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的听力教学(共12篇)
新课程下的听力教学 篇1
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 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 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由五部分构成: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 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的技能。在新课程的背景下, 听力越来越受到重视, 如何进行有效的听力教学是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值得研究的问题。
在传统的听力教学中, 教师播放磁带, 学生边听磁带边回答问题, 听不清楚的地方教师反复播放。这种教学方式有两个弊端:1.学生没有同时练习听说的机会;2.听力理解题只考查学生的记忆力, 不能让学生练习如何听, 也不能培养学生的听力策略;3.学生感觉听力课枯燥无味, 无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那么,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 如何进行听力教学呢?笔者结合多年的研究, 认为可以按照以下三个步骤来进行听力教学。
一、听前要让学生熟悉话题, 预测大意, 激发学生听的兴趣和欲望。
新教材中的听力材料新颖, 具有时代性和人文性, 大多数话题也是学生较为感兴趣和较为熟悉的话题。因此教师可以在听前导入话题, 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尽可能多地了解话题, 同时预测将要听到的内容, 让学生带着预测的内容去听材料, 从而调动学生听的欲望和动机。以模块5 Unit 3“Life in the Future”听力教学为例, 这是一篇关于火星探索的听力材料, 学生平时在生活中对火星接触较少, 只能通过网络媒体了解一些关于火星的信息。因此, 教师在听前, 就准备了一些关于火星探索的发展史的阅读材料, 让学生通过阅读材料了解火星探索的基本信息, 同时学习一些与火星有关的词汇, 这样就为下文的听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二、在听的过程中, 精听与泛听相结合, 练习形式由浅入深。
一般来说, 一则听力材料要想真正地听明白, 必须要听三遍才能达到效果。在听的过程中, 第一遍让学生泛听, 听出主题, 听出一些关键词, 完成练习如“Tick what you hear”。第二遍精听, 能够听出一些细节性的内容, 完成表格, 补全信息, 边听边操作, 第三遍听出文章的大意和深层次的理解的问题, 回答问题或者完成选择题。以模块5 Unit 3“Life in the Future”听力教学为例:
第一遍Listening for key words:Tick what you hear.
(%%) how to get water on Mars%%%%%% (%%) space creatures
(%%) living on Mars%%%%%%%%%% (%%) Wonder world
(%%) new discoveries in space%%%%%% (%%) climate
第二遍Listening for details:Fill in the chart.
第三遍Listening for main idea and content:choices.
1. Which do you think is the best title of the dialogue?
A.Can people really live on Mars?%%B.How can people recycle water on Mars?
C.Living on Mars——No problem!%%D.Life on Mars sounds comfortable.
2. We can infer from the dialogue that Mr.Hiller is%%%%%about his plan.
A.positive (certain) %%B.discouraged%%C.uncertain%%D.curious
同时, 在设计听力练习时, 练习形式要多样, 练习要由浅入深, 层层深入。在听的过程中, 肯定有些地方听不明白, 这时要反复听几遍, 直到听懂为止。这样, 经过几次训练后, 学生的听力肯定会大大提高, 语感也不知不觉加强了。
三、听后可以让学生跟读听力材料, 根据听力话题展开讨论, 进行听说的训练。
英语课堂的每一节课都有听说读写技能的整合, 听力教学课也不例外。听力练习完成后, 教师可以把听力材料发放给学生, 一方面让学生明白没有听懂的地方, 另一方面也为后面的活动做好铺垫。以模块5 Unit 3“Life in the Future”听力教学为例:
After Listening:
1. Read LISTENING TEXT to find out supporting information.找出一些表示预测意义的词。
2. Discussion and speaking
Topic:In 1000 years’time (3008) , Can you imagine people’s life style in the world? (用到听力材料中表示预测意义的词)
当然, 在进行听力教学时, 教师要注意听力材料的的选择, 教材上有些听力材料较难, 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的需要, 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编排和重组, 对于较难的听力和学生不感兴趣的听力材料, 教师可以大胆地取舍。只有这样, 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促进学生听力技能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王炜.从听力障碍看高中英语听力教学[J].中学外语教与学, 2007, (4) :48-48.
[3]肖玮.提高英语听力的策略与技能[J].中学外语教与学, 2007, (11) :42-42.
[4]卜传斌.高中英语听力训练略谈[J].中学外语教与学, 2008, (1) :50-50.
新课程下的听力教学 篇2
[摘要] 初中英语教学大纲要求“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本知识与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但是,我市中学自2004年采用英语新教材以来,英语的听力教学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并不能够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这一状况需要我们做出多方面的努力来进行改善。
[关键词] 听力教学;案例分析;英语听力
一、研究背景
在2004年以前,我市大部分中学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社出版的英语教材,其听力部分只是对教材中对话及课文部分的朗读,显然这已经不能适应我国课程改革及中学英语教学的实际需要。为此,我市初中一年级新生从2004年开始使用《英语(新目标)(Go for it!)》相配套的教学用书。本书将话题、功能和任务有机结合,着力于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启迪学生的思维,在模块设计及内容安排上既注意基本语言内容,又着重知识的扩展和语言的综合运用,充分反映了教材特色,体现了课程改革精神。新教材的听力训练充分考虑到了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紧扣单元话题,配有图文并茂、生动活波、由外籍专家朗读的录音材料,旨在培养其通过听来获取英语语言信息的能力。此教材与以前使用的人教版教材相比,难度加深,要求有所提高,并且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以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培养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初一英语新教材投稿使用后,我为考察初中英语听力教学方面的问题,曾多次参加观摩听课,并多次走访兄弟学校师生。经过考察,我认为目前的英语听力培养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希望能够通过下面一个典型的教学案例,找出自己与同行在英语听力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困惑与问题;并希望通过研究、探讨,能够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与同行们共同交流,共同提高。
二、案例呈现
初一英语听力新教材在每个单元的开头部分都设计了听力部分。那么,如何在这一模块落实新课标,切实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听力技巧,将听与说、读、写有机结合起来呢?以下是笔者整理的教学案例,并加入了简要的评述。
八年级(下)Unit 1:Will people have robots? Task One: Lead-in Show some pictures of robots and talk about them.Free talk: What can a robot do? What kind of robot do you want to design? 注: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和问题讨论,引入本节课学习的话题——机器人。Task Two: Show the pictures of Section A,(Some robots are doing different things.)注:教师通过这些图片设计几个问题,为以下的听力任务完成做好铺垫。Task Three: How will the world be different in the future 100 years from now? Read these predictions.Check A(for agree)or D(for disagree)._____
1、People will have robots in their homes._____
2、People won’t use money.Everything will be free._____
3、Books will only be on computers , not on paper._____
4、Kids won’t to school.They’ll study at home on computers._____
5、There will only be one country._____
6、People will live to be 200 years old.注:本环节进入本课主题——听一段听力材料,完成听力。教师利用第一环节的铺垫,完成选择。
Task four: ⅠCheck the answers by playing the tape.ⅡRead the listening material together.Ⅲ Listen the tape again.注:教师通过边播放录音边检查同学们的答案,逐个答案检查完之后再整体地听一遍文章。
三、案例分析
以上是经过本人观察,发现很多教师在教学此部分时所普遍采取的教学程序和步骤。我们不禁要问:教学目标完成了吗?教学效果达到了吗?乍一看,此教师采用了任务型的教学模式,由浅入深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我们知道,新课标要求能通过听力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力习惯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但纵观整堂课,上述案例中的授课教师虽然完成了整堂课的教学内容,但从学生的表现以及通过仔细的反思,我们就会发现,教学目标并没有完成。那么它有哪些不足呢?笔者认为该堂课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老师把听英语材料与培养听力能力简单地等同起来,从而陷入了盲目的实践中,效率低下,容易挫伤学生积极性。
2,教师受传统的教学思想的制约,以“本”为本,受课本的束缚,因而亟待更新教材观。教师应当积极地为了教学目标的实现而利用一切可能的资源。
3,教师的做法局限于“放音、做题、对答案”。教师只是对生词和难句进行解释,忽视了听力技能、策略和情感态度的培养,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有一种过过场的感觉。
4,学生接受听力材料的场所单一(只在教室中),形式单调(录音磁带或口语表达内容),时间有限(只在课堂上)。
如何纠正听力教学过程中的偏差,摆脱盲目的实践,提高中学外语听力教学的效率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呢?
首先,教师要认真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更新观念。在听力教学实践中既要提高学生的听力技能,增长语言知识,更要在听力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英语文化意识的发展。
其次,我们在听力教学中,要以新课标为指导,把握好语言材料的选取和运用,适应学生的实际,使之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我们同时又要运用好所选取的材料来丰富学生的知识经验,培养学生的兴趣、信心和意志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第三,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明确听力教学目标,它是新理念与具体教学实践的结合点。新课标分别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五个方面,对不同级别的要求进行了具体的描述。
第四,教师要认真研究学生的特点,了解学生的知识经验水平,掌握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把握群体的共性,尊重差异性,注重发展性,因材施教,面向全体;要采用多种途径、多种手段,增加学生的知识体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从而在实践中能够使其不断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总之,只要教师坚持学习,积极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在教材处理、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方面,积极改革传统做法,树立新的学生观和教学业绩观,按照新课程标准目标描述要求,积极努力,我们的教学目标就一定能够达到。
参考资料:
(1)刘守兰,中学英语教学基本功,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年;
(2)宋德如,孔锴,现代教育新理念解读(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初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2003年,人民教育出版社。
店口二中 何军林
新课程下的听力教学 篇3
关键词 高中英语听力 教学 模式
一、引言
听力学习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听力训练对于提高学生英语综合素质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由于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我国的高中英语教学的目标主要是为应对升学和考试,并没有注重起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这就导致学生的听说能力没有得到本质的提高,而新课程理论明确要求现代高中英语教学目标是培养听说读写能力全面发展的学生,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作为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与大学听力教学的过渡阶段,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新课程理论下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新模式
(一)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听力的兴趣
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是一种互动性较强的学习,需要依靠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来完成,因此,学生的主动性是完成理想英语听力教学效果的基础。由于当前各种因素的影响,很多高中生都缺乏学习英语听力的兴趣,甚至有一部分学生对听力有明显的排斥现象,一次听不懂就不愿再听第二次,这就导致一种恶性循环。因此,为了达到理想的听力教学效果,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让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听力学习中来,共同来解决听力教学中存在的弊病。为此,教师必须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了解学生学习听力的难言之隐,针对听力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使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对排斥听力的学生要多加鼓励,针对这类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减轻学生学习听力的压力,鼓励学生多问,在学生提出疑问后教师要及时解答,确定学生在听力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为听力教学效果的提高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在课堂教学中多传授国外的文化知识,帮助学生完成听力文化的积累
不同国家的语言表达经常会由于文化差异而产生不同的意思,中英两国文化底蕴的不同,英语和汉语有很大的不同,属于两个完全没有关系的语种,两者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也大有不同也有很大的差异,如果学生听力学习中用中式文化来思考,就不能完全理解听力材料中的深意。听力材料的涉及一般较为广泛,不仅包含国外的风土人情、地理知识、语言文化,也包括科技发展等不同的内容,材料的丰富就给学生的听力理解带来一定的困难。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传达外国风土人情、地理知识、发展历史等相关的文化知识,让学生想听课,与此同时,在课后,教师也可以推荐学生看一些有关国外文化知识的杂志和书籍,帮助学生完成国外文化的积累。
(三)采取互动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听力习惯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设置一定的情境邀请学生加入互动式对话中来,这种互动式教学手段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也可以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在互动的对话式教学中,教师可以的放快语速,逐渐改变学生在听力中把英语翻译成汉语理解的情况,让学生听到这个句子就能理解它的意思,此外,教师也可以多收集英美两国的常用俚语让学生学习。实际上,在听力材料中经常会涉及一些常用的俚语,为此,教师可以多运用互动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听力习惯。遇到听力上的重点、难点,学生反应听不懂的时候,教师要用相对较慢的语速将语言和情境结合起来重现刚才的情境来帮助学生消化理解,逐渐培养出学生对英语的整体感知能力,让学生不拘泥每一个单词的意思,能够运用英语思维,理解不同情境对话的意思。
(四)选取合适的听力材料
随着我国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改革,英语听力材料也越来越丰富,目前,在市面上的听力材料鱼目混珠,如果教师没有选择好合适的听力材料,这样就不助于学生的听力学习。合格的听力材料不仅要丰富有趣,而且必须要能够贴近生活,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愿意听、愿意学。高中生学习压力较重,并且面临着高考,听力材料的选择就应该以高考听力为大纲选择时效性较强、专业名词和术语少,短句与长句结合的材料为主,并且让学生有选择的进行精听,锻炼学生的综合听说能力。
(五)多提问,布置适当的听力任务。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巩固听力学习的效果,教师就要在课堂上要多提问,了解学生的疑惑,并及时的帮助学生解答,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心声,有不理解的地方要多跟老师进行交流。同时,在课后,教师可以布置一些难度适中听力任务。就现阶段来看,我国听力材料和教材中,选择题占了绝大多数,而从教育学角度来看,选择题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帮助不大。因此,教师在听力任务的布置上,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例如,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设定好适当的情境,要小组配合来设定对话内容和问提,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地表演,小组在讲台上对话,对话结束后将对话中设计到的问题提出来,再让全班同学来回答,全班的小组依次表演结束后,再公布听力问题的答案,由教師选取回答问题最好的学生和表现最好的小组,并给与一定的鼓励。除了角色扮演以外,教师也可以选取其他趣味性的游戏来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这样在提高学生听力能力的同时,提高其他的英语综合能力。
三、结语
总之,提高英语听力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教师和学生的配合,我们要充分的认识到学生学习听力的重要性给与一定的重视,不断探究,逐渐研究出一套可以循序渐进提高学生听说能力的一套教学方法,保证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能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程京艳:提高我国中学生英语听力水平的有效途径,当代教育论坛{J},2010(15)
[2]朱志敏: 英语听力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的探究,继续教育研究{J},2010(11)
[3]凌春蕾:如何提高高中英语听力的策略和技巧,中学英语园地教研版{J},2011(10)
[4]刘红梅:浅议如何提高高中英语听力课堂教学效果,海外英语(中旬刊){J},2010(6)
作者简介:
新课程下的听力教学 篇4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听力材料,听力技能,听力水平
一、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的新要求
语言学家克拉申 (Krashen) 曾经指出:无论儿童还是成年人, 在语言习得过程中, 听力理解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据统计, 在语言交流过程中, 听占了45%, 语感主要是通过听的形式获得的。语言的交际功能能否实现, 听力起着重要作用。2003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 对各阶段的学生听力要达到的目标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具备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 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 (教育部2003) 教师必须利用教材资源, 围绕教学目标, 合理设计教学环节, 不能为了教教材而教。为了达到提高学生听力水平的目的, 教师必须科学有效地整合教材资源, 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技能指导, 逐步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二、听力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覆盖面广、内容多,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心理特点灵活并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由于目前对人教版教材的听力教学还处在摸索和探讨阶段, 难免会陷入教学误区。
(一) 随意压缩听力课堂训练时间
听力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而是需要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教师要系统地指导和训练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一般每个单元都配有同一主题的若干听力材料, 学生可以尽可能多地练习听力, 但由于听力课时有限, 教师往往会砍去大部分内容, 挑选一些简单的听力内容进行练习。这样的听力训练是远远不够的, 很难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
(二) 按部就班完成教材中的练习
听力课堂活动一般分为听前 (背景知识的输入) 、听中 (练习的处理) 和听后 (信息的反馈和应用) , 不少教师直接忽略听前和听后, 直接处理教材中的练习, 把听力课上成“放录音—做选择题—对答案—读听力原文”。这种听前缺乏引导或引导不够的听力活动, 不仅不能使学生对本单元内容有很好的阅读期待, 而且会导致学生越来越听不懂, 甚至丧失自信心, 这与新课标提出的让学生体验学习成就感的理念相违背。另外, 有些听力练习题的设置不适合所有学生, 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 教师有必要提供一些铺垫, 避免学生无从下手, 使其游离于听力训练之外。
(三) 单一地训练学生的听力技能
英语听、说、读、写四项语言技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教师不能孤立地进行训练, 而要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一定的技能整合。如果整堂课单一地训练学生的听力能力, 势必会造成师生双方的倦怠, 训练效果可想而知。为了提高学生对听力篇章的理解速度,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定量的阅读练习, 以更好地检验听力效果。只有将听、说、读、写有机结合, 采取灵活的听音形式, 才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模式, 达到训练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目的。
三、高中英语听力教学实践探究
(一) 整合听力教材, 精选内容, 设计有效的听力活动
高中阶段是学生心理的成长期, 教师要尽量选择符合他们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的听力材料, 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授人教版模块一Unit 4 Earthquake这一单元时, 教材提供了3段听力材料:材料A, 记者采访1906年美国旧金山大地震幸存者;材料B, 地震是如何产生的;材料C, 地震发生时如何自救。材料A的内容在之前的阅读文章中有所体现, 难度适中;材料C贴近生活,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把这两个材料整合起来, 让学生体验地震场景并学会自救, 水到渠成地完成听力任务;材料B涉及的专业术语比较多, 内容枯燥难懂, 教师可以不在课堂上进行练习, 留给优秀生做课后听力补充。
教材中每个听力材料配套的练习不是都可以直接用的, 教师要根据训练的目的和学生的实际选择使用。新课标提出教师可以重组教材, 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做适当调整, 使之适应学生。人教版高一英语教材中有些听力材料的生词量大, 需要教师在听前扫除一些生词障碍, 例如, 学生在听完“First thing I must do is I must drop to the floor and cover my head and neck with my arms.”后, 进行默写, 这个任务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把它变成关键词填空, First thing I must do is I must drop to the floor and cover my head and neck with my arms.这样, 不仅训练了学生捕捉关键词的能力, 也有利于学生顺利完成练习, 获得一定的成就感。
(二) 在高中英语课堂中训练学生的听力能力
听力水平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需要长期坚持, 同时听力水平高低与文化背景、听力技能和语言能力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由于学生的听力水平参差不齐, 教师要基于阶梯性原则 (由易到难) 、形象化原则 (借助媒体资源) 、相关性原则 (以生活实际相呼应) 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整合, 设计恰当的听力活动, 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这也符合建构主义提出并强调的支架式 (scaffolding) 教学———由教师引导, 使学生掌握、建构和内化所学的知识技能, 从而使他们进行更高水平的认知活动 (Roberte Slavin 2004) 。
1.“听前”准备活动
(1) 利用听前活动, 充实与听力材料相关的背景知识
听前活动的目的是激活学生已有知识, 为学生提供相关的背景知识, 简化较难的听力内容。有的学生即使每个词都听懂了, 却还是难以理解整段材料的内容, 其原因是不了解其中所包含的背景知识。图式理论认为, 在理解信息时有一种互动模式, 即“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互动模式 (谢洁2008) 。在听力过程中, 听者不仅涉及“自下而上”的语言知识的应用, 而且需要“自上而下”的对于背景知识的应用。图式理论的重要原则是:如果新信息能够恰当地嵌入已有的信息, 则这种信息比无法嵌入的信息更容易理解、学习和保持。所以, 听力前必须激活听者的背景知识。例如, 在学习模块三第一单元中关于复活节的听力材料时, 学生可以通过预览练习和图画, 初步了解lilies, bunny, hot cross buns, eggs等词的含义, 但对于这些东西内在的含义并不见得都能够了解。教师在听力前有必要做适当的补充, 如“Hot cross buns are sweet baked bread rolls with cinnamon./There is an X shape on the top of the buns which represents the cross on which Jesus died.”等, 为学生回答the reason for the festival埋下伏笔。
(2) 利用图片传递重要信息, 帮助学生建构相关情境
看图说话, 不但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让他们愿意开口, 还能使其交流思想, 传递重要信息, 为后面的活动打下基础。例如, 在学习模块1 Unit 4Earthquak e这个单元时, 听力材料的内容是教人们如何在地震中保护自己。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图片让学生先观察人们的行为, 再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这些行为是否正确并表述自己的观点。然后, 教师引导学生使用听力中的关键词———drop, cover, hold, 把正确的行为描述出来, 给学生正面的教育, 让他们掌握正确的逃生知识, 并为后面的听力练习提供重要的语言储备, 为语言学习提供真实语境。
(3) 提供部分词汇或者相关话题, 让学生预测所听材料内容
好的听者是好的预测者。在听力训练中, 教师要培养学生对信息的预测能力, 使其将语言的学习过程转变为主动思维的过程。一般在听力之前, 学生要快速浏览听力任务的书面材料, 然后充分调动原有的知识储备进行预测。教师也可以设计相关的导入, 引导学生预测所要听的内容。例如, 在学习“健康饮食”这个单元时, 听力材料是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食物及饮食不均衡会引发的疾病。教师可以先给出几个与疾病有关的词汇, 让学生讨论如何均衡饮食, 避免出现类似的疾病。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给出的讨论话题预测听力的主要内容, 在听之前做好积极的准备, 从而更好地完成听力训练任务。
2.“听中”具体训练听力技能
“听中”阶段主要培养学生泛听主旨、精听细节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指导学生养成第一遍抓内容要点和文章线索, 第二遍听取具体信息的习惯。这样做既能使学生把握大意, 又可以逐步训练学生掌握细节的能力。一般情况下, 在听故事或者叙述内容时, 学生要时刻牢记六要素, 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握大意, 并能就一些重要的细节做快速记录, 养成快速处理语料并及时反馈信息的习惯。例如, 在教学模块3 Unit 5 Canada—“The True North”这个单元时, 涉及一个关于加拿大和中国对比的对话, 教师可以借助图片让学生预测加拿大朋友可能想知道的关于中国的一些知识。在预测后,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出加拿大人关注的主要方面———中国地理和语言方面的知识, 即这一对话的主要内容。从练习2设置的题目可以看出, 本段材料重点考查两国在面积、邻国等方面的问题, 涉及不少数字和方位词, 这就需要学生学会记录有用的数字和信息, 为后面的练习做好准备。在听第二遍时, 学生要注意获取具体信息。学生通过练习可以捕捉材料中的关键信息, 培养捕捉关键信息的能力。长此以往, 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生“被动听、遗漏重要信息”等问题。
3.“听后”加强听、说、写环节的联系
根据图式理论, 听后活动相当于再加工后形成新的图式的过程。新课标对听后活动的建议是:根据所听内容进行口头或者书面转述, 根据笔记写出梗概, 利用听到的信息以同一题目为主题从另一角度写出一个文段。任何听力材料都是一个完整的语篇, 有一定的主题, 是学生进行口语和书面表达的范例。在教授人教版M2 U1 Cultural Relics关于事实与观点的听力之后, 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听、说、写整合的任务, 提供有关询问观点、质疑、反问等的功能表达句:It is not a fact./Are you sure he was telling you the fact?/How can you tell—was not telling a lie?/How could you prove it?I don’t think that—has a reason to lie./That can’t be true.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讨论的结果, 先以小组形式编成口头对话, 再以书面形式记录下来:
writing model
教师把听和说、听和写环节联系起来, 在知识和能力之间架起了“桥梁”, 使知识有效地转化为学生的听、说和写的能力。
(三) 关注学生听力心理, 提高听力效果
听力理解会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 是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的综合。影响学生听力提高的心理因素有两个:一是听的过程中注意力不够集中;二是过于紧张, 没有良好的心态。后者使学生对英语或者听力产生畏惧心理, 使听到的信息产生断层, 难以理解全文大意。教师在课堂上要积极引导学生, 克服心理障碍, 建立良好的学习心态, 正确对待听力中的困难和挫折。首先, 在听的内容上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 让学生在快乐的体验中进步;其次, 在听完听力后不要急着对答案, 教师可以开展小组活动, 让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听到的内容和要完成的任务, 为学生创造轻松的听力氛围, 使一些听力基础较弱的学生可以从同伴身上学习到一些知识, 也能在小组活动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结束语
听力的提高是一个复杂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课堂上, 教师要运用适合学生水平的听力材料, 运用恰当的听力方法, 不断探索听力规律, 掌握听力技巧, 引导学生走出听力困境, 为学生的日常交流和跨文化交际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教育部.2003.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谢洁.2008.图式理论与听力教学[J].邵阳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 .
新课程下的听力教学 篇5
——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地理教学
刘金承(甘肃省临洮县文峰中学)
在地理新课程标准中,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整合构成了地理课程的目标框架,体现了新课程的价值追求。因此,实施教学改革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必须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即由“以知识传授为本位”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位”。地理新课标指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等等。因此,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应以地理新课程理念去整合教学资源,采取最优教学方法,优化地理教学过程,让学生的学习更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整合地理教学资源
所谓整合地理教学资源,就是围绕某一地理教学目标,选取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有效地融合到地理教学过程中来,营造一种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情境,以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的过程。
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教材是教师授课的重要依据,但不是唯一的依据。这样,教学资源由单一转向多元。教材是一种资源;学生,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实际、知识基础和思想状况,也是一种资源;教学环境包括教学设施、教学媒体,也是一种资源;教师的知识储备,教学技能等等,都是教学资源。随着信息技术发展,网络、电脑、书籍等所包涵的海量数据已被大家所共享,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教师如何整合自己所搜集到的素材,让这些素材切合自己的教学内容,使自己的教学如虎添翼。因此,如何整合有效教学资源,是新形势下我们改善教学中所面临的重大的课题,它必将对我们的教育理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深刻的影响。我认为在整合有效教学资源过程中,应把握好三个原则:一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位的原则。生活中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很多,但并不是所有资源都可以运用到地理教学中,需要做出筛选。因此,以学生为主体,以促进学生充分发展作为取舍标准,着力发掘能够开发学生头脑和便于动手实践、能够激发学生探索和创意的素材。同时,依据教学需要,对各种教学资源进行优化组合,明确哪些应该优先,哪些是对学生更具有适应性的。二是因地制宜的原则。各地区蕴藏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各不相同,依据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状况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和优势,从不同角度去发现学校和周围已经存在或蕴含的资源,采集具有地理性、个性化的地理教学资源,形成具有个性特色的校本地理教学实用资源库,以丰富和活化地理教学。三是合作原则。教师是对教学资源有效整合的核心力量。教师在注意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还要充分挖掘同事、备课组、教研组的人力资源潜力,集体备课,智慧共享,提高地理教学资源的整合水平,做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与合作者。
二、优化地理教学过程
优化地理教学过程,就是要从学生的发展实际出发,结合他们的年龄特征与知识水平、身心发展的特点,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学内容、运用的教学手段等设计和实施地理教学过程,促进学生的学习与身心发展。既要考虑怎么教,更要考虑学生的学,让学生学会学习。
(一)创设“民主、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陶行知先生说:“只有民主才能解放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愉悦时,观察较敏锐,记忆效果好,想象丰富,思维敏捷。而人在沮丧时,这一切都将受阻。”教师是课堂教学环境的直接创造者,而课堂教学环境与学生的学习有着必然的联系。教师良好的情绪和美好的情感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心理状态的开端。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可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激起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自主探索知识的欲望,才能给学生一个无拘无束的表现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愉悦的心情状态,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争辩。
为此,首先创设问题情境,萌发“主角”意识。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应努力构建一种新型、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创设问题情境,设计发人深思的问题,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去感悟,为获得结论而探究,在探究中得出结论;调动起师生合作的积极性,促进师生的交流,使课堂真正成为交流的“沙龙”。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参谋”、“助手”、“服务者”和“促进者”。
其次、学会倾听,多角度赏识学生。教师要在育人同时,真诚地学会倾听,鼓励学生以独立的角色、探索的态度对教师提出质疑乃至争辩,形成促进学生发展、提高其整体素质的“教学对等”的“关系链”,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同时教师又是一名成功的赏识者,要关注每一个学生、每一件“小事”,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只有这样,师生间才会互相尊重和理解,教师不必将自己的观点强塞给学生,学生也不必小心翼翼地“揣摩”教师的想法;教师不会将目标仅仅局限于知识和方法的传授上,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三、指导、引导学生克服心理和思维的障碍。
(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自我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和积极状态。新课程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和协作下通过自我尝试、自我体验、自我探究、自我发现和自我实践等学习方式,去获取知识和认知总结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才能最真切的体验知识、感悟知识,才能学会学习、才能培养创新精神发展创造力。提倡学生自主学习,研究学生自主学习形式,是我们对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被动学习的深刻反思和教育本质的回归,也体现了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科学需要创新,社会需要创新型人才。
高中地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综合学科。新教材无论从知识的编排上,还是从插图的设计上、活动安排顺序及活动方式上都体现出对学生能力培养、学法指导、自主探究精神的重视和推崇。如何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培养兴趣,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对于学习活动的一种选择性态度,是学习活动的自觉动力,是鼓舞和推动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巨大力量。所以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习成为一个能动的过程。德国教育学家第多斯惠曾经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醍、鼓舞。”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经验、认知规律等方面,抓住学生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材料,从学生生活中喜闻乐见的实情、实物、实例入手,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其次、动手画图,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地理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常常需要把具有时空和地域因素的复杂事物表示出来。“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地图是地理学的重要工具,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充分运用地图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看图、填图、画图、用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和空间想象力,使地理课更加充满“地理味”。所以,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描述和看到 2
现象来自己画示意图,实际上就是先让学生在头脑中把所阅读的东西变成表象,然后将头脑中的表象以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学生要把语言描述变成表象,就必须对学习材料进行积极的加工。这种加工,不是简单地记录和记忆信息,而是要改动对这些信息的知觉,把自己所学的信息和自身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这样才能产生一个理解。很显然,学生画图的过程是一个积极思维的过程,画出的示意图,就是他们积极思维的结果。例如,在讲《地球公转与季节》一课时,我先带领学生通读课文,再根据多媒体演示地球公转的现象,在白纸上画出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侧视图和极地俯视图。然后用视频展示仪展示学生的作图,找出错误,有针对性地讲解。这样,既能锻炼学生观察和组织材料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读图看图作图能力,加深了印象。
第三、剖析地理原理,指导学法。自主学习不同于自学。自学是没有老师指导,自己独立学习。而自主学习有赖于教、学双方的良性互动,需要教师经常组织、启发、点拨、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只有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逐步培养起来。
第四,整合知识,建立地理认知结构。如果学生能够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地理认知结构,无论对于其今后继续学习地理知识,还是进一步解决地理问题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通过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形成地理认知结构对于学生来讲是一个难点,然而这种思维对学生来讲是极为有益的,可以说这种地理认知结构的建立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地理学科能力的基础和前提,同时这一结构的建立过程就是对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灵活运用知识,建立知识线索,搭建知识间畅通联系的渠道,从而能够达到知识联系紧密、思维培养深入的目的。
三、优化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发展
传统的评价方式往往重结果而轻过程,以结果的正确与否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地理新课程标准》中强调:“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地理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对学生地理学习的评价,既关注学习结果,又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又关注他们在地理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不仅要看课堂内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要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思考时是否积极,小组讨论时是否投入,能否倾听别人的意见,有没有创新精神等。有的学生上课思维积极、敢于打破常规,有的学生解法比较简易、独特等等,教师应结合这些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同时,也要打破教师评价的单一形式,让学生参与教学评价,把自评、互评、组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使地理评价“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评价”。只有这样,学生在评价中才能不断进步,才能保护学生学习的热情,真正使评价成为学生发展的“推动器”。
高中英语新课程听力教学研究 篇6
【关键词】高中英语 听力教学 新课程
一、影响英语听力的因素分析
1.语言障碍因素。(1)语音因素。由于学生缺乏必要的英语语音基础知识,加上受到方言和母语的影响,往往自身的英语发音不准,这样在听到录音时,往往很难真确判断英语发音。比如,如果学生本身分不清[r]和[l],那么在听到“right”和“light”时就往往分不清。又如,学生对英语发音中的一些重音、弱读、语调、连读等知识没有充分掌握,无法根据发音判断表达的感情时,也会造成听力上的失误,如听到“I can’t go ”时,由于[t]遇到“go”失去爆破,学生又没能掌握重音的表达意思,很容易就听成“I can go”。(2)词汇因素。必要的词汇积累是提高英语听力能力的重要条件。学生在听到英语长句时如果对于没能掌握其中的关键性词汇,那么即使听清楚了整个句子的发音,也无法判断句义。还有就是学生对词汇的掌握一知半解,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如时事新闻中听到“super power”时,如果学生不懂词汇的多重含义,将无法判断它的含义是“超级大国”,又如在“How goes the enemy?”中,“enemy”不是敌人,而是时间,学生如果词汇掌握不够充分,就会造成听力理解错误。(3)语法因素。学生如果不能掌握英语语法的基本知识,也会造成听力上的障碍。
2.心理状态因素。学生在英语听力中另一个较大的影响因素就是心理状态,有些学生会莫名地对英语听力产生恐惧心理,在听力的过程中过于焦虑和紧张,还有的学生则遇到听力障碍马上就烦躁不安,导致脑子出现“空白”状态,影响后期听力正常进行。正是由于学生在听到一种不熟悉的语调、句子、语音、词汇时,常产生这种注意力不集中和过分紧张的现象,加上高中学生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较差,严重影响了听力教学效果。
3.认知策略因素。人们在听到别人说话时,一般的认知策略包括猜测、预测、推理、判断等,它也是听力练习中的一门技巧,是在吸收语言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积极性的思考和再加工。这种技巧的运用要充分结合听者对主题和题材的熟悉度、具体的语境以及行文间的逻辑关系。由于语境中不同的人物身份、不同的场合、不同的相互关系等会采用不同的语言措辞表达不同的意义,高中生如果非常熟悉谈话的主题,就不难判读言语间的“弦外之音”。另外,英语中一些逻辑关系都有一些标志性词语,如学生在听到“however”时就会知道是转折关系等。
二、新课程听力教学策略
1.树立全新观念,培养综合素质。在高中英语新课程听力教学中,不仅应该重视学生的思维、记忆、知觉、感觉等智力因素的培养,还应该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如学习注意力、兴趣、情感、态度等。教师应该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在上课期间,教师应该结合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活动意识,严格控制时间,将学生的选择性注意、持续性注意、随意性注意、不随意注意、分配性注意以及随意后注意等充分利用并调动起来,劳逸结合,强化英语听力教学效率。教师还应该融入自己的真诚情感,尽量减轻学生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挫败感和消极情绪,学会鼓励学生,增加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能够主观能动性地自主学习英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转变教师角色。教师不仅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英语教学理论水平和英语语言水平,如坚持收听多种英语广播、阅读英文报刊等,还应该不断完善自我,从技术型、知识型英语教师转向促进型、思辨型和活力型的综合型英语教师。在新时期英语新课程听力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做好学生、电教设备以及教材之间的协调员、最好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查员,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药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做好学生听力上的释疑员。
3.加强技能训练。教师应该加强学生的数字听力练习、辨音练习、词汇积累等,强化学生依据意群加工句子的意识。在辨音练习时,教师应该重点对最小音差的词组进行强化练习,如long,wrong/led,red/light,right等,强化学生对单词和句子异同的判断。对于英语中的价格表达、电话号码表达以及“千”类数字的表达等,都应该强化听力练习。如1800读作“one thousand eight hundred”,有时也读成“eighteen hundred”,又如1025也可读作“ten hundred and twenty-five”。
4.其他方面。在高中英语新课程听力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培养和扩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坚持生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听音会意、对比联想以及推理判断的思维能力,还应该加强对学生的策略指导,使学生通过预测、做笔记、将听说读写结合起来等,努力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此外,教师还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施,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和形象具体化,促进听力教学效率。
教师应该根据高中生的认知能力和身心特点,选择适宜的听力材料,强化学生对英语听力的学习。教师除了价钱英语专业的学习外,还应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只有智慧型的教师才能培养全面素质较高的智慧型学生。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新课程初中英语听力教学初探 篇7
关键词: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策略
英语听力是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必经阶段,居于语言四大功能之首。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因受中考题型及分值的影响,听的能力大大低于其读写能力,突出主要表现在:不少学生面对极其简单的听力题仍束手无策,失分较多,尤其很难听懂对话和短文。
一、营造环境,培养学生听的习惯
语言首先是有声的,口语是第一性的,没有口语,就没有书面语。只有在有声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才能更好地激起学习兴趣。因此,英语课要为学生营造尽可能多的听说环境。这种环境既包括课内环境,也包括课外环境。比如,教师坚持用英语讲课,使课堂成为一个小小的英语世界,并用已学的英语来解释或表达新的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学会抓住所学材料的要点,捕捉其中的关键词语,边听边寻找答案,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地让学生多听英语,多感受语音信息的刺激。
教学的方式应以听、读为主,避免要求学生反复地跟读,以及强制性的朗读和说话。不要过分纠正学生的语言错误,使每一个学生在耳濡目染中自然地形成听觉记忆,促进听说能力的提高。教师在教授课文、介绍新单词时,应让学生合上书本听教师介绍课文背景及故事情节,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听课文录音,并根据所听内容简要回答问题,最后再打开书本阅读课文,这样能让学生养成仔细听的习惯。
三、补充知识,了解听的背景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人们的一切言行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反映了一定的文化内涵。由于中西文化差异较大,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的不同,对文化差异的忽视,都会导致判断失误、交际受阻。因此,补充相应的背景知识,认识本国语与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也是听懂文章的一个重要前提。例如,在听一篇介绍英美人名的文章前,任课教师应对中国人姓名与英美人姓名的构成、排列加以简单的讲解,这样听的难度就会大大降低。再如英国人见面打招呼的方式,常以谈论天气为主,中国人则不然。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时,应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介绍与听力有关的背景知识,如英美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习俗、礼仪、趣闻等。另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阅读有关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课外文章,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所说内容,还可诱发学生听的兴趣。
三、排除障碍,指导听的技巧
1. 要分析学生听不懂英语的原因,帮助学生寻找听力障碍。
(1)知识性障碍: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1) 语音障碍。部分学生未正确掌握语音、语调,由于自身英语发音不标准,难以正确理解所听内容。
(2) 语言障碍。很多英语单词在字典上有多种解释,有的学生是由于自身词汇量太少,遇到学过的单词一时想不起来是什么意思而造成的障碍。
(3) 语速障碍。学生的理解速度跟不上听力材料的速度。
(4) 理解障碍。主要是对听力材料中的有关文化、背景等方面的知识不了解,对材料断章取义,未能理解上、下文的逻辑关系。
(2)非知识性障碍:学习环境对学生听力的影响。
(1) 学校听力教学设备的质量问题和教师使用这些设备的熟练程度。
(2) 听力学习氛围的不够浓厚往往对听力教学有一定的影响。
(3)学生自身潜在的心理障碍。
学生在听英语时胆怯、紧张,本来可以听懂的也听不懂了。
2. 强化听力的教学训练。
(1)强化语音语调的基本功训练。
音标是语音的基础,学生要排除母语种方言的影响,读准音标,这是培养学生英语听力的前提。正确掌握如何辨别单词中的长短元音,辨认语流中的重读、弱读、失去爆破和语调。
(2)读、听、写结合训练,并侧重于听。
为了说得出,必须先听得懂,教师要为每个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读、听、写、开口讲英语的机会。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听力训练,要求每位学生每天回家一定要听懂、熟读、背诵当天课堂所学的短文、对话,并将自己的朗读、背诵录下来,对照朗读磁带,查找不足,第二天交由教师验听,帮助学生及时纠正不正确的语音、语调。另外,还要指导学生进行听写训练,主要是锻炼其边听边记的能力。学生记录时要有重点、有技巧,特别是要记下对话或短文中的地址、年月日、年龄、价格、数字等。
(3)视听觉结合训练。
在课堂上,特别是在听录音的时候,学生的理解比面对面的交流要困难得多。因此,教师要借助录像、幻灯、投影、简笔画、图表等视觉手段,使视觉和听觉结合,共同作用于感觉器官,帮助学生建立音、义联系。强化听的信息,为学生提供处理信息的线索,加深对听力材料的理解。
3. 注意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针对初中生心理状态可塑性强的特点,在听力训练的初始阶段就应该强调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性。
(1)对学生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增强其克服困难的勇气。
教师要明确告诉学生,听是学好英语的重要途径之一,必须加以重视。同时,不否认听力理解有相当的难度,只要正视它,经过持之以恒的努力是能够克服的。
(2)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努力消除学生因害怕、担忧、反感而产生的心理障碍。
教师在课堂上要充满活力,幽默风趣,对待每个学生要和蔼可亲,善于接触每个学生;选择听材料时,不仅要难度适当,还要新颖、有趣。如在听力测试时,可采用抢答方式、英语猜谜;利用丰富多样的练习形式,帮助学生摆脱紧张的情绪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同时,还要告诉学生,在听力过程中力图听懂每一个词、每一个句子是没有必要的,只要能听懂大意,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就可以了。
新课程下的听力教学 篇8
一、培养好的听力习惯, 增强学生听的信心
良好的听力习惯是提高听力效果的前提和保障。听力过程中, 首先, 教师要提醒学生不要看着文字听录音, 不要将所听内容译成汉语, 而要试着将所听内容转化成一个情景, 对所听内容作出反应。其次, 要引导学生不要平均分配注意力, 试图听懂每一个词, 否则, 会因为一两个词或句的意思不清而耽搁时间, 影响对整篇段落大意的理解, 从而产生紧张、焦躁不安的情绪, 无法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水平。
二、注重语言基础知识教学, 强化基本语法训练
要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在日常教学中一定要将语言基础知识教学落到实处。首先, 要切实打好语音、语调的基本功。每遇到一批新同学, 教师都要重新帮他们巩固音标及相关的语音基础知识, 在课堂上有意识地按课本要求传授语句重音、连读以及语调等知识。同时加强学生对连读、重读、失去爆破等句子朗读技巧的训练, 使他们达到切实掌握和熟练应用的程度。鼓励他们在课内外多朗读、多背诵、多听录音, 培养正确的语感。其次, 注重积累词汇。词汇量的大小决定了听力理解的程度, 词汇可通过平时阅读积累、日常生活积累和课堂积累等多种渠道进行。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法记忆单词, 如分类记忆法 (同义词, 近义词, 反义词等) , 中心词记忆法 (加前缀, 后缀等) 。第三, 帮助学生熟悉并记忆一些表达不同功能的句型或结构。例如:表达说话者对一件事的看法的句型“What do you think of..., How do you find...?What is...like?”, 向对方提出建议的句型“Why don’t you do...?Would you like to do…?You’d better do...”如表达不用谢时, 可使用“Not at all.My pleasure.You are welcome.That’s all right.”等等。第四, 寓基本语法教学于听力教学中, 如词性转换, 形容词、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 动词的几种最基本结构等。
三、精心选择听力素材
1. 最大限度地利用教材
现行牛津高中英语教材中每个单元都设有一个task版块, 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 其中附有不同形式的听力训练, 内容大多围绕本单元的主题。这些材料内容丰富、题型多样, 为教师提供了系统训练学生听力的好材料。对于篇幅较长、信息量较大、细节较多的材料, 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主旨大意, 提取相关信息, 忽略细节。这样便于学生听懂大意, 培养把握重点信息的技巧。
2. 合理使用相关的配套听力练习
教师在为学生挑选练习时, 尽量选择语音、语调地道的录音带。语速适当、自然、恰当, 便于学生学习、模仿。训练素材遵循由浅入深的难度, 可穿插一些与高考不相符合的题型。
3. 适当引用影像资料或电台娱乐节目
在日常教学中穿插具有真实语境的电影剪辑或娱乐节目, 如《Gone are the wind》《Pride and prejudice》、美国之音、新概念英语、走遍美国、英国广播BBC, 或CCTV-9等节目, 也可在课外活动时间播放一些英文歌曲。通过这些活动, 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学英语的兴趣, 提高他们的听力水平, 同时给学生提供了了解西方文化的机会。
四、实行多样化的训练形式有助于提高训练效果
1. 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英语是一门语言, 是日常交际的必备工具, 应该贯穿于我们日常生活的始终。所以我们除了用足课内听力训练时间外, 还应在课外尽可能给学生创设接触英语的空间。Crazy English的创始人李阳老师就提倡让英语的声音充满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 (宿舍、食堂、厕所、过道两侧的宣传栏) 。甚至提出每天就餐前5分钟学生集体大声朗读英语的理念。
2. 基础题型与高考题型相结合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 台下千日功”。为此要求教者将听力训练扎根于平时的教学中。在单一训练高考听力题型之前, 应先通过其它多种形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 特别是听力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首先, 通过听写巩固词汇和语言知识、强化语言技能。听写可分为词汇听写、句子听写和语篇听写。这是教师考查学生对词汇和语句掌握程度的常用手段。其次, 通过趣味听写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 (特别是听力和写作能力) 。教师提供完整的句子, 学生可以根据各自的能力和水平展开想象, 替换句子的某个部分或某个部分中的某个词或某些词。如教师读I get up at six in the morning.I come to school at seven———学生写He gets up at six in the morning.you come to school at seven.或教师只提供一个词或短语, 由学生完成包含词或短语的句子的全部内容;或教师只提供主题句或首句, 由学生完成一个段落等。
最后, 采用不同形式的判断题、填空题或选择题等。填空题可分为对话式、短文式、表格式等。选择题可分为选单词、选图形、选答语等。
新课程下的听力教学 篇9
长期以来,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把课本的知识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传授给学生。在这种教学观念的支配下,课堂提问的方式就成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简单问答,提问的目的就是为了检查和巩固学生对课本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这样的提问不会很好的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也不能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与新课程的理念格格不入。
新课程改变了旧课程中过于注重对知识的传授,而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强调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知识不再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而是师生之间共同交流、合作、探究来完成对知识的建构。教师不再是真理、权威的化身,而是与学生共同学习,教师成为“学生型”的教师,学生也成为“教师型”的学生。新课程要求转变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辅导者,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学习,而应具有主动性、独立性、体验性、问题性,提倡以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在此次课程改革中,第一次把科学探究、科学视野写进新的化学课程标准,并将科学探究作为本次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化学课程的重要目标。
在新课程的要求下课堂提问是为了检查学生获得知识的情况和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控制学生行为,提问的目的还应该激发学生高水平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提问的目的是把学生引入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让学生主动探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作出贡献,凸显学生是问题解决的主体。教师的作用是创设问题情境为问题的解决提供线索和提示。
化学作为一门实验学科、自然科学,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更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所以课堂提问显的尤其重要。
一、问题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课堂问题的设计应遵循几个原则:紧扣课堂主题的原则、激励学生思维的原则、问题精练明确的原则。作为化学教师在上课前对课堂提问问题的设计更应做到:
1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问题;
2问题设计要有层次性、针对性、探究性,问题设计必须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而且要针对教学目标设计问题。问题设计的层次性是为降低学生探究的难度。
3问题设计要有启发性和迁移性。启发性是指问题能激活学生的思维;问题设计的迁移性是指问题能够促进学生的旧知识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中来。
4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开放性的问题往往没有固定的答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二、提问的核心是发问
好的发问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参与。就发问的方式而言,应注意以下几点:发问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全体学生参与;发问时问题要表达清楚,让所有学生明白;发问要体现量力性原则,时机选择要恰当,次数不宜过多,有研究表明,在一节课内平均提问12个问题左右最合适。就发问的内容而言,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师的应多问一些“有什么”、“怎么做”之类的问题,这类问题具有开放性,能引发学生的创意,没有现成的标准的答案;发问的内容应注意高认知水平的问题和低认知水平的问题相配合。高认知水平的问题能激发学生高认知水平的活动,如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低认知水平的问题能使学生更好地记忆陈述性知识。
不同类型的课堂提问,应该让不同类型的同学回答,区别对待,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对引入新课的提问,由于受到时间的限制,最好由第一种同学来回答,他们很快答对了,可顺利进行新课。为了纠错而设计的提问,由第二种学生回答,他们答错的可能性大,正好为全班学生敲响警钟,也为教师启发学生找出错误原因创造了条件。对第三种学生,也要让他们有发言的机会,这不仅是教学的需要,同时也是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的途径。对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应热情关怀,适当提写浅显的问题让他回答,不要让他们感到自己是被遗忘的角落,而在心理上导致失衡。
三、对所提问题进行小结是教学的目的之一
教师应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找出学生的思路。对问题回答正确的学生或回答有创造性的学生,教师应充分肯定,可继续探问学生是否还有其他更好的方法;对回答不完全正确的学生,教师肯定其正确的部分,并提供线索继续探问使其完善;对回答错误的学生,教师找出其错误的思路,暂时延缓评价,可以转问其他学生,再评价其各自优点和错误之处。最后,教师和学生共同对问题的回答进行再组织。学生有时会提出古怪的问题与回答,教师切勿批评学生,应认真的引导或解答。
新课程下的听力教学 篇10
1 建构主义理论及英语听力学习
1.1 建构主义理论简介
建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派的一个分支,起源于两位国外的心理学家皮亚杰和维果茨基,其他代表人物有科恩伯格、斯滕伯格等。其源自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由于个人的认知发展和学习过程密切相关,所以建构主义可以用来说明人类的学习认知规律,并通过建构主义理论形成新的学习理论,构建新的学习环境。建构主义一个重要的概念是“图式”,它指的是个体对于世界认知和理解思考的方式,它受三个过程的影响:同化、顺应和平衡。皮亚杰指出,同化是指个体将外部环境中的信息整合到自己的认知的过程,而顺应则是指个体本来的认知随外界环境不断变化的过程,而平衡就是通过这两个过程达成的,并且个体的认知也在不断丰富。所以建构注意理论主要是从什么是学习和如何进行学习这两个方面进行说明的,其基本观点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的学习活动。随着近些年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认识也得到了提升,也认清了学生是教育活动中学习主体的事实,所以要提高学生的成绩和素质,就要对学生个体间的差异予以肯定,激发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建构主义理论关注着学习者在知识层面的建构,但更重要的是关注其在元知识层面的建构,即在认识学习和控制学习的心理方面。在建构主力理论的指引下,新的教学方式应该是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发挥着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这与新的教学大纲的要求不谋而合,要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全方面发展。
1.2 英语听力课程学习
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进行,对教学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使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发生转变,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则发挥着学习的主导作用,围绕着学生进行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而不再是以教师作为中心,在这个基础上促进学生成绩和能力的培养。近些年颁布的高校英语教学大纲与这些理念不谋而合,它应用这些理念在教学方法上予以改变,将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转变为启发和研究式的教学,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而随着近些年科技的发展,学生可以使用多种媒体设备进行信息的获取,教师也可以在教学中多使用多媒体设备来加强教学效果。而建构主义的理念也符合外语学习者的认知规律,它强调由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由教师进行引导,利用情境、协作绘画和资源等环境要素来为学生设计合适的学习资源和环境,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但在现实中大多数高校在基础的英语听力课程的教学上均存在一些问题,下面我们对这些问题进行解析。
2 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高校中,英语听力的学习模式还是教师为学生选取听力材料和进行听力练习,过后再进行核对答案和解题,这与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本质上仍然相似,虽然在使用的听力设备上由录音机上升到多媒体设备,但是在教学方法和理念上换汤不换药,置教学大纲于无物,学生仍然是被动地接受学习,而教师仍然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安排者,“新课改”提倡的自主学习和素质教育更是无从提起。在进行具体的教学时,许多教师为了图方便、赶时间,往往进行文章大意的分析,而对具体的语句、单词等听力却没有很好解释和训练,这就是忽视基础的而直接进行高楼大厦的构建,随时有倒塌的危险,尤其是对于那些基础差的同学而言,最基础的单词都听不懂,更别说整个文章的意思了。除了教学方法上的落后外,高校英语听力在教学内容上也存在着单一的情况,大部分的教师都是使用教材的听力来进行训练,有些教材已经十分落后,现在网络信息技术发达,教师有很多机会从互联网上获取更好的训练资料,来针对不同基础的同学开展针对性的训练,使学生为教学主体得到充分的尊重。在课程结束之后,对学生的要求要能够进行自主学习,很多学生都有意识在课后进行听力练习,但是却苦于没有好的训练推荐和指导,这也是很多高校教师的弊端,旨在课堂上进行一些文章大意内容的教学,下课后直接夹着书本走人。除此之外,高校英语听力学习最大的问题还是与英语其他学习脱节,在一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听、说、读、写都是及其重要的步骤,要想学好英语就要在学习时注重交流,将“听、说、读、写”四法则全部用上,但在传统意义的课堂上,听即是听,很少与口语相结合,最终导致听与说都不过关。
3 基于高校英语听力学习问题的改革措施
3.1 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方式
虽然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要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进行角色上的转变,使学生能够学会自主学习,但是实际上,由于我国国情及教师的教学习惯等,这种教师作为主导的课堂教学很难被改变,现行英语听力教学仍旧是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即便在听力设备上面进行更改,也不过是换汤不换药,对于教学方式的改变没有帮助。理想中的课堂应该是教师把握着课堂的脉络,能够充分地驾驭着课堂,学生能够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课堂气氛活跃,这正是教学大纲提出的对于课堂的要求,而基于我国的国情而言,为了应对考试,学生和老师两方面都更加注重“填鸭式”的教育,老师将考试中更容易出现的重点进行讲解无疑更受学生们的青睐。但是在学生的长远发展和学习效率上来说,改变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地位,教师作为课堂的指引者来精心设计课堂活动无疑更加符合科学教育的理念。我国有的地方对此进行了实验,针对听力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进行了更改,使教师位于启发者的地位,来调动学生的兴趣点,促使学生在课堂上展开英语听力的讨论,最后的听力成绩表明,这样的教学方法更加科学合理。
3.2 充实教学内容
即便是在现在,高校英语听力的课堂上采用的教学内容也没有太大的变化,教师所做的就是将一本教材进行听力训练及大意解释,单调乏味,对于学生实际听力的帮助也有限。现在网络及其发达,教师应利用网络进行教学内容的充实,包括各种影像资料和文件等。教师除了在课堂上对英语听力进行训练外,可以安排每周的热点新闻或者较为经典的电影片段进行播放,实际学生反向证明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引起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兴趣。很多学生应为网络的普及在网上观看美剧,这对学生听力的养成也具有一定影响,通过中文字幕及美式英语的双重训练能够让学生养成较好的听力习惯。还可以进行网络学习平台的开发,学生可以在上面进行学习知识方面的交流和讨论,教师也可以通过它进行回复,这种新奇的学习方式无疑更受学生欢迎。
3.3 加强对于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引导
现在学校和老师对于学生的课外学习时间的重视程度也提高了,而且因为有些学生的心理因素等,往往会在课外的自主学习中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而学生自己因为眼界等存在局限性等,需要教师给出课外听力学习指导性意见,教会他们自主学习听力的方法和对于听力材料的筛选,诸如来自VOA、BBC的英语新闻、合适的外文影片、雅思、托福、四六级听力等都是合适的材料。但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来说,能够拥有自主学习意识才是最为重要的,所以教师要加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养成,尤其是在自主学习意识养成的前期,因为惯性等原因很多学生都在这段时间放弃,这需要必要的监督措施,如要好的同学之间可以相互进行监督。
3.4 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
随着多媒体设备的发展,英语的听力教学也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尽可能的来为学生安排较多的学习资料,促进学习英语听力方面的多样化。在国外流行一种观点,在语言教学中掺入歌曲和电影元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大众的歌曲将歌词作为听力训练中的内容,相比于传统的枯燥的听力,这种学习无疑更能引起学生的喜爱。而在好莱坞大片流行的今天,适当的加入一些电影元素可以在吸引学生眼球的基础上加深他们对于英语的印象。这就是多媒体设备的优势,教师可以随心所欲地布置自己想要的教学内容。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思想认识的提高,我国在教育行业上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也越来越大。基于我国在教育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近些年我国逐渐进行了新课改措施,从根本上对教育进行改革。本文以专业英语听力课程为例,来解释以建构理论为指引的教学,为我国教育的发展做出参考。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英语听力,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刘俊玲.建构主义理论指引下的英语听力课程改革[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9).
[2]李荣.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深化英语专业听力教学改革[J].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8(2).
新课程下的听力教学 篇11
一、明确听力在英语教学与学习中的重要性
听力是学生学习吸收语言的重要途径,通过听力教学,学生不仅能对所听内容获取事实性的具体信息,而且能够理解内容的主旨和要义,推断并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观点或态度。成功的听力训练不仅有助于阅读教学,同时有益于写作训练。另一方面,听力一直是高考的必考题型之一,近几年自江苏实行新的考试制度以来,分值比例较以前有了一定的提高,且今年听力内容的朗读速度较前几年也有所加快。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听力教学。
二、纠正学生的听力习惯,培养对听力的兴趣
良好的听力习惯是提高听力水平的前提和保障。教师在设计听力教学时,首先要指导学生不要看着文字听录音,不要将所听内容译成汉语,而要试着将所听内容转化成一个情景并作出合理反应。其次,要引导学生不要平均分配注意力,而是要捕捉关键词,学会区分所听内容的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否则,会因为一两个词或句的意思不清而耽搁时间,影响对整篇段落大意的理解,从而产生紧张、焦躁不安的情绪,无法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水平。有了良好的听力习惯,学生心理上就会产生一个积极、主动地对教师所发出的信息进行认知、加工的过程。对听力的学习热情和兴趣随后即会被激发出来。
三、加强听力“双基”训练
“双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双基”是学生学好英语的开始,为了加强训练效果,教师可从以下几点作出尝试:
1.矫正语音和语调
语音、语调的基本功直接影响学生听力水平的高低。要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在日常教学中一定要将语言基础知识教学落到实处,消除“哑巴英语”现象。每接一批新同学,教师都要重新帮他们巩固音标及相关的语音基础知识,充分利用听说课反复操练正确的英语发音以及句中的意群、停顿、连读、不完全爆破、弱读、语调等句子朗读技巧的训练,从而帮助学生提高辨别语音、语调的能力。利用阅读课指导学生读原版书籍和反复模仿电影经典台词,尽可能创造真实的英语语言学习环境,培养学生正确的语感。
2.鼓励学生多记单词、短语
学生对听力内容的理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单词和短语掌握的熟练程度。在听力过程中遇到不熟悉的单词时,由于不可能花太多的时间去推敲判断,这就需要学生具备大量的知识积累。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多条渠道及多种方法记忆词汇和短语。首先,在狠抓课堂词汇教学的同时提醒学生注意积累日常生活中或课外阅读中所遇到的新词汇。建议学生将课内外所遇到的重点词汇和用法以及一些词汇表以外的生词摘抄在一本易携带的便签本上,以便随时朗读和记忆。其次,教师应教会学生多种单词记忆方法,如分类记忆法(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等),中心词记忆法(加前缀,后缀等),联想法等。例如:suggest—advise, convenient—inconvenient, disappear—appear, complain—complaint, imagination—imaginative, etc.
3.帮助学生熟练掌握一些常用结构或句型
例如:表达“不用谢”时,可使用“My pleasure./ You are welcome./That?蒺s all right.”表达“没关系,原谅别人”时,可使用“Never mind./Not a bit./Forget it.”向对方提出建议的句型“Why don?蒺t you do…?/ Would you like to do…?/You?蒺d better do….”表示询问别人对一件事的看法的句型“What do you think of…?/How do you find…?/What is…like?”,等等。
4.指导学生根据上下文进行合理推测
听力训练过程中,学生很难听懂所有信息,有时难免会遇到生疏或一时忘记的单词,此时,教师应该帮助学生稳定情绪,指导他们如何利用已知信息和语境对未知信息进行合理推测。例如:After a bitter quarrel, you will become awkward when you meet him again.如果学生对awkward这个词陌生,教师可指导学生根据信息“a bitter quarrel”和“when you meet him again”猜测awkward是“别扭”的意思,又如:2009年江苏高考听力第14题:
What surprised the girl at school? ____.
A. A lot of discussions in classB. Teachers giving little homework
C. Few students asking questions in class
原文:
M: Is there anything else you?蒺ve noticed about our school?
W: Yes. I am surprised that everyone is so silent in class.
M: What do you mean?
W: Well, we usually ask questions about exams, homework or textbooks on the first day of the school year. The teacher likes such questions.
教师可指导学生根据对话中I am surprised that everyone is so silent in class以及we usually ask questions about exams…,推测出答案为C。
四、采取多样化的训练途径
1.重视课堂教学
课堂是教师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主阵地。传统的听力课堂重心倾向于“听”,形式单一、枯燥,易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从而产生事倍功半的效果。为了让学生“乐”听,提高听力课堂的效率,训练应力求做到以下几点:首先,采用听说训练结合,听和说是相辅相成的。听完一段材料后,为了检查学生对信息的输入理解内化情况,教师应避免只采用选择题或判断题的方式,可将材料归纳为几个话题,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内分工、合作、探究,最终以presentation的形式呈现出来,一小组汇报后,其它小组可进行适当的点评。与此同时,教师对学生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以此来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其次,在精心准备好听力素材的同时,教师可借助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其呈现出来,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语境,通过语境提高学生辨别语音、语调的能力,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和说英语的积极性。最后,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尽量使用英语。多与学生用英语交流,鼓励学生多用英语提问和回答,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2.充分利用早读课
早读课是学生对课堂内容进行消化、理解的过程。大声朗读是提高听力十分有效的办法。教师可充分利用早读课最后十分钟对学生进行早读内容的检查,这同样能够促进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具体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首先,听写结合。听写的步骤应该由易到难。先从简单的单词开始,渐渐过渡到含有固定句型的句子。这样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效果自然明显。其次,听说结合。一方面教师可挑选几个学生进行段落背诵,由另外的学生进行纠正,指出其中语音不准的词或漏掉的词。另一方面可采用free talk形式,由学生自选话题,事先准备,早读课呈现,其他学生作出点评或补充。
3.指导课外阅读
英语是一门语言,是日常交际的必备工具,应该贯穿于我们日常生活的始终。除了课堂阅读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材料内容贴近学生生活,难度适中,教师可进行一些方法和技巧上的指导。强调阅读速度与听力反应之间的关系。所以无论课内还是课外,教师都应要求学生养成限时阅读的习惯。
新课程理念下的作文教学 篇12
一、激发写作兴趣,让学生快乐写作
“兴趣”是指一种学生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是一种内在动机,属于非智力因素。兴趣是引导学生写作的起点,如果学生对写作感兴趣,那么他们就会想写和爱写作文。教师在出作文题目的时候,宜新不宜旧。旧的作文题目会使他们对作文产生讨厌的情绪。而有特色的作文题目,会使学生一看到题目就产生兴趣,思维会活跃,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就会写出有特色的作文来。比如当学生为班级参加唱歌比赛获得第一名的时候欢呼雀跃,我就及时布置学生课后写一篇《我们班级获奖了》的作文,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写出了我们班级因为大家一起努力而获奖的高兴心情,从而增强了写作兴趣。
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小学生因为年龄小,认识事物都是由直观再到抽象,由感性再到理性,他们对于比较直观的形象或者鲜明的事物就会很感兴趣。教学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把枯燥的文字资料变为生动的、具体的彩色图画,通过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小学生心中的表达欲望,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快乐地写作,提高了作文教学效率。
二、联系生活实际,让思维尽情驰骋
叶圣陶说:“生活就像源泉,文章就像溪水,源泉源源不断、不枯竭,溪水当然就会流个不停。”此话具体而形象地道出了生活和作文的联系。教师要抓住习作之“流”,就必须抓住生活之“源”。《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写作教学要进一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表达真实的感情。教师要让学生的作文生活化,让学生的思维尽情地驰骋。”
(1)走进生活,真实体验。我们提倡学生“真实地做人,真实地思想”。要使小学生的习作流出“真实”的水来,教师就应该把学生从过重的语文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带领学生走出校园,深入大自然,让他们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体验生活的乐趣。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在社会生活中,留心观察身边的各种事物,让他们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通过作文真实地表达出来。
(2)再现生活,大胆想象。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各异,思维方式也存在差别,所以他们创造新形象的过程也会与众不同。因此,要鼓励学生在生活的基础上大胆真实地想象。鲁迅先生说过:“孩子是可以敬佩的,他经常想到星月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这些生动形象的内容一旦进入学生作文,会让学生的习作更加丰富多彩。”但我们不能因此就否认其习作的真实性。因为想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生活体验,他们的思维宽了,习作的内容就绚丽多彩了。这是他们灵活丰富的思维成果,是他们发自内心的童真童趣的美好再现!一次,班上的一个同学写《二十年后的聚会》,里面想象了二十年后师生相聚的情景,不仅大胆想象大家的变化,还写出了老师和同学玩游戏的开心快乐。
三、注重个性发展,让创新之花绽放
21世纪是个充满幻想和创造的时代,教师肩负着培育下一代接班人的历史使命,作文教学也必须顺应这个时代的要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1)打开学生思维的暗箱。学生对某一个问题的认识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所以,学生在考虑某一个问题的思路相对狭窄就是必然的,要改变如此现象,教师就应该从思维训练入手,以此培养学生的独创意识。思维分为常规性思维与求异性思维,求异性思维具有多向、反向、外向、交叉和变形等多种特点。世界是五彩缤纷的,小学生认识、解决问题的角度也必然是多维的。教师在教学中要用激励方式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想象,打开学生思维的暗箱,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新课程下的听力教学】推荐阅读:
怎样《商务英语听力》课程单元教学设计07-29
听力课程05-13
公共英语听力课程10-08
新课程下的汉语教学06-11
新课程下的计算教学06-16
新课程下的化学教学06-21
新课程下的教学评价06-25
新课程下的作文教学08-26
新课程下的历史教学08-31
英语中级听力课程Lesson 21and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