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英语课程标准

2024-05-29

新英语课程标准(共12篇)

新英语课程标准 篇1

语言技能:一级要求将实验稿课标中“能唱儿童歌典15~20首, 说歌谣15~20首”改为“能学唱英语儿童歌曲和歌谣15首左右”, 删去“能表演英文歌曲及简单的童话剧, 如《小红帽》等”;同时考虑到语言学习的渐进性, 增加了“能模仿范例词句”。二级要求中, “能表演歌谣或简单的诗歌30~40首, 能演唱英文歌曲30~40首”被改为“能学唱简单的英文歌曲和歌谣30首左右”。

语言知识:2011年版课标在词汇上明确了“能初步运用400个左右的单词表达二级规定的相应话题”。2011年版课标在语法上明确了学习的内容, 提出“在具体语境中理解以下语法项目的意义和用法:名词的单复数形式和名词所有格;人物代词和形容词性物主代词;一般现在时, 现在进行时, 一般过去时和一般将来时;表示时间, 地点和位置的常用介词;简单句的基本形式”, 明确了11个功能和话题项目。相较于实验稿课标, 2011年版课标降低了词汇量要求, 增加了语法学习内容, 整合了功能和话题项目。

情感态度:增加了“乐于感知并积极赏识使用英语”“在小组活动中能与其他同学积极配合和合作”“遇到困难能大胆求助”等, 显得更加具体。

学习策略:增加了“在课堂交流中注意倾听, 积极思考”。

文化意识:增加了“在学习和日常交流中, 能初步注意到中外文化的异同。”

此外, 2011年版课标对词汇表进行了修订。规定了五级应学习1500个单词, 另有100个单词由各地教育主管部门自行决定是否增加。在小学的词汇量方面, 课程标准予以明确, 提出弹性要求, 总体要求学习600~700个单词。2011年版课标专门列出了二级词汇表, 共423个单词, 为二级基本词汇。其他200~300个单词由各地或教材编写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就有章可循, 减少了盲目性。在单列的二级词汇表中, 未列出单词的词性和中文释义, 这是一个大的变化。为什么这样做呢?因为, 英语单词的词性和词义是在具体语境中体现出来的, 标出词义与词性后, 会造成部分教师脱离语境教授单词, 学生脱离语境记忆单词, 不利于学生形成有效的词汇学习策略。同时, 不列词义与词性, 也有利于教材编者和教师在拓展课程资源时灵活安排。

新英语课程标准 篇2

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使外语,特别是英语日益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和与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学习和掌握一门外语是对21世纪公民的基本要求。

近年来,小学开设英语的地区日益增加,规模迅速扩大。教学实验项目的开展为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提供了经验和基础。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适应21世纪我国国民综合素质提高的需要,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秋季起,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为指导全国小学英语教学,特制订小学英语课程基本要求(试行),作为小学英语课程实施、教学评价、教材审查和选用的主要依据。

一、课程目的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发展需求,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使他们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二、起始年级与课时安排

小学英语课程开设的起始年级为三年级。为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小学开设英语课程应遵循长短课时结合、高频率的原则;保证每周不少于三次教学活动。

三、四年级以短课时为主;

五、六级长短课时结合,长课时不低于两课时。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

目前对小学英语教学共提出两个级别的要求:一级为小学三、四年级的教学目标要求,二级为小学五、六年级的教学要求。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超过二级的要求,有困难的地区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后可以适当降低要求。

小学英语教学的目标要求

级别一 级

目标类别听、做

目标描述

●能根据听到的词语识别或指认图片或实物

●能听懂课堂指令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能根据指令做事情,比如指图片、涂颜色、画图、做动作、做手工等●能在图片和动作的提示下听懂小故事并做出反应。

目标类别说、唱

目标描述

●能听录音并进行模仿

●能相互问候

●能交流简单的个人信息,如姓名、年龄等

●能表达简单的情感和感觉,如喜欢和不喜欢

●能够根据表演猜意思、说词语

●能唱简单的英语歌曲15-20首,说歌谣15-20首

●能根据图、文说出单词或短句

目标类别玩、演

目标描述

●能用英语做游戏并在游戏中用英语进行交际

●能做角色表演

●能表演英文歌曲及简单的童话剧、小红帽等。

目标类别读、写

目标描述

●能看图识字

●能在指认物体的前提下认读所学词语

●能在图片的帮助下读懂小故事

●能正确书写单词和句子

目标类别视听

目标描述

●能看懂语言简单的英文动画片或程度相当的教学节目。视听时间每学年不少于10小时(平均每周20—25分钟)

级别二 级

目标类别听

目标描述

●能在图片、手势的帮助下,听懂语速较慢但语调自然的话语或录音材料

●能听懂简单的配图小故事

●能听懂课堂活动中简单的提问

●能听懂常用指令和要求并作出适当的反应。

目标类别说

目标描述

●能在口头表达中做到发音清楚、重音正确、语调达意

●能就所熟悉的个人和家庭情况进行简短对话

●能恰当运用一些最常用的日常套语,如问候、告别、致谢、致歉等●能在教师的帮助下讲述小故事。

目标类别读

目标描述

●能认读所学词语

●能根据拼读规律读出简单的单词

●能读懂教材中简短的要求或指令

●能读懂问候卡等中的简单信息

●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或短文

目标类别写

目标描述

●能根据要求为图片、实物等写出简短的标题或描述

●能模仿范例写句子

●能写出简单的问候语

●写句子时能正确使用大小写字母和标点符号

目标类别玩、演视听

目标描述

●能按要求用英语做游戏

●能在教师的帮助下表演小故事或单话剧

●能表演歌谣或简单的诗歌30-40首(含一级要求)

●能演唱英文歌曲30-40首

●能看懂英文动画片和程度相当的英语教学节目,每学年不少于10小时,平均每周不少于20-25分钟

注:

1)小学英语的话题范围包括数字、颜色、时间、天气、食品、服装、玩具、动植物、身体、个人情况、家庭、学校、朋友、文体活动、节日等。

2)小学阶段学生接触的词汇以话题范围为主,总量控制在600-700单词。本教学要求对词汇不作具体规定

四、教学模式与方法

根据小学生学习的特点,小学英语教学要创建以活动课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小学英语教学不讲解语法概念。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采用听、做、说、唱、玩、演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侧重提高小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和初步用英语进行听、说、唱、演的能力。小学五、六年级的英语教学,在进一步加强学生听说能力的同时,发展初步的读写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五、教材与资源

小学英语教材应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与语感;要有利于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培养他们对异国文化的正确态度。教材还应有利于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和做事情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认识世界的能力。小学英语教学应尽量采用多种媒体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录音机、VCD机、广播、电视、网络等设备和技术,创设良好语言环境和充分的语言实践机会。

六、教学评价

小学英语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评价形式应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评价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以学生平时参与各种英语教学活动所表现的兴趣、态度和交流能力为主要依据。

三、四年级的期末或学年评价基本不采用书面测试方式,应采用与平时教学活动相近的方式进行,通过对学生的观察和与学生交流等方式评价学生。

五、六年级的期末或学年考试可采用口笔试结合的方式。口试要考查学生实际运用所学语言的能力,考查要贴近学生生活。笔试主要考查听和读的技能。

新英语课程标准 篇3

传统的英语作业模式是以抄写、背诵、句型练习为主的。这种作业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巩固所学的知识,但在形式上比较单调、枯燥.所以学生对作业缺乏兴趣;而且这种作业比较片面.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另外,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调查组的调查结果也表明:。教师经常布置的作业多是书面习题与阅读教科书.而很少布置如观察、制作、实验、读课外书、社会调查等实践性的作业。这一结果也反映出我们当前作业的现状及其不足。因此,进行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模式的改革是势在必行的。

一、作业模式改革的依据

1、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就是说,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主动思维的学习方法。显然,传统的作业模式已经难以达到这个要求。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自信心。‘新课标>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因此,教师在给学生布置作业时必须考虑作业是否符台学生的特点.学生对作业是否感兴趣,是否喜欢做,学生在完成作业后.是否能获得成功感。是否对自己的英语学习能力持有自信心等。只要教师能够考虑到这些问题。调整作业的方式方法。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3、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应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拓宽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英语学习不仅是学语言,也是在学文化。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如果能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引,使得学生拥有更多的空间去了解书本中没有的东西.去探索语言背后所蕴涵的文化背景。会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带来很大的帮助。

4、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新课标)指出,英语教学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要着眼于教会学生一些学习方法,而不应只停留在背诵和抄写上。应该加强听、说方面的练习,要求学生借助各种媒体,如画报、VCD、电视、网络,增强英语视、听量。这些都可以成为学生英语作业的内容,使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得到提升。

二、作业改革的新模式

为了克服传统作业的弊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作业更加充分地发挥它的效用,笔者结合自己的日常探索和教学实践.设计了以下几种作业模式。

1、听说作业。英语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于听说能力的要求很高。如何使英语作业适合这种需要,笔者实践了以下做法。①在听的方面,要求学生把当天学过的内容的录音听一遍。听完后将自己跟说的情况录下来,再找家长和同伴作评价。教师在教完一单元后。抽查一部分学生的录音带,在课堂上放给全班听。请全体学生一起参与评价。由于学生的表现欲很强,都希望自己能被抽到。这样一来。学生们课后听录音和跟说英语的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样既达到了练习的目的,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学生的语音语调也更加标准。同时也增加了他们英语会话的自信心。②在说的方面。给学生在每节课前设置一个。Mow time。。让他们随意表现。形式多样:讲英语小故事、英语笑话、英语绕口令、英语谚语、自编小对话等。学生都想在这个时间展示自己,因此课后的准备都很积极。自己找材料,自己背诵排练。整个作业的过程都是主动的,没有把作业当成负担。

2、自选作业。《新标准》指出:教师要让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去选择、决定、去思考、去体验、感悟,去创造、实践、应用。学生是完成作业的主体。但他们又是不同的个体,他们对事物的体验、兴趣各不相同。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承认个性差异。因此,英语作业在考虑共性的同时,也应兼顾个性差异。使作业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园地。笔者在实践中采用了。作业超市的形式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作业,达到了较好的效果。例如.笔者在教完‘英语>(新目标)九年级Unit8:I Will Help Clean up the City Parks后设置了分层作业:①录音作业。模仿课文录音的语调.朗读课文内容;②对话作业。根据听力录音的内容,自编小对话介绍Jimmy;③实践作业。查找一项关于志愿者工作的信息.三天后写出此项工作的具体内容介绍给班里的同学。作业难度逐步加大。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这些作业.基础差的学生选择完成一项作业.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选择多项作业。这种形式增加了作业的弹性,把选择权交给了学生.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需要的差异.体现了学生的主观需求.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加上相应的评价制度。完成一项作业加一分。三项都完成加六分。结果,只有一小部分学生选择了一项作业。大多数学生都是自愿完成了三项作业。事实表明,学生自主地完成自选的作业,积极性明显提高了,作业拖拉的现象减少了。学生自己选择想完成的作业,多了选择的空间。多了主动的权利。作业为他们增加了乐趣。

3、课题类作业。目前,课题研究(project work)已成为一种重要的作业形式。这类作业可以限时长一些,一般给一周左右的时间。课题内容一般和所讲话题相关。例如,在讲食物和饮食习惯时,笔者让学生做了一个。中英饮食文化对比”的课题。把全班分成六个组,给一周的时间去搜集不同的食物和饮料.在小组内汇总后编制一个。中英饮食文化异同表。一周后.拿到课堂上做汇报,当堂评出等级并给全组人加相应等级的相同分数。每组的同学都希望自己的小组最好。所以在查找资料时都非常努力.而且在作汇报时都争做presenter,展示自己小组的成果。这种作业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并且教给他们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让他们学会使用各种媒体搜集信息,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了基础。

农村英语教师如何适应新课程标准 篇4

一、初中英语教师的素质有待提高

众所周知,大力发展素质教育,教师是关键。高素质的英语教师以及渴求学习、积极进取的学生是提高英语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那么,目前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师资状况如何呢?

农村师资力量薄弱,许多正规师范大学毕业出来的老师不愿意到农村教学,所以就从社会上招考了一些非师范毕业生,这些人没有收到正规师范学校的系统培养,有些教师是社会招考进来的,没有在大学里受到系统的专业培养,只是经过短暂的岗前培训或没培训,凭借大学里学的一点英语就从事了初中英语教学。他们之中有大部分是教学基本功不过关,如发音不准确,口语和听力基础差,书写不规范,教材教法不熟悉以及专业知识面窄等。

二、农村初中英语教学问题多

长期以来,我国中学课程结构单一,除了学科课程外,活动课程类、实践类课程往往有名无实。课程设置不能反映现代化建设对基础教育的要求,尤其忽视本应该在基础教育阶段大力加强的能力培养,严重损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甚至影响了义务教育的普及。所以我们要打破以教师为中心,单向传授知识的“教学观”。彻底转变观念,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独立的思考。传统的填灌式的教学方式严重影响了英语教学方式的改进,阻碍了英语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的突破与创新。

三、农村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许多问题

一直以来,我国农村初中英语教学质量较差。出现了大量学生向城里涌的现状,留在农村的学生都是父母没能力,或学生基础非常差。在课改阶段,如何稳步提高农村初中英语教学质量,是个十分艰巨的任务。目前十分突出的一个问题是,来自农村的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积极性不高,有的甚至不愿意学习英语,怕学英语,造成差生越来越多。这种情况对初中英语教学影响极大。出现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有:一是同学们自身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受到目前一股新的“读书无用论”的影响。二是差生存在叛逆的心理,造成大面积掉队现象,严重影响了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除此之外,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死记硬背,学习方法单一,学习积极性不高。我们了解到,初中学习中,学生大多数对英语的学习无兴趣,考前突击,60分万岁,多一分浪费的不正之风,严重地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素质教育的普及。

四、解决策略

1. 教师须提高自身教学能力,提高教育理论水平

(1)不论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下,还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的自身素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一方面,广大农村英语教师应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广泛阅读各类书籍。另一方面,教师也应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提高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提高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的能力。

(2)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按照新课改的指导思想,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要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即教师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而中学英语新课程目标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上,主张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相统一。具体为:

(1)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教师不再是“教育的中心”,而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参与者和合作者。

(2)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展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并帮助学生发展探究知识、获取知识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2. 深入了解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加强学法指导

初中的学生处于身体不断发育,心理尚有点幼稚的特殊时期,教育成败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发展。同时,学生又是学习的主体,只有使其对英语学习和英语文化产生积极的热情,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好成绩。因此,在英语教育教学中,农村教师要特别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关注学生的情感,观察其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变化,对学生平等相待,褒贬有度,尊重每个学生,尤其是那些性格内向、思想有压力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大胆尝试、大胆创新,不怕错误,敢于改错。教师还要创设各种丰富多彩的、形式多样的课内、课外活动,使其合作学习,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加强团结精神,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健康、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其不仅在知识上有所收获,而且在成长中得以健康发展。

3. 强化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正确的学习方法能使学习事半功倍。教师应积极、正确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帮助他们形成以能力发展为目的的学习方式,鼓励他们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和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运用技能,为学生独立学习留有空间和时间,使学生有机会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后,学生们能根据自身特点和学科特点,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并根据自己学习的需要和学习内容的变化不断地进行调整。

新《英语课程标准》的感想 篇5

根据全国小学英语课程发展的实际,以及2001年出台的《英语课程标准》对小学英语教学的指导性不够突出,对小学英语的具体学习内容目标要求得不够具体,小学阶段词汇表、语法项目没有分别列出;对小学英语教学和评价指导力度不够,缺乏可操作性建议和案例,等等问题,修订后的英语课程标准在小学阶段主要体现如下特点:

一、理念更先进

1.更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修订稿中首次将英语课程的性质界定为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语言学习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交流、沟通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加强人格品质和道德情操的修养。一个人如果具有较强的语言交际能力、较高的综合人文素养,他会更快地适应社会变化,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重的理念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2.更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修订稿在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更注重了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不仅体现在基本理念的调整上,也体现在了课程内容的设置和各级目标的描述中。语言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学生的学习必然经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渐进深入过程。修订稿强调了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更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

二、目标更清晰

就小学英语教学而言,修订稿在对原有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目标微调的基础上,在技能教学参考中,对各项技能教学的目的、技能要求以及主要活动都给予了分级描述,还明确了小学阶段语法教学的内容与要求,列出了小学阶段应掌握的423个基本词汇,这些也是以往教学中老师们感到比较模糊或困惑的地方,这次课标的修订能使老师们在教学中更好地把握教学目标。

三、方法更具体

课标对于一线老师而言,不仅是理念的引领,也是方法的指导,老师们看了后知道做什么、怎么做。如实施建议中对教学和评价都给出了具体的、符合实际的建议,同时评价方式与方法的举例非常详尽,不仅例举了各项技能不同级别的评价方案,还有对评价方案的评析,对

新课程标准下英语教学方式改革 篇6

知道了这些要求,那我们英语老师应该怎么做怎样来改变我的课堂呢?

第一,要能够合作。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就是教师走下讲台,置身于学生中间,与学生“打成一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愿意合作,更要能够合作,教师不要把自己看作孤立一个人,而是要把自己作为课堂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讲课”容易,合作则不容易,可能因为相互启动发而产生新的想法。合作的课堂不那么“规规矩矩”,不那么整齐划一,合作的课堂效果的保证是靠情境的创设、已有知识和经验的调动、思维的激活。

第二,英语教学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每一个学生都蕴藏着极大的学习潜能,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特别是对于农村中学来说英语基础比较薄弱,不要放弃每一个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同时,要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往往是最好的老师,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尽可能地提供学习空间,让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乐趣,获得满足感与成功感。多年来,我们总是把知识教育放在教学的首位,而忽视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在课改中,我们的英语教学要尊重学生,注重情感教学,承认学生之间是有个性的差异的,比如,女生长于记忆单词、规则,男生长于阅读思考;有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很强,有的学生擅长书面表达,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根据所教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指导,抓住每一点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英语教学要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对于英语的学习,跟注重要求学生掌握听说读写这四种技巧,这四种技巧实际上是融为一体,种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以及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特别是现在,随着英语在社会上实际运用越来越广,对英语的要求进一步的提高。高考已不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听和读是语言的输入,也就是吸收的技能,说和写是语言输出,也就是表达的技能。一个人运用语言的能力必须在吸收信息与表达自己的交际过程中得到提高。在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既是学习目的,又是学习手段。

第四,学习必要的语言基础知识。基础知识是形成能力的基础,虽然,我们反对把英语课上成语法课,并不是说我们就不必学语法。语言基础知识是语言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发展语言技能的重要方面,虽然不能把学习语言基础知识作为课堂教学的唯一目的,不能把英语课上成语言知识课,作为一门外语掌握一定的语法知识还是很有必要的。有人就认为是学习语言基础知识就是把知识与能力对立起来,这种认识显然是不对的。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会把基础语法融于学生应用当中,例如,课堂上的造句是最好的讲解短语应用的好方法。也就是说我们老师怎样把无味知识结合课堂实际,用生动方式教给学生,才是我们课堂的重点。

第四,英语教学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使用为我们的英语课堂情景教学注入了活力,将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景中,便于学生英语语言的领悟,同时也利于学生操练语言,运用语言。我们可以借助于之一技术把英语学习的情景设计得生动活泼,富有创意,图、文、声、像并茂,学生各种感官受到刺激,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更有利于他们语言能力的提高。这同时也给我们老师提供了一个好的教学环境,在这种练习中学生可以充分地表现自我,其抽象思维能力与形象思维能力得到了同等发展,同时在同学活跃思维课堂上对于老师讲解更加容易。另外老师们利用多媒体来使我们的语法教学,可以是生动小图标来增加趣味性。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不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浓厚的学习兴趣与主动参与,形成了学生优化的内部心理过程。使课堂成为充满活力与创意的学习场所,使学生成为主动学习者。

新英语课程标准 篇7

如果学习者不犯错误, 不从外界对他们的错误给予的反馈中得到提高, 他们学习语言的进程反而会受阻。因此, 错误不是消极的东西, 而是创造性学习的表现, 说明他们正在学习语言。错误是不可避免的。正确的做法不是防止错误的产生, 而是在错误出现之后认真研究它们。我们的学生是在自己国家里学习别国人的语言, 接触外语的机会十分有限, 没有那么的正面语料输入使学习者去意识和改正自己的错误。在这样的一个语言环境里, 如果教师很少纠正学生的错误, 对学生的错误听之任之, 只在旁边当“组织者和帮手”, 而学生又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 他们的错误自然会长久地呆下去。而“有错必纠”的传统做法, 其结果是, 在外语教学中教师紧紧抓住学生的错误不放, 对学生的言语错误的讲评和更正成了课堂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这种对待学生言语错误的方法是一种消极的方法。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如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以下简称《标准》) 在给教师的教学建议中提到:“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鼓励学生大胆于使用英语, 对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笔者认为这一建议的提出是有它的理论基础的。

应用语言家克拉申 (Krashen, S.) 从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研究第二语言习得, 经过数十年的苦苦探索, 于80年代初发表了两部专著:《第二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学习》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 (1981) 《第二语言习得的原则和实践》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 (1982) 。克拉申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主要由五个假设组成:习得-学得差异假设 (The Acquisition-Learning Hypothesis) ;监检假设 (The Monitor Hypothesis) ;输入假设 (The Input Hypothesis) ;情感过滤假设 (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 和自然顺序假设 (the Natural Order Hypothesis) 。其中的情感过滤假设认为, 有了大量的适合的输入的环境并不等于学生就可以学好目的语了。第二语言习得的进程还受着许多情感因素的影响。语言输入必须通过情感过滤才有可能变成语言“吸入” (intake) 。情感状态, 主要指焦虑和放松这互为对照的精神状态。它在较大程度上也影响着外界的语言输入。在第二语言或外语的学习中, 焦虑较少的人容易得到更多的语言输入。同样, 心情放松和感觉舒适的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显然学得更好。

这一假设给语言教学的启示是语言教师应“create a classroom atmosphere that is interesting , friendly , and in which there is low affective filter for learning” (Richards:138) 。对于学生所犯的语言错误, 只要不影响正常交际的顺利进行, 教师应采取宽容的态度 (即予以接受而不立即纠正) , 这样有利于学生减轻运用目的语时怕犯错误的心理压力,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这样才有可能提高学生语言习得的成功率。

教师对出错、纠错的态度往往能影响学生对目的语 (英语) 及语言学习的态度, 因此作为教师我们有必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 区别对待学生的错误。现就在初段教学中经常遇到的几种情况做一些粗浅的探讨, 以求教于广大同行。

1.口头表达

学生刚开始学习用外语交谈时, 总是顾此失彼。当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思想的表达、

意义的传递时, 就会忽略语法。因此他们在时态、人称、数、主谓一致等方面常出现错误。这些语法错误对交际并无大碍, 听话人根据上下文可以理解说话人的意图。老师也不必刻意去纠正他们的错误 (语误) , 而是让他们采取内省自纠的办法。克拉申的监检假设认为在交际过程中人们会用已习得的知识来纠正自己的错误。事实上, 可能他们话音刚落, 就意识到自己犯的语法错误, 有时对方的话语也能使他们看到刚犯下的语法错误。设想, 一位学生正在表达自己的观点, 只听老师说, ‘Hey wait , you said “taked” but it should be “took”, he took … repeat ‘, 学生的思路会被打断。如果教师经常这样急于纠正学生的错误, 打断他们的表达, 则会干扰正常的对话, 破坏练习的目的, 将不利于发展他们的口语表达的流利性。记得笔者在刚开始教学时, 为了指出学生的错, 也常常打断学生, 后来发现班上其他学生也有了这样的毛病。后来再改时, 很费力。许多有经验的教师在学生发言时, 通常就在一旁认真地观察倾听, 同时会记下学生精彩的语句或没有表达清楚及重大的错误。无论学生是对或错, 他们都带着兴趣与支持的目光去倾听, 而不肯定“正确”或“错误”。在这种信息性而非评价性的气氛中, 学生可获得大量他们所要知道是东西。采用这种非评价的方法, 也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在活动结束后教师也是先询问班上其他同学的想法, 这样做也是为了培养学生之间互相学习的合作精神。沉默法 ( The Silent Way) 认为 , “ Learners exert a strong influence over each other’s learning. They must learn to work cooperatively rather than competitively . They need to feel comfortable doth correcting each other and being corrected by other .” (Richards:106) 。在肯定学生的发言后, 教师再指出班上学生没发现的一两处语言能力错误, 因为这种错误学生一般自己不能发觉和纠正。如, “Jim used to run slowly , but this time he was first past the finishing line . He must train hard .”在这句话里, 说话者想表示对 Jim 过去行为的推测, 但还没学过“ must have done ”这个结构, 所以教师有必要告诉学生正确的表达方式, “Jim must have trained hard .”最好再举几个例子。如, “The classroom looks so neat. Some students must have cleaned it .”“My skirt was too long for me yesterday , but now it’s just right . My mother must have shortened it for me .”也可给学生一些情景, 让学生有机会运用这个新结构。如, “There weren’t any eggs in the fridge this morning, but now there are some .What do you think Mum has done”于是学生给出了一些反馈, 如, “Mum must have shopped for some eggs./Mum must have been to the supermarket.”值得一提的是, 在教师纠错的同时, 有一个反馈和纠错一样重要, 那就是给发言的学生一个肯定的反馈。一些简单的鼓励话语, 如, “Good!”, “Very good!”, “Good Job!”, “Well done!”“I like your story/ dialogue.”, “Wonderful!”, “Excellent!”, “Fantastic!”, “Terrific!”, “Fabulous!”, “Marvelous!”, “You’ve done a good job!”, “I really enjoyed your story.”等等, 都将对学生的英语学习产生不同寻常的影响。就有一位家长来校告诉任课老师, 有一天她儿子回家乐滋滋的, 询问后得知原来是早上英语课上他发言后, 老师说了一句“Very good!”。就这么一句简短的评价让学生高兴了一天, 可见学生是多么在乎我们的肯定反馈, 我们为什么要“吝啬”呢

2.书面表达

对于学生在书面作业中暴露出来的错误, 翻看不同班级学生的作业本, 就会发现不同任课教师批改作业的方法不同。有的尽管学生作业中有错, 教师也是打一个大钩, 上面加一小点;有的作业本上则都是教师认真批改后留下的红笔的痕迹。有错必纠, 亲自修改, 至于句子结构有错的则整句重写, 认为不把学生的错改过来, 就是不负责, 因此批改作业往往要花去好多时间。尽管教师改得很辛苦, 学生看到到处是红笔痕迹的本子也开心不起来。曾经听一家长说起他的孩子看到老师在他本子上批改时写得比他做得作业还多, 心里便自卑起来, 心想自己的英语太差了。也许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写作教学。写作作为一个重要的输出环节在语言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写作教学可巩固已学过的语言知识, 发展学生的语言技能, 因为写作时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思考, 所以对那些语言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 写作教学更加适合。当然, 写作教学还可以提高写作技能本身。如果教师做过多的改动, 这无疑传递给学生一个信息, 即他的写作很糟糕。其实教师批改写作, 也应遵照口语教学中纠错的原则。把注意力放在写作内容, 写作技巧和语法上。对语言行为错误, 或是笔误, 如人称和数不一致, 拼写错误, 教师可以在有错的地方划线再写上一些符号, 如“S”说明是拼写错了, 又如“WO”说明是句子的语序出错了, 然后由学生自己去订正。对语言能力错误, 如果是已讲解过的语言点, 教师可以在学生作文旁边空白处或下面写上‘see X grammar book page X’。有经验的教师还把有代表性的错整理出来, 由全班同学一起讨论或在班上作讲解。至于有些错误, 教师无法判断学生想表达的意思, 那么最好给学生面批, 直接请学生用母语说出他在使用那一错误语形式时想表达的意思, 然后再重新建构正确的外语表达形式。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王初明教授提出的“写长法”主张教师在批改作文时, 认可优点, 不改或少改错误, 在课堂上选评佳作, 树立榜样, 即使分析错误, 也主要针对优秀作文来进行。给这样的作文挑毛病不大会挫伤作者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对书面作业的批改还可以将教师批改与学生相互纠正错误结合起来。最新的一些研究都不同程度地证明, 同学间的互相更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写作水平, 对减少错误, 提高学习有促进作用。特别是认识语法和词汇方面的错误, 发现自己在内容、结构、思路和书写等方面的错误。当然, 要让学生自查、互查, 首先应让学生知道查什么、纠正什么, 从那些方面入手。通常学生通过自查、互查可消灭语言行为错误。

《标准》把“在使用英语中, 能意识到错误并进行适当的纠正”列入五级学习策略的目标之一。如果在口头交谈中, 学习者往往没有时间去考虑斟酌语法, 注重的是说话内容而不是形式, 因此在口头使用语言时常有错误 (语误) , 但经人指出后能够自己改正, 那么在写作时, 学习者有足够的时间去选择和运用语法规则, 注意力集中在所用语言的形式上, 也就是说, 可以去考虑语言的正确性。书面作业的自查、互查更是培养学生这一学习策略的有效途径。只有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这一学习策略的训练, 学生在学习中才会有意识地尝试和使用学习策略。

为了取得较好的效果, 教师在纠正学生错误的时候要讲究方法, 尤其要了解学生的心理。例如学生对自己语言质量的认识, 对待错误的态度, 不同学生的心理差异等。我们教师只有不断学习, 更新知识, 在实践中积极探索, 才能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适应自己的工作。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英语教学反思 篇8

1 当前初中英语教学面临的问题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简称《标准》对英语课程任务是这样描述的: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使学生树立自信心,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 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但目前中学英语学习现状远不如《标准》中设定达到的要求, 在各方面都还存在着问题。

1.1 学习兴趣

学生在未接触英语前, 一听说要学英语, 就对英语产生了好奇心和新鲜感, 当他们一接触英语并能说上几句时, 好奇心有增无减。通过观察提问、座谈问卷等方式, 我们了解到低年级到高年级的学习兴趣情况是:大部分学生由于对英语由陌生变为熟悉, 不再有好奇心和新鲜感, 甚至原来有兴趣的学生随着年级的增高, 知识难度的加深, 兴趣不仅没有得到巩固和加强反而有所下降。

1.2 情感态度方面

初学者很重感情, 对人富有热情, 喜欢用英语向老师和同学打招呼, 还喜欢用英语介绍自己的朋友和老师:他们用英语进行表演、猜谜、游戏、唱歌时, 积极性高, 乐于模仿, 敢于开口, 不怕出错, 有较强的主动参与和合作精神;在课堂上积极大胆回答问题, 但进入高年级后随着年级的增高, 他们变得容易害羞, 怕出错, 怕被人嘲笑, 课堂上不愿积极举手回答问题, 不太乐意参与各种英语实践活动, 活动中不积极主动与人合作, 碰到问题不主动向老师请教。

1.3 学习策略

初学者一般在学习碰到困难时, 能主动向老师和同学请教;能克服害羞和焦虑心理, 乐于向其他同学提供帮助。但进入高年级后却变得不太愿意运用所学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 大部分中学生反映他们对学习策略了解不够, 很少接受过学习策略的训练, 所学语言知识不能灵活练习和实践。

1.4 师资素质问题

这套教材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对有些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有的教师长期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不重视也不善于创造性地组织丰富多样的课堂语言实践活动。采用新教材后, 不熟悉新教材强调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 认为新教材不好教;新教材对教师自身的英语语言水平, 尤其是口语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达不到这个要求。这些教师在教授新教材、组织学生英语实践活动时常感到力不从心。无疑, 教师在英语教学方法及自身英语水平方面欠缺就会直接影响到英语教学的质量, 这也是实施这套教材中英语教学师资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2 英语教师教学理念转变的必要性

针对以上的问题, 作为中学的英语教育的主体应该进行一系列的反思及改革。英语教学作为一门语言的教学, 其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言语技能, 即运用语言的能力, 因此其课堂教学具有不同于其他课程课堂教学的特点。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 根据中学教材的内容编排突出了对这种能力的培养, 应采取指导性的学案模式, 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双向运用。英语的课堂教学应当反映这种特点, 以用为主, 树立一种“大英语教学观”, 让英语教学走出课堂, 走向社会。

而作为语言的传播者, 英语教师必须要从自身出发改变教学理念。英语教师要转变的第一个观念是:英语教学不是语言知识的教学而是言语技能的教学。过去, 由于考试指挥棒的影响, 英语教师过分强调英语知识的教学, 结果培养了一批“哑巴英语”“聋子英语”。这次中学英语教材的改革为教师观念的转变奠定了基础。然而传统考试的“余威”仍在, 考试依旧是教学的指挥棒。作为一名英语老师, 是应该懂得如何在这两点找到一个平衡点。教师观念转变的第二个方面是:由以本为本向以用为本转变。英语语言是一门不断发展的语言, 现代科技的发展为它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英语教材只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媒介, 学生要学好英语就必须融入英语的海洋, 跟上英语发展的步伐。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 单一、呆板的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 而且不能体现语言的生动性, 而多种教学方法可以刺激学生的不同兴奋点, 抑制大脑疲劳。计算机辅助教学使教学方法的运用有了广阔的天地。无论哪种教法, 其基本出发点是学生,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应当是学堂, 是学生学习的天堂。课堂教学应当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面向全体学生, 突出学生主体, 尊重个体差异是《英语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因此, 创设交际情景, 建立融洽、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交流渠道, 营造轻松、和谐、开放的教学气氛是我们改革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能提供学生“听”的语言环境《英语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鼓励学生大胆使用英语”。

摘要:为了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英语人才, 为了在学习初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教育部颁布了《英语课程标准》。但目前中学英语学习现状远不如《标准》中设定达到的要求, 在各方面都还存在着问题。作为中学的英语教育的主体应该进行一系列的反思及改革。

新英语课程标准下的备课与上课 篇9

一、新课程怎样备课

英语教育要以人的发展为本, 也就是说,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由以往被动接受的方式逐渐变为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角。而教师就好比编剧和导演, 要想上演一场完美的舞台剧, 一部好的剧本就尤其重要。备课, 是教师编写剧本的过程, 一篇好的教学设计就似一部精彩的剧本。

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重要。这就要求教师要: (1) 走进教材, 研读教本, 吃透教材。同时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的需要来确定教学目标, 努力体现“知识和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样一个三维目标, 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能力, 又可以关注其情感的变化和发展。 (2) 教师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 即对学生固有知识的多少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再考虑已学知识和即将学习、今后要学的内容有什么联系, 把整个教学活动作为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来安排。使每一课时、每一单元的目标相互融合, 相互促进。使每一个正在上的课程起到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 (3) 教师要学会研究不教什么, 突出教什么。因为,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合理地舍弃一些不重要的内容反而能够更有效地突出教学的重难点, 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4) 新教材的特点之一是“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开放性”。因此, 教师在备课时要仔细研讨教材, 挖掘教材资源并且运用周围的环境将教材内容放入具体的情境中, 或者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使静态的知识动起来。这样容易激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学习欲望。 (5) 教师备课是应选准话题, 因为一个好的话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对话, 引起学生的共同兴趣, 从而引发共同思考和共同探求。这样教师就可以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往下探究并逐渐深入教材之中。总而言之, 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应该考虑并综合各方面的因素, “想方设法”运用到一切可用的条件, 把他们巧妙地嵌入课程的蓝图中。

二、新课程怎样上课

新课程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 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就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指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班级集体授课的形式在课堂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构成的教育活动。我们的主角——学生应该怎样在教师的指导下演一台精彩的舞台剧呢?

1. Daily Talk

从小学到中学, 学生对英语的学习与记忆多靠机械地模仿或者反复地诵读, 渐渐地形成一种“哑巴”英语。而英语仿佛仅仅是一门考入更高学府所必需的科目。所以笔者提倡教师无论每节课安排得多紧凑都要抽出几分钟时间来和学生做Dailytalk。师生可以在这一小段时间内用英语谈论一下譬如天气、见闻、趣事等话题, 同时加入最近所学的单词、词组和句型。这样, 学生不仅锻炼了听、说能力也巩固了学过的英语知识。

2. Preparation

做完了Daily Talk就步入了新知识学习的开端。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教师应巧妙地运用各种方法把学生导入新课的教学中去。教师可以参考一下以下几种方法: (1) 情境导入。教师可以虚拟某种情景让学生进行交流, 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 使他们可以跟着教师的思路顺利地进入下一环节。 (2) 歌曲导入。让学生听一些经典的英文歌曲可以很好地活跃课堂气氛, 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 (3) 悬念导入。教师可以通过简短的对话给学生设下悬念, 让他们带着破疑的心理在课堂学习中寻根溯源, 解除疑惑。

3. Cooperative Learning

合作学习 (Cooperative Learning) 就是学生通过分工合作共同达到学习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改善课堂的教学气氛, 提高学生的口语交流能力。教师可以采用小组讨论, 小组与小组竞争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勤于思考, 乐于探究, 并养成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 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通过相互帮助, 相互补充, 相互激励来完成学习任务远比在被动学习过程中学到的多得多。

4. Time and Free

上课过程中, 教师应合理安排课程的进度与时间。自由是课堂教学民主的最佳境界。只有给学生时间和自由, 课堂教学才能充满情趣和生命力。为此,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让学生有自由支配的时间。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每个学生在课堂上活动的时间至少要有三分之一, 从而改变课堂上大部分时间学生都处在“听”的状态。其次, 教师要给足学生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时间。一方面可以做到当堂问题当堂解决, 另一方面也使学生有机会大胆地表达出自己的意见和结论。

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 课堂教学作为他们生命的组成部分理应充满勃勃生机。新英语课程标准下的备课与上课就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英语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方国才主编.《新课程怎样教得精彩》.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3.

新课程标准下的英语教学探讨 篇10

一、注重创新, 培养新世纪学生的创新能力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 知识的传播、创新和应用离不开创造性人才, 创造性学生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因此, 教师在教学时, 应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 改变以往压迫式学习, 真正成为我要学。

1. 让学生学会学习

在知识经济时代, 我们必须认识到“授人鱼, 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通过几年的英语教学实践, 我认为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应采用这样的自学方法:预习 (掌握单词—学会发音—理解词组、句型) —学习 (听录音、跟读、训练听力和口语) —练习 (背单词、词组、句型, 流利朗读课文) —复习 (进行经常性复习) 。在这样自学条件下, 再加上老师的讲解和因人而异的提优补差, 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有重要意义。

2. 让学生学会思考

一个不会思考的人, 不可能取得突破性的成就!创新教育重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英语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学会思考英语中出现和未出现的问题, 来达到最佳状态。

二、立足情感, 走入学生热爱英语的氛围

我国近代教育家说:“没有爱, 就没有教育。”在教学中, 只有时时体现教师对学生的爱, 真正为学生创设一种乐学的环境, 学生才能在师生互敬互爱的和谐气氛中产生学习的动力, 新课标更强调了这一点, 让情感的暖流融入英语的教学, 我们如何立足情感呢?

1. 用平凡的鼓励去激起学生的兴趣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 而在于善于激励、唤醒、鼓舞, 而孩子能否学好英语的关键在于老师有没有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何提高学生的兴趣呢?在课堂教学中, 应该多用“Yes”少用“No”, 如有哪怕学生回答的问题有一点正确也应用yes, you’re right (c le ve r) 等词来进行表扬, 批改听写时, 对优秀的要进行表扬, 对那些差的、平时写不出一个单词的学生, 如果听对了一个也应进行表扬, 这些看似平凡的鼓励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他们的兴趣能被更好地激发出来。

2. 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保持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平等地对待学生是学生学好英语的首要心理保障, 因为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的老师是个公平的老师, 尤其是后进生, 更加希望得到老师的关心和重视。教学中, 教师应热爱每个学生, 对待学生要和善, 言语要亲切。真正与每个学生交流, 成为朋友, 其次, 关心每个学生的同时善待“后进生”。老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志向要求, 记住每个学生的姓名, 让每个学生觉得自己在教师心中有一席之地, 我们必须不断用爱来带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真正进入英语世界。

听, 在英语的听、说、读、写四要素中处于最基础的地位, 是人们进行言语交流的主要手段, 是人们学习、吸收语言的主要途径之一, 在信息剧增、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更具有重要意义。因此, 如何有效提高听力, 始终是广大师生非常关心的问题。一方面,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 (以下简称《标准》) 对学生听力技能的培养提高提出了较高要求, 特别强调培养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 学生要想学好英语, 也必须尽快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

然而, 长期以来听力教学一直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从而导致学生听力理解能力很差, “聋哑英语”现象突出, 严重影响语言的吸收和交际能力的培养。

一、听力教学的现状分析

在当前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 教师的普遍做法可以归纳如下: (1) 运用新教材中的Wa rming up和Sp e a king两部分的内容, 组织学生用英语交流和讨论, 让学生在口头运用英语交流的过程中, 相互倾听, 或者老师就话题内容用英语讲述, 供学生听, 培养学生的听力水平; (2) 播放新教材中的阅读材料 (Reading, Integrating Skills中的文章) 来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3) 以教材中的Listening和练习册中的听力训练为听力课的素材来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4) 教师用英语授课, 课堂上增加学生用耳朵感知英语的机会, 以期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5) 举行定期的经常性的听力测试, 以测代练, 以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然而笔者认为, 以上做法存在很多弊端。 (1) 教师把听英语材料与培养听力能力简单地等同起来, 陷入盲目的实践中, 效率低下, 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2) 教师受课本的束缚, 以“本”为本, 未能充分利用多样性的课程资源; (3) 教师运用非听力训练材料来培养听力理解能力, 显然是犯了重大的方向性错误, 不但不能有效地提高听力能力, 还会妨碍读、写和说的能力的培养; (4) 教师以测代练, 压抑、扼杀学生的天性和创造性, 使得师生都徘徊在应试教育的怪圈中; (5) 教师在听力教学中只是“教教材”, 局限于“放音、做题、对答案”的传统模式, 忽视了听力技能、策略和情感态度的培养, 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二、听力训练三阶段导学模式简介

经过几年的高中听力教学实践及效果检验, 笔者认为通过三阶段导学模式能又好又快地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三阶段导学模式是指教师在听力教学中把对学生的听力训练分为听前、听时和听后三个阶段。

1.听前阶段

听前阶段是听力理解过程中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激活其相关的心理图式, 让学生通过推理联系和吸收新信息的过程。在让学生听录音之前, 教师可以列出生词、短语, 消除学生的文化障碍, 熟悉话题环境;还可以让学生边看图片或投影边说其中情节, 引导学生讨论有关内容, 同时还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讨论, 以此激活学生大脑中与话题有关的知识, 引导学生对听力材料的内容进行

三、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形成最佳课堂气氛的重要保证,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恰当选择与发挥, 是教师创造性和教育艺术性表现的主要形式,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教学对象和实际条件, 个人的教学风格和特长, 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 在处理知识与技能关系上, 对重点、难点、关键性的知识多练。在

●聂美霞1, 陈钧2

推测或联想。

2. 听时阶段

听时阶段是学生通过对声音信号的知觉、解码、筛选和重组有意识地监控和领会所听内容的过程。听时可以采用个人或通过互查答案、小组讨论、完成任务等多种活动方式, 录音应放两三遍, 并设计多种题型提高学生答题的兴趣。

3. 听后阶段

听后阶段是巩固与记忆、运用与交际的阶段, 即学生在完成听力任务后对听力效果进行自我反馈以及对自己的听力能力进行有效的自我评价和反思, 旨在帮助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听力训练计划。在这一阶段, 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复述大意、讨论深层问题,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听力材料的意义, 将听与说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教学案例

下面笔者结合教学案例详细阐述三阶段导学模式在听力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1.教材分析

⑴教学内容:《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必修) 英语》第二册 (上) Unit 9 Saving the earth的热身 (Warming-up) , 听力 (Liste ning) 和口语 (Sp e a king) 三部分。

⑵教材处理:笔者把教材中的热身 (Warming-up) 、听力 (Liste ning) 和口语 (Sp e a king) 三部分内容整合为1个课时的教学内容, 并对课本提供的材料进行适当的调整。如对听力材料提供一些词汇以降低难度;听力活动后利用课本中的口语句式进一步讨论我们江西景德镇瓷器烘烤烧空气污染及江西南昌造纸厂污水排放问题。

⑶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自然界、生态学和环境, 并通过图片了解几种主要污染对地球的影响, 从而更深刻地认识地球, 帮助学生树立和养成“关爱地球, 从我做起”的环保意识,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

⑷教学重点与难点:环保意义的理解和在较真实的情境中运用英语支持自己的观点。

2.教学设计

⑴总体思路。

本课采取了以任务型教学为主的教学方法, 并辅助于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 采用学生独立思考, 两人合作和小组活动相结合的活动方式。听前活动的课前环节由图片引入, 热身环节独立思考回答问题, 听时活动中的听力环节是对听力内容的理解和预测, 听后活动中口语环节是2人或小组讨论环保问题, 作业环节写“保护环境, 人人有责”作文。

⑵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听前活动

先出示一些有关pollution的图片, 然后进行多媒体欣赏, 组织学生观看一段有关地球环境的录像。

设计说明

本单元的主题是“拯救地球”, 因此播放地球环境的录像使学生直观感受地球所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

处理新旧知识上, 要以旧代新, 另外还要利用直观教具和电化手

段, 来辅助教学, 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运用, 以提高学生的

学习兴趣, 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篇11

关键词:初中英语 阅读教学 兴趣培养

新课程标准对英语的阅读教学更加重视,无论是阅读教学过程中对文章的阅读还是在考试中对实体的阅读,都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际上,阅读能力的好坏对学生整体的英语水平也有很深的影响。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等。学生要学好英语,首先必须要提高其英语阅读能力。因此,英语教师应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通过选择适合学生的阅读教学方式促使学生阅读能力的逐渐提高。当然阅读教学的过程需要长期不懈的坚持,我们要把阅读教学贯穿在整个英语教学之中。

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实际能力进行充分分析,根据其实际的水平,结合教学目标设计有利于学生能力提高的阅读篇目。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对阅读材料进行整理和分类。将阅读篇目按照具体的文章形式或者题目类型进行分类教学,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如此分类教学,还可以是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可以让学生学习起来事半功倍。

进行初中英语的阅读教学,还需要注重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古语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在阅读教学中十分重要。只有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进行阅读,才能使他们真正认真地去思考阅读材料中所涉及的内容,才能使他们更加容易理解文章的意思。因此,阅读材料的选择还需要考虑到学生们的认知结构、兴趣点和实际生活等情况,所选阅读材料应尽可能符合学生们的认知结构和兴趣点,更贴近他们的实际生活。如此,才能充分吸引学生们的阅读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们的阅读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采用读前、读中、读后模式进行阅读训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在语言输入的基础上锻炼他们的输出能力。阅读材料要真实自然,语言要地道精确,内容要清新活泼,还要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在实际的练习过程中还需改变以往的方法,要围绕阅读多设计集中活动和任务,读前进行观察和思考,读中进行体验和思考,读后再进行思考,同时辅以写说等模式,这样可以有效调动起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使他们能够运用多种感官综合体验,在阅读输入语言的基础上逐渐锻炼语言的输出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二、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

1.通过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其阅读速度

培养学生的语感,我们可以主要选用课本上的文章作为阅读材料。首先应让学生阅读教材内容,使其理解文章的大体意思。然后引导学生自己进行阅读,并引导他们学会筛选出文章中的重要内容。接着从这些重要内容着手,进行推断猜测,攻破一些自己不大懂的词语或者句子,进而更加全面地掌握文章大意。再利用自己熟悉的文章内容,对自己的猜测进行验证。如此,经过反复阅读,学生对文章越来越熟悉,在理解了文章大意之后,还能逐步掌握文中出现的特色句式、短语等,同时也对学生的语感进行了有效训练。使学生在以后的阅读中遇到相同类型的句式、文章时就能够有效提高阅读速度,更快、更准确地理解文章的大意。良好的阅读速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章中的重要信息,而且速度快了还可以通过反复阅读增强对文章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

2.培养学生在阅读时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的能力

学生在阅读文章时经常会遇到很多不认识的单词或句式。因此,培养学生对文章中生词、生句的揣摩理解能力,也会有效提高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的能力,主要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掌握更多生词和句式,这一方面可以为其以后的阅读做充分的准备,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增加学生的词汇量来带动其英文写作水平的提高。

在进行了一定量的阅读练习之后,教师应引导学生找出他们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阅读理解最为常见的一种问题就是断章取义,教师要引导学生们尽量避免这一问题的出现。做阅读理解,正确的方法一般都需要首先进行全文通读,了解文章的大体意思。在一些提示中,特别是学生经常存在问题的提示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进行经验总结以及解题的方法步骤的总结,并且提醒学生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多加注意。这种阅读训练,能帮助学生掌握很多精彩的句型,可以为其写作积累更加丰富的语言材料,提高其写作水平。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英语教学中需要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四种能力。阅读教学和听力教学、写作教学等一样,是用于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英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且在实际教学中准确把握基础知识教学和阅读教学的配比,使两者能够相互促进,齐头并进。这样才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英语综合水平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宏.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探究[J].学周刊,2014,(2).

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英语教学 篇12

关键词:小学英语,词汇教学,阅读教学

一、小学英语课程的特征

1. 课程性质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

《英语课程标准 ( 2011年版) 》首次将英语课程的性质界定为“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 明确告诉全体英语教师语言教学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交流、沟通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在语言教学过程中, 关注对学生的意志品格、正确的价值观、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一个人如果具有较强的语言交际能力、较高的综合人文素养, 他会更快地适应社会变化, 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英语课程, 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有利于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2. 基本理念充分体现了学科特点

课程理念在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的基础上, 更注重了语言学习的整体性、渐进性和持续性。更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终身发展的需要, 更具有人文性; 同时更符合语言学习的特征和规律。为实现义务教育英语课程的目标和任务奠定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3. 调整课程容量, 体现语言学习规律

《英语课程标准 ( 2011年版) 》删去了原实验稿中涉及高中阶段的内容, 只保留义务教育阶段 ( 小学二级到初中五级) 的内容。《标准》明确了小学阶段的主要教学内容, 单列出小学阶段应该学习的语音项目、语法项目、功能项目和话题项目, 减少了小学阶段需要学习的话题范围, 调整部分语言技能的目标要求。修订后的英语课程目标体现出更加清晰的3个层次, 即课程总目标、分级目标和分级标准。课程总目标指出要通过英语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4. 实施建议对小学英语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指导

《英语课程标准 ( 2011年版) 》强调小学英语教学要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感知能力和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提出“小学的评价应以激励学生学习为主”, 采用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评价形式; 评价应以形成性为主, 重点评价学生平时参与各种教学活动的表现; 小学高年级的终结性评价合理采用口试、听力和笔试相结合的方式, 重点考查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标准》还提供了大量操作性很强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实例、评价方法与案例、技能教学参考建议, 等等。这些实例有助于帮助教师从课堂教学实践的角度, 理解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内涵, 研究如何在教学中落实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

二、词汇教学

1. 用实物、图片呈现

小学生的思维直观活跃, 因此在呈现单词时要直观, 最好是学生能看到, 摸到, 感觉到的事物。对一些在课堂上不能用实物呈现的词汇, 采用学生图片、简笔画等形象地呈现给学生。活动目的越明确, 越具体, 活动越具有趣味性越能促进随意注意的引起和维持。

2. 在语境中操练词汇

词汇只有运用到语境中, 才会有生命力。如果教师能够创设自然真实的语言情境,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习得语言就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在语境中推断词义的能力, 这就要求教师选择适合语境教授词汇的材料, 并尽可能在语境中呈现词汇, 在语境中操练词汇。

3. 加强语音教学, 促进认读

拼读是组合和理解语音及相应语义的必要手段, 是听、说﹑读、写不可缺少的能力, 语音教学与拼读能力有着密切联系。在小学阶段, 对学生的语音、语调等朗读技巧和拼读能力进行分阶段、循序渐进地培养十分重要。在教学新词时可用音形结合的方式列出已学过的相似词, 逐渐加强对所学新词的音形印象。

4. 结合新旧知识, 反复认读

在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前后内容的衔接、连贯, 注意从旧知识中引出新知识, 学习新内容时适时复习旧内容。教师可以在学生已有的语言基础上导出新单词或新短语; 也可以创设生活情境或问题情境, 呈现已学过的各种句型, 让学生运用旧句型和新旧词汇进行描述或表达, 达到反复操练新词的目的。如此新中有旧, 旧中有新, 让学过的知识不断地复现在教学活动中, 既有助于学生自然习得新知, 又使他们的语言知识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增多, 从而起到增强记忆的作用。

5. 布置有意义的作业, 巩固认读

教师有必要布置一些有意义的课外认读作业, 如让学生制作包含图画和单词的卡片, 利用假期学会几首英语歌曲, 与同学合作表演一两个英语课本剧或童话剧等。教师要在课内或课外安排时间让学生进行展示, 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巩固已认读的知识, 维持记忆, 又能了解词汇的不同搭配和用法。

三、阅读教学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应分阶段实施: ( 1) 小学低段的阅读应以听、说为主线, 在图片、简笔画和教师的帮助下学生能从总体上理解阅读内容, 从听到说, 循序渐进。 ( 2) 小学中段的阅读应首先听录音看范文, 大体理解文章人物、事件和内容, 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 阅读讲解文章, 对文章内容有更详细的认识, 再分组或分角色诵读文章。在进一步理解文章后, 完成课后练习并能复述或表演所学内容。 ( 3) 小学高段的阅读应首先通读短文, 对短文有一个初步总的印象。在通读文章之后, 能根据图片或上下文解决短文中新的单词, 短语, 为语言的输出作准备。在解决课文中的单词、短语、句子之后, 回到课文对整篇文章作进一步的理解。再让学生提笔续写或改写短文, 作为语言的输出。听、说、读、写是一个有机的互相联系的整体,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 应根据学生的实际, 合理地结合听、说、读、写来提高教学的效果。

教学中, 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绘生绘色地讲述故事、运用实物、播放录音、多媒体展示等多种手段引出阅读材料, 使学生初步感知, 并产生要阅读的兴趣。接着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 在学生的交流、老师的讲解下理解一些单词、词组的含义与用法。设计一些问题, 让学生反复阅读, 仔细体会。还可以让学生根据阅读材料的特点进行表演、复述等, 促进语言材料的内化。生生间或师生间展开交流、讨论, 来梳理全文信息。通过要求学生跟读录音, 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 培养语感, 加深对课文的进一步理解。阅读的最终目的是开阔学生的眼界,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活跃学生的思维, 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和能力。为达到这个目的, 在学生对篇章的结构、内容及融合的知识点有了较好的掌握后,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整体吸收和运用, 引导学生利用篇章所提供的信息进行交际活动。同时, 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如何使用工具书等。

总之, 《英语课程标准 ( 2011年版) 》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在小学阶段, 教师尤其需要注意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造性运用语言的意识, 让学生感受语言学习的真正意义。开展符合教学目标和要求的评价探索, 为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和学生整体人文素养的提高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上一篇:生态特性下一篇:诗人的画家情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