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

2024-07-31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精选12篇)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 篇1

语言技能:一级要求将实验稿课标中“能唱儿童歌典15~20首, 说歌谣15~20首”改为“能学唱英语儿童歌曲和歌谣15首左右”, 删去“能表演英文歌曲及简单的童话剧, 如《小红帽》等”;同时考虑到语言学习的渐进性, 增加了“能模仿范例词句”。二级要求中, “能表演歌谣或简单的诗歌30~40首, 能演唱英文歌曲30~40首”被改为“能学唱简单的英文歌曲和歌谣30首左右”。

语言知识:2011年版课标在词汇上明确了“能初步运用400个左右的单词表达二级规定的相应话题”。2011年版课标在语法上明确了学习的内容, 提出“在具体语境中理解以下语法项目的意义和用法:名词的单复数形式和名词所有格;人物代词和形容词性物主代词;一般现在时, 现在进行时, 一般过去时和一般将来时;表示时间, 地点和位置的常用介词;简单句的基本形式”, 明确了11个功能和话题项目。相较于实验稿课标, 2011年版课标降低了词汇量要求, 增加了语法学习内容, 整合了功能和话题项目。

情感态度:增加了“乐于感知并积极赏识使用英语”“在小组活动中能与其他同学积极配合和合作”“遇到困难能大胆求助”等, 显得更加具体。

学习策略:增加了“在课堂交流中注意倾听, 积极思考”。

文化意识:增加了“在学习和日常交流中, 能初步注意到中外文化的异同。”

此外, 2011年版课标对词汇表进行了修订。规定了五级应学习1500个单词, 另有100个单词由各地教育主管部门自行决定是否增加。在小学的词汇量方面, 课程标准予以明确, 提出弹性要求, 总体要求学习600~700个单词。2011年版课标专门列出了二级词汇表, 共423个单词, 为二级基本词汇。其他200~300个单词由各地或教材编写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就有章可循, 减少了盲目性。在单列的二级词汇表中, 未列出单词的词性和中文释义, 这是一个大的变化。为什么这样做呢?因为, 英语单词的词性和词义是在具体语境中体现出来的, 标出词义与词性后, 会造成部分教师脱离语境教授单词, 学生脱离语境记忆单词, 不利于学生形成有效的词汇学习策略。同时, 不列词义与词性, 也有利于教材编者和教师在拓展课程资源时灵活安排。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 篇2

世界各国在中小学外语课程价值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学习外语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材素质的提高

学习外语符合信息时代的要求

学习外语有利于学生在多元社会中发展

学习外语有利于认识能力的提高

学习外语有利于良好的性格、品德、意志和交往合作精神的发展

欧洲委员会对低龄儿童外语教学达成的共识

小学开设英语可以更好地利用儿童习得语言的天赋

对最佳年龄无定论,倾向于9岁开始

低龄外语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中学的外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低龄外语教育应该与学校其他学科相互渗透,相辅相成教师的语言水平和教学能力是两个重要的因素

世界各国在小学外语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

1.小学外语教学的目标与方法问题

注重发展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注重外语口语交流能力的发展,注重文化的理解。

2.小学与中学的有效衔接问题

在小学与中学的有效衔接问题上,很多国家还没有成功的经验,特别是面临语种选择较多的国家尤其重要。

3.课时问题

研究表明,更多的短课时比较长的较少的课时更有利于学生的语言发展和能力的形成。

4.起始年龄问题

关于起始年龄的问题,尚无定论,一般倾向于从九岁开始。

5.小学外语的评价问题

在评价问题上,各个国家都比较重视语言运用的能力和表现,同时,也重视采用标准化考试的方式,统一地评价教学的效果。

6.师资的补充和培训问题

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

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

强调课程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大胆

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过程

课程改革的任务

1.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使学生树立自信心

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4.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5.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6.培养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力和创新精神

7.了解世界中西文化的差异,形成健康的人生观,培养爱

国主义精神

8.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1.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

2.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

3.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4.采取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

5.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6.开发课程资源,扩展学用渠道

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1.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2.强调主动学习的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

程和成为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3.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4.关注学生学会做人的发展

5.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的人格,创新精神和实

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质和环境意识

9—12岁孩子的特点

1.好奇,好活动,爱表现,善模仿

2.对陌生的英语有好奇心

3.很少有羞怯感,喜欢引起别人的注意

4.听觉敏捷,模仿力和记忆力强,形象思维好

5.爱玩,爱唱,爱游戏,爱活动

目标的总体描述

一级(3—4年级)

对英语有好奇心,喜欢听他人说英语。能根据教师的简单指令做游戏,做动作,做事情(如涂色、连线等),能做简单的角色表演,能唱简单的英语歌谣,能在图片的引导下听懂和读简单的小故事,能交流简单的个人信息,表达简单的情感和感觉,能书写字母和单词,对英语学习中接触的异国文化感兴趣。

二级(5—6年级)

对英语学习有持续的兴趣和爱好,能用简单的英语互致问候,交换个人、家庭和朋友的简单信息,能根据所学的内容表演小对话和歌谣。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并讲述简单的故事。能根据照片或提示写简单的句子。在学习中乐于参与、积极合作、主动请教,乐于了解异国文化习俗。

对小学阶段语言技能的目标要求的特点

1.把听说作为英语学习的主要手段和理解与表达的形式。

2.采用听、说、读、写、玩、演、做、唱、视听等形式,表达语言习得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效果。

3.遵循综合语言能力形成的心理和生理发展过程,如果用

动作、体态、语言、做玩等多种外显形式促进技能的发展。

4.注重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在训练

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的活动中,充分利用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联想力等智力因素,通过唱、演、玩、画画、涂色、做手工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态度,兴趣等非智力因素。

基本学习策略

1.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的任务

2.主动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3.制订简单的学习计划

4.对所学内容能主动练习和实践

5.在词语与相应事物之间建立联想

6.在学习中集中注意力

7.尝试阅读英语故事及其他英语课外读物

8.积极运用所学的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作文教学初探 篇3

关键词:兴趣;观察;积累;勤练;想象;自由

作文教学素有语文的“半壁江山”之称,可见作文教学至关重要。作文关乎的不仅仅是技能的训练和知识的掌握,而且是素养的提高和心灵的丰富。在倡导素质教育和个性发展的今天,传统的作文教学有它可传承发展的一面,也有它需要改革创新的一面。在新的教育形势和教育理念下,探索和创新作文教学的途径和方法,已成为一个亟待研究的新课题。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怎样进行作文教学呢?在《新课标》的指导启发下,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是实施作文教学、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有效手段

一、情境,兴趣之始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学好一种东西,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内动力,当学生对作文产生了兴趣,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写作。

可是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创设情境”是一种激趣的有效手段。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可以利用作品欣赏来创设情境;可以利用游戏来创设情境;可以利用生动的表演来创设情境;还可以利用大自然的景物来创设情境等等,不管采用哪种方法,教师都应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为最终目的。

例如,利用游戏创设情境。由于是玩游戏,学生的兴趣非常高,都积极主动地交谈起来,议论活动中有哪些最精彩,最激烈的,参加的人是如何做的,自己又是如何做的,以及旁边的同学的语言、动作、神态、情绪等又是如何的,学生经历了活动的全过程,真实体验了其间的乐趣,有了自己的亲身感受,当然有话可说,有感可发,有情可抒,再也不会感到作文是一种痛苦的事。游戏活动为学生提供了生动的写作素材,又营造了宽松的氛围,增加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减少了学生对作文的恐惧感,让学生乐于写作。

二、生活,素材之源

《新课标》强调:“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鲁迅先生说过:“如果要创作,第一必须去观察,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是获取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因而,要指导学生处处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并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达到“处处留心皆学问”的境界。例如:写一个熟悉的人,首先,就要确定观察的对象,然后设法接近他,观察人物的肖像、衣着、举止、言谈、内心活动等,以防“身在此山中,不识真面目”。指导学生观察菊花,通过视觉,了解菊花的形状、颜色、姿态;通过嗅觉,闻到它的花香;通过触觉,摸到它的实体;通过味觉,尝到它的滋味。春日,可让学生出外观察百花盛开的原野;仲夏,可指导学生去观察电闪雷鸣的雨夜;金秋,让学生去观察喜获丰收的场面;寒冬,可指导学生去观察早晨冰霜茫茫的大地。

通过观察,世界万物的鲜明形象和画面,有声有色地进入儿童的认识,使之在复杂的社会中学会辨别人间的真、善、美,寻求做人的真谛,在大自然中受到美的熏陶,陶冶自己的情操,启迪生活的哲理。这样学生就会更加热爱生活,生活便成为了学生写作的源泉。

三、材料,作文之本

《新课标》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要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必须注意积累写作材料,提倡多阅读文章。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这个道理。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结合典型课文和学生的优秀习作,引导学生在写作的特点及方法上,加以理解和吸收。对于典型课文、精彩片段、形象贴切的比喻句、生动逼真的拟人句,都要求学生熟读成诵。同时,指导学生逐步扩大阅读面,对农村学生来说阅读面比较窄,可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这块土壤提供学生喜欢读的图书,有时带学生去书店帮他们挑选一些小学生必读书,来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在阅读的过程中,将好的词、句、片段、格言警句等及时收集到“采蜜集”(作文素材收集本)中,作文时可随时借鉴和运用,信手拈来,妙趣横生。

四、勤练,写作之基

任何技能技巧,都需要反复训练。如果训练达不到一定强度或熟练程度,就很难奏效。写作也是一种技能,当然也需要反复的训练。所以教师应鼓励学生动手写,大胆写,勤于写,这样学生就会越练越熟,思路就会越来越顺畅。谚语说得好:“文章读十篇,不如写一篇。”这就道出了作文实践出真知的道理,经常练笔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关键。我们学习了一篇文章之后,弄懂了文章的结构方法,弄清了文章的写作特色,就要学着运用这些知识与方法去实践,去练习,使之变成自身的作文能力。除了课本中要求的作文外,还应该让学生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日记写作灵活,行文自由,训练多,容量大,天天坚持写日记,能够为以后的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想象,创造之源

《新课标》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多次明确地提出了作文课要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是一切创造之源。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只有善于发挥想象的人,才善于创造。孩子们的想象是丰富多彩的,这要咱们有意识地去挖掘他们的想象空间,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同一个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让他们放飞想象的翅膀,不断训练,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就会有血有肉,情感细微了。例如,指导学生在月亮明朗的夜晚,对着夜空中的明月想象:此时的明月像什么呢?有的学生把弯弯的月亮想象成在太空中飘游的小船,有的想象成星星的摇篮,有的想象成妈妈的笑眼。这些赋有诗情画意的想象是多么的纯真。

六、自由,情感之花

学生感到作文难,原因之一是作文形式局限了他们的思维,比如,很多教师喜欢改变学生的意志,让学生一定要按照教师自己的思想与意志去写,不允许学生有丝毫的偏差。总是强调怎么开头、怎么结尾、怎么过渡、怎么分段等,这“格式化”的作文形式导致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只是表达了教师的思想,而不能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

《新课标》中提出“让孩子们放开手脚,开放思维,让孩子们自由表达,真实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因此,教师不应用太多的框框来束缚学生的思维,而要注重鼓励学生放胆表达,学生爱写什么就写什么,爱怎么写就怎么写,任学生思路尽情驰骋,自由地倾诉表达,以调动他们的内在潜质,让学生的习作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只有这样,学生的习作才会多一些童真,多一些烂漫,多一些幼稚,具有真情实感。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开展作文教学,如何从小学就开始培养好学生作文的能力,这是一个任重道远的任务,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只有不断地摸索,深化教学改革,跟上时代的脚步,在新课程的改革中才不至于被浪潮所抛弃,才能始终站在改革的浪尖上,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李广.“小学习作教学初探”.

[3] 王雪梅.“构建新课标下的作文教学体系”.

农村英语教师如何适应新课程标准 篇4

一、初中英语教师的素质有待提高

众所周知,大力发展素质教育,教师是关键。高素质的英语教师以及渴求学习、积极进取的学生是提高英语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那么,目前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师资状况如何呢?

农村师资力量薄弱,许多正规师范大学毕业出来的老师不愿意到农村教学,所以就从社会上招考了一些非师范毕业生,这些人没有收到正规师范学校的系统培养,有些教师是社会招考进来的,没有在大学里受到系统的专业培养,只是经过短暂的岗前培训或没培训,凭借大学里学的一点英语就从事了初中英语教学。他们之中有大部分是教学基本功不过关,如发音不准确,口语和听力基础差,书写不规范,教材教法不熟悉以及专业知识面窄等。

二、农村初中英语教学问题多

长期以来,我国中学课程结构单一,除了学科课程外,活动课程类、实践类课程往往有名无实。课程设置不能反映现代化建设对基础教育的要求,尤其忽视本应该在基础教育阶段大力加强的能力培养,严重损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甚至影响了义务教育的普及。所以我们要打破以教师为中心,单向传授知识的“教学观”。彻底转变观念,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独立的思考。传统的填灌式的教学方式严重影响了英语教学方式的改进,阻碍了英语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的突破与创新。

三、农村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许多问题

一直以来,我国农村初中英语教学质量较差。出现了大量学生向城里涌的现状,留在农村的学生都是父母没能力,或学生基础非常差。在课改阶段,如何稳步提高农村初中英语教学质量,是个十分艰巨的任务。目前十分突出的一个问题是,来自农村的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积极性不高,有的甚至不愿意学习英语,怕学英语,造成差生越来越多。这种情况对初中英语教学影响极大。出现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有:一是同学们自身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受到目前一股新的“读书无用论”的影响。二是差生存在叛逆的心理,造成大面积掉队现象,严重影响了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除此之外,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死记硬背,学习方法单一,学习积极性不高。我们了解到,初中学习中,学生大多数对英语的学习无兴趣,考前突击,60分万岁,多一分浪费的不正之风,严重地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素质教育的普及。

四、解决策略

1. 教师须提高自身教学能力,提高教育理论水平

(1)不论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下,还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的自身素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一方面,广大农村英语教师应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广泛阅读各类书籍。另一方面,教师也应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提高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提高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的能力。

(2)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按照新课改的指导思想,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要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即教师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而中学英语新课程目标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上,主张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相统一。具体为:

(1)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教师不再是“教育的中心”,而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参与者和合作者。

(2)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展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并帮助学生发展探究知识、获取知识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2. 深入了解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加强学法指导

初中的学生处于身体不断发育,心理尚有点幼稚的特殊时期,教育成败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发展。同时,学生又是学习的主体,只有使其对英语学习和英语文化产生积极的热情,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好成绩。因此,在英语教育教学中,农村教师要特别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关注学生的情感,观察其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变化,对学生平等相待,褒贬有度,尊重每个学生,尤其是那些性格内向、思想有压力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大胆尝试、大胆创新,不怕错误,敢于改错。教师还要创设各种丰富多彩的、形式多样的课内、课外活动,使其合作学习,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加强团结精神,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健康、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其不仅在知识上有所收获,而且在成长中得以健康发展。

3. 强化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正确的学习方法能使学习事半功倍。教师应积极、正确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帮助他们形成以能力发展为目的的学习方式,鼓励他们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和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运用技能,为学生独立学习留有空间和时间,使学生有机会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后,学生们能根据自身特点和学科特点,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并根据自己学习的需要和学习内容的变化不断地进行调整。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 篇5

一、填空题(共40分)

1、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双重性质。(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英语课程有利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打基础,为他们继续学习英语和未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3、英语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注重素质教育,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整体设计目标,充分考虑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强调学习过程,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优化评价方式,着重评价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丰富课程资源,拓展英语学习渠道)。

4、英语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和(先进外语课程理念)为指导,立足国情,综合考虑我国英语教育的发展现状,从(义务教育阶段)起,建立一个以(学生发展)为本、(系统而持续渐进)的英语课程体系。

5、英语课程从(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这五个方面设计课程总目标和分级目标。

6、根据英语课程设计思路,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以小学(3)年级为起点。在义务教育阶段九级目标体系中,(一)至

(五)级为义务教育阶段目标要求,其中

(二)级为6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目标要求。

7、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

8、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应该学习和掌握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以及用于表达常见话题和功能的(语言形式)等。语言知识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语言技能)的重要基础。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 篇6

关键词:改革与创新;小学英语;情景教学

一、新课程下小学英语情景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情景教学是当前教育发展形式下所提倡的教学模式,始终贯穿于整节课堂中。但是真正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也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产生,在有的英语课堂情景创设中与学生的普遍水平不符合,设置模式主要侧重于优秀的学生,却忽略了大多数学生英语水平的真实能力。而且老师在情景演示过程中没有适当地去引导学生的思维,使得学生变得比较被动不知道该如何进行,很难达到英语课程教学效果,在情景创设的情节中没有重点突出本节英语课程的教学要点,细节比较散乱,学生很难去把握英语讲述的重点内容。而且在情景创设中与同学们的实际学习生活差距比较大,很难带动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会显得比较枯燥。因此,在小学英语情景创设中要学会抓住学生的性格特点,及时调整情景创设策略,加强各个环节的相互配合,多给学生创造一些口语表达的机会,才能够从本质上解决问题,带动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英语教学的平稳进行。

二、小学英语情景教学中的基本原则

1、真实性原则。在小学英语课堂学习中,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熟练的掌握英语单词和简单的语句运用。教材中的内容只是简单涉及一些单词和语句材料,很少体现真实的语言交际内容,作为教师要适当地融入情景模式进行指导,为学生创设一个更真实性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体会到英语交际与实际生活是相互关联的,鼓励学生平时多注重单词的积累,从而帮助学生引入更真实的情景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表达水平。

2、一致性原则。对于刚接触英语的小学生来说,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不同的障碍,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有利于奠定良好的英语基础,需要英语教师付出更多的耐心去指導,可以利用多媒体技能的优势进行生动的英语情景创设,在情景创设中要保持课堂教学内容与创设环节的一致性,教师也要保证所创造的情景内容与学生相关理解概念保持一致。

3、相关性原则。教师在英语课堂中运用情景教学模式时,要确保情景教学内容与教学主题相对应,不能偏离主题和带有与教学内容无关的教学设计。还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要保持情景设置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是相互关联的,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总结积累经验,为学生以后更复杂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提升小学英语课程教学质量。

三、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英语情境教学的方式策略

1、营造活跃轻松的英语氛围。在新课程英语情景课程教学之前,需要教师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完善情景创设方案分析,在英语课堂中营造一个活跃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才能使得英语教学情景得到有效发挥。因此,需要英语教师根据实际生活内容进行英语情景设计,比如说好友之间的简单问候、在学习中互相借用东西,让同学们进行角色扮演,使得紧张的课堂气氛变得轻松了许多。作为英语教师,需要付出多一点的时间精力给同学们提供一个学习英语的平台,在语言表达时多插入一些学过的知识点,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记忆力,长此以往,学生通过大量的单词积累从整体上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利用游戏创设教学情景,抓住要点。大多数小学生都喜欢游戏,教师可以借助游戏的平台进行教学情景创设,带动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简单的游戏中体验学习的快乐。比如说在学习“A new house”新专题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小问题,然后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座新房子的构造,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What’s in the new house?”让学生根据句式特点找到房子中存在的物体,通过这种游戏方式掌握有关“There be ”结构的句型。

3、运用多媒体教学优势,构建知识体系。英语中的口语交际课程如果利用多媒体软件进行直观的展示,会更有利于提升英语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Halloween”这一课程时,学生在课文学习中就会遇到一些阻碍。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一些关于万圣节来历的小视频,然后进行一个简单的情景创设,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学习跟万圣节有关的单词和语义与情景教学相互联系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模式,以小组的形式组织万圣节情景表演,然后推选出比较优秀的一组,这样既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也巩固了英语知识要点,充分带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四、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新课程的深入研究,给教师英语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多的挑战,关注新课标的發展动向,需要教师不断完善教学方案和教学目标,扩大英语信息资料的收集渠道,不断积累课堂教学经验,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情景式英语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自觉的融入到英语情景教学中去,促进新课程英语情景教学水平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倪文君.小学英语教学实施新课程标准的难点及对策[J]. 教育科学研究,2003,11:50-52.

[2] 王丽娜.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英语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0,15:98.

[3] 吕天.“情景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2,09:36-39.

[4] 许慧敏. 新课程标准下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 教育教学论坛,2012,35:259-261.

[5] 苏丹. 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践[J]. 教育教学论坛,2015,15:249-250.

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英语教学 篇7

关键词:小学英语,词汇教学,阅读教学

一、小学英语课程的特征

1. 课程性质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

《英语课程标准 ( 2011年版) 》首次将英语课程的性质界定为“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 明确告诉全体英语教师语言教学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交流、沟通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在语言教学过程中, 关注对学生的意志品格、正确的价值观、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一个人如果具有较强的语言交际能力、较高的综合人文素养, 他会更快地适应社会变化, 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英语课程, 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有利于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2. 基本理念充分体现了学科特点

课程理念在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的基础上, 更注重了语言学习的整体性、渐进性和持续性。更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终身发展的需要, 更具有人文性; 同时更符合语言学习的特征和规律。为实现义务教育英语课程的目标和任务奠定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3. 调整课程容量, 体现语言学习规律

《英语课程标准 ( 2011年版) 》删去了原实验稿中涉及高中阶段的内容, 只保留义务教育阶段 ( 小学二级到初中五级) 的内容。《标准》明确了小学阶段的主要教学内容, 单列出小学阶段应该学习的语音项目、语法项目、功能项目和话题项目, 减少了小学阶段需要学习的话题范围, 调整部分语言技能的目标要求。修订后的英语课程目标体现出更加清晰的3个层次, 即课程总目标、分级目标和分级标准。课程总目标指出要通过英语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4. 实施建议对小学英语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指导

《英语课程标准 ( 2011年版) 》强调小学英语教学要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感知能力和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提出“小学的评价应以激励学生学习为主”, 采用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评价形式; 评价应以形成性为主, 重点评价学生平时参与各种教学活动的表现; 小学高年级的终结性评价合理采用口试、听力和笔试相结合的方式, 重点考查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标准》还提供了大量操作性很强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实例、评价方法与案例、技能教学参考建议, 等等。这些实例有助于帮助教师从课堂教学实践的角度, 理解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内涵, 研究如何在教学中落实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

二、词汇教学

1. 用实物、图片呈现

小学生的思维直观活跃, 因此在呈现单词时要直观, 最好是学生能看到, 摸到, 感觉到的事物。对一些在课堂上不能用实物呈现的词汇, 采用学生图片、简笔画等形象地呈现给学生。活动目的越明确, 越具体, 活动越具有趣味性越能促进随意注意的引起和维持。

2. 在语境中操练词汇

词汇只有运用到语境中, 才会有生命力。如果教师能够创设自然真实的语言情境,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习得语言就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在语境中推断词义的能力, 这就要求教师选择适合语境教授词汇的材料, 并尽可能在语境中呈现词汇, 在语境中操练词汇。

3. 加强语音教学, 促进认读

拼读是组合和理解语音及相应语义的必要手段, 是听、说﹑读、写不可缺少的能力, 语音教学与拼读能力有着密切联系。在小学阶段, 对学生的语音、语调等朗读技巧和拼读能力进行分阶段、循序渐进地培养十分重要。在教学新词时可用音形结合的方式列出已学过的相似词, 逐渐加强对所学新词的音形印象。

4. 结合新旧知识, 反复认读

在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前后内容的衔接、连贯, 注意从旧知识中引出新知识, 学习新内容时适时复习旧内容。教师可以在学生已有的语言基础上导出新单词或新短语; 也可以创设生活情境或问题情境, 呈现已学过的各种句型, 让学生运用旧句型和新旧词汇进行描述或表达, 达到反复操练新词的目的。如此新中有旧, 旧中有新, 让学过的知识不断地复现在教学活动中, 既有助于学生自然习得新知, 又使他们的语言知识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增多, 从而起到增强记忆的作用。

5. 布置有意义的作业, 巩固认读

教师有必要布置一些有意义的课外认读作业, 如让学生制作包含图画和单词的卡片, 利用假期学会几首英语歌曲, 与同学合作表演一两个英语课本剧或童话剧等。教师要在课内或课外安排时间让学生进行展示, 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巩固已认读的知识, 维持记忆, 又能了解词汇的不同搭配和用法。

三、阅读教学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应分阶段实施: ( 1) 小学低段的阅读应以听、说为主线, 在图片、简笔画和教师的帮助下学生能从总体上理解阅读内容, 从听到说, 循序渐进。 ( 2) 小学中段的阅读应首先听录音看范文, 大体理解文章人物、事件和内容, 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 阅读讲解文章, 对文章内容有更详细的认识, 再分组或分角色诵读文章。在进一步理解文章后, 完成课后练习并能复述或表演所学内容。 ( 3) 小学高段的阅读应首先通读短文, 对短文有一个初步总的印象。在通读文章之后, 能根据图片或上下文解决短文中新的单词, 短语, 为语言的输出作准备。在解决课文中的单词、短语、句子之后, 回到课文对整篇文章作进一步的理解。再让学生提笔续写或改写短文, 作为语言的输出。听、说、读、写是一个有机的互相联系的整体,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 应根据学生的实际, 合理地结合听、说、读、写来提高教学的效果。

教学中, 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绘生绘色地讲述故事、运用实物、播放录音、多媒体展示等多种手段引出阅读材料, 使学生初步感知, 并产生要阅读的兴趣。接着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 在学生的交流、老师的讲解下理解一些单词、词组的含义与用法。设计一些问题, 让学生反复阅读, 仔细体会。还可以让学生根据阅读材料的特点进行表演、复述等, 促进语言材料的内化。生生间或师生间展开交流、讨论, 来梳理全文信息。通过要求学生跟读录音, 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 培养语感, 加深对课文的进一步理解。阅读的最终目的是开阔学生的眼界,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活跃学生的思维, 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和能力。为达到这个目的, 在学生对篇章的结构、内容及融合的知识点有了较好的掌握后,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整体吸收和运用, 引导学生利用篇章所提供的信息进行交际活动。同时, 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如何使用工具书等。

总之, 《英语课程标准 ( 2011年版) 》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在小学阶段, 教师尤其需要注意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造性运用语言的意识, 让学生感受语言学习的真正意义。开展符合教学目标和要求的评价探索, 为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和学生整体人文素养的提高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 篇8

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 必须坚持每名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能力, 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美术课程应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面向全体学生, 以学生发展为基础,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 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形成, 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因此, 应选择有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 结合过程和方法, 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同时, 要注意课程内容的层次性, 适应不同地区学生素质的差异, 使本《标准》具有普遍的适应性。应注意使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 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 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 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 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 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 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应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 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 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二、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此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 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应通过美术学习, 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 人类社会的丰富性, 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 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 同时, 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多元文化的宽容和尊重。现代社会需要充分发展每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因此, 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 采取多种方法, 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 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 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研究与发现. 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 发展综合实践能力, 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三、要注意科学性和艺术性相结合, 要注意发挥整体功能

科学性是开展教学法研究的基石。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现代教育科学为指导, 运用科学方法, 道德艺术教育规律, 并通过科学论证, 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来选择或创造优良的教学方法, 使教学方法符合科学和教学规律, 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和教学对象, 切实可行地完成教学任务。同时, 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素养和教学水平, 对各种教学方法、技能、技巧的运用, 进行艺术的再加工、再创造, 力求达到艺术化程度, 从而使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相结合,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启发学生思考, 使师生教有所受, 学有所得, 点有所通, 启有所发, 导有所悟, 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所有教学方法都是由教师、学生、知识及知识载体这四种要素组成的, 由于四者的组合结构的不同, 形成了各种教学方法。要研究有效的教学方法, 就必须发挥四种要素的整体功效。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学生主体作用, 必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要使知识顺利和有效地传递, 就要考虑运用合适的载体, 要随机应变, 创造性地组合和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同时, 开展教学法研究时, —定要从学生的整体要求出发, 加强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的教学法的优化组合和有机联结, 以增强学校教育活动的教育合力, 切忌孤立、片面地搞美术教学法研究。

四、要跟上时代的步伐, 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发展是硬道理”, 万能的教学方法是不存在的。再好的教学方法也都有自己的不足之处, 都要随时间和条件的改变而被淘汰或更新。只要跟上时代步伐, 用发展的眼光对各种教学方法取长补短地综合运用或不断创新, 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时代在发展, 社会在进步, 新时代将赋予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和新的内涵, 将赋予美术教学法以新的研究领域, 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要以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面向”和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四个统一”作为实施素质教育和教育研究的指导思想, 进一步认真学习和贯彻三中全会精神, 在实践过程中勇于抛弃一切阻碍美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做法, 充分吸收和借鉴国内外教育改革的积极因素, 使研究永远充满生命活力, 努力开创学校美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局面。尊重和保护人的个性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在美术学习过程中, 对美术学习内容和方式的选择, 必然受到学生个性的影响, 所以美术课程是影响学生个性的课程之一。美术课程在引导学生形成社会共同的价值观的同时, 也努力保护和发展学生的个性。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努力追求的教育理想, 美术课程不仅作为美育的一个重要门类促进这一理想的实现, 而且本身就包含情感与理性。“造型·表现”领域教学是美术教学基本内容之一, 它使学生在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想象, 用视觉艺术来反映生活, 表达画者的思想感情。教学形式有临摹教学、写生教学和创作教学。这些教学形式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不是孤立地运用, 而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互相促进综合运用。

综上所述, 随着小学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发展, 传统的小学美术教学理念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的小学美术教学要求, 所以, 小学美术教学必须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才能适应美术教学的新需求。只有小学美术教学不断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从而达到小学美术教育的目的。

摘要:小学生作为祖国的新一代, 是祖国和家庭的未来和希望。培养和激发小学生的创新能力, 不仅可以优化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形式, 也能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为我国发展储备人才。本文就小学美术教学理念进行一些浅显的探讨和分析, 希望可以给小学美术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和建议。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美术,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罗定成.论小学美术儿童画的创作教学[J].硅谷, 2008, (5) .

[2]李永正.小学美术新课程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10) .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 篇9

如果学习者不犯错误, 不从外界对他们的错误给予的反馈中得到提高, 他们学习语言的进程反而会受阻。因此, 错误不是消极的东西, 而是创造性学习的表现, 说明他们正在学习语言。错误是不可避免的。正确的做法不是防止错误的产生, 而是在错误出现之后认真研究它们。我们的学生是在自己国家里学习别国人的语言, 接触外语的机会十分有限, 没有那么的正面语料输入使学习者去意识和改正自己的错误。在这样的一个语言环境里, 如果教师很少纠正学生的错误, 对学生的错误听之任之, 只在旁边当“组织者和帮手”, 而学生又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 他们的错误自然会长久地呆下去。而“有错必纠”的传统做法, 其结果是, 在外语教学中教师紧紧抓住学生的错误不放, 对学生的言语错误的讲评和更正成了课堂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这种对待学生言语错误的方法是一种消极的方法。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如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以下简称《标准》) 在给教师的教学建议中提到:“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鼓励学生大胆于使用英语, 对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笔者认为这一建议的提出是有它的理论基础的。

应用语言家克拉申 (Krashen, S.) 从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研究第二语言习得, 经过数十年的苦苦探索, 于80年代初发表了两部专著:《第二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学习》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 (1981) 《第二语言习得的原则和实践》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 (1982) 。克拉申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主要由五个假设组成:习得-学得差异假设 (The Acquisition-Learning Hypothesis) ;监检假设 (The Monitor Hypothesis) ;输入假设 (The Input Hypothesis) ;情感过滤假设 (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 和自然顺序假设 (the Natural Order Hypothesis) 。其中的情感过滤假设认为, 有了大量的适合的输入的环境并不等于学生就可以学好目的语了。第二语言习得的进程还受着许多情感因素的影响。语言输入必须通过情感过滤才有可能变成语言“吸入” (intake) 。情感状态, 主要指焦虑和放松这互为对照的精神状态。它在较大程度上也影响着外界的语言输入。在第二语言或外语的学习中, 焦虑较少的人容易得到更多的语言输入。同样, 心情放松和感觉舒适的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显然学得更好。

这一假设给语言教学的启示是语言教师应“create a classroom atmosphere that is interesting , friendly , and in which there is low affective filter for learning” (Richards:138) 。对于学生所犯的语言错误, 只要不影响正常交际的顺利进行, 教师应采取宽容的态度 (即予以接受而不立即纠正) , 这样有利于学生减轻运用目的语时怕犯错误的心理压力,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这样才有可能提高学生语言习得的成功率。

教师对出错、纠错的态度往往能影响学生对目的语 (英语) 及语言学习的态度, 因此作为教师我们有必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 区别对待学生的错误。现就在初段教学中经常遇到的几种情况做一些粗浅的探讨, 以求教于广大同行。

1.口头表达

学生刚开始学习用外语交谈时, 总是顾此失彼。当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思想的表达、

意义的传递时, 就会忽略语法。因此他们在时态、人称、数、主谓一致等方面常出现错误。这些语法错误对交际并无大碍, 听话人根据上下文可以理解说话人的意图。老师也不必刻意去纠正他们的错误 (语误) , 而是让他们采取内省自纠的办法。克拉申的监检假设认为在交际过程中人们会用已习得的知识来纠正自己的错误。事实上, 可能他们话音刚落, 就意识到自己犯的语法错误, 有时对方的话语也能使他们看到刚犯下的语法错误。设想, 一位学生正在表达自己的观点, 只听老师说, ‘Hey wait , you said “taked” but it should be “took”, he took … repeat ‘, 学生的思路会被打断。如果教师经常这样急于纠正学生的错误, 打断他们的表达, 则会干扰正常的对话, 破坏练习的目的, 将不利于发展他们的口语表达的流利性。记得笔者在刚开始教学时, 为了指出学生的错, 也常常打断学生, 后来发现班上其他学生也有了这样的毛病。后来再改时, 很费力。许多有经验的教师在学生发言时, 通常就在一旁认真地观察倾听, 同时会记下学生精彩的语句或没有表达清楚及重大的错误。无论学生是对或错, 他们都带着兴趣与支持的目光去倾听, 而不肯定“正确”或“错误”。在这种信息性而非评价性的气氛中, 学生可获得大量他们所要知道是东西。采用这种非评价的方法, 也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在活动结束后教师也是先询问班上其他同学的想法, 这样做也是为了培养学生之间互相学习的合作精神。沉默法 ( The Silent Way) 认为 , “ Learners exert a strong influence over each other’s learning. They must learn to work cooperatively rather than competitively . They need to feel comfortable doth correcting each other and being corrected by other .” (Richards:106) 。在肯定学生的发言后, 教师再指出班上学生没发现的一两处语言能力错误, 因为这种错误学生一般自己不能发觉和纠正。如, “Jim used to run slowly , but this time he was first past the finishing line . He must train hard .”在这句话里, 说话者想表示对 Jim 过去行为的推测, 但还没学过“ must have done ”这个结构, 所以教师有必要告诉学生正确的表达方式, “Jim must have trained hard .”最好再举几个例子。如, “The classroom looks so neat. Some students must have cleaned it .”“My skirt was too long for me yesterday , but now it’s just right . My mother must have shortened it for me .”也可给学生一些情景, 让学生有机会运用这个新结构。如, “There weren’t any eggs in the fridge this morning, but now there are some .What do you think Mum has done”于是学生给出了一些反馈, 如, “Mum must have shopped for some eggs./Mum must have been to the supermarket.”值得一提的是, 在教师纠错的同时, 有一个反馈和纠错一样重要, 那就是给发言的学生一个肯定的反馈。一些简单的鼓励话语, 如, “Good!”, “Very good!”, “Good Job!”, “Well done!”“I like your story/ dialogue.”, “Wonderful!”, “Excellent!”, “Fantastic!”, “Terrific!”, “Fabulous!”, “Marvelous!”, “You’ve done a good job!”, “I really enjoyed your story.”等等, 都将对学生的英语学习产生不同寻常的影响。就有一位家长来校告诉任课老师, 有一天她儿子回家乐滋滋的, 询问后得知原来是早上英语课上他发言后, 老师说了一句“Very good!”。就这么一句简短的评价让学生高兴了一天, 可见学生是多么在乎我们的肯定反馈, 我们为什么要“吝啬”呢

2.书面表达

对于学生在书面作业中暴露出来的错误, 翻看不同班级学生的作业本, 就会发现不同任课教师批改作业的方法不同。有的尽管学生作业中有错, 教师也是打一个大钩, 上面加一小点;有的作业本上则都是教师认真批改后留下的红笔的痕迹。有错必纠, 亲自修改, 至于句子结构有错的则整句重写, 认为不把学生的错改过来, 就是不负责, 因此批改作业往往要花去好多时间。尽管教师改得很辛苦, 学生看到到处是红笔痕迹的本子也开心不起来。曾经听一家长说起他的孩子看到老师在他本子上批改时写得比他做得作业还多, 心里便自卑起来, 心想自己的英语太差了。也许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写作教学。写作作为一个重要的输出环节在语言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写作教学可巩固已学过的语言知识, 发展学生的语言技能, 因为写作时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思考, 所以对那些语言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 写作教学更加适合。当然, 写作教学还可以提高写作技能本身。如果教师做过多的改动, 这无疑传递给学生一个信息, 即他的写作很糟糕。其实教师批改写作, 也应遵照口语教学中纠错的原则。把注意力放在写作内容, 写作技巧和语法上。对语言行为错误, 或是笔误, 如人称和数不一致, 拼写错误, 教师可以在有错的地方划线再写上一些符号, 如“S”说明是拼写错了, 又如“WO”说明是句子的语序出错了, 然后由学生自己去订正。对语言能力错误, 如果是已讲解过的语言点, 教师可以在学生作文旁边空白处或下面写上‘see X grammar book page X’。有经验的教师还把有代表性的错整理出来, 由全班同学一起讨论或在班上作讲解。至于有些错误, 教师无法判断学生想表达的意思, 那么最好给学生面批, 直接请学生用母语说出他在使用那一错误语形式时想表达的意思, 然后再重新建构正确的外语表达形式。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王初明教授提出的“写长法”主张教师在批改作文时, 认可优点, 不改或少改错误, 在课堂上选评佳作, 树立榜样, 即使分析错误, 也主要针对优秀作文来进行。给这样的作文挑毛病不大会挫伤作者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对书面作业的批改还可以将教师批改与学生相互纠正错误结合起来。最新的一些研究都不同程度地证明, 同学间的互相更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写作水平, 对减少错误, 提高学习有促进作用。特别是认识语法和词汇方面的错误, 发现自己在内容、结构、思路和书写等方面的错误。当然, 要让学生自查、互查, 首先应让学生知道查什么、纠正什么, 从那些方面入手。通常学生通过自查、互查可消灭语言行为错误。

《标准》把“在使用英语中, 能意识到错误并进行适当的纠正”列入五级学习策略的目标之一。如果在口头交谈中, 学习者往往没有时间去考虑斟酌语法, 注重的是说话内容而不是形式, 因此在口头使用语言时常有错误 (语误) , 但经人指出后能够自己改正, 那么在写作时, 学习者有足够的时间去选择和运用语法规则, 注意力集中在所用语言的形式上, 也就是说, 可以去考虑语言的正确性。书面作业的自查、互查更是培养学生这一学习策略的有效途径。只有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这一学习策略的训练, 学生在学习中才会有意识地尝试和使用学习策略。

为了取得较好的效果, 教师在纠正学生错误的时候要讲究方法, 尤其要了解学生的心理。例如学生对自己语言质量的认识, 对待错误的态度, 不同学生的心理差异等。我们教师只有不断学习, 更新知识, 在实践中积极探索, 才能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适应自己的工作。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 篇10

一、深入理解新课程, 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

在新课标的学习中我们懂得, “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新课标的一个最基本的理念。并且, 它还知道我们为学生创设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学习内容, 让学生结合这些内容对数学进行观察、实验, 并组织学生分组合作, 在数学活动中实现猜测与推理。我们都知道,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体, 而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要想让学生的学习能够更加有效、高效, 教师必须对新课标进行深入、全面的学习。我们不仅要对新课标的精神实质有一个准确的理解, 还要把握住新课标的总体思想和内涵, 在教学过程中遵循新课本的要求, 对教材进行有目的、有方向的研究, 进而准确地掌握教材的主旨, 找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对教学过程进行创造性的设计, 使难点得到分散、疑点实现轻松突破。这样,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能对教材有一个全面的掌握, 轻松驾驭, 灵活地对教学方法进行选择和调整。

二、对于自己的角色和定位, 教师要有正确的认识

新课标认为:数学是活动的教学, 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多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与理解、接受能力, 为学生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 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 并引导他们对数学知识进行实践和思考, 在探索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取知识, 形成和发展学生的各项能力, 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让他们学会学习, 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完成地、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

小学生都有很大的学习潜力, 教师要善于挖掘和开发, 当学生对于数学学习有了大胆的想象和创新时, 教师要多加鼓励, 并引导他们对自己的想象和创新进行探索和实践。从本质上来说, 这就是一种简单的探究性学习, 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教师要在学生的学习和探索过程中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 将自己的学习经验传授给他们, 并在学生需要的时候进行组织和协调。小学生的知识面还较为狭窄, 教师要采取多种方法来拓宽学生的视野。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 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对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进行敏锐的捕捉, 并将这种长处进行拓展、培养和提高,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有更好的发挥。

三、对评价机制进行改革和完善

评价的形式和性质有很多种, 有的评价是终结性的, 有的评价则是发展性的。发展性评价是一种比较适合小学生的评价形式, 它是一个较长时期中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发展的评价。它涵盖的内容较为广泛, 不仅有学生的知识学习, 还有他们的技能培养, 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个方面和多种领域的全面的、综合性的评价。我们之所以采取发展性评价, 是因为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制定学习计划, 使学生获得更加全面、有效的发展。评价具有激励的功能和诊断的功能, 只有在实际教学和评价中使它的功能得到科学有效的发挥, 我们的评价才算是有意义的, 学生也才能获得良性的发展。同时, 对于评价的主体, 我们要尽量避免单一, 利用多元化的主体以及交互性的形式, 使评价的主体得到扩大。小学生在自我评价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偏差, 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自己, 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 这样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心都能得到很好的培养, 获得健康的心理, 幸福、快乐地成长。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以及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作为教师, 一定要解放思想, 改变旧的教学观念, 勇于探索, 勇于创新, 实现课程改革的既定目的。

参考文献

[1]罗增儒, 李文铭.数学教学论[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罗小伟.中学数学教学论[M].广西民族出版社, 2000.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练习的设计 篇11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小学数学;练习设计

练习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的基本途径。良好的练习设计能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因此精心设计练习是很有必要的。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新课程理念已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越来越多的教师自觉地运用新课程理念进行练习设计。那么,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设计小学数学练习呢?

一、联系生活实际设计练习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指出:“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数学来源于生活,小学数学与现实生活息息相關。生活是学习数学的场所,也是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场所。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练习设计,可让学生体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他们对学习数学更感兴趣。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位置和方向(一)”时,可让学生练习画出“我的校园”地图,标明正北方向,标出各栋教学楼等主要建筑物,并找一找本班教室大致所在的位置。并在此课堂练习基础上设计学生家庭作业:画“我的社区”地图,要求标明正北方向,标出自家所在小区、主要街道及建筑物。

二、注重操作实践练习

数学活动经验既是数学学习的产物,也是学生进一步认识和实践的基础。经验形成的途径一般说来,要经历:“经历、内化、概括、迁移”的过程。这首先需要经历,对于学生基本经验的积累是必须的。但仅仅有经历是不够的,还需要学生在活动中充分调动数学思维,将活动所得不断内化和概括,最终迁移到其他的活动和学习中。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教材上的“摆一摆”“拼一拼”“画一画”等操作活动教师一定要重视。加强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践探究能力的培养是目前小学教学急需加强的内容。

比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中“轴对称图形”内容时,可让学生练习判断下列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判断后拿出自己做的三角形小旗,对照这四幅图折一折,进行实验验证与交流。

又如,在教学完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克和千克”后,让学生调查一些常见物品的重量,要求学生亲自掂一掂、称一称后作好记录:一瓶矿泉水、一个乒乓球、一个鸡蛋、一包食盐、一袋洗衣粉、一袋大米……。

三、练习设计要有坡度

练习有坡度,是指练习有层次性,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从基本练习到变式练习,再到综合练习、实践练习、开放练习。

数学教学注重思维训练,教学内容特别注重变化,教学上要突出一个“活”字。学生对所学内容、解题方法要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人教版的新教材相比旧版本,相同内容的教学例题少了,但练习并没有少反而十分丰富。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上的练习,可以对教材上的练习进行还原和再创造。通过一题多用、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等使学生举一反三,提高练习的效率。

比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中“乘法分配律”内容时,要加强乘法对减法的分配及其变式练习。补充变式练习:189×101-189,27×187-5×187-2×187等。

四、练习设计要体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指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水平是不同的,教师要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难度、不同要求,设计一些灵活性的、综合性的练习,只要求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

五、练习设计要有趣味

儿童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好动、好玩。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时,可设计游戏练习,游戏规则:凡是座位号符合下列要求的,请站起来,看谁的反应快。谁的座位号是12的因数?谁的座位号是18的因数?谁的座位号只有两个因数?谁的座位号是5的倍数?谁的座位号是1的倍数?谁的座位号是奇数?……

新课程标准下的英语写作教学 篇12

一、培养书写习惯

1. 严格要求学生书写工整规范。

规范美观的书写可以给读者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 “龙飞凤舞”、开中药处方式的书写会影响读者的心情。因此, 教师平时应要求学生用英语练习本, 严格按照英语的书写笔顺书写。

2. 注重字母的大小写及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

有的学生在写作时不注重字母的大小写, 不用、乱用或错用标点符号。有的学生甚至把汉语和英语的标点符号混合在一起。如英语句号不用实心圆点, 错用汉语的小圆圈;省略号不用实心的三个圆点, 而错用汉语的六个实心圆点;英语里没有书名号, 而学生们却错误地借用汉语的书名号。英语中字母的大小写和标点符号的错用虽然是细节问题, 却影响了写作的整体水平。

3. 不能忽视单词在句子中的排版和布局。

英语句子中单词与单词间有一定的间隔, 但间隔又不能拉得过稀。因为英语的每个单词均由26个字母组成, 若没有间隔, 很难辨认, 若间隔过稀, 则影响文章的整体美观。另外, 还应该注意书写时每个单词均应向右作适当的倾斜。

二、很抓课堂教学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由于教材的编排内容较多, 课时的安排较紧, 教师普遍比较注重听、说、读能力的培养, 对于“写”的能力的培养有些忽视。因为在课堂教学中“写”或“写作”比较费时, 老师们担心教学进度赶不上而导致教材授不完, 所以很少在课堂教学中安排写作。其实, 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是相辅相成的。写作的训练应贯串于整个英语课堂教学中。因为, 写作能很好地考查学生运用英语知识和技巧进行思想交流的能力。现行英语教材是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综合训练的极好材料。学完一个单元, 学生的语音、词汇、语法、句型、口笔头表达等能力会得到全方位的提高。因此, 听、说、读、写四会能力应同时提高, 不能偏废。

三、教授写作方法

1. 写作前应引导学生仔细审题, 明确写作的要求。

每一篇书面表达都会有一定的要求, 通过审题, 让学生对所写内容的体裁、格式、人称和主体时态心中有数。如果没有按照规定的体裁和格式去写作, 文字表述再完美也得不到高分。

2. 教学生写好起首句。

起首句恰似龙首, 在整篇文章中的作用举足轻重。运用所提供的中文材料中所没有的句子, 是写好起首句的上佳选择。添枝加叶固然会增加出错的机会, 但只要有一处别出心裁的地方, 就会让学生的书面表达成为考场中的“万绿丛中一点红”。

3. 抓住要点, 灵活处理提示材料。

不管何种提示材料的书面表达题, 都要求做到要点齐全。遗漏要点就是遗漏计分点。语言组织上不能生搬硬套, 不能使用汉语拼音代替英语单词, 不能留出空白或用汉语替代要表达的意义。要学会拐弯, 学会用教材中的同义词、同义词组或句型表达不同的概念, 做到“用词有疑, 另寻替代”。

4. 避免重复使用词汇或句型。

有时, 在一篇书面表达里需要多次使用相同的意思的词, 这时, 表达方式的变换就显得非常重要。如果表达方式过于单一, 不免有黔驴技穷之嫌, 而丰富的表达方式则可以反映出学生运用能力之高和课外阅读量之多。一个好的词汇、一条好的词组或句型只能使用一次, 好戏不能久演, 否则连好的词汇或句型都会显得平淡无奇。

四、加强写作训练

新课改下教材依照循序渐进, 逐步提高的原则编写。每个单元都列出了明确的语言目标、主要功能项目、语法项目、需要掌握的基本词汇等。要求学生在掌握了以上知识后进行写作的训练, 一方面, 消化教材中新的语言知识点, 另一方面, 逐步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知识进行写作的能力,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1. 背诵并默写教材中优美的词句、高档连接词、精彩段

落, 并要求和鼓励学生用所学的优美词语造句或做汉译英练习。要求学生模仿教材中的精彩段落写出开放型的段落或文章。

2. 引导学生对所学课文先进行口头讨论, 讨论课文中作者的言外之意、画外之情, 然后要求学生把讨论的内容写成一

篇完整的短文或书评。严格要求学生利用本单元所学的新知识要点, 运用课文中表各种逻辑关系的高档连接词进行写作, 达到活学活用的效果, 在考试时优美的词句能烂熟于心, 呼之欲出。

3. 鼓励学生多写日记。

让学生写日记不必太苛刻, 开始时可指定学生每周写一至两篇, 词数不限, 只要学生乐于去写就好, 但必须鼓励学生充分利用教材里的知识进行写作。随着所学知识的增多, 他们总想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所写的内容也就会增多。长期坚持写下去, 学生的写作能力会发生质的飞跃。

五、重视错误反馈

错误反馈是写作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也是教师对学生写作成果的评估, 不能忽视。它通常包括写作形式和写作内容的反馈。写作形式的反馈主要包括篇章、结构、句法、词汇、拼写和标点错误等, 而写作内容的反馈主要包括内容切题与否, 是否覆盖了全部写作要求, 以及语言组织是否合理等。因此, 在反馈的过程中, 教师不能仅仅关注句法、词汇、拼写等方面的问题, 还应引导学生从写作要求入手, 核查文章内容是否切题、文章的结构是否合理、语言组织是否得当、逻辑是否通顺等问题, 并写出具有针对性、切合学生实际的写作评语, 保证给出的评语能让学生清楚地了解自己写作的具体情况。教师的写作评语应体现发展性的评价思维, 千万不能由于某些错误而否定学生的进步, 应尽量鼓励学生, 帮助其提高写作的自信心和兴趣。

总之, 在新课改精神的指导下, 只要教师能注重基础, 利用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训练, 促使学生去进行观察和思考, 锻炼思维的敏捷、严密和灵活, 熟练运用所学英语语言知识进行写作, 就能很容易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摘要:新课程标准下英语写作教学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它最明显地反映出一个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本文从五个方面入手, 讨论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搞好英语写作教学。

上一篇:抗战档案下一篇:指纹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