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角色冲突

2024-07-03

教师角色冲突(共11篇)

教师角色冲突 篇1

由于后现代社会中知识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主客体之间的需求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矛盾顿时层层皆生,各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性以及对于当代文化的反思性都为后现代主义课程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依据。

一、后现代主义课程内涵

后现代主义课程具有丰富性和复杂性,鉴于学者间不同的文化背景、哲学基础、生活阅历,不同学者对后现代主义课程的理解有差异。美国学者多尔作为后现代主义课程领域的领军人物,在结合杜威、皮亚杰、布鲁纳等人教育思想的基础上认为现代课程具有封闭性、累积性、简单化三大缺陷,提出了四条后现代主义课程标准:丰富性、循环性、关联性、严密性。斯拉特瑞作为研究学校情境教学中课程设置的专业学者,在其著作《后现代时期课程的编制》中对现代课程理论进行了批判,认为现行的以泰勒行为目标为主的课程设置已无法适应后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斯拉特瑞对后现代主义课程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进行了探究,在理论方面提出了否定元叙事、否定人为的分歧与二元论、个人经验的相互联系、混沌和不确定性以及与之相应的必需的揭示人类经验的“意义分层”、学校团体采纳各种学说等,在实践中提出了“合作性、整体性、跨学科性”的特征。后现代主义课程观作为一种移植性课程理念,我国学者在结合我国课程发展实际与借鉴国外优秀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我国的课程发展进行了反思与实践完善。靳玉乐教授和于泽元博士将后现代主义课程的特征概括为:“开放性、多元性、创造性和内在性。”[1]汪霞将后现代主义课程研究划分为几个方面: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课程、后结构主义课程、后现代女性主义课程、生态后现代主义课程,这些同属于后现代主义课程的阵营。这些课程观体现了一些基本的特征,如寻求课程的理解、反对课程领域中的技术理性、关注自我意识以及弘扬整体观和联系观,等等。[2]课程设置的变化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而教师教学方法转变的主要制约因素是教师角色意识的转变,将教师由传统知识传递者向后现代主义课程实施所需要的角色转化是促进教育适应社会需求的重要助推器。我国目前正处于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三种社会形态交错的转型期,教师作为实施教育的关键因素,面临着教育外部环境和内部发展的深刻变换,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对自我角色适时地进行转化。在后现代主义教育观视域下,反思当前课程实施中教师的角色转化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将后现代主义课程理念尽快地融入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加快教师角色转化是一个值得思考的命题。

后现代主义课程对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中关于教师角色定位以及教师在课堂中的师生观提出了新的挑战。后现代主义课程观认为必须消解现代社会中教师的绝对权威和学生中心主义,因为为了儿童去牺牲成人或为了成人去牺牲儿童,其错误是相同的,倡导以注重相互依存和维持生态为主题的课程观,以平等、民主等思想为主题的课程观以及提问式的教育观。因此,在后现代主义课程观下教师角色应该定位于课程网络的开放者、教学过程的反思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以及社区活动的协调者。

二、教师角色冲突的形成与表现

现代主义社会学理论认为:“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3]角色形成的主要因素包括社会的客观期望和个体的主观期望。角色冲突是社会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由于社会职业的复杂性,角色冲突是个体在扮演某种角色时难以实现社会客观期望和个体主观期望间的一种平衡而呈现出的冲突现象。

教师角色冲突包括角色内冲突和角色间冲突,一般以角色间冲突为主,它是个体在承担教师角色时,因教师角色自身各种规范相互矛盾,使教师在行动时左右为难,或是由于教师在角色领悟与角色行为之间存在差距而引起的冲突。后现代主义教育观视域下社会和学生对教师的期望值出现了新的变化,教师实际角色与社会期望角色又出现了新的差距,并且教师的理念、教学行为、教学方式都出现了新的变化。随着当代教育研究领域对课程分化的日益精细,学科知识进一步趋向纵深方向发展,学科专业化研究也加快了速度,知识的分类也呈现出更细更精的趋势,这一切都从不同的侧面加深了教师教学中的角色冲突。以反思性和实践性的角度审视当前教师在教学实施中的问题,不难发现,由于学科分类的进一步细化,常常由于对待所教学科态度的不同导致教师学科间角色冲突长期存在于教学之中。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对现代主义课程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后现代主义课程吸收了自然科学中不确定性、非线性等观点,认为课程是教学双方参与主体以两者间的行为和交互作用为依托而形成的,而不是预先设定的。这就使得传统的教师角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为无论是传统的“教师中心说”还是杜威的“学生中心说”均强调教学过程中单一主体的控制性,面对后现代主义社会的发展需求和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对课程设计研发的“开放性、多元性、创造性和内在性”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对自我主体角色转化的不适应性进一步加剧了教师角色冲突。以后现代主义课程观检视当前教育教学中教师角色冲突形成的原因的表现形式,不同的学者作出了不同的结论,盛宾副教授从角色间冲突和角色内冲突对教师角色冲突进行了分析,认为角色间的冲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管理者与朋友角色的冲突、教员与父母角色的冲突、领导者与顺应者角色的冲突”;角色内的冲突主要由以下六个方面促成,即“来自校外的不同角色期望引起的角色冲突、来自校内各方面的不同角色期望引起的角色冲突、来自社会角色定势和自身个体表现的角色冲突、教师主体对其扮演的角色行为落差和必须履行角色义务引起的角色冲突、教师自身的价值观念与角色职责要求不符引起的冲突、表现为教师个人的能力与角色需求不符而引起的冲突”。[4]黄妍、钟佑洁认为教师角色冲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即“不同角色期待引发的角色冲突、‘完人’与‘自然人’的角色冲突、角色转变引发的角色冲突、高的职业评价与低的社会地位引发的角色冲突、角色职责要求与个人事业成就引发的角色冲突”。[5]董泽芳对教师角色冲突的表现进行了分类,从教师角色追求目标可分为表现型角色与功利型角色的冲突;从教师角色规范度可分为规定型角色与开放型角色的冲突;从角色行为方面可分为执着型角色与自由型角色的冲突;从教师角色主体性角度可分为社会中心型角色与学生中心型角色的冲突;从教师角色功能形态可分为专一型角色与复合型角色的冲突;从教师角色情感上可分为自尊型角色与自卑型角色的冲突。[6]角色冲突给教师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教学力不从心,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导致教学效率低下。综上结合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要求,通过观察、访谈研究,笔者认为,教师角色冲突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理性人”与“生活人”的角色冲突、低收入与高期望的角色冲突、权威者与朋友的角色冲突、单一型与综合型的角色冲突。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使得教师在后现代主义社会成了更多角色的扮演者,从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看待教师角色的生成与自我主体生存需求,教师不仅承担着教育教学系统内班主任老师、科任老师以及辅导员等多种角色,还需扮演父母、子女、兄妹等多种社会成员的角色,更重要的是加强教师角色间的相互转化,避免角色冲突。并且,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边缘性、示范性、献身性、交往对象的单纯性方面讲,需要教师更多地扮演好学校里的职业角色,这样势必影响他所担当的其他社会角色的活动,进而促发了角色冲突。教师这种角色内的冲突不仅影响着教师自身的身心健康与专业化成长发展,也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了突破教师角色冲突的困境,促进教师更好地发展自我,达到教学中的自我实现,并将教师个体的自我实现与学生的适宜发展相结合,应当引导教师积极有效地进行角色间和角色内的角色转化。

后现代并非是一种时态,而是一种思想态度和意识。根据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基本精神,以及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家庭、个体对教师角色扮演的需求,在后现代课程观中,开放的、互动的、共同的对话是建构后现代课程的关键,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应从外在于情境转化为与情境共存。转化是个体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对自身原有形态以及行为方式做出的适宜性改变,以实现个体自我更好地生存与发展。教师角色转化是教师基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和教学系统的内部变革,为了更好地适应教学的顺利开展以及自我专业化健康成长而改变原有角色扮演以及角色间行为的整合方式与过程。这是一个复杂渐进的过程,是教师角色内与角色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教师应当不断深入学习新角色的内涵,对自身的教学实践活动进行不断的反省、感悟、体验,同时也要借鉴学习其他优秀教师的经验。

在后现代课程观视域下,教师在课堂中是怎样的角色、怎样传授知识、传授怎样的知识,是否只是一味地为了知识的传递而教学,是否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只为了加强交流而追求朋友的角色,是否应当让多元化占据课堂的主导地位等基本问题已经引起教育研究领域的思考与探究,对于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有助于促进教师角色有机转化。

三、教师角色冲突的化解方式

通过访谈与归纳分析,笔者认为应从如下几方面对教师角色冲突的困境进行突破。

第一,由单一学科教师向跨学科教师转化。

以后现代主义思想为依托的课程是丰富的,多元化的,课程也不再是一本具体编制的教材。为了适应后现代主义课程的需求,课程的广度逐渐拓宽,交叉学科逐渐增多,知识的涉及面进一步扩大,教师的教学角色需要转化,教师不能再是一门单一学科的知识传授者,而应该成为知识的开拓者,要将知识的传递变为知识的生成,教师要懂得如何利用课程资源生成知识,克服现代课程领域内由于课程分化过细造成的知识狭窄化。让教师从单一的学科知识讲授中走出来,以一种更加开放和综合的眼光来对待知识发现、增长和应用问题,并具备与之相关的能力,让教师从传统的专一学科教师角色转化为后现代教育视域下的横向与纵向相结合的泛学科型教师角色。但是,教师在由单一学科教师向泛学科教师角色转化的同时,不能丢失自我专业化发展的主要方向,要将自我专业化成长的主干学科与支撑学科相结合。

第二,由课堂的权威者向知识的生成者转化。

教师权威,是教育权威的集中体现,是指在教育领域里,教师依据该领域所确立的目标与规范对学生的控制与管理,学生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与观点中服从并依赖于教师。[7]教师在传统的角色中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教师占据着知识资源,成为了课堂教学中的“智库”,拥有着知识的传递与占有权,教师常会以知识权威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形成了教学情境中教师话语霸权与学生失语现象。但是,在后现代主义社会,知识的更新速度日新月异,知识的生成、记录、传承等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习者可以通过互联网、教学平台多种方式和手段获取最新的知识。因此,在后现代主义课程观下,教师不应该继续担当知识容器的守护者,而应该将自我由课堂中知识权威者向知识生成者转化,要更多地重视“解惑”角色的担当,要利用优质的课程资源向学生展示如何去探索知识,如何去自我构建知识,如何去利用自身有利的条件去开发知识资源,如何去生成适合个体自我发展的特有知识,促进学生自主地实现自我知识的完善。

第三,由课堂的文化者向社会的文化者转化。

后现代知识观强调知识的多元化、非整体性和不可通约性。利奥塔尔认为,“知识并不限于科学,甚至不限于认识,知识根本不是仅指全部指示性陈述,这个词中还掺杂着做事能力、处世能力、倾听能力等意义。知识与各种能力扩展而成的建构相吻合,它是在一个由各种能力构成的主体中体现的唯一的形式”。[8]然而,当前大部分教师仍扮演着传统“课堂文化者”的角色,即以传授主流文化知识,提升学生智力为主要目标。后现代主义课程视域下,教师应当扮演“社会文化者”的角色,即在教学中要以引导学生和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自己的目标,促进学生个体了解世界,让学生真正获取“社会即学校”的经验。教师不仅是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主要任务,更应是帮助学习者不断适应社会,为学习者实现个体社会化的推动者。在后现代主义课程观视域下,课程不应该是“象牙塔”中以研究学问和探索自然为主的纯科学性知识,而应该是教育者、学习者、课程设计开发者、监护人、学习外在环境等与教学及学生成长和教师成长息息相关的开放型自我调节系统。教师的教学角色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中的三尺讲台,教师要用自然人与社会人所拥有的理性与非理性的思维来扮演文明传承者与生活者的角色。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的桎梏,向学生传授如何生存的知识,让学生看到真实的生活,将社会文化、自然文化、课堂文化统一起来。在教学中走出传统教师角色意识的困扰,与学生共同交流课堂文化与社会文化,打破传统教师角色文化中“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思维模式。

角色冲突的化解是个体适应不同社会需求的必备能力,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和后现代主义课程发展的需求都需要教师及时转化自我角色扮演方式及能力。教师应针对不同学科、不同学生、不同环境做到适时、适宜的角色转化,在吸收他人经验和总结自我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自我,更好地适应社会、家长、学生以及自我的价值期望。

参考文献

[1]靳玉乐,于泽元.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汪霞.课程研究:从现代到后现代[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2.

[3]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盛宾.教师角色冲突的成因及其应对措施[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5]黄妍,钟佑洁.基础教育改革时期的教师角色冲突[J].教学研究,2004(5).

[6]董泽芳.社会转型期的教师角色冲突[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6).

[7]胡朝兵,张大均.论教师的权威、威信与教育影响力[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4).

[8][法]利奥塔尔.后现代状态[M].车槿山,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教师角色冲突 篇2

111002127于磊

1、角色冲突的概述:角色间冲突是指一个人所担任的不同角色之间发生的冲突。主要表现为两个情形:一是空间时间上的冲突。一个学生,他肩负着学习的任务;作为父母的儿子,他承担着孝敬长辈的义务;作为哥哥,他承担着爱护妹妹或弟弟的任务。这样不可避免的就在时间和空间上产生了矛盾。二是行为模式内容上的冲突。比如,一个人改变了旧角色,担任了新角色,并且,新的角色与旧角色有性质区别时,也会产生新旧角色的冲突。例如,一些新生对于升入高一级学府,面对新生活的不适应就是一个例证。

角色内冲突,是指同一个角色,由于社会上人们对于他的期望与要求的不一致,或者角色承担者对这个角色的理解的不一致,而在角色承担者内心产生的一种矛盾与冲突。角色内冲突往往是由角色自身所包含的矛盾造成的。它的突出表现是,当一个人处在犯罪的边缘,思想上的激烈斗争,这时,两种对立性质的规范、要求要通过行为者内心的冲突较量,作出从哪一种行为模式,扮演哪一种角色来决定。此外,角色间冲突也往往转化为角色内冲突,通过内冲突的形式表现和完成。

2、角色冲突的例子:

① 季建业,男,汉族,1957年1月生,江苏张家港人,1974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5年3月参加工作,苏州大学法学院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法学博士。

历任苏州日报社副总编,吴县县委副书记,吴县县(市)委副书记兼苏州太湖度假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昆山市委书记,扬州市长、市委书记兼市人大常委会主任。2010年1月21日任中共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

2013年10月17日早晨,中央纪委监察部官方网站发布消息,证实江苏省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季建业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② 申维辰,男,汉族,1956年5月生,山西潞城人,1969年8月参加工作,197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职研究生学历,经济学硕士,曾任中宣部副部长、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2014年4月12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消息申维辰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组织调查。2014年4月17日,中央已决定免去其领导职务,现正在按程序办理。

③ 李春城,辽宁海城人,197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年4月参加工作,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系微特电机及控制电器专业毕业,硕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员。原四川省委副书记,2012年12月初,李春城涉嫌严重违纪,中央已经决定免去其领导职务。

3、自我分析

教师角色冲突 篇3

育、教师、学生五个方面阐述缓解教师课堂教学角色冲突的方法。

【关键词】课堂教学;角色冲突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课堂上,不同的教师角色会对教师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扮演多种角色,这就导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产生角色冲突。正确对待教师的角色冲突,并对角色冲突进行反思,有助于教师的职业发展。但长期的角色冲突会增加教师心理负担,让教师产生职业倦怠情绪。针对这些原因,为了缓解教师角色冲突,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社会方面

为达到社会对自己的期望,教师很难在各种角色之间自由转换,常常还是按照老办法,为了考试成绩而教学。社会应该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打破以升学率为评论学校办学质量的传统做法,这样教师的生存压力也会相应减轻,让教师教学更加得心应手。通过多种办法引导教师,让教师正确认识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变化,缓解教师压力,帮助教师减轻角色发生转变时的困惑。

建立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体制,不能把所有优秀的教育资源分配给一所或几所学校去。该学校是新建学校,社会和政府以及教育部门的关注度都很高,投入的教学经费很大。政府给该学校每个教室都配置了现代化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给学校建设了各种功能室,比如:舞蹈室、合唱室、电子琴室、画室、跆拳道室、心理咨询室、阅览室等,还开设了乒乓球、篮球、武术、书法等兴趣小组。而这些对于农村学校,尤其是偏远的农村学校,是不可能实现的。我们应该通过合理资源分配,让更多的学校和学生享受到优秀的教育资源。

二、学校方面

教师工作在学校,生活在学校,学校环境直接影响着教师各个方面。学校应该为教师创造舒适的、健康的工作环境,努力形成学生良好的学习氛围。学校应完善教学考核评价制度,不要用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等方面给教师进行排名,不要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让教师排号站队,更不要给教师贴标签。这些不合理的考核、评价的方法,只会增加教师的心理负担,影响正常教学。学校应强化激励机制,对教师适当进行物质奖励,对教育教学过程中工作量大,任劳任怨且教学效果好,能被学生认可的进行奖励,鼓励教师积极投身于教育实践中去。不仅在物质上肯定了教师,更能减缓教师的心理压力。同时,学校应积极开展教师专题学习,组建教师交流平台,增加教师趣味活动,多开展心理辅导。通过开展这些集体活动,帮助教师减轻工作压力,释放心理负担,帮助教师增强面对负面情绪的心理适应能力。

三、教师教育方面

在减轻教师压力方面,教师培训也是有效方式之一。按照目前培训的效果来看,这需要建立形成完善的教师培训机制,能让教师经常参加培训,并能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必须加大对教师培训的经费投入,让教师培训没有后顾之忧。在培训中不要一味的培训国家政策和知识技能,还要帮助教师学会调整心态的办法,减轻教师的压力感。教师培训不仅要培训先进的教学理念,更应关注教师的角色扮演意识,扮演方法,从而减缓教师的角色扮演压力。

增强教师培训激励体制,引起教师重视,让教师积极投入到培训中去。教师职称竞聘与培训相结合,职称竞聘时优先考虑参加过培训,并通过自身努力,达到培训效果,取得培训机构认可,颁发了培训合格证的教师。

定期举行教师教育教学研讨会,相关部门形成监督机制,教师认真对待,使研讨结果真正帮助教师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联片教研活动中,教师应抛开个人情愫,积极参与,及时汇总教师之间听评课的意见,并能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

四、教师自身

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角色有个重新认识,并能尽快想办法把这些角色扮演得更好。教师要通过自我调节和交流,增强自身的心理调适能力,减轻自身压力,学会积极协调和正确处理各种角色之间的关系,以缓解课堂教学中的角色扮演困难。

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老带新的模式,让老教师指导年轻教师,传授自己处理教育教学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并监督青年教师在自己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效果。年轻教师也能帮助老教师熟悉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帮助老教师更好的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教师还要学会自己调节,与同事、家人、亲朋多交流,交流教育心得体会和情感体验,释放自身压力。要提高自身承受能力,将工作变成生活乐趣。

五、学生方面

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家庭要求品学兼优,学校要求全面发展,学生的压力其实也很大。家长的希望,学校的期望,时常让学生力不从心。而学生的压力其实就是教师的压力。学生也应该多了解教师,不仅仅是学习方面的了解,更要了解教师的心理,改变教师对学生的不好的态度。教师是成年人,成熟的心智和教学经验都应该能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学生在与教师的交往中,要让教师感受到自己优秀的一面,让教师改变对待所有的学生一成不变的做法。

教师要帮助学生改变对待学习态度,就要做大量的学生思想工作,只有学生自己重视了,他才愿意花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去做好这件事情。影响学生学习效果最主要的是学生的态度,但这种态度也会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育教学过程,而且这种影响是相互的,很难有明确的界限。

教师角色冲突 篇4

新教师特别是高职中职的专业课教师大都学的不是教师专业, 而是医师或护师, 教师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角色。因此, 新教师不同职业角色扮演之间必然发生角色冲突, 产生一些负面情绪, 例如焦虑、紧张、易怒等, 甚至产生角色行为缺如。再者新教师面临的第二个角色冲突是做一个好教师还做一个坏教师的冲突。有人说, 做一个好教师会被学生爱死, 是常理常识, 做一个好教师会被学生恨死, 是现实的逻辑;做一个坏教师会被学生骂死, 是常理, 做一个坏教师会被学生爱死, 是现实的逻辑。所以说做一个好教师对新教师来说确实不易。

2 课堂教学组织者与课堂教学管理者之间的冲突

教师是教室的责任人, 在课堂上教师不仅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 而且是课堂纪律的管理者, 两种角色不可避免地发生冲突。作为管理者要能够维持基本的课堂秩序, 作为教学的组织者要能够基本完成教学任务, 两者此强彼弱、此弱彼强, 不能兼顾。有的教师过于重视教学, 课堂管理不足, 结果课堂纪律混乱, 从而削弱了课堂教学组织者的角色功能, 反之亦然。这样, 教师逐渐对这些角色表现出疏离、冷淡甚至厌倦的态度, 在课堂教学中, 这些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智慧已大不如前, 学生的学习兴趣缺乏, 继而出现种种问题行为。

3 教师角色扮演与研究者的冲突

随着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 教学改革和课程开发也是教师面临的现实问题。教师不但是知识的传授者, 而且还扮演着课程开发的承担者、教学改革的研究者等多重角色。调查结果显示, 教师经历了几乎相当于其他职业两倍的压力水平, 甚至有些地区10%~20%的教师达到了倦怠水平。我国的情况更是不容乐观, 笔者调查发现, 90%以上的教师存在着职业压力, 并且“厌教”情况相当严重[1], 久而久之导致教师角色失调, 角色消退甚至角色行为缺如。

4 知识的传授者与知识的学习者的冲突

教师的职业压力是教师角色所赋予的要求、期望和职责所造成的, 也是多维的。教师角色期待要求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因此, 教师除了担任繁重的教学任务外, 平时还要不断学习更新本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理论。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 而且也是知识的学习者, 两者不可避免地发生冲突。

总之, 在职业学校快速发展、生源质量日趋下降的转型期, 职业学校教师扮演的角色是多重、多层次的, 其角色冲突也是多重、多层次的。长此以往, 必然会对教师的职业期待和职业心理产生不良影响, 甚至产生职业倦怠和心理枯竭[2]。

参考文献

[1]赵昌木.教师成长:角色扮演与社会化[J].课程.教材.教法, 2004 (4) :20-23.

教师角色冲突 篇5

角色  角色冲突  缓解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思想政治课教师担负着重要的职责,他们面对复杂的环境与不同的要求,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必须协调好自身所扮演的角色,只有扮演好不同的角色才能解决好各方面的矛盾和冲突,把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思想政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包括知识的讲授者、课堂管理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学习的开展者、道德的践行者、学生心理的辅导者等等。本文结合结构角色理论与过程角色理论,分析了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角色冲突的表现形式,并提出了缓解教师角色冲突的一些措施,希望能给思想政治教师提供一些帮助。

一、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冲突的表现形式

1.情感角色与工具角色的冲突

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情感角色要求教师关心学生的身心成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以规章纪律来制约学生,不以学习成绩来评断学生,而是以平等的身份和学生进行交流,以朋友或者长辈的身份来指导学生学习,这样的环境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非常有益;而在工具角色的影响下教师在思想政治课堂上经常扮演教条、死板的角色,为了既定目标来完成教学,把教学任务和教学计划放在了首位,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较少关注,和学生的交流非常不足。

2.魅力角色与权威角色的冲突

教师的个人魅力会使教师扮演魅力角色,这种角色的扮演需要教师利用自身的气质、人格、能力、处事等多方面的特质来进行驾驭。具体表现在课堂上就是教师利用这些特质来感染学生,使学生能够被教师的这些特质所征服,从而自发地产生尊敬和爱戴之情。教师被赋予了一定的权力,在对学生进行管理的时候,这些权力就会演变成为权威,形成对学生的约束和压制,在这种环境下,教师主要是靠权力来管理课堂,缺乏对学生的感召力,如果教师过分依赖权威进行管理的话,会使学生感到厌烦,也很难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这两种角色冲突可以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冲突,另一个方面是教师自身的内心冲突。在现实的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希望能够和学生拉近距离,但是在教学管理的目标下,教师又不得不进行权威管理。

3.本色角色与表演角色的冲突

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总会有自己的特色,按照其自身的性格、气质、习惯来组织授课,这就是本色角色的扮演,这种教学方式没有刻意的修饰,完全和教师的风格一致,教师对学生表现出的都是自己的真实想法。在对自己的职责、任务、特色、实现方式等方面都进行确认之后,教师就应该按照一定的标准来进行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扮演的是一个演员的角色,只有表演得到位,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师的教学任务。这两个角色具有不同的标准,一名好的教师如果不善于运用自身的情感的话,就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为此,在教师扮演这两个角色的时候,应该考虑到教师这个角色的深度发展,既要对自身加以约束,防止信马由缰,也要改善模式化的教师角色模式,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角色冲突问题。

4.完美角色与缺陷角色的冲突

教师都对自身有着一定的要求,都想扮演一个完美角色,成为一名好教师,其认为自己能够在角色的扮演中身心统一,在教学中成为师德和能力俱佳的教师。然而教师还扮演着缺陷角色,缺陷角色指的是教师把职业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教师的职业并不能使其认识到自己的价值,这样自然不会有归属感,难以调动自己的工作热情。实际上,这一角色冲突体现出了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冲突。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形象是神圣的,外界对教师的要求十分之严格,都认为教师应该奉献,应该是一个完美的形象。但是在现实中,完美是很难达到的,因此教师只需要趋向完美就可以了,这样才能够使其自身有幸福感。

二、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冲突的缓解措施

1.改变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使教师角色回归本真

第一,增强评价的开放性,强化思想情感的评价。在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具体感情,坚持评价的开放性,调动更多的教师和学生参与到教学评价中来,这样才能营造一个民主公开的氛围,增强教师和学生的自由度,真正发挥评价的效力。

第二,注重发展性评价,增强评价的过程性。对于学生的评价,应该注重发展性,建立学生成长档案,按照一定的规律来记录档案,使其能够鲜明地表现出学生发展的轨迹。此外,还需要对教学过程进行录像,使其成为第一手的研究资料,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以后的评价打好基础,才能更好地记录学生的点点滴滴。

第三,重视个案的研究评价,增强评价的灵活性。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其特殊性,在评价的时候,不应拘泥于固有的评价方法,应该加强对个案的了解,坚持以人为本的评价理念,在评价的时候要灵活,给予学生适时指导,把握其成长目标。

2.营造良好轻松的教学环境,消除教师角色发挥的障碍

第一,课堂教学物理环境的营造。教师进行教学时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和条件,这些条件不但包括那些有形的,还包括那些无形的,其中教室的环境、设备的状态、时空因素等,这些都是影响课堂教学的物理环境。只有保证这些环境的质量才能够更好地建立师生关系,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对教师的角色冲突也有着很大的调节作用。

第二,课堂教学心理环境的营造。在课堂的教学中心理环境也是必不可少的,而课堂心理环境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方面是学生的心理特质,另一个方面是教师的情绪状态。学生的心理特质主要包括学生的情感状态、与教师的亲近感、在课堂上的安全感、学习情绪等方面,而教师的情绪状态,则表现为教师对于教学活动的控制程度,教师对学生的情感状态等。这些心理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互动的开展情况,只有建立良好的心理环境,才能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反馈,促进其关系的和谐。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教师能够消除或减少角色差异带来的冲突。endprint

3.注重对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素质的培训,提高其角色扮演能力

对于思想政治课教学来说,情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能用情感来教育学生的话,那么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教学情感的培养对于思想政治课教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缺乏情感,那么整个教学就会显得很干瘪,难以形成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如果教师在传授知识的时候缺乏情感,知识就变成了理论的灌输,学生不会有深层次的理解,也就难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为此,对教师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培训,以激发潜能,尽量使学生多参加一些教学实践,增加自身的心理体验,以期能够产生情感共鸣,调动起学生对于教学的情感。

4.注意课堂教学艺术,提高消除角色冲突的能力

第一,提问的艺术。提问是一种重要的课堂教学方法,其不但能够检验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能引导和启发学生,对于学生的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课堂提问是有所不同的,有复习提问,也有新课导入提问,有直接提问,也有间接提问,有针对性提问,也有开放性提问,其中复习提问主要是为了检查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考察其是否对知识有足够的掌握,是否把握住了课堂教学的重点,一般来说,复习提问的问题都很明确,一般都具有比较强的针对性,要求学生输出必要的知识,来完成提问过程。而新课导入则不是为了检验知识,而是为了学习新知识,其主要作用就是铺垫、引出,所以一般不会用直接提问的方法,而是用间接的提问,这样能够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新知识的学习,从而够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在进行课堂提问的时候,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提问不是为了让学生复述相关的知识,而是为了让学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因为在提问的方式上要有一定的层次,要做好铺垫和引导,否则对于学生缺乏“营养”,也不能锻炼其能力;学生的思维、思考、学习都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提问是为了引导、检查,要使其发挥作用就必须要尊重这些规律,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效果;提问就涉及到评价的问题,一般来说不应直接给出对错,而要考虑学生的感受,不能打击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二,组织的艺术。为了把握教学的节奏、学生的学习情况、意外状况的应对等,需要教师加强课堂的组织,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组织,思想政治教学内容的设置等,这些方面都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质量,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很强的作用。在思想政治课堂上,只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热情和潜力,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而这就需要教师掌握课堂组织的艺术,只有遵循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加强对课堂教学的钻研,精心备课,才能取得这样的效果。为此,需要考虑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增强学生的参与度,二是要加强教学内容的时效性,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第三,激励的艺术。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而学生的兴趣很大程度上和教师的激励联系在一起,如果教师能够对学生进行表扬、奖励的话,将会激发其学习兴趣。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比较刻板的话,则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十分不利。其实对学生进行激励的手段有很多,不但包括口头的表扬,还可以颁发奖状、奖学金、纪念品等,这些都能取得很好地激励效果。

5.进行课后反思,升华角色内涵

第一,课后小结与札记。完成课堂教学并不是教学过程的终结,而是一个新的开始,教师应该对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一定的回顾和总结,这样才能找出课堂教学的亮点以及存在的不足,充分分析教学中学生的反馈、专家的意见、同行的建议、自己的心得等方面的内容,这样才能使以往的经验成为自身教学能力的一部分,为以后的教学添砖加瓦。为此,教师需要进行课后小结与札记,这样才能更好地审视课堂教学的概况,从而更好地进行调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能够获得全新的教学体验,在自我升华中就能很好地消除或减少角色转换带来的紧张和冲突,从而使教师能够更好地在教学之中获得乐趣。

第二,以“日志”的形式反馈学生的学习。“日志”的形式不但可以解决一定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可以加强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反馈工作,通过日志来了解学生内心的变化与需求,从而为其提供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这个过程由学生自发完成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的引导对于这种学习形式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可以针对自己想了解的话题,让学生们写下自己的看法,然后教师对这些看法进行总结,并及时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这种课后反思不但能够加强学生对一些知识的回顾,还能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对于和谐课堂氛围的营造有很大的帮助,这就为教师消除角色冲突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第三,专业生活史研究。相较于其他两种方式而言,这种方式有着明显的专业性,其主要是通过教师对自身从教经历的回顾来发现一些影响教学的因素,从而改善现在的教学状况。一般来说,影响教学的因素可能是知识结构、教学方法,也可能是心理因素。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挖掘教师对其扮演角色内涵的理解,能够对其工作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师只有对自己的教学、职业发展脉络进行一个梳理,才能够使其更好地分析内其内在的一些特征,明白自己想要扮演的是什么角色,这样能够促使其更好地教学。

————————

参考文献

[1] [美]海克,[美]威廉著.教师角色.康华编译.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5.

[2] 奚从清,俞国良.角色理论研究.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1.

[3] 陈开和.思想品德课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1(Z2).

[4] 李志雄.多学科视域中的教师角色冲突.文教资料,2010(27).

[5] 张人杰.教师角色冲突解决方法的教育社会学研究之批判.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4).

[作者:管小青(1982-),女,广东大埔人,广东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讲师,硕士。]

教师角色冲突 篇6

关键词:高校师生关系,教师双重角色冲突,和谐师生关系构建

高校扩招已使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发展到大众教育, 在此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新问题, 如师生关系冷漠疏远、机械呆板、功利色彩浓厚等。关于师生关系的概念目前学术界尚未有统一认识, 其中《中国大百科全书》认为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 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学者余会春认为: “所谓师生关系, 一方面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彼此所处的地位, 并由此构成的师生之间的角色关系; 另一方面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相互交往, 并由此构成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1]由此可知, 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包含师生、社会与学校方面, 笔者将从社会学角度审视高校师生关系, 以教师的双重角色作为研究突破口, 探讨教师双重角色冲突下的高校师生关系。

一、教师的双重角色冲突与高校师生关系的特点

( 一) 教师双重角色冲突

吴康宁教授曾对教师在校扮演的两种基本角色, 即“社会代表者”角色和“同事”角色进行了透彻分析。“社会代表者”角色体现教师作为社会群体之一的“社会规范性”, 从社会构成结构来看, 教师因其自身具有不同于其他社会群体的特质, 突出表现为: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诲人不倦、知书达理等, 使自己被赋予成为社会代言人的资格。“同事”角色则体现教师作为社会个体成员之一的“个人独立性”, “它要求教师时刻牢记此时的交往对象是与自己承担同一的社会责任、享有同样的社会权利并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的其他教师”[2]。

教师的上述两重角色显然具有难以调和的冲突, “没有任何其他社会成员在群体中兼有的不同角色像教师在学校群体中兼有的这两种角色这样形成鲜明对照, 而且, 也没有任何其他社会成员在群体中的角色转换像教师在学校中的这两种角色的转换这样频繁”[2]。身为社会规范的代表, 教师要求学生听话服从, 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像有行政色彩的上下级关系; 同时为满足个体利益的诉求, 教师对待其他教师则是平等互尊, 同行之间的关系追求的是和睦平等。

( 二) 教师双重角色冲突下的高校师生关系之特点

通过查阅近年文献, 并从教师双重角色冲突的视角审视我国当前的高校师生关系, 总结出以下特点:

1. 师生关系冷漠疏远。高校教师与大学生接触甚少, 贯彻着“上课即来, 下课就走”的原则, 师生之间处在一种冷冰冰的知识传授过程。部分教师忙于科研, 宁愿花费更多的时间与同事交流合作, 也不愿与学生进行效率低下的学术沟通, 教师不关注学生而对学生缺乏了解, 学生因教师的疏远而淡漠教师。

2. 师生关系机械呆板。高校师生之间的关系缺乏活力的支撑。课堂上, 教师“满堂灌”, 学生“全盘接”, 师生之间缺少必要的互动, 教师照本宣科将所学知识引入课堂, 学生懒于思考最终一无所获。学生提出质疑, 教师因学艺不精而“掩饰自我”, 自圆其说, 坚持传统的权威观, 学生因畏惧教师权威而止于发问。

3. 师生关系功利色彩浓厚。“高校教育产业化的推行改变了部分学生对教师的认识, 师生之间缺少产生更深层次感情的基础”[3]。“我消费, 你服务”的观念入住大学生头脑, 被长期认可的教师权威受到学生的无情挑战。此外, 教师接受学生“拜访”, 利用职务之便以权谋私, 随意行使重要事宜的决定权, 更有甚者, 怂恿学生施贿, 师生之间的关系逐渐以利益为根本[4]。

二、教师的双重角色冲突对高校师生关系的影响分析

“高校师生间的关系, 本质上是由于高校教师和大学生间文化差异而引起的高校教师文化与大学生文化相互冲突、相互理解、相互整合的动态发展过程。”[5]高校教师与大学生之间的文化差异加剧了教师双重角色的不平衡, 影响了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正是由于高校教师秉持着传统的固有观念, 认为自己对知识始终拥有最高的解释权, 这种师生之间固然存在的文化差异使其抵触学生提出的学术质疑。

高校教师与大学生之间生活的隔绝使得师生之间缺少共同话语, 拉大了双方之间的地位差距。高校教师保持“高高在上”的姿态, 加之科研与教学任务的双重压力, 无暇顾及学生的生活。高考扩招实施至今, 师生比严重失调, 多数教师认为自己对学生关心不够情有可原。学校后勤管理的社会化, 更是人为地割裂了教师与学生的联系。

教师拥权在高处, 学生需权在低处, 这种高低的差异恰好符合教师追求权威的心理需求, 除此之外, 利益的满足加剧了教师对权力的渴望和对权威的崇拜, 表现在现实生活中则是, 教师堂而皇之地接受了学生的“示好”行为, 在利欲均实现之后, 仍不拒绝学生下一次为“改善”关系而做出的“努力”。这与当今的拜金思潮有极大关系, 正如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所批判的那样, 在这一时期, “人们一向认为不能出让的东西这时都成了交换和买卖的对象, 都能出让了。甚至像德行、爱情、信仰、知识和良心等最后也成了买卖的对象, 在以前, 这些东西只传授不交换, 只赠送不出卖, 只取得不收买的……这是一切精神或物质的东西都变成交换价值并到市场上去寻找最符合它真正价值的评价的时期”[2]。

教师因素并非是影响高校师生关系的唯一决定性因素, 学生学习态度的不端正和尊师观念的缺失使教师常常处于尴尬的境地; 高校单纯地追求教育质量的改善而忽视了高校师生关系, 未能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起制度保障; 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师生关系极具社会化色彩, 失去原有的纯洁性。

三、教师双重角色冲突下的高校和谐师生关系的建构策略

( 一) 培养新型教育教学理念, 缓和教师双重角色冲突

教师的社会规范性角色“迫使”其自身不仅必须向学生示明何谓符合社会要求的文化, 而且其自身首先就必须成为这些特定文化的范型, 以保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文化引导与文化熏陶[2]。因此, 高校教师应培养新型教育观, 树立先进教学理念,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教育宗旨,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承认并接受教师双重角色存在的冲突, 科学客观地认清师生关系的本质。教师要坚持终身学习, 利用闲暇时间掌握教学所需的各种技术与技能, 提供给学生最新的前沿性知识; 同时丰富科学文化知识, 博览群书, 虚心好学, 为学生树立典范; 协调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不可偏废, 采用多种教学艺术实施有效教学, 认真学习心理学知识, 了解学生需求, 急学生之所急, 应学生之所需。

( 二) 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减少教师双重角色冲突

“作为社会的代言人、真理的拥有者, 教师认为自己比学生优越, 对学生必须耳提面命; 作为传授者, 他们扮演的是语言与思想权威的角色; 作为学生行为的评价者和惩戒者, 他们常常以标准持有者扮演法官、警察的角色, 让学生言听计从。”[6]身为社会的代表者, 教师必须具有代表的资格与能力, 不断加强道德修养, 修正教师固有的偏见。高校教师应通过学习有益的知识成果, 激发内心的积极情感, 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增强抵制社会不良诱惑的能力, 恪守师德, 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及时指出并纠正,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三) 端正学习态度, 形成并坚持尊师观念

教师群体与生俱来的双重角色给教师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诸多困惑, 如教师身为社会代言人时需符合社会规范, 当处于同行群体中时要体现个体利益的诉求, 因此, 大学生应尝试换位思考, 端正学习态度, 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尊师的传统美德, 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与文化科学知识修养, 使其行为举止符合“大学生”的身份。

( 四) 组织师生互动活动, 保障师生关系的连续性

学校要重视高校师生关系的建设, 经常组织师生共同参与活动, 如学术交流会、辩论赛等, 为师生和谐相处提供适宜的环境和必要条件。同时, 学校要建立健全对师生权利的保障机制, 尽量避免外在因素阻碍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

( 五) 形成尊师社会风气, 支持师生关系和谐发展

师生关系的不和谐源于不良社会风气的毒害, 为师生关系创造一个纯净、温馨的环境十分必要。可利用大众传媒, 向社会民众展现高校和谐师生关系之重要性, 获得社会的认可与支持, 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一种意识自觉, 尊师重教能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 提升全民族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坚持社会舆论的正面导向, 营造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社会环境, 让师生关系在爱的温暖中发展成长。

参考文献

[1]余会春.当前高校师生关系的现状、反思与重构[J].云梦学刊, 2008, 29 (6) :110-112.

[2]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203-206.

[3]郭小英, 许若兰, 王芳.近十年来高校师生关系现状研究综述[J].今日南国, 2009, (115) .

[4]郑敏.高校师生关系的文化学思考[J].交通高教研究, 2004, (6) :80-82.

[5]任东景.后威权时代高校师生关系困境的哲学透视及其重构[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0, (6) :62-64.

教师角色冲突 篇7

关键词:角色冲突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最早由Freudenberge在1974年提出, 是指个体在体力、精力和能力上都无法应付外界的要求而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 是影响各类工作人员的一个社会问题。近些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 给高校青年教师带来全新发展机遇的同时, 也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与挑战, 这一群体职业倦怠倾向越来越严重。高校青年教师系指年龄35岁以下, 在高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青年知识分子。

运用角色冲突理论来分析高校青年教师目前面临的职业倦怠现象, 并提出有针对性的缓解策略, 对于增加高校教师的主观幸福感, 提高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维持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角色冲突及其类型

角色 (Role) 一词原是戏剧界的术语, 是指演员在戏剧舞台上依据剧本所扮演的某一个特定人物。二十世纪二十年代,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Mead将其引入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如今, 绝大多数的角色理论专家认为, 角色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的身份以及由此而规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的总和[1]。而在社会中, 角色不是孤立存在的, 总是与其他角色联系在一起, 构成一组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集。此外, 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只承担一种社会角色, 而是承担着多种社会角色。就会造成角色冲突[2]。

角色冲突通常来说来有两种形式:角色间冲突与角色内冲突。角色间冲突有两种表现:一是个体承担的几个角色同时对个体提出履行角色行为的要求, 使他难以胜任并在时间与精力上出现紧张感, 亦称“角色紧张”。二是两个角色同时对个体提出相反的角色行为要求。角色内冲突也有两种表现:一是不同群体对同一角色有相互矛盾的期待或要求;二是个体对规定的角色行为有不同甚至相反的理解[1]。

二、高校青年教师角色冲突的表现

较中小学教师而言, 高校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独特历史使命。每位高校教师都必然要经历一个不断发展进步、不断超越自己的职业成熟过程, 在不同的成长阶段, 分别体现出不同的特征和行为模式。所谓的“高校青年教师角色”, 就是指高校青年教师这一特定的身份、地位, 以及由此所规定的权利、义务和行为规范的总和。青年教师大多刚刚走向工作岗位, 面临人生经历的重要转折期, 同时职业胜任力的积累尚处起步阶段, 出现了如教学技能薄弱、人际关系淡薄、心理压力过重、想跳槽转行等现象。也就是说, 高校青年教师从获得社会角色的那刻开始, 便面临着内外部、主客观种种原因产生的角色冲突。具体来说, 有如下表现:

(一) 高校青年教师的角色间冲突

1. 教师的权威与朋友角色的冲突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 从这个层面上说, 教师必须维护自己教学环节的绝对权威。尤其对于高校教师来说, 面对的受众是一群有自己独立的思想、标新立异的青年群体, 在学生心中树立权威并不是一件易事。高校青年教师必须同时满足两种不同的角色期望———既要与学生平等相处, 建立真诚的友谊;又要树立威信, 严格要求学生。这种角色冲突对高校青年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许多初入教坛的青年教师面对这样的角色转换觉得无所适从。

2. 职业角色与家庭成员角色之间的冲突

高校青年教师所从事的是专门性职业, 有其相应的职业要求。尤其青年教师们往往处于职业生涯起步阶段, 在完成正常的教学、科研任务之外还面临着学历、职称的种种压力。同时, 他们大多成家不久, 初为人父、人母, 家庭负担较重。这种既要忙于工作, 又必须照顾家人的现状, 使得他们在有限的时间与精力内感到难以负荷。

3. 模范公民与自由个体角色的冲突

教师是倍受关注的社会角色。从社会角度而言, 教师是教育者, 是社会的模范公民。教师经常被期望为特定的道德形象、文化形象和人格形象。教师的角色定势势必会与当下青年教师独特的个性需求产生强烈的冲撞, 这种不同角色之间的不一致使他们产生了一定的心理压力, 有的甚至怀疑自己的职业选择。

(二) 高校青年教师的角色内冲突

1. 不同角色期望引起的角色冲突

在“高校教师”这一职业角色范围内, 来自不同主体的角色期望导致了不同的角色要求。比如, 学生们希望老师认真备课, 提高教学水平, 校方不仅希望老师教学出色, 也期待老师科研水平更进一步, 社会对优秀高校教师的认可也远远超出了“教好书”的水平。

2. 现实角色行为水平和理想的角色期待之间的冲突

首先, 高校青年教师的自我评价和外界评价存在不一致。高校老师是令人羡慕的职业, 无论是工作性质还是工作待遇上都为人们所称道, 享有一定的社会声望。但事实上, 青年教师刚刚踏上工作岗位, 工资较低, 加之学历、职称的瓶颈, 学生难管难教, 家庭琐事的压力, 与外界相传的“光环”相去甚远, 不少青年教师仅仅疲于应付生活, 看不到职业发展的未来。

其次, 高校青年教师对所扮演的角色并不一定不认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加快, 高校教师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存在相当大的缺口, 不少青年教师当初选择高校的择业动机就不纯, 多数青年教师仅仅把教师职业作为一种谋生手段, 没有将其作为一项事业来追求。

最后, 高校青年教师现有的教学能力不能满足相应的角色要求。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 对高校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理想的角色期望要求高校青年教师个个学识渊博、德才兼优, 教学科研俱佳。而实际上, 部分高校青年教师对于所教专业的知识仍掌握得很肤浅, 更谈不上广泛涉猎其他门类的书籍资料, 获得丰富的知识储备了。从总体上说, 高校青年教师现有的教学能力远不能满足相应的角色要求。

三、高校青年教师角色冲突与职业倦怠的关系

冲突并不一定是有害的。一方面, 它能使教师个体适应角色要求, 提高专业化水平;另一方面, 每一次冲突的积极解决都是个体对人生、对角色的一次认识飞跃, 是教师不断超越自我、丰富人生的活动[3]。但是, 角色冲突是一种心理冲突, 过度的角色冲突对工作、生活满意度有消极影响。1982年, Schwab就提出, 在组织方面, 显著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是角色冲突与角色模糊。当个体面对两种冲突情境而又被期望做出角色行为时, 角色冲突就会出现, 这时如果个体不能妥善调和这种不和谐, 倦怠就会随之产生。后续研究的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结论:角色冲突是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我国台湾学者林美玲认为, 变革由于在有限的时间提出新的需求而使教师感到过度负荷与角色冲突, 教师陷于既有的教学式态与创新改革间的两难[4]。

对于刚踏上工作岗位的高校青年教师来说, 面临各种类型角色冲突尤为明显, 更是高教改革的直接利益攸关者。随着社会变革及课程改革的推进, 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 与其实际经济地位、职业声望等形成较大落差, 致使高校教师隐藏内心真实感受维持形象, 长期以往, 心理的疲劳与衰竭必然导致职业倦怠[5]。因此, 基于角色冲突解决的角度提出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的缓解对策, 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四、缓解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一) 从社会层面来说

社会应该对高校教师持合理的角色期待, 转变传统对教师形象的定型偏见, 尤其对青年教师多些理解与宽容, 为高校青年教师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研究证明,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与缺失的发展性机制、恶劣的工作生活环境、匮乏的社会支持是密切相关的[6]。

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要继续推进教育体制改革, 扩大高校自主权,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高校青年教师的经济待遇, 并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与扶持力度, 在各级教学成果的申报、科研经费的资助、骨干教师培养数量、国外进修学者名额等方面给青年教师更多的机会, 提高他们的经济待遇与社会地位, 使他们产生对工作更高层次的追求。

(二) 从高校自身来说

高校应从门槛上把好青年教师的准入关, 挑选热爱教育事业、能胜任教师工作的青年加入教师队伍, 避免重学历而忽视能力的选人标准。其次, 按照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 对青年教师开展终身学习的教师教育, 比如, 在青年教师入职之初, 提供教育教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培训, 加强职业道德和心理健康教育, 加深他们对教师角色的理性认识。入职之后通过在职培训、进修深造等形式对在职高校青年教师的知识结构进行补充、更新和拓展, 通过教学观摩、教学竞赛等形式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 并通过老教师的“传、帮、带”提升其教学技能。再次, 高校应建立更加合理的考核与评价体系, 平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防止青年教师因授课任务过重产生的职业压力和倦怠, 在科研资源的可获得性上给青年教师提供更广阔的平台与空间, 为在外读博进修的青年教师提供更加便利的政策条件。以科学、公平、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来激励青年教师的奋进, 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 并为其职业生涯的规划与发展提供合理的通道。第四, 鼓励青年教师参与学校的管理和决策。由于高校内部或明或暗的教师与行政人员不平等性, 高校青年教师无论是在经济收入还是社会地位上都是被“边缘化”的一群。因此, 更多吸纳青年教师参与各类教学团队、科研团队, 体现他们的价值, 增加他们的责任感与归属感, 可以激发他们的工作潜能和热情。第五, 高校在工作之外还应关心青年教师的生活, 举办各类文体活动, 使其尽快地融入教师群体中, 消除隔阂感。想办法解决青年教师的住房、子女入学和夫妻分居等困难, 解决其后顾之忧, 使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科研中来。

(三) 从青年教师个体来说

首先, 要对高校教师角色抱有合理的期待。教师本身就是一项清贫的事业, 教师角色责任的弥散性需要从业者拥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广泛的个人投入。青年教师应加强对社会和高校现状的了解, 同时客观评价自己的需求, 防止盲目加入高校教师队伍, 调整自己的工作期望值, 避免因目标不切合实际产生的倦怠感。

其次, 青年教师要加强自身职业生涯规划, 合理转变角色。在了解高校教师角色期待的基础上, 青年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去适应角色要求、转变角色定位。学会分配自己的情感、精力、时间到各种角色中去。在多种角色难以调和的时候, 根据自身职业生涯规划需要, 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到那些对自己更有价值的角色上。这样可以使自己避免更多的角色冲突, 减少倦怠的可能。

再次, 青年教师要加强个人素质, 提高角色控制感。控制感指个体知觉到的改变事件的能力。控制感越低, 个体体会到的角色冲突与角色模糊就越大, 职业倦怠感就越强烈;控制感越高, 个体体会到的角色冲突与角色模糊就越少, 职业倦怠感就越小。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 对教师从业者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青年教师只有提高个人素质, 不断学习, 提高教学技能, 改善教学效果, 增加角色胜任力, 才能够适应新时期高校教师角色的要求。实践研究也证明, 教学效能感与职业倦怠相关密切且能较好地预测职业倦怠[7]。

最后, 青年教师要主动加强沟通与交流, 拓宽人际交往, 在正常工作之余多参加一些文化、体育活动。这一方面有利于缓解不良情绪, 保持良好心境, 从而更好的投入工作, 增强自我效能感。另一方面, 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也是个人抵御职业倦怠的有效保障。积极主动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沟通, 参与到学校管理与决策中去, 不仅拓展了自己的人际圈, 对于快速融入集体, 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也有促进意义。

参考文献

[1]韦有华.教师的心理素质[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杨秀玉, 孙启林.教师的角色冲突与职业倦怠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 2004 (9) :10-13.

[3]黄赐英, 陈联, 李世奇.角色冲突:教师职业倦怠的一个重要原因[J].大学教育科学, 2008 (1) :65-68

[4]林美玲.教育改革、教师倦怠与报酬[M].高雄:复文图书出版社, 2001

[5]王亚军, 余梅芳, 李敬芬.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研究[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报, 2008 (4) :5-7

[6]唐芳贵, 彭艳.高校教师职业倦怠与工作满意度、社会支持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 2008, Vol.24No.8:930-932

教师角色冲突 篇8

湖北文理学院熊德明副教授主持完成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社会转型中大学教师角色冲突与调适策略研究”(课题批准号:DIA100289),日前通过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结题鉴定,现将成果报告如下。

一、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该研究从冲突的视角出发,把大学教师角色冲突界定为教师在扮演教育者、研究者、服务者等角色行为时产生的角色行为与角色认知或角色期待不协调状态的内心体验,包括角色内冲突、角色间冲突和角色外冲突。大学教师作为学校最重要的活动主体,无论是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还是在社会服务上,起着关键作用。大学教师的角色冲突与调适直接影响教师角色社会化进程,对社会、学校和教师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在社会快速转型期,各种矛盾的激化加剧了大学教师角色冲突的程度,增加了大学教师角色冲突调适的复杂性,因此,研究大学教师角色冲突问题也就显得更加紧迫和必要。

1. 大学教师角色冲突研究的理论探讨

首先对研究涉及的一些重要概念进行归纳整理,厘清这些概念内涵,包括社会转型、角色、角色冲突、大学教师角色冲突、角色意识、角色扮演(行为)、角色技能、角色认知等等。其次,概述社会角色理论、社会冲突理论和社会变迁理论的背景、代表人物、基本观点、主要流派以及对该研究的启示。再次,探讨大学教师角色冲突的分析框架,即从角色内、角色间、角色外三个层面进行研究。最后,探讨角色冲突的分类及功能、角色冲突调适的内涵与分类,并阐明角色冲突与调适的辩证关系。

2. 大学教师角色冲突的现状调查

首先,交代调查的基本背景,包括调查的目的、方法、对象、工具以及调查的组织与实施。然后,通过统计分析,从大学教师角色冲突总体情况、大学教师角色冲突差异性和大学教师角色冲突的表现形式等维度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最后,对大学教师角色冲突现状进行总结归纳。

3. 大学教师角色冲突的诱因剖析

该研究主要从社会、学校和个人三个层面分析教师角色冲突的主要诱因。从社会层面看,学校与政府和市场博弈中的冲突、高社会角色期望和教师较低地位反差对比,以及不同主体对教师期望角色和现实角色认知的差异等增添了教师角色冲突情境。从学校层面看,学校内部的政党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和学生权力在相互制衡中的冲突,学校组织中教师、管理人员、学生群体之间以及教师群体内部的利益纠葛,教师文化与学生文化、学术文化与管理文化、合并后不同校区文化以及不同教育层级间文化的碰撞与冲突等成为激发大学教师角色冲突的学校因素。从教师的价值取向、角色意识和角色技能入手分析影响教师角色冲突的个人成因。

4. 大学教师角色冲突的调适策略

在现状调查和诱因剖析的基础上,该研究提出社会、学校和教师共同参与的大学教师角色冲突调适策略。从政府以及社会营造适度竞争、具有生机和活力的市场环境,创造灵活、宽松、有效的经费政策环境,倡导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构建科学合理的大学治理模式等方面提出政府及社会为教师角色扮演创设一个宽松社会环境的相应策略。从学校构建民主参与制度、建立发展性教师角色评价制度、完善教师角色支持系统、减轻教师角色负担等方面入手,提出学校为教师角色扮演营造一个理想组织氛围的策略。从教师强化角色意识、培育角色情感、提高角色技能和准确角色定位等方面提出增强教师自我角色适应能力的策略。

(二)研究视角与方法

研究视角与方法的选择是由研究的主题决定的。该研究以社会转型中大学教师角色冲突为主要研究内容,决定了以下研究视角和方法的选择。

1. 研究视角

该研究主要以社会转型中大学教师角色冲突为研究主题,角色冲突是一个典型的社会学领域选题,所以在研究视角选择上首先选择了冲突—均衡的视角。在研究层面,尽管教师角色冲突是一个微观社会学问题,但为了全面了解这一问题,该研究力求贯通宏观、中观及微观层面,确保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增强研究的穿透力。在学科视角上,该研究以社会学为基点,借助多学科理论聚焦这一研究问题,发挥聚光灯的凸显功能。

(1)冲突—均衡的视角

社会学研究的三个基本视角为结构—过程的视角、个体—整体的视角和均衡—冲突的视角。根据这三种研究视角,该研究选择冲突—均衡的视角考查大学教师角色冲突的内涵、冲突的功能以及冲突的调适等问题。在内涵界定上认为教师角色冲突是教师扮演的同一角色内和不同角色间的冲突,以及不同角色主体之间的角色冲突,教师角色冲突是教师在角色互动中产生的内在不协调状态。在冲突的功能上,认为冲突既有正向功能,又有负向功能。在冲突与调适的关系上,认为冲突是绝对的,调适(均衡)是相对的,冲突与调适(均衡)伴随着教师整个职业生涯。

(2)三个基本层面的贯通

人、社会及教育,本来都是整体性的。所谓层面,其实都只是人们为着分析性研究的需要而在自己的思想中对人、社会及教育进行的人为的“切割”。于是教育社会学也就在事实上被大致“切割”成为“宏观层面”的教育社会学、“微观层面”的教育社会学以及“中观层面”的教育社会学。不同研究层面的切割,有其研究上的优势,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宏观层面研究是以忽略“少数”和“深层”为代价的;微观层面的研究视野都比较短窄,是“就微观而微观”的研究;中观层面的研究常常会孤立研究视角,缺少与宏观和微观的“联通环节”。因此,只有将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及微观层面贯通起来进行研究,才能使研究既有足够的广度,又有足够的深度。该研究把大学教师角色冲突既放到学校与社会(市场)、国家互动的宏观背景中,又把研究的视角深入到学校组织各种矛盾冲突的中观背景中和教师个人内部矛盾冲突的微观背景中进行原因剖析和对策探讨,以期对大学教师角色冲突的程度、性质、诱因等进行比较全面深入的研究。

(3)多学科的聚焦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领域中的问题也变得日益复杂,任何人想只用单一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解决高等教育领域中的问题都是不可能的。因此,伯顿·克拉克等人通过历史、政治、组织、文化等范式来研究高等教育。正如他所说“宽阔的论述必须是多学科的,就像所有灯光都照射在整个舞台上,人们的目光在整个舞台前后漫游。”我国高等教育专家潘懋元教授也提出,高等教育研究的特点就是多学科视角。大学教师角色冲突既是一个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问题,也是一个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研究问题。为了发挥聚光灯的功能,该研究应用社会学(教育社会学、组织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学科开展多学科研究,揭示大学教师角色冲突的性质、冲突的深层原因,提出科学解决角色冲突的策略。

2. 研究方法

(1)文献法

文献法是通过查阅资料从而挖掘事实和证据的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可以不受时空限制、经济高效,并能有效地避免与研究对象直接接触,因此不会造成资料的失真。该研究主要从国内外专著、中国期刊网、英文期刊网(Pro Quest Education Journals,Springer,ERIC等)、网络博客等收集相关资料,先后阅读了近200本中外相关专著,1,000多篇中文期刊论文,50多篇英文文献以及众多学者或大学教师的博客文章,同时还查阅了部分院校的相关文件和档案,为该研究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2)调查研究法

为了了解大学教师角色冲突程度、类型、冲突原因、冲突调适策略等问题,需要进行调查收集第一手资料。该研究采用了问卷法、深度访谈法和现场考察法。调查对象包括教师、学生、管理人员(领导)等。调查对象覆盖东部、中部、西部具有代表性的大学,发放问卷800份,收回有效问卷近700份。为了弥补问卷调查不足,又先后访谈了20多位大学教师、管理人员,收集和整理了6万字录音材料。此外,笔者还深入四所院校考察了学校相关制度、政策规范,为深度分析提供了详实可靠的资料和数据。

此外,作为一个在大学生活二十多年的教育者和研究者,研究者有机会通过观察和感悟,了解大学教师角色冲突现象,并切身体验诸多难于回避的角色冲突。这些观察和体验为该研究提供了许多优势,在此意义上,也使该研究具有一定的行动研究色彩。

二、研究结论与对策

(一)研究结论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关于大学教师角色冲突现状,该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大学教师角色冲突程度普遍偏高

从大学教师角色冲突加总平均值来看,有70.68%的教师得分超过中性值,访谈中85%的教师表示有比较显著的角色冲突,说明社会转型时期大学教师角色冲突程度普遍偏高,这与该研究的假设基本吻合。社会转型期新旧变量的交互作用必然引发社会多方面的振荡,导致各种矛盾的激化,这些矛盾反映到高等教育领域,必然骤增教师角色冲突的情境。尽管角色冲突是教师社会化不可或缺的动力源,但如果不及时调适,将会影响大学教师角色成功扮演,从而导致教师角色失败。因此,社会转型期大学教师角色冲突的调适任重而道远。

2. 大学教师角色冲突差异表现不一

大学教师角色冲突存在差异性,但从不同的变量考查,有的变量对大学教师角色冲突程度差异性影响大,有的影响小;有的变量对教师角色冲突程度影响具有规律性,有的变量对教师角色冲突程度的影响表现出极大的离散性,没有什么明显的规律。具体而言,男女教师角色冲突程度差异不太显著,男性教师角色冲突程度略强;专职教师与院系里双肩挑教师角色冲突差异性不太显著,专职教师角色冲突略强;不同教育背景对教师角色冲突的程度影响较大,受教育程度越低,角色冲突程度越高;不同职称教师角色冲突程度差异性比较显著,副教授角色冲突程度最强;不同学科教师角色冲突程度差异性比较显著,工科教师角色冲突程度明显高于其他学科教师角色冲突程度。

表2-1教师角色冲突表现形式比较

注释:单项中性值均为3分。

3. 大学教师角色间冲突程度最强

通过对大学教师角色冲突值分组分析(表2-1),发现有57.17%的教师角色内冲突显著,79.46%的教师角色间冲突很显著,76.11%的教师角色外冲突比较显著。这说明转型期大学教师的角色间、角色外冲突表现得相对突出,尤其是角色间冲突最强烈。社会转型为教师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提供了舞台,但同时社会对教师过多的角色期望,教师在功利思想的影响下承担的角色过多,使教师经常在多种角色间顾此失彼,左右为难,可能由此产生了比较剧烈的角色间冲突。

(二)对策措施

1. 社会调适——创设宽松的社会环境

我国大学的主要举办者是政府,因此,政府理应成为调适大学教师角色冲突的关键社会主体。政府可以通过相应的社会改革为大学教师角色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创造良好的外部大环境。具体包括四个对策。

一是构建科学合理的大学治理模式。在处理政府、市场与大学的关系时,希尔斯曾经借用一句宗教话语,即“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进行了言简意赅地总结。“这一原则赋予大学的任务,是要恰当地找出哪些责任的组合属于大学,哪些不属于大学。它对政府和社会赋予的任务,是确定什么是它有权要求大学和从大学得到的,什么是它必须承认属于大学自身的。”为了达到政府、社会、市场和学校四大要素动态平衡,有学者提出了一种地方大学治理模式(图2-1),展示了四大治理要素的互动、博弈与共生的状态:中央政府退居大学治理圈的外围,省级政府和第三级政府在法律范围内实施对大学的行政职能,将不该管也管不好的事情让位于社会、市场和公民组织,实现政府权力向社会和大学的回归;政府的主要职能是搭建公共信息平台,为大学治理提供公开、及时、透明的信息服务并依据独立评估机构的信息拨款;政府切实依法将相关权力交还给大学,大学真正成为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切实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大学评价的职能转移给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非政府、非营利的社会中介机构,即由非政府组织或非营利组织承担;鼓励市场适度介入和社会广泛参与大学治理,治理结构中的各要素在互动中求得平衡;大学治理结构处于开放状态,与国内社会经济环境、国内高等学校和国际环境保持人员、信息、资金等资源的交换。这种大学治理的理想模式具有能够适应制度环境的动态调整、适时变化结构,体现多主体、多中心和责、权、利相统一的治理原则,给我们很多启示。

图2-1地方大学治理模式示意图

二是提高教师地位,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提高大学教师地位首先要充分挖掘大学教师专业知识潜能和发挥大学教师关注社会的知识分子情怀,提供参政和议政的机会,从而提高大学教师的政治地位。其次,提高大学教师工资水平,保障大学教师合理收入,提升大学教师的经济地位。最后,增加教育投入,真正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加强宣传,提高人们对高等教育作用的全面认识,了解和理解大学教师崇高奉献精神,提高大学教师的职业声望。

三是把握角色本质,提出适当合理的角色期望。学术性是大学教师角色的本质特征。根据美国学者博耶的观点,大学教师学术性角色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教学的学术、应用知识的学术、探究的学术和综合知识的学术。除此之外,那些添加在这四种学术角色之外的任何角色期待都将超出大学教师应该履行的角色范围。一些大学教师忙于各种社会兼职除了满足个人名利使然,不恰当的社会期望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四是重视角色建设,完善大学教师培训制度。一方面完善职前培训,在职前培训中应加强教育教学学科学习和训练,明确要求准备从事大学教师职业的硕士或博士选修一定学分的教育科学课程,还可以借鉴国外培养制度,设置教育博士学位,开设专门培养大学教师的培养计划。另一方面加强职后培训,目前我国大学教师职后培训过分追求学历进修,偏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提高,没能针对大学教师角色意识和角色技能中存在的问题开展角色能力提高培训,另外大学教师职后培训多为个体性行为,没有形成一定制度,使许多教师失去培训机会。因此,政府一方面要出台相关政策,建立大学教师定期(阶段性)强制培训制度,另一方面要改革培训模式,科学设置培训课程,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 学校调适——营造理想的学校氛围

高校是大学教师角色扮演的主要场域,也是化解大学教师角色冲突的主阵地。因此,高校可以通过构建共同治理制度,改革教师角色评价制度,完善教师角色支持系统,减轻教师角色负担,努力营造宽松的学术氛围。

一是提倡民主参与,构建共同治理制度。大学中可以有诸多决策管理模式,但围绕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两种基本权力,传统上大学一般采取两种最基本的决策管理模式,即科层模式(官僚模式)和学院模式。科层决策模式将背离大学的学术导向,忽视学术权力存在,造成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紧张关系。学院模式强调学术界应自己管理自己的事务,但是学者目标的多元性以及团体利益分歧而使决策很难达成一致,导致学校决策低效。为了克服两种决策模式弊端,美国大学采用了共同治理模式(Shared Governance),其核心是“共享”,而参与大学决策的人员包括立法者、社区领导、董事会、行政人员、教师、学生、家长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这一治理模式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被许多欧美国家大学所采用。我国大学普遍实行科层决策模式,教师和学生在学校决策中基本没有话语权,大学的决策权过于集中在校领导和管理人员手中,存在着学校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的体制机制不健全、教师参与决策的途径与方式有限、教师参与决策的积极性与参与度不高等问题。用行政管理完全替代学术管理是违背大学学术性特征的简单决策模式,不利于缓解学术人员与行政人员之间的摩擦和冲突。完全搬用美国式的共同治理模式,不仅不现实,而且也不符合我国大学传统特点,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引进共同治理模式的参与理念,真正发挥大学内部学术组织功能,鼓励教师参与学校决策,尤其是涉及学术管理决策,更需要学术专家的广泛参与,才能提高决策的科学性,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有助于教师和管理者的成功合作、有效磋商、彼此信任和相互尊重。

二是倡导人性管理,建立发展性角色评价制度。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以教师的发展为目的,以发展的价值观为取向,采取发展性评价的技术与手段,对教师的综合素养、履职情况和教学科研业绩进行价值判断,让教师在发展性教育评价活动中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不断实现专业发展目标的过程。有学者借助于现代教师评价理论和国外教师发展性评价制度,提出了高校教师“多元—交互”评价模式。这种评价模式充分体现了评价主体的互动化、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评价过程的动态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克服了传统大学教师评价中的评价主体单一、评价内容片面、评价手段简单等弊端。因此,学校应根据教师发展现状,及时向教师提供今后培训学习或自我更新发展等各种机会,为教师量身定夺个人发展计划,帮助教师逐步实现个人发展规划中所制定的目标。与此同时,教师也应依据评价中发现的问题,不断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调整,从而不断提高角色扮演能力。

三是改善教师待遇,构建教师角色支持系统。成功扮演角色需要完备的角色支持系统,作为大学教师角色支持系统至少有两大子系统构成。一是专业发展支持系统。其中包括物质支持系统、制度支持系统和精神支持系统。物质支持系统包括教学科研参考资料(图书、影像、电子资料等),各种教学科研工具(多媒体教学系统、实验室及设备)和外出交流学习专项资金等;制度支持系统包括建立教师专业发展中心以及专业发展保障制度,比如实施教师带薪休“学术假”制度等;精神支持系统包括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确立教学和教师在学校中的中心地位,确保教师在学校各项重大改革中参政议政的权力等。二是生活保障系统。我们提倡大学教师的无私奉献精神,但大学教师也是一个普通的人,他们需要基本的生活保障,才能更好地奉献自我。这里包括按时发放工资及合理的校内各项津贴,以及在绩效工资方面尽量倾斜教师,及时解决教师住房、医保、子女上学等后顾之忧。

四是减轻教师负担,保障自由的学术环境。大学扩招加大了教师工作负担,许多教师都是超负荷运转。宁静才能致远,大学毕竟不同于一般的生产机构,一定的宽松环境更适于思想的产生,自由宽松的学术环境是大学教师角色扮演的最基本要求。因此,一方面要严格控制师生比,制定合适的教师教学工作量额度和科研工作量额度,从总量上控制教师的工作量。另一方面应实行分类管理,弹性要求。根据教师的特点把大学教师分成教学型教师、科研型教师和教学科研型教师三类。教学型教师以教学为主,以科研为辅,考核时以教学绩效为主要参考标准。科研型教师以科研为主,以教学为辅,考核时以科研成果为参考标准。教学科研型教师,综合权衡二者的绩效。对于同一个教师还可实行分阶段性要求和管理,比如某段时间科研任务重可以把科研作为主要考核内容,当完成科研项目后再综合考核其教学和科研工作。

3. 自我调适——增强角色扮演的适应性

大学教师是角色冲突的最直接承受者,在调适“角色冲突”中,大学教师自我调适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要强化角色意识,提高角色扮演的责任性。角色意识的核心就是对角色责任的清楚了解并内化为自己的角色观念。强化角色意识一是要求大学教师在外部力量帮助下加强角色规范学习;二是经由大学教师经常反思自我领悟角色内涵和要求。

二要培育角色情感,增强角色扮演的自觉性。大学教师的角色情感一是表现在教师对教学科研工作的情感;二是对所教学科及其知识内容的情感;三是对学生的情感。教师角色情感是在角色扮演过程中不断培养和修炼的。首先要树立明确的职业理想。选择了大学教师这一职业为自己理想的人,从决定之时就把自己需要的满足乃至于自己的一切都与学术事业联系在一起。只有决心把自己一切都奉献给学术事业的人,才会真正表现出热爱教育事业、热爱科研工作、热爱学生的积极情操,表现出对学术事业的责任感。其次要不断增强职业荣誉感。大学教师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历史重任,党和国家也采取了多项措施提高教师的社会声望。作为教师,也应该在接受种种溢美之词时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荣誉感,按照社会的期望树立高大的职业形象,以自己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的真爱回报给社会。其三要在育人成才的角色扮演过程中体验成就感。对大学教师来说,最大的喜悦莫过于看到学生在各个方面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和自己的科研成果不断地造福人类。

三要提高角色技能,确保角色扮演的实效性。角色技能是进行角色活动的前提,艺高人胆大,只有高超的角色技能,才能减少角色扮演中的冲突。大学教师是个“双专业”职业,既要精通某一专业知识和技能,又要娴熟地掌握教育教学专业知识与技能。因此,提高角色技能要求大学教师一要夯实专业知识,做到精深,既有宽厚的基础,又要把握学科的最前沿;二要从横向上广泛涉猎各科知识,提高跨学科研究能力;三要系统的学习教育科学知识为提高教育艺术提供理论指导;四要培育创造性的思维品质。大学教师角色具有高度的创造性,大学教师只有不断强化自己的创新意识,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善于创造性地运用教育条件与方法,灵活地处理各种教育问题,才能提高角色扮演的实效性,减少角色冲突的可能性。

四要准确角色定位,保证角色决择的理智性。一个人角色定位不准和取舍不当也是造成角色冲突的一个重要原因。米德(Mead,G.)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去考虑角色的取舍:一是该角色对个体的意义;二是放弃某种角色的后果;三是拒绝某种角色后周围人的反映。格罗斯(Geluos,N.)提出对不同角色进行选择的依据:一是这些期待的合法性;二是如果不遵从这些期待将受到的社会舆论压力和内心谴责;三是是向舆论让步,还是承认舆论的合法性,或是在两者之间进行妥协。这些观点为大学教师角色抉择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总之,一个人精力与能力总是有限,承担过多角色,尤其是有些角色与本职角色相去甚远,容易导致角色冲突,因此,要化解角色冲突,就要学会取舍。从事过多社会兼职的教师应该适当放弃一些或全部社会兼职,双肩挑教师也应作出明确选择,要么弃教专门从事行政工作,要么辞去行政职务全身心投入学术角色。

三、不足与改进

大学教师角色冲突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研究课题,它包括了教师的角色意识、角色技能、角色扮演、角色互动等方方面面,牵涉到学校和社会的许多深层次问题。因此,该研究对大学教师角色冲突的研究仅是一个有益而又初步和肤浅的尝试。鉴于主客观条件的局限,不论是对大学教师角色冲突问题的把握,还是对策建议的提出,恐怕是挂一漏万,在研究中还存在着一些困惑和不足之处:一是问卷的设计与调查中的问题,尽管经过多次反复,请教过许多的专家学者,但在问卷的设计上还是难以做到全面、深入。如果问题过于具体,将导致问卷容量过大,影响回收率;如果过于宏观,又不易把握具体问题,因此,在两者兼顾思想指导下,有顾此失彼之憾。尽管用访谈弥补了部分不足,但还是导致大学教师角色冲突诱因的调查和调适策略的调查上过于抽象,使该研究在教师角色冲突诱因分析上和调适对策上“虚”的成分较重而“实”的成分比较欠缺。在问卷调查的抽样上,由于受研究者学术资源驾驭能力限制,调查的范围只能选取800多个样本,难以完全按照预想的方案实施。所以,通过问卷分析所得出的结论只能是近似的反映。二是研究的视野比较狭窄。由于受主客观条件限制,该研究只是对社会转型中大学教师角色冲突问题进行了研究,没能将大学教师角色冲突与教师绩效、教师职业倦怠、教师流动的相关性研究纳入该研究之中。

职业女性角色冲突分析 篇9

《婚姻保卫战》的播出,“女强人”、“家庭煮夫”这类词成为大家议论的热点,也引起了很多人对当今社会的思考。在当下的社会中,两性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往是男强女弱,但现在男女势均力敌,甚至女强男弱,女性占有的社会资源越来越多,她们承担的压力也就越来愈大,俗话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家庭和事业之间关系的协调,已成为职业女性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1 概念解析

1.1 职业女性

职业女性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女性在社会上获得在时间、地点以及工作内容上有限制要求的工作,并根据劳动获得相应的报酬和一定社会地位。[1]

1.2 角色冲突

角色冲突是指在社会角色扮演中,在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发生矛盾、抵触,妨碍了角色扮演的进行。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多种角色集于一身。角色冲突分为角色扮演者之间的冲突和多种角色同时存在于一个人身上,在内部形成冲突。

2 职业女性角色冲突的表现

2.1 家庭

由于受传统观念———“男主外,女主内”的影响,男性往往习惯于扮演家里“顶梁柱”的角色,在外打拼,而在家务中甘当配角,所以“贤妻良母”的身份就成为女性所特有的。尽管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进入职场,甚至成为所谓的“女强人”,有了独立的经济地位,促使男性不得不逐渐强化自己的家庭角色意识,承担一些家务劳动,但他们往往是不情愿的,更不可能积极主动与女性配合共同分担家务,就像《婚姻保卫战》中的郭洋,失业后呆在家中,他就始终认为他不是吃软饭的,怎么能让一个女人在外赚钱养家,自己变成“家庭煮夫”,所以他在做家务时始终是被动的、不情愿的。在工作中耗费了大量的精力,相对的在家陪伴家人的时间就会减少。作为已经身为人母的职业女性,有可能每每回到家中时孩子早已入睡,早上在孩子还没有醒来时就已经外出,缺乏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在成长的过程中母爱的缺失,也会造成与孩子的慢慢疏远。还有就是照顾老人,作为女儿、儿媳的角色,再加上传统思想观念,女性理所当然的要担当起照料老人的责任,但是由于受自己事业的影响,相对来说投入的时间、精力、感情等各方面就会减少,有时再加上父母、丈夫的不理解,可能多多少少的都会有一些埋怨,造成作为家庭里承担多种角色的职业女性心理紧张焦虑,做事顾虑重重,引起角色冲突。

2.2 事业

女性走出家庭在社会上谋求职业,大部分的人是为了生存,还有少部分的人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由于女性自身的一些生理特征的制约,有很多单位在招聘时明确要求不招女性,这也难免给女性在就业、晋升、自身发展中造成很多不便因素。今年全国两会的时候,政协委员张晓梅曾经提了一个颇受争议的提案:女性经期应有法定休假。这个提案对于女性来说绝对是一个莫大的照顾,但是在就业找工作时我觉得有可能又会成为一个阻碍。所以,女性为了达到目的往往要比男性付出更多的心血、精力和汗水。

根据全国总工会的统计,女性就业只占整个工业人口的39%。近年来下岗职工中,女性占了60%左右,女性失业率大大高于男性。[2]所以,她们有一种危机感和紧迫感,认识到不能停顿,不能松懈,必须努力学习,更新自己的技术和业务知识,以避免因不能胜任工作而被淘汰。这样使她们的身体和思想长期处在高度紧张的状态,产生巨大的生存焦虑和压力。

3 职业女性角色冲突的对策分析

3.1 女性自身观念的改变

Gottfried和他的合作者对有关母亲工作与孩子发展的历史研究证明[2]:母亲工作与孩子的发展并无直接关系。单纯看母亲是够工作而研究其对孩子发展的影响实在是把问题想的太简单了。孩子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家庭环境因素,包括对孩子照顾的质量、家境、婚姻状况、工作系统系和其他相关变量。相反,研究表明父亲在孩子的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它却常常被忽视了。所以,从这点来说,女性应该自己去工作,给孩子创造更好的家庭环境,并让男性积极的参与到家庭生活中来,共同担负起家庭的职责。职业女性在观念改变的同时,也应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己在工作角色中需要的各种能力,从而缓解女性就业难的现状。

3.2 家庭支持

家庭支持主要是夫妻双方的相互理解,父母的支持与帮助。家庭中的事务,不能完全依赖于一人,丈夫可以在有时间的情况下替妻子做家务,逐渐改变自己的思想观点,认为男人天生就是干大事的不应当操心这些琐碎的家务事。如果双方父母有能力照料孩子,就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帮助照看一下小孩,反过来如果父母需要照顾,家人可以相互调节一下时间来进行照料,或者可以通过雇佣保姆的形式来减轻来自家庭事务的负担。从根本上改变“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分工,畅导夫妻双方共同分担家务,共同教育子女,共同照顾老人。

3.3 单位支持

我国针对妇女的社保制度正在逐步完善,但是有的单位对于职业女性的怀孕、产褥、哺乳、养育这一段时间的假期是很反感的,有些私企甚至一发现怀孕就采用各种方式让她们辞职。因为有些小的私企不像大公司有明确的责任分工,他一般都是一个人干几份工作,所以三个月的产假对单位来说就产生了职位空缺,不可能再临时招一个来暂时弥补空缺,这样也不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所以单位应该对职业女性的职位做一个规划,例如:几份工作由两个或者三个人干,他们之间可以相互协调,在其中一个人需要休假时,这一个人的缺失就不会造成企业运行的断层。另一方面,单位应该相对的减少女性的加班次数,让员工在时间安排上有一定的自由度,例如:员工要去幼儿园接孩子,那么就可以提前下班。让他们能有多一些的时间来照顾家庭,这样也有利于刺激她们更好、更努力的工作,因为比起工作时间,我认为工作效率是最重要的,每天能有一个好的心情来上班,工作起来才更有干劲。

总之,工作和家庭是所有人长期关注的一个焦点,尤其是对于许多“上有老,下有小”的职业女性来说,协调好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有助于缓解由此给自身带来的压力,从而使自己有一个轻松、愉悦的生活和工作的空间。

摘要:职业女性集多种角色于一身,她们的角色冲突主要来自于家庭和事业,二者的难以调和就给她们造成了一些困惑和压力。如何做到家庭与事业兼顾,这就需要得到家人、单位以及社会环境的支持和帮助。

关键词:职业女性,角色冲突,对策分析

参考文献

[1]李晓玲.职业女性如何摆脱角色冲突的困惑.理论观察,2008,05.

[2]吴海艳,李耀锋.职业女性工作家庭冲突及其对策分析.甘肃农业,2006,10.

职业女性面对的角色冲突 篇10

如何平衡工作与家庭

在当今社会,女性职业化趋势加大,越来越多的女性参与社会分工劳动,女性从原来的贤妻良母,家庭妇女转变为具有双重身份的女性。现代职场人女性更加期望工作和生活之间的平衡。但具体到实际情况,近6成职业女性工作已经占据人生至少一半时间。

成为成功女性的比例下降

调查显示,72.04%的女性想成为成功的职业女性,这一数据与两年前相比下降了17.6%个百分点。具体到职务上,更多的女性对于职业上的最高期望为高级管理者。

选择饭碗还是选择生育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越来越激烈,在现代职场的女性同男性一样兢兢业业熬夜打拼。调查显示,61%生育过的职业女性并没有因为生育丢掉饭碗。这一数据并不令人欣慰,这就表示近4成女性因为生育失去了工作。 同时,调查显示在未婚女性中,21.84%表示会为了升职推迟甚至放弃生育。

要不要强过男人

教师角色冲突 篇11

PPP ( Public - Private Partnership) 模式一般是指由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在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建立的各种合作伙伴关系。在20 世纪80年代,民营资本投资就出现于我国的高速公路、电厂和水厂等项目中,当时大多采用BOT模式( Build - Operate - Transfer,PPP的一种具体操作模式) ,如深圳沙角B电厂、上海莘庄CCHP等项目。而近年来PPP模式越来越强调公私双方的深度合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尊重社会资本的利益。民营资本的介入对于政府分担投资风险,降低融资难度,促进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协调不同利益主体的不同目标,有利于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目前,PPP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用事业领域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新一轮的PPP投资热潮正在中国掀起1。但由于PPP模式在我国应用时间不长,可借鉴项目少,政府和社会普遍缺乏经验,PPP模式在我国的应用遇到了诸多问题,各地PPP项目的运行距离实现最大限度地利用社会资金实现公共利益的目标有一定差距,也出现一些项目失败的案例。

很多学者对PPP失败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总结,主要包括: ( 1) 法律保障体系不健全,( 2) 审批、决策周期长,( 3) 政治影响因素大, ( 4) 政府信用风险高,( 5) 配套设施不完善, ( 6) 项目收益无保障[1]。这些失败的原因经过类型化,可分为三类因素。第一类涉及政府作为交易一方时所应承担的义务,包括政府信用、配套设备提供两个因素。第二类是涉及政府承担监管角色中运用公权力监管干预或不当运用公权力问题,包括法律变更、审批延误、政治决策失误、政治反对、收费变更、项目唯一性、腐败七个因素。第三类是涉及客观市场风险问题,包括融资、市场收益不足、市场需求变化、不可抗力四个因素。第三类的客观市场风险因素问题,不是人为的通过制度设计所能规制的,而第一、第二类因素都是涉及政府在PPP项目中不当履行监管角色或者不当履行交易角色所带来的失败。这两类因素一共占到67% ,在整个PPP项目失败风险中比重很大,可见恰当地履行好这两个角色至关重要。

政府在PPP模式中负有监管和交易双重角色,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这是由PPP本身的性质决定的。PPP是通过政府开放公共产品的提供来履行自己的职能,所以PPP模式过程中必然存在双重角色。促进PPP项目良好运行需要平衡政府的监管和交易角色,只有实现政府这两个角色的内部平衡,才能实现与作为交易另一方主体的社会资本的外部平衡。而平衡的构建需要在厘清政府角色所承担职能或履行义务的基础之上,构建统一、权威、合理的法律制度予以规范。

二、PPP模式中政府交易角色与监管角色及其冲突

( 一) 政府交易角色和监管角色

在PPP合同中,既明确了政府承担监管角色所应履行的权力,也约定了政府交易角色应享有的权利和应履行的合同义务,政府这两个角色并不能很容易地完全区分开来2。但政府交易角色和监管角色两者之间是相对的: 监管角色凸显其强势公权力角色,交易角色则是平等、合作、尊重对方自主性的角色。

1. 政府交易角色。政府在PPP模式中承担交易角色,体现在与社会资本深入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突出表现在与社会资本在可自由协商的范围内充分考虑社会资本权益,友好协商确定权利义务,并遵守合同,尊重社会资本的权利,诚信履行义务。社会资本与政府在平等、合作的原则下履行合同义务十分重要。一方面PPP模式中政府良好履行交易角色,有助于激发社会资本活力,实现社会资本的合理利益; 将有利于以最小投入实现公众利益的最大化,有助于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达成PPP项目的初衷。另一方面,如果不能履行好交易角色,将可能带来如前所述政府信用、配套设施不能提供的问题,引发PPP项目失败风险。

政府的交易角色在每一个阶段具有不同的表现3。如在项目准备阶段,政府的交易角色体现在:“与社会资本协商分配项目风险”,与社会资本协商 “项目运作方式、交易结构、权利义务边界、交易条件、调整衔接边界条款”。在项目执行阶段,政府的交易角色体现在:“参股项目公司”,“政府参与协商项目公司融资”,政府依照项目合同约定履行政府支付义务,政府应执行项目合同约定的奖励条款、惩处条款或救济措施,与社会资本协商合同的修订、违约责任和争议解决等工作。

2. 政府监管角色。政府在PPP模式中作为监管者,本质是公权力的行使,主要体现对PPP相关事项的审批、许可等。一方面政府监督项目按计划融资、如期建设、项目产品的顺利出售,可以降低项目风险,保证资金的有效使用,最终完成项目目标。但是另一方面,如果政府不能履行好监管角色,如前所述,收费变更、审批迟延、决策失误等问题易导致项目失败,最终导致政府、社会资本利益皆输的局面。

政府的监管角色在每一个阶段具有不同的表现。如在项目识别阶段,政府要对潜在项目进行评估筛选,确定备选项目之后,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开展物有所值评价工作。为 “确保财政中长期可持续性,财政部门应根据项目全生命周期内的财政支出、政府债务等因素,对部分政府付费或政府补贴的项目,开展财政承受能力论证”。项目识别阶段凸显出政府监管角色。在项目准备阶段,政府或其指定的有关职能部门或事业单位可作为项目实施机构,组织编制项目实施方案,构建主要包括授权关系和监管方式监管架构。

( 二) 政府交易角色与监管角色的冲突

PPP模式中,交易角色和监管角色对政府提出不同的要求: 交易角色要求政府作为合同主体的一方,尊重社会资本权利,履行合同约定义务,凸显民商事合同的平等性质; 监管角色要求政府作为公权力的一方,对整个PPP项目过程予以监管,从社会公众利益角度出发衡量项目运营的情况,对社会资本的运作进行监督,凸显行政主体的公权力色彩。因而,政府角色的双重性必然存在且常常交织共生。法律对两者角色所应行使的权力或权利义务界定不清、授权规则的不明确,经常导致政府或参与或干预的不当。因而在实践中,政府无论过于突出监管角色忽视交易角色,或者强调交易角色忽视监管角色,都会带来PPP项目失败的风险。鉴于此,笔者根据PPP模式中政府双重角色不能得到平衡的法律方面原因,将政府双重角色的冲突类型化。

1. 缺失PPP项目运行的良好法律环境。现阶段,PPP领域尚无人大制定的专门法律,适用的主要是国务院相关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和相关规范性文件4,难以构成合理有序的PPP法律体系。( 1) 这些规范性文件法律效力低,易产生变动。特别是在社会资本开始介入PPP准备阶段,政府承担监管者角色,必须依法制定一个可吸引私人投资而又能实现公共利益的PPP项目实施方案,而方案中的项目运作方式、交易结构、合同体系等内容所依据的多是不成体系的各个部委之间的规范性文件。一旦规范性文件被修改,PPP项目所涉及的有关事项将要依其变动,则会影响项目的既定运作流程,无论是社会资本的利益或是公共利益都会受到影响5。( 2) PPP项目整个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仍然须依靠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予以解决,这些规范性文件中存在大量的政府管制内容,导致政府管制的理念在整个PPP项目运行中居于中心地位,政府越位、监管过度频繁发生。( 3) 存在很多法律空白6,规范性文件相互之间衔接不够,导致多部门监管,令出多门,或是多部门间踢皮球的 “三不管” 状态,出现监管缺位。比如,众多的PPP监管部门没有明确的职权划分,在审批PPP项目时实际上要报财政和发改两个部门。两个部门都各自有一套项目识别、准备、报批、确立的流程,各有各的规矩,极大降低效率,甚至延误审批[2]。

法律位阶不高易产生变动,政府管制性规范性文件越俎代庖居于中心地位、规范性文件之间缺乏衔接,都不利于为PPP项目运行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法律是通往合理限权、合理用权的最佳途径7。不健全的法律制度助长政府不当干预,在监管角色畸形膨胀下,此消彼长,交易角色必定会微乎其微,PPP要么沦为地方政府利用公权力侵害社会资本利益的工具,要么在这种过度失衡的角色中被市场所排斥、淘汰。

2. 行政职权范围与自由协商的范围划定不清晰。PPP合同体系是行政职权与自由协商的结合。自由协商体现在那些可以由社会资本、项目公司自己决定的,不需要政府干预的具体技术性、操作性层面,或是涉及社会资本利益,又非基于公众利益必须作原则性规范、限定的可以由政府与社会资本平等协商的合同条约。行政职权则反之,是法律基于公共利益的考量,赋予政府职权,政府可以在职权范围内行使公权力,对社会资本以及整个PPP项目进行监督管理,职权与职责相伴相生,这种公权力的履行亦是政府的职责所在。这时候的社会资本更像是接受行政管理的行政相对人,其在PPP项目的全过程须或多或少受到公权力指挥、干预,按照既定目标、范围、过程去运行,接受监管。行政职权与自由协商范围的划分,在应然层面,既体现权力的法无授权即禁止,又体现权利的法无禁止则授权,且这一标准的划分应是限制过大自由裁量的实在、客观的标准,而不是政府可以利用公权力随心所欲制定出的,或是进行不当干预、任意压制社会资本的主观标准。

但是在PPP实践中,对行政职权范围与自由协商的范围划定不清晰,行政性规则过多,公权力强势,使得政府制定规则时不尊重社会资本的权益,越界干预本该由民商事意思自治领域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在项目合同中涉及移交的问题上,政府与社会资本可在项目合同中约定移交形式、补偿方式、移交内容和移交标准,这应是政府在交易角色中的体现。但是在这个阶段,政府也需同时承担监管角色,“由项目实施机构或政府指定的其他机构组建的项目移交工作组对移交资产进行性能测试。不达标的,移交工作组应要求进行恢复性修理、更新重置或提取移交维修保函”8。其中移交的标准是关键,移交标准哪一部分应是涉及公共利益,需要在行政职权范围内作刚性规定,哪一部分可以是自由协商范围内的,可由双方协商确定的标准。但政府往往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由分说直接按自己的标准进行测试检查,单方制定达标标准,不考虑社会资本的意见。行政职权范围与自由协商范围不清的问题,引发政府双重角色的冲突,政府在与社会资本的互动中易忽视社会资本利益,使社会资本长期受到压制,不利于双方互利共赢。

即使政府愿意考虑社会资本利益,对于刚性规定和可协调条款缺乏明确划分,使得政府难以依据法定标准对公共利益和社会资本的利益进行平衡,过大的自由裁量权也使PPP兼具保障公共利益和满足社会资本的合理利益的双重目的成为主观的偶然,不能形成客观标准下的必然。在这种情况下,PPP项目执行过程中更易引发政府与社会资本的矛盾,容易导致皆输的局面: 政府公信力会受到损失,公共利益得不到有效的维护; 私人资本也不到充分的保障,社会资本失去信心。

3. 利益协调、冲突解决的法律考量过于抽象、单一。有交易就要考虑利益协调与冲突解决。利益分配的问题在PPP模式中,政府双重角色冲突的一个关键地方是利益协调的法律制度缺乏9。首先在定价时,政府双重角色面临两难境地: 一方面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承担监管角色,要基于公共利益考量,稳定PPP项目在市场运营中的价格,防止社会资本借机过分逐利导致价格过高; 另一方面政府承担交易角色时,要充分考量社会资本的合理利润,从而订立、履行合同义务。如在定价管理方面,若PPP项目产品价格不合理使得项目公司存在运营困难,超出当事人设想范围之外,价格是否变动及如何变动? 政府双重角色使其陷入两难,一方面,政府承担监管角色时,政府希望代表公共利益调整价格使公共利益实现最大化,但是另一面,政府承担交易角色,由于项目合同已限定价格等因素不愿轻易违反合同规定调整价格,以免造成违约、引发政府信用的风险。平衡政府两个角色的关键在于价格等利益协调机制具体、可操作,有法可依,如明确可约定浮动的价格区间,超出价格区间即可行使监管职权。但目前我国针对PPP项目的规范性文件只是笼统表明政府具有调控价格的监管职权,在定价时可与社会资本协商确定,协商程序并没有规范[3]。对于科学、具体的定价标准与启动调控价格的监管职权是空白的,导致实践中政府无法平衡两个角色,陷入不当干预的违约风波或是因收费变更与政治反对导致PPP项目失败。

利益协调机制问题同样存在于合理风险承担上。《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 ( 试行)提出了风险分配的基本框架: “原则上,项目设计、建造、财务和运营维护等商业风险由社会资本承担,法律、政策和最低需求等风险由政府承担,不可抗力等风险由政府和社会资本合理共担”。实际上,对于前两项风险的承担并无太多争议,问题是不可抗力等在政府和社会资本之间 “合理分配”共担方面。不可抗力风险是指 “对于合同双方无法控制,在签订合同前无法合理防范,情况发生时又无法回避或克服的事件或情况”。当PPP运行出现不可抗力情形时,一方面,政府承担交易角色时,本着风险共担原则,需要尊重社会资本的利益,为其寻找财务上的出路,考量其为此增加的成本; 另一方面,政府承担监管角色时,代表公共利益,在承担风险成本时需要稳定价格、降低财政负担。在诸如此类会出现政府双重角色冲突的利益协调方面,都应具备科学的、可操作的适用规定。

此外,在现行PPP法律责任体系中,行政法律责任制度居于核心地位10。在PPP项目出现问题时,追责往往是以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承担行政法律责任的形式,这其中主要的原因在于由行政至上的思想占据PPP治理的主要位置,对完善PPP相关的民事法律制度重视程度不够、规定缺失,忽视了作为PPP项目所应有的民商事经济环境中最为符合其性质的责任承担规则,而以行政责任包办代替,这亦是政府监管角色强势而交易角色弱化的体现。

4. 政府自我监督法律规则不完善。在PPP项目中,谁来监管政府的行为? 政府的双重角色又使其陷入了监管者自监的冲突中,突出体现在PPP项目执行阶段。 ( 1) 政府既作为股东参股项目公司,又要监督社会资本按照采购文件和项目合同约定,按时足额出资设立项目公司。 ( 2) 由政府参股项目公司负责融资,政府又须做好监督融资管理工作,防止企业债务向政府转移。 ( 3) 政府本身作为合同主体一方需履行相关义务,而政府又要对自身履行义务的情况进行监督11。

“冲突的任何解决方案都不能包含有冲突解决者自己的利益”[4]。而在PPP项目过程中,政府作为合同履行者,又作为监管者在本质上是冲突的,当其履行好其中一个角色时,另一个角色并不能良好地履行[5]。在其履行交易职能时,怠于行使监管职权会导致监管缺位; 过分干预,缺乏监管的正当性、必要性又会导致监管越位。政府在PPP项目中自我监督法律规则的不完善成为政府腐败、审批迟延、决策失误的法律漏洞。

综上所述,政府未能很好地平衡交易角色与监管角色,更多的是注重监管角色进行不当干预,弱化了作为交易角色应该尊重社会资本利益,平等友好协商,深化合作。政府履行职能或义务不当使得社会资本利益乃至PPP项目涉及的公众利益都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因此,需要针对这些方面,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确保政府合法合理发挥双重角色,使PPP模式更加符合时代的发展需要。

三、多中心理论视角下PPP模式中双重角色冲突的法律平衡

( 一) 多中心理论与化解PPP模式中双重角色冲突

随着实践的发展,PPP越来越强调平等、合作的理念。20 世纪90 年底兴起的多中心治理理论强调 “政府对公共事务的管理主体多元化和平等性,主张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等方式,依靠合作网络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其实质是建立在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认同之上的合作”12。多中心治理理论的 “多中心”并不是强调多个中心占主要地位治理,而是强调参与者的互动过程和能动创立治理规则、治理形态,这也与由国家多个部门监管的PPP现状之下寻找协作互动的期待相契合。

多中心治理强调的是对公共事务管理的多元化,既不是政府一家独大去管理,也不是任意地启动私有化。在多中心治理中,政府仅仅是多元中心中的一元,非盈利性组织、私人企业等也是其中一元。在多中心治理过程中,政府的职责将发生重要变化,政府仅仅起到宏观的调控作用,非营利性组织、私人企业等可在具体治理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政府的管理方式也从以往的直接管理变为间接管理,弱化监管角色,强化平等主体之间的交易角色。对于平衡政府角色冲突,多中心理论提供良好的解决路径: 多中心治理强调治理过程中的互动,在政府、非营利性组织、私人企业等多中心之间进行互动式治理,由集权管理转为分权管理,由权威管理转为平等合作共赢式管理。这个解决路径对于完善PPP法律制度,防止政府不当干预,维护公共利益,保障社会资本合理利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二) PPP模式中平衡政府双重角色冲突的法律制度构建

平衡政府监管角色和交易角色的冲突,须从理念层面和具体法律制度层面构建符合多中心治理理论法律制度,促进PPP机制良好地运行。

1. 理念层面

( 1) 形成均衡分权治理法律框架。PPP强调的是在政府与社会资本平等合作的基础之上更好地为公众提供服务,这种前提与以往法律中强调等级式管理有着根本性区别,因此需要对突破传统思维,对现有法律进行变革。变革的关键就是形成均衡分权的治理法律框架。这个法律框架要求充分考虑中央地方职权分配、PPP项目内容、社会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治理特性。多中心治理所指出的分权是在公共事务管理和公共服务中,不同层级政府部门将相关权力、责任向市场与公民社会转移的过程,具体的社会关系就表现为政府、市场和公民社会三者协调与合作的关系结构。PPP中,确立均衡分权的法律框架要求: 第一,明确以项目公司的各项法律责任为主,强化项目公司主要民事责任; 第二,对PPP监管的各个部门治理PPP职权和责任予以明确,并且划定界限; 第三,在涉及PPP相关的主体,如地方政府、社会资本之间、项目公司、自律团体等明确各自的权力义务,形成主体责任分明的、能够解决各方面问题的法律框架。

( 2) 形成合理权限界定标准。平衡政府监管角色和交易角色的关键是厘清行政授予与商事合约性范围,明确诸如定价标准与启动调控价格的监管职权的界限等问题。在政府应充分尊重社会资本,多授权、少干预的基础之上,依据法律界定的权限范围,减少干预,增加可协商的事项,由私人资本自己决定的技术性问题、操作性问题。政府是PPP项目投资运作外在约束机制的实现主体,界定政府权限范围的标准成为关键,依据法定标准防止政府越界问题变得十分重要。

在多中心理论的体制建构理念下,形成政府行使职权的合理权限界定标准,须从以下方面努力。 ( 1) 政府商事合约性管辖的范围应当尽量限缩。在多中心治理理念下,凡是市场机制能够解决的、属于项目公司意思自治范围内的事情,政府即可放权,不应过多干涉项目公司决策。如在 “‘鸟巢’招标过程中,北京市政府先行招标选定了设计方案,造成设计上对体育场赛后商业运营考虑不足,限制了项目公司在赛后对 ‘鸟巢’商业效率的最大化”[6]。要避免这种情况再次出现,参考英国PFI经验,“在项目执行阶段实施开放式管理,对于项目建设方案,政府部门仅根据社会需求提出若干备选方案,最终方案则在谈判过程中通过与私人企业协商确定”[7]。政府的干预权是适度的,这种干预也是居于辅助地位的,不能过度干预市场机制可以处理好的事项。 ( 2) 规范政府发挥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范围。法律要制定完备的合同履行、定价变更、移交、风险界定判断标准。在PPP项目各个阶段平衡政府交易角色和监管角色时,对于可能出现较大风险或者公共利益受到重大影响时,政府方可依照法定程序,运用行政权力适度干预。在对PPP项目治理的过程中,政府应自我抑制,避免过多干涉项目公司运营管理,突出强调各方的参与,有利于化解政府角色冲突带来的政府信用、配套设施建设风险带来的问题。

2. 制度层面

( 1) 构建统一、完善的法律制度。在多中心治理理论下,政府应由管制向治理转变。对于公共事务的处理,需要结合政府和市场各自在发挥自己配置方面的优势,将政府提供资源的集中性、公共性发挥出来,同时也须将市场配置资源快捷高效的这一特征利用起来。发挥政府和市场各自优势,才能够为PPP项目提供良好的治理环境。因此,合作共治的PPP治理新范式,需要建立平衡政府交易角色和监管角色的统一的法律制度,该法律制度须具有以下内容: 1在不同阶段,根据政府和市场的主要优势确定各自范围,如在项目识别阶段,可由政府起主导作用,市场起到参与作用,而到项目执行阶段主要靠市场来推进PPP项目的运行。因此就需要针对不同阶段,根据政府与市场的功能定位确定一个统一的协调法律机制,明确各自权限范围,以有助于充分发挥社会资本的积极性。2整个法律制度应强调民商事法律责任和行政法律责任的结合,强调合同双方平等权利义务的承担。在调节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上,应主要由PPP的合同主体依靠民商事法律来调节各自的权利义务,避免行政法律责任替代民商事法律责任。在PPP治理中,政府规制是有机存在于其中而非外在强行介入的。政府只需根据项目公司是否有违法违规行为,做出行政管理上的处理决定,由财政、交通运输等多部门之间通过合作、协商来解决问题,而不能用简单命令和行政规划的管制方式对PPP进行管理。

( 2) 构建协调的多部门监管体系。由于PPP项目运作程序复杂,跨越多个政府部门的履职,需要在制度上对各个政府部门的职责予以明确,并建立协调的监管体系。虽然国务院相关部委在2015 年制定了 《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但是PPP模式在具体监管制度方面仍存在很多空白,使得多部门监管协调机制不完善。在多中心治理理论下,依然需要政府在PPP项目规制体系中发挥其重要作用。在多中心治理理论中,并不存在一个单一的一元的决策中心,而是多个彼此独立的多个中心,他们相互支持,共同促进公共事务的管理。多个彼此独立的中心必然需要统一协调的机制以维护公共事务的持续稳定。 “在多中心体制中不同政府单位行使权力的本质差异极大。其中一些具有一般目的的权力向一个社群提供内容广泛的公共服务,另一些是特殊目的的职权,它可能仅只提供例如灌溉或道路系统的运营和维护这类服务”[8]。在法律业已明确各自职责的时候,政府所起到的作用不是主宰整个PPP项目进程,而是与各方协同推进PPP项目的发展运行。因此,构建协调的多部门监管体系可从以下方面努力。1逐步完善监管法律框架。在构建整体法律框架的同时,完善全局性的PPP项目管理机构,赋予各地业已建立起来的PPP项目领导小组以实际职责。2分清政府各个部门职能。将现实情况中出现的发改委、财政部在宏观指导PPP项目的权限予以明确区分,明确宏观指导部门和具体针对水务、道路等具体部门对PPP项目的权限划分,也应在法律中明确水务、道路等各个部门在PPP项目中的权限划分,区分各自的监管权限及其职责。3完善衔接沟通机制。在我国现行的PPP模式由财政、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等多部门监管的情况下,重要的是实现制度之间的衔接、政策制定执行的沟通协调。这将有利于化解PPP监管政出多门、程序繁杂的问题。

( 3) 构建利益协调法律机制。多中心治理理论认为,多元独立决策主体的利益同样是多元的。多元利益在治理行动中经过冲突、对话、协商、妥协、达成平衡和整合,需要构建完善合理的利益协调法律机制。对相互对立的利益进行调整以及对他们的先后顺序予以安排,往往是依靠立法手段来实现的。因此,针对PPP政府交易角色与监管角色之间的冲突,在义务履行、收益与风险分配利益纠纷问题时,须通过法律的手段构建公平的利益协调程序机制,化解这些问题。美国法学家戈尔丁关于程序公正的中立性三大规则( “与自身有关的人不应该是法官”; 结果中不应含纠纷解决者个人利益; 纠纷解决者不应有支持或反对某一方的偏见[4]) ,为构建公平公正的机制提供了指引。在构建PPP利益协调法律机制中,政府须最大程度地保持中立性和最大限度的信任。在PPP中,政府部门承担着与合作方 “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权利和义务。由于 “利益共享”,若约定公平对待的利益协调机制是解决项目执行、移交阶段各类问题的关键。

构建利益协调法律机制首先要构建畅通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这是利益协调的前提,只有在相关各方能够充分表达利益的基础之上才能进行充分的沟通。因此,在PPP项目中,相关利益各方特别是社会资本、公共的利益表达是推进PPP项目良好运行的前提。在推进PPP过程中,须注意协商谈判、听证等来充分实现各方表达利益的条件。在现阶段,完善利益表达机制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完善听证制度。在现行PPP制度下,公众参与是平衡政府交易角色和监管角色的重要制度。但现实中还存在着公众参与机制匮乏,公众话语权、评判权缺失,使得政府决策得不到有效监督,从而产生腐败、决策失误等问题,在多中心治理理论下,应强化公众参与化解这个问题。多中心治理理论以公民社会的日益壮大为背景,强调在公共事务治理过程中,国家、社会、市场三者的相互作用,形成一个 “国家- 社会- 市场”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而非仅仅运用政府的政治权威。在PPP制度构建中,可在 《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第44 和45 条规定,依法公开披露项目相关信息,保障公众知情权,在接受社会监督基础之上,探索各阶段引入听证制度。在项目准备阶段,引入听证制度,让群众参与对物有所值的判断; 在项目执行阶段,在出现合同约定的定价、风险承担之外的问题中,涉及重大利益调整,也可引入听证机制; 在项目是否提前终止、延期终止等项目移交关键问题上,也可引入听证机制。构建听证机制,并不是弱化监管角色,而是积极引导各方参与PPP,最大限度地发挥PPP所带来的积极效果。构建听证制度,促进上下互动的管理,解决公众参与低问题,提升公众在PPP中的话语权,有利于化解政府双重角色的冲突。总之,PPP实施方案是否具有价值应当由社会各方在听证程序中,以物有所值为导向,能否实现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公共利益来判断。这样,政府会因听证制度的存在,而加强双重角色的平衡。

构建利益协调法律机制其次要构建公平正义的利益分配机制,这是PPP项目成功的关键。政府、社会资本、公众都在PPP项目中有其各自的利益诉求。因此,合理地确定利益分配非常关键。一是要突出社会资本的权利地位,尊重社会资本的正当利益要求。二是要建立正常的价格变动机制,以应对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保障项目顺利运行,保障社会资本的合理利益。制定具有具体、可操作的价格、风险承担等利益问题标准,使政府有法可依,明确可约定浮动的价格区间,超出价格区间即可行使监管职权。比如, “伦敦地铁就在PPP模式中嵌入一个定期审核的机制,使签约各方能够在PPP的框架内每7 年重新调整一次价格条款,并设立专门仲裁机制,确保审核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保证了合作的持续有效进行”[9]。三是要在出现不可控风险的情况下,为风险成本寻找财务出路,如购买保险。

( 4) 完善自律团体监督。多中心治理体制强调社会主体自主性,强调其自我治理。 “多中心体制设计的关键因素是自发性”, “自发秩序或多中心秩序是这样的秩序,在其中许多因素的行为相互独立,但能够相互调适,以在一般的规则体系中归置其相互关系”[10]。因此,在PPP模式的治理体系中,要使市场自律团体起到应有的规制作用。“PPP自律团体有其独立性,不是政府监管机关的附属,才能充分发挥其自律规制功能。PPP自律团体根据自治规范实行团体自律,维持市场秩序。对PPP的监管,政府因为没有竞争压力和自发需求,而往往处于过度监管或者监管不足的状态”[11]。而自律团体,在外界督促和自我压力之下,必将积极自我调整和改变,从PPP公司本身利益出发维护和监督PPP公司,带动整体PPP各个公司走向成熟,促进系统科学的PPP监督体系的完善。

四、结语

上一篇:气象数值预报下一篇:安全生产教育及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