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冲突

2024-10-23

心理冲突(精选12篇)

心理冲突 篇1

心理冲突是由于个体在意志行动中,具有2个或2个以上的需要或目标,而这些需要或目标又不能同时满足或实现,使个体处于一种矛盾的心理状态。通俗而言,当2种或2种以上不同方向的动机、欲望、态度、情绪、目标和反应同时出现,人们在进行内心争斗过程中,既无法抛弃任何一方,也无法把两者协调统一起来而引起心理紧张,就产生了心理冲突。

心理冲突是出现心理失衡的重要原因,也是产生挫折感的重要来源。心理健康的人,心理冲突不尖锐、不持久。而且心理冲突会成为建设性和创造性活动的动力。就像哲学家的心理冲突可能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文学家的心理冲突可能产生撼人的作品。但是,心理不健康的人,心理冲突是具有破坏性的,尖锐、持久,反复出现,形成恶性循环,长此下去会使心理、生理、社会功能受到损害,导致心理疾病。

人们从事某种工作,也会因为观念、态度、价值观、行为与工作要求、环境和状态之间很难协调的矛盾造成心理冲突。工作中的心理冲突无论对于工作还是个人都是不利的。对于财务人员而言,了解心理冲突产生的根源,找出缓解和解决心理冲突的措施,对维护自身心理健康,有效促进工作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1 财务人员心理冲突分析

1.1 财务人员职业定位与企业目标实现之间的冲突

财务人员中有一种常见的想法或心理假设:除了老板和财务部门之外,其他部门的人都在合伙挖空公司财产,由此财务人员很自觉地就会将自己的职业角色定位为企业资产的守卫者。

由于在企业中,财务部门直接接触并反映企业的资产盈利情况,而且本身直接支出不多,而别的部门大多是业务支出部门,他们关注的是负责的工作是否做好,而不注意支出的财务影响,因此财务人员出现以上与企业其他岗位不同的自我定位其实是很正常的。这种定位有一定好处,即财务人员会专注于制度的执行,而不会造成财务混乱。

但在实际工作中,这样的职业定位思想会指导财务人员的工作行为,使财务部门和公司各部门以及同事之间出现关系紧张、矛盾重重的现象。公司其他部门经常怨声载道,但财务部门则坚持认为,正是因为把关到位,才使公司资产没有流失。有意见是正常的,长此以往的内部消耗,必然阻碍企业目标的实现与达成。

1.2 财务人员工作内容理念与企业团队建设的冲突

财务管理工作内容从实质上来说不仅是静态的纯业务项目,更多的是一种动态的带有人际关系色彩的过程管理。也就是说,财务工作是和人打交道的。心理相容是群体人际关系中重要的心理成分,是一种积极、高尚的态度,也是一种心理健康的表现。财务人员应具备与人有效沟通、建立和谐相容心理关系的基本素质,并能在工作中建立起一种志同道合的工作氛围,这有助于对事物的认同和处理,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架起理解的桥梁。

然而,不少财务人员片面地把财务工作理解为纯物化的工作内容,认为自己就是跟货币和数字打交道,在出现矛盾争执时也总是认为自己握有物化证据,因此处理问题时常常会有不依不饶的倾向和情绪,这不仅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更不利于企业内部团队建设。

1.3 财务人员个体心理需要满足与职业道德修养的冲突

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依次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财务人员工作琐碎、复杂,要遵守严格的财务法规,责任重大,还要处理好各种关系。在这种情况下,财务人员渴望在收入、地位、能力发挥空间等方面得到足够的心理需要满足。但事实上,不少企业的分配制度的改革都是向销售、研发人员倾斜。同样在企业工作,财务人员的实际收入增幅不如其他部门职员大,由此他们会产生不满情绪和压抑感,自尊心受挫,盲目攀比导致的心理契约失缺必然与财务人员职业道德修养发生严重冲突。

2 财务人员心理冲突管理

2.1 纠正认知偏差,修正角色定位

一个合格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主要体现在3个领域:投资、融资和资产管理。财务负责人的主要职责就是如何在3个领域作出科学决策。其中投资决策是最为重要的。但是,现实企业的财务部门却大多把主要精力投放在资产管理上,与资产管理相对应的内部财务制度、内部资金分配制度自然成为企业财务工作的首选,即企业中的投资、融资管理并没有被真正纳入企业的财务管理范畴,企业内部资产管理为企业的投资、融资决策提供服务的目标遭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企业财务管理主要目标自然被扭曲到企业内部的预算开支、财产保护之上,企业财务工作的“开源节流”,就只剩下如何千方百计地进行“节流”了,凡是影响“节流”的行为都有“挖空公司财产”的嫌疑,从而被严加防范。因此,财务人员必须对财务工作的范畴重新认识,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纠正偏差,修正自己在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中的角色和地位,即企业管理的主体不仅是财务部门和老板,而是所有的部门,因为企业的目标不是为了节省费用,而是赚钱,财务人员只是真实反映并提出各项活动的财务影响,为企业的财产保值和增值提供优质的服务和可靠的依据。

2.2 树立团队意识,达成心理相容

心理相容是指群体成员在心理与行为上的彼此协调一致。它是群体人际关系的重要心理成分,是群体团结的社会心理特征。心理相容以群体共同活动为中介,中介水平不同,心理相容的层次、水平也不一样。低层次的心理相容不是以共同活动为中介,而只是受成员之间彼此的情绪、好恶所制约;高层次的心理相容则是建立在共同活动的意义与目的基础之上。因此,它是以成员彼此对共同活动的动机与价值观的一致为前提的。心理相容对提高群体共同活动的效率有巨大作用,它是群体共同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社会心理条件。由此可见,企业团队建设的核心在于成员之间的心理相容程度。心理相容程度越高,越能做到互相体谅、互相理解、互相配合、互相支持。尽管财务核算本身属于规范的范畴,但是并不影响财务人员需要一种民主、乐观、向上的工作氛围。一个充满信任的团队群体最能激发出每位财务人员的潜能,也是财务人员提高自身素质的具体体现。因此,培养财务人员的协作精神,树立团队意识是达成企业成员心理相容,消解财务人员心理冲突的有效途径。

2.3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自觉抑制不合理需求

财务人员不仅工作在财务核算领域,而且生活在社会环境之中,其职业道德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和干扰。财务人员职业道德是影响财务工作质量的关键所在。财务人员必须以诚信为本,以操守为重,遵循准则,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在新形势下,财务人员必须提高道德觉悟,重视道德修养。提高财务人员的整体职业道德,必须从财务人员自身做起,做到敬业爱岗,在工作中融入自己的情感。此外,还必须自觉抑制不合理需求,主动约束自己的行为,时刻用道德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企业的各项内控制度,客观地反映经济活动的收支情况,做到核算有据;淡化个人得失,时刻以企业和国家的利益为重,主动、自觉、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树立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2.4 培养创新意识,开拓解决问题空间

所谓创新意识是人们对创新的定义价值性、重要性的一种认识水平、认识程度以及由此形成的对待创新的态度,并以这种态度来规范和调整自己的活动方向的一种稳定的精神态势。创新意识总是代表着一定社会主体奋斗的明确目标和价值指向性,成为一定主体产生稳定持久的创新需要、价值追求、思维定式以及理性自觉的推动力量,成为唤醒、激励和发挥人所蕴涵的潜在本质力量的重要精神力量。

财务人员还应具备从新的角度,以新的视角去认识世界、认识自我,抓住事物的本质,有效解决新问题、新矛盾的能力。人的创造力是最能体现一个人内在素质的能力,是最能发展并超越自我极限的能力。创新是财会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是一种道德品质,更是一种心理品质。创新的意识、创新的激情、创新的意志决定着一个人的创新能力。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财务人员会遇到许多新问题,要求财务人员应具备开拓性思维和掌握新知识能力,在实践中勤于思考,善于分析,并具有能根据国家财经法规、财务法规的要求,区分正误、真假、是非的专业判断能力。同时,还应刻意培养接纳不同意见、不同价值观、不同人格特征的能力。

2.5 合理选择参照群体,有效保持心理平衡

心理平衡指的是内心世界的和谐状态。财务人员要做到有效管理心理冲突,用升华、幽默、外化、合理化等手段来调节对某一事物得失的认识就必须合理选择参照群体,改变不良认知方式。财务工作者应学习和运用心理学知识,适当选择参照群体,保证心理平衡,并转变观念,改变不良认知,把压力转变成进步的动力,把困难看作命运的考验和锻炼,善于调整观念和思路,不断学习,不断进取,不断提高自身各种素质,以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和复杂的社会环境。

总而言之,冲突管理既不意味着要把冲突彻底消除掉,也不仅仅是指减少冲突。冲突管理意味着把冲突维持在一个适当的水平上,从而帮助部门、工作单位和组织实现其目标。因此,有效管理财务人员的心理冲突,对于提高其整体素质,保障企业目标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要:有效管理财务人员的心理冲突,对于提高其整体素质,保障企业目标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分析了财务人员心理冲突的主要表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管理财务人员心理冲突,提高财务人员素质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财务人员,心理冲突,措施

参考文献

[1]章明明.心理冲突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6).

[2]钟立扬.论高校档案工作人员的心理冲突及应对措施[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7(4).

[3]冯玉珠.提高高校财务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心理冲突 篇2

试论犯罪心理的道德冲突

犯罪行为既是对法律的触犯,又是对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侵害或践踏,当然也就是一种极不道德的行为.犯罪心理的道德冲突,是善与恶在个体心灵中的`矛盾和斗争,探讨犯罪人在不同情境中道德冲突的不同特点,进而寻找相应的对策,有助于抑制犯罪和改造犯罪分子.

作 者:李小兵  作者单位:郴州公安学校,湖南,郴州,423000 刊 名: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ENZHOU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 23(4) 分类号:B484.4 关键词:犯罪   心理   道德冲突  

正确认识和应对心理冲突 篇3

一、心理冲突及其表现

在生活中总有许多矛盾的事情让我们忐忑不安或是举棋不定,面临这些左右为难的选择时便容易形成心理冲突。所谓心理冲突是指个体在有目的的行为活动中,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反或相互排斥的动机,由此而产生的一种矛盾心理状态。有学者将心理冲突分为四类:双趋冲突、趋避冲突、双避冲突、多重避趋冲突。

双趋冲突是指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目标同时吸引着人们,但只能选择其中一种时,通常会出现双趋冲突,即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例如教师职业角色与家庭角色之间的冲突。一方面想努力工作,力求在工作业绩上表现突出,另一方面又想要承担家庭责任,此时可能会产生双趋冲突,因为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往往不能够同时满足两个或多个角色所需,在一方面获得成就的同时往往会在另一方面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趋避冲突是指同一目标对人们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在抉择过程中产生的心理冲突。以担任班主任为例,想当班主任,因为这样可以增加与学生交流和接触的机会,增强彼此之间的熟悉度,但是又担心班主任工作太烦琐,压力太大,而害怕担任班主任。又如上文提及的张老师,既想表演得出彩,为教研组争光,为自己争光,又担心上台会出丑。

双避冲突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目标都是人们力图回避的,但又只能回避其中一种,由此而产生的心理冲突。例如不想上课时严肃地对待学生,不想成为学生心目中脾气暴躁的老师,但是不严肃又无法控制好课堂纪律,只能够回避其中一种,此时便容易产生双避冲突。

多重避趋冲突是指当人们面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标,而每个目标又分别具有吸引和排斥两方面的作用,无法单一地选择或逃避,必须进行多重的选择时产生的心理冲突。例如面对一份稳定、福利待遇好但是薪资不高的工作与另一份薪资待遇高、发展空间大但是不稳定、风险也高的工作,人们在抉择的时候可能就会慎重地权衡各方面因素,考虑清楚自己所追求的、所重视的是什么,于是在权衡过程中便容易产生多重避趋冲突。

二、如何应对心理冲突

职业的特殊性使教师面临来自学校、家长、社会、学生等各方面的压力,其心理常常超负荷,因此教师这一职业对从业人员的心理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心理冲突是心理压力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学会正确认识和应对心理冲突,将有助于教师进行自我心理调适。教师在面对心理冲突时,要学会从以下几个路径进行应对:

首先,正视心理冲突,不要过分强化心理冲突。当面对心理冲突时,我们可能会产生一些不良的情绪体验或行为反应,但是不要担心,这都是人体正常的生理或心理反应。但是过分关注那些令人担心的事情或情境造成的心理冲突,反而是在强化不良反应。因为注意力过分集中于某一点上,在注意和反应间就构成了一个互相强化的系统,越注意越紧张,越紧张越注意,由此构成一个恶性循环,也使得心理压力不断增强。因此,当面临心理冲突时,要正视它而非强化它,适当地转移注意力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其次,构建强有力的社会支持体系,分担压力。在社会生活中,人难免会遇到一些心理冲突,产生心理压力,当无法自行解决时我们可以不必自己埋头苦干,可以适当向社会支持系统寻求帮助,借助社会支持系统分担压力,这也是自我调适的一个方法。譬如,多向朋友、家人倾诉,多与朋友、家人谈心,将自己的一些苦恼向他们诉说,让他们建言献策、出谋划策,同他们一起分析冲突的性质、原因,找出解决的办法。这不仅能获得更多的心理和社会支持,以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也能促使自己找到更有效的应对办法。

第三,正确对待自己的各种需要。教师有各种需要,但这些需要不是都能满足的。因此,针对每种冲突,教师要弄清自己的优势需要,然后对症下药。比如:一个青年女教师同时有两个男教师追,她觉得两个男教师各有优点,不知道该选择哪个,此时就是双趋式心理冲突。解决方法是,首先要知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特别是在情感问题上。让自己仔细思考感觉,列出两个人的“优缺点”,再看两个人中哪个更符合自己的优势需要,哪个更适合自己,权衡“利弊”后做出决断。

第四,采用焦点解决法。焦点解决法认为许多问题发生的因果关系常常很难确定,问题往往是互动下的产物,应当强调如何解决问题,而非发现问题的原因以及问题发生过程中的系列产物。该方法认为人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认为合作和沟通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此强调以正向的、朝向未来的、朝向目标的积极态度促使改变的发生。譬如,上例中的张老师接下任务后不应过多纠结于分析得失,而应将“焦点”放到如何完成任务上。即使自己不擅长表演,但还是可以有很多办法完成这次表演的。我们不一定拼唱歌、跳舞、演奏,我们可以讲故事、说单口相声、邀请观众做游戏,更可以通过沟通说服同事一起表演一个有学科色彩的节目。既然我们不是表演“专业”的,我们又何愁得不到别人的喝彩呢?!

第五,重新审视并澄清自己的价值观。其实,心理冲突背后的原因往往涉及个人的价值观。一个人要活得安定、稳定、宁静,就要重新审视并澄清自己的价值观,真正搞清楚对自己的人生而言“最重要”和“最需要”的是什么。人之所以有很多心理冲突,是因为常常把无足轻重的事看得太重要。在人的一生中,真正值得重视和在乎的是那些足以改变命运的事件、机遇和挫折。如果一个人在生活、工作中处处留神,那你的思想和心理负担只会无穷无尽。上例中的张老师若能问一问自己:“我可能遇到的最糟糕的事是什么?”“这件事会改变我的人生吗?”她就会发现,自己的心理冲突原本是那么的不值一提。

总之,心理冲突是每一个教师都会经常体验到的。它既是一种困扰,也是促进教师心理成长的一种良机。关键在于:当遭遇心理冲突时,我们需要好好地认识与应对。

心理冲突 篇4

一、高校“两课”青年教师心理冲突表现与成因

1.对“两课”工作的认同与困惑引发的冲突。

高校青年教师对于“两课”工作的认同主要基于外在和内在两个方面原因。外在的原因是高校教师的工作岗位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和理想的去处。内在原因在于对“两课”功能与作用的认同。“两课”的作用不仅包括政治维护的作用, 而且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影响深远, 还能够教给大学生一些受益终身的方法和思维方式。正是在这样一种客观认识的前提下, 许多高校“两课”青年教师对于自己所从事工作的意义具有充分的心理认同。

但不可否认的是, 高校“两课”青年教师对于自己的工作也存在许多困惑, 这种困惑来自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来自于学生的抵触所引起的困惑。现在高校因为各种各样的因素, 学生课程繁多, 学习压力增大, 大学生对于“两课”的学习就难以保证足够的重视, 不仅不认真听讲, 甚至经常性地出现在“两课”课堂学习其他内容的情况,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两课”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从而认为这项工作难以实现自己的价值。二是来自于其他教师的压力, 在高校中普遍存在专业教师轻视“两课”教师的现象, 认为“两课”教师谁都可以担当, 不需要专门的知识和能力, “两课”教师在高校中的地位被边缘化。正是这些现实难题的存在, 造成了高校“两课”青年教师对于自己角色认同的困惑, 也造成了部分青年教师脱离“两课”的一些事实。

2.对“两课”教学认识的总括性与专业性的心理冲突。

“两课”教学由于受教学内容、学生及学校层次、教学学时等条件的限制, 无论是教材还是实际教学都不可能对教学内容作非常详尽和系统的阐述和讲解, 对于大部分的内容只能停留在总括性的概述和讲解上, 有的内容只能是一带而过, 甚至有的内容只能被忽略, 这样一来必然造成“两课”教学只能是总括性介绍的特征, 而不能是系统、深入的讲授。而现在高校“两课”青年教师基本上都是受过严格的专业训练, 在某些领域都有自己专门的研究视野和研究见解, 有自己独立思考和分析研究的能力, 对于现行教材的一些内容或者有更深入细致的理解、或者有不同的观点和判断、或者根本上就是持相反的观点, 这些因素在实际教学中必然会导致一些冲突和矛盾, 即总括性和专业性的冲突, 实际上在教学过程中也反映了教学内容与学术研究导致的心理冲突, 即外界关于“两课”教学的刚性约束与青年教师的自主学术研究发生的冲突。

这种总括性和专业性冲突在三个方面得到体现:一是教学进度和教学时间上的冲突, 总括性的教学能够按照教材体系的线索, 及时、足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而专业性的教学因为其内容的宽广和深刻必然要占据更多的教学时间, 从而难以保证教学进度的顺利实施和教学时间的平均分配, 也必然会造成教学内容的厚此薄彼;二是教学目的上的冲突, “两课”教学的重要目的就是培养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如果过多讲授一些专门性的问题, 甚至讲授一些并没有得到实践充分证明的理论研究成果, 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甚至在大学生中间还会引起思想的混乱;三是因为不同教师不同的专业背景和理论修养, 如果过多按照专业性的讲授方法, 也可能会造成教学内容的不客观性, 不能保证大学生接受一些应该接受的内容, 导致实际教学上的偏向。

这种总括性和专业性的冲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并不容易协调, 它反映了青年教师对自身工作地位与“两课”教学定位的冲突, 造成这种冲突的根源比较复杂, 难以轻易化解, 但实际上会给青年教师带来心理上的烦躁与冲突。

3.自身发展与做好本职工作的现实矛盾引发的冲突。

自身发展与本职工作的冲突是高校“两课”实际教学工作当中反映最多的问题之一。一般来说, 做好本职工作与自身的顺利发展能够建立一种顺畅的正相关, 但高校因为其本身的特殊性以及目前评价机制的特殊原因, “两课”教师在处理这二者关系时并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具体来说, “两课”的本职工作是教学, 而只是上好课却不能给“两课”教师带来更多的发展, 这种矛盾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单纯的教学工作对于教师的职称评审没有根本的帮助, 我国目前高校的职称评审主要包括教学和科研的考核, 其中科研成果是硬杠子, 没有一定的科研成果, 连参加评审的资格都没有, 而教学方面的考核则相对务虚, 一般教师都能顺利通过, 教学效果好与坏在此并无差别, 而“两课”教师的科研一般来说要比专业教师相对薄弱, 这也就客观上影响了职称的晋升, 尤其是正高职称的晋升更为明显;二是“两课”教师获得科研项目的机会和几率都比较低,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在项目设置上对“两课”教师不利, 不好归口, 到处都可以挂钩但到处都挂不上钩, 并且为数不多的项目经费额度一般偏低, 不能从根本上支撑“两课”教师科研的开展;三是学科建设进展缓慢, 使得“两课”教师难以形成学术团队, 多数是单兵作战, 导致科研后继乏力, 影响了学术的进一步发展与前进, 很难达到更高层次的学术水平。上述种种因素的存在, 使得青年教师认为只是做好本职工作并不能充分保障自己的发展与进步, 在本职工作之外还必须寻找其他的途径, 才能保证自身的发展, 这显然会给青年教师带来心理上的冲突, 进而影响他们做好本职工作的积极性。

4.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的现实落差形成的冲突。

从教学要求的角度来看, 弘扬主旋律是“两课”教学的基本要求, 也就是必须要正面地引导学生认识和评价社会生活实际, 不能过多宣扬和强调社会的负面和阴暗面。但是我们不能否认的是, 随着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与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一些负面和消极的现象在社会生活中也屡见不鲜, 无法回避。如此一来, 以下一些因素必然会造成青年教师在处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心理冲突:一是教师自己可能受到生活中一些负面和消极因素的困扰, 需要寻找机会进行宣泄;二是青年学生对负面和消极因素有所了解、有所体验, 对这方面的话题比较感兴趣;三是教材内容所强调的主旋律如何与这些负面和消极的因素所协调或者能否协调。上述种种原因聚合起来就容易在课堂这个平台上有所体现, 青年教师在处理这个问题上就会造成心理上的冲突, 这种冲突来自于教学内容和要求、社会生活、自身体验以及学生不同要求的综合汇聚而成, 而这种种复杂因素必然会造成心理上的冲突。

二、调适高校“两课”青年教师心理冲突的若干对策

心理冲突 篇5

积极心理学于 20 世纪末由美国心理学家Martin E. P. Seigman 提出, 致力于研究如何促使个体、群体、组织发挥积极功能或走向繁荣等问题(Gabe & Haidt, )。积极心理学侧重于研究积极情绪体验、积极人格特质和积极的社会组织等积极层面, 力图以积极取向的科学心理学研究推进个体与群体的幸福进程、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等。它既是对集中于解决心理问题的病态心理学的反叛, 又是对人性中的积极层面、人的理性的复归, 同时又符合当前人类追求高质量生活品质的要求。因而, 其一经提出便获得了广泛关注。过去 15 年中, 积极心理学研究吸引了多个国家、多种学科、大批学者的积极参与, 并逐步形成规模。例如, 国际性的积极心理学大会得以组织并定期召开, 幸福感研究等多个积极心理学研究团体得以形成并日益增多, 多样化的积极心理学期刊、书籍陆续出版, 多形式的积极心理学课程得以开设等等。在上述积极心理学运动的发展进程中, 大部分学者、咨询师、民众、媒体等普遍认为, “积极”是人类获得心理健康、获得幸福的关键途径之一。因此, 他们试图把乐观、幸福感等积极体验与特质研究推向生活的各个领域,而不考虑一味追求“积极”的潜在缺陷与代价等(Grant & Schwartz, ; Gruber, Mauss, & Tamir,2011; Oishi, Diener, & ucas, )。然而, 对“积极”的极端热情并不能掩盖积极心理学发展中的问题与不足, 也使得积极心理学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内、外部批评。一方面, 对积极的盲目追求会适得其反。Weinstein, Marcus 和 Moser (2005)就曾研究指出, 不现实的乐观主义易激发个体的冒险行为而威胁生理、心理健康。另一方面, 对消极的刻意忽视则掩盖了消极心理过程的积极作用。例如, Norem 和 Iingworth 研究认为, 防御性悲观(defensive pessimism)能促使焦虑个体的自尊、生活满意度等获得显著性提高。同时, 批评者指出, 当前主流积极心理学的发展不但不利于促进心理学的一体化发展(Joseph & iney, ;a Torre, 2007), 反而因对心理过程进行积极、消极的人为划分而在某种程度上割裂了心理的整体性、复杂性等(McNuty & Fincham, a; Norem& Chang, ; Wong, 2011)。二者的冲突体现了主流积极心理学的再失衡、再分裂等当前困境。

然而, 批评者并不是要完全否定积极心理学。他们与“积极”这一称谓的极力推崇者之间的冲突是一种建设性冲突, 即二者有着共同的目标——实现人类的幸福与繁荣, 只是实现的途径、方式不一致。这种建设性冲突有利于融合二者的研究视域, 进而实现积极心理学的视域拓展与转换。在更深层次上, 它还能进一步推动思维方式、研究方法、研究变量等转换与拓展, 从而促使积极心理学趋向于一种情境的、辩证的、动态的、交互的、文化的、更为平衡的发展。

2 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当前困境

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当前困境是积极-消极的再失衡与 “积极暴政” (Tyranny of the Positive;Hed, 2002)。积极心理学研究当前的困境与其生成时期的困境相似, 均表现为心理学研究中所谓积极、消极研究的失衡, 只是失衡的方向反转。在积极心理学的生成时期, 传统心理学研究严重失衡——过分关注心理问题、心理疾病的治疗与解决而弱化品格优势、美德等。因而, 积极心理学在发展之初便主要致力于研究人的美德和潜在力量 , 从而推进心理学的平衡发展。 Seigman,Parks 和 Steen (2004)曾明确指出要积极推动“修复弱势 ”与 “培养优势 ”的平衡发展。 然 而 , Hed(2002)、Wong (2011)、omas 和 Ivtzan ()等人的研究表明, 积极心理学追随者对“积极”的极度热情却促使主流积极心理学研究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盲目追求积极的人格特质、积极的情绪体验等而排斥悲观、愤怒等所谓消极心态、消极人格特质, 并最终导致“积极暴政”。所谓“积极暴政”,由 Hed (2002)所谓“积极态度的暴政” (Tyranny ofthe positive attitude)演化而来, 指充斥在日常文化和专业领域中且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一种过分追求积极的现象——“必须培养积极的情绪和态度,必须发挥优势以实现快乐、健康、聪明” (Hed,2004)。Hed 认为, “积极态度偏好”本就普遍存在于美国的格言、音乐、影视等文化领域, 又进一步受到积极心理学运动的激发而走向 “积极暴政”。这一“积极暴政”致使主流积极心理学研究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一方面, 过分关注乐观、自信、宽恕、善良、幸福感等积极特质、积极情绪体验的积极作用而忽视其消极效应; 另一方面, 极度弱化悲观、自卑等消极特质或对消极情境的正常情绪反应的研究而忽视其积极效应。简而言之,由消极心理学的霸权到当前积极心理学的“暴政”,积极心理学对积极的过分关注、对消极的刻意忽视使得心理学发展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这种积极、消极的再次失衡不仅不利于实现其平衡心理学研究的最初目标, 反而进一步导致了当前积极心理学发展中的诸多新困境。针对“积极暴政”及其困境, 部分研究者从不同视角进行反思、批评, 在某种程度上构成了对“积极暴政”的积极反叛。这集中体现在下述三个方面。

2.1 积极的悖论研究

针对“积极暴政”忽视积极情绪、积极特质的消极效应这一问题, 有学者主张并研究在追求幸福感等积极心理的过程中存在着“追求积极情绪的 悖 论 ” (the paradoxica effects of pursuingpositive emotion)与“积极特质的消极效应”。这就构成了“积极的悖论”研究系列。

一方面, 所谓“追求积极情绪的悖论”是指,人们越追求积极情绪越不可能体验到幸福、心理健康、享乐等积极结果(Ford & Mauss, )。一般研究认为, 积极的情绪体验能带来积极的结果, 而重视幸福感也有利于提升主观幸福感(Fredrickson,Cohn, Coffey, Pek, & Finke, )。然而, 与单纯的积极体验不同, 对积极体验的“追求”却并不尽然。盲目追求幸福感等积极情绪体验可能会导致消极效应 , 即 “追求积极情绪的悖论 ”。 Mauss,Tamir, Anderson 和 Savino (2011)曾指出, 被试越重视幸福感, 越可能表现为较少的幸福情绪、较多的抑郁症状以及较高的孤独感(Mauss et a.,2012)。Ford, Shacross, Mauss, Foerke 和 Gruber(2014)则进一步指出, 过度追求幸福更可能被诊断为较严重的抑郁障碍。另外, 李爱梅、李晓萍、高结怡、彭元和夏萤(2015)分析认为, 盲目追求积极情绪还可能损坏生理健康, 如为追求快乐情绪体验而酗酒、吸毒进而危害身体健康。

另一方面, 所谓“积极特质的消极效应”是指,积极的心理特质在特定情境中产生了诸如减少幸福感、降低生活满意度等消极结果。一般认为, 积极的人格特质如宽恕、善良、乐观等能提高生活满意度、提升主观幸福感等。然而, 情境视角下的积极心理学研究发现, 积极的人格特质并不必然产生积极结果。McNuty (2011)对宽恕的研究表明, 宽恕并不总是产生有益的结果, 而是受到宽恕情景的影响。在家庭暴力情境中, 较少的宽恕能有效降低家庭暴力事件的发生频率, 而较多的宽恕 则 会 提 升 暴 力 事 件 的 发 生 频 率 (McNulty,)。

因此, “追求积极情绪的悖论”与“积极特质的消极效应”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否定了主流积极心理学去情境化的研究成果, 也对主流积极心理学的核心假设提出了挑战。与“积极的悖论”相对, 消极思维亦有其积极价值。出于对“积极暴政”忽视消极心理的积极效应这一问题的批评, 有学者展开了“消极思维的积极心理” (the Positive Psychoogyof Negative Thinking; Norem & Chang, 2002)系列研究。

2.2 消极思维的积极心理研究

该类研究者主张, 就人类的生存发展而言,并不是所有的消极经验、消极情绪都必然是破坏性的, 且特定情境下的消极心理过程、消极心理特质等具有积极的适应性意义。他们认为, 消极思维的积极效应在消极情绪体验、消极特质、消极策略等三个方面均有所体现。首先, 消极的情绪体验可能产生积极的结果, 如提高创造力、承压能力等。Baumeister, Campbe, Krueger 和 Vohs()研究认为, 逆境情绪体验有利于发展心理弹性, 而解决困难的体验则有利于塑造积极的自我形象。Bonanno (2004)进一步研究指出, 消极的生活经验能够提高个体的承压能力和防御能力。iney 和 Joseph (2005)的研究则进一步表明, 不满情绪能够激发个体的创造力和适应能力。其次,消极的人格特质具有积极的防御性意义、建设性意义, 而消极思维、防御性悲观等则是应对焦虑的重要策略。Norem 和 Chang (2002)研究证明, 个体可以运用消极思维作为防御策略以摆脱对结果的焦虑, 进而可能导致积极的改变。例如, Norem和 Chang (2002)的纵向研究进一步表明, 运用防御性悲观策略的焦虑个体, 其自尊、生活满意度、目标实现等显著提高。最后, 在社会关系或问题解决中, 消极策略在特定情境下也具有建设性意义。Tan 和 Forgas (2010)关于人际策略的研究发现,悲伤心态容易促使被试产生公平的决策。McNuty和 Russe (2010)在一项关于问题改善与关系满意度的研究中发现, 面对重大问题, 指责、拒绝等消极行为有利于维持更稳定的关系满意度。而 Tamir和 Ford (2012)的社会冲突研究则证明, 人们可能选择不愉快的情绪体验以获得实际效益进而间接获得幸福感。“消极思维的积极心理”及其相关研究表明, 人类获得积极性结果的方式多样, 主流积极心理学研究不能固步自封于积极思维、乐观主义等所谓“积极”研究而忽视消极特质的积极意义。

2.3 称谓的合法性问题争议

心理冲突 篇6

家长和教师的自我中心期望目标的设立,使学生的个性心理受到抑制,特长难以发挥。所谓自我中心期望目标,是指家长和教师从个人自尊需要出发,凭主观愿望为学生设立的目标。这很容易导致学生学习目的性变得模糊,兴趣和爱好被限制。这是因为青少年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兴趣和爱好也会不断扩展和变化。通过选择,渐渐地有一种或几种适于自己气质、性格、素质、能力等特点的兴趣和爱好,被固定下来。在一定程度上,它将决定着学生未来事业和成就。在兴趣和爱好的选择期,如果家长和教师以自己的单一兴趣和爱好限定学生的兴趣,就会使其兴趣和爱好变态,而适合自己特点的兴趣和爱好则不能被选择,心理上产生压抑感和挫折感。

教师和家长的期望与品格的非一致性,必然影响青少年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青少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社会上各种品格的影响,在他们身上聚合起多种品格的模型,哪一种品格的作用大,就会使他们的品格朝哪个方向发展。教师和家长的品格对学生的影响居头等重要的位置。在每个子女身上,都有父母品格的影子,在不同的学生身上,也有不同教师品格的影子。有些家长和教师对学生期望很高,而本身并不具备使学生实现期望的品格。这种期望与品格的不一致,往往使学生选择品格的心理处于矛盾之中,因此,难于形成良好的品格。

为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一定要使社会期望与学生心理发展协调起来,给学生创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一)要重视和正确引导学生的“求异”心理发展。学生的一个重要心理特点是探索性强,有强烈的求新求异欲。通常情况下,这是一种积极的思想行为,是爱好的扩展,是能力的延伸。当他们到了“求异”年龄段时,教师和家长要为他们创造必要的发展空间,并防止其行为失控。

(二)保护和培养学生的求实精神。学生具有很强的求实精神。如果这种求实的价值观受到来自相反力的冲击,他们感到真理得不到尊重和维护,充满真实的品格便会发生观念的转移。因此,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对求实精神加以培养。教育者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用自己的求实精神去促进社会,强化学生的求实精神。

(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要配合默契。只有配合默契,才能产生巨大的教育合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如果有一方不妥,社会消弱另一方的教育效果。所以,学校和家庭,要经常沟通情况,协调一致地进行教育。

高等院校独生子女心理冲突探析 篇7

关键词:安全感,心理负担,自恋,心理健康教育

当今的高校中, 大学生独生子女占着很大的比例, 成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 他们的成长环境具有很多独特的优势, 然而同时也呈出各种心理冲突, 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发展。

一、安全感的丧失

作为家里的独生子, 他们享受着优越的待遇, 受到长辈的百般呵护, 在他们眼里别人对自己的关爱是理所当然的, 他们是整个家庭的核心, 是众人的焦点, 然而离开家这个庇护港, 他们则会感到孤独, 缺乏安全感。

(一) “四二一家庭”模式之溺爱

现在是独生子女的时代, “四二一家庭”也在不断增多, 孩子理所当然成了家庭运转的“中心轴”, 虽然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投注了更多的精力和财力, 但一个更显著的特征就是:隔代教养。而祖辈的养教观与父辈存在很大的差异, 他们更倾向于过分疼爱孩子, 也就是所谓的“溺爱”。在溺爱的光环下, 从小就养成很多坏毛病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问题被不断放大, 依赖性强, 缺乏安全感等。他们习惯于家人的保护, 遇到困难期待家长帮他们解决, 把希望全部寄托在父母身上, 以此来寻求心理上的解脱, 而一旦脱离家长, 他们则显得无所适从、惊慌不安, 没有安全感。

(二) 社交能力的局限

独生子女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 存在着特殊的交往心理冲突。他们渴望与人交往, 渴望知识与感情上的交流;但同时又缺乏交往的能力和“资源”, 因此平时就不太擅长交往的独生子女会感到困惑和矛盾。他们既想在交往中获得知己与理解, 找到归属感, 又担心被人愚弄, 不敢轻易坦露自己的内心世界, 从而封闭自己的心理, 与同学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 导致了孤独。

二、心理负担的增加

当代大学生负担很重, 而独生子女的心理压力则更为显著。大学阶段, 他们会感觉到人与人之间的陌生, 各式各样的不和谐, 他们所面对的不再是曾经家里处处温暖的话语, 而是人类感情的冷漠。

(一) 膨胀的自我优越感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独生子女最容易习惯于他们占有的特殊地位, 变成家里真正的暴君。”[1]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处于金字塔最顶端的地位, 过分溺爱, 使得他们从小养尊处优, 形成了较强的自我意识、较高的自我评价的心理特征。这样的独生子女往往以自我为中心, 不善于换位思考, 也不懂得尊重他人, 主动去理解他人, 而仅仅凭自己的喜好行事, 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永远是正确的, 任何事情都比别人强。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 经常因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与同学“大动干戈”, 仅凭一腔热血, 遇事不加分析, 更谈不上自我控制。

(二) 家长过高的期望值

上大学, 上名牌大学是家长对孩子的期望, 尤其是独生子女家长。他们期望自己的孩子以后能当官发财, 能有体面的工作, 以此来满足所谓的“面子”。然而随着高校扩招, 现在的大学生并没有所谓的“铁饭碗”, 甚至连普通的就业都面临着很大的竞争, 这无疑让“没有关系”的学生倍感压力。面对着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的家长, 他们希望孩子可以完成自己当年的梦想, 这过度的“爱”让孩子们承载着难以承受的压力。家长过高的期望值使得他们更严格地要求孩子, 也更加激发了孩子的逆反心理, 使得家长和孩子之间总充满“战争的硝烟”。为了达到父母的要求, 孩子们一旦不够努力就会自我责备;长期达不到家长的要求就会自暴自弃, 失去信心。长此以往, 孩子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 当超出自己的承受能力时, 则出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这对他们的成长无疑会产生更大的负面影响。

三、自恋现象的加剧

随着教育的普及和经济的发展, 社会越来越强调个人价值, 个体价值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和提高。尤其是现在的“90”后, 大多数是独生子女, 对于个人价值有着独特的理解, 自然而然, 自恋的现象也在逐步加剧。

(一) 对个性追求的误识

现代教育非常重视个性发展, 然而过分强调人的本质的自然性, 而忽视人的本质的社会属性, 就会把注重个性发展引导到极端地走向个性绝对化的境地, 将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理解为自由性, 容易让学生陷入自恋的深渊。

卢梭的教育的核心是要“顺应自然”, 也即自然教育, 强调要尊重儿童的天性, 根据儿童发展的特征进行教育, 极大地发挥学生在整个教育活动中的自主性, 做自己的主人。这种教育思想本没有错误, 然而在教育的过程中, 学生们却容易将顺应自然理解为为所欲为, 将自主性理解为自由性, 将个性与个人主义等同起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天性”, 做任何自己想做的, 美其名曰:这就是个性。学生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彰显自己的个性, 根本就不存在老师所谓的对错, 既然自己的个性是自由的, 就可以决定自己的一切, 甚至整个世界都得听从自己的安排。在他们眼中自己永远是最优秀的, 即使某一方面不如别人, 那也可以用自己的优势将其抵消。完全看不到别人, 是“自恋者”的很典型的一种表现。

(二) 脱离了公共领域

现代的大学生非常地迷恋自己, 也只生活在自己熟悉的小圈子内, 完全将自己封闭在私人空间, 脱离了公共领域, 导致了公共空间的死亡。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基本都是生活在家人的身边, 一旦离开父母, 失去了依赖, 自我保护欲则更强, 更把自己退缩到一个私人领域, 这就导致了“自恋者”天空的塌陷。由于公共领域的丧失, 他们也就失去了“行走”在公共空间的能力与自由, 同时也被剥夺了只有在他人存在时才能展现自我才能的能力, 个性则无法得到充分的发展。

当然这也并不是说所有的大学生都丧失了公共空间, 有的人找到了一种自己替代性的“公共空间”。以网络为核心的电子媒介以快速闪动的图片对世界进行模拟与再造, 创造了一个仿真的世界, 但这并不是原始意义上的真正的公共空间, 而是一种抽空了现实公共空间的手段。网络虽然表面上好像给他们提供了很多可以交往的虚拟的空间, 但同时也降低了他们在现实的生活中可能会不期而遇的机会, 使他们过上了在虚拟空间“乐群”, 而在现实空间“索群”的矛盾生活。所以, 尽管他们找到了可以替代的“公共空间”, 但是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共空间”, 所以还是导致了公共空间的死亡。

四、消除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教育对策

对于高校教师而言, 面对独生子女占相当比例的现状, 只有正视学生存在的心理冲突, 才能因材施教, 也只有这样的教育才能帮助他们得到全面的发展。

(一) 搭建师生心灵的桥梁

大学思政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引路人, 要积极搭建师生间的心灵桥梁, 尤其是独生子女大学生, 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排除内心困惑。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接触最多的老师, 除了平时地悉心观察学生外还要适时地去学生进行沟通交流, 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用自己的真诚去获得学生的信任, 给他们安全感, 让他们能真实地表达自己, 坦露自己的内心。在学生遇到问题时要给予关爱, 让他们感受到温暖, 并耐心地倾听他们的心声。让每个学生都打开心扉, 真诚地去面对每一个人。

(二) 培养独生子女自我调适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现在的独生子女娇生惯养, 依赖性强等不良习惯使得他们难以适应复杂的社会生活, 因此培养独生子女自力更生, 不依赖别人的能力显得异常重要, 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重视独生子女的自我调适和自我管理能力。在平常的教育过程中要引导并鼓励学生搞好人际关系, 应先广交朋友而后交知心朋友, 做到乐于助人, 诚信待人;并不断提高抗挫能力, 不断激励自己走向成功;同时能及时宣泄和转移自己的不良情绪, 以和平的心态;来面对生活, 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

总之, 高校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4]为了独生子女大学生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必须对他们进行积极地引导、科学地教育, 打消他们存在的各种顾虑, 不断提高他们的素质与能力, 以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刘晓娟.高职院校独生子女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教育对策[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 (01) :110-111.

[2]林程.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其教育对策探析[J].湖北承认教育学院学报, 2013, 19 (01) :54-56.

高校自考生的心理冲突与调控 篇8

第一, 无可奈何的自卑惑。

近年来, 自考学生的主体成分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由过去的成人和在职人员逐渐转化为高考落榜生和待业青年, 由过去的完全自学逐渐转化为依靠社会助学。因此, 许多自考生是因为高考失利而错失良机的, 他们不得不以高校全日制自考助学的形式去圆自己、家庭、亲朋好友所期盼的“大学梦”。入学后, 与统招生同在一个校园中, 免不了产生“自己是杂牌军”的感觉。而且, 自考生的年龄偏小、阅历浅, 心理状态不够稳定, 与统招生相比, 在年龄结构上虽然相近, 但由于学习身份的不同, 产生了不同于一般普通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强烈的自尊心使他们的思想感情不愿轻易向他人吐露, 有一种见人矮三分的悲观心理, 这便产生一种无可奈何的自卑感。

第二, 基于大环境的焦虑感。

2007年, 教育部下令, 所有部属高校停止招收自考生;2009年1月, 教育部就社会关注度高、影响教育改革发展全局的20个重大问题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武汉大学前校长刘道玉在《彻底整顿高等教育意见书》中呼吁对高等教育进行一次彻底整顿, 其中就建议取消自学考试。未来自学考试到底如何发展, 国家到底对自学考试采取什么样的政策, 这些不确定的因素, 使得一部分的自考生难免产生焦虑感。

第三, 对未来就业的忧虑感。

当前,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 科技的长足进步, 人们受教育的程度越来越高。自考生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产物, 社会上对他们还缺乏正确的认识。就业选择上, 用人单位囿于上述偏见, 不太愿意招聘自考生, 这实质上否认了自考生的学习能力和在学习期间的学业成就。并且, 今年新增的610万大学生与往年未能就业的150万大学生叠加, 这样严峻的就业形势, 不能不让正准备或者已经走出校门的自考生感到压力巨大。

第四, 难以进入角色的苦闷感。

就角色意识来看, 尽管自考已属于高等教育, 但参加自学考试助学班的学生, 普遍存在大学生角色意识十分微弱的现象, 没有正规高校大学生的自豪感和荣誉感, 对大学生行为规范认同感差, 以大学生行为规范要求自己的意识也不强。就大学学习意识来看, 大学成人教育一年要新开和结束几门课程, 课堂教学往往是提纲挈领, 有时一节课要推出多个公式或基本概念, 更多的需要学生课后花大量的时间复习、预习和做练习题来巩固所学的知识, 还要学会充分利用大学图书馆的课外资料。而自考学生初进学校对此非常不适应, 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 不会安排自学时间, 学习效果不理想, 从而影响学习积极性, 以至形成恶性循环。

第五, 专业知识获得上的无力感。

从学习目标和自觉性上看, 只有较少的学生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专科或本科文凭的愿望, 大部分学生对自学考试的认识不完全正确或不是很清楚, 有较多的为难情绪。不少学生难以坚持到底, 往往中途而废, 或是放弃回家, 或是在学习中途都改变了方向, 改成了学习成人高考的内容, 参加成人高考。

二、自考生心理冲突形成的原因

首先, 年龄的原因。全国考办公布的调查显示, 25岁以下考生占报考人数的65%, 30岁以下考生占报考总数的78.6%, 由于工作上的原因, 笔者对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继续教育学部的自考生和省内部分高校的自考生进行了走访调研, 得到的总体印象是这些自考生有与全日制普通大学生一样的心理倾向:意识到自己逐渐长大, 渴望像成人那样得到周围人的认可、尊重, 他们强烈要求自立、自尊、自治, 自我意识逐步增强并关注周围事物的变化并努力适应等。但因身份、经历不同, 他们同时有着比全日制普通生更重的心理负担。

其次, 现实社会的原因。一方面传统升学、就业观念对自考生形成其巨大的压力。升学竞争使学生神经系统经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长期背负沉重的学习包袱, 并频繁地经受考试的刺激。有的考生是高考没有被录取, 转而参加自考, 想通过自考来获得大学文凭, 进而找到好的工作, 改变自己命运的;有的是高中、中专、技校毕业, 既考不上大学, 又不能自谋职业, 无奈之下, 参加自考助学班, 想走着瞧的;……

第三, 缺乏自学的内动力。调查中发现, 有很多考生的自学是出于某种压力而为之的。比如自己的同学或邻居同龄人都去各类学校参加学习, 在家遭“冷眼”相待, 还不如到学校, 可避免在社会惹是生非和不安全, 将学校作“庇护所”。这样的学生难免表现为学生的主动性不强, 敷衍了事。学习内动力不足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学习动机减弱, 其表现是学习拖拉、散漫, 怕苦怕累, 不想动脑思考问题, 迷恋上网聊天或玩游戏。课堂听课不专心, 注意力不集中。对所学知识理解肤浅, 满足于一知半解。学习内动力不足的自考生在心理上的共同特点是学习目标模糊不清, 把学习当成是被迫的苦差事。

三、自考生心理冲突的调控

第一, 全日制自考生对前途应充满信心和希望。

要把个人的奋斗目标与人生理想结合起来, 把自己的学习与社会发展密切联系起来。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智慧和能力, 勇敢地面对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经常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同时, 自考生也应意识到, 自学考试这样高教形式, 不仅得到国内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赞誉, 在国际上也广有影响。随着终身教育观念的深入人心, 自学考试的生命力越来越强。

第二, 尽快适应由“封闭”到“开放”的转变。

自考生进入大学教育之前, 一直是在一种封闭式的管理中学习的, 从家庭到学校又从学校到家庭, 很少走到社会上学习。而自学考试的特点是“个体独特性”, 是开放式的自我管理, 这个变化来的很突兀, 自考生往往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但要及时调整自己, 自觉清除消极因素, 全方位地向社会敞开, 让自己的观念、行为与社会协调一致, 充分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耐受能力。

第三, 学会快乐学习。

“自考助学”主要是通过自己的学习以及有组织地帮助学习结合起来进行的, 是通过学分制来最终完成的。这就使学习兴趣的培养显得非常重要。因此, 全日制自考生要认识到, 每个发育正常的人都有雄厚的学习潜力, 没有天生的“聪明”和“愚笨”之分, 别人能做到的, 自己也同样能够做到。只要树立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以冷静、理智、乐观的态度对待困难和挫折, 养成好学深思、刻苦钻研的学习习惯, 学习兴趣自然就会培养起来。

第四, 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以利于自考生消除心理障碍。

影响自考生心理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要消除这些心理障碍, 重要的是学校要尽可能地多开展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 必要时可建立心理咨询服务中心, 帮助自考生消除心理障碍。校园是大家的校园, 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校园。因此, 校园大环境里面, 当然应该包括自考生这一学生群体。他们既分享校园大环境的文化, 受其熏陶, 反过来又参与创造校园文化, 为学校的发展贡献力量。自考生融入校园大环境, 一方面包括学校为他们提供和创造得以融入的氛围与条件, 另一方面自考生自身也应积极主动, 以自己的能力、才智、优势参与到校园文化与大环境的创建中去。只有在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 勤奋进取的学习环境, 紧张而有秩序的生活环境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环境影响下, 才能促进自考生心理矛盾的积极转化。

第五, 针对自考生个体心理差异大的特点, 心理健康教育手段要富有弹性。

在教育者的问题上, 要做到多主体教育。由于自考生来自不同社会阶层, 社会接触面广, 信息来源多, 对各种社会思潮特别敏感, 必须把学校、教师、家长、亲友、机关单位、街道等社会力量都动员起来, 组成群体教育者, 形成信息一致的群体气氛和多元教育体。在教育媒体上, 要做到多渠道教育。由于自考生曾遭受考试局部挫折, 对书本式教育容易产生厌恶条件反射, 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必须扩展心理健康教育渠道, 除正常的课堂教育外, 还要利用电影、电视、广播、报纸、墙报、文艺等形式进行教育。在教育方式上, 要做到教育多层化。由于自考生的年龄和心理差导大, 必须从多方位进行分层教育, 因人施教。对同一个人, 也要在不同时期, 根据其心理变化, 针对不同的问题, 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

摘要:高校自学考试助学班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对于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 作为培养人才的高校有责任和义务关心帮助、教育引导他们, 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因此, 应该在研究分析自考生心理冲突及产生原因的基础上, 采取相应的调控、疏导措施, 这将有助于他们身心健康和学习进步。

关键词:高等学校,自考生,心理冲突,调控

参考文献

[1]邓仲谋.评论:废除自考是因噎废食[N].广州日报, 2009-03-11.

[2]殷国禺, 刘金德.论自学考试助学班学生的特点及教育[J].新课程 (教育学术版) , 2007, (S2) :32-34.

农民工与市民冲突的社会心理探究 篇9

农民工在城市生活, 承受着多重的社会排斥。“社会排斥”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 一般指“某些人们或地区遭受诸如失业、歧视、技能缺乏、收入低下、住房困难、罪案高发环境、丧失健康以及家庭破裂等交织在一起的综合性问题时所发生的现象”。一是经济排斥。由于农民工的身份、文化水平等方面的因素, 大部分农民工只能干城市居民不愿意干的苦活、累活、脏活, 在收入上还是处于较低的水平, 只能选择较便宜消费产品, 对于城市主流的消费品没有能力购买。二是政治排斥。按照我国法律规定, 农民工, 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但是这项政治权利很难实现。根据现行制度规定, 公民在行使政治权利时应当在户籍所在地进行登记, 而当前相大多数农民工已经脱离户籍所在乡村, 而在城市中又没有正式户口和市民身份, 在这样的体制下, 农民工极少参加政治活动。三是文化排斥。主要体现在农民工的生活方式、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与城市市民的冲突以及城市居民对农民工的偏见与歧视, 这使得农民工文化无法成为城市中的主流文化, 这也使农民工与城市市民之间形成隔阂, 致使农民工无法融入城市生活。四是社会关系排斥。农民工从农村来到城市, 原来的社会关系网络被打破, 到了城市里需要建立新的社会关系网络, 但是, 大多数农民工在再建构社会网的过程中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和排挤, 他们往往局限于农民工自己的圈子, 形成以血缘和地缘关系为基础的较为封闭的社会网络。

农民工在多重的社会排斥下, 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问题:一是由身份认同混乱导致的茫然、焦虑、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农民工群体在城镇中的身份就是处于这样一种“混乱”之中, 他们是城市建设的主力军, 工作在最苦、最累的工作岗位, 但是由于没有城市户口, 在就业、生活、教育、医疗等各个方面与本地人存在明显的差距, 在城镇中找不到可供依存的社会关系, 严重缺少归属感和安全感。二是由相对剥夺感导致的苦闷、悲观、不满心理。农民工进城打工, 为城市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他们所得到的回报却是不对等的, 这种强烈的对比使农民工产生了强烈的不平衡心理, 形成相对剥夺感。相对剥夺感是一种群体心理状态, 是本群体与参照群体比较后产生的一种自身利益被其他群体剥夺的内心感受。农民工在相对剥夺感下, 可能引发由此焦虑、苦闷、彷徨、悲观等心理, 产生对参照群体的不满与怨恨, 甚至出现犯罪心理。三是由偏见与歧视导致的消极和不满情绪。在城市生活中, 城市居民认为农民工在就业方面与自己产生了竞争, 抢了自己饭碗, 认为农民工素质低、愚昧、无知, 破坏了城市环境, 并且影响了城市的治安, 于是将不文明等“标签”就被贴在了广大农民工身上, 在与农民工互动过程中, 也产生了语言侮辱、躲避、就业排斥等歧视现象, 随着时间的推移, 长期无法融入本地社会的农民工难免产生消极、不满的情绪。四是由较低的文化教育水平带来无知、冲动和无畏。当前, 农民工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社会道德、法律意识淡薄, 很多新生代农民工曾经是留守儿童, 缺少家庭教育和关爱, 世界观、价值观产生了扭曲, 形成了自卑心理。即使是在父母身边的农民工, 由于父母的愧疚补偿心理, 一般也得不到严格的管教。他们缺乏辨识能力, 具有年轻、冲动、无知、无畏的特点, 容易冲动和被教唆, 受到外界的不良影响或遇到适当的时机就想发泄, 容易发生偏激、越轨行为。

心理冲突 篇10

一、幼儿心理理论以及幼儿同伴冲突概念

幼儿心理理论研究的是幼儿对自己或他人的心理认知规律,也是评价幼儿对自己或他人行为进行解释与预测能力的理论支撑。幼儿会理解同伴的情绪、思维、想法、意图,并解释和预测同伴的行为。而幼儿同伴冲突是一种人际交往过程中的一种互动关系。虽然这种互动关系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一种消极互动,但并不影响其人际互动的本质。同时,幼儿同伴冲突也表现为一种对称性的社会互动,在双方活动中,幼儿彼此会相互制约、相互依赖。幼儿和同伴之间形成的一种相互对立的关系,这种对立是内在的心理对立,也可以是外在的行为对立。比如说心理对立会通过面部表情和声音语调表现,行为对立则是通过争吵、打斗等表现。但无论是人际互动,还是社会互动,表现出来的心理及行为对立问题都属于幼儿心理理论研究的范畴。

二、同伴冲突中幼儿的心理特征分析

1. 观察同伴情绪和意图作出行为反应。

幼儿在成长中,情绪的发展不仅是对自己情感的认知,也包括对他人的一个情感的理解,比如说,幼儿可以对他人情绪变化进行分析,了解他人情绪变化的原因以及真实性。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一般来说,4-5岁的幼儿便可以根据他人的表情、动作,判断和了解他人行为。比如说,在一次玩沙游戏中,小琦堆好了一座沙桥,刚想跟同伴炫耀,小帅看见了,捣乱的把她的沙桥推倒了,小琦很生气,就去告诉老师,老师批评了小帅。笔者询问小琦当时心理情况,小琦说:“我好不容易堆好的,他为了好玩把我的推到了,我就很生气啊,告诉老师也是因为我知道他不会生气,要是他会生气,也就不跟我玩了。”从中可以看出,幼儿对于自己情绪的认知能力较强,根据自己的情绪会作出相应的行为反应。且同时,也会观察他人的情绪,比如说通过他人的表情和语气,判断他人是否生气。以此对同伴冲突作出相应的反应。

2. 依据同伴与自己的地位和角色作出回应。

幼儿在同伴冲突发生时,对于信息的接受处于动态变化中,依照自我的心理认知,对于他人所表现的行为,进行分析和把握,从而作出策略。在这个过程中,若幼儿的自身权益受到了威胁,那么幼儿便会升起捍卫自己权益的意识,使用相应的策略,根据与同伴彼此间的地位和角色去作出策略,以此反击,直到达到目的。

3. 同伴冲突中幼儿会参照以往的经验作出应对。

一般来说,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幼儿都会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记忆。当相同或相似的事情再次发生时,幼儿会从记忆中提取相应的信息,并根据记忆中的经验,吸取教训,以避免自己再犯同样的错误。在心理理论中,幼儿可以运用自己以往的经验,去搜寻信息,而后对冲突发生的情景、彼此心里作出一个判断,再作出一个基本策略。

三、幼儿心理理论解决幼儿同伴冲突的建议

第一,加强对幼儿心理理论的认识。一方面教师结合实际对学生的冲突行为进行消除,另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幼儿心理理论,并鼓励幼儿运用心理理论解决与同伴之间的冲突,以提高学生学自我调节的能力。使得幼儿可以发挥心理理论的作用,在冲突情境中得到更多的学习经验。同时,教师也要理解和尊重学生,相信幼儿可以运用心理理论独自解决冲突,而不是自己参与幼儿同伴冲突,简单粗暴的阻止冲突。且教师也需要引导幼儿在面对同伴冲突时,能够自我纠正和自我反省,归纳总结引发冲突的原因,运用心理理论去解决冲突,从而更好地成长。

第二,创建丰富的冲突场景开展教学。幼儿根据自我认知和对他人行为、表情、语调的分析,了解他人的行为,对于事情的发展,作出一个解决策略。因而,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教学时,可以创设一些冲突场景,从中观察幼儿在场景中的冲突解决策略和解决能力,同时组织和引导幼儿进行相应的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询问幼儿使用策略的原因和心理,了解心理理论在幼儿冲突解决中所起的作用,从而提高幼儿的推理能力以及幼儿的冲突解决能力。

四、结束语

幼儿心理理论作为幼儿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幼儿同伴冲突问题的解决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幼儿在进入幼儿园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与其他小朋友一起学习和玩耍互动中,会逐渐获得心理理论。在幼儿与同伴发生冲突时,以幼儿心理理论做指导,对幼儿进行教育,解决幼儿同伴冲突,不仅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引导帮助幼儿了解同伴行为的重要途径。

摘要:本文对幼儿心理理论以及幼儿同伴冲突进行一个简要的概念描述,而后分析幼儿心理理论在同伴冲突中的策略运用,幼儿在同伴冲突中观察彼此的情绪和意图作出策略、根据彼此的地位和角色作出策略、参照以往的经验作出策略。同时,对合理利用幼儿心理理论提升幼儿同伴冲突解决能力提出一些建议,鼓励幼儿运用心理理论、创建丰富的冲突场景开展教学等。

关键词:幼儿心理理论,同伴冲突,解决策略

参考文献

心理冲突 篇11

审计人员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心理经常处于冲突的状态,除了要应对各种工作挑战,还要及时调整自身心理状态,以保证审计工作顺利进行。本文对内部审计主客体的心理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审计人员在内部审计中的心理冲突,给出了调试和优化的措施。

一、内部审计主客体的心理分析

(一)内部审计客体的心理分析

1.排斥和侥幸心理。按常理,任何审计客体只要自身存在问题,都会对审计工作产生排斥心理。这是因为,这些利益相关者担心问题被内部审计人员发现,而一旦发现的问题被写进审计报告之中,就会对自身工作和未来的发展造成消极影响。此外,由于信息不对称,被审计单位人员对本单位业务更为熟悉,实践经验更为丰富,会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信心,即便存在问题,也不会被“走马观花”的审计人员发现,尤其那些重大的问题,审计人员更不会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在这种排斥和侥幸心理的作用下,一些被审计单位即便已经明白自身问题的存在,还是会通过粉饰财务报表、提供虚假信息、转移关键材料等方法试图欺瞒审计人员,使内部审计工作经常性地陷入尴尬的境地。

2.学习心理。内部审计作为一项对客观事实的评判,无论审计客体是否存在问题、是否愿意接受审计,在形式上都要配合审计人员的工作,所不同的是配合的程度高低或者方式的优劣而已。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被审计单位都已经认识到了审计工作对其运营实践的促进作用,它们会借此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和缺陷,并通过学习积累新的知识和经验。审计人员给出的有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对企业提高运营和管理水平有极大帮助。

3.戒备心理。无论被审计单位是否存在问题,在面对审计人员时都会习惯性地产生一种戒备心理,并在审计过程中表现出对责任的推诿和对利益的追求。实际上,不同的被审计人员在面对审计工作时,所表现出来的戒备心理不同,利益相关者们会按照自身所负职责的多寡高低,采取不同的推卸方法和戒备手段,尤其对那些没有或只具有较少责任的被审计人员,他们会尽量保持与问题的绝缘,而那些负有责任的被审计人员通常会将问题推诿到那些已经离职或者与被审计单位无关的人员身上。比如,一些被审计人员拒绝向内部审计人员提供必要的资料,在提供的资料中,也会出现不完整、不及时的情况,在问及相关事实时,一些人员也会在关键问题上含糊其辞,与内部审计人员进行心理博弈,甚至误导其作出错误判断。

(二)内部审计主体的心理分析

1.认知偏见心理。无论是审计人员还是被审计单位,都希望与对方构建良好的沟通关系,以便在和谐的氛围中开展审计工作,减少误会与冲突。但是,在我国审计工作的长期实践中,即便一直强调内部审计应该保持独立性,可是在实践中,被审计单位还会对审计主体的心理和行为产生直接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审计人员就要做出一个“两难的选择”:是依据审计要求客观公正的处理可能会影响到自身利益的审计要素,還是避重就轻、保护自己。在长期的审计实践中,审计人员极有可能形成基于对审计工作认知的偏见,习惯性地“确认”审计客体一定存在问题,无论是审计心理还是审计心态,都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这种认知偏见心理的存在,会使审计人员做出违背审计原则的行为,严重影响审计结果。

2.职责与责任心理。对任何审计人员而言,都要按照既定的审计目标完成相应的工作,达到审计目的,这便是审计人员的职责所在。在内部审计的过程中,审计人员除了要担负保护国家与企业利益的责任,使损害国家与企业利益的情况免于发生外,还要以内部审计为依据,向有关机构提出意见与建议。所以,审计人员就要保持较强的职业能力和责任心理,在坚守职业道德的同时,努力克服内部审计工作的各种阻力,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了解企业的业务流程,并在这一过程中保持良好心态,努力提高审计业务和技能。

3.免责心理。对审计人员来说,履行职责和责任是审计人员的基本任务。对内部审计人员来说,在面对任何新的审计任务时,都会根据其知识和多年的审计经验,对审计责任(尤其是经济责任)进行严格的区分或划分,以免责的心理进行内部审计实践。这是因为,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要与被审计单位之间建立起紧密关联,以便保证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如果对这一关系处理不到位,比如在审计过程中表现出极强的权威心理,反倒会影响审计工作的开展,甚至会因工作疏忽和侥幸心理,为被审计单位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此时,内部审计人员就应在审计过程中留存相关证据,最大限度地降低因某些不利因素而使自身承担不必要的责任。

二、内部审计中审计人员的心理冲突

(一)审计人员心理冲突的典型表现

1.心理焦虑。近年来,我国社会各个领域都在进行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目前改革已经步入到深水区,审计系统一系列问题也接踵而来。各单位无论是人员精简、公务员登记还是竞争上岗以及等级考核等,都无形中增加了审计人员的工作和心理压力,一些处在审计一线的人员,更是表现出了危机感与紧迫感。尤其在一些突发性任务的压力下,一些审计人员的内心忧虑显得越发严重,心态处于强烈的摇摆之中,对工作造成了消极影响。比如,一些审计人员对职务升迁给予了过高的期许,而这种期许的强烈程度与其工作的努力程度并不相符,这种需求并不总是能得到满足。而一旦产生冲突,就会使审计工作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之中。

2.心理失衡。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当今时代,我国受西方国家多元文化的影响,一些与社会发展相悖的价值观念对审计人员的心理培植带来了严重冲击,心理失衡的状况已经成为部分审计人员的心理常态。在这种情况下,审计职业的神圣感不断消减,工作热情逐渐减退,甚至一些人为追求利益而不惜铤而走险,在权钱交易中蒙蔽身心,阻碍了内部审计事业的健康发展。

3.心理倦怠。对长期从事内部审计工作的人员来说,由于他们长期在特定的审计岗位工作,对工作的兴趣与新鲜感不断降低。这样一来,在工作中不但思想和态度无法集中,幸福感也会持续降低。一些审计人员对自己的贡献有过高的估计,对自己的付出给予高度的肯定,认为所得到的报酬和付出之间存在严重的不公平,工作缺乏积极性。还有些人员由于缺乏职业成就感,逐渐变得思想怠惰,工作方式滞后,工作效果较差。

(二)心理冲突的主体原因分析

从前文的分析中可知,审计人员在内部审计的过程中会经常性地出现心理冲突的状况,这种状况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调试和修正,极易对个人和组织造成负面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需找到产生负面影响的原因和症结,以便有的放矢。根据多年的审计工作经验,笔者认为造成审计人员心理冲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信息技术在全社会的广泛应用,一些审计人员(尤其是存在问题的人员)的神经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由于他们平时对自我要求相对松散,并未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一旦由于某种“例外事件”而曝光于社会公众的视界,紧张情绪就会瞬间爆发,长期处在焦虑不安的心理状态之中。这种压抑、紧张的心理会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二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内部审计任务越来越繁重,尤其当社会公众和政府对其给予了过高关注时,审计人员的审计工作更是面临着诸多挑战,一种恐惧心理时刻笼罩着这一人群,他们不但担心由于工作失误会直接影响到自身和组织的声誉,还会对由此而造成的利益损失持高度紧张的态度。这种心理的长期存在,一方面,给审计人员的心理造成无形压力,另一方面,他们也会在工作能力方面感受到“本领恐慌”。

三、内部审计中审计人员心理冲突的调试路径

(一)强化审计人员的心理修养

对审计人员来说,因为年龄、知识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他们在内部审计工作中通常会表现出不同的心态。经验表明,平和、冷静的心理素质,能够对审计工作的开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是一个称职的审计人员应该具备的关键素质。因此,在对审计人员的心理冲突进行调试时,有必要强化其心理修养,使之能够时刻关注自身的知识、经验和能力的提升与积累。也只有这样,审计人员才能在进行审计实践时主动预防自己的不良心理,即便出现了消极心理,也能凭借良好的自我修养使自己尽快冷静下来,最大限度地适应客观环境,保证审计工作正常进行。

(二)认识和转化消极心理因素

内部审计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审计人员的心理素质要求较高。因此,在布置与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时,应该有针对性地认识和转化消极心理因素,及时注意审计人员的心理变化,对这些心理因素可能对审计任务造成的影响作出准确的预估,以便将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此外,要以可能产生的消极心理状态为基础,对其中可能存在的积极因素进行仔细挖掘,引导其向正面转化。这是因为,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对于那些可能带来不利影响的心理状态,都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出发点,甚至矛盾的主要方面也是积极的。如果能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和转化,便能改善客观审计环境,调动审计人员的积极性。

(三)通过持续学习积累审计经验

在当今时代,包括审计人员在内的所有公职人员都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和知识层次。只有这样,才能在内部审计实践中得心应手。而为了实现这一点,需要审计人员勤于动手动脑,在比较分析中不断向相关专家学习和讨教,在充分锻炼自身思维能力、观察能力以及职业能力的同时,使自身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尤其当审计人员的经验和技能达到一定水平后,就需要通过学习和经验的积累形成直接的判断力与洞察力,以便对审计事物予以准确的把握。特别是当審计证据较少、缺乏说服力时,这种基于经验积累而形成的研判能力就越发重要。

心理冲突 篇12

叙事的时序性也就是叙述者从哪个时间点开始叙事或者是以何种时间顺序来呈现事件的过程。“研究叙事的时间顺序, 就是对照事件或时间段在叙述话语中的排列顺序和这些事件或者时间段在故事中的接续顺序。” (2) 顺叙、倒叙和平叙是常用的三种方法。

一、顺叙方法与期望理论下的自主判断

顺叙方法即是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进行表达的叙事方式, 这种在新闻话语中呈现出来的次序性与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性接近, 比较接近事实的本来面貌, 符合受众的认识和接受心理。

北美著名心理学家维克托·弗鲁姆提出了“期望理论”。该理论在管理科学中用来指导如何激励员工以达成某种期望。它的公式为:激励力=期望值×效价。

这一理论充分研究了激励过程中的各种变量因素, 并具体分析了激励力量的大小与各因素之间函数关系, (3) 其中激动力量指调动个人积极性;期望值是根据个人的经验判断达到目标的把握程度;效价则是所能达到的目标对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这个理论的公式说明:人的积极性被调动的大小取决于期望值与效价的乘积。

以冲突性新闻报道为例, 在多元文化与价值观交织发展中的受众接受冲突性的新闻信息较一般性服务信息的兴趣点更为浓重, 这些社会冲突在某些层面上或反映了社会的现下结构特征, 或透射着当前的某种焦点问题, 甚而会改变当前的某种规约等等, 因此, 受众期望着通过对冲突性新闻的关注来捕捉当前社会的些许变动, 尤其是冲突性新闻中关涉到的直接利益方和潜隐利益者的期望值会更高些, 这种信息的获得既可以让受众对当前世态的发展变化有所触及, 又可给一己提供解读并参与社会事务的信息, 具有一定的效价, 因此, 冲突性新闻报道在受众的接收视野中就占据了一定的位置, 其阅读的积极性也较高。加之新闻作品结构的安排上原本就有累积兴趣式的, 即阅读的兴奋感是随着事件过程的渐近式演进与矛盾冲突的渐序呈现而不断累积起来的, 冲突性新闻中的矛盾较一般新闻更为凸显, 阅读的累积兴趣就会随着事件时间顺序的推移而逐渐的增强, 因此, 采用时间顺序将冲突缘何而起, 冲突过程和结果记述出来, 也比较符合受众的期待心理。

二、倒叙方法与首因效应下的刻板印象

根据热奈特的说法, 倒叙是指“对故事发展到现阶段之前的事件的一切事后追述” (4) 从倒叙的时间跨度上分析, 新闻报道的时间切入与故事结束时间对接, 先交代事件的结局, 然后再按照或者顺叙或者平行或者交叉等方式进行详尽的展开。

首因效应即是第一印象会直接影响后续的交往。在社会认知的过程中, 人们往往习惯以首次交往中所形成的印象作为一种而且是很重要的认知依据, 来指导在其后续交往所进行的各种分析和判断。

以冲突性新闻报道为例, 尤其是发生了肢体或武器的冲突报道中, 叙事者若采用倒叙的方式往往会将冲突的结果率先呈现, 那么无论是哪一方的责任导致的或许很可能是一种惨烈的结果, 受众在接收事件信息时很可能就产生了第一印象。比如城管执法过程中与商贩发生了肢体冲突, 如若是文字报道以事件结果切入, 无论是谁把谁打伤, 受众首先会对受害者抱以本能的同情, 如若是影像报道以冲突中城管攻击商贩或者反过来切入的话, 受众也会对首先发起攻击的一方进行事件性质或者印象的定格。然而, 事件的发生与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 且影响因素较为复杂, 往往是一个综合的结果;同样的道理, 在警察与平民发生的暴力新闻报道中, 如果受众首先接触到的是警察攻打学生, 那么受众自然而然地会发出无视人权的愤慨, 如若切入镜头反过来, 大家可能又会对警察施以无限的同情。因此, 新闻事件在倒叙展现时, 尤其是影像的切入选择会对受众形成第一印象奠定基调, 而这种定格又会直接影响受众对此类事件的客观判断。正如舆论学奠基人李普曼在其《公众舆论》中提出的“固定的成见”。倒叙手法的运用可满足受众对事件结果的高度渴求感, 但是在运用倒叙手法时如何切入画面恐怕会直接影响受众对该事件的第一印象, 尤其是在受众越来越习惯性的以事件报道的开篇来替代完整的阅读的快餐化阅读时代里。

三、平叙方法与种痘效应下的理性接受

平叙是叙述两件或更多件同时发生的事情。 (5) 也就是叙述同一时间发生在不同地点的事件, 这种叙事方法可以将错综复杂的事件表达得较为清晰, 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方法, 这里指的是在作品的开篇分别给予冲突双方一定的报道量, 使之分别具有与受众见面发声的机会。

在大众传播技巧研究中, 学者霍夫兰研究的“只说一面”和“两面都说”对受众形成的心理冲击是不一样的。当受众接收到与自己观点一致的新闻报道, 自然而然地会对该事件持肯定和支持的态度, 但一旦接触到与自己观点相反的信息, 要么完全排斥, 要么对先前的观点怀疑, 甚至是彻底放弃, 这种认知的片面性和瞬间瓦解都不利于良好舆论的形成和扩散。解决这种认知上的或肯定与否定, 或认知彻底崩溃的方法便是“种痘”, 既给己方的观点和论证篇幅, 同时也给对立方以表达和发声的平台, 无论受众未来接触到正面或反面的信息, 均可以作出理性的判断。

以冲突性新闻报道为例, 事件报道的切入点即可将冲突双方的心理反应、行为反应、语言反应等并行呈现, 文字报道可在导语中将冲突双方的行为分别叙述, 而非有选择性地屏蔽哪一方, 影像报道可同时给出冲突双方反应的画面等等, 如此处理方式即达成了说两面的效果, 无论此事态后续怎样发展, 受众通过平叙方式的呈现已然对该事件具有了抵御性, 对舆论的大幅度波动不会带来致命的影响。通常情况下, 受众都会根据自己以往获得的知识积累、自身的阶级体验、所占有的政治和文化资源等对媒介的表达进行推断甚至是怀疑, 同时又会根据媒介传达的信息随时来调整自己的观点, 尤其是对各种社会资源占有量较少的社会群体而言, 对媒介信息的依赖程度更高。因此, 在开篇只给一方说话的权利, 有可能会带来舆论的大幅反转, 此种情况下, 平叙的冲突新闻报道方法不失为一剂良药。

诚然, 上述三种新闻叙事的切入策略都是针对正文而言的, 在大量的新闻标题中, 或许已经对事件的结局或者是事件的某一方行为作出了交代, 但从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出发, 这种处理方式是带有选择的结果。从基本的新闻叙事传播效果上衡量, 甚至从媒介作品的社会效益而谈, 尽量以平叙的方式客观呈现冲突新闻中的矛盾, 对于建构良好的理性舆论是有裨益的。

注释

1 穆青.新闻散记[M].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6:16.

2 [法]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14.

3 袁勇志、奚国泉.期望理论述评[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0:45.

4 [法]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17.

上一篇:农业财源下一篇:急救护理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