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历史教学

2024-05-25

新课程下历史教学(精选12篇)

新课程下历史教学 篇1

中学教学的新课程改革之风早已深入人心, 尤其全国各地都纳入新课程高考的范畴之中, 对于中学教育来说既是一次机遇又是一次挑战, 同样, 对于师范类高校来说也是一次挑战。

如同一位教学法名师曾说过的一样, 中学新课程改革, 我们要问三个“准备好了吗?”第一, 请问现在的中学老师准备好了吗?第二, 请问将来的中学老师准备好了吗?第三, 将来中学老师的培养教师准备好了吗?其中第一问, 我们不难理解, 说的是现在中学老师理念和方法的转变要及时正确;至于第二问, 将来的中学老师即现在的师范类学生, 因为他们毕业进入中学课堂面对的直接就是新课程, 故有此一问, 希望现在的师范类学生在大学学习中就做好这方面的准备;第三问和第二问存在必然的联系, 为了让师范类学生进入中学就能够应用新课程的理念和方法进行教学, 对于师范类高校的教师来说, 这也是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在大学教育中如何灌输新课程的思想?如何引导学生掌握其中的方法?

作为历史教学法的任课教师, 笔者在兰州四十四中进行了中学课堂的实际考察, 通过对教师和学生发放问卷的形式, 认为大学的教学法课程除了培训学生教学中最基础的技能和方法之外, 还需要与时俱进地跟随新课程而革新。

第一, 在教学理念方面, 既用新课程的理念来教师范生, 同时又把理念作为教学的内容传授给他们。

这一点与新课标将“过程与方法”纳入课程目的相一致。过程和方法作为传授知识的具体手段, 是需要教师设计和策划的知识的呈现方式;作为课程目的来说, 又必须让学生掌握具体知识的演变过程、内在逻辑和获得它的相关方法, 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新课标的理念作为全新的教学思想, 是教学法教师需要重复说明和再三解释让师范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从教学环节来说, 教学法教师应该本着新课标的教育精神来组织教学, 比如依据学生发展原则、改革教法、健全评价机制等, 让学生在新课标的理念之中进行学习, 切实地体会新课标的变化, 潜移默化地掌握新课标的方法, 最终能自如地运用新课标新方法。综合说来, “新课标的理念”和“过程与方法”是教学法课程当中相辅相成、互为基础、互相诠释、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对师范生教学的环节中, 它们既是中心内容又是立论依据, 想要提倡它就要做到它, 做到它的同时就已经用实际行动宣扬了这种思想。否则, 两者脱离开来, 只能是自相矛盾。

第二, 在教学的内容方面, 教学法教师要结合新课标补充相关内容。

具体来说, 教学法教师要强调中学课程的目标, 引导学生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要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学生主动的观念, 要求在教学中教给中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阐述教学评价机制的改变等。这些都是新课程改革体现其“新”的方面, 因为如今的师范生曾经接受的是旧的教学模式, 作为学生又没有更多的机会深入地了解新课程改革的相关情况。因此, 教学法课程要给学生灌输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方法, 一是补充教学法教材的不足, 二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步伐, 从师范生教育的起初就用全新的理念培养将来的中学教师, 使之进入工作岗位时能更快适应学校教学。

第三, 在教学的方法上, 教学法的教师要适应中学教学方式的转变, 将新的教学方法引入课堂。

新课程中要求教学方式的转变, 要求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来完成教学。教学法教师在讲授相关内容的时候, 不能用旧的方法一“念”到底, 这既不符合新课程的要求, 也不能给师范生良好的正面强化。因此在教学法课程中, 可以使用新的方法进行教学。中学教学要探讨活动课的组织方式, 教学法课堂就可以先“活动”起来。比如讲解“教学模式”———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模式、合作教学模式时, 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 让学生就某个问题使用自主或者探究的方法来安排教学, 最后大家讨论、教师总结来说明各种模式的基本方法过程。如此一来, 学生不需要记忆相关的条条框框, 只需要回顾课堂的情况就能掌握具体内容, 同时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使学生融入其中, 享受课堂。

第四, 在教学评价方面, 教学法教师对师范生的评价也要灵活采用多种方法。

新课标要求, 在有效收集教学系统信息的基础上, 采取各种科学、灵活、可行的评价方法, 对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以及影响教学的各种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的价值判断。学生的学习评价是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对中学评价的改革, 教学法教师在给予师范生课程评价时, 也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和方法。作为一门实践课, 对学生的评价可以在试讲环节进行, 也可以针对某些学生理论基础比较扎实的特点, 对他们的学习心得研究论文进行评价, 还可以对学生的创新进行评价。无论如何, 评价只是一个方法, 最终的目的是针对学生特点, 因材施教, 多方面引导, 促进学生的发展。

第五, 教育活动的最终目的是“育人”, 这是无关层次亘古不变的法则。

德才兼备是全世界无数组织千百年来都遵循的价值观、人才观。培养德才兼备的人也是我们教育的根本目的。新的课程标准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和规定了中学教育的基本要求, 把知识与能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把过程与方法作为目标明确提出, 同时把政治思想教育拓宽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这三维度的要求呈逐渐深化和上升的趋势, 其中知识与能力是最基本的教学内容的目标, 可以称为“才”;过程和方法则要求传授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本领, “授人以渔”, 让学生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这仍然是“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是育人目标的体现, 中学教育最终要达到的目标是塑造一个正直正义的社会人, 他必须是爱国、爱民族、爱生活的, 能够理解人文主义精神, 具有开放的世界观念和意识, 这是“德”。可以说达到了新课程三个维度的目标, 这样培养出来的人, 同时也是符合德才兼备的人才标准的。综合来说, 教育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可能会具有各个时代的特点, 可是教育作为培养手段, 其目的是永远不变的。历史教学法要先教师范生做人的道理, 然后让他们去教中学生。

总之, 教育是人才的培养手段, 教学理论是与时俱进的, 新课程改革就是符合我国教育现状的教育变革活动。针对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我们要认识到:一方面, 无论教学理论如何创新, 历史课“育人”的目的是不会改变的;另一方面, 教师是学生的镜子和榜样, 中学教师为了塑造中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方式、思想品德等, 需要多方面的引导和示范。同样地, 大学教师也需要在这方面作出榜样, 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学养学识、方式方法来影响自己的学生, 让师范生把潜移默化得到的良好影响带到将来的工作中去, 为师范生更好地教书育人作好准备。简而言之, 新课程改革不能停留在口头上, 也不能只在中学实行, 我们要从新课程教师培训的源头开始改革, 从这个层面来说, 历史教学法课程的改革任重道远。

新课程下历史教学 篇2

求实

求真

——对新课程下历史教学的思考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 邱克稳

新一轮的高中课改即将在天津市全面铺开,新课程中历史教材的改动无论从体例上、还是从内容上都有了重大突破,同时也提出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模式,即“让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成为主人”。应该讲这是历史教育的一个突破,也是中学历史教学的努力方向。就我的理解而言,是希望还给学生一个真正认识历史、学习历史的方法。为尽快适应新理念,我认真学习了新课程理念和新课程标准,也曾多次去听新课改地区的实验课,这些实验课大多课堂活跃,教学手段多样,课件精美,但总有些东西让我对历史教育的方向产生了一些模糊,反复思考之后,有如下一些认识,可与同行商榷。

一、“活中求实”应是历史课堂中教学手段运用的出发点 在我听到的这些历史课中,所有的老师都在为课堂是否活跃大伤脑筋,为此,老师们几乎将能让课堂活跃的招数悉数用上,课堂提问、学生表演、课件演示、竞赛讨论、现场采访等等,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可以说凸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甚至有的教师还力争做到让每位学生都有了发言或展示的机会。然而,一节热热闹闹的课下来,学生体会如何呢?记得我曾在一次教学活动结束后,问到身旁的学生几个本课最基本的历史知识,学生很不好意思地回答我说不太清楚,我又问到这课教材你看了几遍,回答是大概一遍吧,再问你有没有不懂或要问的问题吗?答曰没有,我都懂了。(这可是在刚刚没有答出我的提问之后说的)。我想也许学生是怕让自己的老师没面子,抑或是我问到的学生恰巧学习不太认真。可是仔细思考后也不难理解,一课教材不读几遍怎么能对一些基本知识有所了解,又如何提出问题,然而如果连一些基本史实都不知道的话,历史思维能力如何发展,历史素养如何提高?

我认为课堂活跃不等于浮躁,特别是在高中教学中,激发学生思维的活跃才是课堂教学的关键。一节课不一定有多少表演或提问,但如果能让学生多读几遍教材,并能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对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或产生一些新的问题,再或者围绕一个问题大家认真探究,深入思考,让学生的思想真正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也许有的学生对一些问题没有考虑好,一节课中没有发言,但课下他却为了能弄通一些问题而积极寻找资料,这能说这节课不活跃吗?记得曾听过一节课,由于教师设计的几个问题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共鸣,同学们认真听老师阐述观点,之后仔细思考,课堂中大约有25分钟以上都是在静寂中度过的,但当我看学生们的表情时发现,学生们时而皱眉、时而看书、时而点头,随手翻看一位学生的教材,上面画了许多记号和问题。可想而知这是在认真思考后的痕迹。这节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节课从表面上看并不活跃,甚至还有些死气沉沉,但学生的思维却被极大的激发出来。当然,我不是说历史课堂热闹就不对,课堂活跃是必然的,但问题是怎样的一种活跃,如果能就一个教师巧妙设计的问题展开讨论或辩论,运用的多媒体课件确实让学生深刻感悟进而产生思考,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即在活中求实,这才是我们设计教学手段的出发点。例如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一些能引起思考的问题:例如你怎样看拿破仑?戈尔巴乔夫与苏联解体等等,或创设能让学生感悟的情景,如课前向学生收取纸张税来理解北美独立战争的原因等。这种在活中求实的问题,学生既要了解当时的基本史实背景,又可以产生一些思考,这应该是我们追求的一种方向。

二、“活中求真”应是指导学生探究思考的关键

还有一种课堂,教师给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学生也搜集了许多资料,在课堂中学生们确实在激烈的讨论或辩论,同时还不时闪现出不同的智慧火花或不同的观点。应该讲,随着教学理念的更新,特别是倡导学生感悟体验的教学风格在逐步推广中,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现象,它符合新课程理念中“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但问题是有的老师在课堂中过于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唯恐承担起“扼杀学生创造能力”这一恶名,因此对学生所提出的各种观点均冠以“你很有想法、你很有创造力、你的思维很独特”等等激励性语言。或者还有一种就是在整个课堂中几乎听不到教师的点评,任由学生高谈阔论。难道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尊重学生个性吗? 我们知道,中学生是学生的思维正在走向成熟期,也就是说他们还不能比较客观的看待历史。他们确实有他们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而且有的非常好,但他们形成这些观点的同时又有许多是不太完整的,甚至还有些错误或偏激的观点,那么,我们的老师就要有针对性地引导或评价,例如对学生的观点或见解,老师要分析出“好”好在哪里,不科学又体现在哪里,在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的同时,要指导学生学会客观评价。也就是说,学生主体体现的同时必须要有教师的主导。尤其是历史学科。

历史学科本身是人文科学,我们所学到的史书本身有很强的科学道理,但并不是无懈可击,同时许多社会现象也容易混淆学生的观点,而许多历史实现现在也很难定论,是需要随着时间的发展,我们去探索和思考的,我们历史教师就是要培养学生去努力探究历史中的真,探究并还原真的历史,那么老师就有责任去引导学生如何识别历史中的真,指导学生用怎样的怀疑态度去研究历史,所以点评非常重要。学生思考和教师点评应该是这样一种关系:学生读书感悟,教师送氧助燃,让学生思维的火花能够在恰当的时机熊熊燃烧。

当然,要做到这点,教师自身要勤于学习,所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就是说,教师的点评能否恰当,能否掌握好是否送氧的时机,就要倚仗教师的源头活水了。因此,我主张,在充分尊重学生活跃的创造性思维的同时,不能忽视对学生的引导,要引导学生学会去伪存真,这样的活中求真,才是我们所要发扬的创造性思维。

三、“真中求活、活中求实”会让我们历史学科恢复它应有的地位和功能。

经常听到这样的抱怨,高中教材改了,但由于初中历史学科的不受重视,基本没什么历史基础,突然改成模块教学,师生很难完成学习任务。听的几节课中,就有的老师抱怨,为了这一节课,已经给学生补了几节课。试想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恐怕现在的课是谁也完不成任务,而为了完成任务,就势必又回到原来的满堂灌的局面。满堂灌的结果是学生再次成为历史史实的奴隶。何谈历史学科的地位和功能。

新课程下历史教学 篇3

【关键词】新课程 初中历史 教学新理念 特点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95-3089(2015)06-0074-01

在科学调查中,工作人员发现:初中生对于中国的传统知识和传统历史具有十分浓厚的学习兴趣,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积极性没有预期的高。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更加注重知识点的传授,进而忽略了学生在人文与情感上的要求,进而课堂教学枯燥无味,没有满足学生历史学习的实际要求,进而使得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新课程的普及使得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进而给教师的历史教学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1.新课程改革理念下初中历史教学的特点

1.1新课程理念改革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进而具有现代性特征

新课程改革更加注重通过现代化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作为标尺来对课程进行设计。新课程理念更加注重历史知识传授的基础性,进而对于传统的历史课程教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具有颠覆性的转变,进而通过板块或者专题式的教学设置来实现历史课程体系的构建,进而实现知识点的更新和与时俱进。新课程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更加注重教学活动课与教学探究课的重要作用,进而通过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不断练习来为学生创造更加广阔的生活空间,进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实际动手能力。

1.2新课程理念改革更加注重教学内容的丰富性,进而使得综合化特征显现

在新课程改革中,对于初中历史的教学要求十分的明确:新教材的改革更加注重历史与其他学科、生活之间的联系,进而提高历史知识的综合性。在每一课正文之前都设置“引言”,进而为课程内容设置引子,或者是通过大量的诗歌或者其他内容来增加学生的熟悉感,进而实现课程教学内容的综合性,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的新理念分析

2.1加强对于新教材的理解,进而明确课堂教学目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应试教育式的教学方式已经没有办法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传统的教材编写上更加注重学术性,进而使得生产力、生产要求、经济基础等专业性的哲学名词成为了教材的主角,进而使得历史教学中本应具有的趣味性受到了抹杀,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新课程背景下的教材编写更加注重创新性,进而通过教学目标的明确来对教材进行科学的分析与应用,进而使得学生在历史学习中能够产生情感的认识和知识的掌握,进而更加注重历史知识的学习过程而不仅仅是学习的结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通过将历史知识与生活社会相关联,拉进历史与生活之间的距离,降低学生的陌生感,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2.2充分认识新课程改革精髓,实现教学内容的创新与改变

传统的历史教材在内容编写上主要按照编年体的格式,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是按照教材安排的先后顺序来进行教学,这就使得课堂讲解内容更加注重政治理念的传授,这就使得课堂教学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新理念教学改革在历史教学内容上进行了改革,根据不同的知识来进行明确的划分与规定,利用板块式的教学方式来实现教学条理的清晰,进而满足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实际要求,进而促进学生初中历史知识的全方位掌握。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来实现课堂生动性的提高。例如,在《新中国成立》的课程教学中,教师枯燥的讲解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建国大业》的片花来吸引学生兴趣,进而实现课堂内容的引入,在新知识传授完毕之后还可以通过完整的《建国大业》的影片欣赏来让学生加深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进而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与记忆,进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2.3通过历史与现实的紧密结合来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传统的教学观念中,学生只要跟着老师的步伐来学习就万事大吉,因此没有足够的 空间来展示自己,进而不利于学生的主体性发挥,进而导致了学生的被动思想观念的形成。新课程改革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因此在教学中除了老师的讲解引导之外,更是鼓励学生通过小组的方式来进行讨论学习,进而给予学生更多的空间进行思考与发挥。教师用平等的态度来面对学生,进而增加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进而使得教师更加明确地了解学生的特点,进而进行教学方式的改进。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调查的方式来进行历史课堂教学,鼓励学生在课下进行社会实践。例如,在学习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小组的方式来进行知识的搜集和整合,同时小组之间还要进行结果的评比,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实现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的提高。

3.结语

新课程改革,使得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通过新的思维、新的观点来实现初中历史在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上的转变,进而使得初中历史教学更加适应时代发展的大要求,适应学生在未来发展的需要。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和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该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与时俱进,通过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来实现科学的历史教学,同时教师还需要认识到历史教学与现实生活、现实社会之间的联系,给予学生更大的空间进行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学生主体性的不断提高。在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中,浩如烟海的知识点让学生应接不暇,因此教师需要结合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来选择知识点,进而进行更加科学、更加具有实用性、综合性的初中历史教学。

参考文献:

[1]黄毅虹.新课程下初中历史教学新理念探析[J].读与写杂志.2013.12.(10).

[2]张华剑.浅谈新理念下的初衷历史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3.(7).

[3]王春席.初中历史教师新课改理念下角色的转换[J].教育教学论坛.2014.5.(21).

新课程标准下历史教学的思考 篇4

一、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

历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 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使教学过程变成学生为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 变成教学教师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的过程;变成教师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的过程;变成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内容, 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的过程。新课程要求在教学过程中, 要重视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培养学生独立健全的人格, 减轻学生被动学习的心理压力, 使学生建立自尊和自信, 形成敢于质疑、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高中历史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中心, 教学活动中要相信学生, 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 在教学实践中要多给学生以独立思考的机会, 多给学生以交流表达的机会, 多给学生以动手的机会, 依靠学生的主体参与来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为此,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 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原则, 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 关注学生生活, 激起学生学习的爱好;在教学方法上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创设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 倡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 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评价方法上, 应形成以评价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评价体系,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 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 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

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明确告诉我们,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 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 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要根据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 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 尊重历史, 追求真实, 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通过历史学习, 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 汲取历史智慧, 开阔视野, 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 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 是每一个公民都应该接受的普及性教育。它始终以人为中心, 以追问历史对人的意义、价值和存在本体为己任。我们常常能在启人心智、促人感悟的历史中寻找到先人留下的借鉴和启迪:人的本质和价值是什么?生命的意义何在?什么是健康美好的人性?我们可以从原始人钻石取火、农人戴月荷锄归的历史场景中体会到劳动的伟大;从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霍去病“匈奴未灭, 何以家为”的事迹中感受到良好品德的熏陶;从苏轼一生虽然宦海沉浮, 但身处顺境, 不骄不躁, 陷入逆境, 不恨不怨;居庙堂之高, 心忧黎民, 勤于政务;处江湖之远, 尽职尽责, 为善一方的心态中感悟到为人应有的达观、充实与平和。

三、历史教学评价的改进

历史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 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培养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 弘扬民族精神, 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 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历史教学评价的改进, 应该形成以评价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评价体系, 全面实现历史教学评价的功能。要创造性地建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评价体系。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 我们应按照《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 》要求, 以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热情, 促进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健康发展为标准, 避免将历史课程的认知目标作为惟一的评价标准和内容, 同时, 也希望广大教师在先进理念的引领下, 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各种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法。可以将高中历史学习模块学分评价由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大部分组成。过程性评价包括考勤、作业、课堂表现、平时测验或课外活动及成果四部分评价内容组成, 评价时, 既要关注学习态度, 也要关注学习效果。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做出不同等级、恰如其分的评价。终结性评价是指学科模块测试, 一般占模块学分的40%左右。测试的类型有闭卷和开放式考试两种。

新课程下的历史的教学反思 篇5

过去历史教师是典型的学者,满腹经纶,上课滔滔不绝,包得太多,讲的过细,即使偶尔提问,学生也不过是照本宣科,假模假样地充当”主体”,新课程教学强调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观是课程观的重点。营造宽松。自由。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解决疑难的积极性,应该成为历史教师的共识,”兴趣”是推动学生自觉学习的强大内动力;教师要充当一名优秀的导演,指导课堂内的每一位演员——————学生进行精彩的表演,学生看的懂的尽量不讲,教材里能找到答案的尽量不啰嗦,要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自主探索。互相争论。允许百家争鸣。教师在这里应满面春风,使用以下语言:”你真棒”。”你考虑问题和有新意””你再深入想想”。教师多宽容。多肯定。学生的思想火花,每个学生都有巨大潜能,教师要独具慧眼,发现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的创造思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使他们每一节历史课都兴趣盎然。

二、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操境界

以往的历史教学,教师一张嘴。一支粉笔对付一本书,实际上历史教学不但要给学生以丰富的历史知识,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而且要通过各种具体生动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播放一段与教学相关的音乐,绘制一幅形象的历史插图,摆上几样逼真的仿真文物,教师再利用历史教学内容,创造情景,声情并茂地讲读,可以极大地陶冶学生的情操。

我在<<原始的农耕生活>>时,挂出两幅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草图,摆上水稻和小米的实物,顿时课堂生动起来,让学生感受历史离我们如此近。这哪是几千年前的东西但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培植了出来,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尊敬,自豪之情,由此而生,古老的历史焕发了青春的活力。教师要鼓励学生融入课堂扮演历史人物,如讲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时,我结合课文有关《论语》的学习内容。辅导学生将孔子虑心好学,诲人不倦的精神表演一下,穿上古装衣模仿古人言,绘声绘色地在课堂上表演一番,大胆的学生踊跃上台课堂气氛顿时踊跃起来,学生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更主要的是使学生通过对名人事迹身体力行的表演,使其在道德理想审美等方面产生了积极而健康的态度,强化了进取,开拓,爱国爱民的美好情操。

三、设计新颖独特的练习题,以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方向

以往作为训练和测评学生学习能力的历史练习题形式单调;选择。题空。问答机械呆板。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对历史课的兴趣大减;创新思维是指以新的方式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活动开放性的历史练习对于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在教学中,老师要积极开动脑筋,每课课设计一至两道贴近教材,又有创意的练习题以配合课堂教学,例如:

1、描绘山顶洞人的一天生活

2、设计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住房,说明它们的科学处

3、结合诸子百家的思想,你对学校在学习纪律存在的问题向校长提建议

4、尝试在动物骨头上刻字,再现甲骨文风采`

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学的实施 篇6

【关键词】历史教学 理念 新课程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创新思维

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为了给学生学习历史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我们可以采取各种教学方式和手段达到目的。比如讲点课外知识以扩大知识面;讲点有趣的典故以引起思考;讲点历史变化变迁的原因;开历史故事会让学生自己讲述历史;组织学生编个历史剧等。这样使学生始终有兴奋点,思维一直围绕历史转,从而冒发思想的火花。在教学各个环节中都要注意兴趣的激发。一是结合时事,激发学生的兴趣。上课时,可利用时事资源,引发学生对当今世界各个地区发生的热点问题感兴趣。如朝鲜核问题、叙利亚危机、乌克兰战争等,让学生对国内外的形势变化发展展开思考;二是利用古今对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利用古今的一些名人或英雄相对比,探究中华民族的一些发展史和人文美德;三是借助实物、图片等教具创设相关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和兴趣。如动员同学们从家里带来珍藏的各朝代钱币,学生平时买的文物古迹宣传片,以及在名胜风景区拍的相片等,在课堂展示出来,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引发了创新思维。

二、创设问题情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总是站在历史发展的旁观者角度,即使再感人的历史事实,也无法激起他们内心的波澜。我们可以通过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最大限度的走入历史人物的内心,以至“观史如身在其中”。诱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走进历史情境,体验人物心灵,思考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进而发展“言之有据,论者符实”的科学态度以及“理解偏见、容纳悖论”的人文精神。要实现这一点,可以通过情景假设法、角色扮演等方式。如讲左宗棠收复新疆时,我采取讨论的方式,先让学生阅读课文及相关材料,然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是左宗棠,你该如何收复新疆?让学生积极讨论,课堂效果良好。当然,还有很多的方式:如让学生走上讲台当老师,就某一个专题的分组开展辩论赛,编排和表演历史短剧,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播放相关的影视资料,学唱历史歌曲,编写家庭史、社会史,举办故事会,撰写学生小论文等等,都会让学生感到有趣,也就会让他们主动地学习历史知识,最终达到教学的目的。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在开发历史课程资源的过程中,多媒体教学以其信息量大、简洁灵活、动态感强、传递迅速、形象直观、声画皆备等特点被广大历史教师所采用。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处理好历史教学中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尤其是有利于历史教学中创设情境,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同时也加强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的整合。多媒体技术对历史学科而言,它不仅使历史学科丰富生动的特点有了直观的体现,而且能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历史理论和历史内容,对实际的教学工作起了较好的推动作用。首先,历史是所有学科中与学生现实距离最远的学科。因为历史教学所传授的知识都是过去发生的人和事,而对学生特别是初中生来说,他们对现实了解的知识面和接触事物的经验还不够广泛和深远,对于一些历史上的事件和人物就更不用说了。而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为学生营造历史环境,实现跨时空的直观感觉。这不仅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改变当今历史教学所面临的尴尬局面,而且也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节省历史教师的枯燥文字表述时间,学生也可以从这些画面中不知不觉领悟历史的真谛和历史发展的真正规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其次,历史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学科,它涵盖了人类生活的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宗教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利用多媒体技术,历史教师还可以很轻松地聚集起尽可能多的历史资料和信息,并能快速、便捷地加以利用。古今中外每个历史时期留下的实物、图片、历史遗址等通过多媒体技术来展示,可以大大开阔教师和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历史的积极性,使学生乐学、好学。再次,多媒体还可以实现远程教学,可以真正的把封闭式的小课堂转化为开放式的大课堂。先进的教学手段,可以增加信息量,增强历史学习的直观性、趣味性,培养、引导、发展、巩固学生对历史课的学习兴趣。

总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越来越真切地感受到它带来的惊喜和成功,但同时也伴随着不少迷茫和困惑,还有待我们去进一步探索。因此我们要在改革中实践,在实践中探索,在总结中提高,使现代教育更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王旭霞.论历史教学中的树人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 2005(6)

[2]范慧舫. 新课程理念下中学历史教学新思考[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2011,(07)

[3]雷静.浅谈历史教学问题反思[J]. 新课程(教研), 2010,(06)

[4]杨永久. 浅谈历史教学中的合作学习[J]. 新课程(中学版), 2009,(08)

[5]宋书林. 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兼谈《近代文化》(一)的教学[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02,(07)

[6]次仁多吉. 谈“以学生为中心”的历史教学[J]. 中国校外教育, 2010,(S2)

浅谈新课程下的历史教学 篇7

一、教师要摆正自己的角色

新课程标准下,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宰。我们教师应成为教学的引导者、促进者。教师要摆脱旧的教学习惯的影响,要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一切以学生的需求为主,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我们历史教师虽然掌握了大量的历史知识,能够灵活运用丰富的教学手段,但这些都是为学生来服务的。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总是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但是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空间,教师会给学生一种压抑感,严重影响学生的发展。因此,历史教师一定要从单一的传授者转变为教学的综合体。古语有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几点一个都不能少。

在传统教学中,一切以教师为中心,只能教师选择学生,而学生没有选择教师的权利,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讲授的知识。在中学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中,在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同时,有些学校根据教材中专题研究的需要,允许学生在所有的历史教师中或其他学科的教师中选择适合自己学习需要的教师,作为研究课题的指导教师,使学生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学习主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达到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

许多历史教师觉得自己是知识的拥有者,所以在学生面前总是一副权威的样子,把学生看做是机械的接受者和简单的教育服务对象。殊不知,学生是有思想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需求,也渴望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高考文综的实施,学生的知识越来越综合化,许多知识已经超出了历史的范畴,但却和历史息息相关。例如,一些历史专题涉及历史、地理、经济、环境保护等学科的知识。因此,教学的过程实际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教师一定要做一个引导者,促进者,在教学的同时,与学生一起学习与相关的文化知识。而且随着网络的普及,学生吸取知识已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许多知识也许我们还没有搞懂,学生已经知道了。所以传统教学一定要向引导型教学转变。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注重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一种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终身适用的学习能力。在历史教学中,我们教师一定要注重利用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教学内容中的许多具有创新能力的历史人物:创立“日心说”的哥白尼、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还有我们中国的祖冲之,他把圆周率精确到了小数点后7位……这些伟大的人物都有着强烈的创新意识。他们敢于质疑前人的结论,敢于思考。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历史人物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大胆提问。

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不能靠简单的鼓励、引导,还要体现在实践中。我们要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是锻炼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发散性。例如,教学时,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式教学,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所学内容展开讨论,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总结规律,概括结论,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发表独特新颖的见解,甚至开展辩论,最后集中到最佳答案上来。这样能激起学生积极探求的心理愿望,促使学生发现问题,诱发创新意识。有时,学生提出的问题,虽然在教师看来非常幼稚,无甚意义,但对学生来说却是一种探索,一种创新。所以,不管学生提出的问题多么幼稚,教师都应该加以肯定、鼓励。这样长期训练,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逐渐增强。教师还可以用历史小创作的形式,组织学生对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写出自己的观点或者见解。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思维的发散性,还可以起到复习作用,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掌握得更加牢固。

三、注重锻炼学生灵活运用知识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的教学要以能力为主,因此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非常重要。当然,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要以精确掌握知识为前提。对学到的基本知识,教师要指导学生加强理解,牢固掌握,这样才能在运用的过程中信手拈来。在锻炼学生运用知识的同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全面性,要保证知识运用的正确性。在训练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对比的形式,使学生通过联想能够想到相近题目的不同解答内容,同时能够通过对类似题目的解答,体会到不同知识有着不同的运用方式。通着这样的对比训练,还可以锻炼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如果在课堂上组织训练,教师一定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不要急于公布答案,要让学生自由思考一段时间,然后再抛出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得到最终的答案。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还可以使学生自己发现知识,从而体验到成就感。

四、注重提高与学生的教学互动

历史教学不应是简单的讲与听,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与学生互动。互动的过程是一个了解与促进的过程。有效的师生互动一方面可以使教师及时了解到学生的思考状态、学习状态,以便于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教学目标,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另一方面还可以有效地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提醒学生正确学习。例如,在教学美国对华政策时,针对美国态度的转变我设置了这样的问题:“美国一向是支持国民党打击共产党的,可是为什么在共产党将要胜利,国民党要逃往台湾的时候,美国为什么没有出兵支持国民党继续和共产党作战呢?”提出这一问题后,我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刚开始,学生都不愿意发言,怕说错了教师批评或遇到同学们的嘲笑。在我的鼓励下,以及带头做了简单的分析后,发言的学生多了起来……课堂学习氛围越来越好,学生踊跃发言。偶尔会针对某一名学生提出的看法,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很长时间。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对历史事件有了正确的认识,还可以锻炼自己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为以后能够良好地开展教学打下了基础。

新课程下的历史创新教学初探 篇8

一、以学生为本, 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教育

历史教学的内容广博, 系统性强, 内涵丰富, 以其丰富的内容为学生展示了错综复杂的事件, 风云变幻的历史图画, 展示了官场尔虞我诈的斗争, 也再现了美好的风俗民情。这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的进程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教师如果利用得当将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世界观以及情感人格教育起到很好的作用。无论什么学科的教学都在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这是课堂教学的目标。同样, 历史学科不应只让学生单纯记忆历史知识, 强迫学生去死记硬背历史知识, 把它作为衡量学生学习能力的一把尺子。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把学生看成一部学习的机器, 不断地往里面填和塞, 这部机器总有转不动的时候。历史教学一味给学生填和塞, 是灌输, 不会使学生对课堂教学产生愉悦感, 只能是信心丧失, 兴趣全无, 历史学科的魅力无从谈起。学生如果把学习历史课当成一种负担, 那是历史教学的失败。课堂情况, 往往令我们感到不如意, 根源在于教师没有把学生当成活生生的生命看待, 只是把它看成接受知识的工具。所以, 我们历史教师必须以人为本, 将丰富多彩的、富有灵性的历史再现在学生眼前, 通过活生生的历史教育学生, 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我们历史教学就是要以塑造学生的人格为中心, 用丰厚的历史来丰富学生的人文精神, 培养学生的人文思想。我们知道, 在历史的长河中, 有波澜壮阔的画卷, 有波澜不惊的小曲。正是多彩的历史, 演绎出性格迥异的人物, 或正面, 或反面, 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师要把握好, 通过历史学科的教学, 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注重教学艺术, 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历史教学是一门学问, 也是一门艺术。在教学中, 教师要将枯燥的历史演绎出生动活泼的情景, 让学生乐看, 乐学;将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的尘沙翻卷起来, 成为波澜壮阔历史中的一朵朵浪花, 让学生去观赏, 去品鉴。学生有了对历史学科的兴趣, 就会对历史充满惊奇和强烈的求知欲, 这是学好历史的前提和基础。

在教学中, 教学的内容需要高超的教学艺术去实现。教师要通过教学的艺术来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教师要注重导的艺术, 通过故事导入、歌曲导入、诗词导入将学生带入历史学科的兴趣之中。教师还要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 在互动交流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样, 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 课堂教学就会有实效。

历史教学就是培养学生对历史问题有思考。要让学生思考有深度, 教师必须设置有价值的问题, 善于向学生提问, 提高提问的艺术性。教师可以在理解教材的关键处、认知矛盾的焦点处、教材前后的衔接处提出问题, 也可以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呈阶梯状设问。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从而进一步提高授课效果, 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历史教材枯燥众所周知, 从另一个角度看, 也为教师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教师如果利用好这个舞台, 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 让学生身临其境, 必然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借助实物再现情境, 也可以借助多媒体, 用图像、声音再现历史。历史事件可以用语言描述, 场景可以音乐渲染气氛, 人物可以用影视资料来显示。借助现代化技术, 学生就能在课堂上临其境、见其人、闻其声, 感受真实的历史, 想象遥远的古代。这样的教学, 自然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实现感染熏陶的目的。

三、营造畅所欲言的学习氛围, 鼓励学生独创己见的勇气

在新课程的理念下, 教师也要改变角色, 准确为自己定位。它是学生学习的朋友, 是知识学习的引导者。在教学活动中, 师生的关系是平等的。所以, 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不要将自己置于高高的讲坛, 放下架子, 与学生交心, 让学生畅所欲言, 营造学生各抒己见的氛围。有了良好的氛围, 学生和教师之间就会有心灵的对话, 知识的探讨, 实现个性的发展。

有了良好的氛围, 教师就要让学生敢想、敢思。一个历史事件总有它发展的前因后果, 教师对一件事的认识不要轻易下结论, 而要引导学生去思考, 让学生主动去探究对学生的每一个评价, 每一种认识, 都要以平和的态度, 期盼的目光去看待, 保护他们感想、敢思的积极性。

敢想、敢思是前提, 但也离不开方法的指导, 这样才能让学生“会思”“会想”。比如, 教师可以提出:“西安事变发生后, 如果不和平解决, 事情会怎样?”“诸葛亮为什么自己不称霸于天下, 而扶持刘阿斗?”然后, 让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教给了方法, 学生就不会乱说, 瞎说, 而是有理有据, 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有了正确的方法指导, 学生就会思考, 而且有深度。

教师不能让学生囿于固定的模式, 为框框所束缚, 而要激励学生的“奇思”“创想”。历史都是过去的事情, 不能更改, 创新也不能违背历史事实, 但我们提倡在历史教学中, 对历史事实从多角度、多层面进行认识。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 篇9

一方面, 长期以来, 历史学科一直被认为是“副科”, 家长学生都不重视, 导致学习时间保证不了, 特别是一些学生认为历史课就是记记背背, 没有什么智力含量, 只要努力记就一定能学好, 所以课余时间学生基本上不学历史, 把时间用在学习“主科”上。简单的说就是觉得历史学科学与不学一个样。另一方面, 历史学习中确实需要记忆一些知识, 涉及到很多的年代、事件、人物、地点等纷繁复杂琐碎的知识点, 记忆起来容易混淆, 导致很多学生有畏难情绪。为了取得一个理想的成绩, 不少学生便对考试知识点死记硬背, 成为背诵教材和应对考试的机器, 历史课在他们眼里也成了枯燥乏味的记忆课。而在背过之后, 考试依旧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打击了学生们的积极性, 以致学生对历史课提不起兴趣, 课堂气氛沉闷, 学习效率不高。

二.有效开展高中历史教学的措施

1.更新备课方式。

有许多教师认为, 备课只是简简单单地去应付学校的各项教学检查, 对于教学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部分教师上课只是基于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授课而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情况, 不能做到因材施教, 影响了学生的历史学习的兴趣。这种想法固然错误, 备课是老师精心准备授课的体现, 在备课时我提出以下建议: (1) 课前调查学生在本节课上希望学到什么知识, 他们对本节课的哪些内容特别感兴趣。 (2) 利用互联网络, 查找一些和教学内容有关的, 学生感兴趣的材料, 编入课件。 (3) 加强集体备课, 优化个人备课。同一级组组成一个备课组, 备课组全体成员定期或不定期地集中在一起, 对将要教的内容进行集体讨论。在精心充足备课的基础上传授知识, 是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的重要途径。

2.改变教学方式。

首先, 教学方式要多样化和科学化。教师要转变角色, 教师已不再单纯是知识的传播者了, 更多的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与学生一起讨论问题的合作者、探究者。学生的学习也要充分体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理念。改变过去的填鸭式教学, 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 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看法、观点不随便斥责或施加压力, 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的提高。其次, 教师应该多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 学习更新课堂教学的方法, 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架设知识桥梁, 调动学生思维。

要使学生真正学好历史, 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借助知识桥梁, 调动学生思维,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结论性内容较多, 这是历史学科的一大特点。部分老师认为历史课没有什么内容好讲, 只须向学生灌输结论, 他们记住该记的内容就行了。其实高中历史课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认识教材上的结论, 而且要使之理解、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初步分析历史问题, 老师们要充当学生与知识之间的媒介, 帮助学生架设通向教材的桥梁, 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 培养历史思维。

4.平时多积累历史史料, 提高学生兴趣。

有句话很有道理:要给学生一杯水, 老师必须有长流水。历史老师视野要开阔, 上至天文, 下至地理, 都要广泛涉猎。历史是一门包罗万象的科学, 跟什么都沾上边。教师在课堂上如果只是一味地讲纯理论的东西, 就很容易使课堂变得枯燥乏味, 学生听了也会感到没趣。在课堂上, 偶尔“天马行空”, 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助于他们了解历史的“课外话题”, 常能让学生听得津津有味甚至着迷, 这既能增长他们的见识, 拓宽他们的视野, 又能增加他们对学习历史的兴趣。

5.注意与现实的结合性。

新课程下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策略 篇10

一、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 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通过设计相应的问题, 可以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相应的问题情境中, 学生的思维意识、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都能得到充分的培养与发展, 从而促使学生总体素质的提高。而传统的教学模式, 只注重对学生进行“填鸭式”或“满堂灌”的灌输教育, 与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格格不入, 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导致了学生的学习视野狭窄, 独立思考能力差的现象。而新课程标准倡导“以人为本,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而问题情境的创设有助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有效地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 实现了课堂教学从“单向传输”向“共同探讨”的转变。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指出:“教学过程不应该是真理的奉送过程, 而应该是真理的发现过程。”情境互动式的教学模式, 恰恰就是要引导学生通过双边互动活动来挖掘真理、掌握知识。通过创设情境实施教学, 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 使其获得巨大的学习动力。情境互动教学可以将抽象、枯燥的历史知识变得直观、形象, 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例如, 在教学《干旱的宝地》时, 可以列举新疆和波斯湾两地的实例, 要求学生运用图表的形式分析概括当地的地理环境, 分析其中的相互联系及相互作用, 对人类造成了什么影响等等, 通过分析、比较, 最终总结出人类应如何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 如何合理利用资源、改造不良生态环境、创造新的生活, 并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与理念。情境互动的教学模式使师生之间的距离逐渐缩短了, 合作教学的课堂氛围也变得非常活跃, 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二、创设良好的语言情境, 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 战争场面是经常碰到的学习内容。在传统教学模式下, 教师一般采用简单介绍或略读的方式进行讲授。而在情境教学模式下, 教师需要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述再现这些历史战争场面。以《甲午中日战争》为例, 教师可以这样讲述黄海海战的情形:“致远舰在海战中遭受多处重创仍顽强战斗, 最后不幸被鱼雷击中, 舰上所有将士全部壮烈殉国, 在战舰即将沉没时, 邓世昌的手下把救生圈扔给他, 想让他活下去, 可他断然拒绝, 不愿偷生于世。他养的那只爱犬拼命叼住他不让他沉下去, 可他却紧紧抱住爱犬一起没入了滔滔的黄海中……”教师要在讲述的语言中注入情感, 再配合一些肢体语言, 营造浓厚情境气氛的同时, 也可以培养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怀。

三、通过辩论, 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辩论可以帮助学生深刻地掌握教材中的历史知识, 培养良好的态度和情感。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在欣赏历史题材的电影与音乐、模仿制作历史文物、开展诗歌朗诵比赛后就相关问题组织辩论会。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也能帮助他们明辨是非, 帮助他们更轻松地学习历史, 培养他们崇拜英雄人物的良好情感, 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比如在学完秦朝历史后, 可以就“如何评价秦始皇的功与过”组织一次辩论会, 引导学生学会用辩证的观点评价历史人物, 从而做到正视自身存在的优缺点, 并在学习中通过努力改正这些缺点, 培养起积极的情感。

四、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有效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多媒体教学不仅具备生动、形象的特点, 还具备存储、再现等多种功能, 一个屏幕可以同时显示文字、图像、动画等多项内容。教师在初中历史的教学中, 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 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选择最能体现教学目标的媒体技术, 变抽象为形象, 变静为动, 化难为易, 化繁为简, 有效地突出教学重点, 突破教学难点, 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如《日本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这篇课文的难点就是理解伪满洲国政权的傀儡性质, 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观看影片《末代皇帝》, 并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日本扶持溥仪成立伪满洲国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溥仪是真正的皇帝吗?学生便会结合所看影片, 积极思考、互相讨论, 最后自己得出结论:溥仪的所有行动都受制于关东军, 日军在中国东北为所欲为。由此推导, “伪满洲国政权是傀儡政权”的教学难点便迎刃而解。再如讲解《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时, 张骞出使西域是本课的重点, 其出使西域的意义又是一个难点, 学生仅仅依靠教材的描述和教师的讲解是无法完全理解的。这时便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张骞出使西域的路线图, 标出西域的大致位置、地域范围, 张骞的出发点、最远点、所经国家、主要山脉等, 让学生了解张骞出使西域的具体路线, 引导学生想象当时路途的坎坷, 张骞西行之路的艰辛, 并学习他坚强不屈的毅力和不辱使命的精神。

新课程下的高中历史教学 篇11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教学方法

新一轮课程改革从课程理念到课程目标,从教材内容的选取到知识的呈现方式,从课程结构到课程评价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气息和全新的价值理念,这也对中学历史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因此历史教师知识结构的水准将对历史课程改革的成效产生显著的影响。新的高中历史课程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通过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展现了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内容更多也更深。

一、注意初中知识与高中知识的衔接

初高中衔接问题主要表现在课程内容和呈现方式两大方面上。在课程内容上,初中历史课程改革着眼破除旧课程繁、难、深、重的知识体系,大量删减知识点,展现出简单浅显的特点。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着眼点放在拓宽知识面、深化知识点上,展现出的特点是分量重、内容深。因此从课程内容上看,这轮历史课程改革使初高中历史课程的距离拉大,有所脱节。在呈现方式上,旧课程初、高中都是严格地依照时间顺序从古到今讲述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它的弊病在于教学内容重复率高。新课程改革克服旧课程的弊病,高中历史课程采用模块与专题的方式呈现。但受所规定模块与专题的制约,存在难以反映历史全貌的缺憾。历史是严格地按照时间顺序发展的,时间是串联历史的线索。时间的顺序性反映着历史事物的纵向次序或因果关系,注重时间概念是历史学科的特点。忽视了这一特点,历史就会变成一团难理的乱麻,“新课标”规定的“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的课程目标就会落空。因此初中历史的学习基础关系着高中历史教学的成功与否,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初中历史的知识体系与高中历史的链接,防止学生感觉到高中历史知识混乱的现象发生。

二、教师要注意改革教学方法

1.要引导学生质疑。探究教学是以解决问题的形式出现的,有意义的探究教学必须把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巧妙地转化为新颖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躍性。学生也只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才能着手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要善于选择教学材料,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质疑探究的欲望,鼓励学生对学习材料进行自主质疑,对历史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寻求新的发现,获得新的认识。

2.要引导学生合作解疑。开展多彩的讨论是其重要手段,教师需根据教学目标巧设讨论主题,力求每次讨论都有精彩的内容和独到的思考。在开展讨论之前,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学习资源,如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历史遗址遗迹和文物等,主要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搜集整理相关的资料,拟定讨论方案和发言提纲,做好课堂讨论的准备。在组织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讨论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和表达,学会在讨论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解疑,在解疑中与他人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在讨论之后,要指导学生学会反思,总结得失,提出新的问题,开展新的探究。

3.要引导学生学会人际交往。积极鼓励学生向社会各界人士请教,在实际生活中学会交往与合作,使合作从一种学习方式扩展成为学生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使学生在探究性历史学习中既学习知识,提高能力,也学会学习,从而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新课程改革目标。

三、以新的课程标准指导教学

1.知识和能力是学生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教学应以课程资源为教学对象,面向生活,历史教学要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才会焕发它的生命力。实际上,无论是关注“质”还是“量”,教与学就是围绕课改精神进行富有个性和创意的实践与探索,就是通过合理的学科知识结构、健全的思维方式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方法内化为学生一生成长的动力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纳入课程目标是新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教学过程中师生要有平等和谐、互动开放、体验感悟的基本理念。教师不能抑制学生的学习独立性、学习主动性、学习创造性,要树立发展本位的教材教育观,要通过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以及对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指导,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它拓宽了课程教育目标的内涵,更加关注人的发展过程,更加强调学会学习的同时学会做人。它应更注重培养学生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以及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为人类和平和发展做贡献等人生理想。作为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了解并把握好上述课程目标对于学生而言,意味着“学会求知、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对于教师而言,意味着观念的更新和学科教育重心的转移:对于本地区课程改革的实验和推广而言也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讲中国近现代史中“鸦片战争”这一考点知识时,就从背景、经过、结果及原因、影响这四个方面让学生将书中知识点具体落实。要想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好考好高中历史,宏观把握和具体落实这两者缺一不可。要想学好高中历史,我认为宏观把握和具体落实这两方面缺一不可。

新课程教改下高中历史教学的思考 篇12

一、确立以课堂活动为载体的教育理念

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认真学习新课程的教育观和现代教育理论以转变教育观念;在自身的教学实践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或途径, 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 学会对大量的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判断, 从而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 让学生体会到参与的乐趣, 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学习。布鲁纳说过:“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的最好途径就是使学习者主动卷入学习, 并从中体现自己有能力来应付外部世界。利用合作学习的形式, 让学生在群体的学习环境下, 充分发挥各自的能动作用, 积极参与到学习和实践中去, 成为学习的主人”。

因此对于课堂教学来说, 架构与学生经验、兴趣相关的学习情境并引导其进入情境非常重要, 这关系着学生在本节课中的学习品质, 对学生科学学习方法的养成也很关键。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合作学习不失为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法。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协作精神及创新品质, 更为学生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同时, 也就改变了纯理论的讲授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 教师单方面的讲解, 学生机械的接受、生硬的记忆的传统教学模式, 从而让课堂变得有活力和生气。

二、增加趣味性和时事性的历史教学

补充学生感兴趣的内容, 中学历史课堂要重视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首先, 增加历史史料的趣味性。对于中学历史教材, 我们会发现现在的教材是很枯燥的, 缺乏故事性。对于一件历史事件我们的教材交代得很简单而且不是很连贯, 比如, 孙中山的革命活动经常具有跳跃性, 学生就会问:“这一期间孙中山做什么去了?”如果我们适当补充一些历史事件, 比如孙中山的“第二次护法运动”, 这样不但可以增加课程的趣味性, 而且填补了教材的空缺, 增加了内容的连贯性。其次, 与时事相联系。现在是历史的延续, 我们可以在现在找到历史的影子, 比如“香港问题”, 我们要把它与1842年的《南京条约》、1860年的《北京条约》及后来的瓜分狂潮联系起来;我们还可以把日本侵略台湾、“大陆政策”与今天的“台湾问题”结合起来。总之, 我们可以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找到一个比较好的结合点, 让学生感到历史离我们并不是很遥远。

三、创造互动式的历史教学模式

教师往往是将编剧、导演、主演等角色集于一身, 学生在课堂上充当的却是“群众演员”, 老师用一支粉笔、一张嘴操纵着整个教学过程。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不再担任“主演”, 而仅仅作为“导演”, 变“填鸭式”的简单灌输为“引导”, 把更多的发挥空间留给学生。这就要求历史教师以改革历史课堂教学为突破口, 营造一个实事求是、崇尚真理、追求真理的氛围, 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看法、观点不随便斥责或施加压力, 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 为学生潜在的禀赋可自由、充分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尽可能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但是, 这种互动也要求历史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和学生一起建立起新规则, 使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学会组织, 真正地使学生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认知, 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同时, 学会理解别人、尊重别人, 共享他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成果, 在追求课堂的民主、开放的同时应有共同遵守的“秩序”和“规则”。

四、构建开放性的历史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 老师依靠的是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 单一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感到厌倦, 更谈不上激情与创新了。这就需要教师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一般来说, 凡富有兴趣的东西, 多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当然也多能引起人们的思维和联想, 学生有了兴趣, 想学、愿学, 再加上教师的帮助和指导, 就没有什么学不会的了。

1. 利用情感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历史教师要有强烈的情感意识。历史现象有好有坏、历史事件有美有丑、历史人物有善有恶, 具有情感意识的历史教师, 以参与者的身份讲授历史知识, 要饱含感情, 准确、形象、具体地再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使学生为之动容, 受到情感的熏陶, 产生内心的共鸣。要使学生情感上随着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美丑与善恶而爱憎分明, 情绪上随着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喜怒哀乐而波动。置身于这种历史氛围中, 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受到很大的激发。

2. 充分利用当地历史资源

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要具有较强的课程开发意识, 充分发掘当地历史资源并有机地和课程结合起来, 重新构建新的、独特的课程综合资源, 提升教材层次。这样更加符合本地本校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识规律, 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没有课程外历史资源的开发和运用, 只依靠课本仅有的内容, 那么,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难以调动, 其主体地位就难以保证, “以学生为本”也就成为纸上谈兵。

3.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当今, 科技的现代化为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其中多媒体教学具有趣味性、知识性、直观性等特点, 深受师生的喜爱。丰富多彩的多媒体画面, 精心编制的录音录像剪辑, 取代了教师冗长琐碎的陈述。多媒体技术中的超级链接, 随时可去网上搜索与本堂课有关的知识, 从而让教学真正冲出课堂, 走向开放。利用实物投影仪对出土文物以及各类图表进行投影, 让学生直接感受历史的真实, 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 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能增加课堂教学的知识密度。

上一篇:冲孔灌注桩的施工控制下一篇:真实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