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构建论文(精选9篇)
身份构建论文 篇1
摘要:身份是自我定位, 是对自己的认定、勾画和感受。而在小说《英国病人》中, 主人公艾尔玛西、吉普却因为置身于北非沙漠和战争的复杂环境中面临着种族、民族身份的缺失。本文通过身份认同理论分析了匈牙利贵族和印度工兵吉普的身份缺失问题。
关键词:英国病人,国家身份,种族身份,民族主义
《英国病人》是加拿大著名作家迈克尔·翁达杰的布克奖获奖作品。小说因为人物的复杂性, 场景的变换和主题的多样性而备受关注。小说以北非沙漠和沙漠中被废弃的一所别墅为场景, 以艾尔玛西和莱瑟琳, 以及哈娜和吉普的爱情故事为主线, 讲述了在二战背景下, 一群远离故土, 流离失所的人, 在脱去了国家、民族、种族外衣下的艰难心理历程。
身份认同是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概念, 它总是在追问:“我是谁?从何而来、到何处去?”它是主体对自我的认知和认同, 涉及到语言、心理、意识形态、阶级、性别和种族等各种问题。而在这部小说中, 主人公艾尔玛西和吉普在北非沙漠中却面临着身份缺失的窘况。
库克认为, 姓名、语言和文化可以用来构建一个人的身份, 英国病人艾尔玛西以一个被烧伤的面目全非的表象而出现, 他之所以被认为是英国人, 只是盟军认为他拥有渊博的知识和才华。而对于精通多国语言的艾尔玛西来说, 语言已经丧失了判断其民族身份的标志。他被烧得体无完肤, 全身像黑炭一样。这也使得别人无法从其肤色判断出其属于哪个种族。随着故事情节的进展, 他的身份不断的转换, 或是沙漠探险家, 或是飞行员, 又或是德国的间谍。用他的话说, “对于我来说, 溜过边境易如反掌, 我不属于任何国家, 任何人”。他缺乏对民族的归属感, 他不知道自己该属于哪一个民族。他身上的各种国家和民族的特质已经超越了国界与民族的限制。
艾尔玛西在英国接受教育, 并是大英帝国地理协会的成员, 是代表英国来勘探被其殖民的沙漠。在沙漠呆了多年之后, 他热爱沙漠, 憎恨殖民者对沙漠的统治。国籍和政府对他来说, 没有任何意义。甚至为了救自己的情人凯瑟琳, 他不惜向德军提供地图, 以换取飞机。虽然他并没有因为这种国家民族身份的缺失而感到痛苦, 但是, 因为他无法证明自己的国籍, 却遭到盟军的拒绝, 无法营救情人凯瑟琳。说到底, 他是一个丧失了国家民族身份的人。在战争的大背景下, 遭受了“隐形人”的困境, 同样, 在战争结束后, 他必然面临一系列的痛苦而无法抉择, 所以作者最后只能安排艾尔玛西死在那所象征着与世隔绝的别墅中。
后殖民理论认为, 被殖民者和殖民者处于一种既相互排斥, 又相互认同的矛盾状态之中, 共谋和抵抗同时存在。而吉普则是小说中另一条爱情主线的主人公, 他与宗主国大英帝国的关系恰恰体现了这种矛盾心理。在广袤的沙漠别墅中与加拿大盟军护士哈娜相爱, 然而, 随着战争的结束, 他们的爱情宣告终结, 因为各自回到自己的国家, 开始新的生活, 这也标志着吉普印度人身份的回归。吉普是印度人, 是一名锡克教徒。他的哥哥讨厌为英国人服兵役, 而吉普自告奋勇参加了英军, 离开了自己的国家, 成了英军的排雷工兵。在英国生活的过程中, 他逐渐认同了英国的文化, 渴望能够融入英国的主流文化。他甚至将自己的本名基帕尔·辛格的名字改为吉普。完全抹去了自己的印度身份。他开始喝咖啡, 嘴里唱着西方的流行歌曲。然而, 他却因为其印度人的身份而不被英国白人所接纳。用他的话说:“他从来不与其他人混得太熟。”吉普不是一个民族主义者, 他并不像艾尔玛西那样有着强烈的征服欲望。他常常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在白人世界中, 他是一个“隐形人”, 没有人会在意他的存在, 他的感受。只有在排雷的时候, 他才感觉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才能够发号施令, 让别人听从他的指挥。
另一方面, 吉普又深爱着自己的民族和文化。在向哈娜介绍自己的宗教和文化的时候, 他的内心充满了自豪感。这说明尽管在异国他乡生活了许多年, 但他的思想还是根植于南亚次大陆的文化之中。他对于自己的身份是二元论的。他很灵活地在两种身份中进行转换。在英国, 他尽力地去融入西方的文化, 构建自己的西方身份。虽然他没有因为不能完全被白人所接受, 却没有表现出挫败感, 相反, 他保持乐观的态度, 反思自己的民族身份。在战争结束后, 毅然回到了他的出生地, 重新做回了基帕尔·辛格。
小说作者翁大杰本身也具有移民者的双重身份。一方面他的童年在斯里兰卡度过, 另一方面又深受加拿大文化的影响。在他的体内存在着“两个灵魂, 两种互相冲突的力量和两种矛盾的思想”, 他将自己所关注的特殊群体写进小说, 表现了在战争和后殖民时代背景之下, 人的身份的缺失和构建之难。
参考文献
[1]迈克尔·翁达杰.英国病人[M].章欣, 庆信译.北京:作家出版社, 1997.
[2]艾梅萨赛尔.关于殖民主义的话语[A].巴特穆尔.后殖民批评[C].杨乃桥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3]Gilroy Paul.The Black Atlantic:Modernity and DoubleConsciousness[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3:126.
身份构建论文 篇2
关键词:商务冲突会话 冲突会话管理 权利身份构建
一、引言
身份可以指形象、面子,也可以指一个人的社交地位,权利构建属于身份构建。权利身份,除了法律意义层面的解释外,在社会范畴中,权利可以指权威、权贵、权势。在社会交际中,权利这个身份常常会被交际者通过言语技巧、沟通技巧构建和维护。
冲突性言语会话是在商务会谈中是常见的会话方式,而日常交际中,冲突性言语也是很常见的会话方式。如何管理冲突性言语会话是需要策略的,策略如何运用可以直接影响话语者的权利身份维护。
二、权利
French和Raven的权利分类有以下四类:(1)奖赏权(reward power),即A有控制B的积极结果的权力,通过提供给B想要之物,减少B不想要之物;(2)参照权(referent power),即A能使B向自己趋同;(3)专家权(expert power),即A拥有B想要的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4)合法权(legitimate power),即A有向B规定某事或要求某物的合法权利。以上四种权力在冲突会话中会得到强化、协商、削弱与重构,我们将以加剧冲突会话与权利的关系讨论作为切入点进行预料分析。
三、加剧冲突管理构建权利身份
交际者能通过加剧冲突方式构建强化权利身份,如:否定对方、忽视对方、暗讽等。当交际者的身份在会话冲突中被弱化或者诋毁时,说话人通过管理会话冲突方式维护或强化自己的权利身份,它很直接,但是会将矛盾不断升级,如:明示不喜欢对方、谩骂、胁迫、侵犯对方等。
(一)构建参照权身份
例1:[语境:Menken家族的百货商店需要Sterling广告公司为他们设计广告,因此Menken(M)小姐来到会议室和广告公司经理Roger(R)、设计总监Don Draper(D)及业务经理Pete在进行会议讨论。]
1.D:Then a 10% off coupon in select ladies” magazines will increase your first-time visitors. Once we get them into the store,the rest is kind of up to you.
2.Menken:Mr.Draper,our store is 60 years old.We share a wall with Tiffany”s. Honest a coupon?
3.D:Miss Menken,coupons work. I think your father would agree with the strategy.
4.M:He might but he”s not here. Because we just had our lowest sales ever. So I suppose what I think matters most right now.
(选自“Madman第一季”片段[2])
这段例子是通过否定对方加剧冲突从而树立自己的话语权(参照权)身份。Menken小姐通过对对方创意的反对否认树立自己的客户身份(行2)。因为客户Menken小姐对自己“coupon”的广告创意质疑,Don(行3)通过“你父亲在的话就会赞成我的方案”这句话忽略对方的想法和要求,构建自己是对方父亲认可的有能力的身份,即参照权身份。
(二)构建奖赏权身份
例2:[语境:小月和小家两兄妹被原广告公司(新思维公司)的总经理拉姐解雇后自己开了一家公司,他俩正在等客户的时候遇到拉姐。]
1.月:怎么还没到?
2.家:三点半了,怎么还没来?
3.拉:在等罗先生吗?不用等了,他刚才已经打电话过来还是对新思维比较有信心,所以把活动交回给我们做,真不好意思,抢了你们的生意,不如这样,我让秘书看一下有没有杂七杂八的交给你们去做好吗?
(选自“溏心风暴”片段[3])
行3中拉姐表示抱歉和关心,但这假情假意已经间接引发冲突,从而体现自己高人一等,可以施舍一些生意给对方,构建自己具有奖赏权身份。
(三)构建合法权身份
例3[语境:接例1会话,由于双方引发冲突,广告公司的Pete,Don和客户Menken小姐继续争论]
1.Pete:Miss Menken why did you come here?There are a dozen other agencies better suited to your needs.
2.M:If I wanted some man who happened to be from the same villiages as my father to manage my account, I could have stayed where I was. Their research favors coupon,too.
3. R:It”s not just research, Miss Menken. Housewives love coupons.
4. M: I am not interested in housewives.
5. D:What kind of people do you want?
6. M:I want your kind of people, Mr.Draper. People who dont care about coupons, whether or not they can afford it. People who are coming to the store because it is expensive.
7. D:We obviously have very different ideas.
8. M:Yes,like the customer is always right? Gentlemen I really thought you could do better than this. Sterling Cooper has a reputation for being innovative.
9. D:Miss,you are way out of line.
10. R:Don,please lets not get emotional here.Theres no reason we can”t talk this out.
11. D:Talk of what? This silly idea that people are gonna come to some store they never been to because its more expensive?
12. M:You were right, Roger. This place really runs on charm.
13. D:This is ridiculous.
14. R:Don.(缓和:第三者介入进行缓和)
15. D:I am not gonna let a woman talk to me like this.This meeting is over,good luck,Miss Menken.
(选自“Madman第一季”片段[2])
在前面的例1中,Menken小姐面对冲突,通过强调自己的权利加剧冲突(行4:So I suppose what I think matters most right now.)。例1中(行2)Menken小姐通过暗地指桑骂槐的暗讽“如果找个我父亲同乡的人来管理我的生意,我就不用管了,那些乡下人的调查研究也喜欢消费券的想法”。这句话是讽刺对方的销售设计想法没见过世面,通过“coupon”将对方和”who from the same villages as my father”归为一类人,降低诋毁对方的水准,从而提高强化自己的身份。Menken小姐在对话中不断地强调自己的身份,如行4“我对主妇不感兴趣”,言外之意则表明自己的志向远大于家庭主妇,行8中强调客户意见不是永远都对的吗?最后她通过讽刺(行12)弱化对方的形象,这些目的都是强化说话者的合法权利。Don也通过威胁(行9)、谩骂“silly idea”,“ridiculous”(行11,13,15)弱化对方的身份,Don挖苦对方“a woman”,实际想通过这个词表达对方作为一个女性像女性一样缺乏见识,将对方归类为另外一个群体所属,从而构建自己是比女性更智慧的男性,通过强势态度表露:“我们有权利决定是否接待你这样的客户。”从而强化自己的合法权身份。
(四)构建专家权身份
接下来的中文例子是竞争对手直接的冲突,采用管理方式构建说话人的权威身份。
例4:[语境:O姐(O)是时尚杂志圈耀眼人物,刚参加完追悼会准备回公司开会,遇到竞争对手Donna(D)。]
1.O:Excuse me.
2.D:哎,急着赶去哪儿啊?是公司有事吗?O姐。
3.O:Hello,Donna!你也来了,不好意思,今天太多耀眼的人了,没有留意到你。
4.D:哦,看不到我没关系,最主要是能看到我们的杂志封面人物是谁。
5.O:Well,这世界变化真快,这分钟呢你是top of the world,24小时后呢,你就已经是upside down
(选自“我的野蛮婆婆”片段[4])
虽然双方有竞争、有对立,但由于是在公共场合,双方顾及他人面子。O姐先礼后兵,先是礼貌道歉考虑周到,实际是挖苦对方跟别的在场人士来比就很不起眼了(行3和5),间接引发了对话冲突,构建了自己是时尚界的权威人物,从而贬低了对方的地位。
四、结语
例子中的冲突会话多发生竞争对手之间,发生的冲突在不需要缓和的情况下,他们更多地采用加剧冲突的方式更直接地贬低对方身份,从而构建自己的权利身份。 例子中出现客户之间的争执时,双方还是尽量缓和,并且第三方出面进行干预,但是由于说话者的情绪管理失败,让会话冲突以谩骂进一步加剧。我们发现一旦“谩骂”的冲突管理方式被使用,一般会使冲突加剧得很难再缓和。“讽刺和贬低”的冲突管理方式都是出现在双方已经不需要顾及对方情面,急切需要贬损对方身份的情况下被采用,是在交际者迫切希望贬损弱化对方身份时候采用的加剧冲突管理方式。这些例子对期望达到礼貌合作并构建预期权利身份的商务交际有一定的警示作用。
参考文献:
[1] French,J.,and Raven,B.1960.The bases of social power [M].In D.Cartwright and A.Zander ,Group dynamics (pp.607-623).New York:Harper and Row.
[2]http://video.baidu.com/tv_intro/?id=10712&page=1&word=%B9%E3%B8%E6%BF%F1%C8%CB&q=%E5%B9%BF%E5%91%8A%E7%8B%82%E4%BA%BA
[3] http://www.soku.com/search_video/q_溏心风暴之家好月圆
[4] http://video.baidu.com/tv_intro/?id=16242&page=1
试论虹影博客身份形象的构建 篇3
2005年10月21日, 虹影在新浪网开通个人博客业务 (3) 。博客带有浓厚的宣传色彩, 尤其是实名注册的名人博客, 为塑造个人形象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实际上, 塑造个人形象, 原本就是名人开博的动机之一, 有研究论文指出:“名人追求的并不仅仅是经济效益。个人形象的塑造是更为艰巨的任务。” (4)
虹影也在博客中对自己的个人身份形象进行了塑造———通过陆陆续续发布一些关于真实描写个人生活和写作经历的文章, 随着这些文章的积累, 虹影的个人形象渐渐凸现出来的。
在博客中, 虹影想告诉大家的是:她是一个命定写作者, 她是一个“温柔的厨娘”。
一.火狐虹影:命定写作者
博客身份建构中一个十分明显的特征, 就是对博主对自身称谓的强调:徐静蕾自称“老徐”, 郭静明自称“小四”, 李冰冰自称“李老大”……无一不是对自己身份的一种构建。虹影博客名为“火狐虹影”, 自称“本狐”。为什么取名“红狐”?虹影想表达什么?在本节, 将围绕她这一博名展开研究, 力图廓清这一博名背后的身份构建。
“红狐”在博文中具体有二次描写:一篇是2005年12月24日博文《虹影对红狐说自己》, 另一篇是2005年11月14日《我的右手心生有一黑痣》。从这二篇文章的描写来看, 现实生活中确有一只红狐曾经在她伦敦公寓的花园里携家带口的出现过。但现实世界的红狐在文章中并无过多描写, 虹影让我们看到的更是一只在精神世界中虚构出来的红狐。
在虹影的笔下, 这只亦真亦幻, 半现实半虚构的红狐扮演的是一个“倾听者”的角色, 倾听虹影讲述自己的写作心路历程;是一个“预见者”的角色, 预见虹影以后的写作目标;以及是一个“引领者”的角色, 引领虹影前去自己所在的那个世界。
但这又不是简单的倾听, 实际上“红狐”是和虹影一起对过往生命进行的一次整体穿越。虹影不是简单的勾勒自己的创作史, 而是讲创作是如何和她的生命产生关联, 所以虹影即不回避《饥饿的女儿》一书的真实性, 也坦陈直言《K》小说引起的那场官司对她的伤害性, 并在最后动情的为自己下了一个结论:“在小说中, 虹影寻得了自己。你可以说, 没有这些小说, 就没有虹影这个人——这个人就只是一个躯体, 她的灵魂就是她的主人公的复合。”
也不是简单的预见, 更是虹影为自己的写作之路设下目标, 借红狐之口, 虹影告诉大家, 她的目标是“道人所未能道”, 也借红狐之口, 指出这样一个目标的艰难性。
更不是简单的引领, 虹影实则是在构建自己的精神“乌托邦”。红狐所在的那个世界, 实际上就是庄子笔下的“无何有之乡”, 就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 它是能让人的精神遨游于其中的自由无羁的方外空间。“一人拥有一个小岛”, “人人性情相似”, 这样即封闭又开放, 即独立又相依的世界除了在精神中找寻, 现实又何能满足作者呢?而要去这样美好的地方, 只有一个途径, 那就是文字, 所以虹影说“我划舟访问他们, 沙滩便是纸, 足迹就是文字。”
通过这样的描写, 红狐就与虹影在生命上产生了关联, 虹影不仅仅是尊敬那只红狐, 红狐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融入了虹影的生命。
为什么虹影会虚幻一只红狐来阐释写作和她生命的关联?这并不是偶然, 虹影解释命运一向带有玄幻的色彩。比如为什么要写作?怎么样走上写作道路?这是许多作家都喜欢言说的话题, 史铁生就说过他写作没有什么崇高的动机, 就是希望能够让母亲为自己感到自豪。王安忆对于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是:“说来说去, 我写作的初衷只是为了找一条出路, 或是衣食温饱, 或是精神心情, 终是出路。” (5) 区别于这些具体写作动机, 虹影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带有强烈的宿命色彩。在博文《我的右手心生有一黑痣》中, 虹影写道:“我的右手心生有一黑痣, 算命先生对此说法各异, 但我相信其中一种:我终生得靠这手吃饭, 果不其然。”在《第一次见我的守护神》中虹影又交待小时候和母亲第一次进庙, 找自己的守护神, 稀里糊涂就选中了手执智慧之剑的的文殊菩萨, 而那个时候虹影还只有几岁。无论是几岁时选中的守护神文殊菩萨和还是手中天生的“黑痣”, 都是很玄妙的因素, 组合在一起就带有更浓厚的神秘色彩。在虹影看业, 是冥冥中的一股神秘的力量把她推上了写作道路。这件事命中注定, 不可更改。
“我是谁?”
“从哪里来?”
“到哪里去?”
几千年前, 哲人柏拉图提出了哲学上的这个终级命题, 而把这两篇文字合在一起, 虹影就对这个问题做出了自己的解答, 她的出生注定就是文字有关, 她要用文字去抵达红狐生活的理想世界, 她就是一个命定的写作者。而红狐呢, 是这样命运的设定者, 引领者, 也是这样命运的践行者, 红狐也是虹影呵!
二.温柔的厨娘
1997年, 虹影以一部自传体小说《饥饿的女儿》走入人们的视线。作品中对于苦难和饥饿的描写打动了无数人, 虹影也以“饥饿的女儿”的形象深驻在人们的脑海中了。刘再复称虹影为“双重饥饿的女儿” (6) , 周江林也说“她饥饿, 并且是永远饥饿着的女人”。 (7)
在博客中, 有大量文章是虹影对自己过去苦难生活的回忆, 对自己家人的记录和描写。但是重新回顾过去和重新走进家人的虹影, 却不再是以“饥饿的女儿”这个形象出现, 取而代之的是“温柔的厨娘”这样一个新形象。如果说身体、物质的双重饥饿是“饥饿女儿”的主要表征, 那么“温柔的厨娘”则是一个饥饿得到填补, 情感得到慰藉的个体形象。
这样一个形象的转变并不是突兀的, 在《饥饿的女儿》中, 她以身体上的饥饿为明线, 以情感上的饥饿为辅线, 塑造了一个物质和精神上双重饥饿的形象。而在博客中, 她同样以“食物”这条物质线, 串连起“贫民窟”、“母亲”这样几个情感点, 把自己从“饥饿的女儿”转变成了“温柔的厨娘”。
下面就从虹影的博客文本和《饥饿的女儿》这个小说文本出发, 来对这一转变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 身体饥饿/制作美食
虹影在博客中有大量描写美食的文字, 在这些文字中我们看到虹影不仅成为了一个美食家, 而且还成了一个做菜高手。
一道菜端到虹影面前, 她不会是第一个动筷子的人, 她会先观其色, 然后再闻其味, 要是这两项都不能达到她的标准, 她不会轻易吃这道菜。 (《虹影:把感情融到饭菜里》2006-11-0600:23:32)
家里一直都备有做这道菜的料, 但嫌光是牛肉不够做成我想要那种味。于是上街买了牛尾来制作底汤, 用了矿泉水, 而放弃自来水。 (《在伦敦有一位美厨娘兼好作家》2007-04-25 00:53:26)
吃饭要求“色香味”, 做菜更是不马虎。这与虹影在《饥饿的女儿》中描写的那个自己实在是判若两人。在《饥饿的女儿》中, 虹影是那个做梦都在寻找食物的女孩, 平日生活中也是以粗粮、野菜来裹腹。那个时候的虹影所面临的物质贫困是超出我们想象的。
但虹影在这里不是要告诉我们她现在生活条件好了, 虹影无需如此。我们也不能够把这仅仅当成是文人贯有的风雅情趣, 更不能简单的理解为现代女人的小资情怀。
吃在这里具有丰富的意义。在过去, 对于虹影来说, “食物”、“吃”都是一种致痛的关注和倾诉。而现在能够吃饱, 能够吃好, 不仅代表的是物质的富足, 而且也是精神上的富足。通过吃, 虹影更好地理解了自己从小生活的那个环境, 理解了养育自己的母亲, “食物”在这里是一座桥梁, 通过它, 虹影看到了过去灰暗生活的光亮, 触摸到了这过去冰冷生活中的温暖。吃的意义非同一般!
(二) 冰冷的母亲/温柔的母亲
对于虹影笔下“母亲”的形象我们并不陌生。
在《饥饿的女儿》中, 母亲作为一个女人是传奇的———敢做敢为, 为了追寻爱情, 逃婚、出走、和别人结合生下私生子, 性格中天然就具有叛逆和反抗的一面。但却不是一个合格的母亲:做事生活习惯不讲究, 外貌也非常难看, 还喜欢说脏话, 乱骂人。总之“我当面背后都不愿多叫她一声妈妈, 我和她都很难朝对方露出一个笑容。”
在博客中, 虹影并没有回避母亲身上的这些缺点。母亲依然会动不动就训斥虹影。但是博客中虹影更注重突出的却是母亲难得一见的平和的一面, 在暴躁性格后温柔的一面。而这一面是通过食物来传递的。
不过打那后, 每周末母亲回家来, 都在说我做的菜。哪怕她进门时再累再不开心, 只要拿起饭碗, 和我说做菜时, 也会心平气和, 显出了不多见的耐心。 (《我最早的美食老师》2007-11-1606:48:12)
母亲不是一个温柔的人, 生活的重压早就把她的脾气变得古怪狂躁, 虹影在这里回忆起母亲的温柔, 只是因为虹影在穿越了大半个人生之后, 明白人生之难。虹影开始渐渐明白母亲的苦衷:一直以为自己是一个“饥饿的女儿”, 吃不饱, 也没有人关心。实际上, 事实并非如此。母亲对于食物是重视的, 她不仅希望自己的孩子吃饱, 她还希望自己的孩子吃好, 所以她看到虹影把饭菜做得有模有样才高兴, 才开始一反平日的火暴脾气, 耐心的教虹影如何做菜。母亲也许不懂得情感上的饥饿, 但是在那样的年代里, 希望自己的女儿吃好, 这就是最大的关怀。
所以当虹影多年后再次回忆起母亲, 把她的形象固定在一个教女儿做菜的母亲的形象上, 其背后是大有深意的。母亲说过:“把你的心融在菜里面, 菜就会变成你想象得一样好吃”。把心融在菜里, 那就是母亲对家人的关爱, 对自己的关爱。从这个角度上来说, 她何尝不是一个合格的母亲, 而虹影, 又何尝不是一个幸福的女儿呢?
(三) “贫民窟”中的美好回忆
当年虹影是以一种决绝的姿态逃离她生活了十八年的重庆南岸贫民窟, 在她的记忆中。那个地方不仅穷, 而且还缺少爱, 吵架打骂都是家常便饭。
但在博客中, 当虹影回忆起贫民窟, 虽然它仍然又穷又脏, 但虹影却通过食物发现了贫民窟中亮彩的一抹, 十分的温暖。
家家生活都不宽裕, 如何在有限范围里吃出好菜来, 家家都费了脑筋。我开眼看着, 充满了惊奇。西瓜吃完后, 不舍得扔掉, 把皮与芯间的部分切出来, 放上盐, 拌着辣椒大蒜酱油, 真是又脆又香, 可口之极。饭有锅巴, 放些水, 和萝卜叶子一闷, 那萝卜叶子香和米粒完全可进入红楼大观园。逢着生日必做豆花, 要蘑黄豆, 在豆江上点出可爱的花来。剩下的豆渣, 不会扔掉。纱布包起来煮熟, 炒豆渣泡菜, 香味不亚豆花。豆渣太多, 吃不完, 分一小半做豆渣饼, 加一点面粉, 放一点葱花, 搁一点儿菜油和盐, 大铁锅里, 烙得两面黄澄澄, 脆皮, 柔软芯, 真是世上美味。 (《我最早的美食老师》2007-11-16 06:48:12)
这是一个巨大的转变, 通过食物这个角度, 虹影开始用温暖的眼光去打量过去苦难的生活, 弥漫在《饥饿的女儿》中那些灰暗的色调开始缓和。虽然童年的苦难记忆不可能随着时日的消逝而完全遗忘, 虹影自己就说过“饥饿的记忆”是一辈子的事情, 但是却可以采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这些苦难的记忆, 虹影这次采用的就是“温柔的厨娘”这样一个角度去打量自己过去的生活, 那段苦难的生活带给她痛苦的记忆, 但是也让她感知了温暖, 让她感知了生活中的美好。任何东西, 越是稀少, 越是珍惜, 贫民窟的生活环境是很难和美好这些词汇联系在一起的, 但是在人们讨论食物的时候, 虹影感知到了, 并因此深深记在了脑海里, 这与母亲的温柔一样, 同样是在苦难生活中难得一见的, 所以虹影倍加珍惜。
从记忆苦难到从苦难中发现亮色, 虹影开始变得平和, 生活步调也开始更从容, 主动为生活加上亮色。这实际上是对苦难的一种更大超越。
更平和, 更快乐, 消除身体饥饿, 消除精神饥饿, 虹影完成了自己“温柔的厨娘”的角色描写。
摘要:2005年10月21日, 虹影在新浪网上开设个人博客。她开博时间早, 坚持时间长, 一直到今天都还在更新博客。本文以虹影博客为切入点, 力图廓清其在博客中的身份构建, 望能为重新审视她提供一种视角。本文认为, 虹影在博客中完成了两个身份构建:一是命定写作者形象, 二是温柔厨娘的形象。
关键词:博客身份,命定写作者,温柔的厨娘
注释
1 赵毅衡:星序边缘·那年纽约咖啡红序, 那年纽约咖啡红[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4:1.
2 赵毅衡, 虹影打伞[J].文学自由谈, 1996, 01:70-75.
3 虹影博客截止2010年10月25日, 共博文253篇, 由于虹影博客还在坚持更新, 处于一种动态变化过程, 为了更好的进行研究, 本文旨对2008年12月31日前的209篇博文进行研究。其中2005年65篇, 2006年99篇, 2007年30篇, 2008年15篇.
4 刘佳:中国名人博客发展概论[D].西安:西北大学, 2007.
5 王安忆:我为什么要写作[J].青年文学, 2003, 12.
6 刘再复:虹影:双重饥饿的女儿, 饥饿的女儿[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 2000:315.
身份构建论文 篇4
【关键词】大学英语 身份构建 分析总结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国交流越来越频繁,英语成为一门必须要掌握的技能。大学英语课堂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场所,教师在英语课堂中承担的责任也越来越重要。大学英语教学的意义重大,不仅体现在对语言学习方面,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特征,对大学英语教师的身份构建提出了更高地要求。目前关于身份构建的相关研究大部分是从教师地自我形象塑造及学生地期待两方面进行的,更好地完善教师身份建构,正确的身份意识有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创建。
一、教师身份构建的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据相关资料记载,世界上第一个针对教师标准进行研究的国家是美国,而且美国规范了一个非营利性的独立规范地教师专业标准。20世纪中期,人们开始通过各种调查实践搜集整理数据分析,对优秀教师资格的认知日益具体化。国外很多国家主要从以下7方面阐释优秀英语教师的基本特质:教师的认知能力;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观和以重实践为教学重点的教学观;课堂管理能力;教学理论和教学技能;交际能力;情景知识和实践知识。
2.国内研究现状。我国外语教学相对其它國家开始的较晚,由于外语教学本身的特性,这就要求外语教师应该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特有的素养。我国目前关于教师身份建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研究对象的资料收集渠道、研究方法多样化、研究成果多维度及展开中外教育比较研究等。
二、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身份的构建
1.教师与学生的身份关系。不同于其它的身份关系,师生关系是更为显著地人际关系,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师生关系的构建应该遵循两者共同确立的可接受的规则。大学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使用第一人称“I”,虽然弱化了教师的权威身份,但教师作为个体的思想、情感却得以表达展露,其作为与学生平等的独立个体的个人身份得以建构。此外,教师会要求学生预习、复习课文,记忆新单词,他们之间的关系身份也就变得更清晰,师生关系身份的加强与师生间有建设性的关系产出密切相关。教师可以通过使用自我称谓代词、主观情态词和个人话题这些话语策略实现,而关联身份是指教师作为班级一员。
2.教师身份构建对课堂教学的影响。教师的很多课堂决策都来在于对教师角色的认识,受到教师身份发展这一过程的影响。其实在大学课堂教学的初期,老师因为没有建立自己的权威,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更多是的以朋友方式。教师的关联身份就是在与学生建立情感关系的过程中,通过人称代词“We”以及共同话题等策略来实现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师身份的确立,老师能够将自己的角色和学生的角色区别看待。慢慢地,随着教师在大学英语课堂的发展,其教师自身的身份也得到确立,教师会在课堂上更加自信、沉稳,对课堂的把控也更加到位。
3.教师身份构建的多样性。在大学英语课堂上的身份构建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性、多样性的。这些特征是随着课堂教学语境的动态性变化而变化的,在课堂上,身份建构是一个动态的语用顺应过程。语言顺应论认为,言语交际中语言使用是一个在不同的意识程度下不断进行选择的过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顺应不同的语境使用不同的言语策略和手段来建构自己不同的身份。与此同时,大学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学会引导学生互动,使得在课堂语境中,教师使用多种启发性话语方式扮演引导者、监督者的身份。同时,教师在课堂讨论中应该有意识地弱化自己的权威以及职业身份,逐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采取一种顺应的心里语境方式,这样才能够更有利于课堂教学。
三、结束语
在新时期的中国,外语的学习是非常受人瞩目的,英语教师的身份更是引人关注。在这种形势下,大学英语教师所承担的压力和社会责任也越来越大,大学英语教师在课堂授课的过程中,需用通过身份构建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关于身份构建的研究现状,分析总结出国内外关于身份构建的研究动态。接下来针对在大学英语课堂中身份构建的问题进行论述,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教师与学生的身份关系、教师身份构建对课堂教学的影响、教师身份构建的多样性。英语教师应当多实践反思性教学、教学共同体等,在不断的实践与学习中建构教师身份,这样才能够不断提升教学水平,进而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杨盼盼.中学优秀英语教师身份建构研究述评[J].时代教育,2014(5):40-40.
[2]苏文瑾.英语教学课堂话语中教师的身份建构[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5,31(1):63-67.
[3]徐敏,陈新仁.课堂语境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身份建构及顺应性[J].外语教学,2015,36(3):50-54.
身份构建论文 篇5
通过食物认同来构建人物的种族身份
美国社会学家克劳德·菲锡勒 (Claude Fischler) 认为:“食物不但可以给人供给营养, 还具有象征意义。”12岁的少年唐老亚由最初否定自己华裔美国人的种族身份到接受他的种族身份, 这一过程通过他对待中国食物态度的变化展现出来。
最初, 由于受到他周围白人主流文化的影响, 在学校里, 唐老亚为自己的华裔美国人的身份感到自卑, 害怕老师提到有关中国的任何事情。唐老亚喜欢西餐, 尤其喜爱美国和法国的食物。他渴望能够吃到“纯粹的美国食物”, 让父亲为他烹制法式鱼肉汤, 而对中国食物, 他极其反感、讨厌。在除夕的午餐上, 他贬低中餐, 感到那饭看起来就像他的“薄薄的 (南非) 短角羚鞋底”。唐老亚将中餐比喻为橡胶旅游鞋, 显示出他具有轻视中国食物的观念, 认为中餐根本就不能吃。唐老亚拒绝接受华裔美国人的食物和文化, 而且他认为中国的什么东西都“可笑”———“中国人可笑的信仰, 中国人做的可笑的事情, 中国人吃的可笑的食物。”在“可笑”这个矛盾的、难以捉摸的词里, 唐老亚展现出了法国20世纪研究殖民主义较有影响的思想家弗朗茨·法农 (Frantz Fanon) 所称的“殖民化个性”。然而, 唐老亚并未具体描述这个词, 这显示出他的文化疏离过程并不彻底, 这就为他以后转而为自己的华裔身份感到骄傲的转变提供了可能性。唐老亚排斥中国食物而喜爱西餐, 显示出他对美国文化的认同和对中国文化的排斥, 好像吃下美国食物将使他从里到外变为白人似的。
唐老亚对本民族食物的反感和对外来民族食物的青睐反映了他的身份焦虑, 表现出他认同白人文化的思想。他相信只有白人才足以创造美国历史。当他与父亲为一年中最重要的新年宴会采购时, 他要的是“卷在熏肉里的鱼片”。唐老亚之所以那么排斥中国食物和中国文化, 这与他在学校接受的东方主义教育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这种教育是法农所称的一种“文化疏离”过程:“帝国主义不满足于仅仅控制当地人, 它还要歪曲受压迫民族的过去, 以完成文化疏离。”唐老亚所受教育的私立学校便是这一思想的传播场所。在这里, 他的老师在课堂上宣称:“在美国的中国人因为许多年的孔孟思想而非常被动、缺乏自信。”正是这种文化疏离过程导致外来种族的习俗显得荒谬、粗鄙, 也使得幼小的唐老亚排斥中国文化。
为了减少唐老亚被同化的意识, 赵健秀采用梦境的叙述策略, 将唐老亚引入19世纪修建跨州际铁路的华裔男性世界里。而中国食物不断出现在他的梦境中。在梦中, 他成为中国人当中的一个吃客, 这意味着他加入到了重塑华裔美国人的历史中来。对于他而言, 消耗中国食物的过程就是他温习中国历史的过程。在梦里, 唐老亚在中国人中间品尝着中国食物, 感到很惬意。他随着修建美国跨州际铁路的中国工人回到了19世纪的那个历史事件中。早上, 工作之前, 他跟随人群到了人们工作的营地, 看到“提供的食物有粥, 热气腾腾的, 很诱人。他便花了一便士买了一碗热气腾腾的新鲜白色粥和一碗盛有三个包有鱼肉和鸡肉馅的包子”。有食物的吸引, 唐老亚也参与到中国工人与爱尔兰工人之间进行的铁路铺轨比赛的英勇历史事件当中。正是在对中国历史的了解过程中, 他逐渐开始热爱中国历史和文化。从此, 唐老亚开始尝试吃中餐。在欢度中国传统的阴历年时, 他不再吃面包, 转而选择吃馒头。最后发展到喜爱上中国食物。过年时, 他拒绝吃西餐, 转而与同族人一起享用中餐。唐老亚由喜爱西餐发展到只接受中餐, 这充分显示出他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在欢度中国人的阴历年时, 他不愿去上学, 理由是学校里的老师“都是愚蠢的种族主义者”。在母亲的恳求下, 他不得不去了学校。在课堂上, 当他又听到一个美国老师贬低华裔美国人时, 他奋起与老师争辩道:“您说我们华裔被动、没有竞争力是错误的。我们在一崎岖的山脉度过了两个寒冷的冬季;我们因为拖欠的薪水而罢工并赢得了胜利;我们在海角铺下了最后一根枕木;我们创下了一天铺设最长铁轨的记录。就是像你这样歪曲历史的人抹去了我们的光辉, 改写了我们的历史。”此时, 唐老亚将幻灯片和历史书等证据摆在了这个美国老师和同学面前, 使得老师哑口无言, 同学们开始对他刮目相看。年少的唐老亚纠正了这个美国老师对华裔美国人的错误看法, 维护了华裔美国人的民族形象。至此, 唐老亚的思想发生了飞跃, 他不再对自己的种族充满偏见, 转而开始热爱中国文化并维护华裔美国人的形象。
唐老亚对中国食物的态度有了极大的转变, 这充分表现出他对于自己的华裔种族身份的认同。赵健秀在此以食物构建了唐老亚华裔美国人的种族身份。
以食物加工制作构建男性主体身份
在《唐老亚》中, 男主人公占据着他们生活空间的支配性地位, 而食物在小说的性别想象中是一个关键标志。伊莲·查婷·方 (Eileen Chia-Ching Fung) 提出:“食物是一种男性至上文化的话语, 它重新显示了男性的攻击性和支配性特征。”迈克尔·科迈尔 (Michael Kimmel) 在研究美国男子的阳刚之气时证明:“阳刚之气是美国生活中的一个主要力量……它是一个令人焦虑的男性气概, 需要不断地被证明、验证。”它之所以需要被“证明”, 显示出一种性别的焦虑, 这对于有色人种的男性而言尤其明显。在《唐老亚》中, 唐老亚的父亲金就是由于在社会上得不到人们的承认, 转而在家里以烹饪为途径展现自己的男性阳刚特质, 厨房成为彰显男性阳刚特质的场所。烹饪的语言不断使人联想到武术和战争的场景。赵健秀是在依靠男性消耗食物和暴力倾向的快乐重塑亚裔男性的主体性地位, 唐老亚的父亲金是一位在旧金山唐人街开办中国餐馆的老板和厨师。在描述金时, 赵健秀将男性话语嵌入到食物中, 其中一个不断出现的场地是金的厨房。唐老亚和他的白人朋友阿诺德经常在这里看他的父亲烹饪。在这个厨房里, “当唐老亚的父亲将生虾和的面团和成碗的冷鱼与水果搅拌, 将厨具来回挥舞时, 他的周围就会有蒸气和油烟缭绕”。金挥舞着厨具的架势和蒸气、油烟缭绕的景象颇有“核弹”演习的气氛。
赵健秀描述金在厨房里展示烹饪技艺的语言也能使人联想到烹饪与武术和战争之间的密切关系。这里赵健秀将厨房转换为一个象征暴力和破坏的地方。在这个厨房, 炒菜锅成了“热铁”, 锅铲成了剑, 而厨师成了“剑客”。围绕着这位厨师的军事气氛被他曾接受的烹饪培训史进一步加重了, 因为金曾经“在世界上最权威人士的厨房里”学过烹饪, 而且他经常讲“他是怎么在总统、首相、总理、伯爵和元帅的厨房里经历了战争”。赵健秀不仅以战争和武术的类比将金的厨房抹去了女性痕迹, 还使他表演了厨艺。就传统观念而言, 男人为了给观众表演会喜爱烹饪, 因此几乎总是父亲拿刀切割感恩节的火鸡。当男人做饭时, 他们会经常将厨房搞得一团糟, 总是由妇女随后打扫。在美国整个国家, 一件快乐的事情就是男人在户外做饭时“吹牛”———烟雾熏天, 烤肉在架子上嗞嗞作响。金像一个武术教练一样接受了烹饪这一挑战。唐老亚和阿诺德常常坐在厨房里, “向父亲的食物知识和烹饪技能挑战。无论他们问什么, 他都不用看书, 直接烹饪, 无论什么他都会做”。在这里, 金的阳刚之气通过与烹饪有关的男性话语成为可能。
R·W·科奈尔 (R·W·Connell) 提出, 霸权式的男性阳刚之气是“一种文化对抗性态势, 其中一个群体在社会生活中保持主要地位”, 常常“男性占据支配地位, 女性处于附属地位”。赵健秀为了突出男性的阳刚特质及其在家庭的支配性地位, 将女性塑造成处于附属地位、被动的消费者形象。将妇女描写为文化上的赤贫消费者是赵健秀恢复华裔男性权威的必须条件之一。作为被动的消费者代表, 这个家庭的三位女性成员———唐老亚的母亲黛西和两个姐姐都非常缺乏个性。她们属于典型的扁平人物, 自始至终没有变化, 性格特征极其相似, 这三位母女外表显得都很快乐, 看不到她们的内心世界, 以至于读者很难将她们区分开来。既然小说未展现出母亲对唐老亚尽到了她应负的责任, 那么读者一定会认为她把对儿子的教育责任留给了唐老亚的父亲、伯父和经常出现在唐老亚梦中的历史人物关公、李逵。事实上, 这三位女性从未像男性那样为自己的种族身份或文化身份感到痛苦。她们最初在小说中的出场是通过互相逗乐和在男人谈话中插话展现出来的。在通篇小说中, 赵健秀塑造的这些妇女形象没有独立的主体性, 她们的存在只是为了衬托男性的主体性地位和身份。
同一行动的两种模式之间的传统分类加强了性别劳动中的价值观。当饭店烹饪工作被认为具有男性化、职业化的特征时, 就可以将之归类为生产过程具有互换价值。而家庭烹饪被看做具有女性化、家庭化的特征时, 就属于再生产过程, 只有使用价值。赵健秀将金的厨房男性化, 这不仅依赖于职业烹饪与家庭烹饪之间的性别分离, 他还通过将唐老亚的母亲和两个双胞胎姐姐排除在生产性劳动之外而试图消除妇女与烹饪之间的联系。
金的厨房定期招待大量的食客, 过年时他特意关门, 一次招待多达150人的亲朋。这样一个高产出的场所排除将烹饪与家庭联系起来。在创造这样一个场景时, 赵健秀将女性排除到厨房之外, 给她们分配了被动的食客地位。只是有一次唐老亚看到母亲黛西在“剥虾皮, 螃蟹, 用沸水烫鸡肉, 为父亲在炒菜锅里调味做准备”。小说里所有的女性都不能参与到烹饪这样男性主宰的经济活动中来。金是主要的供给人, 他不仅为大群的人做饭, 还为社区提供免费食品。而唐老亚的双胞胎姐姐“只是在垃圾清出时等在父亲的饭馆外面。有时当父亲知道她们在外边巷子里时, 他会让她们将一条新鲜的鲶鱼捎回家”。在大年初一, 金将50磅重的成袋大米放在他邻居门口, 这样评价这些人物:
这些男人既是劳动者又是消费者, 取代了妇女的公共和家庭劳动, 否认她们的消费。当他们以市场经济和国家话语的语境为基础创建一种社会现实时, 这些妇女像食物一样, 体现了互换的价值。生产和消费食物创建了以性别和阶级差异为基础的复杂的权利机制, 这最终会导致一种合法性和排斥性语言:决定谁得到、谁烹饪和食用食物表明一种权利、互换和欲望经济。
因此, 赵健秀在小说中将烹饪作为一种男性生产劳动展现出来, 造成了一种阶级分界线, 这样导致男性与女性之间、劳动者与非劳动者之间、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不对称的权利关系。通过将烹饪男性化, 赵健秀打破了家庭与饭店之间有差异的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之间的二元对立关系。然而, 因为在中国烹饪主要是女人的工作, 同时他也将唐老亚家的女性从她们传统的性别空间中解放了出来。
赵健秀在小说中凸显的烹饪技艺显示出他与美国霸权的父权制分道扬镳, 因为这些华裔美国人与食物的密切联系显示出他们柔弱无力的一面, 他的叙述话语弘扬了现存的男性阳刚之气。通过将烹饪与武术等同, 将女性降级为消费者地位, 将女性转化为塑造华裔男性主体身份的陪衬, 这部小说中的食物意象加强了父权制的权威。
在小说里, 唐老亚的种族认同通过嵌入的食物成为可能, 金的男性主体身份也通过与烹饪有关的男性话语成为可能。赵健秀通过唐老亚对中国食物态度的转变展现了华裔男性的种族身份, 通过金的烹饪语言展现了华裔男性的阳刚特质。赵健秀以此构建了男性人物的种族身份和主体身份。
参考文献
[1].Fung, Eileen Chia-Ching.“‘To Eat the Flesh of His Dead Mother’:Hunger, Masculinity, and Nationalism in Frank Chin’s Donald
[2].管建明:《〈唐老亚〉中的“隐性叙事”与华裔美国人历史的重建》, 《外国文学研究》, 2003 (6) 。
身份构建论文 篇6
比较教育自产生之日起就备受争议,到了20世纪70年代,关于比较教育学科身份的讨论和质疑达到顶峰,出现了激烈的争论和所谓的比较教育身份危机。不可否认,比较教育身份危机对比较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比较教育学科本身产生了很大的离心和分裂作用;使一部分比较教育学者离开了这一领域,与比较教育划清界线,削弱了比较教育的研究力量;使许多颇具潜质的学生对这一领域望而却步,使比较教育的研究后继乏人;使比较教育在社会公众、学者同仁心目中的形象受到一定程度的贬损。比较教育身份危机的讨论是不是真的意味着比较教育学科地位的降低,甚至是该学科的最终消亡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比较教育学科存在的依据首先就在于这门学科是有用的。回顾比较教育从1817年诞生以来近2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在理论体系的构建上,比较教育正在逐渐趋于完善,在教育教学实践上的功能和作用日益凸显。无论是在教育体制、教育立法、教育政策等宏观层面,还是在课程、教学、教师培养等具体教育问题上,比较教育都对世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比较教育的许多领域也是别的学科难以代替的,例如关于各国教育制度的系统研究、教育与发展的比较研究以及国际教育、环境教育、人口教育、妇女教育等全球整体性的教育问题研究都只能由比较教育来承担。
既然如此,为什么关于比较教育身份危机的讨论依然不断呢?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部分其他教育学科的专家在做了一些“比较”研究后,就认为自己了解了比较教育的真谛以致于轻视比较教育研究;另外,也许是我们在主观上过于急切地希望看到比较教育学成为一个非常成熟的学科,加剧了对比较教育身份危机的感受;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在理解“何为比较教育”时,往往拘泥于单一的角度、单一的层面、单一的逻辑,以致于走入身份迷失的困境。
事实上,比较教育并不等同于教育比较,并非运用比较方法来进行的教育研究都是比较教育。任何一门学科的成熟都需要走过一段漫长的道路,比较教育这门比较年轻的学科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边界模糊、向其他学科借用方法等现象并不能阻断其学科发展的生机与活力。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当我们在理解比较教育时,能否站在更加开放的平台上来思考:比较教育作为一门学科、一个研究领域、一种教育研究方法,这三种身份难道真的是相互矛盾的吗?每一种事物的身份和功能可以而且必然是多种多样的,为什么比较教育就只能有一种身份、一种性质、一种功能、一种定位呢?
当我们反复思考比较教育身份危机的表现形式和生成原因后,不难体会出比较教育身份危机是人类工业化以来日益加重的全面生存危机的一部分,教育科学和比较科学诸学科身份危机具有普遍性。比较教育所面临的身份危机并不可怕,此种危机只要经过创造力的激发,便能有所改变,化危机为转机。半个世纪以来,正是这种危机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比较教育研究者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创造力,成为比较教育成长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而相反,如果我们漠视比较教育的身份危机,僵化既定的比较教育学术认同,就会阻断比较教育发展的创造力,这才是比较教育真正的危机。
二、比较教育身份的多重性
分析比较教育的身份危机及构建新型身份的比较教育,离不开全球化的时代和社会背景。当今世界发生了剧烈的变化,现代化的发展加速了全球化进程。在全球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形成了世界新的地缘政治关系,文化的更加多样与丰富以及不断增强的社会流动性,对世界各国、各区域的教育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全球化已经把世界连成一体,互相依存,共同发展。与此同时,国家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就是知识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因此新一轮的教育改革正在全球兴起,同时全球化也给比较教育带来了新的课题和问题。
比较教育学者马克·贝磊先生在2002年10月的“世界比较教育论坛”上立场鲜明地指出,比较教育与全球化之间存在着天然的、内在的联系。比较教育学者完全有理由和有资格在人类全球化进程中发挥更积极和主动的作用。[1]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比较教育研究必然要反映这一时代发展的背景,因而促进国际交流和文化的多样性发展。比较教育应通过其卓越的贡献进一步加强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项目以及教育议程的全球化。[2]全球化使每个国家、社会集团和个人都越来越处于一种开放的状态之下,各种文化不断渗透与融合,世界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多元文化作为一种新的人类价值观念,为当今世界提供了一个在统一系统内的多观念共济、多向度思维、多方法实践、多途径选择、多方面发展和多价值评价的方法。[3]
因此,当面临全球化浪潮带来的种种机遇和挑战时,比较教育更需要从“比较教育是什么,是一门学科,还是一个研究领域或一种教育研究方法”这样的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中解脱出来,继而思考更具有现实意义、更为开放的问题:“如何理解比较教育?”、“比较教育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应扮演怎样的角色?”这样的发问,要求我们置身于全球化多元文化间对话共生的时代背景下,从尽可能多的角度、层面和逻辑去观察、描述和定位比较教育;这样的发问,给研究者提供了发挥想像力和创造性的更大思想空间;这样的发问,将引领我们着眼于发展、从实际情况出发把握比较教育的丰富内涵,从而在全球化背景中确认和建构比较教育的新型身份,开辟比较教育新的前景。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这样来理解“比较教育”:比较教育具有多元一体的多重身份。比较教育是一个学科,因为它具备了一个独立存在的学科所必须具备的所有的基础结构;比较教育也是一个研究领域,因为它“大于一门学科,是一个多学科的集合体,是一切愿意贡献教育见解的社会群体的公共领域”;[4]而以上这些并不妨碍它作为一种教育研究方法。这正如我们如何理解“比较”一样:比较既是一种面对差异而产生的一种基本日常思维模式,也是一种观察和认识事物工具性的方法技术,而当比较进入更高的抽象层次、成为学科的内在思维逻辑时,就成为了一种科学思维范式、一种学科进化机制。所以,关键是我们站在哪个角度和层面去看它,去理解它,而不是非要得出一个“多选一”、“非此即彼”的答案。
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我们更应重新定位比较教育所扮演的角色:比较教育应深入研究新的社会背景下特定教育产生的国际环境和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不仅仅局限于“借鉴”,也不仅仅局限于“解释”,要立足于国际合作、立足于整体发展,在理解他国教育的深刻意蕴和本国教育现实的基础上达成视野融合,进而促进多元文化背景下各种教育相互尊重与国际理解。以往的比较教育活动主要被描绘成为一种寻找并描述各种教育,尤其是不同民族国家教育制度“共同点与不同点”的认识活动。这种理解和定位,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这一独特教育创造活动的创造性本质,也大大降低了比较教育者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地位。现在看来,这种定位与理解已不合时宜。
三、比较教育多重身份的构建
既然比较教育的身份是多重的,我们就不能从单一的视角进行讨论,要真正认识比较教育的多重身份,就应具备一些基本的学术品格。
1. 融合的视野。
全球化使世界由单一体系过渡到了复杂体系,新型身份的比较教育必须从传统的一元思维方式转变为多元思维方式,从绝对论转变为相对论,承认文化间的平等性和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的价值,[5]进而形成一种融合的视野。在这种融合的视野下,把比较教育的职能从引介和分析“理想社会”的“理想教育”转向促进多元文化背景下多样教育的平等交流和合作互动;透过这种融合的视野,致力于为教育者、实践者们营造一个国际社区,让他们分享彼此的知识、智慧。
2. 开放的胸襟。
不断地站在更高的层次去反观教育自身,是新型身份的比较教育所应具备的开放的胸襟。在全球化背景下,一个国家、民族、文化体系的教育不断地与更多的国家、民族、文化体系的教育相互开放,所有这些纷繁多样和相互差异的教育都各具价值,都具有相互借鉴的意义。比较教育应以一种开放的胸襟,既要把他国、他民族、他文化体系的教育“输入”,又要把本国、本民族、本文化体系的教育“输出”,从而增进国际间的相互理解与合作,扎实有效地推动教育的发展,在新的条件和水平上进一步开展教育的自我更新。
3. 创造的智慧。
比较教育自产生之日起,就以一种独特的教育创造实践方式推动教育的发展,在全球化浪潮中,新型身份的比较教育更应表现出创造的智慧。面对不断生成和发展着的各种教育存在和教育发展单元,比较教育要在这些教育存在和教育发展单元之间发现、创造、建立和发展新的教育联系;在这一过程中,它要对现有教育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批判、反思、改造和重建,以生成新事物、新价值、新意义;它提供的应是一种教育发展的智慧而不能仅仅限于别人的成功经验或失败教训等这些具体的“教育借鉴”。[6]比较教育本质上是创造性的,所以特别需要和看重这一领域研究者的创造性、想像力、主体精神和首创精神。
参考文献
[1]郭元婕.世界比较教育论坛大会综述[J].比较教育研究,2003,(1):88~90.
[2]陈时见,刘揖建.比较教育研究范式的发展及其走向[J].比较教育研究,2006.(6):1~4.
[3]牟岱.多元一体文化概论[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0,(3):73.
[4]顾明远.薛理银.比较教育导论——教育与国家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14.
[5]陈时见.论比较教育的学科体系及其建设[J].比较教育研究,2005,(3):33~37.
身份构建论文 篇7
孔子是储存在中华民族集体记忆里的重要历史人物形象, 是价值观的载体, 是文化身份的强大支柱。而《论语》作为系统记载孔子言行的唯一著作, 集儒家思想之大成, 拥有“诸子之书《论语》为首”的显赫地位, 译本中所塑造的孔子形象, 在很大程度上也体现了中国的文化身份, 这也正是其不断被复译之原因所在。在跨文化交流中, 《论语》外译既可以让世界了解中国, 弘扬中华文明, 体现中国人的文化身份, 又获得了从“他者”角度审视自身的能力 (1) 。随着历史环境的变迁, 《论语》译本在不同阶段被赋予不同的含义与期望, 反映出译者文化身份的时代特征。本文选取辜鸿铭、刘殿爵两位颇具影响力的华人译本, 通过比较分析译本与译者文化身份之间的互动关系, 探究文化身份对翻译活动的影响及文化意义。
2. 文化身份与翻译活动
“文化身份”主要指个人对一个特殊文化或族群的归属感 (2) , 是某一文化群体成员在成长过程中通过不断学习, 在与‘他文化’的交流中形成的一种对其成员身份的认同感, 并被逐渐内化为个体成员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等。人们的文化身份可以通过民族、阶级、职业、语言、性别等为依据, 并结合特定的历史、地理环境来确认, 主要涵盖了自我认同和他者认同。自我认同是各文化群体及成员在明确自身角色的前提下, 通过行为与言辞表现给“他者”的形象;他者认同则是“他者”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通过语言、行为等加以比较所赋予某个文化群体及成员的形象认知。斯图亚特·霍尔认为, 文化身份的特征是动静结合 (3) , 既拥有相对稳定的领域, 又会随着情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与充实。
影响文化身份的因素繁多, 第一, 价值观。作为文化身份的核心, 价值观通过语言世代相传, 直接影响文化团体及成员的生活方式。来自集体价值观念群体的译者在翻译活动中会更倾向于通过翻译来实现某种有利于整个文化群体利益的目的。而个人主义价值观群体的译者则可能更趋于个人期望 (4) 。第二, 权利差异。萨义德认为, 文化身份的构建始终都与叙述者“我”与被叙述者“他”密切相关。那么我者与他者之间必然存在一种权利对比, 表现在翻译中则是:强势文化不仅在数量上较少地译入弱势文化文本, 在翻译时往往会依照本群体文化认知及语言习惯, 而弱势文化则恰恰相反 (5) 。第三, 文化定式, 也称刻板印象, 涵盖自我印象及他者印象, 或主观或客观或积极或消极。不论是消极的偏见还是积极的肯定, 都会激发某一文化群体及成员的身份意识 (同 (2) ) 。而译者受到文化定势的影响, 出于强化或改变原有文化定式的目的进行翻译活动。
作为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桥梁, 翻译活动与文化身份同样关系密切, 一方面, 译者的文化身份影响其文化态度, 而文化态度决定译者的翻译动机, 文本选取及翻译策略等。另一方面, 译本反作用于目的语文化群体是否理解, 以及如何看待、评价源语文化。正如Venuti所言:“文化身份的保留与传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翻译。翻译参与了本土身份的塑造过程, 不可避免地被用来支持雄心勃勃的文化建设。” (6) 。
3. 译者文化身份及英译动机
辜鸿铭 (辜氏) 学贯中西, 精通多国语言, 所处时代正值鸦片战争之后, 国内‘西学东渐’盛行。彼时, 中国学者本着救国除陈之意, 积极从事外文引进, 而推介中国文化的话语权基本掌握在传教士及少数汉学家手中。其次, 西方国家对中国实施物质掠夺的同时, 还对中国赋予落后、野蛮、奸诈的刻板印象。这些都使辜氏的民族自尊备受打击, 但同时也激发他逆流而上, 致力于中国典籍外译以维护中华民族的文化身份。另外, 辜氏对西方传教士的中国经典翻译颇为不满。他对理雅格的《论语》译本评价道:过度直译使得本就文化差异巨大的西方更加觉得中国文化晦涩难懂 (7) 。辜氏笃信儒家文化的优越性与普世性, 出于让西方了解真正的中国思想精髓, 反省并修正强加于中国的成见之目的进行《论语》英译。正如他所说“希望受过教育有头脑的英国人在读完此译本后, 能引起对中国人带有成见的反思, 不仅修正谬见, 而且改变对于中国人无论是个人, 还是国际交往的态度” (8) 。
刘殿爵 (刘氏) , 祖籍广州生于香港, 二战期间曾在大陆工作, 后远赴苏格兰攻读文学硕士主修哲学。经历了战争的洗礼, 海外华人身体里流淌的中华民族血液使得他更加愿意向异域文化群体展现中国社会的文化身份。再者, 虽然取得民族独立, 但常年的战争使得中国大陆满目疮痍, 兼之中西外交尚未建立, 中国典籍外译数十年间几乎一片空白。西方对中国的印象虽有别于二十世纪初期, 但仍存在严重偏见, 这些便是刘氏译本诞生的外在因素。就其个人而言, 刘氏不仅是一位中英文根基扎实的研究型译者, 更是一位哲学家, 其《论语》译本力求从本义上解释孔子原意, 把孔子教义视作一个整体来解读 (同 (8) ) 。出于弘扬中国哲学, 搭建中西交流平台, 恢复孔子思想本来面目之目的, 历经近十年的不懈研究, 刘殿爵于1979年出版了《论语》英译本, 意在改变西方“中国无哲学”的旧有观念。
4.《论语》译者文化身份与翻译活中的体现
译者文化身份决定了翻译策略。辜氏本着“中国文化救西论”, 试图通过儒教寻得出路以解决西方现代文明内部蕴含着的深刻危机 (9) 。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及文化优越感使得其更加趋于文化民族主义, 要在译本中体现《论语》的普世功能。上选之策绝非炫耀迥与于西方的中华独特遗产, 而是采用归化以更好地使文本融入强势文化, 且不着痕迹地体现孔子思想之优越。而刘氏为了取得强势文化的理解与话语权, 其译本努力还原孔子原意, 从本义上诠释儒家核心思想, 向西方世界介绍一部富有民族特色的哲学经典从而丰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但出于权利差异, 在译介《论语》时也要考虑到目的语读者的接受度以避免生硬, 其文化身份的杂糅性也决定了翻译策略的杂合。
4.1 语言文字表述
《论语》中的难点之一就是大量出现了体现儒家思想精髓的“仁”“义”“信”“君子”等术语, 而在英语里很难找到完全对等的词汇。辜刘两译本在处理核心词时尽量做到以某一对应词来提纲挈领凸显术语之地位。如“仁”, 辜氏选用来自拉丁语的“moral”一以贯之, 如moral life (3.3, 4.4) , moral surrounding (4.2) 等, 虽不能完全表达出汉字“仁”的丰富内涵, 但更符合西方哲学思想, 正是因为“要武装自己, 首先要找到它们在欧洲语言中的对应物” (同 (8) ) 。类似的还有将“忠”对应为loyalty;“天命”译为Law of God或religious等。虽然辜氏选用的词语看似富有西方宗教色彩, 但通过注释将儒学提升到了博大精深、包罗万象的高度, 甚至让读者认为孔子思想是一种超越西方的更高真理, 这在一定程度上难免有民族保守主义之嫌。
刘氏译本尽量使用相对固定的译法来表述儒家中心思想的核心地位, 如用rites表达“礼”, Destiny泛指“命”等。但在词语选用时兼顾西方读者理解度和中国哲学观的表述。同样以“仁”为例, 刘氏创造“unbenevolent”这样的新词以补充其广博内涵, 他在注释中说道:“原文中‘不仁’不止是意味着‘仁’的缺失, 而且有主动含义, 所以non-benevolence不足以表达这种内涵” (10) , 类似的还有“未学”用unschooled, “君子”用如gentlemanliness这样极少使用的词来表达。再如“忠”, 刘氏将其译为do one’s best/utmost, 因为所谓的忠并不是loyal反映出的对宗教的膜拜, 而是建立在力所能及的基础上, 孔子思想表达的“忠”有别于基督教中“爱我们的敌人”而是“忠告而善道之, 不可则止”的适度。相较于辜氏, 刘氏译本中更加体现了翻译的杂合及身份的杂糅。
4.2 文化信息传达
《论语》中出现的一些颇具中国特色的文化信息, 辜刘两译本的处理方法亦有不同。在历史时期层面, 辜氏对重要朝代在脚注中与西方进行横向对比, 而刘氏直接采用拼音翻译;人物介绍方面, 除少数弟子进行了括号注解并在脚注中直接比拟西方著名人物形象, 辜氏均称他弟子为“disciple”, 而刘氏译本附录二中对孔子重要弟子进行介绍;而西方读者难以理解的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如“《韶》、《武》”, 辜氏尽量简化将其译为:a piece of music, 刘氏则采用“音译加注释”之法凸显文化特色。另外, 辜氏尽量采用归化, 而刘氏则更偏向异化。最典型的例子当属《子罕篇第九》中“凤鸟不至, 河不出图, 吾已矣夫!”
辜译:“Ah, woe’s me.I do not see any signs either in heaven or on earth that we are near the end of the present period of disorder and anarchy and that we are about to inaugurate a new order of things in the world.”
刘译:the Phoenix does not appear nor does the River offer up its Chart.I am done for.”
“凤鸟河图”是极富文化内涵的专有名词, 朱熹道:“凤至图出, 文明之详”, 辜氏译本中没有任何与凤鸟河图相关的信息, 而刘氏运用了异化以彰显特色, 并在注解中介绍其内涵及言外之意。可见, 辜氏尽量简化甚至删去文化感很强的专有名词以消除陌生感 (同 (6) ) ;此外, 辜氏旁征博引西方名家之箴言来注释相关经文, 不仅成功借助强势文化为中国的儒学推介开辟道路, 得到西方读者的了解与尊重, 还成功地拔高了儒学, 使其上升为一个海纳百川, 超越时空且更加优越的普世真理, 如在《子张篇》中引用Goethe说明善待与宽恕, 并加评述道:“中国早已在两千年之前就取得了文明的真正进步” (同 (8) ) 。刘氏则尽力传达中华特色, 通过直译, 音译或加注释的方法让西方读者了解异域文化。
总之, 辜氏尽量使用标准、典雅、地道的英文表达方式, 对文化信息的处理方式源于集体主义的价值理念, 以及改变西方世界对中国歪曲刻板印象的使命感, 为了将儒学成功推介到强势西方文化中, 较多地使用归化等易于西方读者理解接受的翻译方法。刘氏在“和平与发展”的新时期, 出于弘扬中华文化之目的, 为加强文化间的交流与理解向西方读者展现了一个极具中华民族特色的哲学典籍, 但由于东西方权利差异依旧存在, 在满足西方读者了解神秘中国文化的同时为了要避免巨大陌生感的产生而运用杂合译法, 两译本中充分体现了译者的文化身份及翻译目的。
4.3 译本对文化身份的塑造
如前所述“翻译参与了文化身份的塑造过程”, 《论语》译本在传达语言文化的同时也塑造了中国文化形象。辜氏译本中孔子是一位有喜怒哀乐, 平易近人随和友善的绅士。如译文中孔子和弟子谈话时常称他们“my friend”;用语气词“Alas!”表达孔子对爱徒颜回离世的惋惜。在文化身份的塑造上, 辜氏尽量保持原文风格, 使用借代对仗等修辞方式或以诗译诗兼顾韵律, 给中国文学形象添加了一笔浪漫色彩。刘氏译本中, 孔子是一位快乐的, 追求道德、对生活充满热爱的人 (同 (11) ) 。译本翻译周密, 力求用精确的语言来表达清晰的概念 (同 (7) ) , 将孔子刻画为一位德高望重, 学识渊博的智者;句法上, 刘氏译本中常使用连接词, 或从句形式以兼顾形合并表达逻辑清晰的含义, 这些自然赋予文中人物作风严谨的形象。
辜氏译本虽由于过度归化被许多学者诟病, 但我们要清晰地认识到, 《论语》之所以被学者们不厌其烦的重译, 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赋予它不同的时代使命。在辜氏所处的时代, 西方对中国文化不仅知之甚少, 而且偏见严重, 若要向外介绍真正的中华文明, 在译介文本时首先要让西方人愿意阅读。而辜氏的译本别开蹊径, 创造性地采用“以西释中”的文化策略吸引他们, 成功地向西方读者呈现出中国的文化风貌, 在他之前中国的典籍从来没有这么好的接受效果。刘氏译本虽然难以跳出华人翻译典籍的怪圈——即倾向于使用西方哲学和宗教术语来对比儒家思想以迁就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习惯, 但译本除了用近似释义解读原文, 还在注释中涵盖了相应的文化源流, 尽力采用准确的表达方式以向西方读者展现异域风貌。刘氏被其学生安乐哲评价为“西方最受尊敬的中国哲学翻译大师”, 其《论语》译本之所以能成为西方的“企鹅经典”, 在西方社会常被作为中国哲学和中西比较文学课程的标准书目来使用, 除了精确的语言, 还因为出于文化权利差异而采取的杂合翻译策略, 译本兼顾了西方读者的接受度及对中国文化的好奇感, 这也是儒学走向世界促进多元文化共存的必然途径。
5. 结语
辜氏所处的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及刘氏翻译《论语》的二十世纪后半段, 中西之间都处于文化权利的不平等状态。相较其他华人译者, 他们的《论语》英译本都较为成功地进入强势文化, 除了有扎实的英汉语言功底、对中西文化的深入了解, 在很大程度上也源于二人对时代要求的准确把握。不论是偏向归化的辜氏译本, 还是杂合翻译的刘氏译本, 都是所处历史文化环境下削弱强、弱文化对立以取得本土文化认同的明智之举。
身份构建论文 篇8
关键词:音乐功能,身份建构,礼乐制度,仪式音乐,后现代音乐,城乡传统音乐文化
本文拟以乡村丧仪中音乐的使用行为为出发点,去思考关于音乐在身份构建方面的功能。因此,在展开论述之前,有必要先对“身份”及其构建做一简述。
身份主要指人的出身、社会地位、资格。(1)在中国的文化心理中,身份或许还有着一种突出的地位,比如有文献称,“身份制作为意识形态是中国民族文化精神的主要部分和重要的道德行为规范准则”。(2)不论这种表述在什么程度上可以算是准确的,但它至少能够反映中国人的一种身份情结。“情结”来自精神分析学领域,荣格认为它是观念、情感、意象的综合体。(3)由此可以设想,“身份情结”会围绕着与身份相关的行为和文化特征,表现在人的日常心理活动和外显行为倾向上。从古代人对功名的追求与推崇、其在各种礼制层层包围中的阶级属性,甚至对皇权专制的捍卫,到今天人们对“头衔”的重视、对名节的捍卫或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其实都或明显或隐含地体现着身份情结(而且这些情结往往还是民族化的),也都是身份构建的行为或其产物。
身份构建体现在音乐上的一个突出例子就是建立于周代的礼乐制度,它将音乐的规模和等级规范化为阶级身份的一种符号。当然,这种“显示”功能只能作为音乐的身份构建功能的一个侧面,不能全面代表这类功能。应该看到,无论在音乐审美方面还是在用乐模式方面,都能发现身份构建功能(后文详述),而通过这种身份的构建,音乐与人的审美关系或实用关系才得以确立。因此,笔者认为又可称音乐的身份构建功能为音乐的关系构建功能。所以,下文提到的“关系构建”,原则上应视为“身份构建”的同义语。
一、乡村丧仪音乐的身份构建功能
经济的发展给中国农村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在生活方式上和节俗文化上都很显著,所以连“神秘面纱”掩盖下的丧葬仪式也不例外。虽然中国各地农村的丧葬仪式五花八门,但在社会经济的基础上,丧仪使用的音乐的“显示”功能却普遍愈演愈烈,逐渐形成一种风气。笔者结合自身的一些经历以及河南省部分村落的丧仪音乐活动,可以针对这些丧仪用乐的功能及意义展开分析。
首先,笔者的家乡地处山区,凡有丧仪举行,都会招来邻近的许多村民围观,笔者从小到大也几乎都是站在山头上或房顶上观看的。这种远观其状却不闻其音的“赏析”在农村是司空见惯的。其次,站在山头是听不清楚仪式中具体的音乐的,只能听个大概的声响,所以对其内容的表达主要是通过远观其仪式的行为、动向、规模等来窥探的,这时,丧仪更多地体现着一种“做”出来的、行为式的音乐文化,其精神内涵大多依附在“做”仪式的音乐行为里。
当村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之后,有钱的人家会“大手笔”包办丧葬仪式,对鼓吹乐队的规模和场次都有较高要求,这也让丧仪用乐彰显了一个特殊功能,即凸显家族势力以及逝者的身份地位。这种“显示”功能与三千多年前的周代礼乐制度在某方面是异曲同工的,当然,二者的一个不同在于:后者利用音乐构建的是皇权专制下的阶级身份,而前者利用音乐构建的仍是平民百姓的一种身份。另外必须指出的是,这种以“显示”来构建身份的功能不仅存在于当下的农村丧仪音乐中,自古以来婚丧礼嫁仪式一直也都可以发挥这种功能。这除了体现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身份情结”外,还深藏着诸多有待挖掘的学术意义。
二、古今仪式用乐中音乐的身份构建功能及其特征
在周礼定型之前,原始宗教活动中的巫觋风俗文化是音乐的大量使用者。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巫觋风俗文化中存在的音乐现象,常常与诗歌、舞蹈、戏剧等其他艺术门类融合在一起,难分彼此,共同服务于巫祝活动。对宗教巫祝活动中的音乐的意义,学界言论纷杂,这也说明对仪式对象的各种音乐及声响的运用,放在不同的学术语境以及不同的研究视角下有着不同的释义。英国人类学家爱德蒙·利奇认为:仪式中的奏唱行为并不仅是为了产生音乐声音,而是通过唱奏行为以及利用唱奏产生的音乐声响来表达特定的意义:“一个祭祀仪式的意义就隐含在仪式构成元素和元素间的相互关系之中;一个意义通常叠加着多层的含意;一个含义通常牵连着多重的意义关系。”(1)笔者认为,对这种意义关系无论进行再多维度的解释,都不能回避一个前置条件,即身份角色构建。换句话说,身份是构成关系的必要前提,若没有身份的构建,关系从何而出,意义又从何得到体现?当然,这也只是就总体而言,倘若具体到某一个仪式中,这种身份构建功能或隐或显,不应对个案求全责备。例如,在古代各种祭祀仪式上,当村民用音乐或音响去与神交流时,音乐或音响更多是作为一种工具去构建人和神的关系的,在这种关系产生后,安抚灵魂、祭奠神灵、赎罪等一系列的仪式意义才得以体现。由此可见,这种用音乐去构建的身份大多是交织在一定关系中的,它与在此掺杂着的诸多符号等其他语言,共同显示出多维度的意义与内涵。
周公制礼作乐巩固了奴隶社会中的各阶级地位,也让统治者更将音乐视为一种限定身份的工具。由此,礼乐文化开始从先前的礼乐风俗转化为礼乐制度,又进一步转化为礼乐思想。在礼乐制度之中,用乐的身份构建功能体现得淋漓尽致;而在礼乐思想之中,音乐的实用性则被强调到能够“兴观群怨”,可以维持社会秩序、保家卫国的高度上。“皇权神授”的统治地位需要上层建筑的极力维护与支持,音乐作为上层建筑的代表,这时候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大概也是其他艺术门类所不曾拥有的待遇。这亦是笔者研究音乐对身份的构建功能的出发点之一,即不是音乐的审美性,而是音乐的实用性。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实用很可能先于审美;音乐对身份的构建功能,或可以说是其教育、娱乐甚至审美功能的前提。
而若站在接受美学的角度上,对审美来说,主客体的同频状态至关重要:没有身份的构建、关系的构建,听众就只是一只“耳朵”;有了身份的构建,才会存在“代入感”,才会形成代入之后的关系。此时的“耳朵”联系思想、记忆、心灵,并将其填补到音乐感官的“空白”之处,听众才能迸发出各自的审美情怀。
小结一下体现音乐对身份的构建功能的两个方面。第一,实用功能方面(主要指音乐的外在方面,包括行为在内的形式):音乐主要作为一种身份或地位的表征而出现,无论是古代的礼乐制度还是今天农村婚丧仪式中的规模显示,都是实用功能的代表。第二,审美功能方面(主要指音乐内容):虽不能成为音乐的身份构建功能的主导,但也是相当重要的部分,因为没有了关系的建构,音乐所呈现的就只是一种音响状态,展示不出“乐”的效果,从而达不到审美的层面。另外,这两个方面在功能的发挥过程中不是泾渭分明的,而是呈现一种互相融合贯穿、此起彼伏的态势。
这里有必要稍微提一下城市。“中国音乐文化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两个传统,那就是在乡村社会广泛存在的、历史音乐文化传统的现实存在和一个世纪以来以城市为中心的深受西方音乐文化影响的当下已成为传统的音乐文化”。(1)笔者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在国际文化交流互动的影响下,其音乐发展已逐渐趋于中性,极具东方色彩的“礼乐”文化中“礼”的部分已经不断被丢弃。与此对照的是,农村古奥难懂的一些礼节,往往脱离“乐”的时代特色。这是一种城市与农村在“礼乐”上的断裂状态,或者说,彼此相对都有所失衡的状态。《礼记正义》卷十七注:“凡用乐必有礼,用礼则有不用乐者。”《通志·乐略》:“礼乐相须以为用,礼非乐不行,乐非礼不举。”由此看来,如今这种农村重“礼”而倾向于“做”音乐的实用性,与城市重“乐”而倾向于“听”音乐的审美性形成对比的格局,体现出了音乐在关系构建方式上存在的偏倚(可分别称形式偏倚、内容偏倚)。
三、音乐构建身份的方式
在中国的传统音乐文化中,无论是倾向于“事神”的礼乐,还是倾向于“娱人”的俗乐,二者被使用并由此产生“事”或“娱”效果的前提是人与音乐产生关系。无论是审美关系还是实用关系,人处在与音乐的联系中,必定以一定的身份或说角色去与音乐相接通。周代的礼乐制度彰显阶级身份,只是一种很浅显的用音乐构建身份的方式。其他例子如祭祀仪式音乐中,音乐可以作为与神灵交流的工具,前提是音乐构建了人之所以有沟通交流需求的身份——至于这个身份是什么,则不同的仪式环境下有不同的回答。再如云南的洞经音乐中,人们愿意花钱请乐人来家里唱经,也是假设音乐构建了“罪人”或说“还债者”的身份,这样唱经才会起施展“还债”的实际功用。涂尔干研究宗教和仪式的社会功能时说:“不管宗教生活以什么样的形式表现,它的目的都是为了把人提升起来,使他超越自身,过一种高于仅凭一己之见而放任自流的生活:信仰在表现中表达了这种生活,而仪式则组织了这种生活使之按部就班地运行。”(2)由此可以看出,仪式中的音乐能够构建“超我”的身份,只不过这种身份的构建出于实用目的。
而前文已经提到,除了仪式中实用性的身份构建,音乐的身份构建也出现在艺术的审美中,换言之,音乐的审美属性同样离不开音乐的身份构建功能,该功能甚至也可以看作音乐审美的前提之一。当受众怀着审美期待,与作品产生情感共振时,其身份即已被音乐的空白所“召唤”而构建,随之产生共鸣,产生审美以及在其基础之上的娱乐、教育功能。
综上所述,将音乐的身份构建与仪式音乐和音乐审美相接通,不仅揭示出音乐的形式实用性和内容审美性的联系,也可以让对音乐的关系构建功能的关注打破艺术门类的审美界线,从而注意到音乐在社会各个层面的实际的功能性运用。
四、仪式用乐身份构建功能的研究意义
我们无法停止对音乐及其功能的定义和解释。虽然音乐作为一种艺术,任何僵死的定义、封闭式的结论都是对其的一种抹杀,而且在理论上不乏如宋瑾教授所举的“波粒二象性”、“金狮子”以及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那样的带有悖论色彩的难题,(3)但只要摆明角度,站在特定视角上去审视,就可以保持一种等待着悖论的挑战与突破的、逐渐增补并趋向完备的状态或者趋势。在这种学术观的基础上,笔者将大胆结合自身的一些疑问(主要关乎音乐的非审美性),尝试对音乐的身份建构功能的研究意义进行引申。
首先,从人类学的角度出发,以乡村丧仪的鼓吹规模及其背后彰显家族势力的功能为切入点,可以引申到礼乐制度、城乡传统音乐文化差异、音乐的身份建构功能的属性,以及后现代音乐的回归等层面。虽然这些思考的涉猎范围较广,但始终仍为音乐对身份构建的实用功能(形式)和审美功能(内容)两大方面所贯穿,即音乐的身份构建中存在着“说”音乐和“做”音乐两种表达形态。笔者之所以选择以乡村丧仪的用乐功能为出发点,是因为感慨于它与周公制礼作乐的功能虽前后相差三千年,仍同样指向“身份构建”。当然,二者的一个不同在于,后者构建的是贵族的阶级身份,前者构建的是平民的家族势力。
其次,在礼乐文化思想中,“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肯定了音乐对社会秩序的建立以及社会风气的改造的作用,此后这种儒家美学思想被统治阶级阐释并利用,成为一种工具。虽然这样最终产生了不少消极作用,但音乐从众多艺术门类中被提到政治功用的高度上,并被给予相应的重视与制约,是其他艺术门类在三千多年前几乎不曾受到的待遇。尽管对音乐本体来说,内容的审美性或说艺术性是第一位的,但人们不可忽视音乐形式上的非审美性功能。就音乐的形式而言,学界也不能只关注乐曲的结构、体裁等,而忽略音乐作为艺术整体的一部分时的形式——规模的形式、“做”音乐的形式(表情、姿态、过程)等。
如今,随着越来越多的后现代音乐引起种种争论和歧解,人们对音乐的传统视角也被进一步突破了。而在笔者看来,由音乐的身份建构功能引发出的这种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对这样的形势有比较好的解惑作用。例如,在各种仪式中,音乐的身份构建更多地体现在形式的塑造上,音乐本体的审美性内容退居次要位置。音乐的实用性功能,深入参与了给人的精神层面以慰藉、宣泄、净化的过程。至于后现代音乐,很多都倾向于用“做”的行为去代替传统的直接“倾诉”方式,像约翰·凯奇的《四分三十三秒》、斯托克豪森的《金粉》等著名例子已经无须细谈。这些倾向于“做”的音乐,经过人为的环境塑造之后,让听众自己填充音乐内容上的空白或分歧,尝试新建与作品的关系。这种关系不同于古代典仪中的人神关系,但又与之有着某种神似。这也让我们感受到一些可能是相当根本性的问题,即“到底是否是音乐”的问题在隐现。
结语
“身份构建”或“关系构建”,归根到底是在说有关音乐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也即笔者观点中的“言行”构建关系。同样是建立在身份构建基础上的表达方式,侧重点的差异可以带来两种不同的音乐演艺方式及其意义:一种是倾向于“礼”或曰“行”的实用性音乐,或说行为音乐(包括后现代音乐),一种是倾向于“乐”或曰“言”(即直接表达)的审美性音乐。在构建身份或关系的方式上存在的属性偏倚,产生了迥然不用的两种用乐现象。若在此基础上,去接通遥远的仪式音乐与后现代音乐,去接通礼乐文化与如今的城乡传统音乐文化格局,将会别有一番论道。本文虽不能面面俱到地深入展开分析,但有望在开阔学术思维上献出一番心意,扩展对音乐的实用性的认知维度。
参考文献
[1][英]尼古拉斯·库克著《看见声音》,余志刚译,载《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
[2]何兴华《中国丧葬仪式音乐研究评述》,载《大音》2013年第2期。
身份构建论文 篇9
随着高校信息技术的发展, 学校很多业务处室相继购买或开发自己的应用系统以满足工作的需要。这些应用系统业务涉及广泛, 常见的包括办公自动化系统、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学生工作管理系统、电子邮件系统等多种应用。由于通常由不同的厂家提供, 所以每个应用系统都有一套自己的用户认证方案, 用户在登录每个系统时必须输入每个系统的用户名和密码, 这不仅加重了记忆负担并且容易出现口令丢失, 而且还增加了账号泄密的危险[1]。
所以, 高校原有信息管理系统分散的“独立认证、独立授权、用户分开管理”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高校目前及未来发展的要求, 而是需要在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下建立新的应用系统及相关平台, 并且将已有的应用系统集成与整合。构建一个完整统一、高效稳定、安全可靠的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和管理平台是高校数字校园建设的重要基础。
2. 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的优势及技术特点
2.1 平台优势
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可以为用户的认证带来极大的优势, 具体如下:
1) 可以实现账户信息的统一管理, 保证平台中账号信息的唯一性。
2) 提供便捷的账户认证方式, 用户只要在统一身份认证的门户里做一次认证, 其认证信息就可以被各个应用子系统所识别, 一次认证, 直接登录各应用系统[2]。
3) 应用子系统具有良好可扩展性, 只要符合统一身份认证的接口标准, 使用不同技术实现的应用系统都可以接进来, 避免了不必要的二次开发。
2.2 目前主流的认证技术
(1) 用户口令认证
当用户登录应用系统的时候, 输入用户名密码, 应用系统不直接进行身份认证, 而是将登录信息采用加密方式或明文方式送到统一身份认证中心去进行认证, 如果认证通过, 统一身份认证服务会发给应用系统一个认证通过的信息, 用户得以进行随后的访问操作, 否则将拒绝用户登录或者提示重新输入账户和密码。
(2) 基于统一身份认证交互模式[3]
用户通过登录统一身份认证服务的入口进行认证, 认证中心通过认证后生成一个认证令牌, 然后发往用户具有权限的应用系统。当用户在统一身份认证的用户界面里点击某个应用系统链接时, 如果具有该系统的令牌, 则将直接登录该应用系统, 否则将提示无权限进入该系统。当进入应用系统后, 还可以根据令牌中的权限信息来限定用户可以对哪些数据进行操作。
(3) 基于Web Service的认证交互模式
基于Web Service的身份认证是一种异地认证的方式。当应用系统得到输入的用户名密码后, 将信息发送到Web Service服务器, 进行认证的Web Service会对用户信息进行验证, 然后将认证信息返回给Web Service的调用客户端。这种模式需要集成到统一身份认证的应用程序都放弃自己的认证功能, 而将认证服务都移交给某个Web Service服务器。该方法部署简便, 而且能够交互更多的身份认证信息, 但安全性不高。
3. 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3.1 基于ICE技术的认证
本文采用的是基于ICE (Internet Communication Engine) 的认证接口技术。它最初是为了取代原有的CORBA技术而出现的[4]。ICE既具备CORBA技术的强大功能, 又在一定程度上屏蔽了CORBA的复杂性, 而且提供了一种用于对象接口与其实现相分离的基础性抽象机制Slice (Specification Language for Ice) 。这种机制使客户与服务器之间建立合约, 描述应用所使用的各种类型及对象接口。而描述与具体的实现语言完全无关, 所以客户端的编写语言和服务器端的编写语言可以是不一致的, 目前已支持J2EE、PHP、ASP.NET等技术, 可以运行在不同的服务器平台下, 并且可以使用多种网络技术进行通信。
目前ICE的最新版本为ICE3.4.1, 是2010年6月份发布的, 支持Windows、LINUX、AIX、HP-UX、Solaris等操作系统, 而Slice已支持到C++、JAVA、C#、Python、Ruby、PHP的语言映射。
3.2 基于LDAP的账户信息存储
LDAP即轻量级目录访问协议 (Lightweight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 ) 。目录服务其实是一种特殊储存结构的数据库。一般的数据库都是二维表的形式存储数据, 而LDAP则是以树形的结构来存储数据, 并专门针对读取、浏览和搜索操作进行了特定的优化, 非常适合作为用户信息的储存结构。其次, 当用户的身份被认证后, 它可以控制用户对网络资源、应用系统的访问, 适合用于对用户权限的控制。如果各应用系统都遵守LDAP协议, 则可将校园网中所有的用户数据及权限信息都储存于一个LDAP服务器, 集成到统一身份认证的应用程序通过网络访问同一个LDAP服务器, 可以做到对用户数据的统一维护。
本文采用的遵循LDAP协议的开源产品OpenLDAP。它主要包括下述4个部分: (1) slapd-独立LDAP守护服务; (2) slurpd-独立的LDAP更新复制守护服务; (3) 实现LDAP协议的库; (4) 工具软件和示例客户端。该产品的主要特点是安全性高, 稳定性强, 存取速度快, 非常适合作为统一身份认证信息的存储服务器。
3.3 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的系统结构
本文设计的统一身份认证平台主要有三层结构组成, 它们是:
(1) 应用层。应用系统通过实现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的服务接口进行交互, 从而获取平台提供的身份认证服务。服务接口只是一种标准, 与应用系统的具体实现技术无关, 可以是当前的任何主流web技术, 如J2EE、.Net、PHP等。
(2) 访问控制层。用户选择一个证书之后, 服务器会从证书中摘取相关信息, 核对证书是否是本系统颁发的, 之后继续进行身份认证和权限控制。关键代码如下:
(3) 持久层。持久层为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提供数据存储服务, 主要以开源软件OpenLDAP作为基础软件, 包括所有用户身份数据的目录服务, 和存储认证系统日志和系统配置数据的数据库。外部数据源通过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的新增账户同步功能, 将外部应用系统的账户信息与认证系统的用户数据以ID为映射进行集成, , 为实现统一身份认证、单点登录和授权管理提供数据基础。
系统结构图如图1:
4. 结束语
本文从实际情况出发设计了一个基于ICE技术的实现统一身份认证的建设方案。该方案中各应用子系统之间耦合度低, 一个应用子系统的修改不会影响其他的应用系统, 主要实现了单点登录、账户管理、用户权限管理等功能。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的建立为学校广大教职工带来更便捷、更高效的Web应用方式, 达到了一次输入, 多系统认证的效果。随着我院数字化校园的建设的深入, 对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如利用集中访问控制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 从应用权限分配向更细致的数据权限分配转变等。本文主要进行了基本的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的设计, 还有许多工作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王正坤, 蒋涛涛.试论数字化校园统一身份认证功能的实现[J].农业网络信息, 2009 (10) :90-92.
[2]杨兆赞.Lotus Domino和WebSphere平台上单点登录技术的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辅助工程, 2004 (1) :69-72.
[3]马荣飞.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2009 (2) :145-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