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现象

2024-09-14

冲突现象(共5篇)

冲突现象 篇1

任何一个官能正常的人, 大都会感觉到各种媒介中体育的魅力。体育的奇异魅力, 不仅仅由于优胜的成绩能使国旗高扬和国歌鸣奏, 更表现在她无孔不入地向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渗透, 使许多国家的居民生活出现了一种“体育情结”[1]。正是由于这种“体育情结”使体育运动和体育明星们受到体育爱好者、商家的关注和追随。正是由于体育迷们心甘情愿为体育买单, 体育明星们不再单是一项运动的代表人物、他们心中崇拜的偶像, 更是一种商品的发言人。运动员身上的商业利益潜力在不断开发的同时, 也伴随着冲突的不断演变。本文基于冲突理论, 从冲突理论的发展历程极其内容来阐释体育当中存在的不平等的社会现象。

一、马克思的冲突思想与体育

马克思的冲突思想主要体现有四点: 第一, 马克思认为生产资料占有上的不平等是冲突的根源; 成功获得奥运会举办权的国家须符合诸多硬件条件, 包括举办地的环境、经济、交通、服务等。由于这些条件的限制, 许多贫穷国家都与奥运会举办权无缘。第二, 马克思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的普遍现象; 社会是由不同阶级构成, 不同项目的体育运动员也体现出不同的身份。有学者们还指出下层阶级在20 世纪开始有意识地塑造一种不同于中产阶级的体育观念, 来发泄他们的不满, 将其视为对抗中上层群体的意识形态武器[2]。第三, 马克思认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的发展中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体育以其竞争的方式, 呼唤着人们投入到这一神圣、崇高、无比壮观的运动中去, 呼唤着人们表达自己久欲表达但又不易表达的那种“征服”欲望[3]。体育下层阶级在自我不断进取革新的过程中, 通过努力来宣告自己的存在, 从而来获得一种“征服”感。这种“征服”感的获得无意识中推动了体育的发展。第四, 马克思还指出阶级斗争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体育作为一种人造的游戏, 作为一种超越于自然进化的文化, 人们在体育中找到了自己存在的感觉, 受到人们的喜爱。每一项体育运动, 都有其本身的固化规则, 差异化的体育人在竞争中注定会遭遇“阶级斗争”, 以进入到最高层阶级。

二、齐美尔的冲突理论与体育

齐美尔从社会交往的复杂性出发, 认为冲突是普遍存在并且不可避免的。齐美尔对社会冲突理论的贡献在于对社会冲突的“激烈程度”和“积极功能”等内容的研究[4]。体育冲突往往有不同程度的冲突, 不同程度的冲突运动员采取的解决方式也有所不同。例如运动员对某种战术持相反意见时, 往往会首先采取交流的方式来化解冲突。齐美尔认为影响社会冲突“激烈程度”的因素主要包括二个方面的。第一, 冲突过程中人们“情感卷入”的程度; 在体育赛事中, 一方运动员对另一方运动员表示不满, 如果这种不满是不影响自己赛事的投入程度, 那么这种冲突是可以自身消解。第二, 冲突的内容“涉及基本价值观”的程度; 若运动员视起冲突的内容为意义重大, 冲突的解决方式就可能比较暴力。齐美尔认为社会冲突是有一定的积极功能, 特别是在增强群体内部的凝聚力、增强冲突群体间的整合方面。体育冲突的发生往往是一个群体利益受损而试图寻找挽回损失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 通过对外的冲突, 明确了群体的界限; 更利于群体内部权力或权威的集中; 并且还降低了对群体内的越轨行为和不同意见的容忍程度。对外的冲突越激烈, 越能增进群体内成员之间的团结。并非所有体育冲突都是有害无利的, 低烈度的、经常的冲突有益于社会释放相互之间的“敌意”; 低烈度、经常的冲突有益于鼓励人们创造出规范或协议来调节冲突的内容, 运动员通过一些途径来改变冲突的内容, 得到解决的结果往往是冲突双方妥协的结果。体育群体之间越是存在产生激烈冲突的威胁, 各群体之间就越会寻求联合, 且联合也越持久。

三、韦伯的冲突思想与体育

韦伯认为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的社会差异并不对人们有重要的制约意义。由此指出不平等的产生, 也不仅仅是经济方面的原因。还提出了“财富、权力、声望”三种标准、“三位一体”地解释人们之间的社会差异、阶级差异的原理。这种三种标准在体育领域尤显突出。一般有声望的运动员同时拥有了财富和权力, 能够在关键时刻其偶像作用。韦伯认为导致出现“不平等”的原因主要有三个[5]。第一, “财富、权力、声望”三者在分布上“高度重叠”; 现代体育组织的官员大部分是由较为优秀的退役运动员充当, 这些运动员同时拥有财富、权力、声望。然而一些运动员则是处在大众视线之外, 甚至生存条件很差。第二, 社会成员在获取三种“资源”过程中机会的差异过大; 第三, 三种资源在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性差。财富、权力、声望往往是由一小部分人拥有, 这一部分人形成了一个圈子, 并对试图进入这个圈子的人予以否定。

四、结语

冲突理论认为体育中的冲突是体育发展过程的必需, 利益是冲突存在的根本原因, 把体育看作是追求各自利益的不同群体, 某些群体将比其他群体获得更多的利益[6]。冲突理论不仅解释体育社会现象当中消极面, 更重要的是它多维度地阐释了冲突的积极面。尽管冲突广泛存在, 但它在一定条件下具有维护体育组织或系统稳定的重要功能。

摘要:体育不仅和谐的一面, 还隐藏着诸多冲突, 包括积极意义的冲突、消极意义的冲突。这些冲突多是由于权力的不平衡、利益的不对等等因素引起。本文基于冲突理论,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体育冲突现象进行分析, 以期对体育冲突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关键词:冲突,和谐,权力

参考文献

[1]李力研.野蛮的文明[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1998.13.

[2]徐茜.国外“体育参与”与“社会分层”关系的五大理论流派述评[J].体育学刊, 2008, 15 (09) :31-35.

[3]李力研.野蛮的文明[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1998.13.

[4]齐美尔.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M].林荣远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2.

[5]张建华, 杨铁黎.试析体育社会现象之性质-社会学的视角[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0, 23 (04) :436-439.

[6]张登峰, 居向阳.功能、冲突与互动:论社会学视域中的体育[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11, 25 (01) :35-38.

冲突现象 篇2

【关 键 词】补课现象;新视角;利益冲突与合作

一、利益冲突:补课现象屡禁不止的根本原因

(一)教育目的取向上的利益冲突

素质教育政策在培养目标上要求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给学生更多的课外活动时间,让学生快乐学习。为此,国家或教育部门颁布禁令,禁止补课活动,为的是保证素质教育的正常运行。

而这一禁令对于学校和家庭来说,存在很多个人利益冲突的问题。

首先,对于家庭来说,因为寒暑假是个特殊的假期,家长们是不放假的,因此不管是平时还是寒暑假,将孩子放在学校补课,家长认为这样既能保证学生的学习时间和质量,也能保证学生的安全,使家长能安心工作。禁止补课显然伤及了家长的个人利益。

其次,对于学校来说,学校办学的目的是为了孩子的学习和发展,然而在当今整个大的社会背景下,学校处于激烈的竞争中,学校只有获得更好的师资、设备等条件,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成绩从而提高升学率。从这个角度考虑,学校在寒暑假给学生补课也无可厚非。

最后,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成绩好的,探知欲望强,想学习更多的知识;而学习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他们也想通过补课巩固自己的知识基础,而且在学校还可以和自己的同伴在一起玩,他们也希望老师给他们适当的补课。

然而,出于以上个体为了维护自己利益的角度出发,很多学校把补课禁令放在一边,在部门利益的驱动和升学压力的巨大竞争下更多地选择追求升学率,进行补课;很多家庭也不例外,对补课禁令也是视而不见,期盼孩子学习好,考上名牌、重点大学,不惜牺牲一切精力和财力找辅导机构为孩子进行补课。

这种由国家与家庭和学校之间过于功利化的教育目的取向上产生的分歧,导致的利益冲突,使补课的禁令形同虚设。

(二)教育机会选择上的利益冲突

1. 社会流动。伴随着社会转型而产生的我国社会流动的自由化和加快化,使社会成员通过自己的努力更容易达到社会流动的目的。不言而喻,教育是实现这一流动的最重要手段之一。许多家庭把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期望他们刻苦学习、考上理想的大学,向另一个更高的社会阶层流动,学校、家庭在这种大的社会背景下,增加学习时间即补课成为维护他们共同利益的必然选择。

2. 就业压力。学生接受教育、努力学习,从很大程度上讲都是为了以后能够得到一份比较理想的工作。而当今社会,随着大学的扩招,大学生日益增多,因此,许多家长更要求孩子努力学习,将更多的时间花费在学习上,更有甚者将孩子的每一天都安排得满满的,孩子就犹如机器在运转。因此,许多家长不惜一切让孩子补课,希望孩子取得更好的成绩,在以后的就业中处于优势地位。

由此可见,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社会流动的加快、就业压力的增大,竞争日益激烈。而我国在素质教育价值取向的驱使下,提供的是“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教育机会。[1]因此,许多有条件的家庭,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获得更多在将来的社会流动、就业中处于有利地位的硬性条件,在国家颁布补课禁令以后,他们不惜巨资给孩子寻找教育机构补课,而没有条件的家庭,就可想而知。从这个角度讲,补课禁令似乎还增加了教育机会选择上的不平等,从而在某种程度上致使这种教育机会选择上利益冲突不断加剧,愈演愈烈。

(三)教育政策之间的利益冲突

首先,补课禁令的颁布,是出于素质教育发展的视角,为了让孩子有更多活动的时间,其出发点是好的,但从颁布十几年还没得到好的实施来看,说明这一禁令只是一种美好的设想。任何事物总是处在矛盾中的,不能孤立、片面地去看、去解决一个问题,禁止补课,让学生在学校中享有更多自由活动的时间,看起来是很容易实现的,但是学生在离开学校后,如何去保证学生有更好的自由活动和生存发展的空间呢?又如何去动员家庭和社会更多地去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学习呢?这些类似的问题要是解决不了,自然就会大大降低补课禁令执行的可能性。所以说,补课禁令本身存在很多不合理之处,这些不合理之处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解决,禁令就很难被执行。

其次,中国几千年来的考试制度根深蒂固,单就说如今的升学制度,连上好的幼儿园都要考核,就更不用说上好的小学、好的中学、好的大学。这一升学制度必然使学校、家庭都着重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这一单一的维度。因此,伴随着禁令的颁布,学校、家庭出于自己的个体利益,必将寻求其他的方式表达其教育利益诉求,由此,补课现象盛行。

二、利益合作:补课制度合理化的新走向

(一)实现家庭、学校的教育利益诉求

马克思说:“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的;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相关。”[2]同样,任何教育制度都是以个人利益为根基的,补课禁令作为一种制度,应该考虑学习者及其家庭和学校的利益诉求,不能单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孤立地去确定一个禁令,只仅仅认为通过禁止补课从而缩短学生的在校时间,就能解决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的问题,这其实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反而给学生和家长带来更多的问题。因此,只有充分实现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利益诉求,确定家庭、学校在教育机会上的选择权和教育过程中的参与权,实现补课制度的合理化,才能更好地保证学生的休息和活动时间,从而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二)适当对学习者及其家庭的补课活动进行引导和规制

补课禁令是治标不治本的行为,是一种被动的措施,是一种局部和短期的解决问题的思路。虽然补课禁令颁布了,但是在社会流动、就业压力、升学制度的影响下,学校和家庭还是在私底下千方百计的给学习者补课。而且,现在国家也明文规定毕业班的学生可以补课,其实,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补课活动进行的引导和规制,并使补课制度合理化。那么与其想通过禁止补课来让学生有更多的闲暇时间,为什么不把校园建设成一个孩子们的乐园呢,建立一个刚性的制度来保证孩子们在学校的自由活动时间,让他们在学校可以快乐学习、快乐生活。

为此,在实现学习者、家庭及学校的个性化、选择性的教育利益诉求的基础上,对补课现象进行一定的引导和规制,不任其扩大化,使其不会影响素质教育的实施,最终使补课制度合理化。

注释:

[1]阮成武.由冲突到分享:素质教育政策新视角[J].中国教育学刊,2008(3).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37.

师生冲突现象分析及对策 篇3

一、师生冲突的常见事件举例

事件一:某校某体育课 (六年级) 。老师安排正式训练前的热身运动, 项目是深蹲站起。其他学生按老师的要求认真做动作, 而学生李某却站在那不动。老师问其为什么不做, 李某回答不想做。老师随即被激怒, 斥责说:“不想做, 你站在队伍中干啥?站出去。”李某说:“谁稀罕上你的课。”老师向其挥拳, 没有打到, 学生随即用脚猛踹老师。

事件二:某校某数学课 (五年级) 。学生张某 (女) 坐在那摆弄自己的小玩具。老师发现后要求其收起。张某收起玩具却并没有认真听讲, 拿起笔在桌子上敲。老师再次制止, 并质问其为什么不听讲。张某回答:“我听不懂。”老师说:“听不懂就更要认真听?”张某说:“不想学数学。”当时后排还有几个男生趁机起哄。老师一下子被激怒, 随即说道:“你不想学?我看你是猪脑子, 学不会吧。你简直是一头蠢猪……”张某用愤怒的眼睛盯着老师, 说:“老师为什么骂人?”老师说:“我就骂了, 你想干啥?我再说一次, 你简直是一头蠢猪!”张某边哭边回骂:“你才是蠢猪。”

二、师生冲突现象分析

(一) 冲突事件的情形。

1. 肢体冲突

当学生不服从教师管理教育时, 教师采取命令学生站立、走出队列、离开教室或没收学生物品等措施, 对学生实行体罚、变相体罚, 学生因自尊心受到伤害而进行反抗。 (如事件一)

2. 语言冲突

表现为师生因情感、思想等方面的严重分歧甚至矛盾激化, 发生的语言上的对抗 (如事件二) 。

(二) 引发师生冲突的因素。

1. 教师方面的因素在课堂上导致师生冲突事件的发生主要是学生的违纪问题, 表面看是学生的问题, 实际上与教师的某些行为有关。

(1) “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

教师的权威神圣不可侵犯, 这是很多教师固有的一个观念。“师道尊严”使老师们认为, 学生必须无条件尊重自己, 不得有半点对老师的挑衅性语言或动作。尤其在课堂上, 教师更因“师道尊严”而更加注重自己的自尊心, 不容学生伤害。有些教师过度强调教师权威, 学生如果稍有不从, 就会认为和自己过不去而做出激烈的反应, 轻则语言斥责, 重则直接对学生实施暴力。

(2) 教师的教学行为不被学生接受。

有些教师把学生看作知识的容器, 课堂上所有活动都是为了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进行。学生的任务就是按照教师的意旨不打折扣地配合教师完成学习任务。部分教师对自己要求不高, 业务不精, 教学方法呆板, 如果再缺乏课堂管理经验, 采取生硬的措施控制学生, 就容易导致师生情绪对立。

2. 学生方面

(1) 一些学生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 缺乏尊敬师长的礼仪习惯, 是师生冲突的主要原因。

当前, 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 由于娇生惯养, 这些学生“唯我独尊”, 目无尊长, 在家不尊敬父母长辈, 在学校不尊敬老师。尤其是一些父母在错误观念的指导下, 对孩子给予错误的教育或者影响。最严重的是在现实社会中, 存在对教师职业理解的片面性, 一些家长对教师持消极、讥讽的、轻蔑的态度, 这种态度导致学生无法对教师产生崇敬的情感。这些学生在课堂上往往漠视教师的存在, 当其违犯课堂纪律被老师批评制止时也总是表现出一副不屑的态度, 从而激怒老师, 造成师生冲突。

(2) 学生行为的偏差使老师不能容忍, 导致老师情绪失控是师生冲突的直接原因。

一些学生行为习惯存在较大问题, 他们任性、骄横, 做事不计后果, 更不愿意接受批评和指责。这些学生在课堂上经常捣乱, 甚至非常放肆, 导致课堂教学无法正常进行。在老师批评制止时又挑衅老师的尊严, 当老师的心理底线被突破时, 就会发生冲突事件。

三、教师要主动避免师生冲突事件发生

师生冲突中往往双方都是受害者, 学生有可能受到肉体或人格上的伤害, 但教师在师生冲突中总要受到处罚, 因此避免师生冲突事件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

(一) 教师的权威观念要随时代的变迁而改变。

传统观念中,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师道尊严, 使部分教师始终认为学生应无条件地尊敬自己和服从自己。这种观念早就应该改变了。如今倡导师生平等, 倡导以人为本, 这种不顾学生感受的无条件服从和尊敬自己的做法当然行不通。

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 要理性认识自己的权威。教师的人格从某种角度来说和学生是平等的, 教师在这方面并没有绝对的优势。教师要形成人格权威, 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广博的知识和较深的人生阅历, 使学生肯定教师并自觉尊敬教师。如果仅靠教育制度所赋予的职业权威, 而不注重个人的素质提高, 那么其权威就很难为学生所认可。

(二) 教师在处理一些突发事件时要运用智慧。

一些课堂突发事件不足以影响课堂教学, 放一放就可以过去, 教师就不要去追究, 更不要在一些无关紧要的面子问题上和学生较真。一些课堂突发事件, 教师一时没有掌握实情, 就不要急于做出处理, 待冷静下来, 再做出适当的处理。遇到学生故意捣乱甚至一些挑衅, 教师要学会暂时妥协, 不要在错误的时机、错误的地点做出错误的决定, 采取错误的行动。教师的适当妥协, 也是对学生的一种包容, 更是一种教育策略, 它往往能以柔克刚, 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 教师要树立教育法制观念, 依法执教。

教师在做出任何决定和任何动作时要考虑到所要承担的法律后果。有了这种意识, 就可以在发生冲突之前控制自己的情绪而有效防止冲突事件的发生。同时,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权利, 要保证自己在课堂中的行为不侵犯教育法赋予学生的权利, 要把自己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行为、方式限定在法律所允许的范围内, 不要以自己的非理智行为来对待学生的违纪行为。

(四) 教师要尊重学生, 对学生要有宽容之心。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 不对他们讽刺、挖苦, 要考虑到学生的人格尊严。良言一语三冬暖, 恶语伤人六月寒。教师是成人, 尤其是作为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者, 更要注意自己的语言, 不要对学生造成伤害。而且, 教师对学生要有宽容心, 很多时候, 学生的课堂过错行为是年龄和心理方面的客观因素所导致的, 教师要宽容学生的过错行为。

四、预防师生冲突事件的发生, 学校应有所作为

学校对于预防师生冲突事件的发生应有作为, 应改革一些不合理的制度, 不要因为制度而异化甚至扭曲师生关系。好的正常的师生关系应是一个教学相长的关系, 而不是利益关系。教师为了追求教学中的利益, 在教学设计上选择的余地就有限, 这样势必会使一些学生不接受, 以致产生抵触情绪甚至严重违纪行为。而教师的切身利益又使教师的心理压力较大, 在这种情况下很难有效调控自己的情绪。

冲突现象 篇4

关键词:高校,冲突,和谐

大学, 是人生最美好的阶段, 也是人生最重要的发展时期。高校和谐稳定是社会和谐的晴雨表, 是和谐社会的需要, 构建和谐校园, 和谐师生关系尤其重要。

2008年1月4日晚, 北京某著名高校的一间教室里, 一位著名的经济学教授正在上该学期最后一堂课, 他发现学生逃课现象严重, 便愤而锁门点名。接到点名消息赶来的二、三十名学生被锁在门外, 他们担心这次缺课会直接导致该科成绩不及格, 非常着急, 其中一名学生用脚踢门, 老师情绪更加激动, 开始骂人, 一位女生不满老师的做法, 拿起书旁若无人地向教室外走去, 老师试图阻拦, 双方发生肢体冲突。这一事件在校园中反响较大, 其负面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它已不单单是冲突双方孰是孰非的问题, 它涉及了教育“培养什么人, 怎样培养人”的根本大计, 涉及了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大事。其实, 这次师生冲突事件表现出来的高校师生关系问题已非偶然, 其不和谐因素的形成也非一朝一夕之事。

在和谐的校园生活中, 高校师生关系的主流是和谐的, 健康的。教师教书育人, 尽职尽责, 敬业奉献;学生学习知识, 尊重科学, 尊重老师。在教与学的互动中, 师生既有和谐、合作的一面, 又存在着差异、分歧的一面。师生关系是教育问题, 也是社会问题。我国已走向独生子女时代, 在目前高校中, “80后一代”已经占据主要成分。他们是处于社会变革和市场经济环境中出生、成长的新一代, 他们从出生那一刻起, 便全部接受的是与市场经济相关的知识、信息与教育, 因此自然形成了与上几代人明显不同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客观地说, 我们应当把这一代人放到历史与时代结合的坐标系上评判才是公允的。

2006年上海社科院对全国30所高校, 6000名在校大学生调查显示:72.9%的受访者对“共产党是当代中国不可替代的领导力量”表示赞同或基本赞同;近八成以上的大学生表示“当国家遇到危险或困难时, 只要国家需要, 可献出自己的一切或尽可能给予帮助”。事实证明, 在“5.12”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 当代大学生以赤诚的爱心和实际行动证明了这一点, 全国各地高校大学生踊跃捐款、捐物、义务鲜血、志愿服务, 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 “情系灾区, 大灾有大义”, 他们时刻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精神可圈可点, 感人至深。2008年北京奥运会, 数以万计的大学生志愿者以高度的责任心、热情友善的态度、过硬的素质和高水平的服务, 展示了新世纪中国青年的风采和素养, 受到不同国家、不同肤色、不同信仰的全世界兄弟姐妹的交口称赞, 他们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形象大使”。由此可见, 当代大学生是让人放心的一代, 是可以信赖的一代, 这是这个庞大社会群体的主流。我们在赞赏和肯定他们的同时, 也应该看到他们的欠缺和不足, 关注他们已经走过的社会脚步中, 影响他们身心健康成长和自身全面发展的不利因素。

1家庭教育误区的不良影响

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也就是独生子女面临的问题。当代教育应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结合”整体育人的系统工程。人的每一发展阶段都有其社会化的任务, 前一“任务”没实现好, 势必影响到下一阶段的社会化任务。“教育过度”的家庭和“竞争过分”的社会环境培养出来的青少年, 将来人格会有极大的缺陷, 如自私、冷漠、没有爱心、缺乏宽容、不知感恩、不善合作、不会分享等等, 众多的独生子女个体毛病的放大, 都会影响到未来社会的和谐发展。改革开放后出生、成长的大学生, 大部分是“4.2.1”倒金字塔式小家庭结构中的“宝贝疙瘩”, “小皇帝”, “小公主”。很多家庭都有“爸妈难当, 孩子难带”的苦衷,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 都存在溺爱多、包办多、引导少、启发少的问题。作为家庭教育的责任者, 很多父母缺乏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 只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 要什么给什么, 忽视了孩子丰富的情感世界, 忽视了“为国教子, 以德育人”的根本, 没有培养孩子独立自信的心理和自觉自律的良好行为习惯, 甚至以牺牲孩子的自由为代价, 以限制孩子的发展为成本, 一味地高标准, 严要求, 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 唯独忘记了“望子成人”的核心教育目标。家长对孩子过高的期望, 使孩子感到无望;过度的呵护, 造成孩子的无能;过度的干涉, 使孩子感到无奈;过度的指责, 使孩子感到无措;过度的关心, 反而造成孩子的无情。这样的家庭教育是畸形的, 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极为不利的!

2学校教育误区的不良影响

潘光旦先生指出:“学校教育的目的不在灌输知识, 而在培养一个囫囵的人。”当前的学校教育仍未彻底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 教育模式不能适应青少年身心成长规律。追求分数, 追求升学率和精英培养模式仍然没有彻底改变, 教育理念的错位和困惑, 使重点校、重点班培养出来的“高分低能, 高分少德”学生不在少数, 素质教育还没有彻底砸断“重身轻心, 重智轻德”的枷锁。大部分的老师和家长以分数, 以名次判定孩子的优劣, 有了高分, 就遮盖了学生的一切。这种教育偏离现象是青少年成长的潜在危机。切实贯彻、落实素质教育任重道远, 教育改革的任务仍很艰巨。

3社会教育的不良影响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倡导“社会即学校”。发展社会教育, 净化社会环境, 有利于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市场经济是“双刃剑”, 在带来效应的同时, 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负效应。文化商品化, 忽视了文明传承、价值观引导、精神塑造、情感培养、风俗养成等社会功能, 只片面强调了文化的娱乐、消遣和感观刺激功能。充斥文化市场的色情、暴力音像制品;黄色书籍、杂志;算命、看相等伪科学文化传播, 严重诱导与侵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西方文化的渗透, 传播, 使他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处世态度影响了一些青少年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形成, 动摇了主流意识, 甚至产生了怀疑心理、逆反心理, 造成他们精神空虚、情感淡漠、价值观缺失和行为失序。

家庭教育是基础, 学校教育是主导, 社会教育是支撑, 三者有机结合才能使育人的目标得以实现。家庭教育不良的孩子, 在学校教育中往往是老师感到“棘手”的学生, 不合群的学生;前两者教育都不良的青少年往往是社会教育的直接对象。他们不可避免地将自己的追求目标、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带入社会生活, 并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影响社会规范, 社会和谐。

当代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 是祖国的希望, 是民族的未来。改革开放的祖国日新月异, 充满朝气的当代大学生成长的脚步也不会停留。中国高等教育坚持“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的指导思想, 完成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光荣使命。每一个大学生都应勇于面对现实, 为祖国负责, 为人民负责, 为自己负责, 对自己作出全面的、客观的、恰如其分的评价, 这是实现个人发展的需要和前提。每一个大学生都应扬长而不避“短”, 充分认识自我, 教育自我, 发挥优势, 克服短处, 完善自我, 升华自我而自强不息。

参考文献

[1]邓伟志.和谐社会散议[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2]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法学部.科学发展, 社会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 10.

[3]万美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 10.

[4]桑志芹.大学生心理健康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5]高中建.当代青少年问题与对策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8, 4.

冲突现象 篇5

“政策”一词在中国被公开使用始于梁启超, 之后便在我国的政治生活中沿用至今。我国学者袁明旭把公共政策按照广义和狭义理解, 广义的理解是把执政党、国家公共权威机构、非政府组织等所制定的行为准则都称之为公共政策, 狭义的理解是只把行政机关 (狭义上的政府) 所制定的政策称之为公共政策, 政府是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本文从狭义上理解公共政策。

有的学者将政策冲突理解为政治冲突的一种形式 (钱再见, 2010) , 有的学者将政策冲突看成是在社会冲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吴光芸, 2014) , 而有的学者则认为在当今我国社会中, 政策冲突与政治冲突、阶级冲突没有必然的联系, 它和政策冲突存在明显的不同却又具有一定的联系 (袁明旭, 2008) 。本文认为, 从广义上来看, 政策冲突与政治冲突和社会冲突存在交集, 但是从狭义的角度看, 政策冲突既不同于政治冲突也不同于社会冲突, 它是在社会领域产生的局限于政府管辖范围内的冲突。我国学者胡象明针对我国现存的政策体系中政令相互矛盾的现象把公共政策冲突比喻为“文件打架”。袁明旭认为, 公共政策冲突是指在政策网络系统之中由各级官僚组织和官僚所制定的公共政策之间的相互矛盾、相互抵触、相互对立的一种表面化的态势和现象。由此可知, 公共政策冲突与政府主体、利益矛盾、体制等存在着必然联系。本文认为公共政策冲突是公共政策制定主体所制定的政策之间由于利益矛盾而产生的对立现象。

2 区域公共政策冲突的原因分析

2.1 区域公共政策冲突的主观原因

2.1.1 政策制定和执行人员的原因

一方面, 公共政策制定者政策制定者的冲突, 有垂直的上下级主体之间的冲突, 也有横向的职能部门之间的冲突。各级政府和行政部门由于利益不同、价值迥异、行政官员个人原因等, 制定出基于本位和彼此矛盾的政策, 违背社会发展规律。另一方面, 再完备的公共政策, 如果缺乏执行人员的合理意会和执行, 也会影响公共政策的效用发挥, 甚至取得反效果, 这不仅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 也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由于广西区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 教育水平相对东部发达地区落后, 对公务员的工作和再教育培训较少, 因此公务员的整体素质偏低, 也导致了政策执行人员对公共政策产生理解偏差, 最终引起公共政策冲突。

2.1.2 缺乏部门合作

我国已经发展起来的经济圈有京津冀一体化、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东北经济区等, 纵观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史可知, 单靠一己之力获得发展的城市和部门并不存在, 只有靠多个城市和部门的协作才能获得长足发展。但是, 如果上下级部门之间、职能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和衔接, 也必然会出现有利大家争, 有事相互推诿的局面。在我国, 各部门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 各部门的政策制定者人为地制造政策冲突的现象是极少见的。更多的政策冲突是因为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而引起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主体由四座城市组成, 政府部门间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2.1.3 政策主体的趋利性

公共政策冲突产生的本质是驱逐利益。根据理性经济人假设, 政策制定的主体都是充满理性的, 他所追求的目标就是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这里的政策主体不仅包括制定公共政策人员和政府部门, 也包括政策的对象, 即开发商和企业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在管理实践中, 责任、权力和利益构成三角定理。作为政策制定者, 广西区内地方政府和部门人员为了获得利益的最大化和权力的最大化, 制定不符合实际的地方政策目标, 导致政策在执行的过程中产生矛盾。政策制定者获得了短期收益而忽视了当地经济的长足发展。

2.2 区域公共政策冲突的现象和客观原因

2.2.1 政策和环境的影响

政策的制定需要根据区域间各个城市的特点拟定符合该城市发展又分工明确的细则, 这样既可以互通有无, 节约建设资本, 又能防止内部竞争, 让各城市和产业专注于提高自身的实力而不用分心应付不必要的竞争。现行公共政策制定和运行方式的弊端是公共政策冲突产生的制度根源。

从政策制定的环境来看, 公共政策从制定到实施的整个过程, 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 其中有地理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其中最根本的是经济环境的影响。制定的公共政策必须要考虑到当地的经济承受能力。若上级政府不顾经济能力的适用范围而制定公共政策, 下级政府会觉得力不从心, 从而变相执行公共政策, 如此一来必然会导致政策冲突。地理因素决定着生产发展的范围, 这个是不能改变的客观存在。但是, 如果利用好地理优势, 利用当地的气候发展特色农业和旅游业, 借助所处的周边环境发展工业, 也能取得借力发展的事半功倍之效。

2.2.2 信息的不足

一方面, 缺乏及时的信息沟通、反馈和修改。有时政策被错误地执行并不是因为所获得的信息量有限, 也不是因为执行者曲解了公共政策, 而是由于政策在制定和执行后并没有得到及时地反馈, 导致政策制定者并不能真正获得政策的评价而失去了改进政策的机会。一些部门在遇到不符合实际的政策命令后, 即使知道该政策的不足, 也不及时反馈, 反而仍然按照原政策执行, 导致公共政策的效力大减。而且在我国, 信息传递通常是由上而下的单向传递方式, 沟通机制还有待完善。另一方面, 电子政府、政府热线和媒体宣传的不足。广西区政府已经开设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专栏, 但是信息量不全且更新较慢, 特别是关于政府调整南北钦防的产业结构、对下一年度的生产规划、预期引进的外资项目和数额等等规划政策, 并没有具体的展示;广西区政府的官方网站上也没有明确给出负责具体政策和项目的热线。政策在制定后得不到有力地执行和评估, 因此也得不到及时地改进, 由此导致了政策冲突的无限循环。

3 解决区域公共政策冲突的对策

3.1 统一区域公共政策

目前我国完善区域公共政策制度基础的重点是要完善区域公共政策的市场制度供给, 这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同样适用。政府要打造一个有利于市场良性运转的体制与制度环境, 加速跨行政区的基础设施供给制度、资源管理制度建设, 推进区域制度创新, 为区域公共政策提供有力的制度保证。

“术业有专攻”, 这同样适用于发展城市和产业。根据北部湾经济区四座城市的特征, 制定特色鲜明、分工明确、互通有无的发展政策, 避免政策冲突。使外商能更清晰的进行投资, 以市场带动市场, 既要加强相近行业的合作, 做到大而精, 也要加强城市之间的协作, 在吸引外商的同时也能互相拉动内需, 形成经济的良性循环发展。

3.2 充分发挥北部湾经济区的地理和经济优势

虽然是借着国家发展中国—东盟的契机,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应与东盟十国互通互利, 但是由于在地理上紧邻广东省湛江市, 面向隔着琼州海峡的海南省, 也可以借助市场拉动市场, 人口拉动人口, 将北部湾的人气拉升, 吸引外商投资, 发展沿海工业, 也吸引游客的驻足, 推动当地的特色产业和经济。南北钦防作为一个区域, 具有鲜明的共性:沿海地区、亚热带、对外开放前沿, 四个城市需要共同致力于建设出港口和出海通道, 不断扩大通过和吞吐能力;发展海洋业和亚热带产业。

北部湾经济区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 除了发展沿海城市固有的港口、货运、物流和旅游等产业外, 最被广西人引以为豪的就是壮族这个少数民族特色。北部湾经济区可以参照云南、贵州、广西三江等少数民族地区的成功经验, 采用广告、成品加工、网络销售等方式, 努力打造本土品牌, 例如:钦州海鸭蛋、北海合浦黑珍珠、北海涠洲岛香蕉等等。

3.3 建立政策价值观

由于现阶段我国法制尚未健全, 人治色彩较为浓重, 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政策价值观势在必行。政策价值观不仅影响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 也影响政策主体所处的部门。责、权、利三者平衡才能使个人的仕途越走越顺。虽然“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的集体价值观在社会中被广为流传, 可是当遇到具体的政策冲突问题时, 在权衡自己所得的利益和所负的责任后, 一些政策主体往往会迷失方向。因此, 建立政策价值观能对政策主体起到一个善意的引导作用, 再辅以适度的法律保障作为监督和约束机制, 则会降低政策过程中发生政策冲突的几率。

3.4 加强组织合作

政府部门之间的合作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心针。为了促成良好的合作效果, 需要有一个能代表各方利益的组织进行协调, 广西区政府自然是上佳的选择, 但是区政府事务繁多, 而且作为四市的上级政府, 其制定的政策也许本身就与下级政府的执行力产生冲突。可以参照珠江三角洲的联席会议制度, 成立一个适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合作协调组织。实践中, 为整合南北钦防四座城市的资源, 推动南北钦防合理有序的按照政策指引的方向科学发展, 专门成立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除此之外, 南北钦防四市不仅要顾及彼此的利益格局, 还要注意分工, 用以协调四市之间以及四市与区内外其他城市之间的竞争。

除了要加强南北钦防四市之间的合作协调外, 还要结合广西其他经济圈的优势, 互通有无。广西西江经济带包括南宁、柳州、崇左、贵港、梧州、来宾、百色等7个沿江市, 西江黄金水道由链接这7座城市的1480公里内河水运主通道组成。西江经济带背靠大西南, 面向广东, 黄金水道直通粤港澳, 珠江三角洲经济圈正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 可谓发展潜力巨大。近几年来, 西江修建的水电站改善了广西用电紧张的局面, 还将电力卖到珠三角经济圈, 既解决了广西供电问题, 又获得了财政收益。要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能与西江经济带并驾齐驱, “两条腿跑步”, 必将获得长足的发展。

3.5 建立信息交流平台

3.5.1 做好信息反馈和改进工作

政策执行者应对政策执行过程中的不足进行记录并及时向政策制定部门反馈, 政策制定部门收到反馈信息后, 也应积极地与执行者沟通商讨, 以便对公共政策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 避免类似的公共政策冲突再次发生。

优化信息传递机制, 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和行政问责制度。改变政府传递信息的金字塔结构, 拓宽信息传递渠道和减少信息传递层次和传递距离, 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信息传递的失真性。引导地方政府在制度范围内用一种积极而健康的方式理性地表达各种诉求和意愿。确保以充分的真实信息和双向沟通方式来传达政策, 使区域内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反馈和修改更及时, 以减少公共政策冲突发生的几率。

3.5.2 积极推广政府电子政务、开通政府热线和加强媒体宣传力度

政府网站设立的北部湾经济区的专栏, 应发布涵盖此专题的信息并及时更新;为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市场信息, 减少企业的盲目投资;区域政府间应建立合作协调机制, 实现信息共享, 为避免政策冲突而造成资源浪费作出努力。开通四座城市的政府热线, 使企业获得有针对性的建议。加强新闻媒体、期刊等的宣传力度, 不仅要宣传北部湾经济区的实时动态, 也要宣传政策的优惠和扶持项目, 并开通市民交流的平台, 使受众对政策的优劣给出切实的评价和建议, 促进公共政策的推广, 避免消耗有限资源的政策冲突。

4 总结

公共政策冲突是公共政策制定主体所制定的政策之间由于利益矛盾而产生的对立现象。政策冲突产生的原因既有主观原因, 即政策实施主体的因素, 也有客观原因, 即国家体制和政策环境的因素。需要客观地看待政策冲突, 即知道这是政府治理的矛盾所在, 在任何时期这种矛盾都有可能存在, 也需要主动地发现和解决公共政策冲突。本文借助公共政策冲突产的原因来分析北部湾经济区公共政策冲突产生的原因:公共政策主体的因素、体制的因素和信息的因素等。并试着找到解决冲突产生原因的办法, 以期望北部湾经济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建设顺利推进, 使区域公共政策能够实现当地的整体利益和获得长远发展, 避免政策冲突带来的负面影响, 使北部湾经济区健康、协作和稳定发展。

摘要:虽然区域公共政策冲突难以避免, 但是它给地方政府治理带来的消极影响却不容小觑。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例, 根据区域公共政策冲突产生的原因, 即公共政策主体因素、体制、环境的影响、利益的驱使和信息量的不足等来找到解决这些现象的路径, 包括统一区域公共政策、充分发挥北部湾经济区的地理优势、加强组织合作、建立政策价值观和信息交流平台, 以期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能健康、平稳的顺利发展。

关键词:公共政策,公共政策冲突,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治理

参考文献

[1]刘慧华.中国转型期公共政策冲突问题探析[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 2012:6.

[2]袁明旭.官僚制视野下当代中国公共政策冲突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 2008:56.

[3]邹仰松.论公共政策冲突与化解[J].岭南学刊, 2008, (5) :84-85.

[4]胡象明.“文件打架”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行政管理, 1995, (09) :18.

[5]王仰文.公共政策冲突产生的原因分析[J].公共行政管理, 2011, (04) :95.

[6]叶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实施区域公共管理的障碍及对策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 2010, (5) :29.

上一篇:美术馆中的故事下一篇:感受生活感悟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