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身份(共5篇)
主体身份 篇1
译者在翻译工作中是很重要的, 然而传统的翻译观中, 译者的身份地位却是很低的, 译者的主体性得不到彰显。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 翻译研究许多新的理论和流派的出现, 译者的身份得到重新审视, 译者的身份也因此得到改变, 译者的主体性也得到彰显。操纵论、目的论、本雅明的思想、创造性叛逆等众多翻译研究的理论的出现都使译者的身份有所改变, 译者的主体性也得到彰显。
一、传统翻译观
在传统的翻译观中, 译者常被看成是原作的仆人、媒婆, 甚至只是隐形人, 译者很难受到重视, 译作的地位低于原作的地位。如果译文译得好, 那是因为原作写得好, 但是如果译得不好, 那就是译者的问题, 译者并不能发挥主体性。译者甚至是隐形的, 人们在读译文的时候, 感觉文章是流畅的, 这种流畅的翻译使人无法察觉到这是翻译的文章, 译者也随之成为了隐形人。
在一些翻译家的观点中, 译者有不同的形象, 译者像仆人一样, 甚至只是原文作者的奴隶。在巴特看来, 原作者和译者的关系就像是主人和仆人的关系一样。原作者就是主人, 对自己写的作品可以进行任何的修改, 可以搜集各种各样的素材放进自己的文章中, 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思路对原作进行随意的添加或减少, 对原作有绝对的修改和创作的权利, 但是译者不行, 译者是原作和原作者的仆人, 他们必须要完全服从于原作, 服从于原作者。在德莱顿的观点中, 译者只是奴隶, 译者就像是奴隶一样在主人的庄园里劳动, 但是最终收获的成果全部归属于主人。原文的作者能够对文章进行随意的更改、调整, 使原文变得更好, 但是译者不行, 他们必须受到原作思想的制约。
从上面的这些传统的观点可以看出, 译者地位是很低的, 译者要完全服从于原作者, 不能对文章进行改写, 也不能对文章按照自己的目的进行创作, 译者只能在笼罩在原作者的光环下。译作的地位只是从属于原作的, 更谈不上译作是原作生命的延续, 或者译作是原作的来世。
但是现在翻译研究出现了文化转向, 多元系统论、解构主义、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也纷纷出现, 翻译理论研究领域变得更加丰富, 翻译领域的研究也有可能与文学、语言学、人种学、人类学、社会科学等学科有更多的合作。译者的身份也随之开始转变, 译者的主体性得到彰显。
二、译者主体性的涵义
关于译者主体性的涵义, 查明建进行了界定, 即“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 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的主观能动性, 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 (查明建, 田雨, 2003)
译者的主体性与翻译的主体性有所联系, 关于翻译主体性, 许钧认为“‘翻译的主体性’应该是指翻译的主体及其体现在译作中的艺术人格自觉, 其核心是翻译主体的审美要求和审美创造力。” (许钧, 2003)
译者主体性在勒菲弗尔的操纵论、德国功能派弗米尔的目的论、本雅明的翻译理论、埃斯卡皮的创造性叛逆中有比较明显的体现, 译作的地位也有改变, 成为了原作的来世、原作的第二次生命, 译者的身份也随之发生了转变。
三、操纵论中体现的译者主体性
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 文化翻译学派对翻译有了更进一步的研究, 把翻译与文化联系起来, 这也使对原文的改写和操纵进入了人们的视野。翻译研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待翻译, 译者由于意识形态和诗学形态的制约, 会将原文进行改写。勒菲弗尔也在他的著作中列举了大量对原文进行改写的例子。译者从以前仆人的身份进行了转变, 变成了“操纵者”。译者的主体性也有所体现。
“勒菲弗尔把翻译看成是折射而不是反射, 与以前把翻译看成是对原作的一面镜子相比, 提供了一个更加复杂的模板。” (Bassnett, 2010) 勒菲弗尔认为“改写包括翻译、编史、编撰选集、批评、编辑。很明显其它的改写形式有对电视、电影的改编等, 但是也有专业领域外的改写。翻译是最明显也是最易接受的改写形式, 也是最具有影响力的, 因为能够让作者和作品超越文化的界限。” (Lefevere, 2010)
勒菲弗尔认为, “翻译当然就是对原文的改写。不管意图是什么, 所有的改写就都反映了一定的意识形态和诗学形态, 操纵着文学在特定的社会以特定的方式发生作用。改写就是操纵, 为权力服务, 从积极的方面看, 就是可以帮助文学与社会的进化。改写能够引入一些新的概念, 新的体裁, 新的方法。翻译的历史就是文学创新的历史, 翻译的历史就是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权力塑造的历史。但是改写也抑制创新, 在各种各样操纵存在的时代里, 对文学的操纵, 例如翻译, 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我们生活的世界。” (Bassnett, Susan& Andre Lefevere, 2010)
翻译的文化转向让人们不仅仅只是从语言转换的角度来看翻译, 而是更多地把文章放在文化的背景中看。翻译决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 而是一个复杂的行为。
意识形态和诗学形态主要是影响翻译的因素。勒菲弗尔将意识形态和诗学形态考虑到翻译中, 翻译还与其它很多学科有关联。译者的译文与周围的环境与文化有一定的关系, 译者在翻译文章的时候应该考虑到文化背景因素。
除了意识形态和诗学形态以外, 赞助人对翻译也有影响, 专业人士会比较关注诗学形态, 掌握权力和资金的赞助人则会对意识形态比较关注。这样一来, 赞助人对译者的翻译进行了限制, 译者需要考虑到翻译时的意识形态和诗学形态, 从而对原文会进行修改。
勒菲弗尔还强调了改写及译者的创造性, 在历史和文化的领域中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改写包括对文学作品的翻译、改写、编撰选集、批评、编辑等。译者对原文进行改写, 对原文增加或减少内容, 对原文进行一些编辑和编撰, 以适应主流的意识形态和诗学形态。
由于主流的意识形态和诗学形态, 原作中与主流意识形态和诗学形态有不一样的地方, 通常会被改写, 重新编撰, 编辑等, 或者对原文进行增减, 以此来使译文符合意识形态和诗学形态。主流意识形态也会有所改变, 所以会出现译本变迁的情况, 各国的翻译不一致, 出现不同译本, 文学作品不受新的时代接受, 或者很多作品再经过好多年以后才被发现的情况。意识形态会发生改变, 但是诗学形态相比下来就相对比较稳定, 不易改变, 但也因为诗学形态的不同和意识形态的不同, 很多作品的翻译会采用归化的手法, 也可能不被接受。所以翻译的原文选材也受到限制。几种改写方法, 以及翻译就是改写这个概念, 对翻译和改写都起了一定作用, 也使译者在翻译文章时对文章进行了改写, 以适合意识形态和诗学形态, 并对意识形态和诗学形态进行反映。
翻译研究的操纵论使译者成为了翻译过程中的“操纵者”。翻译的改写概念也受到了一定的关注, 翻译也不再只是语言间的转换, 而是从更深的领域中来考虑, 文化层面、现实的背景都成为了翻译中需要注意的因素, 勒菲弗尔提到的意识形态和诗学形态限制着译者和译文, 以及原作者和原文的许多方面, 也随之出现了一些为了适应主流意识形态和诗学形态的改写现象。这样的改写也使作品得到更多的接受和认可。译者成为了“操纵者”, 对原文进行了一定适应意识形态和诗学形态的改写, 译者的主体性也有所彰显。
四、目的论中体现的译者主体性
目的论中对译者的主体性也有所体现。弗米尔认为翻译是有目的的, 是一种目的性行为。弗米尔认为翻译不是一对一的语言转换活动, 译者根据目的要求选择翻译的策略和方法。弗米尔认为目的是决定翻译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
翻译目的论的定义是在目的语背景下, 为目的语的目的, 和目的语环境读者, 生产一个文本。“目的论将翻译的焦点又对原语文本的再现转移到更富挑战性的译语文本的创作, 提升了译者这一翻译主体的主动参与性, 树立了译文和译者的‘中心’地位。使原文的语言和文体特点不再被视为翻译的唯一标准。” (李波, 张晶, 2010)
目的论中, 翻译标准、译者的地位、原文和译作的地位都有所改变。目的论的翻译标准比较多元化, “对等只是适合翻译目的的一种形式” (李波, 张晶, 2010) 。目的论中, 译者的身份角色多样, 是翻译的参与者、实施者、接受者、诠释者、创作者。译者可以根据自己要达到的目的对原文进行一定的删改。这样的删改也使译者成为了译作的创造者, 译者的角色也进行了一定的转变, 译者的主体性也得到了彰显。译者与原作者的角色也可以看成是平等合作的, 译者的身份得到了改变。目的论中, 译者根据自己的目的对原文进行了一定的编辑、再创造, 译者参与到创作中, 这也体现了译者的主体性, 译者发挥的作用和功能也有所显现。在目的论中, 译作和译者成为了中心, 处在了中心地位。
译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目的对原文进行再创造, 对文章进行增减, 以实现其目的。译者和译作也不再处于从属地位, 译者对译作的创作起了作用, 译者也发挥了其主体性, 从原作的束缚中得以释放甚至是解放以实现其预期达到的目的。
五、本雅明思想中体现的译者主体性
随着翻译研究的深入, 本雅明的翻译思想显得也越来越重要。本雅明的思想与哲学有着一定的联系, 他的翻译思想中有强调译者主体性的内容。本雅明曾写过《译者的任务》, 这篇文章中就描写了译者的任务, 即“译者的任务就是在自己的语言中把纯语言从另一种语言的魔咒中释放出来, 是通过自己的再创造把囚禁在作品中的语言解放出来。为了纯语言的缘故, 译者打破了他自己语言中的中的种种腐朽的障碍。” (本雅明, 2000)
在本雅明看来, 译作永远晚于原作, 译作让原作的生命得以延续, 使译作具有新的生命。译作也被看成是原作的来世。译作使语言得到不断更新, 使语言得以成长。译作不会使原作黯然失色, 反而会使原作得到加强, 突显出纯语言。译作作为原作的来世也使原文得以继续存活下去。本雅明认为译作并不是为了读者理解文章的意思而存在。本雅明也将原作比作生命之花, 由于译作而使这朵花盛放, 也使原作得以保持年轻。本雅明认为译作并不是为了向原作看齐, 它有所改变和更新。翻译不仅不会遮住原作的光芒, 而且还会使原作得到加强, 生命得以继续。
本雅明在《译者的任务》中用了很多种比喻, 例如果实和果皮, 语言密林, 瓶子和碎片, 圆和切线。花瓶的碎片可以重新拼接, 用胶水把它重新黏合成为一个更大的瓶子, 翻译也可以看成碎片形成更完整、更完善的语言。译作和原作的关系就像圆和切线的关系一样:“一个圆的切线只在一点上同圆轻轻接触, 由此便按照其既定方向向前无限延伸。同样, 译作只是在意味这个无限小的点上轻轻触及原作, 随即便在语言之流的自由王国中, 按照忠实性的法则开始自己的行程。” (本雅明, 2000) 所以译作和原作没有多少关系, 只是在一个点上轻轻触碰而已。
在本雅明的观点中, 译作和原作的关系, 不再是以前的译作服从于原作的关系, 译作是原作的新的生命, 使原作的生命得以延续, 译作的身份和地位有所改变, 而译者则成为了使原作生命延续的人。
六、创造性叛逆与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埃斯卡皮在他的作品中, 提出了“创造性叛逆”这个概念, 这个概念对译者角色, 翻译研究有了进一步的贡献。在他看来译者的身份角色就像是创造性叛逆者一样, 译者成为了叛逆者, 有着自己的创造性, 能够发挥一定的主观能动性。在埃斯卡皮的《文学社会学》一书中, 他对创造性叛逆 (即创造性背叛) 进行了这样的解释:“这是一种创造性的背叛。如果大家愿意接受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背叛这一说法的话, 那末, 翻译这个带刺激性的问题也许能获得解决。说翻译是背叛, 那是因为它把作品置于一个完全没有预料到的参考体系 (指语言) 里;说翻译是创造性的, 那是因为它赋予作品一副崭新的面貌, 使之能与更广泛的读者进行一次崭新的文字交流, 还因为它不仅延长了作品的生命, 而且又赋予它第二次生命。” (埃斯卡皮, 1987) 在这一段文字中, 可以看出埃斯卡皮和本雅明的观点是有一定相似处的, 他也认为译作是对原作生命的延续, 使原作又获得了新的生命。埃斯卡皮还认为“翻译和背叛并不是空洞的形式, 而是对某种必不可少的现实的证明。凡翻译就是背叛, 不过, 当这种背叛能够使能指表明一些意思, 即使原初的所指已变得毫无意义时, 它就有可能是创造性的。” (埃斯卡皮, 1987)
在中国, 谢天振先生对创造性叛逆这一个概念有了一定的研究, 并在他的著作《译介学》中对“创造性叛逆”进行了一定的描述, 对创造性叛逆的观点进行了一定的发展。译者需要运用许多语言方式, 使读者对译文产生与读原作时一样的感受和艺术效果, 这样看来, 原作和译作就像是同样的艺术品。谢天振先生认为文学翻译不是简单的语言文字的转换, 而是更深层次, 更高要求的改写或创造过程, 文学翻译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译者在翻译时候的情况, 不仅要受到原文的限制, 还要使译文变得优美。
文学翻译具有创造性, “它使一件作品在一个新的语言、民族、社会、历史环境里获得了新的生命。但是, 与原作的创造性性质相比, 翻译的创造性性质还是有所不同, 它属于二度创造, 即再创造。” (谢天振, 1999) 其实译者的担任的角色, 也不仅是读者了, 还担任了创作者的角色, 译者的身份角色也随之有所改变。但是也要注意到的是, 译作的创作则来源于原作和原作者所描写出的现实。译者需要体会和把握好原作的人物的感情、思想等, 需要把这一切都表现出来, 这其实就是一种再创造。在很多时候, 译作可以经过再创造, 高于原作, 甚至比原作写得更好。
埃斯卡皮认为翻译的创造性使原文有了新的面貌, 与读者进行了新的交流, 使原作的生命得到了延续, 获得了第二次生命。谢天振先生认为译者的创造性叛逆表现为两种类型:有意识型和无意识型。具体表现可分为四种:个性化翻译、误译与漏译、节译与编译、转译与改编。值得注意的是, 文学翻译中的改编不仅仅是文学样式和体裁的改变, 还有语言、文字转换改编的叛逆。创造性叛逆的观点赋予了译者更多的译者主体性, 译者的身份和地位也随之发生了转变, 译者从仆人也成为了“创造性叛逆者”, 译者具有了更多的主观能动性, 使译者能够对译文进行再创造, 而且译者也对原作生命的延续作了贡献, 使原作有了第二次生命, 有的译作甚至比原作更好。
七、结语
本文在上面讨论了译者主体性的体现和译者身份的变化。传统翻译观中, 译者的地位以及译文的地位都是很低的, 都是从属于原作者和原作的, 译文就只是原作的复制品。在传统翻译观中, 译者只是仆人、隐形人甚至是奴隶, 原作者和译者的关系就是主仆关系。
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 各种翻译研究的学派、各种理论纷纷出现, 为翻译研究都作出了贡献。翻译也不再只是语言间的转换, 翻译是一种复杂的活动。翻译研究的学者也开始对译者的身份和角色开始了重新定位, 译者也拥有了自己的主体性, 从原作的束缚中得到解放。译者的主体性也开始得到发挥和彰显, 译者的身份发生了变化。勒菲弗尔的操纵论认为翻译就是改写, 译者也成为了“操纵者”, 对文章进行一定的修改, 使之符合意识形态和诗学形态的要求。目的论认为翻译是有目的的, 译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目的而选择翻译的策略和方法, 目的论中译者具有了多重身份。本雅明认为译作是原作的来世, 使原作获得了新的生命, 译作和原作只是切线的关系, 与原作的关系不大, 从本雅明的观点中可以看出, 译者成为了“使原作生命延续的人”。埃斯卡皮也认为翻译就是叛逆, 翻译延长了作品的生命, 赋予了它第二次生命, 译者成为了“创造性叛逆者”。译者主体性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译者的身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摘要:本文旨在简要地分析译者的主体性和译者身份的变化。在传统翻译观中, 译者被看成是原作的仆人、隐形人甚至是奴隶, 原作和译作的关系就像是主仆关系。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 以及翻译研究在许多领域中取得新进展, 译者的身份发生了变化, 译者的主体性也得到了彰显。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译者身份,文化转向,当代翻译理论
主体身份 篇2
身份确认问题的法律意见
一、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后应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范围内的活动,不得再开展新的经营活动,但其诉讼主体资格仍然存在。
依据《公司法》第184条规定,公司因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而解散的,应当在解散事由出现之日起十五日内成立清算组,开始清算。有限责任公司的清算组由股东组成,股份有限公司的清算组由董事或者股东大会确定的人员组成。逾期不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的,债权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有关人员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人民法院应当受理该申请,并及时组织清算组进行清算。第185条规定,清算组在清算期间行使下列职权;
(三)处理与清算有关的公司未了结的业务;
(四)代表公司参与民事诉讼活动;
(五)清理债权、债务。《民法通则》第40条规定,法人终止,应当依法进行清算,停止清算范围外的活动。最高人民法院《于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被吊销后,其民事诉讼地位如何确定的复函》规定,企业法人被吊销营业执照后至被注销登记前,该企业法人仍应视为存续,可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活动。根据以上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后其主体资格并不立即消灭,其仍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但是公司丧失民事行为能力,其经营活动等行为不得再进行,而只能由清算组进行清算范围内的活动和处理公司未了结的业务。此外,虽然被吊销营业执照后的公司不得再开展新的营业活动,但其对外新签订的合同不应一律认定为无效,应根据合同的目的、对方是否过错、是否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等综合判断。
二、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其法定代表人身份仍然存在。
主体身份 篇3
反抗男权文化的压迫和寻找女性主体建构一直是西方女性主义思潮的两大主题。对于女性主义而言, 前者是前提、表面、实践性的。后者则是核心、深层、目的性的 (单晓曦, 2010:22) 。18世纪启蒙时代的自由主义女性主义开辟了从人的精神或心理层面寻找女性主体的理论视角, 尔后的文化女性主义采用自由女性主义的“精神心理”视角和人类历史文化相结合探寻女性主体建构之路, 精神分析女性主义将精神分析与历史文化视角结合探讨女性主体问题, “符号文本”则成为马克思女性主义、解构主义女性主义寻找女性主体性的思想倾向。
在如何建构女性主体身份的问题上, 女性主体性的建构派提出从经验主体、思维主体到言说主体作为思考问题的具体途径。在重新建构的道路上, 女性会经历主体的缺失、觉醒、深化和升华的过程。
20世纪以来, 美国黑人女性、美国华裔女性、边缘女性, 因其独特身份, 伴随着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女权运动的发展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并见之于文学作品中。
《岁月之梯》反映了安妮·泰勒对家庭主妇这一社会群体的同情和思考。小说揭示了“绝望主妇”Delia, 从自我迷失, 到出逃家庭, 通过自我发现, 最后实现其女性主体身份建构的过程。
2 迷失的Delia
出逃前的Delia是一位自卑、孤独、被忽视、不成熟的女人, 家庭就是她生活的全部。一方面, 她内心渴望浪漫、戏剧化的生活, 比如对于在超市假扮Adrian女友一事, 在她看来更像是一次冒险, 是多年来最有意思的事情。另一方面, 自卑的个性又无时无刻不压抑着她眼中的这些浪漫情调。本来好心帮了Arain的忙, 她却卑贱地认为Arain本该找个更漂亮的女人假扮女友, 而非她这样一位矮胖、卑微、矮小的家庭主妇。
Delia容貌特征在其家人眼中是模糊的, 在Delia出走后的寻人启示中, 对她的描述如下:浅黄或是浅棕色头发, 眼睛可能是蓝色、灰色, 或者绿色。真是既荒唐又可悲, 似乎从来没有人真正留意过她的样子, 一个游弋于家庭之外的隐形人。
一个没有交际圈的女人。面对Adrain的偷情提议, 却因为没有女性朋友找不到夜不归宿的借口, Delia分身乏术。因为自从嫁给Sam的那天起, 她就把所有人抛在了脑后, 包括她所有的高中同学。
她有的只是一个冷漠、粗心的丈夫, 三个让她伤心、不知所措的青春期孩子, 两个年龄、阅历各异的姐妹, 一个令她敬畏自卑的婆婆。她唯一的精神伴侣就是家中的那只猫, 唯一的爱好是沉浸于小说世界。
3 Delia迷失之因
因为母亲的早逝, 父亲给予年幼的Delia的爱多了一层保护性。作为父亲的宝贝, 爸爸的小女儿, 父亲打理好了她的一切。在父亲的安排下, 她没有选择上大学, 而是成为父亲门诊助手, 父亲安排好了她的婚姻和未来。对于父亲, Delia也表现出不同于其他姊妹强烈的依赖感, 父亲的过世令她久久不能释怀, 她闲置着父亲的房间, 为的只是留住父亲的烟草味。
比她大15岁的丈夫, 婚后继续扮演着“父亲”似的角色。在Sam眼中妻子更像是只需要听从家长指挥的孩子。妻子的建议、抱怨、示爱, 他的回应总是轻视和回避。丈夫对妻子的爱因其年长和沉稳的性格显得平淡, 亲情多于激情。
这种以“爱”之名的男性家庭成员, 对Delia的人生影响巨大。父亲无微不至的爱制约着Delia的成长, 使她在人生道路上习惯了被保护、被安排的生活方式, 造成了她依赖、顺从的性格。丈夫不善言表的爱, 让不成熟、渴望浪漫的Delia又无时无刻不生活在毫不浪漫的现实世界中, 造成了她心理上的落差。因此, 她常常感到被忽视。父亲、丈夫这种保护性的“爱”剥夺了她选择生活的权利, 阻碍了Delia独立人格的形成, 让她在生活中难以成熟和坚强。
Delia也是一位缺少母爱的人。她内心虽保留着对母亲的记忆, 但她常常又以“我什么也不记得, 我完全没有关于她的任何回忆。”为借口对母亲的渴望选择性失忆。她对婆婆曾抱有弥补母爱缺失的幻想。Sam和她订婚时, 她庆幸总算有了一位母亲, 可是, 信奉实用主义、独立的婆婆让Delia倍感压力。婆婆的生活方式, 总令Delia不知道如何扮演女儿的角色, 每当Eleanor在场, Delia感觉不自在, 她觉得自己是如此愚蠢、浪费、邋遢。
Delia在成长的道路上, 缺少一位阅历丰富的成年女性能在其人生转折处给予她建议和帮助。她渴望母爱, 又求之不得。她不知道如何化解家庭和自我内心的冲突, 这份无人能解的焦虑, 让她习惯用逃避的方式解决问题。
对于Delia而言, 她与姊妹的交流是断层的。大姐Linda出嫁后, 只有在每年的家庭旅行中才难得地出现在Delia身边。二姐Eliza虽在Delia身边, 但单身的Eliza永远都弄不清楚Delia内心的孤独和烦恼。Delia与子女的交流也是失败的, 她害怕孩子青春期的到来, 因为她曾经可爱贴心的孩子们会因为荷尔蒙的突增变成笨拙、无教养、自大的生物。
孤独的Delia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姐妹关系, 如何面对自己青春期的孩子们。Delia算不上一位能独当一面的、独立的女性, 她周围的的人总让她感到窒息, 父亲、丈夫、姊妹、孩子, 像四面隐形的墙, 将她牢牢地困在压抑的真空里。
4 Delia主体身份的建构
Delia对自己容貌的关注始于与Arian的邂逅。那之后, 她的耳边总是回荡着Arain对她的赞美之词。没人的时候, 她会长时间的在镜子前端详自己的脸。她会花上半个小时伫立在门廊口望着街角, 渴望Arain的出现。每当电话铃声响起, 她总是像初恋中的少女抢着接电话。Delia这一系列反常行为都预示着她内心激情的复苏。
梅洛庞蒂曾说:“身体是知觉的载体, 个体的人只有在自己的身体中才能发现自己的意识, 经验及身份, 没有身体, 人的主体将处于无所依附的状态, 个人乃至人类的经验, 生活, 知识和意义都不复存在。”Delia卑微、迷茫的生活状态和连自己家人都记不清她容貌特征的寻人启事就是对这句话的诠释。女性身体意识的缺失, 让Delia毫无存在感, 她不知道生活的意义, 对于她, 日子只是简单的重复, 她像是一个小矮人, 游走在家庭的边缘。
Adrain的赞美、镜中的审视、精神的出轨, 促成了Delia对自己身体的重新发现。那像长着雀斑的小花似的脸, 是Delia这么多年来对自己容貌特征的重新定位, 她的面容在Adrain的引导下, 获得了独立的色彩。Delia认识到自己存在的意义, 首先在于身体的存在。
再次与Arain相遇的Delia, 迫不及待地坠入了一场精神出轨, 她总是创造机会和Arain幽会。他们开始只是象征性地亲吻脸颊, 但渐渐地, 他们身体上的接触也变得越来越频繁, 几乎到了肉体关系的层面。
此时此刻Delia对自己身体上的重新认识不再只停留于容貌了, 她甚至开始积极主动地利用身体开始了性意识的重构。Arain的出现, 让Delia意识到自己的女性魅力, 通过容貌的重新认识、性意识的觉醒, 她完成了对自己身体的重新发掘。
真正的女性主体的存在, 除了身体, 必然还包括精神层面的共生, 二者缺一不可, 否则, 女性的人生是残缺的。对于一个追求精神世界独立的现代女性而言, 只有具备了独立的谋生能力, 独立精神世界的建立才有可能。
出逃后的Delia很快在Bay Borough找到了第一份真正意义的工作—Mr.Pomfret的办公室秘书。这份薪水不高的工作, 却给了她对于新身份Miss Grinstead的自豪感。
每天晚餐后从咖啡店出来, 她感觉自己被一种轻盈透明的空气萦绕着, 她轻盈的步伐, 向所有人宣誓这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女人。回到住处时, 她的内心独白是这样的:这个孤独的秘书在她孤独的晚餐后回到她孤独的房间, 这不是抱怨, 而是一种炫耀, 发自内心的喜悦。当Delia获得人生第一份工资的时候, 在回家的路上, 她高昂着头, 步伐坚定, 她像是电影中的女主角, 她的观众就是丈夫Sam。
波伏娃说“经济独立是女性获得主体地位的首要基础, 因为一旦她不再是一个寄生者, 以她的依附性为基础的制度就会崩溃:她和这个世界之间就不需要男性充当中介……当她成为生产性的, 主动的人时, 她会重新获得超越性;她会通过设计具体地肯定她的主体地位。”
因为这份工作, Delia从曾经必须依附于丈夫的生活状态的一下子解放出来。她为自己的独立经济状态感到骄傲。她轻盈的步伐告诉所有人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女人, 她最想让丈夫Sam看到, 她可以成为自己生活的主角。文中伴随Delia工作而来的独立的房间、薪酬、假期、电视机、衣橱、工作的成就感、尊严感, 这些孤立的意象象征着Delia对自己独立经济能力的一点点重拾, 这也是Delia最终实现精神世界的建构前提。
那么, 一个真正属于Delia的精神世界是怎样的呢?
在Bay Borough最初的新生活让Delia内心五味杂陈, 对自己的新身份、新工作充满喜悦的同时, 她又表现出脆弱的一面。每当夜幕降临, 躺在空荡荡的房间, 她总是想着:“上帝, 我该怎样才能真正解脱”。对于丈夫和孩子的心情她是矛盾的, 她总是忍不住去想象孩子和丈夫们没有她的生活状态, 但每每想到孩子和丈夫的绝情, 又令她心寒、绝望。
这种绝望之情使Delia彻彻底底了却了对家庭和孩子的依赖。心理上的“断奶期”, 使她逐渐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 她经历了从开始的伤心难过, 到逐渐独立坚强, 到最后享受这种独立状态的转变。第二年7月的海滨城市, 她做了一次独立的假日旅行。她容光焕发, 觉得这一切是如此自然、轻松。从最初Delia常常寂寞而泪, 到后来的为独立自由而乐。Delia摆脱了对家庭、男人的依附感, 形成了独立、坚强的个性品质。
声音是身份和权利的代称, 福柯曾说过话语与权力相联系, 无话语就无权利。因此, 要想成为有尊严的个体, 并重建女性主体, 话语权的重新掌握在女性主体建构的道路上极为重要。
出走前的Delia因为父亲、丈夫的原因, 是一个很少表达心声的女性。这种状态同样出现在逃离后的第一份工作中, 对于老板Mr.Pomfret的盛气凌人, 大男子主义作风, 她总是惟命是从。
但随着Delia经济能力的建构和独立人格的逐渐回归, 她越来越厌恶这种被抑制的无声状态。一次, Delia因无意在Mr.Pomfret和客户的会议中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事后遭到老板严厉的指责, 尽管Delia自认活该, 她内心燃烧起一团无名之火。她疯狂地敲打打字机来发泄心中的不满。
这种反常的工作状态, 表面上是Delia在肢体上对这位大男子主义作风老板的抗议, 实质上折射出Delia争夺话语权的心理表征。辞职时, 得知在Mr.Pomfret眼中Delia的工作只是一台廉价的人肉打字机时。她背起背包, 摔门, 扭头就走, 表明Delia对自己话语权的抗议, 一连串动作简单却有力。
Delia的第二份工作中我们已经明显感到她不再是一个失声的女人, 她与Mr.Miller是一种平等的关系, 她有自己的主见、声音和想法。随之而来的是话语权带给她在工作上的尊严感和主动性。小说最后Delia因Susie的婚礼再次回到家中, 所有人因为新娘Susie的落逃而焦头烂额并希望Delia能对Susie加以劝阻, 但令人意外的是, Delia却非常支持女儿的决定, 她从容熟练地联系房产中介, 帮助女儿取消房租契约。她似乎成了唯一一个能挽救场面的人, 话语权的重新回归, 让Delia的面貌焕然一新, 她是女儿的依靠, 全家人的依托。
初到Bay Borough的Delia总是回避与外界的交流。她留意着Belle是否在家, 如果在, 她必定会尽可能地保持安静, 即使这本该是她自己的空间;她宁可躺在床上看书, 却不向Belle要一张便于阅读的椅子, 因为那样的话, 意味着一场谈话。
这些古怪、敏感的行为正是Delia人际交往障碍的表现。曾经狭小的生活空间让她不知道如何与人交往。伴随着Delia独立经济能力的回归和话语权意识的觉醒, Delia开始主动地打开心扉, 积极构建自己的人际网络。
在出租屋她结识了Belle, 老年福利院结识的Nat和Binky, Delia成为了二人婚姻的见证人, 她是Binky婚姻苦恼的倾诉对象, 她是Nat真挚的忘年交, 她是Noah的母亲Ellie, 一个同样出逃家庭的女人的精神知音。Delia如此受欢迎, 似乎大半个小镇上的人都认识她。
这个外向、有人缘的Delia与曾经那个孤单、不善交际的自己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对于这一切, 似乎连她自己也感到惊奇。人际交往能力的回归, 让Delia情感世界愈加丰富, 她的内心不再是以家庭为中心的一元世界。这些朋友让Delia收获友情的同时, 发生在这些人身上的关于家庭、孩子、姐妹之间的情感问题, 让Delia也开始认识到世间情感的美妙并促使她重新审视自己对家庭、孩子的感情。
于是小说的最后又回到最初那个困扰Delia的问题, “到底谁是自己的真爱?”Delia的答案在故事的开头是模糊的。她曾以为是高中男友Will Britt, 因为Adrain勾起了她对初恋的回忆。Delia后来的精神出轨, 让她恍惚的以为Adrain才是自己的真爱。对于丈夫Sam, 她似乎真的没有多少感情可言。当得知丈夫在父亲的三个女儿中选择她的原因后, 她做出了Sam娶她并不是出于爱, 而是Sam觊觎父亲的事业和房子的结论, 这更让Delia心灰意冷、彻底绝望。在Delia出走的经历中, 她对Sam的误解也越来越深。
但在小说的最后, 当Sam向Delia敞开心扉, 倾诉衷肠时, Delia这才发现这个男人是如此细心, 他记得Delia受伤的脚, 他记得年轻时的Delia的天真浪漫, 他记得Susie小时候的趣事。她明白了自己这个不善言辞的丈夫原来如此深爱着她和孩子们。他的爱是如此深沉、真挚。她曾经以为, 对Adrain的好感源于他让Delia想起了高中时期的初恋男友。但她最终意识到, 那美好的感觉并不是初恋男友的, 而是她年轻时的丈夫, 一个真挚、朝气蓬勃, 第一次出现在家门口的Sam。
Delia找到了自己的情感归宿, 这是她对于自己主体身份认识的深华, 她不仅仅对自己的身体有了彻底的认识, 她发现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一个有着独立、坚强的人格, 能够在工作和生活中有自己的声音, 一大群知心真挚的朋友, 一个内心充满着真爱的女人。
5 结语
Delia的海边出逃, 是一段心灵成长之旅, 更是一段自我发现之旅。这段旅途中, 她从一位自卑、绝望、迷茫的家庭主妇蜕变成独立、坚强、自信的女性, 成功实现了对自己身体和精神世界的重新建构。安妮·泰勒在她的小说世界中思考现代家庭婚姻问题的同时, 积极鼓励女性追寻自我、实现自我, 也让我们读者相信真爱。
摘要:女性主体建构这一主题, 伴随着20世纪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女权运动的发展见之于文学作品中。本文以女性主义视角, 解读《岁月之梯》中女主人公Delia出逃家庭后, 在身体和精神世界完成自我发现, 最终实现女性主体身份建构的过程。
关键词:《岁月之梯》,Delia,主体性建构
参考文献
[1]Gene H.Bell-Villada.Ladder of Years[J].Commonweal, 1995:21.
[2]Jones, Paul Christian.A re-awakening:Anne Tyler's post feminist Edna Pontellier in Ladder of Years[J].Studies in Contemporary Fiction, 2003:271.
[3]Macpherson, Heidi Slettedahl.Comic Constructions:Fictions of Mothering in Anne Tyler's Ladder of Years[J].Contemporary literature criticism, 2001:130-140.
[4]Pirjo Ahokas.Maxine Hong Kingston's The Woman Warrior:Constructing a Female Chinese-American Subjectivity[J].Nordic Journal of Women's Studies, 1996 (4) :3-15.
[5]谷萍.谈《岁月之梯》的艺术特色[J].时代文学 (上) , 2010 (5) :144-145.
[6]何庆华.《觉醒》中“身体”的后现代主义解读[J].时代文学, 2011:147-149.
[7]单小曦.西方女性主体建构之路与学理反思[J].鲁东大学学报, 2010:22.
[8]文丰.安妮泰勒新作《岁月之梯》受到好评[J].译林, 1996 (2) :217.
主体身份 篇4
电子商务系统是一个以信息技术为平台的网络商品交易系统。因为继承了互联网的特性, 电子商务的交易是不谋面的交易。它不像传统的商品交易系统买卖双方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面对面进行交易, 而是通过计算机网络采用远程、异地方式进行商品交易。这样的交易模式, 交易主体都面临着不同的安全威胁, 身份认证又是电子商务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所以保障电子商务交易主体安全是电子商务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
一、电子商务交易主体安全
在电子商务系统交易过程中参加交易的主体主要有商户、顾客、银行、物流公司、身份认证机构。在进行的每一个交易步骤都需要在相关两个地处不同地区的交易主体之间, 通过计算机远程通讯的方式完成信息的交换与确认。同时为了保证每一个交易步骤、交易主体及交易内容都是真实、完整、有效的, 必须对交易主体的身份进行认证, 同时对交易中主体之间交换的数字单据进行验证。
在传统的商品交易过程中, 交易主体的身份证明可以是:公安机关颁发的个人身份证明—居民身份证, 工商管理局颁发的企业资格证明—营业执照。然而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交易过程, 传统的身份证、营业执照等身份、资质证明资料已无法确认交易主体的真实身份。因为所有与商品交易有关的单据都是数字单据, 在交易过程中无法确认交易主体的真实身份。为了实现对交易主体的身份进行有效确认, 将基于公钥理论的数字证书技术运用到电子商务中, 确认电子商务参与者真实身份, 保证交易安全。
二、数字证书原理
1. 数字证书的定义
数字证书也叫数字标识, 是一种应用广泛的信息安全技术, 一般由权威公正的第三方机构即CA认证中心签发, 主要用于网上安全交往的身份认证, 通俗地讲, 数字证书就是个人或单位在网络上的身份证。数字证书以密码学为基础, 采用公钥体制原理在Internet上建立安全有效的信任机制。
2. 数字证书工作原理
(1) 公钥密码体制。数字证书采用公钥密码体制, 即利用一对互相匹配的密钥进行加密、解密。公钥密码体制分为三个部分, 公钥、私钥、加密解密算法, 它的加密解密过程如下:
加密:通过加密算法和公钥对明文进行加密, 得到密文。加密过程需要用到公钥。
解密:通过解密算法和私钥对密文进行解密, 得到明文。解密过程需要用到解密算法和私钥。注意, 由公钥加密的内容, 只能由私钥进行解密, 也就是说, 由公钥加密的内容, 如果不知道私钥, 是无法解密的。
公钥密码体制的公钥和算法都是公开的, 私钥是保密的。大家都可以使用公钥进行加密, 但是只有私钥的持有者才能解密。在实际的使用中, 申请者会得到生成一对公钥和私钥, 把公钥发布出去给别人使用, 自己保留私钥。
(2) 数字证书原理。每个持有数字证书的用户自己有一把特定的仅为本人所知的私有密钥 (私钥) , 用它进行解密和签名;同时有一把公共密钥 (公钥) 并由本人公开, 为一组用户所共享, 用于加密和验证签名。通过数字的手段保证加密过程是一个不可逆过程, 即只有用私有密钥才能解密。
在公钥密码体制中, 其数学原理是将一个大数分解成两个质数的乘积, 加密和解密用的是两个不同的密钥。即使已知明文、密文和加密密钥 (公开密钥) , 想要推导出解密密钥 (私密密钥) , 在计算上是不可能的。按现在的计算机技术水平, 要破解目前采用的1024位密钥, 需要上千年的计算时间。公开密钥技术解决了密钥发布的管理问题, 商户可以公开其公开密钥, 而保留其私有密钥。电子商务交易主体可以用人人皆知的公开密钥对发送的信息进行加密, 安全地传送给商户, 然后由商户用自己的私有密钥进行解密。
(3) 数字证书的应用。 (1) 数据加密。数字证书技术利用一对互相匹配的密钥进行加密、解密。当你申请证书的时候, 会得到一把私钥和一把公钥。其中公钥可以发给他人使用, 而私钥你应该保管好、不能泄露给其他人, 否则别人将能用它以你的名义使用。
当你向朋友发送一份保密文件时, 需要使用对方的公钥对数据加密, 朋友收到文件后, 则使用自己的私钥解密, 如果对方没有私钥, 就不能解密文件, 从而保证数据的安全保密性。这种加密是不可逆的, 即使你已知明文、密文和公钥, 也无法推导出私钥。
(2) 数字签名。利用数字证书也可以对文件进行数字签名, 用户采用自己的私钥对信息加以处理, 即用你的私钥对数据进行加密处理。由于密钥仅为本人所有, 这样就产生了别人无法生成的文件, 也就形成了数字签名。由于私钥仅为你一个人拥有、别人是无法仿造的, 因此经过你签名的文件一定是你自己签名发送的。数据接收方则利用对方的公钥来解密收到的数字签名, 以确认签名的合法性。数字签名技术是在网络系统虚拟环境中确认身份的重要技术, 完全可以代替现实过程中的“亲笔签字”, 在技术和法律上有保证。在数字签名应用中, 发送者的公钥可以很方便地得到, 但他的私钥则需要严格保密。
(4) 数字证书的类型。 (1) 从证书的使用者来看, 数字证书可分为个人数字证书、机构数字证书和设备数字证书。a.个人数字证书:证书中包含个人身份信息和个人的公开密钥, 用于标识证书持有人的个人身份。b.机构数字证书:证书中包含企业信息和企业的公开密钥, 用于标识证书持有企业的身份。c.设备数字证书:证书中包含服务器信息和服务器的公开密钥, 用于标识证书持有服务器的身份。从证书的用途来看, 数字证书可分为签名证书和加密证书。 (2) 签名证书:主要用于对用户信息进行签名, 以保证信息的不可否认性。 (3) 加密证书:主要用于对用户传送的信息进行加密, 以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5) 数字证书的意义。数字证书是一种权威性的电子文档, 它提供了一种在互联网上验证身份的方式。数字证书在网络上类似于人在社会上持有的身份证等证件, 用来在网络上证明数字证书持有者的身份。数字证书持有者可能是现实社会中的自然人、法人, 也可能是网络设备。数字证书可以简单理解为“网络身份证”, 用来在网络上证明自己的身份。在数字证书认证的过程中, 证书认证中心 (CA) 作为权威的、公正的、可信赖的第三方, 其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由于Internet网电子商务系统技术使在网上购物的顾客能够极其方便轻松地获得商家和企业的信息, 但同时也增加了对某些敏感或有价值的数据被滥用的风险。为了保证互联网上电子交易及支付的安全性, 保密性等, 防范交易及支付过程中的欺诈行为, 必须在网上建立一种信任机制。这就要求参加电子商务的买方和卖方都必须拥有合法的身份, 并且在网上能够有效无误的被进行验证。
三、数字证书保障电子商务交易主体的真实身份
在商品交易过程中, 明示身份的目的是向对方表明自己的真实身份, 如果交易的一方无法查明另外一方的身份, 或者另外一方使用虚假身份, 这样就很容易产生交易纠纷。
电子商务系统的交易步骤首先是顾客登录商户的网站, 在网站上选购商品, 在决定购买选中的商品后, 向商户提交订购单, 在该步骤中, 需要进行数字身份认证的主体有商户与顾客。商户网站首先要向顾客展示自己的真实“数字身份”, 用于顾客对商户的合法经营身份进行确认, 从而防止顾客登录非法网站。另外顾客同时也要向商户网站展示自己的“身份”, 应该采用“数字身份”的方式登录网站, 对提交的订单进行数字签名后发送给商户。
1. 数字证书保证网站身份
网站可以通过申请服务器数字证书, 作为网站唯一的电子身份标识来确认网站身份, 让所有访问网站的顾客都能确定网站是真实可靠的。服务器数字证书, 证书中包含服务器信息和服务器的公钥, 在网络通讯中用于标识和验证服务器的身份。数字安全证书和对应的私钥存储于E-key中, 服务器软件利用证书机制保证与其他服务器或客户端通信时双方身份的真实性、安全性、可信任度。
2. 数字证书保证顾客网上登录身份
采用数字证书校验登录的方式登录网站, 网站建立数字证书登录平台, 顾客为自己申请数字证书后, 将数字证书安装在自己的电脑上, 并将该数字证书与顾客账号进行绑定。在顾客登录网站时, 系统将读取顾客的数字证书, 由于数字证书私钥的唯一性, 只有持有者本人才能通过数字证书登录网站, 而在未安装数字证书的电脑上或非数字证书本人, 该顾客将不能登录平台。
目前, 阿里巴巴网站是我国最先进的B2B电子商务网上贸易平台, 但是在平台上交易的买卖双方虚假身份问题任然存在。如果能把阿里巴巴网站建设成为我国第一个可用数字证书进行电子商务活动的操作平台, 不仅可使阿里巴巴公司受益, 更重要的是能为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打开一个突破口。
如果阿里巴巴网站, 开辟“证书企业专区”。企业通过数字证书注册阿里巴巴会员, 企业的身份就会得到非常有效的确认, 就能很好解决阿里巴巴B2B电子商务中企业的身份一直不能得到有效的确认这一关键瓶颈, 使用企业数字证书还能保证电子商务活动中要求信息的保密性、不可否认性、不可篡改性。企业用数字证书登录阿里巴巴网站, 通过使用数字证书, 还可以在其发布的供求信息中加盖电子公章。通过数字证书在网站上的应用, 发展和完善我国电子商务平台, 为企业间进行的身份确认、电子合同、电子交易等方面提供可认证、安全性高、不可抵赖的安全应用平台。
3. 数字证书保证顾客网上支付身份
在顾客向银行提交支付申请及银行确认支付请求的交易步骤中, 需要进行数字身份认证的主体有顾客与银行。一般情况下, 顾客选择相应银行的官方网站进行在线支付是安全的, 银行网站的真实性比较容易判断, 同时, 顾客也要向银行展明自己的身份, 保证支付者身份的真实性。因为是远距离的网络操作, 银行对确保支付者身份的监控能力相对在银行柜台的操作是比较低的, 这要求必须有一种方法可以有效的保证支付者身份的真实性和唯一性。
数字证书作为“网上身份证”, 为银行的网上支付提供了保障, 各银行为支付者提供该银行的数字证书申请, 将支付者的银行卡信息与数字证书进行绑定, 保证支付者银行卡信息与数字证书的唯一关联性。虽然各银行数字证书名称各不相同, 但均是基于数字证书原理, 各银行以外形各异的U盘作为存储介质, 主要保存数字证书, U盘内置的物理加密芯片可以确保数字证书不被木马病毒轻易盗取, 从安全性上来看是完全可靠的。银行的数字证书通过硬件加密的方式验证客户的身份。客户有关信息一经下载到数字证书内, 即具有惟一性和不可复制性, 网上所有涉及账户资金的对外转移都必须事先通过支付者数字证书进行惟一性认证。当支付的时候将存放数字证书的U盘插入计算机接口, 进行支付者身份信息匹配, 匹配成功便可进行支付, 反之, 将不能完成。数字证书支付方式, 即使支付者不小心丢失了账号、密码, 也没有关系, 没有这个数字证书是无法成功实现网上支付的。
电子商务安全是电子商务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 身份认证又是电子商务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基于公钥技术的数字证书能够确认交易主体的身份认证, 实现身份的真实性、唯一性以及不可否认性, 运用数字证书, 更好地保障了交易的安全, 将极大地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
摘要:电子商务是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电子商务不但改变着传统商业交易模式, 也改变着人们的交易习惯和思维方式。同时, 也提出了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 即如何保障电子商务环境下, 交易主体的身份是否真实。将基于公钥理论的数字证书技术运用到电子商务中, 确认电子商务参与者真实身份, 保证交易安全。
关键词:电子商务,加,解密技术,数字证书
参考文献
[1]张文光.电子商务身份认证的根本之道-无线印鉴认证.电子商务, 2006年第9期, 第58页[1]张文光.电子商务身份认证的根本之道-无线印鉴认证.电子商务, 2006年第9期, 第58页
[2]张昕楠.身份认证:摆脱困境.软件世界, 2006年第4期, 第68页[2]张昕楠.身份认证:摆脱困境.软件世界, 2006年第4期, 第68页
主体身份 篇5
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并深入融合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趋势下, 信息社会的愿景已经伴随着全球化和数字化的浪潮逐步成为现实。信息网络的信息总量、传播效率、交换关系、传播主客体等要素都在持续发生变化, 移动互联浪潮下, 这些变化尤为显著和影响深远, “越来越多的信息系统和数据库能够通过移动设备实现接入和互动, 越来越多的对于流动空间的接入则成为社会组织所具有的决定性特征”。
信息社会场景中的新媒体发展引人瞩目, 尤其是社交媒体和移动互联网的兴起, 使大众传播时代的受众从传播客体逐渐转化为新媒体传播时代数字化、社交化、移动化的传播主体。这种趋势一方面对于大众传播网络以传统媒体为中心的格局产生了消解和重构, 另一方面也在新型的传播网络中建构出了以社交关系和移动终端为中心的众多传播单元, 近年来兴起的“自媒体”是其中的代表。
信息在新型传播网络中的流通愈发自由和便捷, 伴随而来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也更加突出。互联网发展初期以自由、分享、协作、免费为标签的定位, 在移动互联时代借助信息传播技术发展和传播个体传播力及主体性的增长, 也发生了更为深入的变革。进入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版权博弈主要集中于组织主体之间;而2010年以来微信、新闻客户端等移动平台的兴起让信息社会的版权治理进入了组织主体和个体主体交织的复杂局面, 身份界定模糊的各类“自媒体”是问题聚集的主体之一。因此, 对于新媒体传播中版权问题的观察和思考, 也需要结合传播主体尤其是受众个体的身份变革和主体性界定。本文尝试针对“网民”这一身份符号进行信息社会视角的梳理和分析, 从传播主体变迁的角度为新媒体版权问题的解决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二、新媒体传播个体的身份变革
麦克卢汉曾指出, 媒介是人的延伸;《连线》杂志在预言新媒体的未来时也认为, 新媒体是所有人到所有人的传播。在人作为传统大众媒体受众的时代, 信息传播的主要表征是广播性和单向性, 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等形态的范围、影响力和效率都因传播介质的特点而受到限制。
在人作为新媒体使用者的时代, 信息传播的数字化和交互性特点凸显, 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的即时性、持续性、传播力都发生了时间和空间级别的变革。人在传播流程中的主体性逐步增强, 并对在信息网络中曾发挥关键节点作用的大众媒体产生重要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与人们工作生活的深入结合, 一个新的主体概念“网民”成为媒体和公众的热门词汇。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的定义, 网民指“过去半年内使用过互联网的6周岁及以上中国居民”。在信息社会的宏观语境下, “网民”在概念描述上的主流观点为netizen:“网民 (netizen) 一词由网络 (network) 和公民 (citizen) 合成。从字面意思看, ‘网民’既然是‘网络中的公民’, 当然也应该具有相应的行为标准”, 这是信息社会的个人主体其物理属性与身份属性结合的重要表征。
三、新媒体传播个体的主体性界定
信息社会对“网民”主体的意义赋予, 依托信息社会自身的组成要素。弗兰克·韦伯斯特从科技、经济、职业、空间和文化的视角对信息社会进行了界定, 他同时强调信息社会的特征不是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信息, 而是信息的特性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理论知识/信息是人类如何表现自我的基础”。这种视角突出了信息社会发展中人的主体性趋势和核心价值。
结合韦伯斯特对信息社会的场景建构, 本文从信息技术语境、新媒体语境和虚拟社会语境对于“网民”的概念赋予进行信息社会视角的梳理。
(一) Internet User, 信息技术语境的互联网接入者
作为信息社会的基础构成和主导力量, 信息技术语境对“网民”概念进行了最为直接的意义赋予。该语境中的“网民”符号很多时候是与信息技术密切联系的, 从对计算机和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的使用, 到如今差异化的移动智能终端以及丰富多样的移动客户端软件。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普及和易用性的改善, 这一语境中的“网民”被简化为互联网接入者, 即以PC、智能手机、平板移动终端等为平台, 通过浏览器、客户端软件和APP等方式连接至互联网的使用者。这一概念, 伴随互联网普及、带宽速度提升和接入方式的大众化、多样化而逐渐成为一种基础陈述。
(二) Media Prosumer:新媒体语境的信息消费者与生产者
随着移动互联的快速发展, 信息社会的技术网络虽然愈发复杂和强大, 但却出现了从以技术为中心到以用户为中心的发展趋势。复杂的技术网络被演绎为更为形象易懂的云计算和大数据等形态, 而以用户为中心的关系网络则借助社交媒体、基于位置的服务和移动互联网深刻改变了新技术使用者的行为习惯和传播模式, 并通过虚拟网络和现实网络同时覆盖和影响更多群体。
新媒体语境下的“网民”作为新媒体的使用者, 其身份特点与传统媒体受众的最大区别在于“网民”既是信息的消费者也是信息的生产者。这与新媒体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络的互动性、跨区域性、多媒体特性密切相关, 也催生出了依托社交媒体平台的媒体形态“自媒体”——这是信息社会视角新媒体语境中版权治理的重要对象。
丹·吉尔默在2004年的著作We the Media中正式提出了“自媒体”的概念, 系统阐述了麦克卢汉“媒介是人的延伸”如何在博客时代的“草根新闻”等个体媒介化形态中得到印证。2010年他又推出Mediactive一书, 展望了信息爆炸的大数据时代, 传统大众媒体的受众如何利用新兴技术和关系网络, 建立可信任的、相关性高、依托个体媒介的信息传播体系, 因而从被动的受众演变为主动的媒介使用者, 或者说, 成为全新媒介网络的拥有者、协作者和传播者。然而, 以目前国内最为流行的微信平台为例, 版权问题在自媒体传播主体中愈发突出。
随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以及全媒体、自媒体形态的出现, “网民”作为身份符号区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作用正逐渐淡化。更多新媒体传播个体的身份与主体性界定符号不断涌现, 尤其在版权治理领域, “网民”的主体性地位正逐步让位于“自媒体”等传播主体。值得注意的是, 在国内尤其是传统媒体对网络舆情进行主体指代时, 依然习惯于使用“网民”作为群体传播的主体性符号。
(三) Virtual Identity:虚拟社会语境的非现实存在者
信息社会的核心特征是数字化和信息化, “由于数字化, 数据传播和计算机技术在所有传播基础设备中成为占支配地位的因素”。这种支配地位让信息社会的场景建构形成了虚拟化的存在和社群, 网络游戏的流行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李普曼在20世纪初期针对大众传播发展提出的“拟态环境”在信息社会再次得到印证。
“网民”之于虚拟社会的语境, 意味着一种非现实存在者, 这种概念赋予本应是一种自然结果——网络民众自然存在于非现实的虚拟社会, 然而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 传统社会关系进行了超出虚拟范畴的建构和重构, 对于这一语境的自然认知, 也需要进行与时俱进的重新思考。
四、结语
综上所述, 传播个体在信息社会尤其是新媒体语境下其身份和主体性已经发生了深刻变革。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络的普及, 版权治理的聚焦对象需要从组织主体更多地关注传播个体, 尤其是快速发展中的“自媒体”形态。
参考文献
[1][美]曼纽尔·卡斯特尔, 等.移动通信与社会变迁:全球视角下的传播变革[M].傅玉辉, 何睿, 薛辉 (译)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4.
[2]邓建国.强大的弱连接——中国Web2.0网络使用行为与网民社会资本关系研究[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
[3][英]弗兰克·韦伯斯特.信息社会理论 (第3版) [M].曹晋, 梁静, 李哲, 曹茂 (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