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的情景教学

2024-09-04

初中数学的情景教学(精选12篇)

初中数学的情景教学 篇1

新的课程理念彰显学生的主体性, 要求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 数学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为终极目的, 数学课堂相对其他学科课堂而言趣味性不是很浓厚, 基于对数学学科以及数学教学的以上认识, 笔者认为, 要让数学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必须在数学教学中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

数学情景教学是指运用具体活动的场景或提供学习资源并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活动, 是为了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方法。它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源泉。一个成功的教学情景, 能把学生引入到所提的问题当中去, 使学生产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 诱发学生探索性的思维活动, 从而对数学这一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社会的不断进步给学生创造了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由于学得早, 看得多等各种原因变得越来越“活”了, 他们已经不能象我们小时侯那样能够按部就班的进行学习, 他们对新生事物有自己的主见, 以往死板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合他们, 他们所向往的学习方式是能够象平时的生活一样。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所以在教学中, 应尽可能地把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 又到生活中去, 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生活离不开数学。

一、创设活动情景时, 要尽量组织学生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案例4:在进行《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这一节的教学时, 我设计了如下情景:工厂要做一些纸制正方体的包装盒, 工人师傅却不知道如何裁剪, 你能帮帮忙吗?如果你裁剪出来了, 请你到讲台上示范把正方体的盒子展开的过程, 并且把你展开后的作品贴到黑板上, 看谁想的方法多。学生们的兴致很高, 纷纷拿出剪刀、纸片动手操作。很多学生把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所有的情况都裁剪出来了, 而且争着上讲台给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一般来说, 设计一些课堂活动, 学生都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去, 有利于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二、在创设教学情景时, 可讲一讲数学故事、数学典故等引入新课, 激发学生兴趣

案例5、在讲授《勾股定理》这一内容时, 我设计了如下的数学情景:首先在屏幕上展示“赵爽弦图”, 接着提问:你们认识这个图吗?然后介绍, 2002年在北京召开了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 它是最高水平的全球性数学科学学术会议, 被誉为数学界的“奥运会”。这个图就是本届大会的会徽。此图是我国汉代数学家赵爽在证明勾股定理时用到的, 所以被称为“赵爽弦图”。勾股定理在我国叫做勾股定理, 在西方却被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 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2500年前, 古希腊著名数学家毕达哥拉斯也证明了它。传说为了庆祝这一喜事, 毕达哥拉斯杀百牛宴宾客, 所以“勾股定理”又叫“百牛定理”。它反映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由于这个问题学生还未进行深入探究, 在了解勾股定理的历史背景时, 课堂上就有学生发出了惊叹声:“啊, 真漂亮!”、“哎呀, 这么多的名字。”这也激起了学生对“勾股定理”进一步了解的欲望。

三、情景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根据多年的教学法情况看, 使用情景教学法至少有如下好处:

1、数学情景教学一开始就提出了

对全堂课起关键作用的、学生自己能够解决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 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并以积极的态度去解决所提出的问题, 这就形成了在迫切要求学习的情景, 为后面课的展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创设了问题情景。问题是思维的出发点, 有了问题才会去思考, 对学生来说提出一些他们想解决而未解决

的、富有挑战性、趣味性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的向心力, 促使他们积极思考。

3、从实施过程来看, 全体学生真

正做到了动手、动脑、动口, 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从不自觉到自觉地发挥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4、在教学中使以学生为主体, 教

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得到了很好的贯彻。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的学习, 始终贯穿着学生的自主活动, 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班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使他们去探索、去发现、去获取, 其结果使教学系统中的教与

学控制在最佳状态——差生在练习中及时得到帮助, 中等以上的学生也有进一步发挥的机会, 从而教师更能从中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并及时调节教学环节。

5、数学情景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

思维训练, 能让学生越学越聪明。情景教学强调概念的形成过程、解题的分析思考过程和规律的揭示过程, 常把学生的思维集中到问题的探索研究上来, 就是连差生也容易想进去, 学进去, 从中尝到思考的乐趣。逐步爱上数学, 真正做到把兴趣还给学生, 把魅力还给数学。

6、数学情景教学重视调动学生的

非智力因素, 为学生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在学习中最活跃的成份是兴趣, 而情景教学恰好提供了培养兴趣的基地。当学生解决了他们想解决而未解决的问题时, 经教师的表扬会产生一种愉悦的心境, 享受成功带来的快乐, 这对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毫无疑问是有积极意义的。

作为一名初中数学老师, 笔者认为:只有在课堂教学中, 根据数学学科和学生的特点, 合理恰当地创设情景, 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让他们更积极、更主动地参与对知识的发生、发展的探究中去。也只有这样, 才能使你的课堂“活”起来, 让你的学生真正喜爱数学这一学科。

初中数学的情景教学 篇2

郭善光

山东省沂南县大庄镇杨坡中学

【摘要】要想上好一堂数学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情景创设又是使学生走入课堂的关键。

【关键词】情景式教学

常言道:“万事开头难”。要想上好一堂数学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情景创设又是使学生走入课堂的关键,几十年来,我一直努力探索和试验,总结出了数学课的几种情景式教学方法。

1新旧结合式情景教学

新旧结合情景式教学,就是可以将新旧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从旧知识的复习中自然获得新知识。例如:在讲正方形的性质时,先复习矩形和菱形的性质,通过复习我们知道,研究这两种图形从边、角、线三方面入手,先研究了四条边的关系,边的关系包括了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又研究了四个内角的关系角也包括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最后研究了对角线,也研究了这两个方面;通过复习让学生明白研究特殊平行四边形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这样一来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和自然的就去研究正方形的这三方面,并且还会和矩形、菱形作对比,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这样创设情境,学生能从旧知识的复习中,发现一串新知识,并且掌握了正方形的知识。

2类比式情境教学法

在讲相似三角形性质时,可以从全等三角形性质为例类比。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对应线段、对应周长等相等。那么相似三角形这几组量怎么样?这种方法使学生能从类推中促进知识的迁移,发现新知识。

3实物演示式情境教学法

实物演示式情境教学法是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探索知识,发现真理。例如在讲三角形内角和为180°时,让学生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剪下拼在一起。从而从实践中总结出三角形内角和为180°,使学生享受到发现真理的快乐。

4问题式情境教学法

一上课就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由问题引答案给予的肯定或纠正后导入新课。如在上一元一次方程时,课前可以先拟一个有代表性的习题让学生讨论。

5设疑式情境教学法

设疑式情境教学法是根据中学生追根求源的心理特点,一上课就给学生创设一些疑问,创设矛盾,设置悬念,引起思考,使学生产生迫切学习的浓厚兴趣,诱导学生由疑到思,由思到知的一种方法。例如:有一个同学想依照亲戚家的三角形玻璃板割一块三角形,他能不能把玻璃带回家就割出同样的一块三角形呢?同学们议论纷纷。然后,我向同学们说,要解决这个问题要用到三角形的判定。现在我们就解决这个问题――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6演示教具式情境教学法

演示教具情境教学法能使学生把抽象的东西,通过演示教具形象、具体、生动、直观地掌握知识。例如:我们在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时,利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很容易明白我们是利用了同位角相等来画的平行线,从而很直观的得出一个判定方法,那就是: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天直线平行。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印象深,容易理解,记得牢。

7音乐渲染式情境教学法

上课前2分钟放一段音乐,音乐的语言是微妙的,也是强烈的,给人以丰富的美感,往往使人心驰神往。它以特有的旋律、节奏,塑造出音乐形象,把听者带到特有的意境中。只要选取恰当的音乐,在整个基调上,意境上,以及情节的发展上二者和谐、协调,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8强调式情境教学法

根据中学生这个年龄段的特点对有意义的东西感兴趣的特点,一开始上课我们就讲一些让同学们感到重要的或有意义的学习方法,或重要的知识点,已引起学生的注意。例如:二元一次方程,是整个初中教学的重点,它的地位大家都知道的,它在中考试题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将来学习深造的基矗今天,我们就学习,二元一次方程。总之,数学的导入法很多,其关键就是要创造最佳的课堂气氛和环境,充分调动内在积极因素,激发求知欲,使学生处于精神振奋状态,注意力集中,为学生能顺利接受新知识创造有利的条件。

9图画再现式情境教学方法

图画是数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是数学教学的一种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能够快速明白其中的道理,例如:在学习一元一二次函数时,利用图像,更容易研究一元二次函数的性质和特点。

10生活展现式情境教学方法

初中数学情景教学法例谈 篇3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实践教学

【分类号】G633.6

数学是抽象的,而初中生尚处于理性思维并不完全成熟的阶段,如果教学中从抽象到抽象地进行,势使学生对数学的理解产生困难甚而失去兴趣。为此,创设必要的情景,将数学的抽象知识融入特定情景之中实施教学,会使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于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为改变“边讲边问”,“精讲精练”的教学方式提供了一条途径,通过动手实践,可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加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共同动手实践中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通过身边的教具或简单模型,学生易办也易做到,更使学生觉得数学知识是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的。动手实践有助于培养学生实践观察、猜想和思维能力。在几何学习中用操作观察、猜想、分析的手段去感悟几何图形的性质,进一步运用几何知识去解决几何问题,应是学习几何的重要方法。

情景1:在学习《含30°角直角三角形性质》时,为了学生体验、理解直角三角形性质,在课堂上给学生创造一个动手操作、合作学习的机会。因为学生手中都有两块三角板,布置小组合作学习。①量一下一块含30°角三角板的最短边和最长边,并思考这两边长度的关系?学生动起手来,很快就得到“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②再问怎样证明任何含30°角直角三角形这个结论成立?运用学生相互间全等的两块含30°的三角板拼拼或重叠部份,来证明这个结论?小组内积极动手相互讨论,再由老师适当点拨,同学们一会就出现了以下两种拼法。

图1,证明:∵∠AOB=∠AOC=Rt∠, ∴B、O、C在同一直线上

∵∠B=∠C=60°∴△ABC为正三角形,

∴OB=OC= BC= AB= AC.

图2,证明:∵∠OBC=∠OCB=60°

∴△OBC为正三角形,

∵∠ABO=∠OCD=∠A=∠D=30°,

∴BC=OB=OA=OC=OD,

∴BC= AC= BD.

③問学生有没有其它的拼法,上面的两种证明给学生打开了思路,增加了兴趣,连教师也想不到,学生竟然又出现了以下几种拼法及证明:

图3,求证 △AOB、△COD为正三角形,△OBC为含30°的等腰三角形,因此,OB=OC=OA=OD=AB=DC.

图4,连DE,易证△DEB为正三角形,△ADE、△DEC为含30°的等腰三角形BD=BE=DE=AD=EC。

图5,作OE⊥BC, 得△ABO≌△EBO≌△ECO≌△DCO,AB=BE=CE=CD。

④再问直角三角形,只有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能否有这条直角边所对角为30°?能否用刚才的拼图进行说明?相对于这一问,有了上面几种思路的基础,也容易得到问题正确结论,毋须多说,上述这一情境既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又落实了教学目的,更重要的是把以等腰、等边及全等三角形知识进行巩固。

情景2:新课标对繁复几何论证作了调整,同时也加强了几种变换的运用。我在特殊三角形复习课时结合二者内容。设置如下动手实践活动(课前要求同学们准备剪刀、厚纸)首先提出问题。

例1,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边BC、CD有两个动点M、N,

若∠MAN=45°不变,问BM、DN与MN有怎样的等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做法:要求同学们按小组进行合作探究①剪边长约为10厘米的正方形纸片,画上相应线段、标上字母。②量一量三条线段关系。③通过剪一剪,折一折等能发现什么,比如全等三角形等。

通过一段时间小组实践,教师适当启发,小组很快找到了两种不同的方法。①把△AND剪下与△ABM拼在一起,发现两个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②有的小组发现不剪下只要把△ABM、△AND 沿 AM、AN分别对折就可得到结论BM+DN=MN,在此基础上,老师适当引导,一方面可用全等思想,另一方面可用几种变换的思想得到本题两种简单说理方法。

解析(一) 图1中,虽通过构造全等三角形经过二次全等进行推理论证,但过程较繁复,可运用旋转对称。

∵AB=AD

把△ADN绕A顺时针旋转90°得△ABE

∵∠ABE=∠D=∠ABC=90°

∴E、B、M在同一直线上

∵∠EAM=∠BAM+∠DAN=90°—∠MAN=45°

∴∠EAM=∠MAN,且AE=AN

∴△AEM和△ANM关于AM轴对称

∴EM=MN

即BM+DN=MN

解析(二) 图2利用轴对称思想

∵ ∠MAN=45°

∴ ∠BAM + ∠DAN= 45°,且AB=AD

把△ABM和△AND分别沿AM、AN对折,则

AB和AD重合于AE,且∠AEN=∠AEM=90°

由此M、E、N在同一直线上,

BM+DN=ME+NE=ME

为使学生此类问题和思想得到巩固,又提出如下问题:

例2,如图,在Rt△ABC中,∠ACB=Rt,AC=BC,M、N是AB上两个动点,∠MAN=45°不变,问AM2、BN2与MN2有怎样关系?并说明理由。

对此问题,首先启发学生三条线段平方与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联系起来。问题三条线段怎样成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要求同学们剪边长为10厘米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进行剪一剪,拼一拼或折一折,有了例1的铺垫,师生易完成本题两种解法。解题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类似以上的这种情景实践操作内容还有很多,只要善加利用,就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掌握相关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 田万海《数学教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3年6月第1版

[2] 张奠宙、唐瑞芬、刘鸿坤《数学教育学》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1年11月第1版

[3] 任明中《中学数学》例说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99年第8期

初中数学情景教学探析 篇4

一、以生活化问题创设情境

情景教学模式的创设让学生对于自己的学习环境熟悉, 所以对事物的学习能力引入更多的个性化思维, 也能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数学源于生活, 生活情景的创设要基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为学生营造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学会站在数学的角度上思考问题, 从而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情景教学的开展要结合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 渲染一种情景氛围,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将学生带入所要学习的知识中, 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 让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 学会观察、发现并总结。例如, 在进行“截一个几何体”教学时, 为了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更直观的认识, 我用萝卜做成正方体、长方体, 再用刀具进行切割演示, 让学生们仔细观察不同截面的形状, 并分析利用一个平面截正方体, 会出现多少种不同的截面形状?所得到的截面最多是几边形?与正方体的面数有什么关系?通过情景创设与实践演示, 能够将学生逐步引入教学情景中, 从中发挥想象力与观察力, 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提高创造能力。

在学习平行线内容时, “平行线”这一概念的引入, 教师根据书本内容讲解, 学生了解的是数学概念, 对其属性和基本的应用了解不到, 但是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如果运用相关的情境引入, 学生对平行线有立体的认识渠道就会提升自身的知识能力发展。如果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实际, 比如说教室门窗的边框, 以及墙的边角线。再通过启发学生, 让学生自己想象如果把这些直线延伸, 能否相交?它们都应该处在什么样的位置?学生有着初步的立体化思维。教师可以将平行线与每天都能见到的公路联系在一起, 让学生们发挥想象, 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是平行的。同时,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奥运会中游泳、百米竞赛等比赛的精彩片段, 让学生们找出其中的平行线, 同时, 对奥运赛事感兴趣的学生, 会喊出运动员的名字, 有利于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降低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与心理负担, 提高学习效率。

二、以数学典故创设情境

数学教师应让学生们了解数学发展的历史, 为学生讲述数学知识的典故, 开拓学生的视野, 提高对数学知识的兴趣。例如, 在学习“勾股定理”时, 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这一典故:勾股定理成书于西汉 (约公元前一世纪) 的《周髀算经》中记载商高与周公的问答, 曾提及“句广三, 股修四, 径隅五”, 因而在中国这个定理又被称为商高定理。而在西方, 它被称作毕达哥拉斯定理, 普罗克勒斯、普鲁塔克与西塞罗等人均将这个定理的发现归功于毕达哥拉斯, 但据推算, 我国的发明时间要比其他国家早的多。通过数学典故与中外对比, 能够让学生提升民族自信心, 并且感受到先人的探索精神, 从而有助于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培养探究意识。

三、从课堂导入入手创设情景

俗语讲: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数学课亦是如此。数学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导入过程, 结合故事、游戏、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创设丰富有趣、能够吸引学生眼球的教学情景, 激发大家对整堂课的求知欲望, 点燃课堂气氛。

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点, 教师可以采用游戏、讲故事等学生喜欢的活动为载体, 结合数学教学内容, 来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等能力, 从中获取丰富的知识。例如, 在学习有理数乘方时, 课前, 我以讲故事的形式进行课堂导入, 为学生创设故事情境。首先给同学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 一个大臣发明了象棋, 将这种游戏献给国王, 国王非常喜爱下棋, 为了奖励他, 国王决定答应完成大臣的一个心愿。但大臣却说, 您在棋盘中放一些米, 第一格放一粒, 第二格放两粒, 第三格放四粒, 以此类推, 将棋盘中的六十四格全部放满。国王听后, 哈哈大笑, 说道:“你的愿望过于简单, 我可以赏赐给你十车米。”而大臣却说:“您可以摆摆看看, 我怕您的国库中没有这么多的米。”同学们帮忙替国王分析一下, 是不是真的如大臣所言, 国王的国库中没有那么多的米。同学们纷纷讨论分析, 有的说有, 有的说没有, 在大家没有得出统一答案时, 我趁机导入新课“有理数乘方”, 先让同学们了解乘方的概念和意义, 并引导学生查出第1、2、3、4、5格的米粒, 并列出算式:

第1格:1

第2格:2

第3 格:4=2×2=22

第4 格:8=2×2×2=23

第5 格:16=2×2×2×2=24

通过大家的讨论和归纳分析出第64格的米粒数的计算方式是264-1。通过这样的课堂导入, 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给学生自由发挥的机会和空间, 引导学生学会学数学。

四、问题情境的创设

活跃的思维是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兴趣的关键, 教师在教学中应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时间, 拓宽学生视野。加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明确自己是课堂中的主角。通过设置问题悬念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奥秘, 提高对数学知识的探索兴趣。

例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与实际问题”中, 老师可以根据商场的情况创设情景, 为了迎接国庆长假, 本市百货大楼与百盛商场进行全场促销活动, 其中百货大楼全场购物五折优惠, 百盛商场实行满三百减一百的促销活动。请问在购买金额相同的情况下, 你认为到哪家商场购物更加划算呢?通过这一情景的设计, 同学们积极地思考问题,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探究能力。又如:在学习“三角形相似”知识点时, 我给学生提出了一个小问题:古希腊的一名哲学家在埃及游历时发现当地没有人知道金字塔的高度, 通过这名哲学家的计算确定了金字塔的高度, 谁知道他用了什么方法呢?通过这一问题, 大家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大脑都在快速运转。随即, 我引导学生们运用今天所要学习的三角形影长知识, 大家提高了学习兴趣, 并最终解决了这一问题。

五、运用情景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情境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将新旧知识充分结合, 通过自己的理解将知识进行补充和改造, 培养思考和总结能力。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由于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 很多学生对数学学科望而生畏, 通过情境教学让学生体验与自己联系密切的数学知识,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 教师授课与学生学习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教师必须注意情境创设要依据教材内容和教学大纲, 提高与教学实际的契合, 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要采用不同的教学辅助手段, 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数学知识。现代教学技术和信息的发展, 为情景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方便, 如多媒体、图片、实物展示、游戏、问答等, 因此, 创设教学情景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 在充分考虑学生原有的知识、学习动机、年龄和心理发展特征的基础上, 采用不同的方式。此外, 应考虑条件的许可性, 尽可能创设真实情景, 以引起学生的生活体验, 启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 并最快捷地了解自己所要解决的问题。教师应以积极的态度、鼓励的语言提高学生对数学学科学习的自信心, 积极引导学生畅游数学知识的海洋, 让他们能够真正地达到学以致用。另外, 在单元教学结束后, 应采取相应的教学评价, 巩固教学成果。有效的教学评价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 同时也是巩固情景教学成果的重要步骤。

教学教育要注重学生品质的思维能力的锻炼, 对多项思维的变化能力也有一定要求, 一道题往往有着不同的解答方法, 可以多角度地渗透教学, 培养学生对于事物的多项思维能力提升和发展, 通过教学情景的创设, 有利于学生数学创造性的思维模式得到拓展, 有效地加大学生整体思维体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屈淑莲.浅谈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2 (20) :11-12

[2]王晓俊.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学大众 (科学教育) .2010 (12)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情景教学设计 篇5

摘 要:语文教育一直是教育的灵魂所在,而随着社会对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语文教学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化社会对于学生素质的要求。本文以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情景教学设计为话题,对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情景教学设计做出一些阐述和谈论,提出几点思考和探索意见,希望可以为做出一点点的帮助和贡献。

关键词:情境教育 语文教育 写作教学 教学模式

为了能够合理开展初中作文教学,让学生的语文作文能力得到显著提高,情景教学法应时而生,情景教学法在初中语文中的应用大大的改善了当下语文教学中的一些困境,为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通过情景教学,学生可以更好的对写作进行感知和学习,从而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考能力。正因如此,研究如何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应用情景教学是一件十分有价值的事情。[1]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景教学模式的内涵和意义

所谓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景教学的应用,追根溯源,就是指教师可以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当中,去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创造一个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从而加以引导。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景教学模式就是一个与现实相连的枢纽,他让语文写作知识体系和现实生活有机的联系在了一起,让学生丰富了想象的空间,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共鸣和学习的兴趣。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模式的具体作用如下:1.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景教学的应用可以让学生充满学习积极性。2.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景教学的应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质量。3.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景教学的应用要注重情景的建立。

在情景教学课堂中,教师应该有目的性的选择建立情景,不能忽视了人文课堂语言的学习和要素。选择的文章应该涉及责任感,爱国主义,奉献精神,善意等重要精神,道德修养。[2]

二、初中语文情景创建的实践运用。

1.情景教学中的悬念设计。

情景教学最重要的就是情境导入,如何无法让学生融入进去,情境教育法便不成立,只有好的、精妙的场景导入,才能让学生深入其中,感受到教师所感,获得好的学习效果。而情境导入的方法最直接的就是悬念设计,通过学习材料中教师主观性的设计悬念,例如在“山的那边”一文中,教师通过栩栩如生的语言引导,让学生去设想、去想象,设计好悬念,然后让学生去自主写出来。这样的数学情景模式教学,可以让学生自然地融入课堂环境当中,同时教学环境不枯燥,内容丰富,学生有兴趣和积极性,在求知欲和学习兴趣的双重引导下,大大增强数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3]

2.情景教学中感情共鸣和思考。

文学创造大都来源于人的情感,教师在创建情景时,最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有感情与文中的内容产生共鸣。例如在《我的信仰》一文,居里夫人的文字清晰,主题明显。其中居里夫人的生平和简单纯粹语言特征的列举是正是学生应该学习的语言元素。可是一旦教师和学生在课堂里咬文嚼字,课堂氛围就变得沉闷和无趣。因此让学生自己找到感兴趣的文字,并且获取信息进行讨论,最后写出情绪来展示交流,学生了解的内容会更深入,思索的内容更深刻,例如学生会询问了居里夫人不申请专利的原因。并且通过访问互联网上的相关信息,从而意识到居里夫人的选择是她对科学的热爱和祖国的表现,同时也是居里夫人淡泊名利的象征。

例如《我的母亲》、《背影》等此类文章,都是以人文为核心的文章,都是学生阅读好的材料,将理论融入进教学,以论教文,不仅让学生真正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而且培养了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的自主能力,培养了理性思维。

三、初中语文教育中的思考。

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认识到,教育并非是万能的。传授给学生知识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而强化语文写作能力,就是为了能够永久性的影响孩子一生的学习和思考方向。语文教学当中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地方在于对文章的理解和思考,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强化语文写作能力,就可以说是掌握了语文知识的半壁江山。学生能够通过语文写作能力获得良好思维模式和独立品格来讲语言知识有效的传达和表达出来。因此语文写作能力是从根本上解决学生没有写作灵感和写作时无从下笔的一个良好助手。此外,语文写作能力是主要培养方向是以学生为主,建立学生自主的思考方向和意识形态,让学生有独立的人格,这是一种“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也正因如此,强化语文写作能力已经是所有教育工作者所放眼的事情了。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发展,当下的人们对于教育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语文教育包含的有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化以及文学知识,其中最难的就是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通?^情景教育来全方面的催发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提升。因此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多加学习情景教学的实际应用,紧随新课件标准的要求,从思想、教学内容各方面全面改革,为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做出努力。本文通过从初中语文情景教育法的内涵谈起,从各方面讨论了如何培养语文写作能力,希望能为相关语文教育工作者提供帮助。[4]

参考文献

浅谈初中数学情景教学策略 篇6

【关键词】初中数学 情景教学 教学策略

一、 情景教学的情景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情境设计己引起了普遍重视。反观我们现在的数学课堂教学,情境设计在每节课上都有出现,但在观察课堂教学时发现,情境的设计存在着许多误区,以下是通过近几年的听课学习以及调研发现的一些问题:

(1)情境设计作用仅限于引出课题。部分教师仅将情境作为引出课题的一种手段,引出课题后便马上将情境置之不理而转入知识的讲授、习题的训练或其它活动的开展,情境在课堂中所起的作用仅限于引出课题。

(2)情境设计过分依赖课本或者完全无视课本。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材有许多版本,这就要求教师要用好教材,而不是所有课的设计都依赖教材。有的情境的设计沿用课本上的很合适,这时教师可以选择直接运用教材上的情景设计。但有时候,一些情景设计与有些地方的实际不太相符,此时教师应该查看一些资料,参看其他情景设计方法。

(3)情境设置淹没或者偏离主题。在数学教学中,“问题解决”式情境本是数学教学情境的一种重要形式。但有的教师一堂课设置了多个情境,使得整节课看上去就是几个情境的汇集,教师与学生整节课都在为情境而忙碌,容易使学生的学习由一个问题跳到另一个问题,从而把数学课堂变成解决问题的课堂,使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淹没在教学情境中,偏离教学方向。

(4)部分教师缺乏运用情境的意识。仍有部分教师没有丝毫运用情境的意识。这当中确实有的受课题限制而难以找到合适的情境,但有的并非如此,我想与这部分教师运用情境意识淡薄有关。

(5)情境设置上人为痕迹过重。实际授课中部分情境的人为编制痕迹很明显,部分情境是扭曲了的真实情境的劣质替代品。因为没能将日常生活情境中学习和解决问题的特征融入课堂教学,许多时候学生仍在解决纯数学问题,水平数学化的能力得不到更好的锻炼,无法真正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能力。

二、 情景教学中创设情景的原则

(1)掌握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思维特点。创设问题情境,必须掌握学生的数学现实,在学生现有水平的基础上进行发展,并且与“最近发展区”相结合打使问题落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内较远的地方,这样的问题才有探索与研究的价值,同时经过学生艰辛的努力,又有获胜的可能。还应积极创造条件使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向“潜在发展水平”转化,进而形成良性循环,同时,使学生的思维向深层次发展。探究问题的设计要切合实际,不能凭空想象,要与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相联系,立足于课本知识,让学生感觉到经过努力能够使问题得以解决,这样的问题才能使学生得到挑战,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激活学生的思维,才能使学生对后面的学习环节跃跃欲试。

(2)注意问题的层次性。就教学向学生提出的问题来说,按层次可分为:①记忆性问题,②推理性问题,③探索创造性问题,④评价性问题。我们所说的“情景创设”中的问题主要应是探索创造性层次的问题,这个层次的问题最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和引起学生思考研究的兴趣。

(3)深入地研究教学内容及其形成的思维过程。首先应搞清楚这一教学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它与其他知识(特别是学生己有知识)是怎样联系的,即在整个知识体系中和学生的认知结构中认识这一知识,然后仔细分析和研究这一知识形成与获得所运用的思维形式与过程,教师应当根据知识本身和学生的现实情况,确定出最为合理(对知识来)又合情(对学生来说)的形成过程。

(4)教学情境的自身的价值性。教学情境的设计应有它的现实性,存在于现实世界并有它的应用价值,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真正被激发,另外,与生产、生活紧密相联的问题有助于学生更早地接触职业和进入职业角色,使学生在学习期间探索自己未来的创业方向,为未来的创业和就业打下一定的基础并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三、 初中数学情景教学策略

(1)创设有挑战性的情境。在教学中提供一些富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问题情境,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创设充满情趣的情境。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创设充满情趣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兴趣,进而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

(3)注重发展学生思维的策略。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结合现实生活,让他们自主地去感受、发现和交流,让他们动手操作,引导其在观察和操作的基础上表达与交流,让多种感官参与认知过程,可以不断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发展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4)运用多种媒体优化课程资源。在用好教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报刊、计算机、多媒体等信息课程资源可以优化数学教学,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丰富学生数学探索的视野和空间。

(5)教师转换角色,创设和谐氛围的策略。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操纵者,要做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感到无拘无束,畅所欲言,创造的火花就会不断闪现,思维就会被激活。

(6)处理好生活化、情境设计与数学系统性之间的关系。应该认真总结与反思我们在数学情境化设计与实施中的经验与教训,处理好情境化与知识系统之间的关系。

(7)根据课的内容设置问题情境。适时地给学生“制造”出展现知识背景的问题情境,可以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不要为设置问题情境而设置问题,要根据课的内容选择创设问题情境,是这种教学方式的亮点所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基本的课程理念,数学新课程的教学设计特别注重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和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引导他们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在自主的学习活动中理解、掌握并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我们在教学中要不断探索有效的情景教學,提高数学教学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吕传汉,数学情境与数学问题(7一9年级)[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 孙晓天,数学课程发展的国际视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 郑毓信,论积极促进数学课堂改革的深入发展[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5(1)

初中数学的情景教学 篇7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如何有效创设数学教学情景, 巧妙把握教学的切入点, 切实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成了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心理学也认为疑最容易引发探究反应。巧妙设疑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促使学生产生问题, 研究问题。在这样生动具体的问题情景中, 就可以激发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欲望, 优化课堂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数学问题情境是提高成绩的一个重要源泉, 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形成。先哲亚里士多德曾做出过如下精辟的论断:“思维从惊讶开始。”数学学习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 而“创设问题情境”主要目的是在教材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营造出一种“不和谐”的氛围, 将学生引入同问题相关的学习情境的氛围中去。因此我们应该在较为和谐的气氛下, 理论联系实际, 采取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来营造生动活泼的问题学习情境。

一、利用生活性创设情境, 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

数学知识取材于现实生活, 是实际问题的简化和模拟。《课标》的重要思想就是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 构建出同学生生活情境相类似的数学问题, 让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更大兴趣。教师在教学时, 一定要“活”用教材, 用“活”的例题, 从学的着的事物出发, 通过具体形象的感知来获得知识, 使学生在乐中学、趣中学, 教学效果颇佳。例如“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课程教学中, 营造这样的生活情境:星期三下午, 接到学校紧急通知, 晚上7点30分在各班教室内召开家长会, 要求各家长坐在自己孩子的座位上, 碰巧班里前几天学生的座位调整过, 新的座位表尚未给出, 请问:如何向你的父母描述自己的座位所处的位置, 方便你的父母准确、快速地找到你的座位?通过上述的情景引出有序实数对和坐标的概念。

实践表明在实际情境下学生进行学习, 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从而有效地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的畏惧感。学生可以利用自身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所具备的经验, 去索引和同化当前所学习到的新知识, 从而实现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建立, 同时赋予新知识以一定的意义。

二、利用故事巧言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的兴趣

故事是大家的第一大需要, 通过故事作为数学课堂教学的引入, 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因此, 我在九年级 (上) 第四章《灯光与影子》的教学时, 我从历史故事引入:相转, 汉武帝的宠妃李夫人死后, 汉武帝对她日思夜想, 以至于茶饭不思。一天, 他命令法师招来李夫人的灵魂, 不然就要砍头。法师急中生智, 生出一条锦囊妙计:其将李夫人的画像临摹在一张羊皮上, 绘上颜色, 用灯光一照, 影子投映在布帘上, 犹如真人一样, 汉武帝见了竟信以为真。结果法师不但没被杀头, 相反得到汉武帝的嘉奖和重用。因此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引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为目标, 这样才不会使学生对数学感到枯燥、乏味、缺少趣味, 才能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大增。

三、利用活动互助创设情境, 引发学生的创新冲动

教学时, 创设活动情境, 促使学生自己主动动手, 自主去探索、实践、创新, 这样才能使他们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 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例如在九年级 (上) 第四章《太阳光与影子》的教学时, 我选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 在校园内找一块平坦的空地, 立一根木杆, 5人一组分别在上午、中午、下午记录木杆影子的方向, 测量木杆的投影长度, 同时计算杆的投影长度和木杆实际长度的比值。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践和探索, 可以轻易地得到相应的结论。这些知识的获得是学生通过自身体验得到的, 不是由老师的讲授方式获得的, 通过这种方式, 学生不但能够学会知识, 还能学会如何去学习, 如何去探索和发掘新的知识。通过上面的方法, 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而且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方法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终极目标, 能够极大地降低学生对数学的枯燥感和乏味感, 最大限度地提升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的自信心, 最终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让学生保持对数学的热爱和兴趣。

四、创设趣味性情境, 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问题情境是针对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所创设出来的,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 老师应依据数学教学资源, 将数学问题同学生一些喜闻乐见的生活经历和学习经历相结合起来, 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如在教学“一元一次方程”时, 安排如下游戏:请学生把手中的纸牌乘以8再减去2, 然后叫学生说出结果, 教师依次猜出学生手中的牌, 如一学生通过计算后说出的结果为“46”, 教师通过解方程8x-2=46, 得x=6, 即猜出这张牌为“6”。这个游戏对初一学生来说, 在老师“猜”对几个牌后, 学生对教师的本领甚感惊讶, 此时教师顺势推出“一元一次方程”, 学生求知欲望大大加强。

可见, 在数学课堂上创设一定的趣味性问题情境, 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而且能有效加强学生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从而使学生懂得学习数学是为了更好的应用。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 数学教育目标的两大领域:发展性领域和知识性领域。在发展中领域中, 强调要让学生认识数学, 体验解决数学问题的情感„„因此, 我觉得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重视情感教育应该贯穿始终, 这也是体现以人为的发展为本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课堂教学中的情景创设, 不仅是这种教学理念和操作模式的要求, 而且能使课堂洋溢着旺盛的活力。在数学教学中, 我经常巧妙地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从“害怕数学——厌恶数学——喜欢数学——爱学数学”, 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孝斌;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研究探析[D];贵州师范大学;2004年

[2]田应军;;在问题情境中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24期

初中数学的情景教学 篇8

为了更好地运用情景教学方法, 我们首先就要知道什么叫做情景教学.情景教学通常是指通过现代科技技术 (如多媒体) 的运用、实物导入、角色扮演或实验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将知识和生活、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结合, 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学生们的理解能力, 加强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以改变教师单纯教学和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

情景教学在不同的学科中具有不同的意义, 应分不同的学科进行不同的实践.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 就要创建数学情景.所谓数学情景就是指, 能够产生数学行为的条件以及从事数学相关活动的环境.而创设数学情景, 就要求能够为学生提供刺激学生学习数学的相关信息, 从而引起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激发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决心与信心, 增加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 有效学习.

二、初中数学课堂中实现情景教学的尝试

数学课堂教学可分为课前导入、课中讲授、课后练习以及课堂小结几个部分.优秀的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会进行有效的情景教学, 以时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活学生的思考能力, 增加其学习的兴趣.由于数学知识是一个严谨的体系, 因此课堂中的情景创设要将所要讲的新知识和已学知识相结合, 使学生在知识认识上有一个连续性.而知识是对现实的总结, 其最终目的又是应用到生活实际, 因此, 在数学的情景教学中, 教师应该着重运用现实情景, 以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 增强自身的实践性.

例如, 在教师讲授图形的初步认识的时侯, 可以较多地引用生活中学生经常接触的事物, 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具体图形, 让同学们总结出生活中都有哪些事物像这个图形, 比如圆形, 有的同学会混淆圆形和球这两个概念, 通过对具体事物的列举, 教师不仅可以看到学生的误区, 还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现代的教学中, 学生已经不单纯的是一个知识的接受者, 更应该是教学课程中的重要参与者, 因此在数学课堂的情景教学中, 学生的实践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应重视学生的具体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

三、巧设情景, 开展数学概念教学的实践

由于在数学学习中, 数学概念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就数学概念的情景教学加以探讨.数学概念作为学生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最基本的知识, 对其的理解和掌握显得至关重要.在初中数学的教科书中, 有很多难懂的数学概念, 中学教师如何有效地进行概念讲解备受教师及学校的关注.一般教师认为, 对概念的掌握包括感知、理解、巩固和运用这四个阶段, 而这四个阶段的学习又离不开情景教学数学概念的引入就是揭示数学概念是如何产生的一个过程, 即要讲述概念发生的背景, 以及其产生的基础, 这和学生的认知水平、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教材密切相关.概念的引入是学生理解概念的前提, 因此, 创设特定的数学场景引入数学概念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前提, 而在引入数学概念的情景设定上又可以分为很多方法.

1. 观察的情景教学法

在情景教学中, 观察的方法是最基本也是最简便的方法, 教师可以直接拿来具体实物让同学们观察, 或列举一些生活中常见或学生们经常接触的实物, 再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使学生通过现象理解数学相关概念.

例如, 教师在讲授“角的概念”时, 可以拿来一个时钟, 或者叫学生自己观察手上戴的指针表, 在观察前教师可以预先提出这样几个问题:表的时针和分针在几点的时候成直角?表的时针和分针在什么情况下成钝角状态?在什么情况下是锐角?分针从一个固定的点走一圈是多少度?又称为什么角?通过学生们的观察与教师的引导, 可以很容易教会学生什么叫做角, 以及相关的角的概念.通过实物的观察, 不仅能使学生理解概念, 还能使学生加深记忆.

2. 实际问题导入的情景教学法

任何知识的学习都是为了解决现实的问题, 数学作为最基本的学科之一, 使学生通过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 将知识转化为实际, 以解决具体问题是数学教学的首要目的.因此在教学时能够通过具体的实际问题来提出问题, 以激励学生的学习欲望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

3. 具体操作的情景教学法

具体操作的情景教学方法可以运用到数学概念学习的各个环节, 不仅可以帮助同学们感知所要讲的概念, 也可使学生通过具体操作而理解和运用相关的数学概念.但是, 具体操作的情景教学方法对教师的要求较为严格, 既要求教师有一定的操作能力, 还要求教师在采用具体操作时能够为学生讲解出其所要学习的知识, 选择正确的操作内容至关重要

例如, 教师在讲授“对角、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时, 可采用具体的工具来进行具体操作, 让学生在上课之前就准备好相应的工具, 如三角板、量角器、直尺等.教师可以在黑板上进行实际的操作, 让学生模仿教师的操作, 从而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掌握各种概念.

四、结语

初中数学的情景教学, 不仅教授了学生所应该掌握的知识, 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为学生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心理环境.数学, 对很多初中生来说可能是枯燥的, 单调的.在学习中最活跃的成分是兴趣, 而情景教学恰好提供了培养兴趣的基地.课堂情景教学, 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 还激发了学生思考的能力, 这不仅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很大的帮助, 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也有不可磨灭的效用.

参考文献

[1]邬立人.浅议初中数学教育中的教学情境创设[J].时代教育, 2010 (05) .

[2]杨天剑.创设情境, 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课堂效率[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0 (07) .

初中数学教学中情景创设浅探 篇9

一、创设自由、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平等、和谐、信任的师生关系,自由、宽松、民主、融洽的课堂气氛是唤起学生学习兴趣并促其主动学习的基础,也是实现主体性参与教学的前提。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造自由、宽松、民主、平等、和谐、乐学、互相信任、心情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的个性潜能得到释放,学生才能把精力放在学习上,愉快的学习,积极主动地探索。对学困生和潜能生更要关注,多与他们沟通,不挖苦、不歧视,用真情关心、爱护他们,使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的爱,减少他们因学业成绩不理想而造成的精神压力,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以促其建立自信,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习兴趣

学生探究的主动性往往来自一个好的问题情境,一个好的问题情境,也常常有“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使学生感到兴奋,能主动地参与,自主地探究。

思维总是由问题引起的,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价值的问题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主动积极、愉快地获取知识的活跃状态。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科的特点,采取恰当的方法创设问题情境,使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使教学内容更具有真实性、趣味性、问题性、开放性,让学生置身于逼真的问题情境中,体验数学学习与实践生活的联系,学生也会品尝到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感受到借助数学的思想方法,会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情境的创设要为新旧知识的衔接创造条件

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在学习某一新的数学知识之前应该有一个相对稳定的认知结构,这个结构往往距新知还有一段距离,即或一步之差,教学也要要求找准新旧知识的衔接点,设计恰当的内容,充当新旧知识链结的“亚目标”,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把这个“亚目标”叫做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这样,不仅可以为学生知识的有效链结创造条件,为实现新知的内化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还可以为知识的过渡给人以自然顺利的美感。

四、根据学生年级和年龄特点,唤起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要有技巧,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善于制造悬念,适当的沉默或等待,恰当的比喻,敏锐的洞察力都将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中来,并有助于学生思维的深化。以感性材料为起点,贯彻抽象与具体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图片模具、多媒体等教具进行生动形象具体的演示,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在观察、分析、判断联想的过程中开拓思路,加深理解。活泼好动是学生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操作,使枯燥的学习变为具体有趣的东西,在实践活动中尝到探索知识的乐趣。

五、创设竞争性情境,调动学习兴趣

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表明,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适当展开一些合理的学习竞赛活动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教学中,我们可适当创设竞争情境,引入竞争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激发学习兴趣。学生在竞争中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不少有用的知识,并受到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何在初中数学中推进情景式教学 篇10

一、营造生活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想要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途径有很多,然而笔者认为最为有效的方式就是从实际生活入手,创设相关情景. 将数学知识内容融入到实际生活情景当中,一方面,能够迅速引导学生找到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发现应用方向,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拉近学生与知识之间的关系让数学知识不再抽象和陌生,而是走到学生的身边,熟悉而自然.

例如,为了让学生在头脑当中建立起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意识,我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的朋友要过生日了,我想要亲手为朋友制作一个漂亮的正方体盒子来包装礼物. 在这个盒子的六个面当中,相对的两个面上的图案都是相同的,如下图左所示. 那么,想要制作出这样效果的盒子,在下列四种方案当中,我需要按照哪一个平面图纸进行折叠操作呢? 如果只是以正方体与其平面展开图的形式进行提问, 很难引起学生的关注兴趣. 而将这个问题与实际生活情景相结合之后, 大家马上兴趣大增站在生活应用的角度看待数学问题,远比单纯的理论探讨要有趣得多.

生活情景的创设,让学生对于初中数学的学习兴趣大大增加了. 因为,在这个过程当中,大家发现,原来看似冰冷严肃的数学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时刻帮助大家解决着生活当中所遇到的各类问题. 这样的感受让数学真正走到了学生心里,学生也非常乐于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以掌握更多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本领. 与此同时, 由于生活情景取自于我们身边,其创设的过程也随之容易了很多,为教师的教学准备减轻了不小压力.

二、设定问题背景,引发数学思考

数学是一门问题的学问,数学的学习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由问题引发研究,再运用研究成果来解决问题的循环往复过程. 因此, 问题对于初中数学教学来讲至关重要. 那么,我们何不将问题的意识应用到情景式教学模式构建当中呢?这就是笔者接下来要讨论的问题情景的创设,这是一个将问题带入课堂教学的好方法,更是引发学生对于数学知识内容深入思考的绝佳途径.

例如,在二次函数内容的教学过程当中,基本部分知识内容学习完成后,学生已经能够掌握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与图像之间的关系了. 于是,我趁热打铁,针对学生们刚刚计算研究过的二次函数y = 2x2- 3 继续深入提问: 如果将这个函数的图像进行平移,先向上平移4 个单位,再向右平移1 个单位,那么,所得到的新抛物线的解析式应该是怎样的? 学生虽然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二次函数的基本知识,但这种提问方式还是出乎学生意料的. 这一问题情景的创设, 也将大家的注意力吸引到了抛物线的移动问题上,如何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规律,成了学生自发开始的思考方向.

可以看出, 问题情景的创设还是比较灵活的. 教师可以在任何一个合适的教学时间点当中将问题加入. 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问题,却可以在原有的平铺直叙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掀起不小的思维波澜. 问题情景之下, 学生得以一改往日的被动思维,开始主动思考问题,探究知识,这对于初中数学教学思路的转变以及对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的培养来讲都是十分重要的.

三、创设竞争环节,加强学习动力

想要实现学生的主动学习效果,除了以问题带动思考之外,教师们还可以考虑在课堂教学当中引入竞争机制,这个方式在加强学生的数学学习动力方面的效果是十分显著的实际上,初中学生的竞争求胜意识是很强的,教师如果能够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质, 将竞争形式同数学教学进行整合,必将从根本上强化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

例如, 在学习过统计与概率方面的相关知识内容之后,我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了这样一个问题:最近的报纸上登载了题为“水龙头合格率为95%”的新闻,请问,这则新闻的结论是出自抽样调查还是普查? 在对于A、B两个品牌的水龙头进行检查时,得到了这样的质检结果:A牌被检数70 个,不合格数3 个,B牌被检数10 个,不合格数1 个,那么,你认为哪个品牌的水龙头质量更为过关? 这种略为开放的提问方式,引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对于每个问题的回答都出现了不同的声音,学生更是为了证明自己的结论是正确的,不断结合所学知识提出理由. 虽然只有一部分学生的答案是正确的,但这个竞相证明自己的过程却使得每名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的认知有效加深了.

竞争情景创设成功之后,学生们的学习动力显著加强了在教师的引导鼓励之下,每名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知识学习中的佼佼者,大家也都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建立起了信心想要在竞争当中取得最终的胜利,自然离不开对于知识内容的准确把握与深入理解. 在竞争情景之下, 这一过程完全是由学生们自主完成的. 因为知识学习对于学生来讲, 已经成了一种个人需求,而非教师的硬性要求,完成起来自然顺利得多.

四、推进应用实践,打开知识出口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同时也应用于生活.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当特别重视知识呈现的完整性,即不仅要为学生的数学知识打开入口,将知识引进来,还应当带领学生找到知识的实际运用之处,将知识送出去. 只有这样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认知才是圆满的,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相连.

例如,在初中数学的复习阶段,我曾带领学生解决过这样一个应用问题:某小区内有一个等腰梯形的空地(如下图),现在,物业公司想在这片空地上建花坛,欲设计出一个理想的花坛建造方案.居民们的要求是,在等腰梯形ABCD当中找到一个点P,使得花坛建造成功后,△DPC≌△APB,且△APD的面积与△BPC的面积相等.那么,作为设计者,你应当怎样确定这个点P的位置呢?这个问题的应用情景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这不仅增加了学生对于问题解答的热情,更让大家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多了不少成就感.

应用情景的创设并不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常常会遇到很多应用问题. 教师不要将看待应用问题的视野局限于解答之上, 而是要将之视为让知识走出教材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每一次对于应用问题的讲解,强化学生对于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相关应用的关注和感悟,让学生将知识内容学活,达到灵活运用的目标.

综上所述,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推进情景式教学时应当尤其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所创设的情景应当与待教学的知识内容特点相关联,只有这样,具体的情景才是适合于知识内容的,二者相匹配,才能够最大化地推进课堂教学进行. 第二,所创设的情景应当是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想要让学生将数学知识真正学进心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学生对于数学学习产生兴趣. 如果教师能够合理选择学生所感兴趣的情景,那么,大家对于相应情景的兴趣自然会迁移至相应知识内容当中, 学习效率的提升自然也就不是问题了把握住以上两点,相信情景式教学可以有效为初中数学教学实效的提升注入力量.

摘要:近年来,情景式教学方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越发广泛,教师对其的关注热度也不断升高.的确,合理有效地推进情景式教学,对于切实提升初中数学教学实效来讲助益颇多.

初中数学的情景教学 篇11

关键词:问题学习;初中数学;情景教学

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对教育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出台了新课改。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作为教育者的我们来说,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坚持新课改,培养适应于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在新课改中有这样一项要求:中学阶段应该结合教学内容采用“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开展。对于这一要求,我们可以明确,在新时代下的教学必须进行改进,对问题模式进行更好的创新和建立,从而在授课的过程中教会学生把自己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灵活地运用于生活当中去,让死板的数学知识得以灵活运用。而就目前的状况来说,在进行问题模式的教学方式时,不仅是要立足于当前社会的发展,还应该考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和认知水平。对于问题教学模式与情景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的运用,我将谈谈相关的一些方法。

一、在数学教学中创建生活式问题

生活是每个人都在经历的点点滴滴,不论是哪个年纪的人,对生活都有他们各自的理解。初中生大都是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少年少女们,这个时候他们对生活的体会已经初见雏形。正因如此,在对他们进行教育的时候为他们设计与生活中点点滴滴想贴切的问题情景,能在很大程度上唤起学生们的思考,从中深刻地体会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优势,能明确自己所学的知识都是能够用到生活中去的,是有很大用处的。如在课程《多边形》一章的学习中,我为了让学生们更加明白地了解多边形的不同和相同,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情景,我告诉学生们,现在有一个游泳池需要我们去亲手建造,作为设计师的我们需要亲自去选取瓷砖来布置,让他们设计自己喜欢欣赏的形状作为瓷砖。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都非常积极地参与了课堂互动,想方设法用模型拼搭着各种不同的形状,课后他们反馈不仅仅觉得数学不那么枯燥了,相反在这个过程中明白了各种行形状带来不同的用处,收获的知识远远大于老师直接告诉他们的。

二、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数学教学

长久以来,如何培养学生们对数学这一学科的兴趣都是老师们最为头疼的一个难题。现阶段,我们教育的目的不再停留在简单的考试结果上,更多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在生活中灵活运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会遇到很多数学课程比较抽象,而在这个时候对问题的设计和情景模式的设定就变得十分棘手了。对于这样的情况,构建游戏的方式可以说是一种上上策。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是提高教学质量最好的方式之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会比给他们讲十节课都管用。初中生正处于好奇心比较重的年纪,对新事物都会产生极大的兴趣,抓住这个心理,把数学课堂带入游戏模式中,会使得学生们对数学的学习更加轻松。

如在课堂《确定与不确定》这一课时,我进行了相关的设计,让学生们相互配合完成一个叫“我们的心灵和谁相通”的游戏。首先把同学们划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小组内部的同学互相约定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事件,再让小组成员分析这件事情发生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初中生们想象力十分丰富,大家都积极开动脑筋,想出了很多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时间,在这个游戏的过程中,虽然我没有明确给他们指出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定义,但他们已经牢牢掌握住了这一课的知识。我认为,用游戏情景带入数学教育,不仅仅可以使得沉闷的课堂活跃起来,还能激发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让大家都参与到课堂中来,并且把知识通过自主的方式进行学习。这样以来,教学质量将会得到大大的提高。

三、从常见的生活问题中提取数学问题

在新课标下,强调教师要能够从实际的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相关的简单数学问题,探索其解决方法。这就要求老师们具备很强的观察能力,能教会学生真正地把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首先,教师们必须做到的是激发学生们对很多社会现象和问题的好奇,让他们的求知欲扩大到最大化;然后,教师们应当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认知,了解,知道数学问题不只是书本上说的那么复杂和枯燥,从而让学生们愿意对数学进行思考和学习。好奇是一种神奇的力量,他会促使人对新事物不断研究和探索,如果能让学生们对数学问题形成一种好奇的思维模式,那么这颗好奇心会成为支持学生们进行学习的最强动力。

正因如此,我会根据身边的一些生活情况做出相关的设计,引导学生们把数学问题带入到生活中进行思考。例如在我校举行校运会的时候,我对学生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请大家下去调查研究,此次运动会的参赛选手大约是多少人?各项活动的男女比例分配大致是怎样?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这些问题的提出激发了学生们的好奇心,很多同学都积极地参与了进来,去体育部进行相关的调查研究,在课程结束的时候不仅给我上交了图表,还告诉我男女对运动项目的选择分配代表了什么。这样以来,概率和统计的很多问题不用我一一道来,同学们都已经完全把课程内容掌握到手了。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更容易让他们把数学与生活结合起来,从而不断地明白如何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已经迈进了一个新的时代,数学在未来对我们的影响会更加深远,我们必须改变以往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紧跟上时代的步伐,在基于问题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情景教学。这样一来,对学生们会产生极大积极的影响,让他们真正对数学产生兴趣,对学习产生欲望。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明白他们的所想和需求,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用心研究设计适合于课堂的情景教学模式,以此推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带动学生们的创造性,让学生由被动教学变为主动发展,成为学习中的主导者,从而为成为适应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黄艳明.初中数学情境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界,2011,(16):138-139.

[2] 罗继舟.初中数学情境教学浅析[J].才智,2011,(20):107-108.

[3] 徐黎明.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情境教学的创设[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16(5):193-194.

初中数学的情景教学 篇12

一、利用原有旧知识与新知识的联系入手创设问题情境

这种方法也是数学课堂教学最常用的一种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 也就是利用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 而新知识又是旧知识的自然延续和升华。用这种方法创设问题情境, 自然流畅, 既有利于复习旧知识, 又能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比如:在学习《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时, 可以这样创设问题情境,

(1) 首先提问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有几种?这几种解法突出了哪种数学思想方法?

(2) 然后请同学们尝试运用这种数学思想方法把三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二元一次方程组来解。

这种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较好地体现了知识的发生与迁移过程, 使学生在巩固旧知识的基础上理解并掌握新知识。

二、利用所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在教学中创设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情景。通过我们身边发生的一些自然现象和生活常识性问题, 引导学生去发现规律, 进而引入新课内容。这种方法具体直观, 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 实用性强, 较能培养学生善于观察问题和发现问题的好习惯。激起学生的好奇心, 激发创造思维的火花。

比如:教学《打折销售》时, 教学中可以选取商品打折、银行计息、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信息来创设一系列生活化的问题情境。这样创设问题情境:“镍都商厦在‘十一’黄金周推出了‘所有商品八折优惠, 付现满200元再返20元’的促销活动。小明、小杰的妈妈去商场购物, 小明的妈妈买了原价240元的商品, 小杰的妈妈买了原价250元的商品。请你帮忙算一算, 两位妈妈各应付款多少元?”该问题让学生感到非常亲切, 学习兴趣盎然, 情不自禁地展开交流学习。引入新课具体、直观, 有利于学生对新课内容的理解。教学完成后, 教师还可以选择现实生活中的、富有挑战性的折扣问题作为数学活动的素材, 让学生通过“选择”———“计算”———“策划”———“设计”。确定了最佳购买方案, 解决了问题, 实现了知识的拓展和延伸, 体现不同的人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 体现“做”的开放性与多样性;又渗透了问题解决策略多样化和最优化的思想。

这样创设问题情境, 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启迪思维, 激发学生不断追求新知识的欲望, 又能为新课的讲授做好有力的铺垫。

三、利用带有知识性、趣味性的问题、典故入手创设问题情境

这样不但能诱发学生主动学习, 而且还能增长知识, 了解了我国古代的数学发展,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利用旧知识的片面性和不完备性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以前所学的知识和认识往往具有片面性和不完备性, 教师可以依此为突破口巧妙创设问题情境, 引起认知冲突,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上一篇:长寿饮食原则下一篇:搜索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