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的历史教学

2024-08-31

新课程下的历史教学(共12篇)

新课程下的历史教学 篇1

新课程环境不仅为我们开创了新的教学理念, 也要求教师对教学进行探索和改进, 改变以往落后的教学方式, 寻求新理念下历史教学的最佳途径。

一、科学协调教与学的关系

现代教学论把教与学的关系看作:“学这个主体是教主导下的主体, 教这个主导是对主体的学生的主导。”这就明确了教与学双方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共同构成教学活动中辩证统一的两个侧面的关系。只有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得到和谐统一的发展, 才能促进教学的最优化。

1. 珍视学生主体

现代教学研究认为:“既然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认知活动, 这种认知活动必须是能动的、主动的、独立的活动……学生当然是主体。学生主体作用能否发挥, 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有目的地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意图, 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因此, 教师首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 学生的认知风格、起点水平, 以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 制定教学目标, 并不断调控教学, 为学生创造较为理想的认知条件, 有目的地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意图。其次, 教师要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课堂焕发生命力;把创造还给学生, 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让学习充满勃勃生机。为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师对学生的困惑, 不要急于释疑, 应针对实际给予必要的“点拨”, 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感悟、体验, 探索解决问题的方略, 形成自主且自动的创造性学习习惯。再次, 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 要从单向的教师评价转向师评、生评和自评三者相结合, 逐步强化学生的互评和自评, 突出了学生在评价过程中所必须珍视的主体性地位。

2. 张扬教师主导

如果说学校是师生展示生命力的绿洲, 那么在这块绿洲上最为靓丽的风景就在课堂。课堂是教师创造才能、主导作用张扬的场所。当学生精神萎靡时, 要能使他们振作;当学生过渡兴奋时, 要能使他们归于平静;当学生缺乏信心时, 要能唤起他们的力量;当学生茫然时, 要能给以启迪;当学生满怀期待时, 要能读出学生眼里的愿望;要听出学生回答中的创造;要善于觉察学生细微的进步和变化;要能用不同的语言方式让学生感受关注;要能使学生觉得你的精神脉搏与他们一起欢跳;要能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合作, 感受和谐, 得到欢愉、发现惊喜。.

3. 创设互动教学

现代教学是师生实现教学相长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叶澜说过:“互联网给我的震动不在于技术, 而在于它的机制:因互动而生成, 因生成而更新, 因更新而呈现出生命特征。我们通常想到的是把某些内容上网或下载网上的内容或通过互联网进行交往。但是, 我们为什么不反过来想, 把虚拟的网转换成一个真实的师生共同创造的过程。”教师的教以学生的学为依据、为出发点和归宿;学生的学因教师的教而变得富有成效, 充满生机和活力。教与学是一种相互沟通、认同、接纳的过程, 是主体不断消除误解、反思自身、达成自我发展的过程。其结果是和谐相处, 但这种和谐相处并不是无原则的迁就、苟同, 而是寻求共识, 产生视界融合, 不是消灭差异, 而是对差异的尊重、理解, 达到和谐共生状态。在这样的互动教学中, 学生的潜能在教师的启迪下得以开掘, 教师也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体会到生命的价值。

二、唤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沈德立在其著作《心理学》中指出:“兴趣是一个人为了探索知识和认知事物的意识倾向, 有了这一倾向, 学生学习才能表现出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研究表明: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各种感官、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 能够最佳地接受学习信息, 能有效地诱发学生学习动力, 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愉快情绪。历史, 是一门颇具人文性的学科。同样是讲历史, 易中天、王立群、纪连海为什么这样红?他们的讲座为什么那么吸引人?这是值得每一位历史教师深思的问题。笔者认为唤起学习兴趣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构建教师的人格魅力

古人云“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又有“亲其师而信其道”的说法。作为肩负传道、授业、解惑之大任的教育者, 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的身份, 时时处处要身先士卒, 以激情和诗意、卓越与创新、坚韧与刚强、乐观与进取、自信自强的专业型、育人型、事业型教师的人格魅力, 为人师表, 言传身教。我们唯有用心灵感悟心灵, 用品质孕育品质, 用内涵提升内涵, 学生才能兴趣激昂地走向优异、成熟和深邃。

2. 贴近现实生活

历史教学贴近现实生活, 将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历史学科价值的正确认识, 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因此教师要主动构建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使历史素材与鲜活的现实同化为课堂的统一体, 使历史课程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3. 注意教学行为的艺术性

富有艺术性的教学行为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很强的促进作用。教师应能够充分挖掘教学中的艺术因素, 不仅讲得明确, 而且说得动人 (或幽默机智, 旁敲侧击;或情真意切, 如春风化雨;或深入浅出, 如醍醐灌顶;或简明朴实, 如清水出芙蓉。) ;不仅写得正确, 而且书得漂亮;不仅仅是教学时、空、人、物的合理搭配, 而且注重师生双方的心理协调、情感沟通、气氛和谐, 达到课伊始, 趣即生:课进行, 趣愈浓的审美化的教学境界。

三、积极创设合作学习

斯莱文教授对68项关于合作学习法和控制学习法的比较研究进行综合分析, 发现68项研究中有49项显示出合作学习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是显著的。新课程呼唤教师灵活地使用各种教学策略, 捕捉课堂中生成性的要素, 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 信任学生的能力和发展潜力, 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一人奉献一个亮点, 大家就收获一片灿烂。目标明确精诚团结的合作学习, 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 使力量聚集到一起发挥, 使智慧汇拢到一起碰撞, 使得学生在实现团队目标的过程中, 不但从他人那里学到了知识, 分享了经验, 而且也顺利地实现了自己的个人目标。教学中要不断 (下转第184页) (上接第183页) 完善团队横向交流与协作机制, 建立同命运、共荣辱的成就感、归属感、自豪感和责任感。通过一系列的机制创新, 形成学生之间既有合作又有竞争、既有分工又有联系, 比学赶超氛围浓烈的新气象。

总之, 在新课程下, 历史教师理所应当地要让历史学习成为学生生命运动的一种方式, 让学生有尊严有个性有灵性地存在, 让学生有智商更有智慧, 有知识更有思想, 有文化更有教养, 有阶段目标更有远见卓识。这样, 我们的学生一定能同新课程一起自由地呼吸, 舒展地成长。

新课程下的历史教学 篇2

一、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长期以来,历史学科一直被认为是“副科”,家长学生都不重视,导致学习时间保证不了,特别是一些学生认为历史课就是记记背背,没有什么智力含量。只要努力记就一定能学好,所以课余时间学生基本上不学历史,把时间用在学习“主科”上。简单的说就是觉得历史学科学与不学一个样。另一方面,历史学习中确实需要记忆一些知识,涉及到很多的年代、事件、人物、地点等纷繁复杂琐碎的知识点,记忆起来容易混淆,导致很多学生有畏难情绪。为了取得一个理想的成绩,不少学生便对考试知识点死记硬背,成为背诵教材和应对考试的机器,历史课在他们眼里也成了枯燥乏味的记忆课。而在背过之后,考试依旧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打击了学生们的积极性,以致学生对历史课提不起兴趣,课堂气氛沉闷,学习效率不高。

二、有效开展高中历史教学的措施

1.更新备课方式。有许多教师认为,备课只是简简单单地去应付学校的各项教学检查,对于教学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部分教师上课只是基于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授课而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影响了学生的历史学习的兴趣。这种想法固然错误,备课是老师精心准备授课的体现,在备课时我提出以下建议:(1)课前调查学生在本节课上希望学到什么知识,他们对本节课的哪些内容特别感兴趣。(2)利用互联网络,查找一些和教学内容有关的,学生感兴趣的材料,编入课件。(3)加强集体备课,优化个人备课。同一级组组成一个备课组,备课组全体成员定期或不定期地集中在一起,对将要教的内容进行集体讨论。在精心充足备课的基础上传授知识,是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的重要途径。

2.改变教学方式。首先,教学方式要多样化和科学化。教师要转变角色,教师已不再单纯是知识的传播者了,更多的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学生一起讨论问题的合作者、探究者。学生的学习也要充分体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理念。改变过去的填鸭式教学,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看法、观点不随便斥责或施加压力,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的提高。其次,教师应该多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学习更新课堂教学的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架设知识桥梁,调动学生思维。要使学生真正学好历史,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借助知识桥梁,调动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结论性内容较多,这是历史学科的一大特点。部分老师认为历史课没有什么内容好讲,只须向学生灌输结论,他们记住该记的内容就行了。其实高中历史课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认识教材上的结论,而且要使之理解、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初步分析历史问题,老师们要充当学生与知识之间的媒介,帮助学生架设通向教材的桥梁,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培养历史思维。

4.平时多积累历史史料,提高学生兴趣。有句话很有道理: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必须有长流水。历史老师视野要开阔,上至天文,下至地理,都要广泛涉猎。历史是一门包罗万象的科学,跟什么都沾上边。教师在课堂上如果只是一味地讲纯理论的东西,就很容易使课堂变得枯燥乏味,学生听了也会感到没趣。在课堂上,偶尔“天马行空”,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助于他们了解历史的“课外话题”,常能让学生听得津津有味甚至着迷,这既能增长他们的见识,拓宽他们的视野,又能增加他们对学习历史的兴趣。

新课程下的高中历史教学 篇3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历史 师生互动

在新课改深入实施的今天,历史课程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从历史教学内容的设置到教学方法,和传统教学相比均有了很大的改变,并且取得了很多成就。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和手段,都已经被广大教师所接纳,走进了高中历史课堂。作为一线的历史教师,笔者在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有很多体会和经验,在这里总结出来与同仁共享。

1、师生互动,形成和谐融洽氛围

营造民主公平、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必要条件。教学活动必须以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活动为载体。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既要着力于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更要着力于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激活学生善于自主学习的内驱动力,从而形成情感丰富高尚、人格健康和谐,具有坚强意志和锐意创新的素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生生互动关系,创设一个有助于充分发挥学生潜能的氛围,使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学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历程。

2、挖掘资源,教学中灵活运用

在教学实践中,专业术语多的单元,往往出现教师很难在规定的单位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要求的情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灵活地使用教材,特别是要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取舍调整和补充。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灵活调整、挖掘教学内容,使核心内容更清晰明了。这样能够较好地实现课程目标要求。

3、综合锻炼,培养学生的能力

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基础知识、课文中的图表、多媒体教学平台及与基础知识点相联的课外知识等教学资源,这有利于发展学生多种智能、提高的学生综合能力。教师应针对个体学生不同的特点,有目的分层次地发展多种智力。教师还要创设有利于学生逐渐克服自身能够克服的某一方面薄弱点的环境和机会,把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种种表现作为学生学业评价的主要依据之一,以此创设人人尝试成功,获得成功喜悦的机会,激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使教学活动充满生命的活力。

4、展示魅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通过历史必修课,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弘扬民族精神,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历史学科历史文化璀璨夺目、人文特点突出。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资源,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文化熏陶下,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人文素养得到提高。

5、增强历史教学的趣味性

历史是一门知识较繁琐的学科,它所涉及的人或事件均发生在过去,与学生现在所处的时代相距甚远,学生无法亲身体会。在学生眼中,这些人或事件只不过是一些让他们记忆的文字而已,很难产生感情,因而他们普遍认为历史是枯燥无味的。因此,教师要积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除采用直观教学手段展示物品、图片或者影视片段、讲述历史典故外。还可以运用诙谐的语言来讲述历史,将死气沉沉的历史课变得生动活泼,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历史课中一开始就给学生带来愉悦,能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兴趣中进步”。相反。如果一开始就把学科知识拔高,不仅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更会使学生对这一学科的学习失去信心。

6、搭建平台,改变学生学习方式

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参与式、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内驱动力及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热情;要引导学生善于把知识转化为智力和能力。如在达成某一教学目标时,教师可围绕教材的核心内容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思考、讨论相关闻题,弄清“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构建知识网络等。涉及到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评价时,教师要明确要求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注意宏观、微观相结合以及把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是否适应社会发展潮流作为衡量的标准。对社会热点或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教师可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通过自主探究、自主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思辩能力。此外,教师还要保证为学生搭建展示探究成果平台,使学生通过展示成果享受成功的喜悦和体会自身成长发展带来的悄悄转变。

7、多措并舉,建立评价体系

新课程的评价体系主要目标是实现评价的多元性、多样性与可选择性,全面评价学生的发展与进步。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实施多维的评价体系,要注意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恰当组合,互相补充。通过多维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和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在整个评价过程中,教师只是建议者、组织者。实践证明,建立多维的学生评价体系,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完成课外教学活动任务质量明显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也大有进步,还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比较客观、公正地评价人和事的能力。

8、转变观念,加大探究性学习

虽然教师在上岗前都参加过新课程培训,但在具体教学中,新课程理念不到位的问题普遍存在,教师对课标的把握难以真正体现新课标的要求,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欠缺,尤其是教材中容量大、学术性、思辩性强的章节,往往不尽人意,或过于注重细小知识的分析,造成课时紧迫和教学难度增大,或把握不住主线作蜻蜓点水式处理。探究性学习有待全面推进。由于许多教师还停留在看高考指挥棒教学上,依然是广式教育,造成学生的学习压力过大,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时间、兴趣和质量。

浅谈新课程下的历史教学 篇4

一、教师要摆正自己的角色

新课程标准下,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宰。我们教师应成为教学的引导者、促进者。教师要摆脱旧的教学习惯的影响,要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一切以学生的需求为主,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我们历史教师虽然掌握了大量的历史知识,能够灵活运用丰富的教学手段,但这些都是为学生来服务的。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总是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但是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空间,教师会给学生一种压抑感,严重影响学生的发展。因此,历史教师一定要从单一的传授者转变为教学的综合体。古语有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几点一个都不能少。

在传统教学中,一切以教师为中心,只能教师选择学生,而学生没有选择教师的权利,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讲授的知识。在中学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中,在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同时,有些学校根据教材中专题研究的需要,允许学生在所有的历史教师中或其他学科的教师中选择适合自己学习需要的教师,作为研究课题的指导教师,使学生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学习主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达到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

许多历史教师觉得自己是知识的拥有者,所以在学生面前总是一副权威的样子,把学生看做是机械的接受者和简单的教育服务对象。殊不知,学生是有思想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需求,也渴望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高考文综的实施,学生的知识越来越综合化,许多知识已经超出了历史的范畴,但却和历史息息相关。例如,一些历史专题涉及历史、地理、经济、环境保护等学科的知识。因此,教学的过程实际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教师一定要做一个引导者,促进者,在教学的同时,与学生一起学习与相关的文化知识。而且随着网络的普及,学生吸取知识已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许多知识也许我们还没有搞懂,学生已经知道了。所以传统教学一定要向引导型教学转变。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注重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一种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终身适用的学习能力。在历史教学中,我们教师一定要注重利用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教学内容中的许多具有创新能力的历史人物:创立“日心说”的哥白尼、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还有我们中国的祖冲之,他把圆周率精确到了小数点后7位……这些伟大的人物都有着强烈的创新意识。他们敢于质疑前人的结论,敢于思考。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历史人物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大胆提问。

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不能靠简单的鼓励、引导,还要体现在实践中。我们要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是锻炼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发散性。例如,教学时,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式教学,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所学内容展开讨论,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总结规律,概括结论,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发表独特新颖的见解,甚至开展辩论,最后集中到最佳答案上来。这样能激起学生积极探求的心理愿望,促使学生发现问题,诱发创新意识。有时,学生提出的问题,虽然在教师看来非常幼稚,无甚意义,但对学生来说却是一种探索,一种创新。所以,不管学生提出的问题多么幼稚,教师都应该加以肯定、鼓励。这样长期训练,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逐渐增强。教师还可以用历史小创作的形式,组织学生对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写出自己的观点或者见解。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思维的发散性,还可以起到复习作用,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掌握得更加牢固。

三、注重锻炼学生灵活运用知识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的教学要以能力为主,因此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非常重要。当然,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要以精确掌握知识为前提。对学到的基本知识,教师要指导学生加强理解,牢固掌握,这样才能在运用的过程中信手拈来。在锻炼学生运用知识的同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全面性,要保证知识运用的正确性。在训练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对比的形式,使学生通过联想能够想到相近题目的不同解答内容,同时能够通过对类似题目的解答,体会到不同知识有着不同的运用方式。通着这样的对比训练,还可以锻炼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如果在课堂上组织训练,教师一定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不要急于公布答案,要让学生自由思考一段时间,然后再抛出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得到最终的答案。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还可以使学生自己发现知识,从而体验到成就感。

四、注重提高与学生的教学互动

历史教学不应是简单的讲与听,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与学生互动。互动的过程是一个了解与促进的过程。有效的师生互动一方面可以使教师及时了解到学生的思考状态、学习状态,以便于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教学目标,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另一方面还可以有效地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提醒学生正确学习。例如,在教学美国对华政策时,针对美国态度的转变我设置了这样的问题:“美国一向是支持国民党打击共产党的,可是为什么在共产党将要胜利,国民党要逃往台湾的时候,美国为什么没有出兵支持国民党继续和共产党作战呢?”提出这一问题后,我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刚开始,学生都不愿意发言,怕说错了教师批评或遇到同学们的嘲笑。在我的鼓励下,以及带头做了简单的分析后,发言的学生多了起来……课堂学习氛围越来越好,学生踊跃发言。偶尔会针对某一名学生提出的看法,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很长时间。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对历史事件有了正确的认识,还可以锻炼自己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为以后能够良好地开展教学打下了基础。

新课程标准下的历史教学实施小结 篇5

————理念的转变与能力的提高

遂宁中学东校区陈小艳

摘要本文阐述了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的教学理念的转变,能力和素养的提高,新的课堂教学方法的初探,以及在新的形式下如何处理师生关系问题以达到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兴趣。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教学理念教学模式

2010年四川省全面推行新课改,一学年过去了,在历史的新课程教学中,我的感受是很深的。面对新的教材,面对课堂上一群过于活泼的学生,我时常感到黔驴技穷,对于新的问题,新的形势,一年来,我也在不断地探索和反思,最终还是认为历史教学理念的转变和教师能力素养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在新课程标准形势下历史教育的目标要求学生既认识过去也认识现在,既认识世界也认识本国,并且通过对过去事实的认识,做到以史鉴今,进而树立全球一体的思想,更好了解历史和当今世界。

通过一年的教学实践,我得到了以下的四点认识,以供大家参考,并乞求给以指正。

(一)新课标较旧课标更具有现实性和灵活性。

李大钊在研究历史材料时曾说过:“历史是有生命的、活动的、进步的、不是死的”在历史的课堂上,我们到底是教给学生什么呢?其实这个问题我从教十几年来一直在不停地问自己,是课本上的历史事件、人物、时间,还是记住所谓的历史规律。到头来,当他们一个个走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时,他们能从中学的学习中获得什么有益的东西呢?我记得泰戈尔也曾深情地说过:“教育的目的应是向人们传送生命的气息。”让学生们在一生中获得永恒的动力,珍惜生命,珍惜人世间的一切。这才真正是历史教学应该达到的一种目标和境界。但现实中,我们的教学是是为了考试而进行的教学,所以在这个目标之前,首先是要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传统历史教学中,侧重对历史事件发展演变的介绍,形成教师的教学的基本依据是“以本为本、以纲为纲”。以前的教学最普遍的模式是教师教课本,学生记课本,考试考课本,学生对课本上介绍的知识背得滚瓜烂熟,书本以外的东西很少去学习和关注,有关历史了解得太少了,甚至连最基本的历史概念都弄不清楚,比如以往有不少的同学生总是分不清中国的“近代历史”和“近代化”的开端,“手工工场”和“工厂”的区别,除了课本上所说到的人物和事件外,其他的一无所知,你要问他“陈寅恪是谁?凯恩斯是哪国的人?里根主义是什么?”他一片茫然,少得极其可怜的知识,如何构建一种宏大的历史观,如何能够开阔心胸,如何能够走出井底。把课本知识当作绝对真理,没有自己的观点和理解,因而难以形成创新思维能力。在新课程教学中则要改变这种模式,既注重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框架的构建,又要注意让学生基于其原有的知识经验系统,形成灵活的、系统性内化的知识应用能力。1

在多角度多层面丰富理解的基础上整合知识系统,注意知识的应用性和发展性。引导学生多去了解和探究历史,而且要让他们知道历史不是简单的事与人的相叠加,而是一幅幅生动的图画,而且,现实是历史的延续,人的精神与传统是延续的,搞不清楚历史的人就无法认清现实。还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深刻地认识和体会到历史是一个国家民族最深厚的文化源泉和人文精神传承的载体。

(二)新课程在教学中更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和能力的提升

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是老师先介绍课本上的基础知识,然后再让学生在训练中达到巩固知识和目的。新课程标准强调历史学习的过程应为在尝试解决问题中学习,即先发现有思考价值的探索问题,在解决问题中不断获得新的信息,丰富自己的知识,开阔历史眼界,培养历史思维,达到学习的目的。并且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和独立学习。比如在中国鸦片战争的背景中,要注重分析中国清政府的短见和闭关锁国的政策,而且与西方国家的经济和对外政策要作一个对比。可以向学生讲出一些有关的历史小故事,让他们在听和学中自己去体会和思考。我讲了这样的故事:1792年,英国的马戛尔尼率领使团看拜见中国的乾隆皇帝,在这次会见过程中,英国人带来了最新的发明———钟表枪支和机械用品,还有当时战舰模型,英国人满以为满清贵族会感到惊奇,但乾隆却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觉得这些不过是无用的奇技淫巧罢了。马戛尔尼还赠送了榴弹炮等火药武器。但当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发现,几十年前送给清政府的大炮和炮弹都完好无损地摆在那里—————他们从未使用过。在清朝行宫中保留了明朝利玛窦所赠送的《坤舆万全图》,但乾隆皇帝仍不知道英国在哪。马戛尔尼回国后,曾得出这样的结论:“清政府的政策与自负有关,他是想凌驾于各国之上,但是目光如豆,只知道防止人民智力的进步„„当我们每天都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前进时,他们实际上正在变成半野蛮人。”因此,清帝国“不过是个泥足的巨人,只要轻轻一推便可把他打倒在地。”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这样写道:“有史以来,从未有过一个民族面对未来竟如此自信,却对即将到来的风暴如此缺乏了解:”“他们妄自尊大,拒绝开放,囿于传统,满足现状。”在我罗列了这些史实和历史学家的评论后,让学生来自己思考和讨论,他们对于中国在战争之前的状况的认识,这些与鸦片战争的关系,从而对于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和统治者的治国理念的认识,他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存亡和兴衰关系是非常重大的。这比以往我按书本上的一点二点三点原因来一一讲述,更能培养一种历史的责任感和一种大气的精神。

在新的教材中,特别注意运用课后的“谈一谈”“想一想”和史学探究,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运用新近学习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不仅仅是将所学的知识仅仅用在考试练习中,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将实际生活中的难题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这样不仅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还可以开阔思路,学有所用,可使学生既感新鲜亲切,又津津有味,同时还能解决不少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教会学生用最简单、最快捷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达到新课程教育的目的。

总之,新教材能够更适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对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培养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有积极的作用。

(三)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

作为教师,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要注意基本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重视创新意识和实际能力的培养。同时结合新教材,改进教学方法,坚持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式。

在新课程之下,强调的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起一个引导者的作用,我们不是要把多少的历史知识教给他们,而是要引导他们如何在历史的海洋中去寻找到有价值的和闪光的东西,指导我们每一个人的现实和将来的知识。其实就是说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认识事物的过程。我们把这些学生的主体性发挥的愈充分,他们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愈强,学习效果也就愈也。

当然对于教师这个引导者应该具有更高的素质。历史教师应是一个学识渊博,精通教学,勤勉有为,浑身上下散发着浓浓的文化气息的知识分子。历史教师要有一种精气神,这种精气神是自身的素养内涵而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如同“中医治内,而西医治外”一个道理,不刻苦修炼内功,仅仅依靠外力恐怕成效不大。这种精气神是历史教师在长期的历练中和不断的学习过程中造就的。一堂历史课,优秀的教师在那一站,不费一言一词,就可以收揽学生的心灵,课堂凝聚力由此而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一言一行,都是衡量其精神状态优雅与否的一个重要的标准。所谓优雅是一种教学状态,更是一种不断追求不断升华的教学的理想境界,具有用知识修养气质个性等元素武装起来的优雅状态的历史课堂,才是能让学生倾注热情,释放潜能全面发展。

教师的这些品质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和激发学习兴趣。只要有了学习的兴趣,它就可以使人满腔热情地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率,这于丰富人的知识、开发人的智力也有着重要的价值。因此,培养学生健康、稳定的心理素质、设法调动并不断强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新课程标准能否成功的关键。正如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四)指导学生掌握和运用科学的学习模式,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和创造的能力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都知道学生的情况千差万别并且始终在不断地变化,想找到一种现存的学习模式不太可能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于学生的学习技能的培养。老子的名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正体现了这一精神。让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也就使学生学会了学习,让学生学会了创造的方法,也就使学生学会了创造,这样一来,学生原有的知识就会成为不断创新、发展的源泉。

当然,对于历史教师而言,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去探究好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比如说“问题教学法”就是一种特别有效和培养人的能力的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就是学生在预习教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教师将问题进行整理、筛选,然后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备课,再通过课堂讨论或师生的共同探讨或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达到释疑的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下,中学历史课难教、不受欢迎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我们在2013届高一学生入学之初,进行了全年级的问卷调查:其中对历史有兴趣的学生占60%;而对历史感兴趣的原因,是“因为学校开设课程”的学生仅占6%一8%,大多数同学是因为“受历史课外书籍和影视作品的影响”或者“家庭影响”而喜欢历史,也就是说学生对于历史这门科目并不欢迎,但也没有厌恶之心。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以教师和课本为中心,以积累知识、发展记忆和掌握已有的结论为目标,原本丰富生动的历史,为了赶进度,为了考试,变成了枯燥乏味的纲纲条条,学生厌学、怕学就在所难免了。

“问题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习,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出发点,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我发现去激发其智慧的潜能,培养其强有力的内在学习的动机,即把作为人的本质创造精神引发出来。

我们高一历史组的邓伟老师在新课程的探索中,就初步找到了用这种方法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在必修二的第五个专题第二节《蒸汽的力量》这节课堂教学中,邓老师先在课前布置让学生去预习,带着相关的问题去看书,“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的前提和条件。”“工业革命的过程(在英国开展的情况和在其他欧美国家开展的情况)”“工业革命给英国和世界带来的影响”。在课堂上,教师只是作一个引导者,让学生真正地在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中期的世界去感受这场革命所带来的变化。在课堂上,还就一些相关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比如工业革命对于中国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上用一种很平和的声调去引导学生,让他们在历史中学会去思考,用明亮的眼睛去看世界,用清晰的头脑去认识历史。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是因为思维从问题开始,创造力从问题开始,问题也是深入学习的起点。当然这种教学方法只是诸多方法中的一种,它要求教师要有信心和耐心指导他们去学会预习和质疑。而且这种教学方法对老师的要求是很高的,不要看老师在课堂上的几点引导和总结,他其实是教师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种表现,这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提高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教师的知识面不仅要专,而且要广,教师要有新的教育观念和一定的理论功底。有课堂上有时学生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有的十分冷僻,有的教师也难以给予准确的回答,比如说在《自由放任的美国》的这一节,有的同学提出,“1929年开始的大危机对于中国和苏联有影响吗?社会主义国家也有经济危机吗?”《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有的同学问了,“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危机比30年代的更大吗?那为什么没有引起大战呢?这个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制度发展的情况如何?里根政府缩减政府的财政支出会影响到国家的福利政策吗?”要一一地解决这些问题,还是需要老师去好好地作一番准备工作的。

有时老师可以提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让学生去认真查阅资料,思考问题。如:在专题七的第二节内容的讲解时,老师可以先提问“苏联的斯大林模式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关系”。引导学生去思考。实际上这个问题中要求学生在看书后,要清楚斯大林模式的特点和影响,而且还要把前面有关中国现代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内容相对比。老师在学生看了书和讨论后,还是要向他们讲清楚二者的关系。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曾经

把苏联当成“最好的先生”,在毛泽东的倡导和号召下,全国掀起了深入人心学习苏联的高潮。这个学习,既取得了重大成就,也有不少的失误,尤其是在经济体制和文化建设上,存在突出照搬照抄的毛病。毛泽东后来说:“因为我们没有经验,在经济建设方面,我们„„几乎一切都是照抄苏联,自己创造很少。这在当时是完全必要的。”但在学习中也出现了简单化和绝对化的毛病,有时把苏联的短处也学来了,甚至认为苏联的经验是“不能有丝毫怀疑的。”但中国的政治体制不是照搬苏联的。我们是建立的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苏联是无产阶级专政。我们没有采用苏联共产党一党独存,一党执政的体制,而是形成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了民主党派和各级政协,就使中国的政治体制有弹性,利于应对紧张的政局,没有搬用苏联的联邦国家结构形式,而是建立了单一制的国家,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文革后,站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开始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工作中心,结束了半封闭的状态,开始对外开放,同国际接轨,实行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从而使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中国与苏联在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方面的关系,并激起他们对于历史探索的兴趣。

在新课程标准下,还要注意师生关系,因为师生关系是教学氛围中最重要的一个要素,建立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型师生关系是一切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必要前提。在当下有不少的人认为在教育成为一种产业,而且已经在面向市场的情况下师生关系是一种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老师要树立一种为学生服务的意识,甚至有人鼓吹学生是上帝,对于学生只能用夸和奖的方法,不能去罚和惩,而我则以为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我们强调师生关系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信赖的朋友关系。在学生尊重老师的同时,老师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劳动。对于学生的学习错误虽然不能不给以理睬,也不能粗暴简单的训斥讽刺,但是必要的适当的惩罚是需要的,学生在内在动力形成后,外部的因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进一步激活和加强学习的能力和动力。当然,切莫过于严厉,并且注意方式方法,要在不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的前提下去“惩罚”。因为“惩罚”的目的是使学习者获得矫正信息。

在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对于传统教学思想中的精髓我们不仅要继承,而且不要进一步发扬,如孔子说的“因材施教”“诲人不倦”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思想,重视启发学生学习的自觉与主动性,对学生而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提倡学习中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并且强调复习功课的重要性,“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要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做到“举一反三”。我们也可以运用新的教学手段,如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在备课中,要做到一个教研组进行集体备课,相互地探讨和借鉴。

总之在这一年的新课程的教学中,我们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特别是对于教师的能力和课堂的有效教学有了一些以上的感受。

主要参考书目: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2.《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高等教育出版社)

3.《现代教育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4. 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

5. 《新华文摘》(人民出版社)

浅议新课程下的历史教学 篇6

一、在三维目标达成的过程中不能忽视“知识”目标

基本的历史知识包含重要的历史史实和基本历史线索两部分。知识是基础,学生只有在掌握基本的历史线索和具体的历史知识的同时,才能形成历史学习的初步能力,才能真正学会学习,才会产生爱国主义情感、正义感、社会责任感以及正确的生活态度、做人态度和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通过师生的活动,最大限度地充实和丰富教科书所设计的历史基础知识的框架,使文字知识“活”起来。

二、实现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不能走“形式”

《历史课程标准》提倡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给学生学习历史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老师们积极探索多种教学形式,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在这些活动中,让学生可以投身其中直接参与教学,师生、生生之间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

三、确立学生主体地位不能轻视教师的作用

“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已经成了广大历史教师的共识,除了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供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外,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方式,掌握学习策略,同时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与学生一起去寻找真理,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向导。

四、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不能走进多媒体教学的误区

我认为,历史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明确目的。使用多媒体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从头到尾地演示课件,是很难在稍纵即逝的信息中把握一节课的知识结构。其次,要合理安排多媒体,所用的时间过长,频率过快,不利于实现师生互动,教师没有时间搜集学生反馈来的信息,学生要不停地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去适应,来不及对知识内容做深入细致的思考,事实上他们真正参与课堂的机会被多媒体剥夺了。再次,要调动学生,任何教学手段的使用都要尽可能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应该明确,多媒体教学不是万能的。

总之,新课程改革才刚开始,需要我们不断去努力,不断去学习,更好的使我们的课堂活跃起来。同时还应该牢牢的把握课改的方向,这样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才不会乱,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 篇7

一方面, 长期以来, 历史学科一直被认为是“副科”, 家长学生都不重视, 导致学习时间保证不了, 特别是一些学生认为历史课就是记记背背, 没有什么智力含量, 只要努力记就一定能学好, 所以课余时间学生基本上不学历史, 把时间用在学习“主科”上。简单的说就是觉得历史学科学与不学一个样。另一方面, 历史学习中确实需要记忆一些知识, 涉及到很多的年代、事件、人物、地点等纷繁复杂琐碎的知识点, 记忆起来容易混淆, 导致很多学生有畏难情绪。为了取得一个理想的成绩, 不少学生便对考试知识点死记硬背, 成为背诵教材和应对考试的机器, 历史课在他们眼里也成了枯燥乏味的记忆课。而在背过之后, 考试依旧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打击了学生们的积极性, 以致学生对历史课提不起兴趣, 课堂气氛沉闷, 学习效率不高。

二.有效开展高中历史教学的措施

1.更新备课方式。

有许多教师认为, 备课只是简简单单地去应付学校的各项教学检查, 对于教学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部分教师上课只是基于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授课而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情况, 不能做到因材施教, 影响了学生的历史学习的兴趣。这种想法固然错误, 备课是老师精心准备授课的体现, 在备课时我提出以下建议: (1) 课前调查学生在本节课上希望学到什么知识, 他们对本节课的哪些内容特别感兴趣。 (2) 利用互联网络, 查找一些和教学内容有关的, 学生感兴趣的材料, 编入课件。 (3) 加强集体备课, 优化个人备课。同一级组组成一个备课组, 备课组全体成员定期或不定期地集中在一起, 对将要教的内容进行集体讨论。在精心充足备课的基础上传授知识, 是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的重要途径。

2.改变教学方式。

首先, 教学方式要多样化和科学化。教师要转变角色, 教师已不再单纯是知识的传播者了, 更多的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与学生一起讨论问题的合作者、探究者。学生的学习也要充分体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理念。改变过去的填鸭式教学, 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 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看法、观点不随便斥责或施加压力, 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的提高。其次, 教师应该多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 学习更新课堂教学的方法, 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架设知识桥梁, 调动学生思维。

要使学生真正学好历史, 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借助知识桥梁, 调动学生思维,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结论性内容较多, 这是历史学科的一大特点。部分老师认为历史课没有什么内容好讲, 只须向学生灌输结论, 他们记住该记的内容就行了。其实高中历史课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认识教材上的结论, 而且要使之理解、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初步分析历史问题, 老师们要充当学生与知识之间的媒介, 帮助学生架设通向教材的桥梁, 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 培养历史思维。

4.平时多积累历史史料, 提高学生兴趣。

有句话很有道理:要给学生一杯水, 老师必须有长流水。历史老师视野要开阔, 上至天文, 下至地理, 都要广泛涉猎。历史是一门包罗万象的科学, 跟什么都沾上边。教师在课堂上如果只是一味地讲纯理论的东西, 就很容易使课堂变得枯燥乏味, 学生听了也会感到没趣。在课堂上, 偶尔“天马行空”, 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助于他们了解历史的“课外话题”, 常能让学生听得津津有味甚至着迷, 这既能增长他们的见识, 拓宽他们的视野, 又能增加他们对学习历史的兴趣。

5.注意与现实的结合性。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历史教学 篇8

一、以人为本, 根据高中历史教材特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下, 高中历史教学以师授生受的单向式教学方式为主, 教师讲得口干舌燥, 身心俱疲, 而学生却感到毫无兴趣, 听得昏昏欲睡, 考试前就靠死记硬背应付考试, 等高考考完了, 就把学过的历史知识忘得一干二净, 无法提高历史内涵和人文素养。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一改过去全用文字排版的呆板面孔, 用绿灰、紫灰和黄灰色等淡雅沉稳的色块来切换教材不同内容的各个界面, 并配以与教材文字内容密切相关的重要历史人物的照片, 反映历史事件的插图, 以及关于历史事件的示意图, 等等, 以象征历史风云的双勾线云纹, 作为版面的页眉和页脚, 既具有历史的沧桑感, 又蕴含着丰富的审美情感, 给读者既一目了然又赏心悦目的感受, 充分体现以人为本, 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 感到历史所记载的内容不是古老陈旧而枯燥无味的理论, 而是汇集了一系列活生生的人物和真实的政治历史事件的涓涓细流而成的历史长河, 让学生便于记忆和学习。因此, 教师要在历史教学过程中, 充分利用教材图文并茂的特点, 结合“有声有色”的多媒体课件等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直观教学, 并通过讲历史故事、猜谜语, 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扮演角色演历史课堂剧, 组织学生观看关于历史内容的如《大汉天子》、《雍正王朝》、《走向共和》、《建国大业》等电影和电视剧等, 拓展课堂教学容量, 有效激发兴趣, 寓教于乐地享受历史学习的过程, 体验学习的乐趣, 不用死记硬背就理解掌握并巩固历史知识, 并沉浸其中, 形成越学越有兴趣的良性循环, 为掌握历史知识和技能, 将来更好地学习和运用历史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相信学生能力, 给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空间和时间。

高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思维独立性, 在形象思维发展成熟的基础上, 分析、归纳、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大大增强, 因此, 教师不能再像对待小学生与初中学生那样, 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处处不放心, 在讲解的时候条分缕析地过细过详, 进行包办代替式的越俎代庖, 而学习效果却事倍功半。为了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要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 首先尊重学生人格,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中得到全面发展, 还要发挥好教师的引导作用, 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情感价值观目标和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等三维目标, 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空间和时间, 让每个学生都有充足的思维空间自由发挥特长, 对教材内容进行自主学习, 在遇到疑问的时候, 在独立思考, 百思不得其解的基础上, 再与同学合作交流解决问题。还要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 拓展和迁移知识, 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解决当前遇到的社会问题。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每个学生的参与意识, 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提高教学效率。如在学习必修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时, 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浅显易懂的课文和合作讨论, 再联系美丽的牛郞织女神话故事, 很容易就可以总结出古代农业的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和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两个特点。下一步就要引导学生不浅尝辄止, 拓展思维进行探究性学习, 为什么今天我国要采取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改革和改革开放的国策?联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政治原理, 以及汉唐在中国历史上为什么繁荣富强成为世界强国的历史事实, 即我国古代农业先进而发达, 近代我国为什么会落后挨打?这是因为封建王朝受根深蒂固的小农经济思想影响, 重农轻商采取闭关自守的锁国态度, 使近代工业不发达落后于世界。而今天共产党所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有目共睹的是我国在日益富强, 国际上的地位在日益提高。

三、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增长知识与才干。

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标准提倡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 可以有效地让学生在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与沟通中学习知识和增长才干。教师要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 改革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格局, 创设师生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 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爱和来自班集体的温暖, 而不能以成绩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来评价学生, 不能因为有的同学有的科目学得不好就为这个同学打上“差生”的烙印, 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只重视成绩好的所谓“优生”, 而忽视甚至轻视和打击成绩较差的所谓“差生”, 这种差别对待会让“优生”感到骄傲自满和较重的学习压力, 不利于学习, 而对于“差生”们来说, 会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和挫败感, 产生“破罐子破摔”的自暴自弃思想, 更会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如在学到高中历史选修二的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时, 就可以让学生在充分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有组织、有纪律地进行合作学习和讨论, 让学生以合作学习班的方式, 把课堂变成“多言堂”, 如把学生分为两组, 一组搜集关于“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另一大组搜集关于“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大众传媒的变迁”, 要把每个人要搜集的资料分工到具体每个人。“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努力使每一个同学都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爱好, 为班级和小组作贡献, 让每一个同学都得到班集体的认同感和荣誉感, 得到成功的体验。

综上所述, 教师要在历史课堂教学中, 以学生为学习主体,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能力, 提高历史课堂效率,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3.

[2]吴鹏森, 房列曙.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浅谈新课程下的历史插图教学 篇9

一、以图为路, 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

美国现代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 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在历史教学中, 学生对老师所讲的知识感兴趣, 他的注意力就能集中, 教学效果就好。而一节课能否有个好的开头, 直接影响到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利用插图, 精心设计导语, 是众多导入法中的一种, 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效果显著。历史插图再现历史现象或事件, 使抽象的历史概念更加形象、直观, 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如教学《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一课, 首先引导学生看《秦始皇图》:秦始皇头戴冕旒, 身着龙袍, 踌躇满志, 左手执剑, 右手指点江山。从装束到神态, 都可以看出这位始皇帝的雄心、威严和胆识, 这样一下就吸引了学生,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他在中国历史上起着什么作用呢?学习本课, 大家对他就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通过这一看一讲一问, 学生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到课文的学习上来, 并在求知欲的作用下, 积极思考,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从而顺利地入门。

二、以图开路, 激活思维, 突出重点

历史思维就是以历史材料为依据,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认识和解决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的思维活动。历史插图教学, 能引导学生在获取历史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历史认识, 从而发展历史思维能力。例如有一幅漫画 (摘自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的英国《笨拙》杂志) , 其中的美国总统威尔逊对美国鹰说:“啊!我把你变成了一只多好的鸽呀。”在教学中, 引导学生分析和理解这一漫画。通过观察, 进行联想, 必能看出该漫画反映的是美国实施的所谓的“中立政策”。用阶级观点分析历史现象的实质, 可以得出美国垄断资产阶级这一政策的实质仍然是对外扩张, 因为鹰嘴里的橄榄枝虽然象征和平, 但鹰的好战本质是无法改变的。

教学实践表明:刺激强度大、变化大、形象有趣的材料, 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促使学生进行积极思考, 加强学生对重要知识的无意注意, 起到强化记忆的效果, 进而达到深化主题、画龙点睛的目的。一般来说, 历史书中的插图是课本内容的重要体现。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重大事件及古代遗存尽入画幅, 成为大脑兴奋的催化剂, 它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比如《共产党坚持敌后抗战》一课中, 插图《地道战剖面示意图》和《民兵布雷图》就起到了开路作用。只要抓住这两幅图的本质, 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引导, 主题就会深化, 重点就会突出, 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以图引路, 化繁为简, 突破难点

对初中学生而言, 形象直观的材料, 比长篇大论更容易接受。新编历史课本图文并茂的特点, 为教学难点的突破起了辅助作用。如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中古欧洲社会》一课介绍等级森严的西欧封建社会, 旧教材尽管用了大段文字来说明, 但学生却不易消化, 在教学中费时费力。而课改后的历史课本使用了《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用一棵主干、支干、树枝衍生的大树, 形象地表明了宗法制度的形成和嫡长子继承制的特点, 把抽象、空洞的材料具体形象化了, 生动地说明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具体情况。插图教学通过教师引导, 学生易掌握、印象深, 在不知不觉中攻破了难题。

四、以图作路, 注重观察, 培养能力

观察, 是一种知觉活动, 观察能力是感知能力中最重要的部分。诱发学生对历史材料的观察兴趣, 是培养学生观察力的第一步。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而言, 历史插图有着独特的优势。例如《重重压迫下的法国农民》中, 教士和贵族两个人压在骨瘦如柴的农民身上, 他们养的鸽和鸟正在吃农民的庄稼。各种催债单压得农民喘不过气来, 他靠唯一的一把锄头支撑着身子, 揭示了法国封建等级制度下农民的深重灾难。这样, 变抽象空洞为形象具体, 让学生那双好奇的眼睛对历史材料进行直接观察, 把这个形象的材料印入脑海中, 历史概念就在这个过程中建立起来了。

历史学习中的观察不是漫无目的地看趣味画, 而是要以提高学习效果为目的, 因此在运用历史插图教学,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时, 教师要指导学生明确目的, 掌握方法或要点, 尽可能提出问题, 使学生形成观察——思考———总结的良好习惯。例如讲授二战后苏美争霸时, 用幻灯机播放《1962年的漫画:赫鲁晓夫与美国总统肯尼迪》, 并让学生根据以下问题观察思考: (1) 漫画中这两个人是谁?他们坐在什么东西上, 在干什么? (2) 从漫画中你能判断他俩的情况吗? (3) 漫画反映了当时什么历史事件? (4) 这幅漫画是否正确反映了当时苏美的关系, 请具体说明你的回答。学生通过观察思考, 就能得出这样的结论:漫画中赫鲁晓夫和肯尼迪坐在导弹上比赛扳手劲, 赫鲁晓夫大汗淋漓, 而肯尼迪的手随时准备按导弹钮。这幅漫画反映了当时苏美争霸的事实。

浅谈新课程下的乡土历史教学 篇10

一、乡土历史教学有利于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

前苏联的加里宁说过“家乡是看得见的祖国, 祖国是扩大了的家乡。”我国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教授也这样说道:爱国主义并非空泛的口号, 爱国必先爱家, 只有了解家乡的历史和文化, 才能热爱她建设她, 进而热爱我们的祖国。他也呼吁:社会各界都要重视乡土教育, 尤其是要在中小学广泛开展乡土教学, 要让我们的下一代从小就知乡爱乡。为了有效的实施爱国主义教育,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重视乡土历史的挖掘和利用。如学习《华夏之祖》一课, 可以补充介绍南通的历史沿革:南通在距今五、六千年前开始就有人群在当地居住, 市区一带在晋朝以前为江口海域, 南北朝时始成沙州, 初名壶豆洲, 后名胡逗洲。后周时改名为通州, 属扬州管辖。宋朝时一度称崇州或崇川, 不久复称通州。辛亥革命后废州立县, 称南通县。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对悠久的家乡历史的认同感, 进而认识到祖国历史渊远流长, 激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学习《中外的交往与冲突》中“戚继光抗倭”一目, 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南通历史上的抗倭英雄曹顶, 由学生讲述曹顶的事迹或由教师补充相关史实。这样就拉近了学生与这场反侵略正义战争的距离, 曹顶、戚继光这些民族英雄的形象也更显亲切, 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的强烈爱国主义情感也会油然而生。再如学习《新中国的成立》一课时, 可以引导学生收集南通历史上为新中国的成立牺牲的革命烈士的相关资料或组织学生参观南通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样学生就能更好的体会新中国的成立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 理解五星红旗是烈士用鲜血“染”红的, 从而更加热爱家乡, 热爱祖国, 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二、乡土历史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对于自己生长的家乡有着特殊的感情, 他们对于家乡的山山水水, 草草木木有着浓厚的兴趣, 他们渴望了解家乡的人文历史和发展现状。在历史教学中乡土历史的挖掘必然能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学习近代史《民族工业的发展》一课, 我就引导学生联系唐闸的大生码头和钟楼。我们的大多数学生都去过唐闸, 对大生码头和钟楼有着感性认识, 所以立刻激发了的学习兴趣, 他们侃侃而谈, 谈到了大生沙厂的老车间、唐闸的老马路和旧工房、一工小和敬儒中学。接着我又引导学生思考:南通为什么被称为“中国近代第一城”, 学生们踊跃发言, 他们提到了南通博物苑、更俗剧院、师范学校等等。最后我还布置学生进一步收集资料, 选择一个角度撰写《张謇与近代第一城》的小论文。在这一课的学习中, 由于充分利用了乡土历史课程资源, 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 充分了解了张謇对家乡南通所做的贡献以及他在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史上的地位, 自然而然的树立了报效家乡、报效祖国的志向。再如《改革开放》一课, 南通是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 但教材中几乎没有涉及到南通的内容, 这里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家乡改革开放成果展示活动 (布置学生收集南通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发展、文体事业、教育事业、交通建设等方面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和取得的重大成就, 以图片或文字的形式呈现, 最后在课堂上交流) 。对于这样的活动学生是有极大兴趣的, 而且南通的发展是他们看的见、摸的着的, 是他们亲眼目睹、亲身经历的, 他们很容易就能找到相关的资料。通过这样的活动, 既加深了学生对家乡的了解, 同时也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改革开放对家乡发展所起到的推动作用, 进而更好的理解改革开放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教学实践的过程证明乡土历史教学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使学生主动地思考问题、探求知识, 使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

谈新课程下的高中历史教学 篇11

一、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中学历史教学

由于历史教学的特点,很多中学在历史教学中开始尝试着采用信息化教学方式,一定程度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然而由于多方面因素的限制,中学历史信息化教学机遇与挑战并存。信息化给中学历史教学带来了机遇。信息化教学改变了历史教学的传统模式,使历史课面目焕然一新。长期以来,特别是新教材的应用,初中历史思辨化的倾向十分突出,同时也增加了课堂的沉闷气氛,教师头头是道地论证,学生被动地听课,学生厌烦历史课的情绪日益增加,课堂效率大大下降。信息化教学的应用,使历史课堂面目大变,以学生为中心、生动的画面、丰富的资料和图片、充满感染力的解说,深受学生喜欢。课堂效率大大提高,课后又可通过网络教学资源加深学习,学生学习历史课的兴趣也大为增强。近几年来,中学历史教学信息化发展迅速,一方面,它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弊端,对历史教学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另一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历史课件制作和网络化教学中单纯追求形象直观、动感和色彩而忽视学科内容。历史课件和网络化教学的直观、生动是其优点,但很多教师在制作课件和建设历史网站的过程中,片面追求课件的形象性、生动性,而很少思考这个形象性、生动性会对课堂教学起什么样的作用。实际上片面追求形象性、生动性,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从课堂中心转移到画面的生动形象、声音的变化多端等方面,从而弱化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课堂教学目的,更谈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的老师制作的课件和网站,色彩艳丽、动感十足,四通八达,确实能够吸引学生,但易喧宾夺主,历史课程本身的教学目的、知识体系和规律得不到充分体现,历史学科本身的特点和魅力也没有体现出来,学生从中不能体会历史思维的乐趣和感受历史情感的熏陶。由于信息化教学手段存在着不可马上解决的制约因素,即便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制约因素不存在了,传统教学手段的优势也是任何先进的机器替代不了的。所以信息化教学手段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手段。它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既不能夸大信息化教学手段的效应,也不能否定传统教学手段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优化中学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二、培养高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过程,是在表象、概念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一系列认识活动的过程。思维能力便是人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在传统教学中,中学生对历史学科形成的概念却是“死记硬背”。许多学生平时根本不重视历史学科的学习,考试时就突击背几天去应付。要扭转这一局面,历史教师要更新观念,改变教法,自觉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思维训练为主线”的原则,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懂得历史是一门思维性很强的学科,是社会学科的必修课,有其他学科不能取代的功能。从而逐步改变学生学习历史的态度,提高学习历史课的兴趣;进而再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归纳、概括、综合等思维方法,促使学生主动拿起“思维”这一武器,积极运用各种思维方法和逻辑形式梳理各种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分析各种历史现象、历史关系,并重新归类组合,形成眉目清晰、条理分明的历史网络图,自觉摈弃死记硬背的陈旧学习方式,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三、培养高中学生概括理解能力

谈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 篇12

一、分析新教材结构, 加强模块联系

高中课程在内容上做了大胆的调整和更新, 它不像旧教材用两本书, 按通史体系展开介绍, 也不仅仅局限在中国近现代史。而是用三本书、分三个模块, 分别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个方面来叙述古今中外合编的历史。这就出现了教学内容的反复、啰嗦。比如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 必修一、二、三三本书都有重点介绍;“欧共体”“欧盟”等内容在必修一、二中也都有出现, 而且也是重点内容;“同盟会成立”的内容必修一、三也都有重点介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分模块分别对古今中外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进行教学, 还要对各模块知识进行整合, 加强不同模块之间的联系, 尤其是高一会考复习时, 更应注意加强联系。通过思考, 本人认为, 各模块之间可以联系的专题有:必修一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和必修二专题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必修一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样化趋势》与必修二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必修一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与必修三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必修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和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等等内容均可通过比较进行教学。

二、以人为本, 变“教书”为“铸魂”

传统的历史教学同其他学科一样以“教书”为主要目的, 以培养学科后备人才为手段, 这种只见学科不见人的教育观从根本上有违教育的本质, 也使得中学历史教学丧失了其生命力。但现在让我们欣喜的是, 随着历史本位的回归和新课改的进行, 新《历史课程标准》已把思想教育目标修订为较为具体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中可以明显看到, 它突破了以往单纯的政治教育的层面, 注重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 把历史教育的社会教育功能与人的发展教育功能结合起来, 目标更明确, 且更具有实际操作性。

所以我认为在历史实际教学中, 应以人为本, 关注学生身心的成长、人格的提升, 服务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 变“教书”为“铸魂”。让学生认识生活中的历史, 让学生历史地认识生活。从“知识本位”转向“育人为本”, 通过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 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实现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 实现育人的功效。

三、因材施教,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学生是有差异的, 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 我们所采取的教育办法, 也应有所变化。面对平时学习态度差, 不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的学生, 如果采用惩罚的办法往往达不到我们追求的效果, 针对这种情况, 我们首先应摸清学生学习不好的症结所在, 然后心平气和地和学生座谈, “对症下药”, 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 从而转为主动学习的源泉;对于学习成绩不错, 心理素质不好的学生, 教师又要起一个心理咨询师的作用, 加强心理疏导、增强其耐挫能力的训练, 提升学生学习必胜的信心。在教学过程中只有从实际出发, 因材施教, 我们的教学活动才能收获丰收。

四、求新激趣, 提高效率

高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 高中历史教育无疑成为思想教育的重要媒介和载体之一, 作为我们历史老师肯定都能充分认识到历史教育在国家生活和培养下一代工作中的重要性。但是可能因为我们的教学设计缺乏生动和闪光的地方, 使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出被动和消极, 以致影响了历史教育功能的发挥。我认为老师最好站在学生立场去换位思考, 尽量按照他们的认知水平, 并通过可以引起学生思想共鸣的东西来作为教学思路的设计基本点。学生并不冷漠, 他们是热血和激扬的, 老师应多借鉴历史发展和人类生活的成败得失, 多帮助学生体会人与社会和谐共处的真谛等, 如果师生共同努力, 我想我们的历史学习是会激发起学生了解历史的热情, 培养起他们关心现实、认同高尚的精神气质的。

“以学生发展为本, 基于学生发展, 关注学生发展, 为了学生的发展”, 这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笔者认为作为高中历史老师应尽快确立新的课程观, 并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采取相应的措施, 争取实现一系列教学行为的转变, 来共同迎接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到来, 推动我们的教育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 .

上一篇:听课兴趣下一篇:新十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