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历史教学(共12篇)
新课程理念下历史教学 篇1
新课程环境不仅为我们开创了新的教学理念, 也要求教师对教学进行探索和改进, 改变以往落后的教学方式, 寻求新理念下历史教学的最佳途径。
一、科学协调教与学的关系
现代教学论把教与学的关系看作:“学这个主体是教主导下的主体, 教这个主导是对主体的学生的主导。”这就明确了教与学双方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共同构成教学活动中辩证统一的两个侧面的关系。只有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得到和谐统一的发展, 才能促进教学的最优化。
1. 珍视学生主体
现代教学研究认为:“既然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认知活动, 这种认知活动必须是能动的、主动的、独立的活动……学生当然是主体。学生主体作用能否发挥, 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有目的地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意图, 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因此, 教师首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 学生的认知风格、起点水平, 以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 制定教学目标, 并不断调控教学, 为学生创造较为理想的认知条件, 有目的地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意图。其次, 教师要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课堂焕发生命力;把创造还给学生, 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让学习充满勃勃生机。为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师对学生的困惑, 不要急于释疑, 应针对实际给予必要的“点拨”, 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感悟、体验, 探索解决问题的方略, 形成自主且自动的创造性学习习惯。再次, 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 要从单向的教师评价转向师评、生评和自评三者相结合, 逐步强化学生的互评和自评, 突出了学生在评价过程中所必须珍视的主体性地位。
2. 张扬教师主导
如果说学校是师生展示生命力的绿洲, 那么在这块绿洲上最为靓丽的风景就在课堂。课堂是教师创造才能、主导作用张扬的场所。当学生精神萎靡时, 要能使他们振作;当学生过渡兴奋时, 要能使他们归于平静;当学生缺乏信心时, 要能唤起他们的力量;当学生茫然时, 要能给以启迪;当学生满怀期待时, 要能读出学生眼里的愿望;要听出学生回答中的创造;要善于觉察学生细微的进步和变化;要能用不同的语言方式让学生感受关注;要能使学生觉得你的精神脉搏与他们一起欢跳;要能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合作, 感受和谐, 得到欢愉、发现惊喜。.
3. 创设互动教学
现代教学是师生实现教学相长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叶澜说过:“互联网给我的震动不在于技术, 而在于它的机制:因互动而生成, 因生成而更新, 因更新而呈现出生命特征。我们通常想到的是把某些内容上网或下载网上的内容或通过互联网进行交往。但是, 我们为什么不反过来想, 把虚拟的网转换成一个真实的师生共同创造的过程。”教师的教以学生的学为依据、为出发点和归宿;学生的学因教师的教而变得富有成效, 充满生机和活力。教与学是一种相互沟通、认同、接纳的过程, 是主体不断消除误解、反思自身、达成自我发展的过程。其结果是和谐相处, 但这种和谐相处并不是无原则的迁就、苟同, 而是寻求共识, 产生视界融合, 不是消灭差异, 而是对差异的尊重、理解, 达到和谐共生状态。在这样的互动教学中, 学生的潜能在教师的启迪下得以开掘, 教师也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体会到生命的价值。
二、唤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沈德立在其著作《心理学》中指出:“兴趣是一个人为了探索知识和认知事物的意识倾向, 有了这一倾向, 学生学习才能表现出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研究表明: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各种感官、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 能够最佳地接受学习信息, 能有效地诱发学生学习动力, 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愉快情绪。历史, 是一门颇具人文性的学科。同样是讲历史, 易中天、王立群、纪连海为什么这样红?他们的讲座为什么那么吸引人?这是值得每一位历史教师深思的问题。笔者认为唤起学习兴趣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构建教师的人格魅力
古人云“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又有“亲其师而信其道”的说法。作为肩负传道、授业、解惑之大任的教育者, 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的身份, 时时处处要身先士卒, 以激情和诗意、卓越与创新、坚韧与刚强、乐观与进取、自信自强的专业型、育人型、事业型教师的人格魅力, 为人师表, 言传身教。我们唯有用心灵感悟心灵, 用品质孕育品质, 用内涵提升内涵, 学生才能兴趣激昂地走向优异、成熟和深邃。
2. 贴近现实生活
历史教学贴近现实生活, 将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历史学科价值的正确认识, 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因此教师要主动构建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使历史素材与鲜活的现实同化为课堂的统一体, 使历史课程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3. 注意教学行为的艺术性
富有艺术性的教学行为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很强的促进作用。教师应能够充分挖掘教学中的艺术因素, 不仅讲得明确, 而且说得动人 (或幽默机智, 旁敲侧击;或情真意切, 如春风化雨;或深入浅出, 如醍醐灌顶;或简明朴实, 如清水出芙蓉。) ;不仅写得正确, 而且书得漂亮;不仅仅是教学时、空、人、物的合理搭配, 而且注重师生双方的心理协调、情感沟通、气氛和谐, 达到课伊始, 趣即生:课进行, 趣愈浓的审美化的教学境界。
三、积极创设合作学习
斯莱文教授对68项关于合作学习法和控制学习法的比较研究进行综合分析, 发现68项研究中有49项显示出合作学习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是显著的。新课程呼唤教师灵活地使用各种教学策略, 捕捉课堂中生成性的要素, 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 信任学生的能力和发展潜力, 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一人奉献一个亮点, 大家就收获一片灿烂。目标明确精诚团结的合作学习, 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 使力量聚集到一起发挥, 使智慧汇拢到一起碰撞, 使得学生在实现团队目标的过程中, 不但从他人那里学到了知识, 分享了经验, 而且也顺利地实现了自己的个人目标。教学中要不断 (下转第184页) (上接第183页) 完善团队横向交流与协作机制, 建立同命运、共荣辱的成就感、归属感、自豪感和责任感。通过一系列的机制创新, 形成学生之间既有合作又有竞争、既有分工又有联系, 比学赶超氛围浓烈的新气象。
总之, 在新课程下, 历史教师理所应当地要让历史学习成为学生生命运动的一种方式, 让学生有尊严有个性有灵性地存在, 让学生有智商更有智慧, 有知识更有思想, 有文化更有教养, 有阶段目标更有远见卓识。这样, 我们的学生一定能同新课程一起自由地呼吸, 舒展地成长。
新课程理念下历史教学 篇2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历史教学
【简介】
本课主要是根据新高中历史课程的变化,运用新的教学理念,结合新高中历史的教学内容,引导学员认真钻研历史课程标准,按照课标的要求进行备课,解决好教学中的一些难点问题。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有很多新的变化,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大好处理的问题,如何应对新历史课程的教学,搞好高中的历史教学,是需要我们进行深入思考的。本课旨在引导教师思考一些备课中遇到的问题,结合教学的实例提出一些建议。本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梳理核心要素,即针对教学内容所反映的史事,将基本的、核心的、主要的要素整理出来,使所讲的史事更加清晰和准确;二是构建历史联系,即将知识所反映的史事建立起多层次、多方面的联系,以避免孤立地、分散地讲述历史;三是归纳历史特点,即对历史事物的本质属性和突出特征进行归纳和概括,以加深对历史事物的认识;四是深掘历史意义,即探究历史的影响、作用及意义,使学生提高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要求】
1.了解新高中历史课程的变化。
2.掌握新高中历史教学的特点,能够运用新的教学理念进行高中历史备课。3.结合新高中历史的教学实践,在备课和教学时关注一些重要的问题并能够加以顺利地解决。【正文】
2001 年起,我国开始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 2004年后,又开始了新的高中课程改革,历史课程也以全新的面貌问世,逐步在各地进行试验。新的高中历史课程同以往相比,有着很大的变化,主要是:确定了课程目标,使学生的历史学习有了明确的指标;拓展了课程类型,有必修课和选修课、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多种类型;融入了新的史观,试图用全球史观、近代化史观等阐释历史;建构起专题体系,改变了以往的通史体例,古今中外合编教材;体现新教学理念,突出学生在教学关系上的主体地位;改变了教学方式,注重学生对教学参与,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尽管新历史课程在改革创新方面有了重要的突破,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问题,教学中老师们会感到有不少的难处。
在课程编制方面的问题包括:知识结构生疏,不熟悉新的专题体例;内容跳跃性大,连贯性不强;有些内容过偏,新增的内容不熟悉;有些内容太深,难以讲清楚;有的知识重复,同一知识点在不同的模块中出现;线索不甚清晰,对历史的整体把握上有些困难。
在教材方面的问题包括:课文含量过大,有些课有七八页之多,难以在一节课上完成;层次不甚清晰,有的版本教材叙述一大片,不好把握;史事叙述笼统,尤其对历史背景、过程、情节的叙述往往太过简单;要点不够突出,课文的面铺得广,但重点有时不够明确;有些内容缺失,如有的版本教材对中国古代的科技,只写了四大发明,不够完整;前后衔接不足,课与课之间的衔接不够紧密,跨度较大;版本差别明显,四个版本往往对同一个历史问题的叙述不大一样。此外,学生在学习新高中历史课程时出现的问题包括:知识基础薄弱,难以顺利接受和理解高中的学习内容;习史兴趣不高,多数学生要学理科,对历史采取敷衍的学习态度;理解能力较差,难以理解新高中历史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不强,自主学习的能力不高;认同上有困难,对有些政治方面的内容不好理解,认同方面也存在着困难。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的历史教师应该怎么办呢?的确,新课改对一线的教师来说,是一种新的挑战。积极应对挑战,投身到新课改的大潮中,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与学生一起搞好高中的历史教学,这是每一个历史教师的愿望。我们首先要在观念上,理解和把握新课程改革的思路,这就需要认真研读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从而搞清楚新历史课程的设计理念和思路。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 “基本理念 ”中写道:“ 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这就是要通过专题式历史的教学,引导学生对历史进行思考和探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正确认识历史,提升多种能力和素养。这样,历史的学习就不再是学习一种对过去的记忆,而是学习怎样看历史,从而显现出历史认识上的教育意义,也就更具有学习的价值。
围绕着新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历史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专题式教学内容的特点,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即:梳理核心要素、构建历史联系、归纳历史特点、深掘历史意义。这是本次讲座要与大家交流的四个问题。
一、梳理知识的要素
我们知道,每个具体的历史知识,都有其基本的、核心的要素,是由这些要素构成知识的。备课时不但不能忽略了核心要素,而且要将核心要素加以梳理,以使其更为清晰。尤其是新高中历史课程是以专题模块的方式组织教学内容的,这就要求教师尤其要重视知识的核心要素的梳理和把握。尤其是新高中历史课程分为多个模块,同一件史事可能会以不同的角度出现在不同的模块中,但只要我们将这件史事构成的基本的、核心的要素把握好,掌握了知识的整体架构,就可以自如地从不同的侧面来阐释这一史事。
例如,秦始皇这个历史人物,其构成的基本要素是:(1)灭六国,建立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2)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3)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4)统治残暴,滥用民力,刑法严苛。掌握了这些要素,无论是在必修一模块中,还是在选修四模块中,都可以应对自如了。
举一个例子,又一次我听一位老师的课,讲的是改革开放,在讲到经济特区时,任课老师是先说设立了四个经济特区,然后说开放了 14个沿海城市,再说设海南经济特区、上海浦东开发区。但是,经济特区的“特”是在哪里,开放了什么?老师却没有讲清。而这些恰恰是经济特区这一概念的核心的要素,是不可丢掉的。我们来梳理一下“经济特区”这个历史概念,应包括三个方面:(1)特区是怎么发展的,如何有步骤地逐渐展开,这是过程要素,上面说的 那位老师已经讲到了;(2)重要的政策要素,即给予特殊的政策,如引进外资、设备和经营方式,在资金、税收、出口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3)还有格局要素,即形成了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开放格局。这样,特区的内容就概括的比较完整了。
新高中是专题式的编排方式,教师在对知识的核心要素进行梳理时,还要特别注意到对过程要素的梳理,从而将跳跃的、分散的核心内容串联起来。例如,必修一讲到罗马法,内容不少,但一个比较关键的问题是罗马法的演进过程,要在这个过程中来简述罗马法的发展情况及其具体内容。大致来说,罗马法经历了三个阶段:(1)起源阶段:习惯法演变为成文法(十二铜表法);(2)发展阶段:公民法演变为万民法;(3)完成阶段:形成《民法大全》,最终建立起完整的法律体系。
此外,对历史背景的要素加以梳理亦很重要。有的版本教科书只是列出了知识内容,但知识所反映的史事之所以产生的背景,则叙述不清或很少。背景知识虽然不是重点知识,但学生若是不清楚,很难理解学习的内容。而背景知识又不可能占用过多的讲述时间,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对其进行梳理,把要素整理出来,是有必要的。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可将梳理后的知识核心要素及发展线索,以学案或阅读材料的方式发给学生,供学生预习,这样在课上将主要精力用于对重点内容的讲解,又可作为学生的复习巩固材料。
二、建构历史的联系
历史的发生和发展,不是孤立进行的,历史的联系往往是多方面的和深远的。通过历史的联系,可获得更深层的认识。从认识历史的角度讲,只有将相关史事联系在一起进行考察,才能搞清楚历史的真实面貌。从学习历史的角度讲,只有将相关的历史知识联系在一起,才能建构起系统的知识体系。然而,新高中历史由于是专题式的编排,知识往往分散在各个模块里,相互之间的联系不甚紧密,甚至有的还有割裂的情况。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认真加以梳理,将其中的联系建立起来,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
新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要注意加强各模块之间的联系。如必修课的三个模块,实际上就是政治、经济与文化三方面的联系。一方面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会在政治、经济与文化上都有所体现,现在的模块将这些分割了,就需要我们再将其组合起来,使学生最终能够形成完整的历史概念;另一方面,在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与变化是相互影响的,相互作用的,也需要揭示出这种相互的关联。此外,各模块下的专题之间、课题之间的内容,也需要加以联系与沟通,这样才能搞好教学。
我们所说的联系,大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史事的联系,二是认识的联系。如政治制度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演变,就是史事的联系。而通过近代历史上中国与列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况,这就是认识上的联系了。
如必修二中有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这方面的内容,这一政策不仅与古代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经济的特点有关,也与必修一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有关,即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再如,必修三中的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发展,其中有元曲、明清小说的兴盛,这不仅是文学体裁的变化问题,而且与市民阶层与大众文学的问题有关系,这就与必修二的有关内容相关,即都市经济和贸易的发展,扩大了市民阶层,而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又促进了戏曲和小说的兴盛。这就是文化现象背后的社会因素。建构起这样的联系,学生对历史的观察与思考就更加全面。
再如,必修三是文化史的内容,有不少地方可以同必修
一、必修二的内容相联系。如:汉代儒学,与必修一中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有关;明清儒学,与必修一中明清专制主义的加强和必修二中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关;近代思想,与必修一的中国近代的民主革命有关;邓小平理论,与必修二中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关;西方的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与必修一中的雅典民主政治有关,等等。
历史的联系有多种,如前后联系、内在联系、因果联系以及中外联系、古今联系等。
在进行联系时,要通盘考虑相关的历史事物;多角度地认识事物的作用;注意史事联系中的 “支点 ”,即史事联系发生的关键处。
三、归纳历史的特点
历史特点是指某一个历史事物的特殊之处,既反映了历史事物的具体性,又显现出其所具有的特殊性。历史事物的内在性质和外在表现都有着自身的特点,把握这些特点,是历史认识的一个主要的方面。尤其是新高中历史模块,内容涉及多个领域的历史发展,认识历史发展的特征至关重要。新高中历史课程采用专题的编排方式,在内容上有不少是涉及历史制度、历史现象、历史格局、历史发展趋势等。例如,必修一的内容主要涉及政治制度、政治变革、政治发展、政治局势,目的是了解人类社会政治领域的发展进程,探讨政治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和影响,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因此,必修一这一模块的教学重点,是认识政治制度和政治发展的特点,探讨其在历史上的意义和作用。再如,必修二的教学重点是了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走向,认识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探讨经济活动在历史上的意义和作用。对历史事物的特点进行认识,也是新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在课标中多次提到特点的认识,如“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等等。可见,特点的认识是教学的要求和目标之一。
例如,必修一第一个专题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从课标的要求看,内容包括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以及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演变、发展,核心问题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其影响。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大致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商周的政治制度,其特点的表现是:血缘关系、宗族统治、等级秩序,实行“亲贵合一”“家国同构”,用族权来维护王权,实行奴隶主贵族统治。由于政治权力相对分散在各级奴隶主贵族手中,按照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来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地位,“国事 ”即是 “家事 ”,天子的身份只是 “共主 ”,对诸侯及下属的领地并无实际的治权,王权尚不高度集中。中国古代 “王权 ”的真正建立,始于战国时期的改革,最终在秦朝统一后实现。其次是秦以后的中央集权政治制度。这一制度的特点是国家的一切政治权力,如行政权、司法权、立法权、军权、财政权、监察权、选官权等,高度集中于中央政府,最后集中在皇帝手中。再如,必修一第七个专题是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内容主要是英、美、法、德四国的政体,从形式上看,有共和制与君主立宪制两种。代议制的特点是有法律的保障、议会的权力、政府的作用,体现出权力的均衡,通过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程序化等,明晰权利以制衡权力,以限制最高统治者滥用行政权力。这就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又如,必修二中有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内容,其特点是什么?这在有的教材中并未讲清楚,需要教师进行归纳。大致来说,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采取小农户个体经营的方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己基本生活的需要和缴纳赋税;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采用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在土地上投入较多劳力;以一家一户为经营单位,实行男耕女织,从事生产全过程;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地主经济,地主把土地租给农民,收取实物地租;而小农经济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必修三中的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其发展的特点是:(1)在发展背景上,绘画的演变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如隋唐的绘画是隋唐盛世的缩影;宋代的绘画明显反映出商业发达、城市繁荣的特征。(2)从画家的角度看,魏晋以后士人成为画家的主体,画家的文化素养影响了绘画的品味。文人画的成就颇为突出。(3)在绘画的风格上,中国绘画不求模仿,但求神韵、意境、灵动,重视和谐,并讲究与诗、书法的结合,笔墨与色彩的结合。同时,不断融入外来风格,如隋唐五代的绘画吸收了印度、波斯等美术风格。(4)从绘画的功能看,绘画逐渐由纯粹的艺术向商品发展。宋代以后,绘画作品成为商品。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加以归纳,以便带领学生对历史事物的特点进行认识。归纳历史事物特点的方法有多种,主要的有:一是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二是分析事物各方面状况;三是把握事物新有的变化;四是对前后事物加以比较;五是联系事物造成的影响。
四、深掘历史的意义
探讨历史的问题,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认识历史的意义所在。在这方面,要以大历史的视野,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审视历史事物的地位、作用、意义、影响。认识历史的意义,是专题式编排的一个重要目的,也是探究式教学的一个主要特征。在高中历史课标的内容标准中,写到影响有 14处、意义有 15处、作用有 10处、地位有 3处,可见这是课标对教学的要求。
例如,必修二中讲到中国古代手工业中的官营手工业,其历史上的积极作用是:(1)是封建国家整个经济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来源之一,在财政、军事、公共事务等方面对政权有着稳固作用。(2)规模较大,生产力水平较高,集中了优秀的技术,对手工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3)产品和技术的外传,可交流到各地,对民间手工业技术的发展起着良好的作用。但在另一方面,官营手工业也有一定的消极作用:(1)垄断某些产品的生产,对某些产品强制收购,限制了商品生产的发展,压制了小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2)控制了手工业生产与商品经济、市场的联系,对商品经济和市场的发展不利。(3)大量役使人力为统治者的消费进行生产,对社会人力、物力、财力造成很大浪费。(4)管理效率低下,生产费用大,生产者积极性不高,技术不易革新。又如,必修三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有些内容是过去教学中不大涉及到的,教师在备课时需要重新进行学习和探讨。如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其历史的影响是什么?概括起来,有(1)政治上有助于加强大一统和君主集权政治,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政府由贵族、功臣把持的局面,使知识分子得以参政,提高了政府的执政能力。(2)儒家学说被定为一尊,既成为国家政治的正统思想,又成为学术思想的主流,对此后两千多年中国的社会和学术发展影响至深。(3)太学的创立,不仅使国家有了培养人才的学校,亦带动了民间的办学,推动了文化的传播。(4)尊儒结束了各种学说争鸣的局面,对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有扼制的作用,不利于学术思想的繁荣。(5)知识分子在整体上偏重钻研儒家经书,忽视对科学、技艺的探索,学术思想之路难以拓开发展。再如,宋明理学的影响,包括:(1)理学一改前代学术思想研究的墨守成规,从个人的身心修养来体现儒家学说的义理,丰富了儒学的学术内容和文化底蕴,使儒家思想重新占据正统的地位。(2)朱熹的学说在元朝以后成为儒学正宗,所编《四书集注》,更成为明清科举考试的内容及标准,影响深远。(3)理学提倡个人修养,讲求纲常伦理,提倡忠孝节义,扭转了唐末五代以来混乱的社会风气,推进了重视道德的社会新风尚,对国人的观念和行为产生极大的影响。(4)理学过分强调内心修养,导致很多士人空谈心性,回避实务。而提倡的纲常伦理对社会发展也有着严重的束缚,尤其是「存天理,灭人欲」的礼教,更抑制了人们追求自由的向往,成为禁锢思想的枷锁。在分析历史事物的影响和意义时,需要打开视野,从多个角度进行探讨,尤其是要将其放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加以考察和评判。需要指出的是:进行联系的构建、特点的归纳,及意义的发掘,这些正是对历史的探究,因此在教学方式上应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由此来训练学生的各种能力,并使学生能够生成自己对历史的认识。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历史教学思考 篇3
一、调整教学行为,实现角色转换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往往是编剧、导演、主演集于一身,学生在课堂上充当的是“群众演员”,老师一支粉笔,一张嘴操纵着整个教学过程。而新的教学理念要求老师不再担任“主演”,而仅仅作为“导演”,变“填鸭式”的简单灌输为“引导”,把更多的发挥空间留给学生。
二、不断强化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新课程改革从课程理念到课程目标,从教材内容的选取到知识的呈现方式,从课程结构到课程评价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气息和全新的价值理念,这也对中学历史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历史教师自身业务素质的高低将对历史课程改革成效产生巨大影响。新的高中历史课程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通过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展现了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内容更加广泛。这些更多更深的历史体系就需要广大历史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新的史料不断发现挖掘,历史研究新成果也不断出现,某些传统观点已被抛弃,一些全新观点正在诞生,许多历史概念、历史结论也必然随着补充改进、发展完善;许多关于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评价也必然发生改变,因此,历史老师首先要与时俱进,要经常了解史学动态和新的史学成果;积极吸收和采用史学科技的新观点、新成果,把史学研究的新成果吸收到中学历史教学中去。这样历史教学的内容才能常讲常新,使课本知识富有时代感,更好地为推进历史课改服务。
三、更新教学方式,倡导探究学习
学科视野宽广,知识要点深邃,这是高中历史新课程显著的特点。学科视野宽广铸就了高中历史新课程内容新鲜,饶游趣味,时代感强的长处。知识要点深邃,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解剖典型,获取研究历史问题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培养、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因此,改进教学方式势在必行。新课程提倡学生“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自主学习方式,如何践行这些学习理念呢?
首先,要引导学生质疑。探究教学是以解决问题的形式出现的,有意义的探究教学必须把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巧妙地转化为新颖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也只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产生了学习兴趣,才能着手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所以质疑是开展探究教学的第一步。教师要善于选择教学材料,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质疑探究的欲望,鼓励学生对学习材料进行自主质疑,对历史问题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寻求新的历史发现,获得新的认识。
其次,要引导学生合作解疑。开展丰富多彩的讨论是其重要手段,教师需根据教学目标巧设讨论主题,力求每次讨论都有精彩的内容和独到的思考。在开展讨论之前,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学习资源,搜集整理相关资料,拟定讨论方案和发言提纲,做好课堂讨论的准备。在组织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讨论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和表达,学会在讨论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解疑,在解疑中与他人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在讨论之后,要指导学生学会反思,总结得失,提出新问题,开展新探究。开展专题性课堂讨论一定要精心选题,周密安排。
四、突出学生主体,促进全面发展
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建设和谐社会需要的一代新人,因此我们的历史课程改革必须从思想源头上树立起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一切从学生的成长需要出发,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因此,以学生发展为本,就必须创造师生平等、教学民主的课堂氛围,以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从而进一步去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历史,感悟历史;以学生发展为本,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以利于其今后学习、工作的发展。同时,学生的发展不仅需要具备知识、智力能力等方面的素质,还需要具有道德、人格力量,所以,以学生发展为本,还必须发挥历史学科在人文主义方面的教育功能,帮助学生培养真、善、美的情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使他们成为具有良好道德情操、情感意志的新一代公民,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五、改变评价机制,关注过程教学
《新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觀”三维课程目标。所以对学生的评价也要紧扣新课程的这三大目标,新课程尤其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所以,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其学习的最终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不能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做的努力和尝试、所用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以及影响学生学习的各种内外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讲,过程比结果更为重要,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应该是体验学习并学会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各项能力得到锻炼的过程。
总而言之,教师必须刻苦钻研业务,努力学习、学习、在学习,自觉主动地适应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社会是在改革中进步的,教育亦然。改革的道路上会不断遇到新问题,要解决新问题,不能一味指望别人为我们想办法,我们自己要有闯关的勇气,要付出辛勤劳动的汗水。
新课程理念下历史教学方法初探 篇4
1 运用提问式教学法,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以往的教学方法中, 都是教师“满堂灌”的模式, 教师在上面讲, 学生在下面听, 单方面的知识灌输, 不仅课堂气氛比较沉闷, 并且和学生之间没有形成互动, 无法了解学生吸收的真实状态, 所以说面对这种现象要进行改革。提问式教学法是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就已经有的, 但是基本都是按照教学大纲比较生硬的提问, 回答的内容都是比较刻板的书本上的内容, 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在新的教学模式下, 教师应该研究一种新的提问方法, 从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学生熟悉的问题问起, 然后层层递进, 像学习内容引导, 从而得出最终的答案, 最后将学生的回答和教师的见解综合到一起,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 产生积极求知的欲望。所以提问式教学法是一种层层递进的逻辑, 让学生喜欢学习, 主动的去研究, 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互动中, 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达到教改的目的。
2 运用系统分析法, 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系统分析法是指反映客观整体性的思维方式, 要求从客观世界的整体与要素, 整体与层次, 整体与结构, 整体与环境的辩证统一关系出发, 揭示事物的整体关系与整体特征。系统分析法运用到历史学科的教学中来, 要求把历史学科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分析。按照系统论的观点, 历史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按照层次结构形成的一个整体系统的运动过程。在教学中运用历史系统分析法, 一方面能对教材有限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 建立整体完整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能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 帮助学生重构历史, 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如: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曾出现过多次变法改革。课本中提到的, 比较著名的有: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等。按照传统教学法, 按原因、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如下几种类型:(1)地主阶级的封建化政治改革 (如商鞅变法) ;(2) 封建社会内部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 (王安石变法等) ; (3) 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和制度的改革 (兼有封建化的性质, 如孝文帝改革) 。当然, 从广义上说, 改革还应包括王朝的政策调整、建章立制等。但是, 这样教学, 学生很难理解这些改革与当时社会治乱兴衰之间的关系。从这些改革的结果来看, 有的成功了, 之后出现了封建社会的治世或盛世。有的则失败了, 并没有解决什么问题, 使社会更加动荡甚至王朝瓦解和灭亡。如果我们用系统分析法来研究封建社会的改革, 就比较容易理解封建社会改革的原因及其所导致的后果。这样从具体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出发, 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科能力。
3 结合辩论式学习法, 活跃课堂气氛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 课堂上的学习气氛比较沉闷, 不利于学生的学习状态, 学习效率不高, 所以应该活跃课堂氛围, 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辩论式学习法可以有效的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所谓的辩论法就是由教师提出一个辩题, 然后由学生自由分组, 针对这个辩题阐明自己的观点, 并且通过相关的史实举出论点和论据, 力图驳倒对方的观点。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的中心任务就是维护己方的观点, 阐明自己的立场, 以驳倒对方的论点为目的, 使课堂气氛始终处于激烈的辩论中。在此过程中, 学生大量的引用史实, 是对历史的温故和熟悉, 并且能够对史实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更加深刻的了解历史。这种方法主要分为两个程序来进行, 课前准备和课堂实践, 在准备阶段, 学生要大量的搜集支持己方观点的史实, 并且加以分析和整理, 教师对其进行指导, 给予一定的建议。在课堂实践中,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教师在其中负责引导和评价。这种教学方式具有多方面优势, 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 加深对历史的了解, 并且可以深刻的记忆。另一方面通过辩论, 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组织能力, 可谓是一举多得, 培养了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
4 掌握诱思教学法, 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诱思教学法是陕西师范大学张熊飞教授十多年来的教学研究与实践的成果。其教学思想是: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训练为主线, 思维为主攻。教学目标是:减轻学生负担, 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基础, 培养能力;提高素质, 发展个性。即在教学过程中, 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循循善诱, 突出启发性, 其实质就是一个“诱”字, 做到诱思交融, 构成教学的独特性。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兴趣是创造欢乐和光明的教学途径之一。”历史, 这门古老的学科, 有一个突出的特点──趣味性。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和要求, 教师在备课时, 必须吃透教材和教参, 理清知识层次和相互之间的联系, 明了知识要点和难点。然后, 精心设计教案, 巧妙设计历史问题, 创设历史情境, 使学生进入角色。具体的做法是使用直观教具创设情境。教学中可以使用幻灯片、录像、录音等手段, 还可以借用多媒体教学, 通过电脑软件制作精美而实用的教学课件, 使过去的史实在很大程度上再现昔日的风姿, 渲染气氛, 使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 产生情感共鸣,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5 结语
在教改的大环境下, 历史教学要积极的改变教学方法, 教师要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 刺激学生学习的兴趣, 产生主动的求知欲。在课堂实践中, 应该创造一种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 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 形成师生互动, 提高历史课程的教学质量, 实现教改的目的。
摘要:教学方法的改革是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 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学生。在教学改革中, 历史教学需要改进教学方法, 从根源上培养学生的思想, 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学生。在新的教学模式下, 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摒弃陈旧的思想, 运用灵活的教学模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从主观上愿意接受知识的汲取, 培养更加广泛的兴趣, 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出新一代的接班人, 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
关键词:新课程,历史教学,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王树清.初中历史——新课程有效教学疑难问题操作性解读[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11.
[2]王增科.新课程的关键——学生学习方法的变革[J].历史教学, 2003.
新课程理念下历史教学 篇5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要求以学生的长远发展为根本,让学生真正意义上参与到课程教学中。随着新教材和课程标准的不断推进,我们也能够看到教学改革对实践教学的影响,更多新兴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逐渐的被应用到教学中,越来越有趣、现实、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材料正改变着的学生对于课程的认知。新课程理念下也应该对初中历史教学模式进行不断创新,以不断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的深入,其对于教学质量、学生素质以及未来发展等的思考也带来了教学的另一次全新的改革,对于全面的推动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新课程理念下也应该对初中历史教学模式进行不断创新,以不断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
一、新课程理念教学优势
对于初中历史教学中,创新历史教学,基于新课程理念,进行创新教学,教师对学生的管制越松,学习自由度越多,自主学习途径越足,就越方便学生进行学习,甚至提升初中历史教学质量。新课程理念下,进行初中历史教学,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进行初中历史教学,提升教学中学生个性的发展,使学生能够拥有良好的人文素质以及文化底蕴。
二、创新师生关系,拉近师生距离
在初中历史教学观念上,教师能够转化教学位置,开放学生的思维与潜能,能够让初中历史课堂中充满活力,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出相关历史教学情境。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能够对学生给予引导、点评,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思维空间,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进行历史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对学生通过提出相关历史教学问题的方式,设置课堂教学悬念,以此来吸引学生对历史学习的注意力,不及能够抓住课堂中学生内心对知识的渴望,也可以激发初中学生对学习历史的兴趣。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不应该仅仅将历史课作为对史料的简单罗列,不仅要把学生作为接受知识的“容器”,也应该将学生作为历史的见证主体,使学生对历史有深刻的`认识。初中历史教师要与学生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树立平等和民主意识,不断改善师生关系。
三、创新教学观念模式,优化教学情境
基于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在进行初中历史教学之中,可以落实、讲解基本历史知识,创新教学理念,有重点、有选择地进行行为渗透和教学影响,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加深学生思考历史问题印象,拓宽学生思维的空间,提升初中历史教学水平。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帮助学生提高记忆效率,如讲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统治的时期,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去记住派别知识,分别有大资产阶级以及雅各宾派,还有热月党人等知识,要求学生记成“大鸡鸭,热都拿。”,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趣味。基于新课程理念,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在理解、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利用已学历史知识自我教育的能力,“鉴古知今”,让学生自己学会读书。教师应创造融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走入宽松、平等、自由的历史课堂,让学生充分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真正地做到以学生为本,从学生身心发展、思维方式等多方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给学生可以展示自身的平台,给出正确方向引导,使课堂充满活力。
四、运用现代化技术教学,创新教学手段
对于新课程理念下,创新初中历史教学,可以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中,结合图、文、声并茂的多媒体信息技术,在短时间内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历史知识与材料,调动初中学生的感官与学习积极性。在进行初中历史创新教学中,可以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应用现代化技术进行教学,优化历史教学手段,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故此在进行初中历史教学创新中,老师可以向学生定期的开放现代化教学资料网站,基于新课程理念,老师能够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为其实施创新教学。多方位地创造有利的初中历史教学条件,积极运用现代化技术中的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等,进行形象直观的历史教学;利用组织网络组织教学,开发以及制作初中历史课件,使学生对历史有直观的认识。
五、创新教学方法,运用导入法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历史课堂教学探究 篇6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人文精神自主学习学习兴趣
首先,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高中历史课程教学必须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这就要求课堂教学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重开发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培养历史思维能力的同时,更应该注意历史课程教育的目标,加强人文精神方面的教育。为此,只有实行人文精神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才能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学习能力,才能实现课堂教学以知识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的转变,使学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拥有健康的人格、崇高的道德品质、真诚的情感,学会宽容和尊重别人。现行的历史教材,无论是人民版还是人教版,都有许多关于人文精神方面教育的素材,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充分发掘利用。如此,历史课堂教学才能呈现生机和活力,实现历史教育的目标。
其次,课堂教学应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进而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所以,学习过程应该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课堂教学要改变以往教师讲,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现象,要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观点,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创造宽松自由的环境,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学会同他人合作探究学习和交流。尽可能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学生学习历史不仅是了解过去,掌握历史知识,还要认识现实,重要的是认识和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直接参与对历史的研究和解释,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将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学生发展自己、学会学习的过程。教师可以在组织指导新教材增加的阅读课和活动课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主动学习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第三,课堂教学内容要以多样化的方式呈现给学生
历史新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更新的同时,也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改变陈旧的教师讲和黑板板书的表现方式,要制作和使用电子课件和多媒体教学,使教学内容以多样化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不再让学生单纯地记忆历史结论,而是结论与形成结论的过程并重。新教材在这方面给我们留下了很大的思维拓展的空间,新的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就在突出学生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的理念下,设计了部分的活动课,初步改变了过去历史课“读书多,活动少”的局面。例如“军事天才”拿破仑•波拿巴这一课的课后练习就设计了对拿破仑的评价,学生通过翻阅资料和文章结合教材内容加以分析,形成自己的观点。它的设问向开放性试题发展,目的就是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类似例子还有许多,历史教师应借此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形成结论,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思考历史的方法和能力,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第四,课堂教学内容应和现实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历史课程在遵循高中历史教学规律的同时,在内容的选择上,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密切注意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目前高中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普遍比较低,大部分停留在刺激性的历史情节中,也就是停留在直接兴趣这一层次上。此外,在学习历史过程中,学生普遍感到困难。因此,历史教学要提高学科的实用价值,和现实相结合,这既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又可以让学生逐渐消除畏难心理。这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很大作用。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的特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加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对学生取得的成绩,进行及时的评价和鼓励,让学生觉得自己是个成功者,有信心、有兴趣地进行下面的学习。总之,教师要对学生的每一点成绩和进步加以肯定和鼓励,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因材施教,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使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抱有信心,始终保持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实现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
综上所述,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形势,要努力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树立崭新的教学目的观,实现教学“过程与结果”的统一,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提高能力,在阅读、分析各种历史材料中,掌握运用史料的方法和技能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如此,才能实现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实现新课程改革的初衷,进而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新课程下高中历史教学理念的转变 篇7
1. 在课程目标上, 新课标实现了从重视历史知识的传授到重视传授知识过程与方法的转变。
以往的大纲的目标主要有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思想教育目标。要求学生了解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 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 认识人类社会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促其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和国际意识等。大纲把历史知识的“传授”和“掌握”放在了首位, 强调教学活动主要是历史知识的“传授”和“掌握”。
而新课标与大纲相比, 至少有三点变化:一是把课程目标分解成“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 特别是把学习历史的过程与方法单独作为目标提出来, 强调了“总结”、“继承”、“思考”、“培养”等过程性内容, 注重学生历史学习方式的转变;二是把传统的思想教育目标拓宽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其内容涵盖了思想、观念、情感、兴趣、态度等多方面的教育, 突破了以往单纯政治教育的层面, 注重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 把历史教育的社会教育功能与人的发展教育功能结合起来;三是目标明确, 规定了每一个学习内容的目标, 而且表述具体, 比大纲更具操作性。
2 在课程内容上, 新课标实现了从重视历史知识的连续性、系统性向强专题、重典型和多样性的转变。
原来的高中历史教科书, 都是依据从古到今的顺序对各个阶段的历史进行全方位解读, 其特点是强调了历史知识的连续性、全面性和系统性, 但这一体系的局限性是偏重政治史, 没有把握好政治史、经济史、社会生活史及科技文化史的比例, 吸收学术研究的新成果不够。因而知识点太多、内容繁琐, 使得学生不堪重负, 认识和理解不够全面透彻。
而新课标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这一局限, 将历史中最具代表性的问题按类别加以整合, 将历史学科主体内容按政治文明、经济发展、思想文化演变编为3个必修模块, 每个模块则选择若干个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重点历史专题;再将具有影响的历史史实进一步细化, 设置了6个高中选修模块, 涉及古今中外各个历史知识专题和历史文化遗产荟萃等。这种“模块+专题”的形式, 形成了一种新的多样化和适应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课程体系;强调了重点内容、重点知识和专题知识的系统化学习;强化了学生对多元历史形成多元文化、多元文化形成多元政治的历史脉络的认知, 符合创新思维培养的要求, 有利于新思维模式的开拓, 从而使教材更具有时代性和新颖性。
3. 在教学方法上, 新课标实现了由传统讲授法到灵活多样的师生互动教学的转变。
传统的历史教学中, 教师始终处于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 遵循着教师讲授, 学生听讲、做笔记、识记、复习等这样一条规律。这种教学方法注重历史知识灌输, 留给学生思考、体验与感悟的空间较小, 学生的主体地位未得到充分体现, 往往会制约学生的思维, 乃至学生形成惰性思维。
新课标则强调,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 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课程的设置, 体现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 “在教学方法上必须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 除课堂讲授外, 还可有调查活动、小论文写作、小制作、课堂小剧表演、搜集资料等, 全面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这就要求历史课程实施上要有利于学生历史学习方式的转变, 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在多样化、开放式和探究式的学习环境中,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态度, 提高科学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程的实施要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 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在学手段和方法, 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
4. 在教学评价上, 新课标实现了从单一考试评价向内容综合化、方式多样化、主体多元化评价转变。
以往不论是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进行评估, 或是学校对教师、教师对学生的教学活动进行评估, 大多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 而对品德教育、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综合素质的考查明显不足。这种忽视学生能力培养和品德养成的评估, 最后只能把学生变成“考试的机器”。
新课标的评价要求“遵循既注重结果, 也重过程的基本原则, 灵活运用各种科学有效的评价手段, 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做出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与大纲相比, 至少有三点变化:一是评价内容综合化, 新课标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 如学生在道德品质、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交流与合作、个性与情感以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二是评价方式多样化, 将量化评价方法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 重视采用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评价方法, 如学习档案、历史习作、历史制作、历史调查以及考试等, 关注过程性评价;三是评价主体多元化, 从单向转为多向, 建立学生、教师、家长、管理者、社区和专家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
以上的“四个转变”, 真正使高中历史课程改革与时俱进, 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符合时代发展要求, 使历史课堂课程的教与学进入了一个全新领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稿)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朱幕菊, 刘兼, 康长运.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历史教学 篇8
一、以人为本, 根据高中历史教材特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下, 高中历史教学以师授生受的单向式教学方式为主, 教师讲得口干舌燥, 身心俱疲, 而学生却感到毫无兴趣, 听得昏昏欲睡, 考试前就靠死记硬背应付考试, 等高考考完了, 就把学过的历史知识忘得一干二净, 无法提高历史内涵和人文素养。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一改过去全用文字排版的呆板面孔, 用绿灰、紫灰和黄灰色等淡雅沉稳的色块来切换教材不同内容的各个界面, 并配以与教材文字内容密切相关的重要历史人物的照片, 反映历史事件的插图, 以及关于历史事件的示意图, 等等, 以象征历史风云的双勾线云纹, 作为版面的页眉和页脚, 既具有历史的沧桑感, 又蕴含着丰富的审美情感, 给读者既一目了然又赏心悦目的感受, 充分体现以人为本, 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 感到历史所记载的内容不是古老陈旧而枯燥无味的理论, 而是汇集了一系列活生生的人物和真实的政治历史事件的涓涓细流而成的历史长河, 让学生便于记忆和学习。因此, 教师要在历史教学过程中, 充分利用教材图文并茂的特点, 结合“有声有色”的多媒体课件等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直观教学, 并通过讲历史故事、猜谜语, 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扮演角色演历史课堂剧, 组织学生观看关于历史内容的如《大汉天子》、《雍正王朝》、《走向共和》、《建国大业》等电影和电视剧等, 拓展课堂教学容量, 有效激发兴趣, 寓教于乐地享受历史学习的过程, 体验学习的乐趣, 不用死记硬背就理解掌握并巩固历史知识, 并沉浸其中, 形成越学越有兴趣的良性循环, 为掌握历史知识和技能, 将来更好地学习和运用历史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相信学生能力, 给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空间和时间。
高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思维独立性, 在形象思维发展成熟的基础上, 分析、归纳、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大大增强, 因此, 教师不能再像对待小学生与初中学生那样, 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处处不放心, 在讲解的时候条分缕析地过细过详, 进行包办代替式的越俎代庖, 而学习效果却事倍功半。为了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要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 首先尊重学生人格,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中得到全面发展, 还要发挥好教师的引导作用, 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情感价值观目标和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等三维目标, 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空间和时间, 让每个学生都有充足的思维空间自由发挥特长, 对教材内容进行自主学习, 在遇到疑问的时候, 在独立思考, 百思不得其解的基础上, 再与同学合作交流解决问题。还要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 拓展和迁移知识, 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解决当前遇到的社会问题。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每个学生的参与意识, 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提高教学效率。如在学习必修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时, 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浅显易懂的课文和合作讨论, 再联系美丽的牛郞织女神话故事, 很容易就可以总结出古代农业的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和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两个特点。下一步就要引导学生不浅尝辄止, 拓展思维进行探究性学习, 为什么今天我国要采取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改革和改革开放的国策?联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政治原理, 以及汉唐在中国历史上为什么繁荣富强成为世界强国的历史事实, 即我国古代农业先进而发达, 近代我国为什么会落后挨打?这是因为封建王朝受根深蒂固的小农经济思想影响, 重农轻商采取闭关自守的锁国态度, 使近代工业不发达落后于世界。而今天共产党所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有目共睹的是我国在日益富强, 国际上的地位在日益提高。
三、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增长知识与才干。
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标准提倡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 可以有效地让学生在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与沟通中学习知识和增长才干。教师要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 改革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格局, 创设师生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 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爱和来自班集体的温暖, 而不能以成绩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来评价学生, 不能因为有的同学有的科目学得不好就为这个同学打上“差生”的烙印, 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只重视成绩好的所谓“优生”, 而忽视甚至轻视和打击成绩较差的所谓“差生”, 这种差别对待会让“优生”感到骄傲自满和较重的学习压力, 不利于学习, 而对于“差生”们来说, 会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和挫败感, 产生“破罐子破摔”的自暴自弃思想, 更会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如在学到高中历史选修二的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时, 就可以让学生在充分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有组织、有纪律地进行合作学习和讨论, 让学生以合作学习班的方式, 把课堂变成“多言堂”, 如把学生分为两组, 一组搜集关于“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另一大组搜集关于“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大众传媒的变迁”, 要把每个人要搜集的资料分工到具体每个人。“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努力使每一个同学都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爱好, 为班级和小组作贡献, 让每一个同学都得到班集体的认同感和荣誉感, 得到成功的体验。
综上所述, 教师要在历史课堂教学中, 以学生为学习主体,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能力, 提高历史课堂效率,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3.
[2]吴鹏森, 房列曙.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新课程理念下历史课教学的反思 篇9
一、教学反思不是一般性地回顾我们的教学过程, 而是在教学中不断发现问题, 并针对这些问题设计、调整教学方案, 使教学向更合理的方向努力, 让学生对知识融会贯通。如讲《重要的文物和古迹》, 这节课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多, 中国历史悠久, 文化灿烂。大量的文物和古迹, 是古代先民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一批历史名都和古都, 驰名中外;万里长城、秦始皇陵兵马俑, 堪称世界奇迹, 马王堆汉墓的发掘, 曾轰动世界。这些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我观摩了一位历史老师上课, 她重点讲述什么是历史文化名城, 什么是自然文化遗产及其历史作用, 我觉得这位历史老师将现实与历史紧密地结合, 在教学中充分反映历史和社会的变化, 这点做得很好, 也有不足的地方。我上这节课的时候, 让学生分组课外查找资料对文物和古迹自己当导游进行解说, 学生通过历史课, 不仅畅游了祖国各地, 而且还对祖国重要的文物和古迹融会贯通。这样, 我大胆调整了教学方案, 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协作能力而且对学生的思维能力, 创造能力的培养也有很大的帮助, 学生也不只是为了学历史而学历史。
二、教学反思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和层面。如教学内容的反思 (如“你怎么评价辛亥革命?”“你怎样评价武则天等有争议的历史人物?”) ;也有教学方式的反思 (如现代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学, 电教模式能叫学生开阔视野, 空中课堂等冲击着传统教学;一味追求课堂上的热闹, 课件展示眼花缭乱, 是否就有教学成效?) ;既有常规课的反思, 也有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反思 (如教材中的哪些问题可以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既有通过观摩同行的教学而进行的反思 (如有的教师善于把握教材、深钻细研;有的教师善于旁征博引) ;评价模式的反思 (过去历史教学不论怎么考, 只要把课本知识熟记下来即可, 新课程下的评价模式不是考学生熟记了多少重难点知识, 而是在试题中重点考察学生能力的提高, 诸如归纳、分析甚至是综合分析的能力) , 所有这些说明:不但要求教师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 而且也促使教师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从而提高教学水平。
教师要善于对自己的工作回过头来总结, 坐下来反思。教学反思能力并不是一项与生俱来的或是会随时间流逝而自然形成的能力, 它需要教师有意识地、有计划地自我培养和自我提升。教学反思毕竟是以教学水平的提高为其归宿的, 这种循环往复的反思过程带来教师自身反思水平的提高, 也对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高有所裨益, 这无疑会促进教师关注自己的教学行为, 深入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新的《历史课程标准》用了许多篇幅介绍研究性学习“教学活动案例”和“教学活动建议”;如何将研究性学习活动扎实而有效地开展起来, 则需要我们深入地探讨与反思。在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时, 我们不妨多问问自己:这个课题应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采用什么样的教学形式最佳?对于学生搜集到的“史料”“证据”, 是让他们全部采信, 还是引导他们学会对“可疑”资料大胆质疑?对于近代现代历史上一些比较“敏感”的人物、事件、现象, 研究性学习如何处置等等。教师可以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反思、研究, 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 积极探索新思想和新途径, 从而推动教学研究的深化。如,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一课, 讲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 其中“昭君出塞”的内容皆是小字, 讲述过程中学生却对这一子目很感兴趣, 提出了很多问题, 这显然出乎教师所料。对于这个状况, 我们不可以跟学生说小字部分不是教学的重点, 似乎学生忘记了本课的秦始皇、成吉思汗, 而对一个“女人”的故事感兴趣。
事后, 我们反思:“这节历史课并没有按照课程标准进行, 为一个应作为阅读内容略讲或者不讲的内容, 似乎缺失了重点。看似一节失败的教学课, 因为没有完成教学任务, 但是过后反思觉得:正是这节‘脱离航向’的历史课, 感觉到了学生自主性、独立性意识的增强, 他们不会完全按照老师所预想的那样去理解, 去思考, 甚至有些思想与书本的内容格格不入, 应该怎样对待, 恰恰值得我们反思。那么我们如何开展教学反思呢?当然形式、方式多种多样, 笔者认为三种方式较为重要:
一、教师要树立反思的意识
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 容易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势, 有了一些成功的做法和经验, 也不能及时总结提炼, 究其原因, 是个人还没有树立起反思的意识, 所以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树立起反思的意识, 多问几个为什么, 我们的教学就会在实践中得到升华。
二、在交流、分享的合作型反思中共同发展
听课是一种比较常用的反思方式。“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通过听课, 教师之间可以互相学习, 取长补短, 教学相长。年轻教师要多听年长教师的课, 从中吸取上课的一些宝贵经验, 包括组织教学、课堂管理、教学方法技巧等。资深的或者年纪大一点的教师也应放下架子, 主动去听年轻教师的课, 并将此与自己的教学做比较, 通过这种反思来冲破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 树立起现代教育教学的思想和理念。作为反思型教师, 还应主动邀请别的教师来听自己的课, 让他人来评估自己的课堂教学, 课后互相交流, 反思一些教学细节, 探讨改进措施。
三、仔细聆听学生的反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得到很多学生反馈的信息, 教师从中可以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学生的反馈信息是多样化的, 有对教师上课的看法, 有对课程中的人和事的看法, 也有向教师倾诉自己最近不悦的人和事等等。教师可根据这些信息, 反观自身的教育教学, 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当然, 教师要想从学生那里得到如实的反馈, 平时须与学生坦诚相待, 建立起互相尊重的情感纽带。
新课程理念下历史教学 篇10
一、高中历史情境教学的 实施原则
1. 激发主动性原则
高中历史的教学过程,应当是学生自主学习、感知并主动构建历史知识的过程,是促进学生自我发展的变化过程。高中历史教学目标的达成,需要教师的合理引导,更需要学生自身的主动参与和对知识的积极内化。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只有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充分激发,才能真正实现高中历史的有效教学。所以高中历史情境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历史情境的创设,营造宽松、自由并充满体验性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 要激发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学生历史素养,铸造其健康人格。
2. 培养创造性原则
素质教育和新教学理念的核心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根据学生“最近发展区”理论,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教”要坚持走在学生 “学”的前面,不断延伸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认识到知识的未知性, 从而激发创造意识。高中历史情境教学,以对学生的视觉冲击为基础,着眼于对学生求异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使其能够通过表象的历史学习,完成富有创造性的历史知识的深入理解。
3. 渗透教育性原则
历史学科具有极强的知识性和文化传承性,其中包含着浓厚的思想情感和道德行为。高中历史情境教学通过历史情境的创设和情感的渲染,需要起到激发学生思想意识和情感体验的目的, 将高中历史教学与学生的德育相结合, 使学生在历史课程学习中获得思想、道德价值的养成。教师在高中历史情境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历史课程中所蕴含的人文因素和文化积淀,通过渗透德育和美育,达到陶冶学生情操的目的。
4. 贯彻启发性原则
启发式教学由来已久,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新课程改革也明确提出高中历史教学应当注重课堂教学的启发性。启发式教学更能有效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在高中历史情境教学中,教师应巧妙利用历史情境的创设活跃课堂氛围,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问题设置、情境创设等手段由浅入深、由简到繁,逐步完成对学生的启发。
二、高中历史情境教学的 实施策略
1. 通过视频资料,创设历史情境
多媒体技术的普遍应用,使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的课堂氛围的构造成为了可能。在高中历史情境教学中, 教师可以充分借助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视频资料丰富学生的感性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一方面,历史学科具有“过去性”的特点, 如果缺少必要的动态情境体验,单一的文字叙述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另一方面,历史同样具有“趣味性” 特点。复杂多变的历史事件、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无不吸引着人们的眼球。而这些丰富多彩的内容的展现单靠教师的陈述是无法生动完成的。通过视频资料创设教学情境,能够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增加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直观感性体验, 拉近学生和历史之间的距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变得更有效率。例如在“一国两制”、香港回归的学习中,教师播放香港回归时中、英政权交接仪式的视频资料,随着英国国旗缓缓落下, 中国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学生在充分感受历史氛围的同时,加深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爱国情怀。教师在视频播放的同时对香港回归的重大意义和回归后的经济繁荣做必要补充,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一国两制”政策。
2. 通过问题设置,创设教学情境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个问题的提出比解决更加重要”,这充分证明了问题在学生思维创造和知识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高中历史课程充满了多样化的知识架构,问题的设置贯穿着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始终,良好历史教学情境的创设离不开教师高质量问题的设置。一方面,适宜的历史问题情境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快速融入课堂教学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另一方面,新课程理念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鼓励教学方式由接受式向探究式转变,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自主对历史知识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过程。教师在创设高中历史教学的问题情境时要注意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个别联系到普遍联系的层次性和系统性,使学生通过问题的解决,完成对历史知识的自主探究。 例如在讲授《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一课时,可以依次提出下面几个问题以创设问题情境:“中国民族工业在近代的发展有几个阶段?民族工业在近代发展最快的是哪个时期?荣宗敬和张謇的‘实业救国’思想有什么相同之处,你认为能够成功吗?”通过问题的层层深入,学生自主构建起整堂课的知识体系,并在问题情境的解决中逐步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
3. 利用乡土资源,创设生活情境
历史并不是仅存在于书本上的文化知识,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真实内容。教师通过将生活中的历史资源,如历史文物、历史档案、历史遗址等引入课堂,创设生活化的历史情境, 不仅能丰富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也能让学生直面历史事件,感受历史魅力,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美好感情和实践探索、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能力。例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之于抗日战争的学习,旅顺“万忠墓” 之于甲午中日战争的学习。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历史遗迹或纪念馆进行现场参观,从而增加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直观认知和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实施情境教学,不仅能够丰富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过程中,要巧妙结合视频资料,设置有效问题情境,充分利用乡土资源,通过创设历史教学情境,激发主动性、培养创造性、贯彻启发性、渗透教育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摘要: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历史教学在注重对学生历史知识传授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传承性的情感体验。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引入,使教师能够通过创设适宜的历史教学情境,将枯燥的历史知识转变成感性、鲜活的历史情境展示给学生,对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对历史文化的情感体验有积极作用。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探索 篇11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新课程;素质教育
当前新课程改革给中学历史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更新教育理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以历史课程标准为出发点,走出历史教学死记硬背的误区;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等方面,已成为新时期历史教学的新任务。课程改革需要教师积极主动的参与,并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式,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
一、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确立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
在教师教学的转变中,观念是最关键的,它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作用。
1.要确立新的教学观
新的教学观要求广大历史教师理解、明确教学不仅是课程的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还是课程的创新与开发的过程。不仅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还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由教学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的教学不仅要重视教学要达到的目的和所获得的结果,而且还要重视为达到教学目的必须经历的过程。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学习,重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2.要倡导“学生是主体”的学生观
要确立:“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理念,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要把学生看成是发展的人,他们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还要把学生看成独特的人,他们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而且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同时,还要把学生看成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人,教师不可把自己的意志和知识强加于学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头脑和意愿,他们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能帮助学生明白事理,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
二、实施以探究式学习为主体的多种教学方式
历史教师应根据“课程目标”中有关“过程与方法”的总体目标,参照“教学活动建议”,实施以探究式学习为主体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1.教学中积极调动学生情绪,让学生思维活跃起来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教学中我精心设计导语,采取歌曲导入、故事导入、以旧引新等。
由于历史的不可再现性,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更要着力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增加了学生学识,提高了学生能力。
2.提倡多种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
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知识、技能,发展能力,陶冶情操、美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的过程。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既可以通过师生间、学生间的各种直接交往活动进行,也可以通过印刷物、广播、电视、音像制品、网络等手段开展。
在学习中应该遵循学习的准则,提倡多种教学方式。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状况及教学条件选择教学方法。提倡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应多层次、多方位地创造有利的教学条件,以利于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改进,特别要为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
3.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教师应积极运用教学挂图、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等,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要努力创造条件,利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开发和制作历史课件,开展历史学科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历史教学的内容中包含了极为丰富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教育因素,历史教师有责任通过这些教育因素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教师不仅可以从历史教学内容中充分挖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因素,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还必须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尊重和有意识培养学生的优良情感品质。教师还要发展学生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
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师生应共同明确教学目标,交流思想、情感,实现培养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本,点起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学习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参与;善于创设历史情境,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善于从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出发提出要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才能;善于引起学生在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鼓励学生在思想和学习方式上大胆创新;注重探究式学习,在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中善于独立思考,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历史或现实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教学模式归纳 篇12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应该注意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思想、有自主能力的人,而不是一个有待灌输的“知识容器”,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生是课堂教学主体,应充分发挥自身的自主性、积极性及创造性,主动地发现生活知识、建构生活知识、积累生活经验,不断丰富课内外生活的经验,把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有机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既掌握知识,又获得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同时还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因此,教师应该多激励,少传递知识,应该成为一个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尝试新的教学形式,开拓生活化的历史课堂。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新课程下历史教学模式主要有情景模拟式教学、问题探究式教学、开放式教学,等等。
一、情景模拟教学
情景模拟教学是以情景体验为特征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它分为四步模式:创设情景,使学生接受表象;亲历体验,使学生得到感染;感悟内化,使学生的精神得到提升;激励践行,使学生从情能转到智能发展并付诸行动。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准了,就为演奏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这段话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导入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在教学《丝绸之路的开辟》一课时,教师首先播放了CD歌曲《我们新疆好地方》,将新疆的美景呈现在学生面前。然后用优美的语言说道:“新疆———梦一般的天山明月、画一般的大漠夕阳、诗一般的牧野绿洲、谜一般的都市灯光,充满诱惑,充满畅想,使人心醉,让人神往。今天的新疆,西汉时是否属于西域?西域在哪里呢?大家可知道历史上张骞通西域?让我们带着梦幻、带着迷惘,共同走进西域、走近张骞,去寻访充满梦幻色彩的丝绸之路吧!”良好的情境创设、诗一般的语言,一下子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如讲述“西安事变”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模拟一幅历史画面,让学生演绎“残局”:“杀蒋”会造成什么后果?“放蒋”会造成什么后果?走哪步棋更符合中华民族的利益?学生自主演绎后,教师再进一步“借题发挥”:我们做事能否感情用事,应以什么作为标准?以引导学生从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谈起。
二、问题探究式教学
问题探究式教学则是以问题探究为特征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它同样地分为四步模式:问题生成,提出值得探究的问题;主动探究,激励和指导学生学会自主探究问题;成果交流,使学生学会互相合作,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反馈延伸,开拓学生的视野。问题探究式教学要求教师创造一种民主、和谐、平等、自由的生活化教学氛围,使学生真正参与其中,充分发挥他们自身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例如在教学《全面内战的爆发》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讲到“重庆谈判时”设置探究问题:“毛泽东是不是不应冒险去重庆谈判?”把这个问题交给学生,先让学生讨论,并相互交流。当学生发表意见争得不可开交时,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两派。辩论中学生以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在探讨在交流,并积极地辩论,可见他们在探讨和交流中增长知识,在辩论中形成观点。讨论和辩论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分析探究和解决问题。在讲《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时,教师也可以联系有人针对苏联解体这一事实断定:“十月革命不是一次正确的历史选择”,并提出探究问题:“你认为十月革命是正确的历史选择吗?为什么?”然后让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则活动在学生中间及周围,巡视和指导学生,这样就营造了一个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供学生自主探究、互相交流合作,然后得出认识。教师可进一步延伸提出:“为什么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大国苏联只走了短短的70多年就解体了,而中国至今仍发挥着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让学生课后自主探究。
三、开放式教学
开放式教学是指教学不只是局限于教室里面,还应走出教室、走向社会,力求教学形式多样化,例如竞赛式、辩论式、讨论式、故事会式、讲座式,等等。还可以进行历史方面的社会调查,参观历史博物馆、纪念馆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考察历史遗址和遗迹,采访历史见证人,编演历史剧、观看并讨论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等等,以各种形式使历史教学生活化,把历史与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新课程理念下历史教学】推荐阅读:
浅谈新课程下历史教学理念的改变12-13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美术教学尝试08-11
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理念09-05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语文创新教学设计08-29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07-20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物的有效教学07-27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做好高中英语教学反思08-27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优化物理课堂教学论文12-01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开放式教学05-19
浅议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体育教学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