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的提高(精选12篇)
初中数学教学的提高 篇1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充分展现数学的美、激发学生兴趣、师生互动等几方面, 系统地论述了如何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活动,提高
现代教育学理论认为,数学教学应是数学教学的活动过程,所以教师不仅要重视形成教学结论的过程、方法和思想,还要重视教学过程的动态化、教学策略的综合化等。重过程、重体验、重探究已成为现代课堂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和新思想。所以就初中几何来说,教学笔者提出以下一些想法和实践建议。
一、充分展现数学的美
我国著名数学家徐利治认为:“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应当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的审美能力,即能使学生增进对数学美的主观感受能力,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主动的、富有美感的智力活动,学习材料的生趣和美学价值乃是学习的最佳刺激,强烈的心智活动所带来的美的愉悦和享受是推动学习的最好能力。”
二、激发学生兴趣
任何人如果对某一事物感兴趣就会产生好奇心,就会有很强的求知欲望,学生也不例外。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实践。有了实践的学习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实践中能够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因此,我们每位数学教师都要用心设计富有启发性、活泼新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产生兴趣。在几何教学中,教师除了在“教”上做文章,还得在学生“学”上下工夫,可以对教学的语言进行变化,对几何图形进行研究。学生刚刚步入初中,刚开始接触几何时充满了好奇心,因此,教师可以运用巧妙的教学语言进行教学。例如上“线段、射线、直线”一课时,可以让学生自己想象:可以是一个太阳发射的光芒,或者是一条河流,想象它们的立体感;也可以让学生上台演示自己设计的证明方法,讲解证明过程,体验当老师的感觉。
三、双向互动
课堂上有没有进行师生互动,已经成为评价一堂课成败的主要标准。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是单纯的讲演,学生也不能单纯的充当观众的角色,教师与学生之间要进行双向互动,只有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才能达到教学效果,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索。《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堂标准》中提到:“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是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单纯的依赖与模仿不是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那么怎样才能达到有效的学习效果呢?课堂讨论。它具体表现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主要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对某一问题达成一致的理解。课堂讨论有以下几个作用。
1. 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在课堂讨论中,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见解,和其他同学交流并讨论一些同学的观点。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独立思考,给学生独立的思考空间,这既可以让学生积极的学习,又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2. 课堂讨论可以提高学生思维的批判能力。
在课堂讨论中,学生不仅要对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观点,还要对其他同学的意见和观点进行评析,在交流与讨论中达成一致,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批判能力会有所提高。学生在应用数学概念、定理和公式时,常常会产生疑问或出现错误,要完全掌握这些并不容易,所以通过开展课堂讨论让学生自己剖析、识别、纠正,从而全面、透彻地掌握知识。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数学定理、法则、公式的形成一般经过观察、分析、类比、猜想、逻辑证明等过程。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必须参与公式、定理的发现过程,才能培养自身的创造意识和探索精神,课堂讨论则是实施这一过程的重要手段。另外,通过课堂讨论指导学生复习、整理、巩固知识,完成知识“由薄到厚”的积累和“由厚到薄”的消化过程。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在每一章教学结束后,可以指导学生归纳总结知识体系、各类题型,然后通过分组讨论、小组交流,归纳知识结构或解决此类问题的规律。
4.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利用习题课,选择有多种解发的典型例题,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展开小组讨论,交流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例如:(1)在讲解例题时,可以对例题进行一题多解或者对例题稍加改变,拓宽学生思路;(2)教师在发现学生错误时,不要急于表态,要先让学生自己进行分析,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3)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总结数学知识,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增强他们学习新知识的自信心。
5. 坚持尝试性原则。
在课堂教学中,尝试性原则不仅可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还可以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培养学生自己掌握知识的潜意识。对教师提出以下几点要求:(1)教师提出的问题不可以具有明显的暗示性,否则缺乏具有探究的必要性。(2)把解题的技巧教给学生,而不是告诉他们结果。(3)学生在尝试创新过程中遇到困难或犯错误,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回顾出现错误的原因,此后再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做到主动尝试,达到真正自主学习的目的。例如在给学生讲解方程式3 (x2+1)/(x+1)+2 (x+1)/(x2+1)=5时,如果直接教给学生分析这两个分式的特点,用换元法进行解题,就缺乏尝试探究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已经学过的分母法进行解题,但是将分式各项展开后学生会感到解题困难,这时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学生会把x+1与x2+1分别看成一个整体,或把(x2+1)/(x+1)当做一个整体,用字母y表示,这样原方程可化为3y+2/y=5,换成一元二次方程后再进行解题就容易多了。
以上所述的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方法,看似相对独立,实际却是相互联系的。因为在教学活动中会遇到许多不同的问题和矛盾,但是教学的目标却只有一个,那就是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精心巧妙的设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的创新意识,把课堂教学搞活,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初中数学教学的提高 篇2
比如,对于基础较好,能力较强的A层次学生,教师要将教学重点放在创新思维的培养上面,锻炼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于B层次的学生,教师要在基础知识的掌握上锻炼学生知识应用能力,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对于C层次学生,要将重点放在基础知识的学习上,让学生牢固掌握数学概念和定义,在此基础上尝试掌握解题技巧和应用技能,为深入学生数学知识打好基础。
以“平行线的性质为例”在学习“平行线的性质”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在备课过程中,综合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认知水平出发,制定了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
首先,对于A 层次学生而言,不仅要掌握平行线性质,还要掌握其推理过程,锻炼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让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平行线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对于B层次学生而言,不仅要掌握平行线性质,还要能够熟练运用平行线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对于C层次学生而言,要求掌握平行线性质,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尝试运用平行线知识解决数学问题,进行简单的计算。
如何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 篇3
一、建立和谐的课堂气氛
课堂是老师传授知识的第一阵地,特别是数学学科更是如此,可以说数学知识有90%是在课堂获得。可是一节课只有45分钟,要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除了课前要花好几个45分钟钻研教材,弄清知识的点和线,知识的结构和分析数学的难点与如何突破,解决难点外,更要善于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建立和谐的课堂气氛。教师不单是演讲者,观察者,更是发现者,不断用心去感受,用眼去观察,上课有激情,用感情去点燃学生的智慧,激荡学生的情感波澜。登上讲台则情溢讲台,达到开人心智,启人思维的效果。对课堂偶发的不良现象不气恼,对待调皮的学生更是如此,不在课堂上大加批评,有问题的学生,而是留待课后先指出他们不对之处,再耐心给予讲解,用行动与情感去改变他们,从不放弃他们。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和谐和的师生情感交流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了数学知识,完成了学生任务。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与学是师生双边的关系,教要得法,学要主动。为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讲课艺术,增强教学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1、态度和蔼、语言幽默
前苏联教育家米?斯特洛夫说过:“幽默是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态度和蔼可亲方能清除学生的畏惧感,幽默风趣、绘声绘色才能调动学生的听课兴趣。例如,初一代数中应用简易方程解应用题,有的学生常忘了假设未知数,我戏称他们“马失前蹄(题)”。又如,讲直线公理前,用一个钉子把一根细木条钉在小黑板上,可以发现木条绕着钉子转动,当我用两个钉子把细木条钉在小黑板时,可以发现细木条被固定住了。我边操作边念道:一点晃悠悠,两点定终身。通过实验及点拨得到结论:经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而且只有一条直线。通过幽默的方式,生动的语言,学生的学习兴趣倍增,情绪高涨,进入一种较高的学习意境。
2、巧设提问,启迪思维
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实施启发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好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启迪思维、开发智力。巧设提问,可以较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3、深入浅出、化难为易
教学中,教师如能引用一些学生熟悉、比较直观的事例作比喻,可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简明。例如,数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讲数轴前,先介绍温度计,再由温度计抽象化成数轴。如此深入浅出的描述,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
4、趣味教学,增加吸引力
初中数学的教材改革之一是在课文中穿插了“想一想”与“谈一谈”等栏目,知识性和趣味性并重。它对求知欲旺盛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诱惑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阅读、动脑、观察、想象的思维能力。如“关于圆周率л”体现了我国人民无穷的智慧,激发了学生学科学的热情。事实证明,穿插于课堂的趣味教学,不仅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分层次教学,培“优”转“差”,和谐发展。
每个学生的智力、身心发展、各人的知识需求都有所不同,就需要教师去“因材施教”。我认为,数学课要真正在堂上40分钟内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关键要在“因材施教”方面下功夫。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不同知识需求,无论是堂上提问,还是巡堂辅导,都要体现在培“优”转“差”下功夫,要充分引导学生,使差的学生向好的方向靠拢,好的学生向更高的层次发展,鼓励个性发展,力求使每个学生的素质在课堂上都得到应有的提高。
四、精讲多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讲练结合这种方法有利于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在参与中思考、学习,充分利用课堂四十五分钟,不仅可以减轻学生负担,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在讲与练交替的过程中,显得精神饱满,不仅能很快掌握知识要点,还能正确地应用知识解题。如此讲练结合,能抓住教材重点把知识讲明讲透,在此基础上加予练习,就能避开听觉疲劳的毛病,又能当堂消化新课,对新知识进一步巩固、理解,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五、及时讲评作业
作业讲评是课堂教学反馈的重要手段,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作业讲评是批改作业的延续,高质量的作业讲评,要求教师事先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批改记录、讲评计划及注明详讲、略讲与不讲,善于捕捉典型的错误和代表性题目。
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体会 篇4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动力的源泉, 要获得持久不衰的学习数学的动力, 就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当前, 在数学学科的教学中, “离教现象”较为严重。所谓“离教现象”, 是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 偏离和违背教师正确的教学活动和要求, 形成教与学两方面的不协调, 这种现象直接影响着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离教现象”主要表现在课内不专心听讲, 课外不做作业, 不复习巩固。这种现象的直接后果是不少学生因为“不听, 不做”到“听不懂, 不会做”从而形成积重难返的局面。在教学中我做到了以下几点:1.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 使学生能接近数学。数学并不神秘, 数学就在我们周围, 我们时时刻刻都离不开数学。2.重视数学的应用教学, 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认识。许多人认为, 学那么多数学有什么用?日常生活中根本用不到。事实上, 数学的应用充斥在生活的每个角落。以往的教材是和生活实践是脱节的, 新教材在这方面有了很大改进, 这也是向数学应用迈出的一大步。教学中重视数学的应用教学, 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的作用和魅力, 从而热爱数学。3.引入数学实验,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直观。让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 参与包括探索、发现在内的获得知识的全过程, 使其体会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的快乐, 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4.鼓励攻克数学, 使其在发现和创造中享受成功的喜悦。数学之所以能吸引一代又一代人为之拼搏,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数学研究的过程中, 充满了成功和欢乐。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生们学习乐在其中, 才能培养出学生不断探索的欲望。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 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可自学能力的培养, 首先应从阅读开始, 初一学生阅读能力较差, 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师必须从示范做起, 对课文内容逐句、逐段领读、解释, 对重要的教学名词、术语, 关键的语句、重要的字眼要重复读, 并指出记忆的方法, 同时还要标上自己约定的符号标记。对于例题, 让学生读题, 引导学生审题意, 确定最佳解题方法。
(二) 思维能力。
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能力的培养, 其中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主要方面。思维能力的内在实质是分析、综合、推理、应用能力, 外在表现是思维的速度和质量。1.思维速度的训练:就初中生而言, 思维速度的训练主要依靠课堂, 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内容, 利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训练学生的思维速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如讲解完新课后, 安排课本中的练习作为速算题;也可精编构思巧妙、概念性强、覆盖面广、有一定灵活性的判断题、选择题、简答题进行专项训练, 以提高快速答题的能力2.思维质量的训练:思维质量的训练, 除利用课堂教学外, 还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展开解题思路的讨论, 剖析各种题解方法的特点, 选择简捷而有创造性的解题思路, 以便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拓展学生思路时要尽可能考虑一题多解, 或多题一解。3.逆向思维的训练:启发学生思考与已知过程相反的过程, 培养学生倒过来想问题的习惯, 考虑与已知条件相反条件下的状况, 构思事物反作用的结果, 从而开拓思路, 找出解题途径, 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条途径。
(三) 创新能力。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 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首先, 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 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 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 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 大胆突破, 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教师完全能够通过挖掘教材, 高效地驾驭教材, 把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 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 引导学生再去主动探究。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 了解更多的知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发挥师生的情感作用
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 启发者, 知识的传授者。教师不仅应该只给学生传授书本上的知识, 同时也应该教授学生做人做事的道理。帮助学生树立善良正直的品格, 开朗乐观的性格, 认真严谨的态度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现实中, 教师不经意的一言一行往往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 教师待人处事的方式也会在无形中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作为教师, 我们应该重视而不是忽视这些问题, 利用好各种影响教育学生的机会。首先, 师生必须建立一种稳定和谐的“情感场”。古人云:“亲其师, 信其道”。为此, 教师必须树立威信, 真正做到“学为人师, 行为人范”。要在学生中树立威信, 教师必须尊重、爱护、体贴学生, 能够严以律己、以身作则、为人正直、诚实守信用和一颗乐于奉献的精神。由于受到学生的尊敬、爱戴与钦佩, 学生将确信其教导的真实性和正确性。对于所传授的知识、认真领会;对于其谆谆教导, 言听计从, 师生的感情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产生共鸣。一般说来, 如果学生把数学学习取得的成功归功于内部因素, 则会使他们感到兴奋、自豪、和充满信心。这些情绪反应将促使他们作出更大的努力, 增强学习的动力。正是这种情感, 学生才会有持之以恒的学习劲头。每当他们遇到困难时, 也正是这种情感在支撑着他们。
如何提高初中数学的复习效率 篇5
转眼间,初四第二学期已经开始了,算起来还有70多天就中考。如何把数学这门关键学科考好是摆在我们面前最大的问题。除了有一批爱岗敬业的老师之外,我们学校还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数学五步复习法:第一步看书;第二步练习;第三步讲解,第四步检测;第五步提升。
一、五步复习法提出的背景
在课改新理念的推动下,各种教学方法应运而生,我们学校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不断地外出考察学习,我们先后到过江苏省洋思教学法、扬州梅岭中学、东洲中学。山东省内,我们参观学习过茌平杜郎口中、枣庄省庄二中、济南章丘四中等学校。通过参观对老师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都影响很大。老师们在不断研究,经过研究发现,这些新的教学方法主要适合新授课的教学,而对复习课却不太适合,尤其初四要对数学进行系统的复习是不恰当,为了使初四数学的复习扎实有效,有必要制定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复习方法。
二、我们学校的具体做法:
第一步:看书----熟悉知识,明确结构
我们的复习是分“板块复习”的,在复习一个板块时,采取“先想→再看→再想”的方法,我们称之为“联想记忆法”。这第一个“想”是检查一下对知识遗忘的程度,还能记住什么,还有什么记不起来了。这时再看书,就有了目的性。第二个“想”是通过“想”使知识前后连贯起来,便于知识的系统化。
如:“平行四边形”一节的复习时,随手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指出它的组成:四条边、四个角、两条对角线。然后开始“联想”,“边”有什么性质?两组对边平行且相等。“角”有什么性质?两组对角分别相等,邻角互补。“对角线”有什么性质?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然后把这些性质变成它的逆命题,就得到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第二步:练习-----理解知识,掌握方法
1、对于数学题目只有做出来,才能体会到每一步的算理及用到的知识点,特别是中下游学生更要注意学案中第二部分的练习,在课上尽量让他们板演。老师通过他们的解题过程就能诊断出其思维“瓶颈”之所在,然后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2、在做第二部分练习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加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尤其是对、句的分析,所谓认真审题就是对题目中的词句,深刻分析。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加强了知识间的联系,也体会到了解数学题的思维方法。
第三步讲解-----解决疑难,发散思维
1、老师讲解疑难问题时,学生要做好课堂笔记,并体会老师解疑的思路、方法。老师讲解完之后,要给学生留一点时间让学生再看题目,再自己思考给出解答
2、听老师讲解典型题目时,学生要多注意观察老师对题目审题方法、变式拓展的方法,以及解决这类问题的突破口。
(一)探讨多种证明方法,达到一题多解的目的(二)结论与条件互换得到新的题目,达到一题多变的目的(三)改变结论、条件得到新的题目,达到一题多用的目的(四)把图形通过平移或转换,得到新的图形或得出新的结论,达到创新的目的。
虽然不能搞题海战术,但一定量的题目是必须做的,做题切不可陷入只求解答而不求思路,甚至以数量代换质量的境地。通过做题,学生就能归纳出每种类型题目的特点,以及采取的相应的解题思路。
第四步检测-----提高能力,增强信心
1、每复习完一个“板块”都要进行检测,目的就是查缺补漏,看一看哪些地方掌握的不够扎实,哪些方面通过复习有了进步。学生在紧张的考试中,精力高度集中,可以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当学生看到获得较好的分数时,心里几多喜悦,几多收获,收获的是知识的增长,能力的提高。
2、老师在批阅试卷时,对结果做错的题不能只是简单地打个大叉号,一定要做到分步得分,尤其是对中下游学生的试卷。试卷讲评时,思想工作一定要跟上,与考不好的同学一道分析失分的原因,对他们要多鼓励。
第五步提升----反思归纳,知识升华
每复习完一个“模块”之后,鼓励学生都写数学作文,老师要对这些作文进行批阅,筛选出较好的文章并张贴于壁报栏中,供其他同学欣赏。下面是筛选出的较好的作文的题目。
(1)《分式方程增根的自述》用第一人称的写法,拟人化地叙述了增根产生的原因;分工方程可能产生的增根;增根不是原方程的根但是去分母之后的整式方程的根,叙述条理清楚,很有文采。
(2)《例谈二交函数解析式的求法》选题典型,三种解析式的设法都进行了说明。
(3)《二次三项式、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用判别式△=b2-4ac把三者联系起来。
(4)《三角形之我见》该生按一个三角形的问题、两个三角形的关系,两条线把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相似三角形、全部归纳了起来。文中还创造性的用A’A’、S’A’S’、S’S’S’、H’L’这样的符号来代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形象的反映了相似三角形判定方法中的边角应满足的条件,同时也与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联系起来。通过作文,学生反复思考知识,归纳知识,产生新的感受,得出新的见解,使知识得以升华。
中考马上就要到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复习之后,此时的学生应该既象一个将军,又象一个战士,拥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清醒的大脑,准备迎接中考。
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措施 篇6
一、初中数学教学现状
1.教师没有充分备好课,对课堂的把控能力不够。新课改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只是起引导作用,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活跃课堂气氛,可当学生真的“动”起来以后。教师就慌神了,想把学生一下子静下来就难了,学生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有些甚至是令人始料不及的,部分教师课堂纪律难于控制,数学任务难以完成。
2.学生自学能力差。有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无法掌握,也不会用自己所学知识加以灵活运用。学习处于被动状态,总感觉学习是要我学,而不是我要学,自觉性很低。
3.学习深度不够。教师缺乏对学生的深入启发,学生缺乏对教师问题的深入思考。对于一些数学问题只停留在表面,而没有进入到里面去思考。这时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也易记易忘。
4.现代教学手段使用不高,效果不好。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一种现代教学手段,在课堂上使用也越来越广泛,但使用效果不是很高。只是流于一种形式罢了。也起不到很好的效果。
二、完善初中数学教学措施
1.优化设计相应的备课大纲。备课的质量好坏会直接影响授课的效果。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要做到认真备课、要有自己的个性,而且让学生易操作;二要注重认真细致地分析教材,钻研教材,把教材中的全部信息挖掘出来;三要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积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把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对于一些讨厌数学学习的学生来说,教师首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利用生活中的数学事例来向学生讲解和阐明数学的知识,可以设计与数学相关的一些形象、直观教学内容,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要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初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还是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充分发挥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培養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积极主动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学能力。
3.根据学生实际状况,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每个学生的学习方法、思维方式、个性特点等都是存在一定差异的,所以他们的学习能力也是不同的。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促进学生整体水平的提高。
4.现代教学手段日益丰富,教学方法灵活多变。近年来,多媒体教学已普及,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流与学习工具。所以,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与相关概念有个更加直观清晰的认识,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加深入的理解,还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但同时应该注意:(1)它只是一种教学的辅助设备,不可滥用。(2)不能因为有了多媒体,就忽视了必要的板书的作用,多媒体的投影不能代替板书。(3)尽量不要直接下载别人的课件。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 篇7
一、运用语言艺术,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语言的表达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掌握, 即影响教学效果。我认为教师运用语言艺术要做到以下几点:
1、语言准确规范, 严谨简约。
数学教师对定义、定理的叙述要准确。在教学中主要把握如下两条: (1) 对概念的实质和术语的含义必须了解透彻。比如:有的教师指导学生画图时说“这两条平行线画得不够平行”、“这个直角没画成90°”等就违背了矛盾律;而“最小的整数就是‘0’”之类语言的错误就是以偏概全、缺少准确性。 (2) 必须用科学的术语来授课, 不能用生造的方言来表达概念、法则、性质等。
2、语言形象有趣, 通俗易懂。
教学语言既非书面用语, 又非口头用语, 只有通俗明白, 学生才会听得有滋有味。为此应做到: (1) 解释抽象概念的语言要形象化。一般来说, 对人的感官富有刺激性的语言, 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对描述性的语言要精心锤炼。数学教学如果偶尔出现几句诗情画意的语言, 效果定会不同凡响。
3、语言幽默风趣, 比喻恰当。
数学教师的语言幽默, 其作用是多方面的: (1) 可以激活课堂气氛, 调节学生情绪。 (2) 可以提高批评的效果, 让课堂上违纪的同学心悦诚服。 (3) 幽默可以开启学生的智慧, 提高思维的质量。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数学教学中, 学生如何消化基础知识, 掌握解题技巧和思想方法, 进而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不但要靠老师的“教”, 更主要的是要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学习环境对学生主体的促进作用。
现代教育家认为, 要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探索求知, 就必须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的师生关系基础上, 创设愉悦和谐的学习气氛。例如:在讨论课上我精心设计好讨论题, 进行有理有据的指导, 学生之间进行讨论研究。这样学生在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群体学习环境中, 既独立思考又相互启发, 在共同完成认知的过程中促进了思维表达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从而挖掘出学生主体的学习潜能。
2、重视学习方法对学生主体的推动作用。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教师可以通过有目的的教学, 促使学生有意识地掌握推理方法、思维方式、学习技能和学习策略。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双边、统一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教与学的矛盾决定了教需有法, 教必得法, 学才有路, 学才有效。在教学中, 要尽可能地使教学内容的设计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学习活动。
3、重视学生主体的实践活动。
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形式诱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发展的全过程, 尽可能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 促使学生眼、耳、鼻、舌、身多种感官并用, 其具体做法如下: (1) 让学生多观察。数学概念的概括抽象、数学公式的发现推导、数学题目的解答论证等, 都可以让学生多观察。 (2) 让学生多思考。课堂教学中概念的提出与抽象、公式的提出与概括, 题目解答思路与方法的寻找, 问题的辨析、知识的联系与结构等, 都需要学生多思考。 (3) 让学生多讨论。通过讨论, 学生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达到交流进而共同提高的效果。
三、在合作交流中开展数学学习
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不仅可以相互间实现信息与资源的整合, 不断地扩展和完善自我认知, 而且可以学会交往, 学会参与, 学会倾听, 学会尊重他人。
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篇8
一、抓好数学课堂的同时要明确数学教学目标, 突出重点, 化解难点
要想在一定的时间里, 圆满地完成数学教学任务, 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首先我们要明确每一堂数学课里的教学目标, 所要讲解的重点, 化解的难点。只有了解透了教材, 我们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有的放矢地进行我们的数学教学。其次, 数学课堂教学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 是教师与学生探究学习内容、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数学能力的重要场所。因此要让学生明确, 抓住数学课堂是学好数学的重要前提。
二、善于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 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也是每个学生自觉学习的内动力。教师要精心设计每节课, 使本节课形象、生动, 有意创造动人的情境, 设置诱人的悬念, 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比如, 利用多媒体教学, 它能直观、生动、形象地进行教学, 有利于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启发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让学生“会学”。
三、引导学生培养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要想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只有老师认真地准备还不够, 就现在的社会现象来看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学生的想法简单、懒惰, 针对这种现象必须帮助他们动起来, 那就是布置学生自学———预习:针对预习的内容, 看看哪些能看得懂的, 能理解的;哪些是看不懂的, 面对新知识之前都有一个充分的知识与心理准备。并且要求课堂上学生会讲的让学生讲, 学生会做的让学生做, 学生能完成的让学生自己完成, 课堂教学的重点就放在学生存疑、模糊的地方就行了, 使教学过程做到有的放矢, 既提高了数学课堂学习效率, 又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四、精讲例题、腾出时间来让学生多做课堂练习是实施数学高效课堂的保证
练习是获取数学知识的先决条件。在教学中, 只是老师讲得绘声绘色, 课堂气氛特别得好, 学生配合老师的教学还不够, 学生掌握得不一定好。因为课堂上学生没有通过充分、有效的练习来巩固新知, 教师不能通过课堂练习反馈来查漏补缺, 及时调整教学过程, 所以不一定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因此, 要使数学课堂更高效, 教师应关注每一位学生, 让他们在参与中学习, 在兴趣中学习, 在教师的鼓励声中学习, 从而获得学习的乐趣。老师们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必须先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把课堂时间尽可能多地还给学生。让我们的学生感悟课堂、享受课堂。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 凡在教学中能符合教学规律的都能使课堂效率有所提高。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篇9
做到关爱每一个学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著名的教育家霍懋征就说过:“没有爱, 就没有教育”。教师首先应当是学生心灵的征服者, 然后才是学习的指导者。因为只有从情感上打动了学生, 才能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良好的学习情绪, 进而产生探求知识的欲望。教师应该深情地关心每一个学生, 用心去感化, 启迪他们。
在细节部位, 作业中的错误的地方, 多用红线、问号、划圈等符号提示或直接点明;对待那些考试成绩很不理想的学生来说, 应是多鼓励, 尽可能的减少批评, 并期望和相信他们能够从中汲取教训;当学生有所进步时就要及时表扬, 让他们可以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产生自我激励的心理状态以及奋发向上的力量。
二、提高教学效率之课前准备具有目标意识
课前准备是否充分可以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率, 备课不光备教材, 还要备学生, 备例、习题。备教材就是指应该把握好教材的目的, 联系学习的实际, 重点、难点做到心中有数, 教学设计要抓住思维的主线;备学生就是指哪些知识学生易于接受, 哪些知识不易接受, 对于难的知识或者是疑点来说教师应当进行合理的设计;备例、习题, 就是指例、习题联系到哪些知识、运用了哪些解题方法以及数学思想, 对于课后习题涉及到的且在例题中没有出现的, 教师应当进行适当的补充以及延伸。 (下转第195页)
(上接第194页) 学生自己发现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和最富于独特的个人特色的知识。让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 是更新教育观念、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标志之一。教学既是知识信息的传输, 也是思想感情的交流。教师要带领全班学生向陌生的知识领域探索, 既要使学生掌握知识, 同时又要打开每个人的心扉,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使学生的学习活动由知识接受层面向着知识的运用层面推进, 由课内向课外延伸, 由理解向着灵活运用发展。只有激发学生积极探究, 增强学生求知欲望, 才能有效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三、培养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1. 学生要学会课前预习
预习是学生学习环节中重要的一环, 教师在指导预习时, 要列出有利于归纳课本知识以及那些具有启发性的预习提纲, 使学生的预习有计划、有目的。留学生自己看书的学习, 预习时先估计老师将会讲多少内容的新课, 再对这些内容认真地看一遍。初步理解新课的基本内容, 熟悉课文的内容大意。要边看书、边想, 想想新的内容, 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哪些与旧知识有关?看书上讲了哪几个问题?主要思路是什么?或者把有关的定理、公式试证明、推导一下。还可以试着做一点课后的练习题。这样做, 分组加深了对新课的理解, 还可以检验预习的效果。
2. 教会学生听课
要带着问题上课。在听课时, 还应当把自已在预习中找到的重要问题和疑难问题带到课堂当中去, 紧跟着老师的讲课的思路走。把这些问题逐个解决, 在课堂学习上, 应正确处理好听课与做笔记的关系:听课为主, 做笔记为辅。进行知识的迁移与延伸, 学生经常会孤立地学习或应用各个数学主题, 他们很难认识到如何把在某一领域中学习的主题应用到另一领域中, 他们常常觉得每一年要学习许多数学技能, 由此感到畏惧。转换可以将看上去分离的数学领域联系起来, 加强数学学科的美与逻辑性, 论证数学思维的效用和多功能性。进入了中学阶段, 学生的转换思想不断深化, 他们通过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进一步探索对称、扩大、缩小、相似等思想。作为教师来说应当随时鼓励学生去发现日常生活中的扩大、缩小、相似, 从而体验转换思想。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实施, 使得教学要求不能够仅仅是照搬教材, 而是要将教材进行创造性的使用, 要达到讲求实效以及提高效率从而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压力的目的。而当今初中数学的教学内容仍在持续不断的增加, 但与此同时课程却在减少着, 为了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就需要提高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改,数学教学,提高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金毅.初中新课标数学教学感受点滴。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7.2243
[2]刘兼, 孙晓天主编.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师生互动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 篇10
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 就急于传授知识, 那么, 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 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 数学教学过程不但是知识传授的过程, 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课堂教学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发掘情感的积极因素, 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知识和数学活动本身的追求。
一、建立民主平等的情感氛围
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是学生敢于参与的先决条件。学生只有在不感到压力的情况下, 在喜爱所教老师的前提下, 才会乐于学习。首先, 教师要放下架子, 与学生多沟通, 跟他们交朋友, 在生活上、学习上都关心他们, 从而激起对老师的爱, 对数学的爱;其次, 教学要平等, 要面向全体施教, 不能偏爱一部分人, 而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却漠不关心。
二、正确评价学生
学生学习的态度、情绪、心境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数学教学中, 我们经常看到许多学生积极思考问题, 争取发言, 当他们的某个思路或计算方法被老师肯定后, 从学生的眼神和表情就可以看出, 他们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他们会反复钻研、探讨, 可见教师正确的评价也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重要因素。美国电影《师生情》有这样一个片段:一位白人教师到黑人社区任教小学一年级, 在第一节数学课中老师伸出五个手指问其中一名黑人孩子:“这是几个手指?”小孩憋了半天才答道:“三个。”老师没有指责他说错了, 而是高兴地大声赞道:“你真历害, 还差两个你就数对了。”教师一句赞赏的话, 就缓和了学生的心理压力, 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可见, 教师要善于用放大镜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以表扬和鼓励为主, 对每个问题、每个学生的评价不可轻易否定, 不随便说“错”, 否则就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中教师还要承认学生数学学习的个体差异, 积极地鼓励和肯定每个学生的每一次进步。例如有的学生用课余时间完成了书上带*的习题或思考题, 就及时在课堂上表扬鼓励, 称赞他们爱学习, 能自觉学习。学习较差的学生, 往往对学习没有信心, 没有动力, 教师不要过多的指责他们不努力、不认真学, 对他们既要晓之以理, 更要注意发现他们的微小进步, 予以鼓励。如告诉他们:“你并不笨, 只要你能不断努力, 一定会学得很出色。”只有进行正确、科学的评价, 才能使学生从评价中受到鼓舞, 得到力量, 勇于前进。
三、成功是最好的激励
学习成功得到的快乐的情绪体验是一种巨大的力量, 它能使学生产生学好数学的强烈欲望。要使学生获得成功, 教师必须设计好探索数学知识的台阶, 包括设计好课堂提问和动手操作的步骤等, 使不同智力水平的同学都能拾级而上, “跳一跳摘果子”, 都能获得经过自己艰苦探索, 掌握数学知识后的愉快情绪体验, 从而得到心理上的补偿和满足, 以激励他们获得更多的成功。当学生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 要适时、有效地帮助和引导学生, 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感, 树立自信心, 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特别是后进学生容易自暴自弃、泄气自卑, 教师要及时地给予点拨、诱导, 如画出线段图帮助他们理解应用题、让他们换句话阐述题意、举个例试试等, 半扶半放地让他们自己走向成功。
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对策 篇11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学质量 现状 提高对策
一、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
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仍有诸多问题可供思考和改革,教师应将重点着眼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行,新版数学教学大纲对初中生的数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从以往更强调运算的准确性转变为更强调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教学大纲的这一转变,正暗合了数学教学应培养和提高学生逻辑思维的最终目标。
笔者以此为依据,反观当前初中数学教学发现,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的数学教学方法僵化、死板,误认为只有通过大量重复的训练,才能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才能让学生在取得优秀的考试成绩。如今,中考数学对于学生数学能力的考查重点已经有所转变,所以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二、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提高的三个对策
1.开展启发式教学
为了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教师首先应开展启发式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和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能够自觉地跟着教师的思路思考相关的数学问题。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尝试与学生展开有效的互动,向学生提出问题,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判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进而开展有针对性地讲解和教学,从而让每一位学生都学有所获。
启发式教学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在学生与教师之间形成一个无障碍的交流回路。教师要及时明白学生的诉求,并根据学生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发学生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让学生在不断地主动提问和主动思考中,达到提高学习质量的最终目标。
2.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为了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教师应该重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并且认识到,学生所有的学习活动基本都是围绕着教师教学活动展开的。
如在教学《一元二次方程教学》时,笔者向学生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领域,用具体可感的事例帮助学生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意义和运用,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引导学生开展卓有成效的预习和复习
教师应该认识到,学生作为初中数学教学的对象,其学习效果是教学效果的最终体现。因此,为了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开展卓有成效的预习和复习,让学生通过课前预热和课后巩固,加深对相关知识的感知和印象,并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提升教学效率的目标。
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变革,初中生自身的心理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学生的成长环境和生活环境也会产生诸多变化。面对这样的现实情况,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着眼于提高教学质量,重视挖掘和寻找学生的“痛点”和需求,然后使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进行卓有成效的预习和复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过程中。
三、结语
初中数学学习是学生为更高层次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基础的关键时期。面对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广大学生和教师一定要围绕“提高数学能力”这一中心,为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冯国玉.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田[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2,(3).
[2]李文淑.如何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田[J].考试周刊,2011,(80).
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具体做法 篇12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的倾向性、广阔性和稳定性直接关系到一个中学生的未来方向和取得的成就。
当前,在数学学科的教学中,“厌学现象”较为严重。这种现象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厌学现象”主要表现在学生课内不专心听讲,课外不做作业,更谈不上复习巩固。这种现象的直接后果是不少学生从“不听、不做”到“听不懂,不会做”,从而形成积重难返的局面。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怎样消除学生的“厌学现象”呢?我的体会是,必须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采用多种教法,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有理数”一章的小结时,学生总以为是复习课,产生了一种轻视的意识。鉴于此,我把这一章的内容分成“三关”,即“概念关”、“法则关”、“运算关”,让学生在限定时间内通过讨论的方式,找出每个“关口”的知识点和应注意的地方。如“概念关”里的正、负数,相反数,数轴,绝对值意义;“法则关”里的结合律、分配律和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运算关”里的“一步算错,全题皆错”,等等。讨论完毕选出学生代表,在全班进行讲解,最后我作补充。这一活动不仅使学生的旧知识得以巩固,而且使学生处于“听得懂,做得来”的状态。
又如,在上完“二次根式”一章时我安排了这样一个游戏,事前我布置学生收集各种有关本章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并且书写在一张较大的纸上,在上课时由组长在开始前5分钟内召集全组学生把各自找到的错误题拿到一起讨论,安排“参战”顺序。游戏开始,各组轮流派“挑战者”把错误题贴在黑板上,由其它各组抢答,如果出示问题后3分钟之内无人能正确指出错误所在,则“挑战者”自答,并获加分;如果某组学生应战,并指出了错误所在,则应战组加分,最后以总分高的组获胜。这一游戏活跃了课堂气氛,挑战者积极准备,应战组努力思考,把有关“二次根式”一章中的错误显露无遗,其效果比单纯的教师归纳讲述要好得多。
二、让学生全面动起来
1. 让学生的脑动起来
伽利略说:“你无法教别人任何东西,你只能帮助别人发现一些东西。”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不是教会的,而是在学习活动中通过体验、感悟、类比、迁移而逐步形成的。
如课题学习:调查“你怎样处理废电池”
我要求学生完成以下任务:
(1)询问你生活周围的人是怎样处理废旧电池的。
(2)在网上或报刊杂志上收集自己感兴趣的关于废旧电池的相关知识和数据。
(3)利用自己所学过的统计知识来整理所收集到的数据。
(4)谈谈你有哪些发现和建议。
这节课大大出乎了我的意料,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他们在生活中、报刊杂志和网上收集了丰富的资料,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在提高了教学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环保意识。
2. 让学生的手动起来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思维从动作开始,切断动作和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人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把活动中积累的经验转变成丰富的表象,是促使学生自主探索、发展思维有效手段。
比如在“勾股定理”的授课中,教师可从学生熟悉的七巧板拼图引入,让学生利用准备好的直角三角形和正方形,通过动手拼接出一个大正方形,如下图所示:
教师再引导学生利用面积关系,用不同的代数式表示出图形的面积,从而使学生发现“a2+b2=c2”这一重要公式。
总之,只有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教育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最大快乐。
3. 让学生的心动起来
学习是需要体验的,因为我们的目的不仅是要让学生接受更多的知识,而且要使其通过知识的学习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
如:在学习打折问题的时候,教师可提前布置学生到商场调查各种商品的打折情况,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各种商品打折信息,再按小组将收集到的信息编写有关打折的应用题,教师应有选择地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全班学生互相讨论、合作攻关,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4. 让学生的口动起来
教学不是狭隘的自我封闭活动,它是开放的,更是在交流互动中获得发展的。教师应多给学生一点活动的余地,多给学生一点展示自我的空间和自我欣赏的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在“统计图表”的教学课堂上,教师应注意观察每个学生搜集的材料和他们的活动过程,及时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并请他们作自我介绍,引导学生之间互相质疑。这样,学生在充分展示自我思想的同时,自我表现的强烈欲望会得以满足,又会在不同意见或见解的相互碰撞中产生创新的思维火花,也会为自己富有创见的观点得到他人认可而产生成就感。
【初中数学教学的提高】推荐阅读:
初中生数学能力的提高05-14
提高初中数学解题速度的方法09-05
如何提高初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07-16
如何提高初中数学应用题的解题能力08-10
怎么提高初中数学成绩10-27
提高初中数学探究教学有效性的教学设计研究08-26
怎样提高初中数学成绩08-03
如何提高初中学困生的数学课堂参与度研究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