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指标(精选8篇)
新课程下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指标 篇1
摘要:结合新课程理念及时代背景,本文从思想性、生动性、系统性、三维性、三观性、增值性等六个方面提出了高中 英语 课堂教学的评价体系。关键词:新课程;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评价
毋庸置疑,外语是促进学生全面 发展 的重要学科之一,高中生学习英语,一方面可以促进心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综合人文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掌握一门国际通用语种可以为今后学习国外先进的文化、科学、技术和进行国际交往创造条件,尤其是在我国大力对外改革开放时代以及我国成为世贸组织重要的成员国之后,其优势不言而喻。
因此,当务之急要讨论的不是废止英语 教育 的问题,而是如何建立多元、开放的评价体系,促使学生自发学习并高效学好。这就赋予外语工作者神圣的职责与义务:怎样引导学生学好外语,让他们学得轻松、愉快,并把英语作为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必要。
当然,英语是一门复杂的语言学科,而语言是一个生成性极强的系统,具有交际性和创造性等特点。学习语言需要耐心、兴趣、方法、技巧、引导,需要一个良好的氛围及环境。在我国,这氛围和环境主要体现在课堂上。因此,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高效应首当其冲地摆在首位,新课改很是强调这一点。
既然英语学习的“落脚点”和主阵地在课堂,我们就要重视和坚守这块阵地。尤其在当今新课程背景下,务必大力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建立课堂教学评价指标,实时实地监控与管理,让课堂教学效果有效且高效。那么,如何以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指导与促进教学任务完成并让教学效益升值呢?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课堂教学的思想性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课程目标: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合发展的基础上。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是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的基础。
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先决条件。文化意识则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障。根据高中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和学业发展的需求,高中英语课程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一步拓宽国际视野,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使命感,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为此,高中英语教学要鼓励学生通过积极尝试、自我探究、自我发现和主动实践等学习方式,形成具有高中生特点的过程与方法。可见,新课改赋予教师艰巨的教学任务,所以教师思想观念要深刻清晰。“新课改的发展就是教师的发展”这句话高度概括了新课程与教师专业的关系,两者的发展是双向互动的,教师要抓住这个思想观念,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生涯,在新课改中实现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与专业化的发展。
从课堂教学的维度来看,新课程标准与传统的要求迥然不同。传统的教学强调教材的单一因素,新的课标则要求教师、学生、内容、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四个因素持续交互,呈动态发展。传统课堂是学生各个孤立的学习,新的课程标准则要求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传统课堂以学生接受式学习为主,新的课标要求以探究式学习为主。传统课堂以教师传授语言知识为主线的精讲多练的学习,新的课程标准则要求以学生参与为主的任务驱动型学习。这些课标思想的提出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认识定位要深刻,才不会出现“骑着毛驴找毛驴”的老套路。
二、课堂教学的生动性 英语是语言学科,课堂教学若不注意 艺术 的话容易使学生乏味、枯燥,失去课堂教学的真正意义,倘若教师教学生动有趣,学生心灵受到震撼,激情澎湃,学得轻松,他们就会兴奋好奇,引起共鸣、思考与追求。近几十年来,英语作为中小学必修科目以及在高考中占据较重的地位但未能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其原因莫过于沉闷的“填鸭式”教学。中国 学生把英语作为第二母语来学习,可谓“既爱之又恨之”。学生对英语的喜欢程度很大部分取决于教师课堂教学的生动性。新课程要求教师课堂授课言语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幽默,能像磁石一样吸引学生。英语语言课堂教学的生动形象性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多使用大众化语言,如谚语、歇后语、习语,多用比喻性词语,充分发挥语言的直观功能,具体逼真地描述事物,力求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说来容易做来难”,高中学生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及思维性,英语教师要顺利驾驭课堂,让课堂充满生机、活力,生动有趣,这首先要求教师:(1)必须知识渊博、思想深刻。(2)授课语言幽默、讲解深入浅出。(3)教师的表演要动情感人。
三、课堂教学的系统性 根据国外对外语教师的培养角度来看,英语教师应当具备语音学、句法学、二语习得、课程和大纲设计、语法分析、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语法测试、语言与文化等系统的专业知识。英语教师不仅要有使用语言的能力,还应当知道如何教好英语。要知道如何教好英语,也就必须掌握一定的语言学理论,知道语言是什么,知道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知道语言交际有那些特点,知道外语学习与母语学习之间有何异同等等。
四、课堂教学的三维性 新课程比较突出的一个特色是强调三维教学目标,这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巨大挑战。三维教学目标,具体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 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它们不是孤立的三块,也不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两个方面简单、生硬地加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是一个不可割裂的目标整体。
新课程下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指标 篇2
我国学者张璐文教授曾这样将“有效教学”定义为:“有效教学就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 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 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由此, 我们可以这样阐述“有效体育教学”的基本理念:即在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 经过师生共同努力, 要实现用较少的投入, 去获得较大的收益的过程, 也就是能让学生在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健康行为等各方面受到最大的影响, 从而获得最大的受益。这就是“有效体育教学”的最基本的理念, 它具有如下三个最基本的特征:1.有效果:指体育教学活动的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高;2.有效率:指有效体育教学活动的时间应占实际课堂体育教学时间的绝大部分;3.有效益:指体育教学目标与特定的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相吻合, 也就是要注重体育教学的社会性需求, 体现个人的主体价值。其中, “有效益”是“有效体育教学”的核心思想。体育教学有没有效益, 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教学内容, 或教得认不认真, 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运动技能, 或学生运动技术学得好不好, 包括体能、体质, 以及学习态度、情意表现、合作学习与健康行为等各方面是否得到有效发展。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 即使体育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体育教学。同样, 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 但运动技能和技术, 包括体能、体质, 以及学习态度、情意表现、合作学习与健康行为等各方面, 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 也是无效或低效的体育教学。因此, 学生的运动技能、技术有无进步, 或体质、体能, 以及学习态度、情意表现、合作学习与健康行为等各方面有无发展, 是衡量体育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一、高中体育课堂“有效体育教学”评价的价值取向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有效体育教学”评价, 应该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出发, 依据“有效体育教学”的三个基本特征, 以学生技能、技术有无进步和学生体质、体能以及学习态度、情意表现、合作学习与健康行为等各方面有无发展为导向, 去进行评价。《基础教育改革纲要》明确指出:“评价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业成绩, 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潜能, 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因而, 体育教师必须要依据新课标的精神, 去设计“评价内容多元, 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有效体育教学”的评价, 首先要重点了解学生个人的努力程度, 以及课时目标的达成情况,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为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创造机会和条件;其次, 要通过“有效体育教学”的评价, 找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不足, 以努力改进教学工作;第三, 要通过“有效体育教学”的评价, 去发现学生的潜能, 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水平和个性的机会;第四, 要通过“有效体育教学”的评价, 使学生对自己与同伴的体能、运动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合作精神与健康行为等方面, 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并在此基础上看到自己与他人的长处和不足, 以便扬长避短。
虽然, 新课程倡导对学生“体育与健康”的学习实施“三维”教学评价方案, 而现实中, 大部分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多数停留在“往往过分关注学生完成动作技能的正误对比等知识内容, 并在预设问题时只关注生成的结果”方面, 而缺乏一套具体的有关体育课堂有效教学评价的具体指标。为使“有效体育教学”的评价更有实效性和针对性, 我们可以预设一些课堂“有效体育教学”评价的具体指标, 让体育教师们在进行体育教学评价时有章可循, 有法可依。
二、高中体育课堂“有效体育教学”评价指标的设计和确立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体育课堂“有效体育教学”评价指标的设计和确立, 必须依据《课程标准》的精神和水平五教学计划, 以及单元教学计划的目标、内容, 结合所授班级学生的体育基础来分析、设计和确立。“有效体育教学”评价指标的确立, 其实质是对体育课堂教学合理性的一种理性追求, 它具体到各项运动技能技术、健康观念, 包括学生体质、体能的增强, 良好运动方式的养成和相互交往合作, 以及身体意识技能的发展等, 这都是“有效体育教学”评价的重要方面。其中, 对教学活动的评价和对学生发展状态的评价 (包括对教师的发展评价) , 以及对学生增强体质、提高技能的评价 (出汗、呼吸、愉悦感和成功感) , 可以视作课堂“有效体育教学”评价的核心——即“有效体育教学”评价的“三要素”。而依据这三个方面, 基本可以确定体育课堂“有效体育教学”评价的以下五个主要指标:
(一) 教学氛围 (15分) :良好的体育课堂教学氛围, 是进行“有效体育教学”评价的前提。
1.课前充分有效的准备 (5分) :例如, 教学目标明确, 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检查和准备好体育场地器材等。
2.课中严密有效的组织 (5分) :例如, 课的时间安排恰到好处, 队形调动合理, 组织面向全体, 加强安全教育等。
3.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 (5分) :例如, 教师语言简练, 口令准确, 对偶发事件处理得当, 教法灵活多样, 学生学练的注意力集中等。
(二) 目标统领内容 (20分) :学习目标能够统领内容, 是进行“有效体育教学”评价的依据。
1.教学目标具有全面性、科学性和适应性 (10分) :例如, 目标预设切合学生的实际, 并且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内容的过渡、衔接自然顺畅等。
2.教学目标具有导向、调控、激励和评价的功能 (10分) :例如, 目标的展示和问题的创设, 具有激励性、可操作性和可评价性等。
(三) 主动参与 (20分) :学生主动参与, 是进行“有效体育教学”评价的关键。
1.学生的学练积极主动 (10分) :例如, 学生运动兴趣浓厚, 主动参与学练的热情高涨等。
2.学生参与学练的数量多、有深度和广度 (10分) :例如, 学生参与学练的面大, 有充分参与的时间和空间, 课堂中能进行有效地探究、合作和交流, 并且能不断地提出新问题, 思维不仅有广度也有深度等。
(四) 教学策略和学习方法 (40分) :注重教学策略和学习方法的引领是进行“有效体育教学”评价的重点。
1.学习目标 (5分) :例如, 学习目标的设置与学生实际体育基础相符, 能完成预设目标。
2.教学内容与设计 (5分) :例如, 能正确把握教材, 无任何知识性疏漏和过错, 教材搭配合科学, 时间分配合理, 器材使用科学, 队形调动合理等。
3.过程、方法与手段 (5分) :例如, 能创设适宜的教学环境和有效的教学方式, 教学内容环节衔接自然, 注重对学生的发展性评价, 科学恰当地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师参与学练活动等。
4.教学策略 (5分) :例如, 问题设计最优化, 能突出对“重点”的学习和对“难点”的突破;能组织多种问题的讨论和交流, 气氛真诚而热烈;能注重对学生自主练习和相互评价, 以及自我评价的指导等。
5.教师素质 (5分) :例如, 教态自然, 语言精练准确;示范正确优美, 动作保护得法, 指导科学合理等。
6.学习方式 (5分) :例如, 能体现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的意识, 课堂气氛活跃, 学生参与度深而广等。
7.学习水平 (5分) :例如, 分组练习、小组讨论、动作展示, 学生勇于表现, 踊跃发言, 自学自练能力强等。
8.学习效果 (5分) :例如, 不同层次的学生, 运动技术和技能, 以及学习态度、情意表现、合作学习与健康行为等方面都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和提高。
(五) 教学特色 (5分) :
教学中有创新表现和教学智慧的生成是进行“有效体育教学”评价的最高境界, 例如, 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等方面有上乘的表现等。
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评价 篇3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教学体系;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2
教师由于受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比较深,常常会以应试教育的教学理念来进行教学。再加上教师一直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在课堂教授过程中经常以自身为中心,向学生灌输知识,缺乏一定的师生互动环节,因而不能进行很好的沟通交流,对于教学效果也会有一定的影响。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教师在高考的压力下,更加注重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成绩的提高,往往也忽视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将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以及方法与过程目标的实现放在重要的位置,因此,极大地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本文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再结合相关的教学实践,对教学评价进行了浅析。
1 评价目的应与教学目的保持一致
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与更新,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也趋向于符合社会主义发展的多元化的复合型人才。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依据下,对于学生的培养,现代教育已经逐渐将重心转移到了培养学生的政治思辨能力、情感探究能力、价值观以及政治运用能力方面,致力于学生整体政治素养的进一步提高。当然,无论是培养学生的政治思辨能力还是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政治素养,依靠的绝不仅仅是教师对学生知识的传授,以及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师在全面掌握教学大纲的前提下,是否能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能正确的引导学生。充分呈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学习高中政治的兴趣,引导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的发现学习。
2 评价应呈现多元化
2.1 评价内容呈现多元化趋势
针对于高中政治内容的测验,过去是一个单元或者是一本书的知识一起考。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考试的内容进行有选择的抽取,不一定就要一个单元一个单元的进行测验。比如,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当中,教师可以对知识点进行分类,有侧重点的进行考试。如: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分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论以及历史唯物主义。那么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侧重点对学生进行测评。当然也可以根据基础知识与综合知识进行测评,这样,每一个学生都有各自优势的一面。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
2.2 评价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需要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结合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我们都知道教师的鼓励对学生而言很重要,甚至可以影响一个人。但其实,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同样很重要。比起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学生之间更容易进行沟通,因为学生之间更加了解。所以评价也更加真实。与此同时,还需要结合家长的评价。
3 恰当的评价可以激励学生积极学习
考试的最终目的不应该是只对人才的选拔,更应该促进学生积极学习,起到激励学生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為学生设置相应的教学目标,并正确引导学生。我们都知道教师的鼓励对学生而言很重要,甚至可以影响一个人。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运用恰当的情感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评价。当学生完成了教学目标的时候,教师应给予学生相应的鼓励。若学生表现不如意,教师也要用合适的方法来表达,用和善与关切的眼神告诉学生下次一定可以。要充分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当然,教师也可以通过营造浓郁的、积极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
4 对学生进行客观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因此,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更要积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树立“以学生为本,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充分了解与尊重学生。在课堂教授的过程中,不能一味的传授知识,而忽视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接受知识的能力程度、生活经历等,正确引导学生。教师不能把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在学生身上,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情感表达与思维交流,培养学生的政治思辨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语:
在现代教育中,教学评价越来越成为教学过程不可缺失的重要部分。在高中思想政治的学习中,更是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总而言之,教师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一起致力于学生思想政治综合素养的发展[3]。
参考文献:
[1] 吴作武.新课程标准视域下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评价问题探讨[J].无线音乐·教育前沿,2013,12(9):22-23.
[2] 周胜龙,张彦花.略论高中思想政治课参与式课堂教学评价方法与模式[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3,7(12):32.
[3] 葛晓伟.新课程标准下对思想政治教学评价的理解[J].新课程(教研版),2012,29(3):85
新课程下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指标 篇4
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的体能健康、课程的学习进行科学而合理的主人是课程实话的一个必需和重要的环节。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中对课程评价明确指出:“课程主人是促进课程目标实现和课程建设的重要手段。”《标准》力求突破重终结性评价而忽视过程性评价的状况,强化评价的激励……《标准》把学习的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纳入学习成绩评定的范围并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以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新的课程评价体系为我们的体育教学指明了评价方向和范围,它大大推动了体育教改的步伐,丰富了体育教学的内涵,充分体现出素质教育的新理念——“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培养创新人才”,更体现教学本性的精神实质来。鉴于此,笔者认为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评价要从以下方面分析:
1、淡化分数的评价,注重情意的评价
分数是现行教育考试制度和学生评价体系的敏感核心,也是当前我们体育教学评价体制的“软肋”。以分数作为量化的评价标准未必不好,但问题关键在于:以体能和运动技能为内容的测试和打分反映了哪些素质?众所周知,先天素质和遗传因素对运动能力影响很大。有的学生稍下功夫或者不用练就能得到高分,而有的学生即使再努力也达不到及格。新标准理念下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评价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与表现,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注重情感态度的评价是必需的。如何评价这一问题对于构建“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具有现实意义。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情意角度看,具体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学生能否主动自觉地参与体育活动
1.2在体育活动过程中能否全身心的投入;
1.3能否积极主动地思考,为达到目标而反复练习;
1.4能否认真接受教师的指导;
除此以外,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水平也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情意目标。
2、重视身体全面发展,实现体育教学评价功能的转化
注重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等多方面的综合发展,为学生终身体育思想奠定基础。于是,体育教学评价功能也就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不只是检查对“三基”掌握情况,更关注了掌握的过程和方法,体育教学评价不只为了选拔和甄别,而是如何发挥体育教学评价的激励作用,关注学生的身体成长与进步的幅度。教师是教学的实施者,承担着促进学生发展的任务,以往的教师评价主要是关注教师的教学业绩,对促进发展的作用有限。因此,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学评价的功能得以转化:更加重视学生身体全面发展,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
3、提高体育教师的自主权,重视评价教学内容的选择
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是以目标的达成来统领一切的。作为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维目标的载体,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虽给了体育教师较大的自主权,但在一定程度上,对体育教师的要求却更高了。新课程标准的体育教学评价要看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否重视有利于学生身体健康的内容,同时,是否关注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内容,从而促进不同阶段学生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是否考虑了学生相应水平阶段的身心特征,及所选内容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并达到相应水平的学习目标;是否考虑了学校的实际条件,给学生留有充分的余地,使得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平等受益。同时,新标准下的体育教学评价“以学生发展为本”,体育教师可通过自身创造性的劳动,使所选教学内容充分体现学生的兴趣,贴近学生生活,并尽量考虑那些简单易行,以便学生能在设施简陋的情况下学习和参与。
4、突出体育教学目标的发展,实现正确的目标评价
人的发展是体育教学追求的终极目标与核心,致力于人的发展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过去的体育教学重技术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掌握轻发展,过分关注课本知识内容的精确输出与认同。要实现全体学生在体育课中全面、主动、生动活泼的发展,就要体现主体教学发展观,致力于体育教学目标上的发展性教育。
4.1全面体现体育教学的教育性原则
体育教学的发展性功能是借助于课程内容的学习实现的,我们推崇由课程构成要素决定的融知识、技能、能力和观念态度为一体的完整的发展性教育。
4.2注重生存与发展的终身学习能力教育
未来的社会是学习化的社会,我们必须由以往那种目标的精确制导与结果的追求转向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的可持续性发展能力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4.3体育教学目标的动态性、开放性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要求必须将学生的发展置于社会文化教育的大背景中,置于新世纪人才标准的需求之中,体育教学目标及为之服务的体育教学内容应体现鲜明的时代感,体现动态的开放性。
新课程下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指标 篇5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形成性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新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即:语言技能(听、说、读、写),语言知识(语音、词汇、语法、功能、话题),文化意识(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兴趣动机、自信意识、合作精神、祖国意识、国际视野)和学习策略(认识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资源策略)。语言技能脱离不了语言知识,语言知识是文化意识的反映,文化意识建立在情感态度之上,情感态度影响着学习策略,学习策略又制约着语言技能的发展。其关系是环环相扣,相辅相成。所以,这就决定了它在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多元性,多样性与可选择性,让评价体现人文性。所以,我们要注意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英语新课程标准》的确定,将英语课程从仅仅关注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提高到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使学生既有较强的英语语言运用的能力,又有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个性品格,从而为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评价:
一、确立全新课堂教学评价理念
传统的评价方式是以终结性评价方式为主的评价方式,忽视人文性,以测试为评价的惟一形式,注重对单纯的书面知识考查,重结果、重成绩、重区别与淘汰,使学生的身心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英语课程的评价体系要注重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力求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应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学习过程,又关注学习结果。为了全面、公正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不仅评价的形式要多样化,还要保证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提倡学生、同伴、教师、家长等共同参与评价。
初中英语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英语学习和改进教师的英语教学。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反映学生英语学习的成就与进步,激励学生的英语学习;全面了解学生英语学习的历程,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中的长处和短处,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形成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帮助学生找到自我,树立信心;帮助教师具有“变让学生‘学会’为让学生‘会学’”的教育理念。
二、建立切合实际的课堂教学评价目标
以前的评价课堂教学质量的指标主要是从教学效果方面为主。但是教学设计的最终目的在于有效的实施,因此,一个教学设计方案的优劣,必须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才能对设计的课堂教学进行比较全面、准确的评价。
因此,对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应从师生之间相互关系进行评价:
第一、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情意过程
1、教学氛围:是否营造了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教师是否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是否大胆尝试、乐于合作。
2、学习兴趣:教师是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全体学生都能够主动,有效地投入到课堂活动之中,学生是否有强烈的求知欲望。
3、学习自信心:能否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体验成功,并在英语学习中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心。
4、情感态度:学生能否在英语学习中获得情感体验,师生情感领域是否融通。第二、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过程
1、教学方法:能不能维持学生的注重和兴趣,能不能促进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能否有助于
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能否激励学生创新思维,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
所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特别注重以下几方面:
(1)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在课堂提问时,要着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并所提的问题要做到三个有利于:
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能力 的发展而非纯知识性(如:What have you leaned from„„?)②有利于建立学生的思维模型(如:What do you think of „? why?)
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如:Are there any other reasons? Could you tell u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2)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英语教材中有些课文以对话形式出现,就要求学生以短文形式改写,有些课文以短文形式出现,则要求他们以改编成对话形式,以训练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2、教学能力:从讲授的准确程度和严谨情况判断,教师的逻辑能力,从讲解时能否随机应变判断教师对学生反应的敏感程度和及时调整能力。
3、教学内容:是否精选了教材;是否联系学生日常生活;是否让学生明确了教学重难点。
第三、目标评价对学生教师的启示
为了提高我们中学英语教学水平,克服英语教学的无序性和随意性,使英语教学业走向规范化和科学化。
1、学生方面: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诱发学生探索未知的欲望,在现有的师资、设施、教材和时间条件下,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尽量避免和减少学生的两极分化,确保多数学生英语成绩达到优秀或合格水平。
2、教师方面:培养锻炼具有改革意识教师,又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和实践经验的教学骨干、曲型引路,使全校英语教师教育理论水平、思想水平和业务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3、理论研究方面:以单元为基本教学单位,从科学化的教学目标出发,通过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从而优化单元教学过程,全面提高中学生英语成绩,能够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目标评价教学体系。
三、实施多样化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方式
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是教学改革的关键,对学生评价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学科开设的目的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所以,为了使评价有机地融入教学过程,应建立开放,宽松的评价氛围,以测试和非测试的方式以及个人与小组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它的评价形式有多种多样,如课堂学习活动评比,学习效果自评,学习档案、问卷调查、访谈、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与评价等。可以给学生建立学习档案袋或形成性评价量化表格对学生进行评价。
(一)建立英语学习档案袋
建立学生学习档案是开展学生自我评价的重要手段。学习档案可以收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品,评估他们学习的方法和成就;以学生的现实表现作为判定学生学习质量的依据进行评价。
档案袋里学生可以自行收集如下材料
①每周一次自己最满意的作业和最不满意的作业。
②每一次的小测验。
③每月一次的英语手工作品,如postcard等。
④英语课前的演讲稿,课后整理好后也收集进去。
⑤在学校里或社会上举行的英语活动的获奖证书复印件或活动凭证。(活动凭证表明学生积极参加英语活动的态度,是对学生情感态度进行评价的依据。)
⑥每月自编的一份英语手抄报。
⑦每月一份的英语课外书名目录。
⑧个人收集的有关英语的材料,也收入“档案袋”。如英语商标等。
这样,学期结束时,学生看到自己的“档案袋”,自己走过的一步步脚印清晰可见,可以使学生充分享受到丰收的喜悦,学生也可把它送给家长,作为对家长的回报,同时也帮助家长全面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和成绩。
(二)英语形成性评价量化表格
如:英语学习情况调查表;课堂发言记录表;学生“值日生报告”评价表等。下面以“值日生报告”表为例:
评价内容
A(好)
B(较好)
C(一般)
1.学生准备充分,态度积极
2.用词用句准确、连贯,且达意
3.表情表达自然、大方,有感情
4.表演的内容自编,且有创意
5.与上次比较,有较大进步
四、实现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传统的评价方式一般是在学期末给学生一个学科学习的成绩,这样的评价是单一性的,只有一个分数或等级,简单地用分数的高低去评价学生的“好”或“不好”,这样的评价也是终极的,对学生学习的过程比较忽视,只重视那最后的一张试卷。这样的做法的弊端是,难以摆脱应试教育的枷锁,对学生评价的目的就成为了给学生排队,使少数“好学生”得到了满足感和荣誉感,而对大多数“中等生”和“差生”来说,就只剩下了平庸感和挫败感。
“多元化的过程评价”就不一样了,它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地给予评价,这样的评价是发展性的。所追求的不是给学生下一个精确的结论,更不是给学生一个等级分数并与他人比较,而要更多地体现对学生的关注和关怀,不但要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达到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更要发现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也许有许多教师在这种评价体系中收到的效果甚微;也许有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评价改革不够彻底;也许有许多教师面对现实的中考体制,根本不敢摒弃传统的评价模式。但是,历史是发展的,教育是变化的,思想是流动的,一成不变的教育和不思变革的教育思想是缺乏生命力的,根据时代的特点,不断调整我们的思想,发展我们的观点,我们才能成为教育变革的主动者。
新课程下的英语教学反思 篇6
一、立足校本,重视培训
应该说,开展校本培训和教研,是课改的重点之一,也是课改能够顺利进行,不走弯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手段之一。调研中我们看到,各校领导都把教师培训工作放在首位,派出教师参加国家级培训、省级培训、地市级培训。除此之外,他们更重视校本培训和教研,提高教师对新课程的认识和理解,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信心和能力。如开展新课程讲座、教师论坛、观摩课、研讨课、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大赛,课件大赛、案例分析与交流、小课题研究、集体备课等活动,这些活动内容丰富,针对性强,讲究实效。经过培训和研讨,转变了教师的观念,澄清了一些模糊认识,提高了教师专业化水平。教师们明确了这次新一轮高中课改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深远意义,加深了对于高中英语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教学原则以及教学评价的理解和认识,从而为课改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新课程理念如春风细雨润入到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中被逐渐接受,并渗透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经过将一年的教学实践,大部分教师对外研版教材的编写思路、教学内容及教法,由很不适应到逐渐熟悉和适应,教学方式和方法在发生变化,有些教师还能够根据学生实际,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有较大提高。
二、教与学方式的变化
随着观念的转变,教师的角色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创设情景,给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舞台。随之教学上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突出表现在:
(1)注重学法指导,重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听课中我们看到,教师们已经有意识的按课改要求上课,正在逐步进入新角色。在课堂中鼓励学生探究和思考,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愿望,注重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空间,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多数课堂上能体现新课程教学的理念,教师能选择学生感兴趣和贴近实际生活的话题,设计学习任务,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努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 1
力。课堂较多地出现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如:有师生问答、采访调查、讨论或辩论,竞赛,成果展示等,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收集、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交往、沟通和合作的能力,独立思考、勇于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而这些素养将使学生受益终身
(2)任务型教学途径为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并有效践行。多数教师能切实实行“任务型”教学方法。以话题为主线,以任务为中心,能充分利用好教材,实现三维目标,完成教学任务,部分教师认为外研版教材易读性强,种类多,内容生活化,与时俱进,学习不感到枯燥,以任务为中心,好操作,学生活动多,体现“在用中学,学中用”的思想。任务的设计能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深入,形成“任务链”;语言技能的训练,遵循先输入,后输出,先听、读,后说、写的原则;通过小组讨论,然后推举代表陈述讨论结果,完成终级任务;布置后续任务,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提供动力。不少教师在设计任务时非常注意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现实,能张扬个性,展现自我,又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创造性。
(3)考试成绩不再是唯一的评价手段,新课程倡导的促进学生发展的多元化评价体系正在探索之中。大多数学校对学生的学习评价都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比以往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4)由“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变。
许多教师认为外研版教材词汇量大,教材的编写也比较零散,板块繁多,教学内容偏多、偏难,课堂教学活动多,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而课时又很有限。针对这种状况,多数教师能从实际出发,灵活处理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如佳一中高一备课组,他们不是按步就班的按教参的建议实施课堂教学,而是充分利用集体合作的力量,将所有教师新老搭配分成五组,将每一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以“话题”为纲,根据逻辑顺序,科学合理的设计为四课时,使其衔接自然,对于每一单元的设计,都从语言能
力培养的五个方面考虑,经过反复推敲,每一课时都制作了精美的课件。在多媒体的辅助下,加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提高了课堂效率,并把相关的语言知识点以学案的形式发给学生,便于学生预习,节省了一部分课堂时间,在教学内容多的情况下,他们能做到游刃有余,而且在每一单元结束后,他们都有自行设计的一套练习,夯实了基础,提高了效率。
三、问题与困惑
课改工作在平稳进行,有可喜变化,但问题也不少,任重而道远。
(一)穿新鞋走老路”者仍为数不少
调研中通过听课了解到,能真正体现新课程标准要求的课不太多,有的课仍然偏重语言知识的讲解和灌输,有的教师一节课一半以上时间用于讲解,大包大揽,代替学生学习。如教课文,教师自己读,自己逐句翻译,自己归纳主旨要义;回答问题,学生答不出,教师就自给答案;甚至读单词也要教师代劳。语言练习过于机械,缺少有意义和交际性练习。教学活动设计不从学生实际出发,与学生认知水平脱节,造成实际教学效果差甚至无效。
(二)重视英语新课改中的误区
1、强调听说教学,忽视读写训练。
①许多教师对课标不理解,误认为新课改下高中英语教学仅“为交际”,从而忽视了对读写的训练。
②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一部分教师对教材的编排体系把握不准,区分不了重难点,对读写的要求也不明确,往往上了一篇阅读课文后就只让学生学会了读,却不明白如何去构思一篇文章,不会将其写作方法及技巧传给学生,更不要说去仿写一篇文章了。
2、照搬教师用书,片面理解“五步”。
①每位教师都有一本教师教学用书,可有些老师照搬教案,没有从教材出发,没有从学生出发,没有从实际出发。
②英语课堂中惯用的五步教学法:复习(Revision),介绍(Presentation),操练(Drtu),练习(Practice),巩固(Consocidation),可是我们的部分老师只会机械地使用,没有从实际出发,这个实际包括很多,有课堂,教材,及学生。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我们可以改
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加以创新,给学生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充分开发他们的智力及思维方式,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3.有些教师片面理解“学生的主体地位”。
表面上看,课堂上学生活动一个接着一个,但是否有效,则很少考虑。如小组讨论,教师提出的学习任务过难,学生勉为其难,完成不了,“讨论来讨论去,一节课结束了,还说不出个所以然,白白浪费时间”。阅读课上学生还未充分理解课文,教师就迫不及待地要求学生完成一些综合运用型任务,如编对话,写作等。任务脱离学生实际,缺少任务前活动,任务之间坡度太大,没有铺桥搭路就让过河,这些“任务型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反映了教师对于课程标准的理解的偏差。还有些课偏离教学重点,随意拓展不必要的教学内容,增加学生负担,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学生完成任务有困难,要分析原因,或因教师指示语听不懂,或因词语、句子理解障碍,教师要及时做必要说明和讲解,有时还需做出示范。
4.课时问题。
由于教材内容多,课程标准规定每周只4课时,大部分学校超课时教学,一般最少开到周5课时,有的开到周7-8课时(包括星期六上课)。超课时原因,普遍反映教材容量大,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很难完成教学任务。但也与教师讲解多,包办代替多,发挥学生自主性、主动性不够,以及对教材处理缺少灵活性和创造性有关。
5.教材衔接有问题。
初中使用更重版本的教材,且教材词汇量过大,在一个单元内生词过于集中;话题范围广,与学生现有知识储备有较大差距多数教师认为新教材,花样多,内容容量大,面面俱到,知识凌碎,课时少,内容肤浅,(缺乏系统性),加上课标提倡“自主合作”学习方式,倡导任务型教学,使教学出现方法与时间,空间与完成任务之间的矛盾。教师忙教,学生忙学,教学任务套任务,任务连任务,为完成教材任务教师赶进度,抢时间,没有更多的时间去辅导学生,得到的结果只能是收效甚微,师生疲劳。
四、对策与建议
1.加强校本教研,努力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
随着课改的深入进行,没有一定的教研能力,会困难重重。因此,教师要通过自身的学习,可以摸索出一定的自主学习方法和如何在汉语环境下对中学生进行英语思维能力的途径,以及如何找出中国学生语言成长的规律,如何创造的使用教材,选择教材,如何创造条件,营造学习氛围,都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将自己的经验总结出来,受益学生。充分发挥教研组和备课组的作用,针对教学实际问题,开展一些教学研讨课、说课、评课、等活动,通过课题研究,个案分析,方法交流,加强校本教研,丰富教育教学实践经历,造就和培育一批具有一定研究能力的教师队伍。
2.教师要学会教学反思。
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学反思,按教学的进程,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在教学前、教学中进行的教学反思,固然极为重要,它能使教师逐步提高教学的规划能力,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能使教师逐步提高教学过程的调控能力,形成教学机智,促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但更重要的是教学后的反思,因为从某个角度来说,它可以涵盖前两个阶段的教学反思内容和功能。它以教学的结果为起点,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过程以及教学的结果进行重新的审视和分析,使教学经验理论化,能促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形成自我监控的能力与自我超越的意识。因此,我们大力倡导教师认真做好教学反思的工作,及时记录教学状态,写下自己的片思偶得,或是成功的体会,或是失败的遗憾,特别是及时录下从中得到的启迪和由此引发的教学设想。这些来自教学实践的亲身体验和思考,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极为宝贵的财富。
3、在教学中要处理好三种关系。
1)处理好听说与读写的关系。我们知道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是一体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影响大局,我们要做到听说领先,读写跟上,培养出会综合运用英语的学生,而不是让他们或“聋”或“哑”。
2)处理好教师用书与备课的关系。教参只是老师教学的一个参考,它只能起一个参考作用,我们备课要从实际出发,备教材,备学生,最好以一个单元为话题进行备课,对本单元有一个全面的把握。
3)处理好教学法与五步骤之间的关系。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实情,适当地增减内容,把握上课的主要脉络,分清重,难点,有条理地组织课堂教学,可以尝试改变传统教法,鼓励老师使用多媒体教学。
4.要树立新的学生观。
我们教师要树立新的学生观,首先要转变角色,重新认识师生关系。过去我们教师把自己作为中心,要学生围着自己转。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而素质教育的精神要求我们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情感,个性,需要与发展的愿望。因此我们在新课标实施过程中,要鼓励他们的创新精神,采用有利于他们发挥主体作用的教学思路与方法,在每个教学环节上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同时,要尊重学生中的个体差异,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5.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要迎接好新课程的挑战,我们还要建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发展专业能力与知识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英语课程的要求。
新课程下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指标 篇7
一、评价的目的要明确
在课堂教学中, 不管采用哪种评价方式, 不管是针对学习内容的评价, 还是针对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情感态度和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评价, 都要注重每个学生的感受。以激励为主, 敏锐地捕捉其中的闪光点, 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 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和同伴心诚意切、实事求是的评价。激励学生积极思维, 营造一种热烈而又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调动所有的学生关注评价、参与评价, 使学生在评价中交流, 在交流中学习, 从而使课堂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评价的观念要“刷新”
1. 重视发展, 淡化甄别与选拔, 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和网络时代的到来, 原有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基础教育课程的功能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转而注重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以及健康的身心品质等方面的综合发展,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随着课程功能的转变, 评价的功能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评价不只是进行甄别、选拔, 更重要的是为了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
2. 重视综合评价, 关注个体差异, 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 在关注学业成绩的同时, 人们开始关注个体发展的其他方面, 如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 从考查学生学到了什么, 到对学生是否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等进行考查和综合评价, 同时也实现了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3. 由“重他评”走向“重自评”, 实现评价主体由“单一化”走向“多元化”。
即被评价者从被动接受评价逐步转向主动参与评价, 以学生的“自评”为主, 结合“他评”, 鼓励社会成员及学生家长以适当的形式, 同教师一道参与各种方式的评价, 使评价成为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自我的一种手段。
三、评价的方式要多样
1.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新课标指出:“教师评价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 采用激励性的语言, 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那么, 怎样才能做到教师评价语言具有激励性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 用激情满怀的话语激励人。情绪、情感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 教师应用激情满怀的话语激励学生, 即用赞扬、简短、恰当的语言给予评价, 如“你的想法最有创意”“你读得太有感情了”等, 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学习的乐趣。
(2) 用机智风趣的语言鼓舞人。机智风趣的评价语言, 不仅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赞许, 而且能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教学效果。
(3) 用对比的方式鼓励人。对比, 能激发起学生内在的自我意识力量, 教师应挖掘对比中的激励性, 给学生以获取成功的力量。
2. 学生间相互评价。
学生互评在课堂教学中运用非常频繁, 小学生喜欢模仿老师去评价别人, 而这种互评的方式有利于学生互相学习优点, 改正不足, 也可以锻炼自己的判断是非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勇敢的品质, 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 从而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己。
当然, 评价不仅是一种感悟文章思想内容的手段, 是一种口语交际的训练形式, 其实也是一个教给学生学习做人的机会。比如说, 评价时要先说优点, 再委婉地提出改进的方法, 要学会尊重别人等等。
新课程下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指标 篇8
关键词:高中;生物;评价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2-053-1
现阶段的高中生物教学中,使用频率最多的就是考试、测验,也是使用范围最广泛的一种。这是我国的教育非常偏爱的一种评价方式,将学生的学习情况,以数值的形式评估出来。虽然说考试的形式非常公平、透明,但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教师不能局限于这种评价方式。本文将会重点介绍一些值得教师尝试的评价方式,并比较这些方式之间的不同之处,分析每种方式的利弊之处,但愿能够提供给高中生物教师更多的选择余地,建成更加全面,更加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一、考试、测验评价
考试这种评价方式在高中已经使用了很多年,并且通过分数来评判一个学生的成绩几乎已经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概念。高分等于优生,低分意味着差生,但仅仅区分学生成绩的优劣又有什么实际的意义呢,而且还很容易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让那些成绩不好的学生对生物学习失去信心。我们评价一个学生,是为了了解这个学生,并帮助学生取得学业上的进步。不过考试也不是没有什么优点,这种评价方式有很强的客观性、公平性,能够直观地反映出一个学生近期的学习状况和知识基础。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要频繁地使用考试这种评价方式,将一些不必要的考试改为日常的练习未尝不可。因为考试会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压力,让学生感到痛苦,会给学生带去很多的困扰。而且考试存在着一定的偶然性,学生有可能会在考试中受到一些不利的影响,导致考试结果不理想。所以教师应该结合学生平时的表现和作業完成情况,分析学生的考试成绩,这样的评价结果将更加符合实际情况。作业和考试的内容是相通的,教师不能只看到学生一时的成败,应该从学生长期的表现来评价一个学生优秀与否。
二、家长、教师、同学评价
除了考试这种比较正规的书面评价,还有一些比较人性化的评价,来自于家长、教师、同学,这些陪伴着学生一起学习的人。多方面的外界评价可以让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知道他们早平时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如何,才能更加准确地对学生将来的发展做出准确地预估。同学是学生一起学习的伙伴,也是最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人,一些卷面上不能看出来的问题,都有可能被其他学生看在眼里。所以教师应该经常让学生互相评价,帮助教师更加细致地评价一个学生。
教师有着学生所不具备的阅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对于教学的理解也更加深刻,所以来自于教师的评价是比较客观和有帮助的。教师可以将自己对于学生的一些看法,以意见的形式传达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改正自己的一些缺点。比如教师发现学生对《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这节课的内容掌握得不是很牢固,可以叮嘱学生及时做好复习工作,查漏补缺。家长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扮演了比较重要的角色,对于学生的学习肯定也有自己的看法。所以听一下家长的评价,也能给我们带来不少的启发。
三、学生自我评价
学生的自我评价也很重要,这是学生对自己的一个认知过程,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是取得进步,变得更加优秀的开始。很多学生不懂得客观地认识自我,仅仅凭借外界的声音来给自己定位,所以找不到自己的优点与缺点,不能发挥自己的强项,也难以改变自己的弱点。为了对自己的生物学习做出更好的评价,学生可以在学习之前,先给自己确立几个目标,在学习结束之后,看自己有没有完成这些目标。
比如在学习《人类遗传病》这节课之前,学生可以结合考试大纲,明确哪些内容是重点,然后确定相应的学习目标。在一节课结束之后,再回过头来看有没有掌握这些知识点,评价一下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可以成为高中生物教学评价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让学生的学习情况最完整地被人们认识。
考试成绩不是我们唯一的评价体系,很多问题是无法通过简单的几个数值反映出来的,教师应当尝试以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去了解学生。评价学生是为了改进教学,也是为了警戒学生。单一的评价模式可能有些片面,学生也对此感到厌倦,从而感到麻木。教师在选择评价方式的时候,要结合自己班上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将要实行的评价方式的可行性如何,如果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应当换一种方式或者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在这样的评价体系下,学生才能更好地认识自我,明确自己的不足之处。
没有好的评价方式,学生的学习情况就得不到切实的反馈,教师也就无法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水平和需求。要想做一名称职的高中生物教师,就必需要注重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及时地了解自己的学生。上文中出现的几种评价方式,各有各的优点和劣势,教师需要取长补短,灵活地加以利用,才能获得更多关于学生的信息。生物教学不是一味地灌输知识,必须要有一个回首反思的过程,这样才能更加扎实地走好每一步。否则问题得不到解决,会累积成为日后的隐患。
[参考文献]
[1]卫喜俊.浅谈高中生物多媒体教学的必要性[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4(05).
【新课程下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指标】推荐阅读:
新课程下的高中体育教学思考10-26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08-09
浅议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体育教学08-17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地理课程教学设计研究05-19
新课程下的教学评价06-25
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堂教学评价的反思08-30
新课程下的新评价09-20
新课程下高中数学课堂09-11
浅谈新课程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