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论文 略谈新课改下初中数学的创新教育

2024-10-19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 略谈新课改下初中数学的创新教育(通用9篇)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 略谈新课改下初中数学的创新教育 篇1

略谈新课改下初中数学的创新教育

摘要: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在认真做好“普九”工作的基础上,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着重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就结合本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形成和发展学生在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思想、创新方法等几方面进行简略论述。

关键词:新课改 创新教育 创造力 方法 思维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面向21世纪,要树立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培养更多的适合时代要求的创新人才,必须高度重视创新教育。

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材的改革,“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本文就自己结合初中数学教学的实际,略述一些肤浅的认识。

一、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

(一)数学教师自身要具备创新精神。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形成,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教师本身所具有的创新精神会极大地鼓舞学生的创新热情。因此,应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努力提高创新能力,掌握更具有创新性、更灵活的教学方法,从而不断探索和创新,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

(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氛围、竞争合作的班风,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

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参与和完成的实践活动,是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双向作用过程,要有效地完成教育过程,教师和学生都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反映在教学的全过程,如精心设计导入,安排好教学的层次,精心挑选训练题进行小结,注意气氛反馈,重视教具的使用等。但在学的过程中,教师是客体,而学生是主体。教学中要敢于“放”,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积极地学。如课本让学生看,概念让学生抽象得出,思路让学生讲,疑难让学生议,规律让学生找,结论让学生得,错误让学生析,小结让学生做。要让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敢于提出质疑。决定学的结果如何,学生的作用是内因,教师的作用是外因,只有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科学的思维和积极的创新,才能使知识内化和升华为个人的质。因此,教师要把学生作为真正的教育主体,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在课堂教学中,实行民主的教育和管理方式,营造充满民主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求异创新、敢于提问,允许有不同的答案。教师应改变传统的一问一答模式。避免学生的思想处于“等待解答”状态,达到“发现—创新”的目的。

(三)教师应当充分地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设问、发掘出学生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能力。

首先,教师应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兴趣。如在讲“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时,设计课前提问:“A、B、C三村(呈三角形分布)合建一所学校,校址应选在何处,才能使三个村到学校的距离相等?”学生带着这个悬念学习这部分知识,学习兴趣很浓;其次,提供质疑问难的条件,教师不独占课堂,让学生有质疑问难的时间以及对学生多启发、多诱导等;再次,注重质疑问难的效果。应抓住有价值的值得探究的问题引导学生,不能什么问题都问,不要仅仅满足于所提问题的数量,追求表面的热闹而不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有效的提问方式,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指导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学习。如在讲“等腰三角形性质”时,设计问题“每位同学做一个等腰三角形的纸片,作出底边上的高,沿底边上的高折起来观察两个底角的关系怎样”这个问题既符合先动手、后动脑的科学性,又能启发学生探索,进而总结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二、学生的创新兴趣是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关键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

(一)利用“学生渴求他们未知的、力所能及的问题”的心理,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

例如,正数与负数的引出。可以结合实例提问:“如何表示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那时欧洲的商人在装好货物的搪子上画个“+”号表示物重超过规定重量,画个“—”来表示小于规定重量;在数学上最早采用这“+”“—”来表示,德国数学家魏德曼,由于这两个符号简捷方便,后来就使用了,于是产生了带符号的数——“正数与负数”。这样引出学生感到很自然而又有趣味,体会到数学的发展依赖于实践的道理。从而可引导学生去探索、创新数学知识。

(二)合理满足学生好胜的心理,培养创新兴趣。

兴趣是从好奇心发展而来的,它是学生变苦学为乐学的动力。教师导入新课时要采取灵活方式,激发学生好奇心,产生悬念。如故事导入、创设问题情景导入等。例如;在引入“点的轨迹”时,教师先提出一个实际生活中的“轨迹”,比如,飞机在空中飞行的时候,我们可以把它看作一个运动着的点,沿着某一特定方向前进,它喷出的气体所构成的图形实际上就是飞机运动时留下的痕迹,这就给了我们轨迹的形象。然后要求同学们根据自己生活实践举一些事例。同学们发言踊跃,把生活中所见的有关“轨迹”问题举出了很多例子:“钟摆下端往复摆动时形成的弧行”等等。为了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可以组织抢答竞赛。如“数、式的运算”、“方程,不等式的解法”等内容都可以组织竞赛,要求做到准确,迅速。

(三)利用数学中的历史人物、典故、数学家的童年趣事、某个结论的产生等激发学生创新兴趣。

学生一般喜欢听趣人趣事,教学中可结合学习内容讲述数学发展的历史和历史上数学家所经历的沧桑,数学家成长的事迹历程,数学家在科技进步中的贡献,数学中某些结论的来历等。这样都可丰富学生数学知识,又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学习其中的创新精神。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是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根本。

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是创新能力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学习中必须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记忆、学习思维,才能真正把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教育,把常用的而课本中又没有专节专门讲述的推理论证及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如演绎法、归纳法、类比法等)适时适度地教给学生,尽力帮助学生构建起一个包括数学思想方法在内的完整的数学知识结构体系,这都有益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例如七年级代数第一册(人教版)在讲授“同底数的幂的乘法”中对于公式的推导中就渗透了归纳思想方法,从而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形成。又如八年级数学第三册(北师大版)上的习题:“在直角坐标系中,有四个点A(-6,3),B(-2,5),C(0,m),D(n,0)。当四边形ABCD的周长最短时,m,n的值分别是什么? A(5,-3)或(-5,-3),B(-3,5)或(-3,-5),C(-3,5),D(-3,-5)”解答本例题的思维方法可以是:(1)排异法,或(2)演绎推理法,或(3)分析归纳法都可以。分析不同的解题方法,可使学生的学生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这样不但能拓宽学生思维领域,也使他们学到的不仅是一道习题习惯的解法,而且还学到了解答这一类问题的思维方式。

著名数学家哈尔斯曾说过:“最好的教学方法不光是讲清事实,而应该是激励学生去思索,自己去动手。”传授知识是我们教学重要目的之一,但不能算是最重要的目的,我们的任务应该是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数学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一直是强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今后我们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应具有自我再学习、具有开拓和创造能力的学生,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四、进行情感智力教育、培养创新个性品质是学生创新能力凸现的保证:美国学者阿瑞提在《创造的秘密》一书中提出:“尽管创造者要具有一定的智力,但高智商并不是高创造力的先决条件。”可见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它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以良好的个性品质作后盾。平时在数学教学中,要激励学生树立以周恩来同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理想;应具有像爱迪生发明灯丝一样的坚定信念。在“问题数学”中培养学生具有敢于求异、勇于创新的气魄、自主探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利用“错析教学”,培养学生坚忍不拔,持之以恒,不怕困难和挫折的顽强意志和良好的人格特征。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创新情感和个性品质。

课程改革已经轰轰烈烈地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如何探索一条适合学生主动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品质培养的教学方式,成为在新课改中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主要课题。我在教学工作中,体会到课程改革后的数学课堂应创设富有探索性、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不仅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的课堂活动过程中感悟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发现的科学精神。将创新的教材、创新的教法与创新的课堂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学生的主动学习与创新意识的培养落到实处。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 略谈新课改下初中数学的创新教育 篇2

一、以教材为本转向学生为本

新课标提出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这与传统数学教学中以教材为本的观念产生了矛盾。以学生为本, 即以人为本;实行因材施教, 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传统的数学教学的要求是:学生人人达标、过关。教师安排学生做同样的练习和作业, 而课堂上教师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 导致学生严重的两极分化。这无疑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新课标则提出, 初中数学教学必须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分析不同学生的思维方式、兴趣爱好、处理问题的方法, 教师则根据这些差异采取多种教学方法, 并结合学生个体的特征, 布置作业与练习, 更重要是要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

二、重视心理变化

初中学生与小学生相比在心理上有了较大的发展, 尤其在当今这个科技进步、信息公开、交流沟通方式多样化的社会, 初中学生的心理普遍都出现了早熟的现象, 学生的想象也非常前卫并占了主要地位, 因此,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 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变化, 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其丰富的想象力, 为学生提供一种开放性的教学氛围, 多给学生自由交流和讨论的机会, 让学生对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各抒己见, 学生的独创性和创新性得到了发挥。

比如在讲同底数幂的乘法时, 我们可以提出问题:一种电子计算机每秒可进行1014次运算, 它工作1013可进行多少次运算?具体步骤如下:1.如何列出算式?2.1014的意义是什么?3.怎样根据乘方的意义进行计算?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讨论、研究, 即兴回答, 发表自己的看法, 对学生的表现多表扬、鼓励, 少批评, 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思维。

三、重视兴趣的培养

数学活动是教与学两个主体的活动, 要求学生必须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中来。作为教师, 则应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 采取灵活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使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享受学习过程, 同时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主动索取知识, 以积极投入的心态参与教学活动, 帮助其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四、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 新课标要求初中数学教学必须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教学资源, 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网络上各种课件、软件、多媒体技术都是现代教学领域中发展的新产品,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 从而改变数学教学传统的枯燥模式, 运用形象的图片、影音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抽象、枯燥的数学概念变得直观、形象、有趣, 让数学知识贴近生活常识, 让学生挖掘身边的数学现象。如在《勾股定理》教学中, 运用白板演示赵爽弦图的图形证明, 让学生形象的理解了勾股定理。所以, 现代化教学模式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并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更透彻。

五、培养数学应用能力

学习的目的是学以致用。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数学思维的培养和知识应用能力是初中学生必须培养的素质。新课标对数学应用树立了重要的目标, 要求初中学生必须能够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观察、分析问题, 并能够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如在反比例函数的复习课中有道题目:为预防感冒, 学校对教室用药熏消毒法进行消毒。已知药物燃烧时, 室内每立方米空气中含有药量y (毫克) 与时间x (分钟) 成正比例关系, 药物燃烧后, y与x成反比例关系。现测得药物8分钟燃毕, 此时室内空气的含药量为6毫克 / 米3, 请根据图形解答下列问题:

(1) 药物燃烧时, 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 _____, 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_____, 药物燃烧后, 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_________。

(2) 研究表明, 当空气的含药量低于1.6毫克 / 米3时, 学生方可进入教室, 那么从消毒开始, 至少需 ______ 分钟后, 学生才能进入教室。

(3) 研究表明, 当空气的含药量不低于3毫克 / 米3且持续时间不低于10分钟时, 才能杀死空气中的病毒, 那么这次消毒是否有效?为什么?

六、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学生的个性需要得到张扬, 创造力需要激励、挖掘、培养。所以老师的评价至关重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教师往往通过考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这是一种终结性评价, 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认为学习就是为了考试。而新课标要求必须转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 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要关注过程的表现, 关注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与掌握, 判断学生的思考能力, 这都是教师评价学生的指标, 并采取多鼓励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兴趣, 从而促使学生在数学这门学科上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略谈新课改下初中数学的创新教育 篇3

【关键词】教学模式;创新教育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二十一世纪是张扬个性、更新理念的世纪,中学教育在面对快速发展的新世纪,遇到了许多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中学教育教学能否培育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现代化人,则取决于教师能否进行有效的创新教学改革。

一、以教材为本转向学生为本

新课标提出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这与传统数学教学中以教材为本的观念产生了矛盾。以学生为本,即以人为本;实行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传统的数学教学的要求是:学生人人达标、过关。教师安排学生做同样的练习和作业,而课堂上教师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严重的两极分化。这无疑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新课标则提出,初中数学教学必须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分析不同学生的思维方式、兴趣爱好、处理问题的方法,教师则根据这些差异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并结合学生个体的特征,布置作业与练习,更重要是要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

二、重视心理变化

初中学生与小学生相比在心理上有了较大的发展,尤其在当今这个科技进步、信息公开、交流沟通方式多样化的社会,初中学生的心理普遍都出现了早熟的现象,学生的想象也非常前卫并占了主要地位,因此,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变化,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其丰富的想象力,为学生提供一种开放性的教学氛围,多给学生自由交流和讨论的机会,让学生对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各抒己见,学生的独创性和创新性得到了发挥。

比如在讲同底数幂的乘法时,我们可以提出问题:一种电子计算机每秒可进行1014次运算,它工作1013可进行多少次运算?具体步骤如下:1.如何列出算式?2.1014的意义是什么?3.怎样根据乘方的意义进行计算?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讨论、研究,即兴回答,发表自己的看法,对学生的表现多表扬、鼓励,少批评,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思维。

三、重视兴趣的培养

数学活动是教与学两个主体的活动,要求学生必须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中来。作为教师,则应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取灵活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享受学习过程,同时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主动索取知识,以积极投入的心态参与教学活动,帮助其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四、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新课标要求初中数学教学必须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网络上各种课件、软件、多媒体技术都是现代教学领域中发展的新产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从而改变数学教学传统的枯燥模式,运用形象的图片、影音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抽象、枯燥的数学概念变得直观、形象、有趣,让数学知识贴近生活常识,让学生挖掘身边的数学现象。如在《勾股定理》教学中,运用白板演示赵爽弦图的图形证明,让学生形象的理解了勾股定理。所以,现代化教学模式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并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更透彻。

五、培养数学应用能力

学习的目的是学以致用。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数学思维的培养和知识应用能力是初中学生必须培养的素质。新课标对数学应用树立了重要的目标,要求初中学生必须能够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观察、分析问题,并能够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如在反比例函数的复习课中有道题目:为预防感冒,学校对教室用药熏消毒法进行消毒。已知药物燃烧时,室内每立方米空气中含有药量y(毫克)与时间x(分钟)成正比例关系,药物燃烧后,y与x成反比例关系。现测得药物8分钟燃毕,此时室内空气的含药量为6毫克/米3,请根据图形解答下列问题:

(1)药物燃烧时,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_____,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_____,药物燃烧后,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_________。

(2)研究表明,当空气的含药量低于1.6毫克/米3时,学生方可进入教室,那么从消毒开始,至少需______分钟后,学生才能进入教室。

(3)研究表明,当空气的含药量不低于3毫克/米3且持续时间不低于10分钟时,才能杀死空气中的病毒,那么这次消毒是否有效?为什么?

六、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学生的个性需要得到张扬,创造力需要激励、挖掘、培养。所以老师的评价至关重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通过考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这是一种终结性评价,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认为学习就是为了考试。而新课标要求必须转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要关注过程的表现,关注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与掌握,判断学生的思考能力,这都是教师评价学生的指标,并采取多鼓励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兴趣,从而促使学生在数学这门学科上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关文信.初中数学创新性教学指导[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

【摘 要】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提出了以学生为本,这与传统数学教学中以教材为本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在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下,探讨教师如何通过创新教育来满足目前数学教学的新途径。

【关键词】教学模式;创新教育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二十一世纪是张扬个性、更新理念的世纪,中学教育在面对快速发展的新世纪,遇到了许多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中学教育教学能否培育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现代化人,则取决于教师能否进行有效的创新教学改革。

一、以教材为本转向学生为本

新课标提出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这与传统数学教学中以教材为本的观念产生了矛盾。以学生为本,即以人为本;实行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传统的数学教学的要求是:学生人人达标、过关。教师安排学生做同样的练习和作业,而课堂上教师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严重的两极分化。这无疑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新课标则提出,初中数学教学必须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分析不同学生的思维方式、兴趣爱好、处理问题的方法,教师则根据这些差异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并结合学生个体的特征,布置作业与练习,更重要是要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

二、重视心理变化

初中学生与小学生相比在心理上有了较大的发展,尤其在当今这个科技进步、信息公开、交流沟通方式多样化的社会,初中学生的心理普遍都出现了早熟的现象,学生的想象也非常前卫并占了主要地位,因此,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变化,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其丰富的想象力,为学生提供一种开放性的教学氛围,多给学生自由交流和讨论的机会,让学生对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各抒己见,学生的独创性和创新性得到了发挥。

比如在讲同底数幂的乘法时,我们可以提出问题:一种电子计算机每秒可进行1014次运算,它工作1013可进行多少次运算?具体步骤如下:1.如何列出算式?2.1014的意义是什么?3.怎样根据乘方的意义进行计算?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讨论、研究,即兴回答,发表自己的看法,对学生的表现多表扬、鼓励,少批评,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思维。

三、重视兴趣的培养

数学活动是教与学两个主体的活动,要求学生必须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中来。作为教师,则应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取灵活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享受学习过程,同时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主动索取知识,以积极投入的心态参与教学活动,帮助其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四、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新课标要求初中数学教学必须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网络上各种课件、软件、多媒体技术都是现代教学领域中发展的新产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从而改变数学教学传统的枯燥模式,运用形象的图片、影音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抽象、枯燥的数学概念变得直观、形象、有趣,让数学知识贴近生活常识,让学生挖掘身边的数学现象。如在《勾股定理》教学中,运用白板演示赵爽弦图的图形证明,让学生形象的理解了勾股定理。所以,现代化教学模式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并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更透彻。

五、培养数学应用能力

学习的目的是学以致用。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数学思维的培养和知识应用能力是初中学生必须培养的素质。新课标对数学应用树立了重要的目标,要求初中学生必须能够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观察、分析问题,并能够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如在反比例函数的复习课中有道题目:为预防感冒,学校对教室用药熏消毒法进行消毒。已知药物燃烧时,室内每立方米空气中含有药量y(毫克)与时间x(分钟)成正比例关系,药物燃烧后,y与x成反比例关系。现测得药物8分钟燃毕,此时室内空气的含药量为6毫克/米3,请根据图形解答下列问题:

(1)药物燃烧时,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_____,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_____,药物燃烧后,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_________。

(2)研究表明,当空气的含药量低于1.6毫克/米3时,学生方可进入教室,那么从消毒开始,至少需______分钟后,学生才能进入教室。

(3)研究表明,当空气的含药量不低于3毫克/米3且持续时间不低于10分钟时,才能杀死空气中的病毒,那么这次消毒是否有效?为什么?

六、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学生的个性需要得到张扬,创造力需要激励、挖掘、培养。所以老师的评价至关重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通过考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这是一种终结性评价,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认为学习就是为了考试。而新课标要求必须转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要关注过程的表现,关注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与掌握,判断学生的思考能力,这都是教师评价学生的指标,并采取多鼓励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兴趣,从而促使学生在数学这门学科上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关文信.初中数学创新性教学指导[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

【摘 要】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提出了以学生为本,这与传统数学教学中以教材为本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在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下,探讨教师如何通过创新教育来满足目前数学教学的新途径。

【关键词】教学模式;创新教育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二十一世纪是张扬个性、更新理念的世纪,中学教育在面对快速发展的新世纪,遇到了许多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中学教育教学能否培育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现代化人,则取决于教师能否进行有效的创新教学改革。

一、以教材为本转向学生为本

新课标提出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这与传统数学教学中以教材为本的观念产生了矛盾。以学生为本,即以人为本;实行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传统的数学教学的要求是:学生人人达标、过关。教师安排学生做同样的练习和作业,而课堂上教师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严重的两极分化。这无疑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新课标则提出,初中数学教学必须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分析不同学生的思维方式、兴趣爱好、处理问题的方法,教师则根据这些差异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并结合学生个体的特征,布置作业与练习,更重要是要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

二、重视心理变化

初中学生与小学生相比在心理上有了较大的发展,尤其在当今这个科技进步、信息公开、交流沟通方式多样化的社会,初中学生的心理普遍都出现了早熟的现象,学生的想象也非常前卫并占了主要地位,因此,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变化,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其丰富的想象力,为学生提供一种开放性的教学氛围,多给学生自由交流和讨论的机会,让学生对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各抒己见,学生的独创性和创新性得到了发挥。

比如在讲同底数幂的乘法时,我们可以提出问题:一种电子计算机每秒可进行1014次运算,它工作1013可进行多少次运算?具体步骤如下:1.如何列出算式?2.1014的意义是什么?3.怎样根据乘方的意义进行计算?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讨论、研究,即兴回答,发表自己的看法,对学生的表现多表扬、鼓励,少批评,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思维。

三、重视兴趣的培养

数学活动是教与学两个主体的活动,要求学生必须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中来。作为教师,则应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取灵活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享受学习过程,同时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主动索取知识,以积极投入的心态参与教学活动,帮助其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四、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新课标要求初中数学教学必须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网络上各种课件、软件、多媒体技术都是现代教学领域中发展的新产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从而改变数学教学传统的枯燥模式,运用形象的图片、影音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抽象、枯燥的数学概念变得直观、形象、有趣,让数学知识贴近生活常识,让学生挖掘身边的数学现象。如在《勾股定理》教学中,运用白板演示赵爽弦图的图形证明,让学生形象的理解了勾股定理。所以,现代化教学模式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并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更透彻。

五、培养数学应用能力

学习的目的是学以致用。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数学思维的培养和知识应用能力是初中学生必须培养的素质。新课标对数学应用树立了重要的目标,要求初中学生必须能够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观察、分析问题,并能够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如在反比例函数的复习课中有道题目:为预防感冒,学校对教室用药熏消毒法进行消毒。已知药物燃烧时,室内每立方米空气中含有药量y(毫克)与时间x(分钟)成正比例关系,药物燃烧后,y与x成反比例关系。现测得药物8分钟燃毕,此时室内空气的含药量为6毫克/米3,请根据图形解答下列问题:

(1)药物燃烧时,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_____,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_____,药物燃烧后,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_________。

(2)研究表明,当空气的含药量低于1.6毫克/米3时,学生方可进入教室,那么从消毒开始,至少需______分钟后,学生才能进入教室。

(3)研究表明,当空气的含药量不低于3毫克/米3且持续时间不低于10分钟时,才能杀死空气中的病毒,那么这次消毒是否有效?为什么?

六、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学生的个性需要得到张扬,创造力需要激励、挖掘、培养。所以老师的评价至关重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通过考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这是一种终结性评价,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认为学习就是为了考试。而新课标要求必须转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要关注过程的表现,关注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与掌握,判断学生的思考能力,这都是教师评价学生的指标,并采取多鼓励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兴趣,从而促使学生在数学这门学科上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浅谈新课改下的初中历史教学 篇4

花梨乡中学教师

胡嫄

作为初中历史老师,把新的教学理念贯穿到实际的教学中去,来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就成为众多教师不懈追求、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加强预习,激发兴趣

在新课改的精神要求下,历史教学越来越要求历史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真正将课改精神贯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去。新课改标准所倡导的自主探究就是要求给予学生更广阔的自由空间,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搞好课前预习,不仅仅是要求教师更新观念、转变思想,更主要的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改变以往教师“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开展自主探究时,学生自己提出探究的问题,确定探究的对象,设计探究的程序,收集所需信息,检查自身学习中存在的疑惑,直到最后得出结论。新编历史教科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插图多,直观性强,形象生动。讲好课文中的有关插图,对引发学生兴趣,增进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记忆,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但在教学中,由于插图很多,限于课时,教师不可能每图都讲,只能根据教材要求和讲课需要选择讲解。有些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插图如果没有向学生讲解,所以要求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否则就会使学生似懂非懂或一知半解。经过教师讲解,既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了知识。

二、发掘学生潜能

教师要适应学生,适应学生的基础,适应学生的特点,关键要适应学生以往养成的一些好习惯;其次老师要放开架子让学生适应自己。适应的最高境界就是默契,每个学生不同的神情,老师能体察出对知识的掌握运用程度;老师的每一种神情、动作,学生都能体会出所传递的知识信息。当然,良好默契的历史学习氛围的养成,是历史教学活动的难点,也是闪光点,它要求教师:教风民主、知识全面、思维敏捷、驾驭课堂娴熟自如,调控得心应手。特别表现在学生质疑问难题上教师要坚信:态度上只有沉下来,学生的问题才能提上去。同时,师生都应明白这样几句话:举疑不在大小,不会则难;解疑重在点拨,喻则善教;求知不应待知,自得才乐;知识重在探究,积累乃博。教育是一个需要激情的职业,作为历史教师更需要充满激情,三尺讲台,要融入历史教师自己的情感。历史教师的情感道德表现在对历史学科的热爱以及对学生传授历史知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的责任感上。这份爱只有融入整个教学过程,自然而真切地流露出来,才能感染学生,吸引学生。同时教师应具有的情感,就是关爱学生,关心他们的身体、生活、所思所想,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就史论事,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学习、生活、事业。真诚的关爱会引起学生的共鸣,他们会更加信任和爱戴老师,会因为对老师的爱戴而喜爱上老师所教的这门课。

三、注重教师角色的转换

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 》明确要求,历史课程的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可见,我们要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必须从传统的中心地位退出,让位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我认为可从以下方面实现历史教师的角色转化。

教育的意义,本来就是建立在促进人自身的发展和完善的基础之上的。而“应试教育”的弊端,就是“只见分数不见人”,只看重少数成绩好的学生,把教育“以人为本”的本质特征异化为“以分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以育人为本”。学校是育人的场所,学校教育过程中充满了人的因素,但最根本的就是为了让每一个学生成人、成才。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 ,应坚持以学生为本,努力做到着眼学生整体发展,立足每一个学生个体成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每一个学生包括不同发展方向、不同发展层次、不同个性特长的学生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发展平台,获得最大最好的发展。

在传统教育理念中,教师的角色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即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教师处于教学的中心,全面主宰学生的学习,是历史知识的拥有者和传授者,是学生获得历史知识的唯一来源。而现在教改要求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教师要切实把教学活动看成是一个不断面临新问题的过程,是一个知识扩展的过程,是一个与学生共同学习的过程。所以师生之间要互教互学,互惠互助,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知识结构的互动就是学习内容的综合教学,是知识与知识、师生与知识、现实与历史的交流与对话,表现为课堂内容上加强学科内综合和跨学科综合,如史地、史政、史文等的综合。

新教材要求师生在互动的教学中共同体验,一同成长。这就要求教师要经常进行自我反省。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教师要经常对自己在课前的思考,上课中的体验,上课后的认识进行认真的反思,不断总结教学中的经验,使自己的教学能力稳步提高。注重学生的“学”,既要了解学生的知识现状,又要了解学生的情感倾向,个人的兴趣爱好,生活经验积累等。“只见教材不见学生”的课堂设计只会与学生的实际相差甚远,一堂课下来使师生双方筋疲力尽,收效甚微。所以教师要在“教师的行为”和“学生的行为”上下功夫,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热闹”中“有序”学习,使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得以落实。

四、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进入历史课堂,使课堂教学手段能发生巨大的变化,已逐渐成为提高素质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多媒体教学手段走进初中历史课堂,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多媒体把文字、图片、视频、声音、动画等集于一体,具有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再现性和运动变化的可控性、模拟性以及强大的交互功能。它契合了初中学生仍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特征,让教学信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有效地渲染课堂气氛,启迪了学生的思维,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有效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利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树立起历史的空间、动态概念,激活其思维,提高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学习效果。多媒体教学有容量大、节奏紧、直观形象生动等特点,为教师灵活机动的教学、历史和现实的结合、学生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的培养、知识的内化和迁移创造了条件。学生不再是一个书橱,而由“被动”转为“主动”,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学习历史可以品味人生,思索现实、预测未来,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潜移默化,影响自己人生发展的轨迹。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棘手的事物简单化、平板的形象立体丰满化,缩短时空的距离,使学生在学习中见其人、睹其物、闻其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唤起学生探索的欲望,极大地优化了教学目标,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 略谈新课改下初中数学的创新教育 篇5

新课程目标教学改革形势下,注重培养学生素质的同时,也更加注重师生的情感交流,情感教育在教育教学中占据着十分关键的地位,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教师的情感与教学态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内心情感体验,学生只有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才能对知识产生兴趣,才能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当中,所以,教师要善于利用积极的情感教育方法来对学生实行正确、积极的引导,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快乐的氛围中主动学习,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教师必须具备的情感

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与学科知识的讲授者,要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情感体验榜样,以积极的热情、和蔼的态度及和谐的举止为学生树立榜样,给学生留下可敬可亲的印象。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严格注重自身的仪表仪容,穿着要得体大方,展现师者的风范,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言辞得体,要以积极的情感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对于懂事好学的学生,教师要放下师者的身价,主动与他们展开交流,建立朋友式的关系,让这部分学生抛开师生之间的距离感,在学习上积极向教师请教,及时与教师展开心灵上的交流。

二、采用科学的情感教育方法展开教学

1.掌握课堂导入艺术,唤起学生的积极探索精神

数学作为一种讲求逻辑的理性科目,要想使学生能够积极听讲,安排好课程开端很重要,教师要在每一节课的开始都要以情感渗透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知识的乐趣,达到对新知识的向往和追求,伴随着教师温和的语言以及有节奏、有乐趣的教学实例的列举,让学生身在其中,并产生求知的渴望。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稳定性”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用艺术的方法导入课堂,最先用启发性的话语问学生:“同学们,在你们平时的生活中,你们看到什么是三角形的`呢?”学生在下面不住地议论,然后说出答案:自行车的大梁、照相机的三脚架、房屋上面的金字架……“好的,看来同学们都十分注意观察生活,这很好,那么你们知道为什么用三角形吗?为什么不用平行四边形或者菱形呢?”听了教师的话语学生就会产生疑问,趁着学生思想中问号的出现,教师及时地导入课堂教学:“相信大家一定很想知道答案,那么学了今天的课程后,你们就知道了……”

学生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对知识产生了兴趣,而且在心理上树立信心,不会被主观上的疑惑所困惑,产生积极的探索与求知的欲望,有利于接下来教学活动的展开。

2.化抽象为形象,使学生重视数学

在初中数学中有很多关于图形的知识,这些知识表面看起来十分抽象,为学生的学习设下障碍,但是如果采取正确的方法就会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十分形象,因为图形本身就带有意向之美,学生能够在这些美感的影响下,产生学生的兴趣,从而积极探索。

例如,多彩的图形这一章节,有菱形、正六边形、正方形、正三角形……教师可以通过列举生活中的实例,建筑装饰地板中用菱形地板,人性道上面铺设的是正六边形的地砖……这些丰富多彩的生活都会引起学生的广泛关注,形成一种积极探索的欲望,从而不断努力,专心听讲。

例如,在学到“对称图形”这一章节,为了让学生更加形象地了解对称的含义,在没有讲课前微笑着为学生举出几个例子,如,人体的构造,双手、双眼、双耳等等,听了教师的描述学生用手摸摸自己的耳朵,然后,教师可以借机会安排学生拿出一张矩形的白纸,从中间对折,然后背着折痕用剪子随便检出一个图案,再将纸打开,此时的纸张形状就是一个对称图形。

把手工制作引入数学教学中,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动手中感受到了数学力量的神奇,明白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在以后的生活中,积极与教师配合,不断取得进步。

3.深入生活,在实践中学习知识

数学蕴含在每天的生活中,没有数学的世界是无秩序的,人们每天都在利用数学知识来计算自己一天的收入与产出,教师要积极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为学生创设最积极的思维状态,让他们的大脑在数学运算与数学逻辑的影响下,产生数学逻辑思维,一旦拥有了良好的数学思维,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上就会有超乎寻常的收获,有利于建立积极的数学思维体系。

例如,教师在上一节课前或者课后,可以设置一个数学小游戏,如,数独游戏、数字的加减运算等,学生在对这些游戏的解读中,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进而产生积极的兴趣,努力学习。

例如,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之余组织学生玩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规则中贯穿数学思想。如,每名学生说出7的倍数的数字,学生在兴奋与激情中思维处于高速运转的状态,对于思维敏捷度以及数字的敏感度的培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总之,教学不仅是一个理论知识灌输的过程,这其中蕴含着教师对学生的情感和爱,教师要学会将这些情感和爱释放出去,让学生感受到师者的风范,理解学习知识的重要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在一个积极的思维状态下,不断探索,开拓进取,提高学习效率,实现教育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筠.浅论数学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及培养[J].上海中学数学,(12).

[2]张春丽.挖掘情感因素提高学习兴趣[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8).

[3]史秀清.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7).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 略谈新课改下初中数学的创新教育 篇6

贵州凤冈县花坪中学

吴 宇

摘要:初中物理有效教学是物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同时,也是广大工作在一线的初中物理教师所孜孜不倦追求和奋斗的目标。然而,在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中,因受传统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影响,使得物理教学面临诸多困境,农村初中物理有效教学之路举步维艰。针对农村初中物理教学现状,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导,在有利于农村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实践层面上,去总结、挖掘农村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新课标 农村初中 物理课堂 有效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初中物理的有效教学再次成为教育工作者议论和探索的焦点。然而在许多农村学校,物理教学设备、设施等教学资源相对较落后,绝大多数的知识只能停留在理论的层面,使得原本在物理教学中占很大比重的实验教学遭到限制,得不到正常开展,学生感觉学到的是枯燥理论知识。从而 开始讨厌物理这门“枯燥无味”的学科,这使物理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所以作为一名农村初中的物理教师,要实现物理有效教学,则应根据物理教学现状和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利用好身边的各种资源,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农村初中物理的有效教学。

一、创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

教学氛围是最先被教师和学生接触的无形课程资源,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学生摆脱了那种在老师威严下学习的压力,无疑会对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起到良好促进作用。交往论认为,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二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然而在现实教学中却由于社会地位、传统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因此,要想实现初中物理的有效教学,应首先从根本上改变以往那种“教师绝对权威”的认识,让教师成为学生的朋友,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在学习上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尊重班上的每一名同学,努力地融入班级中,增加对班上同学的了解,加深与学生之间的感情。同时,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更多的考虑学生的参与、发现、体验、感悟物理的过程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

罗杰斯早就在他的“非指导性教学”八大原则中提出,要提供一种促进学生学习的良好气氛。一个好的班级、好的课堂,应该充满真实、相互关心和理解的心理氛围。这种气氛最初来自“促进者”(即教师),随着学习过程的进行,学生会越来越多地、并且是很自然地流溢出这方面的情感和态度。当我们教学的班级达到这样的境界时,物理课堂的教学效果定会得到较好的提升。

二、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真正关爱每一个学生

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这看似简单的一句话,教师要真正做到却相当的困难,因为一个班上不可能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都处于拔尖水平,有些教师往往更加重视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而或多或少的忽略了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这样做会给这些学生带来很多的负面影响,使他们逐渐丧失对学习的热情。在教学过程中,对学习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老师更应该给予关心和帮助,因为只有这些学生的成绩提高了,班级的整体成绩才能有较大的提升。教师要做到真正关爱每一个学生,关爱学生是师德修养的灵魂,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一位教师曾经说过:如果没有爱,教育在开始的时候,就已经结束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热爱学生是教师所特有的一种职业情感,是良好的师生关系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教师应具备的道德品质,也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因素。

三、展现教学过程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教育者的艺术表现就在于使学生能够透彻地、迅速地、愉快地学习知识技能”。在教学中教师如果掌握了这种艺术,就可以使物理课满堂生辉,给学生以激情和美的享受,从而激起他们高涨的学习情绪,同时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艺术。包括生动风趣、幽默可亲的语言艺术,充满激情的情感艺术,巧于点拨的启发艺术,画龙点睛的板画艺术。

四、教师要做新课改下物理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在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生涯中,传统的教学活动和研究活动是彼此分离的,认为研究是专家们的“专利”,自己的教学任务只是教学。这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教师教的很辛苦,学生学的很痛苦,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而物理教学在达到新课标要求上的有效性。就是要使学生在素质、能力等方面达到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应该担负起最多的责任,尤其对条件相对落后的农村中学学生。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多做相关的教育研究,多做正确的、深入的、对农村学生发展适用的研究,在教学过程中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景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从学生的特殊性出发,找到适合的教学方法,针对性的开展物理教学工作,避免物理教学的盲目性,逐渐实现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五、做好物理课堂教学的诊断和观察

在现代物理教育中,课堂观察是教师获得教学反馈信息、捕捉教学复杂现象,分析研究教学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重要手段;同时能够唤醒隐藏在教师心中的教学智慧,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学效率。在日常教学中,物理教学课堂观察与诊断有显著的功能与作用,集中体现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改进师生的生存状态等方面。物理教学课堂观察与诊断是教师教育教学实践反思的镜子,通过观察诊断能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同时课堂观察与诊断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沿,因此,课堂教学观察与诊断对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十分必要。

六、注重物理课堂的探究式教学

新课程改革提倡物理课堂教学要进行探究式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无疑会在一些问题上对结果产生分歧,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树立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质疑意识和灵感,开展有效的探究活动。善于把握课堂的教师,会将这些分歧转化成最有效的教学资源,因为在这种分歧下教会学生新的东西,会为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会让学生对新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农村中学虽然在一些硬件设施上相对落后,但农村中学仍然有其天然的优势,那就是更加接近大自然,教师可以让大自然成为自己的物理教学课堂,让学生在大自然中来学习物理,提升物理学习自身的乐趣性。例如,在讲解摩擦力时,由于摩擦力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一个物理量,单纯的理论讲解无疑会使课堂显得枯燥无味,但教师可以让学生感知到它,在讲解新课时,教师就可以将课堂设在教室外,让学生在大自然中多见识生活中有关摩擦力的实例,在观察中形成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摩擦力的概念,掌握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几个因素,形成摩擦力的物理常识,会用其知识分析生活中的相关现象,辨证看待摩擦力对人类的影响。这就是一个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形成过程,也符合新课标为我们指定的要求。例如,在教“测电笔”时,先简介了测电笔的构造、用途以及使用方法,并当堂作了演示,然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既然测电笔的氖管要发光,那么测电笔中是否有电流通过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并提出了另外一些新的问题:“假如有电流,此时的通路是怎样的?”“既然有电流,人怎么不会触电呢?”“刚才老师是站在木制的讲台上来使用测电笔的,那么电流又是怎样通过去的呢?”„„此时,学生的探究热情高。通过这样一系列问题的探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应用自然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最后,根据学生发表的意见先对学生及时予以鼓励和表扬,然后再进行总结和归纳,使学生系统的掌握此知识。教师通过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与同学共享,共同交流和探讨,从而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提高了学生对课堂的热爱。

总而言之,新课程改革给我们广大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了既重视到学生的共同基础,又要使教学适应学生的个性需要,始终坚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必能提高农村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M] 2.《课堂教学观察与诊断》

谈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篇7

以往那种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数学教学方式并不适合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新形势, 现在的教学课堂更多的是需要师生的共同互动, 才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在数学课堂起着穿针引线的引导作用. 改进课堂教学策略, 帮助学生提升学习热情就成为了教师教学的重中之重. 因此, 教师要将充分熟悉教材各个知识模块, 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作为教学要点,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教师应该认真思考教学中的新课导入、课后练习等环节, 以有效的教学方式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 使之全神贯注地学习数学知识, 并且能够在学习中有较大的收获. 例如, 在教学“平行四边形性质”一章时, 教师不要一开始就向学生归纳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应该在新课导入时让每名学生准备好一个长方形的纸张, 让他们自己动手制作平行四边形, 完成之后再进行小组讨论. 每组派一个代表将讨论结果写到黑板上, 由教师来补充学生不完善的观念, 接着再引出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这样的教学方式比教师单纯讲理论性质所取得的效果好得多, 而且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又提升了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 小组讨论将帮助同学们实现相互沟通, 强化他们的小组合作能力, 使之学习到其他学生的长处. 在合作实践中, 深化了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 教师也能在这样的教学中顺利实现教学目标.

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知识源于生活,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无处不在. 如果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被有效激发出来, 那么教师的教学效果也就无法体现出来. 教师要根据现实来创设数学问题情境, 用学生身边的生活实例来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帮助他们学会如何自主思考, 引导学生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以圆的教学为例, 教师在课堂上抛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根据生活实例来构建数学模型, 发散学生的思维, 最大限度地引发学生的头脑风暴, 活跃课堂氛围, 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热情. 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为什么足球是圆的而不是方形的”之类的问题. 通过生活案例启发学生去分析和思考, 让学生充满信心. 在学完这一章知识以后, 教师还可以进一步根据学生身边的问题来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 比如, “生活中还有什么地方可以用到圆的相关知识? ”在教学中恰当地使用, 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通过灵活的知识学习来提升实践能力. 这样一来, 学生学习起来也不会感觉过于枯燥, 他们的学习兴趣也会有所提高.

三、制定合理的评价机制

数学教学评价对于学生的学习影响很大. 数学教师在制定评价机制时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来考虑, 重视学生的自评与互评. 具体来说, 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 让学生实施自评, 反思自己在学习中的目标进度, 并据此制订相应的学习计划, 有助于他们能够正确认识自我, 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完成学习任务. 而学生间的互评则是让学生以分组的形式来结成学习小组, 小组成员主要是评价学生个体的学习成长情况, 主要是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肯定, 并针对学生的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然后小组长用书面评价的方式公开每名学生的最终评价结果. 学生间的互评可以更加全面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小组成员间通过真诚的合作交流来互勉互励, 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 相互之间互帮互助, 共同进步. 需要教师重视的是, 评价机制刚实施时, 应该向学生详细说明具体的评价过程及相关注意事项. 教师在实 施自评时, 不能把评价结果和奖惩结合起来, 这样才能让学生大胆自评, 评价结果也会比较客观, 才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反省, 积极参与评价. 关于学生的互评结果, 教师应该理性地分析, 而不是笼统地进行评价. 学生间的互评也有一定局限性, 会因为和某名同学关系好而给出好的评价, 和某名同学关系不好而给出不好的评价, 评价结果会有意无意地夸大. 对于教师来说, 则要以公平公正的方式尽量平衡学生的评价结果, 严肃对待每名学生的评价态度, 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健康发展.

四、结语

新课改思想改变了传统的初中教学理论与实践模式, 促进广大教师积极而大胆地探索新的教学方式, 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果. 在这个越来越重视学生学习主体性地位的素质教育时代, 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 其引导者与组织者的角色成分也越来越多了. 与此同时, 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初中数学教育中的运用也更加广泛了, 这给教师的教学创新与突破带来了很好的机遇. 教师要改变既有的教学思维, 加强和学生的学习互动, 不断利用一切方式创新教学模式, 并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来制定科学的教学策略, 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海霞.基于问题学习的初中数学情境教学模式探究[D].重庆西南大学, 2011.

[2]谭丽.提高初中数学课堂习题教学有效性[J].成才之路, 2011 (36) .

浅谈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教学 篇8

关键词:误区;策略;新课改

数学是一门强调逻辑性、思维性的学科,是培养学生基本的思考能力的一门学科,是一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学科。但是,社会在发展,我国的数学教学不能够再停留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下了,我们要进行改革,要进行创新,为我们的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那么,面对教改,我们该如何对数学教学进行改革呢?本人将在此以初中数学为例简单谈谈数学教学。

一、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改革误区

面对新教改的提出,初中数学教学都在进行改革,都在进行创新。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教学却走入了不少的误区。

1.全面否定了传统教学

教学的改革创新,是指在过去的模式上进行相应的改变和创新,从而使得其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并不代表我们要全面否定过去、全面推翻过去的教学模式。传统教学虽然并不再适合现在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但并非完全不可取,例如,在传统教学中初中数学教学的抽象化等。

2.多媒体技术的滥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广泛化,多媒体技术开始成为教师最为主要的教学工具。但是,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多媒体技术已经逐渐变成了滥用,老师不论课程是否适合都以多媒体技术来进行。虽然多媒体技术确实能够提高教学的丰富性,激发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兴趣,但是一旦成为滥用,就不能够全面地发挥其作用了。

3.自主学习的应用误区

在现在教学中,越来越强调“自主学习”的作用,越来越要求学生能够学会自主学习,这样才能够增强学生的独立性,让学生以主人的身份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同时还能够加强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但是,面对自主学习,有些老师却误解了“自主学习”的意义,认为“自主学习”就是放任学生自由地学习,没有表现出老师的指导作用,使得学生的地位被夸大,破坏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4.错误理解创新性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课堂上,创新性教学模式的开展是新课改的一大要求,所以就有许多老师开始盲目地追求课堂教学的创新性。这样确实能够让课堂气氛变得活跃,帮助学生主动地掌握好课程内容。但是有些老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情境的创设,片面地追求情境教学而忽略了课程内容的教授,忽视了课堂教学的本质,这样只会大大地影响课堂教学质量。

面对以上误区,我们必须充分地认识新课标对课改的要求,更新课程教学概念,全面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做到真正地教学创新,真正地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为社会真正地尽自己的一份力。

二、新课改下如何进行初中数学教学改革

面对初中数学教学的改革,我们要怎样进行才能够真正地促进教学的改革呢?本人对此提出了以下几个观点。

1.建立正确的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仅仅是知识的授予者,只是在不断地抛出问题,给出答案的一个主体。在新型的教学模式下,建立互动型的师生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通过互动的师生关系,既可以增强相互的尊重关系,促进学生的主体地位,又不会太过于强调学生的重要性。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思考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老师要鼓励学生之间进行相互讨论,给出自己的意见,再通过老师的点评与讲解来帮助学生对知识牢固掌握。

2.将传统教学与新型模式相互结合

在新型的教学模式下,我们不能够完全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我们要能够充分地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将抽象的课堂教学形象化,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课程的认识与知识的掌握,同时现代的教学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结合,可以更加有利于学生的思维扩展,增加学生的空间立体感,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

3.将数学教学与生活相联系

数学课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的生活更是无法脱离数学这门学科的。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要能够将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相联系,例如,几何图形的学习、立体感官的认识等等,都可以将课堂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相互联系起来,这样不仅拉近了学生与数学的关系,还能够更加直观地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相关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及主动性,让他们感到原来数学就在身边。

4.练习题的应用不可缺少

虽然在教改的实施下,初中数学课程的要求已经不再像以前一样只重视课程分数的高低了,但是例题的教学仍然是不可缺少的。老师通过对相关知识的例题的讲解,可以让学生更加形象地了解到课程中所授内容的意义,让他们能够更加牢固地掌握相关知识。通过相关练习题的运用,还能够帮助学生做到课后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复习和更加深刻的认识,促进学生在课后自主地思考,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5.注重课堂小结,帮助学生记忆

一堂课程的结束,我们一定要注重课堂小结的进行。通过课堂小结,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回忆整堂课程的教学内容。当然,除了老师自行总结外,也可以由学生自己进行总结,这样既能够检测学生对该堂课的理解程度,还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同时,还能够检测该堂课所采取的教学方式是否适合,从而达到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除了以上几点,我们还要深入地研究初中数学课本,为学生提供更为精确的教学内容,从而做到有计划地、有规划地进行相应的教学,为学生安排最为合适的教学进度。

初中数学是学生数学学习的转折点。在新教改下的初中数学教学中,针对初中数学教学进行改革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作为一名初中数学老师,采取正确的教学方式,正确理解教学改革的要求,是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的要求。我们要能够担负起培养人才的重任,为我们的初中数学教学不断地进行尝试,找寻最适合新社会的教学方式,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

参考文献:

潘荫成.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浅谈[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09(09).

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 篇9

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

文/李 进

摘 要:数学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围绕问题与条件、知识与能力去展开,演绎的是如何推理,归一的是找到答案,得到规律。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课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背景下要求教师在教学行为上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上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这种理念的实施往往是全方位的变,而课改的阵地主要在课堂,改变这种观念在于教师与学生的观念。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参与的动态变化的过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合作者,向学生提供真正理解知识社会的钥匙。教师的“教”应该为学生的“学”服务,课堂教学应淡化教师教的痕迹,突出学生学的过程。

数学教学是一门比较枯燥的课程,逻辑性和思维性要求高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围绕问题与条件、知识与能力去展开,通过多种途径,达到一定的目的。40分钟大家一起演绎的是如何推理,归一的是找到答案,得到规律。现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

一、勤

这里的“勤”,不仅是学生要勤,其实教师也要勤。这个字我有更深的理解,教师要做到“三勤”。(1)备课要勤,在这一环节,必须站在新课标要求的背景下实施与教育教学相关的教育活动,必须熟悉教材内容,抓住本节课的重点,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翻阅与本课有关的资料,找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口味的例题。做到知识面要广,知识结构要有梯度。(2)课堂上要勤,教师上课应该激情四射,手舞足蹈。对课中的题型进行教具展示,实战演练,让学生分组讨论,互帮互学,调动兴趣,提高效率。(3)作业反馈要勤,教师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各方面的类型都应考虑,让学生去思考、去探究,我在课堂作业中实行“3+5+6”的模式(基础差的做3道,中等生做5道,优等生做6道),使学生有针对性的完成,有选择性的尝试,让学生完成不同的内容。

二、简

这里的“简”是简约而不是简单,教师应该简化过去复杂的教学模式,实行“预习―质疑―释疑―结论”的新课堂理念,结合课程安排的探究,学生预习,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体现价值,找到结论。正在简单的`例题结构中,简化过程,简明题意。教师不应包办,应把课堂还给学生。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在探究、合作、体验中实现新知识的架构和旧知识的灵活运用,教师在“简”中“解放”了自己,成就了学生,把教学时间花在了刀刃上,提高了课堂的质量与效率。

三、节

“节”就是教学内容应该有梯度,每节课的内容教师把握好,不能太多,完成不了的知识分步完成,落到“点”上,不一定按教学参考书上的课时安排,我认为只要把某个知识点搞懂就行,学生能用,有时只要“举一反一”就行。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有节制,讲解有节制,做到有理有节。

四、约

师生之间要有约定,要求简单的题自己完成,复杂的题共同探讨,杜绝抄袭。这要求教师对作业的反馈要及时,自己的任务应在第一时间去完成。无论课堂上,还是课外作业中,师生应该约法三章,为自己的承诺负责,做一个有信的学生。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那就是“勤简节约”。坚持“工夫花在备课上,精力放在课改上,本领显在课堂上”。

上一篇:企业战略管理第三次作业下一篇:银行个人信用记录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