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2024-09-10

多媒体技术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精选8篇)

多媒体技术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篇1

多媒体技术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如今信息化技术涉猎到了各个行业当中,很多行业都有了质的变化,钢琴教学在原有的方式下进行了很大的突破性改革,逐步的引入多媒体教学到钢琴教学当中,这样的教学方式丰富了钢琴教学,提高了教学质量,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我国钢琴教育的现状,以及目前我国钢琴教育存在的缺点,提出了相对比的多媒体教育的优势,从多媒体教学在钢琴教育中的应用来分析,说明了多媒体教育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的优势,并提出了多媒体技术在钢琴教育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钢琴教学;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6-0132-02

钢琴是一种十分美的艺术教育,钢琴教育是音乐专业最基础的课程之一,钢琴的学习是一种美的学习,是一种手、脑、心并用的学科,钢琴教学要求教师传授钢琴理论的基础知识,还要求钢琴教师将道德修养、各种创新理念和演奏基本功都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钢琴的知识和正确的思想、正确的演奏姿势、正确的学习过程,养成一个很好的习惯使得学生自主的学习,使得学生能够正确的应用钢琴的来创作曲子。

目前我国钢琴教学的现状,我国钢琴教学是晚于欧美的国家的,钢琴流传到我国只有百年左右,目前很多学校已经开始增加钢琴课程,很多钢琴教师也认为应该进行教学改革,和国际钢琴教育接轨,提高钢琴教育的质量。这种形式下,我国很多高校开始引入多媒体教学来辅助钢琴教学,这样就可以从感官上直接感受一首曲子的学习,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多媒体的推广大大促进学生钢琴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现了钢琴教育改革的新模式,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进,钢琴教育的改革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不断地提高学生音乐的综合素质,这已经是现代化教学的目标之一,钢琴教育已经成为音乐教学最重要的专业,因此钢琴教育的好坏关系着整个国家音乐素质教育的高低,多媒体技术下的钢琴教学促进了教学的多元化,很好的调节钢琴教学的气氛,提升了钢琴教学的整体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传统钢琴教学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钢琴教学在整个学习和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学时少或是其他主观原因造成了学生虽然花费很长时间进行学习钢琴理论知识,但是学习的效果却不是很好,甚至有一些学生连五线谱的知识都不知道,升号,降号、大小调等没有真正认识。根本都不知道这些符号的用处,这样怎么进行音乐的创作,怎么样能够提高自己的音乐素质,如何来欣赏音乐作品,此外钢琴教育是一个十分注重实践的课程,不能采用传统的教与学的方法,因为那样的学习效果差,不能培养出孩子思考、创新和探索的能力,教学内容过于陈旧,没有最新的理论和最新的曲目与教学相关,使得学生弹奏的曲目总是那些曲子,让学生对钢琴没有任何兴趣,使他们产生厌烦,对弹琴失去乐趣,失去自主学习的想法,教学过程得不到学生的认可,因为这种学习方式缺少灵活性,有很多教师认为多练习就一定能弹出好的曲目,就叫做教学质量好,于是让学生不断地进行练习外国的名曲,反复练习但却进步不大,即使学生的弹琴水平再高,他们也不具备创新意识,不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不能进行曲子的二次创作,不符合我国培养人才的目标,因为目前很多院校都开设了钢琴教育的课程,这些学生一般都有一定的基础,但是去不尽相同,学习钢琴课程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以前所读的学校、所教的教师,教学水平、教学质量均不在同一个起跑线上,音乐乐理基础知识像音高、音准和节奏概念掌握的程度也不一样,个人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也不在同一个层次,采用相同的教学方式方法,不能保证每一个学生听进去、学好、学会。

二、多媒体技术在钢琴教学中作用

(一)帮助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欣赏

我们的终极目标就是想让学生具备创作作品、演奏作品的能力,但这些能力的最初能力就是让这些学生懂得欣赏音乐作品,而多媒体教学就是提高学生这个能力的重要手段,提高学生对作品的欣赏能力,就会帮助学生理解相关作品的创作方法,在钢琴的演奏过程中,多媒体教学就可以配有一些画面的事物,使得学生能够突破普通教学的局限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能够学习到了很多乐理知识和相关的创作方法,使得学生具有很大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灵感。

(二)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和创作的兴趣

多媒体教学有着它独有的优势,通过计算机、投影仪以及各种多媒体技术将整个教学所需要的信息、文字以动画版的效果展示给学生,学生可以从声音、图像等多个角度进行学习相关的知识,打破了传统教学只能从声音方面传授给学生的缺陷。借助多媒体教学使得声音和影响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增强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加深了学生对钢琴教育中的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三)扩大了钢琴教学的知识量

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教师演奏一个曲子,先让大家进行欣赏,整个曲子演奏完了之后进行一些知识点的介绍,使得学生根本不知道教师在讲什么知识点,在什么地方进行应用过,而多媒体教学却不一样,教师可以选择随时停止提出一些知识点,或是一些智能软件在曲子进行时就把相应的知识点进行显示,因此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该知识点以及该知识点是如何应用的。可以很显著的提高钢琴教学的知识量,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也使得学生所接受的钢琴知识更为广泛,也使得钢琴的课堂的内容不会那么枯燥,教师的教学任务就是提高学生的钢琴素养和钢琴技巧,使得学生对钢琴曲子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使得学生在更轻松地状态下进行乐曲的学习和基础知识的学习,不用再像以往的传统的教学方式需要花费教师大量的时间来进行解答知识点的问题,也不必使学生不知道知识点该如何使用而困惑,因为多媒体技术可以很高效的帮教师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教师的授课教学效率。

三、多媒体技术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分析

(一)利用多媒体来欣赏名家音乐会

很多院校还不能有条件让学生参加大型的音乐会,此外还有很多著名的作曲家已经离我们远去了,因此很多音乐教学欣赏是不能做到的,但是多媒体技术却可以完成这个任务,教师可以搜集多年来著名的音乐会,或是一些名教师的钢琴教学的视频,这样学生就可以在课堂中进行学习经典作品的创作和外国著名的音乐会的演出,更容易学到经典作品的优秀之处,使得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的同时很容易学习到相关的理论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和创作的激情,同时也受到了优美音乐的熏陶。为音乐创作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二)利用一些小软件进行作品的创作

目前的计算机技术发展得十分迅速的,很多小程序已经做成了小软件在手机或是电脑中下载使用,有很多是辅助钢琴教育的,应用这些技术可以自己创作一些作品上传到网络当中,供大家进行讨论和分析,教师可以在讨论区对各个学生的作品进行评析,学生也可以对互相的作品进行指点并提出意见,这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些小作品来为学生的课程进行打分,这种实际创作的考试方式必然会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这符合我国对音乐专业教育的总体要求。

(三)采用钢琴教室进行集体授课

由于师资和学生时间的限制,学生很难做到一对一的和教师进行上课,但是有了多媒体教学中网上教师资源,学生只需点开相应的APP软件就可以实现教师的一对一的教学,各种电子钢琴软件可以十分逼真的模仿钢琴的效果,丝毫不会逊色于传统的钢琴,因此这大大地方便了学生和教师,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多媒体技术在钢琴教学应用中注意事项

(一)应加强和重视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在提升学生钢琴能力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对于学生综合的钢琴素质的培养,多媒体是一个很综合的教学平台,因此教师在开发各种软件和录制各种课程的时候一定要认真负责,秉着为学生服务的原则,进行开发各种学习资源为学生服务。

(二)教师应当科学的使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

多媒体教学无论有多大的优势都应该是一个教师上课的辅助环节,很多地方是多媒体教学无法提供的,因此教师必须也要做一定的教学示范,因为教师的教学示范,学生可以零距离的进行观察,每个手指的力度、每个乐曲教师的表现形式,都可以给学生带来很大的触动。更容易与学生产生共鸣,教师在演奏乐曲的过程中,会使学生对教师十分佩服,更容易产生对音乐的热爱和钢琴曲的创作。

因此将传统的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育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如果只是多媒体教学,势必使的课堂气氛不佳,因此多媒体教学的学时不能占据整个钢琴教学的时间,要安排合理时间。

结语

通过本文的讨论,多媒体教学十分适合辅助钢琴教学,提高了钢琴教学的质量,但是要合理的安排多媒体教学时间和教学方式,以及教师要有一个科学的方法来设计多媒体的教学软件和教学课件,才能更好地为钢琴教学服务。

(责任编辑:章樊)

多媒体技术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篇2

在我国高校钢琴教学中, 常常存在着教学方式较为单一的问题, 多年来教学技术和钢琴理论的发展都难以改变和各处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缺点。传统教学模式主要有两个类别, 一种是大班授课模式, 另一种是个别授课模式, 这两种模式都有着比较显著的缺陷:

1. 大班授课

高校钢琴教学中采用大课堂教学的方式, 比较容易形成一个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之间严重脱节的情况, 教材作为理论依据进行钢琴教学, 教师简单地示范, 学生只是听、看、写, 表面上看似学生都能够了解清楚了, 但是一旦遇到实际操作时, 学生就会面临着许多问题, 而缺少实践指导的机会。此外, 钢琴主要是一种技巧, 需要大量的、反复地练习, 大班教学中难以顾及到学生的实践需求, 从而形成一种重理论、轻实操的现象, 大大制约了学生在钢琴技巧上的发展, 而所学的理论也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2. 个别授课

在个别授课情况下, 老师跟学生面对面单独地直接交流, 可以更好地知道学生将所学理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起来, 同时也可以根据学生水平和天赋的不同, 采取更加灵活的教学方式, 增加教学的有效性。然而, 一对一的教学模式虽然可以更快地提高学生的钢琴水平, 然而由于钢琴需要大量的反复练习, 教师的讲授和演示只在课堂中占据小部分时间, 更多时间是由学生在联系, 老师在指正。这样一来, 教师需要花费非常多的精力在学生的教学上, 对于自身水平的提高和授课方式的改进有所影响。

二、多媒体技术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价值

我们经常会将多媒体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简单的等同, 而事实上, 多媒体技术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 通过多种媒体渠道, 包括:视觉、听觉;动态、静态;单一、复杂的手段实现内容展示的方式。在多媒体技术应用下的钢琴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真实的钢琴演奏环境, 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让学生更加清晰地感受到不同技巧的引用, 不同音色的表达以及不同风格、流派的显著特点。与此同时, 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计算机的辅助, 让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信息网状结构, 更加充分地展示了课堂信息, 便于师生之间的互相了解, 提高课堂授课的有效性。具体来说, 多媒体教学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高校钢琴的教学中, 需要引导学生体会和表达不同的情感、价值和思想在音乐中的表达, 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和审美趣味。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更好地实现这一点。通过视频、音频手段, 将具有相同或者相似情感的乐曲集合在一起, 依次为学生播放, 可以加强学生对于同一种情感因素的印象, 以及通过钢琴音乐不同的表现手法, 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到音乐的情绪和情绪的表达技巧。此外, 通过多媒体技术, 学生还可以摄录自己的演奏音频和视频, 与同学、老师甚至是著名的演奏家进行比对, 从中找出自己的在阐述情感时的不足之处。

2. 提高钢琴学习的效率

在高校钢琴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很好地启发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创造和传播者。在视、听环境下, 学生可以深入到音乐的情景中去, 更好地与音乐接触, 同时也可以通过对比自身与其他人之间的钢琴技巧的异同, 来找到自己可以改进的方面, 而不需要教师一个个来点出问题的所在, 提升学习的效率。此外, 学生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反复地可视化的对比自己的练习过程, 有针对性地改善自己的不足之处, 准确提高自己的钢琴水平。

三、多媒体技术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方式

需要明确的是, 多媒体技术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最主要地是为了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 而不应该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方式。无论是集体式的钢琴理论学习还是一对一式的钢琴操作教学, 都是培养钢琴音乐人才必不可少的手段。因此,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应该发挥其特点, 针对性解决传统模式的不足。

首先, 传统的教学模式最大的问题在于教学的不可复制性。教师讲授或者演示完成之后, 学生不能反复地听和看, 需要在教师教授过程中记住许多细节性问题, 却容易忽视理论和技巧的整体性。多媒体教学手段, 通过视频、音频方式可以实现教学还原, 让学生可以反复地观摩学习和加深理论印象。

其次, 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营造分享的氛围, 钢琴作为一种主要的音乐艺术门类, 需要更多去了解不同人和事物的情感, 而这些情感往往在人与人之间是相互通达的, 这也是钢琴艺术感染力之所在。在多媒体环境下, 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可以比较容易展开交流, 营造更好地分享的氛围;

最后, 多媒体教学手段也可以和先进的音乐制作技术相连接, 让学生直接体会到技术的发展对于钢琴音乐带来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熊奕萍.多媒体技术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J].艺海, 2014, 02:115-117.

[2]冯海燕.多媒体技术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与发展前景[J].音乐时空, 2014, 20:150.

[3]郑燕琳.浅析钢琴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意义[J].戏剧之家, 2014, 15:60.

[4]黄绮.多媒体技术与钢琴教学的整合研究[J].科教文汇 (中旬刊) , 2014, 12:129-130.

[5]尹娜.多媒体技术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14, 08:86-87.

[6]程伟.多媒体技术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和展望[J].神州, 2014, 09:69.

多媒体技术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篇3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钢琴教学;作用;策略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当今教学中,多媒体技术被人们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它以高效、快捷的特点受到人们的一致好评。多媒体技术在我国中专钢琴教学中的应用与推广预示着我国中专钢琴教学己经迎来了新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模式,结束了一个教师、一架钢琴、一本书的单一教学模式。钢琴与多媒体技术有效的结合后,增加了学生对音乐的辨识度和对音乐的画面感,提高了钢琴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活跃了钢琴教学课堂气氛。多媒体技术在中专音乐教学任务中的推广和应用,不仅推进了中专其他科目教学任务,同时也促进了我国中专日常教育教学的发展,促进了我国中专教育事业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我国中专钢琴教学中的应用,标志着我国中专钢琴教学的一次革新,它充分将多媒体和互联网技术应用到音乐教学中,声情并茂的为学生展示了钢琴的独特魅力,激发了学生对学习钢琴的欲望和兴趣。本文会重点针对当前中专钢琴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关的解决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一、多媒体技术在钢琴教学中应用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和创作的兴趣

多媒体教学有着它独有的优势,通过计算机、投影仪以及各种多媒体技术将整个教学所需要的信息、文字以动画版的效果展示给学生,学生可以从声音、图像等多个角度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打破了传统教学只能从声音方面传授给学生的缺陷。借助多媒体教学使得声音和影像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增强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加深了学生对钢琴教育中的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中专钢琴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地调整学生在钢琴学习中的被动地位,从而提升学生学习钢琴的积极性与创造性。通过采用情景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使得学生可以尽快地进入钢琴演奏的情感世界中。通过将多媒体信息技术与钢琴教学相融合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与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中专钢琴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将不同的思想感情通过钢琴演奏表达出来,学生可以通过体会、练习钢琴从而体验钢琴学习过程中的美感,陶冶自己的情操。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重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将多媒体技术科学、合理的应用到各中专院校的钢琴教学之中去,有效地提高了我国中专学生的钢琴知识与技能。同时还将钢琴演奏的情感以及思想传授给学生,从而较大程度提高学生的钢琴学习效果。

二、多媒体技术在中专钢琴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当前,在很多中专院校的多媒体钢琴教学中存在这样的现象:第一,教师过度依赖多媒体教学,将传统的教学方法抛在脑后,结果不但学生的学习成绩没有提升,反而还出现了下滑状况,非常不利于中专钢琴教学的发展;第二,还有部分钢琴教师为了省时、省力,直接在网上下载相关的教学软件,虽然做好的教学软件对学生来说非常有吸引力,但是由于这些教学软件没有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制作,导致学生在课堂中出现问题时教师不知如何下手解决;第三,由于多媒体技术与钢琴教学的结合,很多钢琴教师在课堂中扮演的是播放幻灯片的角色,教师缺乏对具体弹奏技巧的讲解和示范,更缺少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因此,对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是太了解,影响了钢琴教学效率的提升。

三、多媒体技术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在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钢琴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课件的制作过程中,教学内容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还应该在网上搜索教学内容的相关资料,例如音频或者视频等,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钢琴的兴趣,从而提高钢琴教学水平。

(二)加强教学软件的使用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软件市场也出现了较多的钢琴教学软件,例如Ear Master软件和音乐大师软件,在课堂上钢琴教师要充分利用这款软件,例如学生可以使用相应的软件进行相关知识的练习,同时也可以使用地址软件进行钢琴曲的编排,通过这样的做法,学生不仅仅能熟练的掌握钢琴的相关基本知识,还能不断地激发学生进行钢琴曲创作的兴趣,从而达到锻炼学生音乐创作能力的目的。

(三)提高钢琴教师多媒体技术应用水平

要不断提高多媒体技术在钢琴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水平,必须要提高钢琴教师对于多媒体技术方面的理解以及应用水平,这是因为教师是多媒体课堂教学的执行者,他们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学生学到知识的多少。调查发现:一些年龄相对较大的钢琴老师习惯于传统教学方法,因此,我们要对这一部分教师进行多媒体技术方面知识的培训,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四)采用钢琴教室进行集体授课

由于师资和学生时间的限制,学生很难做到一对一的与教师进行钢琴教学,但是有了多媒体教学网上教师资源,学生只需点开相应的APP软件就可以实现与教师的一对一教学,各种电子钢琴软件可以十分逼真地模仿钢琴的效果,丝毫不会逊色于传统的钢琴,因此这大大地方便了学生和教师,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当前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将多媒体技术与中专钢琴教学进行结合,适应了当前教学改革发展的潮流。通过多媒体技术在中专钢琴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审美能力,还提高了钢琴教学的效率。针对当前中专院校多媒体钢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钢琴教师的多媒体技术水平,加强教学软件的使用,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促进中专钢琴教学的有效进行。

参考文献:

[1]张贺达,崔柳.多媒体技术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J].音乐时空,2016,05:156+135.

[2]刘方.多媒体技术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篇4

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掌握对于现代社会来说也越来越重要。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现代科技型人才,各高校也纷纷设立了计算机教学专业。计算机技术课程同其他的专业学科不一样,它除了需要掌握大量的理论知识以外,还要掌握其计算机操作技术,以此来应用到实践中。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到计算机教学上无疑能够成为广大计算机教学工作者的青睐。其应用于计算机教学中的优势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1.1 改进了以往的计算机教学模式

以往的计算机教学中,以填鸭式教学最为突出,教师们经常将大量的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这样制约了学生们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得不到技术扩展和实际运用的机会,也制约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高职计算机教学上,由于多媒体技术本身具有形式变化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及其交互性较强的优势,能够吸引学生们的眼球,使学生在课堂上变得思维活跃,较为互动,有助于帮助学生思维的创新和想象能力的丰富。同时有利于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所学的内容,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也就“化简为繁”了。与此同时,也提高了高职计算机教学的上课效率。

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上课最为常见的现象就是,学生们前半堂课还可以很精神的听课,后半课堂便出现一副病恹恹的样子,出现了课堂乏味沉闷的氛围。而在高职院校学生当中,学生们对于计算机学习课程通常都是比较被动的。为充分调动学生们的上课热情,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接近生活中的案例和主题。在课堂上,PPT展示学生设计的作品,或是利用多媒体技术在班上向其他同学展示学生制作的Flash动画,这样可以激起学生们想要自己进行制作的欲望。这样一来,既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也提高了他们对计算机课程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1.2创新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师生互动性

虽然计算机技术需要掌握大量的理论知识,但是也不能将学习只停留在理论知识上,现代社会的要求是要掌握实践操作能力。故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上,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让学生们自行动手操作,教师发现学生在作业上存在问题时,可及时纠正。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们在操作中熟悉了操作技术,还能增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也增加了老师与同学的互动环节,而不是仅仅只通过老师讲课,让学生听课的教学过程。有利于促进师生情感。

2多媒体技术在高职计算机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1 存在教师观念陈旧落后现象

近年来,在教育改革上虽然有了一些改善,国家教育部门一再强调教育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要现代化、信息化、素质化。但是在众多高校中,仍然存在着许多教师墨守成规的现象。他们对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并没有重视,使用其进行教学的积极性并不高,偶尔用了也是为了要应付上级的检查。而高职院校中,多媒体技术应用已经较为广泛,如果教师不懂得利用,其一,教学效率得不到提升,其二,不能符合现代高职学生的接受教育需求。

2.2 多媒体课件质量偏低

高职计算机教学中,教学内容还是要以教材为主,但是教师在对教材进行设计成利用多媒体展示的课件的时候,由于比较费时,且有些教师对于多媒体技术的操作不是很擅长,所以在制作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抵触的意识,于是,就将它简单的表达制作出来。这样的话,课程也就变得不生动有趣,学生们也就不感兴趣。如果课件上不会利用图片、音乐、视频等形象化的内容来吸引学生的眼球的话,这对于教学质量也将大大降低。

2.3 学生与教师之间没有互动性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上,带来的作用之一就是,能为教学课程提供一个很好的教学环境和学习氛围。但是尽管这样,如果教师与学生之间没有借助这种辅助去进行互动的话,还是会出现传统的“照本宣读”课堂气氛。久而久之,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创新思维。

3如何改善多媒体技术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3.1 对教师而言

教师要转变自身的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好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教学中的作用。由于高职课程中,计算机成为一门为适应现代化社会而开展的专业课程,它意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培养学生对现代技术的意识。故教师要根据学校要求,认真制作课件,切不可为了应付教学而到网上购买课件。除了教师本身要提高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力外,还要带领学生认识到多媒体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实用性。

3.2 对学生而言

高职院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学生的自制力较差,对于学习缺乏耐心和学习兴趣。但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其内容丰富多彩,图文并茂,音频相结合的特点引起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注意,并且愿意从“播音员”、“放映员”的教学模式转换过来,更大乐趣地去学习计算机课程。学生提高了学习兴趣,就会变得有主动性,积极性。此外,通过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将原本难以理解的计算机课程内容变成图片和Flash动画展示出来,使得内容变得更加“通俗易懂”了。学生对于学习计算机技术课程的自信心也增强了。

3.3 对学校而言

高职院校中,学校可以根据此来建立一个多媒体教学素材库,以此来强化教师的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水平。注重多媒体技术在软件上的开发应用,不能因为配备大量的计算机硬件设施而忽略了多媒体技术在软件上的开发。

4 结束语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 篇5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应用

一、多媒体技术概述

对媒体技术就是对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包括文字、图片、声音以及动画等,可以同时对人的多种感官进行刺激,达到理想的信息传播效果。多媒体技术产生以后,被广泛运用于教育领域中,并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对于低年级小小学生而言,其往往对于新鲜的事物充满兴趣,与单纯的文字讲解相比,图片、声音以及动画等更能吸引其注意力。尤其是对于数学这门学科而言,知识相对抽象,如果仍旧采用文字说明方式进行知识传授,一是小学生很难集中精力,二是无法对知识进行透彻理解,这些都是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对于提升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1]。

二、多媒体技术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运用于课前导入环节。课前导入是一节课的初始,导入是否成功对小学生学习状态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对于低年级小学生而言更是如此。受到年龄因素限制,其自律能力不强,如果对于知识不感兴趣,精力就很难集中。因此,教师要运用多媒体技术做好课前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精力集中在课堂上,顺利进入本节课教学[2]。例如,在学习“加法进位”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提前制作一个Flash动画,为学生展现这样一个情景:小动物们举行数学竞赛,小熊是主考官,先拿出了一个盒子,里面放了4个苹果;又拿出了第二个盒子,里面放了五个苹果,问:两个盒子加起来共有多少苹果?小猫、小狗、黄牛等纷纷给出正确答案。小熊加大难度:两个盒子里的苹果个数分被是6个和7个,现在共有多少个苹果呢?小动物们有的答出来了,有的没有答出来,小猫说:我是一个一个数的;小狗说:我学习过加法进位,不用一个一个数。低年级小学生本身就热衷于动画片,看到这些小动物以后注意力马山就被吸引过来,看到最后时,会被小狗所说的“加法进位”所吸引,自己也想学习,这样就顺利将学生引入本节课重点。

(二)利用动态演示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低年级小学生知识储备不足,理解能力有限,对于一些抽象性的知识,如果直接要求其死记硬背,一是记不住,二是容易忘记,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对于那些相对抽象、难以用语言解释清楚的知识点,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动态演示,将概念性的知识用图片、动画形式直观呈现出来,强化小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形成深刻的记忆[3]。例如,在学习“角的认识”这部分知识时,学生可能一时无法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这一知识点。此时教师就可以应用平移思想设计一个演示过程:两个角的大小一致,其中蓝色角的边长较短,红色角的边长较长。为学生展示这两个角以后,教师可以问大家:同学们觉得这两个角哪一个更大一些?小学生一般会给出“红色角更大”这一答案。此时教师就可以将其中一个角平移到另一个角上,进行重叠演示,得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这一结论。

(三)合理使用微课。微课是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就是将微视频作为教学辅助工具,将数学知识以一种趣味化的方式展现出来,化抽象为具体,一是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其保持最佳学习状态;二是可以将学习延伸到课后,使学习突破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直接在网络上下载微课,也可以根据本班小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自己制作微视频,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例如,如果学生对加减法方面的应用题掌握不好,教师就可以专门制作一个“加减法应用题专题微视频”,讲述典型应用题的解法。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也可以建立班级家长微信群,将微课传到群里,如果小学生觉得看了一遍仍然没有掌握好解题方法,可以回家以后多看几遍,有效利用这部分资源,将学习延伸到课外,提升教学效果。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微课具有一定优势,但是并不代表课堂上直接播放微课就万事大吉,教师要根据知识特点以及学生状态合理安排微课播放时间,总时间不宜过长,将微课资源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4]。

三、总结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精力不集中是主要问题,应用多媒体技术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课前导入中应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充分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利用动态演示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另外还要合理运用微课,将学习延伸到课外,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李海明.追寻时代激情教学――浅析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xx,15(10)04:37-38.

[2]刘正操.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xx,11(13)02:79-80.

[3]李贺敏.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前卫的标志――浅淡多媒体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xx,12(14)13:137-138.

多媒体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篇6

正宁一中

袁宏波

摘要:多媒体技术作为生物教学的主要辅助手段,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使生物学书本上的知识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直观,因而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对提高课堂效率,改善课堂氛围有着积极作用;但是,在生物教学中滥用多媒体有很多弊端,存在许多问题,尤其像我们这样的农村中学。只有深入研究和恰当地设计、开发、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使之与其他教学手段有机结合,才能优化课堂教学,体现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真正价值。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生物教学 ;应用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的全新的信息表现形式,它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交互式功能于一体。如今,在教学领域,图片、投影、幻灯、录像、动画及计算机辅助教学(cAl)课件等多媒体技术已经进入了课堂,这不仅是新技术的引进,更是教学艺术的发挥。随着电脑使用的日益普及和学校多媒体网络设施的日臻完善,多媒体在平常教学中的使用频率愈来愈高。

作为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多媒体技术用于生物教学有着很大的优势,对于传统的教育来说,无疑是一次激烈的冲击和深刻的革命。使生物学书本上的知识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直观,因而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对提高课堂效率,改善课堂氛围,解决了传统生物课堂教学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展示先进的时代气息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意义。

一、多媒体对生物教学的积极作用

运用多媒体进行生物课堂教学,能够充分展示所描述的生物情景,呈现教学过程,及时处理大量的数据和图象,能展现传统教学无法展示的连续过程的演变,形成鲜明逼真的动态效果,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感染力,改善课堂气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1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突破时间空间以及微观宏观的限制

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让学生在冬天看到桃花开放,在夏天看到动物冬眠。突破时间的限制。在南方欣赏到北方的动物,在北方看到南方的花草,突破空间的限制。

生物教学中常会遇到一些缓慢进行的生理过程,使人们无法在短时间内观察到这个变化过程;也常有一些微观世界的复杂变化,看不见摸不着。而运用多媒体技术,则可以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观察到生物的复杂的变化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如在《生物的生殖》这节课中,很多学生对于被子植物特有的“双受精”过程比较难以理解,教学中若把这个过程设计成一个动画过程:一个黄色的花粉粒从屏幕外飘落到柱头上,静止一会儿,开始萌发,花粉管先伸出一点点,随后慢慢地生长、伸长,在花粉管中形成的两个精子也随着花粉管的伸长而往下移动,并随花粉管从珠孔进入而伸入到胚囊。接着两个精子从花粉管出来,分别与卵细胞和两个极核融合,此时,旁边的注字改为受精卵和受精极核,又进行两次闪烁。在这—过程中,通过多媒体的辅助,将书本知识化静为动,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直观,既突破了教学难点,又丰富了教学内容,进一步优化了教师的课堂教学.2.可以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影视等各种传输手段为一体,它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传统课堂无法表现出来的内容表现出来;可以运用生动形象的动画表现教学内容、创设情境,让学生以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去思考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和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并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生物与进化》一章时,与《生物》教科书配套的“桦尺蛾”的视频案例,全长3分钟。内容简介如下:

英国有一个小山村,再村外的树林里栖息着两种桦尺蛾,一种浅色,一种深色,树林里的小鸟以桦尺蛾为食。几十年后,这个小山村变成了工业城市,工厂排放的黑烟渐渐把树干染成了黑色,由于黑烟的污染,浅色的桦尺蛾停息在黑色的树干上,目标显著容易被鸟类发现而不易生存下来;深色的桦尺蛾停息在黑色的树干上,体色与周围环境比较一致,不易被鸟类发现而生存下来。这就是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占多数的原因。

通过这个视频的案例,可以让学生亲临其境,更深的理解自然选择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更深的理解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3多媒体技术能增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信息密度、知识密度,同时,扩大学生思维空间。相对于以语言文字形态为主,一只粉笔走通堂的传统模式教学来说,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有着明显的提高传递教学信息速度和效率的优势。比如,要想组织学生在教学进度规定的时间内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过程,是相当困难的,而利用多媒体如flash动画,仅用几十秒钟就可以看到几个小时的复杂过程,其节省时间、提高传递知识的效率是不言而喻的。而提高传递知识效率的结果是:一方面增加课堂知识密度、信息密度。如《细胞增殖》一节,按常规的讲述一般约需2课时,而采用了边讲解边演示课件,仅需1课时就完成了任务。另一方面,它扩大了学生想象、思维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的丰富想象,进行发散性思维。演示课件,能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解决了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的矛盾,变单纯知识传授为智力开发,给学生以丰富想象的天地,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4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能模拟或演示一些演示实验及学生分组实验。

(1)有的实验对象肉眼看不见,如“细胞质的流动性”这一实验,可以用多媒体技术代替。(2.)有的实验过程长,学校条件限制,仪器缺乏,如“微生物的培养”这一实验,学校就没有高压蒸汽灭菌锅,利用多媒体可以缩短时间。

(3.)有些动物的活体解剖实验:如青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收缩的演示实验、脊蛙的反射实验等。在大力提倡人与生物圈共存、保护野生动物的今天来进行这些实验,显然与时代精神相背。而借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来进行模拟实验或演示这些实验,既能让学生了解实验的全过程及观察到实验现象,又能对学生进行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

5运用多媒体可以使抽象变直观、形象,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在生物教学中有动态、抽象、细微的生理知识。如讲解神经冲动的传导,过去用“讲述+板画”的形式讲授,以语言讲述为主,板画为辅,虽然也强调了重点,但缺陷是既不真实,也缺乏动感。如果用教学录像片演示其过程,就能真实、艺术地再现神经冲动传导的过程,使其具体形象,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又使枯燥乏味的生命运动现象变得新颖有趣。通过暂停放映,教师解释,或边放映、边解释的方法,把两种教学媒体有机结合。这样学生在形象化、趣味化的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又得到老师适时适度的强化,使这一难以理解的知识变得容易接受。

二.使用多媒体教学虽然有很多优点,但还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水平低下,教师成了“放映员”

我校虽地处县城,但教学硬件设施落后,去年后季才配备了大型电子备课室,今年又购置了移动多媒体,但教师缺乏相关专业培训,不会制作课件,或制作的课件质量不够高,现代教育技术只是相当欠缺。在日常教学中,不少年轻教师以多媒体贯穿课堂始末。多媒体大有取代板书、挂图、型、演示实验等传统教学手段之势,多媒体取代教师本人。

在使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要有针对性地引导,重点地方必须强调。学生是主体。要根据教师的引导积极主动地参与。师生不要在这个过程中都丧失了自我:特别是教师在点击鼠标的过程中如果忽视了针对性的引导而丢掉了“主导”的位置,那就成了“放映员”;学生则在课件连续播放过程中没有了思考而丧失了“主体”地位,成为“观众”。教师应把多媒体课件作为一个为我所用的教学工具以及为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手段,该用时才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决不能让“电脑教师”取代自己。

2、多媒体模拟实验不能取代学生分组实验或教师演示实验。

尽管多媒体模拟实验的演示性和直观性很强,可以利用多媒体模拟一些实验,但绝不能让多媒体模拟实验完全取代学生分组实验或演示实验。因为生物学本身就是一门实验科学,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等是生物教学的重要任务,多媒体教学使用过多会严重削弱了学生的实验能力、操作能力。学生的实验能力的形成,只能通过实际训练才能获得。如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植物嫁接技术,临时装片制作,标本的采集和制作,解剖方法等基本技能的训练,只有学生亲自动手做,经过反复操作才能熟练。而计算机多媒体最多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3.多媒体技术不能取代标本、模型、挂图、实物等其它教学手段。

多媒体技术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介绍多种动植物的形态、结构、生长、生态等方面的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也可以重复观察。但却不能够全面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因为课件是经过加工制作出来的,有很多材料具有片面性,时间的缩短或延长了,实物的放大或缩小了。如果单独看录像,不看实物、标本、模型,对自然界的观察能力会降低甚至会产生一些误解。只有在看课件的基础上,让学生亲自接触大自然,做一做,摸一摸,量一量,闻一闻,尝一尝,才能得到真实完整的知识。如蚯蚓体表的刚毛和粘液,只有亲自动手摸一摸,才体会到粗糙的刚毛和湿润的体表;苔藓植株的大小,要亲手量一量,苔藓植物的生活环境,要到实地看一看,才能得到真正的结论。还有一些动植物的特殊气味和味道,需要闻一闻,尝一尝,才能得到答案。另外,动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某些特点,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用不同的观察方法,也会有不同的结论。只有让学生回归大自然,多观察自然界的生物现象,才能领略到自然界的奥妙。对于生物结构方面的知识,学生动手拆卸和安装模型,远比光看课件掌握得好。

4对学生知识网络体系的整体性构建不够。

多媒体课件不能像板书一样能将知识网络随机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这样学生掌握的知识就是零碎的、不连贯的,缺乏整体性,不利于知识的融会贯通,不利于知识的记忆。如果在多媒体课件的最后将本节课的知识网络展示出来,可以较好地弥补这一不足,但仍缺乏知识的整合过程和归纳总结的随机性,远不及传统板书的效果好。板书是整节课教学内容的浓缩,是这节课知识的框架结构,学生通过板书能纵观全局。在教学中,教师科学正确地利用板书能充分协调师生活动,使学生思维与教师保持高度一致,因而能进一步深化教学内容,巩固学生的感知量,突出课堂教学重点。用多媒体课件中内容代替板书内容,虽然能节省大量时间,但是,屏幕上的内容一闪而过,不会给学生留下太深的印象,不利于学生对整节课内容的掌握。特别是差生很难跟上进度。因此,一定要明确多媒体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的地位,要在“辅助”上下功夫。只有从教学的目的、内容、形式、效果等方方面面出发,适时适量地使用多 媒体。

板书是整节课教学内容的浓缩,是这节课知识的框架结构,学生通过板书能纵观全局。在教学中,教师科学正确地利用板书能充分协调师生活动,使学生思维与教师保持高度一致,因而能进一步深化教学内容,巩固学生的感知量,突出课堂教学重点。用多媒体课件中内容代替板书内容,虽然能节省大量时间,但是,屏幕上的内容一闪而过,不会给学生留下太深的印象,不利于学生对整节课内容的掌握。特别是差生很难跟上进度。

5.滥用多媒体,会削弱了思想教育和科学方法教育。

教学录像一般都是专业知识性很强的,很难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思想教育。例如,介绍我国的动植物资源,环境污染等内容时,不能适时地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关于生理卫生的一些内容,未能联系学生实际进行健康教育;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内容亦缺乏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等。由于在看录像过程中,学生主要是看和听,结论是给出来的,不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不能尝试自己的认识过程,这也不利于科学方法的培养。生物教学越接近大自然,越接近生物,就越能说明问题。要使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法优化组合,发挥各自优势,弥补各自的局限性,力争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总之,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课堂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教学中,只有深入研究和恰当地设计、开发、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使之与其他教学手段有机结合,才能优化课堂教学,体现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真正价值。参考文献

1.王西靖 《现代教育信息技术》

高等教育出版社

2.朱慕菊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钟启泉 《新课程实施培训精要》

北京大学出版社

4.佚名

《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优化生物课堂教学》 教育资源网

2009.8.9 5韩双军 《高中生物教学如何优化多媒体》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2010年第16期 6.李焱华

《运用的媒体与生物教学的利与弊》

多媒体技术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篇7

一、应用多媒体技术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切的教育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实践证明,兴趣是诱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注意力的重要因素,学生具有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学习热情是培养创新人格的前提条件,兴趣是创新思维活动的重要动力,也是培养积极探索、自主发现创新人格的关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平时从电视、录像、光盘或因特网上收集的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声音或视频素材制成课件,在课堂教学的导入阶段作为知识背景展示给学生,能为学生创设贴近真实、自然的学习情境,缩短学生与认知材料之间的距离,能给学生一个较强的视觉冲击,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在讲解“短路”时,应用多媒体课件,首先布置简单的用户电路,突然将两根电线短接,这时导线发热、冒烟、建筑物燃烧,出现一个火灾场面,在此画面播出的同时,伴随画外音及电流声,这时图、声、光并存,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感到有趣,产生强烈的欲望,很快进入学习状态,思考怎样短路的?短路有怎样的危害?有怎样的特点?

在讲授“电容器”这一章节知识前,为了使学生对电容器这一基本电子器件有更深刻的印象,可制作各种有动态效果的电容器动画,再结合电容器的教学录像片制作的课件作为背景知识介绍。在课堂教学的导入阶段,学生一下子就被精美的动画所吸引,激起了他们深入了解电容器结构与工作原理的欲望,在此学习动机的支配下,学生在整堂课中,积极思考,踊跃发言。相信通过观看电容器精美动画给学生留下的课堂记忆,以及电容器知识会让学生回味无穷。

在课堂上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引入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数字图像片段,如《中华大百科全书电子版》“电磁篇”中有电磁场应用—防盗报警装置动画的剪辑镜头,加上教师联系理论知识讲解,都会使学生激动和兴奋不已:“电机篇”中有讲述电动机、发电机理论知识的视频资料和微型电动机在家用电器中应用的精彩镜头;“电路篇”中有介绍电子线路的华丽动画片断,这些视频资料都为学生创设了理论知识背景,对于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兴趣、跨越知识过渡、深刻理解各知识点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所以选择适合的媒体课件,对学生的兴趣和知识进行有效整合,可以使《电工技术》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在《电工技术》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沉浸其中,学生才会学有所思、学有所问、学有所悟、学有所得,才会有新的发现。

二、应用多媒体技术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电工类课程和其他学科一样,在教科书的每一章节都有若干个知识点需要学生掌握,在掌握知识点的过程中又会遇到一系列的困难,这些困难就是我们常说的教学难点。解决这些疑难问题,突破教学难点,为学生学会学习扫除拦路虎,也是教学中的常规问题。有些现象在传统的实验中仅靠形象、表象和想象对初学者来说是不容易理解和掌握的。但是,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难点。在《电工基础》“楞次定律”教学中,研究金属线圈中的磁通变化产生感应电流规律时,由于这节课是重点又是难点,通常采取的方法是实验法。教师先演示,再让学生做实验,根据实验总结感应电流方向判断的规律———楞次定律。由于课堂的时间有限,磁力线又看不见摸不着,磁通的增加和减少把握不好,电流的方向也很难描述,所以有的学生完不成全部实验或不能正确判别出感应电流方向,从而得不到实验结果,影响课堂效果。如果通过多媒体技术,制作相应的演示课件,以动画的形式模拟演示电流和磁场变化的全过程,先做金属线圈插入和拔出磁铁,观察感应电流方向,然后调换磁铁极性重复插人和拔出金属线圈,模拟实验使静止变运动、使间断变连续,而且演示的速度可以加以控制,学生观察到形象的磁通变化,看到感应电流方向,便能自主得出结论,最终归纳出感应电流方向判断的规律。这样适时进行模拟实验。就能在学生实验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理解重点,顺利地突破难点,学生也投入其中自主地积极参加讨论,深刻理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三、应用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验,弥补演示实验的不足

电工类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许多概念和原理经常是通过实验来帮助学生加以理解的。但有些知识无法在演示实验中得到解决;有的实验经历的时间很短 (如电容器的充放电等) ;有的实验受到实验仪器、设备和时空等条件的限制(如电磁感应现象,电场、磁场的不可见等) ;有的实验很特殊,难以操作,甚至会发生危险 (如短路现象造成火灾等) ……光凭口头讲述很难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制作模拟实验或环境来弥补不足,让学生从生动、形象的实验情景中学有所得,印象深刻,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应用多媒体技术设计课堂练习

在设计课堂练习时,把练习的习题集设计成有交互响应的CAI课件,通过一定的色彩搭配、配以图片或动画效果,把要求学生掌握的重要知识点以极其醒目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或者把一单元中所有重要公式、概念及相应的习题设计成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先让学生练习,然后把正确答案以各种各样的动态效果出现在屏幕上,必要时还配以鼓励性或祝贺性的音响效果,学生不仅在异彩纷呈的课堂练习中记住了知识,而且体验到了人机交互式学习的快感和成功的喜悦,可谓寓教于乐,学得开心,记得牢固。利用多媒体技术形象生动、信息量大、交互性强等特点,给学生定量的文字或视频效果文件,激活学生的思维,帮助其发展广阔的想象的空间。合理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能给中职电工技术课堂教学在效率上带来“几何级”的飞跃,这已为无数实践所证实。

五、应用多媒体技术拓宽学生知识面

电类产品的更新速度较快,而且从理论研究到实际应用周期短,因此,教材内容的更新远远跟不上实践应用速度。但是《电工技术》这门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性又非常强,如果教学只是教给学生课本上的理论知识,那么势必减弱学生把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由于受时间和黑板的限制,传统教学方式下教师根本不可能通过板书的形式讲解更多实践的范例。而使用多媒体就可以突破这个限制,可以事先在电子教案中加入大量实践的知识,如常用低压电器的新产品应用及优点等,这方面的知识只要求学生了解就可以了,不会增加学生的负担。根据技校学生学习心理方面的研究表明,现在的技校学生不论是学习好的还是学习不认真的,都偏重与实践,有对课本外新知识好奇的特点。因此,增加大量与理论相联系的实践范例,既可以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之在踏入社会全面接触实践前具有一点必要的实践方面知识,还可以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不仅可以促进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的变革,而且必将促进关于教材的观念与形式、教学方法与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进而促进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的改革与发展。教师应与时俱进,以科学的态度、勤奋刻苦的精神、务实的作风,开拓创新,积极投入到课堂教学改革中,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摘要: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弥补演示实验的不足;设计课堂练习;理论联系实际,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电工类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 帮助学生掌握概念多、抽象、难学难懂的电工类课程知识。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电工技术》,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力.在电工教学中培养学生领悟创新[J].电大理工, 2007, (1) .

[2]杨佳萍.浅谈电工类课程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J].成才之路, 2007, (12) .

多媒体技术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篇8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高师钢琴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5C-0182-03

在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计算机音乐”以数字化、智能化、高保真、环绕声等技术使音乐得以广泛地传播,它对音乐教育的方式方法也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在高师钢琴教学中应用计算机技术势必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它以逼真的音色效果、立体的画面场景、人性化的智能手段让钢琴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带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最终达到高效率高质量的教学效果。

一、计算机技术在高师钢琴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计算机技术运用到钢琴教学中,充分实现了听觉、触觉、视觉、感觉相融合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系统地学习钢琴演奏理论知识;欣赏到世界名师的精彩演奏;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钢琴音乐史论知识;通过科学技术的平台,使学生发散学习思维,促使学生获取解决困难及方法的途径,以培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在感悟音乐、理解音乐、分析音乐、创作音乐、表现音乐中提供最有利的帮助。

(一)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传统“一对一”、“一对二”的钢琴个别课教学,周而复始的“回课、布置作业—学生练习—回课、布置作业”的教学模式,只强调传授知识而忽略学生的接受、领会知识,让学生产生枯燥、乏味的情绪。同时也影响着学生音乐审美心理的形成及演奏艺术的提高。现代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而大学生普遍掌握操作计算机技能,在高师钢琴教学中应用计算机技术,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解决他们在课后练习的困难,让学生的认知过程循序渐进。

(二)培养学生分析作品能力。高超的弹奏技术、良好的音乐表现力,这两者都与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作品分析能力有关。在练习一首新作品前,应该充分认真仔细研究乐谱中的力度、速度、表情术语;接着要分析解剖作品的结构,包括框架结构、调式、调性、节奏群、旋律走向、和声分布,如遇到奏鸣曲还要区分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尾部;分析作品的开头、高潮、结尾的布局。学生可以通过音乐软件西贝柳斯7的乐谱编辑功能及Nuendo3的录音功能,把音乐作品分析得详尽、清晰,有助于提高作品分析能力。

(三)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现代科技的发展与计算机的更新及社会的进步,促进高师音乐教育的蓬勃发展。教学中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教学已不再是新奇的事情。教师在教学中所应用的硬件和软件可能存在不足之处,学生可以自主地钻研、摸索。比如,双钢琴的教学练习中涉及录音,不但可以用Nuendo3音乐软件,还可以使用西贝柳司等其他的音乐软件,由此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力及鉴赏力。在高师钢琴课中通过Edius软件融入美术作品的欣赏,体验美术作品的意境,通过绘画色彩、形状、棱廓、风格、内容,从直观上来感触学生的内心,让学生有感而发地演奏钢琴作品,必然达到弹奏技术与弹奏艺术和谐统一。通过建立 MIDI钢琴作品曲库,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掌握不同时期、不同乐派、不同作曲家、不同风格的钢琴作品,从而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力和鉴赏力。

二、计算机技术在高师钢琴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近年来,随着高师音乐专业的不断扩招、师资紧缺等现象的出现,全国各大高校音乐专业教学中普遍开展了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这种教学形式能节省大量的师资和课时,集中系统地学习钢琴演奏基本理论,解决钢琴演奏技巧方面的共性问题,为相关基础理论课程提供优质的教学硬件,为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提供超越的环境,促进教师改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法。

因为有了计算机技术的支持,教师在教授钢琴弹奏基础时可以运用数码钢琴系统中的全控功能、单控功能、呼叫功能进行教学。教师在专用数码钢琴上讲解、示范弹奏动作,由摄像机拍摄采集,通过计算机网络交换机传入学生数码钢琴学习系统的屏幕上以便学生模仿。与此同时,学生在模仿、对比练习时,教师可以通过教师数码钢琴教学系统了解他们练习的情况,所有学生不用离开座位,在自己的数码钢琴学习系统中就能看到、听到教师的讲解与示范。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可以通过系统呼叫器提醒教师,教师即可针对个别学生的问题逐一解决,教学中只有教师和个别学生的交流,不会影响到其他学生的练习,真正做到互不干扰、因材施教。

教师在讲解钢琴音乐发展时,可以通过数码钢琴教学系统中的音频、视频功能将文字说明、声音、图像汇聚一起,让学生欣赏到钢琴大师的演奏技巧,感受音乐,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中,正确理解各个时期的钢琴音乐风格,为正确演奏钢琴作品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教师在训练重奏作品时,可以运用数码钢琴教学系统中的编组功能、重奏功能、记录功能进行教学。比如双钢琴教学,首先根据学生的弹奏综合能力进行编组,教师在给“第一钢琴”训练时,“第二钢琴”是听不到“第一钢琴”练习的声音。反之“第二钢琴”训练时“第一钢琴”听不到它的声音,教学中做到互不干扰。其次,在“第一钢琴”和“第二钢琴”配合时,可根据学生练习的熟练程度,运用重奏功能指定学生搭配练习。最后,运用系统中的外接设备录制学生演奏的作品保存起来,为学生的考评成绩提供依据,为教师教学实践调研提供资料。

(二)计算机技术在钢琴精品网络课程中的应用。钢琴精品网络课程以针对高师钢琴教学为目标的类型,课程中采用计算机的硬件设备及运用计算机的音乐软件,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掌握钢琴理论、演奏及伴奏编配的知识。

学生在学习基本练习中,链接有乐谱与示范演奏的音频文件(MP3),通过音频压缩技术把哈农指法练习及24个大小调音阶琶音和弦进行音频处理,让学生点击音频文件学习。音频文件中的快进与快退可以让学生详细了解弹奏要领以便掌握。练习曲练习,链接有乐谱与示范演奏的音频文件,系统中装置了西贝柳斯7制谱软件,利用它的打谱功能把不同系列的练习曲进行储存,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技术弱点选择下载乐谱,方便课后练习。学生可在电脑上运用TT作曲家音乐软件进行虚拟演奏,如节奏变化训练、速度快慢练习。复调作品练习, 系统中装置了Nuendo3音乐软件,它的录音编辑功能把多声部作品的声部“勾画”出来,学生可以清楚地聆听到声部的走向及线条。通过西贝柳斯7的制谱软件,标记好各声部的旋律,让学生在课后练习中把握好声部均衡。在小奏鸣曲、中外乐曲练习中,链接有乐谱与音频文件、作品介绍的图片文字说明、示范演奏的视频,以及乐谱下载。比如肖邦e小调圆舞曲,通过视频文件(RM)的设置,让学生观赏到少女翩翩起舞的情景,配合音频(MP3),让学生聆听到忧郁、婉约、浪漫的旋律,让学生通过视觉与听觉了解作品的音乐内容,帮助学生课后练习中能真正掌握肖邦作品风格。四手联弹练习,通过系统装置的西贝柳斯7制谱软件、MID音频文件、Nuendo3音乐软件,链接有四手联弹总谱、分声部音频文件、四手联弹音频文件,并提供乐谱下载,同样借助音乐软件进行模拟学习。四手联弹练习在课堂上不容易完成,通过音乐软件学习可为学生的课后业余学习提供帮助。伴奏编配的练习,采用系统装置中西贝柳斯7制谱软件中的乐谱显示功能,让谱例与实际声响同步显示出来。学生通过点击编辑好的各类型和弦连接,更好地掌握和声功能进行。采用系统装置中Nuendo3音乐软件,把旋律与不同类型的伴奏织体单独录制,让学生点击选择,这样可以聆听到不同风格的伴奏,使学生在编配中正确选择伴奏织体。

钢琴精品网络课程把钢琴教学与网络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是网络、音乐软件、课程有机融合,是图、文、声、像相合并的立体型课程。它挖掘了钢琴教学的新思路、新模式,实现了钢琴教学远程化,真正体现了教学中“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理念,丰富了钢琴教学。

(三)应用Edius软件掌握钢琴作品风格。EDIUS是日本canopus公司的优秀非线性编辑软件。专为广播和后期制作环境而设计,特别针对新闻记者、无带化视频制播和存储。EDIUS拥有完善的基于文件工作流程,提供了实时、多轨道、多格式混编、合成、色键、字幕和时间线输出功能。除了标准的EDIUS系列格式,还支持 Infinity JPEG 2000、DVCPRO、P2、VariCam、Ikegami GigaFlash、MXF 、XDCAM和XDCAM EX视频素材。同时支持所有DV、HDV摄像机和录像机。

在教授印象主义时期的钢琴作品,最具代表的是德彪西的作品。德彪西的创作来源于绘画、文学、雕朔,自己个人对事物的想象及印象。他追求的是朦胧、含糊的感觉及记忆,与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截然不同。印象主义时期出现了像莫奈、德加、毕沙罗、西斯利、雷诺阿的绘画家,他们用模糊的景色代替生硬的线条,描绘出光与色彩永恒变化的效果。而德彪西受到他们的影响创作作品。他的音乐没有传统和声的色彩、清晰的节奏、可追寻的节奏,但反映出优雅、细腻、朦胧的效果。在教学中应用Edius软件制作美术作品,可以让学生观察、感受印象派的美术作品,从中体会绘画的意境,在朦胧、虚无的境界中理解画家的表现内容。再把这种体会融入弹奏中,在极端的半音阶中感觉移调;在左手低音中感受和声;在手指变化的触键中感受音质的变化;在踏板的运用中保持音簇的振动,最终正确地表达德彪西的音乐作品。

(四)应用Nuendo3录音功能进行复调作品分析。在复调作品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应用Nuendo3音乐软件来辅助教学。首先把乐谱制作好,呈现出总谱与分谱,运用Nuendo3中新建音频轨功能在不同的轨道输入不同的声部,然后以Nuendo3中的录音功能来处理音乐,播放时可以选择单声部、两声部、三声部、多声部,听觉上呈现给学生的是声部清晰、线条明了、主题与对题的强烈对比的音乐。与教师传统的讲述勾勒复调作品的声部相比较,数字技术的应用教学更直观、更容易理解与掌握。通过计算机的控制,播放时可对音色进行选择,让学生感受到古钢琴的音色,利于他们在现代钢琴练习中把握好弹奏方法,演奏出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特征。

比如巴赫的A小调前奏曲与赋格,乐曲中只有一个主题,它从头至尾以其所在声部的第一个字母标出:S(高音)、B(低音)、A(次高音)T(中音)。对歌性的音乐素材出现在呈示部的两个动机中,一个是16分音符的旋律性经过句,另一个是前16后8的短音形,它们是建立在弱拍至强拍的基础节奏上。这两个节奏型动机始终贯穿着乐曲,第一个动机在旋律上不断发生变化。两个动机在呈示部之后分开,当乐曲发展到尾声时对歌的自由性明显增加了,出现了不同声部的相互模仿。(下转第192页)

(上接第183页)

在教授此曲时可以把主题中的S、B、A、T和对歌的旋律分别通过Nuendo3录音功能进行录制,让学生听辩。在练习中使用静音,只保留一个声部的音响,让学生练习另一个声部。通过计算机技术的辅助教学避免了学生弹奏复调作品模糊不清、囫囵吞枣的现象。

(五)运用PPT制作钢琴课件。Powerpoint,是微软公司设计的演示文稿软件。用户不仅可以在投影仪或者计算机上进行演示,也可以将演示文稿打印出来,制作成胶片,以便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中。

高师音乐专业的钢琴教学最终以培养音乐教师为宗旨而不是钢琴演奏家。很多毕业生就业中选择了幼儿钢琴启蒙教育,因而钢琴教学中必须承担钢琴教学法内容。教师在授课中运用PPT制作钢琴课件有助于钢琴教学理论的学习,更具系统性、科学性,并指导学生运用PPT制作钢琴课件。比如利用计算机技术制作动画音乐来让幼儿学习五线谱及各种音符等等一些乐理知识;运用Nuendo3音乐软件的辅助进行幼儿听辩音高、节奏、模唱的训练;运用数码钢琴集体课形式来实施钢琴启蒙教学,避免个别课给幼儿带来的单调,让他们在相互比较、相互竞争、相互游戏中快乐学习,等等。由此不仅能让学生胜任幼儿钢琴启蒙教育打下基础,而且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及创新思维的开发。

总之,在扎实的教学理论与创新的教学理念、高科技的技术中,高师钢琴教学研究走向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我们应该脚踏实地,发扬勇于探索的精神,开创崭新的高师钢琴教学领域,在摸索中进取,在实践中育人,为培养弹奏与教学一体化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王晓.王文佳.Nuendo3音乐制作从入门到精通[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2]周顺平.实用电子琴教学网络课程[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7

[3]张驰.录音与电脑音频编辑Audition(Cool Edit Por升级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4]陈祖馨.钢琴教学新思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1

[5]姚紫津.钢琴教育研究的全球趋势[J].钢琴艺术,2012(11)

[6]司徒碧春、陈朗秋.关于高师钢琴教学改革的思考[J].钢琴艺术,2002(5)

【基金项目】2013年度广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sk13LX535);2013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JGA298)

【作者简介】卢婷婷(1978-),女,壮族,广西宜州人,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系讲师,研究方向:钢琴教学与钢琴演奏。

上一篇:四年级食品安全征文下一篇:与狗有关的生活感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