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师的角色转变

2024-05-11

体育教师的角色转变(精选12篇)

体育教师的角色转变 篇1

体育教学改革已经初见端倪, 新课程改革给教学一线的体育教师带来良好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教师角色的特征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 原有角色的内容及要求也必须不断地发生改变。无论是经验丰富的教学高手还是初出茅庐的新手,都必须实现角色的转变。就此,我通过认真解读新课标,借鉴其他教师先进的教学经验,并联系自己在课堂实际教学中遇到的种种问题, 来探讨一下体育教师角色转变方面的问题。

一、体育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与组织者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由“教师中心”注重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与学生共建学习的参与者。现阶段的学生都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思想见解, 都有着表现自我的强烈欲望。在体育课上,他们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认可, 甚至希望在某些方面超出老师。因此,体育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做学生的朋友,和他们共同学习、共同训练、共同进步,激励他们在表现自我中创造性地发挥自我。

新课标还要求体育教师要成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教学的组织者, 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转变观念走到学生中间去, 在体育与健康这个舞台上充分发挥组织者的力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200米跑的练习中 ,要求学生按A、B、C三组的顺序分别在第五、第三、第一跑道上跑。这时教师就可让素质好、技能强的学生跑外道,增加距离和难度,提高要求; 让体质和技能稍差的学生跑内道, 缩短距离,降低要求,使学生可以同时完成练习任务。这样在教师的组织下, 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完成练习内容。

二、体育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叫学生去发现真理。”新课标实施后,随着传统教学模式的改变, 体育教师从知识的权威者转变为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例如,大部分男学生喜欢篮球,因此,体育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可多安排篮球课;对女生可安排健身操、跳绳、踢毽子等项目。如果课堂中教师不考虑学生的需要,牵着学生走向已设定好的各种练习中,牵着学生机械地在练习中兜圈子,久而久之,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就会消失。

三、体育教师应是体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创新者

在体育新课程下, 教师要在遵循教学科学性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个性化教学。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有目的、有计划、科学地进行教学, 让所有学生都能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完成各自的学习任务。

为了顺应现代化体育教学形势的迅速发展,体育教师还要在教学实践中创造性地总结、设计和实施相关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教学发展的需要。例如,我在上课的时候对体育课准备部分进行研究和大胆的创新, 将过去由体育委员集合整队的程序改为利用多媒体播放音乐整合 (音乐由学生推荐并不断更换),学生可随着节奏、哼着音乐迅速地向指定地点靠拢,这样一来学生的节奏感、协调性、大胆表现自我的意识以及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一下子就被激发了起来,集合变得不再枯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认为体育教师只有养成力图创新、锐意进取的性格,才能适应新课程的改革发展,探索出新颖的教学方法。

四、体育教师应是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者

体育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 还要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感、归属感,产生求知的乐趣,并发展其体力和智力,强化道德修养。例如,现在的学生大多数竞争意识不强, 总会有一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思想。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可以通过“比胜负”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如 ,可在练习广播操时让学生分成小组练习, 然后对他们进行评比、评优,或者直接通过各种球赛、接力赛等形式把学生的竞争心理充分调动起来。又如,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团队与团队之间互相竞争,使学生觉得个人的荣誉与团队的荣誉紧密联系在一起。也可以由教师组织或学生自愿组合成4~5人一组进行比赛,且每组成员有能力差别, 这样有利于互相帮教活动的开展。

综上所述,在新形势下,教师角色的转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体育教师就应该与时俱进,及时转变观念,改善师生关系,让自己和学生的身心都得到健康发展,也让体育教学充满活力,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新课标,体育教师,角色,转变

体育教师的角色转变 篇2

怀 集 县 第 一 中 学

肖勇

摘要:体育教学改革已经初见端倪,新课程改革给教学一线的体育教师带来良好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教师角色的特征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原有角色的内容及要求也必须不断地发生改变。无论是经验丰富的教学高手还是初出茅庐的新手,都必须实现角色的转变。就此,我通过认真解读新课标,借鉴其他教师先进的教学经验,并联系自己在实际课堂教学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来探讨一下体育教师角色转变方面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体育教师角色转变

体育教师不仅是社会行为规范的表率,更是体育知识和技能的传播者。体育教师的工作不只有体力活动,还有教学设计、研究、评价等思维活动。因而体育教师的作风和知识技能都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讲,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五个学习领域目标以及培养有创新精神有实践能力和全面发展人才的总体目标能否实现,都将取决于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标的实施如火如荼,但对体育教师角色转变的研究,至今仍在探索。

那么,体育教师角色要发生哪几个方面的转变呢?笔者就此作如下探讨:

一、体育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与组织者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由“教师中心”注重表演的传授者转变为共建学习的参与者。现阶段的学生都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思想见解,都有着表现自我的强烈欲望。在体育课上,他们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认可,甚至希望在某些方面超出老师。体育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做学生的朋友,和他们共同学习、共同训练、共同进步,激励他们在表现自我中创造性地发挥自我。

新课标要求体育教师成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教学的组织者,这就要

求体育教师转变观念走到学生中间去,在体育与健康这个舞台上充分发挥组织者的力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200M跑的练习中,要求学生按A、B、C三组的顺序分别在第五、三、一跑道上跑。让素质好、技能强的学生跑外道,增加距离和难度,提高要求;让体质和技能稍差的学生跑内道缩短距离,降低要求,使大家几乎同时完成练习任务。这样,在教师组织下,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完成量体裁衣的练习内容。

二、体育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叫学生去发

现真理”。新课标实施后,随着传统教学模式的改变,体育教师从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教师在课堂上扮演的角色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体育教师应当帮助学生

制定符合中学生身体、心理特点的教学内容及目标,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喜欢才能全身心投入学习。此外体育教师还需要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掌握科学健康的锻炼方法,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身体练习欲望,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一个合理的目标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

展,更能促进学生积极地学习。例如:大部分男生喜欢篮球,制定教学计划时可多安排篮球课;而女生可安排健身操、跳绳、毽球等项目。如果课堂中教师不考虑学生的需要,牵着学生走向已设定好的各种练习中,牵着学生机械地在练习中兜圈子,久而久之,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就会消失,渐渐不喜欢上体育课。

三、体育教师应是体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创新者

在体育新课程下,教师要在遵循教学科学性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个性化教学。传统的“一刀切”教法,容易造成部分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吃不饱”和部分身体素质差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因此,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有目的、有计划、科学地进行教学,让所有学生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完成各自的学习任务。

为了顺应现代化体育教学形势的迅速发展,体育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创

造性的总结、设计和实施相关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教学发展的需要。我在上课的时候对体育课准备部分进行研究和大胆的创新,如将过去由体育委员集合整队的程序改为利用多媒体播放音乐整合(音乐由学生推荐并不断更换)。学生边随着节奏哼着音乐迅速的向指定地点靠拢,这样一来,学生的节奏感、协调性、大胆表现自我的意识以及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一下就被激发出来,集合变得不再枯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认为体育教师只有养成力图创新,锐意进取的性格,才能适应新课标的改革发展,探索出新颖的教学方式。

四、体育教师也应是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者

体育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感、归属感,产生求知的乐趣,唤起并发展其体力和智力,强化道德修养。“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体育教师应该促使学生完善人格。

体育教师还应在培养学生优秀品德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体育教师通

过多种途径和手段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意识,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培养良好的行为修养,促进良好的个性品质发展,塑造其健康人格。

现在的学生大多数竞争意识不强,总有一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思想。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可以通过比赛胜负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比如在练习广播操时让学生分成小组练习,然后进行评比、评优,或者直接通过各种球赛、接力赛等形式把学生的竞争心理充分调动起来。又如在教师的引导下,团队与团队之间互相竞争,使学生觉得个人“命运”与团队荣誉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了团体荣誉,努力拼搏,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取胜。可以由教师组织或学生自愿组合成4-5人一组,成员相对固定,才能有凝聚力。且每组成员有能力差别,这样有利于互相帮教活动的开展。

综上所述,在新形势下,教师角色的转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

作为体育教师也应与时俱进,及时转变观念,改善师生关系,让我们和学生的身心都得到健康发展,也让我们的体育教学充满活力,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吴和莉:实行新课标后体育教师角色转换的特征和面临的挑战,浙江体育科学,2003年6月。

2、李艳翎:社会转型与中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11月。

3、黄淑萍:论体育教师的业务素养,甘肃高师学报,2000年9月。

4、刘继让:21 世纪体育教师的角色定位,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3年9月。

体育教师的角色转变 篇3

一、体育教师角色的转变

1、体育教师将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变成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在体育与健康的课程标准中,体育教师的主要职能从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体育教师作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积极地旁观,让学生自主观察、实验或积极地看,积极地听。同时,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各种情况,并考虑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上的支持。二是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热情更加高涨。三是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注意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他人友好相处,培养合作精神。所以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的职能主要是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锻炼身体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学习体育的能力,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便利,为学生服务,与学生一起分享他们的快乐与成功喜悦。

2、体育教师由居高临下转变成“平等中的首席”

传统教学形成的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

体育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中的控制者,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和体育成绩的判定者,而是绝对的权威。多年来,教师已经习惯了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总是千方百计,虽不太规范、但却完全正确地把自己的要求“格式化”。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变成“平等的首席”。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教与学,彼此形成了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且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标准的过程。

3、体育教师由学生的管理者转变成学生发展的引导者

新课程要求教师将自己的角色转变成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学生身体健康的形成,是一个全面的建构过程,不是在整齐划一的批量加工中能完成的。我们对于学生的发展,要尊重其多样性、尊重其创造性。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其职责是培养教育所有学生,因而要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潜能。二是对来自周围人对某一学生的评价小心地采纳,对学生不能形成先入为主的成见。同时,在体育教学中,要尽量地给学生同等的参与练习机会。要经常仔细地检查、反省自己是否在对待不同学生上有差别。并尽量公开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

二、体育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新课程强调改变原有单一、陈旧,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教学方式。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基本是灌输——接受,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观念,将深刻、引导教学方式改变,其具体表现为:一是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二是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三是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四是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三、评定学生成绩方式的转变

1、体育成绩的评价应有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要改变只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单一总结性评价方式,着眼于充分全面了解学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关注个别差异,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发现发展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在自己的水平上发展,发挥评价的教育内能。

2、可以有一至二项的考核项目,但形式可变,学生可选择,考核的等级可以以年级的整体水平制定,如此可照顾到全体学生的发展。

体育教师的角色转变 篇4

1、由施予者向开发者的转变

所谓施予者向开发者的转变是针对教师对体育教材的优化与创新而言。在是几点体育教学或者课外体育活动开展中,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些教师仅仅是照搬书本上或者现成的活动方案 (组织形式),缺乏自己创新的做法。如今,随之网络技术的发展,一些书本上知识早就不需要我们老师加以传授。如果,我们还是以最权威者的身份自居,那么我们必将被学生所淘汰。为此,我们要积极转变角色,向一名开发者的身份转变。在体育教材上要能够根据实际需求,根据对象的特点进行创新与革新。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全社会为之发展的目标,未来的教育就是创新发展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转变教师学生的角色定位, 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建立在平等和民主的基础之上,充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客服困难的能力,要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和勇于创新的主体意识。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不是完全地否定已有的东西,我们是立足于实际的要求有序的加以优化。

2、由传授者向促进者的转变

传授体育知识和技能是体育教师的主要教学任务, 而不是最终的教学目的。阳光体育运动既要给予学生一个健康的体魄,又要给与学生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在教学中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使学生能够获得成功的经验,能够进行自我约束、自我激励、能够在失败和困难面前百折不挠、奋勇拼搏, 能够充分地表现自我。体育教师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以达到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传授基本技能的同时要注重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兴趣的培养, 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要做到上述内容,体育教师必须要从传统传授者的角色上向促进者进行转变。

3、由强制向引导者的转变

具有“健康的身心、坚强的意志、蓬勃的活力”学生群体是国家和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标志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国家综合实力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上让学生有自主选择学习的权利,进行正确的引导,尽量少些强制。“引导者”是指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学习的方向和方法, 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结构、生动感受和体验联系起来。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主要表现为积极的引导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 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关注学生体育知识和技能、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整体发展与提高等。然而现在的学生,因为身体素质差,肥胖,瘦弱,怕吃苦等等原因,部分学生害怕上体育课,加上达标和考核,就导致了学生的“厌学”情绪。引导他们自己设计计划并执行,体现主动性,使学生的自觉性和学习兴趣得到提高。在体育教学的初期体育教师应该多运用表扬和激励的语言来鼓励学生完成高难度的技术动作, 少利用量化的成绩和考评来刺激学生,随着学生学习技能的提高,适当增加学习难度,让学生充分感受经过努力而成功的乐趣。

4、由管理者向主导者的转变

一直以来教师都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而抹杀了很多学生的天分,兴趣和爱好。体育教师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肯定学生的学习优势和潜力, 积极的参与学生组织的一些活动和采纳学生的一些创意性的方法和手段, 只有如此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新课程就要求教师成为教学的主导者,要让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树立终身体育观。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多样性,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尊重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重视培养学生的体育态度、兴趣、习惯和体育实践能力,从中享受体育的乐趣。

总之,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由实验转向全面实施之际,认真审视课程改革中体育教师的角色特征,并”进而通过科学有效的体育教师教育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 对于新课改的深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师角色往往体现出时代和社会的烙印,这也决定了对教师角色的认识和把握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变化发展的。体育教师的角色必定反映当前所处时代的要求,与所处国家的社会背景相吻合,体现着鲜明的时代特征。我们体育教师要紧随体育课程改革的步伐, 对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自己的角色加以确认、判断与转变。

摘要:阳光体育活动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促进了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但其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例如教师角色转变的不及时就是其一个比较具有代表性。本文认为,在阳光体育活动开展的背景下体育教师的角色应该是开发者、促进者、创新者和引导者。

教师角色的转变 篇5

200827140206刘应会

在现代远程教育中,以多媒体计算机网络为载体的新型教学模式,彻底打破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面授式课堂教学模式,取而代之的则是学生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主动获取知识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远程开放教育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角色、学生的地位、媒体的作用和教学过程等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它强调以学生的“学”为主,教师的“导”为辅。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整合网上资源,为学生提供学习过程中的支持与服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形成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效果。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主要职责———传授知识,则更多地被现代教育技术———电子教师所取代。在这个知识更新速度成倍数增长的21 世纪,开放教育与终身教育的重要性日趋突现,这也就要求人们学会终身学习,掌握学习的技能和方法。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下,传统教师的角色显然已不能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教师的角色也就必然实现新的转变。

“学习者学习观念的转换者”(关于现代远程教育下教师角色重新定位的研究,杨瑞姣,刘凤娟)。“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认知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的建构”(张文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角色的再定位)。“转变教育观念, 教学模式由传统的单向传输向交互式教学转变”(网络教育的发展与思考,梁建)。“教学过程的重点由教师的‘教’转向了学习者的‘学’”。(现代远程教育中教师角色的扮演,杨波)远程教育环境下,学生由单纯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索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学生的首创精神,要让学生在多种机会不同的情景下运用他们所学的知识,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案。自我发展。通过网络教学, 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与特长进行个体化学习和创新性自主学习, 以充分发挥个性。

学习者学习方法的指导者。“教师由传统教学信息资源的垄断者变成学习者获取学习资源的导航者”(基于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师角色,马晓萍, 杨福泰,朱国涛)。学习者不组班学习, 实行完全学分制, 只要修满教学计划所规定的毕业学分即准予毕业。整个学习阶段, 学习者的课程和进度有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具体自行决定, 教师在学习过程中起指导作用。教师由传统课堂面授教学的主宰者变成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指导者。“教师的教学宗旨已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 而是给学习者更多自我学习的方法、工具和探索新知识的思路”(现代远程教育概念探析,唐伟)。“教师的角色任务是一位向导, 要引导学生走上认知的道路, 并留下扎扎实实的脚印。”(远程教育中的新型师生关系,窦娇颖)。“知识信息的甄选者和把关人”(现代远程教育中的教师角色,王小君)教师与学习者平等相处, 启发引导, 共同探讨大家所感兴趣的问题。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精心组织教学内容, 设计教学计划、学习任务等, 而学习者则通过课程内容的学习并通过相应的测试就完成课程的学习。面对网络环境中知识爆炸、信息激增的现实, 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适应、学会使用计算机和网络, 教会他们如何利用网络资源查询和检索知识, 教会他们如何在众多的信息中选择知识, 组织知识, 整合知识, 指导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 完成知识的内化。帮助学生学会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信息海洋中自由自主地航行。所以学生的认知策略、学习态度和方法的形成有赖于教师的帮助。

学习者学习动机的维持者。“经验和其他一些实验也证明, 学生学习成绩不佳的原因之一, 往往在于没有养成良好的注意习惯。而注意范围狭窄、不稳定, 往往是由于学习动机未得到充分发展”(论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常维国),“教师的教学宗旨已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是给学生更多自我学习的方法、工具和探索新知识的思路,让他们充满信心

地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浅谈现代远程教育中教师角色的扮演,薛朝霞)。“在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和个别化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为需要,所以学习,刘宁)。帮助学习者转变学习观念,维持学习动力,开发学习潜能。去勇敢地改变现有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由于学习方式的特点和自身的因素等,接受远程教育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诸如学习课程内容偏难、记忆力衰退等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不利因素会造成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潜水”,发帖不太积极,在线学习热情不高。这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参与教学活动,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特别是对于学业上有困难的学生,更需多鼓励、多帮助。“激发学习动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激发学习动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郭丽)。教师可利用网络多媒体交互工具建立辅导答疑互动平台,通过在线交流解答学习者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使学习者能够及时得到教师给予的个别诊断、辅导和帮助,促进问题解决,从而减轻学生学习困惑,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还能促进师生的相互了解,师生关系融洽,必然会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助其取得良好的成绩。

学习资源的设计者和开发者。“网络教育融合媒体技术, 提升教学传播效果”(论网络教育时代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刘忠)。“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必须能够熟练地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包括:掌握多媒体技术及与此相关的网络通讯技术,通过网络手段和对网络上提供的各种信息的利用,帮助学习者完成学习目标,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现代远程教育中教与学学的研究,胡洋)。“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支持学生的建构主义式的学习,为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学习资源,教师需要掌握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为学生设计、提供各种信息资源,帮助学生学会如何获取信息资源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资源完成学习任务”(现代远程教育中教师角色定位及培训,李立)。在现代远程教育中,要使学习者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教师就必须为学习者的自主化学习、个性化学习、多元化学习提供多种形式的信息资源。教师自身不仅要掌握多媒体技术以及与此相关的网络通讯技术,而且能够在网上查找信息,能够设计开发先进的教学资源和资源集成。因此,教师需要以丰富的工具来支持各类媒体对象的创作和合成,并将它们融于教学活动中,为学习者创设必要的,最佳的学习环境。在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习者认知能力的差别提供各种信息资源,即进行信息资源的设计、确定学习某主题所需信息资源的种类和每种资源在学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满足每一位学习者的要求,帮助学习者学会如何获取信息资源,从哪里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通过教师利用信息化的工具,按学习者的知识点开发教学资源,以使每一位学习者都成为学习的成功者。“提高网络导学能力”(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趋势探讨,胡晓玲, 杨改学.)在远程教学环境中, 教师应该掌握教学设计的知识与技能, 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 多媒体CAI 的基础理论与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计算机网络的一般原理与操作等。

学习过程的管理者和学习效果评价者。“无论学生自学或分组讨论,教师始终都要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并予以正确评价。教师首先要制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监控方法,并在实践中运用、完善,还要不断鼓励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以增强其自信心,培养学习兴趣,使他们感到有压力、有动力,自觉投入学习”(聚焦教师成长档案袋,施亚芳)。“现代远程教育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了教与学的‘时空分离’”(论新时期远程教育中的教师角色定位,洪永胜),而这种教与学的“时空分离”又带来了“师生分离”和“教管分离”,进而造成了教师对教学过程的监控力度的不足,弱化了教学管理,使得远程教育过分依赖于学习者的主动参与和其自我管理能力。在没有教学管理压力的情况下,如果学习者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则很难完成学业。介于此,现代远程教育中的教师就必须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监控力度。同时还要对学习效果进行及时评价。评价是远程教育自主学习另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向自主学习者提供其在特定一段时期内的能力提高与一段时期内取得的进步的具体信息”。(现代远程教育中教师角色的扮演.科技信息,杨波.)对自主学习者来说,评价是判断其自主学习效率的工具,有助于促进学习者及时调整学习的方法和学习策略,强化自主学习信心,并为学习者提供了反思学习过程的良机,“根据实施效果的优劣进行评估,对实施效果差的条目进行重点讨论, 分析原因, 提出解决的办法”(覃丹.基于高校远程教育的教师角色转变)以求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总之, 网络时代教师角色定位的嬗变是促成新世纪教育跨越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在现代远程教育中,教师要在现代教学理论指导下,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和教学设计思想。为了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为了辅导完成以学生为主的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要求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注重自身素质提高。教师不仅要精通教学内容,更要熟悉学生、掌握学生的认知规律,还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人类学习资源,设计开发有效的教育资源,对学生的学习给予客观的引导与具体的帮助,充分发挥组织者、指导者、协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唐伟.现代远程教育概念探析[J].云南电大学报,2000 年3 期:13-15.

[2]张文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角色的再定位[J].电化教育研究,1999 年4 期17-19.

[3] 杨瑞姣,刘凤娟.关于现代远程教育下教师角色重新定位的研究[J].[4] 马晓萍, 杨福泰,朱国涛.基于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师角色[J].[5] 薛朝霞.浅谈现代远程教育中教师角色的扮演[J].[6] 刘忠.论网络教育时代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J].[7] 施亚芳.聚焦教师成长档案袋[J].[8] 常维国.论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J].[9] 郭丽.激发学习动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J].[10] 窦娇颖.远程教育中的新型师生关系[J].[11] 李立.现代远程教育中教师角色定位及培训[J].[12] 刘宁.因为需要,所以学习[N].中国教育报,2002-02-21.[13]胡洋.现代远程教育中教与学学的研究[J].教书育人,2007 年1期:97-99.

[14] 洪永胜.论新时期远程教育中的教师角色定位[J].远程教育杂志,2006 年6 期:32-33

体育教师的角色转变 篇6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体育教师;角色转变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重点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切实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体育能力,养成体验与锻炼的习惯。相对传统的体育教学大纲,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无论是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还是在课程内容及实施要求上都发生巨大变化。体育教师是体育与健康标准的实施者,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能否在中小学顺利推进,体育教师是关键。为此体育教师在学校体育中的角色应发生相应变化。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体育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服务者

传统教学中教师有三大任务:传道、授业、解惑,这三大任务告诉我们,教师是一切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是接受教师所传之道,获得教师所受之业,弄清教师所解之惑,學生是被动接受的受体,应该为教师所讲之唯听,唯教师所受之为得。虽然教育改革使我们逐渐认识到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但是目前我国学校教育中的师道尊严的现象仍然存在。学校教学还是教师说了算,教师是课堂的绝对权威。

未来的体育教学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为目标的,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而每个学生在健康需求上是不一致的,这种个体需求包括两方面:一是社会需求各种不同类型的人才;二是学生对健康的理解决定了他们的需求,当然,关于对健康观的认识,教师是应该帮助学生了解的。因此,面对社会的发展和新课标教师不能沿袭传统,用车螺丝帽的方法进行教学,而是要通过自己的工作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健康观,实现健康目标。

二、体育教师是师生关系的建立者

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是体育课堂的组织者,是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源泉,是体育课堂纪律的绝对权威,学生体育成绩的评定工作也只由体育教师一人承担。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命令与服从的关系,经常出现“教师脸铁青,学生连脸发白”的尴尬局面,严重压抑学生体育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妨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根据现代教育教学的理念,影响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有四个: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其中教材和环境是相对稳定的,而教师与学生则是可以变化的因素,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与两个可变化因素关系最大。教师与学生形成合作伙伴关系,有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新的体育与健康标准的实施要求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的职能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还要在教学中做学生的朋友、伙伴、合作者。

三、体育教师是多样化体育教学的实施者

新的体育与健康标准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进行体育教学。因此,体育教师应补充相关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方法,实施多样化的体育教学。体育教师不仅要善于组织多种体育学习活动,而且要善于掌握多种教的方法,突出学生的学法教学,在体育教学内容、时间和场地上具有灵活性,更要学会使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及学生的身心特点选择最佳教学手段。

四、体育教师是多种体育职能的承担者

新的体育与健康标准的理念之一是: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课程标准的目标提出要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可见终身体育的思想受到体育课程专家的关注,这是课程改革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的体现。

按照终身体育的观点,家庭、社会具有重大责任。需要把学校体育、家庭体育、社会体育协同起来,才能形成巨大力量。在这样的情况下,体育教师已超越课单纯的体育教学职能。体育教师除了要有效完成体育教学任务以外,还要组织指导学生的课外、校外体育活动,利用校外各种体育资源与学生家长,专业体育工作者和社会公众合作,促进学生校内外体育学习的结合,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在意识、技能、习惯上奠定基础。

五、体育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传统的体育教学只重视对学生进行体育知识、技能、技术的传授,忽视对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和体育能力的提高。新课程的实施要求体育教学将注重提高学生学会锻炼,学会评价,学会改进体育,提高体育锻炼的能力。体育教学将由“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方向转变。教师应由重知识、技术的传授向重促使学生独立获取知识、技能的方向转变。

新的体育与健康标准无论是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还是在教学要求上都对基层体育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转变“师道尊严”的观念,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指导者、帮助者是使新的体育与健康标准在体育教学中得以落实的关键。

体育教师的角色转变 篇7

从古至今教师亦或指体育教师在学校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角色, 从原始社会的长者即教师, 演变为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有文化知识者即教师, 从工业化社会中文化知识传递者即教师 (被动的) , 演变为信息化社会的文明进步的促进者即教师 (主动的) 。为更好的满足于新时期体育教学的需要, 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转变自身角色以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素质出色的建设者与接班人。

一、高中生体育兴趣的培养者

作为新时期的体育教师, 要改变以往高高在上发号施令式的体育教学, 强制学生去学习与练习一些学生并没有多大兴趣的运动技术与体育动作, 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以强者的姿态出现, 忽视学生的体育兴趣与运动倾向, 只是以国家意志和主观意识来选择体育教学内容, 让学生进行练习来完成体育教学工作。这样非以学生为本, 忽视学生体育兴趣与运动倾向的强权行为, 对立了师生之间的矛盾, 拉大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使教师与学生之间仅仅是体育知识与技术的传授者运动知识与技术的被动接受者。长此以往学生对于体育课和体育学习的兴趣会愈发淡化, 会出现学生喜欢体育运动而不喜欢体育课的窘况。

学生虽然在体育课堂上顺从体育教师的安排, 主要是迫于期末体育成绩的压力。一旦没有体育课学生则很难独自坚持锻炼, 进入社会后其也不会非常积极的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 学校体育中终身体育的目标也很难实现。进而宣告对学生所进行长达数十年的体育教师以失败告终。

为更好的让学生积极主动地从事到体育锻炼过程中, 更好的不在教师以及期末考试的胁迫写下进行身体练习, 则首要培养的便是学生的体育兴趣, 常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要学生对某一运动项目, 或者一部分运动项目感兴趣, 则学生便会积极主动地从事到体育项目的练习过程中, 长此以往学生便会在练习中形成固定的体育锻炼习惯。锻炼习惯一旦养成其即使毕业不如社会工作后也会按照特定习惯进行身体练习与素质锻炼, 进而实现学校体育中终身体育的目的。

二、高中生体育学习的引导者

以往高中体育学习受国家主智主义教育理念的影响, 非常重视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地位, 学生的体育学习多由学校和体育教师强制进行, 也就是在不顾及学生的主观世界与接受情况进行强制练习。虽然在教学过程中遵从教师的意志, 习得了一部分运动技能与体育知识, 但很多学生却不会进行独立的体育学习, 缺少独立练习的习惯。所培养出来的这样的学生今后在脱离学校这一体制的约束下必然不愿意再继续从事体育学习, 其独自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都将会受到一定制约。

新课标执行后要求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意识, 以及创新意识, 要求所培养的学生应具有一定独立学习的能力, 以实现终身学习的意志, 成为终身学习者, 以胜任不断变化的社会竞争。新时期的高中体育教师要紧紧依靠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将原来单纯注重运动知识传授的角色, 向指引学生进行独立学习的引导者。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与练习意识, 以更好的胜任未来的体育教学。

三、高中体育课程内容的开发者

以往高中教师的授课内容都是由国家教育部组织专家所编写出来的教学大纲, 大纲对于学期内的每一节体育课的授课内容基本都已经做出规定, 所以体育教师只需按照授课大纲进行教授便可, 不需要进行课程开发以及授课内容的选定。这一的课程内容的选择形式, 忽视不同地区, 不同风土人情, 不同学生的不同体育需求的特点, 将全国一盘棋化, 直接导致部分学生开始厌学, 是体育教学处于不利境地。新课标施行后体育教师将改变以往单纯执行大纲的现状, 为更好的满足于高中体育教学, 需要各级各类体育教师去开发适合本校的体育课程内容以及校本课程内容, 来满足于当前的体育教学需要。体育教师要根据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 根据本地区民族体育的特点, 以及学生的体育需求, 来有的放矢的创设一些体育课程, 以更好地满足于当前高中体育教学的需要。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 对体育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当然这也为体育教师自生的发展提供契机, 作为新时期的体育教师, 要博览、博闻、博思, 不断更新教育思想、教育观念, 不断更新知识。要顺应发展趋势, 正确定位自己在体育课程中的角色, 力争成为高中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体育学习的引导者以及高中体育课程内容的开发者。学习与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 给自己正确定位以更好地满足当前高中体育教学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华倬.中国近代体育课程史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141.

[2]姚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体育教学目标、内容与评价的回顾与展望[J].北京:体育科学, 2004 (1) :44-47.

体育教师的角色转变 篇8

关键词:新课标,教师,角色转变

体育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习评价方式等都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可以说,课程改革给体育教学带来了众多生机。但重新审视体育课程走过的历程,我们会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如:对运动技能教学有所忽视;有些教师对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理解不够深,比较关注外在的形式,对其产生的实际效果不够重视;教学评价激励与促进的实效性不足等。这些问题反映了在体育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有着重现象不重本质,重形式而不重实质的严重误区, 体育新课程教学呈现出 “形似”而不是 “神似”,导致体育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严重阻碍了体育新课程的实施。因此,理解新课程的课堂有效教学含义,把握体育新课程有效教学原则,正确实施体育新课程的有效教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在过往的学校体育工作实践中, 受传统体育教育思想的影响体育教师往往已形成了传统的角色意识。 然而,传统的角色定位与体育健康课程标准思想指导下的体育教师的角色已显得格格不入于是, 在现阶段的体育教学中往往会出现体育教师角色错位的现象。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是课程知识的唯一拥有者,体育课只关注学生的体能与运动技能掌握的最终结果。教师一味按照教学大纲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学,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和兴趣,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张扬和自然表达。

如今的学生都有着自己鲜明的性格特点和思想见解,都有强烈表现自我的欲望。在体育教学中,他们渴望得到教师的认可,甚至希望在某些方面可以超越老师。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紧紧抓住这一环节, 积极主动地做他们的朋友,激励他们在表现自我中创造性的完善自我。 这就要求教师转变观念,重新定位,从“独裁者”的角色转变到学生中去,在体育与健康这个舞台上共同学习,共同训练,共同探讨,共同创新。在课堂教学和辅导学生课外活动中,可用师生换位的方法、共同训练的方法、学生讲教师评的方法让自己参与其中,让学生毫不拘束地表现自我,以此激励学生在表现自我中创造性地完善自我。 教师以平等、民主、尊重、理解、关心、赏识的态度去对待学生。教师这种角色的转换就是对学生的帮助,它能发展学生个性,升华自我。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体育与健康课程应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从而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充分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从而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杰弗逊”教育观认为,人的机会可以平等,但能力却无法平等,尽管每个人都有发展的潜能,但每个人发展的时间、方向、速度、深度、质量等却是有差异的。教育的目标就是给所有的孩子提供平等的机会,同时又给所有的孩子提供最适合他们各自个性的教育, 以充分发挥他们自身所具有的不同的能力因此, 在体育教学中就要求教师应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和情趣因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 开展不同的教学活动根据不同的教学活动设计,准备不同的教具、图象、幼灯片,采用鼓励、肯定的方式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让他们感悟体育的乐趣。

体育新课程有效教学原则主要有目标性原则、 渐进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分层施教原则。 体育新课程有效教学原则是教学工作准绳,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社会人们对体育和健康的需求也在不断更新, 因此这些原则不可能停留在一个层面上,必须根据现代教学理论在体育教学实践中进行不断完善。同时这些教学原则并不是孤立的,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充分的关注和灵活地运用。

在创新教育中,体育教师应充分认识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把“教”变“导”。在体育教学中,特别是技能训练中,讲原理,讲程序,教方法,做示范固然必不可少,但是离开了教师巧妙地引导, 离开了教师恰当的、 及时的鼓励和表扬, 学生对待某些项目就会“因噎废食”或者“久而生厌”。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善于运用各种方法解决在学习中、训练中碰到的各种问题,要引导学生善于运用教师教给的学习方法,形成自学能力。

体育教师的角色转变 篇9

1、体育高职教育管理的现象

目前, 高职学生在校学习阶段, 专业教师负责授课, 辅导员主要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行政管理, 传道和授业被分裂开来。高职学生本身文化基础较为薄弱, 对学习的态度差异较大, 更对所学专业及就业前景缺乏足够了解。辅导员大部分精力用于处理学生在思想、生活等方面的日常事务性工作, 且辅导员所学专业与所带学生所学的专业一般不对口, 也使他们很难对学生专业学习的方法、职业技能、就业和创业等给予指导。

因此, 为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 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高职院校有必要探索实施专业导师制的育人模式, 聘请本专业责任心强、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专业导师, 指导学生准确地理解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合理制定学业计划, 构建合理专业理论知识结构, 科学规划个人职业生涯, 最终实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成功步入职场。

2、专业教师的角色转变

在体育类高职院校实行导这就需要专业教师积极转变角色与智能, 担当多重角色, 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努力成材。

2.1、做学生人生的规划师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 现今高职生源的质量逐年呈下降的趋势, 而体育类高职学生相对其他专业类学生来说更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从近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以及部分调查研究的结果来看, 高职学生都存在以下一些问题。首先, 学生的学习基础差, 根本就达不到大学所要求的学识水平;其次, 学生中大部分的学校目标不明确, 学校态度不端正, 缺乏学习动力, 学校方法及学校能力也相对不高。再次, 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学生思想认识上的, 强烈缺乏自信, 在中学常常被老师忽视, 进到大学后也不知道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活以及人生, 往往就迷失了自己, 沉浸在网络游戏或谈情说爱中而不能自拔, 过着一种得过且过的日子。

面对如此严峻的生源质量问题, 倘若仍然按照辅导员的模式来教育管理收效甚微。实际上, 相当大一部分学生在专业学习方面还是具备了一定的水平, 这就需要有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及早介入, 努力去寻找学生的闪光点, 重新给予他们信心, 慢慢地把学生引入“正道”, 帮助他们开始新的人生篇章, 科学合理地帮助学生规划好人生。

2.2、做学生专业学习的营养师

学生在重新认识与定位自己后, 要让学生有的放矢地付诸努力与行动。专业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现今的形式以及对未来趋势的预测与把握, 帮助学生确定好专业学习的方向、今后就业职业的关键专业技能等, 根据确立的方向与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并需要专业老师跟踪监测。

2.3、做学生心理健康的按摩师

大学生心理健康是受到越来越重视的一方面, 的确, 每年全国各地高校都要出现一些由于大学生心理健康而诱发的悲剧事件, 纵使各高校都有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之类的机构, 但是由于人员不足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干预是远远不够的, 而且也是“远水救不了近火”。高职导师制的导师是学生的良师益友, 彼此信任, 这就为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创造了新途径。导师们并不需要专业的心理工作室, 只需要导师们平时注意与学生们的沟通, 尊重学生们情绪的表达, 及时有效地疏导问题, 发现学生们的情绪异常就可以做到防微杜渐。

2.4、做学生就业与职业的领路人

导师们与学生们所有的付出和努力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 就是能够顺利地可以到理想的单位就业, 今后在职业的道路上越走越好。要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就要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就需要导师们从专业学习、人生规划、行为规范、待人接物等方面予以全方位指导, 帮助他们在学校的学习期间迅速掌握今后所需要的专业、职业及就业方面的本领, 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生存能力与发展能力。

3、结束语

“导师制”的成功与否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这些因素中的关键之一便是承担“导师”的教师, 教师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体育类高职导师就要努力充实自己, 积极完成角色的转变, 对自己辅导的学生从人生规划到专业学习, 从心理辅导到就业指导的全方位指导与监控。

参考文献

教师角色的转变 篇10

一、小学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 德育内容与目标脱离小学生的现实生活。

从目标上看, 传统德育的目标实在太高深, 要求小学生的话语体系是“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而学生看到的只是活生生的实际。同时传统德育的内容又是抽象的, 少年儿童难以理解。道德是一种文化传统的积累, 过分强调理念而忽视具体的道德内容, 会使德育成为一种乏味的说教。

从教学内容上看, 教学内容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化。由于课程目标这种确定的目的性、学科化取向, 使得教学内容具有割裂性, 教材选取的实例都是历史名人和英雄楷模。可是用这种“崇高”的目标来要求少年儿童, 对他们来说离现实生活太远了, 真正的基础道德教育没有得到体现。

第二, 德育评价方式单一, 使得评价不能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实际。

目前, 大部分学校对学生道德生活状况的评价主要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评价的方式主要以考查并通过笔试进行, 并且考查多是统一形式、统一内容、统一答案, 未能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 忽视了小学生作为一个具有复杂情感和行为活动的人的丰富的内在情感。一张纸上的答案就代表了学生的德育水平, 这是盲目的, 不够科学和合理的。

捷克斯洛伐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就表达过这样的想法, 就算是树上的一颗果实或一根嫩枝, 也内含了一棵树的所有性质。因此, 如果把学生的道德生命的成长比喻成一棵郁郁葱葱的大树, 对它的评价就不能只看它的一片叶子或一根树枝了。

第三, 道德认知与行为严重脱节。

长期以来, 在道德教育中, 教师们往往过分强调德育知识的重要性, 却忽视了这样的一个事实:“人们知道什么是真理不等于知道为什么是真理;知道为什么是真理不等于知道应当怎么去做;知道怎么做不等于愿意并真正去做。”

第四, 德育方法陈旧, 德育途径单一。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 生长是由于内在的生命潜力的发展, 每一名学生都应该有自己的方式。但是, 当前学校主要通过德育知识的灌输、教育人格的示范及现实中典型榜样的树立等方法来实施德育, 这些方法在一定时段内起了一定的作用, 但这些方法的弊端也日益暴露出来。它压抑了儿童的自发冲动, 忽视了作为主体的学生潜在的能动性, 使学生被动地接受成人自认为最好的方式。

在德育途径的选择上, 学校德育主要是以德育课堂为主, 单纯地进行道德知识的灌输, 缺乏各学科间德育的相互渗透, 即使有学科教学的渗透, 在实践中也只是形式上的渗透, 变成了学科知识与道德认知的简单叠加。学校德育这种重灌输轻启发的方法, 使得德育过程中缺乏学生情感的参与, 师生之间是互不理解的, 这种互不理解使学生的品德的形成失去了基础。

三、小学德育问题的对策

针对小学德育几个方面的问题, 我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 以强化对学生的道德教育:

第一, 改革课程目标, 更新德育内容, 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德育目标是德育活动的出发点和终结点, 目标制定必须科学。因此, 应该建立层次清晰、前后衔接、内容全面的德育目标体系。

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所以在德育内容的选择上, 要遵循由易到难、由抽象理性到具体形象的原则, 针对不同的年级和年龄段的学生, 安排不同的德育内容, 使德育贴近儿童生活。

第二, 强化教育评价, 建立健全科学完善的德育评价体系。

眼下, 德育评价以教师为主体, 学生对自己发展评价的参与度较低, 使其不能真正感受、体会自身的道德发展。所以, 我们必须改革教育评价体系, 从以量化评价为主走向以质性评价为主, 逐步建立健全完善的德育评价体系, 真正体现德育为首。

第三, 改进德育方法, 增强德育途径的有效性。

在道德方法的选择上, 我们应在吸收东方伦理精华的同时, 面向世界, 在引进西方较为先进的德育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建构一套适合本国少年儿童发展需要的德育方法。比如价值辨认法、体验法等, 让儿童进行自我道德价值判断, 去思考如何更好地学习与生活。

在德育途径方面, 应充分发挥各科教学的渗透作用, 借助于科学方法, 把德育内容和具体的学科知识糅合在一起, 创设德育情境, 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

第四, 提高教师素质, 努力构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立体化网络, 达到德育效果的最优化。

学校应加强师德建设, 尽可能争取机会让德育工作者接受继续教育的培训, 提高教师道德素质, 以崇高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教育学生, 真正做到“身正为范”。同时学校要真正重视德育工作, 认真开设思想道德素质课, 并注意考核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知与行的统一, 在评价方式上改变“一俊遮百丑”的方式, 制定具有正面激励性质的推优评先原则。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具有各自的独立性, 又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因此,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应相互沟通、协调配合, 形成合力来实施对儿童的正面影响, 真正把学生培育成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师角色的三个转变 篇11

尊而不屈,和谐共处

新课程指出: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如何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笔者认为平等应该是人格上的平等。切忌追求一切都要绝对平等。

现实中,很多教师的角色变换操之过急,定位把握不准,猛然把学生的地位抬得很高,就像对待上帝一样,明明学生已经偏离轨道了,也不去牵引其到正确的轨道上来,而是听之任之,使学生越走越远;甚至学生错了,因为怕伤害学生的自信心,也不去批评、指责,仍对学生一味地纵容,最终难以驾驭,把自己推向困境的边缘。作为第一线的教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做一个性情中人,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把握好师生平等的尺度,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尊而不屈,赏罚分明,宽严结合,和谐相处,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平等。

亲而不密,距而不离

在深入贯彻、实施新课程的今天,建立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是每个教师应有的追求。就师生之间的情感而言,教师爱生如子,对学生全面关心,与学生亲密无间,值得推崇。在教师还未能准确把握“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时候,为了重新定位和学生的关系,唯一能做的就是深入学生内部和学生打成一片,蹲下身子和他们聊天,和他们游戏。看上去,其乐融融,师生关系融洽,但在具体的班级管理中,如果师生之间亲密无间、毫无顾忌,就必然会导致教育工作的失衡。

如一次风筝比赛中,一位班主任与学生打成一片,压成一堆,教师不是教师,学生不是学生,教师形象丧失殆尽,今后对学生又如何管理?所以,师生相处过分亲密,必然会造成相反的教育效果。作为一名教师,与学生的相处应掌握尺度,做到“亲而不密,距而不离”,让学生在心目中信服你,在课堂上尊重你,做一个真正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赞而不廉,赏责分明

新课程改革提倡多给学生表扬和鼓励。虽然实践证明,总是一味地批评学生,从不肯定、表扬学生,的确不是教育的好方法。然而,一味地夸奖、表扬,无论学生回答正确与否都说:“好、好、好,你真棒!”这恐怕也不是教育学生的“灵丹妙药”。

留心观察你就会发现:无论学生回答得如何,都会得到老师的表扬,久而久之,学生会变得浮躁、无知,失去了对事物正确与否的判断,老师的表扬还能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吗?而且这样做的结果很容易使学生形成模糊的概念,对学生的错误结论不加以纠正,模糊的概念不置可否,这难道不是一种不容忽视的欠缺吗?

因此,教师不应只是一味地给学生以廉价的表扬。而是要赏识学生,不断地唤醒、鼓励、激励学生。面对学生的不同见解,教师应该有具体的意见,鲜明的观点,准确的答案。该否定批评的,就应该掷地有声地否定,然后指明改进的方面;该肯定表扬的,也应该毫不吝啬地大加赞赏,过后还得启发他如何继续发扬。

谈谈青年教师的角色转变 篇12

一、青年教师应该正确对待心理角色上的冲突

角色是指一个人在其工作、生活中所处的地位以及由此所履行的一套行为规范。青年教师的角色转换是一个角色集群的转换, 构建和形成的效果如何, 直接受以下两种心理冲突影响:

(一) 青年教师作为社会成员的角色心理冲突

人生活在现实社会中, 作为社会成员, 时常对自身的社会地位进行分析和与其它社会成员做比较。尤其是青年教师, 社会交往比较广泛, 思想比较活跃、激进。在刚刚参加工作之际, 努力奋斗实现自己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愿望非常强烈, 成就动机很高。他们不仅希望自己能够在工作岗位上勤奋工作, 做出成绩, 也希望自己的劳动能够为社会, 为国家的发展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同时, 他们更希望自身价值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 如领导对自身专业理论功底的肯定, 对工作能力的认可, 对生活的关心等等。

(二) 青年教师作为学校教育者群体成员之一的角色心理冲突

人们不仅作为社会成员对自己的社会地位进行认知, 而且, 由于人都从属于一定的群体, 对自己作为群体成员之角色也在认知, 这种群体内自己角色地位的认知对个体心理及行为的影响更大。青年教师经常从自己群体内的地位、应履行的角色义务、他人对自己履行角色义务的评价等方面, 对自己的角色进行认知。在认知过程中, 如果感到满意, 工作热情会高涨, 反之则较低。青年教师在教育者群体内的角色有两种, 二者都会引起角色心理冲突。

1) 被管理者的角色。青年教师一般没有担任领导职务, 因此就存在着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角色关系。作为被管理者, 由于刚从大学校门出来, 理想主义色彩较浓, 社会适应能力相对较差。对人对事书卷气太浓, 在与领导相处过程中, 经常会因思想、观念、行为等方面的差异出现矛盾。这种矛盾的出现一般会使青年教师产生心理挫折感。2) 教师群体中普通一员的角色。在一个群体中, 作为一般成员的角色是比较普遍的。但在普通成员中也存在着群体中角色地位的差异。教师群体内角色地位的差异一般来说是由资历、经验、教学能力以及人际关系等因素造成的,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经验和教学能力。教学能力通常是作为衡量一个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尺度, 一个具有较强教学能力的教师由于其教学质量高会更多地受到学生、领导、同事以及社会的尊敬, 在教师群体中获得较高地位, 进而也会取得较高的社会、政治地位, 从而产生职务内满足。反之, 却不然。

二、青年教师要不断学习, 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青年教师怎样较快地适应由学生转换成教师角色的过渡期, 关键是要更新观念, 用科学理念指导实践, 不断学习, 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一) 从听课入手, 培养青年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

青年教师在上好一节课之前, 要先认真听课、学习。建立青年教师与辅导老师一对一的关系, 建立专门的“青年教师培养专用听课本”。在听课过程中, 逐渐提高自身教学能力。首先要听老师讲课的内容, 把握重难点, 学习如何讲解重点、难点, 如何编排教学内容, 设计教学形式, 利用恰当的教法降低知识的难度, 让学生易于接受;学习老师的教学语言, 如何启发和鼓励学生的思维和表达;也要听学生的讨论和回答, 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状况, 把握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 捕捉闪光点。同时观察教师的教态、手势与表情, 以便日后应用。

(二) 落实备课和上课环节, 提高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水平

以年级组为单位, 建立专门的“青年教师公开课档案”, 青年教师一月至少一次公开课, 全体教研组参与听课、评课, 并详细记录。

1) 首先分析教材内容, 把握这节课的真实目标, 使其全面、具体, 并适宜本班学生实际。在具体的某一个教学环节中都要体现这一目标, 也就是把目标落实到教学过程中。强调青年教师既注重知识传授的准确性, 更注重对教材的处理要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而且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2) 设计教学思路与安排课堂结构。把握一个原则, 整体的教学设计要符合教学内容实际和学生实际。遵循这一原则, 青年教师可以发挥各自的创造性, 使教学设计在某一点上有自己的特色, 从而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受。合理安排课堂结构, 时间的分配与教学目的要求一致, 教师不能占用过多时间, 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参与面要广, 形式可以灵活变化, 但不必为活动而活动, 导致浪费时间。3) 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与方法, 利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 利用电影录像、挂图、实物等, 在常规的方法上也可有自己的创新。

(三) 提供交流平台, 展示教师个人特色

每学期举办一次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 这是由讲课、说课两大板块构成的综合技能展示。通过几个月的自学和培训, 在学期结束之前举行全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 对于青年教师是很好的锻炼机会, 也是对自己的一次小结。我校早在2006年底举办了首届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 青年教师们积极参与,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青年教师们在比赛中获益匪浅:一方面加快了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提高了自身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青年教师在听课过程中不断获取自己成长的有机营养, 同时也培养了听课评课能力。教师通过听课评课, 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 通过相互讨论, 取长补短, 使得教研组成为集体智慧的发源地。

三、青年教师要适应时代发展需要, 适时地调整目标, 明确正确

的价值取向, 从而尽快完成角色转变, 最终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和谐统一

青年教师刚从大学校门出来, 有朝气、有活力, 总希望能实现自已心中早已确定的目标。但由于学校与社会的差别, 我们所确立的目标难免过高、期望值过大。青年教师以往确立的目标, 由于缺少实事求是的分析, 难免预测的可能性大一些, 而现实可能性小一些。因此, 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个人目标必在须服从学校整体目标的大局下来进行调整, 以增大目标实现的现实可能性。

摘要:大学英语教学的深刻变革给传统的教学模式及传统教学中的教师角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转变促使传统教学过程中的教师角色发生了转变, 教师由传统教学中知识的灌输者转变成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师只有尽快地在此次教学改革中实现角色转变, 才能确保此次教学改革的成功,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水平,角色转变

参考文献

[1]张正东.外语教育学[M].科学出版社, 1999.

上一篇:基本农田整理论文下一篇:钢琴教学中踏板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