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创新教育论文(共10篇)
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创新教育论文 篇1
初中阶段是每个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所必须要经历的阶段,也是学生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有的学生由于学习任务比较重,学习压力比较大,而数学成绩不够理想。或者,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使学生心理上有负担,对于数学学习缺乏浓厚的兴趣。这都是当前初中数学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是知识的主要传播者,要想真正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首先,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准确把握数学教材的知识内涵。其次,教师要能够处理好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尤其是对于成绩稍差的学生要做到关心和爱护,让其树立数学学习信心。特别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落实,教师必须要将创新教育融入到数学教学中,实现初中数学教学的新突破。
一、转变师生角色
首先,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师要将以前以教师为根本转变为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将单纯传授知识转变为师生之间的探究知识。尤其是注重学生自主探究模式的构建,将发展和培养学生的能力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教师要以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教学过程的引导者、学生学习的协助者和合作者。其次,教师要注重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不仅要将数学课堂开展得丰富多彩,还要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具体的实践活动中,通过设置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数学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的影子,教师要善于突破教材的限制,引导学生深入到生活实践中,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数学问题意识。
二、数学创新教育对于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首先,教师要具有准确把握新课程标准精神的能力。初中数学教师一定要认真研究数学新课程标准,对于新课程标准要有充分的认识和把握,领会课标精神内涵,构建全新的数学课程体系,引导学生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去运用数学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只有把握了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才能将其贯穿具体的数学教学中,从而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提高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教师要具有数学教学创新能力,学会灵活地运用数学教材。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课程在内容上有了较大的改变,教师必须要对课程改革有良好的领会能力,找准新旧教材变革的不同之处,严格遵循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依据教材的要求,全面转变数学教学的方法,将新教材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使新教材更具渗透力和感染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创新能力。最后,教师要具备数学教学反思能力。数学教学过程并不是教师单方面的讲授知识,而是师生之间双向互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除了教学以外,还要定期进行教学反思、及时总结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能力的进步情况等。只有在总结和反思中,教师才能寻找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弥补漏洞,积累经验,提高数学教学的水平。另外,教师还要经常观察和学习其他教师的先进教学经验,通过取长补短,来充实自己的教学能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三、积极转变数学教学手段
首先,将新课程标准的精神逐渐融入到教育教学中。教师在授课之前要仔细研究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从数学知识的框架中去把握教学内容,从而设置最佳的教学方案。为了使教学过程能够顺利开展,教师要事先设想好学生可能掌握不到位的地方或者难以理解的地方,让学生在心理上有所依靠,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要灵活地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做到因材施教。例如,在讲授数学新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情况以及学生基础水平的差异创设不同的教学试题来锻炼学生。如果学生的数学基础水平比较高,教师可以适当增加教学的难度,让学生的能力能够逐步得到提高。如果学生的数学基础水平较低,在安排试题练习的时候,可以适当简单一些,让学生能够学到知识而不感觉吃力。总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教学,实现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其次,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就是通过数学教学做到学以致用,这也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广大教师和学生所期待的效果。要想实现这样的教学目的,数学教师就在传授知识的时候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同时,教师要将学生逐渐引导到生活中去,使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更加形象和生动,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认知,提高数学实践能力和水平。最后,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勇气。新课程标准要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让学生能够在面对困难时用正确的心态和方法去解决问题。尤其是那些数学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他们对于数学学习存在一种心理障碍,不愿意主动学习,对此,教师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除了传授数学知识,还要培养良好的情感,使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并使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即使是瑕疵的问题也要鼓励学生,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影响学生,这对学生的以后的学习也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总之,初中数学教学是一门重要的课程,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数学教师一定要认识到数学教学的重要性,以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为指导,更新教学思想,用更加符合学生学习的方法来教育学生,使学生能够不断提高认知能力,提高数学综合能力。
作者:孙华丽 单位:河北省内丘县内丘镇中学
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创新教育论文 篇2
一、营造和谐平等的氛围, 让学生敢于创新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师必须首先坚持教学民主, 在课堂内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宽松、充满信任的教学氛围, 让学生产生自觉参与的欲望, 无所顾忌地充分表达自己的创意。我在教学中非常注重教学情景, 在教学上做到由单一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知心朋友、指导者、帮助者与合作者, 转变为和学生共同探索的伙伴。例如, 在教学《长度单位》一课, 我转变了自己的角色, 与学生融为一体, 将自己和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和学生一起比身高、度量身高, 将所有人的身高记录起来, 然后每个小组进行, 看看谁最高, 高多少, 当时的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我就抓住时机, 在欢快的课堂气氛中引入课文内容、讲解课文内容、练习课文内容, 学生也就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接受了新知识。
二、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让学生主动创新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主动性、独创性的思维方式, 它是思维过程中的最高境界。在教学中我们应充分挖掘教材的智力因素, 多启发、多引导, 给学生以创新的机会。引导学生开展多角度、多方位的思维训练, 使他们在处理问题时能随机应变, 触类旁通, 培养他们思维的流畅性和独创性。
基础知识与智力发展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抓好学生思维训练, 小学数学教师应立足课堂, 更新教育观念, 从下面几个方面引导学生把课本中的基本概念、法则、性质、定律等内容学懂、学实、学好、学活。
1.动手操作过程中进行思维训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善于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 将乏味的内容生动化、趣味化, 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愉快地探索数学的认识规律。在教学中, 要精心设计操作过程, 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建立表象, 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使学生比较全面、比较深刻地理解知识。如小学六年级学完圆柱体、圆锥体的计算后, 为进一步细致探究圆柱、圆锥在不等底而等高等体及不等高而等底等体的几种情况下二者的关系, 可以布置学生课前做圆柱、圆锥的学具, 并设置如下习题: (1) 一个圆锥的体积是18立方厘米, 底面积是9平方厘米, 求高? (2) 把一个圆柱体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 削去部分的体积是圆锥体体积的多少倍? (3) 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底面积相等且体积也相等, 已知圆柱的高是4分米, 圆锥的高是多少? (4) 一个圆柱体与一个圆锥体高和体积分别相等, 已知圆锥底面积是18平方厘米, 圆柱的底面积是多少?好奇好胜的学生会用渴求知识而又疑惑的目光审题。教师就可抓住时机给予点拔, 通过学生自带的学具:圆锥、圆柱、沙子、大米、大豆等演示和动手操作, 装一装、量一量、比一比、看一看、试一试、议一议, 找出二者之间的规律以及解这种题的方法。学生通过实践就可以对圆柱体和圆锥体的认识已从感性升华到理性, 并从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 进而培养其创新思维。
2.知识迁移时进行思维训练
知识迁移的实质是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迁移, 也就是原有知识结构对新的学习内容的影响。小学数学内容是一个前后有序, 又不断发展的整体。从学生的认识规律看, 知识的形成和掌握也往往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出新知识, 并使新知识相互沟通, 从而达到促进迁移, 发展智力, 形成能力的作用。如:在分数乘法意义的教学中, “一个数乘分数, 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时, 学生原有认识结构中已具有“一个数乘整数, 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概念。这两个概念具有相关的联系, 教学时, 可以从复习整数乘法引进, 并指出:一个数乘整数是求这个数的整数倍, 一个数乘分数实质上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倍, 把“倍”字略去, 这样使分数乘法意义在学生原有认识结构中“落脚”, 使乘法的意义得到扩展深化, 形成新概念。
3.讲算理时, 不忘思维训练
新课程标准强调获取知识技能的过程。教学时, 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在课堂教学中, 要时刻注意给学生创造的机会, 让学生讲操作方法和过程, 让学生讲概念、讲法则, 让学生讲算理、讲思路, 讲发现规律的过程。解应用题时, 学生列出了算式, 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列?不可以那样列?还可以怎样列?”通过“说”来促进学生的思维, 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开展积极评价, 让学生善于创新
美国心理学家华莱士指出“学生显著的个体差异、教师指导质量的个体差异, 在教学中必将学生创造能力、创造性人格的显著差异。”因此, 教师调控教学内容时, 必须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分层次教学, 在教学评价上, 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 对不同程度、不同性格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 具体到教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避免在提出问题一问一答的互动评价中一连让几个学生回答均不理想, 于是怕完不成教学进度, 就急于说出正确答案, 应及时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反思, 若一连几名学生均未答出, 表明问题可能难了, 或者几个学生均是一个层面水平。那就应采取调控措施, 如果问题有难度, 就应把问题分解或换个角度, 降低难度;如果不是问题有难度, 那就应该让不同类型的学生回答, 并讲究一下回答顺序。比如, 一个中等难易程度的问题, 不妨让程度稍差一点的学生回答, 请中等或中上等学生补充, 再请优生完整、简洁的归纳回答, 后请较差或回答不上来的听完后重复回答。这样, 在同一个问题的答问中, 不同差异的学生都能受益, 同时, 教师在实验分层教学过程中, 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积极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 对有困难的学生, 及时给予关注与帮助, 鼓励他们主动参与这些活动, 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发表自己的见解, 对他们的点滴进步, 及时肯定, 对出现的错误, 耐心地引导, 并分析其产生原因, 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 从而增强学习教学的兴趣和信心。
总之,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关键就是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大胆去想、去尝试。要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 引导学生自己跳起来摘果子, 而不是教师摘果子喂学生。同时, 教师自己先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由此带动学生, 才能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一代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陈保睿.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科教文汇, 2007, (17) .
[2]谢传健.浅谈数学教学中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3, (3) .
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创新教育论文 篇3
关键词:初中数学 新课程标准 教育现状 创新教育 策略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2.180
初中阶段是每个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所必须要经历的阶段,也是学生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有的学生由于学习任务比较重,学习压力比较大,而数学成绩不够理想。或者,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使学生心理上有负担,对于数学学习缺乏浓厚的兴趣。这都是当前初中数学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是知识的主要传播者,要想真正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首先,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准确把握数学教材的知识内涵。其次,教师要能够处理好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尤其是对于成绩稍差的学生要做到关心和爱护,让其树立数学学习信心。特别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落实,教师必须要将创新教育融入到数学教学中,实现初中数学教学的新突破。
一、转变师生角色
首先,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师要将以前以教师为根本转变为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将单纯传授知识转变为师生之间的探究知识。尤其是注重学生自主探究模式的构建,将发展和培养学生的能力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教师要以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教学过程的引导者、学生学习的协助者和合作者。
其次,教师要注重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不仅要将数学课堂开展得丰富多彩,还要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具体的实践活动中,通过设置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数学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的影子,教师要善于突破教材的限制,引导学生深入到生活实践中,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数学问题意识。
二、数学创新教育对于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首先,教师要具有准确把握新课程标准精神的能力。初中数学教师一定要认真研究数学新课程标准,对于新课程标准要有充分的认识和把握,领会课标精神内涵,构建全新的数学课程体系,引导学生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去运用数学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只有把握了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才能将其贯穿具体的数学教学中,从而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提高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次,教师要具有数学教学创新能力,学会灵活地运用数学教材。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课程在内容上有了较大的改变,教师必须要对课程改革有良好的领会能力,找准新旧教材变革的不同之处,严格遵循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依据教材的要求,全面转变数学教学的方法,将新教材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使新教材更具渗透力和感染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创新能力。
最后,教师要具备数学教学反思能力。数学教学过程并不是教师单方面的讲授知识,而是师生之间双向互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除了教学以外,还要定期进行教学反思、及时总结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能力的进步情况等。只有在总结和反思中,教师才能寻找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弥补漏洞,积累经验,提高数学教学的水平。另外,教师还要经常观察和学习其他教师的先进教学经验,通过取长补短,来充实自己的教学能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三、积极转变数学教学手段
首先,将新课程标准的精神逐渐融入到教育教学中。教师在授课之前要仔细研究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从数学知识的框架中去把握教学内容,从而设置最佳的教学方案。为了使教学过程能够顺利开展,教师要事先设想好学生可能掌握不到位的地方或者难以理解的地方,让学生在心理上有所依靠,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要灵活地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做到因材施教。例如,在讲授数学新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情况以及学生基础水平的差异创设不同的教学试题来锻炼学生。如果学生的数学基础水平比较高,教师可以适当增加教学的难度,让学生的能力能够逐步得到提高。如果学生的数学基础水平较低,在安排试题练习的时候,可以适当简单一些,让学生能够学到知识而不感觉吃力。总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教学,实现有针对性、有目的性。
其次,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就是通过数学教学做到学以致用,这也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广大教师和学生所期待的效果。要想实现这样的教学目的,数学教师就在传授知识的时候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同时,教师要将学生逐渐引导到生活中去,使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更加形象和生动,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认知,提高数学实践能力和水平。
最后,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勇气。新课程标准要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让学生能够在面对困难时用正确的心态和方法去解决问题。尤其是那些数学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他们对于数学学习存在一种心理障碍,不愿意主动学习,对此,教师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除了传授数学知识,还要培养良好的情感,使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并使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即使是瑕疵的问题也要鼓励学生,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影响学生,这对学生的以后的学习也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总之,初中数学教学是一门重要的课程,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数学教师一定要认识到数学教学的重要性,以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为指导,更新教学思想,用更加符合学生学习的方法来教育学生,使学生能够不断提高认知能力,提高数学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左桂花.新课程改革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反思[J].教育教学论坛,2013(35).
[2]顾金峰.新课程改革视野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探讨[J].数学大世界:教学导向,2012(12).
[3]金菁.新课程改革视野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创新[J].新课程:下,2013(9).
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创新教育论文 篇4
【摘 要】 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便是阅读的教学,它不仅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内容,更决定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本文对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进行探讨,提出四个具体的策略,分别是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阅读的积极性;要引导学生掌握不同体裁的阅读规律;在教学中要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众所周知,语文是初中阶段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它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与综合性等特点,并且该学科中包含着对学生德育以及情感方面的教育。作为初中语文教师,不仅仅要教给学生最基本的语文知识,而且要让学生在优秀的文学作品中被熏陶,不知不觉中接受德育及情感的教育。而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便是阅读的教学,教师可以借助阅读教学,完成对学生德育及情感的教育。然而,根据笔者的调查发现,当前仍然存在一些初中语文教师运用着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他们并没有教会学生如何去理解文章,阅读文章,品味文章,而是直接将标准的答案告诉了学生,让学生下次答题,按照这种标准。显然,这样的阅读教学法必然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注定是失败的。因此,笔者根据自身多年教学实践与创新,从以下几点对初中语文阅读的教学进行探讨。
一、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众多的语文阅读教学研究以及实践表明,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能够调动起学生学习阅读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阅读。那么,如何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呢?首先,需要教师给学生布置好预习的作业,让学生做好课前的预习功课。教师要根据阅读教学的实际要求,让学生课前查阅相关的资料,对将要学习的阅读文章有一个初步的了解。通过这个作业,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实际查阅资料的能力,也能激发学生对文章背景资料的兴趣。其次,需要教师转变教学方式,采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教师要根据实际的阅读文章内容,创设出适宜的课堂情境,再让学生进行角色朗读。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更深地体会文章的内涵,而且能够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二、引导学生掌握不同体裁的阅读规律
在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不同体裁的文章的阅读规律。例如,对于记叙文,教师要让学生理解记叙文主要是记事的文体。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记叙文时,要抓住记叙文的六大要素,分别是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对于说明文,教师要让学生理解说明文主要是阐释某一事件特点和事理的文体。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说明文时,抓住文中说明的对象的特点,然后把握住说明的顺序。对于议论文,教师要让学生理解议论文是表达作者的观点或主张的文体。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议论文时,分清楚论点、论据和论证。因此,只有让学生掌握了不同体裁的阅读规律,学生才能学会阅读的方法。
三、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
阅读其实是一场阅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或交流,在这场对话或交流的活动中,阅读者通过对文字或者音像的解读,对文字或者音像中所表达的事物进行建构、解读或者交流、碰撞,从而在这个过程中,阅读者获得一种愉悦。这本是一种阅读的快乐,但是,从教学实践中,却发现,很少有学生对阅读产生过这种快乐。经过长期的探寻,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过去的教学模式,仅仅是把阅读教学作为一种教学在教学,只是为了教而教,没有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情感经历等在阅读教学时所起的作用。那么,要想改变这一状况,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必须注重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以及生活经验,根据学生现时所具备的知识基础及生活经验展开相应的阅读教学,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对阅读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与阅读能够产生共鸣。
例如,在对《走一步,再走一步》进行教学时,我先要求学生回想自己曾经进行过的一次比较胆大的活动,在这次活动时,自己的父母是怎么反应的,他们对这次大胆的活动是抱持什么态度的。当学生都回想起自己的那次大胆的活动及父母的反应之后,我又提问学生,若是相似的情况,在美国的家庭,他们又会是怎样的呢?于是,我让学生对该文阅读,领略东西方文化的差异。通过这种方式的引领阅读,学生不仅能对课文感同身受,同时也能对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有一定的了解,如此的教学方式,教学效果反而更好。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助于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高,同时也有助于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那么,在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时,教师首先要向学生多推荐一些他们感兴趣的,适合学生这个年龄阅读的,具备一定赏析价值的文学作品,这样的文学作品,学生比较喜欢阅读,学生读的多了,读的时间长了,学生也逐渐形成了阅读的习惯。教师除了向学生推荐文学作品之外,也要指导学生对优秀的文学作品进行仿写,通过仿写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让学生掌握这些作品里的写作手法,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从而读与写相结合,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形成良好的习惯。在培养学生的习惯时,需要强调的是,教师也要培养学生勤查工具书的习惯,在阅读时,常常离不开工具书,勤查工具书对于阅读也能够提供帮助。因此,教师也要培养学生勤查工具书的习惯。相信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学生一定能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沈玲玲.试论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语文天地(初中版),2015,01
[2]陆亚明.“微写作”大文章――“微写作”嵌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初探[J].语文知识,2015,01
[3]王海兵.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要突出和优化学生的主体性[J].杂文月刊(学术版),2014,11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 篇5
2012-10-11 09:27:39
| 优秀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
一、新课标提倡的学习过程中的几个选择
新课标认为,如果过分强调计算、推理和证明,那么数学学习容易陷入枯燥之中,不符合中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学生学了那么多的数学,结果除了考试,不知数学有什么用,一些生活中的基本问题都解决不了。因此,新课标要“强化数学学习内容”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学生的实践经验”之间的相关性,要从情景中来,从直观、实验与应用入手,通过思考、归纳出发,找到问题,再过渡到计算与证明,数学内容不宜过早“形式化”。新课标也预计到,这样导致的结果使进入数学的主题慢,但最后留下的是学生真的理解的、能用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在实际操作中,我们感觉这可能主要是从义务教育的角度来说的,另外,我校学生本身的状况也要求我们做一些具体调整。
1、选择:设置实际背景的“情景”,还是设置相关的数学问题的“情景”人教版新课标课本上几乎每个知识点的引出都有一个或多个实际问题的背景,有一些“模式化”。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做了一些选择。在有些知识点,结合实例很合适。比如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可以用蜗牛爬行的例子(用正负时间来表示“时间在此刻之前、之后”,用正负速度来表示“爬行方向”,用乘积的正负来表示“最后蜗牛在此地的前方、后方”),这
样可以使学生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合理性充分理解。又比如,统计和概率部分,大量的实例便于学生从中体会统计量的含义和概率统计的思想。另外,有很多实例还能引起学生的探求其中数学实质的兴趣。有些知识点,从实例引出不合适。比如分式、二次根式的概念和运算等,课本上都举出了很多实例,先根据实例列代数式,再分析讲解,或者用实例列出一个算式从而引入一种新的运算。我们认为,这种例子对数学内容本身的理解作用不明显(主要只是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学习新知识的必要性),相反地,过多的实例可能会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尤其是有些实例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或者难度较大),结果反而冲淡了主题。另外,数学本身具有简洁、明确、具有强烈的规律性等特点,比如,很多时候运算中式子形式的变化、几何图形的复杂的变化中,都蕴含着简单的关系或特征;还有一些靠直觉会很容易出现错误但靠逻辑推理能简洁地得到正确结论的问题,等等,这些本身就很吸引人。因此,我们也重视向学生展示这样的“纯数学”的情景,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学习兴趣。总的来说,我们创设的情景应尽量满足:(1)有意义:或有实际意义,或对学习、理解、掌握、应用前后数学知识有很好的作用;(2)有趣味、有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投入进来;(3)容易理解:问题本身是简明的,问题情景是学生熟悉的;(4)时机上适当、难度适中。
2、选择:“动手”,还是“动脑”。人教版的新课标教材中,尤其是几何部分,很多结论都是通过“动手操作、讨论、总结”出来的。对此我们有两点认识:
(1)还是应该根据学生水平和实际问题的难度来处理。如果学生的兴趣不足,或者问题比较困难,动手可以提高兴趣,增进直观性,便于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比如,三视图、平面镶嵌的规律、勾股定理的某些证法、图形的运动变换等等,可以通过实验而从中得到启发。但是,在学生程度比较好,或者问题本身难度不大的时候,比如上面这个问题,根据前面所掌握的知识,学生一般能比较容易地得出结论并理论证明,如果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反而费时费力,而且学生还觉得幼稚、无聊,没有挑战性。
(2)数学实验,不见得就是“动手操作”和“活动”,对“纯数学问题”的研究也可以是“实验”。比如,通过研究问题的特例来得到一般规律,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数学实验;另外,像《几何画板》、《Z+Z》等软件,以及图形计算器,就是很好的数学实验平台,我们用这些工具来研究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研究几何图形的运动变化规律,有些是通过实验验证理论的正确性、有些是先通过实验现象猜测问题的结论,然后再从理论上证明。总的来说,我们认为,“动手”只是一种辅助手段,核心是“动脑”,学习数学,应该尽量上升到理论,也就是数学的本质。当然,有些问题新课标对学生的要求只是“体验和感受”,学生一下子达不到理论的高度,这种情况另当别论。
3、选择:“自主学习”,还是“教师讲授”。新课标提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种提法我们非常赞成,但是我们理解为:并不是要把“学生自主学习”凌驾于“教师讲授”
之上,或者反过来。(1)“学生的自主学习”不能代替“教师的讲授”。因为学习要充分利用前人和别人的经验。学生个人的实践和理论经验还不能够支撑初中阶段的数学课程,他们的“直接经验”和来自教师的“间接经验”都不可少(教师的“间接经验”很多也是传承自前人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更快更有效地提高。(2)“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和过程应该由教师精心设计和引导的,也应该是有教师参与的。新课标刚实行的时候,我们看过一些公开课,感觉是“形式大于内容”,挺花哨的,好像都是学生在演在说在做,主动性也挺高,但是由于学生还小,不一定有很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一节课下来实在没有捣腾出太多的实质内容来,老师也不敢干预多了,结果课堂效率很低。所以我们觉得,老师不只是要激发积极性和提供活动的机会,而是要对教学内容中的数学实质、思想方法进行研究和思考,通过各种形式和步骤来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探索,鼓励学生学会合作交流。(3)无论是“自主学习”还是“教师讲授”,都要形成一种宽松活泼的课堂环境和一种积极向上的气氛。我们认为这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至少能在一定程度上使本来对数学内容不感兴趣的学生能够尽可能地投入到学习中。
4、选择:“重过程”,还是“重结果”。新课标将“目标”分为知识技能目标与过程性目标两部分,并且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过去可能太过于重视“结果”,也就是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所以采用的方法是“训练”,导致学生不爱学,学完了只会考不会用。但是,前面提到过,新课标刚刚实行的时候,出现过另一种极端,就是:课堂上,必要的训练与巩固等教学环节,被视为过于传统保守、缺乏改革创新而淡化、削弱了,造成了过于热热闹闹,忽视扎扎实实,使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落实不好。这个当然影响了教学的效果。所以,我们认为,“过程”和“结果”应当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偏废。具体而言:
(1)鉴于一直以来的考试选拔制度,实在是让我们没法不“重结果”。首先,要让学生能顺利的升入高中;然后,还要让学生能顺利继续高中的数学学习。所以,无论怎么课改,我们都必须让学生有扎扎实实的基本功。
(2)“结果”本身至少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我们让学生掌握的课本知识,也就是很多学生在离开学校参加工作后会忘得干干净净得东西(没忘的可能就是正有理数得四则运算了);二是良好的学习习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学生在离开学校后没有忘掉或者没法忘掉的东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有助于扎扎实实的掌握具体的知识,扎扎实实的基础有助于数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所以,作为教师,我们急需学习提高的就是:如何通过设计实施科学有效的“学习过程”,来让学生达到包括这两层含义的好的“结果”。
二、关于数学的应用新课标认为,学生的应用意识不够,创造能力较弱,学生不太会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因而就不能有效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大大强化了“应用”,除了前面我说到的总是从实际生活背景中提出问题外,还强调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把原有的“应用题”的范畴向“数学建模”的方向做了很多扩充。
这是个很好的转变,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数学应用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师和学生多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我们现在采用的办法是:
1、仍然重视“传统应用题”,比如象行程问题、工程问题、配套问题、增长率问题,等等。目的是通过分析解决这些高度“模式化”的应用题,使学生对实际问题中的一些最基本的数量关系和分析方法达到很熟悉的程度。我们认为,这些应该是每个人都有的生活常识。
2、注重培养应用意识,指导问题解决的方法。具体做法是:适当增加各种数学问题的实际背景;重视给学生提出更多的“不是那么模式化”的应用问题(如:有生活气息、信息量大的、不能考简单模仿例题或利用公式解决、开放性的等等),引导培养学生获取有用信息;通过表格、图象等方法整理信息;对情况进行分类,通过分析特殊情况来获得一般规律;利用方程、不等式、函数等数学工具来表示相关的数据的关系,并利用这些工具解决它,等等。当然,这些问题还不到“数学建模”的程度,但是建模的意识已经有了。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分层教学 篇6
分层递进教学是一种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它强调了“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要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提高,让尖子冒出来,使多数迈大步,叫后进生不落伍,达到班级整体优化”。分层递进教学的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在自己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在每一节课内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渐渐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达到终身学习的目的。
一、分层教学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现行的教学方式为传统的“平行分班”,由于学生基础知识状况、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潜在能力、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存在差异,接受教学信息的情况也就有所不同,而且一个班级里人数较多,如果按中等学生的水平授课,长期下来必然形成一部分学生“吃不饱”,一部分学生“吃不了”,优生学习没动力,冒不了尖,后进生最基本的也掌握不了,给其它学科的学习带来困难,不能实现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现在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全体小学毕业生都就近入学,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于是,多数教师往往不惜血本,绞尽脑汁,采用多种手段,使大多数学生,陪同小部分“有希望”的“尖子生”,为之而“奋斗”,这样就使大多数“陪读生”“劳师无功”“,大大挫伤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也严重影响了整体的教育教学质量,这显然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
因此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个人的创造能力,激发创新思维,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程度上学有所得,逐步提高,最终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分层教学的组建与实施
1、教学过程分层
教学分层是课堂教学中最难操作的部分,也是教师最富创造性的部分。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教师的作用就是如何使每一个学生达到尽可能高的水平。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采用:低起点,缓坡度,多层次立体化的弹性教学。为了能鼓励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充满生机,教师应将有思维难度的问题让A层的学生回答,简单的问题优待C层的学生,适中的问题回答的机会让给B层学生,这样,每个层次的学生均等参与课堂活动,便于激活课堂。学生回答问题有困难时,教师再给他们以适当的引导。对B、C层的学生要深入了解他们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帮助他们解答疑难问题,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精神,让他们始终保持强烈的求知欲。对于A层的学生在教学中注意启发学生思考探索,领悟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并归纳出一般的规律与结论,再引导学生变更问题帮助学生进行变式探求。对A层学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突出教师的导,贵在指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进而向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
2、课堂练习分层
分层练习是分层教学的核心环节,其意义在于强化各层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反馈、矫正,检测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把所理解的知识通过分层练习转化成技能,反馈教学信息,对各层学生进行补偿评价和发展训练,达到逐层落实目标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在备课时,针对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精心设计编排课堂练习,或重组教科书中的练习,或重新选编不同层次的练习,在选编三个不同层次的练习时,必须遵守基本要求一致,鼓励个体发展的原则。通俗点就是“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在保证基本要求一致的前提下,习题综合与技巧分三个层次。
3、作业分层
作业能及时反馈不同层次学生所掌握知识的情况,能反映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又能达到初步巩固知识的目的。因此,作业应该多层次设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题量、不同难度的作业,供不同层次学生选择,题型应由易到难成阶梯形。C组做基础性作业;B组以基础性为主,同时配有少量略有提高的题目;A组做基础作业和有一定灵活性、综合性的题目。使得作业的量和难度使每个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苹果”。从而调动各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作业批改上,对C层学生尽可能面改,发现问题及时订正,集中的问题可利用放学后组织讲评,反复训练,真正掌握;成绩较好的学生的作业可以采取抽查、互改等处理。
如在“勾股定理”第一课时后,分别设计了下面的作业: ①熟记勾股定理,并对照图形默写两遍。②求下列直角三角形中的未知边。
③矩形的周长为34,长为12,求矩形的对角线长。
④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求△AOB斜边上的高。要求:A层次同学要完成全部题; B层次同学要完成①、②、③题; C层次同学只要完成①、②两题。
在对分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中,学生的心理个性得到良性发展,学习积极性普遍提高。分层教学针对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得其所,学生学习的兴趣被激发了,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程度差的学生,因为学习目标定得较低,学习过程中又能得到老师更多的帮助,从而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勇气。程度好的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增强了,对学习的要求也提高了,课堂上也“吃得饱”了。同时由于分层的不固定,学生分层可上可下,又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性,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强烈的竞争意识,出现了“你追我赶,奋勇向前”的可喜局面。
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教学 篇7
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获得知识的巨大的推动力
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课堂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抽象性、精确性和应用的极端性特点, 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数学知识给人的感觉是抽象难懂、内容枯燥无味, 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是每个教师都必须解决的问题, 教学时要利用数学本身的魅力,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继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1.以学习目的激发兴趣。提出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由学生来想办法解决, 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2.以爱心去激发兴趣。教育学生时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施之以爱, 沟通师生间的情感,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3.以成功激发兴趣。教学过程中实施“分层教学”, 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 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 经常怀着喜悦的心情投入学习, 就更容易取得新的动力, 从而让学生对数学兴趣盎然。
二.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一些教学活动, 让学生体会数学之间的联系, 感受数学的整体性, 不断思考, 寻找更多解决问题的策略,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来源于生活, 又回到实践, 学生喜欢学一些与实际生活有关的数学知识。如果是他们身边的熟悉的, 甚至是本身曾经经历过的事, 更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而每一个数学概念、定理、公式的诞生都是生活实践总结, 所以教学时从实际入手, 通过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概念, 感悟新知识。采用“假设问题情境———建立情景模型———解答、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 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 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 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发展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与能力, 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
新课程标准理念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现有传统教学模式中, 学生做同样的练习、同样的作业, 采用统一考试试卷的方法, 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类似的特点和思维方式。其实每个学生认知方式与思维策略都不相同, 在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在教学中要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对学习底子比较差的学生, 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照与帮助, 为他们设置特殊的数学学习活动, 让他们尝试着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他们的点滴进步教师要及时地肯定, 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 从而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对于学有余力并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 教师可以适当为他们提供更广阔的材料, 指导他们阅读, 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四.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让学生自主地学习
布鲁纳说过:“自主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自主性学习能让学生发现适合自己的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 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更有动力支持, 在学习中的情感体验更会提高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随着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入, 教师必须更重视新理念, 吸收新思想、加强学生个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引导学生自觉地应用数学知识, 去观察分析甚至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努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数学的愿望和能力, 增强他们走入社会的竞争能力。
五.总结
《新课程标准》要求“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 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内容首要目标是培养的学生是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这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既对学生走向社会适应未来生活有帮助, 又对学生的智力训练有价值。在现代计算机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时代, 多媒体强烈的感官效果, 有利于学生动脑、动手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乐意学数学、乐意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新课程的评价体系建立旨在促进教师、学生、学校不断提高和发展, 发展为本, 评价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
摘要:《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 更应该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 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 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就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方面, 笔者阐述一些个人见解。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数学,教学
参考文献
[1]丁益祥;中学数学教学方式改革的理性思考与课堂实践[J];数学通报;2004年08期
[2]何小亚;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刍议[J];数学教育学报;2003年01期
[3]张海梅;;试论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2006年S2期
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探微 篇8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新理念 合作交流
新课程改革要求数学教师具备新的教学理念,对数学课堂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不断反思,进而改革与创新,力争使自己的数学课堂充满活力,使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乐园.那么,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践行新课程理念,有效实施初中数学教学呢?笔者结合多次的培训学习和多年的教学经验,得到了以下的感悟和体会.
一、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形式
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形式是让教师少讲、精讲,让学生乐学、好学,是教师和学生一起探究新知识,一起体验、分享教与学的快乐,然后双方将自己的感悟写在反思栏中,及时改进不足,力求达到更加完美的教学过程.教师要做到少讲、精讲,并不是说教师完全不讲,让学生自学,而是要求教师讲重点、难点和关键点,要求教师把握准每节课的知识点,同时还要熟悉学生的基础,灵活地设置每节课的精讲起点,以便每一位学生都能很好地接受新知识.教师注意了讲课的技巧,才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讲,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 趣,让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二、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应注重六个方面
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教学不再只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更注重教学方法、教学创新、学生个性、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还要加强师生间的合作交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品德教育,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注重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过程实质上是学生体验数学的过程.学好数学是学好各门功课的基础.数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包含了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一切现象.在解释这些现象时,我们要用到数学思维和数学方法,特别是对于现实生活中车轮为什么设计成圆的;如何计算商品盈利和亏损等问题,都可以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尽情体验,帮助学生学习应有的知识与技能.同时,引导学生体验数学之美,如:等边三角形具有轴对称美;平行四边形具有中心对称美;等等,这些事物都使学生产生美感,他们会铭记于心,并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而且发挥得淋漓尽致.教师在上数学课时,不能简单地提出公式、定义、定理,让学生死记硬背、埋头苦干,试想这样的一节数学课学生能不学得焦头烂额吗?久而久之,学生肯定会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课堂上,教师不要强行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要将知识问题化,将问题趣味化,并把问题分解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让他们先尝试自己解决,如果解决不了,再合作交流或请教老师.这样,全班学生都参与了教学过程,心情愉悦地学习了数学知识,师生共同体验了数学课的快乐.
2.注重教学创新
教育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无常法,学无定法.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也要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社会在进步,教法在改革,以前的“教师问,学生答”“满堂灌”的现象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教师引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教学的创新要求师生都要具有扎实的数学基本功.
3.注重学生个性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一切以人为本,关注每一位学生,绝不能歧视后进生,也不能偏爱尖子生.教师要善于从不同角度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要少批评、多鼓励、多表扬,不要抑制学生的个性.教师要善于发展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让全体学生在课堂上都能体现自己的价值.
4.注重数学思想和方法
初中数学教学中经常运用的数学思想主要有数形结合思想、类比思想等.对于有关数轴的计算与化简问题、函数问题、几何问题等,可采用数形结合思想,先根据题意画出图形,然后再结合图形分析问题. 在 学习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时, 可类比正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在学习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时 ,可类比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等.教师应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思想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使学生达到融会贯通的学习效果.学生在掌握了主要的数学思想后,解题时还要灵活地采用一些解题方法,如:在解高次方程和多元方程时巧用换元法;在求函数解析式时采用待定系数法;在做找规律题时通常采用归纳法等.这些最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一定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
5.注重思想品德教育,强调合作交流
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不再是以前的传统教学,不再强调“三苦精神”,即班主任“苦抓”,教师“苦教”,学生“苦学”,而是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他们思想积极上进,爱祖国、爱父母、爱老师、爱班级、爱学习,从内心真正明白学习的重要性,明白学习不是为了老师、家长,而是为了自己.对待问题学生,教师不能一味地批评和体罚,应耐心地去引导他们,让他们知道学习的重要性,端正态度,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学生间的合作交流.这样,学生可在合作中交流,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6.注重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应是平等、和谐的.课堂上,教师不能表情严肃地一直站在讲台上,而应态度和蔼,随时走下讲台,主动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和学生一起积极交流,倾听学生的表述,及时发现他们对问题的误解之处,适时地加以点拨和指导.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在课堂上大胆交流,互助合作; 争取使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展现自我,努力促进全班学生全面发展. 这样,课堂才能始终保持着活跃、融洽的气氛,师生关系也才能保持着和谐、民主、平等.
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创新教育论文 篇9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将教师由以前的课堂引导者变为课堂促进者,让语文课成为大语文的舞台,洋溢着的人文性的气息。但在具体出操作的过程中,我们不能矫枉过正,违背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
一、突出人文性,但不能淡化工具性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本来的面目。
但要注意的是教学中我们在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工具性,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辅相成的,是高度统一的。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本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
时下语文课堂中的有些做法值得反思。有不少老师课堂上特别重视对语文人文精神的挖掘,但对字词句等基础知识教学,几乎没有提及,课堂教学热热闹闹,教学形式变化多样,可就是听不到朗朗读书声,看不到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欣赏不到对优美精彩文段的必要的独到分析见解,缺少了必要的积累。如果一个学生连一些极常用的字词也不会读,不会写,一写作文就是错别字、病句连篇,那么即使他文学感悟力很强,也是难以表达出来的。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长期如此,少了听说读写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那么可想而知其他的一切活动也都将成会空中楼阁。
因此,教学中要扎扎实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真正做到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实现。
二、强调自主性,但不能放任自流
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注重生成与建构,淡化预设与讲授。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要体现以学定教,因需施教,增加灵活度。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课堂教学,把主要的时间让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把语文课堂交给学生”,许多教师经过短暂的困惑后马上接受下来并付诸实践:老师讲授少了,课堂上乱烘烘的讨论看似热烈却没有主题,学生海阔天空胡言乱语还受表扬说有创新。教师淡化出场,一切让学生自己说了算。教师引导孩子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是好的,然而语文教学长期的“多样性”“模糊性”“独特性”会给学生什么样的影响?不少学生无所适从,表面上获得了自由,实际上却是“放羊式”的放任自流。因此,要使课堂高效,学生的“自主”一定要与教师的“主导”有机结合。教师要具备在课堂上进行“二度备课”的能力。
三、鼓励合作学习,但不能忽视独立思考
提倡学生的合作学习不能忽视学生的独立思考。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被老师们广泛采用。那种人人参与、组组互动、竞争合作、时有思维碰撞火花闪现的课堂确实能给人以享受与启迪。
其实实施合作学习是有一定条件的,要以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为前提。而时下不少教师片面地理解合作学习,追求所谓小组学习的形式,在学生没有充分阅读、思考的情况下进行合作学习,由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不深入,认识也不很深刻,小组合作加工整理的结果与所得也是肤浅的、片面的,这样的合作只是为个别优生提供展示的机会。究其原因,是教师没能真正理解合作学习的含义,未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语文课堂少不了品读,感悟,玩味,思考。语文课“心动”比“形动”更为重要,有时“沉静”比“活跃”更有效。见问题就讨论,动不动就合作的语文课堂只能是华而不实的泡沫语文课。
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创新教育论文 篇10
福建省晋江市南湾中学 林文权
内容摘要:初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继续在教学中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已根本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分层次教学”是一种符合因材施教原则的教学方法,它能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学生数学素质的普遍提高。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探究,从几方面阐述“分层次教学”教学法的概况。
关 键 词:初中数学 新课程 分层教学
分层递进教学是一种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它强调了“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要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提高,让尖子冒出来,使多数迈大步,叫后进生不落伍,达到班级整体优化”。分层递进教学的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在自己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在每一节课内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渐渐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达到终身学习的目的。
一、分层教学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自古以来,便有提倡“因材施教”,宋代朱熹在《论语》的注解中指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因材施教”它的终极目标和我们现在要说的“分层递进教学”是一样的。分层递进教学的理论基础为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只要在提供恰当的材料和进行教学的同时,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度的帮助和充分的时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或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现行的教学方式为传统的“平行分班”,由于学生基础知识状况、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潜在能力、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存在差异,接受教学信息的情况也就有所不同,而且一个班级里人数较多,如果按中等学生的水平授课,长期下来必然形成一部分学生“吃不饱”,一部分学生“吃不了”,优生学习没动力,冒不了尖,后进生最基本的也掌握不了,给其它学科的学习带来困难,不能实现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另外,对于农村初中,以中考升学(一级达标高中)率的高低去衡量办学的优劣的观念至今未打破,甚至越来越严重。而且现在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全体小学毕业生都就近入学,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于是,多数教师往往不惜血本,绞尽脑汁,采用多种手段,使大多数学生,陪同小部分“有希望”的“尖子生”,为之而“奋斗”,这样就使大多数“陪读生”“劳师无功”“,大大挫伤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也严重影响了整体的教育教学质量,这显然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
因此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个人的创造能力,激发创新思维,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程度上学有所得,逐步提高,最终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分层教学实施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首先,分层次教学的主体是班级教学为主,按层次教学为辅,层次分得好坏直接影响到“分层次教学”的成功与否。其指导思想是变传统的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是成绩差异的分层,而不是人格的分层。为了不给差生增加心理负担,必须做好分层前的思想工作,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讲情道理:学习成绩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分层次教学的目的不是人为地制造等级,而是采用不同的方法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让不同成绩的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力,以逐步缩小差距,达到班级整体优化。
在对学生进行分层要坚持尊重学生,师生磋商,动态分层的原则。应该向学生宣布分层方案的设计,讲清分层的目的和意义,以统一师生认识;指导每位学生实事求是地估计自己,通过学生自我评估,完全由学生自己自愿选择适应自己的层次;最后,教师根据学生自愿选择的情况进行合理性分析,若有必要,在征得学生同意的基础上作个别调整之后,公布分层结果。这样使部分学生既分到了合适的层次上,又保留了“脸面”,自尊心也不至于受到伤害,也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其次,在分层教学中应注意下列原则的使用:
①水平相近原则:在分层时应将学习状况相近的学生归为“同一层”;
②差别模糊原则:分层是动态的、可变的,有进步的可以“升级”,退步的应“转级”,且分层结果不予公布;
③感受成功原则:在制定各层次教学目标、方法、练习、作业时,应使学生跳
一跳,才可摘到苹果为宜,在分层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④零整分合原则:教学内容的合与分,对学生的“放”与“扶”,以及课外的分层辅导都应遵守这个原则;
⑤调节控制原则:由于各层次学生要求不一,因此在课堂上以学、议为主,教
师要善于激趣、指导、精讲、引思,调节并控制止好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做好分类指导;
⑥积极激励原则:对各层次学生的评价,以纵向性为主。教师通过观察、反馈
信息,及时表扬激励,对进步大的学生及时调到高一层次,相对落后的同意转层。从而促进各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所有学生随时都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
三、分层教学的组建与实施
1、学生层次化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的差异和提高学习效率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再结合初中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性格特征,按课程标准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可将学生依上、中、下按3:5:2的比例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是拔尖的优等生,即能掌握课文内容,独立完成习题,完成教师布置的复习参考题及补充题,可主动帮助和解答B层、C层的难点,与C层学生结成学习伙伴;B层是成绩中等的学生,即能掌握课文内容,独立完成练习,在教师的启发下完成习题,积极向A层同学请教;C层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即能在教师和A层同学的帮助下掌握课文内容,完成练习及部分简单习题。
在编排座位时,最好四个人(1个A层、2个B层、1个C层)为一个学习小组,便于讨论、辅导、交流、提高、竞赛,体现群体中的“优势互补”。注意分组是相对的,并非一成不变的。经过一段学习后,由学生自己提出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变化情况,引入适当的竞争机制,作必要的层次间的升降调整(一般是半个学期或一个学期为一次),激励学生上进,最终达到C层逐步解体,A、B层不断壮大的目的。
2、教学目标层次化
分层次备课是搞好分层教学的关键。教师应在吃透教材、大纲的情况下,按照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设计好分层次教学的全过程。确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分清哪些属于共同目标,哪些属于层次目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还应有具体的要求,如对A层的学生要设计些灵活性和难度较大的问题,要求学生能深刻理解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对B层的学生设计的问题应有点难度,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基本知识,灵活运用基本方法,发展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对C层的学生应多给予指导,设计的问题可简单些,梯度缓一点,能掌握主要的知识,学习基本的方法,培养基本的能力。
如“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教学目标可定为:
共同目标:记住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并能用它来解决简单的问题。
层次目标:
A层:能推导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并能熟练运用它去解决一些有一定难度的灵活性、综合性的问题;
B层:理解方程的根与系数关系的推导过程,并能用它去解决一些稍为复杂点的问题; C层:了解方程的根与系数关系的推导过程,记住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并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应用。
3、教学过程分层
教学分层是课堂教学中最难操作的部分,也是教师最富创造性的部分。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教师的作用就是如何使每一个学生达到尽可能高的水平。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采用:低起点,缓坡度,多层次立体化的弹性教学。为了能鼓励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充满生机,教师应将有思维难度的问题让A层的学生回答,简单的问题优待C层的学生,适中的问题回答的机会让给B层学生,这样,每个层次的学生均等参与课堂活动,便于激活课堂。学生回答问题有困难时,教师再给他们以适当的引导。对B、C层的学生要深入了解他们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帮助他们解答疑难问题,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精神,让他们始终保持强烈的求知欲。对于A层的学生在教学中注意启发学生思考探索,领悟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并归纳出一般的规律与结论,再引导学生变更问题帮助学生进行变式探求。对A层学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突出教师的导,贵在指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进而向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
4、课堂练习分层
分层练习是分层教学的核心环节,其意义在于强化各层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反馈、矫正,检测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把所理解的知识通过分层练习转化成技能,反馈教学信息,对各层学生进行补偿评价和发展训练,达到逐层落实目标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在备课时,针对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精心设计编排课堂练习,或重组教科书中的练习,或重新选编不同层次的练习,在选编三个不同层次的练习时,必须遵守基本要求一致,鼓励个体发展的原则。通俗点就是“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在保证基本要求一致的前提下,习题综合与技巧分三个层次。
5、作业分层
作业能及时反馈不同层次学生所掌握知识的情况,能反映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又能达到初步巩固知识的目的。因此,作业应该多层次设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题量、不同难度的作业,供不同层次学生选择,题型应由易到难成阶梯形。C组做基础性作业;B组以基础性为主,同时配有少量略有提高的题目;A组做基础作业和有一定灵活性、综合性的题目。使得作业的量和难度使每个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苹果”。从而调动各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作业批改上,对C层学生尽可能面改,发现问题及时订正,集中的问题可利用放学后组织讲评,反复训练,真正掌握;成绩较好的学生的作业可以采取抽查、互改等处理。
如在“勾股定理” 第一课时后,分别设计了下面的作业:
①熟记勾股定理,并对照图形默写两遍。
②求下列直角三角形中的未知边。
③矩形的周长为34,长为12,求矩形的对角线长。
④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上的高。,求△AOB斜边 要求:A层次同学要完成全部题;
B层次同学要完成①、②、③题;
C层次同学只要完成①、②两题。
6、测试分层
测试是检验一个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我们不可能用同一把“尺”去量尽世界上的万物,同样我们也不能用同样的要求、标准去衡量每一个学生。在试题编制中,我们依据教学目标,把测试题可以分基础题和分层题,其中每份测试卷中基础题占80分,层次题各20分,可完成本层次题也可完成高一层次题,若完成高一层的测试,则该部分得分加倍。
如在考查“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时,设计:
A层次:;
B层次:;
C层次:。
7、评价分层
分层评价是实施分层教学的保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如对C层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每一点进步,唤起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对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对B层的学生采取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A层的学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已。总之通过对作业评价,课堂学习评价,测试后评价等充分调动各层次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意志、兴趣、爱好等多方面积极因素,促进智商和情商的协调发展,以实现大面积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正如一位德国教育家所说:“教学的艺术不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在对分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中,学生的心理个性得到良性发展,学习积极性普遍提高。分层教学针对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得其所,学生学习的兴趣被激发了,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程度差的学生,因为学习目标定得较低,学习过程中又能得到老师更多的帮助,从而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勇气。程度好的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增强了,对学习的要求也提高了,课堂上也“吃得饱”了。同时由于分层的不固定,学生分层可上可下,又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性,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强烈的竞争意识,出现了“你追我赶,奋勇向前”的可喜局面。
在取得的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发觉到了诸多的不足,如:分层评价方面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不能实现对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分层,虽然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课堂提问、课后辅导、作业等方面,我们注意到了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用不同的评价方式,但对考试的最终评价上没有太大的改变,老师的心目中还是主要以考试成绩论英雄。这种评价方式对C组的同学的自信心、学习兴趣打击较大,因为他们总是尝不到成功的喜悦,但是由于中考的压力,很难找到一个比较合理的评价方式。
总之,实施分层教学虽然有一些困难和不足,但不能否认分层教学充分利用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内在的需求,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了学习的效率。而如何使这种教学方法更好发挥它的作用,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和探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7月第1版;
2.孔庆邮 《数学分层教学及研究性学习的探索实践与思考》 中学数学教学 2002年第1期;
3.冯跃峰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层次设计》 中学数学 1997年第2期;
4.付海峰 《在层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1997年第10期;
【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创新教育论文】推荐阅读:
数学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设计09-07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语文作业设计06-28
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堂教学评价的反思08-30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历史论文12-15
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10-06
新课程标准下的小组合作学习07-27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师听课评课10-28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05-29
创建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模式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