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困惑

2024-07-13

身份困惑(精选4篇)

身份困惑 篇1

上海近日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上海国资改革促进企业发展的意见》, 包括国企分类监管, 建立国资流动平台、长效激励约束分配机制等20条细则。这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地方公布的第一个国资改革方案。拥有我国最大体量地方国资的上海, 打响了新一轮国企改革的“第一枪”, 其示范效应令人期待。

从管资产到管资本, 从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到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部署中, 国企改革的逻辑在升级、路径在拓展。“不谋全局者, 不足谋一域”, 今天的国企改革, 已然与整体性、系统性的改革捆绑在了一起。如何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 注入更强劲的市场活力, 使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 既关系国企基因的优化, 也关系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和成效。

正是在这样的改革语境下, 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的新声初啼, 不仅是地方探索, 也是在为更广更高层面的国企改革探路先行。仔细分析国企改革的“上海方案”, 不乏令人惊喜的亮点, 带来不少深化改革的启示。

其一, 以混合所有制激发正能量。推动地方国企上市, 既可以通过股权多元化的渠道改善公司治理结构, 引进职业经理人等人才资源参与经营管理, 发挥企业家作用, 也为完善地方国企的现代企业制度、引入市场化思维打开了新窗口。

其二, 把国有资本的好钢用在刀刃上。盘活存量, 是去年以来中央反复强调的经济政策。国有企业资本存量巨大, 但在“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管理形态中, 资金使用效率偏低, 甚至不乏违规使用资金的情况。“上海方案”计划用3到5年的时间, 将国资的80%以上集中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设施、民生领域, 既可提高国企存量资金的使用效率, 也使国企资金的使用与国家战略、政策导向实现更高程度的融合。

其三, 厘清身份困惑, 明确发展方向。多年来, 国企该以利润诉求为重还是以公共福祉为重, 一直争论不断。“上海方案”规定, 要明确国企功能定位并按照竞争类、功能类、公共服务类三类实施分类管理。竞争类国企, 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主要目标;功能类国企, 以完成战略任务或重大专项任务为主要目标;公共服务类国企, 以确保城市稳定运行、实现社会效益为主要目标。不同的目标, 意味着不同的评价体系, 这为国企找对路、做对事提供了基本遵循。

其四, 焕发企业家精神, 促进创新创业。国企改革, 最难改的是人。一直以来, 一些国企负责人“既当高官又拿高薪”。上海此次出台的国资改革意见中, 国企“去行政化”的导向引人注目。全面推行国企领导人任期制契约化管理、合理提高市场化选聘比例、积极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 这一系列举措意在推进市场化导向的选人用人和管理机制。

淡化行政化色彩, 可以把创新精神和市场气息更多引进国企, 更让国企薪酬制度的制定有了更合理依据。此外, 建立鼓励改革创新的容错机制, 无疑在制度上为敢闯敢试、创新创业撑腰鼓劲, 为竞争类国企成长为市场主体提供了坚实舞台。

回首来时路, 国企前进的每一步, 无不以市场化为航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今天, 国企不再是由国家承担无限责任的特殊企业, 而努力变身为与其分量相匹配的市场领军者和改革生力军。上海启动的国资国企改革, 让人对国企改革前景充满了新的想象。当全面深化改革的集合号吹响, 我们需要更多的探索者、行动者, 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引的方向, 共同创造国企改革发展的新精彩。

上海启动的国资国企改革, 让人对国企改革前景充满了新的想象。

高校初任英语教师身份认同的困惑 篇2

——日本学者佐藤学 (2003)

作为高校初任英语教师, 笔者以及同事内心经常浮现一些奇怪的问题:我到底是谁?我工作是为了什么?我从事的一切有什么意义?尤其在我们负责本系综合英语教改项目后, 感受到更多困惑、压力和内心矛盾, 更加强烈地感觉自己必须回答“我是谁”的问题。“大多数学者都倾向于理解身份认同是对‘我是谁’的基本回答” (张茂森2009) , 因此笔者从身份认同角度解读高校初任英语教师在面临教学科研等多重压力下的困惑。本文以杭师大钱江学院文学系《综合英语》教改课题组为个案, 研究在“教研团队”这个特殊语境中, 高校初任教师身份认同之困惑以及原因和对策。

一、什么是教师身份认同

从“Identity”一词的释义来看:一是身份;本人;本体;特性 (who or what a particular person or thing is) ;二是同一性;一致性 (sameness;exact likeness)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 1997;朗文英汉双解词典, 1992) 。“‘身份认同’概念既强调‘个体的差异’, 又强调‘群体的同一’。也就是说它强调社会自我与个体自我的有机整合” (张茂森2009) 。教师身份首先代表教师本人, 所有可以标识其独特性、唯一性, 与其他个体或者群体不同的特征都是其身份的构成要素, 其次, 教师身份隐含该群体的同一性和一致性、属于该群体者应该具备的一定群体特征, 区别于其他群体。因此教师身份认同强调一名教师彰显差异性的个体自我 (我是我) 与彰显同一性的社会自我 (我是教师) 的有机统一。“沃克曼 (Volk-mann) 和安德森 (Anderson) 认为, 教师身份认同是一个个体自我形象与教师必须扮演的角色之间复杂的、动态平衡的过程” (张茂森2009) 。而教师容易在这个过程中丧失平衡, 迷失自我。

“身份”常与“角色”、“自我”等概念同时出现, “大多数学者都承认, 自我概念在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定义中是最本质的部分, 它强烈地影响或决定着教师的教学方式、专业发展方式以及对待教育变革的态度” (张茂森2009) 。研究教研团队中的教师身份认同具有实践意义和长远意义。

二、高校初任英语教师身份认同的困惑个案调查

1. 问题的提出。

笔者所在课题组成员感受到身处教学和科研压力下的身份认同困惑与混乱。起初我们只有感性认识, 经过理性思考, 我们发现这个问题具有普遍性。佐藤学 (2003) 指出:“围绕学校和教师的话语……变得更加复杂了……关于教师的话语……混乱不堪”。当社会语境变得复杂或者对教师形象提出挑战, 教师开始陷入自我身份认同的混乱和困惑, 对于刚踏入工作岗位的高校初任教师, 正处在自我形象重构的关键期, 身份认同困惑无疑影响其工作、生活和成长。不少研究者关注大环境的变化给教师角色带来的动荡和挑战以及教师在新形势下的生存状态和应对措施:教师先为人还是先为师?教师为何工作倦怠?教师遭遇哪些角色冲突?教师如何回归生活?也有很多研究专注教育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身份认同和重构。但是这些研究还未特别关注高校初任教师构成的教研团队这个特定群体。本文将使用访谈法和话语分析法研究:高校初任英语教师构成的教研群体存在哪些身份认同之困惑?原因何在?有何影响及对策?

2. 问题的调查。

笔者作为课题负责人, 对课题组成员进行观察, 不定期以闲聊、聚会、邮件、QQ聊天等方式与她们进行交流, 对她们所表达的困惑做了整理和反思, 围绕身份认同设计了一次正式访谈。访谈方式为QQ聊天和短信采访, 聊天记录和短信被完整保存。笔者选取课题组中6位背景相似的初任教师 (包括笔者本人) 作为访谈对象, 她们的基本信息如下表。

3.访谈问题及结果。

问题1:在我们这个教研团队中, 你如何回答“我是谁”这个问题?

6位教师对该问题的第一反应都是“困惑”、“莫名其妙”, 不知如何回答。在对访谈主题“教研群体身份认同”稍做解释后, 其中5位教师明确自己是课题参与者, 但更多是倾诉自己作为教师的角色困惑:“ (我是) 一个需要不断理清思路的老师。我觉得自己经常很混乱”;“由于自身的惰性多少有点被动, (参与教研团队) , 找到了一点归属感, 但对自身的角色还是较模糊”;“既是教师又是研究者, 又要做学生的导师又要做朋友, 既要努力工作又要照顾家庭, 总觉得必须扮演的角色好多, 数不完”;“我是谁呢?……没什么科研动力的人。”笔者虽然是负责人, 但内心也存在很多矛盾:负责人一般应该科研能力棒, 资历比成员深, 经验比成员丰富, 但我却和大家差不多, 所以一直有“赶鸭子上架”的感觉。

问题2:你认为教师一定要做科研吗?为什么?

有位受访教师把科研等同于发表论文、做课题、完成科研量等外在任务, 其中4位认为硬性的科研没有必要, 1位认为有必要, 原因是“不做科研无法生存, 要扣钱”。当把科研范畴扩大到包括教学反思、师生交流等方式, 抛开硬性规定时, 6位教师均认为应该做科研, 原因为:“因为这是对教师的一种提升, 是对教学的一种提升”;“因为学生在变、教材在变、时事在变, 你不思考就要落伍”;“研读一些理论可以对自己的教学有所促进”;“书还是要看的, 现在总是觉得有很多想法, 很多文章可以做”;“研究是反思过程, 是监控, 是调整, 没有研究, 教师会比较盲目”, “如果想成为好老师的话, 至少要研究学生”;“如果认真去做了, 能够反思、改进还是很好的。这是对自己有意义的事”。但6位教师均表示科研压力大, 硬性规定影响自己的情绪和科研主动性。3

问题3:在我们这个教研团队中你感到孤独吗?为什么?

3位教师自述曾经有不同程度的孤独感。其中笔者曾经感到“强烈孤独感”是因为作为负责人, 压力大, 在项目启动之初对自己能力不自信、对成员的支持度和主动性不乐观。另外一位教师“曾经感到孤独”, 因为“自己很辛苦、很卖力地做了许多事情, 但是没有得到公正评判和肯定, 感到前途渺茫”。还有一位“孤独感有一点”, 原因“倒和科研无关, 因为这里除了同事和老公就没有太多熟人了, 而同事间又没有太多机会交往”。另外3位教师表示“不孤独”, 因为“大家在一起”, “有好的领导和同事, 有家庭强大后盾”。6位教师中有5位表示教研团队的存在可以减轻孤独感, 因为平时可以互相交流。但是1位教师表示教研团队也会给自己形成心理反差, 增加孤独感。另外2位教师表示课题组成员的私下交流多与科研无关, 只有与负责人交流时才会主动提到科研。

问题4:你认为工作和生活应该融合还是分开?为什么?

3位教师认为二者应该融合, 原因为:“工作的灵感和资源常来自于生活的某些方面, 愉快的工作反过来充实生活”;“想要完全将生活和工作分开是不可能的, 生活会影响工作, 生活中的一些经历也会在工作中有所展现, 希望工作和生活融合, 但希望融合是积极的而非相互消极的影响”;“因为两者可以互相提供反思的机会, 像镜子。从彼此汲取经验和力量。把二者融合有利于人的身心合一”。2位认为应该分开, 原因是“尽量不把工作带回家, 效率会高很多……一直很忙一直疲于应付各种任务……这样很不好, 很被动, 不知道怎么计划或者懒得计划”;“不同的方式, 不同的角色, 人会表现出很多差异很大、甚至互相矛盾的方面。混在一起总是难以说清楚”。1位认为“看情况, 开心时融合, 做到享受两者;消极时分开两者, 控制负面影响”。6位教师均表示现实中很难将二者很好的或者完全融合。

三、解读高校初任英语教师身份认同困惑

1.扮演多重角色身心疲惫。

访谈显示, 我们对自我角色感到模糊、混乱, 因为我们必须扮演多重角色, 导致身心疲惫。“美国学者威尔逊 (B.R.Wilson) 认为, 所有对他人高度负责的角色都要经受相当多的内在冲突和不安全感。由于教师角色责任的弥散性、社会对教师角色期望的多重性、教师角色行为的复杂性与教师角色承受外在压力的脆弱性等因素, 人们普遍认为教师职业是角色冲突的一种典型情境” (杨秀玉、孙启林2004) 。

高校初任英语教师背负着很多外界期望, 需要成功扮演多重角色:作为较高学历的高校英语教师, 职业角色要求我们需要有过硬的专业学识、科研能力、教学技能, 还要有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操守;作为年轻的初任教师, 我们需要和同事领导搞好关系, 需要具备吃苦耐劳、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哪怕疲惫不堪也要忍辱负重;作为刚工作的家庭成员, 我们既是父母、亲友的骄傲, 又肩负着家庭责任和义务;作为对生活充满渴望的青年, 我们对自己的生活有多彩的梦想和渴望, 对事业有积极的追求, 但是不适应复杂的社会和琐碎的工作, 渐渐产生的倦怠感使我们怀疑自己的能力, 甚至怀疑自己生命的价值。

2.将教师角色与研究者角色割裂。

访谈显示:受访者虽然都是具有研究生学历的高校教师, 本该属于研究者群体, 却对科研的理解比较模糊、狭隘, 对“科研”一词表现出敏感、抵触情绪。她们普遍存在矛盾心理, 在潜意识中回避科研。她们虽然认同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但硬性规定的科研压力严重影响她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以至于她们将教学和科研分离, 将教师角色与研究者角色割裂。也有少数教师体会到教学和科研相长的快乐和成就感, 但是难以形成持久内动力。

这个问题具有普遍性。北外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全国高校英语教师师资培养模式研究”和“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研究”课题组曾于2000年研制的《中国高校英语教师发展需求调查问卷》中对教学一线英语教师的工作、生活和科研环境进行抽样调查。在关于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环境的调查结果中, “教师在对科研的意义和需求方面出现明显的分流。面对‘一个好的英语教师不一定非要会搞科研’这一陈述时, 38%的人表示同意或者基本同意, 49%的人表示不同意/基本不同意, 13%的人无法对此提出肯定或者否定的意见。这种对教师进行科研的必要性的困惑在后面的开放型问题中再一次得到了证实。在回答‘如果有进修机会, 您最希望学什么?’的开放多选题时, 受访教师做出的选择依次是教学法 (39%) 、语言学理论 (29%) 、语言基本技能 (20%) 、应用语言学 (17%) 、教育学 (10%) 、研究方法 (9%) 。在回答‘一个好的英语教师应该具备哪些方面的基础知识’时, 首访教师的选择依次为英语基本技能 (78%) 、心理学理论 (35%) 、语言学理论 (33%) 、教育学理论 (26%) 、科研方法 (9%) ” (周燕2000) 。

对此, 周燕教授 (2000) 提出一个很严峻的问题:为何当今高校对教师的科研要求越来越明确、具体、刚性, 而教师对科研方法的需求似乎没有相应增长?她经过访谈证实原因有: (1) 高校教师对科研对语言教学专业能力的推动作用认识不足; (2) 对科研方法的需求和热情往往会由工作压力大、科研能力有限、科研条件不足、时间精力不足而受到影响; (3) 教学中对科研的需求没有那么大; (4) 思想上对科研对教学的意义存在怀疑、对会搞科研的教师的教学能力存在置疑、对发表的科研文章的原创性和真实性缺乏信心等。“这些观念上的问题和客观实际困难致使很多教师对科研选择了漠视或者退缩的态度” (周燕2000) 。

3. 教研团队互信和安全感不足。

就人际关系而言, 受访教师虽然是本系新教师, 但经过两年交往, 建立了亲密的同事关系。这为同辈进行教学科研探讨提供客观条件, 但事实上成员之间多为情感交流, 主题多围绕生活琐事和个人问题, 也经常交流教学经验和困惑, 互相提供心理支持, 但在科研方面的交流并不多, 甚至会主动回避。主要原因是课题组教师对自身科研能力不自信, 在教研团队中缺乏安全感。

为何在充满民主平等的高校中, 在科研条件、教学条件日益改善, 创新和自我受到鼓励的今天, 教师仍然对自我身份缺乏自信?缺乏安全感?为何有些教研团队形同虚设?因为教师的生存环境在急剧变化。随着信息全球化、经济一体化, 我国经济、政治、文化、教育事业迅猛发展, 教育改革浪潮势头强劲。瞬息万变的环境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动荡着教师的生存空间, 动摇着教师原有的认知结构。“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来说意味着一次解放, 他们将拥有更多的专业自主、更多的专业选择和更多的专业发展机会。然而, 与此同时, 教师也不得不放弃原有稳定、舒适与安全的专业场景, 面对改革带来的风险与不确定。恰如鲍曼所说, 自由与安全是我们在变革时代无法兼得的事物。在享受更多自由的同时, 我们的安全感也在日渐丧失” (尹弘飚、操太圣2008) 。

4. 渴望生活与工作融合却力不从心。

“社会文化论观点认为, 师生通过课堂社会实践交往活动进行学习, 教师的存在和生活经历就是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学习资源, 因此教师教授知识首先表现为教师作为人的存在, 教师的生活是教师教授知识的组成部分, 工作和生活不可割裂。教师的工作是教师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来源” (熊金菊吴宗杰2007) 。另外, Palmer指出, “好教学来自于教师身份认同的融合, 也就是教师工作与生活的和谐统一。这要求初任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由工作与生活的分裂向融合的身份改变” (熊金菊、吴宗杰2007) 。

访谈显示, 受访教师内心渴望工作与生活事融合, 身心统一, 但却难以实现。课题组6位教师均表现出疲惫的工作状态。跟周边公办高校相比, 本学院为独立学院, 鼓励青年教师教学创新、发挥个性, 而且工资高、待遇好, 但又以压力大、任务重、管理严格著称。而且学院处在发展期、改革期, 教师本人又是初任教师, 因此承受着很大的工作压力, 从而产生畏惧、逃避心理, 将工作与生活分开, 可以减轻工作带来的不适感, 在生活中保护脆弱的自我形象, 维系心理安全感。同时, 这个群体也面临生活压力。文中6位受访者作为女性, 读完研究生均已到婚育年龄, 可是刚走上工作岗位总希望以饱满的精力从事自己的事业, 所以不得不把婚育问题摆在次要地位。另外, 6位教师均刚成家立业, 要面临在杭住房压力和在杭高消费的压力, 其中有5位均是来自外地的“新杭州人”, 更没有经济基础。要想达到工作和生活融合, 既需要宽松的外部环境, 又需要过硬的个人素质, 我们在主客观上都面临困境。

生活与工作割裂状态会影响教师教学。正如熊金菊、吴宗杰 (2007) 在一篇文章中指出, “传统教学中教师向学生传授客观、现成的知识和技巧, 课堂内容很少涉及教师的生活经历和认识, 教师的生活和工作处于割裂的状态。”“在一般的课堂中, ‘真实性’也是凄惨地被剥夺了。课堂与其说是师生忠实于自己的真实而生存的场所, 不如说是意识到需要迎合他人的价值观、要求、意志进行思考和行动的场所” (左藤学2003) 。如果英语教师无法接受世界, 无法接受自我, 又如何与学生进行真实对话?没有真实话语的课堂, 没有“真实的人”存在和互动的课堂是没有生命力的。因此, 如何实现工作中的自我与生活中的自我统一是我们的困惑。

四、高校初任英语教师身份认同的实现以及成长启示

当前形势下, “教师的整个专业场景将发生彻底的转变, 教师以往熟稔于心的、早已内化为自我之一部分的专业实践、规范、标准与价值观基本上都将在改革中失去意义, 而在新的场景中重新建构身份认同也成为教师必须完成的使命” (尹弘飚、操太圣2008) 。如何实现高校初任教师身份认同贯穿其整个职业生涯, 关乎其作为生命个体的成长。

从身份认同的内涵上我们可以得到启示:“正是由于身份认同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体, 它也就同时具备了个体性与社会性两种属性, 成为一种被个体内化了的社会位置。在社会性层面上, 它是指他人或社会对主体的期望、规定与认可, 体现了身份认同中制度期望的维度, 类似于中文语境中的‘身份’或由社会分派的‘角色’ (role) ;在个体性层面上, 它是指主体对自身的反思、认定和追寻, 体现了身份认同中自我建构的维度, 强调的是个体对其身份的主动‘认同’ (identification) ” (尹弘飚、操太圣2008) 。因此要实现身份认同, 一方面, 教师需要实现其作为群体成员或者社会成员的期望、符合配置和安排, 建立合作型的组织文化, 在与教学对象、同辈交流中建构自己的社会角色。另一方面, 作为个体的人, 教师需要发挥“较为变动的个体能动 (individual agency) ” (尹弘飚、操太圣2008) , 对自我身份进行选择和建构。在教学实践中, 不断反思自我, 认识自我, 接受自我的存在, 批判性地重构自我身份。

从影响教师身份认同的内外因素来看:“真实”是关键。教师作为真实的个体存在, 需要宽松的外界生存环境。高校在号召和指导一线教师进行改革时, 不能忽视教师的个体存在, 不能只把学生作为改革的主体和受益者, 也应该重视教师的成长, 帮助教师面对改革带来的挑战, 实现教师身份重构。教师群体自己也要积极真实地面对现实, 在同辈中营造合作型组织文化, 共享资源, 同甘共苦, 创建和谐互信的生存空间。教师自身一方面要真实面对自我。承认自己的不足, 在教研实践中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 增强自信, 逐步实现工作与生活中的身心统一。要有终身教育意识, 积极进行反思性教育实践。另一方面, 要真实面对学生, 在课堂中展现真实自我, 在教学中融入真实情感。这样高校初任教师方可实现身份认同。

摘要:本文选取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综合英语》课题组这个教研团队中的6位初任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 研究其在“教研团队”这个特定语境中的“教师身份认同困惑”。经过访谈发现, 该6位教师面临身份认同困惑, 解读其原因为:1.扮演多重角色身心疲惫。2.将教师角色与研究者角色割裂。3.教研团队互信和安全感不足。4.渴望工作与生活融合却力不从心。笔者从内、外因素两方面提出实现身份认同的对策:1.外部因素:高校教育改革应重视教师成长, 帮助初任教师应对改革带来的挑战。2.内部因素:教师群体应加强团队合作型组织文化建设, 真实面对自我与学生, 加强教师自身反思性和合作性实践。

关键词:身份认同,高校初任教师,教师教育

参考文献

[1]熊金菊、吴宗杰.师徒教师教育中的身份改变——以英语初任教师为例[J].宁波大学学报, 2007 (6) .

[2]杨秀玉, 孙启林.教师的角色冲突与职业倦怠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 2004 (9) .

[3]尹弘飚, 操太圣.课程改革中的教师身份认同——制度变迁和自我重构[J].教育发展研究, 2008 (2) .

[4]张茂森.教师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 2009 (6) .

[5]张茂森.教师的身份认同研究及其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 2009 (3) .

关注卫校男护生身份认同中的困惑 篇3

一直以来, 我国医学院校的护理专业几乎呈现女生一统天下的局面。近年随着社会发展和护理学专业发展的需要, 特别是优质护理服务理念的提出, 对护理质量和护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男护士开始逐渐走上了护理岗位。但传统观念认为护士是女性职业, 社会对护理角色的设立和确认具有先入为主、约定俗成的特点, 加上病人对于男性照顾者所持的拒绝和怀疑态度, 使得男护士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这不仅使得男护生这一特殊群体对“男护士”的职业产生了矛盾心理, 而且使男护生对职业发展前景提出了质疑。

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护理专业中数量极少的男生属于相对弱势群体。以赣州卫生学校为例, 男护生在护理专业学生中占比不到2% (见表1) 。

事实上, 无论在校学习或者在医院实习阶段, 他们都处于被边缘化状态。学校、医院、社会都还没有作好充分的准备, 来正确地对待这个特殊的学生群体。男护士在生活、学习、实习、就业过程中常常会因自己的男性身份遇到诸多的问题。外界负面的评价使男护生产生强烈的心理落差和身份认同困惑, 进而影响其正常的学习、生活。男护生所在班级的班主任需要比女生班的班主任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运用更多的技巧和方法来管理好他们。如何帮助身份认同困惑中的男护生走出困境, 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这是摆在我们护理教育者面前的一大难题。

一、男护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从我们搜集整理的40余篇相关论文来看, 这些论文提供的调查分析数据说明, 男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不论是对新入校男护生压力源的调查, 还是对毕业班男护生就业心理压力的调研, 抑或是对临床实习前后男护生心理体验的调查, 都显示被调查的男护生普遍带有“弱势群体心理”, 感觉孤独、被边缘化、被忽略, 群体归属感差。

在多位论文作者不同时段、不同主题分别进行的相关调查中, 显示出调查结果具有极大的相似性。此处仅以其中一篇论文的调查分析来说明:艾森克个性问卷结果显示, 内外向、气质稳定性、精神质、掩饰性等因子方面, 护理专业男大学生与同等环境和条件的其他非护理专业男大学生,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护理专业男大学生性格更内向, 情绪更不稳定, 倔强性更严重, 掩饰性更强。护理专业男大学生SCL-9O调查结果表明, 其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精神病性等因子分均明显高于同等环境和条件的其他非护理专业男大学生,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而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恐怖3个因子分与其他非护理专业男大学生,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 护理专业的男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二、男护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困惑主要源自其身份认同

造成男护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 综合多位论文作者基于其调查分析数据得出的结果和观点, 我们认为, 男护生对其自身身份认同存在困惑, 可能是影响他们心理健康的最大因素。以其中一篇论文的调查数据为例, 在被调查的男护生中:95%男护生感到社会压力大。压力主要是来源于传统思想的影响,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里, 护理工作都是由女性承担。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 受社会偏见的影响, 认为混在女性世界里是没有前途的, 护理工作就是伺候人, 认为很丢脸。

三、关注男护生身份认同中的困惑

职业身份认同方面, 受到同组织和职业特征显著的影响。对于职业身份认同的把握相应地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职业的社会认同, 它指大众对某一职业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功能贡献的理解;二是从业人员个体职业身份认同, 它指从业者对该职业的心理认可度和从事该职业给自身带来的心理和物质的满足度。

从以上两个方面分析, 男护生在其身份认同中都存在着困惑。主要表现为:男护生在社会观念、专业认识、自我概念、专业成就以及群体归属感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心理压力和困惑。

1.社会观念的压力。社会早已先入为主地认为, 护士这个职业应该是女性从事的, 没有出息的男生才会去当护士。所以, 当男生在选择护理专业的时候, 就必定面临着社会观念带来的压力。同时, 实习过程中往往会因为患者不接纳男护生 (尤其是异性敏感部位的操作) 而使男护生产生自卑、抵触、抑郁情绪。

2.对护理专业认识不足, 专业思想不稳定。大部分男护生选择护理专业的时候, 对本专业不了解, 而且, 选择本专业也可能并非因为自己的专业兴趣或职业规划发展的需要, 而是因为分数偏低或遵循父母的意愿。因此, 真正入校就读护理专业的时候, 普遍表现出对专业知识不感兴趣, 认为护理工作简单、知识内涵低。我们搜集整理的论文中, 以其中一篇调查分析为例:在调查的67名学生中, 喜欢并自愿报考护理专业的仅有11人, 占16.4%;不喜欢的39人, 占58.2%;无所谓17人, 占25.4%。明确表示毕业后想从事护理行业的只有21人, 占31.3%, 而且多是出于护理行业就业率较高、工作比较稳定。

3.男性社会性别与护理职业理念之间的冲突。性别角色是个体社会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个体的性别角色能否被特定社会接纳和认可关系到个体对社会的适应性。护理工作需要表现出细心、体贴、灵巧、和蔼可亲, 这些护理职业特点与人们头脑中男性的刚强、冒险、胆大等社会性别特点不一致, 于是会被认为失去了男人味, 这种社会性别观念给男护生心理蒙上了一层阴影。在他们的自我概念中, 护理工作中许多琐碎的生活护理、清洁护理等都应该是女人做的事。男性社会性别与护理职业理念之间的冲突, 给男护生增加了心理压力。

4.专业成就感低。受传统医学模式的影响, 当前临床护理工作仍然以执行医嘱和完成常规护理工作为主, 护士的独立性功能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挥、体现。患者和家属往往认为是医生治好了他们的病, 护士的工作得不到病人和家属的承认。这种偏见势必会造成男护生对其专业缺乏成就感, 甚至内心感到严重受挫。

5.归属感差。目前, 不管是医学院校还是我们中职卫校, 护理专业师生中女性都占了绝对优势。因此, 自入校以来, 所占比例极小的男护生就产生了一种被排斥的疏离感。在学校护理群体中, 男护生常处于被忽略的地位, 使他们经常感到孤独、无助, 缺乏归属感。时间久了, 有些男护生就变得冷漠、麻木, 从不参加集体活动, 从不关心班级事务。男护生所在班级的班主任对此应该深有体会。

四、结语

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是值得学校、家长和社会关注的问题, 男护生作为中等卫生职业学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 其心理健康状况更是值得我们关注。囿于篇幅以及当前课题实施步骤的限制, 我们仅提出问题, 暂时并未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在后续课题实验过程中, 我们将会持续关注此问题, 并尽力提供改善或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方案。

身份困惑 篇4

这个人物的形象设置无论是在电影叙事层面还是在电影外的现世生活中都存在极大争议。含糊的符号化形象与影片中人物内心伦理选择的矛盾都造成观众在读解影片过程中混沌与困惑。本文将从研究两性关系问题入手,以跨越性别现象的研究为切入点,对马小林的人物形象进行读解,试图解码他在影片中的指代意义。

一、对性别框架两分结构的挑战:跨越性别现象

在研究两性关系问题时,有个介于两者间比较特殊的领域,而处于这个模糊地带的人群和文化也是研究中需攻克的重要环节。这个群体不完全属于男性或女性,但他们的存在却是对现存两性关系社会结构的挑战,也是绝大多数所谓“正常人”在研究和处理两性关系问题时不容忽视的视角。

“雌雄同体现象又被称为“第三性”现象,专指生理性别与心理性别不一致者。易性(transsexual)作为诊断实体最早是由本杰明定义命名的。他的定义是:一个生理正常的人坚持对荷尔蒙和外科性别做出重新定义。换言之,易性者的定义就是一个人相信他(她)的真实性别被装在了一个对立性别的身体当中。”1

性别非规范论或中性论是跨性别现象在理论中的反应,认为人有可能表面为一种角色,但心里对另一种性别有着认同,所以区分了性别角色和性别认同的定义。从社会文化角度讲,跨越性别身份者对西方文化中流行的性别框架造成很大的挑战。

二、《夜孔雀》中女性形象解读:身份特征再造后的俄狄浦斯情结

看过《夜孔雀》的观众对埃尔莎这条感情线索的读解多以其为中心,依她先后遇到的男性角色解释这个看似在影片中单一女性身份的情感寓意。

她先后遇到的三个男人,分别象征着她对其仰视、俯视和平视的关系。马荣是她情不自禁全心投入到刺痛的爱,马小林是她避风与情感小憩的港湾,而马建民是她安稳轻松的情感归宿。使她从只知道逃避哭泣的弱女子蜕变为懂得何为爱人与如何爱人的夜孔雀,逐步完成少女到成熟、懂爱女人的蜕变。

这是把她当作影片中绝对主角且是唯一女性角色进行审视的。但除埃尔莎这一女性形象外,影片中还暗藏一个象征意义的女性形象:饰演旦角的马小林。而之前人们对埃尔莎感情线的读解也会因这一形象的出现而逻辑崩盘。

站在跨性别现象的角度看,电影中存在两个女性形象:刘亦菲扮演的埃尔莎与是余少群饰演的川剧团唱旦角的马小林。‘她们’的共同点是都爱着黎明饰演的成熟文艺老男人马荣且从一而终。植根于主人公内心深处的俄狄浦斯情结被表层的爱情线索隐藏,而这种情感在电影中通过马小林的人物形象隐晦的诠释出来。这样的爱是与生俱来没经过后天人为规劝和限制的,作为潜意识深埋藏于主人公内心深处。

影片中,马小林是一个有精神病前史的少年,发病于生母去世,但原因未知。后来他因看到父亲马荣和埃尔莎的恋情再次陷入癫狂状态。每次发病都和马荣有着亲密关系的女人有关。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角度看,可能会把这两次发病都归因于其潜意识里的俄狄浦斯情结:他虽然是母亲和马荣的儿子,但天生的男性身份让他有种对母亲与生俱来的依恋,以至于他对马荣父亲的身份存在认同上的障碍。所以母亲的死亡在象征意义上是造成他精神崩溃的根源。

但马小林的第二次发病却并不能单纯的归结为以上分析。他借打扫卫生的名义偷偷潜入埃尔莎的寝室,迷恋女士高跟鞋这个细节让他的身份和精神病因变得更复杂。其精神病因更多地是他对自己性别身份形不成认同或混淆所致。即他是一个生理性别上的男性、心理性别上的女性形象。这份隐藏的女性形象只有在他扮上花旦角色的时候才能得到他自身的心里认同。

戏中他是大家闺秀,常伴君王左右,戏外他是无法从戏中逃离女性身份而陷入焦虑的男性。他痴迷的不只是戏中角色,更是现实中对女性角色的贪恋。而刘亦菲这一完美女性形象的出现,让他找到现实中照壶画瓢的模版。戏里戏外他真正想成为的是女人。

马小林恋父,不是作为男性身份爱慕马荣,而是以女人的心发自内心的爱。电影里马荣每次带埃尔莎经过一个桥,都会告诉她下车,理由是怕儿子看到。但最后一次他笑着对她说不用下车,我儿子说他找到了自己。其实马小林说的找到自己,并不是找到自己的恋情(埃尔莎),而是通过埃尔莎认可自己心理为女性的身份,这让他感到能更合理的爱马荣。但在得知马荣与埃尔莎的恋情后,之前自己制造的幻觉被突如其来的现实打破,以至于内心的女性身份不能得到再次认同,最终造成精神再度崩溃。

三、狂欢的结束:后现代视角的“去符号化”两性观

与跨越性别现象最合拍的理论是后现代主义理论,对以往被认为毋庸置疑的事物提出质疑。酷儿理论也是后现代主义理论的一种,1990年开始盛行于西方世界。它的一个重要内容向一切严格的分类提出挑战,如理论家和思想家以传统的二分思维方法为批判目标对男性和女性的两性二分结构提出挑战,认为这是压抑人类选择自由的牢笼。

而随着社会思想的变迁,人们开始更多关注自身,认同人性本身,更看中人和美的本身而不再是性别。按照后现代理论家Jean Baudrillard的说法:现在我们全都是易性者,全都是“象征性的异性者”,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任何气质可被归为纯粹的男性或女性气质了。“一旦狂欢结束,性别自由将驱使每一个个人去寻找他们自己的性别,寻找他们的类属和性的身份。我们越来越无法为符号的循环和快乐的多样性命名了。”2

从跨性别现象的角度读解《夜孔雀》,比起剧中的埃尔莎,马小林这个角色更多一重复杂的神秘感。而埃尔莎更像一个指代完美女性身份的符号。但考虑到影片整体的文艺风格和剧集完整,她的情感线索相对更加戏谑和易懂些。她和马小林一样,自始至终只爱一个男人,但两人的命运不同:一个因身份困惑陷入情感折磨,最终因马荣的死结束混乱的梦境;另一个是在经历层层痛苦与混沌后的重生,重生为敢做敢爱的人。就像刘亦菲在发布会现场回应拍大尺度戏码时说的那句话:其实,我已经长大了。同样,《夜孔雀》也似乎对两性二分结构的分野抛出一种客观审视和探究问题的态度,将矛盾的两性悖论关系问题呈现给观众,试图在现代文明逐步完善与社会宽容度不断加强的环境下,寻找着那份真正的“狂欢后的自由”。

参考文献

[1]朱迪斯.巴特勒.模仿与性别反抗[J].时事出版社,2002.

上一篇:话语角度下一篇:科技英语翻译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