事积极的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益,因此搞好课堂教学管理不仅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而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课堂是一个特殊的社会舞台,教师要保持良好的课堂秩序,就必须建立制度化的课堂规则,明确规范学生在课堂中的行为。

在课堂教学中,板书是讲述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课堂上的板书主要有这样几种功能:

配合讲述等行为,向学生提供学习内容的视觉通道的信息。板书通过视觉通道向学生提供——学习内容的有关信息,他不仅与学生由听觉得来的的信息相印证,并且与其相综合,促进学生的构建新意义。

提供学习内容的要点和结构。板书所提供的只是学习内容的要点和结构,是课堂话语中的一种“脚手架”,尽管它略去了某些具体的细节,但却是核心和实质所在,好的板书设计是学生今后构建认知结构的模版。

为识记、保持、再现学习内容提供线索,教师的板书过程是帮助学生将学习内容分类整理,找出同类的共同特征,发现各部分之间层次关系过程,如果学生能把教师的板书记在笔记本上的话,它无疑将成为学生回忆内容的良好线索。

为教师注意集中共同内容提供了实现载体。教师在讲述过程中把学生难记的,自己也难表达清楚的一些内容以一定的点、线、图形、符号等板书的形式来表达,教师边讲述,边板书,学生相应的会根据板书的线索边听边思考。就是说板书是引导着师生思路,是他们的注意集中与共同的教学活动,总的来说,整个板书过程,帮助学生复习旧知识,激发学生产生疑问,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梳理解决问题思路,归纳最后结论等环节是板书最为重要。

四、课堂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

课堂管理是指教师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秩序和效益,协调课堂中人员,时间与空间等各种因素,及其关系的过程,他不仅有助于维持良好课堂教学秩序,约束和控制有碍学习的问题行为,并且有助于激励学生潜能的释放,引导学生从事积极的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益,因此搞好课堂教学管理不仅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而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课堂是一个特殊的社会舞台,教师要保持良好的课堂秩序,就必须建立制度化的课堂规则,明确规范学生在课堂中的行为。

1、基础知识必须落到实处。在我们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许多基础知识教师在课堂是反复强调,是讲了又讲,在练习时认为学生应该是能完成了,所以批改时,就一把大“√”一道题,就连学生写了很多错别字都没有发现,到头来满以为还不错,可成绩就是不遂人愿,这是未落到实处的原因。

2、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现在我们的教师在上阅读课文时,与讲读课文一样,把一篇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好文章浪费了。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认为做到四个字“三多三少”——多读书少做题、多感悟少分析、多积累少讲解。

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果 篇4

一、引导学生精读细读, 培养审美情趣

初中语文教材中选编的课文大多具有娴雅精致、脍炙人口的特点, 它们集风景美、道德美、人情美于一体, 从不同方面反映出作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领略和感悟。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和学习这些文章时, 要注重指导他们进入情境, 寻找与作者心灵的契合点。教师要让学生逐渐形成在阅读作品前, 本身就存在一种心理期待, 即阅读习惯、趣味、心理、预期目的等, 当学生带着期待走进作品空间时, 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丰富的心理体验, 而当这种体验与作者产生共鸣时, 就会达到一种至纯至美的审美境界, 这种境界是一种美妙的心灵愉悦感。对于初中生来说, 在这一阅读过程中, 往往最能使其与作者产生共鸣的东西便是真挚的情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优美的作品是作者真挚情感的外化, 只有真情最容易打动学生稚嫩而又单纯的心灵:沈复笔下的那一片童稚之情;背影中的浓浓舐犊之情……如何不让学生怦然心动而终有所悟呢?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所能做的就是积极创设情境, 做一个忠实的引路人和点拨者, 让学生打开心扉, 尽情感悟, 去做主动的探究者, 而最终得到愉悦的心理体验。这样, 才能陶冶其情操, 培养其审美能力。

二、营建课堂师生互动, 优化教学效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在学习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这种健康的学习情感上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要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感召学生, 使学生受益匪浅。我们的语文教学内容更多地继承着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华夏民族数千年的文化结晶, 这一文化体系本身就对知识分子的人格提出了较高的规范和要求。语文教师作为这种文化的直接传播者, 更应该向这种规范和要求看齐, 其“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的满腔热情, 势必使学生产生共鸣, 直接对其产生深远的教育意义。

三、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优化学习效果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 篇5

1、认生字认生词

语文最重要的是积累,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认生字和生词,字认得多了下笔就知道怎么写了,认词是让你懂得如何运用这些字,最好是学习一些成语,这才是语文文化的精髓所在。

2、多阅读

专家研究发现一个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只有达到课本的4-5倍时,才会形成语文能力。所有我们平时要养成一个阅读课外书籍的习惯,当我们阅读书籍的时候我们也会潜移默化的被书籍作者所影响,不管是思想还是写作的技巧都会有一定的帮助,也能帮你积累写作素材。

3、熟读精思

学习语文我们要做到熟读精思,熟读就是能熟练的阅读,而精思就是让你多用脑去思考文章或书本中的思想,分析作者的目的是什么,这也是很多问题的解决方法。

4、循序渐进

读写结合提高初中语文教学 篇6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读写结合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书面表达,也就是“写”。“写”就是要求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把自己平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通过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然而,在语文教学中却普遍存在着一种现象,那就是课文与作文的完全脱节。也就是说,上课归上课,作文归作文,“读”与“写”完全脱离。其实,小学语文课本所选的文章都是一些极好的范文,甚至有一些经典文章,在思想教育、题材选取、体裁安排、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方面,无不匠心独运,是学生模仿习作的典范。如果能在教学中把阅读教学与学生的作文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根据教材特点,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给学生提供有效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及时有效地进行模仿和创造性练笔,那对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是很有作用的。在素质教育的今天,通过学生从读中悟写,以读带写,充分发挥阅读与借鉴的仿效作用,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致关重要。为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做了如下尝试:

一、充分挖掘教材中“读”与“写”的结合点,有目的地加以指导

小学语文教材每一篇课文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文章取材新颖、布局合理、语句优美、大多数都是学生写作的范文。因此,我们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善于挖掘教材中读写结合因素,然后有目的地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指导。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从优美的词、句入手。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往往会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精心品味,这种品味不仅要让学生读通读透,更应指导学生在读的基础上,悟出写法,领会意图,进而学会运用。同时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品词品句,也为写作积累了丰富的词汇。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要使学生“满腹经纶”,教师就应持之以恒地在阅读中引导学生推敲词句,从而培养造句的能力。引导学生品味词句的方法有比较式、增删式、换词式等。如教学《林海》一文中的“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一句时,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这句话把兴安岭当作什么来写?你认为这样的写法好吗?好在哪里?我没有停留于表面的文字分析,而是让学生从整体上来感受这句话的绝美意境: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寥寥数语不但勾画出兴安岭绝美的风光,绚丽的色彩,还充分地表达出作者对兴安令的喜爱之情。待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充分理解这一切后,我提出了这样的要求:你能运用这种手法描述一种事物吗?由于学生水平不一,所以我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水平较高的同学我要求他们不但能说,还应从字里行间渗透出自己的某种情感;水平中等的同学要求他们围绕一个中心,能说几句连贯的话;水平较差的同学能用拟人的手法造一个句子。由于给孩子们提供了有效模仿与借鉴的对象,所以这次练习效果很好!“你瞧,那条银鲤浑身缟素,唯嘴唇上一点腥红,像是爱美的姑娘抹上了鲜红的口红。”在练习中,学生不但掌握了拟人的手法,而且学会了如何在记叙中用具体的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情感。

(2)从省略号处入手。阅读教学中我们常遇上耐人寻味的某一件事或某一个情节,激发了学生的浓厚兴趣,引起了他们的回忆或想象。如《小珊迪》第二段写了小利比告诉那位先生,小珊迪被马车撞倒并轧坏了身子,他悲伤地说:“说不定他会死的……”这句话就是情感的触发点。课文虽然省略了故事情节描写,但这一空白却正是孩子们推测或想象的空间:他的伤势有多重,他是怎样拖着身子回来的,他又是怎样熬过痛苦的夜晚。教学中抓住这一情感触发点,让孩子们有感而作,写出了他们的心声,既加大了阅读深度,又深化了主题。

(3)从典型的段落入手。如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第六自然段。这段共四句话,第一句总写西沙群岛是鸟的天下。然后从鸟多,鸟蛋多,鸟粪多三个方面具体分述。这种先总的介绍,再分别具体描述的段落对于学写作文的小学生来说,有很强的示范性。于是教学到这,我让学生们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自由谈谈读了这一自然段的感受:“思路清楚,条理明确。”“让人一目了然。”……于是我趁热打铁:现在我想请你也来试试,观察一下花坛中的菊花,看看菊花的花瓣、花蕊的形状、颜色,用鼻子闻花的香味,再以“花坛中的菊花盛开了,多么美丽啊!”为总起句,按观察顺序把菊花的形、色、味具体说一说。之后随机指导他们把刚才所说的内容写下来,效果很好。

二、加强课外阅读,进行读写训练

让学生多读生活,多写生活。课外读写训练的有机结合,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捕捉到更多信息,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如要求学生上文选课时,一定要坚持一边阅读,一边作笔记;要求学生多读课外书报杂志,并作好摘录或写体会、读后感;要求学生细心观察日常生活,并坚持写日记、周记。这样训练,同样可以达到读写有机结合之目的。古人把阅读比作根,把作文比作叶,根深才能叶茂。这一形象比喻说明读书是学生摄取作文知识的重要来源之一。但阅读最重要的是提高学生领会文章内涵,作者意图以及表现方法的能力。通过两年的尝试、摸索,以读悟写,读写结合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主要表现在:

(1)激发了学习兴趣。五年级末,我对任教的4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学校课程表中开设的科目中,把课外阅读列为第一兴趣的占56%,把上语文课列为第一兴趣的占35%,两项相加91%,读写结合已经成为学生最重要的兴趣发源地。

(2)提高了阅读能力。阅读能力主要包括速度、理解和记忆三项指标。五年级末的一节自习课上,我对阅读能力进行了测试:出示范文《森林音乐会》(2500字左右),要求:默读1分钟后,写出童话故事的大意,越接近原文越好,在不改变原意、原文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佳词妙句更棒。结果,46名学生,有6名学生在符合要求的情况下,一气呵成写了600字左右,有18写出了故事大意,字数在400~550,有一点自己的好词好句,18人写出了故事大意,字数350—400,4人在阅读能力方面还欠缺,没有完成要求,没有故事结尾。

(3)提高了写作能力。我班大部分学生都喜欢上了作文。他们一致认为:“这是课堂上找准读写结合点,以读悟写,读写结合后的好处,是多次进行小练笔的成果。同时也得益于课外阅读。”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能。课外阅读又使学生养成了记读书笔记的好习惯。读书笔记是命题作文的“奠基工程”。两者相结合,使学生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作文水平大大提高了

(4)陶冶了思想情操。语文学科有强烈的思想教育因素,课外阅读更是如此。课堂教学对课文进行具体“解剖”的进修,使学生入情入境,在潜移默化中受教育。课外阅读的范围很广,学生一旦选中自己爱读的书,就如饥似渴、爱不释手,易于接受感染和教育,阅读可以把学生引向世界,引向未来,引向知识海洋,引向真理的高峰,他们随时可以与伟人见面,与英雄交谈,既能认识客观规律,又能改造主观世界。

(5)开发了智力资源。知识贫乏是智力发展的最大障碍。阅读使学生知识量成倍增长,必然带来智力的发展。这既能使优生超常发展,又促使后进生及早转化。通过以读悟写,读写结合的训练,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我坚信读写结合尝试下去一定会促使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篇7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初中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最佳时期, 其中尤以初中语文教学效果最为突出。所以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十分值得我们关注。对此, 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立足于语文教育的根本, 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质量

我们都知道,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 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青年。而只有学生基础打得好, 才能实现最终目标。初中语文教育就是这样的基础。初中语文教学旨在培养初中生的为人、处事、思维、写作等方面的能力。

(一) 完善语文教学体系, 提高教学质量。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 更是一门最具活力、最有深度的学科。它内涵丰富, 知识层面复杂。而初中语文占有基础性地位, 正所谓根基牢固, 大树才能茁壮成长。也就是说, 初中语文就是这棵大树的, 只有把初中语文学好、掌握好, 这棵大树才能枝繁叶茂、茁壮成长。

(二) 培养学生基本语文能力。

语文教学就是使学生掌握字、词、句篇的知识;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识别语法、修辞、逻辑、标点的用法, 并达到一定的思想教育目的。其中, 听、说、读、写四方面能力的培养是极为重要的。因此, 在语文课堂上, 教师更应该注重这四方面的培养, 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此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二、上好第一节语文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教师授课不能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 就急于满堂灌输知识给学生, 那么这种知识也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和厌学的负面情绪。”因此, 语文课堂要想提高教学质量, 就必须敲好开课的第一锤。上第一节课时, 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多样的方式进行开课, 以引起学生对语文课的期待之情, 激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 从而使其酝酿出对语文课堂浓厚的学习兴趣。总而言之, 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 其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欲望, 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质量。

三、继续深化初中语文新课改, 改变授课方式

教师要注重创新理念, 时刻注意学生的学习感受和接受知识程度的高低, 从多角度探索语文新课改, 进一步完善初中语文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征集采纳来自社会各界对于语文课改的建议和意见, 进行分析比较, 以完善教学体系。要将语文教学和其他学科相结合, 做到知识间的紧密联系, 博采众长;摒除传统语文教学中的糟粕, 取其精华之处并加以创新, 以完善语文体系。而现在的许多教师常常都采取“满堂灌”的形式, 遇到上级领导视察时, 便会出现提前授课作秀的行为, 影响语文教学质量。因此, 要想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 就必须改变教师的授课方式, 注重学生的听课感受, 开阔学生的语文视野, 避免作秀行为, 构建适合初中学生的有效教学模式, 以此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质量。

四、注重学生学习时的自身感受和接受程度, 激发学生兴趣

众所周知, 在学习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 我们才能学好知识。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曾专门研究过兴趣和学习的关系, 最终证明了满怀兴趣的学习, 可以明显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 提高学习效率,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甚至可以这样说:有了学习兴趣, 学生才不至于对所学内容产生厌恶的负面情绪。所以说, 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是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最重要的一步。

五、适时考核更能检验语文教学水平

适时地进行期末考核既可以考验学生的学习情况, 也可以反馈出教师的教学效果, 以便更快地改变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评估方法 (试用) 》中, 更是明确规定考核内容既要包括学生的学习情况, 也要包括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活用语文知识的情况。

总之,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是每位中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大力探讨研究的。要明确“授人以鱼, 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 则终身受用无穷”, 也就是说, 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体系教育学生, 只能供一饭之需;但若用改革后的初中语文教学体系教育学生, 则可使学生终生受用。当然,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 让学生拥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并使其充满对语文学习的无限兴趣, 加以教师幽默的教学方式和多样的教学方法, 我相信一定可以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晓敬.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J].文献资料, 2005 (33) .

[2].王康旭.抓关键词语讲解促教学质量提高[J].初中语文课教学, 2006 (12) .

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篇8

于漪老师说:“教师是学生心灵的耕耘者, 教课就要教到学生的心上。”兴趣具有很强的指向性, 是推动学生主动去寻求知识的驱动力。在课堂上, 学生有了兴趣, 就能够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化被动为主动, 把克服困难当成学习的快乐。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课堂引入环节设计得好, 就能吸引学生,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情况, 力求抓住学生的心理, 吸引学生注意力, 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

二创设生活情景, 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语文课堂应该要有灵性, 因为它承载了几千年的文化熏陶。因此, 延展教学内容, 并放置于学生的生活文化中, 将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课堂教学若能还原课本内的情景, 让学生以课本内的人物去亲身体验、领会和把握文章的内涵, 就可以调动学生的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学生会从生活中获取信息, 经过加工, 融入到课本内。因此, 课堂情景的创设, 要贴近学生生活, 引起学生的共鸣, 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 才有利于学生吸收知识, 开启智力, 品味到语言美, 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例如, 在教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 我用多媒体播放了大家熟悉的周杰伦的歌《千里之外》作为开场。学生很快兴奋起来, 情绪高涨。我把这首歌中的“雪犁花白”、“天在山之外”两句挑出来, 让同学们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有些同学虽然这首歌唱得很好, 但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此时, 我把大家引入到《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并问同学们, 这首诗与周杰伦的《千里之外》有哪些共同点。这样, 学生热情高涨, 朗读、解释、归纳、理解内涵, 学习自然而然地完成了。通过创设这样的情景, 学生受到了启发, 古诗词的很多表达手法是相通的, 很多现代的诗歌也从古诗词中汲取营养。这样, 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热情, 让学生体会到了语文的蕴涵美。

三把握“亮点”, 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

心理学研究表明, 中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 他们对形象的、生动的、具体的事物感兴趣, 而对一些抽象的、概念的东西不愿接受。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 教师要先划出作品中最精彩、最耐人寻味、使人动情的词或句子, 这些“亮点”往往是作者感情的焦点, 抓住这些“亮点”有助于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从表达方式上看, 这些“亮点”往往是作者要表达的感情;从结构上看, 这些“亮点”有着承上启下、前后呼应的作用;从内容上看, 这些“亮点”能揭开文章的主题, 作者的创作意图, 或能概括段落的主题、段意。因此, 在指导学生阅读时, 找出“亮点”, 有助于理解文章的内涵。例如在《孔乙己》的阅读中, 在学生通阅全文后, 要细细品味文章的“亮点”。如“曲尺形的大柜台”说明来这里的人们的不同社会地位的“分界线”, 柜台内外两重天;“短文帮”和“穿长衫”的鲜明对比;孔乙己出场时, 大家看着他“笑”, 指“笑”相貌、“笑”衣着、“笑”语言、“笑”外号、“笑”伤疤、“笑”偷书, 逐渐深入由表及里……在此阅读时, 抓住这些“文眼”, 能通过孔乙己的外形, 服饰的描写提示孔乙己的特殊身份和生活习性;通过对肖像描写提示孔乙己的不幸遭遇;通过对孔乙己的动作, 神态描写, 揭示了孔乙己的善良。由此可见, 能否精心设计教学的“亮点”是奠定课堂教学成功的基础因素。教师在充分备课教材的重点、难点的同时, 还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学内容灵活设计、巧妙运用, 也只有这样, 才能“第一锤”就敲在学生的心灵上, 迸发出迷人的智慧火花。

四指导学生学会阅读

阅读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途径, 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爱读书、多读书的习惯就要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始, 让学生体验到读书是人生的一大乐趣。例如在《枣儿》的教学中, 我是这样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在地震4分钟后的混乱中, 一位父亲冲向学校。在他眼前, 教学楼已成了一片废墟, 他感到绝望, 眼前一片漆黑, 跪在地上大哭起来, 但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事, 你一定要振作起来!”于是, 他坚定地站起来, 快速跑向儿子教室所在的位置, 开始动手挖掘。他一直不停地挖, 1小时, 2小时……他不听别人的劝告, 他坚信自己的孩子还活着。他挖得满脸灰尘, 双眼布满了血丝, 浑身破烂不堪, 伤痕累累, 到处是血迹, 直到第38小时后, 他突然听到底下传出儿子的声音……

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 篇9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关注学生

阅读教学课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课型,它在整个初中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高效活跃的阅读教学课堂一定会对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产生极大的影响,若长久坚持,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很大的提高。新课程改革的许多理念给语文阅读课堂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阅读课堂开始走向自主、人文、活跃、开放。坚冰打破,千帆竞发,这无疑是语文教学的一大进步。但热闹的语文课堂的背后我们也不能忽视几个问题,否则阅读课就会偏离原来的正确的轨道,发挥不了它在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作用。所以我认为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阅读教学要想提高其效果, 就要特别关注这几个问题,现提出供大家参考,欢迎批评指正或补充。

一、要关注学生的兴趣激活

兴趣决定阅读效果,这是不争的事实。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课前激趣是很重要的,这就需要教师在学生学习每一篇文本前都要设计一些精彩的导语来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求知欲望, 这一环节是阅读教学的优秀传统,我们不能借把一切空间都还给学生而放弃这一有生命力的东西。当然仅靠这一点激趣还远远不够, 初中生的身心特点还告诉我们,他们的注意力很难持久,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采用多种手段让学生始终保持激昂的情绪。如教师要不段锤炼自己的语言,力求语言亲切、精炼、诙谐, 并适当辅之以形体语言,教师要多鼓励,多肯定学生,经常性地让学生品尝到发现的快乐,教师要能灵活运用变式教学,教学方法和教学辅助手段(如多媒体)也要灵活多变等。总之,教师要能调控课堂节奏和学生的情绪,力求让学生在亢奋的状态下完成阅读任务。

二、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首先是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就是在学生阅读文本时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生活积累和经验。例如在学习《乡愁》时,让学生谈谈离愁别绪,积累古诗文中有关离别的佳句;学习《春》时,让学生回味春天,到自然中去感受春天,再用语言和画面描绘春天等等。其次是重复朗读,在读中形成对文本内容的大致了解,特别是精彩语段要读出抑扬顿挫、读出感情、读出韵味来。最后是尊重学生阅读的独特感受。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会产生不同的认识,这时即使是学生的认识有偏颇之处,教师只能引导,不能轻易否认,也不能用所谓的标准答案去统一评价。只有这样,学生的阅读激情才不会被破坏,学生的阅读素养才会不断提高。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社戏》时, 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既然戏不好看,那请想想“我”热衷看戏的真实原因可能是什么呢?问题一出来,答案可谓是层出不穷,有的说是热衷于自由、有的说是追求刺激,有的说是赏夜景,有的说是看热闹……我对这些答案都给予了肯定、鼓励,也给予了引导,最后明确看戏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的是看戏的那一份轻松、那一份自由、那一份友爱、那一份美丽。这样,学生在畅所欲言中得到了一份尊重、得到了认同、得到了提高。

三、要关注学生的基础积累

古语说得好: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大家都知道学习语文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没有必要的积累而谈深层次的阅读是一句空谈。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文本时一定要关注学生对字词句的理解与积累,一定要关注精彩语段和句篇的背诵默写,一定要关注文章、文学常识的积累。这也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学习语文就是要在小学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增强学生运用语言的语感、拓展学生的思维发展。

四、要关注学生的语言探究

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但不容忽视的是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因此阅读教学在强调人文的同时必须更多地强调语言的探究。语言探究也不是简单地停留在是什么和为什么之上,而是让学生探讨内容是用什么语言表达的、为什么用这种语言表达。揣摩其中的道理,体验其中的感情,品味运用语言的精妙。例如学习《紫藤萝瀑布》时,学生很容易地就知道了前半部分描写的是紫藤萝的外形和神态,这时教师引导探讨:这些描写语言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学生通过探讨会发现这段语言很生动,主要是采用了生动的词语和多种修辞手法调动了人的多种感官,这样写一是抓住了紫藤萝的形象特点,二是烘托了人内心的喜悦之情。阅读重点放在分析上,认真地阅读,动脑思考,这样的阅读是有明确的目标的,而不是让学生的阅读成为过眼云烟,读完后不知内容是什么, 最后阅读成了瞎读、乱读、枯燥的读。我相信长期这样坚持引导学生有的放矢地关注语言,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一定会不断地提高。

五、要关注学生的写作积累

学生阅读文章一是为了开阔视野、丰富情感、陶冶情操;二是为了习得写作经验。因此我认为阅读教学时教师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指导学生学习借鉴作家的写作技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写作训练。这一点在人教版语文教材中做了很好的安排,但我认为还很不够,教师还需要有更多的创新设计。当然这些训练一定要落在实处,可让学生当堂展示,也可作为课外训练。另处,评价方式要灵活多样,可采用自评、互评、点评结合。

怎样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 篇10

一、重视课堂导入, 吸引学生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充分的利用课堂导入, 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初中学生正处于成长期, 在自我控制能力上还有所欠缺, 因此, 在课堂教学开始前的几分钟内, 往往还没有真正进入学习状态, 因此, 这段时间就成了课堂教学的“真空时段”, 在这期间教师如果已经进入教学中心环节, 那可能会使部分学生无法接收到教师传递的信息, 教学就取不到预定的效果。况且, 利用有效的课堂导入, 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式。因此, 在教学组织和计划上, 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要立足于有效的课堂导入, 重视课堂导入的艺术。如在《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的学习中, 教师在课堂导入上可以发挥创造力, 导入具有趣味性的内容, 吸引学生, 进而顺利地将学生的思维带入课堂教学中。具体来说, 教师可以利用南北半球季节相反的规律, 在课前准备南北半球国家在相同时间内的季节景色, 在课堂上以图片的形式放映出来, 让学生分别找出冬天和夏天的景色, 并以四个季节的月份跨度为时间段, 让学生大概说明图片所处的月份。而学生不知道教师的安排, 在区分图片时, 会从表面现象出发, 很快分出图片, 并根据生活常识做出时间判断。而教师此时在告诉学生, 这些都是11月到1月的景色时, 必然可以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在此基础上, 在将学生引入“济南的冬天”。或者, 教师可以以南方和北方的冬天景象作为切入点, 通过图片展现不同地区冬天的差异, 由此再过渡到“济南的冬天”, 让学生找出自己所在地的春天与济南冬天的区别。这样是激发学生兴趣, 引导学生进入课堂语境的有效方法, 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

二、有效备课, 提高教学效果

有课就必须进行备课、准备教案。不管是早读课、作文课、作文讲评课、各种作业课、复习课、等其他各种评讲课都是课, 都应该有相应的教案。这些教案可以按照不同的专项进行分册, 或者是按照教学的时间顺序来依次书写。

以早读课为例, 早读课备课应该注意一些什么内容?一是应该确定明确的目标。没有明确的目标学生就会缺乏足够的动力, 从而让早读的实际效用降低, 让早读课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每一个学生的基础都不一样, 在布置早读任务时应该有的放矢, 让早读起到一定的针对性。比如布置一些诗歌、文言文和比较重要的语段要求学生记忆并背诵, 并告知学生这些段落或者文章会进行听写或者是抽背。同时还可以培养一些优秀的领读员, 防止学生出现早读跑题的现象。二是必须明确早读检查目标的方法。布置完早读任务目标后应该对学生进行督导和检查, 可以直接在课上对所读内容以朗诵、背诵等形式进行抽查或者是普查, 以将学生的早读成果及时的反映出来。三是及时的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技巧进行纠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对于个别学生出现的个别性错误, 应该单独对学生提出, 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如果是班级中出现的普遍性错误, 则应该在课堂上公开的指出来, 引起所有学生的注意, 让学生在知错、改错的过程中逐渐的进行提高。四是设置各种活动, 提升学生对语文早读课的兴趣, 如朗诵比赛、背诵比赛等。例如对于古诗可以设置这样的游戏比赛:将班上的学生分为多个小组, 看哪个组能背出某诗人 (如杜甫) 最多的诗篇, 或者是比赛背带有某个字 (如“松”) 的古诗。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对课文上的各种精彩对话进行掌握, 在进行角色扮演时要求学生仔细的体会文中所涉及到的人物的内心活动。同时必须让学生明确早读的重要性, 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对早读课的重视程度, 在早读课上教师必须做好表率作用, 教师应该积极的参与各种活动从而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重视学生的差异性, 制定出个性化的学习目标

由于学生自身的先天因素和后天的家庭背景、成长的社会环境不同, 决定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这就促使了整齐划一的教学要求与学生参差不齐的学习能力之间的矛盾的产生。“教”要适应学生的“学”, 学生是有差异的, 教学也要有差异, 因材施教制定出个性化的目标。发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 必须要根据学生的现有的生活经验和生活背景, 只有这样才能够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学习目标。有效教学则应该在学生能够到达基础性目标的前提下, 通过学生的努力能够实现发展性目标。

例如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其基础教学目标可以设置为以下几点: (1) 学习字词, 扫除字词障碍, 整体感知课文, 理清文章脉络; (2) 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感情; (3) 领会课文按空间顺序安排材料的写法; (4) 学习课文细则观察、抓住特点, 具体真切、生动地描写事物。这些目标都是从这一篇课文的角度出发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 对于一些比较有能力的学生们还可以制定出更加深层次的教学目标, 例如以下几点教学目标: (1) 了解鲁迅先生本人及他的其他的一些作品 (了解鲁迅本人则是主要了解鲁迅先生当年弃医从文的原因及鲁迅先生的爱国精神) ; (2) 从鲁迅先生的作品中体会鲁迅先生写作的精妙手法, 并学习鲁迅先生的精妙写作手法。对于后面的两点教学目标, 并不是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达到。有的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也许会很吃力, 同时也有可能对语文没有很强烈的学习兴趣, 对于这些学生只要求他们达到开始的基础目标就可以了。

四、科学设计课堂问题, 突出有效教学

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篇11

关键词:基础训练;综合能力;习惯

语文是各学科之母,对提高学生素质有很大帮助,因此,努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对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来讲,是义不容辞的职责。结合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和思考,我认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只有一句话——加强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能力的训练,让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

一、加强基础训练,夯实基础

近几年语文教师普遍有个看法就是学生的语文基础越来越差,汉字书写能力差,语言组织能力差,古文化知识积累差。所以,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首先应加强基础训练,夯实基础。

加强基础训练,夯实基础首先应让学生真正过了生字生词关。其次,应让学生积累语言。古诗文背诵,名言警句的记诵,课文精彩句段的背诵等等。记得多,自会出口成章,记诵会,自会熟能生巧。同时培养学生书写的基本功,课堂上注重对学生书写的有效指导,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二、注重课堂训练,提升能力

语文是一门综合能力课,动手能力、思维能力、感受能力、表达能力等能力都在语文中得以应用和训练。因此,我们可以采用课堂上交流、背诵、默写等形式让学生积累课文中的好词好句,可以在合作、辩论、讨论中提高交往能力,提升交流能力。和决断能力……

作文教学更是综合能力训练的好机会。在应试教育的制约下,学生在作文中的个性和创造性已消失殆尽,作文空话、套话、假话连篇,文意脱离了自己真实内心的感受,使之失去了鲜活的生命

色彩。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鼓励学生写随笔、观察日记、读后感、观后感、周记。此类作文往往有学生真实情感的流露,鲜明个性的跳跃、独特词语的运用,许多优秀之作常常涌现,时间久了,学生就能发现阅读能力,对事物的感受能力都在无形中得到很大的提高。

因此结合学生的生活,在强化单元作文教学的前提下,进行作文系列化训练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又一个有效办法。主要是要与生活链接起来,抓住生活中的人、事、景进行写作训练,以多写多练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突出方法传授,掌握方法

魏书生说得好,教师的职责第一是教做人,第二是教方法,第三才是教书。从教十載,细想来做老师实质就是如此,可是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因重于分数而轻于德和能的培养,因重于学校及老师的排名,现阶段教师大多工作如分析教材、分析试卷范围、分析文章重点等劳神费力的工作都是围绕考试而转。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传授、习惯的养成和技能的掌握的教育反倒在其次了。

我认为,教师在学校教学工作中应突出方法的传授和训练学生掌握方法。所谓的方法实则是经验的积累,是从无数的材料中得来的共同特征,是经验的理论化。

在语文的教学上,知识体系都清楚,文体又不繁杂,语法知识仅是初级阶段,但却用了大量的文章来反复展示“文体特征,语法知识,阅读方法,体验途径”。

这就需要教师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学习的方法,体会的方法。比如,记叙文的阅读,主要有“要素、特征、分析的步骤、注意点、情感等”,把这些分析的方法在课文实例中引导给学生掌握,那么以后的记叙文阅读仅是课堂练习。这就教会了学生记叙文的阅读方法,学生以后面对记叙文阅读时就能独立去面对、体验、理解。

最后,我认为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生习惯。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就会学会学习,懂得怎样合理地去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会受益终身。

作者简介:苏小兵,男,1980年4月出生,本科,就职于甘肃省礼县龙林乡初级中学,研究方向:初中语文。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策略 篇12

一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教学观念就是教学行为的指南针, 欲实施素质教学, 教师必须先转变教学观念。如教师仍采取应试教学、增大学生的学习负担, 虽然能使学生考取好的分数, 但学生没有掌握学习方法, 他们就无法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 而知识是无限的, 只有掌握了自主学习的方法, 才能面对新知识的挑战, 才能真正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因此, 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要从学生的未来发展出发, 切实做好素质教学。

二构建新型的学习课堂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 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 教学质量能否提高, 关键看课堂教学的质量, 如果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获得好的发展, 那么, 教学的质量就会高。因此, 教师要构建利于学生学习、利于学生发展的新型课堂。在具体的教学中, 教师要创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不能包办学生的学习, 而应该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探索知识。在新课程的教学中,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合作者, 师生关系是平等的、民主的,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因此, 教师要转变自身在教学中的角色, 过去是以学科为中心, 新课程教学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 不要只考虑如何向学生灌输更多的知识, 而应考虑学生的全面发展, 重视情感态度与学习方法的培养。教师要从原来站在讲台上讲解变为走到学生中间去, 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 并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做好各种指导工作。

三优化教学措施,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方法是众多的, 但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优化, 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要取得好的质量, 就必须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方面下功夫。

1. 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没有一定的知识基础, 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不会高的, 考试也不会取得好的成绩。因此, 语文的基础知识的积累直接关系到语文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如从中考的角度看, 古诗文的背诵与默写是很重要的基础知识, 也是学生容易得分的地方, 因此,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需要强化这个方面的学习, 要求学生在默写时不能出现错别字, 并增加理解性的默写, 不能死记硬背课文。如《岳阳楼记》中表现作者豁达胸襟、感悟人生哲理的句子是什么?《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的三条建议分别是什么?可见, 欲提高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 就必须重视古诗词的背诵及默写。此外, 还要重视对学生灵活掌握语文基础知识能力的培养, 如现代汉语的基础知识“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 古代汉语的基础知识“文言实词、虚词、文言词的用法、文言句法的特点”等, 都要给予高度重视。

2.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与理解是基本的语文素养, 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去培养, 无论是现代文的阅读还是文言文的阅读, 都要进行适当的训练。那么, 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首先, 要精讲精练。课堂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 给学生的讲解或让学生练习都要做到有的放矢。对于学生能自己搞懂的, 教师就不要去讲;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 教师要精讲, 最好是采用启发性的讲解, 而不是直接将答案告诉学生。布置给学生的练习, 也要做精心挑选, 不能重走应试教学的老路, 随意增加学生的练习量。其次, 要增加阅读的量。阅读、讲解、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 没有一定的阅读能力, 学生的写作能力将难以提高。而阅读能力只靠教师的讲解是很难提高的, 必须让学生有很多的阅读机会, 才能通过大量的阅读, 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是衡量语文教学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在实际的教学中, 首先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让学生喜爱写作, 从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其次, 要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 如要求学生写日记、周记等, 教师要及时地抽样检查, 发现写得比较好的文章, 可以拿到课堂进行朗读, 即使某些学生写的文章不怎么样, 也不要随意批评, 要鼓励他们坚持写作, 相信自己会越写越好。

上一篇:链式系统下一篇:高层住宅结构设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