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教学评价的转变

2024-09-03

新课程教学评价的转变(共12篇)

新课程教学评价的转变 篇1

文学需要质疑精神, 语文课堂教学又何尝不需要这种质疑精神?正是对传统教学的质疑, 才有现在的新课程, 而如果我们对课堂教学评价像上面描述的那样只是一味的吹捧, 却没有了怀疑, 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水平也只能是停滞不前。所以笔者认为, 新课程亟待语文课堂评价的转变。怎样做呢?

一.要敢于向一味弃传统教学的老师说不

由于新课程理念提倡教师是主导, 学生是主体, 某些教师就曲解成在课堂中的主要任务只是提问题, 能引导学生说就行, 只要学生会说肯说, 不管学生的回答是如何的不着边际, 老师都给以肯定, 难得听见老师对学生回答的指点和评价, 更难得听见老师自己对文本的精彩解读, 教师成了课堂的旁观者, 成了最闲的人。而这样的课堂却被评课者冠以“多元解读”而大受赞赏。传统教学中老师板书的精彩设计往往是课堂教学的一大亮点, 也是评课的重要一个环节, 可如今由于现代多媒体的运用, 板书设计也好像完成了历史使命, 退出历史舞台了。评课者也以善于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节省课堂时间为由而大加赞赏。甚至连课文标题都用屏幕显示, 想窥窥教师的粉笔书写已成了一件奢侈的事。传统教学与时代的需要确实有一段距离, 但传统教学在我们中国的教育史上有其光辉的一页是不可否认的。如果我们一味否定其价值, 势必走入另一个误区。因此我们的评课者要向一味抛弃“传统教学”的开课者说“不”。

二.要敢于向所谓的权威评课者说不

要评好一节课, 需要有较好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 需要有较好的口才, 这是毋庸置疑的。正因为如此, 许多教师对于评课望而生畏。主持人也心知肚明, 往往请有点名气的所谓权威人士先来评课, 这些权威人土也许出于对授课者的激励, 总是褒多贬少。这样的评课虽然保护了授课者的自尊心, 但对授课者来说却失去了让别人审视自己教学、指导自己教学的良好机会。这样把开课者当温室里的花朵般保护起来的评课方式, 本人认为小则贻误了开课者一次提高进步的机会, 大则误导了来听课的所有人。所以, 我们所有在聆听“权威评课者”评课的人, 对其如此“温柔”的评课方式实在有必要说声:“不!”

三.授课者要敢于对自己上的课说不

如今, 授课者上完课, 我们除了偶而能听到授课者拿着稿子读的在上课前预先写出的教学设计, 却很难听到授课者评价自己的课堂教学。即使有说, 也一般以“本人水平有限, 欢迎各位专家批评指正”之词含糊带过。一个全国知名的老师, 面对来自全国各地来向他学习的同行, 都敢于在众目睽睽之下指出自己的不足, 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还有什么脸面可以顾忌的?所以我们的开课者在上完课后也要敢于对自己的不足之处说“不”。

四.要敢于对教师的教学素质说不

记得本人有一次在上公开课后, 有位评课老师当着全校近20个语文教师, 直言不讳地说我的粉笔字写得不好, 建议我作为老师要好好练字, 当时听着确实有点刺耳, 恨不得有个地洞可钻, 可正是这句话, 棒醒了我, 再也不可无视师长们的劝诫, 该好好练字了。基于这一点, 我觉得敢于直言开课老师的素质不好, 并不一定就会打击开课老师, 用得好时, 反而会促进教师去提高自己的教学素质。另外我也觉得作为老师, 应有正视自己缺点的勇气, 否则他又如何去教书育人!现如今, 敢于对授课者直言其素质差的绝无一人了。这样课堂评价又有何意义?

五.要敢于让学生对我们的课堂说不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我们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受益, 一个老师上的课如果让听课老师听得津津有味, 而学生却听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即使课上得再怎么冠冕堂皇, 也是一堂失败的课。所以, 我们能否换一个角度, 从学生的学法角度来重新审视教师的课堂教学呢?评课前上课老师和评课老师先去了解一下学生学习的效果, 倾听学生是怎么评价这一堂课的, 让学生也参与评课, 鼓励学生敢于对老师的课说不, 在学生的说不声中, 找到自身的不足和所要改进的方向, 更能帮助教师全面地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水平。

新课程教学评价的转变 篇2

主持人:各位朋友好。今天我们请来了课程与教学专家张天保先生来这里做客。让我们欢迎他。

张天宝 :大家好。今天的主题是“新课程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对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角色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问:请问新课程对教师教学方式的新要求有哪些?

张天宝:主要表现在教师如何实现从以往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

问:过去是一张嘴、一本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满堂灌.现在新课程来了,好多老师很不适应。现在是一张嘴、一个话筒、一个手提、一个投影仪,灌的方式发生了变化。

张天宝:这种转变只是“换汤不换药”,只是从“人灌”到“机灌”而已

问:我觉得教学方式的转变还有一个过程,有的可能适应得快一点。

张天宝: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教师的素质和水平不同,过程的长短也将会有较大的差异。

问:提倡教育者办公信息化意识教育。办公信息化其实最终还有一个人操作的问题,所以,我们永远不能抛弃以人为本的思想。

问:不知参加过培训的老师们反映如何?目前有些地方的新课程培训有点走过场,老师感到收获不大,没有发挥出老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比较被动。

张天宝:参加培训的教师普遍感觉实现自己教学方式的转变是比较困难的,这也是一个正常的现象,因为人改变自己是不容易的,就像改变自己的一个习惯一样。

问:培训者本身是否合格还是个问题。

问: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加快教师对新课程的适应进程。目前不少人对国家级培训颇有微词。现在的教师培训水分太多。

问:随着不同思想的交融、碰撞,以及民族优秀思想的发掘,一种民主、公平的意识已经开始在课堂教学中显现。能否请张老师具体谈谈教学方式转变的实证?总感觉很模糊,是一种理念。新课程以及教学方式的转变,其理论基础或者说要达到的目的也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尤其是教育的对象。当然是的,但教师同样包括在我们所说的“人”当中,如果在教学或教育中只提倡教育对象的人本,教师必然会变得非人,那么半边天失去了,还能看到光明吗?

问:您说的有道理。教师和学生本就应该是互动的,谁也不可偏废。

问:有些地方开展新课程参与式培训并建立教师发展学校,可以借鉴和推广。我对参与式培训(暂时没有更好的词替代)和教师发展学校有不甚了了。听说首都师大开展得不错。说实话,“培训”这个词不太合适,给人一种“我掌握真理,我培训你按照我的意图教学”的感觉,听起来不舒服。当然,我们的老师都习惯被“培训”了

问:新课程要求教师有哪些改变?以前的教学方式有哪些可取之处?新课程改革强调多样化,为何不提倡优化?

张天宝:优化的前提首先是实现多样化。时间太短,推进速度太快,导致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教师培训滞后年,评价考试制度不配套等。

问 :这样的例子很多。如培训者本身素质不高、不了解中小学教学现状、培训没有针对性,培训者及培训单位以此牟利,参与培训的教师有让人代替的,等等,花样很多。

问:新课程改革中有什么弊病?据我所知,只强调多样化而不提倡优化。教材中如果有与优化有关的内容,教材审定就通不过。新课程改革所依据的理念是否存在问题?比如建构主义,只提好的方面,而不提该理论的局限。任何理论都有它的局限性。

张天宝 :应该说,这次新课程改革的力度是比较大的,我们需要避免是的重要问题是不要“矫枉过正”,不能把我们以往的优势和特色抛弃,这也正如马克思所说,不要把洗澡水与婴儿一块儿倒掉。

问:据悉,台湾前就依据建构主义进行基础教育改革,10年后得出结论:基础教育改革是失败的。

张天宝 :其实,建构主义也有一些问题,比如,它过分夸大了知识的主观性,忽视了知识的客观性,容易导致主观主义。

问:据个人感觉,现在新课程培训走过场的成分较大,是否说明首先要解决的是培训制度问题。校本培训是比较理想的培训方式,不过首先要在政策上、物质上都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张天宝:教师的培训,现在存在很大的问题,主要表现是教师被动、不积极,这主要是培训体制造成的,比较理性的办法是倡导教师的行动研究,提高教师进行校本教学研究的能力。

问:同意。比如顾泠沅老师所进行的改革就很有成效。最新一期《课程・教材・教法》发表了老教育家吕型伟《学点教育史》的文章,发人深思。

张天宝:进行任何一场教育和课程改革,都应注意吸取历史上的经验教训,不能伤好就忘了疼。

问:关于培训,我想谈一些自己的想法。其实培训的市场很大,但市场大的背后或者说原因是校长、教师真正想转变呢,还是迫于教育行政部门的压力?我想应该首先明确这个问题。如果答案是后者,流于形式是必然的。校长的观念是大问题,尤其在落后的地方。

问:应该不能总是以培训者身份出现在教师中。应该走进生活,我建议应该去中学听听课。

问:培训有时成了利益的再分配,赚钱的工具。

张天宝:现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教师的积极性不高,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认为解决的首要前提是解放我们的教师。

问:其实不能单独谈教师怎么怎么改变,这是牵涉制度、教材、学生、教师等很多方面的改变。

问:解放教师的意思是不是让他们从应试教育的背景中解脱出来,实践科学的教育理念?但似乎不容易。

张天宝:没有必要“拉大旗作虎皮”。只要符合教育规律,只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都应该得到肯定。其实,解放教师的主要意思还是应该为我们的教师进行课程改革、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问:目前关于新课程教学方式方法的图书不少了,但是还有老师反映不会教。看来,这些图书可能是针对性、操作性不够。应该针对学科编写,这样会有可操作性。

问:许多老师做了一些探索,但是否都与新课程挂钩?有些实验已进行多年。

问:同意,教育理论和改革发展到今天,尤其要强调操作性,我感觉我们在理论上已经很先进了。实践落后。

张天宝:在教师培训中,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教育理念的传播与操作性之间的矛盾,只片面强调任何一面都是不对的。

问:三个有利于:有利于探索教育规律,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教学方式都可以百花齐放。

问:有的新课程教学方式的书太笼统。

问:我想过去可能不太注意对教师解惑答疑,而是比较注重宣讲。要把教师的需要作为前提。

张天宝:比如,不要只是以升学率的高低来评价我们的教师,而是鼓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

问:为教师创造好的环境,比如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问题,应该更科学有效。

问:这个环境不仅指校内,也包括校外社会环境 。

张天宝:非常正确,离开了家庭和社会的支持,课程改革也很难达到目标。

问:校长的办学思想很关键。

问:新课程改革要改变专家学者学院派主导型的现状,让第一线新课程教师也有话语权。这两支队伍往往脱节。

问:最近看到魏书生对其学校教师的评价很有感触,他重视科研,而不已考试成绩为主要衡量指标。比如某班比另一个班成绩好,量化中只多0.5分,而教师发表一篇文章却可以得到1分。

张天宝:在课程改革中,校长就是一个“施工队长”,其观念和素质如何,至关重要。

问:这个比喻好,校长的素质决定了学校的发展,可以这么说。

问:如何评价很重要,操作不好也会造成新的问题。我们新课程改革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因地制宜的问题。不能以先进地区“抹杀”一般和落后地区。教学方式没有简单的好或差,只有是否“适用”。

问:说的对,就是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

问:一些办学有理念的学校,校长必定思想进步、超期,是研究型的教师。

问:同意。矛盾是永远存在的,但重要的是发展和前进。

问:同意。中小学教师的科研与大学和研究院所的人员的科研应不同

问: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是否分步骤、分区域?东西部、城乡有差距。

问:目前对反思型教师和研究型教师的要求有一个误区,就是以发表论文数量而不是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导向,此风不可长。

问:这也许是“浮躁”时代存在于各领域的通病。

问:是啊,这就涉及评价问题。有的教师写不出文章,只好请人代为捉笔。

张天宝:如何处理好教学与研究的关系,对于教师素质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在以往人们往往认为,中小学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书,但如何才能教好书呢,我想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提高教师的研究水平,以研究促进教学。

问:同意。教学实践与研究二者需结合起来。

问:中小学教师的研究应当以校本研究为基础。

问:同意。现在有的高校教师提出“到中小学去科研”的口号,以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张天宝:确实如此,中小学教师的科研更重要的是应用研究,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

问:大学老师也应当走出去,接近中小学

问:科研与教学要相长。所以孔老夫子的中庸之道还是值得提倡的,任何事情都不能太过了。

问:咱们国家就是缺少教育实践家。

张天宝:只是实习过,但与中小学教师有着密切的合作。

问:理论家其实也没几个,多是自封的或是互封的,把国外的东西搬来而已。

问:现在的风气不太好。随便互封或自称专家之风太邪乎了。

问:看看杜威、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哪一个不是战斗在中小学教学第一线。

张天宝:这同样涉及到我们的教育体制问题,应该鼓励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下学校、下基层。

问:大学与中小学校结对子进行科研是双赢的好事,尤其是教育科研,这对中小学新课程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益处。

问:的确,实践先进的教育,需要高素质的教师,我们国家的现实告诉我,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问:您对新课程中师生关系怎么看?现在需要做什么改变?

张天宝:我认为,美国课程专家多尔说的一句话非常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一个平等者中的首席”。这就是说,一方面教师与学生在人格和权利上是平等的;另一方面,教师又肩负着把学生培养成材的重任。

问:新课程在全国推广的`怎么样?

张天宝:今年在全国已经达到了50%~60%,起始年级全部使用新课程、新教材。

问:我觉得现在的新课程其实没有走出应试教育的窠臼,可怜地挣扎着。

问:大中小学合作进行教育研究已经得到有关专家的重视。目前的“新基础教育实验研究”“主体教育实验研究”“新教育实验研究”等都注意到了面向实际。

问:这是一个趋势,实证研究、质的研究需要研究基地,基础教育的一线也就当之无愧,这是很好的互惠的双盈的现象。

张天宝:这确实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也是人们对新课程改革存在微词的一个原因。

问:能不能简单介绍一下新教材的主要特点?

张天宝:可以简单概括为:面向学生,面向社会,面向生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否具体举一些例子,拿一门学科的教材为例。

问:那新教材是如何体现这些特点的呢?

张天宝:比如,在内容选材上,更加注重那些密切联系当前学生实际生活的素材,更加注重以活泼多样的呈现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等。

问:那么现提倡研究型教师,会不会忽视教学,忽视对学生的关注?当然科研也重要,但不能忘记教师承担着培养人的重任啊。研究型不能只是多写论文。

张天宝:确实如此。中小学教师的科研必须是为教学服务的,是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服务的,而不是仅仅为了发表论文。

问:所以现在有些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就有问题,以发表文章作为评价标准,这个我不反对,但权重失衡就不行了,尤其是对中小学教师,在中小学,教育教学方式真的很重要。当学生感觉到你是真诚待他时,你的方法才是最灵的。否则可能会事与愿违。

问:现代教育技术游乐突飞猛进的发展,这对新课程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有哪些挑战?

问:张老师,新课程目前的市场是50-60,你估计何时能全部普及,以及请预测一下实施的效果。

张天宝:全部使用新课程、新教材大约在左右。从目前的情况看,应该说在整体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面临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比如教师观念落后问题、评价考试制度改革问题等。

问:到那时,新课程是不是已经不新啦?

张天宝:确实如此,教育改革、课程改革的周期一般都比较长。在今年7月,有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组织了一套“新课程改革研究丛书”,我撰写了“新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一书。需要进步了解的,可以到人教网“一般图书”栏目中。

问:新课程实施的效果如何?

问:在这个过程中改革是否也会与时俱进,背离初衷。

张天宝:不排除这种可能,但可能性不大,因为这是在中国。

问:对呀。新课程听起来很好,可会不会起效果还不如以前的传统教学?

张天宝:就目前来看,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各地差别很大,一般是经济发达地区成效大,经济落后地区面临诸多困难。

问:那对经济落后地区是不是有一套特殊的标准?结合当地经济、文化发展现状的?

问:那当然最好,不过我估计不会。毕竟我们的落后地区还比较多,落后地区的情况也大相径庭。

问:新课程教师教学方式要与时俱进,特别是目前现代教育技术大发展的年代。

问:新课程之所以新,主要是我们过去的教育模式太传统,如果和国外的教育比,或许我们的新课程也不能算新。当然,我们有我们的现实,要实事求是,如果发展到我们现在的新课程都不新了,说明我们国家进步了,我们的教育发展了,可喜可贺。

问:新课程实施也好,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也好,这都是内因,您认为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需要整个社会大环境做出什么配合?

张天宝:这是一个重要问题,任何教育改革、课程改革,必须得到家庭和社会的支持。

问:对呀,所以才更需要针对他们制定标准啊。现在的改革,好得更好。可是落后的地区却没有起色,恐怕是个大问题吧。

问:五四时期陶行知等人倡导“新教育运动”,因受时局影响,成效打了折扣;现在我们进行新课程改革,各方面的掣肘与陶行知时代比要少一些,应该作得更好。

问:应当有一个课程评价机构和体系,对新课程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最好是独立的,独立于教育管理部门这样才客观。

张天宝:现在只是进行了课程标准实施情况的调查和评价,其他的尚未进行。这一方面应该在今后会展开的。

张天宝:这是比较困难的。比如,在制定课程标准的时候,曾经设想分为城市版、乡村版,但经过调查,最后放弃了,因为谁也不想选择乡村版。

问:你说的当然是正确的,也很需要,但就是没有人去做这件事,所以,还是不人本。

问:问题是,很多落后地区根本达不到新课程的标准呀。

张天宝:这主要是由于我们的国情导致的,又由于我们实行的是教育集权制管理。如果像美国实行教育分权制可能就会好一些。

问:如果条件不成熟,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不是反而更合适些?至少学生可以学到一些实实在在的知识。至于能力的培养可以在高一级学校实现?

问:我主张城乡的教材要统一要求,不能造成新的不平等。起码在起点是平等的。

张天宝对*美丽江湖说:但这不是改革的方向。就像整个国家的改革一样,我们不能等到条件具备了才进行,那可能就晚了。

问:可是如果教师本身达不到要求呢?

问:教师需要进修,需要再教育。

问:虽然我们已经提倡了教材多样化,但这种多样化是一个层面的多样,如果它有能力,每种教材都可以在全国推广,但依然没有解决地区差异问题。有些落后地区起码的义务教育都实施不了,何谈课改?

问:有的农村地区的家长想方设法送子女到城区去读书。

问:只要高考的根子未动,不统一看样是很难的。

问:是啊,还是高考,这是个跟根本的问题,攻破它,全盘皆活。

问:可这是一个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志啊,改谈何容易!

问:同意,我们应该把高考转变成为一个育人的合理工具,不一定要把它废除掉。选拔还是应该存在的,否则就没有了标准。

问:据说有些落后地区要求与发达地区一样。

张天宝:存在这样一个问题,这就要求在我们这样一个地区差异特别大的国家,进行任何改革时,必须处理好统一要求与个别差异的关系。

张天宝:就目前来看,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各地差别很大,一般是经济发达地区成效大,经济落后地区面临诸多困难。

问:地区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发达国家也有地区差异。教材在总的要求上应该一致,但不同地区要有自己的地方特色。

问:有统一有差异这是客观实情,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个途径。

问:我觉得新课改其实更多的是一些表面文章,实质性的东西没多少变化。

问:是有一些表面文章和政绩工程,但广大教师从事新课程改革的愿望还是真诚的。

问:新课程的理论根据是什么?除了建构主义外,还有什么理论?

张天宝 :就我个人的理解,建构主义的一些理论在新课程改革中得到了肯定和实施,但不应该把建构主义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或者唯一的理论基础,毕竟它还需要得到实践的检验。

问:那新课程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张天宝:新课程的理论基础是广泛的,它应该是一切经过实践检验了正确教育理论,而不是哪中具体的理论。

问:理论的最大价值恐怕不在于直接指导实践(也难于“指导”),而在于使人们更深刻的反思现实。

问:新课程对学生学习方式有何要求,能谈谈吗?

张天宝说:概括而言,就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以往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参与、自主发现和探究

问:新课程改革涉及千家万户,今后仍是一个热门问题,涉及的教育问题也很多,我们今后可以多进行这样的交流。虽然专家就在身边。

主持人:很感谢张老师的光临。有问题以后可以继续请张老师。正式讨论到此结束。有兴趣者继续聊。

新课程教学评价的转变 篇3

(一)评价目标的多元性。传统的地理学习评价主要关注的是学生的考试分数,而新的地理课程学习评价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教育。要求教师在重视知识与技能评价的基础上,重视情感与思维的评价,地理教学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要重视学生价值观念、思考方式、思维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发展学生潜能,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培养。

(二)评价功能的发展性。传统的地理课程学习评价过分强调学生的考试成绩,伤害了部分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影响了他们良好个性的发展。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学习评价重视激励与发展功能的评价,要求教师用发展的眼光去培养学生、评价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积极参与地理学习活动。在教学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教学,特别是学习上的“差生”,教师更要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让他们在参与学习的过程获得成功的喜悦。

(三)评价机制的过程性。高中地理新课程的评价理念提出“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结合”,要求地理教师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评价,淡化考试分数。教学活动要重视学生的学习参与、学习过程、学习体验、学习应用。教师通过民主、合作、生动、有效的地理课堂教学,了解学生地理知识理解的程度,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技能以及学习运用的方法,细心观察学生学习的态度以及表现出来的情感和价值观,对学生对待成败的心理、行为习惯的养成等给予适当的鼓励性、指导性评价。让学生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中健康地成长。

(四)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和针对性。地理课程目标的多元化、学生学习心理、学习方法的差异性以及评价方式适应的不同范围,要求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地理学习评价有多种,如学生地理知识与技能达标程度的评价,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表现的评价,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表现与发展状况的评价等。教师应根据评价目的、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价方式,创造性地开展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地理学习评价工作。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评价,不能简单、直接地评价它,因为它属于内在个人品质,存在于每个学生思想意识的深处,教师很难觉察它。为了客观综合评价它,就需要教师从多种途径进行评价,教师在对学生课堂教学、课外活动表现出的行为进行细心观察的基础上,采用调查分析法作进一步综合评价。通过对学生的个别访谈、集体座谈、问卷调查、测试、学生自评和同学互评以及家访等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评价。例如在学习高中地理(人教版)第八单元《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中的“自学园地”时,可让学生阅读113页第3题的有关人口问题、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的认识材料,课后收集一些相关的数据与资料,选择其中一个观点,写一篇论文,然后在班上进行辩护与反驳。教师通过阅读学生的论文,了解学生对人口问题、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的认识和态度。在学生开展辩论会时,教师可进行适当的指导,让学生明晰与深化对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认识。

总之,针对不同的地理评价目标,教师在实施评价的过程中可采用一些新的评价方式和方法,在不断进行探索、反思、总结的基础上逐步完善评价方法,形成科学的地理学习评价体系。

地理课程评价是地理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有利于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随着高中地理新课程目标的多元化出现,新一轮的地理学习评价体系就要做出相应的转变。只有这样,地理课程改革才达到预期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走进高中新课堂编写组.走进高中新课堂[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钟启泉等.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梅桃源.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新课程教学评价的转变 篇4

(一) 评价目标的多元性。

传统的地理学习评价主要关注的是学生的考试分数, 而新的地理课程学习评价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教育。要求教师在重视知识与技能评价的基础上, 重视情感与思维的评价, 地理教学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 而且要重视学生价值观念、思考方式、思维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发展学生潜能, 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培养。

(二) 评价功能的发展性。

传统的地理课程学习评价过分强调学生的考试成绩, 伤害了部分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 影响了他们良好个性的发展。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学习评价重视激励与发展功能的评价, 要求教师用发展的眼光去培养学生、评价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让学生积极参与地理学习活动。在教学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教学, 特别是学习上的“差生”, 教师更要保护他们的自尊心, 让他们在参与学习的过程获得成功的喜悦。

(三) 评价机制的过程性。

高中地理新课程的评价理念提出“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结合”, 要求地理教师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评价, 淡化考试分数。教学活动要重视学生的学习参与、学习过程、学习体验、学习应用。教师通过民主、合作、生动、有效的地理课堂教学, 了解学生地理知识理解的程度, 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动手操作技能以及学习运用的方法, 细心观察学生学习的态度以及表现出来的情感和价值观, 对学生对待成败的心理、行为习惯的养成等给予适当的鼓励性、指导性评价。让学生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中健康地成长。

(四) 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和针对性。

地理课程目标的多元化、学生学习心理、学习方法的差异性以及评价方式适应的不同范围, 要求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地理学习评价有多种, 如学生地理知识与技能达标程度的评价,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表现的评价, 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表现与发展状况的评价等。教师应根据评价目的、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 选择合适的评价方式, 创造性地开展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地理学习评价工作。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评价, 不能简单、直接地评价它, 因为它属于内在个人品质, 存在于每个学生思想意识的深处, 教师很难觉察它。为了客观综合评价它, 就需要教师从多种途径进行评价, 教师在对学生课堂教学、课外活动表现出的行为进行细心观察的基础上, 采用调查分析法作进一步综合评价。通过对学生的个别访谈、集体座谈、问卷调查、测试、学生自评和同学互评以及家访等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评价。例如在学习高中地理 (人教版) 第八单元《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中的“自学园地”时, 可让学生阅读113页第3题的有关人口问题、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的认识材料, 课后收集一些相关的数据与资料, 选择其中一个观点, 写一篇论文, 然后在班上进行辩护与反驳。教师通过阅读学生的论文, 了解学生对人口问题、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的认识和态度。在学生开展辩论会时, 教师可进行适当的指导, 让学生明晰与深化对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认识。

总之, 针对不同的地理评价目标, 教师在实施评价的过程中可采用一些新的评价方式和方法, 在不断进行探索、反思、总结的基础上逐步完善评价方法, 形成科学的地理学习评价体系。

地理课程评价是地理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的评价体系有利于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随着高中地理新课程目标的多元化出现, 新一轮的地理学习评价体系就要做出相应的转变。只有这样, 地理课程改革才达到预期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走进高中新课堂编写组.走进高中新课堂[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2]钟启泉等.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走进新课程转变教学观 篇5

江西省新余市新钢中学肖勇

【内容摘要】:语文新课程改革不仅仅只是单一的教材改革,还有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评价方式的改革等等。面对语文新课程改革,语文教师要尽快转变传统教学观,树立确立大语文教育观、师生平等观、教育创新观、全面评价观等理念,以适应新课程改革。

【关键词】:新课程语文教学观

新课程改革现已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新课程改革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能否适应新要求,因此每位教师要加深对新课程的理解,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使自己尽快走进新课程。教学观的转变,是适应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根本前提。语文新课程改革不仅仅只是单一的教材改革,还有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评价方式的改革等等。面对语文新课程改革,语文教师要尽快转变传统教学观,确立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

一、大语文教育观

新课程理念下,教材只是课程的一部分。教材是语文教学的一种载体,是学生学习的材料。这只是“一杯水”,还有大量可读的“江河湖海”。如果不能理解新的大课程观,也就割断了“一杯水”和“江河湖海”的密切关联。叶圣陶先生在几十年前就曾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把自己束缚在教科书中,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用教科书去 1

教,要体现大课程观,而不是去教教科书,变“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

所谓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就是要克服语文课程孤立、封闭、凝固、僵化等种种弊端,在大语文教育观的指导下,实行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的根本变革,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体系。从语文学习的本质来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教学必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与人生。语文新课程体系打破了学校与社会、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壁垒,逐步做到课堂教学、语文活动、综合性学习相结合,学校、家庭、社会语文教育相结合,使语文教学将变得更加开放、创新,充满活力。因此语文教师既要不断改进课堂教学,使其更富有活力;又要使教学走进自然、走向社会,探索形式多样的、与自然社会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形式。

二、师生平等观

新《课程标准》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确立为高中语文课程目标的基本理念。新修订的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处于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学生无条件地接受教师的一切灌输,师生之间显然是不平等的。新课程体系要求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只是师生交往“平等中的首席”。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

着上课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意味着教师的角色将由权威者变成合作者,由知识传授者变成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扬。

语文教师要强化两种意识。(1)民主意识。即语文教师要创设课程氛围来保护学生作为对话人的主体地位。例如在阅读教学中,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2)人本意识。既然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那么,教师就理当以全面发展其情意要素和智力要素为课程目标,努力做到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上去发展学生的能力体系和人格体系。

三、教育创新观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职责主要定位在知识的讲授和传递,就像是把知识从一个仓库搬运到另一个仓库,这样一来,教师就变成了知识的“搬运工”,他们的职业活动变成了一种单调乏味、简单重复的机械“操作”,沦为了只是按照固有程序机械运行、缺乏创新意识的“教书匠”。在这种单调乏味的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体验不到自己职业生活的快乐,幸福,更感受不到自己的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

马克思曾经说过:“能给人以尊严的只有这样的职业,在从事这种职业时我们不是作为奴隶般的工具,而是在自己的领域内独立地进

行创造。”[1]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从根本上来讲是教师不断进行创新和超越、体验生命律动以及实现自我生命价值和意义的过程。因此,教师必须实现从“教书匠”向发展型、反思型和创新型教师的转变,把研究和反思作为自己的专业成长与发展的基本方式,通过自由而富有创新性地对课堂教学进行积极探索和深刻反省,不断地确认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教师的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在这种创造性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得以体现,从而使自己的职业生活焕发出更加旺盛的生命活力,“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才是全身心的投入。他们不只是在教和学,他们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只有在这样的课堂,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才不只是与科学,而且是与哲学、艺术相关,才会体现出育人的本质和实现育人的功能。”[2]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教育创新的关键就在于教师。只有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教师,才能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在创造性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全面评价观

纲要指出“改变课程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变教学实践的功能,”新的语文课程体系呼唤新的评价标准。

(1)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

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实现由单一化的评价模式向多元化的评价模式转变。要适当限制终端性评价,重视即时即地的过程性评价,因为有些目标如情感、态度、价值观很难进行量化的终结评价。

传统的教师以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评价的惟一尺度,压抑了大部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潜能,真正的评价应该起着激励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现代评价要求不仅要关注学生在语言逻辑和数理逻辑方面的发展,而且要通过建立新的评价指标和改革评价方法,发展学生其他方面的潜能,诸如与人交往的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等。评价应充分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关注个别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评价方式也要多样化,不仅要重视量的评价,还要注重质的评价,评价的功能要由侧重甄别筛选转向侧重学生的发展。另外还要强调评价的真实性和情境性,不仅要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更要注重学生得出结论的过程。

(2)对教师教学的评价,要用新的课程标准来全面评价教师工作和学生质量。应该把课堂教学评价的重心放在关注学生的发展上,促使教师在教学中,注重能力、情感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我们新课程中的评价不是为评价而评价,而是需要评价时再做评价。评价不是要让学生与教师之间产生隔阂,它并不是冷冰冰的,无情的,也不是以伤害他人为目的,而是各方真心实意的关心学生的成长。在评价的过程中是充满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它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过程。这些体现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相互促进,教

师和家长对学生成长的关心,社会对学生成长的关心等方面。教师在面对评价时,应始终心怀学生,始终对学生满怀期望,真心实意的为学生着想,而不是为了学校对老师的考核而评价,更不是为了多得奖金而评价,我们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进行评价。在这个评价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多重的关系,教师的角色也根据学生的发展和需要随时发生变化。在学生之间的评价方面,评价也应是诚心的,而不是为了竞争,淘汰别人而进行的评价,是一种友情,是一种关心,是一种支持,是一种基于共同进步基础之上的评价。家长对学生的评价更是充满关切之情的,这是不用多说的。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各个评价者对学生的评价是以爱为基础的,这样换来的也就是学生对每个评价者的感激。总之,对学生的评价过程,是一个对学生充满爱的过程,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过程。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全新的角色、全新的理念、崭新的教法与学生的智慧碰撞出耀眼的火花,只有这样,才能共建语文学习的广阔舞台,让全新的语文教学植根于课堂教学,让语文的教与学绽放出新的亮点!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6.

新课程中体育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篇6

一、树立新型师生关系观

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处于“我教你练”、“我讲你听”的地位,学生完全任由老师摆布,受老师灌输。学生的技术技能主要来自于教师的言传身教。教师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师生之间的关系显然是不平等的。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学习,学习的主动性也渐渐地丧失。显然,这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不利于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因此,在实施新体育课程标准中,教师要由以往的居高临下转向师生平等,从传授者转变为促进者,从管理者转变为引导者。要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不仅能言传也要身教,同学生一起运动,一起享受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

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的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它是动态的、发展的。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教师从知识的权威到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体育教师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播体育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对体育运动的热爱,从而养成终生锻炼的好习惯,这一点首先要从对体育老师因中小学生亲敬而模仿开始。

二、形成教材创新使用观

长期以来,体育教师把教科书等同于教学内容,教师过分依赖教科书和参考书,教师只能按照教科书规定的内容进行教学。这不仅禁锢了教师的创造性,也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同时,旧教科书本身忽视了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特点,从而使体育教科书成为学生最不喜欢阅读的课本之一。根据新课程理念,体育教材要体现不同的风格,不同的个性,不同的地区特色。这给体育教师带来了发展的机会、展示的空间。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特别是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决定课程资源的开发,从而成为具有个人特色的校本教材。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体育教师利用课外活动搞一些各式各样的体育比赛,如篮球、排球、足球、广播体操及拔河等比赛,让学生把课中学到的技术技能,通过比赛的形式发挥出来。通过活动,学生们的形态、神态都有明显的好转,大部分学生能够根据自己学过的知识创编一些基本的技巧组合。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兴趣爱好 ,并有所专长,提高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这给我们体育教师带来了莫大的鼓励和信心。

所以说,新型的体育教师要具有一定的课程整合能力、课程设计能力和开发能力,做到用活教材、开发教材。

三、实行科学评价观

长久以来,体育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过分注重几项指标定量分析,只见分数不见人,这样的评价存在一定的缺陷,是不科学的。它漠视了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的运动兴趣和上升幅度。因此是不科学的,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挖掘学生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培养体育人文精神,由此要求我们体育教师树立正确评价观。因此,在实施新课程评价的时候,既要有教师对学生进行的评定,还要有学生对自己进行的评价,以及学生之间的评价,实现评价的多元化,最终使评价民主化、科学化。

例如:在50米跑的考核時,我们不是简单地看学生能跑多少秒,然后相应给他们的分数,而是根据他们上下学期或上下学年成绩提高的幅度,再加上这次考核的绝对成绩进行综合的评分(学生要建成绩档案)。又如:技巧的考核,一异过去教师单一打分的做法,而今采用教师50%,学生互评30%,学生自评20%的综合评分,或者采用“我真棒”、“我能更好”、“我要加油”、“我要努力”四种鼓励性的评价。实践证明,这样的评价更能鼓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使后进生看到进步的曙光,尖子生朝着高峰前进。

新课程教学评价的转变 篇7

一、评价内容多元化

“考试分数就是质量”———这是一种影响深远的片面的教育质量评价观。它使得学校、教师乃至家长都把涉及高考的学科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作为评价教学质量高低的唯一指标, 而对于学生终身发展中更为重要的探究、交流与合作、批判性学习与思考和创新性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培养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尽管教师也意识到这种单一的质量评价观所带来的弊病, 但是, 在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 一切担忧与反思都显得多余, 因为“不管怎样孩子能否上大学”是社会和家长认可的“硬道理”。所以, 教师都戴着“分数”的脚镣在教学之路上拥挤着。可喜的是, 国家经过多年的探讨与试验, 一种与高中新课程相适应的高校招生制度改革已赫然列入了《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之中, 这意味着束缚高中教学行为的最大羁绊被彻底打破, 将来不管是是高考命题还是高校招生都将更加注重学生多方面能力与素质的考查, 因此, 建立多元评价机制成为我们新的教学价值取向, 同时也为全面落实新课程铺平了道路。

如何实行高中学生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呢?按照高中新课程的要求, 评价学生不能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还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所以, 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是关键。具体来说就是建立包括学生的学科学习目标 (按照《课程标准》不仅考查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 又要考查学生在情感态度、学习方法与技能、学习行为习惯和思维创新等方面的变化与进步等) 、一般性发展目标 (包括:道德品质、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探究学习、创新精神等内容) 和个性化发展目标 (包括: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与潜能、禀赋与个性等内容) 等指标体系, 这也是实现全面评价学生或教学效果的基础。

二、评价方法多样化

在新课程实施之前, 我们对学生的质量评价方法主要是依靠纸笔测试的方法, 新课程实施后, 这一方式必须改变———变完全依赖纸笔测验为包含纸笔测试在内的多样灵活的评价方法。具体地说, 就是根据检测的目的、性质、对象等分别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检测。首先, 从检测形式上, 可以采取表现性检测 (如演讲、辩论等) 、单项深度检测 (如小课题研究、小论文、分析报告、现象分析等) 、价值判断性检测 (如情景测试、随机行为测试、主动行为反思等) 以及非正式的检测 (如教师个人指向性观察、教师对学生或家长的访谈、教师对学生平时的作业批改以及让学生在收集资料、集体讨论中的表现等) 。其次从评价的主体上可以有:自我评价、学生小组评价、教师评价与家长评价等。这里要强调的是, 在新课程背景下并不排除纸笔测验, 它仍然是对学生评价的重要手段之一, 只不过它只是用于检测学生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 它的开卷与闭卷、过程性检测和终结性检测的形式仍然得保持。第三, 在检测的结果运用方面, 课改前那种按分数排名的方式必须改变 (因为那样做的结果是无论分数高低学生都直接感受到巨大的压力:分数高的考虑下次怎样才能保住这次名次, 分数低的考虑怎样才能往前赶) , 无论采取哪种检测形式, 重要的不再是排名先后, 而是教师加强对检测结果的分析, 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成绩与不足并且理性对待, 从而为学生的下一步学习提供建设性的改进意见, 循此方法, 让学生在不断反思中前进, 实现学生主体性发展。

三、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

所谓形成性评价指的是在活动运行的过程中, 为更好地达到活动目的而不断对自身的过程进行评估、修正的行为;所谓终结性评价指的是在活动后为判断其效果而进行的评价。传统的学生评价过分关注结果 (终结性评价) , 而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发展性评价不仅注重结果, 更关注发展变化的过程, 注重在发展过程中多次、及时、动态地实施形成性评价, 使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

如何做到二者的有机结合?一是要求教师树立过程意识, 所谓过程意识, 不是简单地将原来的期中和期末集中检测多划几段多考几次, 而是要将视角全面铺开, 关注学生学习活动中对某学习模块或某学习领域的整个学习过程, 以及伴随这些过程衍生的一些具体活动完成情况, 如一次作业、一次演讲、一次校外实践活动等都要纳入评价的范畴, 并且每次都要给予定性或定量的评价, 最终将这些评价进行融合形成终结性评价。二是要求教师精心构建好比较完整、比较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因为摆脱了单一的分数评价形式, 很多过程性的评价并不是 (也不可能) 仅用纸笔测试来进行的, 取而代之的可能是一次师生没有事先约定的谈话留下的“印象”, 也可能是某次集体活动中的表现折射出的“能力”, 还有可能是一次表演留下的“回味”———而这些“印象”、“能力”、“回味”都不是用纸笔测验能测出来的, 而是要求教师针对这些具体的活动设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来对照权衡, 从而找出学生的优点及不足, 进而促进学生不断进步与发展。

四、成长记录袋的建立与使用

新课程实施后, 由于实现了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加之又强调评价的过程性, 客观上要求全面记录、多方印证、见证过程成为必然。因此, 成长记录袋在学生评价中是不可或缺的一种方式。其功能主要是收集记录学生在学习与发展过程中生成的作品及相关证据, 全面、客观、深入、细致地反映学生学习与发展的过程。成长记录袋与传统意义上的学生档案相比, 有一定的相似点———都是收集或记录学生在学习成长过程中的一些信息, 但是二者还是有本质的区别的:成长记录袋所收集的内容以学生完成的各种原始作品 (如作业、绘画、海报、活动方案、论文等) , 而传统意义上的学生档案收集的则除了学生一般信息外, 还包括学生的奖惩记录、学习成绩、教师鉴定评语等, 但一般不收集学生的原始作品。另外, 从学生在其中的角色地位来看, 在成长记录袋方面, 学生是成长记录的主人, 从作品的选择到评价再到自我反省和同伴之间的相互评价等整个过程中学生都参与其中;而在传统的档案方面, 学生则是被动的管理对象, 档案中收集记录什么内容都有学校管理者决定, 学生参与比较少。

为了充分利用好学生成长记录袋的评价功能, 确保其在学生毕业乃至升学评价当中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 明确目的与用途。

即建立该成长记录试图达到什么目的。一般来说, 建立成长记录的目的与作用有三:一是展示学生最佳成果;二是描述学生学习与发展的过程;三是评估学生学习与发展水平。

2. 创建成长记录的框架。

除了明确的目的外, 还应有:该成长记录用以评价什么;成长记录给谁看;什么类型的作品适合放进成长记录袋;每项成长记录用何种标准来评价等。

3. 体现学生自主参与角色地位。

如:选择作品的权力与意向;让学生一定程度上参与评价标准的制定与修改;通过反思记录自己的学习过程;作品的展示与分享等。

4. 确定评分的标准与程序。

由于是作品, 它没有纸笔测试答题那样看步骤与结果就能打分, 所以, 要对它进行评分就必须有清晰明确的评价标准和程序。有了它, 教师才能客观、公正地对作品进行评分, 学生才能据此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

总之, 高中新课程实施以后, 对学生的质量评价是一个必须进行深入思考和切实解决的问题, 如果我们还是走“只看分数”这条道, 那不仅是没跟上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节拍, 而且直接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 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因此, 我们必须尽快转变思维, 按照新课程理念, 以素质教育为核心, 打破唯分数论观点, 以综合评价观为手段, 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真正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摘要:高中新课程实施中对于学生质量的评价, 学校和教师要从过去单一的唯分数评价转向内容多元化、方式多样化、注重过程性以达到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要充分发挥学生成长记录袋的评价功能。

初中物理新课程教学策略的转变 篇8

一、转变教学理念, 创造性地设计教学目标

新的物理课程标准对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教育的基本定位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新课程淡化了学科中心, 为教材的多样化、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创造了条件。教学方式在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前提下可以多种多样。旧教材只有一维要求, 而新课程里每一节都设置了三维教学目标, 除原有的知识与技能外, 还重视了科学探究的教育作用, 强调了过程方法的学习, 强调了课程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功能。因此, 要转变教学理念, 创造性地设计教学目标。把教学内容活动化, 就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实际情景中学。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 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能力, 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有利于学生自我教育, 自我提高。

二、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以学定教”

教学过程中教师“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学什么”、“怎么学”, 谁更重要?是让“学生走向教师”还是让“教师走向学生”?新课程要求以学生为本, “教师走向学生”,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的学情确定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设计要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社会, 真正体现从生活逻辑到知识逻辑, 不要简单地照搬书上的素材, 也不仅仅是用生活的例子来印证书本的结论。例如, 在每周进行的集体备课活动中, 同年级中执教相同科目的老师集中到一起, 此时, 老师们考虑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引导学生自学最有效”?这就要对教学进度与得失情况进行分析, 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在教学的内容中, 学生已经具备了哪些知识, 哪些还比较模糊, 已经会的就不教, 要教的是学生不会的。在此基础上, 教师共同研究下周各课时的教学方案, 确定学生的自学范围、自学内容、自学方式、自学时间以及自学要求等。另外, 学生自学时可能会遇到哪些疑难问题, 设计怎样的当堂检测才能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后可能存在的问题, 如何引导学生解决这些问题, 等等。这些备课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是根据学生的“学”来组织进行的。

三、过程与结论并重, 强化自主学习

我们习惯上认为, 教师“深挖洞”———讲得越多、越细、越深、越透, 学生学得就越快、越好, 教师带领学生“钻山洞”, 总比学生自己摸索要来得更快一些。事实上, 这样做容易造成学生思维的惰性, 学生成了被动的“哑巴”。“教”也是有讲究的:教什么?怎样教?其中奥妙无穷。“学生会的不教, 学生不会的尽量让学生自行解决, 教师少讲精讲, 只作点拨性的引导”。教师不能就题讲题, 或只找出答案, 而是寻找规律, 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 引导学生预防运用时可能出现的毛病。教的方式, 都是让已掌握的学生先讲 (即使倾向性问题, 也可能有人会}, 如果学生讲对了, 教师肯定, 不必重复;讲得不完整、达不到深度的, 教师补充;讲错了的, 教师则更正。这样, 教师讲的时间就少了。学生自学时, 教师通过行间巡视、个别询问, 特别是通过板演、练习等形式进行调查, 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中的疑难问题, 对带有倾向性的问题进行分析, 为“后教”做好准备。但是, 其中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教师的引导点拨。教师几乎成了“哑巴”, 不是说教师“无为”, 而是从“一线”退到“二线”, 为学生自学、思考、讨论、答疑当好“参谋”, 创造条件尽可能地让学生“有为”, 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建构, 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四、注重学科能力培养, 突出探究活动

从“做”中学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操作感知”, 而是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 亲历知识获得的过程, 悟道, 乃至有所创新。让学生自学, 但自学并不只是单纯地看书, 在自学的过程中, 学生可以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投入到这些活动中, 让他们亲身感悟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学生自学的过程更是一种创新的过程。对学生来说, 在没有自学之前知识一般都是陌生的, 而通过经历自学过程, 得到对这些知识的自我感悟, 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由于学生各自的经历和学习体验各不相同, 在学习过程中达到学习目标的方法和途径也往往有所不同, 学生在教师明确目标的引导下, 通过各自的亲历体验, 往往对问题的解决能达到“条条大路通罗马”的效果, 这更是一种创新。

新课程突出了学生的探究活动。相对于旧教材, 新课本中增加了许多科学探究, 想想做做小实验, 课后练习也增加了许多探究类、创新类小实验, 充分体现了过程性的学习方式;内容也由浅入深, 例如从简单、部分的探究:声是怎样产生的, 到全面完整、规范的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也给了学生一个逐渐认识和实施科学探究方法的过程, 这种做法对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方式有很大帮助。

新课程下高中历史教学理念的转变 篇9

1. 在课程目标上, 新课标实现了从重视历史知识的传授到重视传授知识过程与方法的转变。

以往的大纲的目标主要有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思想教育目标。要求学生了解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 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 认识人类社会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促其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和国际意识等。大纲把历史知识的“传授”和“掌握”放在了首位, 强调教学活动主要是历史知识的“传授”和“掌握”。

而新课标与大纲相比, 至少有三点变化:一是把课程目标分解成“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 特别是把学习历史的过程与方法单独作为目标提出来, 强调了“总结”、“继承”、“思考”、“培养”等过程性内容, 注重学生历史学习方式的转变;二是把传统的思想教育目标拓宽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其内容涵盖了思想、观念、情感、兴趣、态度等多方面的教育, 突破了以往单纯政治教育的层面, 注重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 把历史教育的社会教育功能与人的发展教育功能结合起来;三是目标明确, 规定了每一个学习内容的目标, 而且表述具体, 比大纲更具操作性。

2 在课程内容上, 新课标实现了从重视历史知识的连续性、系统性向强专题、重典型和多样性的转变。

原来的高中历史教科书, 都是依据从古到今的顺序对各个阶段的历史进行全方位解读, 其特点是强调了历史知识的连续性、全面性和系统性, 但这一体系的局限性是偏重政治史, 没有把握好政治史、经济史、社会生活史及科技文化史的比例, 吸收学术研究的新成果不够。因而知识点太多、内容繁琐, 使得学生不堪重负, 认识和理解不够全面透彻。

而新课标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这一局限, 将历史中最具代表性的问题按类别加以整合, 将历史学科主体内容按政治文明、经济发展、思想文化演变编为3个必修模块, 每个模块则选择若干个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重点历史专题;再将具有影响的历史史实进一步细化, 设置了6个高中选修模块, 涉及古今中外各个历史知识专题和历史文化遗产荟萃等。这种“模块+专题”的形式, 形成了一种新的多样化和适应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课程体系;强调了重点内容、重点知识和专题知识的系统化学习;强化了学生对多元历史形成多元文化、多元文化形成多元政治的历史脉络的认知, 符合创新思维培养的要求, 有利于新思维模式的开拓, 从而使教材更具有时代性和新颖性。

3. 在教学方法上, 新课标实现了由传统讲授法到灵活多样的师生互动教学的转变。

传统的历史教学中, 教师始终处于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 遵循着教师讲授, 学生听讲、做笔记、识记、复习等这样一条规律。这种教学方法注重历史知识灌输, 留给学生思考、体验与感悟的空间较小, 学生的主体地位未得到充分体现, 往往会制约学生的思维, 乃至学生形成惰性思维。

新课标则强调,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 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课程的设置, 体现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 “在教学方法上必须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 除课堂讲授外, 还可有调查活动、小论文写作、小制作、课堂小剧表演、搜集资料等, 全面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这就要求历史课程实施上要有利于学生历史学习方式的转变, 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在多样化、开放式和探究式的学习环境中,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态度, 提高科学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程的实施要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 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在学手段和方法, 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

4. 在教学评价上, 新课标实现了从单一考试评价向内容综合化、方式多样化、主体多元化评价转变。

以往不论是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进行评估, 或是学校对教师、教师对学生的教学活动进行评估, 大多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 而对品德教育、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综合素质的考查明显不足。这种忽视学生能力培养和品德养成的评估, 最后只能把学生变成“考试的机器”。

新课标的评价要求“遵循既注重结果, 也重过程的基本原则, 灵活运用各种科学有效的评价手段, 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做出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与大纲相比, 至少有三点变化:一是评价内容综合化, 新课标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 如学生在道德品质、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交流与合作、个性与情感以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二是评价方式多样化, 将量化评价方法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 重视采用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评价方法, 如学习档案、历史习作、历史制作、历史调查以及考试等, 关注过程性评价;三是评价主体多元化, 从单向转为多向, 建立学生、教师、家长、管理者、社区和专家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

以上的“四个转变”, 真正使高中历史课程改革与时俱进, 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符合时代发展要求, 使历史课堂课程的教与学进入了一个全新领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稿)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朱幕菊, 刘兼, 康长运.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新课程下物理教学设计的转变 篇10

如,讲授“传送带模型”和知识时,我的做法是:找准母题,形成体系,以点带面就传送带知识而言,通常重点是两道题:斜面上和水平面两种题问题.斜面上的再加问题:传送带顺时针,逆时针转,物体放底端或顶端.水平传送带在足够长,不够长的题,再变传送带有加速度的题.

如图1所示,水平传送带以5m/s的恒定速度运动,传送带长l=7.5 m,今在其左端A将一工件轻轻放在上面,工件被带动,传送到右端B,已知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试求:工件经多少时间由传送带左端A运动到右端B?(取g=10 m/s2)

变式1:若传送带长l=2.5 m,则工件从左端A运动到右端B的时间是多少?

变式2:若工件以对地速度v0=5 m/s滑上传送带,工件运动时间是多少?

变式3:若工件以速度v0=7 m/s滑上传送带,工件由左端A到右端B的时间是多少?(图2)

变式4:若工件以v0=3 m/s速度滑上传送带,工件由左端A到右端B的时间是多少?

变式5:本题若传送带与水平面间倾角θ=37°,如图3所示,其他条件不变,那么工件由A滑到B时间为多少呢?

变式6:本题若传送带与水平面间倾角θ=37°,如图3所示,若μ=0.75其他条件不变,那么工件由A滑到B时间为多少呢?若μ=0.85,那么工件由A滑到B时间为多少呢?

变式7:当传送带以5 m/s速度向上运动时,工件由A到B的时间是多少?

层层深入,类似这样的情况我们整理成专题,串成线帮学生复习,学生应该能接受.这对于我们平时学生的思维训练是有好处的.

二、充分作好问题的设计

要把课堂交给学生,教学设计中一定要做好问题的设计,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才能成为课堂的主导者.比如,课堂检测:(2006年全国)一水平的浅色长传送带上放置一煤块(可视为质点),煤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初始时,传送带与煤块都是静止的.现让传送带以恒定的加速度a0开始运动,当其速度达到v0后,便以此速度做匀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煤块在传送带上留下了一段黑色痕迹后,煤块相对于传送带不再滑动.求此黑色痕迹的长度L.此题算是高考选拔的压轴题,但是我把它的审题分析,思路剖析,解题的要点做好相关设计.(1)煤块什么时候开始打滑?(2)发生打滑的加速度条件是什么?煤块a>传送带的a0会如何?等于?小于时会如何?(3)经过一段时间,煤块在传送带上留下了一段黑色痕迹后,煤块相对于传送带不再滑动,进一步说明加速度的条件是什么?(4)什么时候不再打滑?(5)谁的速度先达到?匀加速的时间谁的长?(6)当速度都达是v0时,谁多了一个运动过程?什么运动?运动的时间是多少?(7)黑色痕迹的长度是指什么位移?如何计算?这样七个问题,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要点化,清晰化,程序化.事实说明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做好教学设计一定要做好引导着.

三、善于让学生探究学习

《物理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了学生“经历了什么”、“感受了什么”、“体会了什么”.在目标、建议、评价等环节中多次提到“体验”问题.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体验学习已经成为物理教学不可或缺的部分,它对于学生潜能的开发,智慧的感悟生成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真正有效的学习是一种心智活动.教学设计中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要懂得分工合作的重要,学生的讨论要体现出针对性、集中性、全面性,这就需要学生充分准备,教师要不断的巡视、指导,适时地参与和指导,善于捕捉学生瞬间的思维火花,发现问题,适时引导,将讨论推向高潮.教师要做好引导,更要做一个促进者,要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启发引导,设疑解难等,以便达到新课程要求的最终目的.

总之,教师在新课程中与新课程同行,与学生共同成长,这个成长的空间将变得更加自主、自尊、自信、自豪.愿我们都能在教学中找到乐趣,共同进步.

摘要:新形式下的物理教学,教师不再是片面的灌输者而是全方位的指导者、学生的好伙伴.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要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因此,教学理念及教学设计的转变是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教学设计的转变,探究,体验

参考文献

[1]走进新课程[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4 -28.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学的四大转变 篇11

一、理念的转变:摒弃旧的教学观念,建立全新的教学理念

在教学中,要改变自己以往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角角色:将要讲述的内容为自己编好“剧本”,然后自己在讲坛上尽情演绎,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现在是给学生编好“剧本”,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当主角,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演绎,自主、合作地获取知识。事实证明,这一教学理念的实施,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教师讲学生听的师生各自信息无互动的枯燥学习模式,使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大大提高,学习的效果不言而喻。如:在“有理数加减运算法则”的教学上,常规的教法是通过“向东、向西的连续走动几米,最终是向东或向西走了几米并结合数轴总结出有理数加法法则,然后再学习有理数减法转化为加法的法则,最后各自按法则计算”,而大家很清楚,课本上的有理数加法法则对于刚升上初中的学生来说是很繁、很难的:确定和的符号要分同号、异号,异号的还看绝对值谁大;确定和的绝对值又要分将两加数的绝对值是相加还是相减。这里学生存在着几大困难:首先,“绝对值”是新学知识,学生并不熟练,还要要求学生用“绝对值”来总结出加减法则更难。其次,法则分类复杂:类中再分类。因此,学生要运用法则计算很难,不要说理解法则,就是要记清楚法则也不是易事。因此,我们在新的教学理念及“非线性主干循环活动型单元教学模式”的启导下,采取了用学生所熟悉的“输赢球”的模式去让学生学习这一主干内容:如假设本班学生与邻班学生代表足球赛的交战双方,用正、负数表示上、下半场及全场的输赢球数,通过若干有代入性的案例的计算,学生很容易理解和体会到:上、下半场一赢再赢或一输再输,结果必然是赢或输得越多(数字累加);有输有赢用输赢抵消也很容易得出结果。有理数的加减法用“输赢球”去理解算理学生很易理解和掌握,实践证明,基础很差的同学也能很快掌握。

在新课标的新理念下,数学教学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去做一做从中探索规律和发现规律,通过小组讨论达到学习经验共享,培养合作意识、培养交流的能力、提高表达能力。如在《用字母表示数》一课,通过用牙签棒搭正方形游戏引入来创设学习的情境,学生分小组按要求搭正方形,然后讨论回答: 1、按图搭正方形2、找出正方形的个数与牙签根数之间的关系 3、写出n个正方形需用的牙签根数(用含n的式子表示) 4、展示成果,组间交流总结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讨论发现、交流、评议,教师鼓励、支持、启导,但不能占用太多时间。面对他们的研究,突出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明性、一般性,对比用文字、用画图让学生体会其优越性,并指出在学习完本章书后你们就会明你们所得出的式子4+3(n-1)、2n+(n+1)、4n-(n-1)都可以化简成为1+3n,从而为今后的学习埋下伏笔。这种开放的课堂,可以让学生在有意义的活动中亲身参与、独立探索、合作交流,并逐步构建自己的数学知识、发展自己的数学能力和创新意识。再如,在第四章的学习中,通过学生对图标的收集与交流、制作长方体、正方体纸盒,然后展开去展现它们丰富多样的展开图,再交流总结;第五章中的游戏实验式的教学等等,无不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新理念。

二、角色的转变:教师应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与共同研究者

要让学生演好主角的角色就必须为学生设计好适合学生演绎的剧本。为此,需要认真钻研教材,为集体备课和学习材料的设计做好充分的准备。特别要注意新旧教材的对比,把握新教材的新要求、新动向,同时,还注意不同版本新教材之间在新知识的引入、内容及练习的编排上的区别与联系,力求使学习材料的设计更接近学生最近的发展区,而练习的编排按梯度分层。教学内容我们强调抓住主干,如对第二章“有理数的运算”,我们级科组经过反复的研讨,抓住了“训练学生各种运算技能”这一主干,对全章的教材进行了整合,效果比课本的做法更好,事实证明学生对加减的算法掌握得较好。但美中不足的是对正负数的定义过于淡化,未突出引入负数的作用或必要性,特別没有利用温度计等实例突出低于0的数用负数表示且负得越多数值越小,这是导致后面有理数大小比较学生出错较多的一个很主要的原因。又如在第四章、第八章、第九章的教学,我们充分利用了课室的电教平台,运用“班班通”及课件进行辅助教学,十分形象、生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三、教法的转变:尊重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学生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新课标努力提倡的目标,这就要求教师要及时了解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承认差异,要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差别,不挖苦、不讥讽,相反在问题情境的设置、教学过程的展开、练习的安排中,都要尽可能让全体学生能主动参与,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有所为和有所不为或有能者有大作为,小能者有小作为的练习。如在七年级第二学期,学完“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后要求学生完成一些给出方程编写联系实际的应用题,并让学生交流评议,这样有能者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理解不深者也可以仿照例题的背景通过借鉴书本完成。

四、评价的转变:改变单纯以成绩高低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的传统评价手段,逐步实施多样化的评价手段与形式

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掌握,又关注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既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又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初中学生生性好动任性,自制的能力比较差,容易形成双差生。为此,应在反复教育的基础上,注意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并给予及时的表扬与激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如我班有位同学平时不太安份,但数学测评做得比较多,我及时在我所教的班中表扬了他,使其感到不小的惊喜,在之后的学习他表现得较为积极。班里学生有好几个基础较差,接受能力较弱,我反复强调会与不会只是学与不学的问题。同时,加强课外的辅导,想办法让他们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的转变 篇12

一教学理念的更新与转变

在长期的传统教育理念下, 课堂上数学教师“重灌输式讲授, 轻探究式教学”, 不适合现在的教学需要。重要的是让学生会学, 而且要学会, 教师习惯通过大量练习来让学生学习数学, 这是我国数学教学的基本特征。随着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创新的教学理念, 为了使数学在新的理念下的教学更有效, 教师首先需要更新传统的教育观, 即数学教育观和数学教学观。在数学教学的思想上, 要用动态的观点认识数学。数学是一门有待探索的、动态的、进化的思维训练, 而不是僵化的、绝对的、封闭的规则体系, 数学是一种科学, 而不是一堆原则, 数学应用于实际, 使人们用数学知识去认识世界, 发展社会。从而达到促进整个人类发展的目的。

二认清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做到有“备”而教

新课程标准下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了解学生。教师在课前要与学生进行交谈, 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 对学生的想法要进行分析, 了解学生心中所想, 吃透学生, 吃透教材, 认真备好教案, 在教学设计上以学生为主, 设计好教学方案:备教学目标, 更要备学习目标;备教法, 更要备学法;备教路, 更要备学路;备教师的活动, 更要备学生的活动。教师要做到针对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去备课。据调查发现学生学习数学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 上课时没有足够的时间动手操作。 (2) 大部分学生上课能听懂, 但很多人课后就忘记了。 (3) 课堂上讲了很多知识, 但是遇到问题时所学知识用不上。 (4) 在学习后不能及时总结、反思、归纳。

出现的这些问题, 并不是新的问题,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 对情感和态度的要求是: (1) 积极参与课堂上的活动, 增加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2) 在学习中取得成功, 寻找到自信; (3) 数学与人的社会生活有着不可分开的联系, 在生活中, 数学充满着创造和探索, 我们要教会学生发现规律、探索未知, 并与同学交流经验, 共享学习的经验, 并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达到学好数学的目的。

三设计教学内容, 探究创新教学方法

首先做好调查工作, 综合班内学生的基础成绩、平时表现、智力因素等, 然后在备课中设计好每一节要讲的内容。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学模式是:问题启发——读写训练——练习——知道结果——小结内容。教学过程注意互动 (包含生生、师生之间的互动) 。案例:以函数的概念一课教学过程为例, 可按上述方法施教, 先要求学生预习好相关内容, 老师可以按以下设计问题进行提问: (1) 函数的概念是什么? (可以查阅课本) (2) 自变量x为什么要有范围? (3) 函数y为什么要与自变量对应? (4) 自变量一定要用x表示吗? (5) 函数由哪三个要素构成? (6) 当自变量取不同的值时, 函数的值怎么求?并说明f (x) 与f (t) 的异同。 (7) 说一说二次函数f (x) =2x2+2的定义域、对应关系、值域, 并求f (0) , f (1) , f (a) , f (x+1) 。 (8) 下列各式能表示y是x的函数吗?为什么? (1) y=x+1; (2) y=x2; (3) ; (4) y2=x。 (9) 下列各组中是否表示同一函数?为什么?

学生对问题的研究, 充分体现了数学概念形成的过程, 这些问题要让学生积极探讨, 深入研究, 让学生共同进行讨论、交流, 最后得出结论, 老师再把不同的结论进行分析讲解, 肯定学生好的方面, 进而激发学生探讨数学问题的兴趣, 要明确每一位学生的想法, 并把教师自己的思路和想法与学生交流。

四实施创新教学时应注意的事项

在这个环节里, 教师的主导作用非常重要。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学生掌握的知识对课题进行假设、猜想, 并让学生讨论, 设计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课题, 分组独立进行验证、证明。

教师在课堂上认真对待这一任务, 在上课时, 一定要及时灵活地应对偶发事件, 对学生提出的不同看法要给予肯定。教师在新理念教学中, 不是放任学生, 脱离课本, 而是让学生充分思考和探讨问题, 要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要认识到课堂教学永远是一个变数, 没有一成不变的教法。互动后对基础知识更巩固, 题型更清晰, 目标更明确, 增强了成就感, 提高了学习兴趣。学会了解决数学问题应从哪些角度去思考, 在同学的提醒下, 能得出不同的思考角度。

五设计教学内容, 探究创新教学方法

新课程强调课程评价改革, 要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 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新课程力图结合数学学科特点, 提出行之有效的评价策略和切实可行的评价手段。高中数学教师应认真做好对学生的评价, 全面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成就和进步, 改善学生对数学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提供反馈信息, 促进学生的学习。

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转变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 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工作, 但我坚信, 只要我们从小处入手, 从一点一滴抓起, 必将有利于学生数学素质的不断提高, 有利于确保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摘要: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学运用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精神;其特色是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热情。

上一篇:区域物流铁路经济下一篇:韧带内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