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教学中踏板运用

2024-05-11

钢琴教学中踏板运用(精选7篇)

钢琴教学中踏板运用 篇1

钢琴踏板诞生于18世纪的钢琴制造家布劳伍德,早期的古钢琴并没有踏板装置的存在。作为钢琴音色和音响的调节器,它的出现为钢琴制造业带来了一个伟大的革新,对后来的钢琴音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了解和掌握钢琴踏板的运用技巧是学习钢琴演奏的重要基础。

一、钢琴踏板的组成和作用

现代钢琴踏板共有三个,分别排列于左、中、右三个位置,在钢琴演奏中分别产生不同的效果和作用。左边踏板又称柔音(弱音)踏板,其原理(三角琴)在于该踏板踏下之后,击弦机向右移动,使琴锤只敲击一根琴弦;而立式琴则是缩短了钢琴击弦锤与琴弦的距离,在演奏中起到减轻钢琴音量的作用,同时还可以使音色得到一定程度的调整,变得柔和却不失活力与生机。中央踏板(三角琴)为延留音踏板,是在按下某一个键后踏中央踏板时,只会延长此音。而立式琴的中央踏板其作用主要在于减弱音量,与音色的关联没有多大,中间踏板踏下之后琴弦与琴锤之间便加了一条毛毡,使琴锤和琴弦无法直接接触,从而减弱了钢琴演奏的音量。右边踏板即延音踏板,在钢琴演奏中使用率最高,它的作用主要是将演奏中手指无法保留的音延长和连接起来,为他们赋予一定的色彩,使音律变得连贯丰富,也能引起听众的情感共鸣,具有极大的艺术贡献。

二、钢琴踏板的使用原则

灵活运用钢琴踏板是演奏者对音乐作品内涵、演奏技巧以及自我阐释演绎表达的重要过程,因此,关于钢琴踏板在运用中的使用原则,是钢琴演奏者必须要掌握的基础知识。记号“&”是踩下踏板“*”是松开抬起踏板有时候他写一个标志“P”代表以后的小节都按照前面节这样,小节末放开;有时候一条横线,就是说一直踩不放但是,演奏中这些基本原则的遵守并非那么严格,对于不同情况的处理方式也应该不一样。需要强调的是,演奏者应该遵守作曲家在乐谱中踏板的标记方法,尊重作曲家的原始意图,不可随意改变曲子的风格。

三、钢琴踏板的使用方法

在钢琴踏板的使用方法分类中,依自身特点可分为音后踏板、同步踏板和切分踏板。我们以直接踏板与切分踏板的使用方法为例,让大家正确认识钢琴踏板的基本使用方法。

(一)同步踏板的使用

所谓同步踏板,是指演奏过程中在某个动机、和弦或者某个乐句的范围里对踏板作出踩踏或放开的动作。无论何种情况下,直接踏板在使用中的放开时间都必须保持在在这段音乐结尾前,直接踏板的放开并不只是对声音的结果造成影响,而是需要与曲调乐句的结尾相互联系。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学习一下柴可夫斯基在《四月松雪草》中对直接踏板的运用,相信会有不错的收获。

(二)切分踏板的使用

切分踏板通过旋律、节奏与和声来对音乐进行连接,是钢琴演奏中最常用的踏板技巧。作为运用简单的踏板技巧,如果想要清楚地对踏板进行切换,并且致使先前的和声毫无遗留、保证声音中无裂缝存在,首先就应该运用踏板抓住所弹奏出的第一个和弦,在下一个和弦弹奏时抬起踏板,其后听见新和弦声音的出现,在手指继续按下琴键时重踩踏板,在新和弦出现前重复以上过程。

四、钢琴踏板运用的注意事项

(一)左踏板的使用

我们知道左踏板的使用起到提升整体乐感的柔软性、消除杂质、清澈乐质的作用,在逐渐弱化弦音符和声乐音色效果的展现方面也有一定的体现。因此,在立式钢琴中使用钢琴左踏板,可拉近琴弦和小锤的位置,使脚踩力量的集中性得到减轻。在三角式钢琴中使用左踏板是使击弦机移动,从而敲击一根琴弦,钢琴谱面术语为(una corda(原意是一根弦),放开标记为tre conda(原意为三根弦)。左踏板的巧妙运用同样对于对演奏有很好的提升效果。

(二)中踏板的使用

在演奏中中踏板的主要技巧是隔音和延音,在使用中踏板是小锤利用叩击方式使演奏声音变得轻盈清澈,达到隔音效果。而延音效果则是利用对制音器的有效控制,在延长声音的同时保证声音不会变得浑浊,达到提高整体音质的效果。

(三)右踏板的使用

在使用右踏板时,应该严格遵守其相关规定,严禁随意踩踏,影响演奏的整体效果。如果采取抖动踏板法踩踏右踏板,必须要将踏板踩踏的密和急表现出来,在琴弦中体现出制音效果来,如此不仅能够将声音的抖动效果很好的表现出来,同时还能迅速找到声音的“共鸣位置”。

五、结语

钢琴踏板的运用不仅可以展现音乐的艺术魅力,也是对演奏者钢琴技巧、对声音掌控的一种考验。钢琴踏板的运用绝非脚踩而已,更是对钢琴演奏技术的一种演绎,只有正确掌握钢琴踏板的使用原则和使用技巧,才能将钢琴的灵魂以更加生动的方式呈现于听众。因此,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钢琴演奏者,必须将钢琴踏板的运用与时代相结合,在精准掌握使用技巧的基础上,不断发掘和创新,更好地促进踏板在钢琴演奏中的完美使用。

参考文献

[1]韩绍杰.钢琴演奏技术的基础问题探讨[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3,01.

[2]于雅琳.浅谈钢琴八度技术训练[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02.

[3]唐碧蓉.论钢琴踏板的运用[J].音乐探索,2007,02.

[4]邹艳香,陈闽洁.钢琴演奏法流变[M].西安地图出版社,2007.

[5]卡尔·莱默尔(Karl Leimer),瓦尔特·吉泽金(Walter Gieseking)著,姜丹译.现代钢琴演奏技巧[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钢琴教学中踏板运用 篇2

考入高等师范院校的钢琴学生,一般都具备较好的文化素养,有着强烈的求知欲,这就为钢琴教师的教学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虽然学生的钢琴弹奏水平参差不齐,但教师的教法如果得当,每个学生都会受益匪浅。

外国的钢琴教学法发展至今日,形成了多种教学观点并存的局面。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懂得合理借鉴、运用外国的钢琴教学法,洋为中用尤为重要。

一、运用培养学生综合性音乐才能的教学法

帮助学生培养几种钢琴学习中必备的能力。

(一)把握作品风格的能力

对于学习钢琴起点较低的学生,要通过讲解和赏析的方法使学生对作品风格有初步的了解。学生在弹奏作品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介绍与此作品风格有关的内容,如作曲家的个性特征、最为出色的创作领域、作品所处的时代特征等。首先以生动、贴切的语言使学生对作品、作曲家有初步的了解。

对于学习钢琴起点较高的学生,老师可以采用对比的方法,使学生主动发现他们个人对作品风格理解上的偏颇。这样,学生就能理解作品风格,并能用语言正确地表述出作品的个性特征。但是,由于学生的内心体验不够丰富,在音乐中难以显露出某种个性,所以,要让学生先听自己弹奏的效果,让他们自己发现所听到的和心里想要的效果相去甚远。然后,再让学生听大师的演奏效果,这样,学生就会不断地在内心听觉方面有新的体验。这样,让学生在对比中学会发现问题,让他们不断在内心积累对音乐风格的体验,他们就会逐步学会在弹奏中体现出作品应有的风格的能力。

(二)理性分析作品的能力

对于学习起点较低的学生,教师要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简要分析和声、织体、曲式的能力。进行这种分析耗时不宜过多,因为钢琴课毕竟要以培养学生的弹奏能力为主。但是这种分析能力可以帮助学生从一开始就加强听觉方面的记忆,避免只运用单

一、机械的手指记忆。而且,大学生学习钢琴,应以理论带动实践。这种在教师启发下的分析法,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达到终身学习的目的。

对于已具备某些分析能力的学生,教师就要多运用讨论的教学法,使学生的表达能力、思考能力得到提高。教师要鼓励学生阐述自己对乐谱的理解,再针对学生的不同问题,为学生拓展出一个问题的方面。比如表情术语更深层次的含义、节奏韵律感的把握、旋律的走向、和声的色彩、织体发挥的作用、声音的层次感、运用踏板所产生的效果等问题,要先让学生有一个总体的设想,教师再适时地提出改进建议,帮助他们最恰当地理解乐谱。

(三)完善钢琴演奏法的能力

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登台表演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在师范院校里表演实践相对机会较少,再加上平时准备的也就不够充分,偶尔勉强上台,效果差强人意。若想改变这种窘况,就要在平时培养学生对表演抱有平常心的理念。让他们明白,钢琴学习本身就应该是在学习一段时间以后随时做好演奏的准备。因为如果只有考试而缺少舞台实践,那么学生的学习也就成了走马观花,很难深入把握作品。相反,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模拟一些舞台实践活动,学生就会在主动演奏的环境中,逐渐具备舞台表演的心理。

喜欢登台演奏的学生,必然是想有一个好的表演效果。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生,特别需要得到培养的就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刻画音乐艺术形象的能力。因为钢琴演奏是让作曲家心中的音乐形象和情感通过演奏者自然、准确地表达出来的,以引起听众的共鸣。那么,这种音乐形象的刻画,对各种情感的体验,是在每节课、每次课下的练习中贯穿始终的。虽然,有些学生的弹奏技术存在一些问题,但是,要让学生树立一种观念——技术与音乐要形成一个紧密结合的整体。

二、运用培养学生弹奏技术和乐感并重的教学法

学生在提高音乐才能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完善弹奏技术,丰富产生乐感的表现手法。

(一)协调身心,培养学生用心、用耳倾听音乐的能力

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生有些是在考学前利用业余时间断断续续地学过钢琴,所以在弹奏技术中存在着身体不协调等问题也是相对正常的。在手指训练方面,常见的问题就是指尖触键时没有触键点,这固然和学生以往练琴的方式密切相关,但是,主要还是因为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触键方法,这就需要教师在课上指导学生找准正确的方法,不断巩固,在一段时间内强化难题,并经过反复正确练习,学生才会掌握基本正确的弹奏法。在手腕训练方面,教师要在强调指尖、手掌关节应有状态的前提下,练习手腕不同方向的运动动作。手腕不做任何配合手指的动作的毛病在高师学生中是很多见的,因为练习阶段衔接的不妥,所以一些学生仍然死守弹琴只用手指的原则,这时,教师就要运用理论联系实践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到运用手腕是否在弹奏中所产生的不同效果,再指导学生读一些钢琴教学理论的书籍,使其在观念上树立正确运用手腕的理念。在手臂训练方面,特别要教会学生找准重量下沉的感觉。在这方面的教学中,要注意在“手指学派”和“重量学派”间找准平衡点。这两大学派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握精华部分,避免其不合理的成分对学生产生负面的影响。

此外,在完善技术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用心、用耳倾听弹奏效果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培养这种能力的过程中,多用范奏与讲解结合的方法可以事半功倍。因为用耳倾听,最先听出区别的不是自己的弹奏效果,而是别人的弹奏效果。所以,教师既要做正确弹奏的范奏,又要指导学生弹错的范奏,使学生在对比中发现正确的弹奏效果,培养正确的声音观念,直至能够自觉发现自己弹奏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而用心倾听的方式,就需要教师运用讲解的方法,以启发、比喻的方式调动学生对音乐的体验能力,不断提高他们感悟音乐的能力,让他们在大师的弹奏中获得情感体验,感受音乐形象。尝试将这种内存于心中的感受通过音乐转化出去,再挖掘自身音乐想象力方面的潜能。

(二)以系统的钢琴教学观念指导自己练琴的能力

对于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生,适宜采用由点到面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钢琴学习理念,熟悉系统的教学过程。学生学习的重点在于理解某一点的问题,再扩展到相应的知识面,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教师在课上辅导的同时,要让学生自己去选择同类的曲目在课下进行练习。因为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生在练琴时间方面是极其有限的,专业理论知识欠缺,所以特别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多赏析作品。即使自己没有弹奏过很多作品,也要花时间去领悟钢琴家在弹奏技法方面的特点、声音效果的特点、刻画音乐形象的特点,再联系教师所讲过的基本理论,明晰用什么样的方法能够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不论学生处在哪个学习阶段,教师都要强调指法的重要性,帮助学生确立最适宜自己弹奏的指法;明确技术难点,有针对性地锻炼学生自己找出解决难点的能力;培养学生建立有效的、适合自身的、以音乐为主要练习内容的练琴方法。

针对高等师范院校学生的特点和培养方向,教师要特别注意外国教学法的发展趋势,以及适应新时期各派钢琴教学法共存、独树一帜、融合的特点,有选择地加以运用,使学生学到基本正确的弹奏法,具备刻画音乐形象的能力。教师在钢琴教学中帮助学生获得自我完善的能力,形成发展的、高层次的音乐审美意识。这样,学生就能带着钢琴演奏的正确理念,在音乐教育中发挥自己的专长。

参考文献:

钢琴演奏技巧中踏板的运用 篇3

关键词:钢琴,演奏,技巧,踏板

在钢琴演奏中, 无论是日常的演奏, 还是音乐会的演奏都离不开踏板, 尤其是在现代钢琴技法中, 能够很好的掌握并合理使用踏板尤为重要。钢琴家、教育家鲁宾斯坦曾说“踏板是钢琴的灵魂”。作为一名钢琴演奏者一定要认真学习并掌握踏板的运用技巧 , 因为它是钢琴表演艺术的一个重要环节。若能正确、合理地安排运用踏板 , 就能把音乐作品表现得更加丰富多彩 , 富有魅力。反之 , 则会带来消极后果 , 破坏音乐形象。也就是说, 踏板运用的好坏, 直接影响弹奏的色彩变化和风格。

我们都知道, 使用踏板的目的是使音响得到装饰, 能够更加优美动听。此外, 在我看来, 踏板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略为减少一点钢琴声音中的那种干巴巴的, 不持续的缺点。因此, 当你用慢速度弹奏单声部旋律性很强的乐句时, 你可以在旋律的每一个音上用踏板, 借以赋予它较多的歌唱性和比较丰富的音色。目前, 有好多演奏者在使用踏板时为了省力, 右脚一踩下去, 就一直不起来了, 把所有的音符混在一起无理的滥用, 导致音响浑浊不清。还有的学生演奏技巧虽然很高, 但却不会用踏板, 随意加入踏板, 泛音加大后使演奏技巧大打折扣。学生应该习惯于不是用脚拍打踏板, 要主意不是把整个脚掌放在踏板上, 而只是用脚掌的一部分轻轻地踏。必须让学生想到、细致认真的、准时地踩踏板, 会使音响发生极其细腻的, 具有很深意义的变化。只有亲自试验若干次, 才能够琢磨体会出所希望的音响效果。

无论是频繁使用踏板还是不会使用踏板的演奏者, 都应该克服自己的不足之处, 精确演绎不同的音乐作品的踏板使用方法。所以必须向学生表明不同的风格有不同的使用踏板的方法。因为每一首钢琴作品均有其特定的风格, 而且同期的作品有时也会存在比较明显的共性风格特征。

比如, 在演奏巴洛克时期的钢琴音乐作品时, 应尽量少用或者不用右踏板。弹奏巴赫时, 我个人认为应该用些踏板, 但要用得恰当、小心、极其节约。当然有很多地方是不适宜用踏板的。如果用数字来统计的话, 在我所弹奏的用踏板的音乐中大概有百分之八十是用四分之一踏板的, 而只有百分之二十或者更少的音乐中用全踏板。与巴洛克时期风格反差较大的是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风格, 两者时期不同, 对声音的要求也不同。浪漫主义时期喜欢华丽的色彩, 复杂的音乐音型, 大段的语句变化, 处处都需要用持续的、频繁的使用踏板。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肖邦、李斯特、斯克里亚宾的乐曲中大概说不出的哪一首中脚是没碰到踏板的, 就是要经常用它, 而且用得合情合理——这才是规则。

在弹奏一首作品之前, 最提前想好自己的脚如何安放。例如, 在开始弹贝多芬的d小调奏鸣曲时, 脚应该不由自主地比手还早一些放到踏板上去, 这样的踏板可以称之为“预备”的踏板, 这些动作有时甚至是不自觉的。

踏板还有一个最主要的,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一下子就能掌握的性能, 那就是它可以随着踩下去的深浅成都而发生不同的作用。也就是会有全踏板、半踏板、四分之一踏板的说法, 而且它们之间还可能有一些层次。如果半踏板运用得当, 一个非常有经验的钢琴家差不多就可以得到用第三个踏板所获得的声音效果。也就是说, 一些“低沉”的音通过踏板而得到延长, 而同时另外一些比较“亮”的高音不受踏板的影响, 听上去完全是透明的。低音由于踏板而继续响着, 同时由于换用半踏板, 高音区中的音都非常干净、透明;意思就是对于高音区来说, 踏板是更换的, 而对于低声部来说, 踏板却始终保持不换, 低声部中的一个音或一些音不断发出声音, 像是不是用脚而是用手指在保持它们。

还有一种情况, 就是学生们在运用踏板时最常犯的毛病之一:是更换不够快, 不会运用踏板的最轻的“一抹”, 这在肖邦、李斯特、斯克里亚宾、拉赫玛尼诺夫、德彪西、拉威尔等作曲家的作品中, 总体说来都在很多情况中都是非常必要的。我个人的经验是:如果有整段十六分音符甚至三十二分音符等十分短促的乐句里, 如果想要把音符听得很清楚的话, 采用半踏板或者四分之一踏板就刚刚好。有些教师不合理地要求学生在和声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必须为旋律中的每个音更换踏板, 这种处理方法非常“机械化”, 会产生“打嗝”踏板。这种踏板在古典作家或者浪漫主义作家乐曲的版本里是绝对找不出的。

总之, 踏板在钢琴演奏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 学生们在大多数练习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使用踏板。因为踏板起到连接音符的效果, 经过踏板的使用, 可以将两个音紧密地连接起来, 学生尤其在对其作品视奏期, 对踏板产生依赖性, 从而忽略音的本质, 所以在初期不应使用踏板。等到对作品娴熟的时候, 再合理运用踏板, 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而成为一名优秀的钢琴演奏者。

参考文献

[1]魏聪雯, 孙精诚主编.钢琴弹奏指引[M].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1998:31.

[2]李嘉禄著.钢琴表演艺术[M].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3:45-47.

[3][美]约瑟夫.班诺维英著, 朱雅芬译.钢琴踏板法指导[M].

[4]怎样提高钢琴演奏水平[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社, 1999, (2) :139.

钢琴教学中踏板运用 篇4

【摘要】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提倡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推动音乐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钢琴教学中可结合该教学法中的图谱、语言、声势、音乐游戏等教学手段,逐步地引导儿童进行识谱、节奏等方面的学习,使儿童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钢琴演奏中去。

【关键词】奥尔夫;钢琴教学;儿童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6-0178-01

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水平不断提高,钢琴教育在中国日益普及,且琴童的年龄也越来越小。很多家长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让孩子从3到4岁就开始学琴,然而针对儿童的钢琴教学及教材运用却存在诸多问题。例如,用得较多的《拜厄》、《哈农》、《钢琴基本教程》等教程对于儿童来说过于枯燥,许多教师的钢琴教学过于成人化,重技巧,轻音乐,很难提高孩子学琴的积极性。

一、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教学理念及教学特点

(一)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

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原本性的教育。奥尔夫提出:“原本性的音乐不是单纯的音乐,它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特点

1.综合性。奥尔夫音乐教学是将动作、语言、歌唱、戏剧、美术紧密结合在一起,是一个高度的综合体。教学中会依据儿童接受能力,借助音乐游戏、图谱绘画、打击乐合奏等活动对儿童进行综合训练。

2.参与性。奥尔夫的音乐是一种必须通过自身参与的音乐,人们不再是听众,而必须成为演奏者参与其中。

3.创造性。在奥尔夫教学中,教师会引导学生运用元素性材料,如最基本的节奏、动作方式等,遵循探索?C模仿?C迁移?C即兴创作的学习过程,在集体富有创造性的音乐活动中进行音乐学习。

4.游戏性。奥尔夫的音乐教育活动总是由游戏贯穿始终,丰富多变的音乐游戏总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潜移默化地学到相关的音乐知识。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儿童钢琴教学中的运用

(一)利用图形谱进行识谱教学

儿童的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是有限的,他们不可能将复杂抽象的音乐理论知识记得很牢,这就需要通过一些比较形象的图形谱刺激他们的感官,帮助他们理解记忆。例如:一只大花猫可以表示一个四分音符,两只小猫则代表两个八分音符等等。可以让学生看图形谱演奏,也可以教师弹奏一段简单的音乐后,让学生自己绘制图形谱,随后看着自己的图形谱在钢琴上再次演绎一遍。

(二)利用“声势活动”进行节奏教学

“声势活动”是指用身体作为乐器,通过身体动作发出身响的一种表现手段。例如:捻指、拍掌、拍腿、跺脚,或拍打身体任何部位并发出声音。在儿童钢琴教学中,为了增添趣味性,可以有效地运用声势活动来训练学生的节奏感。例如:四分音符跺脚、八分音符拍腿、十六分音符拍手等等,在演奏钢琴曲之前,可以先将左右手声部中的节奏用二声部声势活动拍打一遍,形成初步印象,以便为后面的钢琴练习做好准备。

(三)利用游戏进行技术技巧的训练

音乐游戏一般都具有形象性的特点,将抽象的技术概念比喻成学生们熟悉的事物,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模仿,更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穿指的动作可以想象成火车穿山洞的样子,跨指则仿佛刘翔跨栏的动作,演奏跳音时仿佛指尖站到了蹦床上,或是用指尖模仿小鸡啄米的动作等等,可设计一个故事场景,让学生用手指动作去扮演各种角色。

(四)运用即兴演奏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和表现力

在乐器演奏中重视即兴演奏能力的训练,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熟悉自己的乐器,体验发现音乐的快乐,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才能。

1.探索音响的即兴演奏。给学生一个标题,让学生在钢琴上即兴模仿这一标题中存在的各种声响。如:暴风雨、动物园、森林的早晨等等。

2.看图形谱进行即兴演奏。给学生看图形谱,或让学生自己绘制图形谱,然后根据自己的想象,将图形谱用钢琴演奏出来。

3.换曲名练习。当学生将一首钢琴作品练熟后,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力,更换曲名,再去表演。如将《春之歌》换成《夏之舞》,再去表演。大多数学生在更换曲名后,都能通过速度、力度、连断等变化,使音乐更接近新的曲名。

4.即兴地进行变奏处理。让学生在已熟练掌握的钢琴曲的基础上,通过改变节拍、节奏、加装饰音、经过音及辅助音等方式进行即兴变奏。

综上所述,以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理念作为基础,遵循儿童自然发展法则,从儿童熟悉的事物入手,结合语言、声势、歌唱及游戏等教学手段让琴童自己去体验、感受并且参与创造,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演奏热情,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妲娜,修海林,尹爱青.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2002.[2]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作者简介:

探索钢琴演奏中踏板的分类与运用 篇5

关键词:钢琴演奏踏板,柔音踏板,弱音踏板,延音踏板

钢琴演奏中, 运用各种踩踏板的方法, 是对音响效果的强化, 它有利于使音更为和谐连贯, 使呈现出的音色更为纯粹而吸引人。比如节奏踏板法作为一种基础性的钢琴演奏运用方法, 在使用中可以遵循节奏的重音, 强化节奏律动的效果。除此之外, 还有速度踏板法和音色踏板法, 可以按照演奏全程出现的内容和音乐风格的转变, 灵活地进行补充, 营造出更为出色的演奏效果。

一、柔音踏板

钢琴演奏者在运用踏板营造音乐效果时, 需要注意不同的踏板有不同的音响作用。左踏板常常被划分在弱音器械的领域, 它可以在钢琴的发声中柔化其音色。尤其是使用立式钢琴进行演奏时, 演奏者踩下踏板时可以减少琴弦和琴锤间的间距长度, 从而达到降低琴锤击弦的音量的效果, 使各种声音之间更为和谐共融, 制造更优美的音乐感受。与之对应的, 演奏者在利用三角钢琴演奏时, 踩下左踏板, 会使琴锤发生偏移, 所以琴锤在向下击打时只可以触碰到两根琴弦, 并使音量有所削弱和降低。

以上所述, 均属于柔音踏板的范畴, 对它们的运用, 可以帮助演奏者更为轻松地驾驭弱音音量下的键盘, 使产生的最终音效能给人精细和温柔的美好听觉享受。举个例子, 上世纪著名的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 他在进行钢琴乐曲创作中, 经常会大量运用柔音踏板。它使音乐所表现出的力度转变更为灵活, 增强了立体效果。

二、弱音踏板

三角钢琴和立式钢琴的演奏中, 不同的踏板运用规则和方法, 会给演奏带来完全不同音质感受。首先, 在三角钢琴上, 踏板也可被称为延长音踏板, 对延长音踏板的大量运用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压低音量的目的。尤其是遇上一篇高声部挑战性很大的乐曲, 为了在这篇乐曲中延续其中出现的大跨度低音部中某个音, 就可以考虑发挥这个踏板的作用。踩下延长音踏板, 再弹奏低音, 是可以达到持续弹奏低音的效果的。同时, 如果使其与延音右踏板二者进行完美的配合, 还可以完成复杂高音声部的高质量演奏, 这也是人们常说的低音持续踏板法。在三角钢琴的演奏过程中, 也可以借用这种方法踩下中踏板, 以此弱化演奏本身应该存在的难度系数。

共振泛音踏板法和特殊音响效果踏板法等, 可以创造性地表现出低音音群, 从而使整部曲子的表现效果得到高调地提升。中踏板在立式钢琴演奏的利用中, 也发挥着弱音踏板的作用。踩下之后, 发出的声音仅仅是属于自己的耳朵的, 也就是说, 在实际的大众表演中, 他没有太高的利用价值, 只是在个人独自练习时非常值得应用。应用中踏板必须重视几个方面的内容, 膈音的运用;延音的运用。前者的运用中, 可以用小锤轻轻叩击, 使音量弱化;后者的运用中, 则需要加强制音器的利用, 使被延长的声音不至于表现得过于浑浊。

三、延音踏板

延音踏板, 即右踏板。不管是三角钢琴, 还是立式钢琴, 它所发挥的效果和演奏中的利用原理如出一辙。钢琴作品中的延长音符, 可以扩大音响的表现空间, 使传达出的音色更为饱满。踩下延音踏板时, 钢琴上所有的琴弦都会受到影响发出振动, 使音得到延长, 以此保持弹奏的音符。各种琴弦音的融合叠加, 能使整体音响显得更为磅礴大气, 增强乐曲的表现力。

当然右踏板被松开时, 制音器就会失去压力瞬间回到原本的位置, 使所有正在发出的乐曲声音都骤然消失。但是, 在钢琴的踏板运用中, 此踏板呈现最高频次。不仅如此, 这个踏板还有拉长旋律线条的功效, 以此制造更为绵长和连贯的乐句。切分踏板法是一种重要而基础的方法, 它可以强化第一个和弦的音响, 其次再立即连续弹奏下一个和弦。

四、三类踏板的综合运用

其实, 在实际的钢琴作品演奏中, 为了使音色的效果最为出彩, 使音量的控制更为准确, 往往会把以上三种踏板运用方法加以结合。演奏者们往往会借助左脚力量控制弱音和柔音踏板, 而右脚负责掌控延音踏板。当然, 踩踏的力度必须精确地把握, 太猛或者太弱都会对演奏质量有所拉低。演奏时, 必须灵活多变地利用踏板, 切忌盲目, 否则左右脚踩踏板时, 深度会影响音色和音量的美感, 一切操作必须以音响的需要和作品的风格为最基本的准则

五、结语

总之, 在使用踏板的过程中, 要注意常见的重要技能, 演奏者可以加强自己对踏板的熟练掌握程度, 利用踏板为自己的钢琴演奏增彩, 而给人美的乐音感受。钢琴演奏时利用踏板, 可以增强乐曲的整体乐感协调性, 隐藏在演奏时本来可能会出现的音色杂质, 营造干净和空灵的整体氛围。

参考文献

[1]许雯雯.钢琴曲《翻身的日子》的音乐表现与演奏技术[J].大舞台, 2011:39-40.

[2]王娟娟.浅谈钢琴演奏中五指技术的意义[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22-24.

钢琴弹奏中踏板的运用之我见 篇6

一、逐步掌握踏板方法

钢琴踏板是由英国制造师约翰·勃罗德伍德在1783年伦敦发明并且改制应用的,它可以增强钢琴的音量又可以减弱钢琴的音量,也可以丰富钢琴曲目的表现形式。

在立式钢琴中有三个踏板,但是除强音踏板之外其他两种踏板:中踏板和弱音踏板在钢琴曲目演奏中是很少运用的。在三角钢琴中这两个踏板起的是延音和保留音的作用而在立式钢琴中是不起任何“延音”作用的,只是会在原有的基础上减弱钢琴本身的音量。根据在立式钢琴和三角钢琴中踏板的不同的作用,要求我们掌握不同的踏板使用方法。

如果想充分的表现音乐体现的思想感情就需要充分的利用踏板,依据不同风格,不同时期的钢琴作品选择踩下踏板的深浅程度。以全部踩下踏板或者全部放掉踏板是全踏板的使用方法,只踩下四分之一、三分之一、三分之二等的踏板是半踏板的使用方法,除了掌握这两种方法还需要了解直接踏板法和切分踏板法。这四种是最基础的踏板使用方法,我们需要充分的了解这四种使用方法,在了解的基础上运用,切分踏板法和直接踏板法是相反的,所以在使用上和运用上都需要特别的注意。如果想练习直接踏板可以从C大调音阶单手联系开始,主要强调的就是手和脚的协调性,同时练习者还需要区分使用踏板和不使用踏板的区别。

二、灵活应用踏板技巧

在以往的音乐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到优秀的作品在演奏时都充分的运用了踏板。在贝多芬《第五协奏曲》中在演奏的开始就运用了踏板,在演奏曲目的中间也运用了踏板,通过在这首曲目中运用踏板有利于在演奏过程中保持钢琴声不间断的洪亮度。在钢琴教学中钢琴教师往往会认识到在更换踏板时绝对不能让声音完全的止住,所以一般钢琴教师都会采用“借音”的方法,即从前面借过来一个音或者是一部分音来弥补更换踏板造成的结果。

在演奏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作品时,演奏者对于踏板的使用不做要求,甚至有的演奏者在演奏时是不使用踏板的,他们给出的原因是因为在巴赫写作的时代还没有踏板,而且有些作品需要根据音乐的表现需要减少对踏板的使用,但是我们要认识到古钢琴本身发出的声音和现代钢琴使用踏板发出的声音是大体一致的,所以巴赫不是不使用踏板而是钢琴本身就具有踏板的功能。同时我们在演奏浪漫主义作品时需要注意浪漫主义时期在演奏钢琴曲目时是很重视对踏板的使用的。贝多芬在创作作品时会在使用踏板的段落上做上标记,而舒曼和李斯特则会最大限度上运用踏板。根据以上的音乐作品,让我们认识到踏板在演奏中发挥的功能,所以作为演奏者需要把踏板和需要演奏的作品相结合,严格的要求自己遵守踏板的使用规则,演奏出富有活力的音乐曲目。

三、注重控制踏板动作

在换踏板时,需要增强自身使用踏板的灵敏性,一上一下地敏捷地换踏板,同时不能发出噪音,发出噪音会影响音乐的整体表现力。这个要求对于高个子的初学者来说是有很大的优势的,因为在踩踏板时可以很好的掌握离地的距离,但是对于个子小的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初学者需要根据自身的身体特征来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充分的掌握换踏板的动作,反复的针对某一个动作进行练习直到自己能够完全掌握换踏板的方法,不会因为自身的原因而影响音乐的整体表现力。而且要避免在换踏板时发出噪声,这个要求对演奏者的听力和观察力都有很高的要求,除此之外还要防止在踩下踏板之后踏板自然的反弹,应该控制踏板回到原处的时间和频率,这样可以防止在演奏过程中出现噪音。

总之,合理的运用踏板是一项长久的工作,也是一项比较困难的事情。在很多情况下为了避免出现因踏板使用不当影响全局的问题很多演奏家在演奏中都不会运用踏板,所以造成了踏板的运用可有可无。如何规范踏板的使用技巧,需要钢琴教师和相关人员不断的努力,也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不断的研究。我们要时刻记住一点那就是“踏板是钢琴的灵魂”,希望通过上述的方法使音乐表现的更加丰富多彩。

摘要:踏板是钢琴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在钢琴的弹奏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钢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钢琴组成中踏板的作用,在教学中提供具有特点的教学方法。本文在了解踏板在钢琴弹奏中的作用的基础上,对如何充分利用踏板演绎曲目提出几点合理性的建议,旨在寻找到合理运用踏板演奏曲目的方法。

论钢琴演奏中右踏板的运用 篇7

由于我们常用右踏板,而另外两个踏板较少用,因此,这里只对右踏板的使用及运用进行分析、论述。

右踏板,也叫制音器踏板、延音踏板、强音踏板,踏下之后,制音器整个离开琴弦,此后所弹的音全部被延长,直至放开踏板,制音器回归琴弦,琴弦也就停止了振动。

一、脚的位置

正确的方法是脚放在能使最大的压力点来自脚趾和脚的交界处的位置上。脚跟不要离开地面,以脚踝为主要动作部位,用前脚掌将踏板踩下去、放起来。放起来时,脚掌可以一直不离踏板,如果为了放得干净也可以稍离一点点。但不能因为脚的离去而出现踏板敲击钢琴的杂音。

二、使用踏板的技巧

(1)节奏踏板。又称重音踏板。也就是起到加强节奏,使声音宏亮的踏板。这种节奏踏板用法较简单,哪一个音需加强或润色,脚就按节奏与手同时下去。在这个技巧中踏板与一个和声同时被踩下,在下一个和声前一刹那被放掉,然后和下面新的和声发声的同时踩下去,适用于强调节奏特点的乐曲中,可以产生增强音量,收到浑厚共鸣的效果。踩这种加强踏板,只要明确所要加强的音已被加强,这个踏板的功能便得以发挥。

(2)“切分踏板”。又称“跟随踏板”和连音踏板。要求弹奏连奏中的第2个音的同时,脚迅速地放掉踏板并踩下,类似切分音的节奏,它是最常用的踏板技巧。它的最简单的应用是当两个音或和弦要用一个无缝的又不被模糊地连奏连接起来时,清楚地换好踏板,既没有以前和声的遗留,又在声音中没有缝隙,它可以表现出乐曲的连贯性。在处理踏板效果时,要仔细看谱,根据旋律音程的协和与否、音程距离的远近、乐曲色彩的明暗换踩踏板。

(3)抖动踏板。又称颤音踏板。是脚在踏板上快速、相当浅地踩动,这种踏板的使用主要是为了追求特殊的音色,或降低声音的亮度。可以表现出轻薄的、不规则的模糊感。

(4)全踏板,半踏板。这是基于踩踏板的深浅而言的。全踏板即是将踏板踩到底,使音响获得持续而连贯的效果。半踏板是当乐曲的和声背景上保持一个低音时,为避免上面的和声出现混浊,用很小的动作把踏板放起一半,然后迅速踩下,以获得既使低音长久,又使高音纯净的效果。还有将踏板踩1/4、1/3、3/4等使钢琴产生各种各样的音色变化,从而使音乐更加完美,音色更加丰满。这就要求演奏者正确理解音乐内容,要有灵敏且很深的脚下功夫。

三、踏板在乐曲中的运用

踏板运用得好,能使好的演奏更精彩;运用得不好,能使好的演奏变得糟糕。“踏板其实是好钢琴家的第三只手。”霍罗维茨的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踏板的运用在钢琴演奏中举足轻重的分量。对于在钢琴演奏中踏板的运用,笔者认为可以依据以下几个方面来选择。

(1)依据和声的变化来更换踏板。和声清晰是演奏的基础。正确而恰当的和声分析关系到踏板的正确使用。乐曲中应随着和声的变化而变换踏板,无论是和弦的形式是柱式和弦、分解和弦、还是半分解和弦。

(2)节奏的需要。节奏是旋律的灵魂,它影响着乐曲所要表达的情绪,而踏板是为传递乐曲情绪服务的,所以必须基于节奏的需要来选择使用踏板。为了加强节奏的效果而使用节奏性的直踏板,这种踏板又叫“节奏性踏板”,一般在强拍或强音上用。如肖邦练习曲NO.21《蝴蝶》,用很短促的踏板,在强拍和强音上点一下。在演奏一些舞曲时,为了强调强拍,在第一拍上踩踏板。

(3)作品的风格。不同的作品要求不同的声音色彩。演奏者必须认真研究作品的性质,以及它们所需要的声音,以决定怎样使用踏板。一般而言,古典作品要少用踏板,尽量保持声音的透明感。如巴赫的作品,尽量不用或少用踏板,连音效果最好用手做出来。海顿、莫扎特的作品,可少用踏板,踩浅些、短些,更换勤些。而贝多芬、莫什科夫斯基、肖邦、李斯特等浪漫派作曲家的作品里在伴奏和弦的衬托下,这些音阶、半音阶中不少音是作为经过音的,必须踩在一个踏板里。同样,音阶、半音阶在需要微风拂面的效果时,可以用颤音踏板;在需要朦胧的效果时,可以将踏板踩浅一点。印象派的作曲家如德彪西、拉威尔的作品,虽然在他们作品的乐谱中几乎完全没有踏板的标识,所存在的为数极少的几个也往往是粗略和模糊的,但是在他们的作品中倘若不使用踏板,很难想象印象主义的神奇和美丽将如何去表现,印象主义音乐的流畅、润泽的声音,那种连贯的、斑斓的、变化的色彩只有在准确使用踏板的基础上才能得以实现。当旋律需要力度的变化、需要增加点厚度、需要“润色”等等的时候,都可借助踏板。

踏板的运用是一门学问很深的艺术,是与演奏者的艺术修养、演奏风格等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踏板在钢琴中是属于极具个性的一部分,踏板的使用也会因人而异,这种灵活性可由多种因素来解释,如:速度、力度、音色、奏法、声部的平衡、作品的风格和时代、音乐厅、乐器等,甚至演奏者当时的心情也可以影响钢琴踏板在演奏中的使用。而前人留下来在书面上指导我们使用踏板的标记,也只是他们的经验之谈,最终我们的演奏还是要用耳朵来辨别,靠耳朵来指导我们艺术性的演奏。运用踏板的最终指导者是耳朵。敏锐的音乐耳朵,是演奏者最终最可靠的指导。

总之,我们在运用踏板时,不仅方法要正确,而且要多看多听演出及音响资料,不断地提高自身的音乐修养,完善自我,使钢琴艺术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

摘要:本文对钢琴演奏中右踏板的运用技巧和注意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钢琴,右踏板,技巧,运用

参考文献

[1]K.U.Schnabel著.现代钢琴踏板技巧.全音乐谱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

[2]约瑟夫.班诺维茨著.钢琴踏板法指导.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 1992.8, 第一版.

[3]刘庆刚.钢琴的演奏与教学.人民音乐出版社.

上一篇:体育教师的角色转变下一篇:金融中心“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