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身份

2024-06-15

学生身份(精选10篇)

学生身份 篇1

顶岗实习是中职学校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 “2 + 1” 教学模式) ,多年来,通过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拓展实习基地、加强学生管理等办法,取得了良好效果。然而,顶岗实习学生离职换岗现象严重,管理难度加大,稳定性降低,存在极大安全隐患; 一旦发生伤亡事件,涉案企业、 学校和学生互相推诿责任,顶岗实习阶段的中职生权益保障难以落实。为了进一步明确对顶岗实习阶段中职生权益保障问题,笔者试图厘清该阶段学生的法律身份,明确责任主体。

1实习与顶岗实习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对实习的解释,实习是指把学到的理论知识拿到实际工作中去运用和检验,以锻炼工作能力。 可见,实习原本的含义是实践性学习,是学生理论学习的延伸。传统意义上一般分为校内实习和校外实习,校外实习也可以分为校外课程实习和校外综合实习。而一般认为课程实习是学校或者任课教师针对本门课程的某教学内容或教学环节,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到校内或校外参加短时间见习,一般为1 ~2天,其属于该门课程的教学安排。无论从实习形式还是实习内容来看,参加实习的人员仍属学生身份,在学校统一教学计划、统一组织安排,并指派教师带队开展实习内容,学生的角色是学习者,受学校的直接管理。在此期间学校负组织管理义务,保障学生人身安全,因管理过失导致实习中学生发生伤亡事故,学校为责任主体。而企业通常安排实习学生在一些非重要岗位实习, 安排一些辅助性工作,学生不为企业做贡献,还时常需要企业派员指导学习,占用企业资源,一般学校还需要给企业支付一定实习费用,因此企业往往不是责任主体。

中等职业教育实施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主导的人才培养模式,即 “2 + 1”培养模式,就是在三年学制中, 学生前两年在校内学习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第三年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所谓 “顶岗实习”就是学生到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参加与一般职工一样的工作,它是学校充分利用企业专业人才、技能、设备及经营环境等资源,采用由师傅 ( 企业技术人员) 带徒弟 ( 学生) 顶岗工作的方式,全面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缩短学生走上工作岗位的适应期,实现 “毕业即就业,就业即上岗,上岗即顶岗”的零距离培养目标。在该模式下,学生在企业具体工作岗位上工作,实习期限较长。学生经过初步适应岗位后,往往成为企业职工,享受与其他劳动者同岗位待遇报酬,顶岗实习学生不仅仅是实习者,更多的成为企业的贡献者,属于准劳动者。但是顶岗实习学生并没有脱离学校的管理,例如学校派专门教师指导实习,定期与学生保持联系; 组织专职教师,赴各实习点检查实习情况,了解学生基本问题,与企业沟通等,顶岗实习学生同属学生身份。两重身份竞合,界定不清晰,一旦发生问题,就会出现企业、学校互相推诿的现象。因此,界定该阶段学生的法律身份十分重要。

2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

权利能力是指能够依法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 行为能力是指能够以自己行为依法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 从而使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资格。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 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称完全刑事责任年龄;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只有在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才应当负刑事责任,称不完全刑事责任年龄; 不满14周岁的人实施任何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 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同时第18条第1款规定: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刑事责任能力界定为行为人是否能控制和辨别自己的行为能力为标准,单纯从年龄因素考虑,顶岗实习阶段中职生一般为17 ~ 18周岁,其对所有犯罪行为负责,属于不能替代的适格责任主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规定,公民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十周岁以上未成年人为限制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和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为完全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还规定,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为无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为限制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 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因此界定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标准为 “出生”,此非研究重点。界定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标准为 “年龄”和 “智力因素”。据调查,顶岗实习阶段的中职生一般年龄普遍集中在17 ~ 18周岁,假设仅仅考虑年龄因素,该部分学生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或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而顶岗实习期间,该学生主体有自己的劳动收入,能够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因此将其界定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主体更加适格,由此引发的普通合同纠纷、侵权纠纷等,其具备当事人主体资格,由其独立承担相应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六条规定: 结婚年龄, 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晚婚晚育应予鼓励。顶岗实习阶段的中职生为婚姻法律关系的不适格主体。因此发生于顶岗实习阶段的 “结婚现象”或 “事实婚姻现象”,按2001年12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 一) 》 第5条规定,均属于同居关系,不受法律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五条规定: 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必须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审批手续,并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关于制止和纠正违反国家规定办理企业职工提前退休有关问题的通知》 ( 劳社部发 〔1999〕8号) 指出: “ 国家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 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因此目前法律对劳动者资格界定主要以 “年龄”为标准,即男性劳动者资格为已满16周岁至60周岁以下; 女性劳动者资格为已满16周岁至55周或50周岁以下。顶岗实习阶段的中职生年龄上是适格的劳动者主体,在就业过程中应该享受平等就业、取得劳动报酬、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享有社会保险和福利的、获得休息休假等权利。

3中职学生顶岗实习阶段劳动法律身份定位

笔者侧重定位顶岗实习期间中职学生的劳动法律身份问题。

对于劳动者概念的讨论,我国法学界并不多。主流观点有: 1劳动法中的劳动者是与劳动力使用者相对应的一方主体,是按照法律和合同规定,在用人单位管理下从事劳动并获取相应报酬的自然人; 2认为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是指现代产业社会中受雇于他人,以工资报酬收入为基本生活来源的体力和脑力工作者; 3认为我国劳动法对劳动者界定标准不明确,理论研究不足,建议采用日本法上所采取的 “使用从属性”作为认定劳动者身份的标准; 4认为法律上的劳动者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是指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但并不一定已参与劳动关系的公民; 狭义仅指职工。职工亦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指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并且已参与劳动关系,但不一定为劳动法律关系的公民,此即为一般法律意义上的职工; 狭义仅指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并已经参与劳动法律关系的公民,此即为劳动法意义上的职工。由此可见,学界对劳动者界定范围有差异,但考虑的从属性和取得报酬等特性。

立法上对用工关系定位三类: 一是 《劳动法》确认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直接的劳动关系,此用人单位包括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等; 二是 《民法通则》确认受雇人向雇用人提供劳务,雇用人支付相应报酬形成权利义务关系,即雇佣关系; 三是 《合同法》保护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平等主体,通过劳务合同建立的一种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即劳务关系。三者的区别主要在于: 1劳动关系要求一方为自然人,一方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劳动者人格和经济从属用人单位,劳动者享受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工伤等社会保障和相应福利; 2雇佣关系中雇主与雇员之间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双方之间具有支配与服从的关系,雇用人必须为受雇人提供合理的劳动条件和安全保障,同时对其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受雇人则须听从雇用人的安排,按其意志提供劳务。雇员不享受社会保障和福利,雇主不需要支付加班费,无最低工资标准限制等。雇主对雇员的损害承担无过错责任,只要雇员在进行受雇工作中因工伤事故而遭受损害,雇主就应赔偿,而不存在免责事由。3劳务关系强调双方地位平等,一方提供单纯的体力劳动,没有技术含量的成分,所获报酬也仅是劳动力的价值,与用工方无其他关系。双方当事人在损害的发生上均无过错的,适用公平原则,即由受益人在受益范围内对受损害方的经济损失作适当补偿。由此可见,三种关系的不同,导致责任承担方式不同。对于顶岗实习阶段中职学生在企业就职应定位为哪种关系,目前立法没有明确,笔者认为首先要定位顶岗实习阶段学生的劳动法律身份。

( 1) 学生身份。顶岗实习学生虽然从年龄上属于适格劳动者主体,但是因为其人事档案关系仍然在学校,其与学校之间的关系仍属教育管理关系,期间仍受到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的约束,服从学校的管理。 《侵权责任法》 第39、40条规定了学校承担过错责任,即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责任。因此,学校加强对顶岗实习阶段学生的管理,时刻关注其工作动态显得十分重要。

( 2) 劳动者身份。因为该阶段学生年龄较小,对工作和社会的适应能力不强,稳定性不高,不到学校指定企业实习或者从实习单位跳槽的现象普遍存在,而为了更好就业,学生往往对新单位隐瞒其身份,对学校隐瞒换岗情况。新用人单位也往往只查实学生的就业年龄,就与学生按普通劳动者对待,签署相应劳动合同或建立事实劳动关系,按照劳动法规定为学生购买社会保险,提高相应社会福利等。此种情况,应认定学生适格劳动者身份,其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纠纷适用劳动法处理。

( 3) 企业加重责任。虽然顶岗实习阶段学生与学校存在教育管理关系,但是学生长时间接受企业的直接管理,在人格和经济上从属于企业,从事岗位已不仅仅是实习,而视同本企业其他员工,有些企业还为学生购买社会保险等。因此应该将学生认定为事实劳动者身份,或者至少雇佣关系,而不是简单劳务关系。一旦认定为前两种关系,学生在工作过程中发生伤害,可以根据 《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认定为工伤,给予顶岗实习阶段中职生工伤赔偿。如果将学生与企业关系认定为劳务关系,则学生维权存在困境: 劳务关系是平等主体间因提高劳务发生的关系,适用合同法。

顶岗实习是教学环节的延伸,是学生步入社会前提前适应岗位的锻炼契机,同时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但定位顶岗实习期间学生身份问题,平衡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关系,为学生权益保障提供解决途径,减轻学校管理责任,降低企业用人成本,显得意义重大。只有从国家层面统一定位顶岗实习阶段学生身份,将其定位为劳动者身份,才能有利于三方关系的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

身份“绊倒”留学生在美创业 篇2

那天到场的很多留学生都有类似的想法。美国是个鼓励创业的国家,成熟的资本市场加上开放包容不拘一格的大环境,给创业者提供了养分十足的土壤。而移民群体本身又蕴含着创业的无限潜能——但凡背井离乡长途跋涉来到这块机会之地的人,谁不是想卷起袖子做出一番事业呢?根据由前纽约市长彭博和媒体大亨默多克创办的“新美国经济联合会”在2012年发布的一份报告,1996年到2011年间在美国的移民创业率增长了50%,而本土出生的美国人创业率却下降了10%。2011年中每10万移民每月创办新企业达550家,而本土出生的美国人只有270家。2006年,移民创建企业在全美新创企业中仅占15%,到2011年这一比例已经达到了28%,而这一年移民人口占美国总人口的比例只有12.9%。

年轻的大学生更是创业先锋,美国大学生的创业率高达20%-30%,远远高于中国同龄人。中国留学生中创业已经成了潮流,这次“中国留学生创业之夜”的组织者创业时光联盟其实原本是一些立志创业的中国留学生私下交流经验的小圈子,因为需求强烈,才在最近发展成了正式为留学生创业提供咨询的非谋利组织。

但移民很多是有绿卡的,大学生很多是美国公民,处于这两个圈子交集里的中国留学生要想在美国创业并不容易。就算他们既有热情又有资金,也只是万事具备还欠东风,如果没法得到美国的有效身份,就如等不来东风一样,一切都是白搭。

按照目前的相关政策,崔铮现在可以从学生身份转换成为期一年的OPT实习身份,一年之后,他必须和成千上万想在美国留下来的中国留学生以及来自其他国家的外国留学生一起争抢数额有限的H1B工作签证。H1B原本只能由美国雇主替自己招来的外国员工申请,2011年起,美国政府为了鼓励移民创业,允许移民自己开设公司后为自己申请H1B,这项改变给留学生创业带来了些许春风。可是H1B签证每年只有总共85000个名额,4月1日开放申请。在过去10年里,有5年名额都是在一周之内爆满,谁走谁留只能通过抽签决定。

今年超过23万人在名额开放第一周提交了申请,比去年几乎翻倍,抽签4月中刚刚结束,现在正是申请者们几家欢乐几家愁的时候。不过这场被称为有史以来最惨烈的H1B之争,可能还是惨不过明年,据估计届时申请人将可能超过35万。这就是为什么谈到理想该如何去实现时,崔铮眼里的光就暗淡下来了。事实上那天参加活动的大多数人都有同样的担心,创业时光的创办人李琛说,在美国影响中国留学生创业的最大因素就是身份问题。

不过那天的活动上还有一位嘉宾,中国驻纽约总领馆教育组领事傅博。她向留学生介绍了正在进行的“春晖杯”海外留学人员创业大赛的报名情况。这个由中国教育部和科技部在2006年开始创办的活动,至今已经举行了九届,1600多个海外留学人员的创业计划从中脱颖而出,其中300多个已经在中国国内落地。获胜项目将从中国政府得到的从财力到人力的慷慨支持让很多在场的留学生动了心,不少人说他们愿意考虑回国创业。

其实这种情况“新美国经济联合会”早就预料到了,该组织2012年发布的另一份报告中指出:“美国曾经是怀有创业梦想的年轻人第一也是唯一的选择,现在他们开始把目光投向中国、印度、巴西和新加坡,这些国家不仅有广阔的市场、机会和良好的创业气氛,更有不遗余力招揽这些创业者的政府。”

学生身份 篇3

一《.围城》的文化批判研究

一些研究者[8][9][10]指出:《围城》对中国封建传统文化的弊害和西方文明的负面影响两个方面进行了批判;另有研究者[11][12][13][14]主要讨论了该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反思;也有研究者关注崇洋文化批判[15];还有研究者[1][2][16]讨论该书对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文化的批判,这就涉及了当时中西文化的结合问题,这种结合在许多相似角度的研究中被称为“中西方文化合流”、“中西文化碰撞”、“东西方文化夹缝”、“传统文化与西洋文明的荒谬结合”、“磨合中的中西文化”或“接受西方文化与固守传统文化的两难境地”等。对于此种文化结合状况的评价也比较一致,往往用“荒谬”、“矛盾”、“畸形”、“夹生”、“分裂”、“错位”、“半土半洋”、“不伦不类”等词语来形容,当时的知识分子则面临“痛苦”、“挣扎”、“彷徨”的“精神危机”。

对于这种中西文化错位结合,《围城》中的赵辛楣已有评价:“中国真厉害,天下无敌手,外国东西来一件毁一件。”[17](P208)鲁迅也说过:“什么主义、思想,一到中国就变味走样。”[2]《[2]围城》中具体的生动例子更比比皆是:“落伍的时髦,乡气的都市化,活像那第一套中国裁缝仿制的西装,把做样子的外国人旧衣服上两方补丁,也照式在衣袖和裤子上做了。”(P31)张吉民先生家里“盛产”这样的畸形、错位:张太太“享受了最新的西洋科学设备”,却“坐在热水管烘暖的客堂念佛”,可见“西学为用,中学为体”并非难事。(P41)夫妇二人一方面培养女儿“洋本领、洋习气、洋时髦、洋姿态”,但另一方面在女儿的婚事上,又“保有他们家乡人的传统思想……”(P37)这样充满文化矛盾的例子还有:董斜川一方面“英年洋派”,另一方面又言语做诗离不开“同光体”;曹元朗更呈上“杂凑乌合、拉杂错综”的“拼盘姘伴”的大作。

李兆忠在他的《喧闹的骡子--留学与中国现代化》[18]中针对这一时期的文化困境提出的两个概念“骡子文化”和“假洋鬼子”,令人印象深刻。他以“骡子文化”为当时的中国现代文化命名———其“父母”分别是近代西方文化这匹马和传统中国文化这头驴,同时诞生的还有中国现代文化自身认同的困境和身份的尴尬。而他对“假洋鬼子”一词丰富内涵的解释剖析了在中西文化碰撞、错接过程中国人的复杂心态,他认为其中既有不实的想象,又有盲目的排外,有傲慢自大,又有真心敬畏,甚至还有憧憬向往。遗憾的是,《围城》中的一些留学生却偏偏成为了“假洋鬼子”,跌跌撞撞地追随着狂奔的“文化骡子”,甚至还成为“快骡加鞭”、推波助澜的角色。因此,李兆忠提醒:作为留学生,不要被一直呼声甚高的“中西合璧”迷惑,要警惕走入“中西合污”的歧途,另外还需要始终有一种“自我身份”的确认。这种提醒,连同上述对各类研究的总结,引导我们把对《围城》文化批判的研究聚焦在留学生的身份认同(identity)上。由于“留学生”一词在中国有多重含义,我们首先需要明确:在本文中该词的用法与《围城》一书中一致,指“归国留学生”。

二.关于身份认同的相关理论研究

关于身份认同的理论基础有社会学、教育学和文化研究等角度。在文化研究角度中可以指包括语言、宗教、教育、地位等文化因素的个人特征,也可以指作为社会文化整体的身份特征:地域语言、文化习俗、生活方式等。本文中的“身份认同”,当然是指文化身份。文化身份向世界表明“我(我们)是谁”,并通过个体归属为某个社会群体成员的所言、所行、所思、所想体现出来。显然,个人文化身份认同受到家庭、教育、社会等因素影响。

对于留学生来说,其“文化身份”前又可加一“跨”字。付永刚指出:一个人从一种文化进入到另一种不同的文化,并且长期在其中生活、学习、工作,其文化身份的自我认同会受到影响,产生不同于单一文化身份的跨文化身份。Kim则把跨文化身份描述为:“正如文化身份反映的是个人与某一血缘/或社会团体的一种心理上的联系一样,跨文化身份也可以被视为个人与不止一个这种团体的一种心理上的联系。跨文化身份的含义还包括一种重要的自我情感认同,这一情感认同并不限于自己的社会团体,也延伸到其他文化,因而形成了一个超越狭隘的团体利益、理解并认同他文化观点的世界观。”

我们可以看出,付永刚上文所谈更适合出国留学生,不过,出国留学生和归国留学生是同一主体先后担任的两种性质类似、关系紧密的角色,都具有跨文化身份的特点。对于归国留学生,更具体、契合的应该是与反向文化冲击有关的身份认同理论。反向文化冲击通常是指归国人员回国后对国内生活的种种不适应,对国内社会现象的种种误读以及由此引起的对自身身份认同的混乱感,与此相关的理论有:Sussman创建的文化身份模型理论(The Cultural Identity Model:CIM),Hall提出的民族身份心理(Psychological National Identity),Alder概括的四种性格类型的文化回归者,Tohyama归纳的四种文化身份转变类型等。

三《.围城》留学生畸形的身份认同

《围城》中这批留学生和其代表的新知识分子,处于文明冲撞的重要时期,本应肩负起双重的文化使命:一方面是学习外来先进的文明,取其精华,造福社会;另一方面是反省和“重构”传统文化,使之获得新生和发展。按照前文Kim充满乐观态度的描述,他们应该能“超越狭隘的团体利益、理解并认同他文化观点。”这种使命和描述都是其文化身份的应有之义。而《围城》中留学生们身份认同的实际情况又怎样呢?我们可从文化身份的两个过程(自我认同与外部认同)来寻找答案。自我认同是指一个文化群体或个体自我认可并对其他文化群体或同一文化群体中的其他成员表现出的形象;外部认同是指他人赋予某个文化群体或个体的形象。《围城》中关于以上两方面的信息无疑是令人失望的。

先看自我认同。留学生们自己在“盛名之下”、在聚光灯和显微镜下,“身心庞然膨胀,人格伟大了好些”(P30),有时甚至感到高处不胜寒:在面临不愿送两位女同事回家的尴尬时,赵辛楣说:“咱们是留学生,好像这一点社交礼节总应该知道。”(P239)但他们这种荣耀感的来源却实在不敢恭维:方鸿渐在准备“学不成归国”时,受到父亲岳丈两面夹攻,因此知道了留学文凭的重要:“这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盖起来”。(P9)同样,留学生们借方鸿渐之口说道:“现在的留学跟前清的科举功名一样……留了学也可以解脱这种自卑心理,并非为高深学问。我们出过洋,也算了了一桩心愿,灵魂健全,见了博士硕士这些微生虫,有抵抗力来自卫。……”(P75)在鸿渐教书遇到困难时,立刻懊悔“留学外国,没混个专家的头衔回来,可以声威显赫,把藏有洋老师演讲全部笔记的课程,开它几门……”(P202)这就是他们对留学生文化身份的“自我认可”和“表现出来的形象”。

书中对留学生身份的外部认同也有各种评论。钱钟书先生对当时的留学热以冷静的眼光进行了无情的剖析:连学国文的人都要出国“深造”,因为其他理工政经科目“早已洋气扑鼻”,“只有国文是国货土产,还需要外国招牌,方可维持地位”。(P8)社会各界也对留学生有着妙趣横生的“好评”:汪太太在怂恿方赵二人来相亲时夸奖:“你们新回国的单身留学生,像新出炉的烧饼,有小姐的人家抢都抢不匀呢。”(P222)方父关于在“娶妇必须不若吾家”的“妙论”中所说“留学生娶大学女生。女人留洋得了博士,只有洋人才肯娶她,否则男人至少是双料博士。(P31)”更是直白地表露了这位前清举人、乡绅名士对留洋及洋人的崇拜和敬畏。就连方老太太也夸奖:“是要出洋的,学得这样周到”。(P30)可见当时社会对留学生的“期许”和“厚望”只关个人私利,充满庸俗市侩,与国家民族福祉、文化文明发展全无干系。

四《.围城》留学生病态的人物形象

如李兆忠所说,没有正确的自我身份认同,留学生会象《围城》中所描述的那样,甘当“假洋鬼子”,紧追“狂奔骡子”,沦为可笑、可叹、可悲的形象。

三闾大学校长、“老科学家”高松年是书中留学生“群英谱”中坐“头把交椅”的一位,这不仅是因为他“二十年前在外国研究昆虫学”的资历,更因为他的行为不幸地集中印证了《喧闹的骡子》中的悲观论点---“不伦不类的骡子文化”加“中西合污”。他研究生物学学会了“适者生存”,所以回国最能适应环境,由“生物系统论”发展到了“管理系统论”,声称:在这个健全的机体里,容不得特殊人物,而“只有安分受支配的一个分子”。(P182)这种治校理论哪有一点“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现代大学精神,分明就是中国古代的专制思想披着科学的外衣在现代大学中幽灵作祟。这位“老科学家”兼“老留学生”不但“走出去”,还热心“请进来”,准备实施从牛津剑桥引进的导师制,而经过“改良”的导师制比德国纳粹党教育制度和明朝文字狱还要反动、厉害。(P208)这场闹剧的“友情客串”---教育部视学更是留学生“假洋鬼子”形象的最佳代言人---“开口平均每分钟一句半‘兄弟在英国的时候’”。(P210)

同样是“资深留学生”的韩学愈花钱买了个子虚乌有的美国大学博士学位,把自己在国内娶的白俄老婆当作美国人隆重推出。曹元朗则“念念不忘是留学生,到处挂着牛津剑桥的幌子,就像甘心出天花变成麻子,还得意自己的脸像好文章加了密圈”(P75),其《拼盘姘伴》更体现了对西方文化文学“去其精华而取其糟粕”的盲目追逐和拙劣模仿。同样留学英国的褚慎明则连蒙带骗、投机取巧、两头撒谎、四处招摇(P81)。

这些留学生不仅没有成为民族栋梁、国家进步的推动者,甚至算不上知识分子,“不过是打着知识幌子的社会渣滓”,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里诞生的畸形儿。”是“不中不西、不伦不类的文化怪胎”,其聚会的场面不过是“文化的杂耍嬉戏”。他们缺少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的远大理想,要么忙着混个官当,所谓“外国科学家进步,中国科学家进爵”,要么想发点国难财,如婚后转行热衷走私的曹元朗、苏文纨夫妇。

五《.围城》留学生扭曲的生存环境

Hall认为每个人都有国家和文化双重身份,一个人对自身文化身份的认同是由其受某种文化影响决定的。文化身份感强的海归人员经历较少的反向文化冲击,而文化身份感弱的则会感受到很强的反向文化冲击。这与Sussman[25] CIM模型中关于肯定的文化身份(Affirmative Identity)的观点一致,即对母国或主族文化认同者在回国时遭遇较少烦恼。这些理论本意是帮助留学生顺利回国,具有积极意义。然而讽刺的是,当我们借此来分析书中的留学生的身份认同与归国成败关系时,却有意外的发现。

书中的留学生可分两类,一类是方鸿渐、赵辛楣这一对难兄难弟,他们是正面人物,却也是失败一方。方鸿渐自不待言,而赵辛楣先在上海的情场败给留学生曹元朗,又从三闾大学的职场丢盔弃甲、落荒而逃,对于后者老留学生高松年“功不可没”。另一类则是钱钟书先生讽刺、鞭挞的“成功者”们:高校长“适者生存”、“十八般武艺,件件都精”、“科学家进爵”;韩学愈成功地盼到了方鸿渐停聘,跳跃欢庆太太的国籍和自己的学位得到了“证明”;曹元朗异军突起“抱得美人归”,更捞到了作为嫁妆的肥差;褚慎明成为了“中国新哲学家的创始人”。很明显,与赵钱二人的不合时宜不同,他们归国后如鱼得水,所谓“反向文化冲击”对其根本不存在,表明其对“母国或主族文化”是肯定的,文化身份感是强的。但需要指出的是,他们的文化身份绝非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知识分子,士大夫的高洁、气节在其身上荡然无存。这些成功人士所认同的文化是前文所说的是30年代中西方对接错位造成的病态的“中国现代文化”,所认同的文化身份是当时扭曲的社会文化环境所造就的畸形身份。反观方鸿渐,在《围城》结尾他被比作如泥娃娃、老时钟一般“落伍”,可见他对当时的“主流文化”并不肯定、认同。

正是这种不肯定、不认同保全了他的正面人物身份,因为这“主流文化”是扭曲的殖民文化,正如张清华[1]所概括的:西方文化在当时的社会只是点缀和装饰,而中国传统政治与文化秩序顽固而腐败。输入的西方文化只不过像方鸿渐所说的“梅毒”和“鸦片”一样,是表层的、负面的、堕落的,实际上也背离了西方文化核心价值。扭曲的社会文化造就了留学生们畸形的身份认同,培养了种种病态的人物。

六.结语

在《围城》的结尾,钱钟书借祖传的老钟表达对人生的“感伤”,同样也流露了他对中国现代文化的“感伤”,他指明了事实,暴露了问题,却没有提供答案。但正如鲁迅在《关于知识阶级》里谈到的:真正的知识分子总是“对社会永不会满意的”,这是他保持思想语言的独立自由的前提。[31]而梁丹译把《围城》比喻成医生,尽管没有开出如何肃清文化糟粕的处方,但它对之进行了“确诊”和批判,价值巨大。[13]

今天,我们一方面似乎可以乐观地认为:随着半个多世纪以来---特别是30多年来,随着中国走进现代、走向世界,今日的中国留学生的文化身份已经逐步变得明确、正常而健康;但另一方面仍需要把钱钟书先生的批判看作是一种用心良苦的提醒,警惕在留学生文化和整个中国现代文化中重蹈覆辙。

摘要:对《围城》的研究重点之一是其文化批判主题。本文聚焦于留学生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运用身份认同、跨文化身份和反向文化冲击等相关理论,分析了《围城》在以下几方面针对此问题开展的文化批判,包括:留学生畸形的身份认同、病态的人物形象和扭曲的生存环境,通过剖析正反人物的成败事例指出:社会文化环境是各类问题的根源。在留学热愈演愈烈的今天,重温钱钟书先生的批判能够让我们保持警醒,避免在留学生文化和整个中国现代文化中重蹈覆辙。

学生身份 篇4

【张晓龙连续3天3场活动】

当天晚宴的主办方特别有新意,将明星的签名墙改在酿制红酒的木桶上面,每桶签好名的红酒都会被专人保管起来,封箱10年后再送给各位明星。当晚红毯张晓龙一身黑色西服搭配深蓝色领带出席,尽显儒雅型男气质,3天连赶3场活动人气爆棚;张嘉倪则身穿缎面蓝色晚礼服,如同水中的精灵十分靓丽;赵子琪身穿裸色针织衫,尽显知性女人魅力。此次的晚宴盛典被誉为“葡萄酒行業中最高端的盛典”,当晚还评出了2012全球最佳酒庄等多项大奖。

【张晓龙曾经被学生表白】

学生身份 篇5

近几年来, 各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规模不断扩大, 党员数量不断增多, 相比之下, 对于党员的教育和管理相对滞后, 部分大学生党员出现理想信念不坚定、思想滑坡、功利心强、先锋作用不明显等现象。究其原因, 是学生党员在组织上入党后, 思想上、行动上的入党不够, 没有从内心强化自己的党员身份, 缺乏对党员身份的认同感, 从而弱化了一个党员应该有的行动彰显。

身份认同, 是人们对自身归属的主动寻求, 它能让人从内心产生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学生党员对自己的党员身份的认同, 是党员意识一个重要方面, 也是其能够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专业学习、社会实践等各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基石。

一、高校学生党员缺乏身份认同感的表现

有调查显示, 当前高校学生党员普遍存在党员意识和党性意识淡化现象:时刻提醒并严格要求自己的仅占42.82%, 只有在参加组织生活时意识到的占33.97%, 身边党员对党有微词时意识到的占11.96%, 交党费时意识到的占11.24%。

1. 入党动机不纯, 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思想显著

党员的入党动机直接关系到党员队伍的质量和纯洁性, 在当前社会价值观多元化的背景下, 部分学生党员入党动机呈现多样化趋势, 为了就业需要、考公务员需要, 是明显的功利主义思想;有些同学为了“光荣”, 可以更有面子, 意识不到党员的重要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而有的同学缺乏一定的理论基础, 认为入党是一种潮流, 从众的心态导致其对党员身份意义一定程度上被淡化。

2. 理论知识学习停滞, 理想信念动摇

理论知识的缺乏是当前学生党员大部分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 虽然在入党之前都有上党课, 但是有限的时间内难以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制度, 对党的理论、历史经验和教训了解的也不多, 身处和平年代, 政治意识淡薄、政治敏锐性不强, 对于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 缺乏正确分析判断的能力, 甚至对党的执政能力产生怀疑, 导致共产主义信念不坚定。

3. 自我放松, 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

大部分学生党员都是学生中的佼佼者, 能够做到以身作则起榜样带头作用。但是也存在个别学生党员, 在入党后渐渐忘记了党员身份, 不能做到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难以起到表率作用, 比如在参与集体活动时不积极, 只顾自己、对需要帮助的同学漠不关心, 看到违法乱纪情况不能及时向上级汇报害怕承担责任, 在评奖评优时只想到为自己牟利。这些都极大影响党员的光辉形象。

二、高校学生党员身份认同感缺失原因分析

1. 学生党员选拔标准主次模糊

当前环境中, 高校学生专业学习成绩、担任学生干部情况是硬性要求, 而且也是显性指标, 相比之下, 学生思想品质、价值观等因素由于难以衡量, 成为“软指标”, 以“硬性指标”为基础的选拔相对来说更简单省事, 因此, 很多基层党组织缺乏积极分子的入党动机和政治理论水平考核, 硬性指标的考核标准跨越政治标准成为入党考核的首要标准。

2. 学校基层党组织对学生党员的教育有限

基层党组织对党员的教育分为两块:入党前的党课培训、入党后的教育管理。然而目前入党前的培训在走形式, 以通过党课考试为目的, 课程形式单一, 课程内容枯燥, 学生对于真正的政治理论知识吸收有限, 重发展轻教育, 对学生党员的党员意识培养不够。入党后的教育管理工作也不能完全跟上学生党员发展的速度, 支部活动少, 党内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得不到保证, 很多学生党员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 造成他们入党后放松自我要求, 出现思想滑坡情况。

3. 学生党员身份多重性忽视党员身份

高校学生党员植根于班级, 在“党、团、班委会”三位一体的班级管理模式下, 相对于党员来说, 团支部和班干部在班级工作中彰显更大的行动力, 一些党员担任着学生干部, 甚至是班长、团支书, 有着多重身份, 这也导致他们在工作时身份定位不明晰, 不利于培养其身份认同感;另一些没有担任学生干部的党员, 在班级事务中往往不会插手, 更有身份被弱化的趋势。

4. 社会错误观念和不良风气的影响

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增快, 中国正在逐步与世界接轨, 地球也慢慢变成“地球村”,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潜移默化向我国传播着资产阶级的政治观念、价值观念、生活方式, 冲击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青年大学生对新生事物接受能力快, 却缺乏鉴别能力, 很容易被迷惑。再加上当前社会不良现象和社会问题的存在, 比如党内腐败、治安混乱、贫富分化等, 学生党员对这些问题缺乏正确的理解分析, 对党的执政能力、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产生怀疑, 影响了党员先进性意识。

三、强化高校学生党员身份认同感途径分析

针对以上的这些原因, 我院党组织经过研究分析, 严格预备党员选拔制度, 制定系列化、规范化的党员培养方法, 创新党课形式及内容, 重内化、贯始终, 即重视党员身份意识在党员心中植根, 将学习贯穿于入党积极分子时期至入党之后, 提高身份认同感成为一种常态。经过实践, 在提高学生党员身份认同上取得一定的成绩, 保证整个队伍质量的优异。

1. 严格选拔标准, 落实发展程序

要保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 必须从源头着手, 全面把握和坚持党员标准, 严格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的程序。通过入党申请书、档案查阅、个别谈话等途径了解学生人生观、价值观, 在平时学习态度、工作积极性上考察学生思想动态。

确定预备党员选拔标准:坚持政治标准放在首位, 要求入党积极分子思想上有入党的迫切愿望, 在实际行动中不断端正入党动机, 能够定期汇报思想、学习和工作情况。专业成绩是发展党员的重要条件, 关心集体、热心参加集体活动是党员的必备素质, 群众基础是考察的关键。

2. 创新教育模式, 丰富党课学习内容

党课学习是培养预备党员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党课课程设计、结业考核等内容能直接影响到党员同学身份认同感, 本支部党课采取口头授课与视频学习相结合, 课上学习与课后阅读相结合, 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相结合的方式, 最后通过研讨会、实践总结报告、作业提交的形式对学习成绩进行考核。

3. 入党后开展规范化的党支部活动

“入党前积极、入党后松懈”是很多学生党员的弊病, 所以, 在入党后, 开展规范化的、有效的党支部活动, 保持支部内学习的风气、党员同学们思想的碰撞, 有助于强化党员的身份认同, 同时保持支部新鲜的血液。在本支部开展多种形式的支部活动。

⑴根据党中央的要求, 及时积极对重要文件精神进行学习、讨论。理论知识的缺乏是现在学生党员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仅仅通过一次党课的学习还不够, 只有长期处于学习状态, 才能保证思想上的先进性。

⑵通过民主生活会、座谈会等形式, 对党支部成员一个周期内的活动成绩、不足之处、以及对支部的意见建议进行交流总结。保证每个月都能够召开一次。

⑵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比如在新生入校时, 我院党员同学组成“党员先锋队”, 帮助新生熟悉校园, 深入新生宿舍, 解答新生的疑惑、为新生指引大学的方向。

通过规范花、一体化的党员选拔、党员教育模式, 能够发现, 当“中国共产党”这一身份在学生党员心中植根后, 他们在日常工作、学习中, 均能够做到以高标准要求自己, 党员的身影活跃在班级、学生会、田径场、篮球场、舞台等各个领域, 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

摘要:在高校, 部分学生党员呈现出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思想滑坡、功利心强等问题, 笔者通过分析, 认为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 首先需要强化自己的身份认同感, 文章通过分析学生党员缺乏身份认同感的表现、原因, 探讨强化身份认同感的具体途径。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员,身份认同感

参考文献

[1]杨昱梅, 姜富元.新时期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员培养工作的对策研究[J].经营管理者, 2014 (05) :348.

[2]冯晨静, 袁永军, 王广友.高校大学生党员意识培养途径研究[A].管理创新、只能科技与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文集[C], 2012:62-65.

学生身份 篇6

相当多的大学生, 就业不去想就业是什么, 工作不去想工作是什么, 只想着走捷径, 把钱花在如何包装自己上, 把时间花在钻研一些并不实用却能逞一时之快的技巧上, 但这些并不能真正解决就业难的问题。

花时间和金钱重复别人犯过的错误, 有什么意义?

一些低级的、显而易见的错误被求职者一而再, 再而三的重复, 重复错误只能使他们失去一些机会, 而不是得到正确的方法。

小A来公司应聘, 拘谨地递上一份厚厚的简历。封面印着紧握的手的图案, 下面是某高级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名、专业和姓名。翻开来, 第一、二页是学校介绍, 图文并茂, 洋洋洒洒;第三页是专业介绍及所学课程, 突显专业性;第四页则是学校推荐信, 千篇一律;第五页才是个人简历, 稀疏简单;接下来几页是在学校的获奖证书的复印件。

3秒钟就应该从简历上初步判断一个人所具备的能力及性格, 可是公司的人事专员愣是没看出来, 这位有什么特长或技能。这哪里是什么个人简历, 简直是花钱在为学校做的宣传单。

公司要招的是能够胜任相应岗位的人才, 而不是冲着学校的名称去用人, 本末倒置, 首先应该突出的是自己, 而不是连篇累牍的说学校的面积如何, 设施如何, 规模如何。

相信小A被委婉地拒绝之后, 还会非常期待着能接到应聘单位的电话, 因为他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输在哪儿, 而且相信他在走进下一个面试单位的时候, 还会拿着给他带来失败的简历。

自以为了解的事情, 其实并不了解, 或者说认识的比较片面。不理解守时的含义。以为不迟到就叫守时, 小张就因此吃了大亏。

小张终于等到心仪已久的企业的面试通知, 约好面试时间, 对方请他准时参加。他卯足了劲要好好表现, 尤其不能迟到。因为没去过面试地点, 对时间把握不够, 怕迟到了留的印象不好, 所以早早出门, 结果提前一个多小时就到达面试现场。

当他出现在办公室的时候, 恰逢面试官在接待一个求职者。当人事专员问清约他面试的时间时, 直接就把他请出来了, “对不起, 我们现在没有时间接待您, 请您三点半准时过来。”

小张涨红了脸退出门去, 对于企业未能让他进入公司等待极为不满。

他却不知道, 企业给他的时间是准确的数字, 而不是约数——比如九点以后, 两点到五点, 还提醒你准时参加, 你就要知道准时的含义, 既不能早也不能晚, 如果时间实在把握不好, 相差也别超过五分钟。

因为面试官极有可能在接待别的求职者, 在忙别的工作, 你的突然出现就会打乱他人的工作安排。可是往往被拒绝, 还是意识不到自己错在哪儿。

需要帮助时, 找什么样的人来指点你?

阿珍上大三时就被就业的弥漫硝烟给吓着了, 所以她经常性地向老师请教如何找工作, 一有机会就会向学哥学姐讨要求职的秘诀, 林林总总的记了一本厚厚的笔记。

今年毕业开始了实战, 阿珍把本子拿出来, 一条条的修正自己的衣着、化妆、语言、表情, 把一些求职应聘技巧应用得非常之娴熟, 在回答面试官的问题上, 也是滴水不漏, 表现可圈可点。她也得以顺利地接到N多家企业的面试、复试电话。

但是她所精心搜集来的技巧也只能引她走到这里, 无法再前进半点。一些复试考察的是应聘者的真实工作能力, 而不是表面的功夫。如果不能说清甚至认识不到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 不能证明自己将怎么样为企业创造价值, 那么企业是不会聘用的。因为任何企业都不是为了给你发工资而雇用你, 企业只为贡献大于工资的人提供岗位。

阿珍求助于老师, 老师无求职经验, 对现在的市场需求不了解;求助于学哥学姐, 他们不能够跳出自己的经验来看, 他们的片面经验, 即使有用也存在着不能被复制的情况;求助于企业, 站在对立面的企业又怎么可能给她指点, 从而使自己的工作加大难度。

阿珍是同学当中接到面试、复试电话最多的人, 但是迟迟签不了合同。这一切, 让她感到很是苦闷, 却又不知该向哪儿努力……

为什么不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高阳从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毕业之后, 感到非常迷茫, 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 所学的知识, 说实话, 除了会应用计算机之外, 别的方面全是一知半解, 手里倒是有些证书, 可是除了能够说清楚证书上的名称之外, 再不能够对此项技能有任何的描述了。高阳在系里听了一次关于就业培训的公开课, 深受感触, 决定去向专家老师请教, 求助于专家帮他规划职业生涯, 并且对自己的就业进行指导。

同室的张智和他一样, 但张智感觉学了这么多年的计算机, 虽然什么都不精通, 但别的就更不会了。他认为上培训课除了花钱没什么用处, 找工作不还是要靠自己么?张智在不断碰壁之后, 不断的降低自己的期待值, 最后决定从一家小公司的文员做起, 慢慢地再向自己想要做的技术岗位靠近。

而高阳则在专家的帮助下, 决定利用自己的性格和口才优势, 从销售的岗位做起。并且他在专家的指点下, 直接进入一家规模较大的企业做销售。

专家并没有让他接受一些不知道考察什么的测试, 而是通过一系列的提问帮助他认识自己的不足, 找准自己的定位, 并且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除了教他看清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外, 还教他认识什么是工作, 怎么样掌握工作的方法, 怎么样利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 去寻找更有效的工作方法。

一年过去了, 高阳从一名普通的销售员工做到了销售主管的位置。而张智则还在做着文员工作, 平时努力学习计算机编程, 但是因为不能在工作中应用、实践, 也没有合适的老师来指点, 学的依然不扎实, 离走上他想要的技术岗位还是遥遥无期。

很多大学生宁可找个起点低的岗位就业, 也不愿意花费些微的金钱, 去接受就业培训, 去听听专家所提供的建设性意见, 以帮助自己进入起点更好的企业。而是选择自己到社会里去慢慢摸索, 即使他将为此付出比培训费用高达数倍的代价, 可他们仍然没有这种消费意识。

大学生的英语使用者身份的取得 篇7

针对大学生的特点, 本文从心理认同的角度出发, 讨论了英语者心理使用者身份对英语学习的意义, 并且提出了具体的方法。

一、英语使用者身份的认同对英语学习的意义

语言是用来体现人的性格特征和心理状态的重要信号。思维和语言的关系是语言学界长期讨论的一个问题。瑞士心理学家Piaget就认为语言来自于人的认知系统, 而著名的萨皮尔-沃夫假设提出了不同的语言模式产生不同的思维模式。不论争论的结果如何, 我们都可以得出思维和语言有这密不可分的联系。人的思维模式受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同样影响它的还有人对自身身份的认定。所以, 人对自身身份的认同也就影响着其语言的使用。

身份认同除了影响母语的使用, 第二语言的学习也有巨大的影响。语言学家Guiora提出了语言使用中的语言自我。对于仅使用一种语言的人, 对自我的身份认同是在使用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中, 通过信息的反馈逐渐加强或修正。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者, 学习语言的过程本身就是与所学语言相关的第二语身份的取得过程。因此, 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 正确地取得第二身份十分重要。这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说:

1) 第二语身份的取得有助于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拥有正面积极的情感因素。所有人类都用自己的方式来了解自我, 其结果就是产生对自身身份的认同。以保护自我为目的, 人对事物产生各种各样的情感。如果一件事物符合或促进了人的自我身份的认同, 其对这件事物的态度就会是积极的;相反, 如果它违背甚至是损害了对自身身份的认同, 消极的态度就会产生。情感的积极与否对语言的学习有着相当大的影响。Krashen在语言输入理论中提出了“情感过滤器”的比喻。当学习语言的情感是积极的, “过滤器”就会处在开启的状态;相反, 如果情感消极, “过滤器”关闭, 语言学习受到影响。此外, 情感因素还与学习动机, 态度和抑制等息息相关。也就是说正确的取得第二语言相关的身份可以使学习者拥有较高的学习动机, 积极的学习态度, 并且在一定的程度上减少学习中的抑制现象等。对于大学生来说, 由于长时间为了考试而学习英语, 很多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对英语的抵触和畏惧。面对一篇优美的文章, 首先想到的不是去欣赏而是要划出考试要用的语言点。英语作为交流工具的作用被忽视。帮助学生建立英语使用者身份能够让学生真正的学习使用英语, 为“用”而学。

2) 正确地建构第二身份与生产性双语密不可分。在对于双语现象的研究中, Lambert (1974) 认为人们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会改变对自身身份的认同, 并且以是否会对母语产生影响分别提出的了消解性双语现象以及附加性双语现象。在此基础上, 高一虹教授 (2001) 借用社会心理学家Fromm的理论提出了生产性双语现象这一概念。这一概念表达了一种“1+2>2”的模式, 也就是说两种不同的语言极其文化不是简单的机械相加, 而是相互影响已达到对彼此更深的理解。生产性双语对身份的认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学习者要同时拥有对两种语言相关的身份的正确的认定, 同时接受两种文化。不论哪一个发生了偏离, 都会导致产出性双语的失败。大学生英语学习者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 但是缺乏对所学语言相对应文化的接触和理解。因此学生出现了很多相关的问题, 如不能正确理解阅读文章的意义, 错误理解对话的含义, 不能正确地表达自己等等。取得英语使用者的身份, 以文化为背景来学习和使用语言才能使语言学习有质的飞跃。

二、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取得英语使用者身份

正如前文讨论的那样, 人的社会化是一个贯穿一生的过程, 不同的年龄阶段有其不同的特点。教育者也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没有一种教学方法是适合所有的学生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 智力和学习目的等个人因素选择教学方法。

1) 开设英语讲授的专业课程。根据Erik Erikson的学说, 在青春期和成年初期早期的人处在身份认同和角色混乱的冲突时期。青春期的人处于高中到大学的转化阶段, 以前形成的自我意识会在新经验的冲击下开始分裂。来到新的大学学习环境中, 学生开始把对自己身份的认同与学校, 专业或职业定位联系起来。并且, 专业和职业定位将随着学习的深入越来越深地影响学生对身份认同。因此, 大学英语教学应该同高中时期的基础英语教育相区别。把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由考试转移到专业领域的实际运用中。在继续进行基础语言技能教学的同时应开设用英语讲授的专业课程。现在大学中的专业英语课程主要是学习相关的英语专业词汇, 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对学生来说是已经掌握的旧知识。英语并没有真正的承担现实的传递和交流信息的作用, 学生的注意力还是放在背诵上。如果使用英语传授知识, 知识学习和语言学习同时进行, 学生能感受到英语与其专业的紧密关系, 有利于把学生的英语使用者身份与专业职业身份相融合。

2) 英语课堂应该同时也是文化课堂。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文化的积淀。Hughes和Kroehler (2005) 给出的社会的定义是:所谓社会就是指生活在同一地域并且拥有相同文化的一群人。一个社会的文化决定了这个社会当中的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并且, 这种思维和行为的方式从一代传给下一代。语言就是这种传承的重要工具。语言与文化紧密相连。在社会学家的眼中, 语言系统具有社会性。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加强文化意识。组织文化相关的教学活动, 使学生在课堂上的关注的焦点超越语言点而转向语言深层的文化含义。

总之, 教育需要以人为本, 因材施教。对于大学生来说, 根据其心理特点, 在英语教学中应重点注意把英语实践化, 使其超越高中阶段的基础技能教育, 结合文化教育, 更注重英语在现实生活中实际意义和对将来职业发展的长远意义。教师应帮助学生把自身的专业身份同英语使用者的身份相结合。

摘要:语言的学习受众多因素的影响。语言的学习者自身的心理状态影响着语言的学习和使用。针对大学生这一特定群体, 在大学英语教学的过程当中, 教师可以从开设使用英语教授的专业课程和英语文化课堂这两个方面来帮助学生正确的学习和使用英语。

关键词:身份认同,英语学习,英语使用者身份

参考文献

[1]Johnson, K.An Introduction to Foreign Learning and Teaching.Pek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2.

[2]Taylor, S.E., L.A.Peplau and D.O.Sears, Social Psychology.Pek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4.

学生身份 篇8

一、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的弊端是“满堂灌”, 因为教学进度紧, 致使不少教师课堂教学还演绎着传统“满堂灌”的不良做法, 这势必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听教”的地位, 只会被动地听老师讲、被动地记笔记, 也就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被动教、被动学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应表现出来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受到压抑.显然, 这样的学习气氛是很难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的, 根本没有实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的地位.再者, 纵使实行了开放性教学, 但是受传统学习方式的影响, 学生放得开, 收不拢, 也会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

二、新课程改革下新的教学模式

数学课程是一种人文性课程, 通过“教”与“学”, 使学生的数学经验不断得到丰富和升华, 获得感受“数学”的美.数学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 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由此, 现代教学论指出,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 在教学中, 如果没有交往, 没有互动, 就不存在或发生教学.在数学课中, 假如一节课都是老师在教, 老师在讲, 老师在唱, 而学生只是懵懵懂懂地看着老师的表演, 就算老师表演得再精彩学生也只是一知半解, 这样的教学的形式是无实质性的“教学”, 就是“假教学”.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 在新的课程改革实施时, 须将教师和学生的身份正确地定位才能促进“新课改”.这里我认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把学生原来那种“贵宾”式的身份转变为“主人”的身份, 也就是说, 在课堂上应当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 激发他们的兴趣, 将学生的学习时间、学习过程、学习的支配权利等归还给学生, 使学生做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主动活泼地学习和发展, 教师在教学中只起到组织者和指导者的作用.

试想, 中央电视台的“非常6+1”为什么会受到全国不同层次的人喜欢呢?最重要的一点是主持人李咏在主持节目的过程中能灵活运用不同的形式和表现手法与观众互动, 或让你开怀大笑, 或让你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这些, 我们的数学课堂可否借鉴呢?

在这几年的数学教学中, 我对改革初中数学教学做了大胆的尝试, 从讲台上走下来, 成为学生的合作者.不仅是身体走下来, 心灵也走下来, 全身心地融入学生, 与学生一起交流, 与学生一起活动, 与学生一起共建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

1.创设教学情境

数学课堂教学必须把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科学素养放在首位, 而情境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的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设置各种教学情境, 造成悬念, 展现矛盾冲突, 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发展创造性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 只要有了迫切的学习愿望, 强烈的学习动机, 高昂的学习热情, 主动、积极、认真的学习态度, 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教师只有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激趣方法, 那样才能唤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例如初学立体几何时, 大多数学生不具备丰富的空间想象能力及较强的平面与空间图形的转化能力, 主要原因在于人们是依靠对二维平面图形的直观来感知和想象三维空间图形的, 而二维平面图形不可能成为三维空间图形的真实写照, 平面上绘出的立体图形受其视角的影响, 难以综观全局, 其空间形式具有很大的抽象性.而应用《几何画板》将图形动起来, 就可以使图形中各元素之间的位置关系和度量关系惟妙惟肖, 让学生能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图形.这样, 把问题设置于真实情景之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接受立体几何知识, 还可以让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无论是好奇、求知, 还是情感, 都促其形成一种努力去探究的心理, 这种探究心理的形成, 对具有好奇心、求知欲重的学生来讲, 本身就是一种满足, 一种乐趣.其过程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探究——满足——乐趣——内发性动机产生, 这就保证学生在接触新课时能带着热烈的情绪主动地投入教学活动中去.

2.重动手操作, 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

现代教学论认为: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 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的确, 思维往往是从人的动作开始的, 切断了活动与思维的联系, 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 而动手实践则最易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在教学活动中, 要密切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 让学生在一系列的亲身体验中发现新知识、理解新知识和掌握新知识, 让学生如同“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一样, “在做数学中学习数学”, 发展思维能力.例如在进行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的教学时, 可以组织这样的活动: (1) 组织一次对称面具制作比赛.用卡片、纸板, 甚至三合板来制作, 要学生制作对称图案的面具, 并进行比赛. (2) 收集生活中的图形.如:汽车、风筝、飞机等照片进行展览. (3) 借助教材所示的蝴蝶图案让学生巩固“对称”的概念, 使学生在游戏中初步感知“轴对称图形”.这样的教学做到了“寓知识于游戏, 化抽象为形象, 变空洞为具体”, 使学生的学习具有形象性、趣味性.

通过动手操作使数学知识不再抽象, 理解数学也不再空洞.让学生在“看得见、摸得着”的物化活动中对抽象的知识获得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3.重自主探究, 引导学生在思考研究中创造数学

数学知识应由学生本人在数学活动中去发现或创造出来, 而不是由教师“灌”给学生.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自身的探索、发现与创造的过程, 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过程.因此, 当学生对某种感兴趣的事物产生疑问并急于了解其中的奥秘时, 教师不能简单地把自己知道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 使他们得到暂时的满足, 而应该充分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 积极从事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 去大胆地“再创造”数学.

如在“相似三角形”一章中有这样的例题:“已知:在Rt△ABC中, ∠C=90°, CD是AB上的高线.求证:△ACD∽△CBD∽△ABC”.把它的结论隐去改编为“根据已知条件, 结合图形你能得出哪些结论?”变为结论开发题时, 课堂气氛立刻变得活跃, 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后, 提出了许多结论, 此时还可以继续深入:如果把条件和结论互换, 命题是否成立?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合作交流, 又得出了许多命题.如:

1.已知∠ACD=∠B, ∠BCD=∠A, 求证:CA⊥BC, CD⊥AB. (成立)

2.已知CA⊥BC, AC2=AD×AB, 求证:CD⊥AB, CD2=AD×BD. (成立)

3.已知BC2=BD×AB, AC2=AD×AB, 求证:CD⊥AB, CA⊥BC. (成立)

4.已知∠ACD=∠B, AC2=AD×AB, 求证:CA⊥BC, CD⊥AB. (不成立)

5.已知∠BCD=∠A, AC2=AD×AB, 求证:CA⊥BC, CD⊥AB. (成立)

通过这样的演变和探索, 大大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索的热情, 从而达到了使学生做一题而通一类的目的.

4.重实践运用, 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实践数学

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也就是说, 学习的数学应该满足学生未来生活的需要, 引导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去发现数学、掌握数学、运用数学,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价值, 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与个人成长的关系, 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事物, 想身边的事物, 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例如, 教师可在教学完“统计”之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开展一次实践活动.首先, 教师请小组学生统计同学们对语、数、外三门学科的喜好情况, 制成统计表, 并对统计结果做合理的分析, 并给教师提出一些建议.有的学生分析:英语是一门新设学科, 同学们倍感新奇, 课堂形式也很活泼, 所以大家最喜欢上英语课;也有的学生认为喜欢数学课的人数比以前多了, 因为现在课上经常开展一些操作、游戏活动, 同学之间有问题可以提、有意见可以争论, 老师有时候也比较幽默;还有的学生建议:语文老师要阻止某些同学取笑回答问题有错或语言表达有困难的同学, 使大家都喜欢语文课……学生在这种实际的生活情境学习, 深刻体会到了数学的巨大应用价值, 体验到生活无处不数学, 数学学习与个人成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进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学生身份 篇9

一 身份认同概述

身份认同是指人在思想观念上的一致性。人的认同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自我认同是指将自己的价值选择和精神追求与某种更有地位、有影响、可以包容自己的价值体系和文化体系相联系,并在其中获得对自己身份或角色的自我确认。而社会认同,则是指他者对某一个体的世界观以及价值观等的接纳和认可。

作为一个心理学术语,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认为:“认同是贯穿一生的自我的心理社会的统一能力,它是在社会现实中不断地发展为有组织的自我的感觉和确信中培养起来的。证实认得认同决定了他的生存感。”因此,寻求认同以获得自身的存在证明,就成为生命个体在其一生中的每个时期都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二 独立学院大学生身份认同危机表现及根源

1 表现

独立学院学生正处于埃里克森所说的认同的第五个阶段,即儿童期向成年期的过渡,其心理状态是认同和混乱。第五个阶段是一个自我发现和自我丧失同时兼具的时期。在走向青春期认同的关键时期,独立学院学生正处于身份认同危机的阶段。对于独立学院大学生来说,他们对自己的自我身份的质疑和否定,对大学生活与学习的价值的一种虚无主义的领悟,是对自我身份认同危机的表现,这种表现造成独立学院学生的无方向感与零目标处境,甚至还会产生一种无所适从的迷失感,最终找不到作为大学生立足于社会的依据和理由。

首先,独立学院大学生身份认同危机的最显要表现在自卑、自怨、自弃三种情绪上。众所周知,独立学院学生大部分都是依赖母体学校生存的,而母体学校的学生在独立学校学生的眼里,都是有着高分数和可观的就业前景等众多光环的,而在母体学校学生面前,始终觉得自己是渺小的,失败的,最终产生自怨自艾和自暴自弃的情绪。这也是独立学院学生对自我身份认同缺失的表现之一。

其次,独立学院大学生身份认同危机还表现在偏激、过激、极端等方面。很多学生对自己所在的独立学院的母体学校都存在着偏激、过激和极端的倾向。独立学院学生会认为,他们所依赖的母体学校的学生享有了太多的资源优势,比如:师资力量、课程教材、学术平台、对外交流、就业优势等。然而,他们在羡慕与嫉妒母体学校学生享有太多资源的同时,却忽略了母体学校学生为获得这些优势之前所付诸的努力。 “宽以律己,严于待校”的学习、生活态度正是这类学生的心理表现。这种偏激、过激、极端的心理状态,正是独立学院学生对自我的否定,更是自我身份认同缺失的一种表现。

2 根源

首先,独立学院学生入校时分数都相对其他本科院校分数较低,学习基础相对薄弱,综合能力也对于其他院校本科生来说较弱。在大学生活中,在学习和各种社会活动中,独立学院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比不过母体学校的学生。加上绝大部分独立学院学生都由于高中时期各门功课学习压力同时存在,成绩在班上一直不能名列前茅,逐渐失去学习动力。时间一长,于是认为自己不适合学习,自己是“差生”,逐渐放弃学习。但是进入大学后,发现对于自己选取的专业课来说,大家都是零起点,都要从零开始,所以暗暗下定决心要努力学习,但是由于高中造就的学习能力的差距,以及学校大环境的影响,成效并不是很明显,于是出现灰心,失望以及逃避等行为,从而导致对自我身份的否定以及身份认同的缺失。

其次,众所周知,从办学机制上来讲,独立学院是一个赖以生存的附属学校,目前其办学体制属公属私尚未明确。独立学院不管在学院架构、学科建设、专业设置还是教学模式上都需要参照母体学校。独立学院大学生自然要以母体学校大学生作为潜在的比较对象,不管是分数高低、学生活动还是自身素质,都成为比较的内容。而独立学院学生无论是自身素质还是录取分数,都远远低于母体学校学生。因此,在此种横向比较下,独立学院学生很容易出现对自我身份模糊不清,出现自卑、自怨、自弃的表现。这就是青春期身份认同危机的表现之一。

最后,社会对高校等级的严重偏见,导致很多独立院校学生研究生入学考试通过了心仪学校的分数线,却进不了第二轮面试,原因正是很多重点院校以学生素质问题排斥独立院校的学生。导致独立学院学生再努力,也并不能如愿以偿进入到自己梦寐以求的大学进一步深造。并且在就业方面,各大企业更加偏向于“985”工程和“211”院校,再就是公立本科院校学生,而且独立院校母校的就业竞争力一直都高于独立院校,学生们在找工作中受到的一次次挫折,一次次就业上无形的比较,总有一种“低人一等”的感觉。这种感觉也同样是独立院校学生身份认同危机的重要原因。

三 身份认同感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动性的关联

一些教育专家指出,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发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发展。主体性教育理论中也提到,学生只有把自己看成是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才有可能真正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使学习进入一种自觉能动和创造的状态。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在这种身份认同危机的青春期阶段,独立学院学生大部分都会觉得自己是渺小的,在社会群体中的地位是模糊不清甚至是卑微的,甚至失去了人生奋斗的目标。结合中国的传统教育现状,学生求学大都是依赖于教师的,本身就缺乏创新性与开拓性。在这种身份认同感缺失的情况下,要学生主动去学习,自主的去提高自己,更是难上加难。因此,如何化解独立学院学生的身份认同危机,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动性对独立学院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endprint

四 化解身份认同危机以及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动性的方法

首先,面对就业竞争日益强烈的社会,部分独立学院学生不同程度地都会对身份认同产生疑虑,自我认同也开始产生偏差。教师引导和教育独立学院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确立正确的自我意识以及保持合理的自我认同是让学生重新找准自我定位的方法。要让独立学院教师正确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许多独立学院学生出现心理问题都是因为人生观和价值观偏移的问题,从而不能正确地理解人生的意义。由于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偏移,当然也导致不能完善地处理自我与社会的关系,从而产生自我身份认同危机。所以,培养教育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是自我身份认同的基础,具有良好的自我意识才能以更完善并且健康的标准要求自己,才能合理处理学习与生活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要大致了解独立学院学生的心理状况,学习环境等。通过观察和访问,发现并记录独立学院学生对自我身份的理解和看法,以及基于此种自我身份认同心理下的自主学习能力,再根据观察结论分析独立学院学生身份认同与自主学习能力之间的关联。从而将两者有效结合,有针对性地采取具体措施,培养独立学院学生的自信与自主学习能力。

另外,要真正让独立学院学生对自我身份逐步认同,则需要让学生真正了解到自我价值的体现。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理解知识在未来社会选择中的重要性,让他们珍惜眼前的校园生活,体现个人的自我价值,只有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上,学生才能够对自我身份进一步认同。独立学院教师在尊重学生的人格需要更加注重,由于独立学院学生这个特殊身份的存在,更应该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加强学生在青少年时期的自我认同感,为学生创建良好的教育环境,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社会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在自我认同的心理状态下置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的自我价值才有可能进一步实现,只有让学生自己意识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让学生对自我进行认可。

最后, 让独立学院学生更多的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强化独立学院大学生的身份认同。投身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鼓励学生投身到各种社会实践中去,很多独立学院学生被鼓励参加某些和学校有校企合作关系的小企业中去实习,这些小企业又本身存在招工难,缺人才的状态,而在实习过程中,由于学生的身份认同感缺失而导致的为人处世的低姿态,非常适合在小企业中生存与历练,从而会得到这些中小企业同事与领导的认同。这种认同作用是其他任何教育形式无法代替的,在交往实践中,人自身的矛盾才能得以解决,投身社会实践才能深刻地认识到自我的意义,才能更进一步的强化独立学院学生的身份意识和身份认同,学生自然就更愿意来主动去学习更多的理论和实践知识。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有其独特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独立学院学生身份认同感和自主学习能动性是密切相关的,把握独立学院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的自信,让学生自主,快乐的学习,发挥探索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并充实独立学院学生的身份认同感,是促使教师更新观念,变革教学模式,培养有个性,有风格,有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发展教师管理指导思想,突出高校办学特色,提高办学水平的一种方式。

参考文献

[1]http://baike.haosou.com/doc/6572351-6786114.html.

[2]E·H·埃里克森.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M].孙名之,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115.

[3]华桦.论当代大学生的身份认同危机[J].当代青年研究,2008(10).

[4]王成涛,王玮.当代大学生身份认同问题浅析[ J].塔里木大学学报,2010(04).

学生身份 篇10

1 学生实习中的障碍

职业教育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熟练劳动者和各种实用人才,要求必须重视对学生基本职业能力的培养。实习是巩固课堂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专业技能与技巧、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重要实践活动,是整个职业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目前,在推广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人才培养实习过程出现了一些障碍,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点:

(1)实习与教学内容脱节。

IT是一个技术更新速度非常快的行业,目前企业、公司等用人部门适应社会需要运用的软件也是比较先进的,职业教育计算机专业教学内容由于许多原因相对滞后,实际教学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不能及时适应社会技术发展的需要。此外,实习单位没有真正参与职校教育教学全过程,没有深入到课程开发和教学过程中,造成实习和教学内容脱节。

(2)实习规模和性质受限制。

目前职校开设专业较多,各专业的专业课程有很多,如计算机专业有图形处理、动画制作、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维修等各门课程,对应的实习单位有电脑公司、婚纱摄影店、广告公司等,这些单位的规模和性质难以满足各门课程实习的需要。

(3)分时、分阶段实习对学生学习的干扰。

计算机专业课程理论与实际联系紧密,分时,分阶段的实习对学生的学习会造成干扰,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在校学习和实习时间安排很难合理,分时,分阶段的实习经常遇到职校管理难度大等问题。

2 学生在威客网中的身份尝试

学生在威客网站中的三种身份尝试是在学校机房利用网络进行教学,因而具有网络教学的巨大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教师可以根据社会最新需要制定教学计划,选择教学内容,灵活选择时间和地点实现教学与实践的结合,可以使学习者方便快速享有内容丰富、实用性强的课程实例及获得个别化学习和参与实践的机会,从而解决了以上传统实习中出现的障碍。

2.1 三种身份的提出

“威客”通常具有双重身份,即悬赏者和工作者。悬赏者通过威客网发布自己的创意需求,吸引威客们参与任务赏金的角逐,进而获得既多又好的创意解决方案。工作者通过威客网自由参加任务竞标,提交自己的创意方案,获得工作报酬和工作机会。职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威客网站中的三种身份是指除了以上悬赏者与工作者身份之外还增加了学习者的身份。

2.2 三种身份的尝试

下面以计算机专业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为例说明引导学生以三种身份实践教学的具体过程。

(1)学习者身份。

学生在初步学习了图像处理课程中的部分章节或完成了阶段性学习后,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威客网站以学习者的身份进行实践。一个成熟的威客模式服务由提问与报价、检索、知识库、订购和交易五个模块组成。用户新的问题和最佳答案保留在知识库中,学生利用威客网站中的检索功能可以搜索到课程内容实现针对性的学习。目前国内威客网站排行前几位的是K68、猪八戒、任务中国等,在图像处理中可发现任务中国的几个任务比较适合职校学生。在威客_任务中国(http://www.taskcn.com/)注册后,在首页右上角“资讯”,“搜索”中输入“PHOTO-SHOP”,则显示出很多PHOTOSHOP实例及具体的操作过程。如在学习了“路径与形状”这部分内容后,可以选择“Photoshop鼠绘:手绘牡丹花的方法”这个实例,在学习了“滤镜特效”这部分内容后,可以选择“Photoshop滤镜实例:制作彩色小贝壳”这些较简单的实例,在各个学习阶段可以及时选取一些综合性实例,如在“搜索”中输入“PHOTOSHOP综合”,可以选择例子“Photoshop人像美容及调色综合处理”等。

(2)工作者的身份:

威客网站中的工作者提供个人方案参加竞标,中标者可得到20%的佣金。教师要引导学生不要过份注重佣金的多少,主要让学生通过任务的参与,在激励的竞争中获得各种能力的提高。学生以工作者身份进入威客网站之前,如果在原有课程中没有尝试过,可以先引导学生浏览已经结束的任务。在已经结束的任务中,可以看到任务要求和描述,最终中标和入围的方案。在首页中点击“威客任务”找到“图形创意”中“平面设计”,在威客任务高级搜索中输入关键字“photoshop”,显示的位置是:首页>>威客任务>>任务列表>>搜索关键字“photoshop”,任务状态选择“已结束的任务”,可以看到丰富多彩充满创意的作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入围作品进行比较,对中标作品进行分析,使学生有更深刻的体会。进入“进行中任务”,可以通过对任务类别和任务状态的筛选,让学生挑选感兴趣的各种类型,鼓励学生多去“工作”争取入围及中标。实践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去尝试怎样把握最新的设计主流、怎样与任务发布者进行沟通交流、怎样提高自己的抗挫能力等等。

(3)悬赏者身份:

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可以以悬赏者的身份尝试得到解决。威客模式的悬赏可以分为现金支付型和积分激励型两种模式。如K68.CN属于现金支付型,而百度知道属于积分激励型。由于学生没有固定收入,寻求威客网站帮助适合采用积分激励型的网站。百度知道网站中学生注册后将获得一定积分,享受网站完整服务进行各项操作,否则只有搜索和浏览权限。在百度知道网站页面的顶端可以看到“我要提问”的提问输入框,在提问输入框中输入问题,点击“搜索答案”寻找是否有满意的回答,若没有则可以点击“我要提问”按钮。网站还规定了一系列的扣分规则保障问题的解决。在实践中,教师让学生记录积分获得与扣除原因及各阶段的分数,作为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的依据。

3 注意的问题

首先是把握基础。开展实践教学之前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课程理论与操作技能,学生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不足会影响专业技能掌握和向更高层次发展,不要把基本理论知识学习边缘化。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必须在掌握扎实的专业基本理论与操作技能的前提下,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威客网站所展现的问题和任务了解本专业领域目前的发展状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其次是要善于引导。要让学生在威客中得到实践,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提升。引导学生抓住“回归内容”的理念,不要过多的关注是否中标获得金钱,而是威客上有些什么样的内容,学生能从中获取多少有用的信息,通过锻炼获得哪些方面能力的提高。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关注别人对于自己作品和能力的评价,通过比较其它作品寻找自己的不足,适时调整学习方向和重点。

最后是要完善评价。利用网络进行实践,评价的方法也要相应完善。改进对学生的考核办法,要将学习评价体现在实践的全过程,关注学生以学习者身份对案例的练习情况,以工作者身份完成作品以及入围和中标情况,以悬赏者身份解决问题和帮助别人的积分情况。也就是说学习评价应溶入各个教学单元中,注重过程性评价。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意志、态度、思考、判断、表现、理解等因素都要做出客观的评价,最后给出终结性的评价,充分体现评价的准确、公正、合理。

职校学生在威客网站中的三种身份尝试实施以来,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了很大幅度地提高。希望这种尝试对职校其它专业的实践也能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强.沃客从创意到财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刘瑞儒.威客(Witkey)及其网络教育应用模式研究[J].北京:现代教育技术,2007(8).

[3]吕梅梅.议职校学生顶岗实习中的问题与对策[EB/OL].http://w ww.ahqnb.com/article/show.asp芽id=4786,2008-06-02.

上一篇:凝析气井下一篇:三维测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