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课程标准

2024-09-22

中国课程标准(精选12篇)

中国课程标准 篇1

课程考核评价是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 它直接反映、影响课程教学效果和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对教学活动具有评定、诊断、反馈、激励和预测功能, 课程考核评价标准改革对于专业建设和课程教学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推进, 教育管理部门对教学评价和课程考核改革工作高度重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指出:“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完善学生成长记录, 做好综合素质评价。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 激励学生乐观向上、自主自立、努力成才”。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12]4号) 提出:“改革考试方法, 注重学习过程考查和学生能力评价。”许多职业院校纷纷做出一系列措施加强课程考核评价改革, 取得了不少成效。但是, 受各种主客观因素局限,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旅游专业课程评价标准和评价改革工作还相对滞后, 存在不少问题, 亟需深入探索和不断创新。

一、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考核评价现状与问题

考核评价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应该对师生的教和学起到全面的评定、诊断、反馈和预测作用。但目前我国高职的课程评价理念和制度相对落后, 过分注重评定功能, 第三方评价介入也明显不足。在考核评价制度和理念上, 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考核评价基本上属于已方评价性质, 很少实施第三方测评机制。学生的课程学业成绩是由本院校担任本课程教学的教师负责对其考核评价, 在这一课程的考核评价过程中, 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由教师自行确定, 考核结果也是由教师评判, 教师既是教练员, 又是裁判员, 由于教师本身是这一考核体系的利益相关者, 考核结论直接影响对本人教学水平的评价, 故而, 这种已方评价机制下的考核结论, 其客观性和公信度就必然大打折扣。

在考核评价方式上, 以闭卷测试为主, 比较单一和传统。虽然, 近年来随着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 我国旅游职业专业课程考核评价也开始使用情景模拟、面试、撰写报告、现场操作、机试和其他现代测试手段, 但总体来讲, 还是以试卷考试的传统方式为主。项目组对广东54家职业院校旅游专业教师的问卷调查显示, 本专业课程考核方式中闭卷考试占50%, 开卷考试占21%, 二者合计占71%, 其他形式的考核方式比例均不足10%, 考核手段的单一性非常明显, 见图1。

在考核评价的内容与标准上, 缺乏统一的要求与规定。我国现行的课程考核评价基本上是以院校为单位组织开展, 各院校执行各自的评价标准与要求, 至今没有全国范围内 (也没有省域范围内) 的统一标准。具体到某一院校, 对于课程考核评价的内容要求做得较好的也只是规定试题的难度、题型、题量等, 而对考试内容的观测点及观测点比重基本不作规定。同时, 多数课程考核只注重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考核, 忽视对基本素质和通用能力的评价。从而, 与课程标准中的学习内容、学习目标衔接对应性不强, 使课程教学目标和考核评价目标成为互不对应的两张皮。

在评价体系上, 过度依赖终结性评价, 对过程性评价重视不足, 其评分标准也不规范。期末考试成绩所占比例过大, 甚至是一张试卷定终身, 60分万岁的现象大行其道。其结果必然是导致学生不注重平时学习, 以博彩心理对待期末考试, 有的甚至不惜舞弊作假, 既败坏考风学风也影响人格品质。期末考试属于终结性评价, 课程考核评价特别是形成性评价本来应该起到诊断、反馈、预测和激励等多种功能, 如果过度依赖终结性评价, 则难以发挥考核评价的反馈和激励作用。当然, 现在也开始关注对平时学习过程的考核, 按一定比例折合平时成绩, 但平时成绩从哪些方面进行测评, 其评价指标和评分标准如何, 对于这些问题的认识比较模糊, 操作不统一、不规范, 没有具体的细则和评价依据, 多数情况下是由教师根据对学生的平时印象给出一个大致的评分。

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评价标准建设与改革的基本思路

1. 更新课程考核评价的理念, 创新课程评价机制。

课程评价不仅要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评定, 而且要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起诊断和反馈作用, 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起激励和预测功能。因此, 要摒弃应试教育的传统观念, 淡化课程考核的选拔评定功能, 树立以生为本, 加强形成性评价的理念, 本着从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出发, 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和管理, 及时反馈教学信息, 提高学习者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实施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突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素养的考核, 建立起能促进学生、教师、教学不断发展的课程考核机制。

2.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创新课程考核评价模式。

关于职业教育课程考核评价, 国外有很多先进经验与模式值得学习借鉴。如英国的BTEC模式, 它突破传统的应试教育, 重点考核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业及学习成果来评估学生的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的发展水平。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 明确规定课程评价应采用观察、口试、现场操作、面谈、自评、案例分析报告、书面答卷、录像、证明书、工件制作、第三者评价、其他等12种评价方法, 并提出能力考核的最低要求, 以确保考核结果的有效性、权威性、充分性、一致性和领先性。德国的双元制模式, 通过平时考试和国家考试两途径全面评估课程教学, 平时考试由负责教学 (培训) 的学校和企业承担, 国家考试则采取培训与考核相分离的办法, 由国家委托的第三方机构 (如行业协会) 负责。充分借鉴国外考核评价模式中的先进理念与做法, 通过加强对实际能力的测评, 应用多样化考核评价手段, 采取多元化评价主体, 推行第三方评价, 创新本专业课程考核评价模式。

3. 建立科学的课程考核评价标准体系, 制定操作性强的课程考核评价方案。

当前, 我国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考核评价改革工作大多停留在理念上, 缺乏科学规范的评价标准体系和详细具体的评价实施方案。将先进的理念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 根据课程的具体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编制详细的考核评价方案, 明确规定考核主体、考核方式、考核时间、考核项目与内容、评分标准与权重等, 建立一个完整的、可操作性的课程考核评价标准体系, 使课程评价工作能规范化实施开展。

三、“中国旅游资源赏析与线路设计”课程评价标准及实施

“中国旅游资源赏析与线路设计”是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 48学时, 2.5学分。本课程教学内容包括“游遍华南三省”等13个教学项目 (见表2) 。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全面了解中国旅游资源特征、价值及赋存状况, 熟悉中国各省市区的主要旅游资源和旅游线路, 提高学生旅游职业道德素养和爱国主义热情, 培养学生的旅游资源识别与欣赏能力、旅游资源 (景点) 的解说与导游能力、旅游线路的设计与策划能力。

本课程考核评价采取过程考核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形成性评价方式, 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督导、评价及学习成果的反馈、激励, 突出对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考核。学生学业成绩由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学习过程考核成绩两部分加权而成。期末考试采用笔试 (闭卷) 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考试内容包含对知识点的测试和对技能的测评。具体的考评项目、测评时间、项目权重、考评主体、考评方式、考评内容和评价标准详见“课程考核评价方案一览表” (即表1) 。

期末考试是对课程教学效果的全面测试, 其内容应该尽量覆盖所有学习项目, 同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为此, 本课程考评方案根据各项目教学内容的多寡、重要性、适用性和难度, 确定了期末测试范围及其权重 (详见表2) 。

通过对上述考评方案的分析可以看出, 它较好地贯彻落实了当前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理念和课程考核评价改革的基本要求, 加强了对学习过程的管理和考核, 提高了平时考核成绩的权重, 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各占50%。考评项目由“综合表现、实习实践、资源解说、线路设计和知识测试”等五部分构成, 并明确规定了各部分的考核形式、内容和权重, 切实体现了形成性考核模式的特质。实施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除师评外, 其他主体参与的评价权重达30%以上, 实现了由传统的教师“独断专行”式评价主体变为师评、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企业和社会参与的主体多元化改革。评价方式除了传统了闭卷考试外, 还有面试、线路方案设计、成果展示、声像视频、实习记录、作业、出勤记录、工作 (考察) 现场证明等等多种形式, 实现了考评方式的多样性, 能较好地发挥课程考核的评定、反馈、诊断和激励功能。

在实习实践考核项目中, 把企业提供的实习记录和考核情况作为课程评价依据, 尝试推行第三方评价, 当然, 这方面的改革力度和具体实施还需深化。此外, 课程考评方案还对期末考试的形式、题型、范围、内容及权重等做出明确规定, 而不是由任课教师天马行空地随意出题, 由此解决了测评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及覆盖度等问题, 建立了相对完整的、可操性强的课程考核评价标准体系。

四、结语

通过本课程评价标准的建设实施及一系列相关工作的改革, 对课程教学起到了良好的评定、激励、反馈和预测作用, 使本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和课程建设得到了明显提升, “中国旅游资源赏析与线路设计”课程分别获得学校网络课程建设一等奖和教学优秀质量一等奖, 同时也获得了广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立项。对本专业的相关课程也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和借鉴作用。当然, 课程考核评价标准的建设与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长期的探索和多方努力, 其方案与细节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

参考文献

[1]于信凤.考试学引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

[2]广东省教育厅.能力核心系统培养的中高职衔接专业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266-268.

[3]袁翠.借鉴国外职业教育模式构建高职特色技能考核体系[J].中国高教研究, 2007 (6) :60-62.

[4]郭盛晖.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标准开发探析[J].科教导刊, 2012 (3) :29-31.

中国课程标准 篇2

教 师 学 期 课 程 标 准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

课 程 名 称

中外美术史

授 课 班 级环艺173、175装潢173、175 教 师 姓 名

张琳

教研室主任

张福涛

系部主任

袁野

辽 源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2018年3月1日

《中外美术史》课程标准

学时数:28学时 学分:2学分

开课学期:第一学年的第一学期 教材:《中外美术简史》

参考书:《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 高师教材编写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本课程为装饰设计和环艺设计专业的职业支撑课。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美术发展的基本概况,培养一定的审美意识及对各个不同艺术风格的驾驭能力。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 史前美术:华夏文明的曙光(2课时)<1>旧时器的造型与发展 <2>旧时器时代晚期的装饰品 <3>新时器时代的文化遗址

<4>新时器时代的绘画,雕塑,建筑艺术

第二章 奴隶制时代的美术:什么的饕餮文化(2课时)<1>青铜器的造型与发展 <2>雕塑艺术

<3>绘画、工艺、建筑艺术

第三章 秦汉美术:雄浑与博大的美学风貌(4课时)

1、绘画艺术 <1>宫殿寺观墓室壁画

<2>汉代帛画

<3>工艺装饰画 2-画像石与画像砖 <1>汉画像石 <2>秦汉画像砖 3-雕塑艺术

<1>威武雄壮的秦代陶塑兵马俑 <2>简洁生动的两汉陶俑 <3>深沉雄大的汉代石刻 <4>宏伟壮丽的青铜铸像 <5>汉代木雕

4-建筑艺术与工艺美术 <1>建筑艺术 <2>工艺美术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美术:美学原则的确立(4课时)<1>都城建筑

<2>石窟建筑, 寺庙与佛塔, 桥梁建筑, 建筑装饰的特征 魏晋南北朝绘画艺术 <1>第一批著名画家 <2>出土的重要作品 <3>石窟壁画的兴起 <4>论画文章的出现

第五章 隋唐时期美术:盛世之华章(4课时)<1>重要人物画家与作品 <2>主要山水画家与作品 <3>花鸟畜兽画家与作品 <3>石窟壁画的演进 <4>绘画史论著作的发展 晋南北朝的雕塑艺术 <1>东晋南朝的雕塑名家 <2>石窟造像与陵墓雕塑 隋唐的雕塑艺术 <1>著名的雕塑家魏 <2>石窟寺造像 工艺美术

<1>魏晋南北朝的青瓷、漆器与丝织工艺 <2>隋唐工艺美术家与工艺美术品

第六章 五代和两宋的美术:登峰造极的艺术(4课时)五代两宋的绘画 <1>五代绘画的承前启后 <2>宋代绘画的繁荣兴盛 <3>宋代人物画家和作品 <4>宋代山水画家和作品 <5>宋代花鸟画家和作品

第七章 元代美术:水墨的游戏(2课时)

1、绘画艺术 <1>辽金的绘画

<2>元代前期的士大夫绘画 <3>元四家的山水画之变

<4>元代的水墨梅竹与花鸟画, 人物画与寺观壁画

2、建筑和雕塑艺术 建筑艺术, 雕塑艺术

3、工艺美术

陶瓷工艺, 染织工艺, 玉牙雕刻, 漆器工艺

第八章明清美术:传统文人画的最后旅程(6课时)卷轴画艺术

<1>明前期宫廷绘画与浙派 <2>明中期吴派文人画与吴门四家 <3>明后期花鸟画与人物画的变异 <4>清初“四憎”与其它名家名派 <5>院画与滑中叶的“扬州八怪” <6>嘉道以后的绘画 壁画、版画与年画 <1>壁画的沿续与变异 <2>版画的繁盛, 年画的崛起 建筑与雕塑艺术 <1>都城与皇家建筑 <2>私家营造的园林 <3>汉藏回宗教建筑 <4>宗教造像与建筑雕刻 <5>工艺雕刻与小品雕塑 工艺美术 <1>多彩的瓷器

<2>繁艳的织绣印染, 漆器与金属工艺, 明式家具与其它工艺 6,近代美术 绘画艺术

<1>上海画派, 岭南画派, 太平天国壁画 雕塑艺术

<1>宗教彩塑的世俗化 <2>小型玩赏性雕塑 美术出版物的更新

<1>石印画报的出现, 月份牌画的流行, 讽刺画的发展 新思潮的传播与实践 <1>新思潮的形成 <2>新学与美术教育 <3>留学生和早期西画家

三、考核方式: 本课程为考试课。

中国课程标准 篇3

案例二:每到秋后,小伙伴们放学后,牵上牛,来到一块旷野,把牛一放,就分成二派,打起土仗来,那情景至今令人难忘,激烈、有趣。选位置、筑战壕,隐蔽、躲闪、投弹、奔跑,玩得不亦乐乎。满身是土也顾不上拍打。回家的路上,谈论谁打中谁,谁没被打中,有时争吵,面红耳赤,可第二天又玩在一起了。

案例三:小时候,大家都会制弓箭(用竹枝弯成)、手枪(用自行车的废链条)、弹弓、诱捕田鼠的工具(用竹筒做)、鐵环、打竹筒等玩具。

以上三个案例,引起我深深的思索。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各地逐步推进,其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正在纵深发展。改革与发展是趋势,是必然结果,但改革的方向、性质、内容、方法等如何?细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及《课程解读》,我深深领会这次体育课程的改革有新的突破,在五十多年体育学科教学发展的基础上产生了质的变化。

一、教育观念的转变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坚持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关注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保证每个学生受益。在这四条基本理念背景下确立的三级目标体系,以目标引领学习内容等新观念正在逐步被教师和学生所接受。

二、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教师那种传授式的教学方法在减少,与之形成对比的“启发式”“学导式”“快乐式”等方法正在体育教学中被广泛运用。在教师教学方式转变的同时,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有了转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之风已逐步形成。

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转变

1.简化和改造传统的竞技运动教材。传统的教材大部分是按照运动技能形成规律来设计的,并不是按照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认识能力进行设计的。在教学过程中,只考虑运动技术的传授、运动技能的形成、运动成绩的获得,并不考虑学生的感受。因此,必须对传统教材进行简化和改造。剔除一些“难、繁、偏、旧”的学习内容,降低教材的要求。对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违背学生的认识规律,而且占用许多时间的内容应予简化。一些系统教学的传统内容,如篮球教学,我们可以采用“破除系统化”的做法加以改造。从体验开始,让学生了解篮球对身体健康的好处,使之对篮球运动产生兴趣。

2.充分发挥现有体育器材的多种功能。根据现有的器材,结合学生实际和项目特点,打破常规,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做到一种器材多种用法。如跳绳既可用来做绳操,又可用于辅助立定跳远、行进间多级跳;既可用来拔河练习,又可用来安排接力游戏;既可打成各种绳结或绕成球状代替投掷物,又可利用绳子打结的特性教学生学习野外生存、自救的本领。单杠除了悬重与支撑外,还可以回环;除了发展上肢力量外,还可以发展灵敏性、平衡性(在单杠上行走)。手榴弹和实心球可以组合成简易的保龄球游戏。体操棒和小皮球可以当作垒球来打。跨栏的不同摆放可让学生做出各种不同形式的障碍练习。小体操垫可以练习背髋肌和腰腹肌,还可用来摆图形,练拳击。铁环不仅能滚,而且能掷,还能“飞”。

3.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有报载:南京市的“报纸大王”卫红老师善于用报纸制作各类教具来上课。广东中山市的杨建民教师“突发奇想”,用操场上的50把扫帚上了一节生动、活跃、有趣的体育课。在庐山举行的一次教学展示活动中,有一位教师用青蛙来上“立定跳远”课。

课程资源的开发可极大地拓展现有的教育内容,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多方面需求,促进学生人格和人性的健全发展。特别是一些非智力因素引入教育领域,保证了学生主体地位的最终确立。因此,教师除了要不断发挥自己的创作能力外,还应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项目特点发动学生开动脑筋,充分利用一些废旧物、生活用品、生活设施、生产工具等制作简易的器材。本文开头的案例三,这些玩具其实是学生非常熟悉又非常喜欢的,制作简单、材料易找。类似的还有毽子、沙包、沙袋、陀螺、垫子、藤圈等。笔者在上一节投掷课时,课前提出了研究性课题:请你联系生活体验,尝试用4种以上不同投掷物和投掷方式进行投掷练习。上课时有的学生用硬纸板制成“飞盘”来扔;有的用矿泉水瓶装上沙子,当手榴弹来投;有的用彩纸绕成各色各样的纸球进行抛接;更有趣的是两个同学别出心裁,用几块颜色各异的绸布做成袋子,用匙扣连在一起,下面吊一个小石块,向空中投掷,等它下落时,里面灌满了空气,饱胀的小绸袋变成五颜六色的降落伞,一时间把所有的同学都吸引了过去。我注意观察这两位学生的表情,他们内心充满快乐与自豪。

中国课程标准 篇4

关键词:中学新课程标准,存在问题,培训建议

我国于2001年实行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 在十年的改革实践中, 得到了广大一线教师的认可, 同时也对培养学生的能力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受当时对各课程的认识的局限性, 再加上十年多的实践证明, 当时的很多内容已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新需要。因此又形成了2011版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作为新的课程标准, 各地纷纷组织教师积极学习, 以体会新课程理念并更好地把握新的课程标准, 尽快地适应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以往的组织学习虽然为教师更好地把握课改精神起到了推动和指明了道路, 但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笔者结合本地中小学以往的课程标准的学习及实施, 提出在2011版新课程学习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和解决建议, 以使2011版新课程培训工作更顺利地开展, 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标准培训为教师准确把握新课程标准的内涵和新课程标准在教学过程中的实施、正确利用课程标准指导教学起到了推进作用。但是在以往的培训过程中往往采用教师集中培训的形式, 受训者只能被动地接受培训知识, 教师对新课标的实施与理解停留在表面, 达不到课标指导教学的效果。同时在教师的实际教学中也缺乏跟踪指导, 从而使得新课程标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困惑, 影响了课程标准的实施。

二、解决问题的建议

1. 培训前期准备, 解决好“学”的问题。

(1) 分层、分专业培训。

传统的培训模式对教师培训学习的积极性和培训效果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首先建议在培训前期对辖区内教师根据专业的不同分专业组织培训一方面培训者可以根据各专业的不同有针对性地对各专业的新课程标准进行细致的分析、讨论。另一方面同专业教师在一起学习跟有利于教师之间的交流探讨, 将各自在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分享, 有利于大家共同提高。另外, 所有教师的集中培训不利于教师的合作交流。建议在培训中首先对各县区的代表进行培训, 然后由各县区对县区的学校的各科目的教学骨干进行培训, 再由骨干教师负责本学校本专业教师的培训学习。这样一来每次培训的人数下降, 更有利于受训者对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与把握等问题进行交流与探讨, 整体提高。

(2) 带着问题培训。

在进行个人培训时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能动性, “带着问题学习、研修”。在培训前先让每位受训者研读新课标, 对新旧课标进行对比研究, 找出新旧课表的异同点, 并根据理解在培训会议上进行发言, 对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和问题进行交流总结, 然后大家共同讨论解决问题。

2. 培训过程解决好“用”的问题。

新课标的实施要落实到每位教师的具体教学工作中, 因此如何“用课程标准指导教师的具体教学”是培训应该重点解决的问题。建议在培训中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培训工作。

(1) 新课标针对知识技能都做了哪些调整。

教师通过新课程的培训, 最终要落实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 用课标来指导教学实践。因此, 教师如何使用课标、如何适应课标变化、抓住课标特点都是在培训中应该重点解决的问题。新旧课标都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变化?课程标准的变化对教师的教学有哪些影响?如何适应课程标准的改变?都是我们在培训中需要解决的。在培训中通过受训者的积极发言、探讨, 从而加深受训者对新课标的理解, 更好地把握新课标的宗旨, 以指导我们的具体教学工作。

(2) 如何利用课标取舍教材内容和教学设计目标。

新旧课标在内容上、要求上都做了相应的改变。这些改变怎么与我们的具体教学相适应?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在教学设计中如何更好地把握新课标的方向?建议在培训过程中采用受训者现场根据新课标进行教学设计, 然后进行集中展示, 大家对照新课标要求进行讨论分析, 找出新旧课标在处理同一问题的不同方法, 从而更好地把握新旧课标的变化、抓住新课程标准的特点, 为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设计教学目标提供参考。

(3) 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学习动力。

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新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是所有教师的首要任务和最终目标。因此在新课程标准的培训中如何利用新课程标准实施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该是我们在培训中应该解决的问题。建议在培训中集思广益, 根据受训者对新课标的理解, 在把握新课标的基础上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对一些自然学科,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验, 充分体现自然学科的“趣”, 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 如何准确把握新课标, 实现分层教学目标。

以往的教学过程中不管是义务教育阶段还是普通高中教育阶段, 由于对新课标认识不够而存在随意拔高教学要求的做法。但是义务教育阶段作为基础教育、大众教育, 在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更应该切实把握教学难度, 强调知识的基础性、启蒙性, 达到分层学习目标。

(5) 如何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 增强评价的多样性。

传统教学认为学生的学习效果最终要通过各类考试来检验。但是在新课程标准下, 对学生的评价应采取多方面、多角度的方式, 使得对学生有一个更具体的、更准确的评价。通过培训解决教师的认识, 可以采取学校、家庭、教师、同学、小组互评也可以采取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动手操作能力等多方面的评价方式进行中和评价。

3. 做好培训后期的跟踪, 随时解决实际问题。

新课标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培训者应该时时关注受训者的实际教学, 实时组织相应的研讨会, 多开展一些现场教学观摩、经验交流等类型的活动, 组织大家对新课程标准实施阶段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总结, 帮助教师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困难与困惑。

三、结语

新课程的培训最终要落实到受训者的实际教学工作中,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切实按照新课程标准的目标来实施教学。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也不是通过几天的培训就能使受训者熟练掌握的。所以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随时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不管是培训者还是受训者都要有长期学习与总结的意识, 培训者更应该时时关注受训者的实际教学过程, 长期的对教师的实际教学进行跟踪, 通过举行示范课、公开课、研讨课等形式对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及时帮助解决, 从而帮助广大教师真正地理解新课程标准并积极在教学中按新课程标准进行教学, 使得新课程标准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中国课程标准 篇5

较研究

丽水市莲都区梅山中学 钭君丽

摘要:当前,在初中阶段开设《历史与社会》综合课程,在高中阶段开设《历史》、《地理》、《政治》分科课程,这些不同阶段的课程在内容上有着承接性和共性,但也有着很大的差异性,本文通过对比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与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上的异同,希望通过改进初中历史教学,来加强高中学生学习历史的衔接性。关键词:中学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衔接 科学性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如火如荼的进行。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制的义务教育课程”规定:中小学阶段以综合课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初中阶段开设《历史与社会》,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设置历史、地理、政治等分科课程。本文根据浙江省中学教材使用情况及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认识,就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下称初中历史与社会课标)与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下称高中历史课标)在课程目标设置方面的差异与衔接进行尝试性的比较分析,以便更好的把握课标,使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的学习更好的为高中历史学习做铺垫.一、课程目标设置上具有承接性与发展性

1.从总目标来看,具有完全相同的培养人才的方向,但在个体发展任务上具有差异。初中历史与社会课标的总目标

高中历史课标的总目标

“在掌握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体验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综合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正确面对人生和社会发展的各种问题,逐步树立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学习,扩大掌握历史知识的范围,深入地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所了解,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

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树立不断完善自我、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和关注民族与人类命运的人生理想。”

在总目标上,两者的方向是一致的,即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成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但初中教育与高中教育个体发展任务是不同的。初中学生处于心理断乳期,是自我意识和理想自我形成的重要阶段。基于学生这一心理、生理特征,初中历史与社会课标强调:通过掌握体验,“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中阶段则是人生定向期,是认清时代的要求,个人命运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确定远大而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找到实现个人抱负的现实道路的阶段,因此高中历史课标根据历史学科分科课程的独特性,强调“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并要求树立关注民族与人类命运的理想。可以见得,在个体发展任务上初中课程目标实施是高中课程目标实施的基石,高中课程目标则提出了比初中课程目标更高的要求,使初中课程目标得到更高层次的实现。

2.从分类目标来看,两者都强调三维目标的实现,但具体要求有了加深和递进。

两本课程标准都设置了知识与技能(高中历史课标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但初中学生与高中学生知识结构、认知程度和接受能力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差异,也体现在各自的三维目标要求中。

初中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思维,思维的品质尤其是独立性和批判性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还很容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初中学生的幻想具有现实性、兴趣性,有时也带有虚构的特点。因此,初中历史与社会课标中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是“了解、理解、知道、会用”,过程与方法目标是“尝试、思考、体会、学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关注、关心、热心”等。

到了高中阶段,认知结构的完整体系基本形成,各种认知要素迅速发展,各认知能力不断完善,认知的核心成分-——思维能力更加成熟,基本上完成了向理论思维的转化,由于理论思维趋于成熟和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高中生有意识记能力、有意想象能力迅速发展,思维的目的性、方向性更明确,认知系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明显增强,在情感上,与初中生相比,高中生的情感也更丰富、意志力更强,学习动机更强烈,理想、世界观开始形成,行为的自觉性更高,这一切都给认知发展以强大的推动力。同时,高中生思维的成熟、自我意识的增强,对于情意、个性等心理因素的发展也起很大的促进作用;认知结构和情感、个

性等心理因素形成协同发展的新局面,使心理的整体水平得以提高。因此,高中历史课标中的分类目标提出:要求在义务教育基础上,知识与能力目标是“进一步认识、进一步提高”;过程与方法目标是“进一步认识、掌握、独立思考”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进一步了解、加深理解、进一步树立、认识、进一步形成”。通过分类目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初中阶段三维目标的设置是高中阶段三维目标的设置的基础和前提,而高中历史课标进行了具体层层递进的描述,与初中历史与社会课标相比,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初中阶段三维目标的提高和内化,这就要求我们在中学义务教育中要关注二者之间的链接点,把握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设置和实现的“度”。

二、比较过程中的几点困惑

虽然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和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大的方向上是具有同一性的,但是,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与分科课程,两者之间的距离还是较大,产生了不少的脱节。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陈其曾提出如下看法:“从目前的情况看,在初中阶段历史知识体系系统性的弱化、基础知识大量减少的前提下,高中课程却出现专题化和学术化的迹象……由于初中和高中阶段历史课程之间的距离骤然增大,学生们就需从相对‘低幼化’的初中课程进入比较‘专业化’的高中历史课程。”初中阶段历史基本知识和概念的薄弱基础,必定加深高中新课程历史的教学难度。因此对初中社会教师而言,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改进初中历史知识教学,有意识,有目的的进行引导性教学,来加强与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成为初中教师的困惑。困惑:同一历史内容的目标设置不同,在“度”上该如何把握?

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要求从注重学科间知识的融合与渗透来把握课程目标的实施,教学不应过多考虑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贯穿”综合”的主线,整体把握课程目标的实施。但是如八年级“我们传承的文明”这一部分的许多教学内容也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中之重。那么,对同一历史内容的目标教学初中教师如何做到“度”上的把握?如何恰如其分达成与高中历史课程的衔接? 如: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我们传承的文明”课程目标4-3:列举近代历史上重要事件与人物,说明它(他)们在社会变革中的突出作用。根据课程目标,人教版《历史与社会》教材在八年级编撰了〈屈辱的岁月〉这一课题。这一课题着重说明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包括:鸦片战争、甲午战争,采用阅读卡的形式介绍了八国联军与辛丑条约。其中对鸦片战争这一历史事件用了一个半版面进行了非系统的描述。而同样的内容,在分科课程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描述的非常详细,高中必修课程历史(Ⅰ)专题2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战争(1)

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根据这一内容目标,人教版《历史(Ⅰ)》必修教材设计了〈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的侵华〉章节。其中仅鸦片战争这一历史事件在教材中就编排了整整5个版面,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结果及影响都进行了具体详细系统的描述。

很明显,初高中课程目标都把“西方列强对华侵略”作为重要的历史事件。但是,对同一历史时期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具体目标设置深度和广度要求不同,这些不同在教材编排上也得到充分体现。那么在教学实践中,作为初中教师该如何把握好教学深度、广度和衔接度,从而使高中教师能恰如其分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作到知识的重新建构呢?

三、比较过程中的几点思考

基于以上认识,作为一名一线的初中教师,除了给自身及时充电外,在教学策略上,如何根据初高中课程目标的不同有意识、有目的的进行引导性教学,把握好教学的“度”,使初中综合学科学习为高中历史分科学习做好应有的铺垫。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1、延伸深度:根据初高中学生思维特点不同,初中教师除着重感性描述,也要适当进行理性分析,除着眼于培养识图能力、记忆基础历史知识能力,同样要注重培养学生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1)在教学实践中,注重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环环相扣。

初中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大家熟知的史料,将重要历史观点蕴涵于史实叙述中。如在《屈辱的岁月》鸦片战争内容的教学中,选取林则徐上书道光皇帝的奏章及当时流行的“炮子谣”,学生通过对史料的分析,得出吸食鸦片的危害,而且可以延伸到现实生活中毒品的危害。这样,学生能初步掌握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学习方法。教学中问题的设计要有计划的逐步培养学生的历史探究能力,多问为什么。如在《屈辱的岁月》教学中,可以设置四个环节:“走进历史”“审视历史”“探究历史”“借鉴历史”。在“探究历史”这一环节中,可以设置 “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硝烟,英国会不会对中国发动战争?请说明理由”“为什么英军仅用50艘舰船,3000名船员和4000名陆军,只以500人阵亡的代价,就击败了清王朝几十万大军?”等问题。通过对历史问题的反思,扩展学生对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以及发生的必然性等方面进行深度的认识。

(2)在学生评价时,注重评价学生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我们传承的文明”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也要充分考虑到与高

中历史教学的衔接。可以偏重评价学生整合历史知识的能力,要求学生了解某些重大历史时间发生的背景,并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获得更深入的理解。学生能否多途径获取历史信息,并对历史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归纳等可作为学生评价的重点。

2、扩展广度:引导学生广泛涉猎与历史与社会学科相关的课外知识,为课内知识的学习提供广阔的知识背景。

(1)充分运用好目录、单元篇首语、附录,掌握历史学的基本体系和基本脉络,为高中教学做好广度上的衔接。

与其他书籍、课本的目录相比,中学历史与社会目录有其独特的作用。八年级“我们传承的文明”勾勒了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以来的历史发展历程。分为七个单元,“史前时代”、“文明的起源”“农耕文明时代(上)相继兴衰的欧亚国家”“ 农耕文明时代(下)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工业文明的来临”“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走向现代世界”。从这里可以看出,目录表述的历史阶段,起着贯穿历史发展线索的作用,并能准确点出某一历史现象或者历史事件的本质。通过目录及子目的掌握,有利于学生了解人类历史发展历程,掌握人类历史的基本脉络。与高中历史相同,初中历史与社会在每个单元都有一段简短的篇首语。学生通过篇首语知道一些基本的历史内容和基本历史观点。与高中历史教材的附录相比,初中历史与社会附录充分考虑了与高中历史的衔接。八年级“我们传承的文明”专门设置了以下附录:中国历史大事年表,中国历史纪年表,世界历史大事年表。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运用这些附录,能很好的解决学生对历史的基本体系和基本脉络的掌握。

(2)对于初中课程目标没有要求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而这些历史事件又是高中课程目标所要求的,初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面、教学的进度进行适当合理的补充。

如前提到的鸦片战争的教学,可以在初中教学中运用音像资料和漫画史料形式,鸦片战争的过程可以用简短的音像资料来展示,也可以补充《奕山—靖逆将军用屎尿进攻西洋船炮》《奕经-杨威将军不问苍生问鬼神》等漫画史料,既符合中学生认知特点,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又为高中学习做好知识铺垫。也可以在教学中提一下三元里抗英、第二次鸦片战争等重要历史事件,以一带而过的方式为将来学生高中历史知识建构做好准备。

(3)通过各种方式扩展学生的历史知识面,为高中的分科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利用课前三分钟,设置“历史小故事”或“小小故事家”环节,学生可选择自己喜欢的历史人物或者是自己感兴趣的历史事件进行课前三分钟演讲;也可以在年段中进行“历史故事

演讲比赛”;利用教材中附录中课外读物推荐,网站推荐。为学生进一步探究史海奥秘提供多种途径。

如何编制课程标准 篇6

【关键词】目标 设计定位 资源 考核 设计

一、引言

10年来全国独立设置高职院校1215所,招生数313万人,在校生965万人。2006年开始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在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能力方面具有独特作用。目前,95%的地级市有高职院校,这种布局和高职本身的特性,使得高职院校与地方经济、社会、科教发展联系最直接、最密切。我国新一轮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路径: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四个合作”(办学、育人、就业、发展)为主线,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因此只有制定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标准课程,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二、什么是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规定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的纲领性教学文件,是编选教材、组织教学、评价和考核等基本依据,是加强课程建设,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其内容包括教的标准和学的标准,所谓教的标准就是教什么、教多少、教到什么程度、怎么教。所谓学的标准学什么、学多少、学到什么程度、怎么学。制定课程标准时应本着以人为本,能力本位的原则,以就业导向为方向,根据学科的认知规律,以职业性原则把握课程标准的深度,以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掌握课程标准的广度,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课程标准。

1、制定课程标准的关键是教师要知道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什么,这个目标不是概括抽象的几句话,而是要了解这个专业培养的学生最终会干什么?需要什么样的职业能力和知识。课程定位只要能说清人才培养目标和本课程对人才培养起的作用,就说清了课程定位。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了解的越具体,就越容易明确课程定位。切不可不加分析,而直接说本课程是核心课程,这无异于自话自说。教师不可只关心自己这门课,必须关心和了解人才培养全过程才能把握好课程本身,这是高职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2、能力目标,作为职业教育课程要突出能力的要求就必须明确课程的能力目标,能力目标就是学生学习了本课程后会干什么,所以更多应采用“能或会+动作要求”的格式描述,不宜采用“掌握 ××能力”,或“具备××能力”这样较抽象的方式描写。课程的能力目标不是来自于课本,而是以实际职业岗位的要求为准。知识目标,是围绕能力目标确定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解决为什么这样做和做得更好的问题,这是掌握“必须、够用”原则的度。要区别于学科系统化的知识,也要注意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注意知识和能力的区别。

态度目标,态度目标指学生在完成本门课程学习过程中应形成的职业态度和素质要求。态度目标与课程内容有关,也与教学环境和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教学方法等有关,态度目标的提出,就是因职业教育课程是工学结合的课程而产生。如果教学仍然是传统的黑板教学,态度目标就单一化了。

3、設计思想首先是对内容的选取和设计,要搞清为什么选取这样的内容,每个单元让学生学会做什么,每个单元学时的要求,还要兼顾教学模式的设计,要体现学生为学习主体。能力是在亲身体验中形成的,是练出来的,所以要尽可能把学习内容设计为“项目”,“任务”等学习单元,这样才能实现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的设计其关键就是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

课程单元描述,这一部分要注意的是“学习目标及学习内容”一定要具体,要明确学生在学完这个单元会干什么,掌握什么。“教学方法和建议、工具与媒体、学生已有基础和教师所需执教能力”这几项,要注意认真分析,找出关键所在,不然每个单元会雷同。

4、课程考核的宗旨就是实现对学习者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进行综合评价。要做到形成性考核要多元化,阶段性考核要合理化,终结性考核要科学化。阶段性考试是对上一阶段所学知识一个总结,主要是考查其掌握程度,为下一阶段继续教学提供依据,故深度和广度不宜过高。另外对学生起一个督促作用,相反如果一味求全求广,会挫伤学生学习的信心,对于现阶段高职学生,还是应以激励为主。此外,考试的方式不能局限于一张试卷一支笔的模式,应适当加入实践环节,主动动手能力的检测。理论以够用为度,重在应用能力的提高,应该根据高职学生职业性特点和有专业工作经验的实际,多出一些与专业知识点关系密切的内容,多出一些用理论来诠释本专业工作的内容;多出一些有创新意识、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使考核起到全面总结课程内容,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的作用。

三、对编制课程标准人员的几点建议

1.投身企业实践,实际的岗位体验是搞好课程设计的基础。

2.课讲的好不一定学生学的就好。能力是练出来的,要设计能力训练项目。

3.课程标准是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职业岗位的要求确定的,不能基于教材。

中国课程标准 篇7

一、前言部分

三者都提出了音乐课程的价值在于陶冶情操, 培养创新精神。而《大纲》更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 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标准 (实验稿) 》和11年提出的《标准》则把音乐教育和社会目标追求统一起来 , 并用审美价值、创造性价值、社会交往价值和文化发展价值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2011年颁布的《标准》的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更加充实完善, 课程基本理念由十条综合为五条, 将《标准 (实验稿) 》的第五条“重视音乐实践”改为“强调音乐实践”;“突出音乐特点”替代了“完善评价机制”;“提倡学科综合”改为了“关注学科综合”;“理解多元文化”改为“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 使内容更加准确, 易懂和完善。

二、《大纲》的“教学目的”与《标准 (实验稿) 》 和《标准》的“课程目标”的比较

《标准 (实验稿) 》比《大纲》有了明显的改善, 更能体现音乐教育的规律。《标准 (实验稿) 》用“目标”来取代《大纲》的“目的”表述, 定位更加严谨。《大纲》的“教学目的”表述不够准确。而《标准 (实验稿) 》的教学目标有三个明确的目标, 称为三维目标即: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 过程与方法。3. 知识与技能。这三个维度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被置于首要的位置, 突出了音乐课程的以审美为核心的特点。与《大纲》相比, 在《标准 (实验稿) 》中, 新增“过程与方法”和“知识与技能”作为目标之一, 更加具体化和形象化。2011年的《标准》则与《标准 (实验稿) 》大致一样, 有些微小的改动, 且更加完善。例如在学段目标中的3-6年级中增加了”合唱、乐器演奏及音乐活动的分量”。

三、《大纲》的“教学内容和基础要求”与《标准 (实 验稿) 》和《标准》的“课程内容”的比较

《大纲》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包括唱歌 (小学低年级加有“唱游”) 、欣赏、器乐、识谱四项。内容过于强调知识和技能, 要求上有点偏高偏难, 这就不利于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而《标准 (实验稿) 》的课程内容则强调以审美为核心, 将“感受与鉴赏”放于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 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 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表现力和审美能力, 《标准 (实验稿) 》将“表现”也列入课程内容。并将原来隐含在教学中的音乐文化知识和分散的音乐创编活动, 加以集中并拓展为“创造”和“音乐与相关文化”两个领域。这四个领域相互关联, 相互渗透, 组成一个有机整体, 有利于学生音乐文化素养的提高, 促进学生的发展。

与《标准 (实验稿) 》相比, 《标准》只有些细微的变化, 在领域一中将“感受与鉴赏”改为“感受与欣赏”, 鉴赏是在感性基础上融入理性的东西, 是欣赏的更高层面, 对于学生来说有难度。而换成“欣赏”就没有“鉴赏”的难度大, 且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表现”领域中则加强对中国的传统音乐学习的学习, 同时也降低学习难度, 更加注重实践。例如在演唱部分中要求3-6年级的学生“每学年应能背唱歌曲4-6首 (其中中国民歌1-2首) , 学唱京剧或地方戏曲唱腔片段”, 这样的内容能使学生更加了解我国的传统音乐, 从而来使我国的传统音乐得到发展。

四、实施建议

《标准 (实验稿) 》的实施建议是将《大纲》中的“教学考核与评估”、“教学设备”和“实施本大纲应注意的问题”加以综合和完善而提出的:1、教学建议;2、评价建议; 3、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4、教材编写建议四个部分。这种实施建议是建立在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基础上的, 符合我国国情。这同《大纲》的硬性规定、的要求相比, 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标准》与《标准 (实验稿) 》相比有些小变动, 例如在教学建议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 新增“重视教学目标的设计和整合”, 《标准 (实验稿) 》中的“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扩写为“正确处理教学中的各种关系”等。又如在第二部分评价建议中删掉了评价原则等。这些变动无疑使《标准》更加的完善, 也更加有利于教学的实施。

五、结束语

刍议课程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取向 篇8

在这两个范围之下, 许多学者从课程实施的取向、课程实施的策略与模式, 以及后现代视野中的课程实施等多个角度来研究课程实施。其中对笔者启发较大的是崔允漷关于课程实施新取向的研究。他所说的课程实施取向是将课程实施等同于教学过程来说的。他认为目前我国关于课程实施或教学主要有三种类型:基于教师经验的课程实施、基于教科书的课程实施和基于课程标准的课程实施。我们应该从基于教师自身经验或基于教科书的课程实施, 走向基于课程标准的课程实施。所谓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就是“希望教师分享到部分课程权力, 除了关注‘教什么’和‘怎么教’以外, 还需要关注‘为什么教’和‘教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对学生规定的学习结果来确定教学目标、设计评价、组织教学内容、实施教学、评价学生学习、改进教学等一系列设计和实施教学的过程。”这要求教师能够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能够恰当处理教学内容, 但并不是标准化, 而是教师能够整体地思考教材、课标、教学与评价, 做出合适的课程决定。

就目前来说, 这一课程实施取向也许还不能要求每一位教师完美地实现。我们大多数教师还是以教材为主来进行课程实施。并且教师对于教学目标的重视程度、理解程度不够, 教学目标有时仅仅是写教案中的一个例行的步骤, 即便是明确了教学目标, 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并没有真正契合目标, 依然是按照经验、教学参考书来实施, 使教学目标形同虚设。而在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中, 源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是先于教学内容而存在的, 教师需要根据先定的教学目标处理教学内容。所以, 我们实现课程实施的转向, 第一, 要逐步摆脱教材、教学参考书对教师的自身限制, 教师必须围绕依据课标设定的教学目标来展开教学, 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来满足学生多样的学习需要。第二, 根据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 教学目标要指明学生预期的表现结果, 教学活动的安排应该是能指引学生去证明自己的学习结果, 也就是对于教学的评估并不是用课后单元检测等方式体现出来, 评估设计应该先于教学设计, 评估在课堂中进行, 能够随时检测学生的学习结果。

我们以《我的叔叔于勒》这篇课文为例。这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对于这篇课文, 根据课标确定的教学目标都离不开这三点: (1) 学习小说通过人物语言、行动、表情揭示人物心理、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2) 体会作者巧妙的构思, 掌握曲折的情节。 (3) 认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关系的丑恶,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那么针对这一目标,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感知课文、理解课文部分也大体都是以下几个步骤: (1) 学生默读全文, 初步感知小说内容。学生尝试复述故事梗概。 (2) 可以按照“盼”“赞”“见”“躲”, 将课文分为四大部分。请学生分段:第一部分开端: (1~4) , 盼于勒。第二部分发展: (5~19) , 赞于勒。第三部分高潮: (20~47) , 见于勒。第四部分结局: (48~49) , 躲于勒。 (3) 深入探究——“人物形象”。 (例如, 齐读20段“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提问:此句烘托出菲利普夫妇怎样的心情?) (4) 拓展延伸——金钱观。 (5) 总结升华。

我们可以看出来, 教师在教授本篇课文时完全是基于课文来进行, 即便是设立了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表面上看似也涉及了教学目标的内容, 但是我们根本无法得知学生对于目标的实现程度。学生完全处在一个被动思考的过程, 本质上还是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教师的体验很难转化为学生的体验, 上课过程中也容易变得比较枯燥。对于这篇课文, 我认为教师应该先抛弃传统的教学思路与方法, 进行以下几点改进设计:第一点是与其让学生直接将课文划分为四部分, 总结各部分标题, 不如从设置问题开始。教师将以下内容板书, 然后提问学生:老师板书的内容你认为与小说的故事情节相比有什么差异?小说为什么要这样写? (这样的设置, 如果学生找出了不同, 也就说明学生理解了文章的构思, 可以容易检测出学生关于课文结构的理解程度, 与目标2是吻合的。)

菲利普父母:趋于勒—盼于勒—躲于勒

于勒叔叔:穷—富—穷

第二点, 分析刻画人物之前, 设置问题:你认为课文中主要人物是于勒叔叔还是菲利普夫妇?为什么? (学生能够自然地、主动地去围绕这个问题分析人物, 教师通过分析也能够看出学生存在的问题, 学习结果, 适时点拨。) 第三点就是教师在进行最后总结时, 可以提问学生:嫌贫爱富的人我们电视上、身边很常见, 但是这篇文章为何能成为经典呢?在布置作业上, 可以让学生与写作训练相结合, 呼应检查学生目标达成程度。比如, 结合学生之前学习的《变色龙》一文, 将本文菲利普夫妇对叔叔的态度仿照《变色龙》改写。

通过以上的几点改进, 我认为能够引领学生更容易地理解作者的深刻构思, 教师也能够随时通过学生的学习结果来改变教学策略, 分析目标的达成。并且这一课程在实施时, 具体的教学方法还可以进一步地与对话式教学相结合。现在基本上老师为了避免满堂灌之嫌, 都在课堂上多提问, 并且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但是这其中大多数提问都是机械式问答, 毫无价值。因此, 在教学中不能仅仅只注重学生的回答, 关注点也应该放在教师的问题质量上。教师应该认真分析学生的学习准备状态、认知水平以及学习习惯, 同时还要深入理解文本的内涵。此外, 对话教学场景的特点应该是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发现、信息交换、协商讨论。这种场景的设计构建往往通过谈话线索的导向。而语文课程在实施过程中特有的语言性也为其提供了可能。因为“语文学科的能力训练与学生智慧、言语表达的直接关系和最大需求量, 规定了语文课堂中学生学习行为必须以言语为中心”。

我们从解读课标、改变教学策略、重视教学目标的可行性的设定、改变评估设计开始, 逐渐走向课程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新取向。

参考文献

[1]孟凡丽, 于海波.课程实施研究二十年[J].西北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02) .

[2]崔允漷.关于课程实施的新取向: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J].教育研究, 2009 (01) .

如何把握初中课程新课程标准 篇9

新课程标准以改变教师传统授课的教学模式为核心, 以提倡有效的数学学习为中心任务。传统的数学教学已经严重阻碍了教学的发展, 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程度不同, 消化、吸收、理解、掌握知识的层次不等, 教师必须承认和允许这种情况的存在, 帮助学生改变这一困境, 启发和诱导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创设丰富多彩的数学学习情境, 提供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教师在教学设计环节应该从学生这一学习者的角色出发, 促进学生的发展, 从学生的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从而使学生能够用数学思想科学地分析问题, 进而解决问题。

传统教学模式的改变还体现在为学生创建的学习环境上, 体现在如何实现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实践创新上。数学教学是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为出发点的, 教师应创造多种有利于学习者吸收内化的机会, 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

二、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策略

新课程标准侧重教学策略的有效实施。这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深入改革有重要的意义。传统的教学模式把教学目标定义在简单机械的知识掌握上, 而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展, 关注学生主动探索求知以及自主支配的时间, 增加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多方位的互动活动, 以确保教学策略有效实施。它不再是纯知识的传授, 还具体提出了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心理世界, 通过课本知识的学习联系到现实生活, 发现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分析和解决问题, 并在这一过程中掌握知识, 培养合作交流等能力。因此, 我们的教学应该打破传统单一的集体教学模式, 采用多元化、多途径的方法。在教学目标制定上要客观全面, 既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双基能力的培养, 还要注意学生人格魅力和品质的提高, 既要提高其全面素质, 又要提高其个体能力, 从“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与态度”三方面着手, 培养学生的全面性, 体现出针对不同学生不同层次的灵活性。

三、新课程标准的主动性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现在的教学要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出发点, 引发学生“学会向数学知识提问”“学会向数学问题解决提问”, 同时“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强调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有效性和普遍性, 诱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有了内需才能有内动力, 有内动力才能有主动性。如果学生存在的外部环境和生活世界缺乏这种诱发因素, 学生的内需也很难产生。因此, 教师对于外部环境的刺激把握和创造十分重要, 我们一定要在情境创设中利用好一定的诱使因素, 催动内因, 形成外部环境刺激, 诱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虽然产生了积极性, 但受到心理不成熟因素、自我调控能力和自我意识较差的因素影响, 对于自我内驱动力的驾驭还不是那么完善。对此, 教师要进行正面引导, 将教学内容和思想情感教育结合起来, 引导学生克服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和障碍, 创设学生不断成功体验的机会, 让学生体验成功, 在失败中磨练意志品质, 提升个人的人生境界。

四、新课程标准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改变过去一言堂的局面, 把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不再是学生学习的督促者而成为了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参与到学生学习中, 鼓励学生学习。为了达到这一目的, 数学教师必须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民主科学地管理课堂。教师不是数学的权威, 没有必要板着脸孔, 而应耐心地倾听学生的想法, 做好有针对性的指导。良好的课堂气氛势必带来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待数学乃至于生活的态度。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态度和兴趣以及听课的注意力产生重要的影响。和谐的师生关系要从上课铃声响起那时做起, 从进入教室的满脸微笑到上课语言的幽默诙谐, 从准确得体的语言到对学生错误的引导都能对师生关系有重大影响, 哪怕你充满对学生爱的目光也会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只要我们把自己的对学生的情感建立在关心和爱护学生的基础上, 必然会唤起学生的学习动力。

五、新课程标准的评价体系

新课程标准倡导评价多元化, 对于数学学习的评价是这样描述的:“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 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 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信心。”这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教师应改变原来的单一笔试模式, 建立多元目标评价和方法多样化的体系, 改变过去的一次性和单纯性的考试, 形成多次结合和互动多元的模式。这样的评价模式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以及数学教学质量。

摘要:数学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对于每个教师来说都是一次全面提升自己教学能力的机会。那么, 我们数学教师如何把握现行的新课程标准呢?本文中笔者简单谈谈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关键词:核心内容,教学策略,主动性,师生关系,多元评价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张定国.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修订说明[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中国课程标准 篇10

一、客观看待十年课程改革取得的成绩与不足

教育部印发的《通知》指出:“2001年, 国家启动了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过十年的实践探索, 课程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构建了有中国特色、反映时代精神、体现素质教育理念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各学科课程标准得到中小学教师的广泛认同。同时, 在课程标准执行过程中, 也发现一些标准的内容、要求有待调整和完善。”《通知》客观评价了十年课程改革取得的成绩和不足, 是政府主管部门对课程“有待调整和完善”的承诺。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经过十年试验, 取得的进展和成就有目共睹, 得到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的理解与认同。尽管在试验前期曾经面临不少困惑, 但在各级教育行政和教研部门、专家学者, 特别是一线体育教师的支持与努力下, 不仅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取得了重要进展, 而且也促进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和教学实践的反思与融合, 推动着课程和教学的发展。

(一) 十年体育课程改革取得的成绩

回顾十年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 取得了许多成绩, 个人认为主要的成绩有三个方面。

1. 广大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新变化

观念是人们对事物的看法, 课程改革这件事物的客观存在决定着人们的意识。观念意识发生了变化, 教育教学改革行为随之变化。体育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变化, 主要体现在几个核心观念上, 即“健康第一”、“通过体育促进学生健康、全面育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和“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十年课改, 这几个核心观念得到了广泛的共识并且深入人心。核心观念指向的是教育观、学生观与知识观, 即教师用什么样的教育观从事教育活动, 用什么样的学生观与知识观教育学生。核心观念决定着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方向与质量。实践证明, 影响课程改革成效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而教师观念的转变是最基本的。体育教师只有不断地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才能不断提高体育与健康教学质量。

2. 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体育教师, 积累了众多优秀成果

十年课改, 一大批认真学习、积极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反思的体育教师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研究、地方课程研究与实践、学校课程研究与实践、教学资源开发、教学改革的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从课改之初到现在, 无论是国家层面、省市层面还是学校层面, 课改成果从试验初期的表浅、宽泛到现在成果深入到课程理念、性质、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 如何落实到教师、教材、学生、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方面, 深入到他们之间的内在关系及其规律的探索上。这些成果不论是真知灼见还是略有瑕疵, 都是宝贵的财富。

3. 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主动性有较大提高, 学习方式有新的变化

课程改革的成效最终要看学生是否受益。十年课改, 体育课成为学生最喜爱的课程之一, 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主动性、独立性有了较大的提高, 学生逐渐成为课堂学习的真实主体。主动的参与、有效的学习、适宜的合作、有效的探究等方式涌现在体育课上, 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科能力不断提高, 这对他们终身学习和终身体育将起到深远的影响。

取得的成绩是广大中小学体育教师艰苦探索、认真实践的结果, 应该充分肯定。一线体育教师作为实施《课程标准》的主力军, 是对课程改革成效作出客观评价最有发言权的鉴定者。十年课改的成果需要珍惜, 更要下工夫梳理、总结, 清楚哪些是正确的, 应该坚持;哪些是有待完善的, 需要修正;哪些是错误的, 应该汲取什么经验教训;清楚成果本身既是新成果, 也是今后发展的基础。

(二) 十年体育课程改革存在的主要不足

体育教师在执行《课程标准》过程中发现一些不足是正常的, 这也是推动课程改革不断完善的基本动力。实践证明, 十年课改存在的主要不足体现在——《课程标准》按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课程基本理念在国家层面确立了“目标统领内容”的思想, 课程目标按照运动参与、身体健康、运动技能、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领域分水平建立了目标体系, 但具体到各个领域和水平阶段的内容标准却很笼统、不便于操作;由于缺乏明确的课程内容, 难以支撑起众多的课程目标;依据目标体系确立的评价体系理念很好, 但可操作性不强。

二、十年课程改革取得的一些基本经验

作为参加了5轮体育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研制的人员, 对近十年课程改革经历的理想与现实、激情与冷静、兴奋与沮丧、挫折与成功等有多种多样的感受, 在跌宕起伏、“波澜壮阔与波澜不惊”的经历中有以下一些认识, 与教师们共享。

(一) 课程改革需要用马克思主义科

学理论作为指导, 要站在时代发展的起点上, 站在中国国情的基础上, 用更宽广的国际视野, 用更扎实的工作, 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继承发展、开拓创新

课程改革涉及2亿多中小学生的健康, 事关中华民族未来国民身体素质的高低。因此, 课程标准必须体现国家意志, 确保课程改革的正确方向, 这就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作为指导, 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论, 避免空谈或空想, 只有理性、务实、实干才能解决中国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

(二) 课程改革要遵循继承、改革、创新、发展的基本规律, 克服片面性, 避免走Z字路, 避免折腾, 少走弯路

课程改革不像建高楼大厦, 对人的塑造需要长期的过程和适宜的环境。因此, 对我国体育课程和教学改革的优秀传统需要继承, 只有知道我们曾经走过的路哪些是顺畅的、哪些是曲折的、哪些是徘徊或倒退的, 知道我们现在走到了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起点上, 才能更清晰地知道我们应该往哪里走, 怎样走得更好。在课程建设中把传统与现代对立起来, 不加分析地把教学大纲定为“内容体系”、把课程标准定为“目标体系”, 既不符合历史, 也不利于课程发展。所以, 遵循继承、改革、创新、发展这一课程改革的基本规律无疑是正确的。需要用全面、辩证、历史、发展的眼光对待课程改革, 避免非黑即白、二元对立、推到重来等思想方法和做法, 可以少走弯路, 减少或避免折腾。

(三) 建立边推进、边改革、边总结、边完善的课程改革机制是课程走向科学化的有效路径

社会的发展、科学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 使得课程改革永无止境。每一次课程改革都会感受到“如沐春风”“焕然一新”, 正说明课程改革适应了社会、科学和学生的发展。但教学实践很快就会验证课程本身的科学性、可行性有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教学实践会不断提出改革的新需求、新经验。因此, 建立边推进、边改革、边总结、边完善的课程改革机制是课程不断走向科学化的有效路径。完善课程改革机制需要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整合并协调专家、教授、教研员、中小学校长和体育教师等各方面的力量, 机制的完善和整合协作在新时期课程改革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四) 建立有效对话、交流互补、互相理解、相互支持的学术氛围是课程发展的必要条件

每次课程改革都伴随着学术观点的争鸣, 有些时候十分激烈。针对课程改革的学术研究, 不同学术观点的争鸣越鲜明, 甚至有一点儿“对立”, 越能够激荡人们的思想, 使人明辨是非, 深入思考。有争鸣是课程建设和发展的一大幸事。但是, 应该区分学术争鸣和课程实施的区别和联系, 学术争鸣主要是从理论探索的角度, 而实施主要是从教学实践的角度, 目的都是为了促进课程完善和发展。面对艰巨复杂的课程建设, 建立有效对话、交流互补、互相理解、相互支持的学术氛围, 使更多的学校体育同仁参与课程研究和实践, 才能有效促进课程发展。

(五) 加强体育与健康课程设计的基础理论研究特别是实证研究是保障课程科学、可行的基础

课程设计需要坚实的理论做基础, 更需要科学的实证做支撑。仅仅从课程内容构建看, 我们从哪些角度确定课程内容, 是从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健康的角度, 是从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方法的角度, 是从文化传承的角度, 是从娱乐学生身心的角度, 是从终身体育的角度, 是从素质教育的角度, 还是从侧重或综合的角度, 无论从哪个角度研究, 也无论内容如何分类, 如何分段, 如何确定难易程度, 如何协调内容之间的相互关联等, 都十分需要更加周密的理论研究, 更加扎扎实实地进行实证研究, 只有用科学分析的方法、用实证的方法, 不断探索体育与健康学科理论, 才能构建出更合适的内容促进学生的发展。

本文陆续将个人学习《课程标准》的体会和如何将《课程标准》的精神落实到体育教学实践中, 提出一些建议, 供教师们参考。

中国课程标准 篇11

关键词:课程标准;课程改革;体育教师;体育教材

2001年7月教育部颁发了体育(1~6)、体育与健康(7~12)课程标准(以下简称《体育课程标准》)从而取代了使用多年的体育教学大纲。体育课程标准无论是目标、要求还是结构、体例都是全新的,蕴含着素质教育的理念和先进的体育教育思想,体现着鲜明的时代气息。

一、对体育课程改革观念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以来,体育课程经历了七次改革,每次改革都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为以后的体育改革打下了基础。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行的体育课程中的以下问题也日益明显地凸现出来。如:课程观念的滞后,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不完全一致,学生的健康教育和思想教育的任务落不到实处,教学内容存在着难、繁、偏、旧的状况,教学方法单调薄弱,课程评价过于强调运动成绩,课程管理强调统一、适应性不强等。课程观念上,突出表现学术性课程和适应地方需要的课程,而对于学生生活教育的课程薄弱;课程内容强调对知识掌握,对于技能和情感等方面要求较少;知识则只强调记忆,较少强调应用;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的整和也强调过少。

新的体育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终身锻炼意识、全民健身意识、与人交往合作意识作为重点。体育课程标准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素质教育的理念,打破了传统的按运动项目划分内容的做法。构建了身体发展、运动参与、运动技能、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把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终身锻炼意识、全民健身意识、与人交往合作意识作为重点,充分照顾到学生的兴趣爱好,满足学生的需求,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人人享受体育与健康的乐趣,这是体育课程标准非常值得注意的变化。课程标准在构建课程的目标体系、拓展课程的学习领域、划分学习水平、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等方面改革力度大,有创新,特色鲜明,时代感强。教学建议对地方和学校课程实施方案的制订、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教训方法的改革都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体现了新的课程和教学观念。

二、对教材的影响

体育教材是体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工具。体育教材应依据体育课程标准而编写。新的体育课程标准赋予了体育教材新的理念,即体育教材应该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包括学生用书、教师用书、教学挂图、幻灯以及多媒体电子教材等多种形式。另外,从新的体育课程视角来看,各种体育场地、器材和校内外体育资源,也与教材一样,都是可以广泛开发和利用的重要的体育课程资源,可使之转化为教材。

新中国成立后,在“一纲一本”或“一纲几本”的影响下,教材知识一本或几本,并且这些教材大多是围绕运动技术项目、发展身体素质或发展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等内容来编写的,过多地体现了竞技体育的思想和强调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和系统性,忽视了儿童的学习与心理规律;重视各门学科的学术性的经典内容,忽视知识与社会和学生生活的联系;知识内容相对陈旧,没有反映科学技术的新成果。“课程标准”出台后,将改变“教师与学生共同使用一种教科书,教师按教科书教,学生按教科书学”的现象。同时,也将改变过去教科书内容陈旧、人文性缺乏和版本更替较慢等现象。“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不同,“课程标准”描述的是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不是限定教师的教学内容;“课程标准”规定学习领域而不是科目,因此它不直接规范教材,而是通过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描述间接影响教学材料的编写。国家鼓励有关机构、出版部门等依据国家课程标准组织编写教材。有条件的学校可根据自身资源和不同年龄学生的需要开发校本课程教材,从而使教材更具有适应性、易读性等。

关于“一纲多本”的理解。国家为了实现教材高质量和多样化,实行了“一纲多本”和严格的审批制度,教材经过严格的审查通过后方可在试验地区进行试验。“一纲多本”要求的是“多样化”,而不是“多本化”,也就是说不能造成多套教材基本上是一个模式(相同的体系、相似的内容、一样的风格)。“多样化”是指教材在符合“课程标准”精神的前提下,体现出不同的体系、不同的个性、不同的风格、不同的地区特色等。所以,“多样化”与“多本化”是有本质区别的。

三、对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的影响

教育目标最终将由学习的结果进行表示,不能没有结果的学习,也不能学习没有结果。以前,“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了学习达到的成果,各界人士也根据“教学大纲”的规定评价学校整体教育效果。出现应试教育之后,学习成果的评价不可避免地由考试的成绩而定,当然成绩越高,教育就越有成效。教育变为精英教育、专业教育,由此使学校、教师和学生负担沉重。课程标准将对此种现象进行改观。因为课程标准规定是最低标准,而不是最高标准,这将保证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和发展性。这些最低标准是基础教育为每一个学生今后的发展和从事终身学习打基础和提高全民素质所必需的要求。这些要求将给学生全面、丰富的发展留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有利于学生自主、多样、持续和有创造性的发展。

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的目的主要是: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与表现,以及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判断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改进教学;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水平、个性的机会,并鼓励和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培养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的能力。体育课程标准的实施转变了体育学习评价的观念。

首先,体育学习评价内容的转变。过去的体育课程学习的评价内容突出表现为过分注重体能和运动技能的评价,体育课程标准增加和完善了学习评价内容。体育课程学习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即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制度、表现与合作精神。评价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理念和评价的公平性。

其次,体育学习评价方法的转变。过去的体育课程过分注重定量评价和终结评价,而《体育课程标准》不仅注意结果的评价,而且重视多数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不仅注意定量评价,而且重视定性评价;不仅注意绝对性评价,而且注意相对性评价。在体育与健康知识学习进行评价时,不太强调单纯的记忆,而是比较强调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再次,体育学习评价形式的转变。过去的体育课程学习成绩的评价形式只是采用单一的教师对学生的外部评价,即教师对照身体素质、运动技能、运动能力的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测试和打分,而《体育课程标准》倡导在对学生学习成绩进行评定时,既要有教师从外部对学生进行的评定,还要有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的评定,以及学生相互之间的评定。

四、对教师的影响

长期以来,人们对教师的解释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是传授知识的人,教育即教师活动本质就是传道受业,传授知识。在实施《体育课程标准》之前,体育教师的角色相对单一,实施《体育课程标准》之后,体育教师的角色和专业行为方式有了深刻变化。

首先,教育观念的转变。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从过去被动的执行者,变成主动地参与课程设计的决策者;在对体育课程目标的认识上,应从唯一关注学生的运动能力表现,转成全面关注学生的发展;在对自身角色的认识上,从等同于一个从事运动技术教学的教练员,转变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真正意义上的体育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从过去强调学生接受学习、机械训练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从强调“教”转为强调“学”,“教”的目的是为了最终“不教”或少教,是为了学生自主学习;在师生关系方面,从决定学生应该学什么、怎样学的主宰,转变为努力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和结果等方面的成绩和长处。

其次,体育教学方式的转变。教育观念的转变必然带来教学方式的变革。《体育课程标准》的实施给教学方式带来的最大变化是更加注重情境创设和学生的自主学习。

再次,促使体育教师职业的专门化与知识结构的调整。课程标准的领悟使教师专业面临巨大挑战,教师的领悟将决定着学生学习的结果。当教师仅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的时候,教师职业可以被同等学历的人所代替;当教师是一个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的时候,教师的职业才具备了不可替代性。单就运动技术和技能的传授而言,专业的教练员是完全可以胜任的,甚至一个稍有体育特长的人,就可以替代体育教师的工作。但是,就通过体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和培养以及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言,那就只有合格的体育教师才能胜任。也只有到了这个时候,体育教师和体育课程的独特作用才能充分地体现出来,体育教师的职业才真正具有不可替代性。在此过程中,也就是教师职业的专门化的过程,要求体育教师现有的知识结构必须进行调整和拓展,不仅应具备专业的基本知识技能,而且还必须具备提高其教学的基本素质。

参考文献:

[1]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制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2.

[2]钟启泉,等.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92.

[3]何敏学,宋强.新课程改革对体育教师的新要求[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4,20(2):114-115.

[4]杨丽娟.新课程视野中的教师培训改革[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1):1-3.

《课程标准》哪里去了 篇12

文言文

1.孔子语录

2.《鱼我所欲也》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曹刿论战》

5.《邹忌讽齐王纳谏》

6.《出师表》

7.《桃花源记》

8.《三峡》

9.《杂说》(四)(即《马说》)

10.《陋室铭》

11.《小石潭记》

12.《岳阳楼记》

13.《醉翁亭记》

14.《爱莲说》

15.《记承天寺夜游》

16.《送东阳马生序》

古代诗词

17.《关雎》(关关雎鸠)

18.《蒹葭》(蒹葭苍苍)

19.《观沧海》(东临碣石)

20.《饮酒》(结庐在人境)

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

22.《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

23.《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

2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

25.《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26.《望岳》(岱宗夫如何)

27.《春望》(国破山河在)

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

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

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

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

32.《观刈麦》(田家少闲月)

33.《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

34.《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

35.《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

36.《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

37.《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

38.《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39.《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40.《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4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42.《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

43.《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4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45.《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

46.《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47.《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

48.《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49.《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

50.《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但是,这50篇古诗词文在几个版本的教材中要求却是不一样的:

其中,《出师表》、《马说》在人教版教材中被列为略读课文;《马说》、《醉翁亭记》、《送东阳马生序》等三篇在语文版教材中被列为略读课文;《观沧海》、《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游山西村》在苏教版教材目录中没有明确标出(稍不注意就忽视了);……

当然,其他版本的教材也就不得而知了。照这样,如果有几十个版本的教材,这50篇古诗词文的要求岂不面目全非了。我不禁愕然,《语文课程标准》上推荐背诵的文章到了具体的教材中怎么就变了样,成了“略读课文”,成了“查无此人(篇)”。“略读课文”、“查无此人(篇)”的篇目又怎么去落实背诵的要求呢?

也许,可以这样解释———这些篇目不都是推荐的吧!既然是推荐的,我们完全可以根据教材的编写需要确定它是作为“精读课文”还是作为“略读课文”,甚至,我们觉得它不好,完全可以舍弃。应该说,这种解释也是挺有道理的。

但是,教材编写的专家学者们是否思考过这样一些问题:有的省市同时使用几个版本的教材,中考时只能用一套试卷测试,请问他们该怎么办?有的地方偏僻,根本就见不到《课程标准》这类书籍,这些地方的老师只能凭借课本进行教学。但是,教材中却把“课标”中推荐背诵的篇目定为“略读课文”甚至残缺,这岂不误导了老师们的教学?有的年轻教师刚走上工作岗位,还不知道《课程标准》为何物,只知道根据课本进行教学,这对年轻教师岂不又是一误导?教材内容与《纲要》的不一致,可能造成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许多不便,尤其在应试教育尚未完全退出历史舞台的今天,教材依然是考试的重要参考标准,因而,教材内容与课程标准要求统一至关重要。

况且,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纲要》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同时,《纲要》第十二条指出:教材内容的选择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教材编写必须依据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者必须领会和掌握本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和各部分的内容,并在教材中予以充分体现。课程标准是教材的编写指南和评价依据,教材又是课程标准最主要的载体。教材的编写思路、框架、内容不能违背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和要求。

换句话说,课程标准就像国家的宪法,它是制定其他一切法律的依据,其他一切法律不得与宪法相冲突,否则,视为无效。同样,任何教材的编写都得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当然,课程标准如有问题应提请相关部门修订。

上一篇:拓展审计下一篇:高校廉政档案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