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案-21.历史转折(共8篇)
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案-21.历史转折 篇1
第21课 历史转折
【教学目标】
1. 识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及意义、工作中心的转移、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
2.培养学生利用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方法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工作重心转移的重要决定;
3.运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原理,分析和理解经济体制改革的各项措施。
【教学内容】
1.伟大的历史转折:
(1)背景:
①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的两年时间里,国民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人民生活没有得到改善;
②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2)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召开:
①内容: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实现了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国策。
②意义: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2.经济体制改革: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①经营方式的改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原则: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实行:1978年,开始在安徽、四川一些农村试点(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不久,在全国普遍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作用:仅几年时间,全国农业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了历史性的变革。
②行政机构的改变: 1983年,中央决定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③意义: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过去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弊端,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粮食产量连年大幅度提高,建国以来第一次真正解决了中国庞大人口的吃饭问题。随着后续配套改革措施的不断推出(如: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业;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自由流动等),使中国的农业和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变。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①全面展开:1984年以后;
②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③内容(采取的措施):管理体制上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所有制上,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分配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④意义: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企业有了竞争机制,增强了活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背景:
国内:改革遇到重重阻力。一是伴随着改革不可避免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社会现象,让一部分比较保守的人对改革的发展方向和前途产生了疑问,甚至有些人主张退回到过去的道路上去;二是初步的改革措施,已不能满足企业进一步发展的要求,特别是走向世界的要求,改革走入了瓶颈状态,必须深化改革,实现新的突破。
国际: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
可能性:改革开放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物质基础);邓小平南巡讲话,冲破思想束缚(思想基础)。
(2)过程
①理论提出: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讲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邓小平南巡讲话要点: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姓“资”姓“社”问题;提出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②目标确立: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共“十四大”主要内容:坚持两个不动摇: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加快两个步伐: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邓小平讲话的指导下,1992年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整个改革开放指明了新的方向。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把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③理论完善:
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作了规定: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和中心环节。
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
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坚持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道路。
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以上五种主要环节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1997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④基本建立:21世纪初,我国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确立。
(3)意义
①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新奇迹。
②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使人民生活从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并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迈进。
【教学重点】
1.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的伟大转折;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和作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解。
【热点试题】
1.为什么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战略决策是党和共和国历史的一次伟大转折? 2.比较十一届三中全会与遵义会议的相同之处? 3.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主要从哪些方面展开?主要内容是什么?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了怎样的作用?
4.什么是经济体制改革?其前提、实质和根本目的是什么?
5.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农业合作化前的农民个体经济有什么区别? 6.分析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中国搞市场经济会不会改姓?
【热点试题】
(2012年)39.材料二
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在中国第一次引入入股份制。这种筹资方式,开阔了国人视野并醋精了招商局的迅速壮大。此后十年间,中国的股份制企业增至20多家。《申报》评论:“招商局开其端,不数年间,风气为之大开,公司因之云集。”1877年,招商局收购美资旗昌轮船公司。据李鸿章估计:“创办招商局十余年来,中国商民得减价之益而水脚(水路运费)少入洋商之手者,奚止数千万。”此外,招商局还率先投资开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和中国通商银行等。招商局创造了历史上的第一次辉煌。(据虞和平等《招商局与中国现代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轮船招商局在促进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方面的积极作用。(6分)材料三
1979年,招商局在蛇口建立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工业区,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等口号,试行干部聘任制、用工合同制、退休保障制度等改革。许多改革措施在全国得到推广。招商局还创建了新中国第一家企业股份制银行招商银行和第一家企业股份制保险公司平安保险公司,组建了当今全球最大集装箱生产企业中集集团,从单一的航运企业迅速发展成综合性企业集团。到80年代末,招商局总资产达180多亿港元(70年代末仅为1.3亿港元),再一次创造了历史的辉煌。(据虞和平等《招商局与中国现代化》)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概括招商局创造“两次辉煌”的相似原因并予以说明。(12分)【答案】
(2)作用:引入股份制公司的组织形式,有利于吸引投资,促进民族企业的创建与发展,开创了近代航运业,抵制了外来侵略,维护了民族利益;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为近代工商业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
(3)相似原因及说明:
面对困难,求变求强:第一次,面对内忧外患的困境;第二次,面对“文革”导致国民经济的严重困境。(4分)
抓住机遇、促进发展:第一次,抓住工业革命和政府推动洋务运动的机遇;第二次,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的机遇。(4分)
大胆探索,改革创新:第一次引入股份制公司组织形式,筹资发展;第二次,大胆探索公司管理改革,推进制度化建设。(4分)【解析】
(2)关于招商局在中国早期经济现代化(近代化)过程中的作用,可以从材料二中的关键句,如“在中国第一次引入股份制„„此后十年间,中国的股份制企业增至20多家”、“中国商民得减价之益而水脚(水路运费)少入洋商之手”、“招商局还率先投资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和中国通商银行”等,进行一定的归纳总结。
(3)先弄清19世纪70年代招商局创建和1979年以来招商局新生的历史背景(洋务运动及改革开放的国内国际背景),分别从“困境”、“机遇”、“制度创新”等角度回答“两次辉煌”的原因。
(2011年)19.图6展现了四川人民“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这些创举直接得益于
图6 A.经济体制改革方针的确立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正式形成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共改革发展沿革历程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推动体制创新;B项是在1987年中共十三大;D 项是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C项是在2002年中共十六大。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2010年)18.图8是四川宁江机床厂的一则广告,发表在1979年6月25 日的《人民日报》上。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该报首次刊登推销产品的广告。这一现象的积极作用包括
①促进企业技术革新,提高企业产品质量 ②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实现中外合作生产 ③鼓励企业大胆探索,变革企业经营模式
④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②项只是图8所述的“现象”,而并非“积极作用”。
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案-21.历史转折 篇2
一、历史地图的定义与分类
( 一) 定义
著名的学者谭其骧先生有言: “历史好比演剧,地理就是舞台; 如果找不到舞台,哪里看到的戏剧! ”(2)由此可见,历史与地理的紧密关系,历史研究一定要放在特定的地理时空中去考察。《辞海》将历史地图解释为“专题地图之一。反映人类某一历史时期自然、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状况的地图。如历史事件的地点、历史时期疆域和政区、历史政治形势、国内外战争、民族迁徙、经济和文化发展等。”(3)
( 二) 分类
历史地图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本文以人教版和人民版历史教材的必修一为例进行探究,那么就将其根据政治史专题的特点分为政治类、军事类、对外关系类三种。
政治类: 主要有《西周分封示意图》、《秦朝疆域图》、《古希腊城邦分布示意图》等。
军事类:《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示意图》等。
对外关系类:《罗马扩张示意图》等。
二、历史地图在教材中的作用
( 一) 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把握
由于历史的“过去性”这一显著特征,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仅靠文字是远远不够的,他们需要对所学内容有一个整体直观的感知,历史地图则恰恰做到这一点。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对后世的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针对这一内容的讲解,教师就应该将历史地图合理的运用起来。通过《西周分封示意图》,学生不仅能够清晰的看出周武王对其同姓和异姓分封的不同之处,而且也更容易体会分封的深刻内涵,从而达到知识学习的目地。
( 二) 有助于学生形成历史的发展观
历史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它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历史地图可以“运用视觉手段来突出变化、扩展和收缩”、它能够“体现历史进程的连续性”。(4)仔细观察人教版历史教材必修一第54 页的《太平天国形式示意图》,关于黄河入海口在地图上标注了两条,分别是1855 年以前黄河注入黄海,1855 年以后黄河注入渤海。可能在众多的中学生的认知里一直以为黄河的入海口只有一条而且是没有经过变化的。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提供一些线索,以该幅地图为出发点,提出进一步的假设,长江是否也这样呢? 或者,除此之外,设问我国各地的地理名称或行政规划是否也同样经历了变化。最后经过这一系列的问题来加强学生对纵向知识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历史发展观。
三、教材选用的历史地图中产生的一些问题
历史教科书由专家精心编制而成,具有极高的学习价值。然而,笔者探究学习中不可避免的发现了一些不太完美的地方。关于《秦朝疆域图》,个人认为人民版的历史地图更为全面一些,它不仅将疆域图清晰的展现出来,而且也将疆域的接壤地区标注出来。这种呈现方式不仅让学生了解秦的疆域及秦统一前的六国分布,而且也能够了解秦朝以外的世界,这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也有利于学生的空间思维想象。
再者,人教版必修一第27 页的《罗马扩张示意图》同样也有问题,罗马的扩张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分别用不同的颜色标注出来,十分清晰明了。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地图的各个地区的名称却是不统一的,比如在欧洲的西部和北部,它用日耳曼人、斯拉夫人这两种人种的概念来等同于西班牙、意大利等地区名称,这就容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极大的误解,以为日耳曼人和斯拉夫人是地区的名称。
四、选用的历史地图中较为优秀的方面
( 一) 人民版必修一第51 页的《武昌起义后宣布独立的省份图( 1911) 》运用十分合理。武昌起义在中国近代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此次起义之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1 月下旬,全国有十几个省区宣布脱离清政府而独立,清朝统治者土崩瓦解。而该幅图也用红色清晰地标示出确切的独立省份,使得学习者在学习时能够清晰的观察到当时独立的省份主要在南方,而在北方却寥寥无几。由此观察到的结果更有利于学生理解袁世凯之所以成为临时大总统的原因。
( 二) 人民版必修一第68 页《中国民族分布图》全面的将我国民族的多元化呈现出来,学生在学习时可以清楚的了解各个民族的区域分布及所占区域的大小,同时也更容易理解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伟大意义。
总之,本文选取两种版本的历史教材为例,分别从其定义、分类、作用、及其运用中的优缺点一一来加以探究,其目的并不是比较孰好孰坏,而是旨在从中发现问题、最终达到服务学生的目地。
参考文献
[1]郑樵.通志总序.图谱略[M].北京:中华书局,1987.
[2]葛剑雄.看版图学中国历史[M].北京:星球地图出版社.
[3]夏征农.辞海(上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407.
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案-21.历史转折 篇3
问题一:忽视背景知识,呈现时机失当
有些学习思考的问题本身创意很好,但由于忽视了学生的历史知识背景,使学生在学习中难于解决,有的甚至一头雾水,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例1:都铎王朝的伊丽莎白女王被誉为“光荣女王”;当今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品行端庄,也深受人民爱戴。试问:她俩在英国政治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和所拥有的权力有什么不同?(必修第一册专题七第1课“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这一问题要求通过对两位英国女王的比较,深刻把握英国政治制度的变革,创意很好。但是由于学生没有系统了解英国历史,现有的中学教材体系中也没有介绍都铎王朝和伊丽莎白女王,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一般是无法比较两位女王的。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介绍都铎王朝和伊丽莎白,则教学时间不允许。因此,这一问题最好略作修改,移作课外探究学习的内容:
“当今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品行端庄,深受人民爱戴。英国历史上还有一位伊丽莎白女王被誉为‘光荣女王,试搜集相关资料,比较她俩在英国政治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和所拥有的权力有什么不同?”
例2: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曾经用这样的话形容秦代的皇帝制度:“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后来的历朝皇帝制度是不是继承了这一特点?为什么?(必修第一册专题一第3课“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和强化”)
这一问题要求从《史记》的记叙中概括出秦朝皇帝制度的特点,训练学生从史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并通过比较概括皇帝制度的继承和演变,提高概括和比较能力。这一问题对于学生形成宏观历史视野有积极的作用,但解决这一问题不仅要求有文言史料的初步识读能力,而且对历代皇帝制度的基本情况要有所了解,由于还没有学过秦以后皇帝制度的情况,知识储备不足(即使初中历史课程的理想化状态下仍是这样,因为初中课程标准在文明史框架下,对历代皇帝制度介绍并不多),要判断“是不是继承了这一特点”存在知识和思维障碍。因此,这一问题最好能在“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学了之后再呈现,起到学习内容的总结和归纳作用。
例3:为什么说20世纪90年代初是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一个关键时期?(必修第三册专题四第3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这一问题的作用是让学生知道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的背景,从而理解这两个事件在邓小平理论形成中的地位。经教师引导,学生可以回忆起必修第一册中20世纪90年代初期苏东剧变的情况,但是邓小平南方谈话还有重要的国内背景(可能比国际背景更重要),如果忽略显然不妥,而国内背景涉及到1989年政治风波,教科书一般不予涉及,如果提及这一事件,来龙去脉解释起来很复杂,加重历史学习的难度。因此,这一“学习思考”不如删去,课文对南方谈话的背景叙述比较简明,不宜增加头绪。
问题二:理论色彩太强,问题过于宏大
理论色彩强,涉及历史概念多,是人民版必修教材的一个突出问题,不少专家和一线教师已有论述,这个问题也同样反映在“学习思考”的设计中。
例4:恩格斯说:在新的设防城市的周围屹立着高峻的城墙并非无故,它们的壕沟深陷为氏族制度的墓穴,而它们的城楼已经耸入文明时代了。读恩格斯的话,应当怎样理解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城址与早期国家的关系?(必修第一册专题一第1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恩格斯的话理论和思辨色彩很强,即使是历史教师理解起来也不容易,学生尤其如此。这段材料中,氏族制度、早期国家、文明时代三个概念,都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清楚的,在本节学习内容中,“‘王的出现和‘帝的传说”一部分仅作为早期政治制度的背景介绍,只要一般性了解即可,如果展开说明,显然会偏离本课学习的重点。
例5:买办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必修第二册专题二第1课“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买办在民族工业兴起过程中的作用确实十分重要,但“买办”是个专业性较强的历史术语,学术界对其作用也存在着不同的定位。在课文不可能进一步介绍的情况下,要求先解决“买办”这一复杂的历史概念,显然增加了学习难度。
例6:你觉得当代阻碍“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主要障碍是什么?(必修第一册专题八第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例7:市场经济是人类理想的发展模式吗?(必修第二册专题六第4课“战后的西欧与日本”)
例6和例7所涉及的两个问题都非常复杂,不是学生一般的学习活动所能解决。例7中涉及市场经济的问题,我们国家对其认识有一个变化的过程,从原来否定市场经济到邓小平南方谈话肯定市场经济的作用,在中共十四大中把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也采用了市场经济体制,因此,就目前来说市场经济是较理想的发展模式。但如果就整个人类历史来说,这一问题就复杂了,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生产力水平,市场经济的适应性各不相同(譬如:市场经济在古代社会中是否最理想呢?)。笔者以为,类似这么宏大的问题均不宜作为学习思考的问题。
问题三:缺乏史料支撑,问题背景复杂
例8:有人认为《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是新的“二十一条”,你同意吗?(必修第二册专题二第2课“民国年间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这一问题的本意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思考”理解:外国资本主义特别是美国资本的侵略是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步入困境的重要原因。但问题在于:1、前文只简略提及“二十一条”,并没有介绍其内容与影响,必修第一册中也没有相关的内容,所以学生对“二十一条”了解并不多;2、学生也不知道《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具体内容,只能从课文中摘引一些结论性的语句解决问题(课文对《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叙述了两点,一是说“国民政府先后与美国签订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等一系列新的不平等条约”;二是“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美国对中国的资本输出至少在60亿美元以上,约占各国在华资本总额的80%,几乎垄断了中国的资本市场”。总的来说都属于结论性叙述)。因此,这一问题未充分重视学生的背景知识,设计上也有违“论从史出”的原则,对学生历史意识的养成是不利的。我觉得这一“学习思考”应该引入相应的史料加以完善: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规定中美双方船舶可以自由通过彼方领土,“不得课以任何过境税”,思考这一规定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有何影响?为什么?
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学会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事件的作用或影响。
例9:你认为“思想者”在想什么?(必修第三册专题八第2课“碰撞与冲突”)
例9虽然有图片资料,但如果不结合罗丹创作的背景是不易解决的。其实,本专题中有成功的典范,第四课设计了一个类似的问题:“请谈谈你对毕加索《格尔尼卡》的理解”。由于课文中较详细地介绍了毕加索创作的背景,有了背景史实的支撑,学生思考问题就有了方向,而“‘思考者在想什么”的问题显然缺乏对创作背景的介绍。
例10:按照经济史学家安古斯·麦迪森的测算,在1700~1820年间,中国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GDP中所占的比重从3.1%提高到了32.4%,年增长率达0.85%;而整个欧洲的GDP在世界GDP中所占的比重仅从23.3%提高到了26.6%,年增长率为0.21%。如果这一测算基本符合史实,那么为什么中国在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下,没有实现工业化呢?(必修第二册专题五第1课“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
这一问题提供了史料,但是18~19世纪中国经济为什么没有实现工业化,所涉及的问题背景太过复杂,不能通过简单的思辨所能解决。笔者觉得讨论这种过于宏大的问题容易滋长“清谈”之风(这是我对现在不少历史课堂中流行的“探究”、“讨论”、“辩论”的感触,本文主要讨论人民版的“学习思考”,暂不展开论述)。类似的问题还有:
例11:美国的盖洛普公司在1982年、1993年、1997年、1999年进行了4次民意调查,其结果均显示,坚信“上帝造人”的美国成年人的比例,不低于受访者的44%。只有12%的人相信人类由其他动物进化而来。你认为科学和教育都很发达的美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人排斥进化论?(必修第三册专题七第2课“追寻生命的起源”)
美国人对进化论的看法问题有其复杂的社会历史背景。且不说达尔文本人都认为他的进化论丢失了两个“关键的环节”,信仰问题不是认知问题,全世界任何地区的宗教信仰都是很复杂的,这一设计把“信仰”问题纳入“认知”领域让学生“思考”,是不恰当的。
问题四:思维含量太低,设问意义不大
例12:战国时期,有西门豹开发水利的故事。你知道这一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吗?(必修第二册专题一第1课“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西门豹治邺反映了古代水利建设的一些特点,但如果仅仅是 “发生的地方”,就没有什么思维含量,不需要怎么“思考”,对理解水利建设也没有更大的意义。应该修改问题,使之更具思维含量:
“请查阅西门豹治水的故事,思考西门豹治邺反映了他的哪些品质?他的水利开发对魏国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例13:中国改革开放步入新阶段的标志是什么?(必修第二册专题三第3课“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这个问题也没有“思考”的空间,因为课文明确写道:“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为标志,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阶段。”如果要设置“学习思考”,应调整为:“为什么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除上述问题外,还有其他一些技术上的问题,譬如:有些课文“学习思考”太过密集,三册教科书共有“学习思考”问题246个,平均每课近3个,但多的课有5~6个(必修第三册专题六第4课),问题过于密集,就与教学时间冲突;有些问题设问用词值得推敲等。
当然,教科书中不少“学习思考”的设计意图是摆脱过于机械的问题形式,为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提供一方自由翱翔的天空,但由于许多中学历史教师还没有完全摆脱“标准答案情结”,还不能适应开放性较强的问题,结果,这些问题成了历史教学中的“问题”。从教科书编写的角度说,有些开放性强的问题可以结合“材料阅读与思考”栏目进行深化拓展,甚至可以考虑设置“课后探究”栏目;从历史教师的角度看,需要进一步更新历史课程和教学观念,摆脱“标准答案情结”,真正把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人文精神作为历史教育的核心目标,创造性地使用历史教科书。
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案-21.历史转折 篇4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通史概要:
中国古代史始于170万年前,止于1840年鸦片战争前,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历史。
距今约170万年前,中国就有人类居住,进入原始社会。公元前21世纪,中国进入奴隶社会,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经过商朝的发展,西周时期,我国的奴隶社会进入繁荣阶段。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变革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
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和多民族中央集权和封建国家,并开创了一系列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汉代封建制度得到进一步巩固。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政权分立与民族大融合时期。隋朝统一结束长期分裂割据,隋唐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呈现繁荣的局面,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制度有新的建树。五代辽宋夏金元,中国的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明清之际,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日益加强,中国封建社会渐趋衰落。
初中新课标中和本章内容相关联的内容主要在七年级(上)、(下)册。初中新课标简单涉及本章内容相关联的内容有:世袭制,商鞅变法,秦朝的皇帝制、郡县制和秦朝的疆域,西汉王国问题的解决,元朝的行省制度,清朝的内阁、六部、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军机处;初中新课标没有涉及但高中新课标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如下:西周的宗法制,秦朝的中央政权组织和地方政治制度,魏晋南北朝时的政治制度,隋唐时的三省六部制,宋朝的政治制度,明朝的废丞相设三司、设内阁,清朝君主专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课标要求: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早期国家的出现与特征,夏商时期的政治制度,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及作用,西周宗法制的内容、特点及其深远影响,西周的礼乐文化。
(2)、过程与方法:学会分析图表,史料解读,问题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到我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形成了以宗法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体系。
教学课时:
1、5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
难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建议:
(1)、中国早期社会的年代较为久远,对大多数高一学生而言相对陌生,一些概念较为模糊。建议在导入中回忆初中时原始社会的基本情况,适当介绍夏商周更替概况,以利于学生对新课的理解。如对西周代商的历史更替的交代,可以更好地解释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的背景。
(2)、本课讲述了古代中国早期阶段的政治制度,主要叙述早期国家的出现与特征、夏商政治文化以及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与礼乐秩序。其中重点是分封制与宗法制。应讲清分封制的起止时间、目的、内容、影响和破坏;宗法
制要讲清内容、特点和深远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文字、图片、图表等资料,运用以史料分析,看图论史等方法,帮助学生更形象更准确地理解历史概念的含义,以避免单纯地用概念来解释概念。
(3)、本课主要讲述夏商周的政治制度的同时兼及重大政治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如在叙述夏商周政治制度时,提到夏禹、夏启、商汤、纣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公、召公、微子等历史人物;武王伐纣等重要历史事件。对于这些事件、人物可以有选择地简单介绍,以增强趣味性。但重点应放在叙述和解释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上。
(4)、本课各部分包括课前提示、正文、“学习思考”、“资料卡片”、“知识链接”等阅读材料、图、表以及课后的“自我测评”、“材料阅读与思考”,都是本课的有机组成部分。各部分相互补充,相互启发,可以有效地起到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的促进作用。比如可以用商代青铜方鼎的图启发学生更形象地理解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而且引起他们对学习历史的兴趣;用课文中第一个“学习思考”,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用课文中第二个“资料卡片”,能更清晰的了解西周分封诸侯的情况。在讲授本课时,有些课文的底注也不应忽略。如“封建”的注文实际上注释了一种学术观点:课本是主张战国封建说的,因此指出西周的“封建”只不过是“分封诸侯国”,而并非中国封建社会的开始。本课和本模块其他各课的有机联系,也应该在讲授时注意。如本课提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已经破坏,这就给秦始皇废分封行郡县作了铺垫。
(5)、可以通过解决课后的“自我测评”、“材料阅读与思考”作为小结,总体概括,使本节知识结构完整、系统。
二、走向“大一统”和秦汉政治
课标要求:
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秦统一六国与秦朝疆域,秦汉中央官制的构成和特点,郡县两级制,焚书坑儒和挟书律。
(2)、过程与方法:阅读历史材料和从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秦朝统一在中国历史上重大进步作用,培养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情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长时期的特点,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教学课时:
1、5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三要素:皇帝制度的确立,地方上推行郡县制,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一套完整的官僚体系)
难点:秦朝创建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建议:
(1)、本课内容丰富、充实而课时较紧张,因此在整体设计本课教学过程和课时分配上,都应突出重点,详略得当。“海内为郡县”和“秦汉时期的官僚机构”两目是教学重点。正确区分“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两个概念:“君主专制”指的是国家政权的主宰和中央决策方式,即皇权至上、皇帝独裁;“中央集权”指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中央控制地方、地方服从中央。
(2)、第一目“六王毕、四海一”,主要讲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及其后继续开疆拓土的情况。一是北伐匈奴,收复河套地区;二是南征百越,统一岭南地区;三是将西南夷纳入版图,秦王朝在这些新征服地区设置郡县进行行政管理,并兴修水利工程和交通路线,发展经济,加强边境与内地的联系,巩固统一。数学中应充分利用课本中的秦朝的疆域图来讲解秦朝开疆拓土的情况。
(3)、第二目“海内为郡县”,介绍了秦朝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的确立及其主要特征。首先应指出郡县的出现并不是从秦朝开始,而是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出现。关于分封与郡县之争只要了解两派的代表人物即可,重在引导学生探讨为何李斯的主张和郡县制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郡县制与分封制比较,主要判别有两点:一是直属中央,二是长官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这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汉初在地方实行分封与郡县并行,到汉武帝时削除地方割据,使“大一统”政体更为巩固。
(4)、第三目“秦汉时期的官僚机构”,讲述秦王朝中央政权组织的构成及其职能。教材对于秦朝的中央官制采用了“三公九卿”的说法,要求学生掌握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和主要职能,至于九卿及其主要职能不要求学生完全掌握,能大概了解即可。朝议制度是秦王朝政治的一大特色,既要指出其可集思广益的好处,也要点明其局限性。
(5)、第四目“挟书律”,主要讲述秦王朝实行思想专制的情况。秦王朝的思想专制措施主要有两条:一是焚书坑儒,二是挟书律。要点明秦朝实行焚书坑儒与挟书律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思想上的统一来达到政治上巩固统治的需要。教学中可结合教材中的“学习思考”:如何评价秦朝的“挟书律”?来分析挟书律的实质,根本目的及其作用。
三、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课标要求:
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有关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体制的基本知识,了解中国古代从秦王朝到清王朝政治制度演变和史实,认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脉络,初步培养汲取历史经验和应用于现代政治建设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各项措施,理解历史概念,并逐步总结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引导学生重视图示、引文等材料,在对历史材料的研读和分析中,初步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它的发展轨迹。这一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但也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形成了阻碍。
教学课时:2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难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及对重要历史概念的理解。
教学建议:
(1)、本节教材的课标要求是列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关于政治制度涉及面较广,教材讲述的五方面内容主要是体现中国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进与强化。内容丰富,充实因而课时较紧,因此在整体设计本课教学过程和课时分配上都应突出重点,详略得当。
(2)、第一目“法令出一”,讲述的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即皇帝制度,要求学生掌握皇帝制度的由来及其特征。可结合课本“学习思考”中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记》中的内容来加深对皇帝制度特征的理解。
(3)、第二目“君权与相权”,通过历代削弱、分散相权来说明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汉武帝削弱相权主要举措有两种:一是频繁换相,二是用中朝来架空外朝权力。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以及召集政事堂会议,实际起到了分散相权的作用。到了宋代通过设置中书门下以及增设参知政事等方式进一步分割相权。到明初正式废丞相。
(4)、第三目“中国古代的监察体制”,主要讲述中国历代监察体制的演变,要使学生明确中国古代的监察体制也是服务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监察制度发展走向健全正体现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和强化。
(5)、第四目“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讲述中国古代三种主要的选官制度即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对于世官制与察举制可作一般了解,重点应放在科举制的讲述上,应讲清科举制最初实行的进步性。到明清实行八股取士,科举才成为了人们思想发展的桎梏,其消极性日益显现。引导学生辩证地、历史地来分析评价历史事物。
(6)、第五目“行省的设置”,主要讲述中国古代地方行政设置的演变,要给学生理清从秦汉→唐→宋→元→明→清历代地方行政设置演变情况,关键是突出元朝行省设置的重大影响,同时还需指出中国古代地方行政设置和调整变化是服务于中央集权的需要。
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课标要求:
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明初废丞相,权分六部;内阁制度的形成及其演变;清初政治制度的变化;军机处的设置以及密折奏事制度;清朝的边疆政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腐朽。
(2)、过程与方法:史料研习,历史比较,问题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既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中国皇权的高度集中是地主阶级政治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封建社会步入晚期最后“辉煌”的折射。教学课时:2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难点: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
教学建议:
(1)、本节主要讲述明清时期中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空前强化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明初废丞相权分六部,之后设立内阁使大权进一步落入皇帝手中,到清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这也是中国封建社会衰落的重要表现。君主专制的加强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是本课需探究的主要问题之一,也是本课的重点难点所在,教师因予充分重视。
(2)、第一目“内阁制度的形成”,主要讲述体现明代君主专制政治体制加强的两个方面,即丞相制度的废除与内阁制度的设立。可结合课本“学习思考”中的问题分析明初朱元璋为何废丞相,而废丞相又是内阁设立的原因。注意两个区分:一是明代内阁与近代西方内阁的比较,需要补充材料;二是内阁制与丞相制的比较,可引导学生讨论。
(3)、第二目“军机处”,主要叙述清朝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强化的情况。军机处的设置使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可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说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是中国封建社会衰落的重要表现?
(4)、第三目“清朝的边疆政策”,主要讲述清朝的边疆政策及其管辖边疆的措施,这部分内容从表面上看与整个教材内容不协调,但实际并不是为了单纯叙述清朝边疆政策,而是讲述清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清朝在边远的蒙古、新疆、西藏以及西南地区都能有效管辖,正说明了中央集权的加强。
(5)、第四目“近代化浪潮与清末政治”,主要讲述清末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腐朽败落。本部分重点应放在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可组织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时代、不同角度分析评价。它在初建时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积极作用占主导地位。到封建社会晚期,消极作用则占据主导地位,可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来分析。
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通史概要:
中国近代史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止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它是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社会进步,坚持反帝反封建斗争,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后,西方列强又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不断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秩序完全形成。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还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空前的灾难。
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前仆后继,进行了顽强不屈的反侵略斗争。在列强一次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中,广大爱国官兵浴血奋战;从三元里抗英到义和团运动,广大人民群众也肩负起抗击外来侵略的历史使命;最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了伟大的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课标要求:
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识记鸦片战争的经过、《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内容、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危害、八国联军入侵概况、《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影响、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运用不平等条约的具体内容,归纳外国列强侵华的共同特点,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概括列强侵华程度不断升级情况,促使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
(2)、过程与方法:研读史料,提炼观点;问题探究;历史事件的比较;课堂讨论,问题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东西方发展的差异,带来西方列强疯狂的对华侵略,中国不仅失去了独立发展的环境,反而逐步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市场,说明落后就要挨打。殖民扩张带来了很大危害,其恶果至今尚未根除。教学课时:2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鸦片战争与中英《南京条约》;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
难点:鸦片战争的影响和列强侵华程度是如何不断加剧的?
教学建议
(1)、建议用视频材料导入新课,摘录鸦片战争相关视频资料;也可以复习初中知识导入,通过设问,复习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等有关内容,导入新课;还可以联系现实导入,由台湾问题,引出台湾被日本五十年殖民统治的危害,导入新课。
(2)、第一目“国门洞开”,侧重讲述列强的军事侵华,主要讲述三方面内容:即列强打开中国国门的原因、过程及影响。
列强打开中国国门的原因,教材讲述了两个方面,即世界形势与中国形势,教材内容十分概括,教师应补充适当的材料来说明十九世纪中期之前欧美资本主义迅速崛起,而中国此时正值封建社会末期,国力衰弱,危机四伏。揭示
出列强侵华的必然性与可能性。
列强打开中国国门的经过,首先应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知识链接”1840—1900年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简表,对这一时期列强侵华有一个完整的了解。对于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重点应放在《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内容讲解上,至于战争的具体过程,可结合视频材料,通过投影播放让学生大概了解即可。
列强打开中国国门的影响,可先让学生阅读然后再归纳,既要了解具体的危害,又要总体归纳为“中国主权遭践踏,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对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概念要给学生作必要的解释,防止形成错误认识,另外还可启发学生思考,列强的侵华对中国有没有积极的影响?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评价历史事物的能力和发散思维的养成。
(3)、第二目“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侧重讲述列强的政治侵华,本目内容不是重点,只需按教材讲清列强掀起瓜分狂潮的原因、大概过程及危害,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原因、目的、内容、影响,无须过多展开。
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课标要求:
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斗争的事迹:三元里抗英、左宗堂收复新疆、黄海海战和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概括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分为政府官兵英勇抵抗和广大人民自发组织两大类。总结出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是近代列强未能把中国变成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2)、过程与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分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学习手段、方法和形式多样化与现代化,并鼓励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弘扬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深刻理解维护国家主权的重要性,形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黄海海战与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
难点:义和团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
教学建议:
(1)、近代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史实很多,课本按时间顺序讲述了四个子目,这些只是近代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斗争中的几个典型,可鼓励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再列举这方面的史实,并将其概括为政府官兵英勇抵抗:左宗堂收复新疆、黄海海战??;人民大众自发组织起来抗击外敌入侵:三元里抗英、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正是这些斗争才使近代列强不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2)、本节内容重在宏观把握,对于每一件中国军民抗击外来入侵的斗争事迹按教材讲述即可,无须展开,亦可引导学生自己阅读。掌握基本史实:“三元里抗英”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的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左宗堂收复新疆”是清朝政府官兵收复国土而作的积极努力;“黄海海线和反割台斗争”表现了政府官兵,人民群众为维护国家主权,视死如归的牺牲精神;“义和团反帝运动”谱写了广大农民群众高举反帝大旗与列强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壮丽诗篇。
三、伟大的抗日战争
课标要求:
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在回忆初中所学相关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教材所提供的文字和图片资料,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在抗战期间所犯下的滔天罪行。认识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包括抗日救亡和全民族抗战两个阶段,理解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性,总结出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其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历史地位。
(2)、过程与方法:情景再现、问题探究、对照比较和分析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极大的灾难,中国人民的抗战是“民族抗战”。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激发民族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树立强国之志的人文意识。
教学课时:
1、5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原因、表现及其结果。阐述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难点:理解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地位。
教学建议
(1)、导入:图片或视频导入,选取相关资料,导入新课;或复习导入,提问上节问题,导入新课;或讨论导入,讨论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特点,导入新课;或联系实际导入,摘取近年来日本政府对待战争问题所持态度的材料,导入新课。
(2)、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对于这一段历史,高一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了解,教学中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重在分析探讨全民族团结抗争的重要性以及抗日战争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3)、第一目“侵华日军的罪行”,主要讲述日本侵华的原因、过程、暴行以及日本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日本侵华的原因可从日本、中国两方面来分析,揭示其主要原因。侵华过程以七七事变为界,分为局部侵华和全面侵华两大阶段,具体过程可让学生阅读。日军的暴行可通过视频播放南京大屠杀来增强感染力,激发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残暴行径的痛恨。本目讲完可通过课本上的“学习思考”来归纳日军在侵华期间犯下的罪行。
(4)、第二目“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是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第一阶段的内容。可先向学生简单交待抗日救亡运动的背景及主要内容,理解它是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由于国民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中国各界为维护国家主权抵抗日本侵略的爱国行为,包括武装抵抗、经济抵制、学生运动等。
(5)、第三目“全民族的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第二阶段的内容。主要讲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及其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国共两党在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情况。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应肯定其应有的地位,也应给学生指出其不足之处。中共的敌后战场坚持全面抗战,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成为抗战主战场,理解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全民族抗战最后胜利的中流砥柱。
(6)、第四目“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主要讲述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过程及意义,教学中重点应放在抗战胜利的原因及意义的分析上。可通过课本“知识链接”、“知料卡片”以及“史学争鸣”的阅读,引导学生来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对于抗日战争的伟大意义可从在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中的历史地位以及中国的抗日战争对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做出的重大贡献两大方面来分析。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通史概要:
初中时,学生已学习了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等内容。在学习本专题内容前,可以引导学生先回顾初中的相关知识,如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天京变乱、《天朝田亩制度》、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五四运动、中共的诞生、国民大革命、南昌起义、土地改革、长征、解放战争的胜利等,让学生有总体认识。
本专题主要讲述了面对民族危机的加深,为了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各阶级进行了一系列探索:(1)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介绍了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发展及失败的经过;《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前期和后期分别颁布的纲领性文件;(2)资产阶级——辛亥革命,介绍了辛亥革命的爆发、中华民国的建立及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3)无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也有资产阶级的参加与合作),介绍了五四运动、中共的诞生、国民大革命、武装起义、土地改革、长征、遵义会议、解放战争及其胜利。
一、太平天国运动
课标要求: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能力:
①、识记:拜上帝教的创立、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天京定都、北伐、西征、东征、《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和意义、天京事变、后期防御战。
②、理解:太平天国迅速发展的原因、《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
③、运用:探究太平天国兴起和失败的必然原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异同,培养阅读历史文献并运用已学知识观察历史现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分析和比较太平天国运动与以往农民战争的区别,了解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社会进入新的阶段时所表现出来的新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发展、失败,学会感知、认识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探求历史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从而理解和掌握历史。通过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初步学会查找史料、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以及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学会主动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认识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和失败有一定的必然性;认识太平天国运动与近代民主革命的关系;理解农民领袖在近代化冲击下观念转变及其对后人继续探索道路的借鉴意义;认识到农民必须在先进的力量组织领导下和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参加民主革命和建设,才能恰当地发挥农民的力量。通过历史的学习,学会关注中国农民问题,认识到农民问题是中国社会的基本问题之一。
重点难点:
重点: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天朝田亩制度》
难点:《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通过太平天国运动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建议:
(1)、首先让学生归纳出本课时主线——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发展、失败。主要包括了三个方面内容:第一,鸦片战争后,社会矛盾空前激化,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太平天国运动在洪秀全领导下迅速兴起,定都天京,取得西征和东征的胜利,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第二,太平天国运动先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由于阶级和
环境的局限性,两者都没有实现,但都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尤其是后者,它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第三,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内部矛盾激化,导致天京变乱发生,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力量,最终导致失败。
(2)、关于《天朝田亩制度》,从两个方面学习:第一,从原则、办法、目的三点掌握其内容;第二,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从革命性、局限性两点评价《天朝田亩制度》,认识其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具有革命性,但是它所制定的平分土地的办法并不切合实际,具有空想性。
(3)、太平天国后期斗争的线索:天京变乱,由盛而衰;中外敌人,联合镇压;天京陷落,标志失败。对于这段知识,只需依据教材处理即可,注意增加一些历史图片和文字资料,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4)、引导学生从太平天国运动发动群众的落后方式、革命纲领的空想性以及天京变乱可悲之处等分析这场革命运动的失败原因。使同学们最终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决定的;
(5)、引导学生结合课本相关史实,多角度探究、讨论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和作用。
二、辛亥革命
课标要求:
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识记:兴中会、同盟会、黄花岗起义、保路运动、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的过程、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②、理解:辛亥革命发生有着极其复杂的原因,涵盖古今中外、主客偶必、政经思文等多种因素,引导学生学会从多种角度驾驭重大历史事件的背景。南京临时政府,从人员构成、政体设置、纪元与国旗、宪法等都彰显其真正资产阶级政府的特色。从各种因素分析辛亥革命的失败是必然的,给出对重大历史事件如何评价的操作思路。
③、运用:就社会性质、政权转移、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变革、社会意识进步与风俗习惯变迁,对辛亥革命前后进行比较和思考。通过举行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的辩论赛,培养学生搜集史料和从多角度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开展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的辩论赛,教师提供思路,学生自己操作,在辩论中,畅所欲言,言之有理,但要注意理在何处;求同存异,不追求意见的最终统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辛亥革命推翻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打开了中国社会进步的闸门,是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一次巨变。辛亥烈士的鲜血、孙中山愈挫愈奋的精神,是人生观教育的极好教材。
重点难点:
重点:武昌起义爆发原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难点: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资产阶级软弱性和妥协性在辛亥革命中的表现及其原因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建议:
(1)、结合教材分析辛亥革命爆发的时代背景,让学生归纳辛亥革命取得成功的因素,如群众基础、起义前的准备、客观方面的有利条件等等。关于武昌起义的爆发,可以放映一段相关的影视资料,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充分利
用教材中“武昌起义后宣布独立的省份图”,使学生明白清王朝土崩瓦解的含义。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要引用重要条文,归纳其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议会内阁、总理负责、总统象征的具体内涵,使学生真切感受这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对民主共和的热切追求。
(3)、关于辛亥革命历史功绩的分析,需要论从史出,通过具体的历史史实分析。
(4)、辛亥革命的成败及其评价很易搞成生硬的一言堂形式,可以从多种角度把学生思维调动起来。比如通过介绍学术争鸣,有辛亥革命胜利说、失败说和有胜有败说,让学生查阅资料、分组协作开展一次评价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的辩论赛。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
课标要求:
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概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识记: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诞生、民主革命纲领制定、国民党一大、国民革命运动兴起、北伐战争、大革命的失败、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土地革命、红军长征、遵义会议、人民解放战争、土地改革、国民政府的覆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②、理解:认识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发展的重大意义;归纳、比较和分析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阶段的土地政策;中共取得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③、运用:以比较五四运动和辛亥革命的异同为切入点,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培养分析和比较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在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上的不同态度和措施的对比,培养分析和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认识五四运动历史意义与中共诞生的伟大意义;结合史实及教材上的图片,理解大革命性质及经验教训;结合教材,通过对史实分析、比较,找出中共为什么能领导革命走向胜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国情,加深对中共性质、历史使命的理解,深化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感情。通过对土地革命、土地改革等对中国革命的影响的分析,认识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人。从中共成长历程和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斗争中学习积极进取精神和追求真理的作风。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综合分析,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这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重点难点:
重点: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熟历程、国共合作、北伐战争、遵义会议。
难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建议:
(1)、从总体上认识:本课教材从五四运动及中共成立、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武装起义和土地革命、解放战争几个方面介绍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曲折发展的历程。在具体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适当补充有关图片、影视资料,增加学生对这一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感性认识。
(2)、五四运动可利用的历史照片、影视资料较多,在教法设计上回旋余地较大,教师的教学语言应把握历史感。
如关于五四运动的过程,可让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内容,还可借助影片,不必太多展开,学生掌握前后两个阶段特点即可。关于五四运动的意义,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其性质和那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精神,强调“开端”两字。
(3)、关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部分内容,可利用的历史照片、电影、电视图像资料也很多,教师可以放映电影《开天辟地》某些片段。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背景,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五四运动爆发背景和五四运动历史意义的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经济基础、思想基础、阶级基础和组织基础等。
(4)、关于“国民革命”一目,只需讲清教材具体史实,关于失败的原因,首先要求学生正确理解“失败”的含义,然后从客观、主观两方面依次总结失败原因。
(5)、关于“‘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一目的教学,由大革命失败的教训,引出中共的武装起义——南昌起义和湘赣边秋收起义,对之加以概述,并结合教材中“资料卡片”,引导学生分析两次起义失败的教训,由此引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6)、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一目中,对比抗战胜利后人民的愿望与蒋介石集团的行动,突出蒋介石集团的反动本质。将解放战争过程分为四个阶段:1945年8月至1946年夏,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而斗争;从1946年夏至1947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和粉碎国民党进攻;1947年6月至1949年1月,战略反攻和战略决战的胜利;1949年1月至1949年10月,解放战争胜利。在阐述战争过程中运用地图或制作多媒体课件,反映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的形势。
(7)、引导学生回忆中国近代史中各阶层对中国道路的探索的情况,从而得出结论: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中共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历史的选择。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通史概要:
本专题主要讲述新中国成立以后的50多年来,中国政治建设的基本历程和争取祖国统一的基本方略和实践。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奠定了中国政治建设的基石。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是政治建设从起步、发展、遭受重大挫折,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政治建设不断发展和健全的过程。具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爆发前,中国政治建设取得初步发展;
二、在“文化大革命”中,中国政治建设被严重破坏,政治建设的历程完全中断;
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政治改革和建设逐步进入制度化、程序化的发展轨道,确立起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目标。与政治建设发展的同时,中国政府在完成统一大业的历程中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课标要求:
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色。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识记:七届二中全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新中国的首都、国旗、国歌;开国大典;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5个民族区域自治区。
②、理解:中央人民政府的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过程与方法: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可事先拟好专题,自由组合并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主动发表意见,并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予以及时而恰当的评价。选取优秀影片片段或有代表性的图片等各类资料,运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历史画面,增强感性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学习,初步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是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国家政权。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充分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愿望,是中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社会主义类型宪法。体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党和国家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政策之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
重点:新中国的成立,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诞生,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难点: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性质,如何正确认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色。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回忆南京国民政府的覆灭,中共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引出问题:中共即将筹建的新中国会采取何种政权组织形式呢?从而导入课题“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2)、对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目内容,有条件可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加强教学活动的直观性:①可播放《渡江战役》部分片段,让学生回忆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覆灭、人民解放战争已在全国范围内取得基本胜利等史实,以便顺利过渡到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②适当增补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的相关内容,就新中国的性质、各阶级在新政权中的地位、内政外交的基本政策等作简要介绍,并请学生讨论此文的重要意义。亦可把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作为材料发给学生,引导学生就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概括、评述,培养学生研读史料的能力;③播放《开国大典》的录像片或电影片段,让学生在历史的“再现”体验中,增进爱国主义情感。
(3)、对于“开创政治建设新阶段”一目教学,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①、适当增补建国初期,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相关史料,为讲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做好知识铺垫,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民主政治作为上层建筑,必定要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②、结合课文材料中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相关条款并依据教学实际进行适当增补,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政治制度、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等;就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找出其所体现出的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引导学生就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谈谈其颁布的重大现实意义;引导学生谈谈一届人大的召开在我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4)、对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一目教学,请学生就所学的知识,举出几个典型例子,论证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再播放《冰山上的来客》、《嘎达梅林》、《红河谷》等影片的片段,再结合已学过的中国史的相关内容,得出:伟大祖国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有条件的可以请班上的少数民族学生,具体谈谈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情况,如:我国的民族政策、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视、民族特色经济的发展状况等,以增强对此制度的现实理解。
请学生走访少数民族地区、或上网、或去图书馆查找有关信息,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介绍,了解少数民族地区在解放前后的巨大变化,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优越性的深刻感受。
二、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课标要求:
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识记:中共八大内容;1967年1月上海造反派夺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和内容;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修订;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加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确立。
②理解:中共八大的意义;“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法制破坏给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的严重危害,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发展的保证;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民主政治建设上的转折意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是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从而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③运用:探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与对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搜集整理“文化大革命”时期有关践踏民主和法制的史料,分析“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挫折的表现;学会史料搜集整理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感悟“文化大革命”的危害,认识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通过感受当代中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伟大成就,加深对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热爱之情;引导学生树立自觉维护民主法制,遵守法律,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促进学生公民意识的养成与提高。
重点难点:
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民主与法制方面主要成就。
难点:“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及其对民主政治的践踏。
教学课时:
1、5课时
教学建议:
(1)、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可播放“文化大革命”中的相关资料片,特别可播放关于刘少奇冤案的资料,或根据本课的引言导入新课。
(2)、教师提出需要与学生共同探究的问题:①“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法制遭到哪些严重破坏?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有哪些主要成就?针对各个问题逐一共同探究。
(3)、在讲述八大背景及内容时,要充分利用资料卡片中“毛泽东在八大的开幕词”,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问题的决议》,加深对八大的理解。
(4)、在讲述“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时,教师可通过影像资料简要介绍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后,党在社会主义建设路线方面产生的失误:“左”倾政治错误的发展使党对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主要矛盾判断发生严重偏差;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发展,使党内民主制度遭到削弱,没有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通过这些情况的介绍,使学生深刻理解“文革”发展的历史背景,为进一步理解“文革”期间民主和法制的破坏进行准备;还可以适当介绍红卫兵运动的相关内容,作为“文化大革命”初期民主法制建设遭到严重破坏的一个典型事例,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识。
(5)、在讲述“历史的伟大转折”一目时,先放映有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影片资料,然后在具体介绍其内容;
在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时,需要引导学生从今天的生活中的例子,使学生明白其转折性的内涵。
(6)、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一目,教师只需要结合课本理清思路即可,无需展开。
三、祖国统一大业
课标要求:
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识记:《告台湾同胞书》;“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形成;中英谈判和香港回归;中葡谈判和澳门回归;海峡两岸隔绝状态的结束。
②、理解:“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涵义及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的意义;掌握分析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成就与背景。
③、运用:通过组织学生讨论中国为什么能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全面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阅读邓小平、江泽民关于台湾问题的有关讲话,深入了解“一国两制”理论提出的时代背景、内容及其实践;观看《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中葡澳门政权交接仪式》等录像片,直观地去感受香港、澳门回归的庄严时刻;围绕“一国两制能够实现海峡两岸统一吗?”这一主题,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探究性学习,认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科学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及其实践,认识到实行“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根本保障和惟一可行之路;通过香港、澳门回归,洗雪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和欺凌的百年耻辱,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重点难点:
重点:“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和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
难点:“一国两制”的构想的内涵和这一构想在香港和澳门问题上的运用。
教学课时:1.5课时
教学建议:
(1)、首先通过播放《七子之歌》使学生回忆澳门回归的历史,对“一国两制”留下直观的印象,或可让去过港、澳、台地区的学生或在港、澳、台有亲属的学生就课文中所了解的内容进行讲述来导入新课。
(2)、在讲“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时,可以请学生回忆今天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的局面是如何形成的?通过师生交流明白影响台湾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请学生阅读本节第一个子目,思考为什么在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共产党把“解放台湾”的提法换成了“一国两制”?
(3)、在讲中英谈判和香港回归时,先播放香港回归的影视资料,然后引导学生回忆香港地区被英国侵占的过程,思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什么没有立即收回香港呢?回归的过程?香港回归祖国,有什么伟大的意义?有条件的学生,可以课后搜集有关香港回归时的时事新闻,加深对回归过程的了解以及回归意义的认识。
(4)、“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这一子目,时事性较强,建议教师多联系时政,也可多发挥学生主动性,让学生谈谈对台湾问题的认识。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通史概要:
在学习本单元内容前,首先,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初中新课程所学的、以及平时所见所闻回顾有关新中国建立以来
的历史知识;其次,引导学生回忆本教材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的相关内容;再次,利用网络、课件等向学生介绍一些相关的国际国内背景知识(如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发展;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等等)最后,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本单元新课内容的探讨。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电视文献专题片《共和国外交风云》,或由学生举办新中国外交50年成就展等。
教材对本专题的内容即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对外关系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介绍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一边倒”、“另起炉灶”)和成就(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在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会议上的作用等);
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中国的外交政策和重大突破(“一大片”、“一条线”,重返联合国及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第三阶段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独立、自主、和平的多边外交政策)和中国外交的辉煌(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发挥更大作用)。本专题同初中教材重点讲述新中国外交成就不同的是,重点分析各时期外交政策的成败得失,即中国外交取得成绩的原因和应当吸取的教训。同时,本专题的内容和上一专题中的“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大业的重大进展有着内在联系,便于学生发展地联系地学习相关知识。
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课标要求:
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及外交方针的主要内容,并结合中国近代历史和建国初期的国内国际形势,简要分析当时外交方针、政策制定的原因;了解建国初期在新的外交方针政策指导下的重大外交活动,归纳这一时期的外交成就;识记周恩来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及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的有关知识,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以及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作用;探究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与旧中国屈辱外交的根本区别。
(2)、过程与方法:利用影视、图片、文字等材料,创设情景,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对信息作分析思考;对一些问题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通过学生的团结协作体验知识的获取和思维的拓展,学会运用比较法思考历史问题;由学生多方面收集有关新中国外交历程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图书馆、网络、社区资源库等等),并对材料进行判断、整理和分析, 研究新中国成立后各个时期的外交政策的成败得失、思考现实问题,使课本知识与课外知识相结合,学习历史与认识现实相结合,提高历史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引导学生以适当的形式(小论文,图表,ppt演示文稿等)呈现成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认识建国以来,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和影响不断加强,为世界和平、正义与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认识独立自主是新中国外交的根本方针,它贯穿于新中国外交的各个领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体会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外交风范,感受他们在外交活动中展现出来的人格魅力。
重点难点:
重点: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的意义。
难点:建国初期复杂的国际环境对制定外交方针政策的影响。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建议:
(1)、制作课件,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学生分组讨论(可以采用对话、商讨、争论等形式,教师可介入讨论,加强师生互动)
(2)、教师可以先向学生简单介绍外交的特性、目的、方式等知识(或由学生课前自主查阅)
(3)、引导学生通过一些文字、图片、影视等材料的展示,对比建国前后的外交情况及国际国内形势,讨论“学习思考”,理解独立自主外交方针的内涵及制定原因,掌握“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项方针的含义及其作用。
(4)、阅读“知识链接”等文字图片资料,归纳分析建国初期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外交建树及意义。
(5)、引导学生利用影视(如有条件将观看影片《周恩来外交风云录》,可以在课堂上辑录部分,或几个镜头)、文字、图片等资料,创设历史情景,感受、梳理并加深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和意义的理解。
(6)、引导学生结合相关资料,分组探讨中国参加日内瓦、万隆等国际会议的意义及中国在会议上做出的努力和发挥的作用(特别是要理解周总理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的含义及其意义)。
二、外交关系的突破
课标要求:
简述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中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和中日关系改善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相关知识,并分析其原因和意义;理解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的背景、经过和对中国及其国际关系的影响;认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与在联合国发挥的应有作用。
(2)、过程与方法:运用文字、图表、影视资料,再现历史场景,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基本史实;引导学生多方面收集材料(图书馆、网络、社区资源库等等)并对材料进行判断、整理和分析,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探究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历史与现实意义,以及中美关系、中日邦交正常化的重要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中国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及中美建交的曲折历程,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通过对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的重大成就的学习,认识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并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以及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明白“中国需要世界,世界需要中国”的道理,进一步形成开放意识;理解在维护民族和国家利益的前提下,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外交政策。重点难点:
重点: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及其对国际形势的影响;中国重返联合国
难点: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的原因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建议:
(1)、制作课件、利用多媒体教学;学生探讨、师生交谈等形式。
(2)、利用课件展示“历届联合国大会讨论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权利时支持中国票数增长示意图”,及其他一些相关的图片、文字资料:
①、联系建国初期新中国的外交形势,讨论分析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的原因。
②、理解什么是合法权利及恢复的标志,并结合“学习思考”讨论为什么用“恢复”这个词,而不用“加入”一词?
③、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重大意义。
(3)、演示影视、图片、文字等资料,再现历史情境,或由学生模拟,再现历史情境,然后:
①、分析探讨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形势重大转变的关键——中美关系缓和的原因。
②、归纳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注意区别“中美关系正常化”与“中美正式建交”,以及《中美联合公报》与《中美建交公报》的关系。
③、认识中美关系正常化对中国及其国际关系的影响。
(4)、关于中日建交,演示影视、图片、文字等资料,再现历史情境:
①、引导学生简单回顾新中国建立以前的中日关系及建国初期新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掌握中日建交的史实,由此理解中日建交的意义(注意:日本民间友好人士和社团等的推动作用)。
②、引导学生收集相关资料,探讨中日关系的发展前景。
(5)、引导学生列表归纳中美中日关系改善后,中国在外交上取得的其他成就及其意义。
三、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课标要求:
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要求学生理解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调整的原因,把握外交政策调整的内涵和基本依据,并归纳在新政策指导下取得的成就。
②、要求学生了解中国在联合国与地区性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理解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所作出的努力,认识外交政策调整的影响和作用。学习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认识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联系,并从整体上把握历史发展概况。
(2)、过程与方法:
①、多方面收集有关新时期外交的材料(图书馆、网络等等),培养学生对材料进行判断、整理和分析的能力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
②、对一些问题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通过学生的团结协作,体验知识的获取和思维的拓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了解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情况,培养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②、引领学生深入认识和体会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新时期的发展、深化和丰富。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③、通过本课学习,知道中国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情感。
④、认识外交战略是国家总体战略和各项事业的需要。中国只有增强综合国力,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外交事业才会有坚实的基础和坚强的后盾。增强坚持改革开放、面向世界和未来、顺应历史潮流发展的现代意识。重点难点
师生交谈等形式。
重点: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难点:新时期外交政策调整的内涵。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建议:(1)、制作课件,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学生网上收集资料、讨论、(2)、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本以及所收集的资料,讨论分析: ①、新时期中国对外政策调整的原因,认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两大主题,霸权主义是战争的根源。②、对比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政策和新时期的政策,真正了解调整的政策的内涵及其制定的基本依据。
(3)、引导学生用史实说明我国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及所作出的贡献。
(4)、关于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①、引导学生互相协作,将所收集的资料以多种形式进行展示:小报、图片展览、影视资料等。先从整体上探讨中国在地区性国际事务中的活动以及做出的重大贡献,并进一步分析中国在地区性国际事务中政策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②、学生可以演绎上海亚太经济合作会议的情景,分析什么是“上海共识”。
③、引导学生以中国领导创立的“上海合作组织”为例,说明中国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认识《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的上海公约》的重大现实意义。可以联系伦敦爆炸案等事件,说明其积极性。
专题六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通史概要:
古代希腊、罗马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特殊的历史条件,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被称为“海洋文明”。在学习本专题内容前,可以引导学生先回顾初中的相关知识,或者让学生去收集一些自己了解的有关希腊罗马的神话故事,相互交流,以激发其探究这一专题的兴趣。
古代希腊罗马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希腊民主和罗马法制是古代西方政治文明的精华,是西方民主政治制度发展史的光辉起点,是古代世界留给后人的一笔弥足珍贵的政治文化遗产。本专题分三节内容详细介绍了这一政治文化遗产:教材第一节主要介绍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形成的地理条件、希腊城邦特点和希腊公民的素质表现;第二节主要介绍希腊民主最为完备的城邦——雅典民主政治的建设过程、表现和评价;第三节主要介绍罗马法的产生和发展、主要内容及作用影响。学习本单元,要求准确掌握雅典民主政治和罗马法的概念和主要内容,重点探究雅典民主政治和罗马法的基本特征、实质和历史作用。
一、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
课标要求:
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在此基础上理解地理条件与希腊民主政治建立的关系;了解城邦的含义,进而分析希腊城邦的特点和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理解其对古希腊文明产生的影响;识记希腊公民的素质表现,并进一步对比海洋民族和大陆民族的特性(后一个问题可结合教材第93页材料进行分析);通过对以上知识的了解,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以培养学生全方位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查阅有关希腊的文字、图片、影视等资料,让学生先从感观上感受一下希腊的风土人情;结合有关资料分析希腊民主政治形成的特定条件;引导学生想象自己作为一个希腊城邦公民参加政治活动的情形,体会古代世界的公共政治活动氛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自然与社会环境的认识,使学生明白一种制度的产生总是与其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一方水土、一种社会制度造就一方人民。希腊民主政治的产生得益于古代希腊独特的自然、社会环境和享有充分政治权利的公民;体会古代希腊的辉煌文化为世界文明所留下的重要遗产; 分析古代希腊文明对世界的贡献及其历史局限性,感受人类文明的源远流长;从宏观上把握人类文明的演进历程。重点难点:
重点:希腊民主政治诞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难点:自然环境对文明的影响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建议:
(1)、制作课件,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学生收集资料(网络、图书馆等)、讨论、编排课本剧、师生交谈等形式。
(2)、利用课件投影有关希腊的文字、图片、影视等资料,让学生先从整体上感受一下古希腊的风土人情,导入新课。
(3)、向学生提出本节课的中心议题:民主政治首先在希腊建立起来的因素有哪些?引导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注意归纳整理。
(4)、投影《古代希腊示意图》,引导学生了解希腊优越的地理位置,思考:希腊的地理环境对希腊民主政治形成有什么影响?
(5)、引导学生结合相关资料:了解城邦的含义,进而分析希腊城邦的特点和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理解其对古希腊文明产生的影响。
(6)、引导学生课前编练课本剧《古希腊公民的一天》,想象自己作为一个希腊城邦公民参加政治活动的情形,体会古代希腊的公共政治活动氛围,进而理解古希腊公民的权利和素质表现。
(7)、最后回到本节课的中心议题:民主政治首先在希腊建立起来的因素有哪些?(由学生归纳整理,教师适当补充)
二、卓尔不群的雅典
课标要求:
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识记梭伦改革内容、克利斯提尼改革内容和伯里克利时代民主政治的主要表现;在通过对以上知识的了解,让学生掌握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和表现,明白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雅典民主政治;伯里克利执政时期是希腊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引导学生客观评价雅典民主政治的是非得失。
(2)、过程与方法:查阅、分析资料,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就雅典民主政治的建设过程、雅典民主政治的具体表现、雅典民主政治的是非得失三个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全面理解雅典民主政治的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雅典民主政治是非得失的归纳总结,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民主政治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重点难点:
重点:雅典民主政治的建设过程、表现、基本特征、实质和评价。
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案-21.历史转折 篇5
编写人:(历史101班)翁琳娜
时间:2013年5月15日
【课程章节】
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六《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第一节《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
【课时】:第一课时 【教材和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通过“蔚蓝色的希腊”、“充满活力的城市国家”、“希腊的公民”三个子目来阐述的。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古希腊文明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古希腊便利的经济文化交往条件,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平等互利的观念,是民主政治产生的基本条件。这部分内容有些难度,注意体会、理解。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生能了解希腊独特的地理环境及其对古希腊文明的影响。
2、学生能掌握古代希腊城邦的特点及政治经济文化特色。
3、学生能归纳古希腊公民素质的表现。
4、结合希腊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海外贸易和殖民活动的影响的学习,提高分析历史问题的学科能力。
5、通过对古希腊城邦特点和公民素质的学习,培养学生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爱琴文明的发现与成就。
2、运用论从史出、问题探究、历史比较、概括阐释、情境再现和合作学习交流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能通过学习希腊地理环境对对外贸易、殖民扩张以及希腊民主政治的影响,体会地理环境、经济发展对民主政治的影响。
2、学生能通过对古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商品经济的发展及思想文化繁荣的学习,体会古希腊文化的博大精神。
3、学生能通过学习本课,培养自己勇敢、民主、追求科学的精神以及重视集体荣誉感、追求智慧与平等的高尚情操。
【学情分析】
学生对古代史部分内容感觉离得太远,加上是外国的历史更不熟悉,故心理上有些排斥,对这些历史不感兴趣。因此授课过程中应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和心理需要,按照他们乐意的学习方式,将历史呈现在他们面前,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魅力和智慧。
【教学重点】
希腊民主政治诞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教学难点】 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
【教学方法和教具】
教法:讲授法、材料分析法、启发导学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分析归纳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图片、课本材料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要上的课是专题六第一节——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可能已经有一些同学看过很多希腊的传说了。不知道这个传说大家有没有听过,它是这样的:古时候在地中海东岸腓尼基,有位美艳的公主,叫欧罗芭。有一天,她和一群少女一起出去玩,在海边摘取水仙花、紫罗兰。这个时候,天神宙斯刚好从奥林匹斯山俯瞰大地,他发现了欧罗芭,并不由自主地被欧罗芭的美色所吸引。于是摇身一变,成为一头靓丽的公牛,来到了她身前。欧罗芭上前抚抱它,并骑上了牛背。公牛就踏着爱琴海的浪花把欧罗芭带到了克里特岛,并与欧罗芭结了婚,于是任命把克里特岛命名为“欧罗芭”。同学们,欧洲的英语单词怎么念呢? 生:Europe 师:是不是和“欧罗芭”的音很像呢?所以,根据这个神话,欧洲人认为“欧洲”(Europe)最早是指爱琴海(Aegean Sea)南端的克里特岛。当然,传说毕竟只是传说,然而虚虚实实的情节中却也可以反映出一些历史的真相,那就是爱琴文明(前2000年-前12世纪)是地中海东端的希腊文明开端。它包括克里特、迈锡尼与小亚细亚的特洛。而希腊文明也是西方文明的源头。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古代希腊。请同学们课本翻到102页,开始我们的新课。
教授新课: [蔚蓝色的希腊] 师:看本节课的标题,我们称古希腊是民主政治的摇篮。那何为民主呢?大家讨论。生:古希腊语中意思是人民掌握权力。今天的民主通常是指与专制相对立,少数服从多数的人民(或公民)当家作主的一种政治模式。民主意味着在形式上承认公民一律平等,承认大家都有决定国家制度和管理国家的平等权利。
师:接下来我们共同探讨一下古希腊为什么会形成民主政治呢?我们说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个最基本的天然物质条件就是自然地理环境。人类早期的历史活动更是受到各地自然环境的深刻影响。古希腊文明也是如此。(多媒体显示:古希腊地图)大家观察大屏幕,思考就地理环境而言,希腊有何特点? 生:地处地中海中部,扼欧亚非三洲要冲。师:那么从这张看呢?
生:被爱琴海、地中海和爱奥尼亚海包围,三面环海。海岸线曲折,岛屿众多。
师:对,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也曾说过 :“我们环绕着大海而居,如同青蛙环绕着水塘。”非常的形象。那这张可以看出什么呢? 生:希腊半岛崇山峻岭,沟壑交错。
师:希腊这种地理环境对它的发展是有利还是不利呢?讨论回答。生:①有利,便于从亚非文明中汲取丰富营养。
②有利,海岸线曲折,有很多优良的天然海港,可以航海业。
③有利,通过发展航海业,可以加强对外界的联系,发展海上交通。④不利,海洋阻隔交通,会比较闭塞,容易形成独立的王国。⑤不利,土地贫瘠,耕地缺乏,限制了粮食生产。
⑥有利,冬季多雨,夏季干热,季风气候,有利于葡萄和橄榄的生长,通过海外贸易出口葡萄酒、橄榄油等,可以换回粮食,他们较早地接受了平等互利的观念。⑦有利,优越的航海条件(海湾良港,晴朗的天空,风平浪静的海洋,温和的地中海气候)为希腊人的海外活动提供了便利,进行大规模的海外殖民。
师:大家的讨论说明希腊地理环境独特(多媒体总结)古希腊濒临海洋,有利于加强与周边国家联系,形成了较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这一切都有利于古希腊城邦民主政治的建立。所以我们说自然地理环境和一个文明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自然地理环境与世界各地区文明有何关系呢?前者和后者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呢?结合实例谈谈你的看法。
生: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很大,例如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古埃及,最主要的是收益于尼罗河。这条大河一方面给予古希腊充分的水源,另一方面也冲击出了广阔肥沃的平原,所以才造就了光辉灿烂的古埃及文明。但我们肯定地理环境作用并不意味着人类一切事物都受制于自然。就如同古埃及人能创造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金字塔主要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充满活力的城市国家] 师:不管如何,自然的力量是巨大的,但人的力量也是不可忽略的,有时甚至是无与伦比的。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希腊人赖以生存的城邦的大体情况。城邦即城市国家,是古希腊基本的政治单位。大家要注意古希腊仅是一个地理概念,这片土地是由大大小小的城邦组成的。大家阅读这部分内容思考三个问题,1、什么是城邦?
2、城邦的特点有那些?
3、古希腊城邦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有何不同?
生:城邦即以城市为中心,包括周围的一些村落,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小国寡民。
特点:①政治上独立自主,每个城邦都是一个政治独立体。因此古希腊未象东方国家一样发展成为一个统一的帝国,但是因为各城邦商品经济发达,农业、手工业都有面向市场的特点,古希腊城邦之间和城邦与海外城邦之间的贸易十分活跃。②希腊城邦在政治上彼此分立,但文化上又保持认同。他们通过共同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因素组成了一个统一的希腊世界,称自己为希腊人。③实行民主政治。古希腊公民都是统治者,他们参与城邦的公共事务,集体掌握国家权力,因此公民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
(多媒体总结:①小国寡民;②独立自治;③文化认同;④民主政治;⑤商品经济发达;⑥思想文化繁荣)
师:发达的商品经济、宽松的政治环境,有利于希腊人创造出的思想文化。例如史诗《荷马史诗》,出现了各类雕塑作品,绘画作品,此外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数学家欧几里德、阿基米德、泰勒斯等都生活在这一时期创造了令人瞩目而且一直影响到现在的史学,哲学、数学成就。
师:第三个问题较难,大家可从经济基础、政体和发展趋势来分析一下。生:古希腊城邦和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不同之处在于:(1)希腊城邦商品经济发达,农、工商并重;中国重农抑商。(2)希腊城邦王权衰微,实行较民主的政治;中国各诸侯国王权日益强大,最后发展为君主专制制度。(3)希腊城邦始终以独立的政治单位独立于希腊世界;中国各诸侯国有同管他们的宗主,逐渐走向统一的帝国。[珍惜自由的希腊公民] 师:刚才我们具体分析了古希腊城邦的大体情况,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希腊社会的主体阶层公民的具体情况。阅读课本第104页思考:(多媒体显示:(1)什么是公民?(2)希腊公民有何特征?)
生:公民由一个城邦的成年男子组成。公民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有资格参加各种公共活动,有权利参与城邦行政与司法事务。
师:城邦公民从小接受系统训练, 以使身心全面发展。既要头脑灵活,又要四肢发达,身体健壮,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城邦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培养这样合格的公民。
师:希腊公民通过系统的训练具备了较高的素质,包括哪些方面呢?
师:首先,希腊公民具有参政素质,他们接受各种训练目的就是参政素质的培养,对不对;其次,珍视自由,敢于表现个性,不屈从权威;善于从事政治和文艺活动,追求智慧与平等。我们来看一下每天雅典人是怎么生活的。(多媒体显示)他们出入会堂、广场、剧院、法庭等公共场所,倾听演说,发表政见,参与表决,观看表演,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到城邦事务中。此外希腊公民还具备强烈的集体荣誉感。那些为自己城邦赢得荣誉的人被视为英雄,而背叛者将被予以重罚。师:为什么他们具备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生:希腊公民相对于非希腊公民及外邦人而言,他们享有各种独特的权利,但这种权利的获得需要以保证城邦的集体权益为前提。因此他们为了获得自己的权利,竭尽全力为城邦的发展贡献力量,争得荣誉。正是由于这种强烈的集体荣誉,使得希腊公民在公共场合不仅仅代表他自己,而在代表他所在的城邦。师:正如亚里士多德才说“人是城邦的动物。”即不能认为每一位公民属于他自己,而要认为所有公民都属于城邦。
【板书设计】
一、蔚蓝色的希腊——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小国寡民的城邦
2、气候、土壤——商品经济活跃——民主、平等、自由的思想
3、海洋资源——航海、海外贸易、殖民——宽松的政治氛围
二、充满活力的城市国家——城邦——社会条件
1、城邦的概念
2、城邦的特点:①政治:民主政治;②经济:商品经济;③文化:繁荣
三、珍惜自由的希腊的公民——人文条件
1、公民的概念
2、念民的权利
3、公民的义务
4、公民的素质
【课堂小结】
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案-21.历史转折 篇6
教学要求
1.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过程以及与之相关的重要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知道它(他)们对历史进程的作用。
2.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出现的原因,理解它们对当代世界面貌的影响。
3.认识法西斯主义和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挫折。
4.认识科技的发展能造福于人类,如果用于战争,会给人类造成深重灾难。
5.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意识。
结构分析
“规模空前的战争浩劫”——重点介绍了20世纪上半期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两次世界大战。
教学建议
[课时安排] [新课导入]
建议一:图片导入
教师可在课前出示坦克、军用飞机等战争机器的图片,提问学生“你知道这些武器是什么时候开始运用在战争中的吗?”由此引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建议二:电影导入
教师提出问题:“有同学看过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的电影吗?”然后让看过的学生简单介绍自己看过的电影情节,引出战争浩劫。
[规模空前的战争浩劫]
1.第一次世界大战概况的教学建议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和德国发展情况的相关资料,然后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结合活动设计和图7-1,讨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教师应避免单纯引用抽象的数字来讲解,最好能以某个参战国战争前后经济状况的对比来说明,力求生动、具体。
[活动]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德国加紧了殖民扩张的步伐,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殖民地问题上的矛盾日益加深。战争正是由于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殖民地而引起的。
2.凡尔登战役和战争机器的教学建议
教师可让学生先看凡尔登战役的录像片断,然后让2~3位学生模拟战地记者,对这次战役进行报道,其他学生对模拟战地记者的学生做出评价。
教师可在介绍图7-2和图7-3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课下寻找更多的资料,体会科技用于战争,将使人类蒙受更大灾难的道理。
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教学建议
把本部分内容分成起因寻源、法西斯暴行曝光、著名战役剖析、风云人物介绍、战争胜利成果等若干个学习内容。(有兴趣的同学可扩大范围自定题目)
○起因寻源:理解德日法西斯势力的扩大。
○法西斯暴行曝光: 介绍奥斯威辛集中营。
○著名战役剖析: 重点介绍斯大林格勒战役,强调它对扭转战局的决定性作用。
○风云人物介绍:重点介绍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等重要历史人物。
○战争胜利成果:介绍联合国的成立。
提前一周让学生分组自由选题进行准备,上课时发表演讲。学生发言后,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分析战争的性质以及反法西斯同盟所发挥的关键作用。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真实感人的电影《辛德勒名单》。这部电影可让学生进一步认清德国法西斯惨无人道、灭绝人性的本质,加深学生对战争的憎恨及对和平的渴望。
建议组织学生就“人类能否有效避免世界大战的爆发”进行辩论,提高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案-21.历史转折 篇7
一、开门见山, 将历史假设引入课堂
历史假设可以是正面假设, 也可以采用反面假设, 关键是必须找准问题假设的切入点。切入点的确立必须考虑:一是话题是学生感兴趣的, 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研读历史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欲望;二是话题能切中教学中心, 能有效贯通整个课堂的学习。在提出假设时, 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谈生活、展示图片、播放视频等方式精心布景, 既丰富了课堂的血肉, 又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 增强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
例如,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一课教学中, 教师直截了当提出“改革开放是资本主义的胜利吗?”的话题, 及时补充相关情节, 衬托问题情景, 有效地激起学生对教师提出的话题的兴趣, 为后面的研读与探讨奠定良好的情感基调。下面是课堂实施的过程:
师:同学们, 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个话题“改革开放是否资本主义的胜利”。这个话题的起因有一段故事, 故事跟一节课有关。两年前, 我们从珠海一中学习回来, 途经中山罗三妹山时, 沿着邓小平同志当年攀登的足迹走了一圈。回来后, 我把这一段旅程编辑成短片, 播放给学生们看。放完后, 我提了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不走回头路”中的路是什么?同学们, 你们知道吗?
生回答。
师:第二个问题是:邓小平同志为领导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路上留下了哪些坚实的足迹?“不走回头路”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什么精神?这个问题是下节课大家要探讨的问题, 在这里, 我们就不展开了。我想说的是:当时在讨论这些问题时, 有一位成绩优秀的学生, 冷冷地说了一句“改革开放就是资本主义的胜利”。我问他为什么, 他回答说:“因为改革开放只不过是用资本主义的药救中国落后的病。”我一直很后悔当时没有组织大家和他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所以, 希望今天能和同学们一起探讨这个问题, 弥补当年的遗憾。
二、拓充材料, 指导学生研读历史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 历史假设不是目的, 是手段, 教师要借助于假设的论题, 诱导学生充满热情地主动学习历史。所以, 在提出历史假设后, 教师要指导学生仔细研读历史文本, 课堂教学中的历史文本, 主要包括教材和教师补充的各项史料。在研读的过程中, 教师通过设置问题,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促进学生积极思维。
例如,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一课, 提出“改革开放是资本主义的胜利”的论题后, 无论是证实或证伪, 都必须从两个方面进行剖析:一是支撑论点的论据是否充分;二论证是否严密。论据的举证, 必须借助于更多丰富的历史学习。这就要需要教师补充史料, 丰富学生文本研读, 并通过问题设置, 有效地引导学生思维。下面是本课教师补充的史料与设置的问题:
病症问题———改革开放的背景:
材料:“国家这么大, 这么穷, 不努力发展生产, 日子怎么过?我们人民的生活如此困难, 怎么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我强调提出, 要迅速地坚决地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十一届三中全会解决了这个问题……”———摘自《邓小平文选》第3卷。
回答问题:
1. 用两个词来概括文革时期中国的经济状况。
2. 为了改变落后现状, 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什么决策?
用药问题 (1) ———改革:
材料一:人民公社高度行政化, 经营管理过于集中, 排斥市场机制, 农民缺少自主权……到1978年还有2亿多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
材料二:在中国, 很长时期内农民是人口的主体, 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村和农业的状况如何, 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关系极大。
材料三:大包干, 小包干, 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 留足集体的, 剩下都是自己的。
材料四:由于国有企业还没有成为相对独立的、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企业产品结构不能适应社会消费结构的变化和国际市场的需要……部分企业没有严格的经济责任制, 职责不清……干好干坏一个样。———以上材料摘自何沁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
回答问题:
1.改革为何从农村开始?
2.农村改革采用了什么形式?这一形式为什么能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3. 国有企业主要存在着哪些问题呢?我国城市改革的中心任务是什么?
用药问题 (2) ———开放:
材料一:1979年, 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崛起座座城, 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摘自歌曲《春天的故事》歌词。
材料二:经验证明, 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像中国这样大的国家搞建设, 要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 还需要对外开放, 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摘自《邓小平文选》第3卷。
回答问题:
1.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这个圈后来是怎样扩大的?
2.根据材料二指出对外开放的主要内容和立足点, 并说明对外开放的原因。
改革从农村到城市;开放从沿海到内地, 就像一幅画卷慢慢打开, 研读完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和内容后,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体验十一届三中全会“转折”的地位和意义, 教师通过视频播放, 引导学生用一句话来概括改革开放的变化。
这一环节要注意的问题是:教师补充材料要有针对性, 也要兼顾趣味性;同时, 问题设计“要由易到难, 由感性到理性, 由表到里”, 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学生积极地思考、想象和创造。”[1]
三、整合知识, 诠释验证历史假设
历史文本研读结束后, 教师要及时指导学生将本课知识进行梳理, 形成相应的历史知识树或知识链, 以便学生理解与掌握。将历史知识系统化以后, 再引导学生把视角转移到课前的历史假设上, 对历史假设的论据与论证进行新的剖析与归纳, 以诠释或验证课前的历史假设。
例如, 在“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一课, 在文本研读结束后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探讨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到历史假设中来:
师:改革开放30年, 中国人民越来越富裕了, 国家也越来越强大了。在这里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们还是不是社会主义?
生:是。
师:为什么是?这个问题看起来很幼稚, 不错, 我也觉得非常幼稚。但就是这个幼稚的问题, 改革开放初有人问,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时有人问;现在铁道部撤销, 成立铁路总公司, 依然有人在追问。关键是先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这里我引用两句话。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江泽民:“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 就在于它们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是不同的。”他们分别从经济和政治角度来做出肯定的判断。李克强总理说, 改革开放是我们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最大红利, 所以我们必须明确, 无论是改革与开放, 都是坚持社会主义前提下进行的, 是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完善, 这是我们改革开放的本质所在。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上面这几个内容, 最后我想回到课前的问题, 请同学们用今天的所学, 结合你平时积累, 写一段话作回应。
生汇报与交流。
师:关于论据, 中国改革开放用资本主义的药救中国落后的病, 既对又不对。对的是我们的确有借鉴和吸收资本主义的某些合理的东西;不对的是很多东西本身不存在阶级性, 资本主义可以利用, 社会主义也可以利用。关于论证:利用资本主义救中国落后的病, 不能论证为资本主义的胜利。因为, 这里忽视了一个前提———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的前提。如果要把结论修改一下, 大家认为要如何修改?
生回答。
师:同学们的观点有同学们的道理, 我的观点是:改革开放是利用人类文明成果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四、新的假设, 将历史探究引向深入
从提出假设, 到文本研习, 再到运用课堂学习成果验证假设, 课堂学习环节是一环扣一环, 就像语文中的议论文, 结构完整, 论证严密。在这一环接一环的历史学习与举证过程中, 丰富了学生的历史知识, 发展了学生的历史思维。但是, 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来说, 一堂课40min的学习是非常局限的。这就需要教师从本课学习中提出新的问题形成新的假设, 引导学生把历史学习与历史思维延伸到更广阔的课外学习与探究中去。
在“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一课结束时, 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推荐几本关于改革开放方面的文献 (例如杨继绳《邓小平时代———中国改革开放纪实》;柳建辉《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史》) , 在此基础上, 要求学生探讨新的话题:“有人说改革开放类似晚清的中体西用, 你认为呢?”从而有效地把历史学习与探究的空间向课后延伸, 变有限的课堂学习为无限的课外探究。
摘要:近代英国科学家波普尔说:“科学只能从问题开始。”历史教学中, 教师借助历史问题, 形成历史假设, 引导学生在研读历史文本的基础上对假设进行证实或证伪, 并对论题进行诠释或验证, 从而使历史学习与认识更接近于历史的真实。这种以历史假设切入的新的教学实践, 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在学习中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对于克服传统的满堂灌,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关键词:历史假设,创新教育,切入点
参考文献
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案-21.历史转折 篇8
一、“素纱褝衣”与“素纱单衣”
人民版必修二第12页(2009年版,下同)和人教版必修二第9页(2007年版,下同)选用了同一件著名的纺织品文物的图片,但在文字说明中却分别标注“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的素纱褝衣”和“马王堆出土的素纱单衣”。那么,“褝”和“单”是否通用?哪个是对的?推究本源,这件文物出土造册时命名为“素纱褝衣”。
1972年,在长沙市东郊浏阳河旁,考古队员发现了震惊世界的马王堆汉墓。墓中安卧着一位形体完整、全身润泽、皮肤仍有弹性、沉睡了两千年的女子,她就是汉代长沙国丞相利苍的妻子辛追。
“素纱褝衣”是辛追的随葬品,当这件衣服完整的呈现在人们面前时,所有的考古队员都惊呆了。用马王堆汉墓的主要发掘者、湖南省博物馆原馆长熊传薪的话来说,素纱褝衣“薄得让人难以置信”。衣长128厘米,通袖长190厘米,由上衣和下裳两部分构成,交领、右衽、直裾,边缘为几何纹绒圈锦。素纱丝缕极细,共用料约2.6平方米,重仅49克,还不到一两,是世界上最轻和最早的印花织物。
这件文物出土造册时命名为“素纱褝衣”,这是从材料品类和形制特点两个方面着眼的。“素纱”是说制作衣裳的材料是没有染色的白纱;“褝衣”是指无衬里的单层衣,这在古代文献中是有据可循的。《释名·释衣服》中记载:“褝衣,言无里也”;《说文解字》说:“褝,衣不重也。”《礼记·玉藻》:“褝为絅”;东汉郑玄注曰:“絅,有衣裳而无里。”
从表意的角度说,“褝衣”与“单衣”没有什么大的差别,宋代的《集韵》就直接把“褝”通作“单”。应当说,人教版的化繁为简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识读(“褝”是个生僻字,以致于许多人误以为是“褝衣”),但从历史学科的严谨性上说,这是一个专有名词,还是用其本名更为规范。这件文物一出土就被命名为“素纱褝衣”,现在湖南省博物馆该展品旁边的介绍文字就是“素纱褝衣”,在涉及该文物的较为专业的资料中,绝大部分时候也使用这一名称,比如中央电视台“走进科学”“国宝档案”等栏目,朱绍侯编著的《中国古代史》、白寿彝《中国通史》等等。从另一个角度说,“素纱褝衣”比“素纱单衣”一名更能展现这件“薄如蝉翼,轻若烟雾,举之若无”的国宝级文物的厚重历史感。
二、“花机”与“花楼机”
人民版必修二第13页与人教版第10页均选取了同一幅图片,却分别标注“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中的‘花机图’”和“花楼机”,这幅图应该称为“花机”还是“花楼机”呢?
图片反映的实物是中国古代的手工提花织机,简称花机,因机上有花楼,很多地方也称之为花楼机,两个名字是通用的。中国很早就有手工提花法,据《西京杂记》记载:“霍光妻遗淳于衍蒲桃锦二十四匹,散花绫二十五匹。绫出钜鹿陈宝光家。宝光妻传其法,霍光召入其第,使作之。机用一百二十蹑,六十日成一匹,匹值万钱。”这是关于手工织机的最早记载。经汉唐时期的发展,至宋元时期,手工织机已经走上定型化,宋人已使用提花机。明代提花织机的结构更为完善。宋应星在《天工开物》对其结构作了详细说明,并附有图片。今天,织造蜀锦、云锦依然还在使用这种复杂的人工提花机,它已经成为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两版本教材选用的这幅图选自《天工开物·乃服》,图的题头就是“花机图”,文字部分说“凡花机通身度长一丈六尺,隆起花楼,中托衢盘,下垂衢脚(水磨竹棍为之,计一千八百根)。对花楼下掘坑二尺许,以藏衢脚(地气湿者,架棚二尺代之)。提花小厮坐立花楼架木上。机末以的杠卷丝,中用叠助木两枝,直穿二木,约四尺长,其尖插于筘两头。”笔者以为,人教版用“花楼机”的名字,并不能算错,但既然這幅图有明确的出处,还是用原图的名字“花机”或者加括号注明比较好。
三、五大名窑何所指?
人民版必修二第15页说:“唐宋以来,各地瓷窑所产瓷器各具风格。河北定窑、河南钧窑、江西景德镇窑、浙江龙泉窑、陕西耀州窑等名窑以其产品的质量名闻天下。”这种叙述带来了学生的困惑,有学生专门找笔者询问——这五座窑就是通常所说的五大名窑吗?
人教版必修二第9页说:“宋朝有五大名窑,即定窑、汝窑、哥窑、官窑和钧窑。定窑在河北曲阳……汝窑在河南宝丰……哥窑相传在浙江龙泉……官窑在河南开封……钧窑在河南禹州……”显然,人教版明确提到五大名窑的说法,这也是通常使用的说法,人民版介绍了一些著名的瓷窑,没有涉及“五大名窑”的说法,但数目恰恰是五个,造成了学生的误会。
据学者考证,宋代几大名窑的说法,可能始于明代宣德年间,当时为宫廷编制藏器目录的《宣德鼎彝谱》中关于宫廷用器的记载说:“内库所藏:柴、汝、官、哥、钧、定。”(中国硅酸盐学会编,《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284页)柴窑据传是周世宗柴荣的御窑,虽有多种说法,但至今并没有发现窑址和实物,所以,柴窑的存在与否根本无法确定。另外五座窑在明清时期就形成了五大名窑的说法。
汝窑是北宋后期的宋徽宗年间建立的官窑,前后不足20年,因烧制时间短促,传世品稀少,弥足珍贵,宋代就有“汝窑为魁”的说法,明清品评五大名窑时将之排名第一。1987年根据宝丰县提供的实物标本,经上海博物馆和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复查并进行试掘,终于在宝丰县西大营镇凉寺村南河旁台地上找到了汝官窑址,面积约25万平方米。汝窑以青瓷为主,釉色有粉青、豆青、卵青、虾青等,汝窑瓷胎体较薄,釉层较厚,有玉石般的质感。
官窑是宋徽宗政和年间在京师汴梁建造的,是一个暂时没有发现窑址的瓷窑。大观年间,官窑以烧制青釉瓷器著称于世,器物造型往往带有雍容典雅的宫廷风格。其烧瓷原料的选用和釉色的调配也甚为讲究,釉色以月色、粉青、大绿三种颜色居多。北宋官窑瓷器传世很少,十分珍稀名贵。
钧窑之名并不见于宋代文献记载。关于钧窑早期的历史,也还不清楚。钧窑广泛分布于河南禹州市(时称钧州,故名钧窑),钧瓷两次烧成,第一次素烧,出窑后施釉彩,二次再烧。钧瓷的釉色为一绝,为中国制瓷史上的一大发明,称为“窑变”。烧成后,钧瓷颜色千变万化,红、蓝、青、白、紫交相融汇,灿若云霞。所谓“入窑一色,出窑万千”。这是因为在烧制过程中,配料掺入铜的气化物造成的艺术效果,在烧制过程中,釉料自然流淌以填补裂纹,出窑后形成有规则的流动线条,非常类似蚯蚓在泥土中爬行的痕迹,故称之为“蚯蚓走泥纹”。
哥窑也不见于宋代文献记载,确切窑场至今也没有发现,是我国陶瓷史上的又一大悬案。有的专家认为传世的宫藏哥窑瓷,实际上是南宋时修内司官窑烧制的,也有人认为哥窑在浙江龙泉。哥窑的主要特征是釉面有大大小小不规则的开裂纹片,俗称“开片”或“文武片”。小纹片的纹理呈金黄色,大纹片的纹理呈铁黑色,故有“金丝铁线”之说。
定窑为民窑,主窑址在河北曲阳。定窑以烧白瓷为主,瓷质细腻,质薄有光,釉色润泽如玉。除烧白釉外还兼烧黑釉、绿釉和酱釉。出土的定窑瓷片中,发现刻有“官”、“尚食局”等字样,这说明定窑的一部分产品是为官府和宫廷烧造的。
可能是由于五大名窑的历史还有很多问题并不清楚,人民版教材没有专门提及五大名窑,而给出了目前能够确定的河北定窑、河南钧窑、江西景德镇窑、浙江龙泉窑、陕西耀州窑等著名的瓷窑,这些窑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在烧制民用瓷器的同时,也为宫廷烧造一定数量的宫廷瓷器。这样尽管容易让学生误会,但从其文字的严谨性和专业的科学性上说,反倒优于人教版。
【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案-21.历史转折】推荐阅读: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教案10-02
高中历史教案人教版07-09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第21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教学设计08-30
《步步高》2013届高考历史人民版大一轮复习教案专题八总结06-17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第2课教案10-25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 第24课 音乐与影视艺术(教案)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