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角度(共8篇)
话语角度 篇1
语篇分析的基本内容包括衔接、连贯、句际关系、篇章结构分析及语境分析。随着语言学界和教学界对语篇分析研究的不断深入, 语篇分析的内容及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扩展, 如话语分析与阅读教学、听力教学、口语教学及翻译紧密结合等。本文拟从话语分析的角度, 从图式理论、语境理论入手, 分析听力理解过程的本质。
一、图式理论与语境理论
图式理论是话语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图式是高层次的、复杂的、习惯形成的知识结构, 它在理解话语过程中发挥着概念支架 (ideational scaffolding) 的功能。有人认为图式是话语理解方式的决定性要素, 它使得话语接受者偏向于以一种固定的方式去理解话语。也有人认为图式是背景知识的有机整体, 它让话语接受者对话语的意思进行推测和建立理解预期, 并用预期结构 (structure of expectation) 来描述图式对思维的影响。图式知识是按照一定方式有机地、有序地储存在大脑里, 便于我们检索和提取。一般来说, 图式知识有两类:内容图式知识 (content schemata) 和形式图式知识 (formal schemata) 。内容图式知识是指理解者的有关某一话题的背景信息和有关该话题的社会文化知识, 也包括理解者的性别、种族、个人经验、交际经验、个人爱好等;形式图式知识是指有关话语风格、话题和话语怎样组织方面的知识。
图式还是一个用来描述思维模式的哲学概念, 它具有选择、综合、组织加工、转换迁移等功能。在信息加工过程中图式起着重要作用。信息加工的过程实际上是评价图式与正在被加工的信息的匹配程度的过程。当人们头脑中某种心理表象与感觉对象的信息相匹配时, 辨认加速;若不相匹配, 辨认就难以进行, 理解就难以深入。图式理论的应用要进行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主体利用现有知识对客体信息进行仔细鉴别、整理、过滤、筛选;另一方面仔细检查其中的细节, 从中发现其内在联系。对其中与主体的认识结构相匹配的部分就“同化” (assimilation) 进去, 并纳入已有的图式结构, 对其中与主体的认识结构不相匹配的部分则要进行“调节” (accommodation) , 在此种情况下主体还得改变原有结构, 重新构建预期, 使主体不断向客体靠近, 直至同化。这种要求导致了两种信息的处理模式:自上而下的处理模式 (top-down processing) 和自下而上的处理模式 (bottom-up processing) 。自上而下处理模式强调整体结构的识别, 它既从所经历事件的一般知识开始, 又从这些知识所产生的特定预期开始。如果以前知识经验丰富正确, 且预期符合实际 (与实际相匹配) 将会获得成功的理解。若先前的知识存在缺陷、经验不足, 就会产生不当的预期, 理解就难以成功。自下而上处理模式注重对细节的识别, 它是知觉系统对输入信息、逐步由低级走向高级的加工过程, 较低级阶段的处理直接依赖于感觉数据的输入, 从感知数据开始逐级向上推进, 故又称它为“数据驱动处理”。
话语分析的另外一个重要内容是语境理论。语境知识即指对某一特定语境的理解, 包括话语的参与者, 以及话语的主体和客体, 话题、话语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传达话语的渠道即口语还是书面语等。
语境具有生动性和制约性。所谓生动性是指听话语的人被置于交际的真实环境里, 以现实社会成员的身份参与语言理解活动。所谓制约性是指语境对语言活动的内容、词汇、句子结构的选择以及意思的理解起一定的制约作用。听话者根据不同的话语建立不同的预期:同一话语在不同语境里, 意思不同。
图式知识和语境知识相互联系, 相互依存, 密不可分。话语理解是话语参与者利用自己已有的图式对所听话语进行预测、鉴别、整理、验证。图式和语境统一于听力过程中。图式是话语参与者的图式, 离开了参与者, 图式知识无所依存:没有图式知识的话语参与者是无知的参与者。
二、听力理解过程
听力理解过程首先是自下而上的信息处理过程, 也称为微观信息处理过程。在微观信息处理过程中, 听者的听觉系统接受到语流后, 将其输入大脑, 大脑将这些原始材料切分成基本的语言单位如音素、单词等。然后, 在将这些小的语言单位合并成较大的语言单位, 如:短语、句子、段落等, 从而完成听力理解。这一过程的目的在于切分和理解话语形式。
自下而上的观点很难解释听力理解过程中的以下现象: (1) 我们有时不必听完别人的话语, 便可知道话语的意思; (2) 我们能够理解一些有语法错误的话语; (3) 有时我们能听清每一个字和每一句话, 却不能明白说话人的意图。听力理解过程不只是单纯的自下而上的信息处理过程, 也是一个自上而下的信息处理过程。在听力理解过程中, 我们除了利用必要的语音、语调、语法、词汇等语言知识手段对进入听觉系统的话语信息进行处理外, 进入听觉系统的话语信息也激活了大脑中的既存图式 (即非语言性知识) , 听者利用它们来假设、鉴别、揣摩话语的意思, 预测话语内容的发展, 并通过分析、综合、判断和推理来验证和修改假设, 从而理解和吸收话语信息。经过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和语言重新组合活动, 重新构建与听者原有知识结构相吻合的新信息, 也即理解了说话者的意思。这就是听力理解的自上而下的过程, 有时也称为宏观信息处理过程 (macro-processing) 。
总之, 听力理解过程绝不是一种单纯的自上而下的过程或者自下而上的过程, 而是一种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信息处理过程。因为语言不是孤立的声音、词汇和句子, 而是一个表达意义为目的的有机系统, 听话人的最终目的在于“确定话语的表达主题”。然而, 主题并不直接体现于话语的表层结构, 因而在理解话语时, 不仅要用语言本身的知识, 同时还要运用图式知识。
尽管听力理解是自上而下信息处理和自下而上信息处理相结合的过程, 完全理解所听话语是人们的一种理想状态, 一般情况下是很难实现的。这是因为英语学习者在听话语时, 除了受到学习者英语水平、图式、语境之外, 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首先要受到听者的第一语言听力理解经历及其在某一特定环境下听力理解能力的影响。这些环境包括说话者环境 (如:说话者的口音、个性化语言等) 和言语环境 (如:讲座、电影、面对面交谈、电话交谈等等) 。其次还与记忆力、注意力、言语智力 (linguistic aptitude) 以及在特定环境中从各种可能的理解中选择最合适的理解和预测说话者即将谈论的内容的能力相关。同时, 我们认为还与补偿策略有关。所谓补偿策略就是听者在语言、社会文化等能力不足时为了听懂话语而采取的一种补偿措施。它属于交际策略 (communicative strategies) 中的接受策略 (receptive strategies) , 诸如向对方问问题、要求说话者说慢一点、反复听、反复看同一部电影等都属于听力补偿策略。如果谈话双方不能处理语言输入而不能理解话语, 一个优秀的听者能够发现问题并以某种合适的方式向说话者示意, 这样的听者能够诱发重复或者阐述。对于那些听力不是太好的学习者来说, 使用这种策略有助于他们提高听力水平。
三、话语分析对英语听力教学的启发
从听力理解过程中, 我们可以看出影响听力理解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任何一个因素出了问题, 都会阻碍听力理解。英语听力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合适的听力理解目标, 充分优化影响听力的各要素, 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英语听力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理解单词、句型, 还要提高学生的图式意识 (consciousness of schema) , 同时不要忽视语境的作用。
1. 树立合适的听力理解目标。
听力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理解话语主要意思的能力。一方面, 要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 帮助学生克服听力障碍, 能理解大意、抓住主要论点或情节, 能根据所听材料进行分析、领会说话人的态度、情感和真实意图。另一方面, 让学生明白不能完全听懂话语是正常的, 从而让他们克服焦虑等情感障碍, 树立听力理解的信心。
2. 重视图式知识。
在英语听力教学中, 教师应注意话题的背景信息和该话题的社会文化知识的介绍, 帮助英语学习者的内容图式的完善和充实。如果缺乏背景知识和社会文化知识, 所听的话语就无法找到与之相匹配的图式, 更谈不上它们的相互作用, 理解过程也就无法完成。同时, 如果缺乏背景知识和社会文化知识, 即使所听的话语的词汇、句法很简单, 听者也无法理解话语的内在联系。
3. 注重话语语境的导入。
在听力教学时, 还要通过适当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话语的语境要素及特征。对于较难的话语, 教师可先介绍话语发生的时间、地点、话语的参与者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然后让学生推测可能会在话语里听到的话语。最后, 让学生听话语, 并将听到的话语同推测进行对照。对于简单的话语, 可先让学生听了话语以后, 用提问的方式来检测学生是否了解该话语的语境要素。
四、结语
话语分析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 在语言教学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阐述话语分析要素在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其中图式和语境理论在听力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听力理解过程不是单纯的解码过程, 而是一种解码过程和意义再构建的、有图式和语境等要素参与的复杂的信息处理过程。听力教师应努力做到在话语层次上进行听力教学, 做到内容图式知识和形式图式知识并重, 注意语境的导入, 优化影响听力理解的各要素, 提高学生听力水平。
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话语的寓义 篇2
本文着重阐述了语义学与语用学中“意义”的含义,用语用学的理论分析了话语的寓义,分析了话语的规约寓义和临时寓义,并且运用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对交际中的话语进行寓义的分析。
关键词寓义规约寓义临时寓义合作原则礼貌原则
一、寓义的定义
话语所表达超出字面意义的意义,就是寓义。最早提出寓义的概念的是美国语言学家格赖斯。他认为我们应当把下述两种情况区别开来:一、说话者使用的词语所表达的意思;二、这个说话者在特定的场合下通过使用这个词语所表达的意思,例如,当顽皮的孩子们听到妈妈的脚步声时说“妈妈来了”,他想要表达的意思是“我们要关掉电视机或者我们要上床睡觉的意思”。说话者通过前一句话来表达后一句话的意思,但是前一句话并不包含后一句的意思。我国学者多把“implicature”译为“含义”。有人用“言外之意”来表示,也不理想,语用学上已有一个词“illocutionary force”表示“言外之意”,因而采用“寓义”一词更为恰当。
二、 寓义的分类
寓义可以分为规约寓义(conventional implicature)和临时寓义(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一) 规约寓义
规约寓义指社会有共同理解的寓义。英语中常用的Can I help you?和May I help you?并不按照字面理解为“我能帮助你吗?”而是表达“我愿意为您效劳”的意思。
规约寓义用的久了,人们可能忘记它的寓义。早期,英语单词corpse指的是“人类或动物的尸体”,现在主要用来指“人类的尸体”又如成语“灭顶之灾”,本始义是指“被水淹没的灾祸”,通过认识上的推理,引申出“毁灭性的灾祸”的寓义。因此,把它解释为“比喻毁灭性的灾祸”便不够准确。
(二)临时寓义
临时寓义指并非社会约定、只是在特殊语境中表达出来的特殊寓义。比如说,你邀请某人周末看电影,这时你的朋友回答道“我要准备考试”,那就是拒绝你的邀请,此时为临时寓义。
三、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
合作原则是临时寓义得以实现的条件之一。格赖斯从四个方面说明合作原则:
量的准则:要有足够的信息。
质的准则:努力使说的都是真的。第一,不说自己认为是虚假的话;第二,不说缺乏证据的话。
关系准则:要有关联,不能无故转移话题。
方式准则:要求表达清楚明白。第一,避免晦涩,第二,避免模棱两可,第三,避免啰嗦,第四,避免条理混乱。
请看以下几个例子:
例1:双亲健在否?母亲在去年去世了。
例2:高潮部分弹得不错。
例1的寓义是父亲健在。问的是父母的情况,但是只回答了母亲的信息,所以信息量并不足。此处答话人违反了量的准则,并未给出父亲的信息,只能被认为是父亲健在,不同于母亲的离开。例2是某音乐老师对学生演奏完钢琴曲之后的一段评价,老师只说了高潮部分演奏的不错,并不说其他的部分演奏的如何,对该生演奏其他部分的效果予以忽略,违反了量的准则,实际上音乐老师对该学生的演奏并不十分满意,因为老师没有对整体的水平做出评估,所以老师不是十分的满意。
又如例3和例4:
例3:我今天见鬼了。
例4:你今天买衣服了吗?我买了很多书。
例3中,“我今天见鬼了”,我们知道生活之中并无鬼怪神灵,即使是在今天这种偶然的状况之下也不可能会发生,所以此处显然是一种虚假的信息,虚假的话语,但是我们知道说话人会遵循原则,不会给出虚假的信息,所以我们相信说话人不会撒谎,那么就可以理解为只能是说话人遇到什么不好的事情,心情不好。
例4中,我们可以看到说话人试图询问关于购买衣服的信息,问听话人“你今天买衣服了吗”,说话人希望得到关于购买衣服的相关信息,可是听话人回答“我买了很多书”,看起来回答并不相关。可是,实际的状况可能会是听话人说我买了很多的书,以至于没有钱或者是不够钱都买衣服了。所以,此句话的寓义是“没钱买衣服了”。
继续看下面的例子:
例5:a. Open the door.
b. Walk up to the door, put the key into the lock, turn the key clockwise and push.
根据方式准则的第三条准则“简练(或避免啰嗦)”,说话人在说话时应该遵循这条准则,避免啰嗦。当说话人避免使用简单的表达方式,选择使用复杂的句子时,可以断定说话人并非随意地这样做,而是由于他所言的细节与当前说话的目的有关联。说话人使用b,并未使用a 的原因在于,他希望听话人关注a实施过程中每个动作的细节,按照b说的步骤完成。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句子的意义是抽象的、是脱离语境而存在的;而话语的意义是具体的、是依靠语境而存在的。话语意义是以句子意义为基础的,是句子在语境中的实现。话语的意义包括字面意义和隐含意义,对于话语隐含意义,即寓义的研究值得继续探讨。
参考文献
[1]Grice, H.P. Studies in the Way of Words. “Presupposition and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 . Ed.P.Cole, 1981: 183-189.
[2]John I. Saeed. Semantics.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3]Leech, G.N.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London: Longman,1983.
话语角度 篇3
政治话语的背景大多为历史事件,涉及一国对内对外的政策问题。它的形式繁多,有新闻报道、演讲、采访等多种形式。语言学家在公众演讲语方面做过大量的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演讲者为了在公众心目树立该党的良好形象,对其后在政界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会巧妙地运用一定的语言技巧与策略”[1]。文章将结合批评话语分析理论和批评话语分析方法,以美国总统的演讲为例,从CDA角度,探究其深度意义。
1 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
“批评性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简称CDA,也叫做批评语言学(critical linguistics),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目地是通过研究语言,看人们如何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愿。批评语言以大众语篇为研究对象,像电视、广告、报刊等官方文件和法律法规等。研究的课题包括性别、教育、就业、种族歧视、法律不平等,几乎囊括了政治、经济文化的各方各面。
批评语言分析的目的在于把语言和语言使用联系到语言的意识形态意义之中。语言不只是一种可观的传媒介质,同时也是社会实践;语言不仅反映社会现实,也是社会过程的介入力量[4]。
2 批评性话语分析的主要方法
Halliday将语言的功能分为三大语言元功能,即概念功能(ideational function)、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 function)和语篇功能(textual function)。概念功能,表示的是将说话者的内部经验表达出来,并表示出世界和各物相互之间逻辑关系的功能,其实现方式主要是及物性(transitivity)系统。所谓人际功能则是一条将意识形态的作用展示出来的捷径,它是作者或讲话者的身份、地位、态度、动机、对事物的推断能力等的表达,与他(她)们的态度和观点直接相关。例如怎样称呼对方就将作者(讲话者)的态度直接展现了出来。情态是一种人际功能体现形式,主观情态可以将语言生成着的亲近性反应出来,而客观形态则对个体和团体的观点进行了模糊处理。语篇功能是指语言将其本身与其使用者所处的情景相联系的功能,它主要由主述位系统和信息结构来实现[6]。
3 批评性话语案例分析——以“奥巴马演讲”为例
下面从Halliday的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两个方面来分析解读奥巴马的演讲。
3.1 人际情态功能
人际情态功能的体现形式主要有情态动词、情态形容词和情态副词等。
3.1.1 采用情态词表示
研究语篇的情态系统主要有两个目的:(1)弄清说话者对话语命题真实性所承担的责任的程度和对未来行为做出的承诺或承担的义务;(2)了解说话者对听话者和情景成分的态度,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的社会距离和权力关系。奥巴马演讲全文共有单词2292个,其中情态动词37个,占全篇词汇的1.61%,各种情态动词的使用频率如表1。
情态词量值分布如表2。
从以上列表来看,这篇演讲中用的最多的是中情态词,共20个,占全文情态动词的54%;高情态词共12个,占全文情态动词的32%;低情态词5个,占全文情态动词的14%。这是一篇在访华期间的演讲,奥巴马不能使用太过激烈的情态,需要表达自己的想法,表达中美历久以来的关系和前景。中情态动词的使用可以让自己的想法不带强制色彩,从而让信息更容易被听众所接受,也增加了信息被大众认同的可能性,同时也不会遭遇大众的批评和挑战。还有,在中情态词中,“will”又是演讲中用的最多的,有9处之多,占所有情态动词的20%。will表示预测(predictability),当用于第一人称后表示作者的决心(determination)。通过“will”出现的语境发现:第6段中的“will”是用来表现美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感恩之心,也用来说明他们不会忘记恩惠的决心。
但奥巴马在这篇演讲中也使用了高情态动词“must”5次,表示了他的主观取向。同时,“must”也传达出一种强烈的态度,这样总统话语权的权威化也表现得更清楚了。例如:在第15段:“I believe that each country must chart its own course[8].”这句话中的“must”就表现了他的权威与意志。
3.1.2 采用人称代词表示
在许多语言里,人称代词的选择往往受到交际双方的社会地位、权利关系和亲疏程度的限制[7]。演讲中使用的人称代词如表3。
“we”共计35次,“us”1次,“our”51次,合计87次。而“I,me,my”只有15次,“he,his”使用了4次。“they,their”8次。通过分析演讲稿后不难发现,“you”“your”的出现是受众感觉到自己就是那个“you”,受众和总统间的距离不知不觉就缩小了。当演讲者用“we”来代替“I”时,可以营造一种友好的气氛,让观众感到更为亲近。奥巴马通过“we”与“I”得成功置换,成功的拉近了与中国听众的距离,强调了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是一体的,可以互惠互利建立双赢的伙伴关系。
3.2 语言篇章功能
CDA不仅关注语言的结构,太注重语篇内容(空缺和存在信息均在其范围内)。这些信息可以在语言的表面,也可以蕴含在语言之中。预设是表达潜在信息的一种手段,发语人没有明确的将话语所蕴含的信息和命题明确地表达出来,但却将某句话说出之前的假设表达了出来,并将之以目的信息传播给了读者。在奥巴马的演讲中就有很多预设,例如在第五段:
Washington wanted to see the ship carry the flag around the globe,and to forge new ties with nations like China.This is a common American impulse—the desire to reach for new horizons,and to forge new partnerships that are mutually beneficial[8].
字面上说美国一直以来都想和中国建立友好关系,然而却用“carry the flag around the globe”来说明美国只是想把自己宣扬的思想带入世界各地,从而实现自己的殖民计划。同时,运用排比结构,如第17段中一系列的“that is why”,组成排比句,它们不仅作形式上精致工整,在表达上突出意义中心。意在说明正是由于美国的人权思想才使美国人民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
纵观全篇演讲,人们可以发现,奥巴马总统用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把昨天,今天和明天紧密的编织在一起,从各个不同角度说明了中美关系,同时宣扬了美国的人权和民主思想。
4 结语
本人从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理论入手,分析了美国总统访华期间在上海的演讲。通过分析研究,我们可以看出总统在演讲中使用了很多策略方法,如大量使用情态动词,从而增加了信息被公众认可的可能性。总的来说,CDA是通过语篇及其叙述的事情以及社会场景相关联,通过语言分析,可以揭示出话语中的隐蔽意义及其与社会结构和权力控制的关系,为研究者解读政治语篇提供了新的分析方法和思路。
参考文献
[1]戴炜华,高军.批评语篇分析.理论评述和实例分析[J].外国语,2002(6).
[2]廖志清.批评视野中的语言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1999,(1).
[3]彭增安.批评语篇分析方法论述[J].郑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4]于赞.布什伊拉克问题演讲的批评性话语分析[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5]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of Functional Grammar[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4/2000.
[6]徐珺.古典小说英译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5.
[7]王冬梅.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理论来源及主要方法[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报),2008(8).
话语角度 篇4
公共语篇中的政治语篇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权力话语和意识形态意义。政治语篇日益渗透到国际社会的方方面面,例如总统就职演说、总统竞选电视辩论、国情咨文、联合国公告等,它们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大众认知。本文结合相关理论,从批评话语分析下的语气和情态角度对2015年的美国国情咨文进行深刻剖析,以使大众直观感受权力和意识形态在政治语篇中的体现。
一、理论基础
批评话语分析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实践。语言既是社会文化的反映,受政治、经济、历史等社会多重因素的影响,又可以对社会发展及变革产生反作用。在语言学上,批评性话语分析主要以韩礼德(Ho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 istics)为理论基础。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韩礼德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行为,并且将其功能主要概括为三个:概念功能、人际功能与语篇功能。[3]概念功能指的是用语言描述和表达自己对于外部世界的认知和内心感受,其主要通过及物性系统以及词汇选择实现。人际功能指的是用语言与人沟通,并通过语言建立维持个人关系及社会关系,主要表现在语气情态系统、人称系统。而语篇功能指的是如何使语言的组成连贯一致,即:如何串连语篇的上下文,并且使该语篇和其他语篇或者语篇外的社会语境相连。只有通过该功能说话者才能说出可以被听话者理解的话语。而语篇功能可以通过主位-述位系统实现。[3]说话者通过完成不同语言形式以及意识形态的选择,实现其隐含的目的,形成最终的话语。
二、批评话语分析的主要方法
近三十年来,批评话语分析发展迅速,逐渐形成自己的理论框架,并不断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产生多种多样的分析方法,充分体现了批评话语分析的跨学科性。批评话语分析的成熟与发展离不可众多学者的不懈努力与探究,以Fairclough为其杰出代表人物,紧随其后的Van Dijk和Wodark及Paul Chilton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三、美国国情咨文分析
政治语篇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形式,常传达统治者以及政府的意愿,含而不露地展现统治者个人及其背后所代表的权力,表达其对于某事件的价值观和态度即意识形态,极易潜移默化地对大众的认知和判断造成影响。美国国情咨文正是其中一个典型。现任美国总统每年在国会做的关于政府的施政的报告就是“国情咨文”。本文以2015年的美国国情咨文作为语料,根据其具体特征,选择性从语气角度分析国情咨文如何通过语言传达权力与意识形态,影响大众认知。
(一)语气分析
语气指说话者在交际中所担当的角色。Holliday认为:在交际过程中,无论说话者如何变换交际角色,主要的任务只有给予)(giving)和需求(demanding)两种。[4]这些言语功能与陈述语气、祈使语气和疑问语气紧密相连。本文中一共有384句话,包含348个陈述句,30个祈使句,6个疑问句。
1.陈述语气
在2015年的美国国情咨文中,陈述句占绝大多数,占比超过90%。陈述语气用来提供信息,物品或者服务,它还可以表示需求。在国情咨文中,主要用陈述句传递信息,向美国民众说明政府之前取得的成就以及目前面临的问题,以及2015年的工作计划和施政方针,涉及经济,教育,医疗,军事,外交等各方面。
例(1)Tonight,after a breakthrough year for America,our economy is growing and creating jobs at the fastest pace since 1999.例句直观地用陈述语气表达了在政府领导下,美国渡过了金融危机,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向民众提供了信息,为下面呼吁民众增加了说服力和有力的保障。
2.疑问语气
在本篇国情咨文中共包含6个疑问句,占比极低,这也是由于疑问语气的功能所决定的。疑问句主要用来提出问题,以引导答案,强调信息,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文中,6个疑问句,3组对比提问,给出两个选项,让民众作出显而易见的选择,以引导民众相信美国政府的施政方针并为下文政府未来的施政方针作出铺垫。
例(2)Will we accept an economy where only a few of us do spectacularly well?此例句结合上下文可以看出,这个疑问句实际针对一个问题——美国的经济政策:一个是少部分人富;另一个是大家一起努力,每个人都能创收。这样有针对性的提问,答案毋庸置疑是第二种。自然而然向民众说明了美国接下来的经济政策。
3.祈使句
祈使句在政治演讲中作用重大,主要是体现发言者的“需求”功能。祈使句既可以直接呼吁广大民众,带动他们的热情,也可以拉近交际双方的人际关系,弱化讲话者的身份和地位,同时可以避免直接的生硬命令。
例(3)Let’s use those savings to rebuild our infrastructure and make it more attractive for companies to bring jobs home.这个例句展示了奥巴马会重建基础设施为国内创建工作岗位等权力,避免了直接生硬的命令语气,用“Let’s...”拉近了和民众的心理距离,展现了亲和力,并且号召民众一起行动,引起他们内心的共鸣。
(二)情态分析
情态是人际意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讲话者对自己所讲的命题的成功性和有效性的判断,或在命题中要求对方承担的义务,或在提议中要表达的个人意愿。[5]情态主要通过情态动词体现。情态动词可用来建立说话者的权威,它所表达的意义可能是模糊的。[6]情态又可以分为高量值、中量值、低量值。在2015年美国国情咨文中,出现了不同值的多种情态动词,包括:will(41次),can(37次)have to(10次),should(8次),must(2次),may(2次),might(1次),would(1次)。其中,高量值主要有:must,have to;中量值主要包括will,should;低量值主要是can。在6500多字的国情咨文中,中量值的情态动词出现频率最高,又以“will”为最。接下来是低量值的情态动词“can”紧随其后;而高量值情态动词出现频率最低。这些都与情态动词的功能息息相关。
1.高量值情态动词
通过统计可以看到高量值情态动词出现的频率最低。高量情态动词一方面直观会体现阶层地位差距,容易和民众产生疏离感;但另一方面可以树立演讲者的权威,增强民众的信任感。
例(4)And that’s why we must keep striving to hold ourselves to the highest of standards–our own.例句中使用高量值情态动词must表示义务,提出语气强烈的建议,意在引起当代美国人民对美国传统价值观的认同。面对金融危机,失业等众多问题,一部分人民群众信心被动摇,没有以往那样的坚信美国政府,所以奥巴马用此举来激励众人,树立他的权威,增强美国人民的安全感。高量值情态动词have to可以表示义务,但是这种义务强调客观影响的必要性,从而弱化命令的强制性。
例(5)we have to do more to help Americans upgrade their skills.例句中的高量值情态动词have to给民众一种实际的紧迫感,同时避免了直接的命令,拉近了和民众的关系。
2.中量值情态动词
在2015年的国情咨文中,中量值情态动词出现的频率最高,特别是will是所有情态动词中出现频率最高的。Palmer在《英语动词》(1989)中说到:“will经常用来指可以预见的,有计划的未来,而不仅仅是将来。在这个意义上,它是情态而非真正时间上的将来”。will主要表示一种意愿或者将来会发生什么的打算。这些打算一些是可以特意安排的,有计划的打算,也可以是预料中的打算。
例(6)And these policies will continue to work,as long as politics don’t get in the way.这个例句中的will表示有计划的打算:这是奥巴马对美国人民的一种承诺,只要没有阻碍,中产阶级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政策就会持续下去。通过will的使用,奥巴马向经历过金融危机的民众传递了未来美国政府的相关政策保障,以此来增强人民对政府的信心和支持。
例(7)And thanks to lower gas prices and higher fuel standards,the typical family this year should save$750 at the pump.这个例句使用了中量值情态动词should,它表示一种可以预见的状态。奥巴马通过使用should,表示油价变化对美国家庭的影响是可以预料的,增加其安全感,以此来获得广大民众的支持。
3.低量值情态动词
低量值情态动词出现的频率仅次于高量值情态动词,特别是can的使用频率极高。这是因为can的意义比较丰富,它既可以表示可能性,激起听众的希望;又可以表示能力和同意。在国情咨文中,大部分can意味着可能和能力。
例(8)In the coming months,let’s see where else we can make progress together.
例(9)That’s why I believe this can be a breakthrough year for America.
如以上两个例句,第一句里面的can表示能力,美国有这个能力一起努力,渡过难关,增强民众对美国未来的信心。而第二句中的can则是表示可能性,奥巴马表示2015年美国可能取得新的突破,给予了民众希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语言是一种社会行为,会受到社会现实,如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影响。语言是特定意识形态的产物,对国情咨文语气和情态词的分析也体现了这一点。在2015年的国情咨文中,奥巴马通过三种不同语气的切换以及量词的多样化选择,实现了自己演讲的目的。这可以让大家理解政治语篇,比如国情咨文的目的就是向民众传达信息,说服民众从而赢得民众的支持并促发行动。演讲者所言所做,都代表了统治集团的利益以及深藏在背后的意识形态。
参考文献
[1]Fairclough N.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the Critical Study of Language[M].London:Longman,1995:739.
[2]丁建新,等.批评话语分析述评[J].当代语言学,2001(04):305-310.
[3]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rnold,1985:101.
[4]钟丽君.奥巴马就职演讲的人际意义分析[J].外语学刊,2010:80.
[5]管淑红.政治演讲语篇的人际意义[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206.
话语角度 篇5
在现代社会中,广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作为一种大众化的商务语篇,广告涉及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美国市场营销协会对广告下的定义是:广告是由特定的广告主,通常以付费的方式,运用说服的技巧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对产品,服务或观念等信息的非个人的传播。由此可见,广告语篇有着不同与其他商务语篇的特点:覆盖面广,受众众多,遣词造句通俗易懂,是容易被大众接受的语篇。它的主要作用是向公众宣传产品,但在一定程度上,广告也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态度。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购买商品房,房地产广告也逐渐走入了人们的生活。作为商务语篇的房地产广告一方面是在推销楼盘产品,另一方面通过蕴含于其背后的意识形态不自觉地影响了人们的购房观念,改变着人们的居住方式和生活理念。
批评性话语分析主要分析大众语篇,以揭示隐藏在语言背后的意识形态意义。本文将从批评性话语分析的角度,用功能语法中的及物性语法系统分析近年来在武汉报刊、杂志上出现的四则较为典型的房地产广告,以揭示隐藏其中的意识形态。
2. 理论分析架构
批评性话语分析是于英国兴起的一种新的话语分析方法,其源头为20世纪70年代英国学者福勒(Fowler)等提出的批评语言学,旨在通过表面的语言形式,揭露意识形态对话语的影响、话语对意识形态的反作用,以及两者是如何源于社会结构和权力关系,又是如何为之服务的。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批评语言学分析更加成熟。批评语言学家们在不断丰富批评语言学的理论的同时,还对早期的批评语言学进行了修正,并在此基础上将批评语言学更名为“批评性话语分析”。批评性话语分析学家费尔克劳(Fairclough)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和后结构主义理论等主要的社会理论进行了相当深入的研究,并且结合具体的语篇分析,对话语、意识形态等争议的概念提出了自己的解释。他将语篇的概念拓展为“社会实践的一种形式,而不是仅限于纯粹的个人活动或是对社会情景变量的被动反映”(1992)。语篇概念的拓展意味着批评性话语分析的范围不仅包括作为终端产品的文本,而且包括语篇的生成和接受过程,从而将对分析的层面从一维的文本研究上升到三维的社会宏观语境的考察。批评分析语篇主要揭示权力、语篇和意识形态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语篇来揭示主导语篇生成并影响社会结构的意识形态。
批评性话语分析最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最主要的方法来源是功能语言学家韩礼德(Halliday)提出的功能语法。韩礼德把语言的纯理功能分为三种: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其中概念功能又是由经验功能和逻辑功能组成的。经验功能指的是人们用语言来讨论他们对世界的经验(包括内心世界),用语言来描述周围所发生的事情或情形。及物性是概念功能的一部分,是一个基本的强有力的语义概念。韩礼德认为及物性系统是语言再现的一个基石,其作用是把人们在现实世界中的所见所闻、所作所为分成若干种“过程”,并指明与各种过程有关的“参加者”和“环境成分”。韩礼德用描写小句的及物性语法系统将概念功能分为六种类型: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言语过程、行为过程、存在过程。物质过程涉及的是“动作”,其中的一个参与者是动作者,受动作影响的人或物称为“目标”。这个过程一般由动态动词来表示。心理过程表示的是“情感”、“认知”和“感觉”这类非动作过程。关系过程指的是两个物体之间的关系或者一个物体的属性。言语过程、行为过程和存在过程较其他三种少用,这些过程也有自己的参与者,如言语过程有“说话人”、“受话人”和“说话内容”等;行为过程通常只有一个由人充当的“行为者”,存在过程也只有一个参与者,即“存在物”。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及关系过程在广告文案中使用较多,也是本文分析的重点。
3. 中文房地产广告中的意识形态分析(以武汉为例)
作者以批评性话语分析为视角,借助功能语法中的及物性概念,在本节对武汉的四则房地产广告中潜在的意识形态进行了分析。
例1:万科·蚂蚁工房文案
只记得房租几何,不记得搬家几回;
只熟伦敦Q友,未知邻居姓名;
只给女友感情,未曾给她一个空间……
日供32元,和包租婆说bye bye。
(摘自《楚天都市报》,2008年8月7日)
该文案是以一个尚未置业的男青年的口吻写的。在这段两句话的文案中,共有8个过程,其中前面7个为物质过程,最后一个是言语过程。在前面的6个物质过程中,文案作者对几个动作进行了对比、记得—不记得、熟悉—不熟悉、给—未给,充分反映了现代年轻人的生活状态。通过这些动作的对比也可以看到租房与自己买房的差别所在,不仅花钱,而且经常搬家很辛苦;没有归属感,也无意与邻居交流;最重要的是,没有给心爱的人一个温暖的家。最后一句话的前半句,作者特别强调了日供32元,彰显还贷压力小;最后半句作者使用了一个言语过程,对包租婆“说”从此以后就与租房生活隔绝了,体现了购房者的决心。这个广告不仅向青年置业者推销了万科楼盘,显示出经济实惠的特点,而且向购房者灌输了一种租房等于漂泊不定,只有自己买房才等于可以跟爱人一起幸福生活的价值观,给予了未置业的青年男女对未来生活无限向往的意识。
例2:中冶创业苑文案
他,22岁只身来到光谷,白手起家的小伙。
她,在美好的20出头遇见他,为他洗手作羹汤。
给她一个宽敞的家,别让他的压力那么大。
(摘自《楚天都市》,2010年10月14日)
该文案是以一个第三者的角度来描述了两个来城市创业青年的生活状态的。这段广告词有三句话,五个过程,其中第一个为关系过程,后面四个为物质过程。第一句话介绍了文案的主角“他”,一个只身来汉打拼的小伙子。第二句用两个物质过程展现了“他”与“她”童话般的爱情故事。第三句中用了“给”这个单词表示了“她”对住房的需求,又用了“别让”展现了面对不断上涨的房价的“他”的巨大压力。近几年来,随着房价的飞涨,消费者买房的压力越来越大。这个文案传递给了消费者一个信息:我们这里的房子地处光谷,房子很大很宽敞,但是绝对不贵,因而不会给“他”带来很大的压力。在广告商营造的青年男女浪漫故事的渲染下,很容易让购房者动心,认为该处的房子经济又实惠,特别适合年轻人居住。
例3:金地·国际花园文案
这座城市有我奋斗的青春。
(摘自《武汉晚报》,2008年8月7日)
这个文案就包括一句话,一个关系过程,表述的是在这个城市里奋斗的人和城市本身的关系,即每个在这里的人都应该是这个城市的一部分,因为在这里,你们付出了青春,作出了艰苦的奋斗。这个文案向购房者宣传的是对这个城市的归属感。这句广告语没有直接讲述楼盘,却暗示购房者,你们在这个城市辛苦奋斗了多年,是到了一个应该要安定下来的时候了,因为你们也为城市的建设作出了自己巨大的奉献。这满足了很多在武汉打工、漂泊的年轻人寻找一种归属感、安全感的情感诉求。
例4:保利·十二橡树庄园文案
浪漫是贵族与生俱来的一种情怀,未婚的中年绅士会在散步途中天真的幻想自己如古老的显贵骑士,邂逅一个17世纪的纯粹淑女。
(摘自保利·十二橡树庄园宣传画册)
这是保利别墅项目的一个文案。在这一句话中,包含两个过程。头半句“浪漫是贵族与生俱来的一种情怀”是一个关系过程,讲述了浪漫与贵族的关系。后半句是一个心理过程,描述的是一个中年绅士的“幻想”,即邂逅一位淑女。广告作者巧妙地将“浪漫”、“贵族”、“绅士”与“淑女”联系在了一起,将此别墅定位为贵族般的高档住宅。同时该广告在推销楼盘的同时,也暗示了该楼盘将成为成功男士的梦想之家,并且可以成为他们身份的象征,迎合了很多成功男士的购房心理,并且灌输给男士拥有一个完美的住宅即可拥有一份美妙爱情的意识。
4. 结语
通过以上对武汉市的四则房地产广告分析可以看到,在传统的推销住宅产品之外,这些广告也试图在意识形态的层面上对人们产生影响,因而让他们最终选择购买该楼盘的产品及改变生活的态度。这种影响表现在:广告作者对物质过程、关系过程和环境成分等的运用一方面展现了楼盘的亮点,同时还向购房者展现了理想的生活状态,比如:少贷款,压力少;追求浪漫的爱情;家庭应该温馨和睦等;广告作者还通过运用心理过程来迎合人们的情感诉求,比如“80后”的年轻人对爱情、家庭的渴望,对幸福浪漫高品质生活的追求,等等。另一方面这几则房地产广告还向人们阐述了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在家庭中,男性应该负责买房,这也体现了现代社会男性所面对的巨大压力。房地产广告一方面迎合了人们对住房、美好生活向往的情感需求,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一些人们对生活的态度及看法。
参考文献
[1]Fairclough, N.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M].Cam-bridge:Polity Press, 1992.
[2]Halliday, 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 Press, 1994.
[3]黄国文.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1.
[4]雷启立.身份、市场及其他——从上海房地产广告看消费意识形态的建构[J].当代作家评论, 2003, (6) :64-73.
[5]王伟强.浅析房地产广告中的意识形态[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7, (1) :99-101.
话语角度 篇6
关键词:批评性语篇分析,演讲,权力非平衡性
语言是构成语篇的基本要素, 构成语篇的语言不仅是对现实世界的客观反映, 同时它作为一种社会实践, 也直接参与社会关系的建构。语篇中的词汇、句子都潜在地反映了说话者的权力意识和意识形态。作为一种多角度的语篇分析框架, 批评性语篇分析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通过对语篇形式的分析, 进而研究话语、权力及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的话语分析形式, 其目的是揭示语篇中含而不露的意识形态意义, 特别是人们习以为常的歧视、偏见和对事实的歪曲认识, 发现语篇在权力斗争中的功能和存在的社会条件, (辛斌, 2005:6) 从而提高大众对语言的敏感度、整体鉴赏力和判断力。本文将采用CDA有关语篇与权力关系的论述作为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 对奥巴马回应卡扎菲被杀的讲话进行研究, 分析其中不易被人们察觉的语言与权力的关系, 揭示说话者如何通过语言的选择掩饰权力的非平衡性并帮助达到其政治目的的。
2011年3月19日, 美军实施“奥德赛黎明”行动, 位于地中海的导弹驱逐舰巴里号向利比亚发射战斧式巡航导弹。美军在这次行动中共发射了110多枚战斧导弹, 由此, 一场因利比亚本国人民引发的骚乱, 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演变成了美法英主导的多国部队与利比亚的战争。利比亚战争, 是继上世纪90年代的科索沃战争, 本世纪的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以后,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组成的军事联盟第四次对主权国家发动大规模军事打击, 其目的是推翻卡扎菲政权。2011年10月20日, 卡扎菲被俘, 随后中弹身亡。当天, 奥巴马总统就卡扎菲被杀发表了讲话, 我们围绕这篇演讲, 以批评性语篇分析为理论基础, 将奥巴马总统演讲中的“美好愿望”与其真实意图进行对比, 指出说话者掩饰权力非平衡性的方法和通过语言的选择来达到其政治目的手段, 揭示说话者如何通过语言的选择来传播他们的意志和观点, 从中领悟到强调提高语言批评意识的重要性。
一、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
N.Fairclough和R.Wodak (1997:261) 认为“语篇同权力交织在一起, 语篇能够通过说话者对语言的运用来建立、维持或改变权力关系”。语篇不仅涉及“说的内容”, 还涉及“谁有权力说, 什么时候说和以什么样的权威说”。一般来讲, 说话者控制话语的能力不尽相同, 这是因为他们被赋予了不同的话语权力, 而CDA理论特别重视揭示语篇中权力的作用及话语与权力的非平衡性之间的关系。
语篇是社会权力关系生成和再现的场所, N.Fairclough (1992:67) 形象地将之称为“权力斗争的场所”。在当代社会, 统治阶层通常不是通过武力或强制手段对权力进行操纵, 实现对社会的控制, 更多依赖于对话语的掌控, 隐秘地影响和改变人们的态度和价值观。这其中, 大众传媒是统治阶层通过操控话语来维持、改变权力的一种有效方式。N.Fairclough研究了统治者如何运用大众传媒在社会关系和主体地位等方面对被统治一方加以限制, 并在这个过程中微妙地把自我利益掩饰成社会的共同利益, 使不平衡的权力关系看似理所当然, 从而对被统治一方压制、将其边缘化, 或使其沉默。
二、掩饰权力非平衡性的策略
(一) 使用恰当的人称代词
在演讲中, 政治家会采用多种策略掩饰权力的非平衡性, 人称代词的选择便是其中之一。从语用学角度看, 人称代词we (us, our) 包括内包 (inclusive) 和外排 (exclusive) 两种用法 (辛斌, 1997) 。内包性用法是指语用所指包括受众, 而外排性用法则刚好相反。前者可以拉近与受众的距离, 给人一种共同参与的感觉, 而后者则会疏远对方, 拉长与对方的距离。政治家在演讲中非常善于运用人称代词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调节与受众之间的心理距离 (Maitland&Wilson, 1987) 。奥巴马为了获得国内民众和国际社会对此次战争的肯定, 多次使用we (us, our) 。在这篇789字的讲话中, 人称代词we (us, our) 的出现频率居首位, 先后被用做语篇人称指示词达29次, 并且所出现的we (us, our) 都属于内包性的用法, 这种使用策略具有深刻的目的性。如:
(1) The United States and our friends and allies stopped Qaddafi’s forces in their tracks.
(2) We call on our Libyan friends to continue to work with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o secure dangerous materials.
奥巴马用“我们”将自己与广大受众结为一体。如 (1) , 奥巴马以美国人民与盟军发言人自居, 其目的是强调美英法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试图得到更多盟友对此次战争的支持和帮助。在⑵中, 奥巴马自居利比亚人民的发言人, 用“我们”一词将美国与利比亚人民的利益合为一体, 仿佛美国是利比亚的救世主, 美国和国际社会一直都在为利比亚人民的解放和自由而努力奋斗着。
此外, 奥巴马还用“卡扎菲暴政”、“卡扎菲残暴统治”等词明确地划分出敌我两大政营, 将卡扎菲政府描绘成罪恶的、遭到人民唾弃的暴力政权。他称卡扎菲政府为“世界上独裁统治最长的政权之一”, 称利比亚人民为“在铁拳压迫下受奴役的人们”, 声称此次战争是应利比亚人民要求“合法权益”, 美国才联合北约、阿盟等国际组织一道来“保护利比亚人民”的, 旨在帮助他们建立一个“兼容并蓄的民主国家”。然而, 奥巴马的真实目的是树立维护世界和平, 拯救受难利比亚人民的高尚形象, 对美国国内和国际社会的反战抗议却丝毫不理会, 对卡扎菲政权的政绩肆意贬低扭曲。
(二) 使用预设策略
所有语篇都是明示和暗含信息的统一体, 演讲者在语篇中既可以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又可以将其意图蕴藏到文本中, 而预设是演讲者表达隐藏信息的手段之一, 它包含了演讲者所作的假设。演讲者将其隐秘地传播给受众, 是控制受众的一个重要手段。奥巴马的整篇演说篇幅不长, 却蕴涵着大量的预设, 而奥巴马没有明示的这些信息却传达了丰富的内容。表1列出了文中主要带有预设的句子, 以及相应的蕴含信息。
奥巴马通过这些话语向我们描绘出卡扎菲当权时期利比亚国内的民生:独裁者牢牢地控制着利比亚人民, 人们享受不到任何自由权利, 在黑暗和专制中痛苦求生。演讲者将这些信息暗藏在预设中, 没有以断言的形式出现, 这种不易察觉的手段使受众被动地接受了这一事实:利比亚战争顺人心、合民意, 势在必行。紧接着, 在语篇中奥巴马总统向大众描绘了战后利比亚的美好前景, 这与预设信息中描绘的黑暗、压抑的利比亚形成强烈对比, 奥巴马旨在通过预设这一方式表达:只有战争才能帮助利比亚摆脱独裁统治, 使利比亚人民获得自尊和民主。然而, 美法英联军在对利战争中破坏了大量的基础设施, 造成许多平民伤亡, 社会秩序陷入混乱, 奥巴马心中的美好蓝图与现实相差巨大。
(三) 使用关切的话语
说话者在语篇中应对受众采用关切、慈爱的态度, 使受众更容易接受说话者的观点。奥巴马在庆祝卡扎菲政权倒台的演讲中, 对于牺牲的美国士兵和奋战在前线的美国军人也表示了慰问、敬意, 但奥巴马为树立政府积极形象, 试图运用一些语言策略将美军阵亡对政府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3) We are reminded today of all those Americans that we lost at the hands of Qaddafi’s terror.
如 (3) , 奥巴马有意用美军士兵“丧命于卡扎菲之手”将美军牺牲的责任完全推脱给卡扎菲, 淡化了美国政府对此应承担的不可推卸的责任。然而, 美军家属和理性的受众一定会产生质疑:是谁将士兵们推向前线?是谁让士兵们为了某个总统和某个集团的利益而饱受战火之苦?奥巴马对美国政府只字不提, 因为这更会激起家属和群众的反战情绪。
(4) We know that nothing can close the wound of their loss, but we stand together as one nation by their side.
再如 (4) , 奥巴马貌似以站在家属立场的口吻, 对无法弥补士兵家属的巨大损失而感到遗憾, 从而平复家属受伤的心灵, 实则却要求家属从国家的高度理解政府的行为, 鼓励所有美国群众同进同退, 共同为所谓的人类和平事业而奋斗。这是奥巴马的美好愿望, 但不可否认的现实情况是, 美国士兵的死伤不但使家属遭受巨大打击, 而且在服役士兵的心里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 美国大兵的厌战情绪高涨。
对于利比亚人民, 奥巴马同样使用关切的、鼓励的话语对他们示好。在 (5) 中, 奥巴马使用“伙伴”等词表示对利比亚人民的友好, 对他们做出郑重承诺, 称帮助他们赢得自尊、自由和机遇。
(5) We will be a partner as you forge a future that provides dignity, freedom and opportunity.
但我们看到的是, 在以美国为首的盟军入侵和占领利比亚后, 利比亚整个国家动荡不安、基础设施惨遭破坏, 人民背井离乡、被驱入贫困的深渊。虽然奥巴马总统认为利比亚的历史已经“翻开新的一页”, 利比亚人民有权决定自己的未来, 但是我们不免还是要问:伊拉克的现状是否会在利比亚上演?利比亚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尚未得到充分保障的前提下, 谈何民主进程, 进而建立一个民主开放的国家?在这一系列的问号下, 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 奥巴马总统及其盟友法国总统萨科奇在谋求总统连任方面已捞取足够的政治资本。
(四) 使用非正式性话语
N.Fairclough (1992:204-205) 认为非正式性是语篇民主化的策略之一, 说话者可以通过对对方的称呼, 以平和的口吻拉近双方的距离。奥巴马在演讲中 (如 (6) (7) ) , 称利比亚的普通百姓为“勇敢的利比亚人民”, “我们的利比亚朋友”, 而不是直接称呼为“利比亚人”, 一方面是为了凸显总统的亲民, 将异国他乡的普通百姓视为自己的朋友, 另一方面奥巴马更多地强调了客观原因, 是利比亚人民自己为了正义事业而要求推翻卡扎菲统治, 似乎这场战争与美国毫无瓜葛, 但事实却是:美国出于其在该战略要塞和能源要地的利益考虑, 扶持利比亚反对派发动了利比亚战争。所以, 奥巴马运用亲近的口吻旨在掩盖事实的真相, 寻找借口, 推卸发动战争的责任, 遮掩美国对利比亚这一主权国家发动战争的不合理性。
(6) The courageous Libyan people fought for their own future and broke the back of the regime.
(7) We call on our Libyan friends to continue to work with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o secure dangerous materials.
奥巴马对奋战在前线的美国士兵的称呼同样体现了这一语言策略, 在 (8) 中, 他歌颂美国士兵为保护利比亚人民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称是他们给利比亚人民提供了决定自身命运的机会, 这样, 奥巴马就把美军士兵和利比亚的未来紧紧地连成了一个整体, 使参与战斗的士兵倍感鼓舞, 深切体会到肩上巨大的责任, 奥巴马采用这种看似亲民、夸赞的口吻抚慰前线的美军继续安心战斗。
(8) Many Americans have provided extraordinary service in support of our efforts to protect the Libyan people, and to provide them with a chance to determine their own destiny.
在⑼中, 奥巴马有意使用“灿烂的笑容”、“不朽的生命”等词, 淡化美军士兵牺牲的悲伤现实, 抬高士兵的精神境界, 并称将与其一起并肩战斗, 在拉近与牺牲士兵距离的同时, 又鼓励在利比亚前线的士兵为了人类正义事业继续奋斗。
(9) We recall their bright smiles, their extraordinary lives, and their tragic deaths.We know that nothing can close the wound of their loss, but we stand together as one nation by their side.
(五) 使用排比、重复等手法
在演讲中, 说话者往往通过运用排比、重复、对比等手段传播对自己有利的信息, 使受众在被动接受的情况下不断强化、认同说话者的观点, 从而树立说话者积极形象, 赢得受众的支持。例如 (10) , 奥巴马用三个并列短语detained, beaten, killed, 向大众刻画了卡扎菲政权的黑暗、残暴, 容易使大众倾向性地认为推翻卡扎菲政府顺应历史潮流;奥巴马通过dignity, freedom和opportunity (如 (11) ) 三个词描绘了一个在美国政府帮助下即将建立的充满自由与机遇的新利比亚蓝图, 两组词的强烈对比会使受众接受这一误导性观点:美国参与利比亚战争完全是为利比亚人民的未来和自由着想, 是为维护全世界的正义与和平而战。
(10) Innocent civilians were detained, beaten and killed.
(11) And now, we will be a partner as you forge a future that provides dignity, freedom and opportunity.
此外, 他还使用下列短语“国家解放”、“快速建立过渡政府”、“平稳过渡至利比亚第一次自由公平的选举” (如 (12) ) , 形成排比句式, 表面上是凸显美国对利比亚未来的深切关心, 敦促各方力量精诚合作, 共创利比亚美好前程, 但美国的真实意图则是希望通过扶植新的利比亚政府, 尽快在这一战略重地获取最大的利益。
(12) We look forward to the announcement of the country’s liberation, the quick formation of an interim government, and a stable transition to Libya’s first free and fair elections.
四、结语
根据批评性语篇分析理论中关于语篇与权力关系的论述, 奥巴马在对卡扎菲被杀的演讲中采用了多种语言策略掩饰其演讲中的权力非平衡性:we (us、our) 等人称代词暗示着受众被包括在语篇之内, 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 增强了现场感和受众的参与感;含蓄的预设表明了战前的利比亚完全控制在独裁者卡扎菲的手中, 推翻了他的统治似乎合情合理;关切的话语抚慰了奋斗在前线的美国大兵, 并极大地鼓舞了士气;运用非正式性话语将利比亚平民视为自己的朋友, 将奋斗在前线的美国士兵及家属当做自己的家人;使用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意在不断强化奥巴马政府的正面形象, 强行向受众输入说话者的观点。奥巴马通过对其话语权力的成功运用操纵着各类受众, 使受众在潜意识中放弃抵触情绪, 乐于接受其观点, 这也侧面印证了R.Fowler和G.Kress (1979:195) 提出的“语言不仅体现了权力的不均, 而且是使其得以强化的工具”。在此项研究中, 我们认识了说话者是如何把他们的意志和观点通过语言的选择传播给受众, 进而控制受众, 以达到其政治目的, 此类研究有助于人们了解语言与权力之间的关系, 从而增强语言与权力意识。
参考文献
[1]辛斌.英语语篇的批评性分析刍议[J].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7 (4) .
[2]辛斌.批评语言学与西方马克思主义[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05 (9) .
[3]Faiclough, N.Language and Power[M].London:Long-man.1989.
[4]Faiclough, N.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M].Cam-bridge:Polity Press.1992.
[5]Fairclough, N.and Wodak, R.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A].Van Dijk (eds.) :Discourse as Social Inter-action:A Mul-tidisciplinary Introduction[C].Volume2.London, 1997.
[6]Kress, G and Fowler, R.Interviews[A].In Fowler, R., Hodge, B., Kress, G., Trew, T. (eds.) Language and Control[C].London:Routledge, 1979.
[7]Maitland, K and Wilson, J.Pronominal selection andideological conflict[J].Journal of Pragmatics, 1987 (11) :495-512.
话语角度 篇7
Sinclair和Cotdthard (1975:9—10;参阅苗兴伟, 1999) 等人在研究课堂话语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以Halliday的功能理论为指导、遵循结构语言学的原则由低到高的话语分析模式。他们指出, 话语单位是分层级的, 即高一级的单位由低一级单位组成, 并据此将课堂话语分为课 (lesson) 、课段 (transaction) 、回合 (exchange) 、话步 (move) 和话目 (act) 五个部分。话目组成话步, 话步组成回合, 回合组成课段, 课段组成课。他们认为, 无论是课堂会话话语还是非课堂会话的其他话语, 回合都是交谈者围绕话题进行交谈的基本单位, 并将回合的结构概括为起始—反应—后续 (Initiation—Response—Follow-up) , 即著名的IRF模式。
Amy B.M Tsui (2000) 在《英语会话》中提出, 即便在课堂之外, 三话步的交际回合仍是最基本的结构, 四话步、甚至五话步结构的回合也很常见。根据起始话步在整个话语组织中的功能作用, 话步可分为6类: (1) 起始:提供信息 (elicit:inform) , (2) 起始:确认 (elicit:confirm) , (3) 起始:同意 (elicit:agree) , (4) 起始:承诺 (elicit:commit) , (5) 起始:重复 (elicit:repeat) , (6) 起始:澄清 (elicit:clarify) 。
结合对大量采访语料的研究, 笔者发现起始话步在话语组织中的以上功能作用, 对以英语作为外语的采访者用英语进行高效的提问采访具有很大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二、先陈述, 再提问:采用有提供信息功能的起始话步
Amy B.M.Tsui认为, 具有“提供信息”功能的起始话步其实是邀请受话者提供信息。在用英语进行新闻采访时, 采访者如能首先进行一些陈述, 然后再提出问题, 即使用由几个话目构成的起始话步, 而不是提出单独一个话目———一个问题 (a question) , 更好地实现起始话步功能:提供信息, 将会顺利地进行到反应话步, 促使受访者积极地提供信息。
以2008年5月15日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 (NPR) 记者Robert Siegel对姚明的一段采访为例:
起始A (Siegel) :Yes, you announced a gift of half a million Yuan, about$70, 000 for relief.Have any other of your teammates in the NBA joined you in contributing?
反应B (Mr.Yao) :We have a, you know, plan will come out in next few days.We’ll see what will happen next.
起始A (Siegel) :Yeah.You are from Shanghai.Any personal connection at all to Sichuan or no?
反应B (Mr.Yao) Actually, my wife is there right now.You know, Shanghai is about two-and-half-hour flight from Chengdu so she——she’s right there.And my family members is all safe, OK.
起始A (Siegel) :I know you played for Shanghai in the China Basketball Association before you came to the U.S.I didn’t see a Chengdu team in the league.Did you ever play in this city?
反应B (Mr.Yao) Well, at my first two years in the CBA, which is the China Basketball Association, they have a team over there And the people who are living there is, you know, huge fans of basketball.
从上面的话段可以看出, 发话者作为始发话语者为了顺利获得受话者 (addressee) 的信息反应, 在每一个起始话步中都使用了两个以上的话目:陈述 (见上例中下划线部分) +问题。在英语新闻采访中, 采访者使用这种起始话步的频率是非常高的, 因为使用这种“陈述+问题”的起始话步可以实现特殊的功能意义, 陈述话目的信息可以帮助始发话者的问题更顺利地被受话者理解, 并更有效地得到受话者的应答;同时采访者通过使用这种起始话步模式也能达到帮助电视观众成功地理解该段会话的目的。
三、看似陈述, 实则提问:采用有确认功能的起始话步
Amy B.M.Tsui (2000) 认为“起始话步:确认”的话语功能是邀请受话者确认发话者的“假设” (assumption) 。这种起始话步功能可以通过“陈述” (declaratives, positive and negative polar interrogatives) 或“附加疑问” (tag interrogatives) 的话语方式得以实现。附加疑问句由陈述句加简短附加问句构成, 用以要求对方证实所述之事。
采访者在对采访对象进行提问时, 如能恰当使用以上两种有确认功能的提问方式, 即以“陈述”代问题或者“陈述句加简短附加问句”代替问题的起始话步, 邀请受话者确认其假设的真实性, 往往能够成功地代替受众向受话者提出受众普遍感到好奇的问题, 顺利地让受话者直面问题, 对采访者的假设加以肯定 (有时为否定) 的应答, 有时甚至还能促使受话者在确认的基础上对问题进一步展开说明, 丰富采访内容, 达到向受众提供更多信息的目的。
下面以2009年7月8日美国CNN主持人Larry King为Michael Jackson离奇死亡而采访他的私人医生Arnie Klein的谈话为例, 详细说明这两种具有确认功能的提问方式。
1. 陈述的提问方式
采访者可以通过“陈述”的提问方式实现“确认”的起始话步功能。以这次采访为例, 主持人Larry King在询问了Arnie Klein医生结识歌星Michael并成为他的私人医生原委之后, 想进入Michael突然死亡的话题, 就以陈述的提问方式对对方最后一次见Michael的时间进行了确认:
起始A (Larry King) :Grew from there.You——let’s fast forward.You saw him the Monday before he died.
反应B (Arnie Klein) :Absolutely.Yes, sir.
再如, Arnie Klein医生表示Michael去世前几天状态很好之后, 主持人Larry King又再次以陈述的提问方式向Arnie Klein询问他对Michael突然离世的反应:
起始A (Larry King) :So, therefore, you had to be shocked when he died.
反应B (Arnie Klein) :Oh, I sat and——I remember when I found out.I sat at my desk.For about five hours, I couldn’t move, because I was very close to him.And it’s not just because he’s Michael Jackson, probably the most talented actor——or, excuse me, performer of our age.I mean when I lose anyone that I know I go——having lost my brother and my father when I was in medical school, I don’t do well with death.
2. 附加疑问的提问方式
英语采访者也常用附加疑问的提问方式, 实现确认的起始话步功能。仍以此次采访为例, 对于状态良好的Michael的突然死亡, Arnie Klein表示他非常震惊, 得知消息后坐在办公桌前足足五个小时不能动弹, 于是Larry King对他的这样强烈的反应用附加疑问的提问方式向对方进行确认:
起始A (Larry King) :A doctor should feel that way, right?
反应B (Arnie Klein) :Well, that’s the only way I could feel...
又如, Larry King在开启Michael吸毒这一话题时, 也采用了附加疑问的提问方式向对方进行确认:
起始A (Larry King) :You’ve worked with addicts, have you not?
反应B (Arnie Klein) :I wrote a book on heroin addiction.And I mean I think what’s happening with drugs now is a disaster.I mean when you look at the actor from the“Batman.”I mean look what happened to him.
在以上两段对话中, 采访者通过陈述其假设——“作为医生应该会有这样的反应”、“你的病人里有瘾君子”再加上“是吗”的附加疑问 (加下划线部分) , 邀请受话者确认其假设的正确性, 这样便实现了向受话者寻求确认的话步功能。
常规的附加疑问句有两种, 一类是反意的附加疑问句, 另一类是非反意附加疑问句。如:
He used to take pictures there, didn’t he? (反意的附加疑问句)
You call this a day’s work, do you? (非反意附加疑问句)
由于现在语法学者把附加疑问句的范围加以扩大, 采访者在用英语提问时, 除了使用常规的附加疑问句提问方式外, 还可以使用一些其他的附加疑问句的不规则形式 (见下划线部分) , 如:
He is a nice man, don’t you think?
She’s your daughter, am I right?
He’s not on duty now, do you suppose?
A good omen for poor English, eh?
Those kids didn’t waste much time, hey?
It’s a good film, what?
You have to have chemistry to win, do you agree?
You remembered the eggs, right?
四、结语
借助Amy B.M.Tsui会话语言描写框架, 笔者对英语采访者提问的话语结构和特征进行了一些分析, 发现采访者的提问和受访者的应答之间的连贯是通过其各组成部分功能的联结实现的。本文对采访者的语言进行话语分析确实证明, 采访者在采访时如能充分了解和利用其访问语言的功能, 除了提出问题这一单一的方式外, 恰当利用“陈述+问题”、“陈述”、“附加疑问句”这三种方式进行访问, 可以有效激发受访者的反应, 实现传达给受众更多信息的目的。需要说明的是, 本文取样均来自英语为母语的权威媒体 (CNN, NPR) 。本文研究也有一定局限性, 如能大量收集语料并进行量的分析, 将有利于对采访者语言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
摘要:近年来国内话语分析研究成果异军突起, 在对大量英语采访语料进行研究的基础上, 本文从会话分析的视角, 旨在探索英语采访者提问的会话结构和功能的特征, 以期为以英语作为外语的中国采访者开展高效的采访活动提供更丰富的口语输入素材。
关键词:话语分析,英语新闻采访者,提问,语言技巧
参考文献
[1]代树兰.电视访谈的话语特色[J].扬州大学学报, 2008, (1) .
[2]苗兴伟.会话话语中的意义磋商[J].解放军外国语学报, 1996, (6) .
[3]苗兴伟.言语行为理论与语篇分析[J].外语学刊, 1999, (1) .
[4]孙倚娜.会话分析·电视谈话节目·口语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3, (10) .
[5]Amy B.M.Tsui.英语会话[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9) :80.
[6]Robert Siegel (with NPR) , Yao Ming:Olympics Have Changed, http://www.npr.org/templates/story/story.php?storyId=90483768, May15, 2008.
话语角度 篇8
一、关联理论和话语标记语
1 . 关联理论的概念。斯佩贝尔和威尔逊于1 9 8 6年出版《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一书, 此书中首次提出了关联理论, 并把语言交际归为一种明示推理的行动。他们认为, 人的话语是一种明示行为, 即向听话者明确地表示意图的行为。推理则是听话者在接收说话者的明示信息后, 通过对信息的组织加工来推断出说话人的意图。也就是说, 明示与推断是交际的两个方面。关联理论包括认知原则和交际原则。认知原则认为人的认知倾向于追求关联最大化;交际原则认为说话者的明示行为是一种假定, 其本身具有天然的关联性。所以, 关联理论认为交际中语言表达者和听者意图之间的分离不是靠符号规则, 而是靠认知过程来弥合的。双方之所以能够顺利地完成交际, 是因为说话者明示了自己的意图, 而听话者根据这种行为推理出交际意图。
2.话语标记的含义、分类、特征和功能。在英语语法中一个特殊的语类标记, 能够在传递信息的同时还起到情感交流的作用, 我们通常把它叫做话语标记。它的目的是为了使听话者更好地理解交际内容, 避免交际中出现与明示意图不相符的推理, 促使交际活动顺利完成。可以看出, 话语标记语是对语言的连贯性和交际情景起制约作用的短语。 (朱丽敬, 2009) 认为, “话语标记语是一种自然语言表达式, 其作用是促进听话者对语句之间、交际情景中各种因素之间连贯关系的理解过程”。国外学者从功能角度对话语标记语进行了深刻的定义, 认为是“传达关于话语整体框架和局部句子间关系信息的符号”。有的学者还将其归为“包括语言单位, 顺序上不独立的组成部分”。Rouchota对话语标记的相同功能进行了细致的研究, 他将话语标记语划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表示情感、态度的, 如frankly、I believe、incidentally等, 另一类是表示语言内部关系的, 如moreover、and、after all等。国外学者对话语标记语的认知大致相同, 大多认为话语标记语不会影响话语的真实条件, 不会增加任何新的信息内容, 也不会改变事物本身的特点, 与说话情况相关, 与表情功能有关。从语法结构上看, 话语标记语并没有实质性的作用, 也就是说如果将其删去, 句子结构仍然是完整的, 语义内容也不会发生任何的改变。但它的存在并不是多余的, 一句话很可能有多种理解方式, 不同的理解方式会推理出说话者不同的意图, 但有些意图可能不是说话者想要表达的, 这时候如果加上话语标记语, 就会去除歧义, 从而完整地表达出说话者的真正意图。因此, 话语标记语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二、写作中错误使用标记语的原因
1.诱导性因素。在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 由于话语标记语使用频率较高, 理解更深刻, 所以在话语标记语运用上很灵活, 不仅帮助语句更加连贯, 还使句子表达的情感更丰富。但对中国学生来讲, 其表现差强人意, 具有较为一致的特点。如在传统教学模式下, 教师强调教学的模式化, 就是直接套用标记语来标明语句问的语义联系, 这对学生运用话语标记语有一定帮助, 但由于是套用过来的, 并不能灵活的掌握, 这样一来, 学习者形成了机械化使用标记语的习惯, 进而产生诱导性的错误。
2.母语负迁移因素。汉语在语篇的衔接与连贯上与英语有着很大不同, 汉语多依赖隐形的连贯手段来实现语篇的连贯, 而英语则用显性的衔接手段。在英语写作中, 中国学生容易使用汉语的衔接手段, 进而无法达到理想的写作效果。
三、教学启示
中国的哲学思想根深蒂固, 这也是学生为何无法很好地运用话语标记语的原因所在, 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是让学生了解关联理论, 利用关联理论强化对话语标记语理解, 它对话语标记语的存在意义及英语跨文化写作具有较强的说服力。以关联理论为桥梁, 学生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进而真正掌握话语标记语的用法及运用规律。连贯性是英文作者达到某一目的的一个障碍,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是广泛教师面临的一个挑战。为了使学生顺利地完成英语写作, 为了能够达到各种交际的目的, 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一定要针对其特点以及英语与汉语言之间的差异性, 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首先要多鼓励学生多读多听, 让他们在读和听之中感受英语的语法衔接手段以及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克服用汉语模式思考, 克服汉语带来的衔接与连贯的负迁移。其次要注重学生的语言输出, 采取多样化的方式让学生正确的使用话语标记语, 让他们处在一个真实的情境中。另外还要让学生意识到句子与段落、整篇之间的关联性, 使全文服务一个主题。
参考文献
[1l冉永平.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学研究综述[J].外语研究, 2010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