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好的学习方法

2024-08-28

高中历史好的学习方法(精选6篇)

高中历史好的学习方法 篇1

高中的学习和初中的学习完全不一样,难度也绝非一个档次的。但是不管怎么难,基础最重要。

语文、英语和数学这三门课,是重头戏,但注重的是基础,所以高一高二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你的升学结果的。基础是一天一天累计起来的。语文学习按照老师的路线走基本上就可以了,另外多看一些《青年文摘》、《读者》等好课外读物,其目的在于写作文。看人别文章的遣词和生活哲理,因为高考的作文题一般是哲理性很强的题目,所以高一就注重积累,绝对是很好的方法。英语一定要从高一开始抓起,单词这一关绝对要过,课本上的单词要记得滚瓜烂熟,另外买一本高考词汇,没事翻翻,同样,平时的课堂听讲最重要。

物理、化学、生物这些课基础重要,方法也很重要。最重要的是上课四十五分钟,上课不能走神,如果没有听懂,要及时向身边的同学或老师请教,另外对付这些学科,题海战术是不二法则。但是题海战术也要讲究一定的方法,首先,题要选好,什么题要多做,什么题不该做。现在市面上各种习题集很多,让人眼花缭乱,可以让各科老师推荐,也可以听听前些届同学的意见,习题集不求太多,在高一阶段各科一本就可以了,题可以反复做,特别是对一次性无法做对的题一定要不厌其烦地多做。做完以后要准备一个本,把题中涉及到的公式、原理和知识点记下来。

地理、历史、政治这些课,在高一阶段,跟着老师上课就可以了,因为这些课要深入理解的理论相对简单的多,主要是记和背,所以考前一个月背背知识点就可以了。

高中历史好的学习方法 篇2

一、课标与教材的关系

新课标下的高中历史教材“一标多本”, 它们虽然都是依据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 》编写, 但内容却有差别。这是因为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原则不同, 课程标准只提出了教学内容的框架, 而不是知识点, 更没有像教学大纲那样, 对教学内容概述线索、陈述结论。“课程标准的核心是‘课程目标’, 其‘内容标准’不是硬性地罗列学生学习的具体内容, 而是以这些知识反映和支持课程目标。”[1]因此, 同样依据一个课程标准所编写出来的不同版本的教材, 才会差别很大。

目前, 正在进行高中新课程实验的许多教师面对多元化的历史新教材, 往往感到“心中无数”, 不知道应当如何处理教材内容才是合适的。他们往往用“一纲一本”的观念处理“一标多本”的教材。由于生怕在高考等各种考试测试中“吃亏”, 因此就采取了事无巨细的态度, 只要是课本上的知识点便“滴水不漏”地加以讲授。这完全是在做“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它严重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 大大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这反映出, 在一部分教师的心目中, “教材”仍然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垄断地位, 他们是典型地在继续“教教材”, 而绝不是在“用教材”。对此, 追根溯源, 主要在于教师心中没有课标意识, 缺乏对“课程标准”的深入研究和深刻理解与把握。这些都会导致他们在处理教学内容时心中无数, 无所适从。

“课程标准”是教学实施者进行学科教学设计与实施的唯一根据, 各种版本的教材则只是具体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内容的主要文本课程资源之一。正是从这个角度来讲, 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设计时, 要对“一标多本”下的教材, 取“为我所用”的态度, 树立“尊重教材, 而不拘泥于教材”的理念, 灵活、创造性地使用好教材, 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变。教师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利用课程标准提供的弹性空间, 围绕模块特定的内容, 将学生已有的相关知识经验、相关社会生活的新变化、相关史学研究新成果等进行整合, 即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意识的开发、改造、丰富和完善, “使之更好地体现课程标准的有关要求, 真正成为学生赖以拓展思维并实现超越的坚实平台。”[2]

例如, 有位教师在讲授“辛亥革命”评价时, 就没有拘泥于教材的结论, 而是补充了一段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佩弗对辛亥革命的评价:“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 真是荒唐可笑。……那一种共和政体是一个大失败, 因为它在中国的历史、传统、政治经历、制度、天性、信仰观念或习惯中毫无根据地。它是外国的、空洞的, 是附加在中国之上的。它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快就被除去。它不代表政治思想, 只是政治思想的一幅漫画, 一幅粗糙的、幼稚的、小学生的漫画。……这种共和政体悲惨地结束了, 即悲惨地失败了。然而, 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美国教授对辛亥革命很低的评价和教材中的观点截然不同, 谁的话更接近历史的真实呢?这位教师没有马上下结论, 而是引发学生去进行有效思考、探究, 学生最终得出了更有启发性的结论: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立场上, 对历史事件会有不同的解读, 要了解历史的真相, 必须多方考证, 而不是只听一家之说, 而教材就只是一家之说。这样的教学, 既实现了从“教教材”到“用教材”的转变, 又提升了学生客观和批判性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可谓一举两得。

有必要指出的是, 教师在避免“教教材”的同时, 还要避免“去教材化”倾向。“去教材化”表现为一些教师认为教材是可有可无的教学资源, 索性不研究教材, 把过去的“以本为本”改为完全脱离教材, 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历史课堂成了“故事会”“资料展示厅”“电影欣赏课”, 课堂上根本不用教材, 一节课下来, 学生的书本甚至都没打开过。凡此种种, 实际上是浪费了最主要的教学资源——教材。依靠教材而不依赖教材, 超越教材而不脱离教材, 这样, 才能真正用好教材, 历史课堂才能变得灵动, 充满张力。

二、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预设”与“生成”是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而产生的一对新名词, 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是很多教师迫切关注的话题。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特性, 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袖手于前, 方能疾书于后”, 只有充分地预设, 才能有生成的精彩。但是教学不只是单纯的“预设”操作, 原有教案的展开过程, 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教师再好的预设, 也无法预知课堂教学中的全部细节。正如叶澜教授所说:“课堂教学就好像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 随时都有可能在旅程中发现意外的信息和美丽的风景, 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如果我们的教师一味按照预设的程序进行, 无视课堂动态生成的资源, 那么就只能落入僵化、庸俗、沉闷的泥潭。

例如, 有位教师在讲述抗日战争“日本无条件投降”时, 播放了日本广岛、长崎遭受美国原子弹轰炸后惨烈状况的视频。学生观看后, 有的说:“美国原子弹炸得太及时了!”“日本人得到这种结果真是活该!”部分同学还予以附和。对于这一出乎意料的课堂“杂音”, 教师并未倾听与回应, 而是按照课前预设流程, 继续下一环节的授课。

在这一教学案例中, 学生们的课堂“杂音”其实是很好的生成性资源, 教师应该加以充分利用而不是任其白白流失。课堂上学生认为日本被美国原子弹轰炸是咎由自取, 罪有应得, 这样的价值判断是不正确的。在这个问题上, 教师不应当缺位, 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日本人民是无辜的, 美国的原子弹轰炸给他们造成了伤害, 他们也是战争的受害者。军国主义分子使日本走上了侵略战争的道路, 战争是人类共同的灾难。我们要以史为鉴, 增强国力, 追求和平与发展。令人遗憾的是这位教师没有及时抓住课堂动态生成资源, 因势利导帮助学生形成对战争与和平等相关问题的正确认识, 殊为可惜。

我们在强调动态生成的情况下, 也要防止随意生成的现象。动态生成并非盲目生成, 它必须围绕课堂教学目标来进行, 同时必须考虑生成时间的制约性。教学过程如果不顾及教学时间的有限性, 远离原先设定的总体目标和教学任务, “一味地追求动态生成, 并将其视为一种教学‘时尚’现象, 既偏离了生成的本质, 也难于取得好的教学效果。”[3]

“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 而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预设和生成是对立统一体。预设体现了课堂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 生成体现了课堂教学的动态性与开放性, 两者相互补充, 相得益彰。“教学预设对于教学生成, 应像海绵一样虽具有定型, 却富有弹性;教学生成对于教学预设, 应像风筝一样虽随风飘扬, 却心有牵挂。”[4]如是, 历史课堂教学在师生互动思维碰撞中一定能生成智慧的火花, 许多未曾预约的精彩就会不期而至。

三、探究学习与接受学习的关系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 》倡导学生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开展探究学习。“作为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 一般是在一定的问题情境的支持下, 师生从提供背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交流成果等几个方面来组织进行的。”[5]其实质是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使学生参与和体验知识、技能由未知到已知或由不掌握到掌握的过程, 并在这一过程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究能力。在课堂上的这种学习过程, 一般包括这样几个步骤:生成问题——激疑启思——合作探究——交流碰撞——引导深化。当然, 它可以有多种具体的行动形式。如, 可以是在正常教学进度下进行的含有问题探究的常规性学习, 也可以问题、立场、角色等分组探究;另外, 它也可以根据需要而转化成课后更长时间的研究性学习等等。

运用探究学习方式并不意味着完全抛弃传统的接受学习方式, 接受学习运用得好, 也可以让学生学得主动有效, 而探究学习运用不当也可能使课堂杂乱无章、离题万里。接受学习就是在教师指导下, 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接受式学习作为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学习方式之一, 有着其他学习方式所无法替代的独特性和存在的必要性。“无数的教育教学实践已经一再证明, 面对浩如翰海的人类文明、智慧的结晶 (知识) , 在极为有限的学校教育的时间内, 许多内容是不可能完全单凭着学生通过‘发现’‘体验’等方式来系统掌握起来的;而接受式学习则因其在帮助学生系统地了解、把握基础知识和促进基本能力的发展方面所拥有的独到之处, 而依然在传承人类文明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6]在新课程历史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差异性和选择性等特点, 在接受学习中引入探究方法, 在探究过程中融入接受方法, 从而使两种学习方式有机、高效地结合起来, 优势互补, 取长补短, 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例如, 在学习“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这一专题时, 学生首先可以通过接受学习的方式来进行课标“内容标准”中规定内容的学习, 在此基础上再展开探究式学习活动。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整体世界的宏大背景中认识和把握世界格局的形成、发展、演变及其影响, 力避就事论事的学习方法, 从而达到切入点具体、背景宏阔、含义深刻的学习效果。在探究和研讨中, 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利用新闻媒体、报刊、重大事件报道等媒介, 搜集整理相关资料, 并通过讨论会、历史板报等形式, 发表对相关历史问题的看法, 不断提高学生收集和整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增强学生的历史观察力和历史理解力, 激发与巩固其为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四、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的关系

“学生的学习评价是历史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反馈、调控教学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功能”。[7]但是, 原有的历史学习评价体系却存在着许多局限和不足, 如:注重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 忽视学生的潜能与发展;注重以考试作为评价的主要形式, 方法单一, 忽视其他的评价形式与方法;注重以分数为表现形式的定量评价, 忽视以评语为表现形式的定性评价;注重学生学习结果的终结性评价, 忽视学生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注重评价者的他评, 忽视被评价者的自主评价, 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相隔离, 双方缺乏交流与沟通。传统历史评价理念是建立在以选拔为主、以分数为主、以结果为主、以他评为主的基础上, 从而导致应试教育成为传统历史教学的基本导向和价值取向。

新课程下的历史学习评价, “必须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 》为依据, 遵循既注重结果, 也注重过程的基本原则, 灵活运用各种科学有效的评价手段, 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做出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8]因此, 新课程的历史学习评价方法应结合具体的评价内容, 体现出科学性、灵活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避免仅采用单一的量化评价方法, 更多地倡导采用着眼于学生发展的质性评价方法。除了采用传统的纸笔卷面考试测验外, 更多地倡导采用历史学习档案、历史习作、历史制作、历史调查等着眼于学生发展的评价方法。需要强调的是, 质性评价从本质上并不排斥量化评价, 它常常与量化评价的结果整合应用。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将有利于我们多维度、多层次地获得学生的评价信息, 使我们的评价更真实、更符合学生的实际, 真正发挥评价的发展性功能, 改进历史教学。

例如, 学完“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这一专题后, 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学习档案, 内容包括:考查学生对本专题所学内容掌握情况的专题测试;学生对学习专题的过程与结果的自我评价;让学生收集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资料, 制作一期历史海报, 从中归纳这一时期的时代精神, 并让学生谈谈学习本专题后的收获与感想。这就是一种针对专题设计的历史学习档案。它既注意了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的结合, 又能够为历史教师提供其他评价方法无法提供的很多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重要信息, 并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鼓励学生对学习进行持续性反思, 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发现自己的不足, 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此外, 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中还要处理好形式与内容、知识与能力、继承与创新等关系, 限于篇幅, 这里不一一赘述。总之, 面对新课程, 只要我们注重理论修养、不断探索创新, 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 历史教学就一定能实现智慧的碰撞, 经验的共享和理性的升华, 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任世江.研究新课标教材推进新课程改革[J].历史教学, 2005, (12) .

[2][5][6]齐健.走进高中历史教学现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8, 190, 149.

[3]胡波.基于新课程理念的现代教学设计[J].中国教育学刊, 2007, (3) .

[4]吴金炉.历史课堂:预设和生成的理论认识与实践研究[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9, (9) .

高中生物化较好的学习方法 篇3

预习,除了看书本之外,可以填写一下《步步高》蓝本子上的“导学探究”,做几道“活学活用”的问题,帮助将将知识点细化,这样,基本能做到带着问题听课。

二、善于听课

课堂上,仅仅满足于听懂了老师的课是不行的,更应该理清楚老师的思路,最终弄明白老师提每个问题的目的,这些问题的前后关系,因此有时需要简单记点笔记,在下课时快速浏览、达到巩固归纳的目的。

三、独立作业

所有的作业,都希望能在没有答案、同学帮助和提示的情况下先做一遍,然后再对答案,并用红笔画出存在问题的地方,以供后续复习反思。凡是有问题的地方,提倡先自己思考,想不明白再向老师同学请教。

四、理清思路

《化学反应原理》的问题基本上都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在做题时,不能只满足于答案的正误,更应该关注思维的逻辑性,只有思路对了,才算掌握了这类题做题的方法。因此,认真想明白一道题的前后逻辑顺序、将答题过程表达清楚,才算真的懂了、过关了

高中历史好的学习方法 篇4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的区别:

1.高中数学内容抽象性、理论性更强,尤其是在高一代数中,首先碰到的就是理论性很强的函数,使一些初中数学很好的学生难以适应。

2.高中数学的思维方法向理性层次跃进,初中数学要简单些,按一定步骤就可解决,而高中数学的解题更复杂,要求学生多角度多方面思考。

3.知识内容有所增加,学生在同样时间内掌握知识的工作量要明显增多。

怎样适应:

1.别有依赖心理。

初中数学学习中,教师会列出中考各类型题目进行反复练习,学生易养成依赖老师、套用模式的习惯。到高中这种模式就完全转变了,况且初中数学家长还可以稍加辅导,但到了高中,大多数家长知识水平已无法跟上。

这时候,能靠的只有自己,当然,小编会一直陪着你,给你最坚定的支持。

2.不能思想松懈。

如果用初中方法学习高中数学,没有在思想上重视,方法上改变,即使是拔尖的学生也很容易跟不上。

高一是高中三年中最关键、打基础的阶段,一旦跟不上就很难赶上。所以,高中学习,一天都不能松懈。

3.暑假里做些准备。

由于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比较变化很大,学生在暑假里做好休整的同时,还是需要做一些过渡性的调适。

比如整理一下自己的知识储备,初中没有解决的问题要查漏补缺;对高一的教材进行预习,适当做一些基础的题但不提倡大量做题。

语文

初中语文与高中语文的区别:

1.选文上的区别:

初中语文的选文较简短,到高中不仅长度加长,深度也明显增加,有时甚至要从哲学、人生的角度来解读,因此不能再以初中的标准来要求自己,须在个性化体验、感悟和审美上加强。

2.文言文的区别:

初中的文言文大多为浅显的、有哲理性、有情节的小故事、寓言、短诗、散文,而高中的文言文则是长篇人物传记和论述文章等,需要有较强的阅读和翻译能力。

3.作文的区别:

中考作文一般只要求不少于五六百字,而高考作文要求在800字以上。从中可以明显看出初中作文和高中作文在思维广度和深度上的区别。

据小编了解,现在高考中常出现犯思维幼稚病的作文,就是没有很好地适应。要想高考作文得高分,必须学会观察生活,学会思考,学会成长,对文学作品要有自己的感悟和扬弃。

怎样适应:

1.扩大课外阅读。

我们要有计划地读一些高中教学大纲规定的参考书目上的课外阅读,如《红楼梦》《水浒传》等长篇作品。

2.注意生活积累。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当你说话、作文、看报、看书和与人交往时,都是学语文的机会,因此要对周边生活仔细观察,一定要关心时政。养成记日记的习惯,对作文技法和内容的积累很有好处。

英语

初中英语和高中英语的区别:

课本的作用不同。

高中英语的课文只是给你一个范本,大量的学习要靠课外阅读,要将课外的泛读和课内的精读相配合,进行自主学习。同语文一样,英语成绩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学出来,用出来的。

怎样适应:

亲近英语。

可以读读单词量在500至800字左右或800至1000字的英语小说,要注意最好是每页只有五六个生词,从简单的先入手,水平相宜,从而亲近英语,培养语感。也可以看看各大卫视的英语类节目等,因为这些节目有字幕、图像,比较适合同学们学习。

化学

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的区别:

目标不同:

初中化学是启蒙学科,主要要求同学们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化学计算及化学在生活生产及国防中的某些应用,其知识层次以要求同学们“知其然”为主;高中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对所学习的化学知识有相当一部分要求同学们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要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还要能在实际应用中有所创新。

怎样适应:

学习初中化学时,同学们一般采用记忆、重现、简单模仿等学习方法,这些较为机械、死板的方法是不适应高中注重能力及创新的要求的。学习高中化学,必须要从本质上去理解所学内容,并能推陈出新、融会贯通。对于初中化学没有学好的同学,化学姐建议还是提前预习一下高中的化学知识,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高中化学学习所需的重要初中化学知识之复习、巩固、提高(克服“落差”),高中、初中化学都未明确学习的同一知识点之间的衔接(避免“遗漏”),高一化学将学习到的一些重难点知识(适当“超前”)。

物理

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的区别:

很多学生在高中的时候,觉得最难的科目就是物理。回想原因,可能高中物理的第一学期就是一道坎,它表现在:

1.从初中到高中知识的衔接看,物理跨度太大,衔接不是很好。

2.从知识的层次看,初中大部分知识都是要求感觉、了解、知道;而高中大部分都是要求感悟、理解、明白。

3.从学生实验层次看,初中阶段大多数实验都是教材(或教师)拟好的实验方案,学生只要按照方案动手做一做,再观察物理现象,或记录数据,得出结论;而高中阶段大多数实验都是空白的,需要学生导出实验原理,再根据实验原理自己拟定方案,然后动手,观察与记录数据,由现象与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还要分析实验误差的原因。

4.从数学层次来看,初中阶段主要运用物理公式求解,而高中阶段要求不仅会运用物理公式,同时还要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

怎样适应:

1.培养物理学习兴趣。

同学平时可以下意识地将自己的日常生活与物理紧密结合在一起,以激发自身学习物理的兴趣。例如,通过探究生活中彩虹、七彩泡泡等各种各样的有趣事项的真实本质,加强物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学会转化。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 篇5

只有在平时博览群书,善于思考,才能在考场上信手拈来,有较为开阔的思路,较为全面的分析,较为流畅的表达;只有广泛涉猎,才能有较为坚实的人文素养。那种对生命的终级关怀,对自然的无限热爱,对社会的无私奉献,构成了一个大写的人。事实上我国著名学者如钱钟书,季羡林等无一不是学贯中西的大儒。身处物欲横流的年代能够静心读书也不失为一种幸福,希望同学们不仅仅是为了高考,更是为了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摒弃那种浮躁的心理,多读书,读好书,用读书支撑起自己的精神生命!

2、历史学习要求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历史现象纷繁复杂,粗看并无头绪而言。从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到中国的四大发明,从明治维新到戊戌变法,从哥特式建筑到圆明园的断壁残垣,似乎很难找到规律,历史唯物主义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掌握一定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并在学习中不断揣摩,不断思考,你会有一种高屋建瓴,势如破竹的感觉,对知识的把握也会更加深刻。

3、历史学习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好的历史课堂从“头”开始 篇6

一是趣味性。爱因斯坦认为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动力。从心理学角度讲, 兴趣是一种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 这种心理状况会促使人积极学习, 寻求认识和了解事物的途径和方法, 表现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旺盛的探究精神。课堂导入时要充分考虑到兴趣的激发, 有意识地拨动学生的心弦, 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二是针对性。课堂导入时要注意针对性。导入要能揭示教学的主要内容, 明确学习的目的要求, 做到有的放矢。三是形象性。初中生由于生活实践少, 又以形象思维为主, 因此导入时要注意直观性和形象性。四是新颖性。导入新课时, 注意引用材料的新颖性。老生常谈的材料固然有用, 但新颖的富有时代气息的材料, 更能唤起学生参与的热情,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课堂导入的方法与技巧

1. 以教师引导、师生配合为主的导入法

其一, 温故知新导入。这是教师导课中最基本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新知识, 从而引出新课, 从已知的领域转入未知的领域, 这种方法要做到前后衔接自然, 使新旧知识形成一个初步的体系, 起到了“架桥铺路”的作用。

其二, 故事引路导入。故事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因为它有生动的情节、丰富的内涵。许多历史名人的感人的事迹, 不但能引人入胜,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向先辈学习的热情, 推动学生立志成才。如教学《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一课时, 通过讲述“陈桥兵变”故事引入北宋的建立再展开到其他民族政权的建立, 形成了多个民族政权并立局面。

其三, 音乐渲染导入。悦耳动听的音乐可以使人产生愉悦的心情, 陶冶人的情操, 用音乐法导入, 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 自然过渡到新课的学习。如在讲《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一课时, 让学生听或者唱《国歌》, 接着教师讲述它诞生的背景, 自然过渡到本课的学习。这样的方式可以缩短教材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达到气氛活跃、情景交融的目的。

其四, 诗词名言引用法。就是用名诗词或名言名句导入的方法。初中阶段的学生, 在小学就已经学了不少的古诗词、名人名言。充分利用这些知识导入新课是十分自然的。在讲到《王安石变法》时, 先用一首诗来引出作者王安石, 然后开始学习变法的过程与内容、影响就顺理成章了。

其五, 设疑导入法。设疑导入法, 就是教师一上课, 就创设一种问题情境, 使学生把注意力迅速集中到所要解决的问题上来。教师结合教学内容, 提出有关问题, 让学生思考并回答这些问题, 从中揭示主题, 导入新课。但提出的问题情境要有启发性和趣味性。

其六, 联系实际法。从心理学角度看, 与学生关系比较密切或学生比较关注的事情, 最能引起学生注意和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乡土教材的内容大多发生在学生的周围, 学生对此都比较熟悉, 利用乡土教材进行导入教学, 学生有一种亲切感。在导入课中, 运用乡土教材, 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加深他们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其七, 设计悬念法。初中学生的心理还不够稳定, 他们学习的热情往往会更多地受到好奇心的驱使。因此, 在教学中也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在导入中适当地制造悬念, 适度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 通过设置悬念, 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 抓住学生的内心, 激发学生的兴趣。

其八, 时事新闻法。报刊上与历史学习有关的内容很多, 教师平时多浏览, 在教学中选择与教学内容联系密切, 比较具体生动的新闻导入新课, 可以让学生感到历史无处不在,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拓展学生的视野。比如:今年是国庆60周年, 那么60年前,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怎么样成立的?让我们一起走进60年前的这段历史。学生的探究意识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 课堂的气氛也就变得活跃。

2. 以学生参与、突出主体的导入法

其一, 情景剧法。情景剧导入法是指教师根据教材内容, 设计情景剧本, 组织学生排练、演出, 它不仅能培养参练学生的表演能力、口语表达能力, 有助于学生体态语言的形成, 而且能激起广大学生的好奇感, 来探究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 进而能主动地进入新课学习。如《全面内战的爆发》一课学习, 由学生分角色表演重庆谈判的场面, 其他学生观赏3分钟情景剧导入, 效果很好。

其二, 演讲式导入。教师可在上课伊始让学生演讲两三分钟, 演讲的内容根据教材的有关内容安排。通过学生的演讲话题直接设问导入。

其三, 竞赛辩论式导入。当代学生有强烈的好胜心理, 课堂导入时要充分考虑学生需求, 采用竞赛、辩论的方式围绕教材, 选定主题, 开展竞赛。以这样的方式导入, 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在竞争中, 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

3. 以媒体图片、直观形象的导入法

其一, 直观教具导入。初中生还处在青少年时期, 偏重感性认识, 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时期。根据这种心理特点, 在教学中, 教师应充分利用实物、标本、模型或挂图等直观教具,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兴趣。直观教具可利用现成材料, 也可自己制作。直观教具展现在学生面前, 学生很容易就产生欣赏—羡慕—向往—理解—实践这样连锁的心理过程, 很快就能进入角色。

其二, 图片观察法。图片是最直观的教具, 现在的历史课本中的插图很多, 如果变静为动充分利用就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除了课本的插图, 我们还可以搜集许多历史实物的图片、杰出的历史人物、重大事件及古代遗存的画幅, 这些东西成为大脑兴奋的催化剂, 它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

其三, “幻灯投影”导入。这是一种利用先进科学技术手段的导入方式。“幻灯投影”导入法能够“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繁为简”强化视觉冲击力, 增强学习效果。

上一篇:我为什么要求你读书下一篇:2017大学生文员社会实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