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的新评价

2024-09-20

新课程下的新评价(共12篇)

新课程下的新评价 篇1

一、对新课程基本理念的概括

1. 核心是“以学生为本”。即:以学生为本,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以学生的主动发展为本。

2. 突出三个方面的“改变”。

(1) 改变课程内容。删去繁、难、偏、旧内容, 加强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 关注学生的兴趣和体验, 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2)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这主要体现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五性:主动性、体验性、问题性、独立性、独特性。 (3) 改变教师的角色和作用。教师的角色, 一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营造积极、民主的学习氛围与环境, 构建科学有效的教学活动过程;二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情感, 引导其科学思考和科学活动;三是教学活动的合作者:参与学生的学习实践, 促进学生的发展, 设计与组织教学活动, 帮助学生解决学习或其他方面的困难。

二、在新课程中的最大变化是角色的变化

教师将不再只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和管理者, 而是学生健康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

1. 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在“课程标准”中, 教师的主要职能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的师生关系观, 要从传统的“师道尊严”转变成新型伙伴关系、朋友关系。

现代社会的本质首先是民主化。因此, 教育现代化必须教育民主化。没有民主的师生关系, 就不可能建立和形成现代教育体系和现代教育制度。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 形成了师道尊严的教师地位观和师生关系观。在这种观念下, 教师的尊严不可侵犯, 学生的尊严却可以随意侵犯。而在现代社会里, 教师与学生应当是平等的。教师有教师的尊严, 学生也应有学生的尊严。每一个学生不论他的学习成绩是好是差, 道德是否有缺陷, 他的人格都应该受到尊重。一位教育家说:“教师与学生的脸是对立的, 但感情不能对立。”教师的职业决定了教师就是为每一个学生服务的。教师首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 只有尊重学生, 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例如:有的学生描写它们的数学老师是“冰冷的心, 冰棍的脸, 古板的眼”;有些数学老师不仅吝啬给学生微笑, 而且还经常讽刺、挖苦、斥责学生, 甚至侮辱、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于是, 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信心、乐观豁达的态度、创造力等等, 往往就这样泯灭了, 严重的甚至造成师生公开对抗, 酿成种种悲剧。教育学生最重要的秘诀是爱。数学教师要发自内心地爱学生, 学生只有感受到老师的爱和尊重, 才能快乐学习, 健康成长。数学教师爱学生, 就要相信学生, 要树立“无差生观”。有一位校长说得好:“每个学生都是一轮初升的太阳, 有的尽管现在还暗淡无光, 只是一时被云雾遮住了, 一旦冲出云雾就会光芒四射。”

教师作为促进者, 应该表现出这样的角色行为: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 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数学的策略, 发展学习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 为学生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 与学生一起分享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成功喜悦, 和学生一道寻找真谛, 能够承认过失和错误。

2. 由学生的管理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

课程基本理念指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数学与应用”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促进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成长。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 教师应该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 特别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 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曾经有一位专家把传统教育概括为“师本教育”, 即以教师为本, 其核心是过分突出教师的主体作用, 只重视由教师单向传授知识。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 数学教师扮演的往往就是这一类角色。由于过度强调和看重教育者的主体作用, 低估学生的能动性和潜能, 或者只习惯于传统的注入式教育方式, 昧于贯彻、实施启发式教育, 因而导致数学教育普遍存在非人格化专制和教师的文化霸权态度。在这种专制态度和控管方式构成的数学教育环境下, 学生必然失去判断和选择的自由,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 这种以教师为本的观念应当转变为以学生为本, 即“生本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份报告中指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它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这种个人同他自己的关系的根本转变, 是今后几十年内科学与技术革命中教育所面临的最困难的一个问题。”从数学教育角度来说, 最起码是必须摒弃专制、强制的教育观念和方法, 使数学教育过程成为教师启发诱导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和自我教育的过程, 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培养他们学会学习与自我教育的能力和习惯。从更高的意义上来说, 要树立以建构学生主体为目标的主体教育观, 即通过创设宽松、民主、生动、活泼的数学教育环境, 形成激励学生独立思考、创造性学习的教育机制。提供学生自我发展和表现的时间和空间, 使学生真正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象方面的自由, 以促进他们身心的全面发展, 培养他们自觉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独立思考、富于判断、敢于负责、勇于创造的主体精神, 以及自尊、自立、自信自律、自我完善、自我实现的主体人格。

作为引导者, 教师要牢记自己的职责是教育所有的学生, 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潜能。因而, 要具有如下一些角色行为:要谨慎、认真地认识、采纳来自周围人对某一学生的评价, 不能对学生形成先入为主的成见;要尽量地给每位学生同等地参与练习的机会, 经常仔细地检查、反省自己是否在对待不同学生上有差别;要尽量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 实施奖励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不可有不同的对待;要常常了解学生的意见, 如果他们察觉到了教师在期望上的偏差, 即使细微, 也应反思, 及时改正。

摘要:面对21世纪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数学教学的指导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从片面的数学理论评价向实用数学转变;根据这一变化的数学课程标准, 突出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 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 使课程在利于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 养成坚持用数学分析问题的习惯, 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

关键词:数学教学,教师,学生为本,改变,促进者,引导者

新课程下的新评价 篇2

网络环境下的新课程课堂教学研究实施方案

网络环境下的新课程课堂教学研究“实施方案[文章作者]锡山[文章来源]锡山 一、课题界定1、”网络环境“指学校计算机教室网、校园网、因特网和其它丰富的教育资源库。2、本课题以区为单位,在网络环境下,运用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研究新课程如何教和如何学的理论和方法,以及研制、开发网络环境下的课程资源并建好锡山教育资源中心等问题,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优秀教学案例、有效的教师培训模式和教学资源库建设的范例。二、课题研究背景1、社会背景:社会发展呼唤研究网络环境下的新课程课堂教学。表现在:(1)当今社会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对未来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必然要求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小学教育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从以培养知识型的人才向培养创新型、能力型的人才转变,而学校教育的趋势应当由教师主导学生学习的过程及方向转变成为由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及方向,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学会创新性地学习和生活。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是创新教育的最终目标,更是终身学习理论的具体实践。(2)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代表的网络时代已经来临。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核心的多媒体教学正在改变着学校的教学面貌。以计算机辅助教学为核心的多媒体教学能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多彩的信息资源,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探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特别是互连网技术在教学中的积极运用更是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它使学生的学习从课堂延伸到了全国乃至全球,学生可以更加自由地选择对自己有用的学习内容,这必将对基础教育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2、地区背景:我区需要研究网络环境下的新课程课堂教学,并具有研究该课题的条件。表现在:(1)我区属经济发达地区,具有较高的教育水平和社会基础。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就开始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一九九八年起部分学校就已经建成了校园网络系统,并已开始利用网络对教师进行新技术培训和网络资源开发、图书信息服务以及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也初步地取得了一些成果。然而,如何运用校园网络的优势实施更高层次的管理,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地学习,形成一种全新的基于Web学习模式与观念仍然需要加以进一步的探索。即对校园网的深入利用和功能开发还需要进行更广泛的研究。(2)我区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教育科研气氛浓厚,教师群体科研能力较强。目前有多个省级科研课题,正在进行中的国家、省市级电教实验课题也有十四个。许多教师的论文在国家、省市级报刊杂志上发表与交流。全区教师已初步具备了新的教育理念,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可行性已有所认识,并在实践应用中初步摸索出一些工作经验。(3)我区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项目全国八个实验区之一,该项目是基于网络的新课程推进项目代号为”世纪曙光工程“,是教育部专门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而设立并由”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专项经费支持的重大项目。按照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部署,”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项目由教育部和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具体组织实施。从10月到现在为止,我区已经举行了7次规模较大的研讨活动,课题负责人和参加课题的有关老师两次到北京参加国家级的培训。(4)教师培训工作已在全区范围内全面展开。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师,进行了多期分层培训活动,初步形成了具有本区特色的培训方式。前阶段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培训为主,第一轮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与考核工作已告一段落,全区共有3421名教师通过了考核。通过培训,许多教师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力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所有学校均能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来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活动。现在正在进行的是教师全员参加的《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培训工作,全区已有3054名教师完成了注册报名工作。到目前为止,已有1348名教师通过了第一模块内容的考核。区教育局机关全体工作人员也在20十月份参加了由区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组织的信息技术基本操作技能培训。除基础培训工作外,我们还注意加强了骨干的培训,有四位教师参加了无锡市《Intel未来教育培训项目》培训班,我区第一期Intel未来教育培训班已经完成。区教育局在年11月份举办了一期学校网络管理员培训班。(5)我区在起就开始了校园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拥有各类教学用电脑3646台(人机比18.9:1),电脑机房62个,其中多媒体网络机房45个。多媒体电化教室108只(其中包括天一中学58只)。已建成的校园网有19个,其中千兆网有9个。所有学校都已通过了各种形式与Internet相联,已有13个单位(包括区教育局)通过光缆接入无锡城域教育网,全区已有28所学校在因特网上拥有了自己的主页。许多老师家里已购买了电脑。全区基础硬件设施与环境已基本能满足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的需要。三、课题研究的目标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1、运用现代教育理论与教育思想,探索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理论,通过教学改革与实验,构建基于网络环境的各类教与学模式;通过利用网上资源和Internet信息,构建研究性、自主性和协同性学习的学习模式,探索普通中小学利用网络资源的途径与方法。2、通过网上资源的共享,进一步更好地建设并利用好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3、通过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行为。4、通过课题研究,更新教师的信息教育观念,进一步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四、研究内容1、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教学和学习整合研究。具体研究如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潜能,优化教学过程,改进学习方式,并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交流合作等提供技术支持。发掘、总结并评介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优秀教学案例和经验,帮助教师在理解、迁移的.基础上提高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教学设计水平,积累相关教学经验。发掘、总结并评介网络技术应用于教学的优秀教学案例和经验。2、信息技术应用于新课程教学的教师培训研究。根据我区的区情和需要,具体包括研制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教师培训标准;探索有效的教师培训模式,开展面向课程改革实验区的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教师培训。3、信息技术装备和利用研究。总结与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有关的信息技术设备配备、使用管理及其他组织实施方面的有效措施和经验;研究如何提高中小学信息技术设备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和信息的共享,帮助学校为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提供学校管理及组织保障和必备的技术支持。4、建设锡山教育信息资源库并进行资源及功能开发研究。五、研究价值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教师、学生是其基本的构成要素,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展开,使教师的作用、学生的能力要求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1、教师的作用传统的教育中,教师的基本作用是向学生传递一定学科的专业知识。信息技术的广泛 应用,学生可以自主地通过各种途径,以各种方式进行学习。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作用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协调者 对于给定的学科内容,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不仅通过老师,还可以通过因特网、光盘学习,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调查访问等多种途径学习。教师不再只是讲授,而应对学生的多种学习活动进行指导、计划,对各种学习活动进行组织、协调。学习网络的促进者 为了对学习活动进行有效的指导和计划、组织和协调,教师必须把握对应于各种学习课题的学习途径、学习资源。为此,教师应广泛地收集各种分散的学习资源、学习信息,注意加强不同学校、不同教育部门的联系与交流,并逐渐形成一种支援学生学习的网络系统。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者 学生在利用多种途径进行自主学习中,信息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应注重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2、对学生的价值信息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善于实践的人才。这对我们的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何为素质教育?就是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还要能够学会如何获取知识、如何运用知识、如何创新知识。以知识的传递、知识的理解为中心的接受学习中,学生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对学生的要求是理解知识、掌握知识。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要求学生不仅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更重要的是主动地获取知识。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学生更注重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和讨论方法的掌握,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自我学习能力。在教育信息化的环境中,学生实现知识的探索,实现发现学习、实现问题解决学习,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处理、创造、表现的能力,即信息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在教育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中,需要学生具有很好的信息能力。六、研究方法本研究拟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行动研究相结合的手段,通过搜集国内外信息技术开发运用的崭新成果与发展动态,学习其先进的手段、理论及设计原理、方法等,在一定的范围内系统地、科学地解决实验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七、操作步骤及时间安排1、2001.9.-.1.制定研究方案,组织课题组成员,讨论落实各层面具体工作,对课题组人员实施分层次的培训。 2、2002.2-2002.8. 完成信息中心设备安装工作,建好网络平台,安装有关软件,整合首批资源;完成软、硬件应用培训;利用网络平台及其资源实施有关教学方案,追踪记录整个教学设计思路、教学实施过程。3、2002.9-.1. 选择优秀教学案例,召开优秀教学经验展示现场会。全面实施实验教学方案,同时积累材料。4、2005.2.-2005.5.整理分析研究结果,结题论证。八、预期成果及体现形式本课题总的预期成果除研究报告和相关论文和案例外,其它成果体现形式为:1、学校领导及有关职能部门能利用网络实施各种管理和服务,师生的信息素质明显提高,学会运用Internet上网查找、筛选信息,中青年教师会使用创作工具,开发网络资源;人人会运用网络技术,教育信息观念普遍形成。2、学生能养成一种全新的、基于Web形式的研究性,自主性学习模式。开设网上学习课程,开展基本网络的协同式学习活动。3、学校网上资源(软件、课件)数量有较明显的增长,质量进一步提高。4、规章制度更加具体和完善。校园网良性运作,最大限度的发挥效率,形成完善的运作体系。九、课题组成员组 长:周 勇(区教育局副局长)副组长:郭 昭(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主任) 陈月清(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副主任)组员(单位):教研室部分教研员 江苏省天一中学无锡市羊尖高级中学无锡市荡口中学无锡市八士中学无锡市东亭中心小学无锡市荡口中心小学无锡市查桥中心小学无锡市港下中心小学

新语文课程评价的新特点 篇3

一、在评价的理念上,由对传统评价理念的否定,走向对传统评价理念的吸纳与创新。

新课程伊始,各实验区教师积极转变评价理念,倡立以人为本、促进个体和谐发展的理念。与之同时,对传统语文教学评价出现了一片指责声,有人历数它的诸多罪状,比如: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智力,轻情感;重课内,轻课外;重量评,轻质评;重共性,轻个性;重师评,轻生评;重书本,轻实践;重选拔,轻发展等。其中挨骂最多的自然是语文考试制度,有人甚至将之作为素质教育的对立面而予以全盘否定。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语文课程评价的发展,要以继承和创新为前提,完全摒弃旧有体系的新语文课程评价体系不可能建立起来。传统的语文考试具有客观化、数量化、目标中心明确的特点,作为终结性评价,充分显示出其公平性与公正性。通过必要的考试、测验等评价手段,衡量学生的语文目标达成度,是学生发展所必须的。当前的语文课程评价在理念上正体现出对传统评价理念的吸纳与创新:1.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语文课程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语文的效果如何,更要关注学生的语文知识是怎样获得的,语文能力是怎样培养的,语文素养是怎样形成的,把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语文课程开发的前提。在语文课程评价的内容和技术手段上,要从注重读写能力的评价转向注重语文综合素养的评价;从注重语文知识的评价转向注重语文实践能力的评价;从面向学生过去的评价转向面向学生现在和未来的评价;从注重认知领域的评价转向注重对认知领域和情意领域的综合评价。2.面向多元的评价理念。语文课程评价的主体多元,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各方都可以参与评价活动;评价的内容多元,评价的范围不能仅限于知识和能力,还要从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全面评价;评价的方式多元,强调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注意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二、在评价的功能上,由重视评价的单一功能,走向多重功能并重发展。

过去的语文教学评价强调的是甄别、选拔功能,一张试卷定成败的评价,已经很难适应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要求。但对发展性语文课程评价的呼唤,却使有的教师认为发展才是评价的根本功能,将甄别与发展对立起来,这也是对评价功能片面、机械的理解。

强化评价的发展功能,并不等于取消评价的甄别功能。忽视评价的某一功能或过于强调评价的某一功能都是违背教育规律的表现。把甄别功能作为语文课程评价的唯一功能固然片面,而借发展的名义,否定评价的甄别功能同样也是片面的。甄别不是误区,现实当中由于各种原因而发生的对甄别功能的滥用才是误区。事实上,只有借助于甄别这一根本功能,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才能获得有关语文课程及其实施效果的相关信息,语文教学活动的持续进行才能够不陷入盲目。当前,新语文课程评价重新审视了评价的功能,呈现出发展与甄别并重,导向、强化、调节、激励、交流、反思、鉴定等多重功能均衡发展的态势。语文课程评价可以利用甄别功能所获得的信息,发现学生语文学习上的优缺点,发现语文教师教学上的长处与不足,发现学校语文教学中的成绩与问题所在,从而有针对性地调节、改进各自的行为,使语文课程达到尽可能完善的程度。

三、在评价的内容上,由注重单一指标的评价,走向多元、全面的评价。

以前的语文教学评价比较注重学生的语文“双基”的评价,甚至将学生的语文成绩作为衡量语文教学效果,评价语文课程的惟一指标。这种评价极大地打击了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语文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具有综合性。语文知识素养包括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等;语文能力素养包括听、说、读、写基本技能和认识能力、自学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等;语文心理素养包括记忆、联想、兴趣、情感、态度、习惯等。语文课程目标的多元性,语文课程资源的丰富性,语文教学手段与方法的多样性,语文教师素质的综合性,语文教学环境的复杂性等,均表明了语文课程的效果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使用任何一种单一的评价内容都是不全面的。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及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语文课程评价开始关注评价对象的诸多方面,如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不仅重视考查学生的语文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更注重语文综合素养的考察,并关注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不少实验区和学校制定了较为全面的语文综合素质评价标准,并注意将评价指标区分为量化指标与质性指标。

四、在评价的主体上,由评价主体的单一化走向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作为教学双方的主体,教师与学生理应都是语文课程评价的主体。学生在评价中要调动自己的注意、记忆与思维,通过自己的主体行为参与语文课程评价。但学生作为评价主体的地位长期以来并没有被语文教育工作者认识到。而在教师评价中,有时往往只凭少数领导听课的印象就对语文教师的教学妄加判断,既影响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也打击了教师自我提高的积极性。因此,在评价的主体上,一直存在着将评价主体单一化的误解,似乎只有评价者才是评价的主体,被评价者在语文课程评价中往往缺少发言权。

新语文课程评价提出了评价主体多元化的理念,从而真正确立了评价者与被评价者都是评价主体的地位。当前,多元化评价局面逐渐形成,主要体现在:1.重视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新语文课程最重要的也是最实用的评价手段,教师加强自评,可以反思语文课程的得失,审视自己的语文教学,从而改进自己的语文教学。学生加强自评,可以更好地反思自己的语文学习情况,更好地形成自学能力、参与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2.加强相互评价。互评,强调的是双向式互评和多向式合作交流互评。如教师对教师、学生对教师;教师对学生、学生对学生;还有家长对教师、对课程、对学校、对学生的评价等。通过互评,可以多渠道交流语文课程的有关信息,有利于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合作共处,取长补短,共同改进语文课程。语文课程评价成为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

五、在评价的方法上,由单一的量化评价方法,走向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

任何一种单一的评价方法都有一定的适应性和局限性。以往的语文教学评价主要采用考试法对学生的语文成效进行数量化评价,较多地局限于认知领域的评价,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不够重视。

新语文课程评价强调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重视定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加强形成性评价。各实验区和语文教师在评价实践中积极采用灵活、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如成长记录袋评价、苏格拉底研讨、学习日记、情景测验、行为观察和开放性的考试等。其中,语文成长记录袋评价的应用,成为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新亮点。各实验区开展了不同程度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开发和使用了多种类型的语文成长记录袋,如生字袋、语言智能夹、阅读记录袋、写作档案等。作为一种从实践中涌现出来的质性评价方法,成长记录袋同样具有鉴定、诊断、甄别功能,但更强调评价的激励、反思、交流、调节等发展性功能。学生普遍反映通过使用语文成长记录袋,他们学会了反思和判断自己的努力与进步,养成了良好的读书、思考习惯,增强了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开阔了视野,培养了能力。同时,新语文课程大胆对考试进行了改革,在考试的内容上加强了社会实践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的形式也更加灵活多样,笔试和口试相结合,闭卷、开卷、半开卷形式相结合逐渐成为考试评价的趋势;甚至还可以让学生自主命题、自选考试的方式、允许多次考试等,努力让考试成为推进语文课程发展的有效手段。各课改实验区大多能把语文成长记录袋和语文考试看成是能更整体地评价学生语文成就的不同的但互补的两种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结合起来使用。

在教师评价中,除采用听课法、调查法、考查法外,有些实验区和学校采用了教师成长记录袋、教学案例分析与研讨等方法。这些新的评价方式一改传统教师评价过分量化,过于强调甄别和选拔的问题,重视教师的自我反思和同事互评,关注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历程,值得在实践中予以推广。

我国的新语文课程评价经过四年多的不懈努力,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作为新时期的语文教师,仍然需要密切关注课改实践中的新情况、新特点。认真研究这些新情况、新特点,对于建立科学的语文课程评价机制,促进语文课程评价理论的健康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新课程下的新评价 篇4

一、传统课堂中评价方式存在的问题

1.注重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忽视学生学习的过程

传统课堂中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以作业和考试成绩评价为主,关注学习结果,而没有注意到学生学习的过程及付出的努力。有些学生付出了努力却没有考出好成绩,也没有获得对学习过程的积极评价,自信心更加不足。

2.重视纸笔的测验,强调甄别和选拔,忽视了学生的发展

课堂评价更多关注的是如何提高学生在考试中的表现,课堂评价成为考试的陪衬和附庸。考试考什么,在评价方式上就尽量与之相同,不考的内容,课堂评价基本就不涉及,这样的评价方式忽视了学生的自身的发展。

3.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缺乏主观能动性,基本处于被动的地位,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传统教学模式中,课堂评价以教师评价为主,学生很少参与到评价过程中。这种评价主体的单一和错位可能带来这样的结果: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来自外部压力而不是学生成长的内在愿望,学生被动学习,对学习结果只满足于考试取得好分数,注重知识的识记和再现,缺乏创新精神,缺乏自主学习的动机。长此以往,学生可能会丧失对课堂评价的关注度和学习的积极性。

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新评价方式

1.课前注重学生对自学过程的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注重学生课前的自学,学习新课之前要求学生预习课本,并用三色(红、蓝、黑)笔画出重难点,还可写下困惑和感悟,并完成预习笔记。整个过程学生就是对自身学习过程的一种评价。除此之外,每节课前组内的生物课代表需检查组员预习笔记的完成情况,对未积极完成或完成效果不理想的组员督促其完成或补充。学生不预习不上课,所以保证了每次教学活动都是在学生自主学习后才进行,这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比如在学习高中生物必修1中的《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时,很多学生通过预习和查阅资料已经完成了细胞中糖类的种类和功能、脂质的种类和功能的对比。

2.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学习过程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的课堂,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目标确定出学生探究的问题。探究问题不是简单的回答是与否,而是对知识性问题的深入探究,主要解决学生的能力问题。探究问题也不是学生个人解决,是依靠小组内学生共同学习和交流来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小组课代表会对组内每位成员的学习情况有所评价,最后确定出中心发言人。回答探究问题的方式多种多样,可原位口头展示,也可整组共同讲台口头展示,也可整组黑板书面展示,并由中心发言人讲解。最后教师给予评价,并对知识进行补充、拓展和延伸。如学习高中生物必修1中的《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时,设置了两个探究题目:分析材料总结出细胞核的功能,识图分析细胞核的结构。两个探究题目都引发了学生激烈的讨论,对学习的过程小组课代表给予了评价,弥补了传统课堂只评价学习结果的不足。

3.课后作业自评、组评、师评相结合

学生完成作业后,先根据参考答案自己给出评价,小组课代表组内评价,最后教师再评。这样自评、组评和师评相结合,评价方式多样,提高了学生对课堂评价的关注度。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学生参与到课堂评价的过程中,所以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新课程下的评价观 篇5

新课程下的评价观

――“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还是“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长期以来,我们对学生学业的评价主要以教师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评价为主体,以学生的学业分数作为评价的主要标准,侧重于评价的甄别、筛选和批判性功能,重视终结性评价和相对评价等。这种评价作为选拔、区分学生的惟一手段,追求的是对所谓“适合教育的学生”的选择性功能,是应试教育下产生的“怪胎”,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改革,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合理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对评价问题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要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使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积极树立新的评价标准和观念,以“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适应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需要。一、在指导思想上:要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和激励性功能,重视对学生学习潜能的评价,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充分发展,为“适合学生的教育”创造有利的支撑环境。二、在评价的主体上: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评价的`积极性,改变评价主体的单一性,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建立由学生、家长、社会、学校和教师等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三、在评价的方法上:(1)由终结性评价发展为形成性评价,实行多次评价和随时性评价、“档案袋”式评价等方式,突出过程性;(2)由定量评价发展到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分数,更要看学生学习的动机、行为习惯、意志品质等;(3)由相对评价发展到个人内差异评价。相对评价是通过个体的成绩与同一团体的平均成绩相比较,从而确定其成绩的适当等级的表示方法,也被称作“常模参照评价”,这是我们最常用的评价方法。这种评价缺乏对于个人努力状况和进步程度的适当评价,不利于肯定学生个体的成绩。个人内差异评价是对学生个体同一学科内的不同方面或不同学科之间成绩与能力差异的横向比较和评价,以及对个体两个或多个时刻内的成就表现出的前后纵向评价,这种评价可以为教师全面了解学生提供准确和动态的依据,也可以使学生更清晰地掌握自己的实际情况,利于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挖掘学习潜能、改进学习策略等;(4)由绝对性评价发展到差异性评价。绝对评价是对学生是否达到了目标的要求或“达标”的程度所作出的评价,也被称为“标准参照评价”。这种评价过于重视统一性,忽视了评价的差异性和层次性。我们提倡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法,以促进所有学生都在“最近发展区”上获得充分的发展。

新课程下的新评价 篇6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初中数学 教学理念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49-01

数学是初等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基础学科,也是学生们提高成绩的关键学科。新课改实行之后,很多教师都将对初中数学的改革倾注了很多的心血,纷纷寻求最好的教学改革方式。然而,初中数学教学改革最好的突破口莫过于教学理念的转变,只有使教学的思想更加先进,教学理念更加符合教改需要,才能够真正推进数学教学改革。因此,教师首先要对自身提出新的要求,不断丰富自己的教育理论知识,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实践水平,提高教学的质量。

一、启发式教学理念

最早应用启发式教学理念的是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孔子。所谓启发式教学就是教师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在课后或课间归纳出几个和所学内容有关的问题,用提问或讨论的方式,鼓励、引导学生各抒己见。此种教学理念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是引导作用的新课改理念。[1]但启发式教学要求更加注重教师对学生的引导,恰当的引导能够让学生自发地开动自己的大脑,对问题进行思考和研究,让其思维得到深度拓展。在运用此理念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度,让学生能够敢于想、敢于说、敢于做,要注重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积极发表自己内心的想法。同时,教师也要注意不要过分强调学生答案的对与错,而要注重思考的过程,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这样学生才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敢于质疑权威,对问题答案展开更大范围的拓展和课外延伸。启发式教学是对传统教学的一种颠覆,是让学生发挥学习主体性的一种引导,应当得到教师的注重和发扬。

二、积极性调动教育理念

积极性调动的理念顾名思义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的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的状态。当前阶段很多教学方法的应用都是围绕这个目的来进行的,比如分组讨论方法,合作学习的方法,幽默教学的方法等等。这些方法可以让学生们相互交流、增加互动,使其学习情绪进入兴奋状态。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会让学生产生冷漠的态度和疲倦感。[2]”因此,教师应当在课堂中深入浅出的讲解数学难点并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培养出爱学数学的习惯。可以说,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那么学生的学习成绩自然会得到极大的提高,在积极性的推动下获得更多的数学知识和能力。积极性推动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根本,也是教学效率获得提升的源泉,是教师努力的方向,教师们在此方面应当加大研究的力度。

三、自主探究教学理念

其实我们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数学知识,但这些知识大多来自于家长的告知,或者来自教师的教学,或者通过各种途径间接获得的,很少有学生能够真正自己进行研究和探索,从中进行自我总结而形成内在的知识。自主探究教学理念便是对此教学方式的一种突破。教育专家曾提出,学生通过自己的双手所进行探索形成的认识,能够让其脑中形成非常深刻的认识,能够让其记忆时间更加长久,其学习的效果也更好[3]。因此,教师要形成自主探究的教学理念,给予学生更多的探索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双手,通过自己的眼睛,通过自己的大脑探索未知的数学领域和知识,让学生感受探索知识过程中的苦与甜。此种教学理念的应用可以让学生学习成效予以显著突出,可以让学生创造力得到极大的提升,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可以带给学生更大的学习成就感。因此,需要教师采用相应的手段对其进行积极有效的推动,让学生从相对自由的空间和时间中寻找相应的兴趣点,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意识,提升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和水平。

四、实践教学理念

好的教学理念的形成离不开实践的参与,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通过实践结合理论可以开创新的发明创造,可以开创新的学习路线,可以让学习的内容获得质的飞跃。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实践教学理念的应用,要注重指导学生将所学习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了解到理论在生活中的应用性,了解数学学习的“有用性”[4],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实际生活的检验,能够了解到自身学习中的不足及自己未来努力的方向,对于学生积极性的培养也具有极大的帮助。同时,实践教学理念的应用也会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具有一双发现的眼睛,逐渐具有一双创造的双手,能够在实践生活中不断培养其自身的创新能力,感受到数学世界的奇妙和奥秘,更加积极参与相关的数学课外活动。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实践教学进行逐步引导,让学生实践学习的习惯通过一点一滴的生活体验得到培养。实践教学理念的运用还需要教师注重生活现象,将教学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们在生活中探索而逐渐形成自己的学习模式,寻找适合自我的学习方法。

五、结语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为了适应新课改对数学教师课堂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教师必须要创新教学理念,让新式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更好的帮助学生提升数学应用能力,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让学生通过对新教学理念的应用获得益处,为之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冯捷.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的思考[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05:108.

[2]苏霍姆林斯基.瓦.阿, 杜殿坤. 给老师的建议[M]. 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3]吴仙霞.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改革[J]. 时代教育,2014,20:169.

新课程下的新评价 篇7

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新,讲究综合,体现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课程中的通用技术是指信息技术之外的,体现基础性、宽泛性、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它是以学生的操作学习和设计学习为主要学习形式,体现新课改理念下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中的重要部分。

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传统课程过于重视知识传授的倾向,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收集和整理的能力、终身学习和创新的能力、生存和发展的能力;改变课程内容过于重视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科技发展、现代社会和学生生活的联系,体察每个学生的优势,发掘其潜能,培养其特长,让每位学生都具备一技之长,使全体学生走上各自不同的成才之路,成长为不同层次、不同规格的合格人才;改变课程实施强调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接受学习,强调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不能把学生当成是知识的容器。学生的发展不是某一方面的发展,而是全面、和谐的发展。新课程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统一,促进思维训练、知识习得、人格健全的协同发展。

通用技术属于普通高中新课程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能体现新课改的方向和理念。它以提高学生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发展为基本目标,注重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相结合、教育传统与未来发展需要相结合,坚持基础性、通用性、选择性与时代性的高度统一,培养学生理性地看待技术,以积极探究的姿态、热爱技术的情感和一定的科学精神广泛地参与技术创新实践,参与社会生活;培养学生正确的技术观,安全、负责、积极使用技术的习惯,培养学生对技术使用、选择、评价、决策、改进、创新的能力。通用技术课程强调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的结合,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与新课程物理教学中基于促进科学素养发展的教学目标相统一。

技术课程与各门学科有着广泛的联系,尤其与科学课程的联系最为紧密。从科学与技术的起源来看,科学晚于技术,技术对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从科学与技术的区别看,科学的目标在于认识自然,其本质是发现,研究的方式主要是科学实验,而技术的目标是改进、保护、利用自然,其本质是发明,研究方式主要是技术试验。从科学与技术的联系看,科学的发展为技术的改进提供理论支持,技术的发展为科学的进步提供手段和工具。物理是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本身就是一门实验技术课程。高中物理必修1(沪科版)教材的开篇“物理与技术———交相辉映”介绍了物理与技术的关系:蒸汽机的发明加速了热力学的发展,奠定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础,人类迈进了蒸汽时代。文中还介绍了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司南”,当我们将远古的司南跟当今的计算机磁盘、核磁共振仪、磁悬浮列车、信用卡等放在一起时,物理学与技术结合的伟大与神奇令人惊叹。在物理教学中,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相联系的部分和演示、分组实验过程都或多或少体现技术课程的内涵,教师若能以技术课程的理念有意识地指导物理教学、体现于物理教学,则将会使物理教学更能体现新课程理念。

在技术课程的理念指导下新课程物理教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设计学习。

技术课程里设计学习是一种基本的学习形式,对新课程物理知识的内化吸收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设计学习的过程是发现与提出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不断优化和权衡的过程。譬如,高中物理新课程中关于超重与失重设计学习,为了使学生对超重和失重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教师可先设计一个简易的实验:让一位同学在体重计上静止、突然下蹲、突然站起,请另一位同学观察指针变化。然后分析问题,使学生明白:超重不是重力增加,失重不是重力减少,完全失重并不是重力完全消失。接着解决问题:研究超重和失重问题时,加速度是关键,灵活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的规律解题,必要时要用牛顿第三定律转换研究对象。课后再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失重和宇宙开发”,查阅有关资料或观看科技影视片,“做一做”观察失重现象,畅谈“太空试验想象”,等等。学生在物理课程中的设计学习往往要经历对问题的发现与提出,设计实验方案,优化设计方案、问题的再发现、再思考,撰写实验报告等具体环节。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质疑与批判能力,将理念转换为方法、将思路转换成操作方案的能力,交流、合作能力,利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的能力都会得到很好的引导与有效开发。

2. 操作学习。

在技术课程里操作学习是指人运用一定的工具对特定的实物对象进行操作的一种学习形式,它立足于学生的亲身经历和直接经验,立足于学生的“做中学”和“学中做”,是技术课程中最基本的学习形式。以实验为基础的物理学科更具有操作学习的特征。通用技术课程中有一些感性直观、简单易做的小试验,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操作这些小试验。譬如,在物理有关压力与压强关系知识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借鉴《技术与设计2》中的一个小试验———了解壳体结构的受力情况,将3只鸡蛋分别立于三个瓶盖上,然后在鸡蛋上分别盖上另外3只瓶盖,取一块木板放在上面,再轻轻将砖头或石板压在木板上面,学生会发现鸡蛋能承受住好几块砖的压力而不破碎。这样的操作试验会使物理课堂生动起来,学生兴趣倍增。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对实验步骤的设计、操作程序的把握、仪器的使用和操作结果的评价等,能获取具体的知识和技能,达到对实验过程与方法的领悟,以及对实验所蕴含的价值观与情感态度的理解和感悟。操作学习并不等同于机械的技能训练,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强调心智技能与动作技能的结合,强调学生由“动手做”走向“动脑做”,由“丰富的感性”走向“深刻的理性”。当然,由于现阶段物理课程标准的设置、教材的编写、地区差异条件的限制等客观因素,操作学习的价值还没有充分显示出来,这也是物理教学中的遗憾。这需要我们有清醒的认识,教育理念要领先,积极倡导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因地制宜地进行创造性的教学。

3. 技术活动的真实性。

真实性一方面是指学生所进行的技术活动不是与自然、日常生活、社会孤立的,根本没有联系的,而是学生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或已经发生的,即课程中的技术问题必须是“情景化”的。另一方面技术活动的过程是真实的,即教学环境下技术活动尽可能反映实际的技术情境。技术活动的真实性也符合“物理是真实的”这一内涵。譬如,物理课堂小制作———制作台灯模型。学生要制作台灯模型,就必须涉及到台灯电路的连接,这就要求学生懂得怎样去连接开关,怎样使用多用电表去检测电路,怎样用试电笔去识别零线和火线,如何避免短路现象出现,怎样做到安全用电,等等。物理教学要密切联系生产实践,学以致用,绝不能主观臆测、随意编造。真实的情境才能逐渐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长葛市葛天高中是许昌技术经济学校的附属高中,属于综合性高中,具备校企联合办学条件,学校每学期都安排学生下车间观摩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同时感悟技术工人在技术工作中体现出来的吃苦耐劳的精神,爱岗敬业与执著追求的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

当然,真实性并不意味所有的物品都必须是真实原物品,在物理课堂上,某些演示实验可能缺乏相应的仪器、设备,教师可以使用一些替代品,也可以废物利用,这样既能保证演示实验的顺利进行,又能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4. 技术应用的信息化。

教师采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辅助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能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增加信息量的传授,优化教学程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开发学生的智能,提高课堂效率。信息技术的应用同样适合物理学科教学。在研究《导体和绝缘体》的实验中,学生只能观察到小灯泡发光,证明水溶液导电,而对酸、碱、盐的水溶液正负离子的移动的情况,很难理解。课堂上教师利用多媒体正负离子定向移动的软件,模拟该过程,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酸、碱、盐中离子导电的实质。又如电磁感应、电流的形成、失重状态等,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再现模拟,比叙述、挂图等形式的教学效果要强百倍。在物理教学中,动画模拟微观世界的变化,多媒体展示因条件限制的一些实验过程,数字化平台的应用,等等,对补充教学盲区、丰富教学资源、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性都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技术课程标准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 (实验) 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4.

新课程下的新评价 篇8

一、通用技术的教学意图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通用技术理念被应用于教学,它是一门在实践基础上,融创新、综合、科学性、人文性于一体的教学课程。 在物理教学课程中引进通用技术是在信息技术基础之上,增加教学的广度、实用性、专业性与降低学习难度的技术。 通用技术教学理念以操作学习与设计学习为外形,实践新课程理念,以自主学习、师生合作、探究式学习为方式,成为新课程标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减少讲授知识板块的比重,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注,更加注重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的培养。 另外,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通用技术教学改变传统课程教学中强调书本内容, 不能变通式教学的缺点,增加教学内容与生活、科技、社会发展现状等内容的联接,开阔学生的视野,能让学生从课本中发掘自身的潜能。 最后,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 通用技术教学改变传统课程教学注重知识点机械学习的填鸭式教学,更强调知识点的理解性学习,让学生将学习当做一项成长中的“副业”而不是一种任务,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二、物理教学与通用技术理念的互通处

(一 )教学理念的互通处

高中物理课与通用技术课在课程理念方面具有共通之处,这是二者实现融合的关键要素。 实施物理教学与通用技术教学都可以促进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强化生活技能,为学生今后发展、 形成现代化学习理念及科学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奠定基础。

(二 )思维方式的互通处

通用技术思想与物理教学在思维方式上具有共同之处,从发展结果看,二者都是人类对生活细微处的观察结果,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从学科性质方面看,二者都是思维的劳动,二者在教学过程上脑力劳动占据重要位置。 从教学过程看,二者都存在逻辑思考、形象设计、创新思维的过程,二者具有紧密联系。

三、如何将通用技术应用于新课程物理教学

(一 )学习内容的设计

学习形式的三个要素分别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这三个部分组成通用技术下物理教学的学习形式。 例如,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教科书中关于匀速圆周运动的教学设计,设置的问题为:第一,线速度、角速度、周期三者的概念。 第二,线速度、角速度、周期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解决实验的操作练习少的问题。 第三,课堂上所得出的实验数据准确性差。 教师带领学生实验,记录第一次实验所得数据。 针对上述问题,教师根据教学设计,充分利用通用技术对教学实验进行改造,带领学生对转动的风扇进行调整,观察风扇各点运动有什么规律,以此引入线速度、角速度、周期的概念,再将风扇转动规律与地球绕太阳所做的运动进行对比, 引导学生发现二者之间的关系。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验与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实验结果的真实性。

(二 )技术应用的转化

在物理教学中, 教师单纯的讲述会使学生产生听觉疲劳 , 这时教师 便可以利 用多媒体 或者网络 提高教学 效率 ,减少教学 中的困难 。 这样既可 以突破传 统教学方 式的瓶颈 ,又可以拓 展教学信 息的广度 ,优化教学 过程 。 例如 ,在学习导体 与绝缘体 时 , 学生所观 察到的实 验效果不 强 ,只能看到灯泡发光,而用肉眼很难观察到的酸、碱、盐水溶液的正负离子变动情况,这时教师使用多媒体将微观的实验过程放大,让学生所观察的现象更明显,帮助学生更容易理解酸、碱、盐正负离子导电的核心内容。 又如,有关电的学习中,由于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如电磁感应、电流形成等,教师利用多媒体将电的有关知识以动画、视频等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理解难度。

结语

将通用技术引进高中物理教学中, 把物理资源和通用技术资源进行整合,把通用技术资源运用于物理课堂,通过“具体化”、“简约化”、“抽象化”等隐含的不同层次,努力塑造学生“开放的过程观 ”、“动态的过程观 ”和 “辩证的过程观 ”。 让闲置的通用技术发挥作用,让物理课堂生动、有趣、实用,从而使学生在动手动脑中获得能力的提高。

摘要:在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教学中,通用技术被上升为教学结构中的一项重要组成要素,显示了新课程标准的改革意向与教学理念。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融合通用技术思想,是把技术的思想运用于物理,以知识的实际运用反哺课堂,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理解技术,理解一切发展来源于科学。本文就通用技术的教学意图、物理教学与通用技术理念的互通处、如何将通用技术应用于新课程物理教学三个方面加以分析。

新课程下的新评价 篇9

一、班级文化的形成

班级文化是班级个体成员进行互动形成的独特文化, 它具有很强的同化力, 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和态度产生了重大影响, 改变和塑造着学生的价值取向、行为和情感。班级文化的形成是“螺旋生成式”的, 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 这个过程需要所有班级成员的共同努力。因此班级文化的生成依次有三个阶段:认知阶段、理解阶段、认同阶段。

1. 班级文化的认知阶段

不同教育背景、不同性格、不同价值观的学生共同组成了班集体。对班级整体情况的分析和把握也就成为了进行班级文化建设的基础和起点。教师推动受教育者发展的社会职责, 决定了班主任是班级文化最直接的体察者和推动者。而学生年龄相近, 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相似的同质性, 成为了班级文化生成的最初原型和动力。班主任要通过各种途径向班级成员展示班级文化。板报、班会、班级的布置、班级成员之间的交往方式等这些隐性信息都在传递着班级文化。同时班主任要融入学生、关心学生, 向学生展示一个公平正义、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具有个人魅力的班主任形象, 并要充分利用这些班级文化的隐性文化来帮助班级成员感知班级文化。

2. 班级文化的理解阶段

当人对环境的某些因素产生从众感、认同感时, 环境对人的影响就特别大。而班级文化中的制度性文化、精神性文化、风格性文化这些隐性文化, 渗透在班级文化的各个角落, 这种文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学生必须身临其境。可是不同学生的认知发展状况不一样, 他们常常不能理解班级文化所提倡的核心内容, 导致现实中班级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并不显著。因此, 班主任就要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理解班级文化。

实践证明, 班级文化的成功之处在于它可以将各种文化要素渗透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 以各种具有鲜明的形象、感人的氛围、真切的心灵交融的形式辐射并作用于学生的具体行为;强调情意方面的学习, 注重情境的熏陶是隐性课程的特征。隐性文化应是丰富的、多样的, 班主任要善于把隐性文化作为班级隐性课程的基本教材, 通过隐性文化中所隐含的丰富的教育内容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班级文化。比如邀请优秀的毕业生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班主任记住每个学生的生日并在学生生日当天联合其他同学寄去生日卡片, 以身作则示范友爱、团结的班风;在树立榜样的时候更要注意挖掘榜样的深层内涵, 树立不同方面的榜样。

3. 班级文化的认同阶段

班级文化只有被认同才能对主体发生作用。当主体认为班级文化对自己有某种价值时, 才会通过实践表达这种意义, 同时使主体得到满足。班主任可以通过实践促进班级文化意义的生成。比如, 班级倡导班级成员间相互关心, 那么班级可以把这作为一项班规制定下来。成员在实践中感受到别人的关心带来的满足和感动, 学生就会主动认同这种班级文化内容;通过班级口号、班服的制定, 产生一种班级意识的归属感和集体向心力, 这样班级成员就会在以后的班级生活中进一步表达这种班级文化。

二、班级文化的逐步优化

班级文化是在班级的特定环境中, 由师生共同创造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班级文化的生成过程由两个主体——班主任和学生通过相互交互而达成。班级文化的生成是某种潜在课程的逐步显性化, 是师生之间往复互动的最终结果, 是在发展中逐步形成并相对稳定下来的。

1. 班级文化是不断调整的

班级内部环境在变化, 学生的认知在发展, 班主任在工作过程中的感悟在发展, 这些动态因素影响着班级文化的内容。班级文化也必须处于不断地选择、转化、更新的动态发展之中。随着班级文化的运行, 班级文化的潜在性对学生的发展与课堂教学可能会产生的积极与消极的影响。这就要求班级文化要不断建构、生成、再建构、再生成。因此, 班级文化在保持自身相对稳定的同时应对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

2. 班级文化是存在差异的

《班主任新思维》提出: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他们都是处于发展中的个体, 是逐步走向成熟的个体;他们都具有发展的可能性, 蕴藏着发展的巨大潜能。学生接受能力、知识背景等的不同, 决定了学生的发展是非同步、多向度、不确定的, 学生发展的速度与发展的程度、发展的类别与发展的类型是存在差异的。班主任必须承认学生的差异性, 不能强迫性地让班级成员接受某一种班级文化。班主任要尊重、理解每一位学生, 注重同每一位学生交流、对话, 从而使学生通过沟通、思想碰撞, 最终实现共同发展。比如, 班主任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分组进行墙报、黑板报、活动角及教室内外环境的布置, 这些都是宝贵的隐性课程资源, 能体现学生的差异性和个性。

班级文化存在于每个班级之中, 不同班级的班级文化千差万别, 同一个班级的班级文化也会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隐性文化不同是重要的原因之一。隐性文化作为隐性课程建设的基本教材, 加强班级隐性文化建设, 对班级的活动进行精心地组织、安排, 使隐性文化充分发挥其积极的影响, 必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丰富班级文化内涵, 更新班级管理方法。

摘要:在现代教育中,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建设者。而班级文化是隐性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种新的育人方式, 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班主任的职责不仅体现在管理过程中促进班级文化的生成和转化, 还体现在对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隐性课程,班级文化

参考文献

[1].李先国.高校隐性文化建设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 2004.

[2].石丽.班级文化生成机制研究:潜在课程的视角[D].天津师范大学, 2008.

[3].陈震.班主任新思维[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3:55.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评价 篇10

一、评价误区

1.重结果, 轻过程

由于旧观念的惯性影响, 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往往仍然看重学生的答案, 而不太注重学习过程。表现为对学生的正确答案往往给予表扬、激励, 而对学生的错误答案却轻描淡写。教育评价不应该只是简单的肯定或否定, 新课程标准更加重视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师应该关注的是学生的正确答案是怎样得出的?得出这一答案是否还可以有其他的过程和方法?这样才能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重泛化, 轻特色

在同备课组成员一起听课、磨课的实践中发现, 语文教师用的较多的评价语言是:“好, 你回答很好;同学们, 这位同学说得多好呀, 把掌声送给他;不错, 回答正确, 请坐下。”这样泛化的评价语充斥课堂, 没有一点特色, 通用于任何学科。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评价应该具有语文味道, 突出语文的学科特色, 应该主要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语言实践能力做出相应的评价, 利用评价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 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3.重激励、轻导向

低年级课堂中, 只要学生答对问题, 学生一片“棒!棒!你真棒”, 教师则是“很好!好极了!真聪明”等。而那些确实突出的学生即使有独到的表现, 或许会由于过于个性, 而教师害怕课堂出现不稳定因素, 常以一句“不错”一带而过。此外, 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有的教师采用所谓延迟评价或模糊评价的方法, 于是出现了在课堂上少评价甚至不评价的现象。于是, 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不准确或者出现偏差时, 教师不置可否;学生出现错误时, 教师视而不见。

二、指导策略

1.评价贵在真诚

卢梭说过:“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 学生无论品格还是智慧, 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课文以文字为载体, 承载着作者的情与意, 可以说是作者“血管深处奔涌出来的生命情思, 从骨髓里宣泄出来的生之灵泉。”因此, 语文课呼唤教师的评价发自内心, 投入真情。真诚的评价应该是发自内心的, 对学生的尊重和赏识, 有时也许是一个期待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 或有力地伸出大拇指, 即使“无声”, 也会带来“胜有声”的效果。只有这样的课堂评价, 才是发自肺腑, 才能动人心魄, 远离虚伪与做作, 才能唤起学生的倾情投入。

如教学《海底世界》时, 教师让学生读课文中写海底小动物“窃窃私语”的文字, 一个学生用非常平直、响亮的声音大声朗读, 教师微笑着悄悄地说:“噢, 你那么读, 小动物们会被吓跑的, 你再读一次, 把它们都引回来吧。”

“你在读这段的时候, ‘风’字和‘呵’字不高兴了, 因为你把它们的名字读错了, 赶快纠正过来吧。”

“你的说法不太确切, 你若能换个说法, 相信你一定能表达出情感来, 愿意再试一试吗?”

在实际教学中, 只要运用委婉的方法纠正学生的错误, 学生们都会乐意改正, 认真思考, 重新组织文字, 呈现出正确的答案。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在师生心与心的交流过程中, 只要教师对学生怀着一种积极的希望之情, 就会加深师生之间的情感, 每个学生都会比原来做得更好。

2.评价重在激励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的日常表现, 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 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所以在课堂上, 教师不能吝啬赏识与赞许, 如及时送上鼓励性评价:“你的表达特别清楚, 让大家一听就懂!别急, 再想想, 你一定会说好!你很有创见, 这非常可贵, 请再响亮地说一遍!你不仅自己认真学习, 还能提醒同桌同学, 真是了不起!多好的问题, 你不仅会读, 而且会思考, 进步真大!”鼓励性的评价能让学生智慧的火花得到迸发, 并使火花熊熊燃烧, 照亮全班, 让整个课堂充满生机。

如一位教师在一次公开课上请学生朗读课文, 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畅而又声情并茂, 让听者有身临其境之感。此时, 教师满面微笑, 热情洋溢地评价道:“听你朗读真是一种享受!这个句子你读得多好呀!请你再读一遍, 让大家仔细听听!你念得比老师还要棒, 老师甘拜下风!”教师真诚的语言、亲切的语调、鼓励的言辞、友善的微笑, 营造出一个充满关爱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品尝到被人尊重的喜悦, 感受到生命存在的价值。

3.评价需要客观

在课堂教学中, 对于学生反馈的信息, 教师在鼓励、赞赏的同时还要注意评价的客观性, 既要肯定学生的成功与进步, 又要及时鲜明地指出学生存在的不足与错误, 让学生清醒、正确地认识自我, 进而主动改进自我, 完善自我, 促进自身发展。如当学生朗读课文后, 有的教师总喜欢这样评价:“读得不错, 很好!”那么到底好在哪儿呢?学生就不清楚了。如果教师这样评价:“读得正确、响亮又流利, 很好!如果能在速度上放慢一些, 注意停顿, 掌握好语气就更好了。”这样一分为二、实事求是的评价, 不仅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有一个科学的、正确的估计, 还能知道自己的不足, 找出努力的方向, 由此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4.评价力求互动

评价不是一种形式, 而是一种方法。只要你是一个对学生充满爱的教师, 那么你不单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作出合理、准确的评价, 同时还能教会学生如何评价。

(1) 教给评价方法。课堂上, 我注意教给学生“听、想、评、听”四步评价方法。“听”是指听清楚对方的发言, 这是做好评价的前提;“想”是根据别人的发言内容进行思考, 组织好评价的语言;“评”也就是以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价;最后的“听”, 是虚心地倾听别人的反馈意见。这样, 学生评价的内容就更具体充实, 更具有针对性。

(2) 把握评价原则。要使学生评价更有序、更有效, 必须让他们在评价中遵循一些原则。如尊重他人的原则:在合作评价时, 一定要尊重他人。在评价前, 要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 根据他人的观点, 结合自己对问题的认识, 进行思考, 并选择适当的语言, 对他人进行鼓励, 或诚恳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见。如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时, 我指定几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 几位学生读完全文后, 我引导学生评价:“听了刚才几位小朋友读课文, 你想说什么?”于是, 学生“小手林立”, 有的说:“我觉得小朋友读得非常有感情, 真好, 我要向他学习。”有的说:“小朋友读得正确又通顺, 如果声音再响亮一点, 那就更好了!”总之, 教学中如果能合理发挥教师和学生不同评价主体的互动作用, 使评价向着人性化、科学化发展, 则能更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促进学生的健康、和谐发展。

(3) 讲究评价语言。有一句话这样说:“教师充满魅力的课堂评价语言, 虽不是蜜, 但可以粘住学生;虽不是磁, 但可以吸引学生。”在课堂评价中, 教师要针对动态生成性资源──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兴趣、情绪、学习方式, 乃至错误的回答等, 巧妙而恰当地进行课堂评价, 使学生全身心地学习, 使教与学达到更高的境界。

新课程下的学生评价初探 篇11

关注过程的形成性评价,是面向未来,重在发展的评价,只有关注过程,评价才可能深入学生发展的进程,及时了解学生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所做出的努力以及获得的进步,这样才有可能对学生的持续发展和提高进行有效的指导。本文从评价标准、评价的主体、评价方式等几方面进行了探索。

正文:

新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强调评价功能应从注重甄别与选拔转向激励、反馈与调整,评价的角度应从终结性转向过程性、发展性,关注结果的终结性评价,是面向过去的评价。关注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则是面向未来,重在发展的评价。过去我们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全面,只注重考试结果,不注重学生平日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只有关注过程,评价才可能深入学生发展的进程,及时了解学生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所做出的努力以及获得的进步,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才有可能对学生的持续发展和提高进行有效的指导,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在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时,我们进行了以下的探索:

一、在评价标准上,注重“分级要求、分层评等”

针对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的不同特点,确定对不同类型学生评价的侧重点,实行“三点”式评价方法。即对优等生重在找“缺点”,一味的表扬激励往往会使学生对自己没有清醒和全面的认识,反而不利于他们进一步的成长,所以,在使学生认识到优势和进步的同时,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这样才能更有效的促进学生发展。对中等生重在找“特点”,对这些潜在特点,通过评语加以因势利导,有意识地为他们提供表现的舞台,激活这些潜在的品质,使这些中等生逐步向优等生行列迈进。对后进生重在找“闪光点”。古人云:“数人千过,莫如奖子一长”。后进生身上也是有“闪光点”的,只要我们用爱心去发掘,去了解,去培养,这些“闪光点”就会变成他们迈向成功的起点。我们应尽量使每个学生都能体味到自己是有长处的好学生,体会到老师对自己的重视和关爱,在心理上产生“认可”和“自信”,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促使学生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不断地去完善自己,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

二、力求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大致分为四步进行,第一步是学生自我评价,引导学生自己认识自己,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自我约束力。我们要求学生在自评中,找出自己的主要优缺点,既能让学生了解自己的闪光点,又能为教师全面准确评价学生取得第一手材料。

有一个学生是这样自我评价的:“我很喜欢学习英语,在课堂上能认真听讲,及时认真地完成作业。但是,课堂上我很少举手回答问题,我担心回答错了,别人会笑话我。”我看了这个自我评价之后,就在课堂上点名提问他一些较简单的问题,他都答对了,我又及时地进行鼓励,他的信心增强了,学习更加主动,现在还是抢答问题的小明星呢。

第二步是小组互评。小组同学之间互相找出优点,主要包括课堂听讲,回答问题,小组讨论,排演英语小品。阶段小测验等具体表现。只找优点,不谈缺点。让学生之间产生一种良性的激励机制,营造一种团结友好、奋发向上的氛围。由小组长归纳大家的意见,形成文字材料,交给老师。

第三步是征求学生家长的意见。让学生家长把孩子在家的表现写成简单书面材料交给老师,包括:是否对英语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是否经常跟家长谈论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是否自觉完成作业,并进行预习和复习;是否乐于了解并搜集英语学习中的文化背景;是否能在生活中尝试使用所学过的英语等情况。

第四步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教师对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学习效果、平时测验等情况做出评价,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不断的改进。

这样学生、家长、学校共同参与,共同关注学生发展过程中的优势与缺点。帮助学生有效地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获得发展。

三、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

将质性评价方法与量化评价方法相结合,也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风格的差异采取适当的评价方式,也可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或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评价方式。如果学生对自己某次课堂测验成绩不满意,可以向老师申请,暂不记录成绩,学生在经过更充分的准备之后,再考一次参加评价。一些学科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如竞赛成绩特别优秀者,可申请免考课堂测验。无论使用何种方式。都应注意评价的正面鼓励和激励作用。

主要的方法还有:

1)建立学习档案

在学习档案中,包含了学生的入学考试情况,自己认为最满意的书写作业(每月一次),最满意的写作练习(对话,短文,日记等),自己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小组讨论、分角色表演、听写单词等情况的记录,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及效果的阶段反思,对阶段测验的分析等。这些内容的选取,由学生自己决定。当然,教师应给予指导。通过建立学习档案,学生可以随时查阅自己所取得的各方面成绩,切实感受到自己的进步,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对自己能力的自豪感和自信心,逐渐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2)即时性评语评价

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表现,如回答问题,分角色表演,合作学习,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学习效果等,应立即作出评价,可以是简单的“Very good”“Well done”“You’re clever.” “你比以前有进步,继续努力!”也可以事先与学生约定,教师做出一个动作,或说一句话,全体学生集体鼓掌三下,对表现特别好的学生进行鼓励。

3)阶段性评语评价

教师对学生一个阶段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学习效果等做出评价,对进步的学生进行表扬、鼓励,激励他们不断进步;帮助有下降趋势的学生找出存在的问题,鼓励他们去克服。

4)小明星评价活动

设立单词比赛、抢答问题、对话表演、书法比赛、课外阅读、英语故事、英语歌曲等项目,定期组织学生评比(每月一次),评选出各项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和进步迅速的学生,把他们的照片张贴在明星栏中。实践证明,只要老师能提供适合学生表现的舞台,每一名学生都可以成为璀璨的明星。

四、注重及时反馈

我们及时地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对学生发展的成就、潜能和不足进行客观描述,对学生的考试结果等做出分析,归纳教师教学中的成功之处与不足,学生学习中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根据分析结果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潜能获得不断发展。教师要根据评价结果与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交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提高。

当然,形成性评价要和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便全面地描述学生发展的状况。而终结性的评价结果随着改进计划的确定,又成为下一次评价的起点。

新课程下的新评价 篇12

一、新课程下的思想品德课程评价特点

1. 评价要突出思想品德学科的课程性质。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必修课程, 评价要结合思品课程本身的思想性特点、人文性特点、实践性特点和综合性特点。

2. 评价要渗透思想品德学科的基本理念。

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思想品德课程建构的基础, 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是思想品德课程的追求, 坚持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本课程遵循的基本原则。新的课程评价, 要渗透这些基本理念。

3. 评价设计要贯彻思想品德学科的原则。

课程评价必须坚持正确的思想价值导向, 有利于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我们的评价体系既要重视学生对本课程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更要考查学生在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过程中, 是否开始形成了好公民所应有的态度、能力、价值观和行为。

二、新课程下的思想品德课程评价方向的改变

1. 命题立意突出思想性。

近几年来各地思想品德试卷, 命题者十分注重通过具体试题, 凸显其教育性和思想性功能, 侧重考查学生不断丰富的思想感情和品德知识的内化程度, 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道德素质,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形成健全人格, 把考场当成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课堂。像“成长历程中, 理想就像一盏明灯, 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我们应该怎样实现自己的理想”、“成长历程中, 离不开父母含辛茹苦的哺育和老师的谆谆教诲。请你完成一张感谢卡, 用文字表达感激心情”等类型的试题, 力求通过情境, 从理想、道德、价值观等方面激发学生的情感, 注重考查学生的价值判断, 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 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 树立法制意识, 增强社会责任感。

2. 背景材料凸现人文性。

新课程下的思想品德教学加强了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让学生做负责任的公民。近几年来, 命题者注重选取国内外重大时政热点和社会热点, 尤其是贴近学生生活的背景材料, 以学生能够接受和乐于参与的方式组织和表述教学内容, 避免空洞说教, 创造性地体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3. 试题设问体现综合性。

新课程下的试题体现了“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综合。

4. 参考答案落实实践性。

(1) 成长的快乐:让小俊最快乐的是他和同学们代表班级参加学校辩论赛获得了一等奖。你肯定有类似的快乐体验, 请说出一例。 (2) 成长的烦恼。成绩一贯较好的小俊, 最近几次考试不理想。临近中考了, 小俊十分烦恼, 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假如你是小俊的好友, 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3) 成长的收获。阳光总在风雨后, 即将结束初中学习生活的小俊, 回顾成长的收获, 展望美好的未来。感慨万千的他, 在《班级毕业赠言簿》上写下了自己的感言。假如你是小俊, 你会怎么写? (友情提示:请结合所学知识, 从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合作等方面阐述) 。这类开放性问题为学生提供了充分想象的空间, 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

三、以思想品德课程评价新特点指导学习

1. 复习阶段的学习, 首先要研究《课程标准》。

我们要研究课程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评价原则, 重点研究第三部分内容标准。复习每一课或每一专题时, 先找出编写的依据, 即内容标准有哪些?再研究其每一条中包含哪些问题, 明确每个问题的层级要求, 从而做到有的放矢、重点突出, 然后各个击破, 不走弯路、提高效率。

2. 新课程下的思想品德是开卷考试, 时间紧、题量大、材料新、考查面广、设问灵活。

面对允许携带的众多资料, 要想发挥开卷考试的优势, 做到对知识信息的“信手拈来”, 就必须提高检索的速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要提高检索的速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首先要对三年所学的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脉络, 对各课、各框的知识点进行梳理, 使之系统化、网络化。

3. 注重方法指导。

从近几年思想品德主观试题的答题情况看, 考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审题不清, 答非所问; (2) 照搬照抄, 盲目堆砌; (3) 答题不规范, 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上一篇:会计发展历史规律下一篇:门诊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