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理念(共12篇)
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理念 篇1
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理念
教学形式为教学内容服务
例:解剖器使用(2010市长陵中学视导课)教学内容为教学目标服务
例:克隆羊(2004市视导课),更多的是目标不要求的无用内容 教学目标为教学主题服务
例:安全用药(区青年教师大赛课)
一、当前教学设计中的主要问题
1. 教学理念和指导思想比较空,或者写的不是理念。例如摆上一堆建构主义、多元智能之类的东西,什么时髦说什么,什么大说什么。还有的老师想,你不是说不能写大吗?那我就写具体的,结果写是出的都是具体怎么做、而不是理念,是具体的教学手段、教学策略,甚至把教学资源也写到理念里来。
2. 教学目标制定比较笼统。大家都知道要围绕着知识、能力、情感这三维的目标来制定,但是知识制定到什么程度?它的依据是什么?能力怎么写?情感怎么定?写得都比较笼统。最关键的是对象不清楚,缺乏可测性。也就是说,你要求这一节课让孩子哪一方面的能力有提高写得比较笼统。例如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等等这样一些说法,都是比较笼统、不具体的、更是不可测的。怎么就叫具备了?怎么就说明他的实验能力提高了?说不清楚。情感目标更是如此,例如培养学生认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这样的东西太大了。辩证唯物主义是一个大的观点,这里面结合我们的学科、结合这一堂课,它的特点是什么?写得不清楚。
3. 教学组织形式时髦化。什么时髦写什么,该不该合作、该不该探究、该不该讨论,一股脑都来了。其实很多地方有更好的、更多样的组织形式。
4. 学习者分析和教学评价设计形式化。学习者分析老师说学生已经具备了什么、这节课我应该怎么样,流于形式的东西比较多。
5. 缺乏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这是非常普遍的问题,其他学科也存在。
6. 把教学设计理解成教案或课堂实录,把一节已经上完、上得比较好的课,从 虑的问题。
(二)问题2: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我们追求有效教学,怎样才能有效呢?要进行教学设计。设计就是预设。想要学什么?想要达到什么要求?想要用什么方法来学?这些都是预设。近两年可能经常听到这样的词“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不仅仅强调预设,更应该强调生成。”为什么在课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又强调生成呢?预设和生成是什么关系呢?下面举2个例子:
例1:老师在讲《条件反射》这节课时,老师预设的是给学生吃一种非常酸的小食品,把学生的眼睛蒙上,没告诉学生是什么食品,吃完以后让孩子谈体验。他预设的结果是希望孩子谈的是按照教材、吃酸的东西,唾液分泌增多。真正上课时,孩子们食品一进嘴,就酸得手舞足蹈,太酸了,就想把它吐掉,可是在课堂上同学们都看着,又不能随便吐,所以酸的感觉无法表达,就酸得手舞足蹈。一会儿酸劲儿过去了,老师让学生回答刚才的感觉,他期望学生回答“唾液量分泌增多了”,结果没有一个学生这样回答,因为他当时酸得注意力都不在这儿了,根本就没有感觉到唾液量的变化。老师很无耐,就跟学生说“课后„„”,虽然没有明说,但言下之意就是抱怨学生没有配合他。学生学习是他的的事、体验是他的事,凭什么配合你呀?这里面的预设可能就有问题,谁吃酸的东西首先想到的是唾液增多和减少?没有人去想这个事,除非事先提醒他。那是科学家在做实验的时候通过实验观察得出的一个非常理性的结论,不是靠感觉能感觉就能轻易感觉出来的。其实学生的手舞足蹈就是一个反射,在这个地方讲反射多好啊。这个例子反映出,老师只顾预设,没想到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生成,这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教学资源。
例2:老师在讲《显微镜的使用》这节课,显微镜的结构上节课都学完了,这节课讲显微镜使用,老师非常规范地从显微镜箱里把显微镜取出来,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放到实验台的规范位置,就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老师让学生来描述。这本身也是挺好的,让学生观察、让学生看老师怎么规范化地操作,从而影响学生自己,然后比照着要点一说,学生一模仿不就会了吗?很简单的事情。老师可能知道课堂教学不仅仅要预设,更要关注生成,于是就让学生描述老师的动作,求预设和生成的协调统一。当前课堂教学却出现了预设与生成两者的冲突现象: 1. 预设过度,挤占生成的时空,这在以前是一堂好课。(PPT)
例如有这样一节高三复习课,老师讲课时就像做遗传推理和分析一样,一环扣一环非常严谨,评课的时候,很多老师认为这节课讲得很好极了。确实,从高三常规教学的角度来说,这节课完成教学任务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不能仅仅追求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一步扣一步的、有条不紊、井然有序的课堂教学,更应该在高三的课堂教学中教会学生如何主动建构知识网络,教会学生如何思考问题。高三并不是为了高考,高考也并不是只有知识上的要求,这节课中所讲的例题,高考也绝不会考。但这题要不要在课堂上讲,绝对是必要的,但如果课堂教学就定位在这几个知识点、这几道题上,教学肯定是低效的。这样一节课就属于预设有余、生成不足。2. 生成过多。就如前面讲过的显微镜的例子。(PPT)
大家经常能看到这样一种情况:课堂上重视了学生的生成,学生发言,老师又很难控制,结果老师就被学生带着走了。本来应该讲生物课的,结果成了一节别的课。本来应该讲植物的,讲成了别的东西。例如温家宝到北京市黄城根小学听一节语文课《玻璃》,老师讲得很精彩,自己举了很多、也让学生说了很多玻璃的作用。总理的评价是:语文教学、语文课堂还是应该给学生创造机会多说、多写,一个词有几种意思?有哪些用法?可以多讲。例如钢化玻璃碎了之后有“藕断丝连”的现象,“藕断丝连”这个词有哪几种用法可以多讲,而玻璃和种类和用途,那是科学课的任务。语文课就是讲字、词、句、章,而不是讲成科学课,很多老师尤其在讲说明文时,讲着讲着就成了科学课。生物课也有这样的例子,生成过多,就偏离了主航道,带来的是低效的教学。
三、生成性在新课程中的作用
(一)新课程突显教学的生成性是由新课程所倡导的人本观、课程观、教学观所决定的。
例:渔夫的誓言(PPT)。故事中的渔夫太注重预设、不重视生成,结果饥寒交迫而死。在课堂教学中,确实有老师把自己的教案当成圣旨,无论如何都要达到教案中的设计,而不管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生成。突显教学的生成性是由新课程所倡导的人本观、课程观、教学观所决定的。1. 从人学角度说。
人是生成性的存在,生命是不可预测的,“生命不能被保证”,儿童的发展具有丰富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不可限量的,也是不可算度的。你不能完全预测别人脑子里的想法,所以课堂教学必然会有生成性。2. 从课程角度说(PPT)
最终的课程要体现国家的意志,国家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写在教育方针里面。这一轮课程改革,从中央、国务院到教育部都有个总的规划,然后形成这一轮课程改革的总的理念,然后制定出大家所看到的学科的课程标准,这是我们所能看到的一个文本,也是大家所能感受到的“一级课程”。而老师们并不是拿着课程标准去上课,而是教材。编写出来的教材能不能体现课程标准的意思?课程标准能不能体现国家的意志?一套好教材,是不是所有老师拿着它就能上出好课?同样是一个好老师,给不同学生讲课,是不是所有学生都能达到相同的课堂效果?这些都不一定。所以说,课程至少可以包括课程标准、教材、课堂教学、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后达成度4个层次。这4个层次都不是简单的、一成不变的。课程标准的制定小组他要体现国家的意志,还要把握本学科的特点,他们有他们的创造,编出来一个课程标准。由薄薄的一小本课程标准演变成几本教材,教材的编写人员对课标是有不同理解的,编写过程中每次一个人又有自己的创造性。一套教材的使用,不同老师同样是有不同的理解和创造的。同样一个老师在课堂里讲课,不同的学生参与是不一样的、生成是不一样的。所以从
课程的角度来说,只要是参与课程的人,都会有创造和生成,新课程突显生成性是必要的、是应该的。(PPT)3. 从教学角度说
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既然是互动,就会有生成。“学生是一个被动的容器”的观点早就过时了(PPT:叶澜)
(二)强调生成性并非意味着否定预设。
如果否定预设,就没必要谈教学设计了,设计就是进行预设。(PPT:预设指什么、预设的重要性、传统预设的反思)
很多传统的预设把手段变成了目的。预设是为了怎么上课而设计的,并不是说老师在上课过程中完全不能离开预设,预设控制课堂是不对的。另外,老师不能盲目的要求学生来配合老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没有理由配合老师,他在学习过程中完全有可能产生自己的不同想法,老师也应该允许他发表不同见解,而不是让他憋回去,他头脑中的问题不解决,是不可能真正学会的。
(三)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1. 以预设为基础,提高生成的质量和水平
(1).从教师方面讲,首先要深入钻研教材;其次要拓宽知识面,丰富背景知识;再次要研究学生心理和学习心理。
(2).从教材方面讲,要强调教材的基础性地位和主干性作用。大家所熟知的“不要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的说法,这是传统教学观与现代教学观的一个分水岭。今天的教学不能仅仅是教教材,而是要超越教材。如果连教材都没搞明白,怎么能超越教材呢?所以超越教材的前提源于教材。
(3).从教学方面讲,要强调精心的预设,课前尽可能预计和考虑学生学习活动的各种可能性,减少低水平和可预知的“生成”,激发高水平和精彩的生成。
老师注意到生成这是对的,但如果这个生成是可预知的,就没必要在课堂上再花时间来这么一个过程。那就是为生成而生成,就是“作秀”,浪费了有限的教学时间。
2. 以生成为导向,提高预设的针对性、开放性、可变性。
预设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具有开放性、可变性。它要针对不同的学生、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针对所确定的教学目标进行调整。
(1).生成的主体是学生,老师要以生成的主体性为导向,提高预设的针对性
生成强调的是学生的活动和思维,它张显的是学生的主体性;预设强调的是教师的设计和安排,它张显的是教师的主导性。所以说,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也就是处理好主导与主体之间的关系。
(2).以生成的随机性(不可预知性)为导向,提高预设的开放性。
生成是随机的、不可预知的,正如前面所说“不能准确地预料学生的想法”,但老师要把学生的生成,有效地整合到自己的预设中去,整合到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去。(PPT)
(3).以生成的动态性为导向,提高预设的可变性。
预设过度必然导致对生成的忽视,挤占生成的时间和空间;生成过多也必然影响预设目标的实现以及教学计划的落实。
预设和生成是矛盾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
无论是预设还是生成,都要服从于有效的教学、正确的价值导向和学生的健康发展。不管是预设还是生成,它都是手段,都是为了达成教学目标。
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而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
四、关于教学指导思想和理念的表述
案例一:生态系统的组成。这是一个理念非理念的例子。
(1)兴趣一下子就上来了。先是播放黄宏与宋丹丹的春节小品《超生游击队》,截了中间一段,2人吵完了,到医院去。问学生为什么吵?去医院干什么?生男生女到底是谁的责任?引出课题,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起来了。再继续问怎么辨别男女,学生一般都能区分出男女,凭的是
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理念 篇2
一、激发写作兴趣,让学生快乐写作
“兴趣”是指一种学生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是一种内在动机,属于非智力因素。兴趣是引导学生写作的起点,如果学生对写作感兴趣,那么他们就会想写和爱写作文。教师在出作文题目的时候,宜新不宜旧。旧的作文题目会使他们对作文产生讨厌的情绪。而有特色的作文题目,会使学生一看到题目就产生兴趣,思维会活跃,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就会写出有特色的作文来。比如当学生为班级参加唱歌比赛获得第一名的时候欢呼雀跃,我就及时布置学生课后写一篇《我们班级获奖了》的作文,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写出了我们班级因为大家一起努力而获奖的高兴心情,从而增强了写作兴趣。
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小学生因为年龄小,认识事物都是由直观再到抽象,由感性再到理性,他们对于比较直观的形象或者鲜明的事物就会很感兴趣。教学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把枯燥的文字资料变为生动的、具体的彩色图画,通过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小学生心中的表达欲望,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快乐地写作,提高了作文教学效率。
二、联系生活实际,让思维尽情驰骋
叶圣陶说:“生活就像源泉,文章就像溪水,源泉源源不断、不枯竭,溪水当然就会流个不停。”此话具体而形象地道出了生活和作文的联系。教师要抓住习作之“流”,就必须抓住生活之“源”。《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写作教学要进一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表达真实的感情。教师要让学生的作文生活化,让学生的思维尽情地驰骋。”
(1)走进生活,真实体验。我们提倡学生“真实地做人,真实地思想”。要使小学生的习作流出“真实”的水来,教师就应该把学生从过重的语文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带领学生走出校园,深入大自然,让他们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体验生活的乐趣。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在社会生活中,留心观察身边的各种事物,让他们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通过作文真实地表达出来。
(2)再现生活,大胆想象。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各异,思维方式也存在差别,所以他们创造新形象的过程也会与众不同。因此,要鼓励学生在生活的基础上大胆真实地想象。鲁迅先生说过:“孩子是可以敬佩的,他经常想到星月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这些生动形象的内容一旦进入学生作文,会让学生的习作更加丰富多彩。”但我们不能因此就否认其习作的真实性。因为想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生活体验,他们的思维宽了,习作的内容就绚丽多彩了。这是他们灵活丰富的思维成果,是他们发自内心的童真童趣的美好再现!一次,班上的一个同学写《二十年后的聚会》,里面想象了二十年后师生相聚的情景,不仅大胆想象大家的变化,还写出了老师和同学玩游戏的开心快乐。
三、注重个性发展,让创新之花绽放
21世纪是个充满幻想和创造的时代,教师肩负着培育下一代接班人的历史使命,作文教学也必须顺应这个时代的要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1)打开学生思维的暗箱。学生对某一个问题的认识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所以,学生在考虑某一个问题的思路相对狭窄就是必然的,要改变如此现象,教师就应该从思维训练入手,以此培养学生的独创意识。思维分为常规性思维与求异性思维,求异性思维具有多向、反向、外向、交叉和变形等多种特点。世界是五彩缤纷的,小学生认识、解决问题的角度也必然是多维的。教师在教学中要用激励方式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想象,打开学生思维的暗箱,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新课程新理念下的美术教学 篇3
我们知道美术教育更关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那么如何在实际教学中运用现代化的教育艺术手段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引导学生调查探究,富有个性的学习,使每个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发挥呢?
首先,教师以全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结合美术学科的特点进行教学。美术课程标准从美术学习方式出发,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出发,划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为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实践、合作学习提供了机会和平台。如“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强调学生自由表现,大胆设计制作。“欣赏.评述”不仅拓展了学生视野,提高了审美情趣,而且提升了学生的审美品质。“综合.探索”,加强了学生美术创造与其它学科领域的联系,激发了学生主动探求、研究,运用综合知识技能制作的能力。可以说,新课程赋予了很多体验性学习,能让学生结合教材选择适当方法创造恰当的体验学习情景,能让学生在和谐的学习活动中去体验去认知,所以教师要改变陈旧观念,改进原来的课程结构,改变美术教材模式的学习方式和课程评价方式,积极探索研究,创设合理有效甚至高效的愉悦的美术课堂。
高效的课堂需要全面了解学生,精心地准备,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时间和机会,让学生与环境与同伴与老师之间多维互动,充分调动主动性与自觉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精心地准备还包括教师准备充分的与课程学习有关的丰富多彩的知识资料,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空间的问题设置、活动内容。围绕学生的实际如年龄、认知水平、能力水平把握教材知识结构的层次性和整体性,设计优化的课堂教学结构和模式,改进教学组织形式,使教学更适合完成各类不同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在有着浓厚兴趣的学习过程中敢于动手动脑,达到“学为主动”,在轻松愉悦民主的氛围中投入美术教育活动中,从而提高鉴赏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高效的课堂还要改变单一的评价方式,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学生的认知不一、年龄不一、能力不一,所以评价标准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合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并且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更多的给学生以自由,让他们在自由的天地里发现创造,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完善的重过程重创新的评价,不否定,多鼓励,善表扬,促发展。
其次,观念的更新无疑会带动教师对教育教学的创新,尤其美术教学,因为美术本身就是创造性的艺术。所以教师要有创造性的智慧和才能。比如,在“应用.设计”学习领域,教师就必须要自己先有所创造,掌握课程内容后,善于组织课程结构,根据教学实际,挖掘身边应有的素材利用某种表现形式或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或善于巧妙运用,创造出让学生既叹为观止又感觉很近的作品,学生会觉得艺术就在身边,产生跃跃欲试的冲动。也就是说教师要善于创造性地改进或自制各种教学用具。因为教师颇具个人匠心和感情而制作的各种教学用具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好的美术教学和美术作品一样,应该是贴近人关爱人的,应该是能不断启发学生想象、感受、判断等意识,用美术自身的独特价值去构建创新。所以教师还要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方法。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动学习与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密切相关。在课堂教学中,从导课到讲授新课到课堂活动到课堂评价,教师要根据学习目标的不同设疑探究,根据课程性质和教材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启发兴趣鼓励创新。整节课有亮点,有节奏。学生乐于参与主动探索,既学有所得又学有所乐。例如导课这一环节,方法得当设计巧妙,就会让学生在最短时间进入到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中,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无论是温故导课还是激情导课、设疑导课或是创设情境导课等总之一定既引发题意又能调动学习注意力和思维积极性。
现代多媒体的使用,使得美术教学更生动形象直观,变笼统为具体,变抽象为形象,变难为易。所以按照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要合理的选择和创造性的设计教学媒体信息,并在系统中有机组合,形成优化的教学系统结构,切勿形成“黑板搬家”(将讲稿或板书内容制成幻灯片从头到尾播放)。高质量运用教学软件需要教师积极参与开发,在教学实践中反复研究、修改、完善,创造性地使用。例如工艺设计课,多媒体的使用可以把制作的程序图文并茂的展示出来,方便快捷清晰,学生在观看时既学技法又有兴趣。
其三,教法得当,教学手段现代化,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程学习中,教师还要有较强的教学控制能力,能驾驭课堂教学的节奏,灵活处理课堂上的一些个案。比如探究性学习,教学手段变为主体参与的手段之后,学生自我管理与控制的要求相对增加,教师的干预程度会降低,学生容易持续逗留在他们感兴趣的问题上。让他们观看录像他们的思维会“跑题”,这时教师必须及时进行调解和引导,保证自主学习正确的方向。还有当教师讲授一些有争议的内容时,必须有“价值中立”的意识,以不推销自己的观点作为自己的责任,还要求教师始终处于高度敏感和兴奋的状态,时刻悉心聆听学生问题,根据学生发言迅速判断并应对,不要纠结不清,影响课堂进度。另外教师对学生主动学习情绪也要适当调控。当有的学生思维相当活跃,作品一个又一个的要展示时,不妨采取以小组为单位集中参展的形式,以有效地调控课堂时间,烘托气氛。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艺术教学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艺术实践,培养学生创造力,培养他们的求异思维,与时代同步又敢于超越梦想。我想他们定会通过美术学习发挥能力,实现自我价值,在自己的舞台上舞出最美的篇章。
新课程理念下的生物教学设计 篇4
——《减数分裂、遗传规律和变异》高三专题复习
宋平京
随着湖南省新课程多年的全面铺开,高考复习的定位也越来越成熟。下面将结合本人近期网上继续教育的视频学习、自己在一线的多年生物学高三教学和新课改的要求,以《减数分裂、遗传规律和变异》为专题畅谈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感悟。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高中《生物》必修2中“减数分裂”和“遗传规律”是高考的重点兼热点,知识抽象、难记。即使经过一轮的复习,学生对知识的把握仍比较表浅,易将减数分裂和遗传规律割裂。而遗传规律中隐藏着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及伴性遗传的特殊性,再减数分裂的抽象性,学生对这些内容的内在联系很难灵活把握。近两年高考试题的特点,往往将减数分裂、遗传规律和可遗传变异揉合在一起考查,加大了考查内容的迷惑性。为此,将这三部分内容进行整合复习,让学生把握其内在本质的互通。
为上将本专题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理清重要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区别;
2、通过减数分裂的图像解释遗传规律和变异类型;
3、尝试构建减数分裂、遗传规律和可遗传变异的知识结构;
4、加强知识联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的数量变化规律;运用假说演绎法进行遗传实验设计;
2、能用减数分裂的图像解释孟德尔的两大遗传规律和染色体数量变异;
3、尝试构建减数分裂、遗传规律和可遗传变异的知识结构,揭示三者的本质联系。
三、教学过程 典 例 分 析
1、几种性染色体异常果蝇的性别、育性等的分析。
知识回顾
1、回顾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并画出曲线图。
2、回顾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的一般过程——假说—演绎法
3、请画出变异种类的概念图
知识整合
四、教学感悟
本人关于本节课上面的教学设计足以体现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运用了学生为主教师为辅、边讲边练的复习上课方式。
2、通过典型例题的分析、学生讨论等教学手段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知识联系、实现了师生互动。
3、借助知识网络建构,提了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4、在上面的教学设计过程中可以继续增加一个环节“合作学习”,以增强学生对减数分裂、遗传规律和可遗传变异内在联系的理解。
A、请在下图中画出AaBb形成四种配子的情况。
B、请在下图中画出XX的卵子减Ⅰ异常和减Ⅱ异常的情况。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概念教学设计 篇5
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数学教学应当使学生对数学概念本质达到理性认识,同时《初中数学教学大纲》指出: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是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初中数学概念是初中数学知识基础的核心,是学生学好数学知识和培养数学能力的基础,是学生解题出发点和突破口,所以数学概念的教学也应该成为老师的着眼点和落脚点。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中,特别是在初三的复习过程中,很多老师往往重解题而忽略了概念,有时候虽然重视数学概念,但也仅限于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结果导致审题不清,或者应用不当,或者只是迁移能力不强,解题能力不高,遇到新的题型或者出现新知识时束手无策,老师陷入复习题型求全,知识点机械重复的题海之中。
新的课标下,教师应该更新教学理念,重视数学概念;改进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引导学生探索,加强数学概念的理解,以不变应万变来应对新的教学要求。
在新的课表要求下,教师首先要能够更新教学理念,重视数学概念的教学。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有的老师对概念轻描淡写,一代而过,或者即使注重理解,也只是机械的生搬例子,很少注重学生的反应和理解程度,然后就迫不及待的要求学生解题,结果往往造成学生消化不良。比如说在讲解函数时,很多老师只是用书上的图表来解释,很多同学好像理解了,但真正在以后的应用时却又把握不准,无从下手。
同时,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真实感受,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然他们主动去探索,理解概念的本质。在上课之前,老师都会认真备课,找很多的例子,进行比较和说明,以期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但是这种备课只是建立在老师对概念的理解之上,学生对于老师的例子是否能够很好理解并接受,还很难说。如果这时能够把这一环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然后加以归纳总结,并与书本上的概念进行比较,得出数学概念,也许效果会好很多。基于此,本人认为,要想加强概念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
备课取材源于生活
数学的产生和发展,始终与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不可分的联系。任何一个数学概念的引入,总有它的现实或数学理论发展的需要。在进行概念教学的备课时,尽量选取学生熟悉的事例,实践证明:学生参与度高,教学效果明显。从这个事例看出,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新的概念最好与学生熟悉的知识点相近
数学教材的知识并不是孤立的,特别是新课程知识体系的编排大部分呈螺旋式,这样的编排方式对于学生的学习,特别是概念的学习是有很大的好处的。在学习新的概念时,可以利用相近或者相似的知识点进行再加工即可。比如本人在讲单调递增函数时,先给学生举了一个例子,在初中时就讲了一次函数Y=X,Y随着X 的增加而增加,把这句话用数学语言翻译出来,然后在抽象化,就得到了递增函数的定义。由于y随x的增加而增加使同学们在初中经常见到的,所以一点也不会感到陌生,比较容易接受,一下子拉进了学生与新概念的距离。
三、在讲授新的数学概念时,让学生多举例子,多用学生的语言、思维习惯进行教学,并尽可能的让语言幽默风趣
例如有位女老师在怀孕期间刚好上到了《概率》中的随机事件,有个同学马上说“老师,您肚子里的孩子是男孩这是一个随机事件”,这位老师当场对这个例子进行分析,并得出了一个肯定的答案。学生一看老师把自己都当成了研究素材,一方面觉得非常有趣,另一方面觉得概率知识离我们的生活很近。而且还帮着分析,马上来了劲头,纷纷举出了很多生活中的事例。通过这些事例,可以反映出学生的掌握情况,也大大的活跃了课堂气氛,促进了学生的积极参与,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在课堂教学之后的复习过程中,要经常加以巩固,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在生活中也可以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 初中学生的课务多,学业繁重,如果不及时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加以复习,难免出现遗忘,因此,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在有相似的相近的概念出现时,要多加以比较,在比较的同时巩固。在解题过程中,也要借机复习。在本人看来,大多题目的条件都明显的是利用与定义相近的表述来给出,教师如果能让学生先复习定义,然后读题目,并把定义和题目翻译成同一种数学语言,然后加以比较,这样不仅复习定义,而且也教会了学生如何寻找解题的突破口,可谓一举两得。本人所代班级有一段时间学生买体育彩票的比较多,偶然一次被我看见了,他们以为我会批评他们,结果却是我问了他们这样一个问题:你的这张彩票中将的概率是多大,事先有没有通过概率知识研究过?学生一听,马上就和我讨论起这个问题来,我借机让他把概率的
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语法教学 篇6
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语法教学
作者/ 程佳佳周敏
摘 要:高中新课程强调,教师应帮助学生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英语语言技能,夯实语言基础,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创造必要条件。
关键词:英语;语法;教学
由于缺乏耳濡目染的语言环境,学生缺乏大量的语言输入,因此仅靠词汇和听力的输入是不能帮助学生解决在实际过程中所碰到的问题的。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采取的语法教学方法不对,过高地强调了语法的重要性,使得学生掌握的只不过是一堆死的语法规则。因此,在高中阶段,语法教学改革势在
必行。
一、传统英语语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英语语法教学中,教师往往采取演绎法。即,教师先向学生系统地介绍语法规则,而后再举例说明。教师往往要求学生把语法规则、例句先背下来,然后再根据所学的语法规则进行练习。这样的一种演绎法违背了语言学习的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习者的认知规律而言,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往往有四个阶段。首先是认知,即教师向学习者呈现语法现象,然后是发现与探究,接着是分类梳理,最后是巩固复习。然而传统的演绎法教学则完全抛弃了语言学习的这两个阶段――认知和发现与探究。舍弃的这两个重要语言环节,学生所接触到的则只不过是一堆死的语法规则,一堆没有任何语用意义的规则。即使学生将这些语法规则背得滚瓜烂熟,学习者也无法将其用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也得不到提高。
二、新课改理念下的新型语法教学
新课标指出:高中阶段的语法教学,应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出发,把语言的形式、意义和用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努力创设紧密结合学生生活的实际语境,优化语法教学过程。
1.结合教材创设贴切学生生活的语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内在的动力,如果学生对某种活动产生了兴趣,他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因此,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尤为重要。学生往往对于新兴事物和与自己生活相关的事情感兴趣。因此,在创设语言环境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这一学习特点,结合教材创设贴切学生生活的语境。如,人教新课标模块2第三单元,该单元的话题是电脑,语法要点是现在完成时的被动语态。该单元的主要内容是讲述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的影响,内容涉及学生感兴趣的机器人。教师可以利用机器人的发展有效地创设情境,如可创造一个能够做家务的机器人。当你回到家时,你会发现你的机器人为你做了以下事情:
When you get home,you find:
The robot has cooked the dinner.――The dinner has been cooked.
The robot has watered te flowers.――The flowers have been watered.
通过创设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场景及富有实际运用价值的内容,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实际的运用语法知识的能力。
2.合理利用多媒体,创造高效课堂
语法教学中,有许多比较枯燥和抽象的内容。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合理利用多媒体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同时可以合理地利用多媒体,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枯燥和抽象的知识,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如,虚拟语气(Subjunctive Mood)中的重难点if引导的非真实条件句,该句型涉及主句和从句的变化。为了激活学生的兴趣,教师可在课前先放一首英文歌If I Were a Boy。在一边放歌曲的时候,可让学生一边欣赏歌词。
If I were a boy,
I could turn off my telephone;
If I were a boy,
……
学生在听歌和欣赏歌词的`过程中,可以自己发现语言现象,同时也可以揣摩出所谓的虚拟语气表示说话人的愿望、假设、猜测或建议,而不表示客观存在的事实,同时需要通过谓语动词的特殊形式来表现。因此,合理地使用多媒体,一方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可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三、有效地整合语法和作文,提高语法的实际运用能力
掌握语法知识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综合语言应用能力,能力的
凸显则有效地体现在语言的输出环节,即口语与写作。因此,通过作文的形式来操练语法,不仅能够有效地让学生掌握语法现象,
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还是拿人教新课标模块2第3单元的语法现在完成进行时的被动语态为例。我们可以创设一个作文话题“近些年来我们的城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请写一篇演讲稿来告诉外国友人我们城市的变化。通过讲述变化,学生可以掌握什么样的情况使用和如何使用现在完成时的被动语态。
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理念 篇7
一、古诗教学课前导入的艺术
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是学生爱好古诗的开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必须采用新颖的导入方法,它犹如乐曲的“引子”、戏剧的“序幕”,具有酝酿情绪、集中学生注意力、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作用。教师如果能巧妙地运用导入艺术,不但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为顺利展开课堂教学内容奠定基础,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课堂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送元二使安西》)
多媒体出示一副嵌名联:山谷中静 大海上平
师:这是我的学生为我写的一副嵌名联,老师的名字就藏在这副对联里面,你们谁来猜一猜?
生谷平、顾静平、谷静……
师:对了,你们真聪明,老师的名字就叫谷静。我的学生还给自己喜欢的球星写了一副嵌名联,你们猜猜是哪位球星?
多媒体出示第二副嵌名联:三朵梅花 五个西瓜
生(异口同声地):梅西。
师:我国古代的对联讲究对仗、平仄和押韵。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一首古诗,去进一步感受古诗文的韵律美。
小学阶段学习古诗,只需要解决诵读和领悟诗文大意的问题即可,而平仄、对韵超出了学生的学习范围和认知规律。从这个角度来看,以嵌名联的方式导入本课,就不是很妥当,学生很难被超出自己认知能力的事物所吸引。因此教师做了如下改动:
多媒体出示有关送别诗的前半句,教师有感情地引读,学生通过回忆接读后半句。
师:桃花潭水深千尺,。
生:不及汪伦送我情。
师:海内存知己,。
……
改动后的意义在于,老师通过课前活动引导学生积极调动大脑中已有的知识储备,回顾了以往学习或积累过的古诗词,并通过老师情绪饱满的引读感受到了这几句诗共同的感情基调,让送别诗中淡淡的忧伤铺陈于学生心底,为本节课的学习从情绪上定下了一个基调。
二、古诗教学适时拓展开掘的艺术
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阶段应要求学生诵读古诗文,以利于学生的积累、体验和培养语感。整个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古诗量并不是很多,所以在结束了一首诗的教学后,并没有结束这堂课的教学,而以诗带诗,以点带面,将课堂延伸到同一类型的古诗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大学生学习古诗的量。好的拓展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理解诗情诗意,加强积累。
这里的拓展有对诗歌中人物的理解性拓展,能够帮助学生对诗中人物有更多的了解,并帮助他们进一步感悟诗歌的内容和情感,让小学生能更多地接受传统诗歌的浸润,古诗文教学中有必要进行延伸和拓展。
三、古诗教学有效迁移沉淀的艺术
我们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法的指导是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并终生受益的。学法指导首先应该通过教学中的示范性指导,让学生感知学法,领悟学法。这对教师的示范过程就有两点要求:一是应做到线条明确,层次清楚,便于学生发现和领悟。二是应做到难易适度,便于学生尝试和运用。
【案例】(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秋思》)
教师在指导学生分析了《秋思》的诗意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师:现在我们来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学习这首诗的?
生:一开始我们一遍又一遍地读,根据下面的注释理解了这首诗的诗意。
生:我们还四人小组合作交流了这首诗中呈现的画面。
生:还联系了其他诗人的诗句来理解这首诗。
师:我们可以把今天学到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归纳成“四步读诗法”:(1)读出古诗味。(2)说懂古诗意。(3)读出诗中情。(4)想象诗中画。接下来,我们就用这样的方法再来学一首诗。
(多媒体出示《春夜洛城闻笛》,学生依照“四步读诗法”自主学习这首诗。)
通过第一部分的学习,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教师要及时引导他们进行简要回顾,从回顾中发现和领悟学法,再指导学生将发现和领悟到的学法归纳出来,使他们对学法的认识清晰而深刻。但要将知识转化成本领,还是要靠实践活动的训练,让学生在尝试过程中运用学法,把学法内化为能力。
综上所述,古诗词的教学要像教学其他诸如记叙文、说明文等一样,既要注重知识的学习,也要注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更要重视学习方法、学习技能、学习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古诗词学习的本质,自觉运用学法,感悟古诗词理与情,自觉养成自读自悟古诗词、自我积累古诗词的能力。
参考文献
新课程理念下的作文教学 篇8
一、生活如源泉,观察是涓涓的细流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对小学生而言,他们缺少的不是具体的生活,而是缺乏对生活的观察和自我体验。观察是作文的基础。如果离开了“观察”这个习作素材来源,学生只能在教室里,苦思冥想,闭门造车,闹出笑话。苏教版教材中有一次习作是让学生以“喜欢的水果”为素材写作,班里有的孩子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和认识,根本不知道那又大又圆的“西瓜”是怎么来的,于是闹出了“农民伯伯把西瓜从树上摘下来”的笑话。这种缺乏实际生活感受,与世隔绝的封闭式习作训练,必然导致学生习作无话可说,假话连篇,东拼西凑。由于缺乏“源头活水”的灌溉,原本思维活跃、有着丰富想象力的孩子,写出来的东西往往老气横秋,干巴巴,毫无童趣可言。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留心生活,学会观察周围的人和事,走入自然,留心花鸟虫鱼、风雨雷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在日常的语文教学工作中,也要教给孩子观察的方法,为孩子更好地观察和积累习作素材铺路。如《桂林的山水》一课,作者用优美的语言写出了桂林山水美如画,表达了对桂林山水的热爱之情。本文重点要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让学生知道作者在观察时先是整体观察,总写桂林的“山水甲天下”,然后低头观察漓江水的特点是静、清、绿,再抬头观察桂林山的特点是秀、奇、险,最后再环顾四周,发出“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感叹。教师在教学中可借用此观察方法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景物,学习观察的方法,鼓励学生把他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感写在日记里。这样,既丰富了习作素材,又有效地练了笔。
二、书籍是海洋,阅读是淙淙的溪流
要想有较强的习作能力,就必须有丰富的积累,必须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能力。《课标》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小学高年级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教师在日常教学、生活中要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乐趣,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多年来,我带的班多设有“班级图书柜”,让孩子们把家长为自己买的、自己觉得很好的图书带到班级,由班级图书管理员统一管理。每周安排一节课,专门供学生借还图书。每次一人借一本,阅读时间为一周。其间,对自己喜欢的内容作简单的读书笔记,重点引导学生随时积累阅读材料中的好词佳句、精彩片断,下一节借阅前在全班交流本次读书收获。还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习作者是怎样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并鼓励其在自己的习作中大胆应用。“胸有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日积月累,才能使学生增长见识,为习作准备源源不断的素材。
三、日记,留驻心灵的一泓清泉
日记是一个人心语的流露。它是一种最自由、最灵巧、题材最宽广的文章体裁。要让学生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鼓励学生把每天的见闻、感受写进日记,日积月累,写作的素材多了,情感丰富了,记写真实生活的习惯也养成了。但有的老师只图数量,不求质量,硬性要求学生每周日记多少篇。学生苦于应付,多是东拼西凑。不但没有起到练笔的作用,反而造成学生对写作产生厌倦情绪。
为了提高学生写日记的兴趣,笔者改变传统的一人一个日记本的做法,把班里的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由4~5人组成,一名组长负责,写“循环日记”。让学生在轮流书写中互相学习,互相提高。
在“循环日记”的基础上,又采取激励手段和竞争机制,推出 “班级日记”。所谓“班级日记”,即一个班的所有学生用同一个日记本,每天一位,不是老师指派,学生轮流,而是奖励当天各方面表现突出的一位同学。因为是奖励,是荣誉,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在全班同学、家长面前展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为了得到“撰写”殊荣,孩子们每天都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在学习上比,在劳动上比,在守纪上比。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习作兴趣,促进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又加强了班风建设,让孩子和家长对全班同学的习作水平、书写态度有更充分的了解。
四、教师“下水”,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评价 篇9
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程的主渠道之一,课堂教学的成败直接决定新课程实施的成败。而教学评价又是新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新课程实施中具有激励作用和导向性作用,具有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双重功能。因此如何建立具有科学性、导向性和人本性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基于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鲜明特点,我认为在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中要充分注意准确把握新课程的理念和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的基础上应该作以下几点改变:
一、应重新确立评价的立足点,评价的立足点从教师转向学生。
一直以来,课堂教学评价的立足点都是教师,在评价中体现“以教为主,学为教辅”的观念。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关注的无非是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否流畅,教师的教学思路是否清晰,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结构合理,对教材的处理是否做到了重点突出、教学难点是否已经得到了突破等等。在评价中主要关注教师的课堂表现,关注教师是怎么讲的,怎么对课堂进行控制,怎么对学生进行引导,把课堂看成是教师的课堂,把学生看成课堂教学评价的次要因素。即使有些评价关注到学生的行为表现,也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把学生的反应、表现作为教师的教学策略成果的参照物。这样的评价方式忽略了学生作为有能动性的学习主体的特点,是有违新课程的理念的。
本次新课程改革再一次重申: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也不例外。因此,新课程提出,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在课堂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的过程等等,即关注学生是怎么在老师的引导下、建议下学习的。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应立足于通过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如何讨论、如何交流、如何合作、如何思考、如何获得结论及其过程等等学生的行为表现,评价课堂教学的成败成效。即使关注教师的行为,也是关注教师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如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探究的兴趣、如何组织并促进学生的讨论、教师如何评价和激励学生的学习等,来评价教师课堂行为表现对学生的“学”的价值。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应以“以学为主,教为学辅”的原则,从关注教师的“教”到关注学生的“学”,把通常意义上看一堂课的好坏以“看老师教学生教得好不好”为标准变成以“学生有没有在老师的帮助下学得更好、得到发展”为标准。这一标准的转变将对教师教学行为及其相关的教学管理等都带来冲击和启示。
二、应改变单一的评价形式,评价形式应从单一变为多元。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多以量化、封闭、概括的评价为主,这和新课程的理念是相矛盾。新课程的评价在评价形式上强调多样化和灵活性,对课堂教学的评价也应该如此。
新课程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完善的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多的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潜能的开发。这种“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思想,要求对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重点必须由结果向过程、由成绩向态度、由显性指标向隐性指标转移。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重视规范、量化和评比,评价标准一般由一系列量化指标体系构成。而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评价应关注任课教师在教学上的优势与不足,关注任课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这对传统的量化指标体系提出了挑战。因为课堂教学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教育现象,纯粹的、过分的量化描述,容易把教师和学生那种丰富的个性表现泯灭在一组组抽象的数字中,把问题简单化、表面化,甚至引导到庸俗的功利追求。而质化评价则更多的关注内在的、过程性的东西,通过教师和学生的行为表现去把握二者相互作用、促进发展的机制,抓住了教学中最有意义的、最根本的内容,是一种描述性的发展性评价。
质化评价的方法正以其全面、深入、真实的再现评价对象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的人性化优点,适应新课程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根本需要。
另外传统评价中过分具体的评价标准(如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学生举手与回答问题的次数等)会在很大程度上束缚教师的教学。而过分概括的评价标准则显得笼统空泛,会使一堂好课的要求难以落实,也会给评课带来麻烦。因此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应该尽量做到具体和概括的最适当的结合,可以具体评价的内容就采用具体的评价标准(例如教学活动,内容充实多样;学生自主学习有时间、有空间、有实效等方面),应该采用概括评价标准的就应该采用概括评价标准(例如关于学生的情感态度的方面的评价)。
三、应改变评价的主体,重视教师的自我评价。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中,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执行者和操作者的主体地位常常被忽略,只是简单地作为被评价的对象,这是极不合理的,尤其是在新课程这个开放的大背景下。传统课堂教学评价往往以其他人评价教师为主,教师多处于被动受检查、被评判的地位,很少有自己发表意见的机会。尤其是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要千姿百态、异彩纷呈,课堂听课所获得的信息往往不够全面,据此做出的评价也往往有失公正和全面。另外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不仅是传统的教育者,还是新型教学关系中的学习者和研究者;教师不仅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从新课程对教师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发展,尤其是创新能力发展的要求衡量,让教师进行自我评价就十分必要。通过自我评价,可以促使教师不断的自我反思、自我教育,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新课程的推行,对教师评价不再是简单地判定谁是优秀的教师,谁合格或达标,而是和教师一起分析工作中的成就、不足,提出改进计划,促进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在这种背景下如果能为教师列出各方面的标准,让他们进行自我评价,不仅可以成为教师工作总评的重要依据,而且也可以实现帮助教师改进工作的评价目的。虽然自我评价常常会有夸大自己的价值、评定等级偏高的嫌疑,但是这并不妨碍教师会在内心上客观的评价和分析自己的工作和业绩,作出如何改进和完善的决策。促进教师的自我评价其实也是促进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通过评价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最终目的是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提高教学的质量,这实际上也是课堂评价的一个最重要的意义。而推进教师的自我评价可以说是达成这一目标的捷径。
关于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问题教学 篇10
关键词: 新课程 数学问题教学 教学情境
论文摘要:本文从问题教学的前提、问题教学的保证、问题教学的有力保障、问题教学的目的四个方面结合实例对数学问题的教学进行了探讨。
创设问题情境要以真实的、日常的、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情境.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把不同问题、不同的学科知识整合起来,潜心去挖掘知识。教学活动的设计关键在于教师对问题的设计和恰如其分的提问,因此在数学教学课堂中.问题教学尤为重要.可以说数学教学是一门具有丰富问题情境的教学。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下,问题教学有着更深一层次的突破。
一、问题教学的前提是创设问题情境
在教学中创设生动具有情趣的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学习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好方法。
1.创设现实的教学情境
《新课程标准》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数学的学习与发展是为现实生活所服务的。例如,在学习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时,我们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老师手中拿出一块三角形的玻璃.由于不小心被打破成如图1所示的两块.如果照原样到店里配一块.采取什么样的方法。
(1)可不可以将两块全部都带过去配?
(2)可不可以带其中的一块?若能,带哪~块?
(3)从以上二.个问题中你发现什么问题?
这个情境的创设,使知识不再是枯燥无味的“角边角”概念。而是把一个真实的生活情景展现在学生面前。在学生的记忆中,不是角边角,而是那块玻璃所带有的全等三角形的几个元素。这使学生体会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丰富的知识。
2.创设趣味性的教学情境
趣味性情境就是把一些抽象的、枯燥的、难以理解的数学概念,直观地趣味化,游戏化,激发学生情趣,活跃课堂气氛。例如,在教学三点确定一个圆时,我们可以讲一些生活琐事.引起学生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兴趣:有位同学家中的衣柜上的圆形玻璃镜不小心被碰碎了.这个同学仅仅找到一块带有边缘的碎片到镜店就配了一块合适的镜子,请同学们考虑一下如果
是你,你能做到吗?这个同学用什么方法完成的?这样一来,短短的几句话,就可以把学生的生活经历、动手能力、情感体验与数学有机地结合,使学生乐于听,愿意学。
3.创设悬念的教学情境
追求知识,了解知识,渴求知识。是青年学生的天性。创设悬念情境将他们引入一个心欲通而不能,口欲讲而不含的境界,将有益于学生对新知识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推动学生的感情波澜,撞击他们的求知心灵,激起他们的思维火花。例如:在学习乘方时,我采用如下故事:拉面师用较粗的一根面对折、拉直,再对折,拉直„„这样拉20次是多少根,拉次呢?这样一来,学生对这个问题产生兴趣,于是就产生一种渴望的心理去研究,此时他们的学习不用教师强迫,他们是自愿自发的.也容易接受新知识。关键词: 新课程 数学问题教学 教学情境
4.创设综合性学科的问题情境
通过近几年的数学教学发现,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科之间的联系。特别是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这也说明了数学也接近生活,这也为自然科学教学提供了一个展示平台,能够锻炼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如在《反比例函数的应用》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体积与压强的关系。这种教学情境从自然科学中反映了一种数学建模的方式,能够把自然科学的知识引申到数学中来,让学生亲身体验到数学的综合性。
二、问题教学的保证是问题的设计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问题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问题教学的成功与失败。在数学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数学教学中的问题设计有待重新认识。
1.问题的设计应顺应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是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教师设计问题必须符合“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问题的把握应在学生的能力范畴内,略高于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任何高于或低于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都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探索的自觉性。
2.设计应具有开放性
标准指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开放,顾名思义,就是要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更大的空间。从数学角度上来讲,可以从数学问题的已知条件、结论、方案策略等方面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余地。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在不同的角度上.不同的知识水平上,就会给出不同的见解。例如,在讲测量时,我们只需提供给学生一条皮尺
去操场上测量旗杆的高度,其余的就由学生来完成那么不同的学生就会给出不同的答案
(1)用升旗的绳子拉着皮尺去测量:
(2)晴天利用身高与旗杆成影,根据相似,二角形的性质通过测量计算:
(3)也可以利用臂长与到旗杆的距离,再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4)可以利用镜子成像,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5)添加测角仪,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来求解。
这些方法不得不说是好方法,虽然整节课只讲测量旗杆的高度,内容虽少,但知识面广,学生兴趣也非常浓,每位学生都跃跃欲试,真正做到了教学要面向全体。
三、问题教学的有力保障是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适当、准确的提问可以为学生指引正确的思考方向,启发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善教者,必善问”。提问的效果取决于教师发问的技巧。
关键词: 新课程 数学问题教学 教学情境
1.提问应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基础上
在数学教学方面,教师提问最忌讳:“是不是?”“对不对?”这样的提问只能说是哗众取宠,课堂形式搞得热热闹闹,但效果全无。问题的设计要有铺垫,有程序、有轻有重。如在探索数学规律的问题上有这么一个问题:搭一个正方形需要4根火柴棒,如图2所示。
(1)按照图2中的方式,搭2个正方形需要几根火柴棒?搭3个呢?
(2)搭10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
(3)搭100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
(4)如果我要搭n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用n表示.你是怎么得到的?
这种问题的提问从简单到复杂,从特殊到一般.从层层设问的过程中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观察、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提高自己的各种能力,得到相应的知识。
2.提问要把握时机
一个适时的提问,可以在学生的脑海中掀起轩然大波:一个巧妙的点拨,可以使学生从百思不得其解中恍然大悟。两者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益。因此,要精心把握好提问的时机。
(1)在关键点上点拨。当一个学生在学习中.对一个问题进行全身心投入思考时,遇到困难之处.这时教师应及时提问,切中要害。正如“柳暗花明又一村”。学生在精神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从而激起学生更进一步的学习欲望。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满堂问,不仅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会使学生产生厌倦,影响学习效果。这个道理最简单不过了。比如
在计算(2+1)(2‘+1)(2。+1)(2。+1)(2+1)(2“+1)时学生也陷入了苦思冥想之中。在时机成熟时,教师说出了问题的关键,如果在(2+1)前边乘上一个1而且把1看成是(2一1)会如何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此时的心情可想而知。马上想到了运用平方差公式可以解决,这就是教师的成功之处,伟大之处。
(2)在模糊处巧问。在学习中,最容易令学生感到模糊的是概念性的问题。因此当遇到学生模糊,似懂非懂时,教师应及时给予提问,使学生通过问题的回答,对概念性的知识有所了解。
(3)在重点难点处追问。在教学重点和难点时.学生可能对知识点的理解有困难。因此,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全面了解学生,结合可能出现的问题,把握好提问的时机,有层次、有步骤地提出问题。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反思 篇11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教学反思;能力;提高;主体性
反思,是教师自我发展的重要机制,是提高教师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这句话用在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中其实也有深刻的借鉴意义。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写随笔和记录。这些记录是思考及创造的源泉,是无价之宝。
我认为,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反思不仅仅是对教学活动一般性的回顾或重复,而应该是教师置身于整体的教学情境中,从更宽广的社会、伦理及教育层面激发自我意识的觉醒,更重要的是它一种面向未来的教学活动,进行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反思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对教学理论的反思研究
对教学理论的反思指在新课程背景下重新认识研究教学因素及其关系。构成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是教师、学生和教材,三者关系是教师准备教材,教师教授学生,学生学习教材:这就是传统的“教学论三角形”。李秉德《教学论》在三要素之外,增加了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和教学反馈四个要素,这便是“教学七因素说”,七因素的关系是互相影响而又错综复杂的。在新课程新思维的背景下,教师不在是教学的主体,而是引导者,启发者,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反思这些教学因素及其关系,产生了许多新的思考。
2、对教学策略的反思研究
在处理课堂教学大量的动态信息时,新课程要求教师所采用的教学策略和行为须注重指导性、灵活性和最优化。教学策略可以看成为实现某种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教学实施的综合性方案,重点是教学行为,即“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它是教学内容、思路、方法和测评等一系列有助于高效实现教学目标的工作方式总和。比如达成什么目标,如何达成目标,怎样去“面向主流,合理兼顾”,如何根据多种多样的教学内容构思、制定对策以及行动如何体现时代发展的新要求等课题,很有反思研究的价值。
3、对教学艺术的反思研究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教学反思能使自己在后继教学中不再重蹈覆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进行自我反省,收集各种教学病历,归类并对典型案例进行“病理”分析,能不断发现一个新的自我,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教学艺术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内容广泛,包括教学语言艺术、课堂提问艺术、教学板书艺术、教学组织艺术和教态变化艺术等。
4、对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类型的反思
⑴课堂教学活动前的反思
这种类型的反思主要发生在课前准备的备课阶段,它有助于发展教师的智慧技能。教师的智慧技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看能否预测学生在学习某一教学内容时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二是看能否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从目前教师备课现状看,主要存在两种不良倾向:一是照搬照抄现成教案,以“他思”代替“我思”,不考虑班级学生实际情况;二是有经验的教师过分依赖多年积累起来的教学经验,这种习惯性思维使他们不注重对自己以往经验的反思,纯粹凭自己经验设计教学方案,有的甚至以旧教案“一抵了事”。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进行课前反思中可以估计、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的接受方面是否容易,对于容易接受的知识,我们可以预设出有活力的教学环节,这样既可以巩固本节课的内容,又可以调动学生上课的极积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参与面。教师在教学前对自己的教案及设计思路进行反思,不仅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设计的再次查缺补漏、吸收和内化的过程,更是教师关注学生,体现教学“以学生为本”这一理念的过程。
⑵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反思
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所以要求教师必须具备驾驭课堂教学的调控能力。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学生在学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时,出现了哪些意想不到的障碍;你是如何机智处理这些问题的;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出现了争议,你将如何处理;当提问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该生不能理解你的问题时,你将如何调整原先的教学设计;学生在课堂上讨论某一问题时,思维异常活跃,在教学中就应该根据学生的思路和热情,及时调整自己的教案,充分实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根据课堂上的具体情况,适时地调整、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学生能够结合实际高频率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的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⑶课堂教学活动后的反思
这一类型的反思主要是教师课后对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进行思考性回忆,包括对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和学生的表现以及教学的成败进行理性的分析。例如:当学生在学习某些教学难点出现课堂气氛沉闷时,你是如何进行有效调控的;在课堂教学中,哪些教学环节没有按计划进行,为什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还出现了令你惊喜的“亮点”,这个“亮点”是怎么产生的;假如再让你教这一内容,你的教学方案会怎样调整。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 篇12
一、解放课堂,建构净化学生心灵的空间
朱永新教授说过:“没有情感就没有爱,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我们的教育者实在应该好好地体味这一句话,更应积极地行动起来,解放我们的课堂,用爱心去守护童心,让课堂成为净化心灵的家园。对此,我上了《秋天的怀念》这一堂课后有更深切的体会。这是一篇歌颂母爱的情深意浓的文章。学生学完此文后,早已被文中那位“为了孩子,宁愿付出自己一切”的母亲所深深打动。这时学生的情绪感染了我,我及时抓住学生情感的共鸣点。要求学生说一说:“妈妈关心自己的事。”由于有亲身的体验,学生的心灵火种被点燃。话匣子打开了:“妈妈每天早晨,都早早起床,为我做饭,催我起床,妈妈太辛苦。”“有一天,我生病了,妈妈着急万分,对我的照顾真是无微不至。”学生说完后,我又要求学生说说怎样才能让妈妈高兴,做一件让妈妈高兴的事,再写一篇作文,通过这样的教学,我想学生对母爱已有了深刻的认识,今后也能在生活中自觉地孝敬母亲,为母亲排忧解难。
这样的课堂教学,我们才能与学生达到心灵互动、情感共舞的教学新境界,才能欣赏到心灵礼花的绚丽,才能净化学生的心灵。
二、启发质疑,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知识基础不同,产生的疑问也会有所不同。而且,他们总是有所顾虑,担心提出的问题是否会得到老师的肯定,会不会引起同学的讥笑,前怕狼,后怕虎,因而有疑而不敢问,没有质疑的勇气。对此,老师要多加鼓励,增加学生质疑的自信心,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在新课程、新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应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善于设置质疑问难的教学环节,把质疑问难贯穿教学的过程。
(1)课前预习质疑。每篇课文教学前,先布置学生预习,要求在掌握生字新词的基础上,细读课文,考虑哪些地方不明白有疑问,把问题写在笔记本上。学生刚练习质疑时,往往思路不清,提出的问题与课文重点关系不大,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围绕课文中心正确质疑,力求将问题提到点子上,提高质疑的质量。
(2)课中深入质疑。在课堂教学之中,语文教师应该善于引导学生深入质疑。在学生对问题质疑的时候,我们就要仔细听取,认真分析,进行梳理、归类,再质疑讨论、互相交流,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关注生成,引导学生发现课堂的精彩
课堂因生成而美丽。课堂上,我们应当从关注生命的角度,从传统的“教学预设”中走出来,走向动态生成,赋予课堂更多的开放性、动态性和生成性。因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文本的学习重在感受体验。例如,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正在她认真引导学生动情朗读感受邱少云的伟大形象之时,一个学生满脸疑惑:火燃烧这么久,邱少云身上的炸药和子弹怎么没爆炸呢?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议论纷纷。窦老师及时启发学生再看插图、再读课文,与文本展开更加深入的对话。学生在潜心会文与读图中更加感受到邱少云的伟大。这不曾预设的精彩正是窦老师敏于发现动态生成所呈现出来的。
四、结合练说,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理念】推荐阅读: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07-20
数学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设计09-07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开放式教学05-19
浅议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体育教学08-17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探究10-06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地理课程教学设计研究05-19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生物教学反思及困惑07-13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08-09
小议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09-07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实践活动与作文教学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