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

2024-10-06

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共12篇)

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 篇1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 常碰到一个突出的问题, 有些学生作文不能按时完成, 质量也不敢保证。课后我找来这些同学了解情况, 他们都叫苦连天、搜肠刮肚, 仍觉才思枯竭。一到考试, 这些同学的作文更是惨不忍睹, 如果不及时改变这种状况, 那么这些同学的作文水平就可能影响高考成绩, 就可能束缚他们今后的发展。因此, 我在作文教学过程中, 面对这部分同学, 力求落实作文训练的常规要求, 促进他们作文能力在短期内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一、激发写作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取得某方面成功的基本前提。处于青少年时代的中学生, 兴趣是他们学习的动力。他们对不感兴趣的学科不会主动积极、心情轻松地去学, 反而会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 很难学好。但是, 兴趣并不是天生的, 它是可以培养的。有些同学原先对作文不感兴趣, 教师如果善诱善导, 在作文训练中确有所得, 学生便会逐渐喜欢, 对作文兴味盎然。

二、训练写作习惯

有些同学, 两个课时还不能完成一篇作文, 甚至三四天才能把一篇七拼八凑的七八百字的作文写完。这些同学除掉能力和知识的缺陷外, 最主要的就是养成了懒散的习惯, 每到作文时, 从审题、立意到谋篇布局再到动手写草稿, 每个环节都是慢条斯理的, 没有一点激情。这种作文习惯对于学生应付考场和未来的生活工作的限时作文是非常不利的。因此, 我把这种松散的写作习惯改为快节奏的作文训练。这种训练的核心是提高写作速度。要求学生一看到作文题立即进入思维状态, 排除一切干扰, 以极快的速度完成审题、立意和谋篇布局等各项准备工作, 随即开始写作, 在规定时间内一律交卷, 不得拖延。

作文的书写质量在大程度上影响着评价者对作文的直观印象。我要求学生的每一次作文哪怕是学习的随笔都要用方格稿纸完成, 标点正确落格, 层次明晰清楚。

三、培养写作技巧

1. 细心沉着, 认真审题。

指导学生必须认真、仔细审题。正确理解作文题目 (话题) 和含意;审清命题的文体要求、选材要求、写作范围、写作重点。这是写作命题作文的第一步, 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审题准确, 才能做到文不离题, 否则势必造成“下笔千言, 离题万里”的后果。我们尤其要重视审题。

2. 确定主旨, 编写提纲。

弄清题目的题意和要求, 就要引导学生确定主题, 围绕主题选择题材。进行考虑怎样安排题材较有条理, 层次清楚, 段落分明。这就要求在写作前围绕主题拟定提纲。主题是文章的灵魂, 提纲是写作的纲要、构造全文的蓝图。写作前根据题意与要求确定主题, 围绕主题编写提纲, 是写作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3. 联想想象, 拓展思路。

没有联想和想象, 就没有作文。作文教学过程中, 培养学生的联想力是十分重要的。学生作文的最大困惑就是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无理可论。其实, 他们是不善于运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积累。叶圣陶说过:“训练学生写作, 必须注重于倾吐他们的积累。”运用学生的积累, 靠的就是联想。种种联想的迁发、扩散、引申, 还是避免选材枯燥和老化、开拓不深、立意不新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中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 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联想能力的提高。

要激发学生的思维, 发展学生的智力,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更离不开想象。这是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写作的任何一个环节都需要想象, 审题立意、布局谋篇都离不开想象。

4. 表达方式, 着意运用。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五种基本表达方式, 是组合语言材料, 突出主旨的最主要的手段。作文教学过程中, 引导学生一定要有意识地、合理地运用它们, 缺少它们, 文章就会失去生命的活力。

5. 词藻修辞, 语言清丽。

生动、形象的修辞, 清新华丽的语言是作文成功的又一“秘诀”。学生驾驭语言的基本功必须夯实, 才可期望更大的提高和发展。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 既要强调写作的常规, 又追求教学的突破。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 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都大大提高。当听到同学们说“过去怕写作文, 现在盼写作文, 隔几天不写心里就有点痒痒的”时, 我感到莫名的欣慰。

关键词:课程标准,作文教学,兴趣习惯,技巧

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 篇2

过去有一段时间,在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规定,汉语拼音是具有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三项功能。《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言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还具体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同时,强调了要充分利用儿童生活经验等。这些精神与建议启发我们要正确理解和使用新教材,赋予课堂活力,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创造性开展教学工作.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有兴趣地去学习和掌握汉语拼音呢?我在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实践中,做了大胆尝试,具体做法如下:

一、让孩子在乐中学、学中乐

新课标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一年级小朋友活泼好动,宜接受直观、生动的事物,因此在教学中,我把教学内容与游戏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寓教于乐,学生学得生动、轻松、快乐。儿歌是儿童喜欢的一种体裁。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汉语拼音之前,老师可以通过启发谈话教学生读儿歌:“拼音字母用处大,看书识字需要它,帮助讲好普通话,我们决心学好它。”《标调歌》:“标调很重要,先把a母找,要是没有a,就把oe标,aoe都无,iu别客套,哪个在最后,就该标调号。”如学ei 这个复韵母时,我就编了这样一首儿歌:“小兔飞飞,爱喝咖啡,e 前i后喝一杯。”朗朗上口的儿歌,淡化了教学难点,突出了教学重点。

汉语拼音是一串枯燥无味的符号,要想让学生爱学、乐学,就要变无趣为有趣;新教材把学拼音、识汉字、发展语言结合起来,不但增加了趣味性,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教材,联系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创设富有童趣的语言环境,让学生自主发现、积极主动、生动有趣地学拼音,认汉字,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让拼音走进生活

拼音教学应该生活化,老师创造性地处理教材,编排故事,这是小朋友最喜欢的活动。学习通过自编顺口溜记忆字母,想象力和创造力被激活,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全身心投入,放飞思维,张扬个性,享受学习拼音的快乐。例如:复韵母ai的四声和标调规则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比高矮”、“挨着坐”、“划动手指”等具体的语境中进行,使原本枯燥单调的拼音教学,变得直观、有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做游戏,添活力,促使学生掌握字母。日本著名的小提琴教育家铃木镇一曾说过:“使人们在学习过程中感到轻松和容易,这才是能力培养的宗旨。”让刚入学的儿童乖乖地在课堂上坐40分钟,会导致他们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我在课堂上采用多种形式让他们动起来。臂如肢体运动、摘果子、找朋友、猜迷语、做全操,分组竞赛,男女竞赛等,这些游戏活动开展得好,能较大程度地提高学习效率。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感教学 篇3

关键词:语感 策略 方法

一、语感培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一些语文教育大师明确指出要把语感和语文教学联系起来,提出了语感培养的重要性。叶圣陶先生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也说过,“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说到语感,很多人会觉得它很玄很虚,认为它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其实语感并不神秘,它存在于一切语言实践之中。通俗地说,语感就是人们对语言的敏锐的感觉。这种感觉人人会有,大人会有,小孩也会有,中学生当然也会有。

科学地说,语感是一种语言的修养,是对一种对听到的或看到言语的敏锐感觉,它是在长期的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的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觉语言的能力。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和有意识的语言训练中,词语的含义、语法规则、修辞手法、文章图样、文意、文情等等,往往以“格”的形式在头脑中固定下来。正确的“格”愈多,愈固定,语感就愈强。

二、语感教学的实施策略

1.语感实践和语感分析并重

语感教学的主要手段是实施语感训练。语感训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语感实践,二是语感分析。语感实践是指导学生感受语言材料和运用语言,也就是指导学生多听、多读、多背、多练成套的语言,这是语感形成的基础。但仅有语感实践是不够的,为了使学生对语言的感觉形成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自发状态,还要有语感分析,即分析语言的运用。

语感实践和语感分析是语感训练的两只手,这两只手都要硬。在语感实践和语感分析的交叉作用下,让学生把一些感性的东西上升到理性,在理性的观照下,又进入高一层次的感性。感性—理性—感性,螺旋式上升,语感能力也随之不断提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语感训练不但不排斥分析,而且确定地要采用分析的方法,不但不排斥语言知识,而且确定地需要某些语言知识的介入(但不要求也不需要语言知识的系统性),语言知识对语感分析给予理性的观照。

2.把握四个“结合”

(1)语感训练与思想教育结合。在语感训练中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描绘的形象,体味语言传递的情感,理解语言表达的道理,从而接受教材中固有的思想教育的内容,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2)语感训练和思维训练相结合。在语感训练中,让学生分析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运用语言的秒处,加大思维力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敏度和灵活性,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语感训练与审美陶冶相结合。在进行语感训练时,让学生加强形象感染和情感熏陶,让学生眼中有形,心中有情,在感受形象和激发情感的基础上,逐渐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4)语感训练与语文知识传授相结合。在进行语感分析时,让学生知道这里用了什么句式,什么修辞,什么论证方法等。联系语境,领悟运用该句式、修辞格式、论证方法的妙处。

3.加强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具体做法有二:

(1)在课堂上教学生学语言,要尽量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体验去揣摩,去体味对课文语言的深层含义、特殊情味。在写作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写他们熟悉的生活。

(2)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组织和指导学生接触生活、体验生活,在实际生活中学习人民群众生动活泼的语言,并运用语言服务于丰富多彩的生活。

三、语感教学的具体步骤

语感教学的常规课堂教学结构是:感受语言,触发语言→品味语言,生成语言→实践语言,习得语言→积累语言,积淀语感。

(1)让学生通过听、看、读、说等途径,从整体上把握感受语言材料。在熟悉内容、把握思路、了解主旨的同时,触发语感,即触发对文章的体裁、内容气势、表达等方面的整体的笼统的感受。

(2)指导学生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扣住某些语感因素很强的地方,借助于语言知识,联系生活体验,深入品味语言,使学生进一步生成语感。

(3)指导学生开展朗读重点语段,交流感悟心得,撰写语感随笔等活动,让他们进一步感悟语言之精妙,洞察语言之精髓,把握语言之理趣,从语言实践中习得语感。

(4)要求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抄写精彩语句,有意识有计划地积累语言,积淀语感。

四、语感教学的课堂类型

语感是一种个人体验,必须通过个体主动地体验和感悟,才能形成语感。教师的指导和点拔是必要的,采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主动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不能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因此,必须采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我们的常规课堂教学结构中实施这种学习方式。设置以下七种课型:(1)语言教读品味课。(2)语言自读涵养课。(3)语言鉴赏陶冶课。(4)书面语言实践课。(5)口头语言实践课。(6)语文基础训练课。(7)语文能力测评课。

五、语感教学的具体方法

(1)美读感染法。根据文章的内在要求,准确安排停顿,处理重音,调控速度,把握语调,把文章大声朗读出来。通过这样的美读,让学生耳与心谋,感悟语言的意蕴情感意味,以培养语感。

(2)比较揣摩法。对文本的标点、字词、句子或者段落,采用加一加、减一减、调一调、联一联、换一换、改一改的办法,让学生在比较中体味语言运用的妙处,以培养语感。

(3)语境创设法。根据教学需要,创设特定的言语环境,让学生设身处地地以特定的身份参与言语活动,从动态的语言中获得语感。

论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 篇4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在我们身边的大千世界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知识,数学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人们离不开数学,因而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多数人认为数学只是枯燥无味的计算和证明,其实它有着更丰富的内涵。

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是人类用于交流的语言,能赋予人创造性,所以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对数学的认识不仅要从数学家关于数学本质的观点中去领悟,而且要从数学活动变身实践中去体验;数学发展的动力不仅要从历史的角度去考量,而且要从数学与人和现实生活的联系中去寻找,仅仅用“研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来刻画数学或生硬地背诵数学语言是不行的。

人类生活与数学之间是不可分割的,数学是生活的一部分,离开了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人类社会离开了数学将无法生存和发展。《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即数学课程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数学教师,不能只让学生学会做各种各样的“题目”,而是要让学生去认识数学的社会价值,让他们创造性地去学习数学。

二、教师角色的改变

教师一直被认为是知识的传授者。但《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当赋予学生以最多的思考,动手和交流的机会。与此相伴的是教师的角色要改变。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数学课程一切都要围绕学生的发展展开,让学生当“主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是参与、促进和指导的角色。教师不能把学生教成一个“书橱”,而应是教他们如何去思考和寻找眼前的问题与自己已有的知识体验之间的关联方面,在于提供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之中的机会,在于营造一个激励探索和理解的气氛,在于为学生提供有启发性的讨论模式。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想法,不断启发学生关注问题的重要方面,及时提示那些出现在学生中的新鲜的、意义的交流实例。教师还应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热情更加高涨。

三、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的评价体系。教师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1. 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

由于学生的学习目的是要将他们日常生活中的诸多活动规范化,常识经验系统化,因此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对于他们理解数学知识十分重要。所以,教师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学生的“数学现实”出发,通过与教材内容发生交互作用,指引学生动手、动脑完成。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观察、模仿、实验、猜想等手段来收集材料,获得经验,将生活中的有关数学现象进行类比、分析、归纳,加以总结与升华,逐渐建构起比较规范化、系统化的数学知识。

2. 注重学生是否参与数学活动

数学学习不是单纯的知识的接受,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活动。教师要考查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是否乐意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是否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积极思考、操作实验等进行数学活动的机会和情境。

四、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1.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学生借助手的活动能够实现和反映其内部的思维活动,让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这样对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获取知识的效果更佳。如,七年级上册的“展开与折叠”、“截一个几何体”、“七巧板”等内容就宜采用此种方法。

2. 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让学生自己完成“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等内容,只有探索才会有创新,才能有成功的可能。教师应指引学生带有目的性、任务性去探索,使他们有所得、有所获。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合作交流”是针对传统教学的弊端而产生的,分组合作交流体现了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励了课堂氛围,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使每个学生在不同的角色、位置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设计 篇5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设计

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设计原则

[摘要] 传统教学模式中课堂教学设计偏重于知识的讲授和学科能力的培养,但是忽视了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忽视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在新课程标准实施之后,重视对学生终身发展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重视课堂教学的系统性和发展性,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终身发展能力。[正文] 课程实施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实施、教学评价三个阶段,教学设计虽然对教学不起决定性的作用,但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整个教学过程的起始阶段,对教学过程起着宏观调控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之前需要进行教学设计,但在教学过程中又不可拘泥于教学设计,被教学设计束缚了手脚,一切应以学生为重,以教促学,应学生动而动、应情境变而变,对课堂教学各种变化进行综合把握,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采取有效的措施。教学设计(即备课)是教师运用系统方法对各种课程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对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做出整体安排的一种构想,即为达到教学目标,对教什么、怎样教,达到什么结果所进行的策划。教学设计要在分析课程目标和教学任务、分析学生实际、分析教学环境与资源的基础上,完成确定的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策略(包括教学程序的安排、教学方法的组合、教学组织形式的确定、教学媒体的选用等)、实施教学评价、编写教学计划等一系列的具体工作。

在新课程标准中,很重要的一个目标是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不再单纯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不再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完整性、逻辑性,注重与学生的经验结合在一起,使新知识、新概念的形成建立在学生现实生活的基础上。

一、传统教学设计理论中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课程观中,课程内容规定着“教什么”,而教学则负责“怎样教”,课程与教学的界线泾渭分明。课程内容由政府和学者专家制定,教师的职责是踏实而有效地传递课程内容,是课程的实施者,很少有机会发挥教学自主性,只能跟在课程计划的后面亦步亦趋,扮演着“执行者”和“传声筒”的角色。在这种课程观的影响下,传统的教学设计存在一定的问题是在所难免的,主要表现在: 第一、重视教材中的知识内容,忽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学习。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教学的一个最大的特色是“教教科书”,教科书是依据教学大纲编写的,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而且考试主要测试的是教科书上的知识,这导致掌握教科书的程度成了评价学生的惟一尺度。因此,教师进行教学设计主要依据教材与教参,力图将教科书上的每一个知识点都纳入自己的预想中。随后,教师的教学过程便成了对“教案”的照本宣科,一堂课基本上是按教师的预想进行,当教学设计的环节完成后,一堂课的教学任务就算完成了,至于学生掌握到什么样的程度,要到考试时看学生“复制”知识的效果如何才知

道。但是,教材里叙述的知识是相对静止的结论式知识,它省略了观察、归纳、探索、猜想的生动过程,因此传统的课堂教学总是缺少活力。第二、重视知识的最终结论,忽视知识的形成过程。

传统的教学设计特别关注结论的记取,却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过程。从教学的角度来讲,教学的结论指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或所需要获得的结果;教学的过程是指达到教学目标或获得所需要结论而必须经历的必要程序。传统的教学设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试图走一条捷径,将前人的知识经验以最高的效率传递给学生,于是,教师习惯于将知识重构后输送给学生,教师教给学生的是现成的结论、现成的论证、现成的说明,一切都是现成的,无需学生动手实践就可以将知识快速地储存于自己的大脑。其实,学科知识在教材中只是作为一种重要载体,教学中应该重视的是载体之上的内容,却不是知识本身。这种教学设计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权利,导致学生只会死记硬背,而缺少质疑的能力、创新的能力,这实际上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与个性的摧残。

第三、教学效果的检验方式单一,忽视学生表达、沟通、交流能力的培养。传统教学模式中对教学效果的检验大多是通过课后练习和测验进行的,同时,知识学习的目的是应用、交流,如果不能够把掌握得知识正确、清楚得表述出来,那么这样的知识学习并没有达到既定的目标。传统的检验方式形式单

一、时效性差、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客观、公平,也忽视了学生今后发展所必需的沟通能力的培养。

二、新课程下教学设计的要求。

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活动过程,成为科学知识内化为学生精神财富的过程。知识的获得与内化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并借助学生已有的经验对知识进行自主性地构建。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打开知识之窗,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体验知识,感受知识的存在;指导学生应用知识,增强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帮助学生回归知识,促使教材知识活化。在现代课程观中,认为好的课堂教学设计需要注意以下的几个问题:

第一、教学设计要注意完备性和系统性,教学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后现代课程观认为课程是一个生态系统,是教师、学生、教学媒介以及环境组成的一个有机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这四个因素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必须全面地考虑四因素在系统中的作用。因此,教学设计其实就是对这个生态系统的设计,教师要用系统的观点审视整个教学过程。由于教学设计要同时考虑到这四个因素,从而导致了教学设计更趋复杂。教师要从单纯设计教学媒介(主要是教科书)转向多维的立体设计,将设计的中心转移到人的身上来。教师与学生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并是相互作用的主体,于是在课程这个“生态系统”中“充满了意义、理解和‘交互主体性’”。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生生“交往互动”的过程,以交往互动为特征的教学,要求教师与学生能有更多的沟通,在沟通中,教师与学生各自凭借自己的经验,用各自独特的精神表现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流、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讨来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与

个性的全面发展。在教学设计系统观的理念中,教学不再是教师唱“独角戏”,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到教学中,成为一个“学习的共同体”。第二、要把知识真正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需要通过内化与外化的过程,需要把所学的知识通过操作和言语呈现出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为学生的知识建构提供支持条件,就要通过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应用知识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增强对知识的记忆与保持。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让学生交流与操作训练等方式,使教材的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在教学设计中一方面要注意创设交流机会,在交流中内化知识。言语表达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思维水平,可以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和迁移能力,促使知识内化。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机会,促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相互交流。如教师可以指导或要求学生仔细描述所观察的内容;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对话教学环节,鼓励学生相互问答和相互议论;鼓励学生运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如教师可安排学生观察地理教材中的各种图表并进行交流等。另一方面要加强实际操作训练,在训练中内化知识。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离不开训练。只有放手让学生在概括定义、发现结论、证明原理、解答习题等训练中不断地纠正自己的思维偏差,及时地修正错误,才能使他人的知识经验变为学生自己的知识经验;只有开启学生的思维才能使得学习落到实处。

第三、教学设计的目标要由单纯的知识与能力目标转而变为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并重。

新课程强调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的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在传统教育中,知识的掌握往往成为评价学生的惟一尺度,而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与发展由于没有统一的评价尺度,不易操作,致使教师、学校以及家长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重视不够,教师也未将学生这方面的发展纳入自己的教学设计中。情感态度价值观隶属于人的内心世界,而人是内心世界是极其复杂的,是难以揣度的,因而无法通过教师的传授而直接获得,必须通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亲身实践才能不断地潜滋暗长。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依托于教材,即“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科书”,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为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创设适宜的土壤,把知识技能的学习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刍议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 篇6

新课程标准认为学生是数学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的发展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新课程下,教师不能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好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而应该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所以在课堂上,我们应激发学生回答的欲望,让他们有充分发表自己看法和真实想法的机会,变“一言堂”为“群言堂”。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我们要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自觉改变传统的“教教材”为“用教材”,让课本上的知识“活”起来。例如,在教统计的意义时,我就放弃了书上的例题,而是在班上搞了一个小调查。学校准备再建一幢大楼,校长向所有学生征求意见,是选择建童话城呢?还是科技馆或体育馆?课堂氣氛活跃,学生思维灵活,很好地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除了灵活运用教材外,也可以从报纸杂志、电视广播、计算机网络等各方面寻找素材,帮助学生吸收、选择和整理信息,也可让学生走出校门,使学生能从广阔的大千世界中学习知识。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教学中对于问题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开展,练习的安排要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提出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能歧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看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不能仅以分数衡量一个学生。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而且要备学生,应该更多地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不能以自己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要充分考虑学生可能的想法,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总之,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认真学习有关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紧跟教育形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学生观;认真贯彻国家教育的有关文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树立正确的质量关、教学观。只有教师的教育思想端正,观念不断更新,学生才可以享受“快乐教育”。面对新课程,我们要充分理解新课程的要求,要树立新形象,适应新课程,把握新课程,学会关爱,学会理解,学会激励,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使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过程更加流畅,才能与新课程同行。

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数学教学 篇7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由主演到导演

教师授课应采用启发式, 教师作导演, 让学生扮演主角, 应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

现在我们倡导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 但并不是说教师只是一名“场记”了, 不再起重要作用。反之, 教师的作用更为重要, 他要像导演一样, 要对教学进行引导、组织、控制, 并随时诊断教学, 对教学活动进行调整。所以, 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应有的主导作用。精心设计教学活动, 让学生经历“数学化”和“再创造”, 开展师生之间, 生生之间, 师生与教学素材间的多维互动, 对话交流, 质疑问难, 在师生同步思维的互动中, 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有自己的思考和认识, 提高课堂教与学的效率。

二、学生角色的改变———由观众到演员

使学生参与教学, 而且是积极、主动地参与, 是使教学得以真正展开的关键性问题。只有让学生投身其中, 从做中学, 才会激发动机, 引起兴趣;才能使学生思想活跃, 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才能使学生通过教学活动体验到挫折感与成功感;才能看出学生的鉴别力、理解力、创造力;才能使学生多与教师、同学交流, 建立亲密的合作关系。

三、数学兴趣的培养———全方位努力

1. 让学生感受数学, 激发动机

在教学的第一时间创设情境, 制造悬念, 激发情感, 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好奇心, 产生如饥似渴地学习欲望。要使他们感到数学与现实有关, 学习数学对自己的成长很重要, 就需要数学教师会“启发”。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从现实生活讲起, 从学生熟悉的身边事物讲起, 由近及远, 由浅入深。

2. 使用新的教学手段, 降低难度

新课程标准提倡利用信息技术来呈现以往教学中难以呈现的教学内容, 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有机整合。使用计算机, 学生能解决与他们日常生活有关的现实问题, 能够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计算机把教师解放出来, 去完成只有教师才能完成的任务, 如与学生一起去探索、猜想。计算机提供了一种动态的、画图的手段, 它还提供了许多有效的途径去表达数学思想。

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教学 篇8

在新课程标准下, 数学教学过程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 它突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是数学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在设计教学目标、选择课程资源、组织教学活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以及参与研制开发学校课程等方面, 必须围绕实施素质教育这个中心, 面向全体学生, 因材施教, 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学生是数学教学过程的主体, 学生的发展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学生的学习应是发展个人心智、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不同学习内容, 让学生采取掌握、接受、探究、模仿、体验等学习方式, 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材是数学教学过程的重要介质, 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依据课程标准, 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充分利用包括教科书、校本资源、网络在内的多样化课程资源, 拓展学生发展空间。

二、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的核心要素是师生相互沟通和交流

在新课程标准下, 数学教学过程的核心要素是加强师生相互沟通和交流, 倡导教学民主, 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 营造同学之间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教学要依照教学目标组织学生充分讨论, 并以积极的心态互相评价、相互反馈、互相激励, 发挥集体智慧, 开展合作学习, 使他们由客体变为主体, 从而积极、目的明确、主动热情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强调教师与学生的真诚交流, 真诚交流意味着教师对学生的殷切的期望和由衷的赞美。作为教师, 应该在数学教学过程的始终都要对学生寄予一种热烈的期望, 并且要让学生时时感受到这种期望。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培养学生的特长, 对学生已经取得或正在取得的进步和成绩给予及时、充分的肯定评价, 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进取心。

三、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的完美实现在于教师与学生的充分理解和信任

课程标准下的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篇9

一、营造学习环境, 让学生参与数学

通过创设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学习氛围, 激励学生学习潜能的释放, 努力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谐的师生关系便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现代教育家认为, 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求知, 必须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的师生关系基础上, 创设愉悦、和谐的学习气氛。因此, 教师只有以自身的积极进取、朴实大度、学识渊博、讲课生动有趣、教态自然大方、态度认真、治学严谨、和蔼可亲、不偏不倚等一系列行为在学生中树立起较高 威信, 才能有较大的感召力, 才会唤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 以真诚友爱和关怀的态度与学生平等交往, 对他们尊重、理解和信任, 才能激发他们的上进心, 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 即使有时学生说得不准确、不完整, 也要让他们把话说完, 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交往沟通、求知进取、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发展个性的机会, 教师只有善于协调好师生的双边活动, 才能让大多数学生都有发表见解的机会。例如, 在讨论课上教师精心设计好讨论题, 进行有理有据的指导, 学生之间进行讨论研究。这样学生在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群体学习环境中既独立思考又相互启发, 在共同完成认知的过程中加强思维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逐步提高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质量。

要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合作学习是21世纪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之一, 它是在教师主导作用下, 群体研讨, 协作交流的一种学习方式, 它能有效地改善学习环境, 扩大参与面, 提高参与度。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在与同学共同操作、互相讨论、交流中促进学习进步和智力发展。合作有利于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探讨和思考问题, 能培养其参与意识、创造意识, 产生创新思维。

二、创设问题情境, 让学生亲近数学

人的思维过程始于问题情境。问题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 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 激发其求知欲与好奇心。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 激起学生对新知学习的热情, 拉近学生与新知的距离, 为学生的学习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让学生亲近数学。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法。

1.创设动画情境。学生对于形象的动画卡片、投景、实物或生动的语言描述非常感兴趣, 他们的思维也就容易被启迪、开发、激活。对创设的问题情境产生可持续的动机, 这种直观是一种催化剂, 给学生的学习活动带来一定的生活色彩。不仅对创设情境产生表象, 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策略意识的培养, 必将促使学生积极思维。

2.创设生活情境。数学来源于生活,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的周围。因此,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创设生活中的情境, 强化感性认识, 从而达到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3. 创设发现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并不是都让学生去发明创造,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去独立思考去发现, 这种发现本身就是创造。

4.创设实践情境。学生的第一发展水平和第二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差异。教师应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 创造“最近发展区”。注意适时、适度地创设实践情境,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培养动手操作, 让学生体验数学

课程改革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方向, 注重学生个性的养成、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 而这些必须从思维的转变开始, 思维往往是从人的动作开始的, 切断了活动与思维的联系, 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而动手实践则最易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十分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 让学生在一系列的亲身体验中发现新知识、理解新知识和掌握新知识, 让学生“在做数学中学习数学”, 发展思维能力。

例如, 教学“立体几何”这一章时, 由于它接近于实际生活。在了解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基础上, 可以让他们自己总结、交流他们对空间图形的感受、自己动手制作熟悉的空间图形, 并根据自己的想象利用丰富图形构造生活实景。这样就避免了教师一味地讲解, 学生一味地记忆。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了知识。这样的过程做到了“化抽象为形象, 变空洞为具体”, 使学生的学习具有形象性、趣味性。

通过动手操作使数学知识不再那么抽象, 理解数学也不再那么空洞。教师这样将数学教学设计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物化活动, 让学生对十分抽象的知识获得了相当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而且, 这样通过动手操作后获得的体验是无比深刻的。

四、引导自主探索, 让学生“再创造” 数学

关于“再创造”, 有人是这样解释的: “将数学作为一种活动来进行解释和分析, 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教学方法, 称之为再创造方法。”也就是说, 数学知识应由学生本人在数学活动中去发现或创造出来, 而不是由教师“灌”给学生。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自身的探索、发现与创造的过程, 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过程。

因此, 当学生对某种感兴趣的事物产生疑问并急于了解其中的奥秘时, 教师不能简单地把自己知道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 令他们得到暂时的满足, 而应该充分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 积极从事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 去大胆地“再创造”数学。

教师要经常告诉学生:“课堂是你的, 数学课本是你的, 这节课的学习任务也是你的。老师和同学都是你的助手, 想学到更深的知识就要靠你自己。”这样, 在课堂上学生始终处于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他们经过自主探索, “再创造”了数学知识, 其成功后的喜悦定然也能激励他们去“再创造”新的数学知识。相信, 这些乐于自主探索的孩子, 收获会越来越多, 认识会越来越深。

五、联系生活实际, 让学生实践数学

当前我国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之一是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实用化。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教学中, 教师应经常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使学生在实践数学的过程中及时掌握所学知识, 感悟到数学学习的价值所在, 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周围的事物, 想身边的事情, 拓展数学学习的领域。

注重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它应包含: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 用数学的知识去说明, 用数学的方式去分析, 用数学的思想去处理这四个方面的意识。例如, 教师在教学完“立体几何”之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开展一次实践活动。学校要在一面南北方向的墙上用三段固定长度的角钢焊接一个简易的遮阳棚, 要求一段角钢放在墙上, 一般认为从正西方向射出的太阳光线与地面成75度角时, 气温最高, 要使此时遮阳棚的遮阴面积最大, 应将遮阳棚面与地面成多大角度?条件告诉学生后, 让学生实地考察, 进行设计。改变了立体几何学习中的抽象性, 又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了巩固、实践。又如, 学习了“数列”后, 可以建议家长有车的同学去算一算买车及维修保养费用, 这样可以为其家长合理地使用车辆提供帮助。由此, 提高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还学会了用数学的眼光去审视实际问题, 去构想社会现实, 深刻地体会到数学的巨大应用价值和无穷力量。

记得有人说过:“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其实, 面对“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也不例外。任何一堂课, 当你课后反思的时候, 总会觉得有一些不足和遗憾。而你的教学艺术水平正是在不断解决不足和遗憾的过程中得到了提升。只要我们不懈地努力, 认真研究和解决好以上问题, 教学业务水平一定会不断提高, 课程改革一定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参考文献

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概念教学 篇10

一、引入概念

概念的引入是教学概念的第一步,根据概念获得的不同形式,引入概念一般分为以下几种方法。

1. 提供现实生活中的原型,列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

许多数学概念来源于现实生活,相对于这一类概念,教师要从生产实际中常见的事例或学生所熟悉的日常生活引入。这种联系生活实际的引入概念方式,有助于学生将数学知识和客观现实材料融于一体,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数学概念。比如,教师可通过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引入正、负数及互为相反数的概念;在提供日常生活中具有各种对应关系的实例基础上引入“函数”的概念;几何变换与许多实际问题有较为密切的联系,可通过列举蝴蝶、人脸、花朵、窗户的排列、镜面反射等,提供对称图形的现实原型。

2. 从已学过概念的基础上引入。

从数学概念形成的过程及背景看,有的概念具有清晰的现实生活模型,有的概念则产生于已知的相对初级的抽象概念。对于后者,常常根据新旧概念的关系,采用恰当方式让学生观察、对比、辨析、发现,从而从已学过概念的基础上引入新概念。在已知概念基础上引入新概念的方式取决于新、旧概念之间具有的逻辑联系。比如:在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增加“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属性,使得到“矩形”的概念,平面几何中的概念多数属于这种情况。再如分式的有关概念通过分数的相应概念引入。

3. 利用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引入。

利用数学问题引入概念,有助于学生明确认识任务,产生认识需求。这里面的数学问题大部分是数学本身发展的需要或者来自于现实生活。如:求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长的问题,从而引入平方根概念,“已知当m>n时,am÷an=am-n,那么当m=n时,am÷an等于什么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引出了“零指数幂”概念。

二、确定概念的内涵、理清概念的外延

引入阶段是形成概念的毛坯,接下来便是由表及里、去粗存精的思维加工阶段。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形式化、抽象化来确定概念的内涵,理清概念的外延,能够从理性层面上掌握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通过下列环节达到对概念内涵的把握与外延的界定。

1. 给出、剖析概念的定义。

大量的教学经验和实验表明,概念的关键特征越多、越明显,学生学习越容易,反之学生学习越困难。用符号和词语表述前一阶段的认识结果,即给出概念的定义,就是扩大概念关键特征的有效途径。

2. 运用变式材料。

所谓变式材料是指概念的肯定例证在无关特征方面的变化。一般情况下,变式材料由一些具体的、特殊的直观材料组成。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对变式材料的辨析可以更鲜明地揭示内涵与外延。比如:“单位正方形对角线长不是有理数”引入实数概念,学生容易产生无理数就是不尽方根数的模糊认识。这时教师可以在例题或练习时给出多种形式的肯定例证,如:π、0.1010010001等无理数,突出无理数的无限不循环的本质属性。

3. 辨析否定例证。

如果概念的肯定例证提供了最有利于概括的关键特征,那么概念的否定例证则提供了最有利于辨别的信息。掌握一个概念意味着能够分辨一个对象是否属于该概念的外延集合。而否定例证的运用可排除概念学习中无关特征的干扰,进一步弄清概念的外延。如:与弦垂直的直线不一定是圆的切线,对角线相互垂直的四边形不一定是菱形,等等。

三、概念的应用

数学概念是数学抽象的产物,并且具有“对象”与“过程”的双重属性。因此,在获得概念后,教师还要通过数学的应用,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概念的这些属性。

四、建立概念体系

数学概念是数学教学内容的知识单元,概念之间的联系则形成了教学内容体系的框架结构。概念体系隐没在知识内容之中,分析者要通过自己的整理使之明朗化。中学数学概念间的联系有以下两种情况。

1. 具有属种关系的概念群。

具有属种关系的概念,教师可以用一种逻辑链将它们连接起来,因此形成的概念体系一般成线状结构,如: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正方形……

2. 具有并列关系的概念群。

有些概念之间不具有种属关系,但它们具有某种潜在的联系,我们称这类概念具有并列关系。如:等差数列、等比数列;二次三项式、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等等。

做好数学概念的教学是学习数学的关键,数学教师应认识到数学概念教学的重要性,将教材隐性的概念体系结构显性化,从而为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邵瑞珍.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3:80.

[2]徐斌艳.数学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38.

[3]陈琦, 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143.

关于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数学教学 篇11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高中数学教学     创新

与国外相比,我国的高中数学教育有两个优点,即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两个问题,即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缺乏学以致用的能力,这两者成为高中教学的两大主要问题,也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依据。为此,面对新的挑战,教师必须从根本的教学思想入手,改变固有教学模式,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目标,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对国家有用的人才。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分析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的创新方法,以期能够找到新课程标准下最佳的高中数学教学方法。

一、高中数学教学现存的问题

1.在教学体制不断改革的背景下,固有的教学观念已经跟不上改革步伐。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数学教学内容更加生活化、更具探索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探索能力,为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提供了素材和基础。而面对新的形势和教学制度改革,仍有很大一部分教师墨守成规,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课堂成为教师的“一言堂”,这样的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思维,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2.学生压力大、负担重。我国高中生目前学习仍处于压力过大、负担过重的状态,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为了能够有充足的时间应对高考,高中数学教学通常是将三年的教学内容压缩在两年内进行,学习进度的追赶成为压力和负担来源之一;第二,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学生进行大量重复的训练,机械性的教学模式成为学生压力和负担来源之一;第三,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针对考题的训练而忽视了基本知识的巩固。以上三个方面共同造成了高中生面临的过重压力和负担。

二、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方法

1.情境模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数学教学要加入数学情境模拟,将抽象难懂的知识融入具体的数学情境中,将教学知识深入浅出地教授给学生,引导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基本知识。情境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如情境创设的能力,将基础的死板的知识点转化为实际问题、帮助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等。在课程开始阶段就给学生创造一个适合的情境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数学的热爱之情。

2.联系生活,引导学生创新思考。“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发挥创新意识,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联系生活,增加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再创造能力。高中数学教师教学时要在讲授教材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融入研究性学习思维,认真钻研教材知识点和题目,通过合理地选题,探索整合具有研究性的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主动性和探索性的教材,并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独立思考、团队合作的学习习惯。

3.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探索、合作学习。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采用机械、呆板的被动学习模式。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这也成为教师的一大挑战。新课标下,教师在课堂中既要起到主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探索性和实践性,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组织的确定都要以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目标。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远比学到的知识更加有意义,因此,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自由探索能力和协作能力是新课标下教学的关键。

4.借助多媒体手段,提高教学效果。现代化技术的进步推动着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已经逐渐展现出诸多的优势,尤其是多媒体技术能够同时展现多种信息,将抽象、难懂的概念深入浅出地展示给学生。新的教学手段有助于扩大课堂的信息量,进而提高教学效果,此外,形象化的教学方式能够改变枯燥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技术利用形象的形式能够全面、简单地展示抽象的定理和概念,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接受和理解教学内容。虽然多媒体技术有诸多的优点,但它只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种辅助手段,要合理使用,课堂上仍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

总而言之,目前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新课程标准对高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对教师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去粗取精,积极地探索更加合理、高效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冯国东.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探讨[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03):39-40.

[2]丁建林.浅谈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02):103.

[3]郑维林.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J]. 中国校外教育,2012(29):71.

对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建议 篇12

一、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材中存在的问题

1. 在集合这一章中, 在集合运算中, 有的练习题常用到解分式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等知识, 是否调整教学顺序, 先学必修5的不等式, 再学集合?

2. 在学了函数定义后, 又学了映射的定义, 说真的, 学生学习函数很困难, 当时学起来觉得简单, 过几天再问函数的定义, 就全忘记了, 更何况考试题目中基本上不考映射, 建议是否删去呢?

3. 函数应用中的函数模型做题就选不出适当的来了, 况且计算量大, 又没有计算机、计算器, 就是有我们还不让他们用, 因为高考又不让用很矛盾。再者二分法的讲解真有多大的意义呢?这一部分费时太多, 学生呢还不懂, 考试考的少?你说怎么办?

4. 课时的矛盾。必修一必修二都需要3 6 课时, 一学期才70多课时, 还要去掉假期, 我们既要完成教学任务, 又要学生学的透彻, 这很矛盾。

二、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的开展方式

1. 做好初高中知识的衔接, 可以说, 刚接高一就发现, 学生很多东西, 我们认为在初中都已学过, 可是很多学生不知晓, 都已经忘记了。例如根与系数的关系, 十字相乘法, 当然还有很多, 我们认为学生会, 但不是我们所想象的结果, 这时我们不能以他们已经掌握的为基础, 而是我们应从学生实际出发, 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学习。

2. 对于高中课本的教学, 我们要有虚心的态度, 去挖掘课本内涵, 明确课标要求, 坚决不可超越大纲, 尽量避免一讲课就讲到高考要求的难度。

3. 很多老师知道, 学生的计算能力不是我们所满意的, 此时不要埋怨学生的能力, 反而要挖掘学生潜能, 搞一些运算比赛活动, 题目可以简单点、多一点, 使其主动地提高运算能力, 以提高其信心。

4. 授课的速度, 讲解例题的难度要降低, 课本例题改编甚至说不要利用课本上的例子, 并让学生做同样类型的练习题, 不必改变思路和题型, 等学生掌握了或者总复习时再做变化, 以提高能力, 使学生真正掌握基本知识要求, 把基础打稳。

5. 要有善于学习的态度。新形势的课改下, 教学问题层出不穷, 那就要求我们提高自己在教学上的应对能力。

6. 要与学生及时沟通交流, 虽然自己的教学经验越来越多, 但是和学生的年龄差距也越大。只有缩短这些差距才会适应新形势下新的学生的思想变化, 才会教好学。

7. 正确认识学生。 (1) 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我们应当承认他们与成人有质的区别, 不能求全责备, 更不能施以讽刺、挖苦、辱骂, 甚至体罚, 要用教师的一颗爱心去温暖和感化他们, 只有这样才能以一种培养的观点去对待学生, 积极发挥教育的作用。 (2)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新课程理念下, 教师必须把课堂还给学生,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成为主动探究的人, 切忌教师代替学生读书、代替学生观察思考、代替学生明白任何一个道理和掌握任何一条规律。 (3) 学生是有差异的人。在教学中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 因材施教。提倡个别化或个性化教学, 就是要尊重学生的知识、智能、兴趣、个性、学习方式等诸多方面客观存在的差异性。

8. 新课程方案要求教师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学生学习的方法, 关注教学环境的设计、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因此教师必须把指导学法摆在先于选择教法的位置加以考虑, 真正使学生从“学会”转变为“会学”。引入问题时精心创设问题情境, 使问题体现时代要求, 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让学生“乐学”“易学”“活学”。

上一篇:污水处理与节能降耗下一篇:铁路5T系统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