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身份高中历史

2024-10-26

主体身份高中历史(精选11篇)

主体身份高中历史 篇1

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告诉我们,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在高中文科历史教学中,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启发诱导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把蕴藏在学生身上的巨大学习潜能开发出来, 是不断提高历史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在教育面向现代化,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 注重培养学生能力的今天, 改变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法, 把教学的重点转移到学生身上, 把提高学生素质当作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乃是当务之急。笔者就此浅谈在高中文科历史教学中的几点具体作法。

一、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在教学实践中, 我依据“双纲” (即《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和《中学历史考试大纲》) , 认真钻研课本, 把课本中每一个历史阶段、每一章、每一节的具体要求和通过学习应该达到何种程度都告诉学生, 让学生心中有数, 目标明确, 既能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也便于学生检查自己学习效果。

二、引导学生阅读课本

课本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 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 尤其是课本中的大字部分, 是历史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当然, 对于小字部分和一些图表, 也必须指导学生去阅读, 这对于加深理解主要内容及拓宽学生的知识是不可缺少的。就最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 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内容, 归纳材料中有效信息的能力显得更加重要。我在近十年的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 体会到教学中通过对课本的大字与小字、文字与图表的联系贯通, 引导学生多思、多问、引伸和拓展, 充分利用课本中智能因素, 对掌握基础知识和提高能力大有好处。

三、鼓励学生提出疑问

讲完一个章节内容, 学生可能会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 我就让学生把疑问提出来, 交给全班讨论, 教师只在一旁作点拨、引导、启迪工作。对于学生不能解决或不易解决的问题, 我根据具体情况给学生予以答复或提示, 必要时则给予个别辅导。

实践证明, 学生自己搞清楚的问题, 其印象是很深的, 记忆也牢, 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重要方法。

四、要求学生作学习总结

在每讲完一章、一单元及一本书之后, 我总是要求学生写学习心得小结。写小结实际上是一次重新整理与复习已学内容的过程。学生们很可能在写小结的过程中发现自己以前没有认识、理解的问题, 以便弥补缺陷, 并把分散在课本中的知识加以系统化, 从而可以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为此目的, 我常有意识地布置一些带有总结性的作业, 让学生完成。

五、让学生讨论似是而非的问题

学生在学习、答题过程中, 常遇到一些似是而非或有争议的问题, 对此, 通过课堂讨论、查漏补缺, 就能澄清概念、明辨是非, 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问题。

例如, 中国近代史上的资本主义产生这一问题, 就要组织学生讨论“中国资本主义是不是‘欧风美雨’的产物?为什么?”对此, 要求学生先阅读课本, 认真分析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结合思考题, 进行自由讨论, 各抒已见, 然后由教师加以点拨, 引导学生得到正确的解答, 这样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综合分析的能力。

六、让学生分析错误

学生在认识和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过程中, 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这是学习中的正常现象, 教师的责任在于引导学生发现错误, 剖析错误, 纠正错误。实践告诉我们, 剖析错例往往比正面讲解印象更深。

所以, 对于错误, 特别是大部分学生易犯的典型错误, 一定要认真剖析, 让学生不仅要知其错, 更重要的是知其所以错, 使学生在纠错过程中学习提高。

总之, 正确树立“学生主体观”的关键在于教师转变观念, 备课中结合学生的实际, 分析学生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 然后有针对性地去解决, 这样对学生学习大有好处。

主体身份高中历史 篇2

我说课的课题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今天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与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六方面对本框教学进行说明。

首先,教材分析,即本课的教学地位和作用

《社会历史的主体》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第4册,《生活与哲学》第4单元第11课的第2框的内容。

本节课的这部分内容,是在第一框学生们能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展开的,通过学习使学生们理解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运用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分析社会历史的发展。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学习本课内容,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认识人民的主体地位,并为下一课打下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每个说1~2个)

按照新课标教学目标,结合着高二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以及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

2、能力的目标:通过对社会历史的主体理论的学习,明确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形成自觉坚持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看待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的目标:坚定群众立场,坚持群众路线,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培养尊重劳动、热爱人民的情感。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各说2~3个)

本着高二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在于如何使学生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名群众通过实践创造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对哲学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在理解上需要学生拥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并且正确理解以上知识点对下一阶段的学习以及树立学生正确主体意识也很重要,因此我把它作为本框的重点和难点。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说教法和学法

我们知道,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创新教育的精神和我们政治学科的特点,我确定本节课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指导思,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热情参与,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我在采用讲授法的基础上准备配合运用情景设置,提问,集体讨论,活动探究等教学方法,并结合运用我本人所擅长的多媒体道具,根据所创设的情境,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挖掘他们的知识潜能。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创造学生自主参与,合作交流的机会,真正实现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分析归纳、自主探究、总结反思等。这些方法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尽可能让学生多动脑、多观察、多思考、多交流、多分析让学生在自己的思维的活跃中领会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五、说教学过程(重点说)

1、课题引入:我设计以提问哲学到底是什么?的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设计典型事例,通过学生讨论,教师总结的形式,并得出其实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2、讲授新课:(35分钟)通过教材第一目的讲解,让学生明白,生活和学习中有许多蕴涵哲学道理的故事,表明哲学并不神秘总结并过渡:生活也离不开哲学,哲学可以是我正确看待自然、人生、和社会的发展,从而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和改造世界。整个过程将伴随着多媒体影像资料和生生对话讨论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3、课堂反馈,知识迁移。

最后对本科课进行小结,巩固重点难点,将本课的哲学知识迁移到与生活相关的例子,实现对知识的升华以及学生的再次创新;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重点和难点,为下一框学习做好准备。

4、板书设计

我采用直观板书的方法,对本课的知识网络在多媒体上进行展示。尽可能的简洁,清晰。使学生对知识框架一目了然,帮助学生构建本课的知识结构。

5、布置作业

我会留适当的自测题及教学案例让同学们做课后练习和思考,检验学生对本课重点的掌握以及对难点的理解。并及时反馈。对学生在理解中仍有困难的知识点,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予以疏导。

主体身份高中历史 篇3

【关键词】高中 历史教学 主体意识 措施 意义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038-01

目前,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教师没有掌握历史教学的目标,认为学生能够记住历史事件就算达到了目的,其实教育的目的不仅如此,还要培养学生会分析历史、判断历史的能力。因此,高中教师一定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本文就提出了如何培养高中生在历史课上的主体意识,并分析其重要意义。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措施

(一)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

传统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大多是沿袭课本的内容,一味的灌输学生历史知识,事件发生的时间、主要人物、重要意义等内容,造成了学生对我国的历史不感兴趣,记不住时间和事件,在考试中成绩不高。

新时期的教学是培养主体性的教学,是一个“教”与“学”共同作用的过程,是师生互相交流、互相沟通的舞台。教师在课堂上要进行合理的定位,知道教育的目的是服务于学生,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给学生留下自由发展的空间。其次,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有保证受教育者和教育者的良好互动,才能营造出一个互助、互爱、互信的课堂氛围,才能提高学生的听课积极性。最后,要注重学生的体验。保证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对历史的喜爱,是从生活实际中获得的。因此,历史教学必须围绕学生展开,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以学生的自我体验为核心,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意识。

(二)改变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提高学习成绩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重要对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掌握学生的心理,采用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教学。第一,要善于运用情感策略,充分展示历史课程的情感价值,提高自身的情感素养,善于抓住高中历史教材的特点,充满激情地引导学生学习。此外,还要使学生感受到历史的乐趣,与历史进行交流,感受其中的曲折艰辛。第二,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历史故事讲解、组建活动小组、表演历史短剧等等,为学生们搭建一个展示的平台。另外,也可以借助多媒体现代化技术,放一些历史短片、图片,让学生们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培养主体意识。第三,实施小组合作,加强沟通交流,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激发他们的集体意识和凝聚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自己发现问题,并通过讨论得出答案,最后加以引导。这样可以强化学生的思维,发现历史中的乐趣,促进其主体作用的发挥。

(三)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高中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他们已经基本形成了自己的思维模式,有了判断力。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定要加强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进行有目的的教学,还可以采用分层教学法,根据不同特点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对策,做到因材施教。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生活,做到学以致用,从而提高高中生历史学习的主体意识。

二、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意义

(一)有利于落实三维目标,体现历史教育教学功能

所谓的“三维目标”就是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出发,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这个目标是新时期的产物,是教育改革对学生历史学习的要求,其本质是以学生为本,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还要求学生提高学习能力,能够把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在高中课堂上,如果学生学习缺乏自主意识,那么就无法保证积极参与到其中,无法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因此,在高中历史课堂上,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主体意识的觉醒,才能主动的去学习知识,才能体验到学习历史的乐趣,才能掌握学习方法。

(二)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主动性,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高中历史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多了解一些历史事件,掌握一些历史人物,而是要通过不断地积累,了解历史与现实的差距,并且能够以史为鉴,避免错误的发生,促进健康的成长。要实现这个目标,就不能离开学生的主动参与,课堂不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是学生的“群言堂”;历史学习也不是教师简单的复述课本,而是一个学以致用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建问题情境,例如在甲午战争中,中国战败,洋务运动没有使我们富裕起来,是不是就证明学习西方的观点是错误的呢?然后引导学生,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历史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只有学生有了主动学习的热情,才能打破单一呆板的教学模式,从而活跃课堂氛围,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就一定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基础。我国在教育改革中强调,基础教育要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主,唤醒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就要求老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的乐趣,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另外,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打破对教师、对课本的“信仰”,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能够用历史知识表达自己的看法。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可以保证他们收获更多的知识。一旦学生有了自学能力,就可以独立思考,在未来的生活工作中,就可以自己解决问题,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于绍胜.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意义[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上旬),2012(2):99-100

[2]章文博.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2,(12):736-32

主体身份高中历史 篇4

一、明确学习目标,做好教学预设

预设是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教师备课要对教材进行研读,对学生进行了解,对教学环境进行评估,只有做到知己知彼,才能设计出切合实际的教学预设。高中历史课堂教学预设内容很宽泛,教师要对每一个教学环节设计进行反复推敲,即使是课堂提问设计,也要注意问题的针对性。问题难度太大,很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难度太小又不能激发学生学习斗志,而且学生学力情况差异很大,需要照顾不同群体学生接受能力。因此,教师要对课堂教学各种因素进行分析,才能制定高质量的课堂教学预设,为提升课堂教学效益打下坚实基础。

在学习《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时,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将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分为三个部分:百家争鸣、儒家思想、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重点突出儒家思想,尤其是孔子和董仲舒。在问题设计时,考虑问题覆盖面,照顾不同学生群体。如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什么思想?列举诸子百家主要思想观点。孔子政治主张有什么特征?儒家学说是如何成为主流认识的?董仲舒的新儒学有什么特点?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学力提出难度适中的问题,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不断获得认知升级。这是异步教学法的最基本特征和要求。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明确目标,指明方向,并提出具体要求,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二、指导学习方法,提升学习效率

在学生自主学习中,教师要针对学生实际,进行针对性的学法指导。如教师进行课堂提问时,要根据学生回答作出及时判断,并给予学习建议。又如建立知识网络,将历史知识进行整合,分门别类进行整理,构成直观性更强体系,可便于学生系统掌握历史知识和历史事件。学生阅读历史教材时,不妨建议学生像阅读语文文本一样,“不动笔墨不看书”,可以极大提升学习效率。

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时,其随意性较大,大多不善于进行总结。如学习《宋明理学》相关内容时,教师可结合学生学习实际,指导方法:在看宋明理学示意图时,要注意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一个是朱熹、一个是王阳明,从代表人物理学理论中感知整个学派的理论。在把握相关概念时还需要弄清两点:首先,理学本质上是对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其次,理学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对自身学习进行调整,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三、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热情

创设教学情境方式众多,教师要注意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选用适当的方法。教师生动讲解描述、用故事引导、设置悬念、联系现实等,都能够创设良好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多媒体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多选择,丰富的历史画面、音乐视频、照片图片、影视资料等,都能够给学生带来视觉和听觉冲击。这样可以快速将学生思维带到历史情境之中,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有利环境。

中国古代戏曲样式众多,学生对此比较陌生。为让学生有更多直观感知,在学习《绚丽多彩的古典戏曲》时,教师整理了中国戏曲各种视频片段,形成一个戏曲锦集。当多媒体播放中国戏曲视频片段时,平时不喜欢戏曲的学生也多了很多兴趣。教师在播放之前布置了一个任务:看过之后要总结出其中涉及到哪些戏曲样式。视频播放完之后,学生总结非常全面:豫剧、川剧、越剧、粤剧、黄梅戏、秦腔、京剧等。为营造课堂学习气氛,教师还让一位喜欢唱京剧的学生演唱了几句京剧《苏三起解》,学生反响特别强烈。

四、把握真实学情,坚持问题导向

学生在学习高中历史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许多疑难问题,教师要及时发现与解决,有代表性的问题要分类指导或全体指导,个性化问题要个体指导。教师要有学情意识,深入学生之中了解学习状况。有些教师喜欢泛泛而问:“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大多都会说没有,其实不然。学生有问题,但不喜欢在众目睽睽之下提出来,也许是碍于面子。因此,教师不妨让学生以不记名方式书面提出问题。然后,将问题集中、整合后分别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在学习《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时,学生对新旧三民主义基本内容进行比较,很容易产生认识疑惑,对孙中山提出新旧三民主义的背景缺少研究,旧三民主义代表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利益,反映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力和发展经济的良好愿望。而新三民主义,不仅与当时的革命任务相联系,还鲜明提出反帝、反封建口号。新旧三民主义有不同历史背景,这是区别二者的重要依据,教师要找到学生产生困惑的原因,才能给出解决的方法。

主体身份高中历史 篇5

一、教材分析

《社会历史的主体》是高二政治必修4第四单元第十一课第二框题。它包括个人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三个主要内容。本框是历史唯物主义重要观点,也是整本书的落脚点之一,为第十二课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打下理论和实践基础,因此该框内容无论在知识体系方面还是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观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

二、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思维普遍活跃,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信息搜集和分析能力,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技术,因此他们能够自主获取信息资料,能做好比较充分的课前准备。但是,由于学生们生活阅历较少,缺乏必要的社会参与和生活体验,对社会现实的认识可能会有一定的偏差和误区。哲学知识又相对有些抽象,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因此,在本课中,贴近学生生活,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去充实课堂内容,注重情感陶冶,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理性思考和分析能力是很有必要的,同时,本课中通过案例探究活动,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和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培养学生公民意识和主人翁精神,提高学生社会生活的参与感和责任感。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人民群众的含义 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能力目标:

(1)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2)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3)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通过探访身边的优秀党员、干部的事迹,体会榜样的力量;(2)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理想和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3)培养公民意识,增强主人翁责任感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哲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掌握这一观点,有利于使学生从情感上贴近人民群众,热爱人民群众。教学难点:

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这一方法论要求离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对较远,加之社会上的不良现象使学生在群众观点上比较模糊,因而把它作为教学难点。

五、教学方法 互动式教学,探究式教学。

六、教学过程

走进新课:情境设置 多媒体展示

谁书写了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史传奇? • 观点一: “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是邓小平改变了我们国家的命运,书写了历史传奇。• 观点二: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我们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 问题探究:你赞同哪种观点?为什么?

人类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认为社会发展是由少数英雄人物决定的观点,实质是历史唯心主义,是不科学的。从探究中发现人民群众的地位与作用。学习新课:

一、正确认识人民群众这一概念

1、人民群众的地位与作用。

①社会历史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每个人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历史的创造,但人们在历史发展中所起作用的性质和大小是不同的。

②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出发,强调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

2、正确认识人民群众的含义。

①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②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具有不同的内涵,但不论怎样变化,劳动群众都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

③我国现阶段人民群众的范围。在我国现阶段,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围。

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

材料一:温家宝总理在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十一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8万亿元,年均增长11.2%,财政收入从3.16万亿元增加到8.31万亿元。

材料二:2011年春晚上网络红人旭日阳刚的《春天里》唱出了草根特有的沧桑味道;西单女孩任月丽的一曲《想家》令远在河北涿州老家的亲人激动落泪;深圳民工街舞团表演的街舞《咱们工人有力量》则精彩绝伦,不仅充满动感和激情,而且技艺高超。他们让观众耳目一新,产生共鸣,丰富了我们的精神世界。

材料三: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都是伟大的人民战争,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就没有三大战役的胜利

——毛泽东

在所有资产阶级大起义中,如果没有自耕农和城市平民,单靠资产阶级决不会把斗争进行到底。

——恩格斯

探究:以上三则材料是怎样体现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的?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此处首先分析劳动群众的物质生产的重要性,其次分析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人民群众的重要性。通过这两层充分论证了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1)劳动群众生产实践的重要性。

广大劳动群众作为物质生产的承担者和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创造了人们吃、穿、住、用、行等必需的生活资料。他们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继续探究第二个方面,多媒体展示第九张幻灯(见课件),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发现: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此处三层论证为什么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结合学生的课堂反映设计相关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根据课堂实际随机调整和更换 在探究中引导学生思考发现三个层次:

(1)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聂耳同他的朋友在黄浦江畔散步闲谈,突然听到了码头工人劳动的号子声,他不禁赞叹说:“这有节奏的劳动呼声,是多么壮美啊,旋律是多么有力啊!”聂耳由此受到启发,谱写出著名的《码头工人歌》,成功地塑造了中国工人阶级的艺术形象。2)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鲁迅说:田园诗人陶渊明如果没有劳动人民供他吃穿住用,那他就不但没有酒喝,而且也没有饭吃,只能饿死在东篱旁边,哪里还能吟出什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呢?(3)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探究问题:94页教材插图说明了什么?

学生发现:我国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都来源于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都是人民群众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的结晶。

探究第三个方面:多媒体展示第十一张幻灯——小岗村今昔对比,探究发现: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民有三个伟大的创造:(1)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乡镇企业异军突起;(3)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实行村民自治。

此处结合学生学习过程的实际设计相关问题,从下面三个方面进行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发现:

(1)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2)此作用在阶级社会中的表现: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迭,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现的。

(3)实现方式: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群众是通过改革实现社会变革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不改变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政治关系,只变革具体制度。不像在阶级社会中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推翻旧的生产关系、旧的社会制度来实现。小结: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所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引导学生说出——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探究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三、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如何看待人民群众 【感悟生活 合作探究】

2月27日温家宝总理同海内外网友进行在线交流,凸现他“一网情深”,彰显他民生情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执政党的优良传统,是克敌制胜的法宝,是执政兴国的力量来源。今天总理“和人民一道克服困难”,是“让人们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有信心”奋力前行的唯一选择,是我们执政党领导人的情怀和智慧。

通过互联网了解货真价实民情,听取原汁原味的民意,汇聚真知灼见的民智,是新时期群众路线的传承和发扬光大,也是巩固执政地位、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探究:(1)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应坚持什么样的群众路线?(2)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有什么实践意义?

1、党的群众观点。

①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党的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是: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2、党的群众路线

①党的群众路线的地位: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②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作为方法论,是由“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唯物主义世界观决定的。在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下,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3、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意义。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总结新课:本节课从唯物史观出发,揭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要求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七、练习反馈 巩固知识点

材料一:老百姓在现实生活面临着就业难,住房难,看病难,物价高等问题越来越突出。材料二:温家宝总理的《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1要做好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加强社会建设和保障改善民生,扩大就业,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重点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等工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造良好环境,引导各方面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放在增加就业、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上。试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说明政府的这些做法的理论依据。

主体身份高中历史 篇6

一、发挥学生自主性,引导学生自学

在以往的历史教学中,大多教师都容易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认为教师讲授才是最为有效的做法。其实不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着较强的自主性,且自主学习的效率往往会比听的效率更高。当然,要让学生能主动学习,还得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使其从被动变为主动。要做到这一点,教学中不仅要多给学生创造表达和表现的机会,还得注重情境的设计。如《鸦片战争》、《天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等教学中就可借助历史资料(图片和视频)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应该说,高中阶段的学生自主学习是有一定基础的,在历史教学中,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可采用目标加任务的形式进行。以《辛亥革命》为例,课前先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辛亥革命爆发前中国的社会状况,初步知道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通过阅读教材而梳理《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认识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如此,过渡到课堂中,在探究活动中学生能更好地参与活动并抓住主要内容。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提前用导学案形式给学生布置自学任务,学生自学后根据导学案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和反馈。

二、提倡合作探究,指导学生交流活动

在历史教学中要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较好地发挥,还得摒弃以往灌输式的做法,在课堂中以活动、问题而引导学生参与。以《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为例,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是该课时的重点,教学中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三句话概括出新中国外交的基本方针,即“另起炉灶、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针对这三句话,小组交流其内涵,再以表格形式引导学生就三条方针的内容、含义和意义进行交流和表达,以此而促进学生对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的理解。如此,学生不是在听的过程中学习,而是在探究中学习,主动参与,更好地获得了对知识的构建。

在课堂教学中,为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可采用问题方式引导学生展开交流活动。以《两极世界的形成》中“雅尔塔会议”为例,投影斯大林、丘吉尔、罗斯福的图片,问“三位领导人齐肩并坐在一起要干嘛?”(召开雅尔塔会议)请学生介绍雅尔塔会议的时间、相关领导人等内容,追问“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有哪些?有何影响?”学生交流并发表意见,教师点拨。继续追问“两极世界具体指哪两极?”学生回答后再追问“为什么会是这两极,而不是其他国家?”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点,可呈现(材料二战后英、法、日等国的一些经济状况材料)引导学生交流后回答。

三、结合知识点,引导学生自主归纳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不难发现,学生课堂中对知识点的理解较为到位,也积极参与了探究活动,而一旦测验或考试,分析或解决问题时,学生就显得无所适从了,原因何在?在对学生进行调查中发现,很多学生并不会自主归纳总结课堂中所学的知识,于是,遗忘也就快,知识的构建不具有系统性,应用中也就会遇到各种问题。因此,通过引导学生课堂探究后,还要注重及时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自主归纳,形成系统。

在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的过程中,方法可多种多样,只要学生觉得利于自己掌握即可。如《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对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区别归纳,可选择表格形式,从革命性质、推翻的政权、建立的政权三个方面进行。也可以树状形式对两者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后对比。自主归纳整理是历史学习过程中较为重要的方法,一些学生习惯依赖教师,学习中的自主性不强,学习效果自然受影响。为此,教学中要多引导学生自主归纳整理,学会对核心知识点常识用自己的方法总结。

四、整合练习情况,帮助学生反思诊断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通过课前预习、课堂探究、课堂练习和课后练习,学生对知识有了较好地把握,但依然有些学生在解决问题中遇到困难,甚至一些问题多次出现错误,究其原因,是学生在练习或测试中没有学会反思。学习是一个不断反思的过程,引导学生学会反思,即要针对自己的学习情况、练习情况,及时查缺补漏,这样才能不断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在引导学生反思过程中,一是要对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反思。如《抗日战争》的学习中,对七七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抗战等基本历史事实是否已经掌握,若没有,则需要再次复习巩固。二是在练习中,哪些题是不会的,是出现错误的,要通过反思查找原因和解决办法。三是要对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反思。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毋庸置疑,而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历史教学中,还得转变教学观念,通过课前任务引导学生自学,课堂中引导学生探究,在探究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归纳知识点,课后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引导学生反思诊断,再次巩固。当然,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依然不能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要做好课前预设,还要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指导和点拨,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主体身份高中历史 篇7

主体是现代认识论的一个基本范畴。所谓主体, 从认识论的意义上来说, 主要是指有目的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只有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让学生表现其自主、自觉、能动和创造的特性, 才谈得上真正意义上的主体地位。而学生主体地位的突出必须有适宜的教学条件和环境, 必须从各个方面实现教学实践重心的转移。要实现学生为主体的高中历史教学, 关键要做好几个环节:更新教育观念, 准确理解教学目标, 优化教学过程, 以此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传统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缺失和忽视

在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中, 过分强调认知性目标, 知识与技能成为课堂教学关注的中心, 忽视了智力、能力、情感、态度等育人目标, 造成学生主体地位的缺失和忽视。比如:在授课方式上, 教师讲得多, 学生活动很少, 容易依靠课后的强化训练和重复操练来加以巩固;在思维拓展上, 历史问题的设置假问题多, 创设情境和激发思维少;在对历史的认识上, 欠缺对历史知识的感悟能力, 注重对历史结论的记忆, 忽视了历史结论论证的过程和方法。这些问题, 既是传统教学实践的延续, 又是新时期教师观念滞后的体现, 其影响的不仅仅是教学质量, 而且关系到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改进。

二、更新观念和方法,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的课程改革, 要求广大的基础教育工作者, 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才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为学生提供可以拓展的空间。课堂教学中只有凸显学生的主体性, 才能调动学生的自主性, 才能培养其创造性, 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的。

1. 更新教育观念

教师要真正转变观念, 充分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 才能有效指导课堂教学。学生是历史学习的主体, 推进素质教育, 深化历史课堂教学改革, 需要我们认识主体、尊重主体、发展主体, 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学生在自身的体验中学习历史, 在体验中“学会学习历史”, 就是能力的培养过程和人文素质的提高过程。认识主体, 就要转变旧的教学观念, 改变“以讲为主”的教学模式。认识主体还要突破以教材为中心的旧观念, 全面了解学生,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按照学生发展的需要, 调整教材内容, 删繁就简, 以保证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尊重主体, 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平等、和谐的民主学习氛围。发展主体, 探索适合学生主体学习的教学模式。最关键的是采用主体性教学模式,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2. 准确理解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历史教师教学活动的核心, 也是判断历史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新课标确定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 反映了国家和社会对课程的价值追求, 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有效教学的前提是有全面合理的教学目标。然而, 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 一些教师并没有理解教学目标的真正含义。他们在制定教学目标时, 特别重视三维目标中的后两项, 对“知识与能力”目标却不敢深化, 似乎强调了知识就不符合新课标要求, 重视能力就会落入传统教学的俗套。事实上, 新课程并不排斥或贬低知识本身, 恰恰相反, 是为了让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获得更多的知识。我们必须认识到, 知识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 永远是第一位的。它既是学生发展的根本保证, 也是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坚强基石。因此, 准确全面地理解教学目标的真正含义, 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保证。

3. 优化教学过程

国家教育部在《关于推进素质教育、调整中小学教育教学内容、加强教学过程管理的意见》中指出:“优化教学过程最根本的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学会学习, 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因此, 优化教学过程的关键环节是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那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呢?

第一, 激发学史兴趣, 引导学生参与学习。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对所学知识本身产生浓厚的兴趣, 学习就变成一种愉快的事情, 学生会把学习之苦转化为追求成功之乐。在学习中充分发挥主动性, 在充满兴趣的课堂轻松、愉快地获取新知。在历史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紧扣高中生求新、好奇与渴望成功的心理, 充分利用历史教材中诸如曹操、朱元璋等历史人物, 杯酒释兵权、长平之战等历史事件, 三顾茅庐、齐桓公纳贤等历史故事, 李白、苏轼的诗词名句等激趣素材, 运用故事轶闻, 演示活动, 设疑导思, 探索讨论等多种激趣方法, 努力激发学生的学史兴趣, 使其“亲其师, 信其道”,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同时, 还可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和设施, 把投影、录音、录像、计算机辅助教学等引入历史课堂之中, 用有声、有色、有形的手段来表现有血有肉的历史内容, 把历史教学从多“静态”转向多“动态”。这种教学应该最适合中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 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 也能使历史教学化繁为简, 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 也就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用计算机辅助历史教学, 通过运用电脑技术动态地演示诸如红军长征的线路图等历史事件和历史知识, 不仅可使传统教学中难以表达的内容生动有趣、形象直观地再现, 加深学生对历史概念、历史事件的感知和理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等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

第二, 创造参与条件,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要想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成为学习的主体, 教师必须为学生创造参与条件, 提供活动舞台, 引导他们学会学习。

(1) 提供表现的机会。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管理者和领导者, 学生在教学中能否成为主体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切忌只讲历史教材, 搞满堂灌, 该以学生为主的决不越俎代疱, 全力为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对于一些简明的历史知识、历史概念、历史事件、历史现象, 尽量通过预习、自学、讨论、归纳等途径让学生自己去了解、把握和阐述;同时要根据教学内容, 设计分组知识竞赛或讨论有梯度的各类问题, 为性格内向的学生和后进生提供参与学习和表现的机会。例如在讲述“鸦片战争”这一目时, 可先让学生去预习并思考四个问题: (1) 战前, 中国和英国在制度上有何不同? (2) 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 (3) 林则徐为什么要禁烟? (4) 如果没有禁烟运动, 战争是否可以避免?在课堂上让学生就其中一个问题发表意见, 通过不断陈述、补充、修正, 学生认清了鸦片战争前的国际、国内形势, 林则徐虎门销烟的伟大历史意义, 理解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

(2) 提供表达的机会。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语言表达是思维的外化过程。让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 借助表象用语言来探求新知识的过程, 可以促使学生理顺思路, 对感性材料进行比较、分析、综合, 进而抽象概括。教学中堵住学生的嘴巴, 无疑就是桎梏学生的大脑。因此, 教学中应让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 并要为学生的顺畅表达解除故障, 答题允许有差错, 错了允许重答;答得不完整, 允许补充;没想好的允许再想;有不同意见允许争论。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心情舒畅, 思维活跃, 师生关系亲切和谐。让学生在独立观察、自主探究思考和合作学习、共同探究的过程中去发现结果或规律。这不仅有利于知识的学习, 更有利于思维的激活和发展,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第三, 巧设问题, 培养学生思维。

课堂教学是完成教育教学的主渠道、主阵地。历史新课改目标的实现更多依赖于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思考的能力, 必须采取问题驱动的授课方式, 这要求教师设计问题做到精益求精, 把握好“二性”。

(1) 设计的问题要有启发性, 能够“投石激浪”。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现千千万, 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 愚者问得笨。”这充分说明设问与启迪思维的重要性。只有问得好、问得巧, 有启发性, 做到“一石激起千层浪”, 才能激发学生旺盛的求知欲, 使他们产生一种欲罢不能和跃跃欲试的心理。提出的问题一定要有思维量, 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例如在学习世界史有关反法西斯战争的内容时, 可以设计这样一道题:“1941年6月丘吉尔在对德国侵略苏联发表的声明中说‘我们将尽一切力量帮助俄国和俄国人民’, 在另一次广播讲话中他又说‘我希望看到德军葬身于坟墓之中, 而且希望看到俄国躺在手术台上’。丘吉尔的上述言论是否矛盾?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理由是什么?”这样把丘吉尔看似矛盾的两段话放在一起设问就使学生急于想知道为什么, 促使他们积极地思考并结合所学知识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设计的问题要有层次性, 能够步步登高。设计问题要遵循思维规律, 由易到难, 由简到繁, 步步推进, 层层深入, 逐步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引向求知的新高度, 使其“渐入佳境”。

当然学生在探索、思考中也会出现知识性、判断性的错误, 这就要求教师在点拨学生矫正学生失误的同时, 要充分保护学生质疑思辨的积极性, 并让学生在纠正错误的同时, 提高质疑、思考的能力。这样, 在教师的点拨、启迪之下, 学生可以从认识历史进而认识社会, 领悟历史的真谛, 养成善于联想、敢于开拓、敢于坚持的品格。

主体身份高中历史 篇8

一、真正转变教学观念, 充分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

高中历史课堂所教授的知识都属于过去的史实, 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要求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 这就会存在这样一个问题, 那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的不是很成功。究其主要原因还是历史教师没能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 在上课的过程中不由自主的仍然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思维转。面对这种情形就要求历史老师积极地学习和研究新课程理念, 提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 从而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实践中, 积极的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 并把提高学生的素质和以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落实到具体的高中历史教学中。

二、切实改变填鸭式教学方式, 真正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中, 老师拿着课本在课堂上念, 水平高点的老师把课本放在一边, 嘴里喋喋不休的给学生灌输着历史知识, 从头讲到尾, 不论学生是否听的懂, 是否爱听不爱听。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忽略了学生的感受, 不但不利于让学生把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出来, 更违背了新课程改革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因此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改变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倡导新课程理念主张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方法,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我们在讲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 就可以让学生在了解基本史实的基础上, 让学生回答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这样一个小小的事件怎样能使这场战争演变成世界范围内的大战?对于这样问题的提出, 学生们就可以去查找相关的历史资料, 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的做法就完全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喜欢学了、愿意学了、主动学了, 那么学生也就成了学习的主体。

三、构建平等和谐课堂, 提高学生主体作用

要想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就需要构建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 不但是授课老师, 更是学生的朋友。教师一旦成了学生的朋友, 一旦和学生建立了平等的师生关系, 且和学生打成了一片, 那么学生就会爱屋及乌, 就会喜欢上这个老师的课, 就会对历史课感兴趣。另外, 在课堂上老师对于学生和自己观点不一样的地方, 不是严肃地批评学生, 让学生接受老师观点, 而是应当平等的和学生探究不一致的原因, 使学生知其然, 更知其所以然。在这样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中, 何愁不能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例如, 在学习西安事变时, 可以抛开老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方式, 可采用辩论式的教学方法。给同学们提出如下辩题:西安事变时到底应该不应该把蒋介石给放了?问题提出后, 可把全班同学分成正方和反方两组。无论是正方的“应该放蒋介石”, 还是反方的“不应该放蒋介石”, 双方都会为了取得胜利而主动去查找资料来支持自己方的观点, 这样的授课方式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 更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由于查找了资料和充分的事前准备, 再通过激烈的讨论和辩论, 同学们不但对西安事变认识更深刻了, 而且还获得了其他的意想不到的历史知识, 更使他们能提出一些新的、有价值的观点, 这样的探索和创新不但很好地发展了同学们的主体作用, 而且使同学们尝到了学习的乐趣, 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四、实现教学活动的“动”“静”结合, 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中包括“动”和“静”两种活动。我们这里说的“动”即是学生在课堂上的回答问题、讨论、向老师提出问题等方面;“静”即是学生安静下来, 认真听老师的精讲与恰到好处的点拨。两者既有联系, 又有区别, 更是教学活动的有机结合整体。因此二者要结合起来适度进行, 这种适度不但包括时间上的适度, 即练习必须要精和空间上的适度, 即讲解要有明确的针对性。但二者的实施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历史课堂教学。这种“动”和“静相结合的课堂教学策略, 体现出了历史课堂教学动的一方面, 也体现出了静的一方面, 动和静的结合更好地抓住了课堂教学的节奏, 也更好地提高了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 在高中的历史课堂教学中, 要想真正的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就要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不但要充分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更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这样就能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 更好地提高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实施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 新的课堂教学和传统的课堂教学有了很大的不同,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以老师为中心, 而新的教学方式强调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 一切为了学生, 一切围绕学生;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也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从而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 真正实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

关键词:主体地位,高中历史教学,体现方式

参考文献

[1]张静, 李晓风著.《历史学习方略》.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年9月版

[2]杨扬主编.《历史教学实施指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4月版

主体身份高中历史 篇9

关键词:高中历史,学生主体,策略

新课程高中历史认为, 发挥好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和作用, 帮助学生更为轻松地进入课程学习过程, 不仅有助于激活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兴趣, 还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学习思维习惯, 促进他们知识和技能的内化生成。可以这么说, 学生主体作用发挥能够打破传统的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局限, 将学生的学习潜能充分予以施展, 便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这种教学模式更利于提高课程教学有效性和学生的学科素养。

1. 鼓励学生自定学习目标, 明确学习方向

传统的历史课程教学都是教师依据教学内容设计一定的教学目标, 主要包括知识、技能和情感等几方面, 突出教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以及学生应该掌握的学习技能要求。这些目标能够让学生接受到课程知识, 但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心理需求, 容易让学生产生一种被动学习的意识。

对此, 教师不妨从学生的课程学习心理需要出发, 发挥好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 还课堂给学生, 鼓励学生尝试和探索运用自定学习目标的方法来参与课程教学。这种自定学习目标主要体现在: (1)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历史课程学习整体情况来设定一定的知识目标, 以此来夯实他们的学科基础知识; (2) 培养学生发现学习重点和难点的敏锐性, 要求学生通过制定目标来引导自己掌握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3) 鼓励学生反思目标达成的能力, 要求学生能够在自定学习目标的同时能够予以全面考虑, 以提高他们的知识结构整体能力水平。

笔者在人教版 (下同) 高中历史必修1的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教学中, 要求学生根据阅读引导提示来自行设计自己的学习目标, 特别是注意在各个时期人民对侵略和内战所采取的不同策略,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该环节的学习内容。很多学生在自行设计学习目标时都注重了“反侵略、求民主”的学习内容要素, 特别对历史时期中所采取的不同策略的异同能够进行很好的概括, 便于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2. 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 提升理解能力

现行的人教版教材注重了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历史背景知识介绍, 帮助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背景知识, 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鼓励他们带着问题进行主动探究, 不仅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主观能动性, 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

笔者以为, 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 首先应该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来熟悉了解与内容相关的历史背景知识, 帮助他们能够更为顺利地进入学习境地;其次是, 建议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根据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运用同桌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参与学习过程, 以此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探究能力;最后, 要求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能够运用适当的表达形式来呈现学习探究成果, 以此来体现他们的问题思考探究思维过程。

例如, 在必修1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中的“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学中, 笔者要求学生: (1) 阅读学习内容前面的背景介绍, 要求学生能够从巴黎公社中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大体特征; (2) 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各个时期里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便于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结构体系; (3) 要求学生思考: (1) 为什么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 巴黎公社产生与马克思主义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多种探究的方法对学习内容进行讨论。

3. 要求学生自我反思总结, 培养创新精神

学生在学习了一定的知识章节后定会有一定的学习心得和收获。如果要求学生将这些心得和收获运用一定的语言表达形式予以总结和反思, 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发展创新精神, 还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调整和优化自己的学习思维, 提高他们的学科综合素养, 满足他们的学习发展创新需要。

在教学中, 笔者常常要求学生: (1) 概括自己在课堂学习中的收获, 特别是取得的一些值得学习的经验; (2) 鼓励学生尝试和探索对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自我命题, 并参加班级的命题讨论, 以此来了解命题者的思想意图; (3) 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等途径就学习中的历史现象予以实践探索, 并能够撰写实践小论文, 以此来培养他们的发展创新学习精神。

综上所述, 在新课程高中历史教学中, 发挥好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和作用, 能够使得课程教学过程更具有人文关怀性, 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和兴趣, 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更是他们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所迫切需要的动力要求。我们教师应该予以支持和帮助, 满足他们的学习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稿) [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7月第1版。

[2]姚琳.新课程理念下历史教学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J].考试周刊, 2009年第34期。

主体身份高中历史 篇10

关键词:高中历史,凸现,学生主体性作用,教学模式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 》明确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倡导学生主动学习, 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 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而事实上教学中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注重对学生考试成绩的提升, 大都采取“填鸭式”教学, 硬性地向学生灌输知识, 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感受, 这与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凸现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这一要求是格格不入的。我们应该明确, 教师在教学中的位置是:组织者、引导者, 学生才是教育的对象, 教学的核心, 因此, 作为教师应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构建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模式, 真正地凸现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一、探究式教学法

所谓探究式教学法指的是:又称发现法、研究法, 是指学生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 教师只是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 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 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其核心内容在于以学生为主体,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 目的在于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等形式, 来诱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笔者一般采取的是“问题式”情境, 来诱导学生深入探究。我国古人也曾经说过:“学起于思考, 思考, 源于疑。”疑问是拓展学生思维的最佳途径。如在学习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这一节时, 首先提出问题:“为何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迅速, 好像很容易由弱变强, 而社会主义国家却无法做到, 是否可以说明资本主义制度优于社会主义制度, 说说你的看法。”这个问题就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同时也是多数人, 所疑惑的地方, 高中生对事物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辨析能力, 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去收集相关资料, 深入探究, 分析、总结自己的看法, 在探究过程中, 加深对历史内容的了解, 深化对高中历史内容的认识。

二、体验式教学法

所谓体验式教学法指的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 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 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 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注重学生自主的亲身体验、感受, 凸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历史学科的显著特征是过去性、真实性。然而,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 一些电视剧、电影存在着对历史事件的美化、改变等现象, 使学生容易对历史产生误解。如日本侵略中国, 八年抗战, 在今年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的日子, 一部正在热播的《智者无敌》电视剧, 是由一个革命老者口述形式体现的, 其核心人物中村功, 为世界法西斯做出了重要贡献, 是中国共产党的骄傲, 其中惊心动魄的画面、环环相扣的计谋, 人们的超群智慧等都吸引了人们的关注, 然而这些都不能作为历史的依据, 不能给学生以真实的体验感, 因此, 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引导学生正确分辨历史, 明确历史的真实性, 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看真实的纪录片和电视剧片来分析、总结, 加强学生对历史材料的认识感, 从而更有效地感知历史, 通过体验历史的真实来激发自我学习、认识历史的情感, 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逐渐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实现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作用凸现的教学目标。

三、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法

教育源于生活, 从而又服务于生活, 历史学科本身是对过去社会生活的一种记录, 是对过去真实生活的一种再现, 因此历史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历史新课程标准指出:“通过历史学习辩证地认识历史和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教师可以运用学科本身的特点, 采取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法, 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生活着手, 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引导学生运用所掌握的历史知识去关注社会, 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 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 凸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如在学习《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一课时, 笔者带领学生去参观和关注当地有实力的陶瓷企业, 以当地企业的真实情况, 让学生感受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以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此外笔者还运用真实的经济新闻信息, 某一合资企业的倒闭现象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凸现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让学生真实感受历史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深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知, 进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总之, 在教学中, 没有固定的教学方法, 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和时代发展趋势不断的探索、总结适合学生身心发展、凸现学生主体性作用的教学模式, 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和历史素养, 促使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慕菊,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聂幼犁、於以传, 《中学历史学科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M],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

[3].聂幼犁, 《历史学科课程与教学论》[M],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

主体身份高中历史 篇11

【关键词】高中历史 课程改革 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7.144

历史是高中教育阶段的基础科目之一,有着重要的教育功能,在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高中历史教学有着明显的滞后性,许多教学问题亟待解决。当前,我国正在深化教学改革,许多新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等改变了对课堂教学的认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这一理念得到了越来越多教师和学生的认同,但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并没有得到体现,许多教师仍然固守传统的教学模式,历史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的情况很普遍,学生处于被动状态,根本谈不上主体性的发挥。作为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完成教学任务,还要担负起育人的作用,在先进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注意对学生进行主体性的培养,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学好历史,并且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那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呢?对此笔者给出了以下建议。

一、转变教学观念,做学生的引导者

教学观念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性,首先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正确定位自己的角色。在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观念也比较传统和陈旧,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完全在教师的指挥棒下学习。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和要求下,教师要进行教学观念的更新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在过去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学模式比较固定和单一,例如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或者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然后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就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由学生提出问题。例如教师在让学生进行了预习之后,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学生提出问题之后,教师就要鼓励学生认真思考,尝试解决问题,对于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师生讨论共同解决。这样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培养。

其次,教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俗语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只是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要教给学生方法。高中历史的文科性较强,大部分学生学习历史都是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但是这种学习方法的效果并不是很好。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传授学生一些学习历史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在学习中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思考。

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例如在课堂教学中不直接进行知识的传授,而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实践获取知识和能力,不断激发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培养,主体性地位得到体现。

二、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课堂教学是一项师生双向互动的活动,只有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相互配合,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的地位突出,而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在这样的教学情况下,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都得到禁锢,因此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课堂。

首先,教师要营造良好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讲下听的课堂教学模式容易使历史课堂沉闷枯燥,学生容易对历史学习失去兴趣,更谈不上学生主动性的发挥了,因此教师要用各种手段营造活跃轻松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教师要注意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每个学生、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同时还要与每个学生多交流,了解每个学生的优缺点,这样能够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教师还要注意自己的教学方式,形成独特的授课风格,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其次,教师要善于创设具体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教学实践证明,创设教学情境能够大大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和参与热情,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史实、图片、历史故事等等,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个具体的情境,吸引学生进入到这个情境中,并能积极主动去思考,从而在这个过程参与课堂学到知识。

此外,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注意把历史课堂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生活是课堂的起点,在教学过程中联系生活实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能够拉近学生与历史学科的距离,因此,教师要善于从生活中选择素材,或者用以导入新课,或者作为某个问题的补充,或者用以设计问题,这样能够使历史课堂更加有生机和活力。

三、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素质教育中所倡导的学习方式,能够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和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

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重,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从教材中提出问题。在教师讲新课之前要让学生养成预习的好习惯,在自己的知识水平的基础上对教材知识进行认真阅读,从中获取知识,并且明确重点和难点,并根据教学内容提出探究的问题。学生的水平毕竟是有限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进行指导,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其次,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学习,进行探究性学习。课堂讨论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也是培养学生主体性的重要途径,针对一个问题教师可以把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小组共同进行讨论学习。这种学习方式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小组成员之间互有分工,最后进行结果汇总,能够实现成果共享,并且在这种集体的讨论中,学生之间有争论,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使许多新观点和新想法出现,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从而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培养。

上一篇:声乐比赛下一篇:枇杷丰产栽培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