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多媒体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精选10篇)
谈多媒体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篇1
内容摘要:
摘要: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化学实验教学中,能克服实验条件的限制,提高演示实验的可见度,增强演示实验的时效性,确保演示实验的安全,为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创造了条件,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作用,提高了化学实验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摘要: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化学实验教学中,能克服实验条件的限制,提高演示实验的可见度,增强演示实验的时效性,确保演示实验的安全,为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创造了条件,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作用,提高了化学实验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化学实验教学;辅助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强化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和途径。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学节奏的加快和教学内容的更新,高中化学知识容量增大,这就迫使化学教学方式和方法改革势在必行。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使传统的教学方法与其相结合,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作用,能改变传统化学实验教学的弊端,使化学实验教学得到了优化,不仅能提高实验教学课堂的效率,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主体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有助于学生形成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
一、多媒体技术教学的优点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化学实验教学效果
首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明确实验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指南,也是学习评价的依据。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实验前将教学目标等制成字幕,能够帮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过程,了解所用器材的构造、性能和注意事项。这样不仅能够减少学生实验活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而且提高了实验课的教学效率。其次,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实验前用投影模拟演示试验操作方法,分析实验操作的要点,让学生观察、判断,使学生掌握实验的规范操作,能大大增强实验的安全性。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实验现象的可视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化学概念和原理大多较为抽象,学生较难理解。通过多媒体技术制作的课件进行动画模拟,形象生动地表现分子、原子、离子的微观运动特征,变抽象为直观,让学生直接认识微观世界,这样更容易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理解化学反应原理。
此外,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演示试验现象,为学生创造了更为广阔、更具自主性的探索空间,能丰富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优化实验教学过程,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
谈多媒体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篇2
1 通过多媒体教学,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 兴趣必然引起追求, 兴趣是获得成功的动力, 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力量。在化学教学中, 由于微观粒子及其结合、运动和排列的不可感知性, 多数学生对物质微观结构的相关知识都感到比较抽象、难于理解。比如在“核外电子运动状态”一节中有关“电子云”问题, 虽然我们可以通过课本上的照片来解释, 也可以用相关模型进行直观教学, 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前者由于缺乏动感而使学生误以为电子的运动有一定的规律, 后者则会让学生认为原子是一些实心的几何体。为了能让核外电子动起来, 我们制作了《核外电子的绕核运动》的小课件。首先简介“视觉暂留”现象及其在电影及动画制作中的运用;然后制作一些宏观物体的运动及模拟电子绕核运动的各种gif动画, 从而让学生能真切地感受物质各种不同速率下的视觉印象, 认识并理解电子运动的特点及其描述的方法。这样通过多媒体教学, 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增设疑问, 巧解悬念, 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学习, 积极配合课堂教学, 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 利用电教媒体, 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电化教学生动、形象, 感染力强, 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部动机, 为学生学好功课, 提供有利条件, 而且还可寓德育教育于智育教育之中。我国是世界上具有悠久文明历史的国家之一, 造纸、火药、指南针、烧瓷等发明很早。我国劳动人民在商代就制造出精美的青铜器, 春秋战国时期就会冶铁和炼钢。但在1840年, 英国人却依靠指南针来到中国, 用钢铁制成的战舰和利炮, 以及中国人发明的火药, 打开了我国的大门, 给学生播放这些知识的录像片, 使同学们不仅了解中国曾经有过的辉煌, 而且使他们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事实。激发学生努力学习, 提高素质, 为增强国力而努力奋发拼搏。而通过播放侯德榜博士拒绝外国优厚待遇, 毅然决然回国为祖国作贡献的动人事迹, 进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3 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有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
现代计算机技术对图形处理能力高超, 利用这一特有功能可以变抽象为具体, 变静态为动态, 将微观过程进行宏观模拟, 把宏大场景作缩微处理, 对瞬变搞定格分析, 化枯燥为生动。“学习障碍”的存在是教学难点的成因之一。抽象思维的障碍、逻辑思维的障碍、语言表达的障碍等在计算机技术的上述功能下被打通了、降解了、消失了, 从而降低了学习难度, 使教学难点得以顺利突破。学生也为其形式之新颖, 声画之精彩而耳目一新, 从而产生乐学情绪。比如, 在课件《离子键与共价键》中, 利用微机模拟核外电子运动和化学键的形成就很成功。这一内容抽象、枯燥、难度大, 用一般模型演示不能给学生以动感, 且易造成概念模糊。计算机的二维及三维的图像与动画模拟达到了其它教学手段无法或很难达到的效果。形成离子键时的电子的转移、阴阳离子的形成、离子间引力与斥力的平衡等都表示得清清楚楚, 使学生有了直观的感受, 能较科学准确地理解化学键的实质和特征。化学晶体结构、有机物分子空间结构、同分异构、顺反异构、手性碳、杂化轨道、大π键、电解池原理、原电池原理、消去反应、加成反应、酯化反应、聚合反应、胶体的渗析与电泳等等, 都可以用多媒体课件来模拟.传统的教学模式必须改变, 因其信息传输通道狭窄单一、信息容量孝传输速度慢、效果差, 单纯的文字板书、声音都远不如画面图像易于人们对信息的接收, 过去靠老师说、靠比划、靠表格、靠挂图、靠模型等手段的教学一经和微机课件比较, 立刻相形见绌。有机化学中烷烃的同分异构体及其命名的教学, 因学生初学, 概念生疏头绪多, 又缺乏空间结构意识和空间想象力, 黑板上的平面板书无论如何也难以唤起学生的共鸣, 是教学的难点和重点, 利用微机从容不迫地把一种烷的结构进行多种不同的展示:比例模型、球棍模型, 变换角度旋转, 对比与复原, 关键部位放大, 正误对照剖析……。逼真的主体画面、清晰的比较鉴别、精练的规律归纳, 牢牢地吸引住学生, 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又如, 课件《原电池》利用微机把无法用肉眼观察到的电极反应这一微观变化模拟成宏观图景加以演示, 弥补了化学实验也难以展现的微观世界的动态变化。软件的运用交错穿插在学生实验、老师讲解之间, 教学效果达到了最佳状态:理解透彻、掌握准确、印象深刻、记忆牢固。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思维能力, 同时也轻松地突破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突出了重点。所以在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和记忆规律的基础上, 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技术有助于突破教材中的重难点, 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4 运用多媒体, 增大教学信息
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可以做到高密度的知识传授, 大信息量的优化处理, 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图形不是语言, 但比语言更直观和形象, 比语言包容的信息量更大。动画又比图形更高级地输出信息, 利用文字闪动, 图像缩放与移动, 颜色变换的手段, 不仅容量更大, 速度更快、效果也更好。计算机的声、光、电的多媒体软件因其信息传输通道宽阔多样, 容量大, 速度快, 效果好, 使得加大教学密度并非难事, 这是因为45分钟的课堂时空被计算机拓宽和延长了。如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知识总结和巩固训练等活动, 若将预先写在投影胶片上的训练题适时投影, 既省时、省力、便捷, 有效地减轻师生负担, 又加强了训练密度, 提高效率。而且电化教学还能更好地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不同水平, 既便于为基础差的学生补课, 又使于学得快的学生多学些东西;而且还增加了知识深度, 体现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卓越功能。
5 运用多媒体, 可优化化学试验
5.1 增强实验的可见度, 强化实验的演示效果
演示金属钠和水的反应实验中, 过去是钠与水在大烧杯中反应, 而现在利用投影仪, 可改在方型投影试管中进行, 向盛有滴加酚酞的水中, 加入金属钠, 学生可以在投影屏幕上清晰地观察到“浮、游、熔、响、红”等现象, 实验效果明显提高。
5.2 模拟有毒、有害物质的实验, 减少污染
许多化学实验有毒, 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如果操作不当, 就有可能发生意外事故。因此, 化学实验中一些错误操作, 只能靠教师讲其错误的原因, 以及错误操作可能带来的危害, 却不能用实际操作实验证明, 否则会造成危险。而电教媒体进入课堂, 这种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用计算机动画模拟这些错误操作, 它可将步骤分解, 放慢动作, 不仅把错误的原因演示清楚, 而且可以喧染气氛, 学生看后印象深刻, 加深对错误原因的理解。
5.3 模拟化工生产过程
对一些化工生产过程, 如接触法制硫酸, 氨氧化法制硝酸等学生大多数未见过, 缺乏感性认识。用多媒体计算机可形象、逼真地表现出每一步生产过程, 对于各个环节也可反复演示或局部放大, 加强感知, 强化记忆。
5.4 模拟化学反应过程
模拟无机或有机化学反应过程, 使学生看到化学键的断裂和重新组合的过程。例“化学平衡”一节, 采用三维动画模拟制作氮分子、氢分子、氨分子达平衡的动画过程, 通过画面动静结合的形式, 直观形象地分析了化学平衡的动、定、变三大特征, 使较为抽象的概念容易让学生理解, 便于记忆。
5.5 运用电化教学, 能促进化学教学的全面改革
电化教学的开展, 能帮助人们逐渐改变传统的教学观, 实现教学哲思想上的两个转变, 即从单纯的重视教, 转变为既重视教又重视学;从单纯的重视传授知识, 转变为既重视传授知识又重视能力培养。还能帮助人们逐渐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促进教学形式手段, 从单一化转为向多样化发展。
综上所述, 我们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过程中主要用于教学信息的呈现、教学效果的分析和教学过程的控制。在教学中它已经发挥了巨大作用, 多媒体教学手段象一缕温馨的风, 给化学学科带来了新鲜的气息, 又似一种催化剂, 给课堂教学增添了活力。
谈多媒体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篇3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技术 中学化学实验
多媒体教学技术,一般包括摄影、实物投影、摄像、放像、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等方面。
一、投影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化学课的演示实验,其目的是通过实验让全体学生观察到物质变化的全过程,在理性上有一定的认识,从而提出疑问,获得结论。演示实验可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程度,体现实验过程的真实性、科学性,让学生信服,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途径,也为引出课题、问题,进行讨论、探索,发现创造了条件。因此,演示实验要真正起到演示作用,不能演而不示,使演示实验变成讲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变成讲实验现象。为了提高演示实验的可见度,传统的方法一般采用放大实验仪器,抬高实验装置,增加实验药品的用量巡回展示实验结果,然而实验仪器的放在是有限的,巡回展示实验结果又浪费时间,且有些现象是在实验中瞬间产生的而无法观察到,以至影响教学效果。采用投影技术,可克服上述缺陷,大大提高演示实验的效果。例如:浓H2SO4稀释实验时,对实验中关键性的观察点——温度计读数的变化,通过投影技术进行扩大,使验证性实验的验证更具科学性,用实物投影仪对氢氧化钠固体表面潮解现象进行放大,激励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上述实验在教师讲课时感到很流畅,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感到很轻松。
投影技术主要是对实验现象进行放大,克服演示实验可见度小的缺陷,使学生能清楚地观察到实验现象,特别是一些细小的、不易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投影技术使实验的科学性得到提高,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供条件。
二、摄像、放像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演示实验的全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且伴随着一些无关紧要的现象,干扰学生正确观察实验现象,影响实验的效果。由于学生课堂学习时间是有限的,要让学生的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获得信息,给予学生信息要有选择,使学生观察到的现象对所学得的知识有价值。因此,采用摄像、剪辑技术,对实验全过程进行加工,既为学生提供实验全过程,又突出重要的实验现象,同时也不失实验的真实性。
演示实验教学中,有些实验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和危险性,在课堂上无法实施演示,借助于录相教学,既保证学生的安全,又保护环境,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录像技术还可以对实验中的错误操作引起的危害进行真实再现,引起学生的重视,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步骤和操作技能。例如:浓H2SO4实验,课堂上一般演示正确的操作,对不正确的操作进行讲解,通过录像对浓H2SO4滴入水中放出大量热量使 H2SO4液飞溅现象进行演示,使学生加深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这样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正确掌握实验操作规则和正确认识实验装置,对实验的成功起到一定的作用。演示实验是帮助学生学会实验基本技能的最有效途径。对一些操作较复杂的实验,通过录像对学生进行正确、规范的指导,避免了因教师实时演示需较长时间的缺陷。例如:高中化学实验氯气的制取的教学,可采用录像技术进行演示,同时对操作注意点进行局部放大,加于旁白介绍,使学生不仅能理解“为什么这样操作”,更能体验正确的操作,而且避免了氯气的毒性。对学生最终撑握氯气的性质和正确的实验操作提供保。利用录像技术中的功能效应,促使演示实验真实性,如:高速成或缓慢的摄像技术和放像的快、慢、倒等功能不仅使学生缓慢地看到快速成反应的变化,还能使学生快速地观察到缓慢的反应变化,让学生迅速感知易观察到的细节,提高学生观察的敏捷性,同时缩短了教学时间,增加了演示实验的时效性,提高了教学效益。
摄像、录像技术还可以显示较复杂的化工生产过程,使抽象的教学内容直观化,便于学生对这类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对一些价格昂贵的实验、危险性大的实验,定性的实验,要求较多的操作技术,或装置复杂的实验也可以借助教学录像来完成保障演示实验的安全性、正确性、有效性、规范性。
三、多媒体网络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化学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操作规范都有一定的要求,一旦学生操作失误,不仅会引起实验失败,也可能引起实验事故,更会引起学生的恐惧心理,影响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采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应用典型的软件资料,对操作易出错的后果进行模拟。这样,让学生在计算机前先进行模拟操作,以掌握正确的操作和对不正确的操作的理解,再进行实验,将大大提高学生实验的有效性。例如:氯气的实验室制法中,实验结束后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移去酒精灯的操作,一旦失误,有一定的危险性。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通过多媒体技术,设计、制作了氯气的实验室制备的软件,对这一操作做了一些特别的处理,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反复模拟实验,一旦操作正确,计算机给予奖励提示,鼓励学生,而一旦学生操作错误,计算机则对水倒流试管底部,试管破裂的危险场面进行模拟。再如:对点燃未检验纯度的氢气发生爆炸进行模拟,使学生加深对操作错误引起危害的认识,然后再进行正确的实验,通过多媒体技术的模拟,不仅提高了实验的成功率,而且可以更深刻的理解正确操作的重要性。
当今是网络化时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将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最丰富的信息资源,使学生的知识来源更广泛、更丰富、使学生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对有关实验问题进行探讨、推理,同时培养了学生获取信息分析、归纳、整理信息、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最常用和最重要的教学手段,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把现代教学技术与实验相结合必将丰富实验的内涵,增强实验功能。
谈多媒体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篇4
摘 要:计算机多媒体能够以视频,课件,动画,实验模拟等对化学教学手段进行丰富和补充,能最大限度地综合处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及视频信息,对化学实验过程能逼真模拟,加深学生对知识记忆的保持,也有利于对实验的掌握。将计算机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起来,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就能够最大程度发挥其作用,增大课堂容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化学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化学教学;多媒体
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教学建议中要求: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的运用实物、模型、标本、图表、幻灯机和投影仪等多种教学媒体和手段,尤其要注重有效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
应用新的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可以突破传统化学教学方式的局限性,能够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它在提高教学效率、便于创设情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多媒体计算机利用储存的图、文、声、像、视频等多种教学信息,做到图文并茂,活跃课常气氛,还可以用化学软件形象逼真第进行化学实验过程的全真模拟,多方位刺激学生感官,把学生带入全新的教学环境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兴趣,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下面我从两方面谈一下在教学中如何应用多媒体的。
一、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课件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的需要,经过严格的教学设计,并以多种媒体的表现方式和超文本结构制作而成的课程软件。其中由于PowerPoint制作简单,加之现在功能越来越强大,是目前中学老师最常用的手段。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如果运用多媒体课件投影,可使化学知识直观、形象地表现出来,多媒体课件可以集文字、图形、声音、动画与一体,全方位多角度对学生进行刺激,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既能增强教学过程的直观性,让学生充分运用感觉器官直接获取知识,同时又能节省教师板书时间,适当增加教学内容的容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知识接受能力。例如,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在讲解课题《分子和原子》时,我利用动画的方式演示了氧化汞分子分解和氢气与氧气反应过程,让学生很好地接受并理解;并能化静为动,形象逼真。学生学的有趣、轻松,掌握牢固,比单纯讲解和粉笔加黑板效果好得多。同时,学生也感受到了微观世界的神奇,有一种想要探索的冲动,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化学复习课的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将学习纲要制成复习辅导课件,课上以PPT的形式给同学们展示。复习是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为提高复习教学的有效性,我在上复习课时,把知识系统归纳做好复习课件,并穿插典型习题,做到学以致用。还设计了一些探究活动,采取小组讨论等形式,调动了复习积极性。使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实现了化学知识的整合,并把知识前后紧密联系起来。提高了复习质量和效率。
二、多媒体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动手实验是获取化学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但这并不是说所有的实验都必须要老师演示或学生动手操作的,对于一些危险性比较大的,现有实验室条件下无法完成的实验,可以考虑利用媒体的强大交互功能加以展示,通过学生视觉,恰当运用多媒体,帮助学生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例如在进行课题《氧气》教学时,教材中安排有硫在空气和氧气里燃烧实验,由于这实验不适合在课堂上演示,因此课前我从网上找一些实验视频,又先在实验室通风厨中完成了该实验,并录成微课,然后课上给同学们播放,给学生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并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化学实验中的瞬间反应稍纵即逝,我们把这种反应现象绘制成投影图片,在实验之后映出,让学生再观察模拟的实验现象。通过覆盖片上的文字说明和给出的符号与数据,帮助学生进行理性分析,实现认识上的飞跃,效果很好。投影字幕片可以节省课堂板书板图时间。化学实验装置零件组合叠映投影片可以随时复习化学实验装置的合理组装,不仅可以在投影仪上放映,学生在白板上也可?S处进行复习,兼有学具功能。
不能把多媒体看作课堂教学的万能钥匙。多媒体教学手段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和使用。由于多媒体的诸多优点,我们也不能采用多媒体代替一切授课方式,为了省去繁杂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的准备过程,取而代之的就是多媒体,将所有的实验一鼓脑的搬上了幕布,这样做当然减轻了我们的工作,可是同时也忽视了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而“使学生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却是化学课程标准中一个相当重要的课程目标。根据多年教学实践,在日常教学实践中若能将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和实验教学有机结合,便可弥补单一教学手段所带来的不足,可以更好的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谈多媒体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篇5
济钢高级中学化学组 许师
[摘要]高中化学是一门提高学生自然科学素质的学科,也是学生普遍感到难学的学科之一。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合理地运用网络技术,既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突破学习上的难点,又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关键词] 多媒体网络技术 高中化学教学
E.拉兹洛在其1992年提交给罗马俱乐部的报告《决定命运的选择》中说:“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规定世界权力与财富性质的游戏规则已经改变„„一个比黄金、货币和土地更灵活的无形的财富和权力基础正在形成。这个新基础以思想技术和通讯占优势为标志。一句话,以‘信息’为标志。”也就是说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已经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信息化的时代。同时,网络知识、网络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也给传统的教学模式注入了新的活力。高中化学是一门提高学生自然科学素质的学科,也是学生普遍感到难学的学科之一。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合理地运用网络技术,既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突破学习上的重点和难点,又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
一、模拟化学微观世界,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有效的内趋动力,而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既是提高学生知识水平和各项能力的前提,也是提高教学质量、优化课堂教学的保障。网络资源具有极大的丰富性的特点,它把各种声音、文字、图片、动画、视频图象等信息通过细致的手段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又通过高速的光纤双向传输,把全运动、高清晰度的视频图像发送出去,融传入与传输手段为一体,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可以从各个角度、各种层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25%,但同时使用两种传递信息的工具就能接受知识约65%。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对学生进行多感官刺激,即有利于他们长期保持注意力,又可以同时调动视、听、说等多种感官参与,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体系,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运用网络技术中的图像缩放、资源下载、重组等功能,可以把化学教学中所涉汲到的有毒、有危险性的化学药品,形象、直观地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促进学生的学习欲望。运用网络技术中的动画演示,媒体播放等功能,可以模拟化学微观世界,把在化学课上用常规方法难于实现的化学反应、化学实验向学生进行演示,为学生创设一个形象逼真、色彩斑斓的化学信息世界,刺激学生多种感观共同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高二化学“原电池原理”的学习。在以往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通过普通的演示实验,用导线、电解槽、电极、电流表等向学生讲述如何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原理。学生无法从真正意义上理解电子是如何进行定向转移并形式电流的,并且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若电极不纯,现象并不十分地明显。也就是说,受实验材料的局限,教师的演示只能从宏观角度入手,让学生从实验表面现象去感悟“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而无法了解原电池工作的微观世界。而运用网络技术中的动画效果,就可以让微观世界宏观化,使学生可以清楚地观看到电子是如何由原电池的负极流向正极的,真正、准确地掌握了知识要点。
再如: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理论的学习。一直以来,许多学生都会对这部分内容产生困惑,多数学生是因为无法通过抽象的想象,弄清化学平衡理论的本质。而单凭教师的讲解是无法为学生呈现微观世界的粒子是如何进行反应的。若采用网络技术中视听交融的影像,为学生展现微观世界粒子的运动变化,效果就大不相同。
二、模拟教学过程,变抽象为具体。
化学是研究原子、分子等微观粒子运动和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对于化学中运动而复杂的微观世界,用传统的教学过程很难变抽象为具体,让学生比较形象、直观的理解。而借助多媒体网络技术,进行微缩模拟教学过程,既可以让学生比较直观地认识微观粒子的运动,对化学变化的本质一目了然,又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的学习。我们都知道,物质内部的结构是人的肉眼根本无法看到的,人们只能看到它们的宏观表现形式。若要研究物质内部结构,就必须借助于多媒体网络技术。如:在研究几种重要晶体的内部结构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将NaCl、CsCl、CO2、金刚石、石墨的晶体内部结构,运用各种结构形式空间立体图,如球棒模型、比例模型等,从不同角度,真实、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并且还可以通过动画效果,研究这些晶体的形成原因,以及与它们类型结构相似的其它晶体。这样,既可以使学生掌握所学晶体类型的内部结构,又可以使学生掌握研究物质的方法,还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扩大学生的视野。
三、模拟动态反应,变瞬间为永恒。
在化学世界中,许多化学反应瞬间便可完成,即使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学生也很难逐步观察实验现象、推断出正确的实验结论。而通过多媒体网络技术,教师既可以模拟整个实验进程,动态地、对比地演示一些化学现象,又可以通过暂停键,随时控制反应变化的速度,调节反应变化的快慢,达到能随意调整教学进度;更便于学生观察和思维的效果。
例如:研究Na和Cl2的反应。通过教师演示Na和Cl2的反应实验,学生只能看到氯气颜色消失,反应剧烈并生成了白烟等这些表面现象。但学生并不能看到它们究竟是如何反应并生成新物质的,以及生成的新物质结构是什么样的,因为这个反应是在瞬间内完成的。这样一来,一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学生实际上还是不能仅凭实验过程和教师的讲解就能完全掌握。但通过多媒体网络技术,模拟Na原子最外层电子如何转移到Cl原子最外层上的动态反应过程,变瞬间为永恒,就可以清楚地展示出实验过程中所发生的实验现象,帮助学生理解和思维。
四、虚拟现实,因材施教。
使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都得到充分的发挥,是现在教育的新理念。而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虚拟现实,就可以为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提供广阔的空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的人机对话、人工智能、界面友善、可编著工具、虚拟现实等功能,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个别化学习环境, 使学生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自主的选择学习内容,调节学习的进度和难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认识水平,创设问题情境,指导学生独立上机学习,学生可以根据教师所提供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目标,以及自己的兴趣爱好、实际水平,自主的选择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教师及时帮助学生解答疑难问题,总结学习方法,排除学习障碍,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不仅可以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中去学习和应用化学知识,同时还利于教师实施个别化教学,教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各种反馈信息,并根据所得信息,有针对性的及时进行辅导;学生可以及时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逐步形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从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真正摈弃过去教师在讲台上口若悬河的讲,学生仅被动接受的局面,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虚拟学习环境,突破时间、空间局限。
“学会合作”是21世纪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的素质,运用多媒体网络可以缩短时空距离,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联系,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形成相互帮助、相互合作的优良品质。每个学生和教师都可以建立电子信箱,如果学生有疑难问题或是有好的想法都可以发E-mail,当教师和学生收到相应的信息后,便可回信答复。教师和学生也可跨跃时间和空间,利用网络中的在线讨论与不同人群进行交流,相互讨论,相互合作,逐步学会共同学习。学生之间还可以相互帮助,提供不同的有价值的学习资料,交流不同的学习体验,实现资源共享。
六、虚拟测试,建构知识网络 多媒体网络技术可以将高中化学试题,设计成化学试题题库,在设计化学题库的过程中,首先,它可以对每个题目设计上相应的难易程度,比如说容易题、中等难度题、难题三个层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也就是自己的最邻近发展区,选择适合自己的相应题目进行练习和测试。其次,它可以对每个题目设计上相应的要求层次,比如说了解、理解(掌握)、综合应用。学生可以根据所掌握知识的水平,确定哪些部分已经达到要求,哪些部分还需继续加强,从而进一步确定下一步的学习目标,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第三,它可以在每一个题目的后面给出相应的完整的解析和答案。有利于学生及时查找答案,及时更正自己的错误,及时和先前自己头脑中的错误思想作对比,更新观念,达到意义建构的目的。最后将每一个题目按照章节的顺序编排,有利于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的应用和教师在上课过程中的选题。也就是说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选择不同层次的测试标准,测试自己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总之,充分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既可以极大地激发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又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更有效地优化化学课堂教学。参考文献: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自主学习在教学中的应用》北医附中 金文 2.《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何克抗 3.《对计算机辅助化学教学的几点思考和认识》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 陈晨
谈多媒体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篇6
新洲乡中心学校 陈 刚
《新课程标准》指出: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实现学生学习方法的变革,使我们的教学充满活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注意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尝试采用了多种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这种学习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利于开展个性化地学习。
一、采取任务驱动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课前预习时布置学生查找与课文相关资料,并结合我国发生的汶川大地震中收集抗震救灾英雄人物与其先进事迹。这样,在预习时学生已经了解地震的知识,听课时候也颇为兴奋,效果极佳。学习在“人机互动”中通过与课文中地震有关的文字资料,在事物的声、形、发展变化中去获取知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相互作用,使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认识过程,产生了强烈地学习欲望,从而形成了学习动机。
二、创设学习情境,营造探究氛围
这节课我是利用播放课件方式导入的。我收集了一些汶川地震图片,制成课件,随着背景音乐《生死不离》的徐徐响起,学生通过课件中的那一幅幅触目惊心地地震画面深切地感受到地震给人类带来了的严重灾害,同时也感受到了在灾难中人与人之间体现出来的浓浓情感。让学生入情入境,激起了他们学习课文的欲望,营造了探究的氛围。学生有了身临其境地感觉,自然产生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联想和想象,帮助学生更准确理解课文内容,从而更好地体会文章地思想感情。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自主探究学习促进了学生间地合作
课文的结尾有这样一句话:“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在课件出示了这个句子后我提出问题:“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并让小组合作共同讨论,找出有关父与子了不起的句子。在相互争论、相互帮助、相互提示中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了深刻理解和领悟。自主探究、协作式的学习不仅对问题的深化理解和知识的掌握运用大有裨益,而且对合作精神的培养和良好人际关系地形成也有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在小组学习后再全班集中学习,通过品读的方式感悟这位父亲伟大的爱和父子间的浓浓亲情。
课文中有这样一组句子:“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课件出示句子后我问:“为什么要这样描写父亲的外貌呢?是什么力量使他没完没了地挖掘?”学生回答后我又利用课件把“满脸灰尘、布满血丝、破烂不堪、都是血迹”这个几个词语隐去,然后听写这几个词语,听写后课件再现这几个词语,让学生再次品读,体会父亲的心情与父爱的伟大。
通过品读引导学生走近父亲,体会父亲的心情与父爱的力量。把听写当作一种触动学生情感的手段,通过有感情地读要听写的词语,用自己的情感感染学生的情感,学生在静静听写词语的时候也就与课文人物产生了共鸣。
课文最后,一个安全出口开辟出来了,我用课件出示课文插图,说:在这劫后重逢的激动时刻,父亲颤动地说:“出来吧,阿曼达!”然而儿子却说---生引读儿子的话:“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的,我不怕。无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我问学生:“儿子的话中你最欣赏哪一句?为什么?”出来交流后回答,感悟出儿子从父亲身上学会了关爱自己、关爱他人。
在总结全文,再次感受父爱的伟大及儿子对父亲的信任后我说:“同学们,这地震中的奇迹让我们感受到这父子满怀着至真至诚的爱。在我国发生的汶川大地震中也涌现许多可歌可泣的抗震救灾英雄,请你也来说说你心中的抗震救灾英雄吧。”
在学生讲述的同时,课件出示相关的图片,生动形象视频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在灾难面前人与人之间表现出来的情感是那样的震憾人心。
在学生讲述后我评价到:“同学们说得真好,正像你们所说的,爱是可以创造奇迹的。让我们学会爱,让我们懂得爱,让我们用真心去爱身边的人吧!”
在课件播放《爱的奉献》音乐声中结束了这节课。
谈多媒体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篇7
关键词:多媒体,生物实验
科学, 在生物教学中, 实验是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基本手段, 是必不可少的。而实验教学的质量与效率提高势在必行。利用多媒体教学中学生物实验, 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当然, 我们也不能片面夸大多媒体的作用, 盲目无节制地利用多媒体, 那只会适得其反。
体生物教学中有很多的教学内容离不技提高学开实验。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通过实验不仅能突破重点, 还、能培难点, 术养学生的兴趣文维和动手能力。, 提高观察能力中学生正处在一、个求知欲科学的思在沈/望强媒体具、有声接受新、光事、电的综合刺激物快的年龄阶段, 能。够激发由于多生红凤学多够生媒唤的体起积引学极入生性实发, 验现引课问起堂题学, 的生更的欲富注望有意和启。解发因决性此问, , 能题把物验的热”情转化, 成“探究式实验使课堂气氛从传”统, 学生的学习自的“任务式实实觉发展性。不仅被大大的调动, 还能满足个性的验生物新教材中大, 重要性不言而喻, 实。提高实验课的效率验的份量进一步加课与质量迫在眉睫体的应用很有必要, 要。达到这个目的现仅以一些实例, 简单多媒堂说明。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设置疑问中多媒体集文字画、影视等各种信息、传输图形、图像手段为、一体声音、, 具动的的学习兴趣有很强的真。例如实感和, 表现力在《探究, 影响酶活性的可以激发学生应活条件、生产等方面的》中就可应用。应用用多, 根据酶在不同的媒体播放酶在生用学生温度、的思维不同的。教师可引导学生提出问PH值中所起作用不同, 题启发,
比如:胃蛋白酶能在胃内起催化作用, 但
到小肠内就失去作用了, 这一事实说明了什么?
二、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认识生物实验器材
生物学实验用到的器材比较多, 有的结构还比较复杂, 一般情况之下, 教师仅靠图片或实物来讲解其结构, 学生不容易看清楚。例如, 显微镜的介绍, 我们利用多媒体课件将显微镜各部分结构分解展示出来, 并且局部放大, 学生观察后, 对显微镜就会有清晰而深刻的认识。也有的设备, 因为中学实验室条件的限制, 学生根本看不到, 如电子显微镜, 我们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出来后学生就会获得比较直观的认识。
三、利用多媒体进行方法指导, 提高实验成功率
多媒体具有较强的直观性, 它通过屏幕清晰、形象、准确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而且使学生明确了操作步骤, 掌握操作技能的关键所在, 对突破难点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从而大大地提高实验的成功率。
例如, 选修一《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 凝胶色谱操作过程中, 第一个步骤是凝胶色谱柱的制作, 教材上以一大段文字和示意图表明, 内容太过抽象并且过于繁冗。利用多媒体分解步骤, 简单明了。第二个步骤是凝胶色谱柱的装填, 装填过程中, 不得有气泡存在, 不能发生洗脱液流干, 露出凝胶颗粒的现象。借助多媒体可以先演示错误过程, 再进行纠正, 加深学生印象, 以便提高学生实验操作的成功率。第三个步骤是样品的加入和洗脱, 出口、入口打开还是关闭, 学生特别容易混淆。借助多媒体, 详细演示这个过程, 教师进行解说, 这样学生就很容易形成一个清晰的认识。
四、利用多媒体课件, 变静态分析为动态观察
在传统生物实验教学中, 有些实验现象的演变过程只好借助挂图来进行静态分析。而借用多媒体课件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例如, 必修一中《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这个经典实验, 从传统的显微镜观察或挂图观察演示只能观察到每个时期的静止状态。而应用电脑FLASH软件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可以模拟有丝分裂的间期、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学生就可通过大屏幕观察到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全过程, 从而加深了对有丝分裂的认识, 加强了实验的效果。
五、利用多媒体模拟生物实验, 可以切实解决课时矛盾
生物学实验有的要求时间长, 不能在一节课内完成, 有的实验不能在实验室内完成, 如必修三中《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这个实验, 我们可以把插条在不同浓度培养液中的生根过程以视频的形式进行浓缩, 通过播放视频, 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 以加深对实验结果的认识。又如, 选修三中的《胡萝卜的组织培养》实验, 实验结果不能在课上观察到, 也可以通过浓缩的方式, 让学生亲手操作以后, 再来看多媒体课件的动画过程演示的结果, 使学生有一个深刻的认识, 也增强了实验以后的成就感。
六、利用多媒体重现实验全过程, 有助于学生综合复习实验
在高考复习中, 实验的复习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由于高一、高二所做的实验时间相隔较远许多实验的过程、关键操作, 学生都已淡忘。如果就这样进入全面的实验复习, 学生对实验内容的掌握也只能是生吞活剥, 模棱两可。但如果重做实验实际上又不可能。因此, 这时, 就可以由老师或者学生在课堂内外, 利用课件集中讲解、自学或模拟操作实验, 为老师的实验复习教学和学生自主的实验复习, 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七、利用多媒体, 可以解决演示实验的弊端
演示实验, 不仅可以让学生通过形象具体的实验过程而记住某些相关的结论、实验步骤, 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透彻理解并且完全掌握得出实验结论的过程。然而, 遗憾的是, 在现有的生物演示实验中, 有很多实验, 受到常规实验仪器的限制, 有些受到环境的影响, 在实验演示过程中效果不尽如人意。多媒体的利用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另外, 演示实验过程中, 想要全班同学都能清晰地观察到实验操作的细节以及最后的结果, 及时进行师生交流, 这几乎不可能。所以, 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的交互性能及时地反馈信息, 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在有些演示实验无法达到目的的情况下进行双向交流。
谈多媒体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篇8
关键词:中学化学实验;多媒体教学技术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09)36-0091-02
1投影技术对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化学课的演示实验,其目的是通过实验让全体学生观察到物质变化的全过程,有理性上有一定的认识,从而提出疑问,获得结论。演示实验可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程度,体现实验过程的真实性、科学性,让学生信服,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途径,也为引出课题、问题,进行讨论、探索、发现,创造条件。因此,演示实验要真正起到演示作用,不能演而不示,使演示实验变成讲述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变成讲解实验现象。为了提高演示实验的可见度,传统的方法一般采用放大实验仪器,抬高实验装置,增加实验药品的用量,巡回展示实验结果,然而实验仪器的放大是有限的,巡回展示实验结果又浪费时间,且有些现象是在实验中瞬间产生的而无法观察到,以至影响教学效果。采用投影技术,可克服上述缺陷,大大提高演示实验的效果。例如:浓H2SO4稀釋实验时,对实验中关键性的观察点——温度计读数的变化,通过投影技术进行扩大,使验证性实验的验证更具科学性,用实物投影仪对氢氧化钠固体表面潮解现象进行放大,激励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上述实验在教师讲课时感到很流畅,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感到很轻松。
2摄像、放像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演示实验的全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且伴随着一些无关紧要的现象,干扰学生正确观察实验现象,影响实验的效果。由于学生课堂学习时间是有限的,要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获得信息,给予学生信息要有选择,使学生观察到的现象对所学得的知识有价值。因此,采用摄像、剪辑技术,对实验全过程进行加工,既为学生提供实验全过程,又突出重要的实验现象,同时也不失实验的真实性。例如:演示实验教学中,有些实验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和危险性,在课堂上无法实施演示,借助于录像教学,既保证学生的安全,保护环境,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录像技术还可以对实验中的错误操作引起的危害进行真实再现,引起学生的重视,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步骤和操作技能。例如:浓H2SO4实验,课堂上一般演示正确的操作,对不正确的操作进行讲解,通过录像对浓H2SO4滴入水中放出大量热量使H2SO4液飞溅现象进行演示,使学生加深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这样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正确掌握实验操作规则和正确认识实验装置,对实验的成功起到一定的作用。
利用录像技术中的功能效应,促使演示实验真实性,如:高速成或缓慢的摄像技术和放像的快、慢、倒等功能不仅使学生缓慢地看到快速成反应的变化,还能使学生快速地观察到缓慢的反应变化,让学生迅速感知易观察到的细节,提高学生观察的敏捷性,同时缩短了教学时间,增加了演示实验的时效性,提高了教学效益。
摄像、录像技术还可以显示较复杂的化工生产过程,使抽象的教学内容直观化,便于学生对这类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对一些价格昂贵的实验、危险性大的实验,定性的实验,要求较多的操作技术,或装置复杂的实验也可以借助教学录像来完成保障演示实验的安全性、正确性、有效性、规范性。
3多媒体网络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化学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操作规范都有一定的要求,一旦学生操作失误,不仅会引起实验失败,也可能引起实验事故,更会引起学生的恐惧心理,影响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采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应用典型的软件资料,对操作易出错的后果进行模拟。这样,让学生在计算机前先进行模拟操作,以掌握正确的操作和对不正确的操作的理解,再进行实验,将大大提高学生实验的有效性。例如: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中,实验结束后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移去酒精灯的操作,一旦失误,有一定的危险性。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通过多媒体技术,设计、制作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的软件,对这一操作做了一些特别的处理,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反复模拟实验,一旦操作正确,计算机给予奖励提示,鼓励学生,而一旦学生操作错误,计算机则对水倒流试管底部,试管破裂的危险场面进行模拟。再如:对点燃未检验纯度的氢气发生爆炸进行模拟,使学生加深对操作错误引起危害的认识,然后再进行正确的实验,通过多媒体技术的模拟,不仅提高了实验的成功率,更深刻理解正确操作的重要性。
多媒体技术在化学实验中,起到实验设计教学,对学生进行化学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的演示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相互协作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多媒体“实验室”中让学生在实验室中畅游,发挥自己的才能,去探索化学世界的实验。例如:物质的鉴别,通过多媒体“实验室”提供学生所需试剂,由学生设计各种方法进行实验并加以判断。计算机对各种方法所产生的各种现象都会模拟,并正确判断加以正确提示,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应用和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
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上,我们可以通过声音、画面、文字于一体来展示微观世界,微缩的客观世界,模拟化学反应,打破了学生认识中的时空限制,用各种感官来感知信息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激发学习兴趣,更符合现代学生的思维学习习惯,在通过交互功能和模拟技术,对一些危险性、危害性的实验,放心的让学生大胆操作,为学生的探索和创造提供条件。
当今是网络化时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将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最丰富的信息资源,使学生的知识来源更广泛、更丰富,使学生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对有关实验问题进行探讨、推理,同时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归纳、整理信息、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最常用和最重要的教学手段,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把现代教学技术与实验相结合必将丰富实验的内涵,增强实验功能。
参考文献
1王屹、韦海伟、黄敬东.教育信息资源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3.(1~2)
谈多媒体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篇9
《多媒体技术在问题教学法中的应用研究》是我作为负责人的课题组XX年8月申报的玉林市a类课题。自开展本课题研究工作以来,我们课题组积极主动地开展专题研究和教改实验,提高了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其意义
关于问题教学法的应用研究,在国内外曾有专家学者进行过探索研究,已取得较好的成效。杜威的“问题教学法”极力强调布设疑局对于学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市教科所蔡所长提出的“新课程实施中问题教学法的实验研究”获省级立项为a类课题并以结题,又在XX年申报的“新课程问题教学法区域性试验与推广研究”获广西教科所“十一五”规划a类资助经费课题,我们运用这些理论模式进行实践探索也取得较好的效果。
但是,21世纪,是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的崛起时期,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积极探索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革新教育,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早在1983年底,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就指明了教育的方向。邓小平在1984年就指出:“计算机普及要从娃娃做起。”而多媒体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是当今教育技术手段的世界性热点,将带来教育,教学的重大变革。为此,本课题旨在对多媒体技术在问题教学法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总结,挖掘出现代化教学手段在问题教学法中的独特作用,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验,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
二、研究目标
本课题研究旨在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以学校多媒体为依托,根据开发、利用、优化多媒体资源,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构建有利于实现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的问题教学法的多媒体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能力和信息素养,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实验方法:
本课题研究方法以实践操作法为主,辅以评价研究法、观察法、文献法等。
四、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以教师素质升华促学生素质提高。总的要求是教师要在个性化教学上下功夫,尽量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和最优的方案处理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创造性的教来带动学生创造性的学,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勇于创新。本课题的研究将历时兩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XX年10月----XX年12月课题组成员的前期准备工作,主要是确定人员,查阅资料以及多媒体知识培训。
2、XX年年1月----XX年年12月是课题组第一阶段的研究,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创新的课堂氛围,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尽量增加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使之在实践中获得新的认识,即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方式:多媒体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室,闭路电视系统等;承担人:梁志容、朱靖兰、陈诗兰、莫朝华、鈡曼丽等。3、2010年1月——2010年10月,课题组第二阶段的研究,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研究型教学的尝试,尽量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方式:多媒体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室 “flash ” 因特网等。承担人:梁志容、李晖华、罗兴芬、莫彦等。本组成员每人利用多媒体技术讲1-2节观摩课,并总结得失,撰写成文。
五、中期研究成果
自XX年10月本课题开题以来,课题组成员就积极地做好了各种准备。XX年年1月至12月进行了该课题的第一阶段的研究。一年过去了,这一阶段的研究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探究了《多媒体技术在问题教学法中的应用研究》的教学模式,探究了《多媒体技术在问题教学法中的应用研究》中学与教的策略,并取得了一些实质性的成果。下面我就课题组的实验研究具体谈谈:
(一)探究《多媒体技术在问题教学法中的应用研究》教学模式
“问题教学法”以问题解决为中心,仿照科学家探究未知知识领域的途径,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等步骤去掌握知识、培养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问题教学法从提出问题开始,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结束。其一般程序为: ?/p>
在该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问题解决为核心参与认知过程;而中小学多媒体技术课的教学多是以任务驱动的形式进行的,两者在问题情境的创设、问题(任务)的解决过程上有许多不谋而合之处。因此,将问题教学法应用到多媒体技术教学中,不仅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一种创造性尝试,同时也可实现多媒体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有效整合。在实践研究中,我们摸索出一个行之有效的《多媒体技术在问题教学法中的应用研究》教学模式。
《多媒体技术在问题教学法中的应用研究》教学模式可用下图表示:
从上面的模式中可以看出,多媒体技术在问题教学法中的应用教学模式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具体的学科中选取探究课题,然后围绕该课题,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主动获取、分析、加工相关的信息资料,最终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该模式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完成学科学习任务的同时,实现对信息知识和信息技能的掌握。在教学实践中,还要注意模式最后一个环节,即强化迁移环节,教师要对学生的问题解决情况做出评价并及时给出反馈意见,以促成学生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培养。
(二)、探究了《多媒体技术在问题教学法中的应用研究》学与教的策略
为了保证《多媒体技术在问题教学法中的应用研究》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在教学实践中还要采用相应的学与教的策略。这些策略运用的是否得当,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1、《多媒体技术在问题教学法中的应用研究》教学模式中的学习策略
基于《多媒体技术在问题教学法中的应用研究》教学模式要求学习具有如下特点: ①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②学习过程是以自主探索为主的,学习者之间是协商的、合作的;③学习是以问题或主题为中心的;④多媒体技术是主要的学习工具。因此,我们课题组的老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致力于教会学生以下学习策略:
(1)、具备强烈的问题意识
学生一旦有了问题意识,就会对问题的解决产生兴趣,同时对知识本身产生兴趣,因而有一种想学习的心理倾向。在多媒体技术教学中,新知识往往是从其他学科知识或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引入,这些有实际背景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对所学的多媒体技术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并产生一种要解决这些问题的愿望。
(2)、以小组协作学习的形式,积极参与问题解决过程
多媒体技术在问题教学法中的应用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学习任务主要是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和协作学习完成的。小组协作是经常采用的组织形式,一般小组由3—5人组成,各小组按照学生对探究主题的兴趣进行分组,由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一个研究课题。在探究过程中,小组成员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学生要积极主动地利用各种信息工具获取、分析、处理信息,并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3)、将多媒体作为学习工具
学生要能够有效地使用信息工具处理信息、表达思想以及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多媒体作为认知工具主要体现在:①课程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的获取工具;②情境探究和发现学习的工具;③协商学习和交流讨论的工具;④知识构建和创作实践的工具;⑤自我评测和学习反馈的工具。随着学习资源的不断丰富,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技术获取学习资源已经成为新型学习模式的重要特征。
2、《多媒体技术在问题教学法中的应用研究》教学模式中教的策略
在《多媒体技术在问题教学法中的应用研究》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教师采用了以下教学策略:
(1)、创建良好的问题情境
良好的问题情境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学习者特征,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对问题情境的体验中产生问题意识、发现并提出探究的问题。
(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提供必要帮助
教师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是以指导者、促进者的身份出现的。具体学科任务的解决是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进行的,但是学生对新知识的认识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只有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概括、归纳和总结,才能全面地看待问题。教师要把握时机,从旁指导,促进学生技能的掌握和知识的迁移。
(3)、进行及时的评价
为了保证问题解决的顺利进行,还要对学生问题解决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值得注意的是,课程整合要求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只是放在学会知识上,而是应该转移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因此,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多媒体技术基础知识进行评价,更重要的是要对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等因素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同学间的相互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课题研究中期主要效绩
学生:
谈多媒体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篇10
摘要:多媒体技术作为生物教学的主要辅助手段,将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模式。本文主要以“精卵结合孕育新的生命”为例,从轻松“休闲”五分钟,让“音乐”将学生引入课堂;正确选用多媒体,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教学体会几方面阐述了多媒体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的体会,为多媒体技术与生物教学的整合进一步研究与探讨奠定基础。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生物教学 精卵结合孕育新的生命
生物学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社会性都很强的学科,所包含的知识内容非常广泛,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学生往往觉得枯燥无味。随着中小学现代教学技术的不断推广,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独特优势逐步体现出来。多媒体技术能够把文本、图形、图片、图像、影像等多种信息通过计算机的处理和控制,根据使用者的需要融合、贯通并生动地加以再现,可以化静为动,化抽象为直观,能够拓宽课本知识体系,拓宽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拓宽和加深课堂学习的内涵和外延。近年来,我在教学实践中利用网络资源,把教学内容制作成课件,多媒体作为生物教学的主要辅助手段,大胆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下面就我利用多媒体技术在《精卵结合孕育新的生命》一节教学中的应用,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第四单元第八章第一节“精卵结合孕育新的生命”,历来都是生物学教学中的难点,在社会风气和传统习惯中,被认为是比较隐秘的、难以直言的。部分教师对该部分的教学内容觉得羞于启齿,所以选择学生自学的方式进行,还有的教师就选择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但是学生目前从各种渠道了解的关于人的生殖方面的知识并不少,这些知识不但科学性参差不齐,而且由于缺乏必要的引导,往往使得学生只了解片面生理知识,而在性道德、情感以及生殖保健等方面的教育相对来说非常缺乏。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技术整合式教学,打破传统观念,把移风易俗的新风气带进课堂,使学生通过音乐、图像、动画、视频从形式上、内容上以科学态度学习生殖科学的知识,接受生殖科学教育,正确认识生殖健康和个体发育的关系,将学生的认识进行了提高和升华。在人类生殖的每个环节,引导学生感悟生命产生的不易,父母为孕育生命所做的奉献和牺牲,不良的生活习惯对新生命的影响,以及过于轻率的行为所导致的后果,让学生在知道人类生殖相关基础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感悟要珍惜生命,体会要爱戴父母,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审慎的人生态度.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达到对全体学生进行教育和影响的目的。
一、轻松“休闲”五分钟,让“音乐”将学生引入课堂
根据心理学的有关知识,注意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学习过程一般是一个有意注意的过程,但无意注意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为什么有些经历过的事情我们能够“过目不忘”,这就是无意注意的结果。受此启发,针对学生的特点,我在生物多媒体教学课前,一般让学生欣赏几曲精美的“音乐”,同时在屏幕的一角展示一下本节课将要学的内容和学生思考的问题。我在教学“精卵结合孕育新的生命”时,多媒体创设的情景《世上只有妈妈好》的亲情氛围中引入课题,非常自然、轻松地与学生交流:①我们人类的祖先是古代的类人猿,那么你又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呢?②为什么一定要爸爸、妈妈两个人才能生出你来呢?③先想想被子植物是怎样繁殖后代的?(启发学生回忆开花、传粉、受精、结果等知识)④看来,爸爸妈妈的生殖细胞也一定要经过结合,形成受精卵,才能生出你来。可见,我们人的生殖并不神秘,而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是所有生物的共同特征。⑤那么我们人的生殖细胞分别叫什么?是怎么产生的?又是怎样结合的呢?我们得从我们人体的另外一个系统──生殖系统开始谈起。这样,既让学生在音乐欣赏中陶冶情操,也让学生初步了解本节课将要学的知识,将学生轻松引入课堂。
二、正确选用多媒体,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缩短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发展距离,达到“启其所感,导其所难”的目的,利用计算机图、文、声、像等特点,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是改变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而使用多媒体,能变抽象为形象、变微观为宏观、变静态为动态、变不可操作为可操作,使“死”的生物概念、原理变成“活”的生物知识,使看不见、模不着的微观世界和复杂的生理过程直观地显现在学生面前,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我在本节内容的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动画的应用
采用多媒体技术中图形的移动、定格、闪烁、解说、色彩变化手段表达教学内容,可以使教学过程更直观。我在教学本节内容时,先指导学生自学,大屏幕出示要求:1)按顺序认识男女生殖系统分别是怎样组成的,联想一下在自己身上的位置,哪些已在发生变化?2)说出产生精子和卵子的部位,以及精子和卵子成熟后的排出路线。3)思考与讨论:(分组交流)男、女生殖系统中主要的生殖器官是什么?为什么?然后播放FLASH男女生殖系统组成剖面图和正面图;精子和卵子产生部位和它们排出的路线,通过图形的定格、闪烁、解说、色彩变化既使学生清晰、准确、验证自己的判断,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人体生殖系统的各器官及其功能与其他系统相似,没有什么神秘的。
2、文本的处理
教学时间和教学效率是两个密切相关的问题,所谓提高教学效率即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更多的教学任务,学习更多的东西。紧接着学生交流,小组代表发言,全班共同填写男女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精卵产生部位和精卵排出路线的表格。以前的教学,学生总结,我只好硬着头皮边讲边板书,一节课下来,教师累得够呛,还是讲不了多少内容。现在,多媒体强大的文本显示功能,可使本应花十几分钟的内容现在鼠标轻轻一点瞬间就显示在学生眼前。诱导学生融会贯通,系统地掌握有关知识的目的,又节省了时间,有着极佳的效果。
3、影视演播
利用多媒体的摄像、声像结合功能,将有关电影、电视、录像资料以短片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不仅可以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增加课堂的趣味性;通过多媒体的超链接功能将视频插入教学内容中是本节课的亮点,1)在精子的产生过程中超链接精子的形成视频;卵子的产生过程中超链接卵子的形成视频,让学生感受精子艰辛的旅程和卵子漫长的旅程;2)受精过程中超链接受精过程视频,提醒学生边看视频边思考几个问题,①精子和卵子是在什么地方相遇的?②什么是受精作用?③精卵结合的细胞叫什么?经过学生的讨论交流,得出结论。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浮出来,如受精卵如何发育成胎儿?引领学生后续学习;3)胚胎发育中超链接胚胎发育视频,学生边看视频边思考几个问题,①新生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②精卵结合在什么地方发育?③为什么会有“十月怀胎”之说?④人是从什么地方分娩的?⑤母体通过什么结构向胎儿提供营养物质?⑥从现在开始你觉得回家后应该做些什么?同学们观看完后就以上问题展开讨论。感悟人类生殖的过程是创造奇迹的过程,打破生命产生的过程的神秘感;感受母亲孕育自己的辛苦,让学生获得适合年龄特点的性知识,为学生健康顺利的度过青春期奠定基础。这也是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
4、幻灯片的展示
生物教学中,过去使用教学挂图是比较多的。在没有计算机前,这确实不失为一种好的直观的教具。但是,现在看来,这种挂图的使用比起多媒体幻灯片的作用来,真是小巫见大巫了。教学挂图携带不方便、展示困难、保管比较麻烦不说,仅就挂图的种类、数量方面,就远不及电脑里面的多。现在,网上资源无穷尽,各种图片应有尽有,教师选材可以说是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了,这就要教师精心挑选,有目的的设计了。本节课的教学中,女生殖系统组成剖面图、正面图、精子图、卵子图、胚胎不同发育时期图等等,根据教学需要,鼠标轻轻一点,就呈现在学生面前了。这些图形象、生动、美观、大方,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得出结论,效果好极了。
三、教学体会
在学生上述学习和讨论的基础上,你认为孕育生命的过程是一个怎样的过程,请说出自己内心的感受和体验。学生畅谈自己的感想和体会,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珍爱生命的教育:知道新生命的孕育和诞生充满着冒险和挑战,每一个人能够降生都是非常幸运的,我们应该珍惜生命;慎重对待异性之间的深度交往:生殖器官尚未发育完全,不能孕育健康优质的新生命;流产等通过外力终止孕育生命的过程,常常还会对生育能力造成严重影响,导致不孕不育的遗憾;尊重和感谢父母,尤其是母亲:母亲孕育和生育我们的过程中,经历了很多生理和心理上的重负,我们要感谢父母的爱心和责任心创造的生命的奇迹;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烟、酒、药物等都会导致胎儿畸形,所以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和坚持,是对新生命的承诺。学生谈的非常好,这都的归功于多媒体技术的强大功能。
最后,我告诉学生,我已经将本节课的课件、还有些没有展示的视频和资料放在我的博客上,给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平台,同学们上网可以查阅,也可以发表自己对本节课的看法和感受,如果有商榷的问题大胆提出来,大家共同来商讨,我们要正视生命的伟大。
通过本节课的课堂教学,我深深地体会到:多媒体技术应用于生物教学,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1)、微观结构宏观化。人的精子、卵子等的细胞极其微小,肉眼无法直接观察,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模拟显示放大这些细胞内部结构和运动过程,实现微观的结构宏观化,生动形象,感染力强,使学生易懂好记,激发了学习兴趣。2)、静态图像动态化。生命是运动的,其生长、发育、繁殖等生理过程无法用通常的教学手段展示。通过多媒体视频技术,将新生命在母体内280天发育的全过程,各个器官系统的变化,真实、连续、生动的再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看得透彻,听得明白,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又打破了新生命在母体内发育的神秘感,突破了教学难点。3)、课堂内容课外化。课堂时间有限,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好奇心,解答所有学生的疑惑。学生课下通过因特网、教师的博客等继续学习或与教师交流,解答心中的疑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使学生学会了学习。
本节课通过多媒体技术与教学内容的完美结合,让学生对人类的生殖有一定的了解,使得学生能够以正确的态度来讨论和面对生殖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引导学生将认识进行提高和升华,将生理课扩充为感悟生命的诞生,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尊重父母和他人的情感意识。
【谈多媒体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推荐阅读: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07-28
谈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论文10-26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12-18
多媒体技术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09-10
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08-28
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10-26
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07-25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12-17
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应用中的必要性论文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