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程标准

2024-10-25

英语课程标准(精选12篇)

英语课程标准 篇1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这一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 根据语言学习的规律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发展需求, 从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设计了课程总目标和分级目标。

一、课程标准的理论依据

根据布卢姆教育活动目标分类系统, 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领域、情感态度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三个方面。相应的, 英语课程标准的内容也可大致的划归为认知的学习、情感态度的学习和动作技能的学习。

加涅对学习结果进行了分类, 一是言语信息的学习, 二是智慧技能的学习, 两者属于认知领域。三是认知策略的学习, 属于能力范畴。四是运动技能的学习, 是动作领域。五是态度的学习, 属于情感领域。按照从低到高的层次排序分别是言语信息、智力技能、问题解决, 再到自我调节 (认知策略) , 这些都以训练逻辑思维为主。最后是创造性学习, 是一种高层次的学习。通过分析课程目标, 可以将其划归为不同领域的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应以有效的方式和方法, 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帮助学生内化和整合所学的语言知识, 进而运用所学有效地表达观点和情感, 做到基础知识学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学习的有机结合, 从而达到能自我调节学习。

二、课程目标分析

(一) 基本原则

教学建议主要探讨的是在教学中, 教师应当关注个体差异, 充分发掘学生的不同潜能。应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堂互动, 引导他们学会自主和合作学习。根据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它认为个体是通过自身经验来建构知识的。学习的过程不是被动接受外部知识, 而是同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强调创建与学习有关的真实世界的情景, 注重让学生解决现实问题以及合作学习, 课程标准中多次提出了语言学习要创设情境, 都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

(二) 语言技能方面

关于“写”的技能标准描述中, 比如能根据图片、词语或例举的提示, 写出简短的语句, 这主要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英语的习惯, 写出简单规范的英语来。这不是采用简单的机械训练方式, 而是通过创设有意义的语境, 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 激发学生参与其中, 让学生利用情境, 自己探索, 这是一种发现学习的方法, 从而逐步提高“写”的能力。

(三) 语言知识方面

教学建议中提出, 注意语言实践, 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可以这样理解主要指各种语言知识的呈现和学习都应从语言使用的角度出发, 为提升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服务。在我看来, 学习知识的过程不仅是知识储备的过程, 更是不断运用的过程。即使是在语言学习的起始阶段, 我们也要创造条件即学即用。只有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 才会产生用目的语交际的愿望。任务以活动的形式进行, 学生完成活动的过程也就是“用语言做事”的过程。

(四) 学习策略方面

比如能制定英语学习计划, 对所学的内容能够做到主动复习、归纳, 在英语学习时集中注意力, 并积极思考等, 这属于认知策略方面, 属于认知领域的学习。布鲁纳对认知能力的发展重视内化, 认为人可以计划、创造、衡量等内部活动, 因而有自我调节的能力。因此在英语学习策略方面主要是内化学习, 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调节能力的发展。

(五) 情感态度方面

课标中的情感态度实际上是包括了个人和人际两方面的情感因素。如提到的能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 积极参与各种课堂学习活动, 与其他同学进行积极配合与合作。学习者及同教师之间的情感因素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 因此设置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让儿童在“乐中学, 学中乐”, 是他们积极、高效习得英语语言的基本前提。又比如乐于接触外国文化, 增强祖国意识。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外语能力的获得在让学习者能更便利地了解外国, 还提供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让学习者从他者的角度看待自己和周边的环境。再如遇到困难时能大胆求助, 这既是一种认知策略, 同时也渗透着情感因素在其中。

(六) 文化意识方面

比如在学习和日常交际中, 能初步注意到中外文化的异同。语言与文化是相伴而生、密不可分、共同发展的。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它是我们借以进行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另一方面文化是语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 是语言活动的大环境。这些既要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 更要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文化意识, 为其今后具有双语言能力和双文化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小结

新版课程目标的设计, 体现了发挥英语知识的认知价值, 让小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过程, 进行探究学习。进一步来说, 该课程标准倡导了英语知识的发展价值, 在认知基础上对小学生精神世界的全面发展有促进作用, 主要包括道德情感、创造精神、和谐人格等方面的发展, 与提倡的素质教育相符合。在这个趋势下学习英语, 学生的认知能力、创造能力和开拓进取精神会得到更大的提升。

摘要:2011年版《英语课程标准》的颁布, 在很大程度上重视英语知识的实用价值, 注重沟通是英语的最重要的价值观, 学生在“学中用、用中学”, 在英语交际中获得成功感并能主动地、创造性地习得英语。本文从学习理论的视角下, 通过分析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二级目标, 为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提供一些思考。

关键词:英语课程标准,学习理论,课标分析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2011年版)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2]刘明东, 陈倩.《小学英语课程标准》 (2011年版) 解读[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3 (01) :8-11.

[3]陈力.《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2011年版) 》的新发展[J].中小学管理, 2012 (04) :16-19.

[4]王玉玲.课程标准对小学英语教师的新要求[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13 (04) :21-22.

英语课程标准 篇2

一、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什么?

1.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2.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创新精神。

3.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力和创新精神。

4.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观念是什么?

1. 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2. 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

3. 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4. 采用灵活途径,倡导体验参与。

5. 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6. 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

三、英语课程设计思路采用国际通用的分级目标结构,保证国家英语标准的整体性、灵活性和开放性,有利于哪四个方面?

1. 有利于解决以往各学段之间缺乏衔接,教学内容和要求重复,一刀切等现象,保证英语教学的连续性。

2.有利于解决各地英语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矛盾。

3.有利于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和体现个性化学习的多教学模式的建立。

4. 有利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所提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目标的实现。

四、英语课程目标按照国际通用的能力水平设立几个级别?各级别都适用于哪个年级?

设为九个级别。从三年级开设英语课程的学校,三、四年级应完成一级目标,五、六年级完成二级目标,七-九年级分别完成三、四、五级目标,高中阶段完成六、七、八级目标,第九级为外国语学校和外语特色学校高中毕业课程目标的指导级,该级别也可以作为部分学校少数英语特长学生基础教育阶段的培养方向。

五、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什么?它建立在哪几个方面的基础上?每个方面都起什么作用?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

六、一级课程总体目标描述是什么?

对英语有好奇心,喜欢听他人说英语。根据教师的简单指令做游戏、做动作、做事情(如涂颜色、连线)。

能做简单的角色扮演。能唱简单的英文歌曲,说简单的英文歌谣。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和读懂简单的小故事。能交流简单的个人信息,表达简单的情感和感觉。能书写字母和单词。对英语学习中接触的外国文化习俗感兴趣。

七、二级课程目标总体描述是什么?

对英语学习有持续的兴趣和爱好。能用简单的英语互致问候、交换有关个人、家庭和朋友的简单信息。能根据所学内容表演小对话和歌谣。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比不管减数简单的故事、并讲述简单的故事。能根据图片或提示写简单的句子。在学习中乐于参与、积极合作、主动请教。乐于了解异国文化、习俗。

九、请阐述小学阶段听、说、读、写语言技能之间的关系。

听是分辨和理解话语的能力,即听并理解口语语言的含义;说是运用口语表达思想,输出信息的能力;读是辨认和理解书面语言,即辨认文字符号并将文字符号转换为有意义的信息输入的能力;写是运用书面表达思想,输出信息的能力。

十、《标准》的原则是什么?

《标准》以人为本,遵循“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了就用”的原则,对各级目标以学生“能做什么(can do)”的形式具体描述该级别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的操作性要求。

十一、什么是评价?

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教育评价包括教育测量与教育评估两部分。它是根据英语学科教育的目的及原则,对教育过程和听产生的成果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测量,进而做出价值判断,并为学生的发展程度和教学的改进提供依据。

十二、英语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与发展方向是什么?

1. 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评价理念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2. 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

3.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结合与平衡。4.对学生的评价要注激励,重发展,重能力。

十三、英语教学评价应注意的问题?

1. 课程评价要自始自终坚持公正、全面、科学的原则和鼓励性原则,要有益于保护并加强学生学习兴趣,保护并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评价要坚持发展性原则,评价结果既反映学生学习现状又反映学生发展潜能。

3.在评价过程中要坚持合作的原则,提倡教师与同学的合作以及同学间的合作。4.课程评价要坚持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5.要注意评价的过程不加重学生的负担。

十五、情感态度指的是什么?

是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

十六、为什么要把情感态度列为英语课程目标之一?

语言与情感态度有密切关系;情感态度对语言学习的结果有重要影响;情感态度本身就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关注情感态度是国际基础教育改革趋势的重要特征之一。

十七、为什么要把学习策略列为英语课程目标之一?

1.使用策略能够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2.发展学习策略有利于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3.学习策略与教学策略相互促进。

十八、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

1.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2. 建立情感态度的沟通和相互交流的渠道。

3. 结合外语学习内容讨论有关情感态度的问题。4. 帮助学生克服情感态度方面的困难。

十九、《标准》中学习策略可分为哪几类?

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

二十、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学习策略的培养?

1.加强反思和监控。2 根据学习风格调整学习策略。3. 注重交流和相互学习。4. 教师要学习提供必要的指导。

二十一、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的区别?

英语学习方法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处理具体问题的技术或技巧,类似于足球中的技术;而学习策略则是对何时使用何种技术和技巧的决策过程以及对技术、技巧本身的认识,类似于足球的战术。学习策略也可以是学习方法的认识和理解。也是对学习方法的评价和认识也是学习策略。

二十二、在设计“任务型”教学活动时,教师应注意哪几点(至少说出三点)?

1. 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并具有可操作性。

2.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出发,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

3.活动要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从而提高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4.活动应积极促进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5.活动要能够促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发展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 活动不应该仅限于课堂教学,而要延伸的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

二十三、探究学习的本质是什么?

学生基于自身的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亲身的体验,主动获取知识或信息,应用知识或信息在解决问题,完成交际任务,有的情况学生可以自己确定专题。

二十四、什么是任务型教学?

任务型教学就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的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的成就。

二十五、提倡任务型教学途径有什么重要意义?(至少说三点)

1.任务驱动型学习是双边或多边的交互活动。

2.任务驱动型学习有较明确的具体目的,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容易看到成就,体验成功,有利于激励学习积极性。

4.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能感到自我的不是,有助于激发自己完善的欲望。

5. 在任务驱动型教学中,有较多的人际交往,有较多的机会思考、决策、应变,因此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性格和情感,发展运用交际策略的能力。

6. 在任务驱动型学习中每个学生扮演着一个角色,需要全身心投入,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有利于语感的生成。

7. 在任务型学习中不可能单纯使用一种技能或一项语言知识,因此有助于语言综合能力的培养,在任务驱动型学习中,学生注意语言的恰当性,得体性以及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8.学生在任务驱动型学习中,所获得的经验有利于把所学语言顺利地应用于真实交际。

9. 采用任务驱动型学习方式,可以改变目前教学中仍然存在着的知识传授比较重大的语言实践不足。甚至单纯讲授语言知识的现状,有利于新课程标准的实施。

二十六、任务驱动型学习活动的目的?

1.学习人际交流,用所学语言与他人交流信息,交换意见,沟通感情,建立和维持某种人际关系。

2. 学习从社会媒体获取用语言传播的信息,并付之应用。

3. 学习欣赏与所学语言水平相当,但语汇有所扩展的作品,如故事、诗歌、歌曲、戏剧等,并能对其作出反响,甚至自己进行创作。

二十七、任务活动的类型介绍。

1. 信息传递型 2. 推理决定型 3. 观点阐述型

二十八、在任务型学习活动中教师的角色?

在任务驱动型学习活动中,教师角色比较丰富,教师首先要通过任务驱动型学习,教给学生独立学习的技巧,在活动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交际进程起促进作用;同时教师不但应该是课堂交际活动的参与者,还应该充当学生的“活字典”、“资料库”,从教师的职责出发,观察、监控课活动的进展。二

十九、教师工作方式的变化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宗旨,给予了教师创造的空间,因此要求教师具有广泛的合作和沟通能力,比如,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同科教师之间的资源共享,跨学科教师之间沟通,相互交流的灵感启迪等,比如,新课程标准如何得到家长的理解,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案如何得到校长的支持等等,于是教师的性格、心态、气质将随之变化,工作能力将得到很大提高。

十、对教师评价变化有哪些?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培训体会 篇3

我很荣幸能够参加这次的2011年版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培训,每一讲解都让我受益匪浅。自从小学开设英语以来,我伴随小学英语一路走来,亲眼见证了英语教材的变革。伴随着标准的完善化,教材经过四次的改革,我觉得有必要谈谈新旧两版《英语课程标准》的区别:十年前的《英语课程标准》对小学英语教学的指导性不够突出,对小学英语的具体学习内容目标要求得不够具体,小学阶段词汇表、语法项目没有分别列出;对小学英语教学和评价指导力度不够,缺乏可操作性建议和案例等等。那么《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优点在于:

一、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

1.更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修订稿中首次将英语课程的性质界定为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语言学习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交流、沟通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加强人格品质和道德情操的修养。为全面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打好小学基础。

2.更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修订稿在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更注重了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体现在基本理念的调整和课程内容的设置及各级目标的描述中,让学生经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渐进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二、清晰可见的教学目标使人一目了然

就小学英语教学而言,修订稿在对原有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目标微调的基础上,在技能教学参考中,对各项技能教学的目的、技能要求以及主要活动都给予了分级描述,还明确了小学阶段语法教学的内容与要求,列出了小学阶段应掌握的423个基本词汇,这些也是以往教学中老师们感到比较模糊或困惑的地方,这次课标的修订能使老师们在教学中更好地把握教学目标。

三、具体可行的教学评价给了教师工作的方向

课标对于一线老师而言,不仅是理念的引领,也是方法的指导,老师们看了后知道做什么、怎么做。如实施建议中对教学和评价都给出了具体的、符合实际的建议,同时评价方式与方法的举例非常详尽,不仅列举了各项技能不同级别的评价方案,还有对评价方案的评析,对老师们在教学中的评价操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带着实际工作中的些许疑惑,带着想要了解新课程标准做了哪些调整的心情,带着希望能通过解读更好地指导今后的教学的美好愿望。新课程基本理念还是六大点,但做了修改与补充。2001版课标强调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2011版课标强调以学生为本,重视英语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而非仅概括为“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理念更先进,更具体了。2011版课标还体现了英语学习的人文性,目标更清晰,更有指导意义。

特别是听了刘丽娟老师精彩的课标解读后,我对如何更好地安排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特别是对学生综合语言训练课的教学有了很多新的想法和体会。我觉得如果我们经常在做这样的事,经常在教学教法上进行探索,我们的脑子里会有无穷无尽的新点子,但我们如果没有过多关注这方面,可能我们慢慢就会觉得越来越困难,加之我们的学生听课不积极,接受知识不主动,学习效果方面就会不太理想,可能原因就是我们在备课上花的时间和心思还不够,或者说理念理解还不到位。下面就简单的说说我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英语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应该不断提高

作为小学英语教师,我个人觉得必须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口语通畅流利,语音语调正确尤为重要。因为小学阶段儿童的模仿力很强,而此阶段正是儿童形成正确语音语调的关键时期。所以教师的语音语调直接影响学生以后的发音正确与否。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更加注重自己在这方面能力素质的提高培养。

二、教师应该加强课堂结构的组织

通过学习,我从中吸取了一些新课程的理念。如:对于教学活动设计、教学评价活动设计、教学中学习策略的设计与规划。对英语新课程的教学方式与方法也有了一些较为全面较深入的理解。多数时间里,课堂教学不该是教师讲解,学生倾听的过程,而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互动;教师不是机械的教,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学生不是机械地记忆知识,学会运用所学英语语言知识去做一些具体的事情。学习应该是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按自己的学习方式实现目标。通过学习,我也深感压力重重,责任重大,需要不断地努力,继续深入学习才能扩展知识,提高自身水平,才能够更好地实施全新的新课标下的实际教学工作。这次的培训,使我深深感受到了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方向。

三、灵活运用教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刘丽娟老师的讲解,是从学生的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有计划地组织形式多样的英语活动,把所学内容与身边的人物结合起来,学生倍感亲切,实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大大增强了。

英语课程标准 篇4

那么如何应对新课程给教师提出的挑战, 怎样把新课程的理论要求转化成教学实践能力?笔者认为, 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教师的思想和行为上要实现质的转变

首先要实现转变观念、转变角色、转变功能。转变观念要求变英语教师为一个教育教学上的组织者, 转变角色要求变英语教师为一个教育教学上设计者, 转变功能要求变英语教师为一个教育教学上的指导者。其次要变以教为中心、以传授为手段, 以应试为目标的教学模式, 再次要变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以问题研究为手段、以个性质量为目标的发展性教学。上述转变对教师来说, 就要求树立新的教育观, 与时俱进, 改变“强迫学生适应教育”为“教育主动适应学生发展需要”的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抛弃因循守旧, 依赖权威的传统做法, 也不能肤浅地追求热闹, 流于形式。我们常常听到抱怨某种模式、某种教法、某位名家以及教学参考资料的声音, 说它们束缚了我们的思想。其实错不在模式, 不在教法, 不在名家, 也不在教参, 错在我们自己不经思考, 不经过滤拿别人的东西当枷锁, 捆绑住了自己, 学习借鉴别人时没有“鉴赏”的眼光, 只是一味地模仿, 一味地套用, 最后却落得个东施效颦, 使自己的新思想、新方法又迷失在自己的因循守旧和依赖权威中。所以我们必须学会抛弃, 抛弃陈旧的思想, 才能超越权威, 超越自我, 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教学焕发活力。

二、加快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

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培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自我充电意识。

随着课堂改革的实施和深化, 学生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要求教师的知识储备和经验也应有相应的提高。因此, 英语教师要先接受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 注意自身思想、业务素质的提高。要关注英语教学新课程理念、理论依据、内容结构、学习方式, 帮助学生提高适应能力, 解决实际问题。教师不仅要懂得教育规律, 还应多方面涉取广博知识, 并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 提高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2. 学会创新。

创新的教育实施要靠教师, 教师应成为学生创新的启迪者和实践的扶植者。所以教师要树立改革创新意识, 要有一种勇于开拓的精神和敢为人先、标新立异的豪气。要求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具有科学地设计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 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和组织教学实践的能力。因人、因事综合考虑各项教学活动的功能和价值, 产生最佳的教学效果。

3. 合作精神。

协作是一种人际关系, 能造成一种和谐的心理氛围, 促进相互间的感情。产生互补和互相激励的效应。所以, 要求英语教师必须树立起多方协调合作的意识, 在工作中, 善于与其他教师协调商议, 科学统筹地安排工作, 善于与人相处, 将自己的意图转化为合作者努力的方向。在课堂上, 要积极与学生合作, 努力创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

三、因材施教, 营造和谐的教学气氛

新《标准》强调教师要把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作为出发点。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 教师应使自己的课堂设计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 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 面向全体学生, 力求满足相同类型和不同层收学生的需要, 使不同能力的学生都能学有所获。由于新《标准》体现出教学中本应该具有的许多“不确定性”, 因此, 新《标准》处于一个相对宽松的课程环境之中。在这种课程环境中, 教师可以独立支配“不确定性”因素增多, 然而正是这些无法预见的教学情景需要广大英语教师能从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和实际教学需要出发, 创造良好、和谐的英语学习氛围,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设计出新颖、有效的教学活动来体现自己的创新教育理念。

四、改变传统的英语课程评价体系

教育评价是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学生学习过程的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果把评价只单单地看做是为了诊断学生学习状况选拔的手段, 它不仅丧失了教育评价的作用而且使学生产生抵触和反感。把评价看做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构以学生自主评价为主体的课程评价体系, 应该是课程改革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应该根据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 实施教学全过程和结果的有效监控, 通过评价, 使学生在英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的喜悦, 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 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在教学中, 教师要不断获取教学信息的反馈, 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总和适应的调整, 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英语课程的评价体系要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评价应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学习的效果, 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既关注结果, 又关注过程, 使对学习过程和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

五、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 开拓学习渠道

新《标准》除要求英语教师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英语教材之外, 还应该充分利用校内外一切课程资源, 为实施新课程提供良好条件, 一方面, 教师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课程资源, 比如:多媒体教室, 语言实验室、图书馆, 录音机、图片等以及各类教学设施。另一方面, 也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 开拓教学的新渠道,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能够帮助学生打破课程束缚和限制, 教学设计要充分考虑利用形象直观的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加大教学容量, 优化教学过程, 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效率。

英语课程标准学习心得 篇5

这些天,我认真学习了英语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实施建议,教材编写等各方面都做了具体要求,结合自己教学实际,我有很多感悟。

新课程标准注重素质教育。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主要目的是为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打基础,为他们继续学习英语和未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在平时教学中,我不仅教好学生语言知识,也很注重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弘扬学生的爱国主义。比如,我们在学习不同国家的时候,我给学生讲了很多国家的文化,并告诉他们一定要学好英语,才能增进与别的国家交流,特别是英美发达国家。才能更好学习别人的先进文化,我们国家才能更昌盛。学生听得很认真,不断点头。他们也明白了学英语的道理,很多学生端正了学习态度,不再像以前那样漫无目胡乱学习。

新课程标准提倡语言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习者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我们英语教师的教学要能指导学生构建知识,发展技能,活跃思维,拓展视野,展现学生的个性。也要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体需求。在我平时的教学中,很注重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培养。我们在农村中学,学生成绩普遍较差,学生也参差不齐。我知道由于学生在年龄,性格,认知,生活环境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他们具有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特点,老师要不断想办法,尽量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要求,才能让他们每个人学到最好。一开始我们班成绩不好,很多学生不学英语,通过观察我发现九年级学生恐惧英语的罪魁祸首是对英语不感兴趣,没有入好门。因此,我接手他们的时候没有天天去恶补语言知识,强制他们记背,而是提高他们英语学习兴趣。我从最简单的知识点入手,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出发,表演话剧,看电影,进行竞赛机制,讲故事等等,运用了一系列措施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成绩。现在,他们英语成绩有了很大提高,而且开开心心越学越有劲。

新课程标准要求整体设计目标,充分考虑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我们英语教师应从教育的整体目标出发,充分发展各个阶层学生的能力,达到各阶层目标要求,并为学生下一步学好英语打基础。做好各阶段的英语教学,保证英语学习的持续性,渐进性。每个阶段都要打好基础,这样学生才能在下一阶段学得更好,我们学校的英语教育才能有本质的提高。

新课程标准还要求英语教师加强学习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我们要意识到义务教育阶段,步培养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对于提高学习效果十分重要。发展有效的学习策略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仅教授他们学习好知识,更要让他们学会学习的方法。想到自己平时的教学,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还应该加强。

英语课程标准与教师角色的转变 篇6

关键词: 初中;英语;角色

《英语课程标准》以素质教育和学生发展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的,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教学,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的统一。因此,在新课程中教师最大的变化是角色的变化。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管理者,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创造性的活动,师生的关系不再单一化,教师的角色应多元化。

一、教学活动的组织者

组织是教学活动的前提和保证。这个角色最重要也最难当。因为成功的教学活动取决于教师良好的组织,同时取决于学生对活动的目的、内容和方式的理解。课堂上教师要规划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使之能唤起学生的学习需要,激活学生的先前经验,还要提供适当的学习资料,检查作业并适时提供正确的反馈,力争使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二、学生学习知识的指导者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知识构建过程,教师充当指导者的角色。知道者有两曾含义。一种是教师按照自己的方案主动向学生提供一些信息,这类似于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职能;另一种是培养学生学会获取、分析、判断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如今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每个人都面临着信息选择的问题。人们必须在无限的信息中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生活工作或发展的信息。这需要人们具有批判性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达到对信息的有效利用。学会学习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在新课程标准下,学生的学习方式正由传统的接受式向探究式学习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转变。作为促进者,其角色行为表现为:帮助学生审视和反思自我,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學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与学生一起分享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成功喜悦;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能够承认过失和错误。

四、学生发展的引导者

学生素质的形成是一个立体的构建过程,不是在整齐划一的批量加工中能完成的。教师要尊重差异性、多样性、创造性。作为引导者,教师要记住自己的职责是教育所有的学生。因而要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潜力。要慎重而客观地评价学生,不能有偏见、成见。要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克服害羞和焦虑心理。对待后进生要特别关爱,倾听他们的苦闷和烦恼,即使提供帮助。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个每位学生同等参与讨论的机会。在实施奖励时,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不可有不同的对待。

五、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经常反思、总结,走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道路。做一名科研型教师,从事一些与自己的教学有关的科学研究,从理论上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首先要不断地学习,积累知识,丰富自己。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还要具有教育学、心理学和心理语言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并能运用所掌握的理论来解决自己教育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其次要勤思考。思考的过程也是研究的过程。它要求教师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探索规律,教师要具有探讨问题的意识,注意收集资料,勤于动脑思考和反思。最后要勤总结。总结的过程就是提高的过程。

六、语言环境的营造者和学生潜能的挖掘者

教师要能为学生创造机会,营造最佳的语言环境,使学生在这种环境中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通过语言的学习与应用,逐步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和语言技能。

七、英语教师在实现角色转换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英语教师在实现角色转换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诸多问题,需要教师学习、研究、反思、创新和总结。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并不是忽视教师作用、而由学生完全自主的极端教学。即“以学生为主”并不意味着可以抹杀教师的作用。相反,我们仍须强调教师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作用。他既是语言知识的传授者,又是课堂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既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又是课堂气氛和语言环境的营造者;既是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者,又是其潜能的挖掘者。有些英语课堂表面看起来很热闹,学生们积极踊跃地参加到各种课堂活动中去,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做到在特定的情景下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有效的交流,即学生并没有真正掌握实际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这种所谓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不能不说是失败的教学。教师应该意识到,一切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安排,都应以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为前提,而不能光看表面的热闹。因为,学生只有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才能熟练地运用所学语言知识进行实际交流。因此,“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实际上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尽快熟悉《英语课程标准》,以适应英语教学改革的新形式,做一名新型的英语教师。

参考文献

[1] 就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改革专家答记者问[N].中国教育报,2001

英语课程标准 篇7

语言知识:2011年版课标在词汇上明确了“能初步运用400个左右的单词表达二级规定的相应话题”。2011年版课标在语法上明确了学习的内容, 提出“在具体语境中理解以下语法项目的意义和用法:名词的单复数形式和名词所有格;人物代词和形容词性物主代词;一般现在时, 现在进行时, 一般过去时和一般将来时;表示时间, 地点和位置的常用介词;简单句的基本形式”, 明确了11个功能和话题项目。相较于实验稿课标, 2011年版课标降低了词汇量要求, 增加了语法学习内容, 整合了功能和话题项目。

情感态度:增加了“乐于感知并积极赏识使用英语”“在小组活动中能与其他同学积极配合和合作”“遇到困难能大胆求助”等, 显得更加具体。

学习策略:增加了“在课堂交流中注意倾听, 积极思考”。

文化意识:增加了“在学习和日常交流中, 能初步注意到中外文化的异同。”

英语课程标准下的新型教师 篇8

1. 面向全体学生, 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英语教师的教育理念应该是人本主义。我们应该相信, 每个学生都蕴藏着极大的学习潜能,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丰富而独特的内心世界。因此, 教师对每个学生都应该一视同仁, 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力, 帮助他们以自己的速度前进。教师需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合作精神以及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使之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英语教师必须时刻牢记“以学生为中心”, 不能凡事包办代替, 应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机会去思考、去探索、去与人合作解决问题, 充分信任学生并鼓励、帮助学生, 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 促使他们在体验与实践中锻炼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 关注学生的情感, 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标准》强调教学内容的人文性:要求教师尊重学生, 树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新课程提倡树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帮助者、组织者、引导者的教师观, 由师道尊严、居高临下的教师权威向平等融洽的朋友转变。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亲师性”较强。如果他们对某个老师有好感, 他们便对这位老师的课感兴趣并分外重视, 下功夫学这门课, 因而成绩卓著。反之, 如果他们不喜欢某一位老师, 有逆反心理, 他们也就不愿学这位老师的课。所以, 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 喜怒哀乐和情绪的变化, 时时处处关心学生, 爱护学生, 尊重学生, 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成为学生可敬的师长和亲密的朋友。这样, 师生才能关系和谐, 感情融洽, 学生才能兴趣盎然地进行学习。教师要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 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 发展合作精神, 建立融洽的师生交流渠道, 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3. 加强学习策略的指导,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师应开展外语教学法研究和学习策略研究, 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与策略, 令其受益终生。《标准》把学习策略的养成列为教学的目标, 把学习策略定义为“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和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这也正是英语课程改革中教师必须注重的方面, 只有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和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 引导和帮助学生建立和调整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才能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理想课程。我们应该培养有适应能力、务实能力和研究能力的社会人才, 我们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从旁指导的教学活动, 实现通过“引 (引导) 、扶 (尝试) 、放 (独立:放手让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独立去解决问题) 、收 (反馈:及时反馈信息, 发现问题, 及时矫正, 及时调控) 、评 (教师评学生, 学生评学生, 学生自评, 评出方向, 评出学习干劲) ”几个步骤指导教学。同时, 提倡教学活动、教学评估的民主性, 积极创设多维度、多途径、开放式的教学氛围, 使师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切磋进取, 结伴成长。

4. 转变教学观念, 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

新课程强调,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和参与者,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 意味着平等对话, 教师应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课程中, 师生互教互学, 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 使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按照新课程的要求, 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 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掌握学习策略;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 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参与者, 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 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因此, 现代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指导学生有效地学习, 把学生作为中心, 围绕学生的特点和需要, 以帮助学生不断进步为目的, 与学生商讨问题、解决问题。只有民主的教育才会有学生个性的觉醒, 才能释放学生的潜能。教师要重视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 把“给学生压力”变为“给学生动力”, 由“牵着学生走”变为“推着学生走”。

5. 灵活地使用教材, 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

新课程启动的同时, 英语又换了教材。许多英语教师都反映教材内容增加, 难度加大, 教法出新, 对新教材的把握难度大, 难以完成教学内容。这是因为过去在我国实施单一的课程和单一的教材的时期, 教师把教材当成“控制”和“规范”教学的“法定文化”。不少教师把统编教材当成“圣经”, 不敢增删, 盲目遵循其规定的教法。在课程改革中, 教师教材观的转变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项任务。

的确, 教材的更新会使我们一时难以适应。但是我们应认识到:教材是我国学校教育主要的, 但不是惟一的课程资源, 教材是服务于教学的材料和工具。因此, 教师不应只是教材忠实的阐述者和传授者, 而应根据学生的需要和教学的实际, 灵活地、创造性地研究教的内容和方法, 对教材作革新性和批判性的使用;不是“带着教材走向学生”, 而是“带着学生走向教材”。正如《标准》中所言, 对教材要进行适当的、有科学性的补充和删减, 或者替换教学内容和活动, 或是扩展教学内容或活动步骤及调整教学顺序等。新教材的编者龚亚夫先生说:“教材上有的并不一定要全部教;教的并不要求全教会;会的并不要求全部考。”教师要以教材为载体, 加强各学科整合。目前, 人教版英语教材已突破了日常交际活动的范畴, 渗透有其他学科的内容, 如思想品德、社会、自然、体育、音乐、医学、历史、地理、人口教育、环境保护、法制教育、信息技术、航天技术、天文气象, 等等。具有学科融合特点的教材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 满足他们求知的欲望, 而且能够引导学生面向社会、了解世界、增强国际意识。教师可以在与其他学科教师讨论后, 再决定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式, 以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融合。教师和学生要做教材的主人, 而不是教材的奴隶。教师还应积极激发学生的联想与创新思维, 师生互动, 共同开发教材, 为更好地利用教材进行有益的探索。

6.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拓宽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

农村英语教师如何适应新课程标准 篇9

一、初中英语教师的素质有待提高

众所周知,大力发展素质教育,教师是关键。高素质的英语教师以及渴求学习、积极进取的学生是提高英语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那么,目前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师资状况如何呢?

农村师资力量薄弱,许多正规师范大学毕业出来的老师不愿意到农村教学,所以就从社会上招考了一些非师范毕业生,这些人没有收到正规师范学校的系统培养,有些教师是社会招考进来的,没有在大学里受到系统的专业培养,只是经过短暂的岗前培训或没培训,凭借大学里学的一点英语就从事了初中英语教学。他们之中有大部分是教学基本功不过关,如发音不准确,口语和听力基础差,书写不规范,教材教法不熟悉以及专业知识面窄等。

二、农村初中英语教学问题多

长期以来,我国中学课程结构单一,除了学科课程外,活动课程类、实践类课程往往有名无实。课程设置不能反映现代化建设对基础教育的要求,尤其忽视本应该在基础教育阶段大力加强的能力培养,严重损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甚至影响了义务教育的普及。所以我们要打破以教师为中心,单向传授知识的“教学观”。彻底转变观念,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独立的思考。传统的填灌式的教学方式严重影响了英语教学方式的改进,阻碍了英语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的突破与创新。

三、农村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许多问题

一直以来,我国农村初中英语教学质量较差。出现了大量学生向城里涌的现状,留在农村的学生都是父母没能力,或学生基础非常差。在课改阶段,如何稳步提高农村初中英语教学质量,是个十分艰巨的任务。目前十分突出的一个问题是,来自农村的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积极性不高,有的甚至不愿意学习英语,怕学英语,造成差生越来越多。这种情况对初中英语教学影响极大。出现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有:一是同学们自身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受到目前一股新的“读书无用论”的影响。二是差生存在叛逆的心理,造成大面积掉队现象,严重影响了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除此之外,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死记硬背,学习方法单一,学习积极性不高。我们了解到,初中学习中,学生大多数对英语的学习无兴趣,考前突击,60分万岁,多一分浪费的不正之风,严重地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素质教育的普及。

四、解决策略

1. 教师须提高自身教学能力,提高教育理论水平

(1)不论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下,还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的自身素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一方面,广大农村英语教师应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广泛阅读各类书籍。另一方面,教师也应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提高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提高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的能力。

(2)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按照新课改的指导思想,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要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即教师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而中学英语新课程目标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上,主张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相统一。具体为:

(1)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教师不再是“教育的中心”,而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参与者和合作者。

(2)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展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并帮助学生发展探究知识、获取知识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2. 深入了解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加强学法指导

初中的学生处于身体不断发育,心理尚有点幼稚的特殊时期,教育成败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发展。同时,学生又是学习的主体,只有使其对英语学习和英语文化产生积极的热情,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好成绩。因此,在英语教育教学中,农村教师要特别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关注学生的情感,观察其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变化,对学生平等相待,褒贬有度,尊重每个学生,尤其是那些性格内向、思想有压力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大胆尝试、大胆创新,不怕错误,敢于改错。教师还要创设各种丰富多彩的、形式多样的课内、课外活动,使其合作学习,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加强团结精神,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健康、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其不仅在知识上有所收获,而且在成长中得以健康发展。

3. 强化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正确的学习方法能使学习事半功倍。教师应积极、正确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帮助他们形成以能力发展为目的的学习方式,鼓励他们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和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运用技能,为学生独立学习留有空间和时间,使学生有机会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后,学生们能根据自身特点和学科特点,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并根据自己学习的需要和学习内容的变化不断地进行调整。

从英语课程标准看新型师生关系 篇10

三、利用作业评语加深师生情感交流是我一直坚持的做法。评语言辞恳切, 切中要害:或热情鼓励、或委婉告诫……始终使学生保持清醒的头脑、强烈的兴趣、昂扬的斗志, 激励并坚定他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信念。通过评语, 教师尽可把祝福、问候、关切、激励、真诚、信任之情化作甘甜的泉水, 去滋润学生的心田, 引起师生教与学的共鸣, 达到教与学两者的和谐与统一。

四、教师要通过“引 (引导) 、扶 (尝试) 、放 (独立:让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独立去解决问题) 、收 (反馈:及时反馈信息, 发现问题及时矫正, 及时调控) 、评 (教师评学生, 学生评学生, 学生自评, 评出方向, 评出学习干劲) ”几个步骤指导教学。书本让学生读, 问题让学生提, 意见让学生讲, 规律让学生找, 总结让学生写, 错误让学生改。凡是学生看得懂的, 要让学生去看;凡是学生讲得出的, 要让学生去讲;凡是学生想得出的, 要让学生去想;凡是学生写得出的, 要让学生去写;凡是学生做得出的, 要让学生去做;教师不包办代替。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正常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保证, 是新课程标准与理念的要求, 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障。教师要迅速更新教育观念, 加强自身修养, 不断充实完善自我, 以人为本, 师爱为本, 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服务于学生、视学生为教师生命之延续”的意识, 努力创建平等、民主、和谐、教学相长的新型师生关系, 实现人的个性的充分自由发展。

英语新课程标准下的词汇教学 篇11

一、新单词的教学

1.在教新单词时,要求学生在一两分钟内记熟所学的新单词,然后听写,也可以通过抢答或个别提问的方式由老师读单词,学生口头拼写,或是老师讲出单词的中文意思,学生读出生词,或老师读单词,学生讲出中文意思等形式进行训练。

2.记忆是靠外界环境对大脑进行刺激并形成痕迹的,大脑神经受到的刺激越深刻,记忆的持久性越强。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尽力使学生对所要记忆的知识形成深刻的印象,为长时记忆打下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用新奇、甚至反常的方式呈现新词。例如,在教单词happy时,我在黑板上画上脸谱(),这样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以强烈的再现刺激,加深感知印象,引起学生兴趣。另外,还可以利用录音机、电子白板,甚至实物投影或呈现等多种媒体相结合,引导学生同时使用多种感官感知,使大脑通过接受来自眼睛、耳朵、肢体等器官感受到的刺激,加强记忆力。

3.根据遗忘规律,在有计划的“重现”中巩固英语单词,增强记忆力。记忆分三种情况:瞬间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瞬间记忆储存时间很短,但在记忆过程中占有主要作用。因为任何知识的学习都是从瞬时记忆开始的,来自感觉和知觉的信息要首先在短时记忆中进行加工才能进行长时记忆,而长时间运用中的信息也只有被激活成为短时记忆,被人们清楚地意识到,然后才能被使用。因此,课堂上教单词时,要让学生对所学的词汇进行重复识记,加深印象;讲解课文时,应结合教材的内容有机自然地再现;课后练习中,可以安排相应的听写、翻译、完成句子、同义搭配、造句等,使学生在多次的复现中巩固所学词汇。开始时可能只有部分学生达到要求,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基本上每位学生都能按要求完成,即使成绩差的学生,瞬间记忆的效果也会很好。这种训练,增加了单位时间内信息的接纳量,提高了记忆效果。

二、单词的搭配和扩展

1.通过单词的搭配,学习更多的新单词。比如,在学了ball和basket这两个词后,帮助学生把这两个词合并起来构成一个新的单词basketball,以此类推还有baseball,football等,另外还有象waiting?room,dinning?room,sitting?room等词。利用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新单词并且巩固更多的旧单词。

2.通过单词的扩展来联想有关联的单词。如,教food一词时,指出这是食品的总称,为让学生联想到有关食品的词,教师在黑板上展示关联词群。还可以利用同根词,如,教care一词时,联想到careful,carefully,careless,其中“ful”是形容词的词根,“ly”是副词的词根,“less”是反义词的词根。这样就避免死记硬背单词了。另外,利用意义相近的词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同义词都是相对的,比如beautiful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它的同义词可能是nice(好看的),pretty(漂亮的),handsome(俊俏的)等。根据这个特点,不能孤立地看某词的同义词,而要把它放在句子中来看是不是同义词。如,Thegirlisbeautiful.在这个句子中pretty和beautiful可以互用,而handsome不能用来替换,因为handsome常用来形容男性。

三、把新词汇巧妙地用于句子中

目前,词汇教学的现状并不那么令人满意。有些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传统,侧重于词汇的背、默,忽视学生对词汇的灵活运用,缺乏对学生进行词汇学习方法的指导。因而,常常会有一些学生靠死记硬背来记单词,导致的结果是遗忘率高或准确度不够。还有一些学生能较好地默写词汇,但是实际运用能力差,他们不会使用正确的形式或不能选择恰当的词汇。这些情况极大地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严重制约着他们英语水平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笔者从多年的教学中总结出的经验是:把单词放在句子里或放在各种搭配里记忆。这种为了教学目标所设计的语境称为教学语境。语境对于词汇的学习十分重要,因为知识的储备总是通过与其他知识建立某种关系而进行的,是通过一定的语境来实现的,因此,词汇教学是以语境为寄托的。如,在教face这个单词时,可以先不呈现新单词,而利用句子和动作Myfaceisround.Hisfaceislong.Tom??sfaceissquare.让学生猜出face的意思。教lookat,lookafter,lookoutof,lookupat,lookfor,lookaround等易混淆的短语时,可利用PPT或动作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这些词组的不同之处。

四、结束语

利用以上教词汇的方法,可以克服过去词汇教学中的许多缺陷,如孤立教词汇;讲得过多,消化不良;接触少,重现率低,吸收少;主次不分,平均用力,负担过重;系统性不强,边学习边遗忘;等。相反,能够贯彻质量并重,逐层加深,立足于词汇系统之上,着眼于词汇教学之外,集中分散,交替互补。同时还能使词汇的意义和用法、词汇的读音和拼写紧密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英语单词的读音和书写形式时,感到有条理、有规律,从而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新课程标准下的英语合作学习 篇12

近年来我对高中英语合作学习进行了一些探索, 以下就合作学习解决的问题、合作小组的组织以及合作学习的模式三方面进行具体的阐述。

一、解决的问题

1.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获取、处理和综合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重点是听、读和口头表达的能力。

2. 运用形成性评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通过激励使学生产生自信心和成就感。

3. 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与人共事的意识和能力。

二、合作学习小组的组织

1. 合理地划分小组

以提高个人的学习成效和达成该团体的学习目标为原则, 小组可进行如下划分:指令性划分、随机性划分、自由性划分。

2. 合理分配角色

根据不同的合作任务由2~6人组成, 确保每位组员都能担任一定的角色, 并负起每个角色应该承担的责任, 即各司其职。

三、合作学习的模式

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有起点高、灵活性强、容量大、内容广、要求严等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模式上也要随之改变, 合作学习模式可以有以下几种情况:

1. 采用师生换位法, 让学生参与教的过程。

教师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在这一模式中, 学生充当小老师, 教师成为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

2. 小组预习与合作讨论

小组预习就是, 教师根据教材内容事先设计小组合作任务, 并布置给各小组, 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有目的地预习。

3. 角色扮演, 乐趣无穷

角色扮演可以让学生更准确的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体会文章和对话的意境。

4. 延伸课堂, 创造英语天地

指导学生时刻关注有英文的事物, 成立一些英文收集小组, 是扩展知识面的一种活动。编辑英语小报就是一种总结、展示和拓展知识层面。小组合作在学习性和趣味性中快乐的进行。总之, 要尽量给学生营造多渠道的自主学习的空间。

上一篇:美的因素下一篇:刑事强制措施制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