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课堂的教与学

2024-08-31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课堂的教与学(共8篇)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课堂的教与学 篇1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课堂的教与学

摘要: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构成新课程标准的支撑点,新的数学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是大众教育,也是培养数学家的精英教育。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让数学课程瞄准自信心、责任感、求实态度、创新意识、科学精神”。新课程的评价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而实施新课程的关键是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所以如何主动地去挖掘教材的知识内涵,如何用新课程理念和方式探索“呈现新知识”的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以达到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目的,较好地驾驭课堂,是一线教师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新课程理念:实施的准备;实施的策略

正文: 时下,很多地区都在课程改革的热潮中采用新课程,而新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理念、教学形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课程内容力求体现时代性,反映数学学科及其应用的进展,渗透了现代数学思想,加强了与其他科学以及日常生活的联系,注重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它是素质教育从形式走向实质,从探索走向实施的标志,真正体现了教育是为了人的发展,也正是在教学实践中才真正感到新事物与旧事物的矛盾。即一方面努力想体现出新课程理念与标准。另一方面又遭遇传统技能技巧测试造成的尴尬。

一、教师的准备和应对策略

新课程的实施,首先,对于教师来说,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做到正确地驾驭教材,使教材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以下分几方面讨论:

1、教师对高中数学新课程的适应

新课程与老教材相比,有很大的变化,有较多不同的地方。

新课程在教学中,要求体现数学的人文价值和科学价值,注重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例如:必修Ⅲ中新增了算法一章。充分体现了数学与信息技术的密切联系,在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上课通过边讲边演示操作,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在实际中的应用。另外,新课程教学中还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是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老师的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

在对学生的平价方面,不仅关注知识技能,而且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人格、价值观等,这些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改变学生以往对数学学习枯燥无味的感受,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等方面将有很大的作用,但是,面对这么多“新”东西,教师是否适应得了?应该如何去适应?而要实现数学课程改革的目标,教师是关键。因为教师不仅是考察的实施者,而且也是课程的研究、建设和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他们能否适应这些新的改变,是实际教学活动中能否将新课程按照课程射箭者的理念、思路实施的关键。即是说,高中数学教师对新课程的使用程度是关系到这次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那么能否适应、如何更好地适应,涉及到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及思想和行为方 面的准备状况。教师要不断加强专业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的修养,能够对教学中的现象与问题不断进行反思,成为“研究型教师”。就是说,教师必须各方面做好准备,才能将新课程理念贯彻好。

2、高中数学教师素质的培养

据了解,数学教师的专业素质与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远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教育理念滞后,传统的教育思想很难改变,即使有较先进的教育理念,也会出现“两层皮”现象。二是处于“亚健康”状况的身心素质,由于工作超负荷,将近半数的数学教师身体状况欠佳;部分教师经常对教育教学忧虑,心理素质不容乐观。三是知识结构不合理,数学教师多年来更注重专业基础知识教学,忽视人文艺术及社会学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教师特有的博学、文雅,多才多艺的气质没有得到应有的培养,影响了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四是建设的业务素质急待提高,教学的出发点仍以学科为本,而不以人的发展为本,教学方式缺乏学生的主体参与,自主、互动、探究的学习方式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科研意识、科研水平较低,教学评价方式单一。而这些方面将严重影响教师的教学质量,学校和社会在课程改革之初,要给予教师足够的关心与理解,使教师能够有精力与体力更好地实施课程改革,另外,尽早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促进教师完善知识结构,树立终身学习意识,这是课程改革实施的当务之急。

3、高中数学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

数学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者是广大的一线数学教师,为了使数学课程改革富有成效地进行,必须认真地学习《新课程标准》转变观念,迎接挑战,《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的内容、方式提出了基本的要求,这种要求其实也是对数学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一种要求,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还学生自主学习权利,真正地使学生能在课堂上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新课程所倡导的新理念、新方法要渗透到数学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是一个不懈努力的过程,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要不断地用心揣摩《新课程标准》在理念层次、目标层次、内容标准层次、教学实施建议和教学资源开发层次的内在要求与本质含义,用心地去尝试,实践《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思想,总结经验,使《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落到实处。只有课程改革的承载者广大教师有了课程标准意识,用标准不断检验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并创造性地从事数学教育教学工作,才能使课程标准有内在的生长力,才能不断地促进教师尽快地走进数学新课程。

二、新课程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

新课程的实施中,其次,对于学生来说,如何自主学习,也就是学生应该采用哪些有效的学习方法,才能迎合、适应新课程的改革。以下分几点讨论:

1、加强对数学教材的阅读

加强语文和英语的阅读训练,其重要性无可非议,毋庸置疑,但是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因袭以做题为重心的模式,从而轻视了对材料的阅读指导,以致使一部分学生误认为数学课就是解题课,他们对教材中的许多内容,如概念的引入、定义、定理的证明、公式的推导等等,不是通过阅读教材去分析、理解、掌握,而是寄希望于讲解题目,反复练习,以期达到重复记忆知识的目的,结果学得吃力,事倍功半。《新课程标准》中提出:高中数学课程应该返璞归真,努力揭示数学概念、法则、结论的发展过程和本质。数学课程要讲逻辑推理,更要讲道理,通过典型的例子分析和学生自主探索活动,使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结论逐步形成的过程,体会蕴含在其中的思想方法,追寻数学发展的历史足迹。为此,但凭借做题显然是不能奏效的。笔者讲授“函数的概念”曾经历过这样一个事实:前年,笔者任教了高一(1)(2)两个班级的数学科工作,其中(1)班基础扎实、成绩比较好,(2)班成绩一般,由于(1)班学生配合默契,因此讲函数的定义域概念便一带而过,更没有花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认真阅读材料的相关内容,虽然他们求函数定义域作业做得很好,但是在函数的单调性练习中,求函数ylog0.5(x2x6)单调区间时,不少学生却割裂其与定义域的联系错误做出11答案,,,。后虽经反复练习得以纠错,但这部分知识仍不巩固,22以致于在期末考试时,此类题竟有近一半的学生忘记考虑定义域而做错答案,(2)班学生基础较差,讲授概念时有意识地放慢速度,先让学生看教材,然后要他们把概念好好读几遍,再背诵“函数”,“定义域”等,最后提问函数定义“如果A、B都是非空的数集,那么A到B的映射f:A→B就叫做A到B的函数”及“集合A叫做函数y=f(x)的定义域”中“A、B都是非空的数集”的含义,使学生认识定义域的重要意义,离开定义域,函数也就没有意义了;后来求ylog0.5(x2x6)的单调区间时,绝大多数学生做出了正确的答案113,,,2,期末考试时此类题正确率达到70﹪,仅此一例,当然不足以22说明教材阅读的重要性,但是窥斑见貌,举一反三,对我们重视教材阅读的教学不无启发。

2、学生认知起点的定位

学生认知起点的定位问题一定要准确,因为学生认知起点的定位准确与否,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思考的空间,因此,教师对学生认知起点的把握,就显得相当重要,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学习方式在不断改变,学生对许多知识的学习不只限于课堂,他们可以从现实生活中学,从教材中自学,从网络中学,从课外读物中学,从活动的交流中学等等,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只从知识的逻辑关系去寻找学生的认知起点,而忽略了学生本身的现实认知起点,就难免要面临课堂上突如其来的问题而陷入尴尬的场面,如果处理不当,还极易造成课堂教学的效率低下,严重时还可能使师生的关系失调。

例如,《不等式的性质》一课,教师先复习了实数的基本性质(任意两个实数的三种等价形式)和它们的几何解释,并且指出它可以作为推导其他不等式性质的基础,然后,创设了“学生先写出几个不等式,教师在这些不等式的基础上利用颠倒它们的方向,或两个相加减,或两个相乘除的方法,得到一些新的不等式,再让学生进行检验”的情境,通过教师算得的结果,使学生产生了 悬念,提出要探究的问题,接着教师出示了一系列与前面问题相仿的问题,让学生去判断,目的要让学生发现,不等式经过前面的方法处理后,哪些结果是正确的,而哪些结果是不正确的,从而得出不等式的性质,这样的设计,从知识逻辑关系上来说可谓是天衣无缝,然而,部分学生对不等式的一些规律并非一无所知,他们无法盲从于教师设计的程序,硬是直接说出了其中几条不等式的性质,还特地指出,这就是几何中的某某公理„„使教师陷入尴尬的境地,教学活动耗费了不必要的时间,如果教师在设计时能充分的了解学生对不等式性质的认知,从学生认知的现实起点出发设计教学,在学生充分展示已有数学知识的基础上,再针对性地组织探究活动,这样教学就会更突出学生的自主性。

3、让学生学会探究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探究过程,《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既要有教师的讲授和指导,也要有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教师要创造适当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发现数学的规律和问题解决的途径,使他们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因此,根据学习内容,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创设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研讨的问题情境,把教材中陈述的内容创造性地组织成生动有趣的、有利于学生探究方向的研究材料,让学生从中自主掌握有关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对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是至关重要的。

例如,对数函数是学习运用所学函数知识,研究具体函数中一个重要的初等函数,而对数的运算法则是学习对数函数、研究对数函数性质的基础和工具,因此是教学中的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在实践过程中,我又意识地把“对数的运算法则”设计为探究性课题,搞了一次“数学实验”,让学生4人一组,利用计算器,自定M、N的值,自主探究

lgMMlgM,lgN,lgMlgN,lgMlgN,lgMlgN,lg,lg(MN),lgMN,NlgMlgNN等之间的关系,并要求每一个小组选出一名组长,探究结束后,请他们代表小组做汇报发言,向大家介绍小组探究历程、交流实验心得、证明数学猜想,实践结果表明,学生们在“数学实验”中不仅兴趣高涨,而且通过计算、观察、归纳发现了对数的运算性质,体验了数学发现,创造的历程发现了创新意识,不仅认知结构得到发展,而且身心和品质也得到发展。

4、课堂实施中要注意变式教学

变式教学主要是指对例、习题进行变通推广,让学生能在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下重新认识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恰当合地变式能营造一种生动活泼、宽松自由的氛围,能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与创新意识。

变式是指相对于某种规范模式的变化形式,就是不断变更问题的情境或问题呈现的形式,使事物的非本质特征时隐时现,而事物的本质特征却保持不变,变式既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通过变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研究、探索问题的能力,是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下面通过教学案例加以说明:

1案例:在数列 an 中,已知an1an2,a1,求通项公式an 解:∵an1an2 ∴an1an2

1,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213∴ana1(n1)d(n1)22n

221变式1:在数列中an,已知an12an,a1,求通项公式an。

2即数列an是首项为解:∵an12an ∴an12 an1,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2即数列an是首项为∴ana1qn112n12n2 21,求通项公式an。2变式2:在数列中an,已知an13an2,a1解:∵an13an2 ∴an113(an1)即an113 an13,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23n13n3 22∴数列an1是首项为∴an1a1qn13n1 即 an23变式3:在数列an中,已知an12an,a11,求通项公式an。

3解:式子an12an两边同时取对数得

lgan13lganlg2

11∴lgan1lg23(lganlg2)

11∴数列lganlg2是首项为lg2,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

2211∴lganlg2lg23n1

22即lgan1lg2(3n11)lg22n13n112lg(2)3n11

∴an(2)31

1,求通项公式an。2变式4:在数列an中,已知(3an1)(2an)6,a1解:由(3an1)(2an)6 得

3an2an1anan13an11an121an1)2(11)an

即3(121∴数列是首项为1,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3an121()n1an31223()n11an33n1n1n1

3n1∴ann1

23n1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和模式是多样化的,变式教学的实践证明它是一种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较好地改变了以前教学中单一而繁杂的情况,更是一种激发学生思维的有效方法。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实施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对教师更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课程,教师要充分理解新课程的深刻内涵,扎扎实实,一点一滴地从基础做起,即以高质量的教学设计为切入点,学会等待,学会分享,学会激励,学会合作,学会探究,学会创新,学会反思,只有这样,才能与新课程通行,才能让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过程更加流畅。俗话说:“万变不离其宗”,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我们用高尚的品质去感染学生,用超人的教学艺术去影响学生,用渊博的知识去启迪学生,那么,我们的学生就会信赖我们,尊重我们。这时,我们的教导他们会当成真理,我们的行为他们会当成楷模,我们的课堂他们会跟着我们的感觉走;我们的成功,他们会为 我们喝彩,也将激励着他们勇往直前,奋发向上。事实告诉我们,要想使教学产生最佳的效果,努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以崇高的形象来增强对学生的感染力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数学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石欧,彭慧芳;课程改革:在实施中异变的原因与对策;课程、教材、教法,2004.3;

3、吴莉霞,刘斌;变式教学要把握三个度;2-501,数学通报,2006年第4期;

4、周卫勇主编;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 — 谈新课程的评价改革,创新功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勒玉乐,宋乃庆,徐仲林主编;新教材将会给教师带来些什么 — 谈新教材功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6、曹勇兵;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途经;2-501,数学通报,2005年第12期。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课堂的教与学 篇2

1.1由 “知 识输出 ”转向 “主动引导 ”

新课标的教育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不能再以俯瞰的姿态看待学生。如果说把教学当做是一部电影的话,那么老师在其中扮演的就是“导演”的角色,而学生才是真正的“主角”,一部好的电影需要有一个非常专业的导演积极引导演员进入角色。因此教师在新课标背景下的主要任务就是以“引导者”的姿态倡导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合作讨论,让学生重视学习的过程,享受重塑知识的形成过程带来的乐趣,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1.2由 “单 一教学法 ”转向 “多样教学法 ”

传统的教学是“老师讲课学生听课,老师布置作业学生写作业,老师批作业学生改作业”这样单一的死循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所用到的方法并没有一点点新意。在新课标的背景下,我们必须对这种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把握。第一,将情境教学法引入数学教学中,把知识融入到情境中, 例如将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用到数学知识的例子放在课堂上讲,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以至于学生不会认为数学知识是那么晦涩难懂, 从而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把握数学信息,准确地建立数学模型。第二,教师在讲授例题的时候,不要局限于课本上的那一两种解题思路, 可以由一道题转变为多种形式、一道题有多种解题思路,让学生学习不同解题方法,从而达到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巩固、强化,甚至对类似的题目会举一反三。第三,在处理学生作业的时候,发现新颖合理的解题方法时,及时表扬学生的创造力,多表扬赞美学生,同时与全班同学分享,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多样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对帮助学生建立数学知识体系有很大的帮助。

1.3由 “统 一要求 ”转向 “因材施教 ”

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面临着同样的一个问题, 学生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关照到每一个同学, 就可能造成好的学生更好、差的学生更差的局面,使那些不擅长数学的同学对数学有了更大的抵触情绪。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实行分层教育,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教育最重要的一点是将教学目标分层, 根据学生数学知识的深度、广度及对新知识的接受速度和对做习题的强度分成三个层次, 对这三个层次的学生的总体要求就是全部都要达到最低标准,同时又鼓励学生个体的发展。低层的学生达到基础的课标要求, 中层的学生要具备对较复杂的问题的分析能力,高层的学生要提高对自身的要求,提高自我的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这样制定教学目标,不仅能让所有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能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一举两得。

2.学习方式的改变

2.1自 主式学习

传统的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使得许多学生是被动学习的,被动地接受知识,被动地接受一些思想,这种方式不仅助长了学生的懒惰之风, 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新课标下, 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引导式教学”,学生的学习方式也需要随之改变为“自主式学习”。

2.2合 作式学习

“1+1≥2”, 仅仅这一个数学式子就能充分地说明合作的意义。现如今是市场经济的时代,市场经济离不开各种类型的合作,所以这一时代要求我们广泛地合作,只有选择合作才能顺应时代要求,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只有善于合作的人,才能有强大的力量,无论是小事还是大事都能尽可能地做好。数学学习也不例外,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例如分学习小组或者学习互帮互助小组, 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组内的团队合作意识,让学习较好的学生帮助稍差的学生,共同提高学习成绩,并且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都极其重要的意义。

2.3探 究式学习

所谓的“探究式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或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地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判断,从而增强思考力和创造力。我们要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实践和空间,让学生相互交流探究的结果与心得体会, 并且对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展开深入讨论, 使得学生不仅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中掌握数学知识要点,获得解题的技巧和方法,更能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3.结语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课堂的教与学 篇3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教学策略;高中数学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对教学而言,“教”的行为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在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要以人为本。对教师而言,教师行为意味着教师角色的转换,由教学中的权威变成合作者,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现代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可以说,创设基于师生交往、互动、互惠和对话的教学关系,是未来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对学生而言,“学”的行为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彰显和创造性的解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观念、调整教学策略,力争做好以下几点:

一、发挥教学对课程建设的能动作用——变“教课本”为“用课本教”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师和学生不再游离于课程之外,他们成为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并相互作用,此时,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全过程。这样,教学就不再是忠实地实施课程计划(方案)的过程,而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它要求教师改变课程实施取向、拓宽课程内容领域、注重课程资源开发。

二、建立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师生关系——变“传话”为“对话”

教学活动中存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活动。这种交往不同于一般人际交往,它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以人类的文明成果(课程)为中介的一种社会性互动机制。把教学作为一种交往互动和沟通的过程,教师要成为“平等中的首席”;要“蹲下身子与学生对话”;要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制订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合理安排时间,脚踏实地,稳扎稳打,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另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及时调整学习方式和方法,特别是对于不同章节的内容应采取不同的学习策略。在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时,教师也应当调整知识的呈现方式、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有选择地采用尝试教学、问题教学、分层教学、“做中学”、“精讲精练”等策略;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及时复习、反思、总结,反思、总结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环节。通过反复熟悉教材、体会例题,强化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如:方程思想、函数思想等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将所学的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使所学的新知识由“懂”到“会”。

三、加强实践经验与书本知识的联系——变“书中学”为“做中学”

人的认识遵循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辩证统一的规律,在处理书本知识与实践经验的关系时,应当做好以下工作:拓宽通往生活的路径,搭建经验共享的平台,展现获得结论的过程,正如我们常说的“不好的教师奉送真理,好的教师教人发现真理”。有时“过程”比“结论”更有意义。如:在讲解三角函数线时,教师给学生讲透三角函数线的意义比记结论更重要。

四、注重学生素质的深层建构——变“教书”为“铸魂”

知识问题历来是课程与教学的一个核心问题,我们应当重视知识的学习过程,但知識与技能同学生的素质并不等同,新课程标准把提高“素质”定为该课程的基本理念,也正反映了这种趋势。如,在讲授“杨辉三角”的过程中就可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习题的训练过程中也随时考验学生的耐心、恒心和毅力,因此,教师应及时鼓励和引导学生要有坚强的毅力去战胜学习中的一切困难。

五、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运行体系——变“教案剧”为“教育诗”

数学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的数学学习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教学面对的是一个个富有个性的、具有独特精神生活方式和经验的学生,教师要促进学生发展就不能无视个体的存在。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运行体系,在操作上要精心设计与灵活变通并行不悖、思想观念与策略方法同步变革、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紧密结合。如,在讲授三角函数的图象变换时,利用Flash动画来演示效果会更好;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也可利用动画来体现“倒序相加”的过程等;在复习立体几何一章时可引导学生总结空间中的线与面、面与面有怎样的关系。

总之,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教师教学的重点已不是传授知识,而是激励思考。教师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学生发现问题矛盾而不是拿出结论真理的人,惟有真正做到教学灵活、学生积极参与,才能达到学习效益的最大值。

参考文献:

[1]张其香.建立和谐师生关系,促进师生共同发展[J].基础教育参考,2012(13):78.

[2]庄治新.善用图式表征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深层建构[J].江苏教育研究,2013(3).

[3]龚雷雨.关注学生课堂体验,焕发课堂生命活力:浅析新课程课堂教学运行机制的构建[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4(21).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课堂的教与学 篇4

湖州中学

卜志刚

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实验正在全国范围内顺利推进,新课程走进了师生的生活。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较大的发展。本轮课程改革既要求教师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又要求师生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单一的、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同时,也为教师和学生的成长提供了条件与空间。因此,本轮课程改革对广大师生来说,既是一项挑战,也是一次发展和完善自我的难得的机遇。根据新课程理念,高中政治课教与学倡导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教与学的方式,这既是对传统的高中政治课教与学方式的变革、丰富和完善,同时也对政治教师的教与学方式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本人针对课程改革中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教与学方式这一问题,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要研究方法,结合教学实践对高中政治课教与学方式转变进行了较深入研究,从中体会到:中学政治课在教与学方式转变中,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教与学的方式,对于帮助教师重新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实施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有着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

一、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的是对书本知识的讲授和灌输,要求学生机械地记忆教材中的结论和观点,而忽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学生对知识的思维过程,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教师精心准备之后,带着学生一步一步钻入自己预先设计的口袋,课堂教学活动,教师是主角,是课堂的主宰者,学生跟着教师被动地听、记、抄、写,即使有学生活动,看上去课堂气氛很活跃,实际上学生回答的是教师设计的问题,答案往往是唯一的,学生作为知识的容器,根本没有思考的机会,始终无法将知识转变为智慧和能力,无法从根本上导向对知识的发现和创新,教师和学生陷入被知识奴役的处境。所以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他们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方式,使教学活动成为师生共同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首先,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思想政治课具有时代性的特点,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教师必须联系国际国内时政热点,作到理论联系实际,利用讨论、谈话、协作等方式,借助于多媒体教学手段渲染课堂气氛,利用情景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发现问题,使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变成一种乐趣,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将讲台由教师的舞台变成师生共同活动的舞台,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从而达到新课改的目的。比如,学习《经济生活》中供求与价格的关系时,可让学生分组进行表演,用小品的形式,让学生自己把二者之间的关系表达出来,当然之前教师应要求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结合自己作为消费者时的心态作好准备。再如,学习效率与公平时,可采用辩论的形式,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让学生分成两大组,每组成员各有分工,有些搜集资料,有些要对材料加工制作,谁担任辩手,谁是主持人,谁是评委等等,都要明确分工。教师要让学生明确辩论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既要运用书本知识又要联系现实生活。这样既掌握了理论认识,又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在学习消费时可采用讨论法,使学生充分利用自己在生活中获得的消费体验和消费常识,作为学习资源参与问题讨论,要求他们畅所欲言,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形成不同观点之间的碰撞,激发学生的思维,也可让学生对家庭消费结构、贷款消费的发展、中学生消费心理作专题调查,提高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和思维能力。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课堂气氛活跃,形式多样,而且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得更深刻。当然教学方式的转变,并不是否认讲授法教学,对大纲要求的重点、难点,还要耐心细致地讲解清楚,只是要避免“满堂灌 ”,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创造问题情景,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理解掌握知识。

其次,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新课改要求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要把他们看成有思想、有感情、有权利、有尊严,正在发展中的人,特别是对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的潜力。在教学过程中,树立生本意识、学生个性意识,了解每个学生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发展动态,引导学生要正确对待自身存在的问题,做到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共同进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尽可能多的为每个学生创造锻炼的机会和条件,鼓励学生相信自己,激励学生自己动手、自己思考、善于合作,从而锻炼思维能力,形成健康的态度和价值观。

二、要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教师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的转变最终要落实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新课改倡导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主张多元的学习活动,适当的开展探究、调查、访问、搜集资料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各种基本能力。

要达到这一要求,并非是件容易的事。第一,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和配合。学校要提供服务资源,比如学校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网络室及各种教学设施要充分发挥作用,保证在服务时间、服务方式及作用效率等与本校学生学习相适应。还应得到家长支持和配合。多数家长认为,学生到校就是掌握文化知识,他们关心的是学生的考试成绩,而不是在实践活动中的能力,所以新课改的春风应吹到千家万户,让家长知道新课改不仅关注学生的成绩,更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当然,新课改不光是学校、教师的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应得到社会各方的关注。第二,促进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式学习,发展他们自主获取知识的愿望和能力。新课程旨在扭转以过分关注“知识授受”为特征的教学局面,以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的独特性和个性化,因此在教材中“综合探究”,“综合实践活动”等栏目,为学生自主、合作、研究性学习提供独立的学习机会,教学过程,不在是教师面对知识独白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参与知识创生的过程。为此,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就必须最大可能地创设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的情景与氛围。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兴趣、需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和他们自主发展的愿望,使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帮助他们确定学习目标,制定符合自己的学习计划,让他们自己参与设计评价体系,可自评,也可互评。评价的方式是多样的,除了采用传统的考试测验外,可采取撰写调查报告和政治小论文的方式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关心生活,运用已学知识分析社会经济现象,教师要不是时机地肯定他们的成绩,注意挖掘学生的闪光点,树立各式各样的学生榜样,让他们具有一定的成就感,看到成功的机会,感觉到自己正在作一项有意义的事,对追求知识产生一种内在的动力,引导他们主动学习,健康发展。

学生一入学,就面临着严峻的升学压力,他们的竞争意识很强但合作意识淡薄。长期处于个体的、竞争的学习状态,学生可能会变得狭隘自私和孤僻,新课改要求学生形成合作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同时会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要求学生不仅在课堂活动中要团结协作,而且在班级和学校开展的活动中更要加强了解、交流和学习。政治教师要结合政治课的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时事,关心国家大事,把对书本知识的学习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在分组活动中,既要明确个人的责任,又要学会相互支持、配合,以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

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有助于发展学生优秀的智慧品质,学生根据实际,自主选择课题,给每个学生留有发展空间,尊重个性发展。自愿结合学习小组,分工协作,规定课题完成时间,在学习过程中强调自我评价,然后进行评比,检测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及合作能力,可相互交流,达到互相学习的目的。

浅谈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 篇5

内容摘要:运用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教学模式,本文就这种教学模式中的教与学进行详细的阐述。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育信息化的目标,探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实施信息化的一些措施。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并存的利与弊,我们如何取利去弊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字: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育变革

校校通;班班通;教育网络;

一、信息化建设在学校中的演变

教室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我们很清晰的记得那黑板上老师们单一的粉笔字。而现如今由“校校通”进展为“班班通”,我们的校园生活、教学课堂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基础教育网络建设历程中有两项意义深远的工程,分别是“校校通”工程、“农远工程”。“校校通”工程和“农远工程”两大工程的实施,在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发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同事也为“班班通”的推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结合现在全国各区域的实际情况,在发达地区及中西部大中型城市,基本实现班班“通”硬件和“通”网络,而“农远工程”覆盖的农村中小学,班班“通”硬件和“通”网络将在不久的未来得以实现。着意味着今后学校教育信息化将实现由基础设施建设和初级应用向深入有效的应用转型。

“班班通”是将和教育有关的信息内容同道每个班级,病系统、有效的应用与备课、课堂教学、学习以及其他教育业务之中。它着力解决信息化环境与资源的创造性应用问题,着力解决幼稚资源在课堂上有效应用问题,因此“班班通”是整个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兼职所在。

从“校校通”到“班班通”,标志着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宏政策由“基础设施和资源建设”转向“推进与保障教学应用”,即“从装备转向应用”,为解决“数字鸿沟”的核心问题、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内涵发展带来的新希望和解决任务的途径。

“班班通”是一个事关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从“校校通”到“班班通”,吧现代教育充分融入学校的教育教学,使之成为常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寻求有效应用机制与模

型,提高每一堂课的教学质量,不仅是城镇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上的延伸,解决了发展的突破口,从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高度有效解决让所有孩子上好学的问题。

“班班通”是一线教师将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结合实现混合教学的基本条件和必由之路。“班班通”实现教育教学将彻底打破教师、教师、校园的界限,实现局域、局域无界限、校校互通、班班互联、资源共享,进一步推动我国教育信息化资源纵深发展,激发教师的实践激情和学习需求,探索各学科与信息技术深层次结合的模式与方法,提升信息化教学的实践性,最终全面提升基础教育教学质量。

刘延东强调,要深刻把握新形势新要求,将教育信息化作为国家信息化的战略重点优先部署,切实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要明确发展导向,坚持育人为本、应用驱动,统筹兼顾、有序推进,优先保障农村和边远地区,加快缩小城乡、区域、校际间的“数字差距”。要推动“宽带网络校校通”,多管齐下加快推进学校接入宽带,探索建立可持续的运营维护机制,完善学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要推动“优质资源班班通”,重点建设名师和名校网络课堂,集中开发音乐、美术、英语等短缺课程,加快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要推动“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教师率先使用,职业教育率先部署,发达地区率先示范,促进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变革,实现教与学、教与教、学与学的有效互动。要建设教育资源和管理两大公共服务平台,加强信息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为教育信息化提供保障。刘延东要求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学校要明确责任、齐心协力,狠抓落实、务求实效,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推动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

信息化建设在学校中的演变一一在目。

学校的教育模式不再是单一乏味。现代信息技术由影响教育观念到影响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而影响到教育的整个系统,将学校的基本功能和外延功能融为一体。作为一名教师应该跟上脚步,不断给自己充电。

目前,在国内外,基于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教育技术应用大体有以下四种模式: 1.基于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的“多媒体组合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①教师在课堂中起主导作用,控制教学过程;②现代教学媒体与传统教学媒体有机结合;③通过教学设计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媒体、策划教学过程、进行学习评价。

2.基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用于课堂教学的“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其特点是:①教学环境是多媒体计算机及依据教学目标设计、反映教学策略的教学软件;②以多媒体的方式显示教学内容;③教学信息按超文本(非线性)方式进行组织,符合人类的联想记忆方式;④具有良好的交互界面,学习者必须通过一系列交互操作来进行学习;⑤以CD-ROM贮存教学信息,信息量大。

3.基于互联网络的“网络教学”模式。其特点是:①提高信息的传播与利用率;②学生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主动地进行学习;③学生能按照自己的进度、自主地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学习内容;④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平等地通过“协商”进行学习。

4.基于计算机仿真技术的“虚拟现实教学模式”。虚拟现实是多媒体与仿真技术相结合而成的一种交互式人机世界,它可以创造出一种身临其境、完全真实的学习环境。

根据这四种模式我们不难体会到信息化建设在学校中的演变,当然在我们当今的学校教育中这四种模式也在以多种形式多种呈现方式给我们的教育结构中。

信息技术走进我们的课堂,校园文化的展示也呈现出了多彩而炫丽的风采。

二、信息技术对教学内容产生的巨大影响

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与学习革命,其中首当其中的就是教育内容的改革与变迁。现代技术,尤其是互联网的逐渐普及,极大地扩展了学生的知识来源。信息时代的学生,不仅仅从包括家庭、社会、学校在内的本土文化环境以及书本中吸收知识,而且可通过卫星电视、国际互联网,从跨文化、跨时空的电子信息资源中汲取知识。知识资源的拓展,提供了学生发展的更广阔的天地,也向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使学生在广阔的电子空间中得到充分的发展,成为信息时代所需要的人才?这也是我们学校实施教育的一大落脚点。

传统的教育教学中,课程的设置、课时的要求以及授课内容都有严格的规定性,教师按大纲要求备课,按照规定的授课时间授课,课程与课程之间也缺乏交融,每门课的老师基本上只是讲授本门课的知识,使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往往支离破碎,不能达到学科间的交叉和融会贯通。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课时与课程的要求相应较为灵活,教师借助教学支持系统和备课系统,可以采集到各学科的大量相关知识信息,用以支持自己的授课内容,这样不仅大大地丰富和生动了自己授课内容,而且极大地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实现了学科知识之间的融合,使学生的知识具有了整体性和连贯性。

现代信息技术革命使传统的以纸版等印刷品为主的教材向多样化的信息载体过渡。传统的纸版类印刷教材,虽具有稳定持久、使用方便、容易携带、不需相应设备等优点,但信息传递单向,不能实现交互;且信息承载量少,也仅能提供抽象的、静态的信息。传统的音像教材,能通过声音和影像信息使真实再现,却需相应的播放设备或受特定播出时间制约而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现代信息化教材以CD-ROM教材和Web教材为主,CD-ROM教材包括计算机课件、专业数据库和信息检索系统等,可依靠计算机巨大的存储容量,开发功能强大的软件,兼容了音像教材和纸版教材的功能,不仅能实现真实再现,还能模拟真实过程,使静态信息转化为动态信息,抽象概念形象化。Web教材则可利用Web传播媒体,以最快速度推出新的教材或对现有的教材不断翻新充实。目前越来越多的教材实现了多媒体化,它们不但包括文字和图形,还能呈现声音、动画、录像以及三维图像,通过超媒体链接,使得画面、声音、文字融为一个动态的连续过程,一改过去“活人读死书”的状况,使书本知识变得鲜活起来。

从传统教育过度到现代教育,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生们对知识的选择性也越来越强,老师们对知识的呈现方式也越来越多,这是时代进步的体现也终究是教育改革的最终动力。

(一)信息技术需要有知识的人才。

人类的知识财富需要代代相传,传授前人积累的知识仍然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信息社会的知识时效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知识更新的周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短。因此,知识的拥有不仅止于对前人积累的知识的继承,更重要的是对新知识的更新。

(二)信息技术不但要求会学习的人才,同时还需要具有协作能力的人才。人们通常认为整天与计算机打交道令人失去情感,失去人际协作能力。由此推出信息社会中只需要与机器打交道,不需要感情,不需要人际协作的结论。其实不然,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虽然减少了人际交流的机会,但是并不意味着降低了人际沟通和协作的重要性。如果说工业化中采用机器的结果是以流水线的集体劳作方式代替了个体劳动方式,从而显示人际协作的重要性,那么,信息社会中的遥距模式,是以网络化的更为精密的系统协调代替了流水线式的协调。纪律观念、分工合作观念、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和相互协调等都是信息社会中的人们必须具备的能力与品质。美国与澳大利亚等国家从小学开始就常出一些题目,分工合作,进行解答,然后教师在小组之间进行评比,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三)信息技术需要身心健康的人才,无论在什么社会,人都必须学会生存。

生存的最基本条件就是能够适应环境。因此,最基本的生存能力就是适应环境的能力。信息技术加快了整个社会的活动节奏,只有身心健康的人才能在信息社会中生存与发展。近年来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出现的青少年吸毒率、自杀率、犯罪率上升的现象已经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可见,技术的高度发达可以提高物质文明水平,而与之相适应的精神文明建设则非技术之所能及。教育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途径。为社会培养身心健康的人才是教育的时代使命。

信息技术在教学内容上的影响力是不言而喻的。

三、信息技术对学校教育教学方法产生的影响

信息时代的学习环境,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来源,超文本计算机教学软件和互联网信息系统给学生带来了更多的学习的主动性。信息技术和与其相伴随的学习环境必然带来教学方法上的革命。信息时代的教与学的方法将产生根本的变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由一味的“讲”变为“导”。

曾经有入怀疑信息时代精心设计的多媒体计算机教学软件将会代替教师的角色,其实不然,信息时代教师仍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角色。但是,教的方法已经有本质上的变革。“教”师应该变为“导”师。工业革命以前,一个人可以通晓百科,一位老师可以包揽从天文地理到人文科技的所有课程,随着人类知识的积累、丰富,出现了分科教学的学校教育。一个人可以成为物理学家、化学家,而通晓百科的通才已经不可能存在了。信息时代,信息与知识的爆炸性膨胀,任何一个人都无法避免不断的知识更新,以求跟上时代的步伐。所以,站在讲台上的教师,即使是对着十来岁的小学生,也不一定样样都比学生懂得多。因此,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讲课应该变为向导式的引导。教师在介绍了基本的知识以后,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与探索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以及丰富的信息资源的作用,达到教学效果的质与量的高水平。

(二)学生由“听”变为“学”。

信息时代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具有更大的主动性。因而具有更大的创造性。信息时代,教科书与教师不是仅有的知识来源,学生除了从课堂上学习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运用学习的技能,从丰富的学习资源中探索与汲取知识。这种建立在学生兴趣与自觉性上的学习,学生所获得的矢口识将会更力口深刻、巩固。

传统的教育方式以课堂教育为主要形式,以教师为教学主导,以文字化的教案为授课内容,进行面对面的正规教学。现代信息技术使之得以创新和发展,在传统的面对面的教学基础上,在象原先那样采用的文字教案的同时,教师开始利用教师备课系统和教学工作支持系统,筛选与授课内容有关的信息制成CAI课件,学生也可自主制作CAI。现代信息技术还使得另一种教育方式——网上远程教育,越来越成为当今网络化时代不可缺少的教育方式。

1999年,经国务院批转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正式提出“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系”。还明确规定,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有效地发挥现有教育资源的优势,是我国教育资源短缺的条件下办好大教育的战略措施,要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加大建设力度。并首次在浙江大学建立远程教育中心,通过网络进行教学。现代远程教育所采用的授课基本方式有两种:其一是网上异时教学。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教材通常被组织成超文本和超媒体链接结构,学生通过网上浏览器获取学习材料进行自学;通过Internet或其他异步通信工具,向导师提问和与同学讨论;其二是网上实时教学。在这种方式下,师生通过网上视频会议系统、聊天室等同步通信工具来传递教学信息或进行讨论网上远程教学。网上远程教学使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上网获取信息,进行学习,极大地提高了人们学习的自主性;同时网上远程教学优化配置了网上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扩大了共享面。

四、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

网络环境由影响教育观念到影响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而影响到教育的整个系统,使学校脱离了传统意义上的以校办为核心,学校教务处、后勤处、政教处等各个构成部分组成 的综合体转化为一个以信息网络为支持结构,由教学活动、学校管理、信息资源、课外教育、信息网络等子系统构成的多功能的信息系统,将学校的基本功能和外延功能融为一体。

目前,由于我国的信息技术及其在教育中的运用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因而存在地区间资源配置的不平衡;软件研发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学生尤其是青少年上网行为的难以控制性;不同层次的学习者对网络的应用存在能力和学科的限制等方面的不完善。而传统教育也不是一无是处,也有自身的许多优点,如教学的计划性、目的性、组织性、针对性较强;注重对青少年进行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师生面对面交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可以自己渊博的知识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潜移默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课堂的教与学 篇6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可用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如何写心得体会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核心素养下的教与学心得体会范文(通用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核心素养下的教与学心得体会1

当下一个崭新的概念——“核心素养”是我们教育教学实践中最热门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核心素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今天,这个概念体系正在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深化的方向。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发布,对中国教育来说,是一件大事:它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也是适应国际教育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需要。从根本上来说,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就是要解决“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这既关系到国家的总体发展,也关系到千家万户和学生个人的成长,值得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关注和思考。

那么“核心素养”到底是什么?

不同于一般意义的“素养”概念,我将它归纳为以下几点:

①“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②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③从价值取向上看,它“反映了学生终身学习所必需的素养与国家、社会公认的价值观”。

④从指标选取上看,它既注重学科基础,也关注个体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个人终身发展所必备的素养;

⑤不仅反映社会发展的最新动态,同时注重历史文化特点和教育现状。

此外,它是可培养、可塑造、可维持的,可以通过学校教育而获得。核心素养是作为客体侧面的教育内容与作为主体侧面的学习者关键能力的统一体而表现出来的。因此,核心素养不是先天遗传,而是经过后天教育习得的。这样一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就全新的展现落实在学校教育上来了,需要每个教师去实践,落脚点就在于每个课堂。那么核心素养如何融入课堂教学呢?我想应着重抓好几个方面:

一、课堂教学学习目标需要转向,学生核心素养的“核心”是关键能力提高和必备品格形成。这是学生学习素养和关系素养的两个方面。

学习素养包括学习的愿望和主动学习的动机、自主学习能力以及信息处理能力,其中学习兴趣即学习动机素养又是核心中的核心。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奠定良好的学习素养显然是最重要的任务。关系素养主要涵盖人格与心理、生理以及品质与品德两大方面,前者主要指与自身的关系素养,要求学生能认识自我、悦纳自我,能自我规划、自我约束和自我调节,有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品质;而后者主要指与他人的关系素养,要求学生有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有沟通意识和交流能力,有国家认同、国际视野、社会公德、社会责任,能够形成可持续发展观,自觉关心生态与保护环境等。

二、课堂教学方式要情境化、活动化,学会讲故事。知识转化为素养的重要途径是情境,如果教学活动所应依存的情境缺失,学生就不能在知识与现实生活间建立起联系。情境化教学是启发引导的必要条件,是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途径和方法,也是核心素养实现的现实基础。

在实践中,我们逐步认识到,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是在相应的学科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因此要大力倡导和精心设计学科活动式的教学方式。例如我校的大河源课程之走进博物馆综合实践活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等,让学生将亲身经历与学科知识联系起来,通过经验的获得来重构知识,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这些活动体现了学科特点,可以更好地实现“核心素养”下的培养目标。

三、学生学习方式,要从以往的被动接受型向自主合作和探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转型。

自主合作学习方式重视对学生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所有的教学必须围绕学生自主学习产生问题、自主或合作解决问题为主线去设计,以真实的问题形成问题链,让学生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知识结构。而学生采用不同学习策略,自主以解决简单问题,合作以解决复杂问题,通过师生、生生的互动交流,每个学生都有语言实践和自我表现的机会,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完善所需的核心素养。

探究式学习方式是学习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的重要方式。它要求学生必须活学活用学科知识和技能,在运用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深入培养各项相关的核心素养,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养成。

核心素养下的教与学心得体会2

目前,基于学科素养的新课程标准修订稿在全国征求意见,这就标志着中国基础教育开始迈入核心素养的新时代。余文森著作的《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从理论、观念、操作三个层面对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进行了系统阐述,包括核心素养的意义、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观重建、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基本策略三大主题,旨在帮助教师提升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树立立德树人的教学意识和教学观念。

书中余教授在“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基本策略”这一主题方面,重点阐述了让核心素养落地的课堂教学的具体路径和方法。策略是从观念走向行动、从理论走向实践的操作系统。只有将观念和理论转化为实施策略和行动方案,核心素养才能真正落地。因此,本主题是全书的重心和落脚点。静下心来细细思考,作为一名社会学科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怎样去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呢?

首先,我们要明确社会学科核心素养应该包含哪些方面。

一、语言能力:在社会情境中借助图片、案例、材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意图和情感态度的能力。

二、文化品格: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文化意识、人文修养和行为取向。

三、思维品质: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其在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造性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

四、学习能力:指主动拓宽学习渠道,积极调试学习策略,努力提升学习效率的意识、品质和潜能。社会学科核心素养四要素的关系为:知识能力是学科基础、文化品格是价值取向、思维品质是心智特征、学习能力是发展条件。我认为,让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重点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四方面的意志品质:

一、主动与进取:对学习有正确的认识和持续的兴趣,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成就动机,能够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有主动参与语言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在学习过程中注重语言运用,积极进取,乐观向上。

二、监控与调整:能对学习过程和学习情绪进行自我监控和有效管理,面对学习困难能够自我激励、自我调适,适时反思和评价学习效果,并对学习目标和方法等做出必要调整,主动适应,坚持不懈。

三、选择与获取:利用课内外多种学习渠道特别是网络资源,获取最新的知识和信息,并结合学习目标对信息资源进行选取和整合,广泛涉猎,有的放矢,既勤于学习,又善于学习,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四、合作与探究: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敏锐观察语言现象和语用规律,能从多角度、新视角去观察和理解历史现象,尝试用新思路、新方法去解读和评判多元化现象,勤于思考,探异求新。

核心素养实则也是潜移默化的教育。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吾日三省吾身,课堂教学坚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体现人文性的教学,科学性的教学,发展性的教学,真正让核心素养落地,促进学生智慧地成长。

核心素养下的教与学心得体会3

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而好的教师不但拥有深厚的知识底蕴,还要有丰厚的文化素养。素养和知识有什么区别呢?素养来自于知识技能,又高于知识技能,素养是智慧,是文化,是精神。而教师的核心素养包括学科素养和教育素养。

有学科素养的教师一定痴迷和深爱所教学科。有了这种痴迷与深爱,他会主动学习学科知识,钻研教材,博览群书,努力开拓知识面,深挖知识层,不断把知识扩展和深化。他咀嚼吸收其中的精华,在课堂上深入浅出地教给学生。并且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积累智慧,迸发教育学灵感,形成教育素养。

我最开始从教时,觉得编写教案的人很优秀,他们往往能够抓住文本的核心问题,巧妙设问,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去解读、探究文本,而我竟什么也看出来。随着工作时日的增加,我也慢慢积累了经验,当然这也得益于对教材反复研读,积极吸取他人经验,再结合自己的体悟日积月累而成。

譬如这学期我们学习选修教材《外国文学》这本书,这本书每一单元有一个主题,这些主题都是小说的基本要素,也是我们在做文学类文本阅读中经常碰到的概念。第一单元的主题是“叙述”,包括叙述角度,叙述人称,叙述腔调和速度控制几个概念。如果在以前我总是着重讲解本单元的第一课海明威的《桥边的老人》,而让学生自己读读《墙上的斑点》和有关话题“叙述”的理论性文字。但今年再去教这单元时,我把重心放在了主题“叙述”上,而把《桥边的老人》《墙上的斑点》作为例子去解读,这也符合编写者的意图。除此之外,我还选取了《伊索寓言》中《狐狸和乌鸦》的故事,让学生分别从狐狸和乌鸦的角度采用第一人称去叙述。学生对这个拓展的问题兴致很高,演绎了不同版本的《狐狸和乌鸦》,有的甚至改变了叙述腔调,加入了网络文学中“快穿”的手法,还让乌鸦角色崩塌。学生们的表现令我惊异,而我也相信,通过这次训练他们一定深刻的理解了什么是叙述角度,叙述角度的改变会带来什么样的效果。之所以前后教学的理念发生变化,我想这得益于这几年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听教学名家的讲座,知识视野开阔,对教材的把控上也更容易高屋建瓴,解读教材也就更深入。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教师所知道的东西,就应当比他在课堂上要讲的东西多十倍,以便能够应付自如地掌握教材,到了课堂上,能从大量的事实中选出最重要的来讲。”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应当博览群书,广泛吸取营养,才能厚积薄发,收到让学生“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奇效。

核心素养下的教与学心得体会4

核心素养是现在教育最热门的话题,近期阅读了余文森教授的《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这本书。让我对素养教育又多了更深的认识。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明确了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有力地回应了新时代的呼唤,也为深化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提供了方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全书共分为三篇内容,分别论述了核心素养的意义、核心素养导向教学观怎样建立,以及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基本策略。

核心素养究竟如何落地?课堂教学怎样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本书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入手,从一线教师最为关注的内容出发,系统回应了这些问题,并重点对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入阐述,并提出核心素养导向的六大教学基本策略:整体化策略、情境化策略、深度化策略、活动化策略、自主化策略、意义化策略。

因为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追求有效,而有效教学是为了学而教的,是为了学生学会学习的,真正做到“教是为了不教”。为了发展学生为适应社会变化终身学习而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诉求,也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

在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关系的论述中,作者提到,核心素养相比三维目标,更加能够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也就是说,核心素养更关注教育的内在性、人本性和终极性等方面。另外,核心素养是来源于三维目标又高于三维目标的,是学科教育在高度、深度和内涵上的进一步提升。因此,核心素养更多意味着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又一次根本性转变。

那么怎样在我们教学工作中体现出核心素养呢?

通过学习,知道在教学培过程中,注重文化对学生的熏陶,还得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道德修养、审美情趣的得到提升。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得到培养。可从以下方面在在教学工作中体现出来:

第一、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二、在课堂内充分体现出“情感课堂”。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是不可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

第三、传授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给学生一个交流,开放式的课堂。课堂以学生为主题,那就尽量给学生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让学生真正实现“学会学习”这个目标,需要让学生尽快转变学习方式,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三种方式,指导学生自己先独立思考,并在小组合作中解决问题,牢固掌握知识。学生在自主探究式学习中,可以实现能力的发展,增强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注重积累,海量阅读经典书籍。通过大量、广泛的阅读,积累优美、新鲜的语言材料,并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中华传统经典作为我国文学宝库的瑰宝,不仅内容源远流长,同时也有精辟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每篇文章都如同一面镜子,能够将社会生活反映出来,映照着学生的心灵,并启迪学生的心智。

总之,课堂教学变革是核心素养落地的切入点,突破点和成长点,只有聚焦课堂,才能真正让核心素养落地,促进学生智慧地成长。关于核心素养教学观的重建,我还有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这本书我还需要细细品阅,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核心素养下的教与学心得体会5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明确了学生应具备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回答了“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根本问题,引领课程改革和育人模式变革。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其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

看得出来,学校教育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场所之一。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的有机无缝的链接,共同努力来完成!

我认为在学校里,核心素养要依靠学生在教育环境中慢慢地养成,是一个滋养的过程,重在潜移默化,不留痕迹的引领和助推。学生的周围是老师,老师们的素养在不断的影响着、引领着学生素养的`形成,因此学校阶段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关键的一个环节是教师素养,教师就应该成为核心素养的标杆和引领者!毕竟老师们的一言一行总会种植在学生的记忆中。而要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作为老师的我,就一直在掂量:我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马?好像不全是,有缺项!所以要想在学生核心素养上能够起到引领作用、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学生,自感还要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做到终身学习,学到老,活到老!目标就是以身作则,事事处处为人师表。从此希望自己成为这样一个教师:“一个有情感、有态度、不一定完美的我与一群同样有情感、有态度,不一定完美的学生之间的学习交往。我将自己置身学习之中,把学生‘代入’共同学习的状态,我可以有情感表达,可以有质疑和追问,更可以坦言自己的未知,甚至求教于学生,只有这样以学习共同体身份出现的最本真的我,才会真正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发现学生!”我非常认同这个说法。有资料表明:学生的学习成绩只有15%―30%左右与教师的知识传授有关,其余大部分都取决于非知识层面的因素。如教师的情感、格局、胸怀、视野,看待事物的角度,处理问题的方式,都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都说谁带的学生像谁,验证了这一点。因此,学生在学校阶段核心素养的形成,就与他所经历的老师们的素养有着极大关联,每当会想到自己的老师,留存在脑海中的往往是他的音容笑貌,他的经典桥段,他的为人处事和他的治学态度等,而他所教授的知识不是印象最深的。这些老师的素养的集合,不就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素养的建立吗?

核心素养内容丰富,要想全面培养就要做到不管哪门学科都不能以培养某某家为教学目标,而是要培养合格的公民为目标。比如我从事的生物学科,不为培养生物学家,而要通过学习生物学,能给他们留下什么印象,给予他们相应的生物学能力来适应社会,实现这一学科对学生核心素养养成的贡献。

基于这个想法,我在生物学科上做三方面的努力来培养初中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一、在具备生物学常识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态度。

通过学习了解人体的结构和生理特点,帮助学生科学地认识自身的生长和发育过程,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所以一般情况下,我比较自信于自己教过的学生,在对于社会上出现的一些食品安全事件能够有正确的认知,做到必要的防范。我们清楚,生物学知识只是知道是没多大用处的,要想变成相关的能力则要通过讨论、亲身体验才可以练成。所以在数学教学要在重视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体会数学方法、感悟数学思想,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会用数学思维、数学手段和数学方法去分析和解决数学中的具体问题以及其他的一些现实问题,这是数学教学要追求的境界,也是数学教学的本质要求。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它蕴含在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要由表及里,循序渐进。要在知识发生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要在问题的探索和解决过程中揭示数学思想,使学生从中掌握关于数学思想方法的知识,并把这些知识应用在后续的学习中,科学地获取数学知识。知识的记忆是暂时的,思想方法的掌握是长远的。知识使学生受益一时,而思想和方法使学生受益一世。

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作为一种能力和品质,作为人的智力的核心,它是人的智慧的集中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建立“发现式学习”的教学新模式,营造学生思维的平台。思维的发展,需要土壤,需要平台。好的教学策略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进一步释放学生的思维潜能、进一步保护学生的思维火花。凡是学生能通过自己努力学到的知识,绝不授予学生,凡是学生经过思考能解决的问题,就放手让学生去思考,把“教D学”活动中的自由还给学生。把学生当成主体,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既给了学生思维的自由,也给了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压力,从而迫使学生去思考。

三、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事物。

身边的事物数学问题很多,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进一步揭示具体事物和抽象概念的联系,既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有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在数学教学中注重保护和培养学生的直觉意识,讲一些数学的发展史,多参加数学社会实践等,都能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一定的提高。

新课程改革下的教与学 篇7

一、新课标, 新的教学策略

新课程标准的制定,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变化就是师生关系的变化, 教师不再是“决策者”而是主导作用, 教师影响着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 决定着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 决定着班级风气的优劣……从这个意义上讲, 教师是“主导”。教师必须增强责任意识, 加强对自身教学工作的反思, 要形成这样的常规思维模式:当我们的教学效果不够理想时, 在任何情况下, 都要在教师自己身上找原因。只有这样, 才能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有利于我们教师自身的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体现主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互为主体的平等关系。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率先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主意识, 在备课、教学方法指导等方面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特长及不足, 发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教学时,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引导学生,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和探究之心, 而做到这些要特别注重情景的设置, 在教学的不同阶段, 通过不同情景设置调动学生, 使学生在愉快中学到知识。

在新课程中, 探究学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 它可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创新性学习素养, 建立自主创新型学习的实践体系。在高中教学中探究学习重要是通过一些具体的案例教给学生怎样探究学习、自主学习, 学习的第一步自主学习——自我初学感知;第二步询问探疑——发现疑问, 积极探究学习;第三步互动探究——互相讨论交流, 碰撞火花;第四步揭示规律——获得新知识。而在整个环节中, 教师站在发现者的位置, 引导学生敢于发现问题, 敢于提出问题, 积极合作探讨问题, 创新的解决问题。

二、新课标, 新的学习理念

学生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是教育活动的基本对象, 是课堂的主体, 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尊重, 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充分发挥, 就不能实现新课程表的教学理念, 学习任务必须也只能通过学生自主构建才能更好地完成, 达到预期效果。

学习方式很多, 但总体上可分为两类:接受性学习方式;自主探究性学习方式。由于受传统的影响, 长期以来,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过分强调接受性学习, 还伴随有死记硬背, 机械训练的现象, 这种学习方式就常见, 也就容易让人接受, 但是这就抑制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因此, 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 应大力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首先鼓励学生质疑。要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大胆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同样一个问题, 是教师提出还是学生提出, 价值大不一样, 我们所倡导的启发式教学, 教师的“启”不是在于向学生提问题, 而是重在启发学生自己提问题, 提出一些对知识了解、能力提高、创新思维的有自己特点的、属于自己独特问题。

其次让学生去尝试, 培养探究习惯、学习兴趣。学习兴趣, 对于学生的学习有非常大帮助作用。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 在学生提出问题后, 教师要常常肯定并加以指导, 学生尝试的过程, 就是一个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 即使结果是失败的, 但过程也是有价值的。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体地位, 所以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鼓励学生探究,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使学生不但是知道、了解知识, 而且能够灵活的运用知识, 去创新的发现新问题、解决问题, 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三、合作学习切忌流于形式

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其中以小组合作为代表的合作学习被老师们广泛采用。听课中, 我们会经常发现几乎所有的课堂都有小组合作学习。那种人人参与、组组互动、竞争合作、时有思维碰撞火花闪现的课堂切实能给人以享受与启迪。但有些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很多, 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很低。如有的把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形式, 一种点缀, 只用两三分钟时间, 学生还没有真正进入学习状态, 就草草收场;有的看似全员参与, 实际上是好学生一统“天下”, 学困生“袖手旁观”;有的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不会倾听, 不会合作, 课堂几乎处于失控状态, 教师缺少组织教学的策略;有的课堂气氛似乎很活跃, 其实思维含金量很低;有的重视对合作结果的评价, 忽视如何提高合作有效性的指导……由此, 我想到, 要让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发挥实效, 教师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策略。

1、我觉得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采用合作学习的形式, 一个没有合作价值的问题, 合作是一种重复劳动, 它只会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因此, 精选合作内容是开展小组学习的实施前提。我认为, 有一定价值的内容应该是有一定难度, 答案多样, 学生感兴趣、爱参与的内容。先让每位学生自行读书、理解、领悟, 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在小组内发表自己的看法, 倾听别人的想法。这样的学习内容, 由于是学生关心的问题, 参加讨论有兴趣, 再加上其答案不止一个, 几乎每位学生都能谈到一两点, 中下生不至于产生畏难情绪, 因此大家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很高。

2、明确分工。既然是合作学习, 就涉及到组内成员的分工。首先是组内成员要有角色分工。一般要求每个合作小组要事先选定小组长, 以安排任务, 监督进程。其他成员或是发言人, 或是辩论员, 或是记录人, 或是其他的角色。而且, 每次合作时的角色相互轮换, 而非固定不变, 以期学生在不同的角色扮演中发展不同的能力。其次是任务分工。有些活动性或操作性强的内容, 可根据实际需要给组内成员安排不同的任务。例如, 在涉及需要学生事先搜集资料的一些阅读课中, 合作小组内的学生可在组长安排下各自承担不同方面的搜集任务, 而后再在课内加以汇总, 这样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3、加强指导。在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中, 教师决不能是旁观者, 而应该是参与者、引导者、促进者。教师要深入学习小组, 倾听、了解学生合作学习的进展情况, 揣摩他们的认识心理, 体察他们的学习困难, 适时地教给他们合作的技巧、组织讨论的要领, 使他们懂得尊重和倾听, 学会否定、质疑和补充, 不要笼统地提醒学生该怎么做, 不该怎么做, 要有针对性, 帮助他们将学习活动开展起来。合作学习时教师加入某些小组的交流中, 则可以及时收集反馈信息, 以利于调控合作进程, 辅导学生正常开展交流。

总之, 分组合作要让学生全面参与探讨, 突破重点、难点, 使之真正收到“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效果。

四、提问要有艺术

新课程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 我们经常听到老师们在课堂上这样问学生:“你学懂了什么?”“你喜欢读哪一段?”“你有什么不懂的?”“请说说你的看法和观点。”……由于老师尊重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学生思维活跃, 乐于发表自己的感受与观点。教师充分尊重学生, 不再追求答案的唯一。但稍加观察、分析和归纳后, 你又会发现不少教师把“读懂了什么”“体会到什么”“想说些什么”之类的问题当作“万能钥匙”, 不根据课文的特点, 不分时间场合, 不顾班级和学生的实际, 一味地使用。结果学生感受不多, 所思所讲十分肤浅, 教师又缺乏进一步的指导, 教学效果不甚理想。那么, 怎样提问才有价值呢?

我认为, 提问题, 首先要讲究实效。提出的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启迪学生的思维。像前面提到的诸如“你读懂了什么”之类的问题, 如果学生的交流非常粗浅, 教师就一定要提供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再读自悟, 或进行适时适度地点拨, 促使学生对问题的讨论进一步深入。

其次, 教师创设的问题要有针对性, 扣住教材的重难点;要有启发性, “一石”能激起“千层浪”;要有挑战性, 让学生“跳起来”能“摘到果子”;要有趣味性, 设法让学生“欲罢不能”;要创设“大问题”背景, 且问题要牵一发而动全身。最后, 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也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我认为我们教师可从以下三方面努力: (1) 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 让学生敢问。 (2) 创设引趣激思情境, 使学生爱问。 (3) 适时点拨引导, 使学生善问。

综上所述, 在现代社会科技创新、技术创新、理论创新都需要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作为基石。但是这些的获得不能还是单单通过知识的简单传授, 死板的从教师处机械地获得。需要通过教学改革, 让学生更加主动的、积极地、灵活的获取知识。从而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摘要:新课程改革, 国家教育部对于中国未来高中教育长期可持续发展做出的教育教学等各方面的纲领性指导意见。在现代社会科技创新、技术创新、理论创新都需要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作为基石。但是这些的获得不能还是单单通过知识的简单传授, 死板的从教师处机械地获得。需要通过教育改革, 让学生更加主动的、积极地、灵活的获取知识。作者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入手, 论述如何提高高中的学习效果与学生的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教育,教与学

参考文献

新课改下高中数学的教与学探讨 篇8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数学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c)-0133-01

高中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数学基础的重要渠道。然而,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高中的数学课堂普遍存在着“你讲我听,你做我看”的情况,学生自己动手的机会不多,往往是按着教师的数学思维模式进行学习,所做的练习题也都是仿照着书本和老师所讲的例子来进行练习的。老师也是单纯的要求学生掌握老师的做题方法和分析思路,没有给学生独立去认识数学的过程,这样的话难以给学生空间来发挥想象力,学生不能积极参与到实践、观察、探索、思维、讨论等各种有意义的教学活动之中,学生只是机械的在听,在做题,没有将个人数学思维的发展作为主体。导致一些学生形成了只能跟随老师的课堂进行学习,离开教室后不能独立的来进行实践和创新。

1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应用分析

1.1 教师授课时态度应积极

在上学期间,和学生接触最多的也就是授课教师,教师的情绪会潜移默化的影响课题的学习氛围,也会改变每个学生的心情和学习效率。如果某个老师因为个人生活中的问题而情绪不高,对待教学的态度也是消极怠慢,那么学生会明显地感到课堂气氛的压抑,而转而猜测老师今天是怎么了,甚至是对老师产生反感情绪,阻碍了对知识的吸收。而当老师以积极的态度进行授课时,也会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更加积极的踊跃发言。

1.2 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

新课改背景下要实现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必须重视对每个学生的情感关注。高中时的学生正处于叛逆期,他们在彰显自己个性的同时又容易受到伤害,所以老师和学校要针对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认真分析问题的原因,不要对他们过于严厉和放纵,要通过耐心的引导和无微不至的关怀来指导他们度过躁动和不安阶段,让他们对生活,对学习充满着自信和阳光,这对他们以后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塑造是很重要的。通过对学生全面的心灵沟通使一些不积极学习的人对数学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明确了自己的目标,找到了自己的方向,由厌学的情绪转化为愿学的乐趣,从而也可以改掉数学课堂上一些学生走神儿、睡觉的现象。

2 积极探索和灵活创新适合新课改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在《新课标》中要求高中数学教材要展现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数学化过程。数学作为一个学科,在教学中是有教案有模式的,但是同时数学是几千年来发展起来的知识沉淀,在教学中有其独特的魅力,不应当也不能仅依靠某一种教学模式来传递知识。因此,在实际授课中要时时关注学生对每一阶段知识的掌握情况和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特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使教学效果得到优化。

2.1 課堂教学要理论结合实践

我国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到:“宇宙之大,核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迹,日用之繁,数学无所不用,无处不在”,新课改也明确提出数学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因此,教师在授课中不要只是传授书本上的知识,一方面这样可能会让学生对数学感到厌烦;另一方面会限制学生思维的扩散,失去探索和创新的精神。要注重对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和问题,教师从中扮演引路者的角色,让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去分析实际问题,经历发现问题、探索延伸和解决困难的过程,切身体会数学的魅力。

2.2 教师的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

中国有着几千年璀璨的文明,其数学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受到了全世界的瞩目,我们的数学界拥有众多的优秀人才。数学素养是一个人在数学学习和探索的道路上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是衡量一个国家数学界发展成果的重要标志。因此,在高中数学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适当了解数学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互相推动关系,认识到数学科学的思想体系、文化价值及数学家的创新精神。教师在授课时也不要仅仅的传授书本上的知识,可以结合相关知识,适当介绍一些对数学及社会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调动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3 结语

近年来,我国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的实践方面取得了许多值得肯定的成效,在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领域激起了很大的反响,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普及教学“新思维”、引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推进方向的作用。只有在教师的教学方法地不断改革下,才能使新课改的目的得以彻底的实现,才能全面推动新课改下数学教育事业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乔建中,陶丽萍,张丽敏.我国有效教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J].青年教师,2008(9):20-24.

[2]孙奇志.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模式初探[J].当代教育论坛,2007(6):104.

[3]高湘江.高中数学有效教学初探[J].科教文汇,2007(2下):74-75.

上一篇:支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计划范文下一篇:《民间美术》课后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