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历史教学的心得体会(共10篇)
新课改下历史教学的心得体会 篇1
新课改下历史教学的心得体会
一、新课改下的困惑
新课改的实施和推广,对老师和学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让教惯了旧教材的老师有许多的不适应和困惑。首先是新的教材体系不适应,同时对新增加的教学内容比较陌生,另外,教材容量过大,这都叫老教师有点措手不及,总体感受是不会教、教不会。
二、新课改下教学困惑的原因
(一)教材的变化
旧教材总体来说信息量小,分析深刻,而体系编排无论是世界史还是中国史,无论是古代史还是近现代史,都是以时代为线索,而在某一时间段内分析其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各个领域的发展变化。新教材则容量大、信息广,分析比较浅显,其体系则是分别以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为线索,再以时间为纽带去阐述古代中国、近代中国和世界在这些领域的发展变化,有专题史的思想。和旧教材相比,是大相径庭,故教师会有很大的不适应。
(二)学生的变化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的普及,现在的学生与上世纪的学生已有很大的差别。现在一个学生每天获取的信息量远远超过教师,同时,现在的学生视野开阔,思维敏捷,遇到问题总是穷追不舍。因此,我们的教师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要面对学生的这一变化。
(三)时代的变化
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的飞速发展,时局的变化,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但要求你对本专业的知识有精准的掌握,还要求对其他学科的知识有充分的了解,不但要求你不但要求你掌握好汉语,而且要求你掌握好最基本的英语,现在出现了许多边缘性的学科,单靠某一学科的知识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总之,新的时代需要新的人才,一专多能的人更适应社会的需要。
三、新课改下解决困惑的措施
首先:处理好教材
新教材的容量比较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处理教材就显得至关重要。我觉得在处理新教材的内容时要有取有舍,纯记忆的东西可点到为止,而对较难理解的内容要进行重点突破。如在处理“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节教材时,我认为第一个和第三个目录可以让学生自学,而教师则把精力放在第二个目录即“邓小平理论的发展”上。这一目内容理论性较强,在处理时我们可以从十一届三中全会讲到十五大,这样基本上就可以把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讲清楚。就如有的老师所说的:现在主要是如何使用好新教材而不是如何教好新教材。
另外,新教材的体系没有旧教材的体系那么容易把握,似乎每一个专题与前一个专题和后一个专题之间都没有必然的联系,这样,每个知识点之间都是孤立、分散的。其实不然,只要你认真钻研,善于把握,它们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必修三的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这一专题的四节课讲的是儒家思想的产生、正统地位的确立、新发展及受到批判;而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三节课即讲的是向西方学习技术、制度、思想一个过程也是儒家思想受到冲击、动摇的一个过程。这样,两个貌似无关的专题却清晰的叙述了整个儒家思想的发展过程。如果教师在讲课前心中没有一个整体的把握,那么在上课的过程中就不会游刃有余。简言之,需要我们教师能有效的把握处理教材。
其次,提高自身的素质
新课改下,我们的教师首先要学习教育改革的新理念,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学生观、教学观,要运用新的教育理论武装自己,按新时期教育规律办事,以最经济的时间、最合理的办法提高工作效率。
新教材除容量大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涉及的知识面特别广,对有些知识,我们可能比较陌生,比较像绘画艺术里的表现主义、印象主义、立体派,还有古代哲学、物理学,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不断的去充电,大量获取其他学科方面的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储备量,提高自己的素质,许多地方要和教材、学生产生共鸣,只有 “熟”才能生“巧”,连教师自己都搞不清的问题而去给学生讲解,学生是不会喜欢去听的。
另外,教学过程中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深入浅出,优秀的教师要尽力的把复杂的问题讲简单,而不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如必修三讲的是思想文化史,讲到每个阶段的思想文化出现的背景时,我们都会分析这一时期的经济、政治、阶级、社会状况,也就是说:一定的思想文化是一定的经济政治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简单地说就是:就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用哲学的观点来解释就更简单,这
就需要我们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历史素养,增加历史知识的储备,同时要注重文史哲的有机结合。
最后:注重启发式教学
旧教材下,我们教师喜欢表演式的上课,一节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感觉把教材分析的入木三分,很有成就感。或许旧教材下,这样的教学方法是可行的,但在新课改下,我们应更多的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就需要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尽量使用多媒体,充实教学资料,注重情景问题的设置,问题的设置最好是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如在讲罗斯福新政时,我们可以把听它和当前的金融、经济危机相结合,从而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如在讲到网络的双重作用时,我们可设置:假如你是牛郎、包拯、比尔·盖茨、学生、黑客、本·拉登,你会用网络做什么,这样既增加了趣味性,又跨越时空,可激发学生分组合作从而去自主探究。
总之,新教材、新课改下,我们的教师无论是在知识的储备,还是在教材的处理、教学方法的改进上都需要不断的去探索,改进。
新课改下历史教学的心得体会 篇2
一、教学理念的转变和学生观的转变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参与者、实施者和研究者, 因而我努力转变观念, 正确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 为新课改教学的实施提供先决条件, 认识到“学生是发展的人”。本人在思想上已把学生看作有血有肉、有思想、有灵性且可以教育引导的人。学生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 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具有创造力的。在历史教学中, 教师要面对全体学生, 对每一个学生充满信心和爱心, 充分利用新教材中的“动脑筋”和“活动与探究”锻炼学生的动脑、动口和动手能力, 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训练和展示自己的独特才能, 让他们能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成功和被其他人欣赏的滋味。在学习“昌盛的秦汉文化”一课时, 我让学生观看教材第八十九页的四个兵勇, 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形象, 用黄泥制作出来, 然后将学生的作品收集起来进行评奖。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以加强, 同时使他们学历史的兴趣更加浓厚了。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唤醒学生主体意识, 学生更愿意上历史课
传统的行为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中心, 教师讲授占据了大部分课堂时间, 尽管教师讲得天花乱坠、口干舌燥, 但是学生还是心不在焉、神情漠然。学生抱怨历史课枯燥难学;教师抱怨学生顽劣难教。历史课堂教学为什么会陷入这一怪圈呢?究其根源, 原因在于传统的行为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把学生看成学习的机器, 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和主观能动性。学生学习的过程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 而是根据已有经验, 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 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教师只有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把课堂主角地位让给学生, 才能从根本上跳出这一怪圈。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唤醒学生主体意识的方法很多, 如讲历史故事、表演历史剧、编历史小论文、开展各种课内外活动, 借助地图、图片、电视、多媒体等。如我在教学“远古的人类———北京人”时, 让学生表演历史课本剧“北京人的一天”;在教学“司母戊鼎”时, 我让学生用手比画它的长、宽、高, 借助课桌, 想象它的重量;遇到探究课, 我就让学生展开活动, 如“了解身边的历史”, 学生亲身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主体意识被唤醒。又如, 教学《中国远古人类》一课时, 我让学生亲自动手打磨石器, 他们乐于参与, 并从实践中感受到原始人生活的艰辛, 体会也很深刻。再如, 教学《秦的统一》一课时, 学生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制作旧中国七雄拼图, 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掌握了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 形成正确的地理概念。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由原来被动接受式的学习变为主动探究式的学习。这样, 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大大增强, 课堂教学常常收到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
三、历史教师的素质更高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 树立以学生为主, 不断探究的学习理论。光凭一本书、一张嘴走进课堂是远远不够的, 教师要认真挖掘教材, 充分备好每一堂课, 精心设计每一个探究性的问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历史课堂充满激情和生机。如我在教学“萨拉热窝事件”这一历史事件时, 没有让学生充当课程的聆听者, 而是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积极探究, 主动完成对意义的建构。我先让学生欣赏电影《萨拉热窝事件》片断, 然后提出三个问题:你同意普林西普的做法吗?怎样评价普林西普的刺杀行为?你认为普林西普刺杀行为 (萨拉热窝事件) 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有联系吗?在我创设的历史情境中, 学生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并各自阐述自己的观点:一部分学生认为普林西普的行为是爱国主义的表现。另一部分学生认为这与“9.11事件”是性质相似的恐怖主义行为。看到学生思维这样活跃, 我马上组织了小组辩论, 通过辩论, 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思维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 一方面培养了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另一方面, 通过探究、辩论, 得出了“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导火线”的结论, 完成了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四、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经过近一年对历史新课程标准教材的教学和反思, 我体验到一节好的历史课, 不在于教师个人滔滔不绝的讲述和眉飞色舞的表演, 而在于学生是否参与了课堂教学, 是否和教师一起走进特定的历史情景同喜、同悲、同忧。要达到如此境界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地采用多种教学方式。
1. 划分活动小组, 建构合作式课堂。
如我在教学《走近创业年代的英雄》一课时, 在课前我和学生共同制定了学习的主题:“流金岁月, 寻找英雄”。学生根据学习任务, 分成五个学习小组, 通过网络、报刊、书籍、寻访老人等方式去查找资料, 然后将查找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归类, 在课堂上用各种形式加以汇报, 他们从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再现了焦裕禄、王进喜、雷锋等英雄人物的事迹。通过合作, 学生在课堂上既展示了自己的成果, 又通过成果共享获得了“他人的帮助”。同时, 全体同学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彰显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当然, 合作的具体方式灵活多样, 选择什么时机合作, 以什么样的方式合作, 要由具体的学习内容而定, 不能为了合作而合作。在这里要强调的是合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是促进学生对意义的建构, 否则只能是流于形式, 事倍而功半。
2. 营造和谐氛围, 建构情感化课堂。
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呆板、抽象, 但历史是过去的现实, 是由活生生的画面构成的, 历史人物也是鲜活的, 具有一定情感的。因此,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 应拉近学生与历史人物的距离, 让学生与历史人物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和情感交流, 深刻认识到历史有着重要作用。历史课堂教学中情感的合理运用, 可以为教学活动注入催化剂, 有了它, 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可以更好地步入学习的佳境。如我在教学“中日甲午战争”中的“黄海海战”时, 通过播放电影《甲午风云》片段, 再现历史情境, 使学生通过对具体的战争细节了解、感受民族英雄邓世昌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大无畏的气概。这样, 学生自然而然地与英雄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学生对于“中日甲午战争”的意义建构顺其自然地完成了, 这种情感上的共鸣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是很难产生的。
3. 主动参与乐于研究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学生总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他们多采用“死记硬背、题海战术”来学习历史知识, 结果是“背完就忘”。学生用这种方法学习历史, 不仅所学的知识质量不高, 而且记忆的牢固程度也很低, 降低了学生的兴趣, 限制了其思维的发展, 与时代的要求、素质教育的目标也是背道而驰的。作为历史教师, 寻找符合研究式学习模式并能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教学方法是当务之急。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 我认为适当地让学生撰写历史小论文不失为一个有效的办法, 而撰写小论文恰恰属于研究性的学习方式。如在学《秦的统一》时, 我让学生编写秦始皇的小论文, 然后在班里进行评论。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不仅促进了学生主动学习和参与研究的积极性, 课堂上形成了浓浓的学习氛围, 而且与学生平等交流, 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理解得到尊重, 建立起了平等的师生关系, 师生和谐的关系得以巩固。
五、把学生当作朋友, 尊重学生的独特性
1. 要想使学生变为“学习的主人”, 使教
师自己转变为“伴奏者”“研究者”及“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那么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就必然要把学生当作朋友式的合作关系平等对待, 教学中要用心倾听学生的观点、见解, 即使是错误的看法, 教师也要耐心倾听。教师要艺术性地与学生展开平等对话, 与学生交换看法, 纠正其错误观点, 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师生之间才能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朋友关系, 而不是传统被动式的师讲生听、师主生从的关系。也只有这样, 学生才可能知无不言, 言无不尽, 才敢于提出不同的观点并向传统观念发起挑战。这样良好的师生关系就会渐渐固立, 学生也敢于发问, 敢于主动向教师质疑。在这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展开的教育教学能够刺激学生主动探究历史问题, 正好达到了使学生变为“学习的主人”的目的。学生的心灵得以开放, 个性得以张扬, 创造力得以开发, 这也正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梦寐以求的。
2. 教师在教育教学行为上, 要以尊重、理解、宽容、赞赏的态度来处理师生关系。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情绪情感、个性特点, 尊重学生的选择、判断和意愿, 维护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尊严, 同时还应该学会宽容, 尽可能地尊重学生的多样性, 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 学会欣赏他人。
新课改下历史教学的几点体会 篇3
一、创设情境、适度沟通是解决问题、构建新知的前提
一出好戏应有好的开始。课堂情境的设置可起到明确主题、活跃思维、集中注意力、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等多种作用。课堂教学中,我就经常运用这一方式,导入新课时,为了将学生融入到所学内容中去,上课前都会准备一个小故事或者音乐或者视频之类,激发学生的兴趣。
比如上《和同为一家》一课,以《爱我中华》来导入,再辅以一张有56个穿着不同服饰的人排成“56”的图片来吸引学生。学生自然就知道了我这节课的大致内容,并且脑子里就已经在思考一些关于今天上课的内容。可想而知,这节课的效果是很令人满意的。记得我2010年参加了苏州外校的一个“同课异构”活动,课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上课前我一直在思索一个问题:如何让陌生的学生首先在情感上认同我,进而能够和我一起走进课堂。我想了很多办法,最后我决定先打情感牌,趁着下课和他们进行一个简单的交流,随便聊聊。通过这样的适度沟通,获取一些最初的感性认识。课前再用热身的形式打出三个关键词,让学生猜猜是何历史事件,在此基础上引出相关的知识点。此举在后来的评议过程中得到了与会的所有老师的认同。
二、适度的课堂提问是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
课堂提问是历史课堂教学中师互动的表现方法之一。随着教改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对课堂提问在认识上有所深化,在实践中有所创新。我在教学实践中认识到,要使提问真正收到满意的效果,提问不仅要做到具有启发性、科学性、针对性和面向全体性,而且还要做到适时、适度。
首先,课堂提问必须做到难易适中。让更多的同学都有机会参与。其次,提问要精简数量,直入重点。一节课40分钟,不能问个不停。第三,要做到提问与探究和创设情境相结合。以上三点是我平时上新课时的一些粗浅的体会。在各位同事的帮组下,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也摸索出一些提高学生课堂效率的方法,这里也列举几个来和大家一起探讨。比如我抓住他们要分数及小组“面子”的心理,在课堂上一般采取小组竞赛的方式。第二种就是让每个学生都当回小老师,即给他们一点时间准备,让他们自己在规定的范围内出题,然后自主选择由哪组来回答他们的问题,当然我事先要大致统筹安排,这样一节课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不让哪个学生掉队,人人参与,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通过提问,学生在课堂中既能集中注意力,又可以熟练的掌握知识,确实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
三、注意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和《历史课程标准(实验)》都要求教育要创新,这固然是一个趋势,但在创新当中不要违背教育的主旨,要加强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在刚刚结束的人教版初二历史八(上)的中国近代史的讲解中,尤其当讲列强侵华和中国人民的抗争时,我特别注意了这一点。
比如在上《鸦片战争》对《南京条约》进行分析时,既要提高学生全面和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又不能让学生走进《南京条约》的签订也给中国带来了好处的误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能让学生忘记这段耻辱的历史。所以,在新课改之下的历史教学中,要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也就是精神教育这个根本,否则,课堂创新也就失去了意义,就不值得去肯定。
我在此基础上又抛出一个问题:“同学们,当你们看到近代的中国饱受列强的侵略时,当我们的国家利益一次又一次受到伤害时,你们是怎么想的?”
学生的答案真的很有创意。我静静的听着他们充满智慧的发言,这时突然初二(八)班的一个女生举手了。
“老师,我觉得我以后再也不学英语了”。此语一出,立马引起班级的阵阵“骚动”,赢得学生们的一致“好评”。听完她的发言后,我的心被触动了。心想,她的这个想法可能有点偏激,同时又被一部分比较调皮的同学给“利用”了。想到此,我没有解释什么,只是轻轻问一句:
“为什么?”“老师,它们对我们的国家伤害太大了,现在还要学他们的语言。”
“我们学历史的目的是什么?有哪位同学知道?”听后,我没有直接讲评他的发言,而是在采取迂回战略。
学生们立马讨论开来,有的说是为了知道过去,有的说是为了勾起我们自豪与感伤的过去……
在他们的基础上我开始把两个问题合并起来,一并回答。
“同学们,说得通俗点,我们学历史的主要用意就是知道并了解我们的这片沃土上曾经发生了什么,然后进行总结和反思,探究出一些历史发展的规律,对我们以后的发展道路进行一个简单的预测。对于已经发生过的事,不能仅仅只停留在过去,更不能因为列强欺侮我们,我们现在就不去学他们的语言,相反我们更要学习他们先进的文化,先进的理念,找到他们先进的原因,从中找到能为我所用的东西,达到最后的目的——超越他们。不可否认,现在的中国学生学英语太疯狂了,学的热情远远超过其他任何一门学科,其实我们要辨证的看待这件事情,认识到学习英语的利,尽量避免盲目的学,无目的的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学好英语,学好历史,学好其他各门功课。”
这堂课后,我意识到一堂比较好的课,除了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外,更主要的还要让学生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做到触类旁通,达到提升自己能力的目的。
所以,在新课改之下的历史教学中,要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也就是精神教育这个根本,否则,课堂创新也就失去了意义,就不值得去肯定。
四、重视反思
反思就是对课堂行为进行总结,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在《我们怎样思考》一书中这样界定反思:“反思是思维的一种形式,是个体在头脑中对问题进行主动的、持久的和周密的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我坚持对每一节课都做认真的课后总结,以指导下节课的操作。
反思一:我在讲《开元盛世》一课时,最后让学生讨论武则天的功过,在我的引导下,讲到武则天的“无字碑”时,就有一个初一女生这样写到:“虽为女子但为帝,身在其职促发展。”还有另一女同学这样写到:“谁说女子不如男?一代女皇武则天,打破了这千百年的铁门。我们骄傲多半基于我们无知,武周的傲骨像历史扉页,虽没激烈的火花,却已光照千古。时间可以冲淡一切,是的,但这冰心傲骨的那一刻,已璀璨历史的长河。”后来在反思学生为什么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写出这么好的语句时就在想可能与我的激发兴趣有关,当然可能也与这两位学生的性别有关,因为她们都是女孩子。
反思二:俗话说,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起码要有一桶水。我们这些年轻老师到底该怎样才能做到?年轻老师教学经验不足,我坚持走出去,当然学校领导也很支持,从教几年来也出去听了很多节课,一有时间,就想尽办法去听我们学校的一些其他老师的课,课后及时的进行学习、消化,以此来提高自己。
反思三:年轻教师在进行新课改时如何驾驭课堂。有时候学生太激动了,以至于课堂比较乱,正常的教学秩序被打乱,在这里也恳请一些老教师多给我一些指导性意见。
反思四:一个年轻老师,因为与学生的年龄差距非常小,很容易与他们相处,甚至相处的非常好,但是有时候有些学生会没大没小,弄得我很尴尬。该如何把握与学生的交往的一个度的问题,我也一直在思索。
以上几点就是我在教学实践中得到的一些较浅的认识。新课程改革对我来说起步不长,但要形成完整的理论性的教学方法,还需要一点一滴地积累,真正实现历史教学的创新。
新课改形势下的乡土历史教学 篇4
浙江省湖州二中 湖州(313000)
陈方南
【摘要】 本文根据新课改对乡土历史教学的新要求,依托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开发理论,阐述了在历史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进行开发乡土历史资源,实施乡土历史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新课改 乡土历史教学 乡土历史资源
新课改需要新的乡土历史教学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正在进行新一轮课程改革。在新课改中,乡土历史仍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就凸现历史课程改革的乡土化趋势。如在“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中提出:“鼓励和提倡不同地区和学校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在内容标准的“教学活动建议”部分也有诸如:“调查本地区交通方式的变化,讨论交通发展对当地经济和人们思想观念产生的影响;结合生活实际,考察改革开放以来本地区经济发展某方面的变化,并撰写调查报告;”“调查当地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状,了解教育与本地区社会发展的关系;“对居住地区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进行考察调研,从文化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出发,提出保护环境和保护文物的建议和措施。”等建议。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新课改下的乡土历史教学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没有明确提出乡土历史教学概念,只是把它作为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开发的一种途径来支持历史课程的实施。二是不再强调以乡土教材为本,而是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采取调查考察访问等方法,自主地去开发乡土历史课程资源;三是乡土历史教学的目的不再只是帮助理解国家教材,而更注重挖掘乡土历史教学的情感培养功能。这些内容实际上也是新课改对乡土历史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新课改形势下乡土历史教学的基本思路
一、从开发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角度阐释乡土历史教学 课程资源是新课改的亮点之一,“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变成中小学的实际教育成果。”美国课程论专家泰勒认为课程资源只有进入课堂,与学习者发生互动,才能彰显其应有的教育价值和课程意义,才能最终体现课程资源的价值。其理论强调课程资源与教学的结合,教学是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根据这个理论,我们可以把乡土历史教学看作是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和过程。
二、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共建乡土历史教学的立交桥
新课改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三级管理模式,新课程的教材也就分国家教材、地方教材和校本教材三大类。在国家教材的课堂教学中渗透乡土历史课程资源,主要是“中学教材的叙述篇幅有严格的限制,用极其有限的文字表述繁多的历史事件和历史过程,简约和枯燥在所难免。”不利于学生形成对历史问题的直接兴趣,把渗透乡土历史课程资源作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方法。在地方教材和校本教材中讲授乡土历史课程资源,让学生系统学习乡土历史知识,更好地了解家乡。课外教学活动具有形式多样、灵活,直观性强,实践性强等特点。历史课外活动有多种多样的方式,主要包括乡土历史的研究性学习、社团的乡土活动、请专家作乡土讲座报告等方面。
三、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共搭实施乡土历史教学的平台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即教育不能割断与生活的联系,教育就是经验学习、重组或改造的活动,经验从做中学。在开发乡土历史资源的乡土历史教学活动中,让学生走出校门,融入社会。亲自搜集资料、实地参观考察,调查访问。在这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让他们在活动中去体验、去感受。把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活动中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都容易培养,意志、性格都容易得到锻炼,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身心特点。【3】
【2】
【1】新课改形势下乡土历史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一、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系统渗透乡土教学
所谓系统渗透,即在制订教学计划,进行总体备课,系统地把乡土历史资源穿插在国家教材的教学中,自觉自然地不留痕迹地融入既有的教学环节之中,使二者结合起来。这样既讲授了国家教材,同时亦进行了乡土教学。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环节:
1、导入新课时渗透。根据心理学近体性原则,运用乡土历史导入新课学生比较感兴趣,容易进入课堂的角色。因为 “只有学生对所学课程感兴趣并感到愉快,他才能使学习兴趣成为推动学习的强大动力,才能达到发奋忘食、乐而忘忧以至欲罢不能的境界,才能学好所学的课程。”
2、讲授国家教材中引【4】用。国家教材的着眼点是放在全国历史发展的总体进程上的,不可能把每个地区的历史都详尽地囊括进去。在讲授国家教材时适当穿插乡土历史资源,帮助学生从一个地区的情况看到全国的情况,从而加强对全国性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理解和掌握。因此我们可以在讲授国家教材时引用相关的乡土历史资源加以补充。
3、在考试试卷中渗透一些乡土历史题。高考制度在不断改革之中,其中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各省自主命题。从目前实行自主命题的各省高考历史内容看,或多或少都把乡土历史渗透于高考命题范围之中。为了适应试题乡土化趋向,我们在平时的测试中也作了试题乡土化的尝试。
二、在课外活动中开展乡土历史教学
课外教学活动要求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我们在历史课外活动中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本地带有浓厚人文气息的场所,让学生感觉历史不再是遥远的不可捉摸的人和事,而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可触可摸的存在,同时也产生历史感,从而达到“通过所熟悉的身边的事物进入历史世界”的目的。一般来说,乡土历史教学的课外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
1、乡土史研究性学习。乡土史以其实践性、开放性和综合性等优势,成为历史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突破口。学校可以根据周边的乡土历史资源,结合自身条件,有针对性地设置一些研究主题模块。以笔者所在的湖州市为例,历史研究性学习可以突出“湖州文化”一个大的主题,下面学生可以选择塔文化、桥文化、茶文化、竹文化,丝绸文化、湖笔文化等作为子课题。这种模式与新课标的“主题+专题”的模块教学很接近。
2、学生社团活【5】动。学校社团是由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同学自发组织的,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活动,实际上就是兴趣小组活动。笔者所在的湖州二中就有一个学生自发组织的“乡土湖州”社团,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如下活动:第一,“一路走来一路读”。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有计划、有选择地到湖州市的两区和三县,去探询湖州文脉。第二,“乡土活动日”。“乡土活动日进行乡土摄影展、乡土故事演说和票证展览等。第三,乡土网站建设。社团成员多方搜集资料,进行网站建设,建立历史乡土课程资源档案,为学校历史研究性学习提供大量素材,实现历史乡土课程资源的共享。第四,地方口述历史的研究。“口述史学,简单地说,就是搜集、传播口述史料,并以此进行历史研究和历史写作的方法。”口述史学应用于中学历史教学还比较少见,社团的成员率先作出了尝试,他们以自己的爷爷奶奶为采访对象,采用文字笔录形式和录音形式,进行了“文革”口述史的研究。虽然在方法和技巧上还略显稚嫩,但他们参与的热情还是令人感动和钦佩。
三、自编校本教材系统讲授乡土知识,实施乡土历史教学
开设校本课程,对于大多数历史教师来说,主要是利用乡土资源编写校本乡土历史教材。一般来说,乡土教材体例多采用按时间顺序进行编排,优点是“历史脉络清晰,历史沿革分明,便于与统编教材配套使用,有助于学生了解该地区在祖国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不过,“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以笔者所在的湖州二中为例,历史组老师从湖州的人文历史和地理知识出发,以学生为中心,将公民教育民主教育和地方主义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建构课程的基点,以湖州人文历史和现实生活,作为学习和探索的领域,对现有的各种乡土教材重新组合,形成了自己学校独特的校本乡土教材。然后通过校本乡土教材,传承乡土文明。
四、开展报告和讲座,丰富乡土历史教学
乡土资源中有一项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主要指老红军、老八路等历史见证人、历史专家学者、历史教育专家、阅历丰富的长者等。让这些丰富的人力资源走进学校,来“讲”历史。如请40、50岁的人讲“文革”,60岁的人讲“人民公社”。让老战士讲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请博物馆的老师当地古迹遗存,考古发掘的新成果。请历史专家结合重大纪念日作专题报告讲座等等。通过这样的报告讲座形式,让学生备感亲切,教育效果自然就比单纯的老师说教好得多。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
【8】
【7】
【6】革纲要(试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402页
[2]张静、李晓风、姚岚.历史学习方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35页 [3]于友西.中学历史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171页 [4]孟思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31页
[5]朱尔澄.从情理交融到历史思维——我的教改之路[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3年,29页
[6] 郑崧.口述史与中学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J].2005年第10期,14页 [7]金相成,历史教育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4年,214—215页
[8]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1页
浅谈新课改中历史教学的心得 篇5
一、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教师来说,为了给学生学习历史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我们可以采取各种教学方式和手段达到目的。比如讲点课外知识以扩大知识面;讲点有趣的典故以引起思考;讲点历史变化变迁的原因;开历史故事会让学生自己讲述历史;组织学生编个历史剧等。这样使学生始终有兴奋点,思维一直围绕历史转,从而冒发思想的火花。在教学各个环节中都要注意兴趣的激发。一是结合时事,激发学生的兴趣。上课时,可利用时事资源,引发学生对当今世界各个地区发生的热点问题感兴趣。如钓鱼岛问题,十八大精神,中国梦我的梦,环境与生存等,让学生对国内外的形势变化发展的思考;二是利用古今对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利用古今的一些名人或英雄相对比,探究中华民族的一些发展史和人文美德;三是借助实物、图片等教具创设相关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和兴趣。如动员同学们从家里带来珍藏的各朝代钱币,学生平时买的文物古迹宣传片,以及在名胜风景区拍的相片等,在课堂展示出来,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引发了学生们的创新思维。有了这种积极向上、乐于学习的心态,我便趁势将学生引入正题。而学生的思维阀门一旦打开了,他们的学习劲头、思维的敏捷度便会提高好几倍。因而课堂从头至尾,学生们始终保持着一种高昂的情绪,兴趣浓厚,都体现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课堂一定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
(1)注重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我们教室必须努力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氛围。即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由这种关系营造出来的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和条件。因此,我除了注重在日常生活中,用
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尊重每个学生外,课堂上,我的指导思想是:对学生的思维结果要尽量肯定,予以鼓励,无须要求他们遵循一成不变的答案。在课堂教改实践中,对学生的踊跃回答,我就经常加以赞赏、鼓励。如在回答“公元前221年为什么很重要”时,教参的表述是:因为这一年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而学生是这样说的:“因为这一年战争结束了,天下太平了,所以老百姓欢欣鼓舞。”我认为意思相近,予以肯定。事实证明,只要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会使我们的课堂常常出现热烈、活泼的场面,也会使我们的教学目的达到预期的效果,从而增强教育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注重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
a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是教师在教学中体现学生为主体或者说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b我在教学实践中,采取把学生分组(一般情况下5-6个学生为一组),根据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疑问边在教材中收集信息资料边在小组讨论中分析判断。c在学生讨论时,我作为小组成员参与讨论并作适当的点拨和指导,最后由各小组派出代表回答问题,其他成员也可作修正补充。d在设计问题时,我会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分层次教学、区别指导,让处于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成功,为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和条件,使他们重新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这样,加强了师生间、学生间的合作与交往,让学生在唇枪舌剑中进行主动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如:我在上“如何评价秦始皇”时,把学生分成“功大于过”和“过大于功”的正反两方学生,让学生参加辩论,学生们为了准备辩论,广泛收集资料。在辩论中,两方围绕本方的观点列举了许多事例,学生不由自主地学习和掌握了历史知识,通过双方的辩论学会了怎样分析历史人物。在辩论中,发展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了学生的群体意识和协作精神,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 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新课改下历史教学的心得体会 篇6
一、初中历史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教师教学方法与观念滞后
和中学语文、数学与英语比较起来,中学历史一直都是处于“副科”的位置。而在新课改要求下,初中历史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如何在历史教学方法与观念上推陈出新,促进学生的基础知识、能力、思想全面发展。这就客观要求中学历史老师在教学方法与教学观念上与时俱进。虽然新课改已经得到了深入的发展,但是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教师仍以传统而落后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仍不懂得利用新的教育手段,创新自身的教育理念。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单方面向学生填充知识,对于学生的实际状况教师不会有全面的了解。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很单一,主要依靠教师单方面的课堂传授,大部分情况下都是老师在讲学生在听,依旧秉持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历史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例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当老师讲到赤壁之战时,只是简单地照本宣科,忽视了战争背后复杂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关系。许多只是把书本的记载向同学复述一遍,对于书本之外人物的故事一概不提。殊不知在教学中穿插一些诸葛亮舌战群儒、草船借箭等故事,不仅丰富了课堂气氛,也提起了学生求知的兴趣,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这和单纯地照着书本宣读比起来,效果不知好了多少倍。
2.学生缺乏学习历史的兴趣
由于一些初中历史教师的教学方法滞后,很少利用新的教育手段,只是一谓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向学生进行灌输,学生是否能够吸收知识得不到关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部分教师认识不到学生的存在感,甚至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主体性得不到重视。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的脱节与滞后,长此以往之下必然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历史的兴趣,最终教师不能完成教学任务,而学生也不能从历史学习中获得丰富的信息,提高自身的认识。现在的中学生处于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学生们对于上课形式有着更多更高的要求。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初中历史教学课程中已经越来越多地采用多媒体的形式进行教学。许多老师依旧习惯拿着粉笔在黑板上书写,这样既费时费时,擦黑板时产生的粉尘也十分不利于环保。这些都极大了挫败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对学习历史缺乏兴趣。实际教学中,当老师谈到丝绸之路的开通时,传统的教师只是简单地把课文记载朗诵一下,好一点的会进行一些拓展。但是这些方法,都没有在课堂上直接放映丝绸之路开通的纪录片来得强烈。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里可既在学习之余得到了放松,又学到了知识,不知不觉中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中历史教学模式的改进策略
1.加强幼儿教师自身的知识水平能力培训
针对目前中学历史教师教学方法与教学观念滞后的现状,为了确保学生能够进行正常的学习成长,这就客观要求教育机构们能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初中历史教师队伍。而合格高效的`历史师资队伍是成功教学的保证,在初中历史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举足轻重作用。建设一支一流的教师队伍,可以有效的提高中学教育的质量和教育业绩,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素养。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加强中学历史老师的技能水平培训先要对所有的中学历史老师进行一次统一的测试,然后再加以统一筛选,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对于那些本身是历史教育专业的老师,可以进行技能巩固提高。而对于那些非专业的中学历史老师,要从头开始进行统一的专业培训,确保每一位老师都能有所进步。同时,对于教师的教学观念进行改造。运用新的教育理论武装教师的思想,确立以学生为主导的新式教育理念。利用各种机会和各种形式,尤其是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为老师们接受新思想,学习新技能。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对于历史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主要教授历史老师搜索历史资料、历史论文等方面的能力。对于历史上的大历史事件,比如春秋战国分野、秦始皇一统天下、汉武帝北征匈奴、北魏孝文帝改革等等,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分版块进行专业性检索学习。教师可以在历史课程上,充分运用影视资料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一些优秀的历史题材电视剧与纪录片,正是引导学生学习历史的良好教材。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在心理学上被界定为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表现为人们对某种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也就是说兴趣本身就带有对某一事物或活动的倾向,而这种倾向带有明显的个人情感。人们对于他感兴趣的事物,往往能够抱着一种欢喜与愉悦的情绪去参与和实践体验。而对于那些缺乏兴趣的事情和活动,人们很少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在它身上浪费,若是强迫其做一些不感兴趣的事情,往往能招致一定程度上的反感。中学生正处于知识积累的关键时期,学习未知知识的动力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学习过程中的兴趣,对于中学生历史兴趣的培养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实施起来,老师的授课形式要多样,富有吸引力和趣味性。例如在讨论中国古代书法时,教师可以现场请会书法的同学或者邀请一些社会上的书法人士来探讨。通过现场演示楷书、行书、草书等不同形式的字体内容,可以让学生对于书法历史有一个更加细致而全面的了解。又如在讲到战国末期秦始皇统一燕国这一段历史时,可以让同学们简单地饰演荆轲刺秦王这个著名的历史故事,让同学们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了解历史,学习历史。此外,也可以通过一些成语典故来引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比如在解释“指鹿为马”这个成语时,让同学回答这个成语的意思,老师来讲解这个成语故事的来源。通过赵高指鹿为马的故事,把学生带到秦朝末年的历史环境中,进而分析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以此为引来分析西汉建国之前的战乱纷争背景。
3.营造良好的历史学习环境
新课改下历史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篇7
目前的历史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 它给历史教师带来了无法回避的机遇和挑战。这种挑战, 莫过于对传统旧角色和旧观念的挑战。因此, 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历史教学的核心, 这是摆在广大历史教师面前的一个新课题。笔者就中学历史课如何创新教学谈一些自己的拙见。
一、互换师生角色, 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历史新课标明确规定:“历史课程改革应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 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 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现代教育理念也认为, 课程教学不仅要看“教”, 而且要看“学”, 看“学”的中心就是“以学论教”。“以学论教”可以使教师越来越关注学生反馈的信息, 及时调整教学手段、方法, 使学生学得主动, 在课堂教学中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按照自己的活动方案主动向学生提供一些信息, 学生根据这些信息在对问题情境进行探索的时候可能会碰到一些问题, 出现信息缺乏的情况, 这时候学生会主动向教师请教。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会更为主动, 这可以让学生自身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思维持点在这种主动的探究学习中激活, 也可让学生“从做中学”, 通过对原始文献资料的搜集、寻找、阅读或运用, 图表的制作, 角色的扮演等手段来增加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机会, 使整个学习充满吸引力, 充满探索的乐趣,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考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转换观念, 加强师生间的平等交流
历史教师要变“牵着学生走”为“推着学生走”, 要变“给学生压力”为“给学生动力”, 用鞭策、激励、赏识等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这种方法让传统意义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 逐步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 (方案) 的过程, 更是师生彼此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还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下, 交往对话成为课堂上师生间的重要链接。对教学而言, 交往意味着对话, 意味着参与, 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 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 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彰显、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 交往意味着上课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 而是一起分享理解的甘甜。交往还意味着教师的角色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所以, 在新课程中, 教师不能再是居高临下的, 而是应该从教学的“权威宝座上走下来, 与学生融为一体, 与学生在同一个平台一起互动探究, 在平等的交流中做学生的学友”, 在激烈的争论中做“裁判”, 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享受, 是一种生命的呼唤。
三、尊重学生个性特征, 因材施教
教师应该允许学生的缺点存在, 应给学生的成长引路, 给学生的人生导向, 而不是限制学生的发展空间, 更不能给不服自己管教的学生或有某种缺陷的学生“判死刑”。教师该多一些爱心, 多一些对“问题学生”的理解与关怀, 将学生的缺点当作财富而施教。因为它可能使你成为教育家———没有任何一个教育家不是因为对问题学生的教育获得成功而成为真正教育家的。笔者以为, 这不仅仅是作为历史教师应该转变的教学观, 而且还应该成为所有教育者的教学观。
四、加强教师自身的研究性学习
实施新课标, 历史教师必须学会反思、创新, 成为实践的研究者。所谓研究型教师, 除了有深厚的专业知识之外, 还应具有敏感的教学研究意识和过硬的教学研究能力, 这种能力需要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培养。
历史教师应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反思, 探讨在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要对历史教学活动始终保持一种探索的习惯, 并及时加以总结。通过“思考—探索—总结—再思考—再探索—再总结”的良性循环过程, 不断总结和探索历史教学问题, 逐步形成理论性的、规律性的认识,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步培养教学研究的能力。同时, 还应关注著名史学家的学术论文和教学经验及教育、教学规律的理论, 进一步加强自身的专业理论功底。
新课改下历史教学的心得体会 篇8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历史;教学实践;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是指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不仅能高效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而且同时能取得较高的教育教学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即高效课堂要求效率最大化和效益最优化。而历史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文化、科学、自然、经济、政治等,这就更需要通过高效课堂来达到提高教学数量和质量的目的。
一、新课改下的初中历史新理念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当代,历史在功利性观念的冲击下,其主要性越来越被人忽略,即使世人皆知以史为镜可以明心智,但当和对学生将来的发展有影响的高利害学科相比,它就不得不被打入“冷宫”。所以,从思想和观念上改变学生的这种想法,才能提高初中历史的教学地位。新课改下的初中历史新理念应是构建多角度的历史课程框架,实施探讨性与接受性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以实现让学生了解人类文明发展历史为总目标和达到使每位学生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终目的。
二、打造高效历史课堂
1.师生关系新定位
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过程是以学生为中心,它倡导的学习模式是以学生自主性探究为主要方式。因此,初中历史教师要领会到教师角色要慢慢开始转变,从知识的灌输者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同时,树立新的理念,该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关注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所以,在整个历史学习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发展的舞台,让他们依靠自己所学的知识、生活中的经验来理解和感受新的历史知识。另外,良好的师生关系对高效课堂的进行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初中历史教师要努力与学生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在课余时间,多与学生交流,听听他们对历史课的想法,如果觉得他们的意见有一定的建设性,不妨采纳一下。
2.充分的准备是历史高效课堂的重中之重
想要让历史课堂达到高效,教师在课前就要做好充分准备,包括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布置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作业等。如,在教《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这节课前,历史教师自己在备课时可以按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这五个方面来仔细备课。可以设计一场情境表演作为课堂互动环节,教师准备好三份简短的剧本,讓学生分别扮演剧本中的原始人类北京人、山顶洞人和当代人,剧本主要内容可以是现代的学生在拜访祖先的过程中,一步步探寻祖先生活的痕迹,慢慢了解到人类进化的历程及劳动在人类进化中起到的作用。课后作业可以是让学生去网上查看相关视频,深化对本节课所授知识的理解。
3.掌控课堂氛围
活跃的课堂氛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主动性。教师是课堂状态的调节者,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方式来营造充满生机的课堂氛围,让每个学生的大脑都动起来,让学生充满求知的渴望感,让他们的心理处于最佳学习状态,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意识和思考潜能。如,在学习《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这节课时,历史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书本上的知识,来尝试着划出西周分封制示意图。一方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对分封制的进一步理解。随着学生学习节奏的变化,课堂节奏也要随时调整。在初中历史课上,当有学生对教师讲解的某一知识点提出疑问时,教师需耐心解答,不应为了赶进度而敷衍了事。高效课堂就是要做到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掌握应掌握的知识,而不是利用课后时间来恶补课上的知识。
4.重新构造课堂结构
为了打造高效的历史课堂,初中历史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培养科学的学习方式。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加强对学生独立完成任务能力的培养。高效历史课堂的模式可以为历史教师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来导入新课,然后分配任务,在学生自主学习中进行疑难点拨,在课堂的最后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然后组织测评。而剩余的30分钟时间就留给学生以独学、对学、以小组为单位学习等不同的合作形式进行自主学习,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探究和理解。最后的五分钟,历史教师可以采用口头测评、小纸条测评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掌握程度做一个了解。
总而言之,高效课堂是新课改理念不断深入和落实初中历史教学下,产生的新型教学实践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高效的课堂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快乐为根本,所以,高效课堂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朱晔.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探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21).
[2]刘向东.打造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策略分析[J].中学教学参考,2010(12).
[3]王月芳,谭凤华.创新教学思路,让历史课堂活起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05).
新课改下历史教学的心得体会 篇9
自从我国全面推行新课改之后,新的高中历史教材取代了原来的教材,在新课改的教育制度下,无论是历史课堂教学还是授课目标,教学内容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不再适应学生发展的要求,教师迫切需要转变旧的教学理念。在新课改后新的教学模式中,对高中历史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老师们实时关注社会动态,与时俱进,多多关注新课标改革的进度和要求,了解新课程的内涵,多学习新知识,练就过硬的教学本领,在教学过程中领悟新课改的本质,更好地改变传统的历史教学思维,转变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观念。与传统教学相比,新课改高中历史教学的有以下几点特色。
1更注重知识传授的方法和过程
传统的`大纲历史教学中,高中历史教师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通常都是要求学生重复记忆历史知识点,包括重要历史人物事迹、方式时间、地点、经过和结局这些考点。为了适应,学生历史几乎都是靠死记硬背、完全把历史知识记在头脑中,不断的重复。这样生硬的教学过程,学生往往不会对学习老师感兴趣,纯粹是为了考试,尤其高中学生面临着高考的压力,所以他们还是会拼命的学习高中历史知识,把知识点不断地进行重复记忆。显然注重应试不符合当代教学目标,在新课标教学中,把注重背知识转变成重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过程,新的教学理念是目标教学,把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变成一个个阶段性目标,注意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和思维。
1.1课程内容多样化和系统化
从前的的历史教学和高中历史课本都是千篇 一律地排列形式,单一地按照时间发展顺序,由远及近、由古至今的排列历史事件,对历史系统的、全面的、具有连续性的进行讲解。对于学生来说这样的教学形式虽然没有很大的问题,但是这种历史教学方法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比重存在非常大的差距,绝大部分的章节都是政治史方面的知识,而在涉及到的经济文化发展史却少之又少。显而易见,这种只偏向于政治忽视经济文化史的旧模式,没有处理好政治、经济、文化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是不符合要求的。而新课标要求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堂形式更加丰富化和多样化,对学生的教学也改变了传统的单一教化模式,让学生接触更多元化的历史知识,了解历史社会的各个方面,无论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历史发展的阻碍,都需要老师对学生详细讲解。
1.2授课方式更灵活
传统的旧大纲高中历史教学形式非常机械化,老师在串讲完历史人物知识后,就让学生强化记忆,通过大声朗读、多次抄写把历史事件的细节记忆下来,这相当于是记忆训练式教学一样。这样的教学方法,即使学生能够记住所学内容,但一般是考试结束后就会忘完了,也就是说学得快忘得更快,甚至是单纯为了考试而学历史。而在新课程教学方式中,要求教师注重和学生的交流互动,利用现代化多媒体设备寻找一些有关于历史课堂的资源等,比如通过播放历史讲堂节目、相声表演等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逐渐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探索性精神,不断形成历史学习思维观念,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授课效率。在新的教学要求中,教师转变传统的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向以学生为中心,老师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师生关系,课堂上学生可以自由组成学习小组,在课堂中遇到问题可以互相切磋,互相讨论,交换不同的意见,这样轻松的学习氛围正是新课标教学的体现,颠覆了传统的单一授课模式。
2教学评价更加综合全面
以前的教学评估中,不管是教育局对各个高中学校的评价,还是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又或者是学生对老师的评价都是以考试成绩为标准,成绩决定了一切。这种“唯成绩高低”论的教学评价方法,认为成绩好就是好学生,成绩不好就不是好学生,甚至导致很多高中历史老师对学生不平等,产生偏见心理,过度关心成绩好的学生,而对成绩稍微差一点的学生则有点冷漠。这样的教学评估,不仅不能全面综合地评价一个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对学生不公平,忽视了全面发展,而且,老师不能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这样成绩不好的同学容易产生自卑心理,甚至对高中历史课程产生厌恶和恐惧心理,最终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而新课改形势下,要求教师全面评价学生,除了考试成绩,还更应该注重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的提高,包括学习能力、理性思维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社会人际交往能力和思想道德建设。这样的教学评估方式更能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健康快乐的成长,对高中历史学习也会更加热情和积极,因此,新课标的教学评价体系是一个更加适应高中历史教学的方式。
3结束语
通过以上论述,在新课改的教学模式更进步和有效,在现代的高中老师教学中,老师们要注意转变旧的教学思维,不断进行改革创新,实现新的教学理念的转变,适应时代和社会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朱幕菊.刘兼.康长运.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新课改下历史教学的心得体会 篇10
新课改背景下历史课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的重建
王春湘
摘要:在以往的课堂上老师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学生只有服从,没有自主。那么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历史教学中怎样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呢?
关键词:师生关系;新课程标准;历史
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最基本,同时也是最经常、最活跃的人际关系,它直接影响着历史课堂的效率。以往的课堂老师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学生只有服从,没有自主。那么在当前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怎样的师生关系,才能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一、转变教师观念,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教育国际化的趋势和终身学习观念的确立,社会对以往人们观念中的教师角色的期待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教师的工作并非只是传授信息,甚至也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以陈述问题的方式介绍这些知识,把他们置于某种条件中,并在各种问题之间建立一种联系。师生关系旨在本着尊重学生自主性的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这将加速教学过程由传统的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主动学习转变。由此,师生关系将发生变化,并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转变教师角色,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二、改变原有的课堂模式,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1.改变“你讲我听,你说我记”的教学模式,形成平等民主关系的组织模式
改变原有的课堂模式,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传统教学中,教师始终高高在上,盛气凌人,学生与教师之间就会有距离感,学生有什么想法也不敢发表,师生关系也就无法融洽。所以,我们可以采取多种组织形式,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过来,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将会使学生的心情与兴趣有所提高,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自然地就拉近了。在此过程中,学生也会自觉地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在形成平等民主的关系时也提高教学效率。
2.形成亲切的教学语言风格,强调尊重与信任
尊重和信任是人的一种高级心理需要。作为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只有尊重学生,学生才会尊重教师,也才会积极配合教师搞好教学工作,从而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教师习惯于使用命令式的口气,在某些情景下可以使用这种命令式的口气,但不应该整堂课上都充斥着命令式的声音。比如,对学生在认知某个知识时,学生对教师的讲解提出质疑,不管对与否都应该做到暂缓批评性的意见,鼓励各种想法,多多益善,而且教师应用亲切的眼光和语气上课,表示对学生的尊重与信任。这样的课堂教学一定会让学生和教师都得到提高。
3.交往策略的改变
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就要解决师生相处时所遇到的问题。面对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教师需要耐心倾听学生对自己的关切和对问题的诉说,与他们交谈并积极地倾听。如果由于学生的行为使教师愤怒,使教师感到受挫,这种行为便是教师的问题。解决的方法是,教师一方面积极地倾听,一方面尽可能真诚和坦率地说出自己的感情。包括具体说明使自己生气的行为及其后果,以及后来教师有什么感受。教师表达的这种信息在师生之间形成了一种亲切感,没有强制的味道。相信学生会乐于接受教师这样的表达。如果问题是师生双方的问题,比如,学生有不良自尊心的表现,因此可能会做出使老师感到不愉快的事情。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还是应该积极倾听学生并坦诚陈述自己对事情的看法,这些问题仍然可以得到解决。在遇到冲突时,教师应采取“不失面子”的策略,问题的解决应使有关各方面都满意,不以牺牲任何一方为代价。这对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因为,“师道尊严”的思想让教师希望使用自己的权力。如果教师不适当地使用自己的权力,将失去与学生建立真诚、有效的师生关系的机会。
总之,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以往那种教师高高置于学生之上的观念可能会被师生共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做法所代替。教师教学时也不需要对学生发号施令,而是采取与学生平等地讨论问
题或进行交流的方式,课堂必将出现和谐、自然、默契的氛围。
(作者单位甘肃省山丹县第二中学)
【新课改下历史教学的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谈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禁忌10-21
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学07-16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研究08-31
新课改下初中历史07-13
课改下的历史教学10-23
新课改下历史课堂教改10-26
新课改下我国高中历史11-13
课改下的历史高效课堂05-19
历史新课改的一点反思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