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新课导入方法

2024-09-25

高中历史新课导入方法(精选10篇)

高中历史新课导入方法 篇1

一节成功的历史课,良好的开端尤为重要。开头犹如发动机,直接影响着整台机器正常有效的运转。作为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导入新课”对一堂课的重要作用正在于此,好比唱戏的开台锣鼓,未开场先叫座儿。好的导语可以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渲染良好的课堂气氛。因此它的设计效果、知识性、趣味性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中导入新课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以下比较实用的几种导入法,供大家共同商榷。

一、旧知复习导入法

这是新课导入最常用的方法,即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引入新课,用已知知识做铺垫,促进知识的延伸与过渡。这种方法注重知识衔接,一举多得,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旧知识的巩固,而且能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如讲“瓜分中国的狂潮”前,通过提问“《马关条约》的影响”,自然过渡到“台湾等大片领土的割让”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又如,学过“国民革命的兴起”后,提问“国民革命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兴起的?”,“用史实说明国民革命运动兴起后的情况”,进而引入“国民革命的发展”。以复习旧知为导语,有利于知识间的衔接,使学生容易理解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但它往往缺少趣味性,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悬疑设问导入法

设问法是结合教材重点,选取新课中最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设问,给学生以极大的悬念,扣住学生的心弦,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如教学《秦王扫六合》一课时,我设计了以下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是谁吗?”“为什么他要称自己是皇帝呢?”“为什么秦朝要修建长城?”这几个疑问,像磁石一样紧紧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很快地引入到新课中。又如讲《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一课时,可以这样设问:“你们知道人是怎么来的吗?我国古代女娲捏土造人的传说,欧美人认为人是上帝造出来的,也有人认为是人由猴子变来的,这些都是不科学的。那么人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这样的导语,使大家的注意力很快就集中到下面所讲的内容上。

悬疑设问法的最大优点是寥寥数语,就能迅速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造成悬念,使学生产生渴求答案的强烈愿望,从而产生自觉的主动的学习欲望。

三、师生谈话导入法

上课伊始,教师可先通过对一个历史片段的描绘,诱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历史环境,然后师生共同谈论熟悉的人和事,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亲切感。谈话导入新课的方法有两种:

1. 从大家熟悉的电影小说谈起,唤起学生的回忆,加深其感性认识,进而导入新课。

如《鸦片战争》一课就可通过对电影《林则徐》的描述来开头。现在有不少历史题材的电影,历史课中可以充分利用,以加强教学效果。

2. 概括谈话法。

可结合教材重点,先向学生概括本章节的主要内容,提出一些学生们熟悉的问题,使他们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求知的兴趣。如教学《贞观之治》一课时,可先简略介绍一下唐朝的全貌:“唐,是同学们都比较熟悉的一个王朝,每当提到它,我们就会联想到许多动人的故事:善于纳谏的唐太宗,中国唯一的女皇武则天,伟大诗人李白、杜甫的千古绝唱,乘风破浪的日本遣唐使船,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等等。它的古老文明千余年来影响着中国,影响着东方,日本至今还保留着某些唐朝风俗习惯,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黄金时代。”这样的导语,把学生们带到了绚丽多彩的唐朝,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为学习本课和以后几课的内容打下了基础。谈话引导,富有启发性和灵活性,且形式比较自由。

四、故事、典故导入法

教师走进课堂,有时很容易就可从学生们兴犹未尽的脸上看到他们还沉缅于课间的某项活动,这时教师如果说:“让我先来给你们讲一段故事。”瞬间,他们就会肃静下来,流露出一种渴望,从而专心致志地听教师讲故事。教师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把学生的无意注意及时地转换到有意注意上来,而故事或典故则起到了牵线搭桥的作用。如《夏、商、西周的兴》一课可引入“烽火戏诸侯”的故事,讲《春秋战国的纷争》时可引入“退避三舍”、“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典故。当然运用故事典故法时,要注意故事本身的真实性和生动性,并且不能花时太多,同时要切合课文。

五、引用材料导入法

材料多种多样,只要能够恰当运用,不仅能使课堂趣味横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还能成为联系实际的范例,颇有先声夺人之妙,引用材料一般有两种方式:

1. 诗词对联导入法

这种方法能够使学生兴趣盎然,如讲“中共一大”时,可用这样一副对联导入:“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著星之火;风云世界逢春蛰起到处皆闻殷殷雷。”(董必武题嘉兴南湖烟雨楼联);讲“王安石变法”时,可先朗读王安石诗作《船泊瓜州》,然后教师指出:“王安石不但是位诗人,而且是一位改革家,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王安石是怎样变法的。”

2. 图片文字导入法

如讲《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一课时,教师可先展示两幅图片:(1)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后的远嬴观残迹;(2)当时画工绘制的圆明园全景。同时,以法国作家雨果的一段文字作旁白:“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圆明园。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原来胜利就是一场掠夺。在将来交付审判的时候,一个强盗就会被叫法兰西,另一个就会被叫英吉利。”然后对学生说:“今天,我们就要重新剥开这已凝结了140多年的伤痛,回顾这场民族的灾难和屈辱。”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又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六、电教媒体导入法

电教媒体借助声光电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课堂教学化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生动,富于感染力,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战略大决战》一课开始前,我先播放了一曲威武雄壮的战歌:谁能阻挡/谁能阻挡那黄河的万里奔流/谁能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百万大军向前进攻/那万恶的蒋匪帮、封建和独裁一起灭亡。同时配以一组解放战争胜利的投影片渲染课堂气氛,使学生在雄壮的歌声中,精神振奋、思绪激昂;战歌回荡,学生看到15岁的刘胡兰面对敌人的铡刀毫不畏惧的浩然正气,看到了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伟岸英姿,看到了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英雄气概,看到了五星红旗飘上总统府的胜利凯旋……在学生思绪激荡时,我抓住时机提出:“同学们,让我们唱着战歌去看看蒋家王朝是怎样覆灭的吧!”这一电教情境的过渡导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学生不仅产生了向上的巨大力量,而且在整个课堂中始终处于聚精会神的状态,从而获得了极佳的教学效果。

教师设计导语时,最重要一点是要充分引用心理学上的迁移原理,使学生原有的知识对所学的新课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转移注意,引起兴趣,激发动机,这样的导语才有效。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各种方法可以混合,穿插使用。学无常法,教无定法。总之,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材的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强调设计的艺术性,灵活多变地选择相应的导入方式,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逐步趋于完美,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栋阳.历史课堂中的趣味教学.

[2]钟启泉.走进新课程.

[3]钟启泉.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

高中历史新课导入方法 篇2

一、音乐视频导入

在讲《华夏之祖》进首先观看音乐视频《黄帝颂》中的《祭黄大典》视频后教师提出:巍巍华夏,历史悠悠。通过《祭黄大典》的视频,我们被万人祭奠的浩浩场面所震撼。作为我们祖先的黄帝为什么至今仍受到炎黄子孙如此的敬仰?让我们带着困惑与探究的欲望,穿越时空,去探索历史„

(音乐视频最大的优点是能渲染气氛、复现情景、调动学生情感,有利于思想教育)

二、诗歌导入

在讲《秦王扫六合》一课,老师首先展现给学生一首唐朝李白的诗歌《古风》其中几句:“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然后让学生朗读,再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首诗里讲了秦王是谁?反映了一件什么事?(诗歌中会提及一些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过渡比较自然)

三、图示法

在讲《美国独立战争》一课时,首先展现一幅美国的国旗,提问:“这是哪国的国旗”? 国旗上红白相间的十三块代表什么?五十颗星代表什么?然后教师指出:红白相间的十三块代表最早的十三块英国统治的殖民地,那么它是怎么独立的呢?好,这节课就讲美国独立战争

高中物理新课导入方法 篇3

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结构及物质运动的最基本规律的自然科学,学起来比较抽象难懂,枯燥乏味。因此,如何使学生爱上物理课,是每位物理教师不得不认真思索的问题。我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吸引学生的最好时机就是在课堂的开始。在教学中,精心安排的新课导入,可以为新课创设教学意境,激起学生的探索欲望。因此要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如何导入新课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下面结合高中物理教材的部分内容,谈一谈新课引入教学中的几种尝试。

一、温旧知拓新识引入新课

人们认识事物,总是遵循由已知到未知,由低级向高级这一客观规律的,学生学习也是这样。物理知识的传授是环环相扣、紧密联系的。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把旧知识作为新知识的“引燃点”。由温习旧知识入手,导入新课,这是常用的方法。例如在讲“牛顿第二定律”时,可以复习前一节“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内容顺利引入。通过上一节的实验探究可以发现,小车的加速度可能与它所受的力成正比,与它的质量成反比,从而推出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

这样不但使学生温习旧知识,而且可把新知识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由低层次到高层次地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从而有利于用知识的联系来启发思维,促进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消除学生对新知识的恐惧和陌生心理,及时准确地掌握新旧知识的联系,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二、讲故事创情景引入新课

爱听故事是每一个青少年的天性。课起始,学生的精神状态处于高度兴奋阶段,很多人虽进入了课堂,但心中想着的是课间的玩乐。此时,可以讲一些小故事来转移他们的注意力,使之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在物理学发展史中,妙趣横生的典故很多。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需要,选讲联系紧密的故事片断,可避免平铺直叙之弊,收到寓教于趣之效。如学习“电流的磁场”时,给学生讲述18世纪末,年轻的奥斯特受德国哲学家康德的启发,想象电、磁和各种自然力的统一。在一段时间内,他一边思考,一边实验,经历了无数次挫败,终于发现了课堂上像是偶然实为必然的揭开电磁新时代帷幕的故事。这样能引导学生对物理的兴趣,也可以把枯燥无味的物理原理讲得生动活泼。用扣人心弦的生动故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参与教学。采用物理学史和科学家献身科技事业的事迹或物理规律发明的历程引入新课,即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又能激发学生爱科学的意志品质,提高献身科学事业的愿望,对学生掌握新知识,提高探求知识奥秘的能力无疑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诵诗词激趣味引入新课

瑞士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能支配内在动力,促成目标的实现”,古代诗词具有丰富的内涵,用其吸引学生注意,能把学生带入一个特定的情境中,把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地吸引到新课学习中来。如讲“物体的运动”时,可用宋代诗人陈与义《襄邑道中》的诗词引入:“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云天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从后两句诗中,可引入静止是相对的概念。在这里船与云以相同的速度运动,以船为参照系,云是静止的。

四、做实验获猜想引入新课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和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法拉弟曾说过:“没有观察,就没有科学,科学发现诞生于仔细的观察之中”。一上课教师先演示与本课时内容有关的实验,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高度的集中,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提出多方面猜想,自然引入新课。例如对“交变电流”的引入,可采用如下几个演示实验:1.把两个发光颜色不同的发光二极管并联,注意使两者正负极的方向不同,然后连接到教学用发电机的两端。转动手柄,两个磁极之间的线圈随着转动。边实验边让学生注意观察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情况(会发现小灯泡交替发光,一亮一暗)2.观察某电路中的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以零刻度线为基准左右摇摆)3.用电流传感器先观察电池供给的电流波形,再观察学生电源交流档供给的电流波形(前者是一条直线,后者是数学上的正弦函数图像或者余弦函数图像)提出问题:以上几个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这样一开始使学生进行感知,为理解教材准备了条件,生动、新奇的实验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用新奇而不见怪、有趣而不乏味、直观而不繁琐的实验引入,使学生感到惊奇,产生疑问,引起思维,激发兴趣,把学生引过探索知识的海洋。

五、设疑团制悬念引入新课

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价值的问题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主动积极、愉快地获取知识的活跃状态。因此教学引入新课时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设置疑问。如在讲“摩擦力”这一节的引入,可以这样问学生:为什么能把线织成布,把布缝成衣服?为什么拿在我们手中的书本、铅笔不会滑落呢?

六、用电教设情境引入新课

在物理课堂教学引入中,采用电教媒体,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为学生架起由形象向抽象过渡的桥梁。如生活中的圆周运动内容时,可以播放几段视频:“水流星”的杂技表演;翻滚的过山车;中国民间舞龙表演等等,让学生猜测、发表观点;也可展示一些图片:骑自行车、摩托车转弯,汽车、火车转弯,飞机作俯冲运动、汽车过拱桥等。

运用电教媒体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体验情境,并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中进行探究、发现,在特定的情境中理解事物本身,将有助于加强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历史新课导入方法 篇4

好的开端往往是成功的一半, 对于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更是如此。因此, 在高中历史课堂中使用一段精彩的导入, 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又可以紧紧地扣住学生的求知欲, 使历史课堂的教学达到意想不到的实效。而历史课堂的导入策略, 是指教师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引导学生有目的而集中注意地进行上课从而在讲授新课之前的导入语。

高中历史课堂的导入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但是由于当前的高中课程受到高考压力、课时安排和课程内容多等方面的影响, 不少高中历史教师为了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讲授新课的内容和考试的知识点, 就将新课导入省略了或者将其简化忽视, 无视学生刚上课那种注意力还没集中的心理状况, 而直接进入新课的内容。但是, 这样忽视课堂的导入, 实质上是得不偿失的。因此, 我们应该高度重视高中历史课堂导入策略的有效运用。

二、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的导入策略

成功使用导入策略与否, 是高中历史课堂成败的重要一步和关键一步。作为一名好的高中历史教师要懂得灵活而巧妙地运用导入策略, 实现先声夺人的效果。

温故复习导入。教师在课堂中通过串联旧的知识点, 在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中突出新知识点, 以旧引新, 起到温故知新, 承上启下的效果。例如在讲“西周分封制”这一知识点时, 可设计导语“分封制的特点是周天子是诸侯的共同主子, 诸侯是周王的臣属;其意义是加强统治, 巩固王权。其实, 西周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但宗法制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这样既复习了上节课所学的分封制的内容, 又有利于学生学会衔接知识点, 形成必要的历史含义的因果关系。

典故故事导入。在刚上课的那几分钟里, 学生往往还沉浸于课间的休息活动或谈话内容中, 此时教师能够充分里用历史典故, 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而神秘地说:“上课前我来讲个故事。”这样的情况下, 学生通常会迅速地期待地安静下来, 个体间的无意注意也转化为有意注意, 因此, 如果这个历史典故能够与新课的知识点密切联系, 就会取得更加明显的效果了。例如, 在讲《第一次世界大战》时, 可讲塞尔维亚青年刺杀斐迪南的故事;在讲《商鞅变法》时, 可讲“立林赏金”的故事等等。这样在一个个真实生动而贴合知识点的历史典故导入的牵桥引线下, 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就会被大大地激发。

多媒体导入。社会科技的迅速发展, 当前已有大量的高中配备了多媒体电教系统, 所以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比较常用的多媒体导入一般为图片视频导入和歌曲导入。图片视频导入, 是在讲课前先利用多媒体放出一段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或者插图和示意图, 渲染课堂的气氛, 以直观形象来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例如在讲《蒋家王朝的覆灭》时, 可播放一段解放战争胜利的视频片段, 让学生感受那种荡气回肠的情绪, 积聚学生的激昂思维, 感受解放军的英雄气概, 让学生在激动向上的思绪中开始学习。另外, 使用歌曲导入也有相识的作用。例如在讲《九一八事变》时, 可播放《松花江上》这首歌曲, 以跌宕起伏的旋律和复现情境的歌词来导入课程内容, 调动学生的情绪。

悬念谜语导入。高中历史教师可尽心思考, 以悬念和谜语的设问来引导新课内容, 将新课中知识点设计成存疑的形式, 诱导学生思考, 扣住他们的心弦, 启发思维, 融趣味于严肃。例如, 在讲《太平天国后期的保卫战》时, 为了创设一种悬念, 教师可说:“太平天国的发展势头迅猛, 在1856年的东征胜利时达到了全盛时期, 但是却由于领导集团内部发生的一件事使得它的大好形势急转直下, 甚至最后灭亡。那如此重要的一件事到底是什么事呢?”在讲《西汉和匈奴的战争》时, 可设计出关于“霍去病”和“卫青”的谜语让学生猜, 但必须注意谜语的难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不能过难而导致课堂授课时间的浪费。两位名将的谜语可以是“忽然病愈”, “保护庄稼”, 这样的谜语难度不大, 不但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 还可以加深了对历史常识的记忆。

释题背景导入。高中历史每一课学习的内容都会有一个具有概念性的题目, 这题目往往就是学习内容的总概括, 因此, 详尽有趣地解释题目, 让学生明白题目的概念, 化难为易。另外, 这时候还可以适当地加入某段历史事件或人物的背景介绍, 补充课的过度跳跃性。例如在讲《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时, 可较深入地讲解“中央集权”的含义, 进而引入到新课的内容中;在讲《井冈山会师》中, 除了介绍井冈山这段历史外, 还可以适当地加入“井冈山根据地曾遭受五次反革命‘围剿’”等背景资料的介绍。

三、恰当使用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导入策略的意义

在新的课程标准的改革要求下, 在实际的高中历史课堂中是充满了多变性的, 因此, 作为教师可使用的课堂导入策略应该是十分灵活的, 不应固定于某种特定的形式。它既要利用教育的基本技能, 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材的知识点, 还有教师有相应的教学机智, 使课堂的教学不但逐渐完善而且事半功倍, 让学生能够在短时间中集中注意力。教师灵活而恰当地使用高中历史课堂的导入, 有明确的目的, 量力而为, 注意时间的控制和连贯的逻辑, 避免了乏味, 把握历史发展的线索, 在驾驭教材的过程中, 将学生导入到学习的氛围中。

摘要:高中历史课堂的导入, 是作为新课的首要环节, 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步骤。它的成功可以迅速将学生从休息状态引入到学习状态里。本文主要通过对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导入存在的状况, 进而探究高中历史课堂的导入策略, 从而得出恰当使用导入策略的意义。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导入,策略

参考文献

[1]李杨.历史探究教学在高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成功 (教育) , 2010.

浅析高中英语阅读新课的导入方法 篇5

关键词:高中英语 阅读教学 导入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41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阅读新课的导入方法也在不断改善和创新。新课导入将老师和学生有效结合起来,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思考,共同促进阅读学习,新课导入环节体现了回归生活,交流互动,创新和谐,开放自主等科学理念,为师生的和谐进步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适应新课改的发展趋势,设计科学的新课阅读导入成为了教学的必然选择。

1.角色扮演导入法

角色扮演导入法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表达能力强的同学带动表达能力稍弱的同学,促进和谐成长。举个例子,我在处理Book2 Module3 Music这个单元时,采用了一个叫Art Life的环节进行导入,一组同学来到台前,一名主持人说“Interview: Welcome to Art Life. I am..., Today we have... and... with us.”其余的同学分别是Haydn, Mozart和Beethoven。大家以访谈的形式介绍音乐家的生平情况,顺利导入到本单元阅读的学习理解中。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收获和成功的快乐,这个环节能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2.演讲微谈导入法

演讲微谈导入法旨在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精心写好一段Talk Show,学生进行演讲或者朗读。例如,在Book1Module2 My New Teachers这个单元的导入环节,可以让同学准备一段Talk Show,阅读前对班级的某一位老师进行英文描述,然后大家猜这个人是谁。课堂现场异常火爆,同学们特别热情。用所学的阅读文章中描述人的词汇短语句型做准备,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提升了学生写作、口语的能力,充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妙问生花导入法

妙问生花导入法关键在于就阅读教学内容设置相关问题,课上展示问题,让学生在回答和思考时,进入学习主题。例如,在Book1Module3My First Ride on a Train的导入环节,我问了一系列问题1 Do you like travelling?2 Where do you go?3 How did you go there?4 Whats your feeling about your travel?5 Talk something about it. Say as much as you can. 在师生提问和回答中,逐步引导学生们进入本单元旅行这个话题。阅读新授课使用这种导入法最为普遍,教学模式简单,教学密度适中,学生可以快速掌握所要学习的材料的中心内容。

4.实物展示导入法

实物展示导入法能够迅速抓住学生的兴趣,兴趣是从事某项教学活动的不竭动力,只有培养了学生学习英文的兴趣,他们才能主动去学习英语。实物展示是英语最直观最真实的导入法。例如,Book5 Module4 Carnival这个单元的导入环节会出现一个Halloween面具的展示,我将曾经去美国留学买的南瓜面具展示给学生们并让学生用专业词汇进行描述,这一环节立刻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这种效果直接冲击学生的视觉感官,激活思维,使学生自动参与学习。

5.快乐游戏导入法

快乐游戏导入法是一种互动性最强的导入法。学生在开始学习高中英语阅读时,会觉得它很神秘,从而对它很好奇,进而产生学习兴趣,但由于阅读的学习缺乏阅读环境以及原汁原味的阅读文章,他们的兴趣容易中断或者是转移,而游戏是一种原始的人文活动,会使学生迎难而上,保持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例如Book4Module3 Body Language & Non-verbal Communication中运用一个老师给出形容词让学生做出相应动作的游戏。引人入胜,把课程推入了新的高潮。

6.观图看影导入法

观图看影导入法旨在通过把英文电影图片导入到英语阅读教学中,推动高中阅读教学的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现在高中英语阅读的新授课几乎每个单元都有展示图片或者播放影音这些环节,因为简单易操作。这种导入法能够有效地以打破学生的“聋哑英语”现象。在英语教学中采用这个方法可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遵循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原則,体现了语言教学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7.英文歌曲导入法

英文歌曲导入法旨在用听觉的艺术培养学生的注意力,优化教学情境。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英文歌曲可以借用音律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整节课起一个好的开始。像《Trouble is a friend》《Burning》等英语歌曲都是不错的选择。英文歌曲本身就承载了一定的语言文化,是英语在生活和在知识上的反应,用英文歌,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增加了学生对英语文化的热爱,对最终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有一定积极的影响。

8.每日汇报导入法

每日汇报导入法中心在于讲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时代感强,培养学生主动接受知识的兴趣。每日汇报的展开方式是让学生每天都在China Daily上收集新闻,然后自己提炼简短的文章,课前共享。英语报刊阅读能丰富学生的英语文化知识,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让学生透彻地了解西方文化,为日后阅读学习奠定了基础,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英语水平。

结语:如上所言,高中英语阅读课的导入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一线教师应该根据自身个性化教学特点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精心设计不同阅读课不同类型的导入,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师生之间在导入中情感得到交流,通过导入引导学生进入教学任务,使每节课都别开生面,新颖生动,实现“三维目标”,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接受知识、探究阅读,同时,授课者也会享受到教学中带来的乐趣。

[1] 郝保文. 教育学纲要 [M]. 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8.

[2] 郭砚冰. 英语课堂阅读学习的实施与评价[J]. 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

[3] 曾金秀. 英语歌曲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 科学咨询,2008[02].

[4] 李文海. 语言教学与文化研究[M].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

论高中数学新课导入方法与对策 篇6

一、开门见山导入法

开门见山又叫直接引入, 它非常的形象与直观, 可以将实际的声音、图画、物体等当作是教学的工具, 在课堂上对学生展示出来.而当一些新的学习内容不能够很好地借助旧的知识进行导入时, 就可以开门见山点明课题, 引起学生高度的注意.比如在教有关三角函数值的表示方法时, 就可以用开门见山的方法导入.可以用单位圆中的线段表示, 作如下导入:我们已经学习过三角函数的概念, 它的数值都是根据两条线段的比例值来确定的, 使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不便, 如果是一条线段的话, 应用起来就会更加方便, 下面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这样的导入不仅引入了本节课的课题, 还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回忆追溯导入法

当数学知识的新旧内容联系比较密切时, 就可以利用旧知识对新知识进行导入, 这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这样既可以巩固复习了原有的知识, 又可以把新知识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之上, 由浅层到深层、由简单到复杂, 进而用知识的相互联系性开发学生的思维, 使新知识也掌握得非常牢固.此种方法体现了哲学中联系的观点.比如在“三角函数的二倍角公式”教学中, 可以先复习两角及其公式, 在此前提下顺利地导入.通过这样一种形式, 亦可以在复习二倍角公式的时候将半角公式导入.再如讲对数、指数不等式的解法时, 可以对比相应的方程式解法.这种有针对性的对比也是对旧知识的巩固和新知识的理解.

三、观察发现导入法

教师要启迪高中生从一些数学现象中善于发现其中的规律, 从而顺利导入新课.此种方式可以让高中生在观察与发现的过程中获得喜悦, 从而提高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 同时也会增强对新知识的消化与理解.比如在立体几何“锥体体积”教学中, 教师可以拿出一个圆柱形的容器和一个与圆柱体同高同底的圆锥形容器, 等到注满圆柱的水注入进圆锥形容器中正好可以倒满三次时, 就可以提问学生:“大家知道两者之间的体积关系吗?”学生会根据教师的实验, 很快回答出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3这一结论.与此同时, 在学生发现问题的基础上, 教师还应引导他们思考:这种关系是否对所有的锥体和柱体都成立呢?如果成立, 又如何从理论上严加证明这种结论呢?可见, 这样的新课导入方式可以让学生从有趣的实验发现逐渐步入缜密的推理之中, 对教材内容来讲可以看成是一种自然的衔接, 而对于学生而言则是一种思维上的满足.

四、设置悬疑导入法

这种方法指的是教师对教学内容有意制造疑团, 从而形成特定的悬念, 并对学生提出很多必须通过学习新知识才能获取答案的问题.这样可以充分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形成强大的学习动力.比如在立体几何“球冠”教学中, 教师可以设置如下悬疑:通过两个平行平面截一个球, 恰好将球截成直径长度相等的三个部分, 那么这三个部分的面积大小有什么关系呢?接下来, 可以留给学生们几分钟时间进行思考和讨论.大部分的学生会认为两头的面积较小, 而中间的面积较大, 这时教师就可以斩钉截铁地说:“这些部分的面积大小都是一样的, 都是球面积的31.”还可以补充说:“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论, 两侧部分在视觉上很小, 中间部分明显很大, 可它们的面积相等却是不争的事实?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来学习‘球冠’这一问题.”通过这样一个过程, 学生们可以有效解答它们的面积为何相同这一疑惑, 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还可以让学生对结论记忆深刻.

五、趣味故事导入法

高中数学新课的导入还可以讲一些与数学有关的小故事、小趣闻, 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 合理添加趣味成分, 使课堂气氛更加积极活跃,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将本节课的知识学好.比如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教学中, 可以讲少年高斯的故事:高斯在八岁时, 他的数学老师给全班同学出了一道很“刁钻”的问题, 要求学生们计算从1到100的和.很多学生都在一点一点的做加法运算, 而高斯很快就说出了结果5050.很多高中生都听过这个故事, 教师让学生重温这个故事的目的在于让他们带着兴趣去记住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即首项加末项乘以项数再除以2.在此基础上, 教师还可以再问:“那对于一般的等差数列{an}前n项和‘a1+a2+a3+…+an’又该如何求解呢?本节课我们就要研究这一问题.”通过讲故事的导入方式, 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培养了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能够很快地掌握各种数学公式和原理, 并运用到实践当中去.

总结总而言之, 科学合理的导入方法是高中数学新课顺利开展和进行的基础.精彩的导入既可以提高教师教的能力, 还可以提高学生学的能力, 使师生共同受益.高中数学新课导入要符合“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 才能发挥更大的实效, 只有运用得当的方式方法, 才会使导入更具生命力和艺术力.相信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之下, 我国高中数学新课导入环节一定会更加完善和进步.

摘要:古人云: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导入是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方面, 整堂数学课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导入是否恰当.新课导入得好, 既可以激发学习的兴趣, 也可以活跃课堂的氛围, 从而提高整个教学质量.本文旨在论述高中数学新课导入的方法与对策.

高中化学新课常用导入方法研究 篇7

教师借助于导入,可以让学生将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从而在心理和认知角度对新知识产生相应兴趣, 积极主动地投身到课堂学习中。高中化学教师通过导入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教学要求,或者让学生内心产生疑问,从而做好听课准备,这样就能营造相应的学习氛围,强化学习效果。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高中化学教学经验,结合学生心理特点,借助新课程先进理念,对课堂导入进行研究。

1.研究的缘由

1.1高中化学 知识 点零散。

高中化学知识点较多,前后知识紧密交织在一起。但是,教材上的内容是经过相应选择之后编写出来的, 为了涵盖更多的高中化学知识点,同时要做到通俗易懂,导致教材中的高中化学知识点联系不够密切。因此,在课堂导入的时候,笔者就相应穿插或者补充一些高中化学知识点, 从而将前后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系统的高中化学知识网络,从而让学生以往的知识点很自然就过渡到新知识层面上。所以,通过良好的导入教学,可以直指课堂主题,为后面的教学营造良好的氛围。

比如,在对《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这部分知识进行学习的时候,在设计中必须深入思考:第一,强化哪些知识的学习?和哪些知识做到高效连接? 第二,同学们掌握了哪些知识? 掌握程度如何? 第三,切实加强同学们的哪些技能教育? 教育层次怎样安排? 第四,引导同学们学习哪些能力? 这样才能让学生对“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键”等相关知识进行有效学习。

1.2学 生 注意力无法集中。

学生进入高中之前,已经学习了一年的化学,并且化学课程的开设是在九年级, 学生在在自我学习和控制能力方面得到逐步增强,但是学生没有太多生活经历,并不能对自己的思维进行有效控制。当上课铃声响起后,学生走进教室总是还沉迷在下课休息的闲散之中,就算教师走进教室,学生也无法瞬间集中精神学习新知识。尤其是高中化学学习,课程安排通常将语数外这三门学科放在最前面, 高中化学学科通常都是在第四节课或者下午,学生的精神面貌更低迷。因此,教师就要通过相应的教学策略,借助导入的艺术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学生产生相应的提示作用。只要学生的心思进入高中化学课堂,就会集中精神,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教学“电解原理的应用”这部分知识时,我问学生:“我国当前整体天气情况怎样? ”学生都踊跃发言说当前的天气不够理想:雾霾、干旱等。我问学生怎样才能解决这样的天气问题,学生给出很多答案,其中最多的是对新型能源的使用。我就接着问学生:“网上有人认为:以后的汽车添加水就能跑起来,你们信吗? ”学生各抒己见,有学生认为是不可行的,有学生认为是可行的。我总结后告诉学生,理论上是可以的,因为可以对水进行电解,氢气进行燃烧,再生成水。学生对这个问题非常感兴趣。因此,通过时效性化学新闻事件的有效导入,很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的思维迅速转移到课堂学习中。

1.3学 生学习的主 动 性 差 。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1]。只有当学生对高中化学学科产生浓厚兴趣,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全身心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从教学中可以得知,学生对高中化学教科书不感兴趣,对一些高中化学故事或者化学实验却比较感兴趣。教师在课堂导入的时候就可以从这些方面着手,设置一些疑问,或者讲一些与本课知识有关的高中化学故事,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2.高中化学教学中行之有效的导入方法

“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2]。在高中化学课堂导入过程中 ,并没有固定格式, 教师可以结合不同类型的高中化学内容选择不同的导入方式,从而有效增强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效果。

2.1温 故 知 新 法 。

高中化学教材,章节之间都有着必然联系,在学习新章节知识的时候,就可以从旧知识找到相应的连接点,从而对学生进行相应导入。这样的联系导入可以让学生从旧知识点转移到新知识点,让学生对以往的知识进行巩固性学习,同时对新知识产生相应的学习兴趣[2]。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行之有效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最后进行归纳总结,开始新知识的传授,这样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2创 设 情 境 法 。

只有在一定的教学情景中, 学生的情感和思维才能得到有效激发。因此,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心理特点,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高中化学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进行相应的情感体验。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 会主动观察、发现和分析具体的高中化学知识问题,从而对高中化学知识进行相应探索。

比如,在学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我设计相应的问题:这么多的元素,我们怎么才能进行有效记忆呢? 在记忆了这些元素之后, 我们总是在一段时间就会忘记,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能够保持长久记忆呢? 学生对这样的问题非常感兴趣,都积极探索有效的记忆方法。不少学生归纳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我借助于多媒体网络,为学生搜罗到一些关于元素周期表的歌曲,创设相应的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有效地学习这部分知识。学生借助于搞笑而实在的歌曲,从而将元素周期表牢记于心。

2.3开 门 见 山 法 。

在高中化学课堂开始的时候,借助于清晰、简练和条理性的语言,直截了当,开门见山,直接点题,从而可以取得较好的导入效果。比如,在讲解《化学反应速率》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我直接问学生:“我们在学习了物理知识之后, 知道对于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用速度进行描述,但是对于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我们用什么量进行描述呢? 在这节化学课堂中,我们就要解决这样的问题,你们有兴趣加入研究吗? ”借助这样的导入方法,学生可以初步认识化学反应速率,同时与物理知识充分融合起来,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

2.4实 验 法 。

化学这门学科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实验性较强, 很多化学知识都是在实验中获得的。因此,借助于相应的化学实验导入新课,可以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同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促使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进入新课程知识的学习中。比如,在对《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这部分知识学习的时候, 我在课前用三氯化铁溶液画一朵玫瑰花,将这朵花晾干之后,颜色是淡黄色的,在上课的时候,我在多媒体展示台上为学生展示这朵淡黄色的玫瑰花,接着我将硫氰化钾溶液喷洒到这朵玫瑰花上,淡黄色的玫瑰花突然之间就变成了鲜艳的玫瑰花, 后排的不少学生都站起来了,感到非常惊讶。我什么话也没说,转身在黑板上为学生写下今天要学习的课题“铁及其化合物”,于是带领学生迅速走进化学课堂。学生内心充满太多迷惑,学习起来非常感兴趣,中途讲到铁的化合物检验方法的时候,学生对先前感到惊讶的变色玫瑰花之谜突然之间就明白了,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化学知识能力。

2.5多 媒 体 法 。

多媒体教学可以借助图画、影像、音频等众多教学工具实现课堂教学的声、色一体,直观、具体、形象地将知识内容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程的讲解,使用多媒体制作课件然后将课本画面播放出来, 学生学习仿佛真的进入到了课本中,寓情于景,学习更投入,课堂氛围也变得更轻松活跃。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使用导入法导入新课,可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讲解《氮气与氮的氧化物》这部分知识的时候, 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新疆与青海交界处的一个美丽的大峡谷,学生惊叹与如此的人间仙境。但是画面一转,我在多媒体上展示出雷电交加、风雨大作,牧民及牛羊不幸遭雷击致死的场景, 刚才出现在学生眼中的美丽谷突然之间变成了“魔鬼谷”。这样的展示效果是口述无法达到的,因此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总结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高中化学课堂导入阶段,可以采用多种导入方式,但是不管采用何种方式,都要注意一些具体问题。

3.1体 现 出针对性 ,密 切 结 合教 学 内容 。

教师要对导入部分进行深入研究,导入方式可以多变,但是一定要与教学内容相关。导入的作用是为课堂服务的,因此教师在导入过程中,要在仔细分析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这样才能获得最佳教学效果。

3.2注 意 导 入 时 间 ,不 宜 过 长 。

导入只是引导学生如何快速进入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并不是课堂教学的重点所在,因此整个导入过程不能过长,不然就会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在导入部分停留。导入时间尽量控制在5分钟以内, 这样才能有充足的时间讲解后面的化学内容。因此,教师要恰当把握导入时间,分清楚教学主次,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

高中历史新课导入方法 篇8

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首要一环,导入新课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可以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进行导入,可以讲述与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相符的故事进行导入,也可以设置悬念进行导入,还可以利用数学家的传记或数学发展史进行导入。下面,笔者就新课导入的方法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直接导入法

直接导入法是指教师直接从课本的课题中提出新课的学习重点、难点,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诱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兴趣,使学生直接进入学习状态。它的设计思路:教师用简捷明快的讲述或设问,直接点题导入新课。

例如,在学习“弧度制”时,教师直接引入新课:“以前我们用度来表示角的大小,今天我们学习另外一种度量角的常用制度一弧度制。本节主要要求是:掌握1弧度角的概念;能够实现角度制与弧度制两种制度的换算;掌握弧度制下的弧长公式并能灵活运用。”

二、复习导入法

复习导入法即所谓“温故而知新法”,它利用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导入新课,淡化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感,使学生迅速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的知识结构中,能有效降低学生对新知识的认知难度。它的设计思路:复习与新知识(新课内容)相关的旧知识(学生已学过的知识),分析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围绕新课主题设问,让学生思考,教师点题导入新课。

例如,在学习“反函数”时,先复习一一对应、函数的定义以及函数的定义域、值域等和本节内容有关的基础知识,进而自然地导入反函数的学习。

运用此法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要找准新旧知识的联结点,而联结点的确定又建立在对教材认真分析和对学生深入了解的基础之上;二是搭桥铺路,巧设契机。

三、创设情境导入法

例如,在讲授“面面垂直判定定理”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语:“建筑工地上,泥水匠正在砌墙(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了保证墙面与地面垂直,泥水匠用一根吊着铅锤的线绳来看细绳与墙面是否吻合(叙述事实,学生点头称是)。这样,能保证墙面与地面垂直吗?泥水匠或许不知道其中的奥秘,你们能不能找到理论依据呢?(提出问题,使学生思考)”实践证明,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提出新问题,可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四、实践导入法

实践导入法是指引导学生观察与新课主题密切相关的数学现象,以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欲望,进而引出新课的主题。实践导入法适用于操作性比较强的内容。

例如,讲“椭圆的定义”时,让学生带上图钉、绳子和白纸,在课堂上告诉他们操作方法,让他们通过实践自己归纳、总结椭圆的定义以及性质。

五、设置悬念导入法

悬念导入法制造悬念的目的主要有两点:一是激发兴趣,二是启动思维。一般来讲,数学中的悬念需要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与分析学生知识储备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准备的。

例如,在讲“等比数列”时,我是这样进行导入的:已知一张纸的厚度是0.5mm,如果把它连续对折20次它的厚度与珠穆朗玛峰8843米相比,哪个大?想知道结果吗?学习了今天的内容,我们就知道答案了。这样,学生就会自然地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当中去。

六、数学史导入法

数学史导入法是指利用数学家的传记或数学发展史导入新课的方法。它的设计思路:先讲述与新课内容密切相关的数学史,利用数学家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的精神去感染学生,同时唤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最后教师点题引入新课。

高中历史新课导入方法 篇9

一、复习导入法

这是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采用得最多、最常见、最普遍的课堂教学导入方式,这种方法特别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旧知识的巩固,而且能为新知识的学习作好铺垫。如:我在讲授《第二次鸦片战争》一课时,设计的导入语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这场战争的结果如何?这场战争后签订了一系列的条约,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有没有达到完全打开中国市场的目的?在学生回答完后,教师总结:因为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法没有达到完全打开中国市场的目的,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这样的导入语不仅复习了上一节内容,而且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把两次鸦片战争的内在联系紧密地结合起来,由此顺利地进入到新课的学习当中。

二、诗词导入法

诗词导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强烈探索的兴趣。如在讲授“唐朝衰落”这一内容时,可先出示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一诗:“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该诗学生在语文课中已学过,可先请学生解释诗中含义,找出讽喻的历史人物或事件。当学生提及杨贵妃和唐玄宗时,可马上引导他们回顾唐玄宗前期的清明政治:“唐玄宗不是中国历史上有作为的皇帝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待学生答出“开元盛世”、“唐玄宗前期的勤政、任用贤臣”后,可问:“这首诗又是写的唐玄宗的什么呢?”引导学生答出“宠爱杨贵妃、不理朝政”。然后总结:这是唐玄宗后期政治腐败的表现之一。由此自然引出唐玄宗后期的政治腐败、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并得出国家的安危、社会的治乱关键在最高统治者的勤政与否、用人得失的结论。在历史课上联系语文知识,而且与所要掌握的历史知识密切相连,使学生既感新鲜又乐于学习,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故事导入法

绝大多数学生都爱听故事,故事对于学生来讲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上课铃响后,学生匆忙地从课间的吵闹玩耍中回到教室,无法迅速地集中注意力。遇到这类情况,教师如果说“我先给大家讲一段故事”,学生瞬间就会安静下来,充满期待地听教师讲故事。如:在讲《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一课时,我用商鞅变法时“南门徙木”的故事导入:商鞅变法之初,恐民不信,商鞅把一根三丈之木立于国都之南门,然后宣布能将此木移置北门者赐10金。搬动一根木头,何须如此重赏,人们自然不信,于是他又下令,将赏金加至50金。有人将信将疑把木头搬到北门,即赏50金,以示不欺。故事讲完后,我让学生说出商鞅这样做的目的、意图、作用。课堂顿时活跃起来,在五花八门的回答后学生们达成共识:商鞅在全国人民心目中树立起了令出必信、法出必行的印象,为其变法奠定了群众基础。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同时也为本节内容的顺利讲述打下了基础。

四、歌曲导入法

歌曲是最富感染力的艺术手段,采用让学生在课堂中欣赏歌曲或者让学生唱歌曲的方式来进行新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如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我们可以利用《三字经》歌曲版来作为这节课的导入,《三字经》朗朗上口,易于学生接受,再加上以歌曲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样就会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播放完歌曲之后,我们可以提问:“《三字经》这首歌曲非常好听,但是《三字经》并不是现在才有的,有哪位同学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三字经》的来历?”学生回答(当然答案不要求唯一)。根据学生的回答继续说明:《三字经》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我国儒家思想是如何形成的?当时除了儒家之外还有没有其他思想学说?他们的关系怎样?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共同走进《“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去探寻答案。

五、节日导入法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些特殊日子,用这些特殊的日子作为导入语,在教学前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如:用3月12日植树节导入孙中山关注民生的学习;用8月1日导入“南昌起义”的学习;用12月9日导入“一二九”的学习;用7月1日导入“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学习;用10月1日导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学习。也可以用6月26日国际禁毒日导入“鸦片战争”的学习。当然,世界历史上也有一些特殊的日子,如:用7月4日美国独立日来导入“美国独立战争”的学习;用7月14日导入“法国大革命”的学习。

六、悬念导入法

随着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师可以单刀直入,直接提出问题,设置悬念,使学生迅速进入课文的讨论中,并有一种“欲知详情,请看课文”的心情。采用这种方法,应当注意提问的内容和对象。如对成绩较好的同学,可以考虑让其回答较难的问题;对基础较差的同学,可以考虑让他们回答较为简单却又必须掌握的问题;对于少数上课不够专心的同学,也可以通过提问,以示提醒。如:“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一课导入语。

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内容是什么?何时开始,何时胜利?

生思考并作答。

师:据统计,1949年中国在工业技术和经济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水平的总差距,约为150-200年。在这种条件下,没有经历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中国,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吗?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吗?

生思考并作答,师归纳。

师:中国近代史实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后,虽然我国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等资本主义充分发展后再搞社会主义革命。以此导入新课。

高中历史教学中有效导入方法探析 篇10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导入方法;影片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对于历史课堂也是如此。选取合理的导入方法不仅能够使学生紧跟老师步伐,还能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接下来新知识的学习提供良好的氛围。为此,老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反思,不断完善自己的导入方法。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几种有效的导入方法

1.复习导入法

这种方法一般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师生共同回忆之前的知识,通过对旧知识的回忆引出新知识。一方面检查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自然地引导学生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用学生熟悉的知识引出新内容,让学生觉得理解不会很吃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辛亥革命的时候,如果老师直入主题,去讲解辛亥革命,学生可能会糊里糊涂,似懂非懂,但如果在讲解前能够安排一个环节,把前面的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以及维新变法的内容简单回忆梳理一下,学生可能就会对革命背景有所了解。

2.影片导入法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走进校园,给老师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对于高中历史的学习更是如此。老师在备课时搜索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历史影片,在开始新内容前先让学生观看,形象具体地展示将要学习的课堂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讲解南京大屠杀内容时,可以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历史纪录片,这样学生就会对课本上的内容理解更深刻。老师也可以适当插入一些课外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

3.设疑导入法

这种方法就是老师在开始新课前先向学生提出问题,并一步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然后再通过新知识逐步给出答案。比如,要讲解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时,老师可以先向学生提问“改革开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然后再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最后通过学习得出較全面的答案。

4.情境导入法

进入高中学习阶段,学习压力开始增大,每天面对的不是课本就是试题。如果老师在课前讲述一段学生熟悉的或者感兴趣的事情,为学生创设一段逼真的学习情境,无疑会吸引学生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当然这就需要老师在遵循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合理创设情境,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二、总结

每种导入方法都有其特点,老师要能够灵活应用,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方法,充分发挥其优势。老师要熟练把握不同的导入方式,避免画蛇添足,也要严格把握导入节奏。总之,教学导入这一门教学艺术还需要老师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反思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何成刚.历史课堂教学技能训练[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欧德良.高校历史专业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河池学院学报,2010.

上一篇:基于云技术的教学论文下一篇:德国企业的管理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