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问题教学法中的应用研究中期报告(精选8篇)
多媒体技术在问题教学法中的应用研究中期报告 篇1
x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中期报告
《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是我作为负责人的课题组2015年3月申报的县级微型课题,自开展本课题研究工作以来,我们课题组积极主动地开展专题研究和教改实验,提高了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其意义
21世纪人类正以惊人的速度步入信息时代,多媒体教学为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使用与高效开发创造了一个有利的环境,并已逐渐成为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导致教育领域发生巨大变化。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并以此作为切入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但是传统的音乐教学往往没有很好地考虑学生的心理感受,教学目标单
一、内容陈旧、方法单调、评估片面等,这样,教师不但完成不好教学任务,对学生正确审美观的形成也起不到任何的促进作用,同时还会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他们的逆反心理。运用多媒体手段,通过对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成为激发兴趣是学生开展学习的手段。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达到高效地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因此,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优化音乐课堂教学,让音乐课堂教学更高效、更形象生动,效果更好。多媒体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最优化的理论和实践,即是指应用于教育领域的现代科学技术。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想、理念和现代教育技术在音乐教学应用中的重要意义不断的冲击着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现代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和理念,以其先进独特的直观性、灵活性、实时性、立体化的优势,越来越受到广大音乐教师和学生的青睐并对教育教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思想,是以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之间的“融合”,达到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目的,它的本质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构建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及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生自主构建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及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应用到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
二、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资源设计、开发、利用、方面的应用优化教学设计。
2、研究多媒体技术与音乐课程资源的整合,实现学科之间的“融合”优化教育教学过程。
3、研究如何根据学生的心里特点遵循学生感知规律恰当应用多媒体,减少教师工作量节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和容量。
三、实验方法:
本课题研究方法以实践操作法为主,辅以个案研究法、观察法、文献法调查法等。
四、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以教师素质升华促学生素质提高。总的要求是教师要在个性化教学上下功夫,尽量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和最优的方案处理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创造性的教来带动学生创造性的学,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勇于创新。本课题的研究将历时半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15年2月)
①组建课题组,搜集与课题有关的文献材料,对课题进行论证,研究课题开展的方向,填写课题申报书申请立项。②学习有关理论;③探索教学形式;④研究教学内容。
2、研究阶段(2015年3月-2015年5月)
①选择研究班及对照班;②进行研究前测;③探索教学模式;④建立研究档案,进行中期成果报告。
3、研究总结阶段(2015年6月-2015年7月)
①收集和整理个人的研究成果,对研究前后的情况作出中肯的对比评价,形成比较完善的而且可操作的改善方案,能给其他教师提供参考和学习借鉴。②撰写研究论文③研究教学成果汇报。
做好结题工作,请专家对本课题进行鉴定,进行课题结题会议。
五、中期研究成果
自2015年2月本课题开题以来,课题组成员就积极地做好了各种准备。3月份进行了该课题的第一阶段的研究。几个月过去了,这一阶段的研究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探究了《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的教学模式,探究了《多媒体技术在问题教学法中的应用研究》中学与教的策略,并取得了一些实质性的成果。下面我就课题组的实验研究具体谈谈:
(一)探究《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教学模式
应用“多媒体”教学以落实教学目标为中心,仿照科学家探究未知知识领域的途径,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等步骤去掌握知识、培养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多媒体教学法从提出问题开始,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结束。其备课模式一般程序为:“明确教学目标→分析学习难点→整合多媒体技术与音乐课程资源→优化教学设计。”在该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目标问题解决为核心参与认知过程;而小学多媒体技术课的教学多是以任务驱动的形式进行的,两者在问题情境的创设、问题(任务)的解决过程上有许多不谋而合之处。因此,将问题教学法应用到多媒体技术教学中,不仅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一种创造性尝试,同时也可实现多媒体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有效整合。在实践研究中,我们摸索出一个行之有效的多媒体教学模式,可用下图表示:
唱歌教学
欣赏教学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感知旋律、了解背景 ●新作欣赏、感知体会 ●探索发现、学习新知 ●理解体验、创编实践 ●表现音乐、实践创造 ●拓展延伸、小结升华 ●拓展延伸、课堂小结
从上面的模式中可以看出,多媒体技术在问题教学法中的应用教学模式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具体的音乐课内容中选取探究课题,然后围绕该课题,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主动获取、分析、加工相关的信息资料,最终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该模式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完成学科学习任务的同时,实现对信息知识和信息技能的掌握。在教学实践中,还要注意模式最后一个环节,即强化迁移环节,教师要对学生的问题解决情况做出评价并及时给出反馈意见,以促成学生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培养。
(二)、探究了《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学与教的策略
为了保证多媒体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在教学实践中还要采用相应的学与教的策略。这些策略运用的是否得当,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1、多媒体教学模式中的学习策略基于多媒体教学模式要求学习具有如下特点: ①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②学习过程是以自主探索为主的,学习者之间是协商的、合作的;③学习是以问题或主题为中心的;④多媒体技术是主要的学习工具。因此,我们课题组的老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致力于教会学生以下学习策略:
(1)、具备强烈的问题意识
学生一旦有了问题意识,就会对问题的解决产生兴趣,同时对知识本身产生兴趣,因而有一种想学习的心理倾向。在多媒体技术教学中,新知识往往是从其他学科知识或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引入,这些有实际背景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对所学的多媒体技术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并产生一种要解决这些问题的愿望。
(2)、以小组协作学习的形式,积极参与问题解决过程
多媒体技术在问题教学法中的应用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学习任务主要是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和协作学习完成的。小组协作是经常采用的组织形式,一般小组由3—5人组成,各小组按照学生对探究主题的兴趣进行分组,由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一个研究课题。在探究过程中,小组成员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学生要积极主动地利用各种信息工具获取、分析、处理信息,并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3)、将多媒体作为学习工具
学生要能够有效地使用信息工具处理信息、表达思想以及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多媒体作为认知工具主要体现在:①课程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的获取工具;②情境探究和发现学习的工具;③协商学习和交流讨论的工具;④知识构建和创作实践的工具;⑤自我评测和学习反馈的工具。随着学习资源的不断丰富,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技术获取学习资源已经成为新型学习模式的重要特征。
2、《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教学模式中教的策略
在《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教师采用了以下教学策略:
(1)、创建良好的问题情境
良好的问题情境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学习者特征,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对问题情境的体验中产生问题意识、发现并提出探究的问题。
(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提供必要帮助
教师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是以指导者、促进者的身份出现的。具体学科任务的解决是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进行的,但是学生对新知识的认识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只有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概括、归纳和总结,才能全面地看待问题。教师要把握时机,从旁指导,促进学生技能的掌握和知识的迁移。
(3)、进行及时的评价 为了保证问题解决的顺利进行,还要对学生问题解决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值得注意的是,课程整合要求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只是放在学会知识上,而是应该转移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因此,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多媒体技术基础知识进行评价,更重要的是要对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等因素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同学间的相互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课题研究中期主要效绩
学生:
1、多媒体技术在问题教学法中的应用教学,带来的不仅仅是教学手段上的差异,其实也带来了对传统教育方式的冲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自终处于主动地位,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主动去发现、去探索,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只是从旁点拨,起指导和促进作用。这样更能促进学生的思维,更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首创精神,更有利于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让学生直观、生动、主动地发现和理解知识并求出抽象的概念。在提练概念时,还借助flash强大的动画演示功能,让学生更形象更准确的给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整节课的安排,努力贯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自主发展
多媒体技术在问题教学法中的应用研究中期报告 篇2
一、教师对多媒体的过度使用和依赖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都认为运用多媒体是上课的必备条件。因此,执教者不管教学是否需要,只是一味追求多媒体带来的视觉效果,一律采用多媒体教学。看似精彩的教学,实际上只是一个形式多样的空架子。比如,在介绍化学知识成果、金属材料、水、空气等资源时,因学生对这些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所以采用录像、录音等光盘教学手段就可以了。而对于原子的构成、核外电子排布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等理论知识的教学,如果采用多媒体教学来突破重点难点,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采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的演示,可将微观世界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有利于学生建立科学的概念。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个别教师的课堂教学成了录像、课件的演示课,往往动动鼠标就能完成教学的全过程,过分依赖多媒体设备,而忽视了传统教学中如语言、板书和直观教具等的作用。虽然多媒体教学有很多优势,但是它只能是教学辅助设备,也只能根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需要而出现。尤其在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采用多媒体技术会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如,在讲述有机化学的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这两个概念时使用动画模拟甲烷分子和氯气分子如何断键,如何形成新的键;乙烯分子碳碳双键如何断裂,氯原子如何接上去,直观地将这两个反应机理展示给学生,便于学生理解。
二、教师对多媒体设计欠佳
目前不少教师制作的课件,虽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下了一定的工夫,但仍然以展示知识为主,忽视对能力的培养;突出主导,以人机交互为主,忽视了教学的主体。所以在课件的设计时,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而很少考虑学生如何学的问题。其呈现方式多采用线性播放,一堂课下来,就是放了一场“电影”,以致学生对电脑多媒体的教学产生这样的评价:“电脑多媒体辅助教学信息量大,且变换快,产生的印象不深,很难把课堂上传播的知识进行消化和吸收。”
三、对多媒体技术的滥用,不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
化学课主要以实验为主,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所以,实验展示的现象和实验本身是不适合用多媒体展示的。而许多教师采用了课堂上使用多媒体而忽略了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但也不是完全不能用多媒体演示实验。高中化学中有很多对环境的污染比较大的实验,在课堂上无法完成的演示实验或现象,容易发生意外事故的实验,以及在现有的条件下无法完成的一些经典实验就可以通过多媒体系统模拟来实现,帮助解决一些问题。如原子形成分子的过程、人工降雨的原理、一氧化碳的毒性实验和有机实验中苯与液溴在铁粉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的取代反应,由于液溴取用过程中会有溴蒸气挥发出来,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很好地展示这个实验,也不会污染整个教室。
四、总结
多媒体教学按照常规的理解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进行的教学活动。在一节课中,语言表达是基础,板书、板画是纲要,离开这些去片面追求多媒体的感官刺激必然造成教学的失败。恰当地使用多媒体,并且将其与化学学科特点充分结合、巧妙应用,优化课堂结构,优化教学信息量的传递途径,就会让课堂教学更精彩,教学效果更佳,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摘要:高中化学是一门提高学生自然科学素质的学科, 也是学生普遍感到难学的学科之一。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 多媒体辅助化学教学, 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直观形象地揭示微观世界, 而且可以突破教学重、难点, 减轻学生的负担,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而,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 多媒体教学在高中化学中越来越体现出它的优越性, 但是不切合实际地滥用媒体, 或者使用不当, 反而会影响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化学教学,常见问题
参考文献
[1]肖安庆.利用多媒体技术促进传统化学实验教学[J].湘潮 (下半月) (理论) , 2008, (03) .
多媒体技术在问题教学法中的应用研究中期报告 篇3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教学;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06-0175-01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工作的多个领域都已广泛应用了多媒体技术,从而为生活、工作带来了便利。如今在教学中多媒体技术也同样被越来越多地应用着。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而能够提高教学质量。但如果应用不好,在教学中也会出现一些问题,笔者作为一名计算机教学的老师,认为当前计算机教学中由于不能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而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应用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一)容易造成时间浪费。多媒体技术大多是将音频、动画集中在课件上,靠声、光、电的综合运用从而在课堂上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因此,一个制作精良的课件所含的技术量一般是比较高的,这就决定了教师在构思、制作这些课件的时候,往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因此,就将挤占教师的备课时间,从而导致教师由于备课不充分进而影响正常教学的进行。同时由于教师在课堂上把更多的精力应用在了课件的操作上,所以也会造成教师在课堂上顾此失彼,忽视了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传递知识、答疑解惑、培养学生的能力。经常发现有些计算机教师,把正常的授课演变成了多媒体课件的播放课,将幻灯片一个一个的放映当做了正常的教学过程和环节,课件播放完毕也就意味着一节课上完了。期间一些基础的理论知识的讲解,师生之间的正常互动,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等都完全缺乏,無疑这样的多媒体教学课是和当前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相违背的。
(二)容易造成师生思路断层。多媒体技术借助图、文、声、画的表现形式,可以起到突出某一项内容的作用,因而这种表现形式有助于对各种名词概念、专用术语和知识点的解释,容易强化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记忆。但是由于课件展示在前,所以导致师生的思路只能跟着设计好的模式来进行,存在着思维断层和思考缓慢的情况,因而无助于知识的进一步拓展和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训练,久而久之,将会导致师生对课件的依赖倾向从而使得课堂教学效率降低,学生思考能力减弱。所以,在计算机课堂上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一定要避免由于使用了课件教学而忽视教师正常板书教学的传统模式。教师边讲解边板书的传统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在摘抄老师板书的时候,不但可以进一步理解所学内容,同时老师还可以根据所讲解的内容随时进行扩充,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更深层发挥。
(三)不利于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现在互联网技术也被应用到了多媒体教学中,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有了问题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搜索”出来答案,因而为学生获取知识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弊端也十分明显,主要就是增强了学生对于网络技术的依赖,从而导致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不愿意积极思考,通过自己努力思考找出问题的解决办法,而是直接将别人的知识从网上“拿”过来,因为缺少了思考这一环节,所以谈不上对于知识内涵的理解,因此,记忆效果和后期应用能力普遍偏弱,有的甚至再次出现同类问题时,学生仍是一筹莫展,还要再次借助网络搜寻答案。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没有这些捷径,只有开动脑子,自己思考答案,这样不但可以深入理解知识点,自己思考的答案记忆起来印象还会更加深刻。
二、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于计算机教学中的几点建议
(一)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结合。多媒体技术作为计算机教学的一种手段,在利用的时候要严格控制演示课件的时间和方法,不必做到每节课都要播放课件,对一些一般的知识点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讲解和分析,时间控制在十五分钟左右,对知识的深化和讲解则可以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这样不但不会造成时间的浪费,还更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深入。
(二)增加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计算机教学中,老师应鼓励学生多动手操作,在操作中发现问题,首先应要求他们进行独立的思考,然后尝试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其次,可以指导他们从相关问题的处理上通过自己的归纳分析,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最后,对于倾自己之力而实在无法解决的问题,应提倡和同学们一起讨论,教师可以在一旁进行适当指导,通过指导学生如何动手,指导学生分析研究务求使他们借助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这样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另一方面有助于强化学生对该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当再度出现该问题的时候,就不会出现仍无法应对的局面。
(三)多媒体课件的内容应该灵活多样。在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时候,教师可结合传统教学法,通过观察法、操作法、归纳法、类比法、猜测法、交流法、反思法等制作一些启发式、疑问式的课件,而不要一直都是讲述式、解析式的内容,灵活多样的课件内容,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四)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被多媒体技术代替。多媒体教学是一种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但是在教学中并不能代替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在课堂上通过生动地讲解,可以增强师生的感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结束语
综上可见,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计算机教学有利有弊,它是一把双刃剑,应用的好,能够极大地促进教学,而应用的不好,其弊端也显而易见。所以,广大计算机授课教师一定要本着“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为主”的教学理念,切实思考在计算机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实现多媒体和传统教学方法的结合问题,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为计算机教学质量的提高尽到自己最大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黄敏.多媒体教学与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改革[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9
[2]丁俊.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福建电脑,2006,5
[3]马占山.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及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5,6
[4]吴伟忠.试论当前多媒体教学的几个矛盾问题[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4
多媒体技术在问题教学法中的应用研究中期报告 篇4
2014-11-8 报告类别:课堂教学□信息化环境□其他
【摘要】当今信息时代、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我们课堂教学之中,而多媒体教学也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走入了现代语文课堂教学,成为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教学以它丰富的多媒体形式(图片、动画、音乐、视频等),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充分展示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弥补了传统语文教学的枯燥和乏味,为现代教育改革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关键词】多媒体�语文教学�应用�研究
一、多媒体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过程的目的
是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并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利用多媒体科学、准确、生动、形象、视野宽阔等方面的教学优势,能优化语文课的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开始教学就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新课教学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例如:我在教《锄禾》一课,导入新课时,设计一组“动画”:“太阳炙烤着大地,辛勤的农民手拿锄头用力地耕种,大颗大颗的汗珠从额头滚落下来,滴入稻田里。”此情此景,学生已有深刻的感性认识,随后,我又在图画上方出示古诗,诗句和图相对照,激起学生思维的层层涟漪。对于刚才“明于心而不明于的心理状态,立刻带点字锄、汗、粒等的已是一触即发了。多媒体的使用,让学生在入境、动情的愉快氛围中,产生深厚的学习兴趣为进一步学习语言打下基础。
二、利用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具有提高语文课的教学质量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尤其是多媒体的运用,能使抽象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化。这就不但使教材变得容易理解和接受,而且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保持注意力集中,有利于培养观察力和发展思维能力,学生在无意注意的条件下进行学习,还可以减轻他们的疲劳程度,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便会引起大脑皮层的兴奋,促进各种智力因素的发挥,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供大量的表征,刺激学生多种感官,激活学生的兴奋点,是激发学生兴趣有效途径。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动机。多媒体技术具有图文并茂、视听交融、动静交错、感染力强的特点,集文字、图象、图形于一体,它在处理图文、动画、视音频等方面的良好作用,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学生视听感官的需要,对学生有极强的吸引力,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如我教《桂林山水》一文,先播放一段漓江两岸迷人风光的录像,再配上清新典雅的乐曲,让学生饱览桂林山水的“奇、秀、险”和“静、清、绿”,亲身感受一下“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奇妙感受。这样,无需多说,学生的身心自然会沉浸到课文描写的情景中去,学习兴趣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适时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灵活地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渲染气氛,制造氛围,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感官,使他们更加兴奋,学生的学习兴探求知识的欲望就更加强烈,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则必然使学习过程盎然,学生自然爱学、乐学,乐在其中,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化难为易,突破难点
在新课导入环节中通过运用多媒体激发起了学生对课文学习的兴趣,多媒体的运用不能就此嘎然而止。如何将课文中的静态画面和比较抽象的,离我们生活久远的意象转化为生动的、形、有、易于理想象的动态画面、图像,是我们语文老师冥思苦想在研究的课题。多媒体的出现为改变这一现象提供了一条很好的出路。多媒体技术在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图像等方面具有高超的能力,运用这一特有功能,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动态为静态,化枯燥为生动,从而化难为易。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过程中的障碍就是我们教学的难点,运用多媒体技术这一方面的功能,就能帮助学生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语言理解表达方面的困难,从而降低难度,使教学中的难点得以顺利突破。例如,我在教《爬山虎的脚》一课时,学生对爬山虎的脚没有感性认识,特别对爬山虎的脚在爬墙时的一系列动作更是一无所知,因此,对文中的有关动作描写的词语难以理解和掌握。这时及时出示教学录像,让学生一看便明白了爬山虎的脚的形状以及满墙绿叶在风儿吹动时泛起层层涟漪的动态美。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更是将爬山虎的脚在“爬”时的形状及动作的变化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胜似教师千言万语的空洞说明,有助于语言文字的训练和学生的理。视听结合,多媒体教学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无声语言和有声的语言及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等有机统一起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事物、现象或过程生动地再现于课堂,并将教学中无法展现出来的东西呈现在学生面前,将文字、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融于一体,把学生的各种感官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从而拨动学生“趣”的心弦、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语文学习,这是传统教学中粉笔加黑板所无法比拟的。如我在教《望庐山瀑布》时,首先利用多媒体在屏幕上显示出“庐山风景图”;伴着动听的音乐,指着各个景点逐一向学生介绍庐山的秀美风光;最后,我把“庐山瀑布”来了个特写,并茂地向学生介绍道:“同学们,庐山风光中最壮观的要数‘庐山瀑布’了。你们看,它在千丈青山的衬托下,飞流直下,溅起一阵阵水雾,多么令人神往!从古到今,我国有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为它倾倒,写下了无数不朽的诗篇。你们想不想读一读大诗人李白看了庐山瀑布后写下的诗?”到此,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已呼之欲出,在这种状态下学习无疑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从中感受美、体验美,并在实践中积极地表达美、创造美,营造出一幅美的景象,让全新的多媒体教学贯穿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增大课堂教学的容量,拓展学生的视野 语文学科是个涉及范围很广、信息内容很丰富的学科。如何在课堂中恰当地扩大学习的信息量,提高教学效果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环节。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使学生置身于音像、语音、文字的环境中,使演示和呈现的速度加快,节约了课堂教学时间、增加了课堂信息量、提高了课堂效率。在教学中,笔者认为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对教学内容作一些补充,例如作家的生平、作品背景介绍,以及教学内容涉及到的众多相关资料,让学生在充分掌握资料的基础上自主学习。如:我留课下作业时,让学生上网查询《月光曲》的曲作者为什么被人们称为”音乐巨人,贝多芬的父亲是怎样的一会人,对贝多芬的人生产生了那些影响,他的音乐作品反映了什么,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学生通过上网查询,查阅资材等,让学生通过自学明白学习是一件很快乐也是很辛苦的事情,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
三、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多媒体教学并不排斥传统教学的模式,多媒体教学手段是新生物,其课堂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其进步性与优越性无可置疑,但其并不能完全取统的教学手段与方法,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经过长期的课堂实践所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教学经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是中国教育、乃至世界教育的几千年发展的结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实用性。如果我们一味地去追求表面的奢华和大容量,一味地追求新颖和现,结果不是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就是搞得学生在课堂上顾此失彼,反而降低了课堂效率。
2、要使多媒体教学与教学内容有机组合、突出重点与难点我们在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借助其交互优势和视听优势,从听觉、视觉、空间等多种视听途径将抽象、难以直接用语言来表达的概念和理论以形象的易于接受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从而加强学生的听课效果、思维效果。因此应当避免只注重花俏的表现形式,注重大容量,注重课件中内容的全面性,课件中修饰的动画太多、图标太多、动画太多、显示窗口太多,最终导致课件的内容太多、太杂、太乱而主次不分的现象,因为这既淡化了主题,又分散了学生的精力。所以我们在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感知规律、注意规律和记忆规律的基础上,切合教学内容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导学情绪,恰到好处地化解难点、消除疑点,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灵活地处理好教师、学生、教材、媒体的关系现代化课堂教学过程主要包含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材、媒体。其中教师主导,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是知识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主动施教的知识灌输者;学生是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知识的灌输对象;教材所提供的知识是学生主动建构的对象,而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的内容;媒体是创设学习情境、学生主动学习、协作、探索、完成知识意义建权的认知工具,而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所使用的手段、方法。整个教学过程要靠教师去组织,多媒体的应用要在教师的安排下逐步引入,要使多媒体发挥高效作用,取决于教师在教学中对具体教学环节的调节的控制。教学内容、选择的媒体是固定的,而学生却是多种多样的,当某些学生遇到某个教学难点或疑点时,若只用多媒体机械地重复,不能因人而异,不能深入浅出,教学效果往往大打折扣。引导学生思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主动地积极地从中获得知识,充分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多媒体的辅助功能,决不能让多媒体简单地替代教师的授课。
多媒体技术在问题教学法中的应用研究中期报告 篇5
本课题主要创新点
(1)促进教师物理的课件制作能力,实现我校初中物理课件资源库的建设。物理教师要学会一些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与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常识,包括撰写脚本。多媒体课件脚本需要撰写的内容一般有:多媒体课件制作过程中所用到 的工具、多媒体课件的整体结构以及多媒体课件的展示手段等。制备素材。素材的好坏、是否充足等在多媒体课件制作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素材的制备也是多媒体课件开发过程中最繁重、费时最多的一项。多媒体课件的素材制备包括:文字信息的收集与整理;背景音乐与配音等声音素材的录制与编辑;动画和视频的编辑等。整合课件根据前面撰写的脚本利用合适的开发工具把已经准备好的素材摆放到相应的位置,如果脚本撰写详细、素材准备充分,这一步完成是比较容易的。完善课件。许多教师不注重这一环节,认为可有可无。事实上,这一步在课件制作过程中也是比较重要的环节。因为,在撰写脚本和多媒体课件制作过程中,有些问题可能未被发现,只有实际运行中才能被发现,所以我们多媒体课件制作好以后,需要反复试用,发现问题及时修正,这样经过几次反复试用和修正后,才能制作出比较优质的多媒体课件。无论我们使用何种工具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开发,以上这四步是必须的。同时加强技术培训,建立高素质的物理教师队伍。
计算机辅助教学是一门新的教学技术,它不但要求教师要懂得计算机的使用,而且要求教师自己会设计和制作教学软件,这就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项工作除要求教师自学之外,最发组织教师集中进行培训,这样既节省时间又提高学习效果。进行科学化和规范化的培训,对于教师将来的深造和发展是大有 裨益的。学校应当给教师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有关部门也要加强指导,为提高物理教师的计算机教学水平做点工作,进一步提高他们理论素养、基本技能和课件制作能力,逐步实现我校初中物理课件资源库的建设。
(2)收集积累各种课件资料,动手制作多媒体课件,并在物理教学中合理、恰当地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
收集积累各种课件资料,动手制作多媒体课件.在动手制作多媒体课件前,对课件的设计非常重要。课件毕竟只是起辅助教学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还是教师。只有设计好课件,才能制作出优秀的课件。课件的设计应体现这几方面:(1)、课件具有可教性。制作多媒体课件的目的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既要有利于教师的教,又要有利于学生的学。所以,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课件的教学价值,即这堂课是否有使用课件的必要。在确定制作课件的内容时,要注意选取那些没有演示实验或不容易做演示实验的教学内容。有 些物理概念、定义等知识比较抽象,这给学生理解、掌握它们带来一定的困难。用计算机的动画来演示,不仅能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显示出来,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理解、掌握它们的本质属性。(2)、课件具有易用性。毕竟一节课的时间只有45分钟,不能使教师和学生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课件的调试和控制上。课件要提供一目了然的教学目标、教学步骤及操作方法,还要在能够脱离本机的其它计算机环境中运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课件安装方便,可以自由拷贝到硬盘上运行。课件启动要快,不能让师生焦急等待。课件要尽可能占据小的容量,一定要改变认为课件越大越好的错误观念,随着网络的日益发展,课件最好还要能在网络上运行。友好的操作界面。在课件的操作界面和跳跃。课件运行要稳定。如果教师执行了误操作,可以很容易地退出,或重新启动,尽量要避免死机现象,提高课件运行的稳定性。及时的交互应答。不能把课件变成电影,一放到底,要注重学生的学,让学生的学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3)、课件具有艺术性。界面色彩柔和,搭配合理,画面要符合学生的视觉心理;为使对象更加逼真,可以采用3D效果;动画要流畅,无停顿、跳跃的感觉,但运动的对象不要超过两个;配音要恰当,且音色优美。在物理教学中合理、恰当地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3)促进教师进一步理解物理新课程教学改革的理念,掌握、运用好信息技术的媒体辅助手段,实现信息技术与物理课堂教学的优势整合。
教师要进一步理解物理新课程教学改革的理念,在课堂上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能模拟演示实验的真实性,可以化抽象为形象、化微观为宏观、化静态为动态、化不可操作为可操作过程。形象而又直观的过程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自信心。学生学习更加刻苦,其探索欲、创造欲更加强烈,学习效果更佳,教学过程也更完善.良好的教学过程保证了物理课堂的教学效果。对化解知识难点,提高综合能力,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还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节省了大量的板书和画图时间,保持了学生在学习中思维的连贯性,把节省的时间用于学生学习新知识、巩固新知识,完成巩固性、检测性练习;用于老师当堂检查学生掌握这节课知识的情况,使学生在一节课的时间里真正学到了更多的知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应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的优越性,实现信息技术与物理课堂教学的优势整合。
(4)积极探法的不断创新。
在教学中积极探索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物理教学的新模式,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渗透物理新课标理念,可以化抽象为形象、化微观为宏观、化静态为动态、化不可操作为可操作过程。形象而又直观的过程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自信心。学生探索欲、创造欲更加强烈,学习效果更佳,教学过程也更完善.
本课题存在问题
1.多媒体使用技术一线教师理论基础相对薄弱,在简单盲目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盲目的实践,大多公开课现形,随堂课匿迹
虽然目前相当一部分学校的计算机软、硬件配置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但在我校存在着这样的现象:相当一部分物理教师仅仅是在公开课或观摩课时,才用多媒体进行上课。他们普偏认为:应用多媒体上课教学效果往往不好。为此我们物理课题组不定期地组织教师学习多媒体制作的常识,要求教师们在合作与交流中提高理论素养和基本技能,动手制作多媒体课件。
2.教师对多媒体使用的课堂设计方法投入的精力相对较少,没有体现出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
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对文本、图形、图象、动画、视频、声音等多种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与控制,实现人机交互操作,它可以将文、图、声融为一体,运用多种现代化手段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增强人们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使人们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知识和信息。但是在实际的物理课堂教学中,我校许多教师只是用它来放一段视频,一段音乐,或出现一些文字内容,充其量只充当一回录像机或录音机或投影仪,没有充分体现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加大对教师的自身学习与培训投入,以此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提升专业水平。
3.不注意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的结合 教师不能让现代教学手段全盘取代传统教学,计算机教学只是辅助教师教学的一个工具。把它引入物理课堂教学后,虽然教师的部分作用将由它的部分功能 代替,但物理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任何机器所无法替代的。这不仅是因为教什么、学什么取决于教师,还因为怎样教、怎样学也取决于教师,即使有最先进的现代化教学工具,使用不当也不会收到好的效果。技术手段永远是为了学科教学内在的要求而存在,要以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学目标为依据,适当选用。现代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各有利弊,只有相互补充,才能相得益彰。应一切从实际效果出发,而不是追求“纯粹的先进技术”。恰当合理地运用多媒体确实能给物理课堂教学带来质的飞跃。
本课题重要变更:
1.课题研究过程中要关注多媒体教学的实际效果。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中学物理教学中各类型课程中(概念、规律课、习题课、学生实验课、复习课等)多媒体应用的实际效果。
索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物理教学的新模式,促进物理课堂教学方(2)在新授课教学中的概念教学、规律教学、实验教学、现象解释等内容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实际效果。
(3)不同地区的学生(城市、郊区),不同性别的学生(男生、女生)对于 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实际效果。
(4)进一步加强对农村中学课堂多媒体使用现状的调研。
(5)结合参与课题研究各校的情况,在多媒体应用时,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实施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反馈信息。
2.课题研究要仔细剖析当前多媒体教学方法大致有几类,其局限性在哪里?要从实践中做好比较研究,通过分类、分层创造有效方法,具体做法:(1)设定分层标准;(2)领会教材,分层施教;(3)提供学生适合的环境;(4)以分层作业检测多媒体使用的效果。
本课题下一步计划
(1)在新授课教学中的概念教学、规律教学、实验教学、现象解释等内容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实际效果。
(2)不同地区的学生(城市、郊区),不同性别的学生(男生、女生)对于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实际效果,进一步加强对农村中学课堂多媒体使用现状的调研。
(3)结合参与课题研究各校的情况,在多媒体应用时,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实施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反馈信息。
(4)进行研究结论的最终论证,组织专家鉴定,全面推出研究成果,并做一定范围的推广,并带动其他学科合理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技术。
可预期成果
(一)隐性成果
物理教师在课堂上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能模拟演示实验的真实性,可以化抽象为形象、化微观为宏观、化静态为动态、化不可操作为可操作过程。形象而又直观的过程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自信心。学生探索欲、创造欲更加强烈,学习效果更佳,教学过程也更完善.良好的教学过程保证了物理课堂的教学效果。对化解知识难点,提高综合能力,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还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节省了大量的板书和画图时间,保持了学生在学习中思维的连贯性,把节省的时间用于学生学习新知识、巩固新知识,完成巩固性、检测性练习;用于老师当堂检查学生掌握这节课知识的情况,使学生在一节课的时间里真正学到了更多的知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主要阶段性成果及影响:成果名称、成果形式、完成或发表时间、成果影响等,限3000字以内,(可加页)。
物理组自开展课题研究以来,经全体课题研究人员的努力,已取得初步的成果,并把部份课题成果应用于实际教学中。主要研究成果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准备阶段的研究文档
制定中学生对多媒体教学的调查问卷,并对问卷分析统计表做了认真的分析研究,了解学生对多媒体教学的认同感。撰写了课堂评价,并发表组内博客。对近几年中考物理试题进行归类汇总,并利用多媒体框架显示命题趋势及规律。
(二)学习和培训
多媒体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是极其重要的环节,努力掌握和应用多媒体教育技术,以提高自身素质,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要开展课题研究必须有充实的现代教育理论和掌握一定的技术。为此,理科课题组利用教研例会学习相关理论,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同时,积极参加各种现代技术的培训,努力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经过不断的努力,课题组的研究人员现有一定的理论素养,也掌握了初步的课件制作技术。
(三)参与学校“优质课”校本教研活动
学校组织“优质课”校本教研活动,我课题研究小组积极参与公开课听课、评课活动,小组成员在全物理组老师的大力支持下参加评选活动,我们获得了很大的启迪和进步,此次活动对本次课题研究帮助很大,并积极地拓宽了我们的教学思路。
(四)建立物理八九年级课件资料资源
创建物理信息资源库,是开展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份。开题以来,课题研究人员群策群力,多方收集,已初步建立物理八年级全册、物理九年级全册两个主要信息资源库,相关内容包括物理实验图片、文字资料以及课件、实验动画、实验影像等资料,为开展信息化物理教学奠定基础。在积极创建物理信息资源库的同时,我组老师把制作的课件广泛应用于教学及中考总复习中,取得了良好成效。
成果影响:
1、总结了开展“多媒体技术在理综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活动的具体策略。这些策略的形成,是课题组成员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亲身的课堂实践研究而得出的,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对一线科学教师实施“网络多媒体技术与理综课堂教学整合再应用”,也有着实践意义上的指导作用。
2、有力地推进了我校课程的改革。
在我校理综教研活动中,我们课题组成员多次上研究课、汇报课。它对我校理综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不仅是一种观念的更新,更是教学行为的示范、引路,有力地推进了我校理综课程的实施。
3、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
首先,教师的教学理念有了转变。教师对新课程的认识由最初的模糊转为清晰,对物理课程标准的认识由最初的茫然转为理解,对科学探究的态度也由最初的抵触转为积极实践。第二,教师驾驭理综课堂的能力也有了发展。本课题的研究是实践层面上的物理课的教学策
略的研究,无论是最初的理论研究,还是后来的行动研究,都为教师提供了学习的场所。
4、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了提高。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教师的教学行为得到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了改善,其科学素养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学生经历了不会问、不敢问、不善问到敢问、会问、善问,从不懂、不会探究到能掌握探究方法的质变过程。
四、专家评估要点:侧重于过程性评估,检查前期课题研究计划落实情况,进行可持续性评估,调整研究计划建议等,限1000字以内,(可加页)。
本科题研究重点强调课件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1课堂是学生获取各种知识的最直接场所,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最主要途径,课堂教学中运用课件,对学生形成多角度、多层次的信息剌激,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缩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时间。
2在传统物理教学中,教师经常在讲述某一问题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总是先用语言描述,然后再画一个示意图,结合示意图再进行讲解,以达到对物理概念、规律的正确理解和准确描述。而物理教材中,有一些物理事实或物理过程如理想状态、微观粒子的运动等,若仅依靠传统教学手段来完成这些内容,教学效果势必将受到较大局限。在这样的条件下,要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就必须将所要传授的知识信息以多媒体形式向学生表达,使学生易于认同和理解。3课件能突破教材的重难点。物理有许多概念、定理、定律,内容比较抽象,学生觉得难以理解和消化,如果利用多媒体方式呈现教学信息的特点,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外部刺激,便可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例如传统教学中,教师做测量大气压强量值的托里托利演示实验时,由于无法改变教室里的大气压强,只能利用挂图讲解,学生往往一知半解,无法理解教学内容。而运用多媒体课件却可以方便地解决这一问题。以讲解活塞式抽水机工作原理为例,当活塞提起时,圆桶内形成了一个低压区,外面的大气压就将水压入桶内。这一动态过程实际上是在一瞬间完成的,而运用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并控制播放速度,掌握画面的可视性,以便讲解清楚。这样化难为易,使所有的学生都能一目了然地掌握活塞式抽水机的工作原理。
4.使用课件加强学生的主体性
在教学中,只有让学生对每一个问题有所反应,才能使学生的消极学习变成积极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要使学生的积极反应充分得到实现,必须使学生立即知道其反应是否正确,即给学生“及时确认”或“及时强化”。当一个操作反应为一个刺激紧随时,这个操作的力量就会明显提高。计算机的交互性就为学生的积极反应得到及时的确认和强化创造了条件,从而激励学生不断地奋发向上,使教学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5.课堂教学不一定完全按照预先制作好的课件进行,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为备不时之需,教师可先设计一些备用的知识,以超级链接或开新窗口的方式,放在教案后面备用,也可以利用白板或投影仪讲授。
五、重要变更:侧重说明对照课题立项申报书、开题报告和专家意见所作的研究计划调整,限1000字以内(可加页)。
一、根据课题立项评审专家意见和开题时评议专家的意见,依据《物理新课程标准》,我们物理项目组对课题研究计划做如下调整:
1.明确课题研究的目的、任务,成立杨春香老师为主持人,物理组成员参加的科研小组,分配好各自的主要任务,召开课题中期研究会议。
2.对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评价的依据、指标、项目等进一步的分析、研究、论证,初拟一套适合本校现代多媒体技术环境的优质课评价标准。
3.积极探索并示范多媒体技术在中学物理课堂的合理运用,努力在提高中学教师教学能力方面做一些探索研究,改良课题组拟定的本校多媒体使用评价标准。
4.构建完善本校多媒体技术使用新评价体系。
二、本课题重点研究多媒体课件在物理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多媒体课件的选择和设计要注意物理学科的特点,最大程度地把抽象思维具体化。
2.恰当把握运用时机,理顺与传统教学的关系,避免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的滥用。3.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多媒体课件只是辅助教具。
4.教师应着意设计、制作、改进有新意的物理演示实验,使各种教学设备和相应的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才能有效地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5.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化抽象为形象、化不可见为可见、化难为简的同时却忽略了学生认知过程中自身思维能力的提高和发展。对于中学生而言,这种能力的培养比知识的获得更重要。过多现成的东西,学生就不会对问题作深入细致的思考和研究,逐渐会形成一种依赖心理、顺从心理而不愿意多动脑筋,提出质疑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长此以往,学生不仅缺乏主见,更谈不上创造性思维,在更复杂的事物面前还是无所适从。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篇6
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掌握对于现代社会来说也越来越重要。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现代科技型人才,各高校也纷纷设立了计算机教学专业。计算机技术课程同其他的专业学科不一样,它除了需要掌握大量的理论知识以外,还要掌握其计算机操作技术,以此来应用到实践中。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到计算机教学上无疑能够成为广大计算机教学工作者的青睐。其应用于计算机教学中的优势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1.1 改进了以往的计算机教学模式
以往的计算机教学中,以填鸭式教学最为突出,教师们经常将大量的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这样制约了学生们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得不到技术扩展和实际运用的机会,也制约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高职计算机教学上,由于多媒体技术本身具有形式变化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及其交互性较强的优势,能够吸引学生们的眼球,使学生在课堂上变得思维活跃,较为互动,有助于帮助学生思维的创新和想象能力的丰富。同时有利于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所学的内容,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也就“化简为繁”了。与此同时,也提高了高职计算机教学的上课效率。
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上课最为常见的现象就是,学生们前半堂课还可以很精神的听课,后半课堂便出现一副病恹恹的样子,出现了课堂乏味沉闷的氛围。而在高职院校学生当中,学生们对于计算机学习课程通常都是比较被动的。为充分调动学生们的上课热情,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接近生活中的案例和主题。在课堂上,PPT展示学生设计的作品,或是利用多媒体技术在班上向其他同学展示学生制作的Flash动画,这样可以激起学生们想要自己进行制作的欲望。这样一来,既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也提高了他们对计算机课程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1.2创新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师生互动性
虽然计算机技术需要掌握大量的理论知识,但是也不能将学习只停留在理论知识上,现代社会的要求是要掌握实践操作能力。故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上,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让学生们自行动手操作,教师发现学生在作业上存在问题时,可及时纠正。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们在操作中熟悉了操作技术,还能增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也增加了老师与同学的互动环节,而不是仅仅只通过老师讲课,让学生听课的教学过程。有利于促进师生情感。
2多媒体技术在高职计算机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1 存在教师观念陈旧落后现象
近年来,在教育改革上虽然有了一些改善,国家教育部门一再强调教育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要现代化、信息化、素质化。但是在众多高校中,仍然存在着许多教师墨守成规的现象。他们对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并没有重视,使用其进行教学的积极性并不高,偶尔用了也是为了要应付上级的检查。而高职院校中,多媒体技术应用已经较为广泛,如果教师不懂得利用,其一,教学效率得不到提升,其二,不能符合现代高职学生的接受教育需求。
2.2 多媒体课件质量偏低
高职计算机教学中,教学内容还是要以教材为主,但是教师在对教材进行设计成利用多媒体展示的课件的时候,由于比较费时,且有些教师对于多媒体技术的操作不是很擅长,所以在制作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抵触的意识,于是,就将它简单的表达制作出来。这样的话,课程也就变得不生动有趣,学生们也就不感兴趣。如果课件上不会利用图片、音乐、视频等形象化的内容来吸引学生的眼球的话,这对于教学质量也将大大降低。
2.3 学生与教师之间没有互动性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上,带来的作用之一就是,能为教学课程提供一个很好的教学环境和学习氛围。但是尽管这样,如果教师与学生之间没有借助这种辅助去进行互动的话,还是会出现传统的“照本宣读”课堂气氛。久而久之,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创新思维。
3如何改善多媒体技术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3.1 对教师而言
教师要转变自身的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好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教学中的作用。由于高职课程中,计算机成为一门为适应现代化社会而开展的专业课程,它意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培养学生对现代技术的意识。故教师要根据学校要求,认真制作课件,切不可为了应付教学而到网上购买课件。除了教师本身要提高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力外,还要带领学生认识到多媒体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实用性。
3.2 对学生而言
高职院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学生的自制力较差,对于学习缺乏耐心和学习兴趣。但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其内容丰富多彩,图文并茂,音频相结合的特点引起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注意,并且愿意从“播音员”、“放映员”的教学模式转换过来,更大乐趣地去学习计算机课程。学生提高了学习兴趣,就会变得有主动性,积极性。此外,通过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将原本难以理解的计算机课程内容变成图片和Flash动画展示出来,使得内容变得更加“通俗易懂”了。学生对于学习计算机技术课程的自信心也增强了。
3.3 对学校而言
高职院校中,学校可以根据此来建立一个多媒体教学素材库,以此来强化教师的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水平。注重多媒体技术在软件上的开发应用,不能因为配备大量的计算机硬件设施而忽略了多媒体技术在软件上的开发。
4 结束语
多媒体技术在问题教学法中的应用研究中期报告 篇7
一、教学内容及目标
指数函数的教学内容及目标是:通过对指数函数模型、概念、图像特征、性质的讲解,使学生能够了解其实际背景,理解掌握其概念意义、图像特征及其性质的运用.能力情感培养,让学生自主探究,通过学生亲手实践、互动交流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抽象、归纳、类比、对比探求新知的综合能力.
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假如说张先生现在给你10万块钱,今后每天都要给张老板一定的返还值,返还规律是这样的,第一天返还一块钱,第二天返还两块钱,第三天返还四块钱,依此类推.然后提出以下问题.
第一,你同意张老板的给款数量吗,张老板的返还日期定位半个月,你感觉是赔还是赚了.
第二,你同意张老板的给款数量吗,张老板的返还日期定位一个月,你感觉是赔还是赚了.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将上述问题展示出来,学生通过自己读题理解来分析计算.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的同时,成为一个很好的课程开题.
(二)探究发现
提出问题:教师让学生利用数学模型解决物质衰变和细胞分裂问题.
问题1:某种细胞分裂规律是每个细胞每次都能分裂为两个相同的细胞,也就是说1个细胞经过第一次分裂后会产生两个相同的细胞,这两个细胞再进行同样的分裂会产生四个细胞,这四个细胞再分裂会产生八个细胞,依此类推.设x为分裂次数,y为x次分裂后细胞的个数,建立一个y关于x的方程,利用多媒体形象生动地演示分裂过程.
(三)概念深化
(2)根据学生自己画出的图像和教师展示的图像,请学生自己进行对比,并找出两个函数图像的共同之处以及不同之处.以学生基本掌握的“描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运用列表,计算方式使学生体会指数函数图像的变化和趋势,以此来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考习惯.
(3)教师通过演示文稿向大家展示函数图像随底数a的变化,同时教师将指数函数的底数的缓慢运动做成动画,这样通过学生发现就可以在大脑中形成指数函数取值范围和底数的关系了.
在此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三步思维习惯,使同学们增强了对指数函数的趣味性,并增强了自主学习的信心,锻炼了实践操作能力和团结合作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四)归纳性质
通过教师的引领,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使得学生能够自主的推导出指数函数的一般形式、指数函数图像与其底数a的关系,由此,教师可以进一步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能动性,激发潜力,让学生们进行归纳总结出指数函数的性质.教师将总结好的性质,以多媒体幻灯片的形式总结出来,呈现给大家,教师板书,作为重点,向学生强调其重要性.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图像,归纳出指数函数y=ax在底数a>1和0<a<1这两种情况下的性质.
在此,向学生强调以数形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图像来解决问题的开放思维方法.两个重点:第一要掌握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第二要弄清底数a对于函数值变化的影响.此处作为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要让学生充分理解、认识、掌握、我们上面所推导、整理的过程,使学生深刻体会数和形是统一的整体,我们解决一些关于指数函数的问题,采取数形结合分方法是一个很好的利器.
(五)归纳小结
最后,教师引领学生串讲本节的知识重点和难点,归纳本节的收获,从而使学生能够完全吸收我们本节课讲解的重要内容.指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的特点,此处运用多媒体展示图像,引导学生总结性质,有利于学生掌握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特点,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总结概括能力,同时为以后学习其他函数奠定基础.
三、反思总结
我们此次的多媒体教学,再一次体现了其优越性,能够通过FLASH、幻灯片等形式,向学生充分展示指数函数的动态变化和直观的图像性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摆脱乏味的知识,不用再将数学这类学科作为一种哲学性质的学科去探索.可以通过多媒体将学生带入一个具有感官,研究和发现的新境界中.尤其是在数学教学中使用简单又形象的PPT,激发了学生探索欲的同时,提高了教与学的互动性,使得一些深刻性的动画更好被学生接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们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数学思维模式,这对于以后的教学有着更深远的意义.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已经成了现代化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使复杂的问题形象化,使数学的学习更加有趣味,从而对于学生智力开发和心里情景探索都有帮助.
多媒体技术在问题教学法中的应用研究中期报告 篇8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初中政治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4-289-01
近年来,在信息技术的发展之下,多媒体技术在教学领域已经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手段的融合不仅提升了教育质量,也促进了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因此,受到了教师与学生的一致欢迎。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在初中政治教学中不仅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初中政治教学模式现代化的需求,那么如何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呢?
一、创设出适宜的教学情景,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政治教材中有着很多抽象的理论,很多学生的学习兴趣都不高,而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政治教学的效果,优化政治教学效果最好的方法就是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生的年龄较小,他们对很多知识都感兴趣,但是注意力较差,作为教学的主导,教师就必须要为学生创造出适宜的教学情景。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在政治教学中就能够将其中的重点与难点借助多媒体的试听功能表现出来,这就能够很好的调动起课堂的气氛,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七年级“唱响自信之歌”的教学中,就能够借助多媒体来开展教学,在教学开始前,可以先利用多媒体对唱响自信之歌进行总结,穿插一些类似《大中国》、《爱我中华》、《黄种人》、《中国人》、《我的中国心》等一些爱国歌曲,在播放完歌曲之后,可以播放一些关于爱国主义的视频片段,也可以配以一些改革开放后我国发展的图片,利用这些歌曲、视频与图片唤起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优化教学效果,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提升政治教学的生动性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采用的是一种机械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的创新性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在政治课堂中就能够将抽象的政治理论转化为形象的理论系统,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也可以让政治课堂变得更加生动、丰富,这样即可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例如,在七年级“珍爱生命”这一课时,可以先播放关于十里长街送总理的音频:“1976年1月8日,敬爱的周总理不幸在北京逝世,噩耗传遍了神州,亿万人民深感悲痛,”让学生感受到人民对周总理的缅怀以及生命的价值,此时,再引出教材中的内容,这样学生就更加容易接受了。
三、与时事政治进行联系,弘扬爱国主义教育
在中考中,时事政治占据了一定的比例,这就能够说明,时事政治也是政治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时事政治引入课堂中,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分析,这样就可以提升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讲述“保护环境”这一课时,就可以播放一些关于沙尘暴的视频,让学生看到沙尘暴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并鼓励学生针对沙尘暴出现的原因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得出沙尘暴是由于人们的过度开垦、乱砍乱伐、放牧等原因破坏了生态平衡所导致,这样就能够从内心深处激发出学生的环保意识,也能够促进学生对环境保护知识的理解,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
四、利用多媒体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初中政治教材中的内容与初中生的年龄特点与心理特点相吻合,也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将多媒体与教材进行结合,就能够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如在讲述“世界因生命而精彩“这一课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来播放一些与教材内容有关的动态图片,如“干涸的世界”“万类霜天竞自”等,在播放完图片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通过这种视频与教材结合的方式就能够为学生营造出一种直观、生动的视觉效果,让学生理解到生命的魅力,让他们能够从心底中热爱生命,了解生命的意义,这样就能够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五、利用多媒体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政治学科不仅仅是德育课,也是智育课,对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深入之下,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已经难以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效果了,必须要采用具备趣味性与知识性的新型教学模式,而多媒体以其生动、形象的特征成为辅助教学的首选工具。
如在“发展离不开合作”这一课中,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关于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视频,让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也明确发展与合作之间的关系;在“人类的家园”这一课中,就能够播放一些关于我国环境、人口与资源的视频和图片,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与勤俭节约的意识,这样就能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
总而言之,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在初中政治教学中能够起到优化教学手段,提升教学质量的作用,但是与语文、英语等重点学科相比而言,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政治中的应用还较为落后,相信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定可以有效的改善现阶段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孙昌慧.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09).
[2] 汪丽.新课标下多媒体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3(03).
[3] 高巍莉.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研究与实践[D].西北师范大学,2006(11).
【多媒体技术在问题教学法中的应用研究中期报告】推荐阅读:
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07-25
多媒体技术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09-10
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08-28
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10-26
谈多媒体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07-06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07-28
谈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论文10-26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12-18
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应用中的必要性论文12-17
新技术、新媒体在教学领域中的应用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