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新课改

2024-09-24

高中历史新课改(共12篇)

高中历史新课改 篇1

新课程改革实施之后, 高中历史教学逐渐转型。改革后的高中历史课程由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组成, 对同一阶段的历史问题, 每个模块的侧重点、切入点也各有不同, 加上素质教育对学生的分析、应用、创新等能力的重视, 使得教师在教学环节中逐渐成为学生学习的点拨者和问题研究的指导者。

一、认识新课改与新教材

《历史课程标准》 (以下简称《标准》) 要求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 并注重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学会交流式、合作式的学习方法, 树立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标准》的精神体现在教学过程中, 就是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更多地运用诸如“导入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授课方式, 注重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师生在课堂上地位的互换, 事实上对教师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严肃的, 包括教学思维、教学理念、教学实践在内的繁杂课题。

同时, 新课改后的高中历史教材在编排、体例上的变动非常大, 专题史体例与传统教材相比, 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上内容跨度都非常大。新教材编排方法注重各单元内容在时间、进程上的逻辑联系, 注重同一性质历史事件的承接, 有利于师生用全面的、世界的眼光去认识历史的发展。特别是选修教材六个知识模块的选择、设计, 更体现出了引导学生从不同的侧面了解史实的思维。但同时也不可否认这种体例使学生在初步学习过程中缺乏全面理解历史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新教材对同一阶段历史问题的分析, 分别从经济、政治、文化进行分册式阐述, 而学生在两册教材之间缺乏过渡环节,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横向知识的链接与整合, 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达到纵向掌握、横向清晰的目的。例如在必修一第一单元的第二课《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中, 教材从政治层面对秦帝国的政治模式给予了深刻的剖析, 而必修二第一单元的第二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的重点则在于生产力发展导致井田制的瓦解, 商鞅变法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为秦的统一奠定物质基础的经济类分析。因此, 教师便有必要对两册教材给予适当的整合, 引导学生树立起经济、政治密不可分的思想。

由此我们不难得出结论, 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是我们历史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

二、更新教学观念: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 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因此, 突出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自然会成为教师应考虑的首要问题, 让学生做到自觉、主动地探索新模式、新办法。实际上, 在新课程下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中, 可供使用的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如更多地以分组讨论法、辩论式教学法、学案式教学法等取代过去的“一言堂”教学模式, 也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地加以运用。现将经常使用的两种方式做以描述。

1.情境重现法

即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不同条件, 以学生表演等方式重现历史场景以此达到吸引学生参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例如:讲授必修一第二单元的第六课“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中的克里斯提尼民主改革的重点措施———“陶片放逐法”时, 可通过教材和网络上的史料引导学生通过模拟实际的场景, 在教师设置的不同条件下再现投票过程, 让学生扮演公民、非公民等具体的角色, 从而使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产生直观的认识。这一教学设计的优点在于:准备环节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把握程度, 并通过这一教学方式促进了学生参与、合作、思维、表达能力的全方面锻炼与提升。

2.学案式、小组式教学法

建议教师对基础较薄弱、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群体尝试采用“学案式、小组式教学法”, 即在正式授课之前, 教师发放预习学案, 引导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依据教材简要分析新知识以及发现的问题, 教师回收批阅后, 按照学生在易、中、难三个层次的知识掌握、分析能力等方面出现的问题, 有针对性地授课。学生通过自主预习的方式来完成简单、中等难度问题的学习, 进而通过代表发言、主动提问、互问互答的形式提出较难问题, 由师生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例如在必修一第四单元第十五课“从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的教学中,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 能够掌握大部分基础性知识, 但在一些线索性知识、深远影响等方面则表现出力不从心的状态。具体示例如下:

1. 上位知识掌握不牢:

地主阶级的衰落、近代史上中日两国进行的改革及结果、中国农民阶级的局限性等。

2. 国际背景不清晰: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状态、日本明治维新后的发展状态等。

3. 条约所产生的影响:

学生更注重《马关条约》中2亿两白银的赔款, 而忽视了在内地设厂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沉重打击, 忽略了《辛丑条约》对清政府的政治控制等问题。

在整个教学环节中, 学生的能力可以在预习、课堂问题汇总及互答环节中充分展示, 这也锻炼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现了素质教育与新课改的有机结合。但对于较有难度的问题, 则必须由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的地位从台前退到了幕后, 但这并非指教师无事可做, 相反, 教师课前需要做出认真细致的教学设计, 掌握大量史料观点, 还要完成学生问题的归纳以及针对学生疑问的备课。如此, 方能在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适应新形势: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新课程改革中, 教师不应被动地处于执行者的地位, 而是应该主动地参与课程的研究、开发与建设。教师要从思想上接受新教材的体例、框架, 摒弃以往落后的教学方式和理念。对教材进行重新思考、定位, 正确运用以往的教学经验, 做好新老教材知识、能力的衔接, 使学生获得更大的收益。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平台, 学习信息化教学手段, 不断地自我充实。

高中历史新课改 篇2

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大潮正在甘肃全面铺开,新教材同旧教材相比,从编写体例到内容设置都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因此每一名历史教师,又都站在了崭新的教学起点上,新的理念、新的机遇、新的挑战接踵而来。历史教材如何把握,高中历史教学路在何方?本人通过参加新教材培训,并结合自身研读新教材的实际,谈几点对高中历史新课程的认识。

一、新旧教材的关系

现行高中历史教材已经用了十余年了(其间虽有增删修订,但都是小修小补,主要内容没有大的变动。),其历史功用自不必说。但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其缺点和弊端就逐渐显露出来了。个人认为主要有:

1.泛政治化功能过强。高中五本历史教材中政治史的比重几乎占二分之一。中国近代现代史中中共党史所占比例又近乎一半。历史的阶级服务功能体现的太明显。

2.重理论轻史实内容枯燥乏味。为了保证通史的连贯性,教材对很多历史内容都是轻描淡写的一带而过,粗糙而没有细节。使历史只是流于文字,失去了其本有的生动与鲜活,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史兴趣。同时也就不利于历史这一学科的发展。

3.与现实社会和日常生活实际脱离太远。没有真正打开尘封的历史大门,没有让历史走进现实,也没有让现实溶入历史,古为今用、以史为鉴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4.长时间久用同一模式的教材不利于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很多教师,特别是一些老教师往往是一劳永逸。一年备下课、写下教案,以后就周而复始的使用。不利于知识的更新,更不利于教学的创新。

新课程标准下的新教材在编写上打破了原有的章节体系,突破了王朝体系,改变编年史体例。以模块为框架,以专题为基本单元,以中外历史合编为系统,组织性跳跃性强。新教材在内容上的调整与创新有:

1.增强了与人类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相联系的内容。比如在必修课程《历史Ⅱ》中,增加了“国有企业改革”、“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的内容,以及“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等内容。在必修课程《历史Ⅲ》中,增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内容。从而是历史内容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体现浓厚的时代气息。

2.更加注重面向世界,有利于形成大历史观。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将会被深深的溶入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同世界各国的联系将会越来越密切。世界需要了解中国,国人更需要了解世界,为此,新的高中历史教材不仅弥补了现行高中历史教材没有世界古代史的缺陷,而且使世界史的总量上升到了全课程总量的四成左右。如必修课程《历史Ⅲ》中,增加了“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等内容。选修课程“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中,增加了“梭伦改革”、“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内容;选修课程“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中,增加了“托马斯•阿奎那的君权神圣专制理论”的内容。这必将有利学生更好地了解世界,并能从世界文明发展的角度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从而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以及对历史宏观、整体认识的大历史观。

3.贴近生活实际,充分发挥了历史的社会服务功能。如在必修课程中增加了“中国近现代生活的变迁”在选修课程增加的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等内容,让学生通过身边衣食住行的历史变化和现存的历史文化遗产来感悟社会进步,感悟历史发展变迁。

4.淡化历史的泛政治化服务功能。如在课程中对以往决口不提的二战后的资本主义民主政治问题,在新课程中则以专题的形式出现。把旧课程中占大量篇幅的中共党史内容,只是以专题的组成部分来出现。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客观理性的认识历史。通过新旧教材对比我们不难看出新课程内容精炼,思维层次更高,适合探究性教学,有利于改变过去过分强调知识传授和泛政治化教育倾向,激发学生的学史兴趣。从而更好的发挥历史的育人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

二、新课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要大力提高自身的全面素质。首先,新教材的专题排列也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老师的知识更加丰富系统,有较高的对历史史实进行整合、取舍的能力。从内容来看,新教材打破了以往单一的内容结构,学科间的交叉联系更加密切,政治学、历史地理学、社会学涉及较多,这对学生和老师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老师补充些政治学、法学、经济学、哲学的知识。

其次,教师必须改变教学理念。以往的教学中以老师为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的层次之别,对学生往往采取满堂灌和填鸭式教学,这也使学生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历史课的功能没有实现。而新课改倡导改进教学方式,更注重教学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首次把过程与方法作为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则突破了以往单纯的政治教育层面,强调人文主义价值观,以人为本,突出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教学方式更加人性化。但与此同时,新课改对学生的要求也增加了,学生的自主性要求提高了,学生的时空转换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要求提高了。这对目前大多数学生而言是比较难的。

第三,教师必须改变教学教法。新课改后的历史教学更加注重学生探究性和合作性学习,为配合这些教学方法,历史课应适时开展一些特色活动,如读书交流会、历史剧表演、演讲比赛、模拟法庭等等,让学生感悟历史,热爱历史。此外,课改后的新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必须依赖更多的教学辅助手段,尤其是多媒体课件,它不仅能直观地向学生展示历史史实,而且还能吸引学生眼球,节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2.处理好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作用。真正使历史课堂教学成为师生互动、合作探究、老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相长的新境界。

3.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课程改革的难点之一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在新一轮的高中课程改革中,我们应该引导和促进学生将传统的历史学习方式转变为科学的新型的历史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4.不断进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本质上是教师一种经常性的贯穿始终的对教学活动中各种现象进行检查、分析、反馈和调节。使整个教学活动和教学行为日趋完善和优化。并以此来优化教学,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同时也有利于教师成长为研究型的教师。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师的转变 篇3

【关键词】 新课程 三维目标 自我发展意识 合作意识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67X(2014)11-002-01

教师应该多参与教学研究研究,为自己的发展提供平台,只要参与了其中,始终会有所思、有所悟,有所收获,有所成就,提升自己的思维水平与研究能力,与新课程一起成长,有所作为,与时俱进,实现教育创新,形成教学特色,从而实现创新教育与特色教学。而且不论是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还是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要求,教师提高教育研究的 能力都是必须的,这样可以促使教师不断的学习、积累、总结、反思、实践,开拓进取,形成高度的职业责任感,把教学当作自己的事业,实现敬业到精业的突破。

在新的课程改革下,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转变的要求,在历史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主导者的转变能促进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更好的转变,为了更好的实现新课标的三维目标,教师的转变是必须的。高中历史教师必须要有较强的发展意识、正确的课程资源观念、树合作意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并积极改进教学方法采用,才能更好的适应新课改、新高考的要求。

一、教师必须转变旧观念适应新角色

正确领会新课程理念,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育观念 。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学科教学的三大目标,这就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新的教学目标集中体现了“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这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体现在课堂教学理念中,教师应作为一名学习者和参与者,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人格养成,注意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尽快提高自身的教育理论,加强学习和进修,尽快提高专业化水平,以适应新课程需要。

二、历史教师应该树立较强的自我发展意识

新课改的目标之一是让教育顺应时代甚至超越时代的要求,那么历史教师就必须努力地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新课程教育需要,因此较强的自我发展意识的树立是极其重要的。首先,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教师作一名“学习者”是很不够的,更需要教师有能力对自己的教育行动加以省思、研究、改进,即树立“教师即研究者”的专业发展理念。教师应该多参与教学研究研究,为自己的发展提供平台,只要参与了其中,始终会有所思、有所悟,有所收获,有所成就,提升自己的思维水平与研究能力,与新课程一起成长,有所作为,与时俱进,实现教育创新,形成教学特色,从而实现创新教育与特色教学。其次,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教师要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就要不断了解新事物、学习新知识,不断更新和拓宽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具备与教学适应的多元化的知识结构。

三、历史教师应树立合作意识

历史学科是一个宽广的学科,但历史教师不是百科全书,不可能通晓一切 ,而且新课程改革面临新的理念、新的领域、新的知识、新的技术、新的能力等,这些新的问题依靠一个教师不能够也不可能解决,需要教师们的集体智慧集体力量,集体备课成为解决新的问题的有效途径。“集合众智,无往不利”。集体备课从宏观层面上讲,可以解决教育理念、教育技术、教育艺术等,从中观层面上讲,可以解决教学进度、考试试题等,从微观层面上讲,可以解决一课的基本知识、重点与难点等等。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宽松,能有效缓解工作压力,有利于探讨各项工作。集体备课为教师的交流、互动、共同提高、共同发展提供了舞台,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智慧,弥补各位教师备课过程的不足,取长补短,提高教学的整体水平,可以将集体的智慧与个人的特长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提高。

我校也非常重视集体备课,学校特别为每科安排了集体备课的时间,还重在落实,从实践看取得了一定效果。而且做为一名历史教师,我自己也从中受益匪浅。

四、历史教师应会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教学活动是借助于一定的手段、工具展开的。可以说,不断地把人类在社会生产与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新技术、新设备加以改进并运用于教学活动中,这是人类教学进步的重要动力,是教学效率和效果得以不断提高的重要物质保证。特别是以多媒体应用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正在迅速地改变着课堂的教学模式,成为促进科学质量的重要突破口。多媒体等计算机应用技术在科学教学是具有挂图、投影片等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优越性。然而,这就要求科学教师,应当尽快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以及教学软件的制作等。才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历史学科是一个图文并貌的学科,更需要再现历史的情景复现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试图借助于现代教学手段,如音像器材、实物投影仪、多媒体电脑、多功能教室等来复原、营造历史场景,让学生走近历史、感受历史。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历史图片、历史档案材料、历史电影的丰富,给开展这种教学方式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高中历史新课改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篇4

随着社会需求的多样化以及学生发展的全面化,旧的课程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取而代之的是新模式。高中历史作为新课改中的一个分支,比以前的历史课程有了重大的变革,主要有以下特点:

1. 教学观念的变化。

以往旧的课程模式单纯看学生的成绩,在课堂上,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只需要认真听,把老师讲的东西做好课堂笔记,课下搞好复习就足够,而新课改后的高中历史,提倡教师占“主导”地位,学生占“主体”地位,要求改变以前教师独霸课堂、学生一味接受的教学模式,要求把主动权还给学生。打破传统的观念,不再单纯地看学生的成绩,主要侧重的是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2. 教材的改变。

传统历史教科书,都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编写人类历史的,以各个历史单位本身的延续和发展为纵向,以空间上各个基本历史单位之间的相互影响等为横向,因而整个课程的体系性和时间性较强。而新课改后的高中历史,完全打破了这种传统的系统结构,打乱了时间顺序,对各个历史事件进行了重新的系统整合,整合成专题的形式,以一个个的专题来向学生展现。

3. 教学手段的变化。

以往的教学手段,教师以言传身教为主,同时借助于板书、粉笔,一般一节课下来学生听的索然无味,除非老师的语言生动、幽默或者课堂有激情,否则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新课改以后,教师不再单单依靠课本,新的教科书增加了较多的图片和史料,因此,教师在教的时候,要多层次、多方位地利用教学手段,全面地为学生展示历史。

4. 课程设置的改变。

以往的历史教科书课程设置中有选修课和必修课,新课改延续了这一特点,但是较之原来有了较大的改变。以往的课程设置中的选修课和必修课的划分,只是简单地设置了某个历史时段,而新的课改之后,必修课和选修课之间不再以单纯的时间段进行划分,而是有个明确的划分,如,必修包括三个学习版块,涉及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而选修有六个版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结合自身的特点,确定选修的内容。这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在一定的程度上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体现了基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

5. 对学生评价的变化。

以往的课程中对学生评价过多看重的是学生的考试成绩以及分数。而新课改之后,不再单纯侧重学生的成绩,成绩只是作为学生评价的一个方面,还要全方位地考查学生,需要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通过在实践中搜集资料、分组研讨、交流成果等,并且进行分组探讨,从而加深学生对历史学科的认识和兴趣,有利于新课改的发展。

二、新课改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扬帆起航,高中历史的新课改也在如火如荼进行之中。新课改是一把双刃剑,它既给我们带来了有利的一方面,也给我们带来了不利的一面。新课改毕竟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的方面较多,时至今天,历史课堂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精彩纷呈。高中历史新课改在取得非常大的显著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1. 师资队伍。

教师是学生要学习的知识最直接的授予者,历史教师更是新课改后历史课的参与者和实施者。而历史新课改之后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仅要有与本学科相关联的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要有与历史相关联的其他学科知识以及教育理论等方面的知识。如果教师素质不高,那么也就直接影响历史新课改的成绩。然而在我国的一部分地区和城市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学历较低,没有接受过全面、专业的训练,知识层面和专业技能较低,因而在面对新课改的时候通常表现出茫然不知所措,无法驾驭新课改,非常不适应,这些都在一定的程度上不利于新课改的实施和发展。

2. 教材。

历史教材作为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凭借,同时也是传递历史知识的中间媒介,正是有了教材,教师和学生才能完成教学活动,因而历史教材直接影响了教师的教育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但是目前历史新教材其编写主要集中在教育发达的几个省市,编写专家也大多来自大学以及中心城市的中学特级教师,他们对偏远地区的教育现实了解较少,以至于编写的教材内容不能较好地反应农村社会实际与农村教育现实,甚至将农村素材改编成城市素材。这些造成了某些地区不能根据历史教材因地制宜,不能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历史教材相适应,给历史教学活动带来负面影响。如,历史新课改中许多时候要求学生上网或者去图书馆查阅资料或者史料等,但是部分地区由于贫困等因素,物质条件匮乏,因而学生和教师无法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去查阅史实和资料,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课改的开展。新课程的理念提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话本身没错,然而不知怎么却变成了一些教师随意处理教材的借口。一些教师片面理解“用教材教”,索性不研究教材,甚至毫无理由地脱离教材。这样也给新课改带来不利影响。

3. 课程结构跳跃较大。

新课改后的历史教科书采取专题的方式构建高中历史教学体系,而且课程的结构设置方面跳跃性较大,不按照时间顺序书写,虽然其本意是想精炼教学内容,突出主题特点,但是这样使得整个知识系统显得支离破碎,弱化了历史学科的根本特质,因而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往往混乱不清,没有一个清晰明了的发展线索,所以学习的效率和兴趣都普遍降低。

4. 泛滥化的社会实践式的教学。

人类活动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大量的历史信息都存在于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新课改中要求我们要走出课堂实地调查,锻炼学生搜集信息和社会实践的能力,让学生更好地去了解历史,从而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社会,让学生能够真正地感受到历史,因而新课改中设计了大量的社会实践活动,但是它也带来不利影响,如,大量的社会实践活动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且有些社会实践活动其实完全可以通过课堂活动来实现的,甚至有些内容不需要社会实践,而有些学校泛滥式的搞社会实践,这就导致了社会实践的浅层化和庸俗化,从而既浪费了时间,又学不到什么东西。

三、关于高中历史新课改存在问题的对策

1. 课堂活动要紧扣教学目标

历史课堂的一切教学手段都是为教学目标的完成服务,因此,在每一堂历史课上,都会有重点、难点、基础点之分,而且课堂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这就要求我们要根据教学目标来开展我们的课堂活动,不能流于形式,要牢牢地抓住教学目标这一根本点,只有这样才能节约时间,节约教学资源。

2. 开展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活动

新课改后教材变得单调,学生对教材的兴趣不够浓厚,这就要求我们要转变原来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来开展课堂活动,这样就不会让学生觉得厌烦和懈怠,增强了学生求知欲望。

3. 注重教师在课堂活动中的作用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因而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有些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把自己塑造成课堂的欣赏者,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教师的作用,大大降低了课堂活动的效果,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也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所以教师应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以主导者控制整个活动的节奏,并且根据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引导活动的方向趋于教学目标,从而通过教学活动达到最好的效果,这样不仅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而且让课堂活动更有价值。

4. 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活动

课堂活动是全体学生一起参与的活动,但是有不少教师为了课堂活动的顺利进行,将一些教学活动过多分给班上学习成绩较好、能力较强、思想较为活跃的学生,这就造成了课堂活动分工的不公平,会扼杀一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违背了课堂活动的初衷,因此,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如,可以组织多个活动小组,小组教学或者小组推选等,这样不仅可以更多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让更多的学生能够体会到课堂的快乐,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5. 坚持以学生为本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课堂活动也应如此,应该以学生为本,学生是课堂活动最直接的参与者,因此,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共性,制定适合大部分学生的教学计划,而针对部分学生的个性,可以进行单独辅导等。对学生力所能及的,教师应避之;学生力所难及的,教师应助之;学生力所不及的,教师应引之。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以及教学活动的开展。

6. 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学校教育应该成为真正培养人的教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对人的发展起促进作用的教育。所以,面对新课改、面对新教材,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是当务之急。如果还是一味地认为学习历史就是为了考试,那就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因此,教师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树立创新教育思想,树立新的教材观,把教材看作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构建的一种范例。

高中历史新课改 篇5

摘 要:自2008年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历史教师应该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历史;历史情境教学

一、教师要积极创设历史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历史情境教学是教师以教材为基础结合新课程标准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多种手段复现历史环境和氛围的一种教学手段。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参与性,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历史感悟能力。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创设多样化历史情境,引导学生从图片、视频和史料中展开讨论与探究,达到思维的升华,是实现新课程这一理念的有效途径。

二、教师加强专业发展,努力适应教材的新内涵

1.知识更新加快

新教材体现了许多史学研究的新成果,如果一个教师还用陈旧知识教学就会陷入知识陈旧的泥潭,这迫使广大教师不断更新知识结构,重视自己的专业发展。

2.综合意识和人文性内容加强

新教材的知识编排体现了极强的综合性,高中历史新课标的专题性设计体现了综合的意识,而综合性教材的特点就是不求知识的深度,但求知识的广度与活度,这种强调“面、体”的编排方式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更高。另外当今人文意识的缺失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为此,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教材在这个方面有了很大改进。如必修三《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对孔子民本思想的介绍,就非常具有代表性。这就打破了以前教材只强调知识结构、重思想灌输等做法,拓展了人们的眼界与思路。类似这样内容的增加也需要教师不断修正自己的传统观念,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教师应加强交流与合作自主学习

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过程就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这不仅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更是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历史课堂教学不应该是教师讲授知识的过程,还应该是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时机,增加学生的交流机会,积极发挥团队合作能力,促进各个层次学生的共同发展。如果教师只关注课本知识,是不能让学生得出感悟的,这就需要通过合作与探究,体会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责任与意识,这也是历史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内涵之一。

四、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

教师专业发展的最大障碍是教师缺乏知识的积淀,而教研是对教学实践工作的总结和提高,是积淀知识内涵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师必须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内涵,提高自己的教研意识,才能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教师亘古不变的责任。然而,在新课改背景下,中学历史教师应该给学生传什么道?授什么业?解什么惑?答案就是传人文之道,丰富人文素养,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能加深自己对历史的认识,养成对历史深刻思考的习惯,这对培养教师的教研意识是非常必要的

我们应该确立“中西融会、古今贯通”的新理念,甚至可以“文理渗透,综合创新”。

2.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人文学科的特点,挖掘隐涵其中的人文要素,给学生以情感、思想的熏陶

把历史教学与人文熏陶紧密结合,对拓展教师视野,形成教研意识是非常有益的。

3.教师只有把科学教育的过程由追求标准答案转变为发展学生的综合科学素养的过程,才能真正体现教师的专业发展

历史现象错综复杂,由于时代、观念的不同,每个人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要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表达自己对社会现象的看法,提高自身的人文意识,获得人生的价值。

五、教师应培养学生用提问的方法学习

在教学中,如果问题不是有学生提出,就不能达到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目的。首先,鼓励学生联想生疑,从而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其次,利用讨论活动等形式鼓励学生质疑,在历史的每一节课中都要有活动展开讨论,如孔子教学为什么要弟子到列国实践,他与我们现在的实践有什么不同。利用这些活动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联想能力。历史教师不仅要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还要“授人以渔场”,要教给学生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供给学生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宽松环境,送给学生愿意学、乐学、会学、学会的机会。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自始至终充当学生的倡导者、引导者、组织者,学生则是学习过程中的主动者、参与者、提问者、发现者。

总之,新课程改革过程是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广大历史教师应该适应这种变化,全身心地投入到新课改中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按照课标的内容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更好地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对此,我们应该充满信心!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的思考 篇6

【关键词】课程改革 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76-01

2003年3月1日,国家教育部颁发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15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从2009年秋学期起,我省已经全面实施新课程。作为一名高中的历史教育工作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教学中存在的有关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目前历史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1.学生的专业基础薄弱。现在,初中历史课虽是按照国家标准开设,但即使是实验初中,也因为中考的指挥棒,忽略了历史课的正常教学,历史、地理、生物只作为副科而存在。所以,学生的基础相对来说非常薄弱。如在新课前的讲解时,我所带的7个班级中只有极少能知道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的先后顺序,竟出现唐朝之后是明朝的尴尬局面。

2.学生思想的不重视。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思维定势,史地生等成为副科,所以学生包括诸多家长在思想上极不重视,甚至存在一部分人认为学习历史毫无用处,历史不能创造社会价值也不能带来社会价值,忽视了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

3.专题学习带来的挑战。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在结构上,采取了“模块+专题”的形式。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认为,在初中较为系统学习的基础上,高中以历史专题的方式,把最具代表性的历史内容加以整合,体现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规律性和线索性,这样既可以避免与初中历史学习内容重复,又可以变换认识问题的角度,适当地提高历史学习的难度,并使抽象的理论与丰富的史实结合起来。但是,这种理想严重地脱离了现实情况,对师生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挑战。首先,专题讲授要求教师自身丰富的业务知识作为支撑;其次是要求学生在系统学习了初中通史的知识基础之上开设专题。但问题是我们现在还没有达到这种水平,教材忽视了初高中历史学习衔接的现状。

4.教学时间的不足。目前我校按照国家开设的标准课时,每周两课时。但新教材在编写上没有充分考虑教学实际,从课时安排角度来看存在一定问题,教材往往将以前几节课的内容压缩到一节课上来。如新民主主义革命一节,包括了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国民革命、“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四个方面。在以前,要用三到四课时,而现在要一节课讲完,学生接受很困难。此外,数、外、物、化占用了几乎所有的时间,学生课余根本没有时间去预习、复习乃至收集资料等等,从而导致教学时间严重不足。

二、解决问题的一些探索

针对目前的现状,我不断学习,加深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着重把握新课程的内容标准,注重改进新情况、新特点下的教学方式,结合教学的具体实际,我把一些探索介绍如下:

1.注重线索的把握。历史学科领域,知识体系具有“完整性”、“系统性”、“逻辑性”等特点。在通史教学模式下,教学以时间为线索,便于学生记忆。在新课程中,模块是构成科目的基本单位。在专题教学模式下,知识的容量较以前大大提高,知识点支离破碎,学生不易掌握。这要求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线索的把握,从中找出内在的联系,一节课的线索、一个专题的线索、一个模块的线索,教师必须了然于心,做到心中有数,“形散神不散”。如在讲授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斗争专题时,我首先让学生了解近代中国历史发展贯穿的两条主线:一是列强通过一次次侵略战争,强加给清政府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拥有独立主权的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二是中国军民为维护国家主权,顽强抗击侵略并最终将侵略者赶出中国,中国重新获得独立。列强对华发动了哪些侵略战争,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中国军民为维护国家主权作出了哪些斗争。这样本专题的内容呈线状展现在了学生面前,收到了良好效果。

2.注意教学的趣味性。历史内容生动具体,丰富多样,故事性强,趣味性足,知识面广,容易激发感情,激励意志;又因其内部都是真人真事,有血有肉,寓哲理于史实,寄智慧于真理,利于激思明理,获取人生启示。心理学研究表明,引起好奇心和启发思维是激发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和方法。所以,在高一的历史教学中,要找准自身的定位,在教学中穿插趣味性、知识性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原因时,我给学生讲了两个故事,一是太平军进入天京以后,广建宫廷王府的壮观,正所谓“正是万国来朝之候,大兴土木之时。”二是天朝诸王的“奢富比赛”,争吃争穿争排场,追求华丽奢侈之风,互相争奇斗艳的场景。这样,既克服了空洞说教,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达到了分析农民阶级局限性的目的。

3.问题设计的层次性。现代教育学研究表明:运用提问式教学,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这凸现了问题教学的优越性,在教学中逐渐被广泛采用。但是,在具体的历史教学实践中,由于历史教学的抽象性,知识层次的台阶性,学生思维递进性,问题设计要把握分寸,注重层次性。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充分考虑,根据学生知识结构的特点,认知规律的特征,逐步分解,层层设问,降低问题难度,循序渐进,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讲授“‘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时,我将为什么只有“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才是中国民主革命惟一的走向胜利的道路这个问题,分解为几个问题:第一,中国当时的国情具体如何?第二,城市武装起义道路是否行得通?第三,毛泽东走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道路探索是否成功?为什么?这样,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层推进,顺利解决了问题,也便利了学生的理解。

4.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于渔。教师不光立足于“教”,而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学”,不能仅满足学生“学会”,要引导学生“会学”,让学生从被动听讲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主体。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让历史重现它迷人的一面。

高中历史新课改 篇7

一、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热情

成功的教学是师生双方共同参与、共同成长的活动。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 将学生排除在教学之外, 整个课堂教学是教师一个人自导自演的独角戏, 而学生只是听众与看客, 只是在欣赏教师自导自演的看似完美的剧目。教师与学生处于教学的对立面, 师生之间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这样的师生关系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 疏远师生关系, 学生自然也会对教师的教学产生排斥心理, 而降低学习热情与教学参与度。要构建高效课堂教学, 首先就需要转变这种对立的师生关系, 对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 建立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让教师赢得学生的信任、喜爱, 这样学生才能对历史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高涨的学习热情。这样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学生才能表现出积极的学习行为, 才能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 这样的课堂才能是活泼而愉悦的。

1. 尊重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是课堂教学的中心。教师要尊重学生, 要将学生视为与自己平等的学习体, 是积极的教学参与者, 是主动的知识构建者。尊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心理需求, 切实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来设计教学活动, 使得整个教学活动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到教学过程都能切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能够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强烈的参与动机。这样更能够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与参与意识, 使学生意识到自己与教师的平等性, 进而以主人翁身份参与到历史教学中来。

2. 信任学生。

学生是鲜活的个体, 有着巨大的潜能等待我们去挖掘。“在每个学生的内心深处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因此, 我们要充分地理解学生、信任学生, 不要急于将知识全部抛给学生, 而是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 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展开独立思考与积极思维, 使得自身的个性得以充分展现、潜能得以充分挖掘。这样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与鼓励下, 能够以更强的信心与勇气参与到教学中来, 勇于面对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 最终达到成功的彼岸, 学有成效。

3. 热爱学生。

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 更是一个情感沟通与心灵互动的过程。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师生间无时不在进行着微妙的情感交流, 学生的情感自始至终都伴随着教学的各个阶段。”没有情感的教学只会加重学生的负担, 而使师生关系陷入合理化状态。我们要热爱学生, 用爱与微笑来换取学生心理的放松与情感的愉悦, 这样的教学就不会再只是枯燥干巴的知识互动, 而是无时无刻都在进行着微妙而神奇的情感互动。这样更能拉近师生距离, 激起学生浓厚的历史学习兴趣。

二、图说历史, 增强历史教学的形象性与趣味性

历史学科记录的已发生的历史事件、人物等, 其内容包罗万象, 其承载历史信息的载体多种多样, 如诗词、字画、史书等等。其中图占有很大的比例, 而且承载着文字所不能描述的信息。同时现代社会也是一个读图时代, 图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历史学科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以往枯燥的文字描述与讲解, 要更加突出历史学科的特点, 发挥历史新教材图文并茂的特点, 遵循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 采用图说历史的全新教学方法, 增强教学的形象性与趣味性, 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热情, 让学生学会观察图片, 以获取更多的历史信息。

1. 利用课本插图。

现行历史教材图文并茂, 图片占有很大的比重, 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科学有效地利用这些课本插图, 让学生将插图与文字结合起来, 这样更能增强学生的阅读动机, 让学生获取更多直观信息, 更利于学生的理解。

2. 发挥现代媒体的功效。

历史学科包罗万象, 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 教材受篇幅等限制, 只是选取了其中的一小部分。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历史文化, 教师要响应新课标理念,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突破教学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将与具体教学内容相关的古画、历史遗迹、影视剧片段等展现给学生。为枯燥的文字教学注入生机与活力, 使学生的学习更加主动, 更深刻地感受历史。

例如, 关于北宋经济的繁荣, 教师只是让学生阅读教材, 学生往往很难理解, 而通过利用多媒体来展现课本插图并展现相关的影视剧片断, 可以带给学生强烈的感官刺激, 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历史情境中, 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北宋的繁荣。事实证明采用图说历史的教学方法, 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提升学生整体素质

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是综合型人才, 作为历史学科教学, 不能只是让学生简单地识记那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 而是要让学生真正地走进历史, 在了解历史文化背景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历史思辨能力、创新能力, 促进学生历史能力与整体素养的全面提升。因此,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历史学科横向与纵向发展,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以此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1. 打破学科界限, 加强学科联系。

要打破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界限, 加强各学科之间的渗透与结合, 为学生设计更多的综合性题目, 让学生学会以全面的眼光来进行审视, 这样学生就不会只是将历史学科作为一门识记学科来进行简单的记忆, 这正是当前历史教学的重要方向与目标。

2. 深入挖掘, 向历史学科纵深发展。

就历史学科的纵向发展而言, 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出教材、走出教室, 走入鲜活的历史, 走进生活, 走入社会。加强历史与现实生活的关联, 让学生学会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审视现实生活, 让学生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基础上, 学会用历史的眼光来观察, 来审视。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让学生学会正确地看待历史, 培养学生历史思辨能力。

高中历史新课改 篇8

一、活跃课堂气氛, 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开始, 是成功的秘诀。兴趣是引导学生学习和热爱历史的灯塔。历史教师不仅要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历史的重要意义, 而且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本身产生愉快的感觉, 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只有学生感兴趣才会有高度的热情, 积极主动去学习。首先, 教师的语言要适度, 尽量做到有幽默感。这就需要我们经常接触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知识, 拓宽知识面。其次, 要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 激发学生的兴趣。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事情, 对于学生来说, 感觉比较遥远, 比较陌生。我们要恰当的运用多媒体教学, 再现历史情景, 打破时空界限, 缩短历史与学生的距离, 给学生以直接的感官刺激, 才有利于引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

二、设计问题导入, 注重与现实的结合

如我在教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 (一) 《民主政治的摇篮一古代希腊》时, 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事件入手。如希腊雅典位于欧洲南部的地中海, 具有沟通欧亚非的区位优势;接着引导学生看希腊雅典的地形地貌, 如希腊雅典多山, 海岸曲折, 然后设计问题:如果你生活在古希腊, 你会选择哪种谋生之道:A.手工业B.商业C.农业, 在教学过程中绝大多数的学生都选了商业。随之, 我再让学生回忆中国的地貌特征, 又设计了:根据中国的地貌特征你认为我们的祖先最有利于从事于:A.手工业B.商业C.农业, 学生也会选预设的C。在这个时候要注意对学生的点拨, 继续设疑:在以农业经济为主的活动下, 中国古代先民选择了何种政治制度?学生稍加思索会答出:“君主专制”, 然后再引导学生讨论为何中国的先民会选择君主专制呢?讨论后得出:因农业需要灌溉, 而灌溉需要集中人力物力兴修水利, 权利比较集中有利于从事这项事业。而希腊呢?商业活动是希腊的首选, 商品需要自由流通, 商人的流动性大, 他们需要自由的环境, 于是希腊先民选择了民主制度。让学生们明白, 一种政治制度的选择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课堂上设计这种问题贴近生活, 学生感兴趣, 自然会认真思考, 积极参与。

三、运用“史论结合法”, 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图文材料类试题比较多, 这类试题能够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判断能力和分析表达等多种能力, 而且有较好的区分度。所以在教学中应适当增加启发学生思考的内容, 多些“论从史出”, 少些结论的灌输, 使教学过程变成学生不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例如, 高三复习课《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这节课的高考考点是“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历史背景和特征”, 教材关于四点历史背景教材的叙述是:辛亥革命的推动、民主共和、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促进、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三点特征是:民族工业的发展主要是在轻工业方面、民族资本与外国资本相比, 力量十分薄弱、民族资本与封建经济相比, 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以前在处理这个考点时是采用让学生在教材中找出来然后再让学生背下来的方法, 学生可能很快就会背下来, 但学生对每条背景是机械记忆, 他们并不理解这些结论。在处理这个考点时我搜集了一些资料并有针对性的设计一些问题。

四、以练带讲, 以讲促练

一方面教师要利用讲和练手段充分把学生推上主动者、创造者的地位, 并在学生的创造性行为和关节点问题上扮演好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另一方面又要控制学生思维和行为发展方向, 逐步推动教学目标的实现。这是讲练结合模式较高层次的体现, 运用得当, 会事半功倍。比如讲新文化运动有关内容的问题:下列关于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叙述, 正确的是:A.具有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B.强调建设资产阶级民主政权C.在文学革命方面取得突出成就D.能够正确看待东西方文化。 (1) 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历史现象的理解和评价能力。新文化运动有一个明显弱点就是没有与当时的政治运动相结合, 只是在思想文化界进行, 所以B项错误;在对待“西学”“中学”的态度方式上绝对肯定“西学”而否定“中学”, 因此D项错误。C项是符合历史事实的, (2) 变换角度, 新文化运动也是思想革命, 在思想革命上最突出的功绩是什么?让学生讨论并思考理由。 (3) 再设疑:新文化运动后来改变了发展方向, 原因是什么?学生看书回答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这样既回忆和巩固了旧知识, 又引入了下节课内容, 体现了知识间的连续性。

对新课改后高中历史教学的探索 篇9

1 对新教材的分析

自从新课改实施以来, 高中各学科大部分教材都进行了重新编写, 很多教材与原有的教材相比变动很大。其中, 高中历史教材就变动得非常大, 由原来的通史变为中外合编的专题史体例。

这样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新教材主题突出, 有一定的条理性, 注重各单元内容间的逻辑联系, 这样的编排有利于广大师生用世界的眼光去认识历史的发展, 从一个新的角度来了解和思考历史问题。教材反映了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 体现了人类各个历史时期的精华, 将人类文明中最灿烂的部分呈现给学生。

与传统教材相比, 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上, 这部教材所编写的内容跨度非常大, 研究的范围、空间更加广阔。

2 使用新教材之后的教学策略

2.1

新课改之后, 大部分中学都对高中历史教学进行了探索, 很多学校与专家提出高中历史教学可以采取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这些新鲜的教学理念给历史课堂带来空前活跃的气氛, 对改变“满堂灌”和“填鸭式”的旧教学模式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但是实施探究式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 所以要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如何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关键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 要营造学习历史的氛围,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和愉快地探求知识的巨大动力, 是激发学生灵感的源泉。

兴趣不是天生的, 是在学校、社会、家庭环境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 是人在学习实践中逐步培养的。因此在目前的课堂教学改革中, 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真正实现苏霍姆林斯基所讲的“和谐教育”, 才能让学生在融洽和谐的气氛中, 以积极向上的心态, 以对历史学习的浓厚兴趣和饱满的学习情绪, 主动、积极地从历史知识的海洋中汲取营养, 铸造人格, 提高素质。所以, 教师要让学生以极高的热情、极大的兴趣投身于学习、参与教学。

第二, 要创设学习历史环境, 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动机是指激励人们活动的内在动因和力量, 所以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心理学认为, 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的。在教学中我尽量利用各种手段, 创设引人入胜的意境, 创设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教学情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从而使学生产生参与探究的动机。

一味提倡探究式学习, 排斥接受式学习, 这种做法其实并不科学。它看似以学生为主体, 其实忽略了学生是受教育者的客观, 忽略了学生需要有一个接受真理, 积累知识, 增长才能的过程。所以我们认为所谓探究式学习, 重心应该落在“学习”上, 而不是落在“探究”上, 对于学生来说, 探究是手段、是途径, 而不是目的。新课程倡导的探究式学习的实质, 是要把科学领域的探究活动方式引入课堂教学, 使学生通过类似科学家解决科研课题的探索过程, 去理解概念, 形成认识, 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2 当然, 新课程下的历史课堂教学形式不只是探究教学法, 还有讨论法、讲述法、情境重现法、辩论会法等等。

历史教师应根据课型的不同, 选择不同的授课方式。笔者尝试过很多的方法, 让学生撰写小论文就是一举多得的好方法。

2.3 除课堂教学要改革外, 还要开展历史课外活动, 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找相关的历史资料。

如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把学生带进历史博物馆和历史遗址, 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没有条件的学校, 可以在学校内开展一些活动来模拟历史, 可以通过表演历史小戏剧, 再现历史场景。至于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 只要教师引导得法, 学生会做得相当出色, 这要求历史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 查找一些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详细信息, 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 开展一些感兴趣的自主研究;另一方面要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开展一些社会调查, 或者做一些开放性的历史作业。只要坚持下去, 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自然就会逐渐增强。

3 更新评价方式

由于高考等客观原因, 在应试教育体制下, 对教学的评价往往注重的是结果, 评价的手段是单一的笔试, 评价依据是考试分数。高考怎么考, 教师就怎么教, 学生就怎么学。当时, 高中历史教学被固定在一个模式下, 不得不这样做, 这种评价方式的结果既禁锢了学生的思维, 也禁锢了教师的思维, 使学生只能学到知识, 不能提高能力。

新的课程改革之后, 这样的评价方式已经不合时宜, 如果再这样做的活, 高中历史教学改革就是一场形式, 所以要更新高中历史教学的评价标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我们采取“三个结合”的评价方式, 即结果与过程的结合、多种评价手段的结合、定量和定性的结合。可见, 如何“以学论教”, 即以学生发展的需要来确定教师的教学, 以学生主动学习的效果来评价教师教的效果, 逐步构建起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 也是我们必须关注的一个问题。

在新课改的实践中, 我们逐步改变传统的单一评价方式, 采用复合型的评价方式, 深受学生的欢迎。如我们除必要的平时习作、期中、期末笔试之外, 把探究活动课上的主题发言、平时课堂上的精彩见解、历史小报的编制、历史小论文的撰写等等都纳入我们的评价体系, 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探究的热情, 反过来, 又很好地促进了历史课堂教学。

同时, 对高中历史的教学评价还不能脱离学生的日常社会生活、社会实践活动, 学生的经验和立场, 学生的技能和技巧的形成, 要重视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 重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学习方法、情感态度、合作精神、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 因为这些内容是学生全面发展中最宝贵的组成部分。

高中历史新课改 篇10

一、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是改革教学方式的前提和基础。教学理念不单单影响着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还决定着教师自身的素质和发展。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本质是“以人为本”,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每一个学生个体,在课堂上更多地让学生自由地表现自我。在课堂上合理安排时间,给每一位学生充分的学习条件,让不同阶段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整合课程资源的能力

传统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课程资源主要是历史教材,而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传统的知识结构已经发生了改变。历史教材的知识结构也出现了相应的改变。因此,历史教师整合课程资源的能力显得更加重要。例如,在高中历史必修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的教学内容是课改前教材“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综合。教师要高质量地完成该教学内容就要完全摒弃课改前按照事件发生顺序进行讲解的方式,避免课堂上教师讲不完, 学生学得累的情况。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应该根据该章节的内容重新对教材进行整合。可以将两场战争进行对比,对比两者的背景、经过、结果等。采用这种对比教学方式能够避免枯燥和繁杂, 增强该章节内容的整体性,更加突出教学重点,更为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的记忆和认知更加清晰和明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刻理解教材,基于教材进行教学。

三、深厚的历史知识

历史的时序性决定了历史教学拥有强烈的个性,其要求历史教师的语言表述以及还原历史的能力较高。历史教师的语言表述与学生理解历史知识,学习历史的兴趣有着直接的联系。深厚的历史知识是高中历史教师必不可少的关键素质。新课程改革后高中历史与课改前历史课程存在巨大的差异。以往历史教师接触较少的历史知识点都会在新课改的教材中出现。新课程 历史教材更加注重贴近生活和现实。例如,在高中历史必修1中关于当前政治建设,人民代表大会等制度。这一知识点教师和学生都有所接触,但是深入了解又十分有限。历史教师要扩展知识面,绝不能让自我水平停留在与教材相等的阶段上。

四、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在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现代社会,教学手段呈现多元化和现代化。在高在历史课堂的导入阶段多媒体技术可以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情境。例如,在进行近代史“一国两制和祖国的统一大业”教学中,教师可以播放《七子之歌》给学生听,让学生在动听的歌声中看到飘扬的五星红旗和澳门区旗。采用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的主要目标,带着问题和目的去学习,显著提高了学习效率。部分抽象、逻辑性强的历史知识点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直接形象地展示,让学生从图像和视频中直观地感受历史知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感受,从而提高历史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五、教学反思能力

新课程改革中对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创新实施教学课程提出了要求。教师应该转换传统常规性教学,摒弃对教学内容的机械灌输,积极主动地对课程教学进行反思,这是新课程改革对历史教师提出的全新要求。所谓的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对已经完成的教学活动进行有目的审视和评价,从而得出合理结论指导修正教学行为,更新教学理念,转换教学方式的过程。高中历史教学反思不单单是简单地回顾课堂教学过程,而是需要在回顾教学的过程中积极寻找发现问题,并且根据问题来调整设计更加合理的教学方案,让教学方向更加合理。新课程改革后课程标准发生改变,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理解新课标和新教材,积极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新课程历史教程采用了专题教学模式,设置专题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综合历史学习的发展趋势,但是另一方面又增加了学生对于历史时序和空间的混乱感。并且新课改历史教材的内容也出现了改变。例如,中国古代史中东汉作为统一国家的建立被忽视。在近代史中,清朝末年新政的内容也很少。这种内容的跳跃会导致学生失去历史的连贯性,也对学生的理解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研究 篇11

随着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史料教学已经成为高中历史教学中最常见的模式之一。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历史教师仍然喜欢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书本知识的灌输,这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史料的分析,无法将史料内涵完全展现出来,因而史料的价值也未得到相应的体现。另外,虽然有的高中历史教师采用了史料教学,但却未对史料进行相应的拓展,没有最大限度发挥出史料的作用。基于此,本文着重研究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教学,从而为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效果提供借鉴与参考。

一、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的意义

史料是指历史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人们理解并重新构建历史发展过程的资料,是人们了解历史的重要媒介。因此,从某种程度来说,只有借助史料,我们才能够进一步了解并认识历史。就高中历史课程来说,绝大多数的史料都来自于教材,因此教师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要将史料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借助史料掌握教材重点和难点。

二、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的必要性

目前,世界各国的历史教育专家都对史料教学予以高度重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课堂教学一般都以教师为主,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模式会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厌烦,从而降低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改进,将史料引入教学之中,通过史料的讲解来使学生更为有效地掌握历史知识。

三、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的目标

现阶段,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的目标之一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素养。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提升学生的品格修养和内在素质。

四、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的过程

在传统教学中,课堂主要以教师为主,学生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而新课改强调,教师应积极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提高师生之间的互动性,从而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因此,在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史料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角色,提高学生主动性,将师生组成一个紧密的群体,并通过学生的主动思考与教师的及时配合,共同达到教学目标。另外,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利用各种方法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身的思考能力。

五、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的手段

现如今,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学的发展。因此,在历史课堂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等教学设备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讲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搜集资料,进而用自己所掌握的方法进行相应的学习与探究,从而获得知识。

六、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的评价

传统历史教学的评价方式通常局限于考试,因而无法充分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史料教学评价应当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不能只是单纯地对学生进行知识考查,还应该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相应的考查,以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这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更为牢固地掌握知识,提高自身历史素养,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最终实现自身的全方位发展。

高中历史新课改中的探究性学习 篇12

一、创设教学情境,充分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教育心理学指出:重复、单调的学习刺激容易使大脑疲劳,难以维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生动活泼、灵活变化的学习情境则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新鲜感,激发他们探究问题的兴趣。创设教学情境,可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深化学生的探究意识,是在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的最好形式之一。课堂上应精心设计疑问,创设激发学生进行积极思维的学习情境。如:在讲鸦片战争时,我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英国与中国相隔万里,为什么这时候会发生战争?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中英就不会发生战争吗?这样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心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讲秦始皇的时候,我用《寻秦记》导入新课,问学生:如果你从时间隧道回到公元前221年的秦朝,你会有什么意想不到的经历?学生们的兴趣陡然提高。设置问题情境,教师必须运用恰当的方式方法,使学生处于探究的情境中,激发他们的智力和技能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贯彻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充分经历探究过程

现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认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只有亲自做了,亲身经历了,学生才能培养能力。历史教学强调从过程当中获取能力,以此来发展学生在面对社会现象时能发现问题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寻找出答案的能力。例如:英国的“圈地运动”、美国的“西进运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中国的抗日战争,来探究恩格斯的著名论断:历史的进步无一不是以巨大的牺牲作为代价的。我引导学生去积极探究,去发现规律性,归纳总结结论。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积极状态,不断地探究知识奥秘,体会到了探究学习过程的艰辛,感受到了成就时的喜悦。这是素质教育灵魂之所在。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指导了学法,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思维品质。

三、良好契机为抓手,诱导学生学会探究

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的教学内容都能引起学生学习历史探究的兴趣。教师要以良好的契机为抓手,立足于诱导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如:在讲选修四第一单元第三课《祖国统一的捍卫者康熙皇帝》时,我请一个同学演唱《康熙王朝》主题歌《向天再借五百年》,把同学们一下子带进金戈铁马的战场。在这里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康熙真的能再活五百年,中国会是什么样子?那时的中国真的就很强大吗?让学生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来探究。在讲中国戊戌变法的戊戌政变时,我请同学们高声朗读谭嗣同的绝命诗:“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同学们深深沉静在维新志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高尚的爱国情感中。然后探究戊戌变法失败的必然性: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那时候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充分必然决定资产阶级力量的弱小,他们只能借助一个无权的皇帝来进行维新变法,注定了其失败的命运。

四、利用非智力因素,调动学生探究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当代教学论发展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将学生的认知活动与非智力因素(兴趣、情感、动机等)的影响紧密联系起来。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原动力。学生的认知活动离不开积极的非智力因素的激发、维持、强化和调控。在探究式教学中,通过探究前的“假设”“设计”创设探究情境,通过小组之间的交流、分析、实验,学生会产生积极的情绪和体验。在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达到目的后,给予经常性的鼓励,可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并使这种喜悦成为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我亲身体会到,学生在友好、和悦、轻松、互助合作的课堂气氛中学习效果就好,在紧张、对抗的课堂气氛中学习效果就差。学生扎实地掌握知识,绝不是靠多次地重复,而是靠兴趣、靠理解、靠师生间的情绪状态而达到的。

历史人物的评价,对历史事件的论述,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教材,能充分发挥情感因素。如讲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会使学生有很强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再如工业革命的“爱迪生和白炽电灯”的故事会使学生了解了科学家的成才之路,并深深地体会到“天才等于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这一道理。2010年是反法西斯胜利65周年,我们再次感受法西斯的残暴和珍惜和平的重要性,认识到只有人类的共同合作,才能应付各种挑战。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诞辰90周年,我们应感受党的伟大,缅怀伟大的革命先烈,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上一篇:初中语文教学导入例谈下一篇:司法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