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角度(共9篇)
冲突角度 篇1
师生冲突是师生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中的基本关系。如何正确看待和解决冲突对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极为重要。冲突是社会学的术语,西方教育社会学的冲突理论认为,社会冲突是普遍存在的不可避免的现象。关于师生冲突的定义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统一的定论,研究者多从教育学、心理学、文化学和社会学的角度进行分析。综合各种观点,师生冲突主要指在师生交往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立和对抗行为。
一、师生冲突的表现
师生冲突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直接的面对面的对抗,包括语言冲突和行为冲突,这是一种显性冲突,二是隐性冲突,即学生虽然不认同教师的观点和做法,但在表面上依然假装服从,并不直接和教师对抗,而是采取间接对抗的形式,如不专心听讲,不遵守课堂纪律,不完成教师布置的教育教学任务或者摄于教师的权威沉默自闭等。相比较于隐性师生冲突,显性师生冲突往往因为影响较大而受到教师和学校的重视,学校和教师通常也会采取积极措施化解冲突;而隐性师生冲突因为缺少公开激烈的对抗而容易被忽视。显性冲突和隐性冲突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在一定条件下隐性师生冲突也可能演变为较为激烈的显性冲突。师生冲突会影响师生关系,教育工作者必须对师生冲突加以重视。
二、师生冲突的原因1.价值观的差异
师生冲突发生的原因之一就是师生双方在价值观方面的差异。在学生面前,教师是主流社会的代表,教师的价值观念基本就是整个社会对所有社会成员所要求的价值观,是一套相对成熟的在社会上行得通的价值观。而学生则是未成年人,还没有被完全地“社会化”,学生的生理与心理正处于发展过程中,其价值观也正处于形成阶段,并不稳定。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极易受到同伴群体和社会上非主流价值观的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取向呈现多元化。在教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作为成人社会的代表,总是习惯用成人的价值观约束学生的行为或希望改变的想法,希望让学生放弃他们已有的非主流价值观。学生却不认为该放弃非主流价值观时,师生之间的冲突便极易引发。
2.所处地位的差异
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认为,人类教育儿童的现象是一个不断强迫的过程,是制度化、规范化的社会的代表者,是制度化的领导。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主要是一种教与学的关系,教师是社会法定文化的代表者和传授者,在学生面前拥有绝对的权威,处于领导、管理和教育的主动地位。而学生作为学习者,地位相对被动,处于被领导、被管理和被教育的地位。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从便于管理的角度出发,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奖惩制度和操行评定等管束学生,却未从学生的角度考虑他们的意见。这些管理班级的方式有其合理的一面,但若在实施过程中不能做到公平公正或者缺乏人性化关怀,则学生感受到的可能就是一种强迫、束缚和不公,极易引发师生冲突。
3.角色期待差异
社会对处在某一社会位置上的角色都有一定的要求,为他们规范了行为规范和要求,这就是社会对角色的期待,称为角色期待。在师生关系中,教师角色是学校这个社会组织的主要的角色代表,教师在为自己的角色定位时,往往要考虑社会、学校、校领导和学生家长的期望和要求,希望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符合社会、学校和领导的要求,却往往忽视学生的想法。而学生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对教师有所期待,比如期望教师民主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希望教师成为自己的知心朋友,等等。而在教育实践中,教师能够获得社会、学校和学生家长的好评,却不一定能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甚至还冲突不断。这往往是由于师生双方对“教师”这一角色期待的差异造成的。
4.社会权威的差异
教师是成人社会的代表,在学生面前拥有绝对的权威。而中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自我观念、独立意识开始逐渐增强,极力想要摆脱成年人的管教和束缚,追求独立、自主和自由,叛逆意识强烈。而在师生交往过程中,教师却未从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出发面对学生,仍然用教师的权威要求中学生服从,但这时学生往往有自己的想法,不愿服从教师的命令,冲突也往往因此引发。大多数学生摄于教师的权威,知道得罪教师对自己没好处,所以表面上服从,但内心往往不服,出现隐性师生冲突。
三、预防和解决师生冲突的方法
师生冲突的存在是正常的,而且有冲突不一定是坏事,冲突也有一定的积极影响,比如冲突能够暴露师生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及时解决问题,以免出现更严重的后果,但冲突也会带来一些消极影响,比如破坏师生关系的和谐,干扰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等,所以要正确看待师生冲突,找到预防和解决冲突的办法。
1.教师要树立科学的师生观
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认识到学生是完整的人、个性的人、发展的人、主体的人,是具有自我意识、自主选择的个体。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一定要做到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观念和想法。教师应允许、鼓励学生提出不同于自己观点的新观点,哪怕是错误的,但只要教师给以正确引导就能起到相应的教育作用,不要粗暴地批评学生异于自己的想法。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转变角色观念,从权威者转变为指导者、组织者,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陪伴者和指引者,而非高高在上的指示者和命令者。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师生冲突。
2.教师要从学生立场出发考虑角色定位
教师作为成人社会的代表,在为自己的角色定位时,不仅要考虑社会、学校和学生家长对自己的角色期待,更要考虑学生对自己的角色期待,只有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把握学生对教师的角色要求,才能在实施交往的过程中,少一些冲突,多一分和谐。
3.构建民主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的类型极大地决定了师生冲突发生的可能性。专制型的师生关系由于缺乏师生间的沟通交流使冲突变得更容易发生,而民主平等对话型的师生关系则因为师生双方在
浅议教育技
术产业化
梁云真
(新乡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河南新乡
摘要:本文从教育技术产业化的属性和理论基础两方面论述教育技术业产业化。把教育技术及时转化为教育力,使之最大限度地为教育服务,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
关键词:教育技术产业化理论基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教育技术对教育的重要性,乃至其对社会的重要性就迅速凸显出来了。教育技术具有第三产业的属性,应该将之引向产业化发展之路。
一、教育技术产业化的涵义
产业化通常指的是产业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我们通常所讲的科研成果通过中试、试生产或试运营最后以企业的形式为社会提供某种商品或服务的过程,即所谓的“科研成果产业化”仅是“产业化”内容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教育技术产业化是以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知识资本、人力资本和教育技术服务的商品化、市场化和产业化为目标,促进教育技术产业形成的过程。其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高等教育技术要面向经济、面向产业,为产业服务,二是教育技术自身产业化,直接参与“产业经营”活动。其产业化具有基础产业特点、第三产业特点、高新技术产业特点[1]。
二、教育技术的产业属性
把教育技术和产业化联系起来,把它当做一项产业抓,目的是使作为教育至高点的教育技术能够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因为教育技术涉及多学科的知识,跨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并且与新型系统科学密切相关,牵涉到的面很广,知识很繁杂,需要很多部门和人员共同努力。比如,政府部门、教育部门、技术部门、一般企业、生产教育产品的企业、教育培训机构,等等。这些机构和部门之间是紧密联系的,它们提供了相近的商品———教育技术,在相关价值链———围绕教育的技术上共同构成,具有某种共同特性的集合。它的主体是多部门的集合,核心是教育技术提供的技术性商品或人才。教育技术具有以下产业属性:
(一)遵循供求规律,以市场为导向。
“适应社会需求,讲求社会效益,特别是直接社会效益,是我们每个人从事任何工作所遵循的一条带根本性的原则[2]”。“定制培养”、“订单就业”、“岗位业务培训”成为各大学毕业生供需见面洽谈会上最大的亮点。很多大学今后将根据用人单位的需要,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按照“订单”为用人单位“量身定做”优秀学生。这些学生在校期间即可完成岗位技能培训,一出校门,即可进厂上岗,熟练操作业务。
(二)重视投入产出,追求效益最大化。
与其他产业一样,教育技术产业在运行中,也要重视投入产出,加强成本核算,强化内部管理,力争取得最大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教育技术是一个高投入的领域,因为它总是与许多新兴的技术相联系。教育技术投资是开展教育技师生交往中能够做到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体谅、相互沟通,使得双方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观点得到表达、讨论、理解,就算有差异也能包容对方。民主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可以极大地减少师生冲突的发生。
术的物质条件。它和其他产业一样需要投资,包括赢利性的投资和作为公益产业的公益性投资[3]。
三、教育技术产业化的理论基础
(一)系统论。
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新质。教育技术是连接教育和技术的桥梁,只有将新的贯之以教育理论的相关技术合理地运用到教育中,才能体现其价值。而这种过程的实现,需要的是在理论和技术上都精通的复合型人才。然而,这种全才实际上是很少的,也不易培养,所以研究技术学更需要合作,应当形成一个“万金油”式的团体。作为一种产业,要实现产、学、研相结合,使教学资源的建设走产业化的道路。应采用系统论的方法,集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学科专家、教育技术专家、学者、研究人员、技术人员、企业家,以及第一线的学科教师,形成一个有机的团队,认真分析教育教学的需求、社会需求等,提出恰当地运用技术提高教育绩效的研究成果,形成产品、开拓市场,推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4]。
(二)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如果说教育是明天的生产力的话,高等教育就是把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最后一站。教育技术在此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高质量的义务教育、高水平的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发展,都离不开教育技术提供的各种必要的先进的技术设备的支持和理论指导。发展教育技术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信息时代的到来,给我国教育事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要培养出适应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创造型人才,以信息技术为主的教育技术必然成了教育改革的先导。
产业化是一个过程,是产业形成和发展的必然阶段[5]。目前,在信息技术建设中存在很多问题,要加快信息技术建设步伐,规范信息技术课程,实现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提高教师教育技术水平都急需教育技术;高等教育领域利用校园网络实现教学信息,图文资料和信息的管理、搜集、存储、检索、调用的现代化;建设多媒体教学系统,实现教学现代化,以及在高校开展远程教育都需要教育技术;另外一个明显的发展趋势就是,教育技术类企业及一般企业都会很需要教育技术。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机遇,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基础上,把教育技术产业搞好。
(三)知识经济理论。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传播、扩散和消费基础上的经济,主要特征有:科学和技术研究开发是知识经济的重要基础,信息与通讯技术在知识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服务业在知识经济中扮演了主要角色,人的素质和技能成为知识经济实现的先决条件[6]。在现代知识经济社会里,发展生产的主要要素已转移到知识、信息和科学技术之上,而知识、信息和科学技术是由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生产出来的,教
参考文献
[1]陈振中.重新审视师生冲突[J].教育评论,2000(2).
[2]白明亮.批评与反思-师生冲突的社会学分析[J].南京师大学报,2011(3).
[3]陈贵虎.社会学视角中的师生冲突[J].中国成人教育,2008(3).
[4]郭华.师生冲突的社会学探讨[J].教育科学,2006(6).
[5]沈莹.师生冲突—师生关系的另一个视角[J].上海教育科研,2004(11).
冲突角度 篇2
法学教育30年-从法律职业精英化与法学教育大众化之冲突角度审视
面对法律职业精英化与大众化的冲突,审视法学教育发展的三十年.法学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是有一定的历史原因和历史意义的`.在建设法治国家的今天,我们应该理性思考大众化的法学教育带来的影响,克服其弊端,寻求更科学的教育模式.本文重点论述了实行精英化教育的必要性和关于精英化教育模式的一些思考.
作 者:李瑞芳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法学院刊 名:法制与社会英文刊名:LEGAL SYSTEM AND SOCIETY年,卷(期):2009“”(5)分类号:G633.98关键词:职业精英化 大众化 法学教育
冲突角度 篇3
一、审判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之间存在冲突
审判的法律效果是指通过严格适用法律以发挥依法审判的作用效果;审判的社会效果是指通过审判活动来实现法律的秩序公正、效益等效果。
从人民法院的审判角度来看,审判活动的发生,使得审判的法律效果主要体现在对各种具体行为约束力的增强上,更注重于对法律本身意义的表达上,更侧重于对一些逻辑推理方法的使用上,如现场模拟推理,归纳推理和进行一些推断等。审判活动,更注重运用法律的正义性来解决当事人之间的争议和纠纷。审判的社会效果是以最终实现自由、效益和维护法律的秩序为目的,它更注重于体现司法公正的社会意义。因此,这就导致了审判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之间的冲突。
二、审判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之间存在冲突的原因
1.法律自身的原因
一是法律的相对滞后性。由于法律具有权威性和稳定性,因此不得经常改动法律。当面对一些新型的案件时,先行制定的法律规定就不能够使法官比较顺利的处理好案情,在此时,就显示出先行制定的法律的不合理性和不周全。
二是法律在适用范围上具有概括性和普遍性。社会生活是千姿百态,复杂多样的,在相同的法律规定下,法官之间的理解各不相同,在一定的范围内,判决结果之间会出现差异,这就使法律结论不够确定,从而使司法的公信力下降。
三是法律规定具有不明确性。在初期立法的时候,由于各种社会原因,立法者的立法态度往往是规避的和模糊的。这就使法官在运用法律时,产生这样那样的误差,最终导致人们对一些判决结论的不认可和不信服。
四是法律规定具有不合理性。有这样一个比较明显的逻辑:在现实中,没有几个企业的领导者会出于道德和良心而自证其罪。而同样,即使一些企业没有提供相关的证明文件,也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或者制裁,这就不能够保证劳动者避免职业病的侵害。当法官们面对这些不合理的法律规定时,往往会显得不知所措。
2.法官的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不够完善
一方面,在我国,有很多法官的职业技能不够完善,这就导致在法官处理的案件中,出现了许多不够合理,未能兼顾人情的事情。以致使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发生冲突。另一方面,我国的法官人数众多,出现一些职业道德素质低的法官也是不可避免的,他们不能够坚持应有的原则办事,而使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产生冲突。
三、解决审判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互相冲突的对策
1.立法者必须高度重视立法权
要使我国的立法不断加强和完善,必须要有更加专业的立法人员,更加严格的立法制度,并对立法进行不断更新。我国立法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不过,有很多人大代表的法律基础低,而且是兼职的,这就会出现一些违反立法程序的现象。只有不断完善我国的法律,才能保障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不再发生冲突。
2.正确看待民意
当遇到一些不合理的民意的时候,良好的司法制度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对此进行反说服和教育,是不可以用民意来替换司法的。只有和民意保持一定距离的司法体系,才是健康的。在审判中,不能迫于各种社会舆论和民意的压力就做出不合法的判决来。这种判决结果,从短期来看是顺应了人情和体现出了民意,但从长期来看,损害了司法公正。
3.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权必须在合理的范围内
在审判的实践中,法官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行使自由裁量权不能超过法律规定的范围。当由于法律规定具有滞后性和不合理性而出现一些法律空白的时侯,法官应该启动相应的法律救济程序,比如,请示一些权威性的司法机构给予合理的司法解释,以解决遇到的各种司法问题。
4.提高法官的职业素质
法官的职业素质主要指法官在司法活动中,运用自己所学会的一些法律知识,分析和解决各种纠纷,以及打击各种犯罪的一项能力。广大法官们要不断加强学习和培训,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增强法官的叙事能力,增强法学的逻辑思维能力,对法律知识掌握熟练后,可以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提高自己的文书水平和合理准确的运用法律的能力。
法律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一种社会制度,因此,必须给予鼓励和发展。在审判的实践活动中,不能对司法的期望值要求过高。只有实现法律的秩序和公正,通过多种途径解决纠纷,才能更好地解决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之间的冲突。
[1]李兆唐.论民事司法实践法律效果之实现[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
[2]石瑞峰.论司法的社会效果[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3).
冲突角度 篇4
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东西方文化的最典型代表, 两国都有自己独有的文化习俗和文化底蕴, 其差异和冲突尤为显著, 我们可以在很多国际性题材的大片当中真实地感受到中美文化的碰撞。本文将以影片《推手》 (Pushing H ands) 为例, 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分析电影《推手》里中美文化由矛盾、冲突, 最后走向融合的演变过程, 揭示中西文化冲突的现实性和全球文化大融合的时代发展趋势。
一、电影《推手》中的跨文化交际冲突
文化依附于人身, 当这个载体来到另一个庞大的新环境里, 格格不入似乎成为必然。文化的矛盾与冲突在中西两个各具代表性的环境里显得尤为突出 (贾玉新, 2007) 。电影《推手》中所反映的众多中西方文化冲突都代表了跨文化交际中的一些典型现象, 下面本文将针对这些现象略作分析。
(一)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冲突
中国属于集体主义文化, 美国属于个人主义文化。西方崇尚个人主义, 而中国人自古就以家庭和大环境为重心, 崇尚集体优先于个人 (顾曰国, 2000) 。因中西方固有文化的侧重点不同, 所以当一些客观条件要求两个对立面需要在同一个背景下共处时, 矛盾自然就会突显出来。
影片刚开始的15分钟, 镜头里始终没有人说话, 也没有任何背景音乐, 画面为我们呈现的是被人为拍摄角度分立在屏幕两边的房间, 拥有独立空间的两个人过着完全不一样的生活, 影片开头就彰显出父亲与儿媳分割对立的紧张氛围。
朱晓生为尽孝道, 将父亲从北京接来美国安度晚年, 他期望一家人欢聚一堂, 共享天伦之乐, 这透露出他骨子里有着中国人集体主义文化的印记。而在美国, 注重个人主义, 鼓励个体追求个人自由, 尊重个体的差异与个性。成年人, 甚至是小孩, 都有自己的私人空间。美国儿媳玛莎在影片中和她闺蜜说到:“我希望他不存在;结婚七年来, 晓生像没父亲似的, 一个月前老头突然出现, 从此我一个字也写不出来;自从一个月前他父亲来了美国之后, 我整天跟他共处一室, 我真的无法忍受, 他占去了我的私人工作间, 入侵了我的个人思考空间……”。在玛莎看来, 朱老先生的突然“闯入”占用了她的工作空间、生活空间和思考空间, 他的到来让她根本没有精力专注于自己的工作;但在朱晓生看来“在中国, 这所房子的空间足够可以供四家人居住生活”, 他不理解妻子对父亲到来的过度反应和极力排斥。在美国文化中, 父母注重培养子女的独立精神, 尊重个人的意愿和想法, 同时也看重和享受自己老年的独立生活 (李华锋, 2013) 。因此, 在美国, 尽管自己的儿女们生活经济条件很好, 老人们也不愿寄宿子女家中, 也不愿完全依托子女对自己的赡养。而在中国, 古语曰:“养儿能防老”。不难看出中国家庭历来会比较注重栽培儿子, 因为儿子自始至终才是自家人, 而女儿出嫁后就如同泼出去的水, 儿子赡养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 这才可谓孝道, 否则视为不孝之子, 将遭世人唾弃。可见文化背景的差异造成朱晓生和玛莎在对待朱老先生的态度上存在差异。
(二) 家庭价值观的冲突
中国的家庭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受封建主义思想的影响, 国人强调家族观念。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的古训, 其中“父为子纲”就明确规定了儿子要完全听从于父亲, 儿子必须受命于父亲。因此中国的父母往往会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身上, 忽视孩子自身的兴趣爱好, 包办孩子的一切。在影片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作为儿子的晓生对妻子说:“我是他的独子, 我又能有选择的余地吗?你要求我怎样呢?”在朱老先生不慎走失后, 朱晓生对玛莎说:“在我的教养里, 一个人关心父母应该像父母关心你一样。父亲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为什么你不能接受?”这些话语的言外之意都传达出在中国, 父亲的核心地位不容忽视, 作为儿子就该乖乖地听父母的话。受中国传统孝文化和家庭等级观念的影响, 在朱晓生心里, 父亲走失, 是做儿女不孝和不负责任的表现。
而在美国文化里, 人们信奉自由平等, 父母与子女都是作为完全平等的家庭个人, 严格信守尊敬与礼貌原则, 彼此尊重各自的私人空间和个人意愿 (龚小萍, 2007) 。
尽管玛莎知道朱老先生语言不通出去溜达会有困难, 但玛莎认为作为完全有民事行为能力的朱老先生, 单独出门是他的自由;玛莎追求个人独立, 无法忍受朱师傅闯入她的独立空间, 无法忍受朱师傅过于依赖家庭其他成员。对她个人来说, 抓紧自己的写作要比照顾好朱老先生更重要。
在中国的传统中, 孩子是维系中国家庭的最重要因素, 还有“传宗接代”的理念。影片中朱老先生对儿子朱晓生说:“……我只有一个身子, 顾得了你, 就顾不了你妈。等他们歇下棒子, 你妈就不行了。这一辈子对不起你妈, 只对得起你。”由于中国这种传统观念的本能反应, 为了延续家庭的唯一血脉, 他当时只能救儿子, 而眼睁睁地看着暴徒用棍棒将自己的妻子活活打死。中国的父母往往为后代默默做出巨大的牺牲。而在美国, 人人生来平等, 夫妻两人维系着家庭的核心关系, 他们相互平等, 彼此尊重, 夫妻感情影响着家庭的变迁。影片中朱晓生和玛莎这对夫妻按照美国家庭文化观念生活, 但由于朱晓生本人同时收中西方文化的影响, 有时在处理家庭事务上, 他内心在中美文化观念之间来回挣扎。
(三) 子女教育观念的冲突
在中国文化里, 由于受到几千年儒家思想教育的影响, 孩子从小就接受家长的这种权威教育———孩子理应要尊敬、服从、顺从家长和长辈。 (郑召关, 2006) 当玛莎对杰米说喝光牛奶才可以看电视时, 朱老先生随口说道:“美国教小孩好像做买卖, 什么都谈条件。这小孩吃饭都不专心, 还有什么事情值得专心呢?”他批评这种和小孩讨价还价地交换条件的教育过于宽容、缺乏家长的权威。看到美国动画片里充满暴力时他会抱怨地说:“这个美国动画完全是怪力乱神, 唯恐天下不乱, 哪可以给孩子看?简直是鬼打架, 咱们古有明训……”。总之, 朱老先生对儿子和儿媳教育孙子杰米的方式完全不理解也不赞同。
而美国教育孩子完全建立在平等自由的基础上, 家长从小就给予孩子充分的自由, 尊重和呵护孩子的个性发展 (杨敬伟, 2010) 。朱晓生在对待孩子教育上受美国文化的影响更深, 他不太认同中式的传统教育更拥护美式的民主理念。当朱老先生说:“你们在美国, 对孩子挺客气的;不把孩子当孩子, 有学问!”, 朱晓生立即回答说:“这里面学问大得很, 这就叫做民主, 民主嘛, 就是没大没小的”。朱老先生内心暗自揣摩被他无法理解的美国式民主教育。儿媳和儿子对孙子杰米的教育方式让朱老先生充满了太多疑惑和不解, 而他又无处可说, 也无法改变。
中国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也是极富中国特色, 如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往往充斥着命令口语, 如“不”、“不能”、“不行”、“应该”等, 孩子缺乏对自身权利的认识。 (杨发青, 2008) 影片中有一片段是朱老先生教孙子杰米跟着他念家乡的娃娃调———东西街南北走, 出门看见人咬狗, 拿起狗来打砖头, 又怕砖头咬着手……可杰米总是念成“出门看见狗咬人”, 因为杰米从小就生长在美国, 深受美国教育思想的影响, 有着自己独立的思考模式和想法, 在杰米看来, 常理之下就应该是“狗咬人”。而爷爷硬是纠正杰米, 照本宣科, 硬要让杰米念成“人咬狗”, 爷爷的教育方式是中国典型的家庭教育模式, 中国家长喜欢包办一切, 总是强制性要求孩子顺从长辈的意愿和看法, 过分地保护和溺爱孩子, 不让孩子有任何张扬个性的表现, 这实际上剥夺了孩子独立生活的权利。
与之相对应, 在美国, 家长极其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独立意识, 放手让孩子自己建构自己的世界 (张俊丽等, 2008) 。影片中, 杰米给玛莎讲自己写的作业:一只乌龟, 一条鱼, 一只老鼠, 还有一滩药水, 最后全部走向毁灭。玛莎大概也不知道这三者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 但她认为这些原本看似怪诞的东西, 在孩子那里有了特殊的涵义, 于是她大声夸奖儿子:“杰米太有创意了!”由此可见, 美国家长更愿意倾听孩子们的心声, 尊重他们对世界的看法。在美国教育观念里, 无论是谁, 家长也好, 老师也罢, 都没有权利限制孩子的发展。孩子天生就是一个完整的个体, 任何人都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
(四) 饮食文化的冲突
中国自古有句谚语:民以食为天, 食以味为先。中国饮食讲究色香味俱全, 五味调和, 凸显调和营养的价值观。而西方比较注重饮食科学和营养搭配, 西餐的烹饪都是按照标准的流程和计量进行, 彰显其科学营养的价值观取向 (蔡华, 2007) 。
电影《推手》中的饮食片段也彰显着中美文化的差异:同一屋檐下, 朱老先生和玛莎单独做饭, 两人吃的东西截然不同。在洋媳妇看来, 玛莎不解朱老先生为什么吃的尽是大米、肉和配菜, 而且炒菜还放那么多油?认为朱老先生的饭菜缺乏营养。与此同时, 老人也不敢苟同洋媳妇的饭菜颜色和味道, 不解这美国女人怎么光吃青菜和水果而不吃肉, 这么吃怎么会有营养?中西饮食使用的餐具也各不相同, 同一餐桌上, 晓生和朱老先生使用筷子;儿媳玛莎使用叉子, 杰米使用汤匙和叉子;由于跟儿媳妇语言不通, 他只好跟儿子唠叨中式菜肴对人体的好处:“这地球上有一种东西, 五谷杂粮、果木蔬菜、属于隐性, 另一种东西, 牛羊猪鸡是显性的, 两种东西配合起来吃, 才能补先天之不足……”。然而, 久居美国的朱晓生婉转地批评了父亲的中式烹调方式, 他反倒认为父亲的饮食不够营养科学。
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使朱老与儿媳疏于沟通, 双方都难以理解对方独特的文化, 双方也不能很好地解决各自心里的疑问, 最后朱老先生的出走致使矛盾冲突不断激化和升级。
二、结语
电影语言能够传达文化气息, 构建文化交流圈。《推手》通过对普通家庭生活细节的再现, 让观众深刻地体会到文化差异给人们跨文化交际带来的文化震荡, 让我们见证了一次中美家庭观碰撞、冲突与融合的过程。李安不仅给观众展现了文化震荡给人际交流所带来的痛苦和迷茫, 在影片的结尾部分也试图隐射问题的解决方法。最终结局, 我们看到美国儿媳妇与她丈夫练太极, 她在一步一步融入中国文化, 而老朱选择租住在中国城的公寓里, 在那里当武术老师, 除了教中国人学武功以外, 还收了不少美国弟子。偶尔有空, 朱晓生和玛莎会带着杰米去看爷爷。
总之, 他们都在逐渐适应彼此文化圈内的生活, 相信团聚那天应该不会太远, 推的不是手, 是无私。山, 高大巍峨、坚如磐石, 数百年屹立峻岭中, 之于父亲, 谓之“父爱如山”。宽容, 并不是每个人的专长, 但却是父母对儿女的妥协。虽然中美文化的碰撞在所难免, 但这并不会成为双方交流的障碍, 承认差异的存在, 相互理解并包容对方, 推动中西方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 从而让人类文化更上一层楼, 这如同太极中的“推手”, 相互牵制, 以柔克刚, 保持平衡。因此通过研究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进而找出一种有效的方式来促进文化的传播与共存, 这也是文化冲突与碰撞的积极意义所在。
摘要:随着世界各国跨文化交往的日益频繁, 中西方因在社会观念、道德规范和人文规范等方面的不同而引起文化习俗等的差异, 会在社会实际交往中出现文化冲突和碰撞现象。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分析了电影《推手》中跨文化交际所带来的文化冲突, 认为文化全球化、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是大战大势, 将会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 对于理解世界各地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融合非常有益。
关键词:推手,跨文化,冲突,中美文化
参考文献
[1]龚小萍.中美家庭文化的比较与审视.电影评介, 2007.
[2]顾曰国.跨文化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3]胡文仲.跨越文化的屏障[M].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4]贾玉新.跨文化交际:研究与探索[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7.
[5]李华锋.从电影《推手》看中美家庭观念的冲突与和合.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
[6]杨发青.中西家庭观念的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时代文学, 2008.
[7]杨敬伟和常健.从电影《推手》看中西文化对家庭观念的不同理解.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0.
[8]张继英.从电影〈刮痧〉看中外文化差异.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
[9]张俊丽, 李冬梅.中西方家庭观念的对比.语文学刊, 2008.
[10]蔡华.试论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邵阳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冲突角度 篇5
关键字:民法原理 海商法 承运人责任限制 留置权制度 冲突 融合
民法是私法领域的一般法,海商法是调整船舶关系和海上运输关系的特别法。民法与海商法是普通法与特别法的关系。据此,海商法应适用民法基本原理。但由于海上活动的特殊风险,决定了海商法不能完全依照民法基本原理,否则不利于海上货物运输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进行。
一、民商法下的完全赔偿原则与海商法承运人责任限制制度
(一)民法下的完全赔偿原则与海商法承运人责任限制制度的冲突
1、海上货物运输合同中,作为承运人责任限制与民法中的完全赔偿原则存在着冲突。前者取决于责任方主观过错的程度而后者取决于财产损失的后果。
民法上的一般损害赔偿原则是根据责任主体的过错程度来确定其应该承担的赔偿责任的。如果损失完全是由责任主体的过错造成的,那么它应该承担全部赔偿责任,而不存在责任限制。
海事赔偿责任限制是指当船舶在因航行事故或船长、船员的行为产生海事赔偿请求,船舶所有人等限制责任主体在自身无过错或不知情,或未参与的情况下,将其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限制在法律规定的限度之内的制度。这体现了责任限制制度对责任方主观过错程度的考虑。
2、"承运人等对于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均享有责任限制的权利"与民法完全赔偿原则中"违约方应赔偿受害人的实际损失和可得利益的损失"相冲突。
民法在确定可得利益的赔偿时。受害人不仅要证明其可得利益的损失确实是因违约行为造成的,而且要证明这些损失是违约方在签订合同时能合理预见的,且可得利益的损失与违约行为之间应具有直接的因果关系。【1】
在海上货物运输中,承运人以及其受雇人或代理人对于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均享有责任限制的权利。海商法下为人熟知的"喜马拉雅"条款,规定承运人根据合同可以享受的抗辩和责任限制的权利同样适用于侵权之诉。【2】
(二)承运人责任限制制度与民法原理的融合
尽管民法的基本原理与海商法的下的承运人责任限制制度存在着冲突,但二者也存在着融合。
首先,海商法规定了责任限制的例外情况,其中之一即以特约的方式规定了责任限制的例外。如《海商法》第56条的规定。托运人申报时,货物的性质和价值必须同时具备,且申报内容必须记载在提单上。如果提单上仅仅记载了货物性质,即使从该记载上很容易推知货物的市价,也不能不适用法定责任限制。【3】此处即是与民法基本原理相融合的体现,它体现了合同的优先性原则。
再者,民法中在确定侵权责任时,对于确定损害责任的大小。加害人的主观过错程度起着重要作用,这与海商法下的赔偿原则方面是存在相同点的。
前述《海商法》第五十九条的规定也同样体现了主观过错程度在确定赔偿责任中的重要作用,它直接关系到承运人能否享受到责任限制的权利。我国《合同法》中也建立了根本违约制度,规定根本违约使另一方有权解除合同。对于海上货物运输中的严重违约行为.诸如承运人没有取得托运人同意也不是依据国际惯例而擅自将货物装在甲板上、不合理绕航、无单放货等。【4】
二、民商法中的留置权制度与海商法中的留置权制度的冲突与融合
(一)我国《海商法》第二章仅规定了造船人和修船人可以留置船舶,由于《物权法》是普通法,《海商法》是特别法,所以在海上运输活动中,只要《海商法》没有禁止性规定的,就可以根据《物权法》关于留置权的规定,对船舶行使留置权。
(二)《物权法》第231条有一个但书,规定"但企业之间留置的除外"。这一规定是指在债权人和债务人均为企业的情况下,债权人留置的财产,不必与债权属于同一法律关系。但是必须符合《物权法》第230条对留置权所规定的三个构成要件:一是该船舶的所有权属于债务人;二是留置权人是依据合同合法占有船舶的;三是留置权人对于债务人的债权已到清偿期。
根据这一规定,留置船舶的范围就超出了修船人和造船人的范畴。新增加的有权留置船舶的人如下:
港口经营人 港口经营人与班轮承运人之间订有一份长期的班轮运输合同,通常规定班轮承运人应当于装卸货结束后的一定时间内向港口经营人支付装卸费。
因为我国《海商法》规定只有造船人和修船人可以留置船舶,所以港口经营人是不能留置船舶的。但《物权法》规定企业间对船舶的留置,可以与港口经营人的债权不属于同一法律关系。即如果班轮承运人没有依据合同的约定清偿上一个航次的装卸费,港口经营人可以在下一个航次对这个班轮公司所有的其他船舶,包括本船行使留置权在我国《海商法》下光船承租人不可以行使留置权,但《物权法》规定,在光船租赁期间,如果出租人违反《海商法》的规定,在未得到承租人同意的情况下,将已经出租的船舶设定了抵押权,而且这一设定致使承租人遭受了损失,此时承租人有权命令船长对船舶行使留置权。
(一)民商法中的留置权制度与海商法中的留置权制度冲突
1、民法中留置权是一种担保物权,是指债权人按照合同约定占有债务人的动产,在债务人逾期不履行债务时,留置该财产并就该财产优先受偿的权利。这种规定的留置权是一种法定担保物权,除了担保物权的从属性和不可分性等一般特征外,还具有"二次效力"的特征,债权人依第一层效力继续占有标的物经过一定期限而对方仍未偿付款项时,即可依第二层效力,将留置权的标的物折价变卖优先受偿。
2、《海商法》中,根据第25条规定了船舶的留置权。船舶留置权在造船人、修船人不再占有所造或者所修的船舶时消灭。船舶留置权仅限造船人、修船人享有,《海商法》及有关国际公约均没有把船舶留置权的权利主体扩大到造船人和修船人以外的人。船舶留置权以根据造船合同或修船合同而占有的船舶为客体。留置权一般须通过法院拍卖实现二次效力,当债务人于履行期满后超过一定期限而仍不履行债务时,留置权人得依法处分留置权,以其变价优先受偿的效力。
(二)民商法中的留置权制度与海商法中的留置权制度融合
民商法中的留置权制度与海商法中的留置权制度存在着冲突也存在着融合,尤其是《物权法》实施后,对留置权做出了更为规范和明溪的规定,对债权人合法占有的财产进行留置做了明确的规定,同时明确了留置财产与债权不属于同一法律关系的商事留置权等等,这些新的突破将对《海商法》中货物留置权的留置货物是否需要与担保债券具有牵连关系,对留置货物的地点,留置权范围的扩大产生深远的影响;船舶留置权方面,《物权法》的新突破将原来《海商法》中确立的狭义的船舶留置权扩大到广义的船舶留置权以及商业留置权,扩大了船舶留置权行使主体的范围。民商法中的留置权制度和海商法中的留置权制度将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变化,将会随着我国相关法律制度的规范和细化而在其冲突与协调中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
三、总结
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民法的原则性规定和各特别法的具体规定,共同构成了民法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有合同法、担保法等。而海商法的以问题为中心的、非逻辑化的、灵活的、唯用性的法律思维不同于民法思维具有特殊性;海商法以效率优先、航运秩序的倾向性保护、对契约自由的限制为其独特价值取向。在司法实践中,既要看到海商法与民法原理的冲突,又要看到海商法的特殊性;既不能盲目地排斥其他法律的适用,也不能用其他法律代替海商法的适用。
参考文献:
【1】王利明;《民法学》第二版,法律出版社,第844页。
【2】傅廷中:<海商法论》,法律出版社,第215页
【3】尹东年、郭瑜:<海上货物运输法》,第113页。
冲突角度 篇6
关键词:伊拉克战争,文明冲突论,国家利益论,理论分析
一、伊拉克战争的主要经过
2003年3月, 美国在没有得到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发动了非法的伊拉克战争。根据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的发言, 美国是出于人道主义发动这场战争的, 主要目的是结束萨达姆专制独裁的统治, 销毁伊拉克境内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给伊拉克人民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保护伊拉克石油等自然资源。
在战争一开始, 应发联军就对伊拉克发动了“斩首行动”和“震慑”行动的大规模空袭和地面攻势, 但是由于美军是远途作战, 很快就出现了供给等方面的问题, 又加上伊拉克方面的顽强抵抗, 所以美军速战速决的目标并没有实现。2003年4月15日, 美军凭借着自身强大的实力宣称占领伊拉克全境, 主要的军事行动已经结束。然而伊拉克战争却远未结束, 美军面对的是伊拉克战后重建的责任、国际社会对美国的谴责, 以及美国自身在财力、人力、物力上的严重损失。美国由此深陷战争泥潭长达八年之久, 在2011年12月14日的时候, 奥巴马政府正式宣布伊拉克战争结束。
二、以文明冲突论来看伊拉克战争动因
(一) 文明冲突论的内涵
文明冲突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塞缪尔·亨廷顿教授于1993年提出的。亨廷顿认为, “在冷战时代的新世界中, 冲突的基本源泉将不再首先是意识形态或经济, 而是文化……全球政治的主要冲突将发生于不同文化的国家和集团之间。文明的冲突将主宰全球政治。”“下一次世界大战, 如果有的话, 必将是所有文明之间的战争。”这样, 亨廷顿不仅把文化和文明看做是国际关系中的关键变量和国际事务中国家行为的重要基础, 而且看做是国际冲突的首要原因。这是亨廷顿文明冲突理论的核心和命脉所在。[1]所以根据文明冲突理论, 我们可以为现实中发生的诸多冲突以及战争找到文化源头。伊拉克战争的作战双方主要是美英联军和伊拉克政府, 双方分属于资本主义世界和穆斯林世界, 所以文明冲突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美国为何要发动伊拉克战争。
(二) 美伊之间的文明冲突
资本主义文明与穆斯林文明在历史上就存在诸多纠葛。在罗马帝国时代, 流行着这样一句话, 谁控制了中东, 谁就控制了世界。美国为谋求霸主地位, 一直对中东事务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 并试图将美国自身“人权至上”“反对专制独裁”“反对殖民主义”等资本主义价值观输入中东地区, 以达到美国对中东实现控制权的目的。而穆斯林世界有着自身的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念, 并且历史久远, 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开始, 美国的怀柔政策在中东取得一定的效果, 赢得了阿拉伯人民的好感, 并于1954年与伊拉克签订了军事援助协定, 伊拉克由此成为美国在中东的盟友。然而之后伊拉克政权的更迭, 使得美国在该地区的多年经营一瞬间化为乌有, 美伊关系破裂, 美国失去了对伊拉克石油的控制权, 更将伊拉克列入了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名单之列。到了70年代末期, 美伊关系有所缓和, 一方面美国对伊拉克石油及武器市场有所需求, 另一方面, 伊拉克当时正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 也需要美国在武器、财力等方面的支持, 双方暂且抛弃了文化价值方面的不合, 转而进行贸易往来, 这给美国想要重夺中东控制权带来了希望。小布什在2003年2月发表演讲表示, 在伊拉克建立一种崭新的体制将对该地区的其他国家起到一种自由与民主的表率作用, 试图再一次在该地区践行美国文明。但是萨达姆政权却成为了美国控制中东的绊脚石, 虽然一直遭受着联合国的制裁, 但是萨达姆政权在中东反而日益稳固, 并且不屈服美国压力, 与美国保持对抗局势, 这也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民主文明与中东的专制独裁文明的对抗。
(三) 为何文明冲突最终引发美伊战争
根据亨廷顿的文明冲突理论, 我们可以推测出美伊之间为什么最终会爆发战争。首先, 文明之间的差异和对抗长期积累, 很容易爆发大规模冲突。前文提到伊拉克与美国在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 分分合合几十年, 其中的矛盾是历史上不断交往而积累来的。其次, 伊拉克是穆斯林体系的一员, 它有着自身坚定不移的宗教信仰。一开始, 文明的冲突只简单地表现为两种文明或是两种文化之间的冲突, 但是随着宗教因素的介入, 这种冲突就具体表现为宗教内部的冲突以及宗教与非宗教的冲突。伊拉克全国95%的人信奉伊斯兰教, 其中什叶派穆斯林占54.5%, 逊尼派穆斯林占40.5%。宗教具有很强的排外性, 在美国试图推行自身的文化价值观的时候, 与宗教的冲突成为两者文明冲突的主要因素。再次, 对西方价值观的日益强烈的反对使得二者的冲突加剧。萨达姆政权上台后, 成为中东地区反美的领头羊, 带头抵制西方价值观。美国三番五次将伊拉克政府与恐怖组织联系以来, 并宣称萨达姆政权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虽然一直没有确凿的证据, 却一直被当做美国进攻伊拉克的理由。按照亨廷顿的理论, 这一分歧和冲突归根结底是文明差异引发的冲突。最后, 现代社会的文明意识较之以前大幅度地增强了。这样带来的结果就是文明之间的冲突更加具有可能性, 冲突也更加可能演化为战争。
三、以国家利益论来看伊拉克战争动因
(一) 国家利益论的内涵
国家利益论起源于红衣主教黎塞留的“国家至上主义”, 但是关于国家利益至上的思想最远可追溯到民族国家形成之际。中世纪欧洲经历了漫长的一段教权与皇权斗争的阶段, 在与教权抗争的过程中, 国家意识逐渐形成并强化。但到了近代, 国家利益逐渐演变为王朝利益, 也就是说国家利益变成了君主利益、统治阶级的利益。直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出现, 才体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利益”至上。
“国家利益论”就是国家利益至上。现实主义大家汉斯·摩根索曾说, 国家利益在一国决策中起决定性作用, 是世界政治的主要推动力。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核心概念之一, 它意指国家在复杂的国际关系中维护本国和本民族免受外来侵害的一些基本原则, 它是国家制定对外目标的重要依据和决定因素。[2]由于国家利益的内容涉及众多以及评判标准的不确定性, 所以一国国家利益界定存在实际上的困难, 所以本文将主要列举美国在战略考量上所涉及到的国家利益。
(二) 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国家利益考量
首先, 进军伊拉克是美国全面反恐的需要。众所周知, 美国近年来一直受恐怖主义的困扰, “9·11”事件的发生标志着恐怖主义已经从境外转移到美国本土, 所以美国将反恐工作放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布什政府认为, 中东地区已经成为产生国际恐怖主义的大本营。该地区自然而然成为了布什政府“反恐”战争的重点打击对象, 借反恐战争之机“遏伊倒萨”又重新排上了布什政府的主要议事日程。为了找到正当的理由将伊拉克纳入到“反恐”战争打击对象的行列, 布什总统提出了“先发制人”和“无赖国家”两大新理论作为“倒萨”的依据, 他着重指出, “我们要孤立这些企图发展 (或者说已经发展)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无赖国家’, 并且要消除它们可能产生的威胁, 有时候, 我们必须采取一种胡萝卜加大棒的方式来对付它们。”[3]因此, 处于全面反恐的考虑, 美国进攻伊拉克有机会直捣恐怖主义的大本营, 增加对恐怖主义的威慑力, 是国内反恐政策的一个外延。
其次, 伊拉克战争是美国为确保其能源安全的石油利益的争夺。伊拉克在2003年时是阿拉伯国家中石油产量最大的国家之一, 石油探明储量为1125亿桶, 日产量居世界第二位。美国的重要石油来源国就是中东, 因此控制住了中东也就确保了自身的石油能源安全。然而萨达姆政权上台后, 一直采取与美国相对立的政策, 加重了美国对能源的不安全感。如果美国能够在伊拉克建立一个支持美国的政权, 美国就能够完全控制住伊拉克的石油市场, 从而减少对沙特、俄罗斯等国的石油依赖。
再次, 伊拉克战争也是美国确定霸权地位的一种手段。在国际关系上, 霸权指一国有足够的军事与经济力量, 能够影响其他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主体的行为, 并操纵国际体系的运作。冷战结束后, 美国在军事、科技和经济等诸多领域拥有超群优势, 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 美国习惯于以“霸主”的态度对待国际社会, 傲慢地认为本国的“自由、民主制度”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是适合全球所有社会“最完美的制度”。[4]美国一直自认为是世界的“老大”, 谁动摇美国的霸权地位, 谁就是美国的敌人。当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挑战时, 美国的霸权思维使得美国倾向于好战思维, 而且美国的军事行动甚少失败, 这就更使美国高层更加轻敌, 认为战争手段可以轻易解决在伊拉克的种种问题, 重拾美国在伊拉克的霸权。
最后, 美国当时国内社会矛盾较多, 对外战争是转移国内矛盾的有效手段之一。2002年1月至11月, 美国出口只有8926亿美元, 同比减少3%, 共和党政府不得不处理棘手的经济难题。几乎同时, 媒体曝光了一连串的大公司财务丑闻, 不但导致股市持续暴跌, 而且造成了严重的市场危机, 股民个人财产损失也很惨重。而共和党作为这些大公司的利益代表当时的处境就显得非常被动。[5]美国是一个全民选举投票的国家, 选民的态度直接决定政府能否继续执政。所以, 布什总统在伊拉克战争前夕进行了大规模的宣传活动, 以此来转移国内矛盾, 使民众的注意力放在对外战争而不是内部经济。
四、结论
当今国家社会正因为全球化而前所未有地联系到了一起, 每一个国家都不是单独存在的个体, 任何的变动和问题都会对其他国际行为体产生或好或坏的影响, 因此, 正确评价一国行为不仅对该国有着深刻的意义, 这更是保证全球社会安定、和谐的重要保证。
伊拉克战争未经联合国授权, 违背国际法, 是美国进行的一场非正义的、侵略性的战争, 是美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充分体现。美国在“9·11”事件后, 认为在中东地区推行美国式民主是非常必要的, 因为大多数的恐怖分子都来自中东, 所以发动伊拉克战争也是美国进行全球反恐的需求。此外, 美国不顾文明多样性原则, 认为落后的专制的伊斯兰文化是中东地区持续动荡的根源, 所以美国试图采取战争的手段强势输出美国价值观, 加速推进中东民主化进程, 对阿拉伯地区进行改造, 从而塑造亲美、扶美的政权, 确立美国在中东的霸权地位。
总之, 美国进行这场战争最终源自于美国的霸权思维。美国政府不愿面对它“世界第一”的地位开始动摇, 采取各种手段试图扭转国内外的各种颓势。但是事实恰恰相反, 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所付出的代价要远高于得到的利益, 不论是硬实力和软实力都受到了相当大的损失, 因为这场战争, 美国深陷中东困局而无法自拔。当今社会是多极化的时代, 美国不能一味地追求其霸权地位而践踏其他国家, 和平和发展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参考文献
[1][2]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2:421、252.
[3]韩志斌, 雷怡.历史远因、现实动因和石油诱因——伊拉克战争原因多维度深层透视[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3, 5 (04) .
[4]逯记选.霸权的迷思:美军出兵伊拉克六周年祭——透析伊拉克战争困境、原因及走势[J].理论观察, 2009 (03) .
冲突角度 篇7
关键词:矛盾冲突,现实与自我,若冰
艾丽丝 • 门罗(1931年——),加拿大女作家,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英国女作家A.S. 拜雅特称赞她为“在世的最伟大的短篇小说家”。[1](P357)出版于2004年的短篇小说集《逃离》是其最为杰出的作品,收录了包括《播弄》 在内的8篇小说。与其它七篇不同的是,《播弄》中一系列类似戏剧冲突的偶然事件让人觉得匪夷所思。事实上,门罗正是要通过这样不可思议的偶然事件来表现现实与自我的矛盾冲突,这也是本篇小说的主要矛盾。
“所谓小说核心矛盾的价值判断 , 有着其深刻的内涵 , 它是指现实生活中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小说作品中的艺术反映 , 它显示出来的是能够主宰、制约和造成作品中一切情节的发生、发展和细节的表现 , 人物言语行为及其动机、过程与结果的那一生活的主体事件。无论它在作品中是否被直接的正面的描述 , 它对作品中的人物、事件等都起着统领和制约的作用。”[2](P37)一篇小说必须有矛盾冲突, 否则故事就失去了发展的动力和依据,这是小说创作的重要美学原则,也是小说创作美学的艺术手法。在《播弄》中, 门罗为了表现若冰自我与现实的冲突而大胆地采用了类似的戏剧冲突,情节出现突然且匪夷所思,让人觉得巧合太多, 不太真实。现实世界与自我世界的冲突,偶然事件在现实与戏剧中导致截然不同的结局的矛盾冲突都增加了这篇小说的美学色彩。门罗正是通过对事件发生的方式来探讨背后的严肃主题。
一、现实与自我的冲突
二十六岁的若冰不得不与身体残疾的姐姐乔安妮共同生活,乔安妮有着惊人的洞察力,若冰的一言一行她都尽收眼底,这让若冰感到愤怒,没有安全感。受限于家庭环境和责任,若冰无法离开这样的环境,于是她开始逃离自己生活的环境,而这种方式就是去看戏剧。这样门罗就间接地表现了现实与若冰逃离现实的矛盾冲突,而这也是本篇的主要矛盾,所有的矛盾冲突都是建立这个主要矛盾上的。为了逃离周遭的人,若冰去看没人看的莎士比亚戏剧。“这短短的几个小时使她充满自信,认为她即将回到里面去的那种看来是那么临时不能令人满意的生活,只不过是一个短短的插曲, 是能轻松忍受下去的。”[1](P255)文章中还写道若冰扮演的海达 • 盖普勒十分出彩,由此看出,若冰把现实生活看成是临时性的,对她来说也许现实世界远不及自我世界要真实,只是偶尔才被引领到现实世界中来。而她自己也以李尔王自比,对事情的态度更像是戏剧中的人物。这就是一个自我与现实的矛盾。
二、戏剧与现实的冲突
值得注意的是,始终贯穿《播弄》全文的是莎士比亚的戏剧。一方面,正如上文所指出的那样,莎士比亚的戏剧成为了若冰逃离现实世界的一个避难所,暗示了若冰生活于自我构建的世界中 ;另一方面,发生在若冰身上突如其来的爱情故事从情节上看与莎士比亚的戏剧极其相似,但结局却截然不同。文中提到《李尔王》和《安东尼与克里奥佩特拉》 都是莎士比亚的经典悲剧,《皆大欢喜》虽然是喜剧,反映了若冰对爱情的美好愿望,但最终自己的爱情没能如戏剧般皆大欢喜。这就是戏剧与现实的冲突。
戏剧跌宕起伏却全由作者掌控,人生诡异却变化多端。 门罗的魅力便体现于此,她带着敬畏的心情客观冷静、敏锐深刻地审视着世间百态。“在她的小说的表面之下,往往潜伏着一种阴森朦胧的悬念。”[1](P358)而这种朦胧的悬念也许就是连门罗自己也说不清道不明,但却能隐约感觉到的宿命的力量。于是,门罗设置了一系列的偶然事件来破坏主人公主观设定的计划,虽然看似夸张,却恰恰表现了生活的真谛, 看似平淡无奇的生活不经意间就会被打破,这可能是从天而降的幸福,也可能是摧毁一切的灾难。在《播弄》中,若冰与众不同,构造了自己的思维宫殿,但是,她对人生的态度并不成熟,找不到自我与现实的平衡点,自然会被现实播弄, 无法拥有戏剧般美好的结局。
三、结语
冲突角度 篇8
《刮痧》从表面看是围绕许大同的儿子丹尼斯是否受到了虐待进而引发的一系列法律纠纷, 实际上却是不同民族由于文化差异而引起冲突的外在表现。不同的民族, 由于历史发展进程, 物质环境, 以及地理环境的差异, 其文化也有很大的差异性, 具体表现在生活习惯、思维方式、法律制度、医学理念、道德价值的差异等方面。而种种差差异异在在电电影影《《刮刮痧痧》》中中的的具具体体表表现现之之一一就就是是在在中中国国人人所所熟熟知的“孝”上的差异。
一、“孝”在中西方文化中的不同地位
1.“孝”在中国传统理念和儒家思想中的地位。
中华文明有五千多年的历史, 其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传统文化理念。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的学说, 以及后来逐步完善并成体系的儒家文化都对中国的历史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儒家文化历来提倡“孝”, “孝”也是中国社会一切人际关系得以开展的精神支柱和实践起点, 是中国古代政治的伦理精神支柱, 也是社会教化和学校教育的核心和根本, 对中国人的衣食住行、生活方式与民俗、学术的发展均发生着重大影响[1]。数千年前, 我国著名教育家孔子就说过:“父母在, 不远游”, “罪莫大于不孝”。古书《礼记》中也提到:“父之仇, 弗与共戴天”, “父母之丧, 三年不与从政”等。唐朝诗人孟郊所写的《游子吟》中的诗句:“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不但深情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疼爱, 而且展现了孩子对母亲的报答和感激之情。直至现代中国, 孝顺父母、赡养老人的感人故事也一直被人传诵, 如河南信阳的谢延信孝顺老人的事例曾感动无数中国人, 并被作为典范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文化的延续而被大力推崇。由此可见, 作为一个非常注重伦理的国家, “孝”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线, 并早在几千年前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 虽然在今天看来, 中国有些“孝”的思想过于荒谬。中国的儒家文化也历来提倡“尊老爱幼”, 这种思想直至当代社会依然被作为衡量一个人行为品德好坏的重要准则。
2. 西方人眼中的“孝”。
西方文化也非常赞赏父母在抚养和教育孩子上所付出的努力。英国就有这样的谚语:“父母之爱, 为诸德之基。”亚伯拉罕·林肯也说过:“不论我现在怎样, 或希望将来能怎样, 都亏欠我那天使般的母亲。”可见, 西方人也很重“孝”。但这种“孝”跟中国文化中推崇的“孝”都有哪些差异, 又为什么会起冲突, 根源又在那里?下面以“孝”在电影《刮痧》中的具体表现诠释以上问题。
二、“孝道”在电影《刮痧》中的具体表现
1. 默许甚至公开同意老父亲在家里吸烟。
自古以来, 中国人就一直将孝顺父母作为一种传统美德。很多中国父母很早就向孩子灌输“尊老爱幼”的重要性, 所以多数中国孩子从小便意识到了他们长大了要孝顺, 要报答父母。孩子对父母孝顺的表现很多, 如要听父母的话, 即使知道父母说的话或做的事不一定正确, 也不能面露不悦, 更不能当面顶撞父母, 否则就被认为是不孝。电影《刮痧》中有这样一个情景, 正在家抽烟的老父亲看到许大同夫妇突然回家后面露惊慌之色, 赶紧将烟藏在了身后。从这一点我们可以推测出来简宁是强烈反对有人在家抽烟的。为了不使儿媳不快, 也为了避免由于自己的行为引起儿子儿媳吵架, 老父亲决定掐灭烟头不抽了。许大同夫妇都看出了父亲的不安。简宁深知父亲是思念孙子才抽烟的。另外, 她知道如果不让老父亲在家里抽烟, 势必让孝顺的的丈夫反感, 进而引起心情本来就不好的夫妇俩吵架。因此, 聪明的简宁不但没阻止, 反而跟父亲说:“爸爸, 你抽吧。”在这一情景中, 夫妇俩虽然都知道吸烟不利于健康, 但他们都没阻止, 简宁甚至为了打消父亲的恐慌还公开同意其吸烟。在中国人看来, 这是孝顺父母的表现。这样的做法对西方人来讲是不可思议的。他们会想, 既然吸烟有害健康, 当然应劝导老父亲不在家里吸烟, 这才是对父亲的“孝”, 这是西方人眼中的“孝”。另外, 当老人问孙子丹尼斯为什么没有回来时, 许大同为了不让父亲担心而撒谎说丹尼斯受了点轻伤, 留院观察几天后很快就回来。西方人会问, 为什么要对老人撒谎?为什么不对老人说实话?因为在极其注重诚信的西方文化中, 撒谎的人是会被人痛斥和不齿的。但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 许大同这一做法是孝顺的表现。对一个西方人来讲, 他必然会难以理解许大同的这一行为, 在心理上也必然会产生一种文化冲击 (Cultural Shock) 。
2. 事业成功后接老父亲去美探亲。
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和意识结构中, 从整体出发的综合观占突出地位, 重视“群自合一”, 突出“群体”的人格, 倡导集体主义, 轻视个体的人格。因此, 中国是一个重视“家”的国家, “家”作为一个小的群体单位,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家”对中国人来讲意味着和谐、幸福、温暖和圆满。唐代诗人李白在其诗歌《静夜思》中就有“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的诗句, 思乡之情溢于言表。
在中国文化中, “孝”包括孝道和孝行。孝道原则是孔子及儒家思想核心之一, 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孝行的基本要求是物质上保证父母, 高级要求是让父母精神快乐[2]。因此, 当许大同在美国事业成功的时候, 他接来了远在北京的父亲与他一起居住, 这是通过尽“孝行”满足父亲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父亲看到儿子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也感到无比高兴, 这一点在中西文化中是没有差别的。但观众会发现许大同的父亲来美国不仅仅是短期探亲, 而是准备和儿子一家一起生活并在美国久居的。许大同在美国取得成功, 让老父亲跟随自己一家在美国生活, 这在中国人看来是理所应当的, 是作为儿子的许大同孝顺的具体表现。而在有些西方人看来, 父亲和儿子一家久居让他们感到难以理解。在西方文化中, 人们较重视个体的人格, 倡导个体主义和独立思想。很多西方人在有独立谋生能力时, 就离开父母家。尤其是结婚后, 他们不与父母同住, 离开父母在外租或买房子住, 不像中国人会选择与父母同住或经常探望父母。而想给孩子也想给自己一些空间的西方父母, 也很少来到自己孩子的家。在有些中国人看来, 西方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疏远得让人不可思议, 西方的孩子也做得有点过分, 不孝顺父母。但在英、美和加拿大等西方国家, 这是一种再普遍不过的现象。
3. 中国文化中“打是亲、骂是爱, 不打不骂不成材”所体现的“孝”。
当儿子丹尼斯与小伙伴保罗发生冲突的时候, 许大同当着老板约翰·昆兰的面动手打了儿子, 这引起了约翰·昆兰的极大震惊和不安。因为在美国, 父母动手打孩子是违法的, 而且孩子有权向法庭控告父母这一行为。但许大同生长在中国, 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汉代将“孝”纳入“三纲”之中, 父为子纲, 父亲是孩子的榜样, 儿子应听从父亲的管教, 这种思想一直延续至今。所以, 许大同觉得自己打儿子是教育儿子, 儿子如果不服管教, 那是儿子“不孝”的表现, 做父亲的会没面子, 会很生气。而当丹尼斯的爷爷看到孙子不太高兴并了解原因后, 便说道:“打是亲、骂是爱, 不打不骂不成材。”这句话虽然不被“以人为本”的当代教育理论推崇, 更与西方所倡导的启发诱导为基础的教育理念相悖, 但在中国它有深厚的文化基础和渊源, 至今依然被很多中国人作为教育下一代的准则。爷爷也在教给孙子这样的思想, 那就是爸爸打他是为他好, 儿子不应跟爸爸记仇, 不应不服爸爸的管教, 否则那就是对父亲的不孝和不尊重。中国人把孩子视为己物, 是私人财产, 通过打孩子来教育孩子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了[3]。而西方人倡导人文主义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他们认为父亲打儿子侵犯了人权, 违反了法律, 儿子的“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更谈不上就是对父亲的孝。
4. 为“孝顺”父亲, 竟然冒着巨大危险, 两次违法。
在美国法庭, 作伪证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如果一个人在法庭上讲假话, 就可能被控伪证罪而坐牢。许大同显然很清楚作伪证会给自己带来不良后果, 但为了保护父亲, 不让父亲卷进这场前景未卜的官司中, 他向法庭作伪证称给儿子刮痧的是他自己。当他的老板约翰·昆兰先生通过许大同的父亲得知真相后感到非常震惊。在约翰·昆兰看来, 许大同不应作伪证, 哪怕要保护的是他的父亲。但约翰·昆兰怎能理解呢?在中国人的价值体系中, 很早就有“存天理, 灭人欲”的思想, 以个人向群体负责为人生宗旨, 父亲是“家”这个全体中的权威, 儿子就应这样保护父亲, 哪怕牺牲自己的利益, 这是孝顺的表现。而很多美国人会觉得许大同缺乏诚信, 是一个靠不住不值得信任的人, 又岂能是一个孝顺的儿子?可见, 中西方对“孝”的理解差异之大。
许大同对父亲孝顺的另一个情节便是在老父亲临回国前, 他为了慰藉老父亲对孙子的思念, 竟偷偷从儿童监护局带出儿子让其与爷爷见面。他明明知道这种行为是违法的, 但他知道, 如果老父亲未见孙子最后一面而伤心离去, 他肯定会自责一生的, 于是, 许大同再一次冒了险。当然这又体现了许大同对父亲的“孝”。而大同的这些行为在一个以个人为中心的西方文化中, 的确会很令人费解。
因此, 不同的文化体系和文化背景决定了来自不同文化的人对另一种文化如何选择、如何切割, 然后又决定了他对其的认知和理解[4]。
5.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源。
中西方对“孝”的不同理解和由此产生的文化碰撞要从两种不同文化产生的不同根源说起。近代西方人文主义是在神学背景下产生的, 原罪观念在西方根深蒂固。因此, 西方人的道德指向是个人向自己负责, 强调个人奋斗, 信奉个人本位、自我中心。这种个人本位的思想反映在生活的各个方面, 亲人间界线明确, 老少聚餐, 各自付款, 强调以子女脱离父母独立生活奋斗为荣, 不盲目崇拜父母权威。而中国以家族为本位, 强调“父母在, 不远游”, 家在中国人心目中是生活的宇宙, 具有至高无上的凝聚力。家庭中有长幼关系、夫妻关系, 要各安其分, 各尽义务, 即“尽伦”。孟子认为:圣人是“人伦之民”, 伦的核心是绝对服从, 幼服长、妻服夫。使“家”变得如此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孝”, “百善孝为先”, “孝道”是中国的国本、国粹。中国自古就有孝的文化, 有“以孝治天下”之说。家与孝原本有伟大的理性意义, 虽然由于过分强调, 终成了一种过分的家族意识, 而忽略了个人自由的发展, 但从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中国人眼中的“孝”是一种深深扎根于中国文化土壤根基的、与西方文化中所倡导的“孝”有很大差别的文化。由此可见, 文化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和区域性, 在它诞生时已被打上了强烈的民族烙印。而文化的民族性本身也就意味着文化的差异性[5], 因此各个民族在交往的过程中出现文化上的冲突和矛盾也就不足为奇了。
电影《刮痧》给观众展示了许多方面的中西文化冲突和碰撞。如西方国家对刮痧这一传统中国疗法的误解, 对一直被视为正义力量象征的孙悟空的严重丑化和扭曲, 这些都是中西方文化冲突的具体体现。如果西方人知道“孝”在中国传统价值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他们也就不难理解许大同的种种行为。中华民族在其长期的发展历程中所形成的“孝”的文化和价值体系注定会与西方文化产生碰撞。因此, 我们应将中西方文化教育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通过各种渠道开展一些能够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活动, 不断增强各民族间的互信和理解, 促进跨文化交际的成功。
三、解决中西方文化冲突的可行方法
1. 改革教材。
教材内容要反映时代的发展变革, 适应新时期国际交流的发展。我们要编写和选择一些反映中西文化的好教材, 突出文化教育的地位。教师在教学中应渗透中西方文化元素, 拓展学生视野。高等教育尤其是外语教学中更应重视跨文化交际在国际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不断加强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2. 改革传统教育方式。
尽量让更多的中国学校与国外的学校有更多的文化交流。交换生制度也不应仅局限在个别学校, 应使更多中国学校和学生有这种交流的机会。
3. 采取措施吸引西方国家的留学生到华留学, 让留学生成为中国文化的传播者。
鼓励中国学生到海外求学, 让海外学子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力量。
4. 中国政府在吸引国外社团来华演出或访问交流的
同时, 也应让自己的社团走出去, 通过各种渠道向西方宣传中国文化。摈弃本民族陈腐的、不科学的文化;学习国外一些先进的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能够增强民族互信和交流的文化。
四、结语
不同民族的文化既有共同性、相融性, 又有差异性、民族性。中西方的文化冲突不是不可调和的。只要中西方不断加强文化的交流与沟通, 增强各民族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就一定可以找出解决冲突的办法。而电影《刮痧》表达了中西方不同民族希望不断加强沟通和交流、增强互信和理解的迫切愿望, 而它的美好结局也正是中西方文化产生碰撞后经过沟通和交流最终调和的成功例证。
参考文献
[1]马海军, 贺小霞.中国古代孝道与政治.学术论坛.理论月刊, 2005, (2) .
[2]王勇.孝行、孝道与孝文化.湖北社会科学, 2006, (4) .
[3]彭辰宁.从电影《刮痧》看中西方文化的碰撞.河海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3.
[4]石玉.解析《刮痧》中的文化冲突与调和.邵阳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2.
冲突角度 篇9
喜福会, 如同电影开头陈述的那样, 是四个身在美国的中年妇女在一起的聚会的名称, 其实, 聚会的内涵与其说是“喜”、“福”, 倒不如说是这四个身在异国的中国母亲们的一种“希望”。四个中国母亲——吴素云 (Suyuan Woo) 、钟林东 (Lindo Jong) 、莺莺 (Ying-ying St.Clair) 和许安美 (An-mei Hsu) 在若干年前为了摆脱旧中国封建制度的摧残, 带着对民主制度的向往只身来到了美国, 然而她们身上的中国烙印和在美国出生、长大的下一代们之间的格格不入却越来越突出。
精美 (June) 、韦弗利 (Waverly) 、莉娜 (Lena) 和罗斯 (Rose) 分别是吴素云、钟林东、莺莺和许安美的女儿, 她们自幼在美国长大, 只会讲英文, 学习的是美国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影片讲述了这几位母亲在旧中国所经历的人生苦难和她们的女儿们面临的婚姻、家庭等的人生烦恼以及母女们在相处过程中的种种矛盾、挫折, 最后母女们相互理解、支持、学习和融合的过程。这一过程实际上影射了中美文化交流时碰撞的火花、摩擦, 而母女之间的相互理解暗示了作者对中美文化最终能够得以融合的期望。正是由于该影片体现了中美两种不同的文化从冲突到融合的转变过程, 一直以来备受广大影迷和跨文化交流研究者的关注和好评。
2《喜福会》中的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的冲突
霍尔 (Edward Twitchell Hall) , 美国人类学家并致力于跨文化交流的研究, 认为文化有着语境的特征, 对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来说, 语境对于言语交流理解的影响也不同。霍尔认为, 任何一个事件都处在相应的语境中, 与该事件的内涵不可避免的联系在一起。高语境文化中的言语交流, 其大部分信息都蕴含在交流的语境当中, 只有很少的信息来自于纯粹语言文字编码的本身;人与人的顺利交流基本是通过肢体语言和语境中的信息达成的, 不是单纯靠语言文字这种“代码”形式就能完全理解对方说话的涵义, 达成沟通的。也就是说说话双方都有“一切尽在不言中”的意味, 这是低语境文化中的人们所不能理解的。相反, 低语境文化中人们的言语交流, 其大部分信息都是靠说话者的语言“代码”本身传达的, 言语本身即代表说话者的本意,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相对“单纯”。在高语境文化中, 蕴含在交际语境中的诸多要素成为听话者理解交际“规则”的工具, 来帮助听话者了解说话者的本意。久而久之, 这些交际“规则”被处在高语境文化中的人们视为“理所当然”, 能听出说话者字面背后的意思。然而这对低语境文化的人们来说无疑是困难的, 他们不了解这些“理所当然”的交际“规则”, 交际语境中的元素也无法帮助他们去理解这些字面背后的“规则”。
中国是典型的高语境文化的国家, 生活在这一文化背景下的人们有着一些“同质的”约定俗成的概念和意识, 能够体会出限定的语言代码下面较为深层次的言语内涵即说话者的本意, 言语的语境反映了某种社会关系和这一社会关系中说话人和听话人所共同的“预设”。美国是典型的低语境文化的国家, 受这一文化背景熏陶的人们没有那么多的“同质的”观念、意识, 信息的传递更多地包含着话语文字本身, 通常不太“潜伏”在交际的语境或交际的任何参与者当中,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显得更加“明确”、“直接”, 对于高语境文化里的人们那种“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暗藏玄机”的交流实在是觉得浪费时间, 难以理解。
《喜福会》片段脚本一:
Lindo Jong:I ask my daughter...
"Help me carry grocery."
She think this too much ask.
All day long she play chess.
I dust off all her trophy.
Appreciate me?No.
You lucky you don't have the same problem.
对于钟林东“谦虚”地吹嘘自己女儿的才能, 吴素云心知肚明, 用同样的方式回敬她:
Suyuan Woo:My problem worser than yours.If I tell June time to wash dish...she hear nothing but music.It's like you can't stop this natural talent.
生活在美国的钟林东和吴素云用英文交流, 但交流的格调却是典型的“中式的”, 两个人在言辞表面上都是在责备女儿不帮自己干家务, 只顾“下棋”、“弹琴”, 实际是向对方夸耀自己女儿的才能和天赋:钟林东的女儿是下棋冠军, 吴素云的女儿在弹琴上有所造诣。这是典型的“中式”夸耀自己的方式:言辞和本意的相悖。两个中国太太在吹嘘女儿的同时, 话语里又带着针锋相对的意味, 因为表面上在“责备”自己的女儿两耳不闻窗外事, 不能为自己分担家务, 实际上暗地里又嘲讽对方“没有这样的操心”:女儿没有才艺, 不会埋头于此, 自然不会让大人“操心”, 所以钟林东说:“Appreciate me?No.You lucky you don't have the same problem.” (你怎么会羡慕我呢?我该羡慕你才是啊, 你不会有我这样的麻烦。) , 言下之意是讽刺吴素云的女儿没有这种出类拔萃的才能, 然而吴太太用同样的方式回敬她:“My problem worser than yours.” (我头疼的事比你更多呢。)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这种方式火药味十足。虽然生活在异国他乡, 已经习惯了英语的交流, 但是民族文化沉淀下的烙印是难以改变的。
《喜福会》片段脚本二:
Waverly Jong:As is the Chinese cook's custom, my mother always insults her own cooking, but only with the dishes she serves with special pride.
Lindo Jong:This dish not salty enough.No flavor.It's too bad to eat, but please.
Waverly Jong:That was our cue to eat some and proclaim it the best she'd ever made.
中国人说话喜欢旁敲侧击, “绕弯子”, 这一点与西方人的表达习惯非常不一样。西方人不明白中国人为什么要用“贬低自己”的方式拐弯抹角地希望得到别人的称赞。大部分时候他们更愿意“实事求是”, 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别人赞美, 话语本身即是他们的本意, 但中国人很多时候是希望别人听出自己的话语里暗含的意思, 如果对方不能通过语境得到这层含义, 交流就会受阻, 冲突就会显现出来。比如电影里钟林东的女儿韦弗利 (Waverly) 的男朋友是一个美国人, 尽管韦弗利也经常“灌输”他一些中式的思想、习惯, 常常提醒他, 但美国文化背景的主导作用还是会“迫使”他展现出“本能”的一面:去钟家做客时, 面对钟太太对自己做的“饭菜”的贬低信以为真, 不识时务地“批评”起钟太太端上来的菜, 还真的去添加调味料, 搞得气氛尴尬, 本来就对女儿的男朋友没有好感的钟林东对这个美国男人更加烦感了。
所以, 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在人们的言语交流中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当来自不同语境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不能体会对方所处的文化背景时, 交际的冲突就会很容易显现出来, 交际就会受挫。在跨文化交际当中, 对于这两种语境文化的了解十分必要。
3《喜福会》中高权力距离和低权力距离文化的冲突
权力距离作为一种文化的特征之一, 表明了在社会组织中低权力的人接受这种权力的不平等并把它视为正常的程度。它是荷兰著名心理学家、管理学家霍夫斯泰德 (Hofstate) 的文化维度理论之一, 是指的一个人对各种组织、机构中不平等的权力分布的态度, 即对于等级组织结构的观点。一种文化的权力距离的高低主要体现在父母和孩子、老师和学生、上级和下级等的关系上。高权力距离文化下的人们把这种权力高低的分配视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权力关系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人们会根据不同的权力关系来调整自己的言行, 比如, 在家里, 对父母孝顺、遵从的孩子被认为是好孩子;在学校里, 尊敬师长, 听老师的话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等等。而低权力距离文化的国家, 人们试图缩小这种权力的不平等性, 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 希望打破这种权力分配的不平等, 比如, 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朋友间的关系, 孩子不一定认同父母的决定或观点。与美国比起来, 中国应该属于高权力距离文化的代表。
很多时候, 电影《喜福会》中的每个主要角色都表现出了身上的中华民族“天然”的特征与自己生活的美国环境的冲突。韦弗利 (Waverly) 、莉娜 (Lena) 和罗斯 (Rose) 都结交了美国白人男友, 每段婚姻都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她们母亲的不满, 在她们看来, 母亲的很多中国式的习俗和方式非常落后、甚至可笑。出生在美国, 接受了美国思想的年轻一代总想设法摆脱自己中国人文化身份的束缚。
吴素云的女儿精美 (June) 对于妈妈不断地批评苛责觉得不满, 认为是妈妈不爱她的体现, 可是信奉“子不教, 父之过”的妈妈觉得对女儿的严格恰恰是母爱的一种体现, 是期望女儿将来有所建树。这种冲突某种程度上源于中西方教育文化观念的不同。
《喜福会》片段脚本三:
Suyuan Woo:Practice piano time.
Jing-Mei Woo:I couldn't believe what she was saying.But I supposed to go through the same torture again.Forget it.
Suyuan Woo:What I say?Four o’clock.
Jing-Mei Woo:I'm not going to play any more.Why should I?
Suyuan Woo:What did you say?
Jing-Mei Woo:I'm not your slave.This isn't China.You can't make me.
Suyuan Woo:Get up!
Jing-Mei Woo:No!No, I won't.No!No!No, I won't.You want me to be someone I'm not!I'll never be the kind of daughter that you want me to be!
Suyuan Woo:There be two kinds of daughter:obedient or follow own mind.
Only one kind of daughter could live in this house:obedient kind.
Jing-Mei Woo:Then I wish I wasn't your daughter!I wish you weren't my mom!
Suyuan Woo:Too late to change this.
与精美对妈妈约束自己练琴时间的反抗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电影中的另一片段:旧中国, 少女时的钟林东得知妈妈在自己两岁时就为自己订了一桩亲事时并未反对, 为了解决家境的困难, “懂事”的钟林东等着长大了嫁给黄太太的儿子 (妈妈给她挑的“丈夫”) 。
《喜福会》片段脚本四:
Huang'son:哈!吓死你吧!我是丈夫, 是当家的, 一切由我说了算!你可以在地上睡。去吧, 去吧!
Lindo Jong:The next few years, I tried to accept my life...to act like an obedient wife.Every night I made Huang Tai Tai special soup...good for mother-in-laws.Still, she was not pleased.
中国传统的教育观念很少把“爱”字挂在嘴边, 当父母期望孩子成功的时候, 这种爱大部分时候转化成一种批评指正, “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 进而严苛;而孩子对待父母, 以“孝”为先, 这种权力距离是明确的, 不能打破的, 被人们理所当然地接受。讲求孝道, 孩子不能顶撞父母是必然的, 旧社会中的钟林东甚至要牺牲自己一生的幸福来遵从父母订的“娃娃亲”, 这也是顺从父母、尽孝的体现, 是被大家所称赞的。而在美国的教育理念中, 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这种权力距离没有被如此明确地体现, 父母不是绝对的权威, 处在低权力距离的文化观念当中, 孩子希望与父母平等地对话, 希望自己的观点得到尊重和重视, 渴望思想和言论上的自由。因此当这两种文化观念交流碰撞在一起的时候, 矛盾不可避免地产生出来:精美早就无法忍受素云“命令”自己做这做那, 当妈妈警告练琴的时间到了时, 摆出一副置之不理的态度:“I couldn't believe what she was saying.But I supposed to go through the same torture again.Forget it.”认为自己又要遭受“折磨 (torture) ”, 而素云在遭到女儿的反抗之后, 态度更加强硬:“There be two kinds of daughter:obedient or follow own mind.Only one kind of daughter could live in this house:obedient kind.”警告女儿这个家里只容许一种孩子:就是听话的孩子。这段对话展现了两种文化理念碰撞在一起时无法支持更无法相容的火花。
4 对于跨文化交际的正确态度和结论
20世纪美国经济的空前繁荣发展加速了世界范围的移民迁徙。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 许多移民美国的中国人思想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很多人觉得他们民族的历史文化正在淡出世界舞台, 而他们的子孙后代们距离自己本民族的文化更是越来越远, 不会了解自己家族里离自己遥远的长辈亲属们, 甚至不能理解自己的父辈母辈们以及他们讲述的祖辈们的“传奇”故事, 把本来应该与自己的形象、身份相一致的文化符号都丢失了, 像《喜福会》的女儿们一样, 本电影的同名小说旅美作者谭恩美 (Amy Tan) 以及其他许多的旅美华人都或多或少有一种与自己的形象、身份不符的尴尬。
尽管在世界化的进程中, 中国文化受到了西方文化特别是美国文化的影响, 但是正是在这种进程中, 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每种文化有着其自身的特色和优缺点, 这也正是一种文化、一个民族能够屹立于世界的原因。中华文化有着不可遗弃的价值内涵, 只有在历史进程中, 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 继承发扬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点, 又接纳外来文化好的方面, 与时俱进, 才能更加闪光, 更富有魅力。
文化本身是一个复杂的课题, 任何一个关于文化的方面都不能简单地舍弃或忽视, 而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更是值得花心思去了解和研究的, 文化的交流应该是双向的, 中华文化在与异族文化交流的时候要虚心接受外来文化的闪光点, 了解其特征, 也要把自己的特色传递给对方, 这样才能在交际过程中减少障碍。
电影《喜福会》描述的是母女之间的矛盾, 而这些矛盾的出发点就是不同的文化背景、观念、经历之间的矛盾, 值得欣喜的是影片最后母女之间的情感纠葛得以化解, 交流沟通得以体现, 电影由冲突到理解以及结尾精美来到中国找到自己的亲眷, 圆了母亲的梦想的圆满结局都体现了文化之间能够理解、沟通、融合的美好期望。
一个人如果忘却了过去、忘却了历史, 那么他会被现实所抛弃, 无法在多元化文化发展的社会立足, 丧失了发展的根基。中华文化面临着现今全球化发展背景的各种挑战, 接受和学习各种先进的科技和文化精髓是必要的, 但传承和保护自己的文化特色是立足之本。不管是中国文化还是美国文化, 都有它存在、发展的历史必然属性, 这一点是不容忽视的, 这也正是影片中的母亲们努力把自己的中国历史及其文化理念与在美国的生活方式相融合并试图把它传承下去的根本原因。从这个层面上来说, 回顾历史正是为了更好地把握现在和将来。
参考文献
[1]程爱民.论谭恩芙小说中的母亲形象及母女关系的文化内涵[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 2001 (4) :107-113.
[2]李兰兰, 刘爱真.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解读《喜福会》[J].时代文学, 2011 (2) :143-144.
[3]李文娟.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与跨文化研究[J].社会科学, 2009 (12) :126-129.
[4]彭桃英.中美文化的隔阂、冲突与融合——解读《喜福会》[J].河海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3) :47-49.
[5]汤新煌, 关哲.试析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跨文化视角[J].辽东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8 (4) :5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