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冲突

2024-09-11

矛盾冲突(精选12篇)

矛盾冲突 篇1

人物性格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 往往来自于集中的矛盾冲突, 所以, 对人物性格进行鉴赏的主要途径是分析波澜起伏, 时升时落, 忽起忽伏, 扣人心弦的矛盾冲突。

文学中矛盾冲突的设置, 时而环环相因, 情节急剧上升, 让人高度紧张, 情随文变, 满足情感欲望;时而平淡轻松, 看似矛盾化消, 若无其事, 让人稍稍喘息, 而却是安伏中积蓄力量, 以排山倒海之势现出高潮。不管怎样, 都把人物性格展示得淋漓尽致。

颇为熟悉的战国四大刺客之一的荆轲就是一例。荆轲的性格展示就在于集中的五处矛盾冲突。当面对秦国势如破竹, 大军压境, 燕国危在旦夕时, 授命于谁都会猝然想到严重的后果, 都会望而生畏, 可荆轲却能临危受命, 担当重任, 从而把一个置生死于度外的大无畏的英雄形象展现出来, 留给读者很深的印象:此人, 非同一般。

的确, 荆轲非同凡响。他首先切中刺秦王的关键所在, 把樊於期的首级和督亢地图作为信物。试想, 当时韩国已灭, 楚、魏、赵也名存实亡, 燕、齐亦危在旦夕, 秦统一天下已是大势所趋, 秦王高高在上, 要面见他谈何容易, 必须要有最能打动他的见面礼才有可能啊, 可太子却不忍, “不忍以己之私, 而伤长者之意”。既想报仇救国, 又不忍以樊於期为代价, 刚开始, 内部就出现了分歧, 而正是从这一矛盾分歧中, 显示出荆轲具有何等超人的胆识与气魄, 非凡的智谋与见识。情节不断向前发展, 太子丹给荆轲选中十二岁的秦武阳, 而荆轲自有打算, 心有他人与他同行。没想到“顷之未发, 太子迟之, 疑其有改悔”, 太子的不理解, 太子的粗鲁, 又掀波澜, 怒气之下, 荆轲是否真的会反悔?众人为此深感不安, 荆轲不愧英雄的称呼, 他虽愤然, 却毅然决然而前行赴刺秦王。一个思报恩报国而被不解, 又可临时改变主意的他却依然去了, 这样, 一个又履行诺言, 坚守正义, 君子一言, 驷马难追的君子形象栩栩如生地被刻画出来。一步步推向高潮, 矛盾也在不断激化。秦武阳临阵怯场, 震恐色变, 以致“群臣怪之”, 气氛棸紧, 若不圆场, 刺杀的举动马上败露, 前功尽弃,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 荆轲“顾笑武阳”, 从容上前, 为他谢罪。生动地塑造出荆轲随机应变, 善于察言观色, 又镇定自若的英雄形象。巧妙而机智地躲过一劫, 瞒天过海, 顺利进入“廷刺秦王”这一惊心动魄的高潮, 荆轲与秦王之间达到白刃相见的地步。荆轲借献地图, 主动进攻刺杀秦王, “左手把其袖, 右手持匕首揕之, 不就, 廷上逐之, 未遂”, 就是身受重伤, 仍进行最后一次努力。而这时, 如此之大的殿廷, 如此之多的大臣, 竟又是如此的失态, 形成鲜明对比, 刻画出一个大义凛然, 视死如归的铮铮铁骨的英雄形象。

人物性格得以全面展示, 始终伴着波澜起伏的情节, 集中的矛盾冲突。荆轲刺秦功败垂成, 但他的故事家喻户晓, 英雄形象深入人心。

历史上著名的楚汉之争, 由主动变被动, 由优势转劣势, 最终以失败而告终的勇猛善战的项羽, 他的性格特征同样在矛盾冲突中显现。

项羽和刘邦争霸第一次交锋, 鸿门宴上的冲突就活生生地展现出他的性格特征。

当曹无伤告密后, 项羽怒从中来, 直言第二天就要击败刘邦, 他的目中无人、恃勇骄横和不可一世立刻暴露出来。第二天, 为刘邦摆下鸿门宴, 宴会上的他却又无动于衷, 好像未曾发生一般, 也正因为这样, 项羽一而再, 再而三地丧失战机, 以至于为他最后败于垓下而埋下伏笔。范增数目项羽, 甚至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在座的人都心知肚明, 尤其刘邦身处险境, 焦躁不安, 因为此时他犹如瓮中之鳖, 项羽置他于死地易如反掌, 气氛紧张起来, 可项羽恰恰听信徇私通敌的项伯之言, 自己错失机遇, 也把机会与希望留给刘邦, 把他那不辨亲疏、不分忠奸、鲁莽直率、寡谋轻信的性格表现出来。主张“急击无失”的范增不肯罢休, 离席让项庄舞剑, 企图击杀刘邦, 宴会上顿时杀机又起, 项庄项伯拔剑对峙, 一攻一守, 心照不宣, 而此刻的项羽仍然犹豫不决。同时, 刘邦这边坐立不安, 樊哙危急之中也管不了很多, 蒙闯宴会, 怒视项羽, 目眦尽裂, 斥责项羽, 咄咄逼人, 项羽“按剑而跽”, 紧张氛围达到极点, 伴随刀光剑影而发生血肉横飞的事件似乎已不可避免, 让人想不到的是项羽一反常态, 不怒, 且赐肉赐酒, 在又失良机的这一刻, 项羽刚愎自用, 沽名钓誉的性格活活地刻画出来。

一着不慎, 举步维艰, 更何况步步错失, 因为他不杀刘邦, 纵虎归山, 为自己的失败酿下苦果。事后, 刘邦变被动为主动, 双方的矛盾不断升级, 争战连连, 进入白热化阶段。因为种种原因, 最后, 项羽被追到垓下, 陷入十面埋伏, 四面楚歌的境地, 他在营垒里自斟自饮, 唱出悲情:“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带着寥寥无几的士兵突围, 陷入前有沼泽, 后有几千汉军追击的绝境———乌江, 项羽和汉军展开最后的搏杀, 他拿画戟猛力一刺, 结果一员汉将性命, 左刺右劈, 连着杀死汉军上百人。汉军将士只能远远围着, 不敢逼近。最终, 寡不敌众, 项羽拔剑自刎。最后时刻, 项羽虽兵败, 但仍能看出他勇猛善战, 武艺高超, 胆识非凡。

据说, 当时乌江亭长要渡他过江, 以东山再起, 他却拒绝, 自己觉得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乡亲, 写出了他的耿直。因而, 李清照曾对他赞誉:生当做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在灿若群星的“梁山泊”英雄形象中, 林冲是人们十分喜爱的一个。小说紧扣“官逼民反”这一过程, 塑造出一个一步步走上英雄道路的形象。

林冲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 多种社会因素使他对自身的前途存有幻想。所以在高俅的干儿子“花花太岁”高衙内拦路调戏妻子, 举拳欲打时, 他“先自手软了”。他说:“自古道:不怕官, 只怕管。”在白虎堂受尽严刑, 也无反抗;野猪林险些丧生, 婉辞鲁达之劝;刺配沧州, 甚至告诉李小二是他“恶”了高太尉。有怨言, 有怨恨, 但又心存刑满释放, 重获新生与家人团聚的愿望, 显示了他逆来顺受、听天由命、忍辱负重的性格。没想到, 高衙内并未善罢甘休, 步步向他逼近, 派陆谦尾随其后杀他性命。当刚一听说陆谦等人密谋设计时, 林冲大惊, 怒不可遏, 决心“叫他骨肉为泥”。买把解腕尖刀, “前街后巷一地里去寻”。矛盾加剧, 山雨欲来, 似乎一场血战厮杀即将上演。如此三五日, “不见消耗”, 林冲“也自心下慢了”, 矛盾冲突的浪头起而又伏, 林冲也怒火渐息, 他那随遇而安, 暂且苟安的性格又展示出来。暗伏中积蓄力量, 狂风暴雨即在眼前, 更大的冲击闪电般出现:风雪夜火烧草料场达到最高潮, 从而林冲的性格也得以质的飞跃。草料场烈火冲天, 烧着了的草料毕毕剥剥响成一片, 天空中北风怒号, 大雪纷飞, 正要冒着大风暴雪去救火时, 却听到仇人置他于死地的密谋, 此时此刻, 胸中万丈怒焰腾腾燃烧, 新仇旧恨一起涌上心头, 他不犹豫, 不彷徨, 不幻想, 手挺花枪, 冲出庙门, 干脆利索地结果了富安、差拨的性命, 然后对付陆谦。在陆谦求饶时, 林冲不为其哀词所动, 声色俱厉怒斥仇人, 最后剜出仇人的心肝。一个惧于权势, 慑于威压, 安分守己, 忍辱负重, 委曲而企图求全, 心存幻想的他在这一刻终于手刃仇人, 坚定地走上了反抗道路, 与此同时, 一个嫉恶如仇, 正直善良, 侠肝义胆, 武艺高强的崭新形象展现于眼前。

把人物放在惊心动魄的军事、政治斗争中, 放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来塑造, 刻画出各种形象。如刘备在许多战争中总能因诸葛亮的谋略而获胜, 刻画出孔明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深谋远虑。马谡和王平之间在何处下寨的矛盾, 写出马谡的狂妄自大、自以为是的性格, 也正因为他这样, 为街亭的失守埋下伏笔。关羽在华容道放走曹操与他的军令状之间的矛盾, 尽显关羽的义重如山。

文学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地展示于读者面前, 往往通过跌宕起伏的矛盾冲突来展示。矛盾冲突一宕再宕, 一步三折, 如平沙千里, 陡有峭崖扑面, 尺幅之中, 扣人心弦, 引人入胜, 尽显性格之特色。

矛盾冲突 篇2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处理好自己矛盾和冲突的方法;

2、能妥善处理矛盾和冲突;

3、能有效的防范冲突的发生;

4、培养学生在和同学相处过程中的修养和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化解矛盾冲突的方法;

2、妥善处理好矛盾冲突。

三、教学过程

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每个组选出一个发言者,一个纪律委员。并从中选取几位同学做表演准备。

1、由老师主持,问:同学们生活中都遇到过矛盾和冲突吗?你们都是如何解决的?(每组讨论5分钟,给出建议,由发言者发表本组观点)(共10分钟)

2、老师对每组的观点给予表扬和指导,并给出几个不同的场景,由选出的几个同学来表演。观看的同学必须要把场景中冲突发生的原因和应该如何处理写出来,并分享给大家。(20)

3、老师总结:

冲突往往会造成不和、动荡、混乱、矛盾和误会,破坏班级的和谐和稳定。基于这种认识,大家都将防止和化解冲突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之一。能妥善处理冲突是我们获得成功的技能之一。每种人际关系都会遇到一些摩擦和矛盾。某些人遇到的比别人更多一些。有些是开玩笑式的,有些是令人讨厌的。但是也有一些是永无休止似乎不能解开的矛盾类型。一旦发生矛盾冲突,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步骤来解决:

(1).调动理智控制自己的情绪,使自己冷静下来。(2).用暗示、转移注意法。

(3).在冷静下来后,思考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4).化解冲动后注意提醒自己。

总之,化解矛盾冲突要明确矛盾冲突发生的原因;沟通协调一定要及时;善于询问与倾听,努力地理解别人。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这是人的天性。即使没有外界的干扰,我们自己内心也会出现冲突。既然我们不得不和冲突一起生活,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处理冲突,才能使冲突更加平和并向着正面的方向发展呢?所以我们知道,要有效处理冲突,必须做到主观态度上坦诚、相互包容,客观上依据一定的步骤来进行。一句话,就是要做到透明。

4、此外,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还要采取有效防范矛盾冲突的预防策略,如:

(1).加强自我学习,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学会“合作”。(3).正确认识职业紧张。

(4).加强自身的个性修养,减轻心理紧张感。(5).积极主动,拓展能力。

(6).正确定位自己的角色,积极转换角色。

(7).加强人际沟通,在群体生活中体验自我价值和生活乐趣。

(8).进行心理咨询。

(9).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是尤为重要的工作。结束语:

抓住矛盾冲突,走进人物内心 篇3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是苏教版第十册的一篇课文。

师:默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哪句话集中反映了司马迁的矛盾内心?

(生默读)

生1:我认为,“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一句集中反映了司马迁的内心矛盾。

师:你感受到了司马迁怎样的内心矛盾?

生1:司马迁悲愤交加,我感受到了司马迁内心的愤怒与悲哀。

生2:从“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我感受到了司马迁内心的痛苦挣扎。

生3:此刻的司马迁定是痛不欲生,生不如死!

生4:由这个“想”字我感受到司马迁想一死了之却不能的矛盾心理,其内心正经历着激烈的思想斗争。

师:是啊,受完宫刑的司马迁徘徊于生死边缘,面临着艰难的生死抉择。

(幻灯出示两个醒目的大字:生 死)

师:同学们,如果选择生,意味着他要面对什么?

生5:生,就要经受住身体的疼痛。宫刑是一种极为残酷的刑罚,司马迁的身体一定受到了重创,所以课文中用“残生”。

师:最下腐刑,极矣!足见腐刑对人身体的摧残。可摧残的仅仅是身体吗?

生6:我认为腐刑带给司马迁的不仅是身体的疼痛,更多的是心灵的打击。一个堂堂的七尺男儿竟沦为一个不男不女的废人,司马迁该多痛苦啊!

生7:受此奇耻大辱,他肯定会遭到别人的唾弃,要面对别人的冷嘲热讽和异样的眼光。

生8:他要经受灵与肉的煎熬!

师:是呀,行莫丑于辱先,诟莫大于宫刑。活着对他而言是那样艰难,那死呢?

生9:死,反而是一种解脱。一了百了,再不要忍受别人的白眼,再不用遭到他人的唾弃了!

师:是呀!生,意味着忍辱负重,苟延残喘。死,则容易得多,一了百了,万事皆空。那司马迁为何还选择生?

生10:俗话说,好死不如赖活着。蝼蚁尚且偷生,何况人呢?

生11:我觉得司马迁之所以选择生,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放不下他的《史记》,因为《史记》凝聚了他和父亲两代人的愿望。

生12:此刻,父亲临终前的嘱托又回响耳畔,他不忍辜负父亲,是父亲殷切的期盼给了他活下去的勇气。

生13:年少时的梦想怎么可能就这样放下呢?他活着,不仅是为了父亲的嘱托,更是为了自己年少时的梦啊!

生14:“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死,只能带给家人悲伤,唯有活下去,才有机会完成《史记》,才能真正洗刷这奇耻大辱!

师: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史记》成。在司马迁看来,人生事业,超越死生。同学们,现在你就是编剧,让我们一起走进司马迁的内心,去完成这一悲剧英雄的生死独白。

生死独白

【司马迁刚受完宫刑,又被拖至牢房。枯灯下,草席旁】

司马迁:(老泪纵横)

【正欲血溅墙头,了此残生】

司马迁:(转念又想)

【于是,他又重新摊开书简,在上面写下了一行行工整的隶字】

司马迁:(目光坚定)

【评析】

“司马迁为何发愤写《史记》”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上述教学案例,教者善于抓住人物内心的“矛盾冲突”,围绕“生与死”的核心问题,层层推进,步步深入人物的内心。

1.善抓矛盾冲突。“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是本段教学的切入点和人物内心的矛盾点。教者抓住这一句统领教学,有着“提笔一顿,百毛皆顺”的作用。

2.巧设核心问题。问题一:生,意味着什么?这一问建立在学生对宫刑的认知基础上,学生能认识到宫刑带给司马迁的不仅是身体的摧残,还有心理的打击,人格的羞辱,这一点难能可贵;问题二:死,意味着什么?基于生的艰难,死反而是一种解脱。此时的学生已能站在司马迁的立场,痛苦着司马迁的痛苦,悲伤着司马迁的悲伤,渐渐与人物融为一体;问题三:生之难,死之易,司马迁为何还选择生?这一问是突破难点的关键所在。学生联系上下文,问题的解答螺旋上升,无形中深入解读了文本,充分感悟了人物情感,为接下来的小练笔蓄势铺垫。

3.创编剧本练笔。小练笔的设计独具匠心,学生以小编剧的身份编写剧本的过程,实际是创造性解读文本的过程,是深入人物内心的过程。

在这场生与死的矛盾冲突中,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与人物同呼吸共命运,课堂充满了思辨色彩,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是深入的,对人物情感的把握也是到位的。

如何化解企业中的矛盾冲突 篇4

一、企业中常见的矛盾与冲突

1. 员工与企业的冲突:

例如, 2007年东航向13名辞职机长索赔1.05亿事件、2008年东莞玩具厂劳资纠纷事件、2010年5月本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劳资事件等等诸多此类事件。

2. 经理人与上司老板的冲突:

很鲜明的一个实例就是2011年爱国者冯曲“婚变”。和冯自主创业的路径完全不同, 曲在联想和三星都是一名成功的职业经理人。然而, 他们的“婚姻”不是想像中的那样甜蜜和幸福。在曲加入的短短一年的时间, 冯的态度有了明显变化, 看到曲为了移动互联投入了那么多而收效并不明显, 他终于坐不住了。不久, 冯便抓紧了对爱国者电子的控制, 曲最终放弃了, 没有再争取权益。

3. 部门之间的矛盾冲突:

在企业中, 我们经常会发现, 部门与部门之间的矛盾。比如:采购部与生产部、生产部与销售部、销售部与客服部、销售部与财务部等。一旦部门与部门之间有业务联系, 他们之间就很可能会发生矛盾和冲突。然而, 在一个公司中, 每个部门根本不可能完全独立, 与其他部门不产生任何关系的部门是不存在的。

二、对冲突的理解与分类

正如通用汽车的史隆所言:“意见相左甚至冲突是必要的, 也是非常受欢迎的事。如果没有意见纷争与冲突, 组织就无法相互了解, 没有理解, 只会作出错误的决定。”因此作者认为, 冲突是另一种沟通方式, 有效地处理冲突有时反而能实现共赢, 成为团队高效的催化剂。

按性质我们可以把冲突分为两大类:良性冲突和恶性冲突。

1. 良性冲突:泛指能推动和改进工作或有利于团队成员进取的冲突。

2. 恶性冲突:泛指阻碍工作进展、不利于团队内部团结的冲突。

在一个团队中, 如果冲突太少或者根本没有发生过, 那么,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这个团队会缺乏激情和战斗力, 工作效率相应也比较低, 没有激情和动力, 甚至更大的问题潜藏在海底;相反适量的冲突出现, 正反映了企业的一些问题, 我们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去找到解决的办法;或许, 这些问题只是冰山一角, 促使领导尽早地规避更大的风险和麻烦。

三、解决矛盾冲突的技巧与经验

1. 如何解决与上司的冲突?

(1) 先要了解老板的性格倾向:例如, 面对高标准型的老板, 应先备好各种数据、图表、资料;对于人际型的老板, 应先让他感受到自己的热诚、兴致和活力;对于沉稳型的, 应先强调传统、规章、政策和大家所能获得的利益;对于掌控型的, 就应当让他对环境和人员情况有掌控感。总之, 不论什么性格, 一切都要以让老板对自己产生依赖和喜爱为原则。

(2) 了解老板的真正意图:要善于询问和倾听, 了解老板的真正想法和意图, 观察上司的情绪变化, 探测上司的心理, 分析语言逻辑,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交流, 达到协调、沟通的目的。也只有了解到了对方的需要、愿意, 才能达到有效沟通的目标, 否则, 就会是南辕北辙。

(3) 求同存异, 避免正面批驳:与上司沟通时一定要避免正面的批驳, 如果有反对意见, 要迂回进言;遇到冲突可以采取冷处理、慢处理的办法, 以退为进, 给足领导面子, 面子第一, 道理第二。

2. 当面临两个上司之间的矛盾时怎么办?

有的企业中, 采取双线管理模式, 当面对两个上级, 又遇到两个上级之间的存在矛盾时, 要坚持的基本原则是:

(1) 不要当小人, 不说任一领导是非。当某一领导单独找你谈话时, 其用意很明显, 所以, 坚决不能说人坏话。

(2) 要保持中立。决不能偏袒任何一方, 避免让任何一方有此印象。

(3) 为双方打圆场。要本着化解他们矛盾的原则, 找到他们的共同之处。即使出现矛盾, 也是为了公司, 为了把工作做得更好。

(4) 引导双方进一步沟通交流, 辅助双方的工作。

四、如何解决部门间的矛盾冲突

在企业中, 部门与部门的通病是你看不起我, 我也看不起你。当部门之间发生矛盾冲突时, 应坚持的基本原则是:

(1) 互相尊重, 彼此认同;

(2) 强化内部客户链的重要性;

(3) 与当事人主动、及时沟通;

(4) 沟通后, 再制定制度、规则, 双方共同履行承诺, 不履行者应受惩罚。

五、如何处理下属间的矛盾

在企业中, 作为领导者也常常会遇到下属之间产生诸多矛盾, 或者在会议上就开始打口水战等问题, 处理这些问题的对策是:

1. 沉默:

沉默有时是领导者处理冲突的智慧, 如运用得当将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 在会议上两个下属争吵起来了, 作为领导的你可以沉默, 用沉默提醒双方, 这样做是无意义的。

2. 各打五十大板:

两者间发生矛盾, 就如同夫妻俩吵架, 一个巴掌拍不响, 肯定双方都有问题, 所以, 先沉默倾听, 进行冷处理, 而后, 两个一起受罚。

3. 掌握大局:

对于良性冲突, 领导者应善于掌握这种有益的冲突, 合理地驾驭全局, 推动团队在竞争上进的良性氛围中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 哪里有组织, 哪里就有冲突!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关键是领导者如何有效地化解矛盾、冲突, 积极引导员工进行良性竞争, 激发团队的工作热情和斗志。只有打造一支高效的团队, 才能保证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才能确保企业在商战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物业管理中关系冲突及矛盾 篇5

【关键词】 物业管理;关系冲突;化解途径

0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在此基础上,人们对自己的居住环境以及生活便利程度和舒适程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物业公司作为为业主提供便利居住条件和和谐物业环境的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参与到了市场竞争当中,与此同时,物业水平也成为了一个商品房交易过程中,直接影响其销量的关键因素之一,然我国物业行业起步晚,相关制度和法律都尚未完善,物业管理缺乏科学的理论和经验,因此很容易发生纠纷和矛盾,就拿北京市来说,近年高级人民法院有关物业纠纷的案件就在民事纠纷案件中占了相当的比例。

[1]小区是我国社会的细胞,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重视的群体,有效处理好小区的矛盾,营造和谐稳定的小区氛围,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也能够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动力。

那么,在我国,小区物业管理中到底存在着哪些矛盾呢?面对这些矛盾,我们又该如何解决呢?

1.我国物业管理的现状

我国物业管理于上世纪80年代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房屋私有化改革的背景下产生,相比发达国家和地区,我国公寓化住房和私有化商品房的建设和发展的起步都比较晚。

因而我国还存在改革前的公住房与商品房同时存在的社会现象,由于公住房与一般商品房执行着不同的管理标准体系,政府在这一块也没有更多的管理经验,所以很容易产生管理混乱的局面。

经过一系列的房管体制改革,政府出台了许多针对区域性的物业管理办法和条例,在摸索中不断转化了政府在物业管理方面直接管理到间接管理的角色,即由政府对物业管理企业进行有效的准入把关,严格控制,并将物业管理的自主权交给了物业管理企业,与此同时,引进了物业管理市场竞争体制,建立和完善了物业企业的竞标和投标制度,业主方面,在小区组织了业主委员会和业主大会,对小区的物业管理进行全方位的市场监督,并形成了居民对物业公司的评估体制。

2.我国物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虽然政府加强了对物业企业的市场准入机制,规范了物业管理企业的市场行为,促使物业企业提高了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在整体上提高了小区物业水平,但是由于在整套体系中涉及到了业主委员会、业主以及物业管理企业,每个企业所代表的经济利益不同,出于自己的经济利益,他们都会提出不同的意见和看法,故而在长期服务中,必然出现很多问题。[2]

(1) 从业主的角度看,物业公司的收费标准和物业公司的服务质量存在很大的出入,业主认为物业公司没有承担相应的物业管理义务,他们所做的工作没有达到收费标准,因而对自己的付出和获得的服务性价比不平衡而拒绝支付物业费用。

(2) 从物业管理企业来看,由于我国房地产开发公司与物业管理公司普遍都是相互独立的,在物业管理问题上,常常遇到房地产公司遗留下来的问题,使得物业管理企业充当了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替罪羊”,加大了物业管理投入;另一方面,由于物业收费方面很难与业主达成一致意见,使得物业管理公司的管理费用也无法得到保障,然而物业管理公司毕竟是营利性企业,不可能做赔本的买卖,因此管理质量自然松懈。

(3)从业主委员会的角度,很多业主委员会委员的自身素质不高,业主委员会不作为、乱作为的现象严重,对小区物业管理不仅起不到带头作用,反而起反作用。

有些业主委员会委员对于业主的公共权益占为己有,在小区物业管理中要做的大修问题,不仅不想办法筹集修缮费用,反而还煽动业主,拒绝缴纳。

(4)从政府政策方面,由于我国物业管理的概念提出较晚,物业管理这个行业也诞生得较晚,除了《物业管理条例》,相应的配套政策未及时跟上,管理部门尚缺少这方面的.监管经验。

3.我国物业管理中的主要矛盾

(1)开发商与物业管理企业的矛盾。

由于我国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普遍都没有自己的物业管理企业,交付后的商品房普遍采用第三方物业管理企业来负责对小区的物业管理。

这样就很容易发生房地产企业与物业管理企业在开发和建设过程中遗留的问题和房屋建造质量问题上的矛盾。

(2)业主委员会与物业管理企业的矛盾[3]

业主委员会是业主大会的执行机构,是维护住宅小区业主合法权益的社会自治组织,但是有些成员没有相应的文化素养与政治觉悟,对物业管理的重要性和物业管理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应政策都没有有效的把握,导致业主委员会行政能力匮乏,在物业管理的监督过程中,不作为,甚至是乱作为。

例如,有些业主委员打着维护业主利益的旗号,将本属于物业管理企业的利益占为已有,又有业主委员会成员在重大修缮问题上,不仅不帮助物业管理企业筹集资金,反而煽动业主拒绝缴纳费用,这样导致物业企业对业主服务的积极性大为受损,从而矛盾尖锐。

(3)业主与物业企业的矛盾

业主与物业企业之间的矛盾主要体现在业主与物业企业之间在服务的质量和收费水平的差距上。

目前物业管理企业从业人员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很难树立起科学的管理和服务理念,有些业主认为物业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没有达到他们的要求,物业收费过高;另一方面,有很多业主反映物业企业不按时清理小区垃圾,使得小区脏乱差;小区保卫措施不善,导致业主财物丢失;门禁制度不合理,导致许多业主深夜下班回不了家等等。

而物业公司也抱怨一些业主不注意个人素质,在小区内乱扔垃圾、随地吐痰、宠物任意排泄等行为,有些业主与物业管理人员交流时态度骄横无理等,更加上业主拒绝缴纳物业费用又加剧了他们的矛盾。

这些矛盾由于长时间得不到有效妥善地解决,造成物业管理的恶性循环。

4. 物业管理中矛盾解决的途径和方法

(1)相关部门要从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企业和业主三方面出发,切实维护业主和物业管理企业的合法利益。

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承担起物业管理的监督管理职责,大力宣传和落实《物业管理条例》的精神和实质,完善物业管理的相关配套制度,让物业管理的理念深入小区,深入民心。

完善物业企业的招投标制度,积极引入竞争机制,把优秀的物业管理企业引进来,以改变目前物业管理行业从业人员素质差、服务不规范等状况。

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操作性强的物业企业考核制度和相应的处罚制度,经常性地检查并合理引导,提高物业企业的准入标准。

会同价格主管部门制定合理的物业收费标准,加强对物业服务收费的监督。

做好物业维修基金、质量保证金的监管工作,对该笔专项资金的交存、使用等实施严格的监督管理,为日后的维修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从而推动物业管理市场的健康发展。

(2)结合实际,确立物业管理的相关标准以及实施制度。

要从宏观需求着手,全面尊重业主的物权,确立更加明细的业主委员会选举和工作体制以规范业主委员会的权利与义务,确立更加明确的物业服务合同以规范物业管理企业和业主的权利与义务,要想方设法建立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物业管理关系,保持物业管理水平的健康稳定发展。

(3)切实发挥业主委员会的作用

业主委员会作为业主大会的执行机构,应当由热心公益事业、责任心强、具有一定组织和协调能力的业主担任。

要及时了解业主的意见和建议,监督和协助物业服务企业履行物业服务合同。

在物业企业和全体业主之间起到桥梁和平衡作用,加强业主与物业管理企业的沟通,在两者矛盾的初始阶段,积极协调,化大为小,化小为无,切实保护全体业主的合法权益。

(4)业主要自觉遵守《物业管理条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不要一味认为物业管理是物业企业单方的责任,要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到物业管理中来,树立大局观念、自律意识,自觉配合物业企业的管理,做文明公民,知法守法,用合法的手段维护自身在物业服务方面的利益。

而物业企业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实力、管理经验和服务水平,树立科学的管理观念,共同营造一份温馨和谐的人居环境。

5.结束语

小区是社会的细胞,建立和谐稳定的小区环境,使生活在小区里的人们安居乐业,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也有利于社会经济的稳步增长。

相关部门要树立科学的小区管理观念,将小区管理纳入到政府日常行政管理中去,加大执法力度,切实维护安定和谐的小区环境。

以矛盾冲突引导科学探究活动 篇6

关键词:小学科学;矛盾冲突;探究欲望;主动探究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这是《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的一条核心理念。探究教学也就自然成为科学教学的关键,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探究式学习被越来越多的老师所认可。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主动参与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呢?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小学科学教学应充分满足这种需要。笔者在《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的教学中,认识到以矛盾冲突引导科学探究活动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

在水中,木头是浮的,石头是沉的,泡沫塑料块是浮的,铁块是沉的……这是学生亲眼见过的十分熟悉的现象。对于“沉和浮”,学生已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在本课教学伊始,我以贴近学生生活的故事,引出矛盾——皮球掉进很深的树洞无法捡起来,引发学生对生活经验的回忆。

接着,用塑料球和实心球分别进行灌水实验,学生惊奇地发现两个球竟然一浮一沉,并不像预料中那样都浮起来,从而产生认知矛盾,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此时,抓住契机,引出课题。

紧接着让学生分组实验,观察木块、石头、小纸片、铁盖在水中的沉浮。交流时,又出现了新的矛盾:同样的铁盖,为什么有的沉、有的浮?小纸片为什么先浮后沉?引导学生探究出观察物体沉浮的两种不同方法:(1)把物体放在水面观察;(2)把物体放在水底观察。

然后,让学生对生活中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进行推测,并用第二种方法进行验证,实验结果与推测产生矛盾,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刚才推测的依据是什么?物体的沉浮可能和什么有关?

当学生推测物体的沉浮可能与大小或轻重有关时,教师让学生将刚才的那组材料分别按大小和轻重顺序排列,重新做两次实验,结果出现了较大和较小的物体都有沉、有浮,较重的和较轻的物体也都有沉、有浮,再一次否定了推测,引发矛盾:难道物体的沉浮与它们的大小、轻重无关吗?

接下来,教师提供大小相同轻重不同和大小不同轻重相同的两组材料,让满腹狐疑的学生继续进行实验探究。

这次学生发现:物体的沉浮与轻重和大小还是有关的。唉,这是怎么回事?物体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大小究竟有没有关系?为什么前后两组实验结果会不同呢?于是,新的探究又开始了。

原来,科学观察需要确定统一的标准,探究影响物体沉浮的原因应先控制其他可能影响的因素再进行实验。这样,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两组对比实验,经历了“发现—否定—再发现—再否定”的不断冲突、不断修正的过程,在矛盾冲突中不断产生探究欲望,引发新的探究活动,通过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进一步理解了科学观察需要确定统一的标准的意义,这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和对周围世界的科学态度极为有利。

探究是每个人天生的本能,是与生俱来的,而发现是科学探究的开始。儿童天生的好奇心又能够促使学生做进一步深入细致的观察、思考和探索,从而提出探究性的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总是以自身的积极思考为前提。常言说得好,教师与其“给”学生10个问题,不如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矛盾冲突中自己去“发现”、去“产生”一个问题。合理地创设问题情境,“制造”矛盾冲突,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继而自主合作探究,不仅仅是一个学习方式和方法的问题,更是一种教育观念的更新和转变。它的根本点在于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营造积极、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成为“矛盾”的主体,成为一个个的“问题信息源”,有目的地进行探究活动,必将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红霞.科学究竟是什么[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7.

从《破戒》看日本社会的矛盾冲突 篇7

《破戒》写于明治政府时期, 这个时期为了消除部落人民的身份差别, 实现人民的身份平等, 于是明治政府在1871年颁布了《解放令》。尽管如此, 社会大众对于这些“新民众”仍然保持偏见, 他们的权利也受到了方方面面的限制。所以, 小说描述了日本旧社会中社会身份地下的部落民众, 揭露了在明治社会中的差别制度, 这种差别制度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 究其原因存在着诸多历史问题。作为日本的社会问题之一, 差别制度问题受到宗教的力量和顽固的意识形态影响, 目前在各个方面仍然影响着日本社会。

1. 作者岛崎藤村及创作背景简介

1.1 作者岛崎藤村及作品简介

在1887年9月, 岛崎藤村进入日本明治学院学习, 这所学校是日本历史最悠久的基督教大学, 所以在这所大学里, 学生们除了每天学习基本课程之外, 每一天还要进行圣经的学习、做礼拜和参加宗教活动。于1888年6月17日, 岛崎藤村正式加入了基督教, 之后便在基督教的熏陶下, 放弃了政治抱负, 逐渐追求肉体和精神上的自由。岛崎藤村的一生受到了基督教的巨大影响, 尽管在他四处流浪的时候, 仍然把《圣经》携带在身边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所以, 《破戒》也是在基督教的影响下完成的, 表达了作者对日本封建社会中差别制度的谴责。

《破戒》创作于1904到1905年间, 于1906年3月自费出版, 小说的主要内容如下:主人公濑川丑松生长于长野县, 属于“部落民”。在丑松小的时候, 他的父亲为了孩子的前途着想, 便从“部落民”移居到了该县小县郡根津村的牧场, 并时时刻刻告诫他:“要隐瞒身份, 何时忘记此戒, 何时就会被社会抛弃。”丑松长大之后就读于师范学校, 并且在毕业后来到长野县饭山的小学担任首席训导。由于在24岁那年的10月, 大尽大日因为出身于部落被赶出住处, 这也使丑松感到不安。于是在他做了一个决定, 即搬到莲华寺去住, 并且在同一天他买到了出身于部落的思想家猪子莲太郎的新著《忏悔录》, 这似乎是一个好的开端。不过事与愿违, 尽管丑松在学生当中有很高威望, 但是为了让视学的外甥胜野文平占据丑松的位置, 校长与视学在暗地里企图将有新思想的丑松挤走。丑松的父亲在“天长节”那天死去, 第二天丑松回家奔丧, 在途中他遇到了莲太郎和议员候选人市村, 丑松很想向莲太郎表明自己的出身, 但是并未如愿。在父亲的葬礼结束后, 丑松遇到了议员候选人高柳, 他因家庭积极原因迎娶了“部落民”的女儿为妻子。在交谈中高柳询问了丑松的住处, 并向丑松提出保守彼此的秘密, 但是丑松没有答应。于是, 学校里也传开了丑松为“部落民”的消息, 并且传到了校长的耳朵里, 丑松也因为这件事而郁郁寡欢。这时发生了一件事情使得丑松下决心要像男子汉一样, 袒露自己“部落民”的身份。丑松做尊敬的莲太郎由于在声援市村的演说中说出了高柳的婚事, 而被高柳一派的人刺杀身亡。于是丑松第二天便跪在教室的地板上向学生告白:“我是秽多 (部落民) ”。之后丑松便联系大日向, 要去他在德克萨斯的农场, 于是在学生们的送别中, 冒着寒冷的雨雪, 坐着雪橇离开了饭山。

1.2 作品的创作背景

《破戒》是日本自然主义小说的开山之作, 在日本的近代文学史上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不仅如此, 这篇长篇小说的性质引起了诸多学者的争论, 其评论可以分为两大阵营, 即“告白小说”和“社会小说”两大对立的阵营, 但二者的相同之处在于濑川丑松的告白和移民德克萨斯的彻底表现, 都体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屈服和逃避。从基督教的角度对《破戒》这篇长篇小说重新审视, 就会发现岛崎藤村在文章中表达了对于救赎信仰的抗争行为, 以及抗争残酷的种姓制度和身份等级社会的决心。因此时至今日, 对于评价《破戒》的正确态度应该是从总体的角度来思考作品的中心内容, 对小说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 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的认识到《破戒》中的部落歧视问题。

由此, 谈论到《破戒》的写作背景, 应该从日本的社会问题出发。从历史的角度来说, 部落民问题是日本封建身份制度的遗留问题, 一般指居住在一定地域、部落和区域的住民, 常常会受到社会大众的蔑视, 他们在选择结婚对象、居住地以及职业等过程也都遭到了限制, 由此部落民只能在恶劣的环境中生活。由此, 在明治维新之后, 明治政府颁布《解放令》, 在指令中废止了身份歧视的制度, 同时宣布了部落民与平民享有同等的工作权利, 这就在法律上承认了部落民的存在与平等地位。但是, 即使颁布了这条法令, 却并没有将具体措施落实到实处, 从根本上说, 他们的实际地位并没有得到改善, 因此我们也可以看出, 《解放令》的颁布也只是流于一种形式。从小说的背景来看, 这部小说主人公的内心充满了矛盾, 并通过对守旧派与开化派的描述, 表现出了落后的封建制与先进思想的交锋, 实现了自我觉醒与守旧的外部社会的碰撞。

2. 从《破戒》看日本社会的矛盾冲突——差别制度

近百年来, 诸多学者对《破戒》具有不同的见解, 其中部落方面的人士将它看作是部落歧视小说。因此, 本文也根据部落方面人士的评价来分析日本社会的矛盾冲突——差别制度问题。

2.1 差别制度的历史原因

差别指对于一些人具有偏见而对其做出的不平等待遇。从日本的发展史来说, 其对于“部落民”的身份有着不同的叫法:秽、贱民、白丁、世袭阶级、秽多、非人、部落差别、门第差别。尤其是从大化改新施行律令制开始, 日本的身份差别进入了社会当中, 并模仿中国的唐朝制度将人分成良贱之别。一般来说, 身份不同的人所生的孩子需要依据《男女之法》来进行区分, 并由此确立了相关的律令制度。这种制度一直延续到明治政府时期, 虽然政府废止了身份制度, 但是并没有付诸行动。

2.2 宗教助长了差别制度的产生

宗教的发展也驱使了差别制度的产生, 具体表现如下:

2.2.1“秽”观念的起源。

早在平安时代, 这种观念流入了日本。秽的观念在原本的时候是贫道教义, 并以死、生产、血液为主导, 其后在以京都为中心向日本的全国各地传播。

2.2.2 从贱视到不净视。

在“秽”观念流入之前, 日本就存在着身份差別, 即邪马台国的奴婢制和奈良时代的五色贱民, 又称为贱视 (下俯视) , 与此相对应的是在“秽”观念流入之后, 贱视就变成了不净视, 即秽视。而在江户时期, 贱民又被称为秽多。

2.2.3“秽”与神道的关系。

根据上面所说的, “秽”是佛教带到日本来的观念, 在日后的发展中与天皇的神道思想结合, 而差別民站在了神圣天皇的对立面, 就被叫做秽民。

2.2.4 日本神道和佛教。

“秽”通常指处于不洁、不净等不清净状态的污、恶之事, 是神道和佛教上的观念之一。自古以来, 神道就把人或动物的生死看作是不净之物, 与此不同的是, 佛教并不把死看作秽。二者对于葬礼的仪式也不同, 一般佛教是在寺院举行的, 而神道却是在各家进行。而在德川时代, 天皇将宗教作为政治工具, 支撑了天皇制度, 由此也助长了差别制度的产生。尤其是在6世纪之后, 佛教传到了日本, 并且被当作是保护国家的宗教制度。佛教与天皇制的“位阶制”相结合, 也确定了日本的身份差别制度, 不允许部落民参加祭祀等祈福活动。

2.2.5 触秽。

所谓触秽是指神道接触到了不净的秽而遭到了污染, 而接触过秽物的人只有在固定的日期内经过除秽活动之后才能参加各种参拜、祭祀活动。即使在律令制衰退之后, 触秽也没有衰退, 反而在社会上稳定发展形成了触秽思想, 深刻的影响着日本人。神之于日本人, 是一种超自然之物, 要有敬畏和信仰之心, 同样地, 天皇作为天皇祖神的象征, 仍需要和众神一样得到敬仰。

2.3 顽固的社会意识形态

在明治维新以后, 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尤其是在日俄战争当中, 日本取得了胜利, 这就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并且使得近代的日本具有了一定的规模。然而, 在社会的改革过程中, 一些问题处理的不彻底, 仍然存在封建主义残余势力。由此, 虽然维新时代中从法律角度废除了不平等的制度和非人的差别待遇, 但是, 部落民仍然遭受着社会民众的蔑视, 他们的地位问题也成为了长期存在的一大问题, 从根本上并没有得到解决。这一点从小说主人公的父亲当中就能得到体现, 比如说在社会的巨大压力下, 丑松父亲临终时叮嘱儿子一定要隐瞒自己的身份, 并且在《破戒》的开篇中, 从人们对“秽多”的态度也可以看出。举个例子来说, 在丑松寄宿在旅馆的时候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有一个姓大日向的阔佬带着随从由下高井来到了这个地方, 主要是为了到饭山医院住院治病, 暂时住在了这家旅馆, 而且在不久之后就进入了医院。由于这位阔佬很有钱, 住的也是头等病房, 而且常常搂着女护士的肩膀在走廊里走动, 由此这种悠闲的派头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于是有些人就说:“他是秽多”。这件事也就在医院里传开了, 于是所有的病人们也就开始强迫院长把他赶出去。这也就表现了人们对于这种人的偏见, 尽管他有钱。直到有一天晚上, 大日向被抬出了医院, 于是又回到了旅馆, 由院长来会诊, 可是这样旅馆里的人又不同意了, 就这样互相僵持着。当丑松下了班回到旅馆时, 大家正在齐声抗议, 这时丑松的心里非常气愤, 他同情大日向的不幸, 慨叹着这种不讲理的非人待遇。可是, 尽管人们不知道, 但是丑松自己也是一个秽多, 看着人们在走廊里气势汹汹的样子, 他逐渐哀怜秽多种族的悲惨命运, 其中也包含着他自己。

2.4 差别制度的现代影响

当前, 从法律和制度的角度上来看, 部落民已经不存在了, 所有的国民在法律上的地位是平等的, 已经消除了人种、信条、性别、社会身份或门第的差别, 并倡导在政治、经济或社会关系上的平等。然而, 在现实中仍然存在这种不可能有的现象, 并且确实存在着, 其具体表现如下:

2.4.1 政治差别 (歧视) 。

在日本政界, 出身部落的政治家野中广务曾任京都府船井郡園部町长、京都府副知事、众议院议员 (7期) 、自治大臣 (第48代) 、国家公安委员会委员长 (第56代) 、内阁官房长官 (第63代) 、冲绳开发厅长官 (第38代) 、自由民主党干事长等, 但是在2001年的日本总裁选举中, 野中广务却因部落出身被差别 (歧视) 而与总理失之交臂, 这一说也在日本政界传得沸沸扬扬。

2.4.2 经济差别 (歧视) 。

虽然明治维新在法律层面消除了部落的待遇差别, 但在现实生活中, 歧视问题却时时刻刻影响着经济的发展。京都市崇仁区是日本最大的都市部落, 所以面对国际化都市的不断推进, 但是,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连基本生活都不能得到保障的贫民区, 这里没有电梯、空调, 人员密集, 卫生状况极差, 安全隐患不断, 不断制约着经济的发展。

2.4.3 就业差别 (歧视) 。

就业差别指企业由于工作人员的国籍、出身地、性别等因素拒绝拥有工作能力的劳动者。而在日本劳动基本法中规定, 不能以劳动者的国籍、信条或社会身份为原由而剥夺工作人员的就业机会, 否则这就侵害了个人尊严和生存权。然而在现实当中, 诸多差別部落出身的人员遭到排挤的情况有很多。比如说, 有些公司在进行选拔考试时要求参考人员提交户口复印件, 甚至于有些公司还搞出身调查等。

2.4.4 结婚差别 (歧视) 。

日本民众对于部落具有根深蒂固的偏见, 所以在以前人们绝不允许自己的家系 (女儿或儿子) 与出身部落的人结婚。即使现在, 许多家人和亲戚仍然反对自己的家属与部落出身者结婚。一般情况下, 在家系结婚之前就会对结婚对象的身份进行秘密的调查或询问, 如果弄清楚对方是出身部落, 就不会允许他们结婚。这种情况下, 部落民出身的人只能与相同的部落民结婚, 即使能够和部落外的人结婚, 也不会拥有亲族的祝福下。

结束语

当前, 从人权的保障角度来说, 身份、地位不应该成为人们受歧视的原因, 每个人都应该尊重别人, 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而这样的社会, 单独靠国家的强制制度是行不通的, 只有消除存在于人们深层心理的差别意识, 才能实现平等的交流, 但是这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但我们也应该清醒的意识到, 当前日本国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已经不是岛崎藤村在《破戒》中所描述的那样, 所以, 我们相信在日益加快的人类文明的进程中, 日本的部落差别问题将得到改善, 并终有一天会得到彻底解决。

摘要:岛崎藤村的长篇小说《破戒》被称为是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开端, 这篇文章写于明治政府时期, 由此批判了日本封建社会的残酷制度。本文首先阐述了作者岛崎藤村以及《破戒》的创作背景, 其次分析了主人公丑松的自身矛盾, 然后披露了当时日本社会的差别制度, 并从差别制度的历史原因、差别制度的影响因素、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差别制度对于现代社会的影响四个方面分析了日本的突出矛盾。

关键词:《破戒》,日本社会,矛盾冲突

参考文献

[1]吕碧妮.关于岛崎藤村与《破戒》[J].时代报告 (学术版) , 2013, 17 (1) :52-53.

[4]社本武.论岛崎藤村《破戒》的文学意义及其缺陷[J].日本研究, 2013, 12 (1) :133-134.

陈布雷新闻思想的矛盾冲突探析 篇8

(一)真实性层面

真实性是陈布雷新闻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从政前,陈布雷不惧权势,勇于揭露事实真相。在1929年6月10日《<字林西报>之态度》一文中,陈布雷抨击该报“屡以不正确之消息,作无常识之批评”,[1]表现出对《字林西报》的不满。虽然报道事实真相常伴随一定的风险,陈布雷却说:“主笔不吃官司,不是好主笔。”[2]陈布雷早期不但身体力行,践行新闻真实的原则,而且对其他报刊的这种精神大为赞赏。例如,在《北京报界之月旦》中说:“《国风日报》不惜冒犯嫌疑,为民军力尽鼓吹之责。”[3]《国风日报》敢于指斥汉奸,不遗余力的做法是陈布雷所给予的肯定。陈布雷对曹锟贿选进行猛烈抨击,称其为“揭班总统”。“这种行为实为中国司法史上之污点。”[4]同样,在对日态度上,陈布雷前期较为激进,敢于直言,揭露其阴暗面。例如,在《韩人杨春山之暗杀案》一文中,陈布雷对于日人在韩所犯下的罪行,直言不讳。“世人均认此数千万朝鲜遗胄,苟非至殄灭尽绝者,其不能终迫压于他民族之下。”[5]在《袁世凯听者》一文中直指袁世凯是个小人,“袁世凯尔,真小人载,前恭后倨,变卦何速”。[6]作者不畏强权,敢于揭露袁世凯玩弄手段,狡猾愚人,变卦神速的丑陋嘴脸,正是以实际行动践行新闻真实性原则的体现。

然而,在陈布雷从政之后的新闻实践当中,新闻真实性渐渐淡化,逐渐让位于对“一个政党、一个主义和一个领袖”的宣传。一方面,由于党的体制的束缚,无法真实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形势的需要。例如,陈布雷起草的《对张杨之训话》一文,与其说是训话,不如说是在逢场作戏,此所以“其难言之隐与矛盾也”。[7]又如,“尔等应得到一确实之教训,国家利益至上”,[8]“绝对服从中央命令,唯中央之决定是从”。[8]陈布雷所表达的更多的是一种无奈。但是在国家危难之时,文人从政,也是时代的需要,正如陈布雷所说的那样,“任何行业都必须以国家的存在为前提”。《祭告总理文》同样背弃事实,变成为蒋介石御用宣传的工具,对共党加以诬蔑和谴责。“中共践踏三民主义,压迫本党。”[9]陈布雷枉顾事实真相,诬蔑共党“恣行捣乱,加害民生”。“若总理健在,共党当不致逞如是之狡谋”,[9]陈、蒋如此排共,可见一斑。陈布雷从政后的新闻精神还是存在的,新闻实践却自相矛盾。

(二)新闻功能层面

陈布雷在《本报之回顾与前瞻》中论述了新闻纸所应具有的重要功能:“洞察四周,补目前缺失,归永久利益。”陈布雷认为新闻纸具有“监督”的功能,要“洞察四周”,要有担当,维护国权,助长民治,要针砭时弊,抨击军阀和官僚。另一方面,陈布雷在《宣传之原则》一文中,详细论述了宣传应遵循“和谐”“经济”“积极”的原则。“应以公开方式,指其疏误,矫其迷惑。”[10]陈布雷的宣传原则为当时报界提供了极具价值的经验,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陈布雷还指出了报纸的教育功能。早年陈布雷住在上海的时候,有新闻事业方面的问题向宋教仁指教。陈布雷认为报馆比上大学好,于是专心于报业。教书教学相长,与在报社做学相长,并无不同。记者踏上社会,如果不努力学习新知识,报纸也不会进步。陈布雷在这一时期继承王韬和梁启超等人的教育功能,认为报纸要向社会传播知识,开启民智,同时,报纸也要从社会中汲取营养,不断充实丰富自己。

此外,陈布雷在与邹韬奋的谈话中,提及主持撰述评论的人应当注意的事项:第一,多读出版物的论文;第二,善于静想,蓄势待发;第三,论文要深入浅出;第四,他撰述评论,绝不肯放过重要的机会。陈先生说做评论,选题最难,他自己选题有“新颖”、“有趣”和“贴近”[11]三个标准。

陈布雷在从政后所进行的舆论宣传,总体上围绕“一个政党、一个主义和一个领袖”进行。1931年10月1日,陈布雷在对新闻界讲演《切望舆论界于国难当头积极负起言责》中,向各位提出几点要求:第一,告诫全国舆论界,在此严重时期,勿忘持久苦斗;第二,警醒舆论界不要指摘政府,非难政府,窘倒政府;第三,希望全国舆论界,唤醒国民确实认识此次吾人之挽救国难,为极严重之工作;第四,希望全国舆论界,补救颓丧悲观之心理。[12]通过舆论动员,来强化国家认同,维持和巩固一种政权的合法性,进而达到维持其统治的目的。

1936年12月,在短短几天里,《大公报》接发四篇评论文章:14日发表《西安事变之善后》,文中提到“以恢复蒋委员长自由为前提”。[13]16日的《再论西安事变》,牵扯到委员长自由问题,“在京陕籍人士劝告张、杨,速复主帅的自由”。[14]1936年12月18日刊出《给西安军政界的公开信》:“蒋先生的人格,全国的舆论,就是保证。”[15]1936年12月26日《国民良知的大胜利》:“伟大总裁,使我全体国民,爱国自信益增。”[16]这四篇评论一切以蒋委员长的指示为中心,而不是以国家存亡和民族大义为根本,使所谓的“宣传”成为一种替当权者鼓吹的工具,不得不说,这是其新闻思想发生变化的重大转折。

从政之后,陈布雷总体上没有担负起公正、客观的舆论和宣传责任,而是一味地唯命是从。例如,1944年4月27日日记中:“总裁一针见血地指出宣传之弊,在于不能坚持党与主义的坚定立场。”[17]“此外,《帝京新闻》为虏廷鹰犬,已非一日”,[17]表达了陈布雷对这类报纸“为虏廷鹰犬”的鄙视和不满。如果说从政前陈布雷对新闻自由的态度是积极肯定的,而从政后的陈布雷则是另外一种态度。陈布雷在1944年3月21日日记中写道:“论新闻检查事,《新华日报》有‘甲申三百年’文字,实新检之失职也。”[18]抗战胜利后,陈布雷向国民党中央建议保全《申报》及《新闻报》,并对这两家大报在其原有基础上增资改组。[18]陈布雷担任侍从室二处主任后,所进行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研究《中央日报》的改组办法,在陶希圣等人的研究和参与下,《中央日报》改组后的内容有所改善,陈布雷比较满意,觉得“编排方面颇活泼充实”,社论“内容亦佳”。[19]陈布雷此时所扮演的角色完全背弃了自己从政前的新闻伦理和职业道德,所要做的就是宣扬、效忠一个领袖。这一时期陈布雷对新闻事业的管理,不论是《中央日报》的改组,举办新闻讲座,还是创办《三民主义半月刊》,其新闻思想都与从政前有较大的变化和冲突。

那么,这种职业角色的转变为什么会对陈布雷从政之后的实践产生巨大波动呢?下面将结合社会角色理论探讨其新闻思想从政前后理论与实践的矛盾冲突。

二、职业角色:陈布雷新闻思想矛盾冲突的内在逻辑

正如大文豪莎士比亚在他的剧本《皆大欢喜》中写的那样:“全世界是一个舞台,所有的男人和女人都是演员,一个人在一生中扮演许多角色。”[20]莎士比亚的上述台词可以说是对陈布雷职业角色转变的恰当表述。

刘易斯·A.科塞在美国社会学家弗洛里安·兹纳涅茨基的经典论著《知识人的社会角色》绪论中提到:“观念系统依赖于其拥护者的社会角色与地位,尤其是阶级地位。”[21]刘易斯·A.科塞的观点为理解陈布雷职业角色的转变和取代过程提供了重要借鉴。由于陈布雷从政后,其阶层、阶级地位发生了变化,他所代表的是统治阶层的利益,所扮演的角色由记者转化为新闻管理者,进行新闻检查也是他工作的一部分,因此作为国民党的一员,必然要受到党的体制的束缚,从某种意义上说,有其合理性。陈布雷从政之前的新闻思想与从政之后实践的强烈反差,更多地要归因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特殊的年代。用李泽厚的观点即为“救亡压倒启蒙”:“救亡局势、国家利益,压倒了知识者对自由平等民主民权的追求。”[22]陈布雷曾自言,“任何行业都必须以国家的存在为前提”。陈布雷是被卷入政治的漩涡,从政并非他所愿,他本想当一名记者,施展自己的抱负,也多次在日记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痛苦。

科层组织包括对统一行动明细地分门别类,并视这些行动为本部门职能。罗伯特·K.默顿在《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中说:“科层组织要求职员谨慎行事,严守规章。”科层组织要想成功地运转,它就必须要与预先制定的行为规范保持高度一致。正如弗洛里安·兹纳涅茨基一针见血地指出:技术专家这一社会角色,使得知识完全与其实际应用相脱离。陈布雷从政后所扮演的“新闻检查者”这一角色,其知识与其实际应用相分离,这也使得陈布雷的新闻思想在从政前后理论与实践上的反差得到验证。罗伯特·K.默顿将知识分子分为两类:一类知识分子在科层组织中行使咨询功能和技术职责,而另一类知识分子不属于科层组织。“这两者的区别在于‘服务对象’有所差异。科层组织的知识分子主要是为机构中的决策者履行职员的职责;不从属于科层组织的知识分子主要是向公众服务。”[23]很明显,陈布雷从政后属于科层组织中的知识分子,因而他的观点就会受到阶级结构中服务对象的左右。然而,某个服务对象对独立知识分子的直接控制却总会小一些。罗伯特·K.默顿认为科层组织知识分子的选择空间较为狭小:不仅要迎合决策者的价值观,而且还要自相矛盾地采取将自己的价值观和科层组织的价值观相分离。[23]

独立知识分子与科层组织知识分子的不同身份,在选择和分析问题标准上的冲突,常常导致知识分子脱离科层组织,退回到所设想的自主状态中去。陈布雷从政后,他的新闻思想与职业道德并没有完全与他脱离,而是深深地印在他的大脑里。但是作为科层组织内的知识分子,他并没有太多的选择自由,不但受到体制的束缚,而且还要受到当权者的左右。因此,陈布雷在处理问题时,常常会面临艰难的抉择。“角色的分离允许知识分子即使在参与了与其价值观念相悖的行动时,也能保持正直感。”[23]这句话可以这样理解,虽然陈布雷没有做记者,卷入政治的漩涡,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他毕竟为民族解放和国家统一付出了自己的心血,虽然与自己的价值观念相悖,但是也保持了“正直感”,是一位值得尊敬的爱国人士。

三、结语

陈布雷从政前后新闻思想的巨大反差,并不是偶然的,而是那样一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缩影和艰难的抉择。陈布雷身兼党、政两职,他想要跳出政治圈子,根本跳不出去了。[24]程沧波提及陈布雷,常慨叹道:“布雷先生从政20年,时时不忘重理旧业。他劝告新闻界朋友,不要离开自己的岗位。”“布雷先生从政二十年,参加高级政治,其于政情宦海之内容,较任何人知之深切”。[25]

摘要:陈布雷因其多元的身份而备受学界关注。他既做过记者、编辑,是民国时期一流的政论家,也以文人身份从政,为蒋介石出谋划策,有蒋介石的“文胆”之称,后自杀殉道,表现出了一个传统文人的历史底色。对于陈布雷的新闻思想研究,目前多集中在从政之前,而对从政之后的政治宣传、舆论动员以及对从政后报刊业经营、管理论述较少,对于陈布雷新闻思想的矛盾探究得更少。本文不再单纯探究其新闻思想,及其内容、原因、影响和局限性,而是结合职业角色的转变分析其新闻思想的矛盾冲突。

矛盾冲突 篇9

一、主题解读的矛盾冲突

小学语文课本中, 有一部分教材的主题思想就存在着矛盾冲突, 文本内容 (情节、思想) 就是在矛盾冲突中逐步展开, 逐渐清晰, 最终明朗。作为教师——课堂的组织者、教学的引领者, 就应该紧扣这个看似充满矛盾的主题组织教学, 达到“提领而顿, 百毛皆顺”的教学效果。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青海高原一株柳》就是一篇看似存在主题矛盾的文章, 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就把这对矛盾给呈现了出来:

这是一株柳, 一株在平原在水边极其平常的柳树。

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 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 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

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在执教这篇文章时是这样紧扣这个主题矛盾组织教学的:

师:还记得唐代诗人贺知章写的《咏柳》吗? (生背) 如果把这样的柳树比做人, 你认为比做什么样的人比较恰当?

生:婀娜多姿的女子。

师:可今天我们看到的这株柳树——青海高原之上的一株柳树, 它长什么样子? (生读第五自然段)

师:如果把这株柳树比做一个人, 你觉得是个什么样的人?

生:一个坚强的男子。

(学生自主阅读, 老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 如:生铁铁定的色泽、巍巍然撑起、苍郁、深沉、独特锻铸……体会到这株青海高原上的柳树就像是一个高大魁梧、深沉刚毅、饱经风霜的男子汉。)

师:学到这里你会有什么疑问?

学生提问并且引出文字:

这株柳树怎么会生长起来壮大起来, 造成高原如此壮观的一方独立的风景?

师进一步启发引导:它是怎么活下来的, 又是如何壮大起来, 成为一方独立的风景的?怎么就一棵, 而没有其他的呢?

接下来师生就围绕着这个主题矛盾的冲突展开阅读研究活动 (以上课堂实录摘自《小学语文教师》2011年第11期, 在引入本文时作了适当删选) , 整堂课指向性明确, 学生思维活跃, 深刻感受到了本文架构巧设悬念的匠心独运, 真切体会到了青海高原这株柳的百折不挠。

诸如此类主题存在矛盾冲突的课文还有很多, 如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小草和大树》就是这样的文章, 执教这篇课文时就可以紧扣“小草可能会成长为大树吗?”“小草是怎样成长为大树的”展开教学。

二、人物识读的矛盾冲突

小学语文教材中存在着许多激烈的矛盾冲突, 其中尤以人物识读的矛盾冲突最为突出。抓住人物识读的矛盾冲突组织教学, 往往就能起到“纲举目张”的效果, 让学生对人物的认识更加深刻。在这个过程设计相应的听说读写方面的训练, 学生会更加感兴趣, 情感会更加投入, 效果会更加明显。

《负荆请罪》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江苏省南京市拉萨路小学伍文杰老师在执教这篇课文时就能紧紧围绕着学生对剧中人物的识读矛盾展开教学, 真可谓精彩纷呈。下面摘选的就是其中一段教学实录:

师:剧本当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台词, 就是通过台词塑造人物形象, 推动情节发展。剧本还有许多, 比如说:潜台词, 戏剧冲突, 把握住了剧本主要的冲突就把握住了戏剧关键。

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第一段, 想一想, 韩勃和蔺相如在讨论什么问题?

生:在讨论蔺相如为什么要避让廉颇的车子, 韩勃说蔺相如怕廉颇。

师:他自己认为怕不怕?

生:不怕。

师:韩勃说怕, 蔺相如说不怕。这就是第一幕主要的戏剧冲突, 那么蔺相如到底是怕还是不怕, 再读读并勾画出主要句子。

生:蔺相如并不怕, 因为蔺相如在渑池之会的时候, 他唇枪舌剑, 针锋相对跟秦王斗, 所以他根本不怕。

生:蔺相如在前面就说了:“我不会怕他。”然而后面又解释了说秦王不敢侵犯赵国是因为赵国武有廉颇, 文有蔺相如, 要是蔺相如跟廉将军闹翻了, 后果不堪设想, 秦王就会趁机来侵犯赵国。

师:你说得很好, 你注意到了前后文的联系。可是韩勃却说:“我真不明白, 大人您为什么变得这样怕事……”韩勃为什么要这样说?

生:看到蔺相如给廉颇让路。

生:因为书上介绍“大人为什么好几天不敢上朝”, 这也说明了韩勃认为蔺相如怕廉颇。

师:朝也不上了, 门也不出了, 真是怕到极点了。

……

师生围绕着“蔺相如究竟怕还是不怕廉颇”展开学习, 或细读文本圈圈画画, 或阐述观点激烈争论, 人物形象也在师生共同研读文本、积极互动交流中逐渐清晰起来, 站立起来。

三、语言品读的矛盾冲突

语文课堂中的矛盾还体现在对语言文字的品读理解上。在语文教材中, 有许多作者独具匠心打造的词句, 细细品读, 耐人寻味, 意义深刻。如果在课堂中, 有意抓住这些词句, 挖掘其中隐含的特殊内涵, 引导学生细品感悟, 对提高学生阅读时的感悟能力, 对提升学生作文时遣词造句的水平都有很大的帮助。

《水》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最后一篇课文, 这是马朝虎写的一篇回忆录, 是对自己家乡缺水状况的真实写照。以下是我执教时的实录选段:

师:在作者家乡, 下雨天就像是过节一样, 最开心的要算是孩子们了, 谁愿意来读一读描写孩子们在雨天表现的句子?

生读。

(出示:先是像我们这样的孩子, 全身脱得光溜溜的, 在雨中奔跑跳跃, 大呼小叫, 尽情地享受水带给我们的抚摸与清凉, 还仰起头, 张大嘴巴, 去吃来自天空的水。)

师:你们注意到这段话中有个词用得是不是很特别?

生:我们平时都说是“喝水”, 可作者这里说是“吃水”, 这是为什么呢?

师:是呀, 是不是作者不小心用错了, 还是另有原因?

师 (稍等片刻) :“喝”和“吃”有区别吗?

生 (沉思片刻) :“喝”是一股脑儿的, 在口中停留的时间很短;而“吃”是食物在嘴中有一个咀嚼品味的过程。

师:你讲得非常有道理, 你对这两个词理解得非常到位。那么这里作者为什么用“吃”而不用“喝”呢?

生:水, 对于作者生活的地方来讲是非常稀缺, 非常珍贵的。平日里, 他们很少能尽情地享受水。而现在好不容易下雨了, 他们要好好地品尝这雨水的滋味。

生:对于那些干旱缺水的地方, 喝水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享受。现在终于下雨了, 对于他们任何人来讲真像是久旱逢甘霖, 他们似乎好久没有真正意义上品尝到水的滋味了, 所以现在他们要把水含在嘴里慢慢地吃, 尽情地享受。

师:是呀, 这个“吃”字用得看似不合常理, 但是经过我们同学细细咀嚼品味一番, 原来却是因为作者别有用意, 表达着作者在特殊的生活环境下一种特殊的人生体验。

只知有“喝水”, 却从来未曾听说有过“吃水”的, 这就在学生的认知中产生了语言品读的矛盾冲突, 在心中形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心理场。而这种强烈的内心冲突和期待正是语文学习的最高境界, 它能够促进学生利用所有的认知潜能, 调动内在的探索欲望, 重新解读面对的矛盾冲突。

四、原著比读的矛盾冲突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编者选用了一部分经由古典改编而来的文章。这些文章与原著相比大多更加浅显易懂, 更加适合小学阶段的孩子阅读, 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之余对古时经典产生浓厚的兴趣, 激发他们追本溯源再读原著的兴趣, 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广泛涉猎经典、扎根经典、追寻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兴趣爱好。

基于以上认识, 在平时的教学中只要遇到此类文章, 我们可以摘取原著中的相应片段, 带领学生比照阅读。经过长期尝试, 发现总能收到令人欣喜不已的教学效果。下面是我执教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课文《少年王冕》的实录选段:

师:不知不觉三四年过去了, 王冕读了不少书, 也明白了许多道理。在这个过程中, 他还具有了发现美欣赏美的情趣。读第5自然段, 看看王冕被什么景象给迷住了。

生读梅雨季节雨过天晴的自然美景。 (这里省略引导学生进行赏析的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 《少年王冕》是吴敬梓写的名著《儒林外史》中的一篇经典故事。在原著中也有对梅雨季节雨过天晴的自然美景的描写, 你们想读读吗?

出示原文:

须臾, 浓云密布。一阵大雨过了, 那黑云边上镶着白云, 渐渐散去, 透出一派日光来, 照耀得满湖通红。湖边山上, 青一块, 紫一块, 绿一块。树枝上都像水洗过一番的, 尤其绿得可爱。湖里有十来枝荷花, 苞子上清水滴滴, 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

师:先请同学们对照原文自由读读, 看看有哪些不同。

学生指出若干不同的词句。

师:老师很想听听大家对于这些不同之处的评价, 大家不要有顾虑, 心里怎样想就怎样说。

生:最后一句话, 我感觉原著写得更加有意思。“苞子上清水滴滴, 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中清水滴滴, 读起来似乎能让人看到透亮的水滴正从花苞上一滴一滴地滴落下来, 而课文中的“花苞上雨水点点”给人感觉只是静止不动的;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 和课文中的“荷叶上水珠晶莹透亮”相比也更富有动感。

生:原著中“湖边山上, 青一块, 紫一块, 绿一块”写出了当时天空中云雾还没有散尽, 阳光透过云雾照射到湖边山上, 呈现出了种种不同的颜色, 即“青一块, 紫一块, 绿一块”。而课文中就没有写出这种雨过刚天晴的细微而真实的美丽。

生:原著中说“透出一派日光来, 照耀得满湖通红”, 从中我能感受到雨过天晴, 阳光照射到大地上显得非常刺眼的情形, 把整个湖面都照得红彤彤的一片。

生:老师, 原著中说“一派日光”, 我对这里的“一派”不大理解。

师:你提的这个问题很有价值, 这个“派”在古时候就是形容茫茫的水流, (老师在黑板上写出“派”字篆体) 你们知道这里是形容什么?

生:这里指阳光从黑云中一下子透出来, 把大千世界照得好大一片。原来“派”指茫茫一片水。

师:可见原著中很多内容尽管比较课文内容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但是描写得更加形象, 读起来更加生动。所以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 我们还是应该再读读原著, 这样我们的收获会更大。

只读课本总是有限的, 怎样把我们的语文书教厚, 让学生学得更充实更有收获, 比照原著阅读不失为一个极好的办法。在与原著比照阅读中, 就能找到表达上的不同之处, 在学生心中形成矛盾冲突, 从而帮助他们更早更好地阅读赏析更具价值的文学经典作品。原著阅读理解也许存在困难, 但是在高年级中适当进行此类阅读, 是值得一试的。

矛盾冲突 篇10

一、矛盾冲突“逼着”学生建构数学理论

在旧的数学理论范围内对一些问题无法自圆其说,产生了矛盾冲突,就必须突破旧理论的瓶颈,跳出来看看外面的世界,建构新的数学理论,这是科学的世界观与发展观.数学的发展史多次证明了这个问题.担负着树立学生科学世界观使命的数学教育必须在实践中不失时机地利用鲜活生动的教学实例,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去领悟、去鉴赏.如“数系的扩充”,见过不少有关文章,也听过不少有关课例,但发现教学的“高度”不够,没能从哲学的高度揭示虚数诞生的曲折、漫长、甚至存在激烈斗争的矛盾冲突的过程.其实并不须费多少口舌,就可言简意赅地加以阐述,投入与产生的积极而深远影响相比,可算是“一本万利”.现撷取此节课开头的一个教学片段.

教师:在正整数范围内,你会计算3-5吗?在整数范围内,你会计算3÷5吗?在有理数范围内,你会求方程x2=2的根吗?现实生活、科技技术与数学本身的发展,产生了一个个矛盾冲突,而正是这些矛盾冲突成了数学理论发展的推动力.古希腊的著名学者毕达哥拉斯虽然对人类的进步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在他的性格中又具有偏执、狭隘的一面,他认为不存在整数与分数以外的任何数.可他的学生修伯修斯却在自己的研究中发现边长为1的正方形对角线的长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而是一个当时还未被发现与认可的新数,于是彻底颠覆了他的老师的论断.不幸的是,发现、坚持和捍卫真理的修伯修斯被他的老师扔进了大海.但真理是扔不掉的,后来经过扩充,有理数集终于扩充发展到实数集.同样,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人们的认识都局限在实数的圈子里,认为方程x2=-1无解.可十六世纪中叶意大利数学家卡尔丹经过长期思考后突发奇想:如果在实数的圈子外创造一个新数,令该数的平方等于-1,矛盾不就解决了嘛!后来经过几代数学家的努力,历经300年的磨难与艰辛,终于构建了完善的复数理论,且在电学、热力学、弹性理论和天体力学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这段充满情趣的演讲就是上面框图的具体化,当学生的认知升华后,达成的就绝不是简单的知识目标与技能目标,随着学生心灵的震撼、感情的激荡、智慧的启迪、思维的拓展、联想的丰富,达成的将是立体的多元化的数学教育目标.

二、矛盾冲突优化学生的理性思维品质

“对”与“错”是数学教学中最常见的一对矛盾冲突,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都需用不少精力和时间与学生的各种错误作不懈的“斗争”,在不少教师看来,这是件非常麻烦和懊恼的事情.教师何不改变心态,将学生的错误当作一种教学资源,抓住契机,巧妙地利用“对”与“错”的矛盾冲突,进行深入的讨论、争论、辨析、寻根、纠正,那么这种辨误纠错的教学活动就成了优化学生思维品质的良机试举两例.

例1若函数f (x)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且对于定义域中的任意x的值,都有f (x)=f(-x),则函数f (x)

A.是奇函数 B.是奇函数或是偶函数

C.是偶函数 D.可能是非奇又非偶函数

本来抽象函数问题就有一定的难度,而这里欲根据来判断f (x)的奇偶性,更有些难以捉摸.此题的挑战性引起了激烈争论,四个选项都有人选.不过选更具迷惑性的B的人最多,而且有人还举出了满足条件的许多奇函数或偶函数的例子.更有学生提出:凡是奇函数或偶函数f (x),都满足条件但以甲为代表的一些学生不同意:选C的朋友们,你们犯了逻辑上的一个根本错误,如果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的函数f (x),“对于定义域中的任意x的值都有与“对于定义域中的任意x的值都有f(-x)=f (x)或对于定义域中的任意x的值都有f(-x)=-f (x)”是不等价的,后者可推出前者,但前者推不出后者,所以我选的是D.选B的学生不依不饶:我们举出了那么多例子,而你们却举不出一个例子.甲:我虽然同意“凡是奇函数或偶函数f (x),都满足条件这个说法,但反过来由并不能肯定f (x)是奇函数或偶函数,你们举一万个例子也白搭.选B的学生:那你举出一个例子来证明你的结论啊!甲与其支持者虽然一时语塞,但为了辩论的取胜,紧张思考,急中生智,通过画图进行尝试、探索,举出了令人心服口服的反例且画出了它的图象(如图1),它虽然满足但它确实是既非奇函数又非偶函数.这种智慧的爆发力获得了包括教师与选B在内的全班学生热烈而经久的掌声.

一道选择题的解答引起的矛盾冲突,取得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这种“和而不同”的积极探索、钻研、争辩的学术气氛不正是数学教学所大力提倡与努力追求的吗?这里的矛盾冲突就优化了学生的理性思维品质,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

三、矛盾冲突拓展学生思路

“繁”与“简”也是在解题教学中经常发生冲突的一对矛盾.不少题目用不同的解法,会产生大相径庭的效果,有人“山穷水复疑无路”时,却有人“柳暗花明”到了“又一村”,令人瞠目结舌的同时,又感到拍案叫绝、启迪无穷.所以对于同一道题目,我们倡导学生广开思路,再将各种不同的思路进行对比分析,拓展思路,开阔视野,升华认知.

例2如图2,圆x2+y2=4上有定点A (2, 0)和两个动点B, C,满足∠BAC=60°.求△ABC的垂心H的轨迹方程,并说明轨迹是什么曲线.

这本是一道解析几何题,教者预想的“规定动作”是用参数法求解,但在处理的过程中,思维活跃的学生却提出了多种“自选动作”,与教者的“规定动作”进行“叫板”,形成的矛盾冲突激发出学生的巨大兴趣,并“摩擦撞击”出许多耀眼的智慧火花.

思路一:已知得∠BHC=120°,则

又△ADH∽△BDC, 所以则点H的轨迹是以A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在直线x=2左侧的部分),其方程是(x-2) 2+y2=4 (0≤x<2).

思路二:设则在△DEH中,由余弦定理得同理在△BCH中,得又所以

因为A, D, H, E四点共圆,且AH为直径,由正弦定理得则下略.

思路三:由已知得所以△ABC外接圆的直径为△ADE外接圆直径的2倍,而A, D, H, E四点共圆,且AH为直径,则下略.

思路四:若直线BC的斜率存在,设直线BC的方程为y=kx+b,代入圆O的方程化简得

由点O到直线BC的距离为1,求得b2=k2+1 (1)

设H (x, y), B (x1, y1), C (x2, y2),圆O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F(-2, 0),平行四边形BFCH的对角线交点为P,那么由中点坐标公式得x1+x2=x-2, y1+y2=y.由韦达定理,并结合 (1) 式得所以

又当直线BC的斜率不存在时,点H的坐标也适合上述方程,下略.

思路五:设B (2cosθ,2sinθ),则C (2cos(θ+120°),2sin(θ+120°)).同思路四,作平行四边形BFCH,设H (x, y),则

(2) 式平方+ (3) 式平方,即可化得(x-2) 2+y2=4,下略.

思路六:连结OP,则OP=1,所以点P的轨迹为单位圆,其方程是x2+y2=1.设P (x0, y0),则

代入 (4) 式即可化得 (x-2) 2+y2=4, 下略.

各种思路的“交锋”获得的是极大丰收,几种解法几乎囊括了求动点轨迹的全部方法,涉及了解析几何、平面几何、代数方程、不等式、三角函数、平面向量等有关知识和技能,矛盾冲突功不可没!在冲突中,学生给出的思路三更令人叫绝,真是别人还在“两岸猿声啼不住”,他却“轻舟已过万重山”,师生视野的开阔、思维的发散、思维的拓展又一次证明了“认知升华”与“目标达成”的巨大价值.

矛盾冲突是学生思维发展的推进器.我们或精心构思、或敏锐捕捉数学教学中的矛盾冲突,在建构数学理论、优化学生理性思维品质、开阔视野、拓宽思路等方面提升学生认知水平与数学素养.

教学月刊·中学版

浅谈科任与学生之间课堂矛盾冲突 篇11

一、矛盾冲突的必然性

1十七八岁的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发育进入成熟期但还没有完全成熟,独立性和自我意识强,不会毫无顾忌地向家长和班主任敞开心扉;思维活跃,判断力强,不会轻易接受别人的观点,对事情有自己的观点和判断,这也是家长感到孩子不像以前听话了!自尊心强,审美情感有很大发展,不能接受当众大声斥责易冲动,不能正确处理好与同学与老师的关系,中学生青春期的特点为矛盾冲突提供了土壤。

2高中教师承担着高考的重任,背负着社会和家长的殷切期望,任课教师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在压力下一方面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精心的准备教学认真上课,做好“教”的工作;另一方面,严格要求学生组织好课堂,认真对待每一名学生,抓好学生“学”的工作,在抓好“学”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与学生发生矛盾冲突。

二、班主任要有所作为,防冲突于未然。

1班主任在平时工作中做好沟通的桥梁作用。

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班主任应鼓励学生与科任交流,如节假日送上对教师的小小的祝福,为生病而坚持上课教师送上药等;班主任在日常的工作中要把学生对课任的赞誉和喜欢传递给科任,也要把科任对学生的喜爱和特别关注带给学生。

2确立科任在学生心中的威信。

教师的人格威信是一种精神力量是影响学生听课的重要因素。班主任帮科任教师建立威信的重要方法之一是开学初的科任介绍,班主任的一翻话不仅介绍科任教师同时使学生对科任充满崇敬和仰慕。学生信赖教师后对接受课堂知识和认真听课起积极作用。

3明确冲突的危害和后果。

一位优秀的班主任是善于预见并提前做好预防工作,使班主任工作处于主动状态。学期初始要带领全体学生认真学习校规校纪,让学生明白课堂顶撞老师是不尊敬师长的行为,要受到学校的处分,还有你的课堂行为影响班级的正常教学进度,耽误同学的学习时间会召到同学对你的不满,再有因为你的课堂行为大大伤害老师对班级的感情,会影响到班级今后的成绩。明确了这些大多数同学都能做到有事课下与老师沟通。

4班主任要做好冲突后对全体学生的教育工作。懂得尊师重教是中华美德,也是高中生必备的品德。班主任对已发生冲突的正确处理和及时的教育,会有效的杜绝第二次冲突的发生。

三、协调矛盾冲突的策略

1学生错在先,教师无错的冲突。

教师制止学生违纪行为,学生不执行且恶意顶撞老师,这种冲突的处理方法:比照校规的相应条款,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自己是违纪了,打消他的嚣张气焰,如果在事后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的错误,主动地向科任教师认错,老师也能接受道歉,那么这件事可以在班级内处理,毕竟处分班级的学生不是教师愿意看到的,教育学生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2学生无错,教师误解所导致的冲突。

冲突中被误解的学生会感到很委屈,情绪也会很激动,会说一些过激的话,此时班主任要冷静,应单独与学生谈话,做一名耐心的倾听者,让学生把心中的委屈全说出来,稳定情绪,然后在班级展开调查核实整件事情的经过,再倾听科任诉说,委婉的指出教师对学生的误解,最后找到当事的学生谈心,学生会对自己的冲动行为影响大家的学习说对不起,也会对自己过激的话伤害老师道歉,此时科任会对自己的误解向学生感到抱歉的。

3学生有错,教师批评教育的言行不当激起冲突。

言行不当产生冲突。这种冲突的处理方法首先让学生认识到老师严格管理,认真负责的一面,老师是对事不对人,没有一点恶意,取得学生的理解,认识自己的错;其次,和科任倾心交谈指出不当的言行,不仅伤害了学生更破坏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形象,甚至会断送自己的教育生涯。

4学生有错,教师不接受道歉,使冲突进一步激化。

教师从事教书育人的职业,能包容学生的错,通过教育使学生认识错误并改正,成为一名好学生。但有一些学生在老师批评帮助时态度不好,言行极大的伤害了科任的一颗善心和责任心,使得教师心里上不容易接受学生的道歉。面对多次道歉不被接受的事实,学生情绪会很不好,此时班主任不妨让此事‘淡’几天,然后“指使”学生泡上一杯热茶再写一封信给科任老师,最后班主任还可以小小的“威胁”科任一下说:这名学生认识到错但一直得不到老师的原谅,这几天情绪很低落,课堂也不能认真听讲,我很担心他。事情到此基本就可以圆满解决了。

矛盾冲突 篇12

1 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矛盾冲突的表现形态

高等教育价值取向一般是指高等教育主体对高等教育的价值判断及在其基础上根据自身需求来进行教育选择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倾向性。在世纪之交的社会转型时期, 社会价值观时常处于对峙与融合状态, 高等教育价值取向也不断进行着冲突与整合,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种形态:

1.1 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

高等教育的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通过教育使人才的培养在数量上和质量上符合党、国家、社会的要求, 促进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和进步。高等教育的个人价值主要体现在通过教育促进个人的知识、技能、道德等方面的能力培养, 提升个人的自身价值及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以社会价值为取向的高等教育, 强调高等教育要满足国家和社会的需要, 人和教育被作为实现社会的政治、经济的直接工具, 忽视个人价值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以个人价值为取向的高等教育, 个人为了获得利益把社会、教育当成利用工具, 倾向于重应用、轻基础, 重理工、轻文史, 而对全面素质发展、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社会的整体利益视而不见。高等教育的社会价值取向和个人价值取向, 两者看似矛盾但并非截然对立, 因为人既是自然的人, 又是社会的人,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 社会的文明进步又终究是由社会主体的人不断地建设和发展。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权衡与选择, 是随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有所变化与侧重的, 不应该片面强调一方面而否定另一个方面, 看不到两者的辩证统一。

1.2 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

高等教育的科学价值主要体现在推崇理性至上, 它注重研究物质世界, 探索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关系, 推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主“真”的价值。高等教育的人文价值主要体现在强调人的价值和需要, 关注“生活世界”存在的基本意义, 它重视对人类处境的终极关怀, 主“善”的价值。在国家和社会主要致力于经济发展的时代, 人越来越被看做为单纯的劳动者和消费者, 生产和消费利益的最大化成为最高的价值追求目标, 正是在这种急功近利思想的驱使下, 忽视了对人文精神的价值追求, 出现了物质主义、科学主义、虚无主义, 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道德信仰、价值理念等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作为当代高等教育的两个重要价值取向, 推进二者的融合, 既符合科学发展的规律, 又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 它无疑将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2 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矛盾冲突的原因分析

历史赋予高等教育培养跨世纪专门人才的重任, 为完成这一历史重任而制定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 必须建立在理性的价值取向基础之上。然而,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 价值主体追求始终处于矛盾法则的制约下, 构成了人类行为与社会现实的许多悖论, 在诸多价值选择中, 人们很难权衡轻重而择善从之。分析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矛盾冲突产生的原因, 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2.1 高等教育的功利主义危机

人类社会的现代转型不仅使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而且使人们的道德信仰和价值理念也出现了重大改变, 引发社会生产关系的异化和人自身的物化, 这就产生了物质主义、科学主义、虚无主义等现代病症。现代人在追逐和获得物质财富的同时, 又被物质财富所物化, 迷失了人生的价值方向, 人类正经历着功利主义的侵蚀。虽然社会化大生产推动了世界的现代化进程, 但是“现代化的目标不光在于提高生活水准, 它在生命的每一个范围和层次:社会——政治、文化、教育、宗教、娱乐、科学与科技等方面也给人预备了全新的结构”, 人类似乎摆脱了社会的约束力, 享有了充分的自由, 实际上, 人类是面临着自然、社会及人类自身等方面所带来的新危机。在这种现代性境遇下, 就已经预示着高等教育出现了功利主义倾向问题, 因为高等教育已经以现代化为目标导向, 对学生进行无原则的知识灌输, 以上而下的技术塞满头脑, 忽略了人的完整的精神生活, 逐渐陷入功利主义危机, 对知识和技术的重视遮蔽了教育的主动性, 沦为政治和经济的工具。因此说, 高等教育的功利主义倾向是其价值取向产生矛盾冲突的一方面原因。

2.2 高等教育价值主体的多元化

作为哲学范畴, 价值是主体与客体之间客观存在的特定关系, 这种关系的突出特征是具有人的主体性。“所谓价值主体性是指价值本身的特点直接与人、主体的本性和特点相联系, 直接表现和反映人的目的、需要、能力。价值是以主体为尺度的, 是依主体不同而不同、依主体的变化而变化的”。高等教育价值取向是与特定主体相联系的, 具有明显的主体差异性, 这种主体差异与高等教育形成不同的价值关系, 从而产生不同的价值认识、价值选择、价值评价, 出现价值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价值主体的多元化将会与社会现实发生诸多矛盾和冲突, 从形式上看, 高等教育价值取向是价值主体的自主选择, 但它不是纯粹主观的, 因为价值主体的价值需要总是受到一定社会和历史条件的制约。因此, 高等教育价值主体的多元化出现也是不可避免的现象, 这就需要在多元化中协调和明确的价值主体的共同目标, 整合价值取向。

3 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整合

3.1 以人为本是整合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哲学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立足于社会中感性现实的人的实践, 致力于人的全面本质和自由的实现, 将“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和“自由人的联合体”作为人与社会的终极价值理想目标。在这一崇高理想目标指导下, 高等教育应当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人不仅是自然存在物, 人也是社会存在物, 同时, 人有理性、有意识, 具有精神属性, 因此, “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是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的辩证统一”。具体说来, 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价值观就是促使“个体”的人的解放、发展和完善, 在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的基础上使个体社会化, 成为社会所要求的尽可能完善的人, 以便实现人的自身价值和人的社会价值。但是, 在现代化进程中, 现代人面临的最大价值困惑或许并不是某些物质价值的追求, 而是人对自己的价值和生存意义的迷茫。面对现代化中物质主义、科学主义、虚无主义及功利主义等价值危机, 面对各种全球性问题的日益显现, 迫切需要高等教育在促进人类自身发展的同时, 更要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这就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价值取向, 不仅要使人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还要使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能够形成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的美好局面。所以, 高等教育更要以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己任, 将人从自然状态中提升出来, 将个人的全面发展同个性发展、科学精神同人文精神的培养统一起来, 塑造成一个充满主体意识和智慧力量的人, 使之能够在复杂、多元、多变的社会环境中正确地进行知识选择和创新, 能够不断地传承人类社会文化和文明。

3.2 国家政策是整合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前提导向

纵观中国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演变与发展, 无不以国家的政策为导向。党和国家对政策制定与实施, 代表着大众的公共利益, 旨在“权为民所用, 利为民所谋”。因此, 面对高等教育的价值主体多元化所引起的价值主体需求差异这一现象, 更加需要国家政策的公平化与民主化的引领。首先, 要让不同地区、不同层次学校、不同主体代表参与管理与决策, 保证政府供给的教育政策全面反映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需要和利益, 形成一种有效的需求平衡机制, 最大限度地平衡各价值主体的不同要求。其次, 要有科学的评价机制。高等教育价值主体的多元化必然带来评价的多样化, 有时难免偏颇。因此, 需要国家政策在兼顾眼前与长远利益基础上, 作出科学的评价, 保证价值主体间评价有效性, 有助于遏制高等教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功利主义危机及眼前诱惑。

3.3 主体间协调是整合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必要条件

国家的政策、制度在解决冲突的过程中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 国家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需要人来执行, 要考虑多数人的利益, 因此, 整合高等教育价值取向不仅需要宏观层面的国家政策, 还需要微观层面的主体间的协调与积极配合。高等教育担任着培育人才、创新科技、服务社会的职责, 这一职责凸显了高等教育不同主体的价值追求。基于此, 就整合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矛盾冲突而言, 主体间的协调要把握两个方面:一是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虽然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但是从价值追求的角度看, 防止我国高等教育管理过于立足于国家的发展目标, 忽视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理念, 若国家和社会的主体性过分彰显会制约个性的发展, 千篇一律;二是防止个人主体性意识的过度膨胀, 个人为了获得利益把社会、学校当成了工具去利用, 只追求眼前的分数、升学、就业等利益, 而对于全面素质的发展、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社会的整体利益等却被忽视。这就要求国家根据不同历史时期作出正确的价值导向来引领个人的价值追求, 同时, 个人的利益需求要符合国家和社会整体利益的基础上, 张扬个性的发展, 以实现自身的价值, 最终从片面发展的人走向全面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1]李小鲁.反思与回归:大学根本任务的厘定[J].新华文摘, 2009 (12) . (下转P188)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一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3]吴亚林.价值与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4]孙伟平.价值论转向——现代哲学的困境与出路[M].1版.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8.

上一篇:行政执行主体下一篇:B2B的市场营销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