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学习(精选12篇)
高中历史学习 篇1
云南省高考很早之前就开始采用文科综合考试。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的考试大纲在考核目标和要求中明确提出:“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强调对历史、地理、政治等各学科知识的整体、综合把握。”同时指出:“在设计试题与组卷操作过程中,特别注意控制和把握强调对基础主干知识的考查。”由于高考不强调对知识覆盖面的考查,加上历史备考内容包含七本书(其中必修三本,选修四本),内容繁多,因此大部分教师备考时,在有限的备考时间里比较重视对主干知识、重点部分的复习巩固。这样,一部分课本知识在备考中常常被忽视,即课本中作为阅读课材料出现的内容。本文中,笔者称之为课本的非主体部分。从最近几年试卷来看,这部分知识必须引起我们的关注,因为这部分知识在试卷中逐渐呈上升趋势。我们一定要多注重课本主题知识的延伸阅读。笔者现将自己关于历史高考非主体部分知识的复习体会总结如下,以期能对奋战在高考前线的教师同仁有所启发,以资借鉴。
一、课本中非主体部分
所谓课本中非主体部分, 主要指课本正文楷体字以外的部分。包括:小字补充资料;文中插图、表格;文中引用的文献资料(常用黑体字显示);课本正文下面的注释部分。总之,正文以外的部分都属于课本非主体部分。
二、课本中非主体部分在高考中的地位
我们首先了解近年的高考题:2012年高考文综考试
29. 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 :“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立征,有立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C专制制度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D武力夺权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2013年云南省文综高考试题
28.“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 ,红脸的关公战长沙 ,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
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
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
2014年高考文综考试
24.周代分封制下 ,各封国贵族按“周礼” 行事 , 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
A河南。B河北。C陕西。D山东。
在2012年的高考中, 有些题目是课本非主干知识的延伸,这些题目的答案均来自于课本的非主干知识,“是正文的说明、补充、扩展或分析”(引自教材扉页“说明”栏),严格说不属于大纲要求的范畴。随着时间的推移,高考历史考题中非主干知识的比例有所增加。由以上所举例子可以看到高考虽然注重考查主干知识重点部分,但是考查的小字和表格,以及课本所附插图资料内容已经占了不容忽视的分量,并且历史选择题的分数比重也呈上升趋势,所以我们一定要注重课本非主干知识的延伸阅读。
三、复习对策
有一定量的分值不属于考纲重点考查部分, 但又不能忽视,怎么准备呢?这里介绍笔者复习时的几点做法。
1.在第一轮复习中十分重视。第一轮复习是夯实基础,在这一轮复习中要求学生必须注意课本正文以外的部分。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加深他们对重点、主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做到知识面丰富,课本知识掌握全面,有利于达到高考试卷要求。
(1)历史 (考试说明 )删去的 ,绝对不复习。
(2)与大字内容密切相关的 ,一定要复习掌握。
(3)属于历史常识性的 ,复习时要掌握。
(4)属补充性知识、离题目要求较远的 ,只做一般了解。
(5)属拓宽知识面、离子目录要求甚远的 ,不要求掌握。
2.在第二轮复习中忽略。第二轮复习重点在于专题总结 ,学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而且全部要求等于不要求,复习必须有重点。所以在这一轮复习中,不必复习正文以外的部分,可以看看表格,小字就不必看了。
3.在第三轮复习中重拾。这一轮复习是重新回到课本中。学生可能不止看一遍课本, 只要重新温习正文以外的课本知识,即可应对高考。以上是笔者在多年历史复习课中关于课文非主体部分内容的一点体会和认识, 在高考备考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不当之处,期望能与大家共同深入探讨。
摘要:近几年,历史高考难度逐年增大,参加高考的学生需要为考试不断扩大知识面。作者以多年教学经验为依据,总结了一些历史复习经验,为历史高考提出了科学有效的复习方法。
关键词:历史高考,非主体内容,备考策略,有效复习
高中历史学习 篇2
阅读是记忆和运用的基础,即学习的基础。怎样才能使阅读准确而高效呢?
首先要有目标,带着疑问去看。如从课本目录把握知识框架,阅读正文时以基本知识为准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概念和结论。辅以正文中的、注释和图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实际上高考大纲中强调把握知识体系,在多年的考题中小字部分内容频繁出现。因此在阅读教材时也要留意,才能做到完整把握。
其次是方法。阅读中要抓住关键点,以了解历史事件间的相关联系:如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社会的改造经历了几个等阶段;要在阅读中明确历史结论中各点的逻辑关系。
二、记忆
历史一门以记忆为主的科目,如何才快速有效地记忆历史基本知识?
第一,不要机械记忆。高中历史理论性较强,概念较多,单纯的记忆对学习帮助不大。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中,理解历史概念,结论中的内在含义,历史事件间的逻辑关系。如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按时间:①夏商的地方行政制度:侯、伯等的设立;②西周的分封制。③从汉至元的地方行政制度。
第二,要把知识点之间联系记忆,不要单独地记忆知识点。历史知识间的互相联系是很紧密的,可以通过因果联系、、对比等。将知识归纳分类在一起,形成网络,加深记忆巩固知识。
三、理解
理解是记忆的基础,也是运用的前提。
1、要正确分析历史概率及结论。
2、要正确认识历史问题。如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及评价问题。
四、运用
运用是检验学习成果最好的办法。
经常有同学自认为课本知识已经很熟,但一做题就出错。除了没有真正掌握知识之外,还有不认真审题,不会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判断的因素。
做题是最好采取以下步骤:
第一,先浏览材料,确定问题的中心。
第二,带着问题再次阅读材料,找出有用信息;
高中历史课堂合作学习探究 篇3
关键词:高中历史;合作学习;课堂教学;小组合作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4-377-01
合作学习能发挥群体作用,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发挥各自优势,改变了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一、当前高中历史课堂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课堂中,都是老师说,学生听,从幼儿园阶段起,就一直延续着教师主导课堂的教学形式。特别是高中历史课,传统教学方式更是根深蒂固,学生从未进行过任何讨论,只是一味的老师说,学生记,不少学生并不适应合作学习的方式。例如在课堂中,不少学生之间的交流都只有两三分钟,热闹的教室很快又安静下来,学生们不善于思考,不懂得讨论,合作学习成了形式主义;有些合作学习小组看似热热闹闹,讨论激烈,但细心观察会发现,小组内部没有分工,没有合作,发言的只有少数几个表现积极的学生,其他同学在旁边默默不语;有的课堂则一味的进行小组内学生间的交流,教师缺乏有效指导,学习成果不显著。
二、提高合作学习成果的方法
1、指导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基本方法
有的学生适应了传统教学形式,不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而有的学生则只在乎自己的想法,不善于与他人交流合作,这些都不利于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因此,在开展合作学习之前,教师应先指导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基本方法,使学生学会倾听和交流,既能独立学习思考,又能参与团队合作。
2、调整分组策略
首先确定小组人数。通过教学实践发现,4-6人小组为最佳模式,这样组内每个人都能充分参与到学习讨论中,可以避免因人数过多而导致学生发言机会减少,同时还可以避免因人数过多造成话题分散,无法集中。根据班级实际情况,我将班级分为9组,每组5-6人。
然后确定小组组织领导方式。每个合作学习小组内可以设立固定职位,如主持人,记录员,发言人等等,明确职位可以使小组内成员各司其职,讨论顺利进行,例如在讨论中断时,主持人应根据大家讨论的结果提出新的话题,记录员可以记录讨论过程和结果,从而使教师了解到该小组合作学习所取得的成果。但需要注意的是,各职位不应固定人员,而是让学生在不同职位上轮岗,这样可以使每位学生都得到充分锻炼,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等。
3、采用多种合作学习方法
互动法。小组内成员担任不同职位,然后围绕同一话题,同一目标进行讨论学习,互相之间可以进行补充,共同完成同一项学习任务。这种方式可以加强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培养团队意识,并且不同职责的扮演,可以使学生得到全方面的锻炼。
辩论法。根据教师设置的题目,学生分为正反双方,参照辩论赛的形式,每位学生都可充当辩手表达己方观点。辩论法可以更好的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了能充分论证己方观点,学生需额外参阅大量资料,作为对教材的补充,这不仅强化了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同时还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联想思维,尤为重要的是,辩论法还可以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竞争意识。
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不仅能深刻理解其意义,而且能加强记忆。历史教材中有不少历史事件可以改编成小剧本,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例如高中历史必修一《卓尔不群的雅典》中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陪审法庭等因为与学生生活相距较远,所以在课堂上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召开一次伯利克里时期的公民大会,在会上让学生很容易就理解雅典民主中的抽签选举、公民大会为最高机构,五百人会议是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陪审法庭是司法机构。此外,角色扮演法还能更好的吸引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此外对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及舞台表现力都有很好的帮助。对于平时胆子小的学生,通过参与历史剧的演出,还能极大的锻炼其勇气。
4、教师应积极而谨慎的指导
虽然合作学习是学生做主导,但教师也应积极的参与其中,而不是任由学生漫无目的的讨论。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巡视,认真倾听,但要谨慎的进行指导,要做到适时适量的介入,确保讨论不偏题即可,更多的还是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纠正学生认识上的偏差,避免对学生的讨论做过多的干预。一旦学生在讨论中遇到困难和障碍,可以给予一定的点拨和指导,使学生克服困难,进而增加对合作学习方法的喜爱。
三、对合作学习成果的总结评价
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能够帮助学生认清自己当前的优点和缺点,是教学过程必不可少的部分。新课程倡导进行发展性评价,使学生既是评价过程的参与者,同时又是受益者。自我评价和学生互评的形式,不仅可以使学生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同时通过对他人的评价可以为自我要求作参考,使学生从合作学习中收获更多的成果,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建立健全的人格,这也是学生人文精神塑造的一个重要部分。
教师评价分为即时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即时评价就是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发言讨论进行及时的评价,可以从学生思考的角度,发言的内容等多方面进行评价。而总结性评价则是在合作学习结束后,教师对这一过程的整体总结和评价。通过分析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参与情况,帮助学生理顺思维,指出学生思维方法的优缺点,引起学生对合作学习过程的回顾,从而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与升华。
参考文献:
[1] 陈秀芳.谈高中历史教材的整合[J]. 教学与管理 2008(31)
[2] 翁聪良.我思故我在 新火试新茶——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历史教师素质初探[J]. 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2008(01)
[3] 张道权.高中历史“合作——探究式学习”的实施[J]. 教育导刊 2008(06)
[4] 游春艳.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历史教备策略探悉[J]. 黑龙江史志 2008(01)
高中历史教学合作学习模式研究 篇4
一、合作学习模式的基本原则
1. 适应性原则
在高中历史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按照具体的教学内容,来对恰当的学习方式加以选择,切勿一成不变。与此同时,合作学习必须始终坚持以教学难点与教学重点为主,切勿喧宾夺主。此外,教师还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及身心特征,来对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进行安排,确保因材施教及因人制宜。
2. 竞争与合作探究原则
合作学习是学生采用合作的方式探究知识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正是因为学生与学生之间必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这便会使得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尽相同,因而教师就应当重视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地思考问题,并且有效地展开竞争,只有这样才能够将每位学生的参与热情调动起来。
3. 整体性原则
在大力倡导实施素质教学的今天,高中历史教学就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而且还应当促进及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高中历史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坚持整体性的基本原则,要全方位地面向全体学生,尤其是要重视学习后进生所取得的进步,切勿放弃任何一个成绩不好的学生,要将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使每位学生的综合素质及综合能力均能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4. 迁移性原则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知识迁移不仅体现在温故知新上,同时也体现在知识应用上,在教师的积极指导下,自主学习也可以成为知识迁移的过程。在高中历史合作学习的过程当中,教师应当注意对学生进行知识迁移的引导,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还有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模式的有效策略
1. 明确学习目标
每堂历史课程均要有具体的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更应当将合作学习目标明确。合作目标至少应当包括四大方面,也就是能力目标、知识目标、情感目标以及价值观目标。在明确历史合作学习目标时,不仅要涉及个人目标,还应当纳入共同目标。
2. 加强分组合作
按照合作学习理论,可以采取的分组方法为异质小组的分组方法,即首先考虑学生实际的学习水平,其次要考虑学生的性格、性别、纪律、家庭背景等,将学生从高至低划分成六级,再任意从每一级中抽取其中的一名学生,将该学生分配到一组中,每半个学期抑或是半年调整一次小组成员。必须以民主的方式选举出小组的组长,将每一位小组成员的分工及角色明确。
3. 重视教师导学
合作学习充分展现的是学生的自由发展以及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教师所占据的主导地位是不容忽视的,教师应当切实做好合作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在高中历史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当随时且灵活反复地根据教学环境的所发生的变化,来引导学生,不仅要指导学生的合作技能和合作思想,还应当给予学生方法与能力的指导、理论知识的指导,以此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发展和培养学生的情感能力、记忆能力、表达运用能力、历史思维能力等。
4. 确保讨论的效果
众所周知,思维往往始于疑问,在人的思维发展过程中,发现问题以及提出问题是非常重要的,这便需要教师在合作学习中认识到课堂讨论的重要性。通过小组的讨论或者组内讨论,往往最终均能够得到想要的结果,这是合作学习不可或缺的一大环节,是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以及历史学科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在合作学习的讨论中,历史教师应当把握好以下几点:首先,要充分确保讨论的有效开展;其次,要设计出一些有针对性且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再次,要加强小组研讨的民主性;最后,要将小组讨论与独立思考的关系处理好。
5. 及时解惑释疑
在合作学习中,如果学生遇到在学生小组内无法解决的问题,则可以在全班的范围内予以讨论、交流、分析,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互动,如果仍然有学生无法弄清楚的问题,则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来解答,抑或是提供必要的指导给个别小组。在解惑释疑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不要将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将有助于解决问题的条件提出,让学生小组的成员利用自身所掌握的知识经验,逐步地形成自身的知识建构,从而使学生达到恍然大悟的合作学习效果。
高中历史世界历史学习方法技巧 篇5
一、易思善疑、观察联系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古希腊著名科学家亚里士多德也认为: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勤于思考,勇于质疑、善于质疑是一种良好的思维品质。而疑是思维的开端,更是创造的基础。因此,同学们在历史学习中,只要真正的有所思、有所疑,就会不断生成新问题,不断产生学习的动力。比如学习新航路的开辟一目时,我们可以思考下列问题来活跃自己的历史思维:新航路指的是什么?是由什么人在什么时间开辟出来的?哪些条件使新航路的开辟成为可能?新航路的开辟有什么重大的影响?通过这些问题的思考便会对新航路的开辟史实有一个概要的了解。然后同学们可以接着提出下列质疑:当时如果没有这些条件,新航路能开辟出来吗?新航路的开辟缩短了世界之间的距离,密切了东西方的联系,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有没有消极的影响?哥伦布和麦哲伦是伟大的航海家还是殖民者?我国早在新航路开辟前的半个多世纪,就有郑和下西洋这一航海史上的壮举,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和认识?既然郑和下西洋较之哥伦布等的航海冒险活动有着 时间早、规模大、航程远这样三个特点,那么为什么在整个世界历史上,郑和下西洋反而没有新航路开辟的地位显要呢?这样的质疑可以增强我们的历史思维能力。但我们在学习中必须处理好思和疑的关系,疑而不思,势必疑而不解。只有三思而后疑,才能豁然开朗。
历史教材中历史信息的承载方式主要有文字、图表等。文字通过阅读可以让我们思接千载,而图表这种形象化的文字却能让我们视通万里。图表是文字的补充和拓展,它和文字一样都是历史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历史学科的特色之一。图表虽是无言之文,但我们观察其细微之处和整体面貌,就可以获得有价值的连文字都无法表述得到的知识信息。如我们在学习日本明治维新一目时,书中有这样一幅图片《明治初期的小学课堂》,同学们可在下列方面进行观察──时间、地点、人物、服饰打扮、主题等,这样可从中获得如下历史信息:此幅图画再现了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对教育的重视和改革的情境——建立了新式学校,有统一的学制,老师服饰打扮西化,体现当时政府提倡学习西方的文明生活方式,这些信息充分说明当时的日本非常重视教育的发展;历史事件之间都有着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和承前启后的关系。因此,寻找历史事物之间的纵横联系,把两个或多个相近的历史事件放在特定条件下加以联系比较,在今后历史学科的学习中非常重要。如: 日本的明治维新为什么成功了,而中国的戊戌变法为什么失败了?从二者的不同结局中你会悟出哪些道理?;在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打击下的欧美各国,为什么德国和美国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为什么前者走上了法西斯的道路成为战争的策源地,后者却以改革寻求出路?美国立国至今不过200多年,为什么发展飞速,短期内跃进到今天的霸主地位?这样的联系比较可以使我们从时空角度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二、神入历史,理解巧记
所谓神入,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感知,已深入其中,达到物我交融的境地。把这种方法借用到我们的历史学习之中,可以使我们置身于特定的历史情境中,就像演员进入角色一样,去体验历史人物当时的心境,进而更深入的去感悟、理解和认知历史。例如:如果我是发明大王爱迪生,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我为什么要发明电灯?我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之后,我是怎样成功的?我除了给人类带来光明之外,我还能给世人带来什么?我为什么在别人说我是天才时要感慨地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等等。同学们在穿过时空隧道神入历史情境的体验中,可以更好的体味爱迪生的创新求索精神以及给人类带来光明时的幸福与快乐。并获得学习情趣,提升我们的人文素养。
历史本身就是一种人类的记忆。所以,历史学习的过程也应该是一个由感知到积累并理解历史的过程。记忆历史是我们学好历史的前提条件。可我发现大多数同学们对记忆历史知识往往比较头疼,大多在死记硬背中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因此,老师认为,学会和掌握一些历史记忆的方法和技巧是很必要的,它可以让我们在灵活巧记中轻松达到学习的目标,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并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三、世界历史学习建议
同学们从我上述的介绍中,应该充分认识了世界历史学习的重要价值,也一定掌握了一些历史学科学习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这些定会有助于我们今后更好的学习历史。但历史学科作为中考的必考科目越来越引起同学们的重视。特别是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不仅从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全方位对同学们进行考察,而且试题选题也和我们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试题命制不仅具有探究开放、综合创新等特点,而且题型更加灵活新颖多样,考试范围也不断扩大,不仅局限于我们九年级学习的世界历史内容,还包括我们七、八年学习的中国历史范畴。这些变化无形当中增加了我们初三阶段历史学习的难度。而以往同学们在备考中,也出现一些如对历史知识积累不够,缺乏活学活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生活实际和社会现实问题缺乏关注,在审题、书写、语言表述、历史术语等学科基本应试能力方面的一些问题。那么,我们在历史学习和备考中还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1.吃透教材,在理解基础上记忆历史基础知识和学习重点,把握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在记忆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知识网络。努力做到课本在手,知识牢记于心。切记不要考什么就记什么。
2.历史教材只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个中介,我们还应该通过课外读物、影视媒体、当地历史博物馆纪念馆等多方途径涉猎、选择和运用有效历史信息,并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学和与同学们的互助合作探究学习体验过程来丰富我们的历史阅历,拓宽我们的历史思维和眼界。
3.从历史、综合、人文、开放等视角审视历史,并尊重和欣赏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遗产。能理解、解释和处理现实社会中的一些历史现象和社会问题,从历史已有的经验和教训中汲取历史智慧,并活学活用到自己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现实之中,以此提升我们的人文素养,增强我们未来的生存和发展能力。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4.学习着力点:关注教材中的导入框,特别需要理解其中的重要词语和观点。如人类早期文明、文明的矛盾与碰撞等;关注教材中的小字部分,特别要关注文中观点引发的认识和思考。如亚非地区大河流域产生的古代文明可以得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历史认识;关注历史与现实社会的结合点,如文明对人类发展的影响,以人为本的观点,文艺复兴、科技革命对历史发展的影响,各国改革对教育的重视,战争的后果及残酷性,对一些有影响国家的重视,中俄友好年等;关注教材中的动脑筋、练一练和活动与探究自由阅读卡等;加强中外史实的联系,认识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如我国的甲骨文字与埃及的象形文字和巴比伦的楔型文字的对比,我国的儒家、道家学说与世界三大宗教对比,中日改革对比,新航路开辟与郑和下西洋对比等。
5.掌握一定的审题、解题等应试技巧。如何审题?概括的说就是细心阅读,深刻理解,开拓思路,反复推敲。重点放在审题型、审范围、审重点及审字词标点等。如何解题?我们可以采取分析法、筛选法、头尾判断法等。比如材料解析题的解题要求:
第一步,认真阅读,正确理解。通过阅读史料,找到折射的教材内容,字斟句酌,正确理解。
第二步,注意关键词语,确定时间地点。根据史料总体和关键词语找出史料所反映的时间、地点。确定时间和地点是解题的先决条件。
第三步,归纳概括,精练准确。解答史料题,我们应该用简明的学科语言归纳和概括出一个基本观点出来。
四、学好世界历史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我们从小到大一定看过许多如拿破仑、珍珠港事件等关于世界历史题材的书籍和影视制品,然而,这些历史题材的作品是历史的本貌吗?真正的历史究竟是怎样的?学好世界历史对我们中学生的成长究竟有哪些帮助?
1.有助于我们了解世界,并加深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理解
如果我们把世界历史比喻成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那么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以及各国家的历史就是汇入长河中的涓涓溪流。世界历史并不是各国分散而孤立历史的简单罗列,而是相互联系、浑然一体的历史集结。在世界范围内,任何国家和民族都不可能与外界隔绝,而且人类文明越发达,国际交往就越密切。中国自古以来就同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许多挥之不去的情结,比如汉代有张骞出使西域和甘英出使大秦,唐朝有玄奘天竺求取真经和鉴真六次东渡日本,明朝有郑和七次下西洋等;而近现代的中国更是与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因此,同学们学习世界历史,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世界,而且可以进一步加深对祖国历史文化的理解,从而使我们更深刻感受到东西方文明是在不断交流碰撞中才得以形成今天如此的辉煌和繁荣。
2.有助于我们吸纳和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进而增长我们的才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古至今,人类在生存和发展的求索中尽显无穷的智慧,创造出许多令世人叹为观止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这些无价之宝不仅属于其所在的民族和国家,更是全人类共有的宝贵遗产。同学们如果能从中吸纳精华,为己所用,一定会增长我们的才智。比如日本在古代向中国学习,近代向西方学习。我国唐朝采取开放国策,而清朝却闭关自守。我们从日中两国发展的运势中可以得出如下历史结论:改革开放则国运昌盛,闭关自守则国运衰败。一个国家要想谋求发展和强盛,不能妄自尊大,故步自封,应善于学习和借鉴他国的文明成果为己所用。这些启迪是我们通过世界历史的学习就能汲取的历史智慧。
3.有助于我们感同身受无数爱国优良传统,进一步提升我们的修养品行
在世界历史长河中,无数名垂千古的爱国志士仿若片片浪花,使历史长河波澜壮阔、流光溢彩。如19世纪法国科学家也是微生物之父——巴斯德就曾写下如此豪迈的爱国感言:科学虽没有国界,但科学家却有他自己的祖国,其爱国之情不知感召了多少世人!我国许多科学家在满目疮痍的新中国成立之初能够毅然回到祖国,报效国家,足见爱国精神的巨大魅力!如果我们在学习中深切体会他们高尚的爱国情怀,自然会提升我们的修养品行,并使我们受益终生。
五、学好世界历史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21世纪是一个以智力资源为依托的新世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编著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有这样一句妙语──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这充分说明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论语》中也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警句,其中的利器对我们中学生来说就是指有效的学习方法。我们在学习历史时拥有了它,就等于获取了打开历史宝藏之门的金钥匙,就一定能获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率。那么,我们应该掌握哪些必要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来帮助我们学好世界历史呢
1.提纲挈领、关键入手
《荀子·劝学》中有言:若挈裘领,诎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成语提纲挈领也做了如下的解释:纲,指渔网的总绳;挈,指提起;领,指衣领。含义是抓住网的总绳,提住衣的领子。我们从中可以悟出一个哲理,那就是我们做任何事情一定要抓住要领,简明扼要,这样才能掌控全局。同学们现在使用的历史教材是我们学好历史的基本素材和必备工具。书前面的目录就是全书的纲和领,我们通过仔细研读,认真领会其内涵,就能够从总体上把握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线索以及历史内容的学习要点。我们以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教材古代史学习板块为例,世界古代史讲述的是人类从蒙昧野蛮及彼此分散隔绝的状态逐渐建立种种联系而步入文明并进而走向整体的艰辛而辉煌的历程。对这段历史,教材共划分了三个单元,每个单元都由若干课组成,目录上列得清清楚楚。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和第二单元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分别从时序性的角度介绍了原始、奴隶和封建社会三个历史时期的历史;单元下面的每一课从不同侧面来讲述所处历史时期发展的基本线索和重要内容。如第一单元下设的3课中,分别从早期人类的形成和原始社会时期人们的社会概况,进入奴隶社会时期出现的大河流域文明以及西方的文明概况等角度来体现世界古代历史的发展演变历程和所处时代的典型特征。第三单元从目录上就可以看出,古代世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碰撞。将三个单元内容融会贯通起来,就是世界古代历史多元、共容文明的总体概貌。所以,熟悉目录就能帮助我们了解历史发展的总体脉络和历史的学习要点。
历史不仅是指过去的事实本身,更是指人们对过去事实的有意识、有选择的记录。时间、地域、人物、事件等构成了历史的关键要素。我们之所以探究它,真正意义在于从历史感悟中得出历史结论,并汲取历史智慧,以便更好的指导我们的现实与未来生活。所以,从时间、地域、人物、事件和史论等关键点入手去了解历史史实,就能够帮助我们夯实历史基础知识。我们仍然以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世界古代史版块为例,如第三单元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第8课中世界三大宗教一目的学习,同学们从三大宗教的时间、出现的地点、创始人、基本的教义主张、传播及对当时与未来社会的影响等方面入手,可以对世界三大宗教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概要的认识。在此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同学们可以进一步探究宗教产生的根源以及宗教虽然历经上千年的发展历程今天依然被众多信徒信奉并被社会所承认的原因,来深刻体会宗教作为一种文明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影响和推动,从而形成如下历史结论──对那些体现人类的慈爱以及对人类命运关怀的宗教我们应该尊重。而对那些危害人类的生存与生活、破坏社会正常秩序的邪教,我们应该坚决反对和铲除。这样的历史认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和认识宗教。
2.织网串珠、梳理架构
世界历史就像一张纵横交错的网,它以对当时及后来人类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为丝,以对人类自身和未来发展起关键作用的历史人物为珠,并通过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之间千丝万缕的纵横联系,进而形成人类历史发展的总体脉络。如果我们能对其进行合理的归纳梳理,将大量零散的历史信息经过选择织网串珠有效运用,就能形成条理清晰的知识网络,一定会有助于我们建构起相对完整的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的总体架构,进而提升我们的学习效率。我们以本学期学习的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世界近代史板块为例:世界近代史是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萌生、确立、发展和演变(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演变)的历史。在新航路开辟、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两次工业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等近20多个重大历史事件的丝线上,就串有达·芬奇、哥伦布、瓦特、马克思、林肯和达尔文等约30多颗交相辉映的明珠。而这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和重要的历史人物涉及政治、军事、思想文化、科技、艺术等各个领域。
高中历史学习 篇6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学习兴趣;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104-01
一、学习兴趣在中学生历史学习中的重要意义
人们对某种事物感兴趣,就想进行深入的了解,也比较容易对它产生惊奇与丰富的想象来补充或加深对它的了解,从而使人们的思维变得越发得灵活和深刻。而历史这门课程在所属的学科领域也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正如一个没有记忆的人是可悲可怜的,对历史的漠视、淡忘也是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是炭炭可危的。
历史的学习是对人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阵地,也是最好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我们作为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身上担负着培养爱国栋梁的艰巨任务。通我国拥有着五千年光辉灿烂的历史,享誉中外的四大发明,曾经摧壤的丝網之路,耀燈生辉的瓷器,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万里长城,这些都足以增强我们身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感与骄傲;然而同样,我们在近代遭受了列强的恣意践踏奴役,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华儿女的屈辱血泪史,鸦片施以中国人的毒害,不平等条约带来的屈辱,南京大屠杀震惊了国人的心,这些都足以使每一位中国人刻骨铭记,“勿忘历史,勿忘国耻;牢记历史,展望未来”。历史要我们铭记:“落后就要挨打”、“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希望都寄托于少年的独立、自主与进步,所以历史教师在讲授历史知识的时候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让学生早明白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为祖国培养合格且优秀的人才。
历史这门课程本应该是丰富多彩,易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但是由于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和老师讲授的过程中,以及其他一些人为的因素,造成了历史课的乏味和功利,所以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不仅增加了教学的难度,而且也使中学历史这门课程面临着相当严峻的考验。这就需要引起历史教师和学生、家长的足够重视,毕竟历史对人类文明的传承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而且兴趣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是与后来的环境有关,也受到年龄、性别和个性心理的影响,可以对其进行培养,依据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待事物的看法会有所改变,心智也逐渐成熟而适时的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兴趣的驱动力下更加积极主动地去汲取新知识,形成新思想。依据学生因为性别差异而有不同的兴趣进行适当的引导,,所以老师也要因势利导,注重男女生学习上的特点,结合差异性进行指导,呈现给学生一个波澜壮阔、完整全面的历史脉络,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信、自主与独立,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中学历史教学中激发与培养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措施
1、提升教师自身素质
人们常说,教师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学校的发展主要依靠的是教师队伍质量的提高,那么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其关键之处在于教师素质与能力的发展。“教师的素质与能力是教师履行教书育人职责的必备条件,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必备因素。教师明白了时代对自身素质的要求,清楚了自身素质对学生的影响,就应该以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对学生的爱心为动力,刻苦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教育改革和现代社会的需要。”兴趣并非先天形成的,和后来的生活环境和教育背景有莫大的关联。历史就是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在人们研究的基础上才产生了历史知识。要把精彩丰富、生动有趣的历史展现给学生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教学功底,一位好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这样的老师不但要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以及优秀的人格特征,“很多研究都证明教师使学生感到亲切是教育成功的保证,教师对学生的教诲必须在教师的行为充满人情味时才被学生所接受,教师`爱生',学生才能`尊师'。”教师的浩然正气和才华横溢更可以叩学生的兴趣之门,尤其是作为历史教师,更要不断的学习思考,与时俱进,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对历史的浓厚兴趣。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
中学生的求知欲很强,对历史的兴趣也比较浓厚,他们在课余时间尤其是在寒暑假,喜欢阅读一些课外书籍、报刊杂志,观看一些电影剧目等等,这些也都是他们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报刊杂志能比较及时地反映新的社会信息。如对不断出土的历史文物的研究,对一些历史事件的更正,都是最先通过报刊杂志反映出来。它们能弥补历史教材内容的不足和使学生及时获取新的信息。”这就需要教师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给以正确合理有效的指导,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发现了解学生学习历史的喜好,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目和电影电视、纪录片,或者在有条件有精力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就某一书目和影视作简明要的介绍,使学生心中有数。
3、参观历史名胜,培养理性思维
实地考察,眼见为实,亲身经历往往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我们组织学生参观,往往不在于历史文化遗迹、遗物能直接提供给我们多少,更重要的却是要将学生的思维引入当时的历史情境之中,使其身临其境,设身处地开动思维,从点到面想象真实的历史活动。所以,在实际参观中,学生想象到了多少,在某种意义上说,要比其看到了多少有益于发展。”之后可以指导学生收集资料,撰写小论文,交流访谈心得,等等。通过参观名胜古迹使学生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使学生切身感受到过去发生的事情,自然地唤起对历史的感同身受,从而激发与培养学习历史的兴趣。
参考文献:
[1] 李进主编.我的教师教育观——当代师范生之愿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2
[2] 路海东.教育心理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70
[3] 汪刘生.开辟历史教学的第二课堂[J].天津:历史教学,1985(6):48
让自主学习引领高中历史课堂 篇7
一
每一项教学改革,都必须有其一定的相对固定的课堂教学结构,否则就失去了其理论指导价值。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也应该有其基本的教学环节,我们将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大体分为这样几个环节。
(一)激发兴趣,目标指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设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撩拨学生学习的欲望。譬如讲“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的时候,我们都要祭拜祖先,请同学们思考这跟我国古代什么制度有关?又如讲“姓氏来源”时,有同学姓许,有同学姓赵,这又跟我国古代什么制度有关呢?在其求知欲高亢的时候,老师趁势导入新课,并机智地引导学生确定和识记学习的目标,这个学习目标,自始至终都是学生学习的灯塔。学习目标的确定既要有知识目标,又要有方法、能力、习惯和情感目标,还要有一定的层次性,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基本要求。
(二)学生自学,自主解疑。
新版的高中历史教材是以专题和模块构成的,图文并茂、内容完整、可读性强,适宜学生自主阅读,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掌握这部分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概念,理解和把握历史的基本规律。譬如在讲第四单元第一课的时候要求同学们必须掌握的概念有:半殖民半封建社会、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租界,等等;能复述的主要知识点有:战争的原因、过程、结果;能力提升是:近代史是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历史。毛泽东指出:“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
(三)协作交流,深入探究。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肯定还会有不明白的问题,这时,老师不要急于告诉学生现成的结果,而是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以矫正、补充和完善自学成果。这实际是学生合作的过程,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进行交流。譬如在讲第一单元第二课的时候,学生争论最激烈的是:秦始皇是“千古一帝”,还是残暴昏君?是圣,还是魔?长城的修建是积极作用大,还是消极作用大?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不同的观点发生碰撞,在碰撞中学生对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又会产生新的疑问。这样的问题就必须留在下一步来解决。
(四)反馈点拨,释疑总结。
学生经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及深入探究,情况到底如何,老师必须全面地了解和把握;同时,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中仍然弄不清楚的问题,肯定产生一种强烈的想弄明白的愿望,老师就必须在这个关键时刻给予适时点拨,以帮助学生拨去心头的迷雾。譬如周朝为什么不实行郡县制?是分封制好,还是郡县好?精讲点拨,使学生的疑问逐步得到解决。老师趁势引导学生进行自结,并通过自结进一步检验学生是否对规律性的知识真正进行消化和吸收。
(五)能力延伸,当堂巩固。
学生的自学过程,也是解决问题和知识训练的过程,一般性的知识,已经得到了基本的运用。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是对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和延伸拓展拔高性的训练,知识必须内化为学生的素质。老师必须按一定的层次进行设计,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要。在这个训练过程中,要始终贯穿自主、合作、探究和点拨的原则。
二
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则积极地起到指导、点拨、激励的作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知、情感及创新精神等都得到开发和发展。当然,这种教学模式,在有关的理论指导下,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课堂教学的几个教学环节不是固定不变的。
其中有些环节是可以进行调整和合并的。比如,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可以结合起来进行。在课堂训练中,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也可以贯穿合作交流深入探究的因素。有些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有时是难以分开的。
(二)用此课堂教学模式教学的重要前提是合理分组。
各班要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分组。在每个组中,上、中、下层次学生要合理搭配,以保证学生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和遇到问题时能最大可能地予以解决,以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
(三)要适应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
过去老师上课需要的教案一律取消,全部采用学案制。但这并不是说老师上课不再备课,相反可能需要更加充分、深入地备课,只是用另一种方式呈现课前备课的成果。教案到学案的变化,是课堂教学理念的重大变革。
高中历史学习 篇8
问题一:材料信息无法支撑设问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 也是历史思维的基本方法, 在呈现史料不够, 或缺乏史料支撑基础上的评论和认识就可能不全面甚至不正确, 只能是“清谈”或“妄论”, 它不利于学生历史意识的形成, 也不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思维。何成刚老师在《材料解析题中的“材料”与“问题”》中也谈到:“材料与问题, 问题与材料, 二者是相互对应的逻辑关系。即问题的解决必须依赖于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 如果不依据材料也能回答问题, 那就没有必要采取材料解析题的形式。如果材料与问题、问题与材料之间没有产生相互对应的逻辑关系, 那要么是浪费了材料, 要么是命题人不会设计问题。设计问题要充分了解考查对象的知识背景。”[1]但“学习延伸”的有些设计在这方面是欠缺的。具体表现为:
1.材料与问题脱节
例1.阅读与思考:16世纪时, 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来到日本, 同日本发展贸易。17世纪初, 荷兰和英国也和日本建立了贸易联系。随着西方商人的到来, 天主教也传入日本, 并且很快传播, 信徒一度达到几十万之众。一些地方藩国通过与西方国家的贸易, 壮大了自己的经济与军事实力。德川幕府感到自己的统治受到了威胁, 在17世纪30年代连续五次颁布锁国令, 禁止天主教的传入, 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活动。从此, 除荷兰外, 所有西方国家同日本的贸易活动被一概禁止, 日本进入锁国时期。
议一议, 为什么德川幕府的锁国政策能在日本实行两百多年? (选修一第八单元第1课“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
日本的锁国政策为何能实行两百多年?从外因看,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够充分, 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都不是很强大, 还无力打破日本的闭关锁国局面, 而且拓展海外市场的要求也不是十分迫切。从内因看, 是由日本自然经济的特点、严格的等级制度和岛国的地理位置等因素决定的。但从材料给出的信息中学生不可能找到这些原因, 而教材中也没有任何内容涉及到17-19世纪德川幕府的状况, 所以这段材料无法支撑“锁国政策为何能在日本实行两百多年”这一设问。所以, 材料与设问之间是脱节的、无效的。笔者认为该题可以作以下调整:
一是增加日本17-19世纪经济状况、等级制度、锁国政策内容等材料;
二是在设问上体现针对性和层次性:
(1) 根据材料内容, 概括德川幕府感到的威胁来自哪几个方面?
(2) 根据材料, 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锁国政策延续两百多年的原因。
(3) 日本的锁国政策有何利弊?
(4) 锁国政策最终被打破, 说明了什么?
2.材料不丰富
例2.我国学术界对斯大林模式历史功过的争议, 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种主要观点:
观点一:有人认为, 斯大林时期形成的政治经济体制有很大的弊端, 但这种体制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是适用的, 也不能说没有调动劳动群众的积极性。实践证明, 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观点二:还有的人对上述看法持相反意见, 认为斯大林模式不是、也根本不可能不应当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它只是人们走向正确所必须经过的谬误, 是走向正确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在了解了这两种观点后, 谈谈你如何认识斯大林模式的历史功过。 (必修二第七单元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这一问题设计的本意是让学生用辩证的观点全面看待“斯大林模式”, 最后得出“同样的政策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历史作用”的结论。但问题在于: (1) 材料中只呈现了两种观点, 没有支撑观点的论据———史料; (2) 教材中对“斯大林模式”也只是简单地、概括性地叙述。所以学生回答这个问题要么就是直接采用教材的观点———“前功后过”、“功过居半”, 要么就是凭自己的主观臆断认同材料中的某一观点。而无论哪种情况都不能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我觉得这一“学习延伸”可以通过设问的变化加以完善:
(1) 请同学们搜集相关材料证明以上两种观点;
(2) 结合史实说明“斯大林模式”的利弊;
(3) “斯大林模式”的成败对我国的经济、政治体制的改革有哪些借鉴意义?
(4) 从中你得到怎样的认识?
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搜集材料的能力, 培养学生“史论结合”的历史素养, 还可以帮助学生学会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事件的作用和影响的方法, 并形成“他为我用”、“古为今用”的历史意识。
3.主观色彩强, 缺乏材料支撑
例3.讨论一下, 慈禧太后一直被认为是晚清封建顽固派的最高代表, 可她为什么支持洋务运动? (必修三第五单元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教材中对“洋务运动”介绍甚少, 而慈禧对洋务运动的态度更是只字未提, 史学界对慈禧支持洋务运动的原因也是众说纷纭, 况且慈禧之所以支持洋务运动、支持洋务派有其复杂的历史背景, 更有其主观意图, 如果不顾事实, 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对历史妄加猜测、主观臆断, 就会与历史本真南辕北辙[2]。历史教学要重视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 不是仅仅把教材中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 事实上, 不知道所接受的历史知识是如何得来的, 学生只能把它当作一系列难以捉摸的论断, ……[3]同时, 这一设计将“主观”问题纳入到“认知”领域让学生思考并讨论, 显然是不恰当的。
问题二:问题过于宏大
专业术语多、历史概念多、概括性强是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材的普遍现象, 而这一现象反映到“学习延伸”中就表现为有的问题过于宏大, 学生无法回答, 从而变成“学习问题”。具体表现为:
1.理论色彩太强
例4.有人说:“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分组讨论这种观点是否有道理, 为什么? (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
这个问题的理论和思辩色彩很强, 它涉及到早期农民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两个大的历史概念, 更涉及到领导阶级、指导思想、革命任务、奋斗目标、革命动力、斗争方式等抽象的历史概念, 学生只有在深刻理解了这些概念的内涵后进行深入的比较、分析, 才能理解这一观点。但显然, 从高一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认知能力看是无法达到的, 所以, 笔者认为这个问题呈现的时机不恰当, 可安排给文科班级在一轮复习中使用, 如果要让高一学生初步掌握这个观点, 不妨采用其他方式。如设计成选择题:
有人说:“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主要依据是:
A、建立了政权 B、采用武装斗争的方式
C、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D、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任务
这样不仅让学生初步掌握了这一观点, 还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为以后的深入学习和探讨埋下伏笔。
2.涉及范围太广
例5.近代以来, 先进的中国人民为建立民主政治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等。通过这些探索, 谈谈你对中国近现代政治民主化进程的认识。 (必修一第六单元第20课“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本题不仅时间跨度大, 而且涉及范围广, 涉及到政治民主化、民主政治、人民主权、维新思想、民主革命思想、民主共和、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区域自治、政治协商等专业性、术语性很强的历史概念, 在此情况下, 让学生谈认识, 不知从何谈起。
3.设问太抽象
例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中国有哪几部法律?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又有哪些法律?前后比较一下, 看有什么意义?说明什么问题? (必修一第六单元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有哪些法律, 学生是可以做到的, 但问题在于“有什么变化?”这一设问, 如果对相关法律没有了解和分析, 是不可能进行比较的, 即使了解了相关的内容, 那么从哪些方面谈“变化”?所以这样抽象的设问是空洞的、不恰当的, 而建立在此基础上的设问“说明了什么问题?”就更是无效的了。
问题三:思维含量偏低
历史思维能力是以历史知识为依据,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去观察、分析、解决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 以及预见未来的智力思维能力[4]。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是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学的主要目标, 而历史教科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重要的载体, 所以用何种方式编写, 选择怎样的内容, 设计怎样的问题和活动方案显得尤为重要。但“学习延伸”中有些问题的设计思维含量偏低, 不能引导学生达到思维的高度和深度, 或者不利于启导学生进行深刻思维。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设计内容导致
例7.结合《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一课的内容, 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主要活动按时间顺序列表。 (选修四第五单元第2课“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
这个设计的思维含量很低, 学生只需从教材中按序摘抄就行了。如果在此基础上增设以下问题会更好。
(1) 概括说明马克思、恩格斯的活动表现在哪些方面?
(2) 从马克思、恩格斯的活动中, 你能否归纳出创立科学理论除了客观条件外, 主观上必须怎样努力?
(3) 你从伟人身上可以学习到哪些可贵的品质?
2.设问偏差导致
有些问题可能有一定的思维含量, 但设问形式的偏差却导致了思维含量的降低。
例8.1939年5月, 毛泽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撰写纪念五四运动20周年的文章, 文章说:“20年前的五四运动, 表现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请说说毛泽东这个论断的根据是什么? (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这一问题是有一定的思维含量的, 但问题是教材中对五四运动的结论很明确:“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在运动中, 青年学生是先锋, 工人阶级是主力军。从此, 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走上同工人相结合的道路, 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工人中去。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所以学生对此问题很有可能不加深层次思考而照搬教材结论。这样就使本来还有思维价值的问题却不能引导学生深刻思维。五四运动之所以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展到新阶段, 根本在于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成为领导阶级, 从而导致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指导思想、斗争目标、革命任务、革命动力、奋斗目标等方面的变化, 并导致了革命形势的变化。如何让学生得到这些认识?笔者认为, 应引导学生进行深刻性思维。达到思维的深刻性是历史教学高层次要求, 使学生思维达到深刻性, 可以有许多途径, 而其中之一就是来源于问题的层次性。所以该设计可通过层层深入的设问来提高思维含量, 并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思考。
(1) 请从领导阶级、指导思想、斗争目标、革命任务、革命动力、奋斗目标等方面比较五四前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不同点。
(2) 新旧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最根本的不同在哪儿?为什么?
(3) 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最终由无产阶级来领导, 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4) 纵观中西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你得到哪些认识?
3.设计形式导致
笔者统计了人教版三本必修教材中“学习延伸”设计的学习活动, 共74条, 具体分布如下:
从统计情况不难发现, “学习延伸”的设计形式相对单一, 主要集中在“材料分析”这一形式上。确实, 材料分析题可以培养学生阅读材料、提炼、甄别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 且与高考题型趋向一致。但历史思维能力是多方面的, 它包括时序思维能力、历史理解能力、历史分析与解释能力、历史研究能力、分析历史问题并作出决策的能力等[5]。每种能力又包含多方面要素, 如“历史研究能力”就包含“获取历史资料”、“向历史资料提出问题”、“整理时空知识、建构故事、解释历史陈述”等;“分析历史问题并作出决策”则包含“分析事件所涉及到的价值观”、“选择解决方法”、“评价某个决定的后果”等要素。而要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单凭“材料分析”这一形式是难以达到的, 长此以往, 势必造成学生思维渠道的狭隘和思维习惯的缺失, 并导致思维能力的降低。所以, 笔者认为, “学习延伸”的设计从内容到形式上要考虑到以下几点: (1) 要注意形式的多样性和激趣性; (2) 要展现学生的学习过程, 体现学生思考的心理过程; (3) 要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并为之创造条件、指导方法;
(4) 要增加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类的活动设计。
“学习延伸”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引导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个性的载体。但只有科学设计, 才能体现新课程理念, 才能贴近学生实际, 才能使它成为教材的“亮点”, 成为“点睛之笔”。
参考文献
[1]何成刚.材料解析题中的“材料”与“问题”.历史教学 (中学版) , 2009 (2) .
[2]刘玉广.历史教学应当杜绝主观臆断.历史教学 (中学版) , 2009 (2) .
[3]李宪.再谈一堂好课的标准.历史教学 (中学版) , 2009 (5) .
[4]赵亚夫.国外历史课程标准评介.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如何激发高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篇9
一、利用学科引言, 建立历史知识的结构框架,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作为教师, 我们都明白不管是哪一门学科, 都有着和其他学科所不同的独特的知识结构体系。对于历史学科而言, 学生的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有效地掌握历史学科内部知识结构的过程, 而不是单纯地要求学生对一些零碎的知识点死记硬背。历史学科的知识结构主要包括历史发展的一些基本线索和规律, 世界各地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基本特点, 还有历史上一些重大事件中出现的历史人物以及前因后果等。要使学生全面掌握高中历史脉络,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有一个清晰的整理和归纳过程。要实现这一目标, 教师就要充分利用好课本中每一章节开端的引言部分, 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章节内容, 进而将整本教材融会贯通, 使学生能够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归纳, 掌握各个阶段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基本结构, 提高学生总结、概括高中历史知识的能力。
二、精心设计课堂导入环节,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首先要做好课堂导入环节的准备工作。生动有趣的导入环节, 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使学生能够带着浓厚的兴趣和疑问来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导入新课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的安排, 再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我们在教学中常用的导入方法有:复习旧课, 以旧带新式;设置疑问, 引发思考式;承前启后, 激起悬念式等。我最常采用的一种新课导入方式是设置疑问式, 因为这样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把下课时的玩耍情绪转移到历史知识的探索追寻上来, 为上好本堂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巧妙构思教学过程, 优化历史教学环节,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要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浓厚兴趣, 教师就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围绕教学内容设计各项教学活动, 使学生乐于在课堂教学中表现自己, 活跃课堂气氛, 使学生感受到历史学科的魅力, 最大限度地掌握历史知识。要实现这一目标, 教师必须要在教学设计上下足功夫, 精心设计每个教学环节, 并且发挥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课堂教学能否取得成功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课前准备环节的工作是否到位, 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是否积极配合。所以, 精心设计教学各环节, 是一堂历史课成功的关键所在。那么, 怎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呢?这就需要教师在课下下足功夫, 熟练掌握高中历史教材和教学大纲的要求, 想尽办法来探索出更多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 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四、借助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传统的历史教学受教学资源的限制, 往往只能依靠教师的一张嘴、一支粉笔来进行授课, 这对于生活在当今信息时代的学生而言是远远满足不了他们的精神需求的。随着教学条件的不断成熟, 教师可以运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学挂图、投影仪、多媒体技术等, 可使抽象的历史知识变得更为形象、具体、生动, 从而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 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使学生能够认真听课, 提高教学效果。
五、建立和谐、平等的良好师生关系,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 学生对于学习的态度如何, 除了取决于自己的主观想法之外, 还会受到学生所处的生活学习环境以及周围人的影响。所以,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 让学生把对教师的尊重、崇拜之情转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课程上来, 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爱屋及乌的道理。所以,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 主动走向讲台, 走到学生当中, 深入了解学生, 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状态, 关注他们的点滴变化和取得的进步。以身作则, 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积极向上的正面形象, 在潜移默化中感化学生, 用教师自身的高尚品质来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 高中历史学科的教学, 既是一门科学, 又是一门艺术。要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 教师必须激发学生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学习热情, 调动学生积极探索的内心潜能, 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精心设计各项教学活动,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寓教于乐, 从而使学生爱上历史、乐于学习历史。
参考文献
[1]张群保.浅析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农村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 2012 (10) .
[2]贾艳丽.试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学习兴趣的激发[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 (4) .
[3]荆振远.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策略[J].学园:教育科研, 2012 (19) .
[4]曾焕伦.历史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教学研究, 2011 (6) .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之我见 篇10
关键词:整体把握,学科规律,创新形式,经常复习
历史学科时间跨度大, 内容头绪多, 知识点庞杂琐碎, 要想达到熟练掌握, 对于备战高考的文科学生来讲, 的确是件不容易的事情。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 学好历史, 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从宏观入手, 编织网络, 做到整体把握
按照人们的认知规律, 看一个人, 首先看到的是整体轮廓, 走近了才会看清眉、眼等具体部位。学历史, 也是这样, 要从宏观入手, 编织网络, 做到整体把握。首先要明确这本书包括几章, 理清历史发展的脉络, 分析各章间的关系;然后, 明确每章包括几节, 把握阶段特征, 分析清各节的内在联系;最后, 将各节的内容围绕主干知识进行科学的处理, 编织成知识网络, 从而达到系统化条理化。在这个基础上将章节题目及内在联系记准、记牢, 则整本书的内容就会了然在胸, 记住的知识点也不容易忘记了。如在复习新中国历史时, 首先清楚发展进程分四段:过渡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文革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拿过渡时期来讲分三节:第一节政权巩固、第二节经济恢复、第三节过渡的实现。在记忆时, 抓住它们之间的联系, 第一节政权巩固为经济恢复创造了条件, 就想起第二节, 经济恢复为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 就联想起第三节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就联想起下一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试想, 如果我们都按照以上方法去掌握教材内容, 那学习效果肯定不同凡响。
二、抓主干知识, 比较归纳, 依学科规律记忆
高考考查的一般都是教材的主干知识, 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 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对教材主干知识的掌握上。所谓主干知识, 就是指教材中的重大历史事件, 它占据了教材将近五分之四的篇幅, 对这一部分知识的掌握是高三复习的重中之重。怎么才能把它牢固掌握呢?我的方法是, 多比较, 在比较中总结规律, 然后按规律强化记忆, 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讲解世界史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时, 我对英国、法国、美国、拉美各国的革命进行了比较, 发现教材内容的安排都有一定的规律, 为了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于是我将革命背景归纳为六点: (1) 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 阶级:资产阶级和另一阶层的联合; (3) 思想:清教或启蒙思想的传播; (4) 政治:封建或殖民专制统治; (5) 国际影响; (6) 导火线;然后, 给学生分析理解以上规律, 在此基础上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例强化记忆, 这样记住一国, 类推它国, 举一反三, 就会触类旁通, 掌握熟练也就不易忘记了。教材中这样的内容还有很多, 只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多注意、多总结这些规律, 记忆就不再是难事了。
三、创新形式, 探讨方法, 记忆零碎知识
学习中, 学生常出现知识点混淆, 张冠李戴的现象。要想避免这种现象, 把同类事件区分开来, 记住、记准、记牢, 就需要多用比较法, 在比较中找出并把握各自的特征。如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两个事件。前者发生在14-17世纪, 资本主义处于萌芽发展阶段, 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还没有能力全面反封建, 只能是对束缚资本主义发展的封建统治精神支柱神学发难, 解放思想观念, 促进自然科学的发展。后者发生在17-18世纪, 工厂手工业迅速发展, 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才阐发了既反教权又反封建专制夺取政权的要求, 从而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结合资本主义的发展程度把握两者在内容、斗争对象、影响上的不同特征就不会混淆了。对于其他知识点, 采取什么方法记住, 这就需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在学习中, 既要自己开动脑筋, 同学间更要多交流, 互相借鉴学习。如记忆中共创立的十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时我编成顺口溜来记:“赣南/闽西/井冈山, 湘赣/洪湖/湘鄂边;湘鄂/闽浙赣, 粤、桂/鄂豫皖。”我相信学生们的创造力是无穷的, 只要用心发现, 是一定会找到记忆的好方法。
四、与遗忘斗争, 少时多次, 做到经常复习
在学习过程中, 不少同学常常为知识遗忘而苦恼。其实, 遗忘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过目不忘的天才基本没有。那么怎样才能克服遗忘呢?唯一的办法就是做到经常复习。科学研究表明, 人的遗忘呈现出“先快后慢”的规律, 所以, 日常学习中, 我们首先要做到当天学习的内容当天复习, 以便抓住识记还比较清晰, 脑子中的信息量还多的时候进行强化巩固。如果当天功课多, 时间紧张, 哪怕拿出几分钟时间, 翻翻课本, 看看目录标题, 都会起到一定的复习作用。然后要保持每隔一段时间就组织一次复习, 两次复习之间的时间间隔要适宜。一般来说, 刚学过的知识间隔时间短一些, 次数多一些, 以后复习次数可以逐渐减少, 间隔时间可以逐渐加长。每次掌握在自己似忘不忘的时候就组织一次复习, 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如果等知识忘了以后再重新去记, 那就等于从零开始, 耗费的时间精力就大了。
高中历史教师如何教会学生学习 篇11
一、要对学生开展学习心理指导
这是开展学习方法指导的动力和保障。不管教师介绍再好的学习方法,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心理也无济于事。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教给学生许多学习方法也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我们要根据高中学生学习的心理特征,加强对学生学习历史的目的性教育。这样,学习方法的指导才能得到良好的效果。
二、学习方法的指导要因人而异
世界上没有最好的学习方法,只有最适合的学习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摸清学生的智力水平、性格特征、学习习惯、性别差异等学习个性,从实际出发,在教给学生共性的学习方法的基础上,要根据学习方法的个性特点,对不同学生给予不同的学习方法的指导,这样才能把学习方法落到实处。
三、通过指导训练启发学生会观察,学会思考问题
如讲“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时,不再进一步分析这次运动失败的主客观原因。主要是因为在《太平天国运动》这一章中,教材已对农民阶级由于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进行了重点分析,因此,可从时代背景、组织形式、性质、口号等方面进行比较,说明这两次农民运动多方面的相似性,进而重点分析义和团运动失败的主客观原因,使学生达到准确理解教材内容、思考问题、培养综合能力的目的。
四、通过指导阅读,启发学生学会自学
一开始时,教师应当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学习内容要少而简单,时间要放宽些,让每个学生都尝到甜头。例如,在上课前,先检查上节课布置给学生的预习任务。如果掌握良好,教师不必机械重复,而是针对新科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最后共同总结。这样,整个过程都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培养了学生自学的习惯,进而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启发学生爱学、会学的方法是灵活多样的,但在具体运用中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且适时适度,方可事半功倍,进而达到预期的目的。以上的内容就是我在学生学法指导上的一些粗浅的看法,如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作者单位 吉林省通榆县第一中学校)
高中历史学习 篇12
一、合理构建, 取长补短
在小组合作中, 首要任务就是要合理分配好小组, 构建具有科学性的能够取长补短的学习小组。教师在进行分组的时候, 要考虑学生的基础、性格、特长等因素, 使小组成员各具特色, 并且能够各有所长, 各有发挥的机会, 这样才能体现合作学习的精神。假如其中一个小组成员全是优秀的学生, 那么其他小组的成员就意味着各方面能力相对较弱, 在学习过程中就会出现冷场的情况, 因为他们不知该如何开始学习;所以每个小组都要有一个具有领导气质的成员, 能够合理引导其他成员进行学习, 还要有善于语言表达的成员以及善于协调关系的成员。在这样的小组结构下, 学生之间就能形成互相影响、互相学习、互相进步的关系。
例如, 在教学高中历史“祖国统一大业”一课, 笔者设置问题:“台湾问题和香港问题的本质区别有哪些?解决的办法又有哪些?”然后由学生进行讨论。面对这个问题, 如果是中下层学生, 有可能无法比较全面地回答, 因为这是一个深层次的问题;个别能力较差的学生则需要一定的引导, 才能参与到讨论中。所以一个构建合理的小组, 就能够照顾到每个学生, 使每个人都有发挥的机会;而且当有的学生无法参与讨论的时候, 能力较强的学生就能给予提示或者指引, 这样合作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就能得到较好的体现。
合作学习的目的, 就是在互相交流中使学生得到丰富的体验, 最后达成共识, 得出结论。通过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不仅能够学会交流, 还能学会互相帮助, 从而共同进步, 这种学习方式对于高中生来讲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令学生明白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 只有通力合作, 才能共同进步, 互相提高。
二、以生为本, 激活课堂
课堂的主角是学生, 传统的历史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主, 而合作学习就提倡以学生为主,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放手课堂, 由学生主导课堂。把课堂交给学生, 就是让学生自主学习, 掌握课堂节奏, 这样学生就会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这也是小组合作的核心精神。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每一课的教学任务布置给学习小组进行课前自习、预习, 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思路, 交由小组讨论、交流。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对教学内容有一定的熟悉, 只有熟悉了教材, 才能够交流看法, 表达自己的观点。
例如, 在教学高中历史《开创外交新局面》这一课时, 笔者就先布置任务给学习小组, 要求学生找出教学的重难点, 以及每个小组要提出两个问题参与讨论。这个过程就是合作学习的体现, 在讨论交流中学生之间互相学习, 而且经过学生自己参与讨论总结的知识, 印象会特别深刻。有讨论的课堂, 就会有不同的意见, 在学生不断地争论, 不断地总结的过程中, 课堂的氛围就活跃起来, 从而碰撞出知识的火花。
在学生完成讨论后, 教师一定要有一个精讲的环节。所谓精讲, 就是根据学生讨论的问题, 教师作一个完整的总结, 使学生对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 并且突破重难点。另外教师在放手课堂的过程中, 要适当关注能力较差的学生, 以免这部分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因信心不足而无法投入活动中。
三、明确任务, 培养兴趣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 如果任务不够明确, 会导致学生目标不明确, 不知自己该干什么, 有些学生就会形成事不关己的态度, 不参与活动。因此在进行合作学习的时候, 教师或者小组长要根据每个组员的特长分配合适的任务, 这样就不会让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而是真正地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 也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兴趣。
例如, 在学习高中历史“抗日战争”这一课时, 我就引导小组长分配任务, 把查找资料、提出问题、语言表达、文字记录等学习环节落实到个人身上, 根据学生的特长来进行, 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兴趣就会被激发。在活动时还要求各小组制订一些规则, 比如, 每个学生发言不能少于3分钟, 每个学生至少要提出一个问题等。这样就使每个学生都能激发出主人翁的意识, 这种做法对于激发中下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有作用的, 学生的各项能力也会不断得到提高。
【高中历史学习】推荐阅读:
高中历史自主学习08-08
高中历史的学习方法10-14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漫谈07-27
语文学习与高中历史09-02
小组合作学习高中历史论文09-19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指导05-27
高中历史的高效学习方法08-12
高中历史好的学习方法08-28
高中历史知识要点总复习高中历史知识要点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