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教学中的音乐教育

2024-10-08

钢琴教学中的音乐教育(通用12篇)

钢琴教学中的音乐教育 篇1

摘要:近几年, 我国社会钢琴考级中增加了音乐素养的考试, 这意味着我国社会钢琴教育正在逐步向素质教育迈进, 音乐素养的培养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关键词:钢琴教学,音乐,听力,表现力

一、学习钢琴的意义

英国作家雨果说过:开启人类智慧大门的三把钥匙是:字母、数字、音符, 由此可见, 音乐在人们的社会工作与生活当中所起到的助益是必不可少的。在各种音乐教育中, 分声乐教育和器乐教育两种, 声乐教育需要具备一定的天赋——即声音条件和身体条件。因此, 对于社会音乐普及教育来说, 大多数家长不会把声乐作为美育教育的必须选择。那么, 器乐教育就受到更多家长和音乐爱好者的偏爱。在各种乐器中, 乐器之王钢琴具有极大的优越性。

(一) 硬件优势

钢琴具有极大的优势是其他乐器所没有的。首先, 它的音域宽广, 共88个键, 表现极其丰富, 力度、音色、和弦的变化可以充分表达不同的情绪和乐思。其次, 钢琴具有很大的实用性, 它可以独奏, 也可以协奏, 既可以登台演出, 也可以应用于更广泛的课堂教学——包括声乐课和舞蹈课的伴奏工作, 它都是最常用的辅助工具。

(二) 钢琴在儿童智力开发中的优越性

众所周知, 钢琴是所有乐器中最难学的, 它被称为乐器之王, 需要同时调动眼、耳、手、口、脑、身, 经常还会用到脚, 它能够培养人高度的身体协调性和反应能力, 记忆能力, 从而达到开发智力的作用。

(三) 钢琴能够陶冶性情, 提高审美品位

教师在钢琴教学中对听力、读谱、背奏、旋律、节奏、速度、情感、理解力以及表现力等综合音乐素质的培养能够陶冶性情, 提升审美品位。

那么, 在钢琴教学中如何才能实现这些优越性呢?

二、音乐素质教育在钢琴中的技术训练

(一) 听力的训练

听力是指接受声音, 分辨声音的能力。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 听力的培养在钢琴学习中至关重要。如果没有好的听音能力, 就无法辨别音高, 就会直接造成看谱与听力与演奏之间的配合障碍——即不看琴键就无法分辨音高。有一些学生先天对音高的敏感度欠缺, 自己对所弹奏的音没有意识, 尤其是初学者, 没有很好的听力做基础, 看谱与手上的弹奏必然会出现问题, 进度缓慢。对于这样的学生来说, 教师要有十足的耐心, 加强听音训练是第一重要的。因此, 我们应该把听音作为每节课的常规训练。

听力的训练要循序渐进, 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可以是简单的三个音分辨音的高低。不必说出具体的音符, 只要能够听出音的高低位置就可以, 难度递进, 使学生对于音高有初步的概念。

第二阶段, 听单音。学生对音高已初具印象, 通过听单音来达到听力记忆, 教师先给出标准音6, 然后弹一个单音, 让学生分辨其与6的高低, 开始时教师要选择相邻的音让学生容易辨别。渐渐加大音域范围, 指导学生通过模唱音阶的方法一个音一个音的去找, 这个过程往往比较长。

第三阶段, 增加变化音的训练及音群的训练。在听单音的基础上, 增加一些升号、降号音的练习, 逐步转向音群的听记能力。

钢琴教学中的听音与音乐必修课视唱练耳课的听音相比, 程度浅, 也没有那么广泛, 但是针对性却很强, 目的是能够适用于钢琴演奏。

(二) 读谱的培养

读谱并不只是简单的认识音, 还包括指法、表情记号、速度记号、力度记号、强弱记号、连音、跳音、休止符等标记, 这些是琴童最容易忽视的。对于连音、跳音、休止符, 学生有时是粗心, 而对于表情记号等标记则更多的是没有重视了, 这也与教师的重视程度有关, 教师要不断的提醒学生这些标记与认识音符同样重要, 它承载了乐曲的情感与表现力的部分。另外一点就是速度记号的重视, 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提速, 认为快就是好是很严重的误区。

(三) 旋律的弹奏

同样的旋律, 不同的人弹出的效果不一样, 怎样才能弹得有感情, 弹得好听呢?钢琴演奏绝不是单纯机械的手指运动, 而更重要的是表现情感。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用唱谱来带动学生手上的旋律动作, 启发学生的情感, 使旋律优美动听。加强连奏的训练, 通过手型, 指法的变化, 手腕的运用来达到连奏的目的, 有乐句感, 注意连线的走向, 注意气口, 要有语气, 有强弱对比, 就像朗诵一篇文章, 要抑扬顿挫, 有起伏, 有重点音, 这样的旋律才能充分表现出来, 才能感染人。

(四) 理解力、表现力的培养

这一方面需要掌握的不仅仅是钢琴本身的内容, 更包括对作曲家生平, 作品时代背景等音乐史方面的认识。钢琴教师在布置新课的时候应该让学生对作曲家及其创作风格, 作品背景有所了解, 有针对性的选择一些作品进行赏析, 讲解, 启发, 从而帮助学生理解乐曲, 提高演奏的表现力。

(五) 作品分析能力的培养

作品分析能力与演奏能力是密不可分的, 分析调性, 分析曲式, 更能帮助学生完整的理解乐曲的结构, 长期进行下去有力于学生养成独立分析作品的习惯, 才是真正演奏的开始。

(六) 即兴弹奏能力的培养与实用

个人认为, 即兴弹奏能力的培养是钢琴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 关键一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 有相当多钢琴专业的学生面临着不会自己配和弦, 不会即兴弹奏的尴尬, 他们平时弹李斯特, 弹肖邦, 难度很高。但是如果有“外行”人让他们随意弹一下流行歌就不会了, 在即兴弹歌的能力上甚至不如弹599, 849程度的声乐专业学生。这反应出在某一方面音乐素养的缺失。虽然大学也都有和声课, 但是如果不能活学活用就等于没学, 只是在考卷上配个和弦, 分个开放、密集、oct又有什么用呢?面对这样的问题, 在钢琴教学中增加即兴弹奏训练是当务之急。那么, 学生的钢琴水平达到什么程度时加入即兴弹奏训练才最为恰当呢?个人认为车尔尼849是合适的阶段。因为即兴弹奏经常涉及到的技术主要是:连音、顿音、和弦、分解和弦这四项。这些具有849程度的学生可以达到要求。那么练习即兴弹奏对于学习钢琴的孩子来说又需要有哪些准备呢?

第一, 转变思路, 认识简谱。说到这可能很多人笑了, 觉得简谱有什么可准备的, 大家都认识啊, 可那是C调。DEFG等其它调也都能很快的在钢琴上找到音吗?不尽然吧!过去我们弹乐曲看的谱子都是五线谱, 认识的是固定调, 如今要认识简谱就需要掌握首调的概念了。

第二, 练习一些固定的常用节奏型, 并且应用到节拍里, 如果是两拍子的欢快的就用顿音, 或者和弦打节奏, 如果是四拍子的柔和抒情的就运用连音或者分解和弦。

第三, 随着钢琴演奏难度的加深, 演奏能力的提高, 即兴伴奏能力也应逐步提高, 通过分析和声, 分析作品, 找到合适的伴奏织体, 同时要掌握和声的知识, 通过耳朵来分辨和声配置的好与坏, 使得即兴弹奏达到一定程度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的演奏了, 从而真正达到“即兴”的目的, 完成共性到个性的转化, 这也形成了一个简单音乐创作的过程。

三、审美教育

前面我们谈到了钢琴教育中的技术性的培养, 教师在教学中传授演奏技能非常重要, 然而音乐的本质是艺术, 艺术的本质是审美, 技术是为艺术服务的。因此学习钢琴以至于学习音乐的本质目的也应该是提高审美品位, 净化心灵, 达到道德素养的升华, 这才真正实现了素质教育, 也才是音乐存在的价值所在。因此在演奏乐曲时, 要正确引导学生善于感悟音乐美。因为无论是练习曲或是复调性的音乐还是大型乐曲, 本身都有其内在的情感, 有作者要表达情绪, 教师可以通过有感情的范奏来启发学生的领悟力,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使学生在学琴中获得乐趣, 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钢琴教学中的音乐教育 篇2

摘要:钢琴教学是一门依靠大量音乐理论为基础支撑起来的技巧性较强的音乐课程,在教学中如果轻视音乐理论来谈论教学和钢琴演奏的技巧的提高都将是举步维艰。综上所述,对于钢琴演奏和教学来说,音乐基础理论知识也就显得极其重要,它不仅仅是我们音乐学习的基础内容,同时也是钢琴教学实践当中至关重要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既然如此,如何将音乐基础理论和钢琴教学实践有效地相结合,才是钢琴教学任务的重中之重。本文将通过音乐理论在钢琴教学以及钢琴演奏当中的作用和应用进行系统的分析,?亩?为钢琴教师在教学和学生学习演奏的过程中提供有效的帮助。

关键词:音乐理论;钢琴教学;钢琴演奏

众所周知,学习钢琴演奏其实不是简简单单地练练手指和识识谱,其实,一首钢琴曲倾注着曲作者要想表达的内在情感,每个音符就像文学作品中的每个字一样,都有着不同点寓意,而要想弄明白这些,我们必须要有扎实的音乐理论基础和将理论基础淋漓尽致的应用,这样才能充分表达曲作者作品的真实情感。因此说,钢琴演奏要靠着大量的乐理基础为指导,演奏者不仅仅是要熟悉乐谱,更应该对乐曲的创作者的情绪加以揣摩,将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曲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融入到整个弹奏过程中,才能弹出完美的乐曲。然而,在钢琴教学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学生对乐谱上标记的一些记号没有表现出来,更别说表达出曲子本身的情感,这些都是我们平时忽视音乐理论的缘故,因此,我们在钢琴教学中,必须注重音乐理论知识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将相应的音乐理论和知识传授与学生,使学生能深刻的理解基本乐理知识,只有这样,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才能使钢琴教学任务更好的完成,以便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音乐理论在钢琴教学中应起到的作用

演奏者要想将一首乐曲完美的演绎,其音乐基础理论知识的运用和钢琴演奏技巧的有机结合是关键的所在。演奏钢琴涉及到的音乐理论知识主要包括了三个方面:乐理基础、和声基础、作品分析,并且还囊括了演奏人员对作品的理解等诸多因素。演奏者能否深入理解作品,并准确把握其蕴藏的音乐意境,将直接关系到最后的钢琴演奏效果。因此说,只有具备扎实音乐理论知识,才能将钢琴演奏的技艺得到质的飞跃。

(一)扎实的基本乐理知识是学好钢琴演奏教学的重要基础。对于基本乐理知识的熟练掌握是学生学好钢琴演奏所必备的条件,想要真正将钢琴的演奏技巧融合贯通,把作曲家想要表达的情感表现出来,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掌握扎实的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只有具备了扎实的音乐基础理论知识,才能够读懂每一个乐谱,这样才能有层次的表达乐曲的内涵,使得钢琴演奏的技巧与乐曲要表达的内容有机结合。钢琴的演奏技巧不仅仅需要的是一遍遍机械的练习,更多的还要靠音乐理论的支撑,只有这样才能使乐曲内容得以完整的表现在我们的耳边。

(二)钢琴演奏的骨架是和声。从历史出发的角度来看.钢琴的艺术发展经历了五个主要风格形态时期:巴洛克风格时期;维也纳古典风格时期;浪漫主义风格时期;印象主义风格及20世纪现代音乐风格时期。由于各个时期作曲家的美学观念、追求目标、作曲技法等有很大不同,故造成各个流派在和声组织形式上的各具特色。掌握这些有利于学生对于作品风格的掌握,比如就颤音的演奏而言,巴洛克时期的颤音演奏和维也纳古典时期的演奏就截然的不同。

(三)作品分析是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层次的敲门砖。我们平时上课的时候经常提到的曲式结构,实际就是帮助学生进行作品分析,包括:主题与主题的对比;乐句与乐句的对比;乐章与乐章的对比等,无疑是让学生在演奏过程中要有层次感,这样演奏的乐曲才能津津乐道、引人入胜,乐曲才能真正打动人心,你弹奏的音乐故事才能让别人听懂,只有这样才是完美的表达。

二、音乐理论在钢琴演奏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如果基础音乐理论的知识不扎实,那么在后续开展钢琴教学活动过程中,极其容易造成教学理论与钢琴演奏实践的相脱节,同时也会造成学生对钢琴演奏学习的疲倦,进而导致了音乐教学活动效率的低下。而通过基本乐理知识的学习,能够为学生的钢琴演奏奠定坚实的乐理基础,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有效提升学生理解能力和创新思考能力,钢琴演奏需要创造力,这是学生学习进步的内在驱动力,没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就无法演奏出美妙的乐曲。

(一)通过欣赏大量的音乐曲谱片段以及古典、流行乐曲的旋律视唱,可以使学生们在音乐的学习过程当中积累极其丰富的音乐素材,以及乐曲的相关资料,从而逐步养成了学生能够独立自主的进行音乐曲谱与作品阅读鉴赏的能力,进一步的提升学生的钢琴演奏和学习水平,增加学生对于钢琴演奏的理解和兴趣。

(二)教学过程中把音乐理论知识在钢琴的演奏过程中逐渐得以实践显现出来,使学生深刻理解音乐理论知识中每个知识在实际演奏中的作用,进行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对比,让学生充分理解每个乐理符号的作用,通过这一做法可以使演奏者快速的完成乐谱与键盘之间的转换,这对演奏者熟悉乐曲内涵有着极大的帮助,同时,对于钢琴演奏学习者而言,丰富的音乐理论知识还能够拓宽学生的艺术视角,增强学生对于钢琴演奏艺术的理解和认知。

(三)养成演奏前先分析作品的习惯,包括作品创作背景、曲式结构、作品风格等,从理论上对作品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这对于练习中的从何入手有着极大的好处,使得完成一首作品有章有法。

三、结论

情感教育在钢琴教学中的融入 篇3

一、情感教育与钢琴教学之间的关系探究

情感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教育的缺失环节,很多的学校更多地关注的是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对于人文素养、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塑造不闻不问,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而言是有害的。因此,倡导将情感教育价值理念运用到钢琴教育教学过程中去,在这两者相互融合的基础上,使得钢琴教育成为学生情感教育的重要领域和环节。那么我们就有必要对于情感教育和钢琴教学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钢琴教学,属于音乐范畴,而音乐教育内容中势必会涉及到真善美的价值理念,这必然会与情感元素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就是说钢琴教学本身就蕴含着情感教育的内容;当前情感教育在学校教育体系中的缺失,要求教师重视人文教育领域,而钢琴教育的融入,恰好可以弥补在此方面的不足,由此就可以引导着学校教育朝着更加完善的方向发展和进步。

二、情感教育在钢琴教学中的融入

情感教育在钢琴教学中的融入,需要钢琴教师树立正确的情感价值观,深刻了解钢琴教育与情感价值之间的关系,并且积极去探究当前钢琴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于钢琴教育教学问题进行改善和调整。

(一)奠定钢琴基础,了解钢琴发展历史

钢琴作为音乐领域的重要工具设备,其自身发展历史比较悠久,文化历史也展现出灿烂的一面,成为人类音乐文化的重要代表。在教师开展钢琴教学的时候,要关注学生钢琴基础知识的夯实,引导学生去了解和掌握钢琴的发展历史,由此去激发学生对于钢琴学科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形成良好的钢琴音乐认识观,这是情感教育融入的第一步。比如在“认识钢琴”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学生对于流行歌手的关注,如以周杰伦钢琴弹奏的歌曲为援引,进而介绍钢琴的起源故事,从拨弦钢琴到击弦钢琴的发展历程,从国外钢琴的发展到国内钢琴的发展历程,使得学生对于钢琴学科的认识提升到理性的状态,并且由此增强学生的学科意识,使得其对于钢琴产生浓厚的兴趣,由此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参与到实际的钢琴学习中去。在课程即将结束的时候,可以选择国际级的钢琴家郎朗弹奏的作品来结束,使得学生在优美的钢琴音乐中感受钢琴给予人们带来的意境感受,由此潜移默化地对于钢琴这个乐器产生兴趣,并且希望可以进一步去学习钢琴这方面的知识。

(二)分析作品结构,营造良好情感意境

在学习对应钢琴作品之前,都需要对于作品结构进行分析,由此更加深切地去了解音乐现象和音乐本质之间的关系,这样的操作可以使得作品的品格得到整体的把握,这是加深学生对于钢琴音乐作品掌握程度的关键性环节,也是情感意境营造的前提和基础。以钢琴音乐作品《吉普赛》为例,教师带领学生去感受这个乐曲的曲式结构,了解其作为回旋曲曲式的特点和规律,比较这首乐曲结构与《献给爱丽丝》之间的差别。一般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以合作探究的方式来探讨这首乐曲的曲式结构和特点,这对于提升学生对于钢琴作品的理性认识,实现学生钢琴素养的不断提升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课程内容。当然在分析曲式结构的过程中,学生也可以渐渐弄清楚钢琴曲式与钢琴意境之间的关系,之所以选择这样的曲式,就是因为它可以为钢琴对应意境的塑造奠定基调,而此时这样的基调能够给予学生的感受就是:更加深入的了解钢琴曲目的精神精髓,并且知道以这样的方式去表现这样的意境,这对于学生理解钢琴曲目的情感,进而被钢琴曲目的情感特色所吸引的过程来讲,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和内容。从本质上讲,在此环节中情感教育主要体现在:要引导学生深刻分析作品结构与作品意境之间的关系,在找到对应作品结构特征之后,能够很快地找到对应的音乐情境,并且很快融入进去,这样的话可以为情感熏陶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和环境,这一点才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

(三)明确弹奏难点,实现多样学科融入

在音乐教育教学中常常听到音乐天赋这个词汇,其实就是行为主体依靠内心对于音乐节奏的掌握和歌唱感觉来实现自身主导作用的发挥,由此更好地展现出音乐作品的风格和特点。但是要想做到这一点,必然需要找到弹奏的难点和重点,强化能力训练,使得弹奏与演唱、与情境之间达到和谐统一的状态。为此,教师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在进行钢琴教学课程设计的时候,要遵循作品的风格和特点,以一专多能和学科横向联系为契机,做到钢琴音乐作品的技术难点和重点,强化训练,以达到自弹自唱的学习效果;其二,引导学生去学习和声学的基础知识,熟悉和弦调式调性,为钢琴即兴弹奏奠定基础;其三,引导学生去学习即兴伴奏的星光知识,在钢琴小组课优化设计的基础上,积极运用校内的各种师生课程资源,以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来进行,由此营造良好的课程学习氛围和环境,这对于锻炼学生内心音乐感和配合感来讲,是很有必要的。

比如在学习“沉默的教堂”音乐课程的时候,首先可以要求学生不去查看音乐乐谱,尽量要求学生闭上眼睛去聆听,并且对于其音乐结构进行推测,找到音乐聆听过程中不是很清楚的部分,将其作为后期技术操作的重点和难点,因为聆听都难以听清楚的话,自然不知道技术操作的切入点,而此时就可以利用这样的方式来锻炼学生的听力,找到技听力盲点,也就找到了技术操作的难点,也就明确了音乐课程开展的钢琴教育教学的出发点,此时教师就应该以这部分内容为课程关键,合理运用学科横向联系,处理好技能培训与知识转换之间的关系,由此使得学生对于歌唱和演奏有着更加深厚的理解,这也是当前高职钢琴教学过程中应该关注的问题。

(四)结合音乐意境,实现学生情感启发

音乐可以归结到精神层面,其一般都比较抽象,并且具备健全的音乐意象,这样的音乐意象不仅仅能够展现艺术主题,还蕴含着各种音乐美、画面美、情感美和哲理美等内容。也就是说音乐教师在开展钢琴教学的时候,可以结合不同乐曲的音乐意境,对于主题进行诠释,使得学生受到音乐意境的感染和熏陶。对此,我们需要关注的内容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利用象征性的语言对于音乐作品进行诠释和描述,以弹奏者积极性激发为契机,以更加合理的方式来呈现乐谱的风格、音乐的情感取向、音乐的意境表达等内容;其二,在进行对应钢琴音乐播放的时候,可以选择对应的标题音乐背景,借助多媒体的方式来呈现对应的音乐画面,由此使得音乐的情感与画面处于和谐统一的状态,此时对于学生的意境冲击感来讲,是最大的;对于学生感染力也是最大的,由此使得钢琴音乐作品能够更加零距离的与学生心灵去接触,此时获得音响效果是我们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

比如在赏析“雨的印记”的时候,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一边演奏钢琴音乐乐曲,一边播放下雨绵绵的视频资料,两者之间达成高度的统一。可以给予学生的情感冲击也是最大的,一个星星满天的夜晚,忽然间下了一场雨,处于这样的意境之下,阐述作曲者对于美好爱情的向往,此时学生对于这种情愫的理解程度也得以加深,更加重要的是学生会在这样的意境中更加深刻的理解到音乐给予人带来的影响。

(五)改变教育理念,营造情感教育环境

情感教育融入钢琴教学,就是因为传统教育忽视音乐人文教育而做出的积极调整和改善,此时就需要教育教学工作者积极去改变以往的教育教学理念,将情感教育纳入到钢琴教育的体系中去,由此最大化的发挥钢琴教育教学的效益,这才是推动钢琴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首先,应该采取大量的宣传和教育,以开展专业化钢琴教师培训的方式,改变当前的钢琴教育教学格局,实现情感教育环境的不断改善和调整;其次,还应该从情感素养的角度入手,开展钢琴比赛的方式,营造浓厚的钢琴音乐教育氛围,使得学生在参与者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渐渐对于钢琴学科的兴趣得以提升,由此实现钢琴教育教学的效益得到最大化的发挥;再次,鼓励学生将钢琴学习作为自己的兴趣爱好不断发扬光大,将其纳入到学生综合素质评估中去,并且形成健全的钢琴教育教学有效性评价机制,以情感教育的视角去审视,进而推动钢琴教育教学工作朝着更加高效的方向发展和进步;最后,学校要加大钢琴器材的采购力度,使得学生都可以使用对应的钢琴器材去学习,这种直接接触的方式更加容易使得学生对于钢琴教学产生兴趣,学习积极性得到提升之后,自然也会在钢琴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崭露头角,这对于学生自己的综合素质的提升而言,也是很有必要的举措。

情感教育是钢琴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塑造和锻炼学生健全人格,完善情感、艺术素养、审美能力等方面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作为学校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切实的将钢琴教育教学工作做好,使得其朝着情感化的方向发展和进步。

解读钢琴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篇4

一、提高学生感受音乐美的能力

感受音乐美是钢琴教学中每一个学生必须具有的能力, 提高学生感受音乐美的能力, 从根本上说, 是提高人的整体性的精神素养。在钢琴教学中, 我们发现有好多学生不懂得如何欣赏钢琴作品, 他们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来评价美。由此可见, 提高学生感受音乐美的能力是何等的重要。对于学生感受美的培养, 最重要的是“耳朵”, “耳朵”正是实现这种感受音乐美的素质教育的最有效手段之一。钢琴音乐同其它音乐一样, 是听觉艺术, 声音艺术。培养学生对声音听辨力是非常必要的, 是钢琴学生所应具备的基本功。

教师对实施美育有重要的作用, 应在言传身教中交给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他感受美的标准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钢琴教师要有能表现出自己独特个性特征的外在形象, 还要具备良好的审美修养, 以及渊博的知识、过硬的专业技能。这样才能让学生信服。在处理作品的时候, 教师要注意把握作品的风格, 形成自己独到的审美意识, 并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这种美。总而言之, 提高学生感受音乐美的能力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钢琴教学中, 我们必须坚持把提高这种能力贯穿于钢琴教学的过程中, 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发现美感, 并在愉快的气氛中获得技巧与知识, 同时培养正确的、客观的审美意识。

二、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钢琴这一学科, 有它自身的规律和特点, 在教学中能够合理地运用, 就能得到很好的效果。教师要教给学生弹奏的技巧, 每一个细节都要认真负责的教学。更为重要的是让他们感受作品的情感起伏, 从而提高他们感受音乐美的能力。人有国界之分, 但音乐没有国界之分, 人人都可以感受音乐, 体验到音乐的美, 感受到音乐里的情感。对钢琴作品的理解包括作曲家自身的情感体验, 演奏者在二度创作中加入的自己的感情色彩, 以及听众的基本的理解。钢琴音乐自身具有美感, 学生应理解这种美感, 感受这种美感, 才能表达自己心中的音乐。如教师在讲解舒伯特的《流浪者幻想曲》时, 首先要介绍作者创作过程中的时代背景 (此曲作于1822年) , 舒伯特的一生虽然一直在贫病交加中度过, 但他的精神生活并不空虚, 总是能够与他同样境遇的艺术家们相处的很愉快。他的钢琴作品与艺术歌曲有许多相似之处, 钢琴作品中的主题多半都与艺术歌曲相关, 《流浪者幻想曲》的主题就是从同名艺术歌曲的主题。虽然都是舒伯特的作品, 但是表达的感情截然不同, 艺术歌曲中表达的是痛苦、孤独之情。钢琴作品中却以被流浪者激昂的呼唤和走向光明的乐观情绪所取代。通过对作品的人文背景和作曲家生平的分析, 可以使学生加深对音乐作品艺术成就方面的理解。

教师在教授钢琴作品时, 应区分各个作曲家不同的性格特点, 人文背景等。比如, 教师在讲解莫扎特奏鸣曲时, 首先应该让学生先了解莫扎特, 他一生贫困潦倒, 音乐中却让人体验到深刻的人情味, 作品里充满歌唱、流畅性的特点。而贝多芬是启蒙运动时期的音乐家, 这一时期是争取个性解放, 表现主观情感的个性特点, 所以他的作品在有很大的突破, 这与他的时代是分不开的。贝多芬经历的是一条坎坷的人生路, 作品里可以感受到他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的那种坚韧与顽强。在教授肖邦的作品时, 他写了多首充满爱国热情的作品, 应着重介绍其对自己祖国的热爱。鉴赏音乐的方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境界和思维方式。在钢琴教学中, 教师发挥着主导作用, 比如进行视奏, 指导学生分析作品。但是教师更重要的是把握创造过程中鉴赏美的主流方向, 帮助学生拥有独自鉴赏音乐的能力。鉴赏美的能力也是钢琴教学中学生音乐能力的重要能力之一。

三、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钢琴音乐同其它所有的音乐一样, 是情感的艺术, 是人的内在情感的另一种体现。钢琴是需要表演的艺术, 演奏就是一个情感传递与感染的过程, 演奏也是一种艺术创造工程。演奏者应把作曲家时代背景, 作品中要表现的情感进行细致加工, 再化为自己的情感, , 最终, 能在演奏中引起观众的共鸣。演奏本身就是二度创作的一个过程, 因此, 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是钢琴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这种创造美的能力, 需要学生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与情感表现力, 二者相互促进, 相辅相成。

要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首先提高学生的创新价值, 以及增强学生文化和艺术修养。为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工作当中具有创新性能力打下基础, 使学生更能适应社会多变的需求。其次, 学生创造能力的具体体现, 就是要发展音乐的表现力, 要把日常生活与音乐情感联系融合在一起, 这是激发学生在钢琴教学中创造美的最基本要求。在开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时候, 能够使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以及演奏技术, 而且有丰富的经历和文化修养, 还能够切身的感悟音乐的魅力和情感, 这都是学生表现音乐的根本源头。所以要积累文化素养, 丰富的创造力, 对音乐的想法与感受, 然后创造出更多、更好的音乐作品。

在钢琴教学中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至关重要的。首先, 让学生懂得利用手里的工具, 可以利用电脑查找资料, 可以参考各种文献和版本。其次, 还要学会自主学习的手段, 通过自己的演奏经验, 进行独立或者合作性地音乐创作, 促使学生在演奏中具有创造力, 能够把已经掌握的知识同化型迁移, 争取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以及表演方式。我国现代的教育理念就是要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充满热情的学习。在钢琴教学中加入创新性元素, 能够唤起学生与老师共同探索的潜能, 并能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 为创造美提供了有力的依靠。

随着21世纪的到来, 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很多家长都让孩子学习钢琴, 致使学习钢琴已经成为最普及的一项活动。教师应将美育教育渗透到钢琴教学中, 教会学生感受音乐美, 鉴赏音乐美, 创造音乐美, 使学生有学习的兴趣, 点缀学生的音乐旅程, 成就学生的艺术梦想。

摘要:美育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同时也对全面发展教育中其他功能的发挥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钢琴教学也是如此。本文从感受音乐美, 鉴赏音乐美, 创造音乐美为三大理论层面, 来阐释美育教育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钢琴教学,美育教育

参考文献

[1]周薇.《西方钢琴艺术史》.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年版

钢琴教学中的音乐教育 篇5

【摘要】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提倡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推动音乐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钢琴教学中可结合该教学法中的图谱、语言、声势、音乐游戏等教学手段,逐步地引导儿童进行识谱、节奏等方面的学习,使儿童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钢琴演奏中去。

【关键词】奥尔夫;钢琴教学;儿童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6-0178-01

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水平不断提高,钢琴教育在中国日益普及,且琴童的年龄也越来越小。很多家长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让孩子从3到4岁就开始学琴,然而针对儿童的钢琴教学及教材运用却存在诸多问题。例如,用得较多的《拜厄》、《哈农》、《钢琴基本教程》等教程对于儿童来说过于枯燥,许多教师的钢琴教学过于成人化,重技巧,轻音乐,很难提高孩子学琴的积极性。

一、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教学理念及教学特点

(一)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

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原本性的教育。奥尔夫提出:“原本性的音乐不是单纯的音乐,它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特点

1.综合性。奥尔夫音乐教学是将动作、语言、歌唱、戏剧、美术紧密结合在一起,是一个高度的综合体。教学中会依据儿童接受能力,借助音乐游戏、图谱绘画、打击乐合奏等活动对儿童进行综合训练。

2.参与性。奥尔夫的音乐是一种必须通过自身参与的音乐,人们不再是听众,而必须成为演奏者参与其中。

3.创造性。在奥尔夫教学中,教师会引导学生运用元素性材料,如最基本的节奏、动作方式等,遵循探索?C模仿?C迁移?C即兴创作的学习过程,在集体富有创造性的音乐活动中进行音乐学习。

4.游戏性。奥尔夫的音乐教育活动总是由游戏贯穿始终,丰富多变的音乐游戏总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潜移默化地学到相关的音乐知识。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儿童钢琴教学中的运用

(一)利用图形谱进行识谱教学

儿童的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是有限的,他们不可能将复杂抽象的音乐理论知识记得很牢,这就需要通过一些比较形象的图形谱刺激他们的感官,帮助他们理解记忆。例如:一只大花猫可以表示一个四分音符,两只小猫则代表两个八分音符等等。可以让学生看图形谱演奏,也可以教师弹奏一段简单的音乐后,让学生自己绘制图形谱,随后看着自己的图形谱在钢琴上再次演绎一遍。

(二)利用“声势活动”进行节奏教学

“声势活动”是指用身体作为乐器,通过身体动作发出身响的一种表现手段。例如:捻指、拍掌、拍腿、跺脚,或拍打身体任何部位并发出声音。在儿童钢琴教学中,为了增添趣味性,可以有效地运用声势活动来训练学生的节奏感。例如:四分音符跺脚、八分音符拍腿、十六分音符拍手等等,在演奏钢琴曲之前,可以先将左右手声部中的节奏用二声部声势活动拍打一遍,形成初步印象,以便为后面的钢琴练习做好准备。

(三)利用游戏进行技术技巧的训练

音乐游戏一般都具有形象性的特点,将抽象的技术概念比喻成学生们熟悉的事物,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模仿,更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穿指的动作可以想象成火车穿山洞的样子,跨指则仿佛刘翔跨栏的动作,演奏跳音时仿佛指尖站到了蹦床上,或是用指尖模仿小鸡啄米的动作等等,可设计一个故事场景,让学生用手指动作去扮演各种角色。

(四)运用即兴演奏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和表现力

在乐器演奏中重视即兴演奏能力的训练,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熟悉自己的乐器,体验发现音乐的快乐,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才能。

1.探索音响的即兴演奏。给学生一个标题,让学生在钢琴上即兴模仿这一标题中存在的各种声响。如:暴风雨、动物园、森林的早晨等等。

2.看图形谱进行即兴演奏。给学生看图形谱,或让学生自己绘制图形谱,然后根据自己的想象,将图形谱用钢琴演奏出来。

3.换曲名练习。当学生将一首钢琴作品练熟后,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力,更换曲名,再去表演。如将《春之歌》换成《夏之舞》,再去表演。大多数学生在更换曲名后,都能通过速度、力度、连断等变化,使音乐更接近新的曲名。

4.即兴地进行变奏处理。让学生在已熟练掌握的钢琴曲的基础上,通过改变节拍、节奏、加装饰音、经过音及辅助音等方式进行即兴变奏。

综上所述,以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理念作为基础,遵循儿童自然发展法则,从儿童熟悉的事物入手,结合语言、声势、歌唱及游戏等教学手段让琴童自己去体验、感受并且参与创造,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演奏热情,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妲娜,修海林,尹爱青.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2002.[2]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作者简介:

音乐理论在钢琴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篇6

关键词:音乐理论;钢琴教学;钢琴演奏

众所周知,学习钢琴演奏其实不是简简单单地练练手指和识识谱,其实,一首钢琴曲倾注着曲作者要想表达的内在情感,每个音符就像文学作品中的每个字一样,都有着不同点寓意,而要想弄明白这些,我们必须要有扎实的音乐理论基础和将理论基础淋漓尽致的应用,这样才能充分表达曲作者作品的真实情感。因此说,钢琴演奏要靠着大量的乐理基础为指导,演奏者不仅仅是要熟悉乐谱,更应该对乐曲的创作者的情绪加以揣摩,将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曲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融入到整个弹奏过程中,才能弹出完美的乐曲。然而,在钢琴教学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学生对乐谱上标记的一些记号没有表现出来,更别说表达出曲子本身的情感,这些都是我们平时忽视音乐理论的缘故,因此,我们在钢琴教学中,必须注重音乐理论知识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将相应的音乐理论和知识传授与学生,使学生能深刻的理解基本乐理知识,只有这样,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才能使钢琴教学任务更好的完成,以便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音乐理论在钢琴教学中应起到的作用

演奏者要想将一首乐曲完美的演绎,其音乐基础理论知识的运用和钢琴演奏技巧的有机结合是关键的所在。演奏钢琴涉及到的音乐理论知识主要包括了三个方面:乐理基础、和声基础、作品分析,并且还囊括了演奏人员对作品的理解等诸多因素。演奏者能否深入理解作品,并准确把握其蕴藏的音乐意境,将直接关系到最后的钢琴演奏效果。因此说,只有具备扎实音乐理论知识,才能将钢琴演奏的技艺得到质的飞跃。

(一)扎实的基本乐理知识是学好钢琴演奏教学的重要基础。对于基本乐理知识的熟练掌握是学生学好钢琴演奏所必备的条件,想要真正将钢琴的演奏技巧融合贯通,把作曲家想要表达的情感表现出来,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掌握扎实的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只有具备了扎实的音乐基础理论知识,才能够读懂每一个乐谱,这样才能有层次的表达乐曲的内涵,使得钢琴演奏的技巧与乐曲要表达的内容有机结合。钢琴的演奏技巧不仅仅需要的是一遍遍机械的练习,更多的还要靠音乐理论的支撑,只有这样才能使乐曲内容得以完整的表现在我们的耳边。

(二)钢琴演奏的骨架是和声。从历史出发的角度来看.钢琴的艺术发展经历了五个主要风格形态时期:巴洛克风格时期;维也纳古典风格时期;浪漫主义风格时期;印象主义风格及20世纪现代音乐风格时期。由于各个时期作曲家的美学观念、追求目标、作曲技法等有很大不同,故造成各个流派在和声组织形式上的各具特色。掌握这些有利于学生对于作品风格的掌握,比如就颤音的演奏而言,巴洛克时期的颤音演奏和维也纳古典时期的演奏就截然的不同。

(三)作品分析是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层次的敲门砖。我们平时上课的时候经常提到的曲式结构,实际就是帮助学生进行作品分析,包括:主题与主题的对比;乐句与乐句的对比;乐章与乐章的对比等,无疑是让学生在演奏过程中要有层次感,这样演奏的乐曲才能津津乐道、引人入胜,乐曲才能真正打动人心,你弹奏的音乐故事才能让别人听懂,只有这样才是完美的表达。

二、音乐理论在钢琴演奏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如果基础音乐理论的知识不扎实,那么在后续开展钢琴教学活动过程中,极其容易造成教学理论与钢琴演奏实践的相脱节,同时也会造成学生对钢琴演奏学习的疲倦,进而导致了音乐教学活动效率的低下。而通过基本乐理知识的学习,能够为学生的钢琴演奏奠定坚实的乐理基础,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有效提升学生理解能力和创新思考能力,钢琴演奏需要创造力,这是学生学习进步的内在驱动力,没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就无法演奏出美妙的乐曲。

(一)通过欣赏大量的音乐曲谱片段以及古典、流行乐曲的旋律视唱,可以使学生们在音乐的学习过程当中积累极其丰富的音乐素材,以及乐曲的相关资料,从而逐步养成了学生能够独立自主的进行音乐曲谱与作品阅读鉴赏的能力,进一步的提升学生的钢琴演奏和学习水平,增加学生对于钢琴演奏的理解和兴趣。

(二)教学过程中把音乐理论知识在钢琴的演奏过程中逐渐得以实践显现出来,使学生深刻理解音乐理论知识中每个知识在实际演奏中的作用,进行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对比,让学生充分理解每个乐理符号的作用,通过这一做法可以使演奏者快速的完成乐谱与键盘之间的转换,这对演奏者熟悉乐曲内涵有着极大的帮助,同时,对于钢琴演奏学习者而言,丰富的音乐理论知识还能够拓宽学生的艺术视角,增强学生对于钢琴演奏艺术的理解和认知。

(三)养成演奏前先分析作品的习惯,包括作品创作背景、曲式结构、作品风格等,从理论上对作品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这对于练习中的从何入手有着极大的好处,使得完成一首作品有章有法。

三、结论

浅析大学音乐教学中的钢琴教学 篇7

一、重视钢琴演奏基本技能训练

对学生严格要求, 无论学生钢琴演奏的深浅程度, 演奏方法都必须正确, 演奏曲目必须严格规范。起初教师就应培养学生掌握“重量弹奏法”的要领以及一些最基本的弹奏技术, 并会用正确的动作来演奏出优美的声音。使学生懂得演奏钢琴时身体各部分都在相互配合, 十指的支撑和均匀是发出优美声音和发展技术的首要条件, 主要是两臂重量的控制和演奏时能使全身力量通过手臂、手腕和手指运送到琴键上, 也就是手指第一关节———指尖的感觉。因此, 学生开始就应当掌握科学的弹奏方法获得美妙的声音。可以从五指训练开始, 五指训练关键在于对手指第三关节也就是掌关节训练。掌关节活动的训练最终决定技术水平所能达到的高度。而学生感到学习困难, 也就在此。因此, 学生应当一开始就加强掌关节的训练, 手指一二关节固定, 避免手腕用力, 强化手指的独立性, 尽快掌握敏感的指尖感觉, 奏出穿透性强、富于饱满变化多的音色。五指训练可以让学生弹奏《哈农钢琴练指法》。训练五指的同时, 要求学生掌握正确弹奏的姿势, 培养其严格的视谱习惯, 学会断奏、连奏、24个大小调音阶、和弦、琶音、双音、八度、大跳震音、装饰音及踏板运用等。围绕这几种基本技术的训练, 选择有针对性的练习曲、乐曲, 将技术训练有计划地安排在各教学环节, 为学习伴奏打好基础。

二、加强钢琴伴奏能力的培养

钢琴即兴伴奏是钢琴演奏技能和和声理论知识的有机结合, 是和声知识的实际应用。在学生有了一定的演奏能力、乐理、和声知识以后, 可以让学生弹奏歌曲伴奏。这门课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际伴奏能力。为歌曲配伴奏, 要掌握两方面的知识, 和声的配置和伴奏音型的选择。和声配置是编配伴奏的首要步骤。不同和弦连接、对比、变化和发展, 可以表现出不同歌曲的思想内容, 塑造出不同的音乐形象。在初学配置和声时, 不要急于追求丰富多彩的配置技巧, 应首先做到在键盘上运用熟练。开始学会用I、IV、V三个正三和弦, 为一般的大小调歌曲配置简单和声。为歌曲选择适当的伴奏音型, 可以使音乐的内容得以更好地揭示出来。多种多样的伴奏音型, 大致都可以从四种音型演变出来。如和弦音型一般适用坚定有力进行曲;琶音型一般适用于抒情性较强的曲目;带远距离的低音和弦一般适用于进行曲和颂歌歌曲;带近距离低音的半分解和弦音型一般适用于欢快、活跃的歌曲。在学生学习和声的编配, 各种伴奏音型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 教师可选用钢琴基础教程上的优秀歌曲伴奏, 以及一些中外优秀的伴奏, 初步掌握好如抒情歌型、弹跳型、舞蹈型、颂歌型、进行曲型等歌曲伴奏的音型特点。从古今中外优秀的伴奏作品中学习经典作品的独到之处, 选择适当的伴奏织体, 为自配伴奏打下良好基础。

总之, 大学音乐教学中的钢琴教学应当创立一个充分体现自身特点的教学体系。突出钢琴教学的特点是大学音乐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笔者相信, 只要我们大胆研究探索, 就一定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实际需要的音乐教师。

参考文献

[1]杜恩云.试论高师钢琴教学模式的建构[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26 (3) .

艺术教育专业中的钢琴教学 篇8

钢琴课与钢琴即兴伴奏课作为艺术教育学生必修的基础课, 总共学习期限为两年, 以集体课的方式进行教学。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要使学生熟练掌握各种技巧并能灵活运用, 这无疑给授课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 如何把握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此, 我结合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谈谈个人的想法, 以期和同行共勉。

一、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艺术教育专业的学生综合素质较强, 但专业性不突出, 其中钢琴基础知识缺乏, 甚至有部分同学从未接触过钢琴。而钢琴的学习又有其特殊的要求, 要求学生经过反复的练习来掌握技术难点。因而, 提高学生学习钢琴的兴趣,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是保证有效学习的前提条件。在此, 教师应强调钢琴在音乐基础学科中的重要性以及在教学工作实践中的实用性,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给予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动力。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要充分利用集体课教学的优势, 给学生介绍钢琴的构造及发音原理, 钢琴的发展与钢琴在音乐舞台上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要结合中外钢琴艺术的发展史, 让学生了解著名的钢琴艺术家和大量优秀的钢琴作品。结合多媒体课件教学, 使学生的感官受到刺激, 从而激发学生对钢琴艺术的热爱。

二、全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综合能力

由于艺术教育专业的授课方式采用集体课教学, 它的弊端是教师不能及时地发现每一位学生所存在的问题, 学生在反复的错误练习之后, 反而“事倍功半”, 这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 也会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信心。因此, 笔者认为, 针对艺术教育专业学生的特点, 在教授钢琴基础知识时, 首先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 建立正确的声音观念, 掌握有准备、有控制、有规范的良好触键方法和感觉。其次, 要通过研读乐谱的教学, 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教学中, 我们看到, 学生认为练习到音符不错、节奏不错的时候就达到了要求标准, 其实这远远不够。研读乐谱的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提醒学生看到乐谱中的谱号、调号、乐句、各种不同的奏法以及各种表情术语和演奏记号, 帮助学生提高分析乐谱的能力, 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欣赏大量的音乐作品。如此教学, 久而久之会大大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综合素质, 不仅解除了教师的后顾之忧, 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的练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挖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大力提高学生的视奏能力

针对艺术教育学生钢琴学习时间短、练琴时间少的问题, 大力提高视奏能力是提高练琴效率的途径之一, 也是他们在短时间内更快更好地学习各类音乐作品、博览音乐文献、拓展音乐视野的必要条件, 更是他们从事教学实践活动的重要手段。教学中, 应选择大量低于学生实际演奏水平的作品来练习视奏, 通过对各种乐谱的反复凝视, 逐渐熟悉组成乐谱的各种要素, 掌握音乐语汇, 进而提高视奏能力和视奏水平。此外, 要选择一些广为人知的经典作品和流行音乐作品进行试奏练习, 可以体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益处:1.能够调节学生学习中的情绪。2.由于一些优秀的流行音乐耳熟能详, 所以, 能大大提高学生的视奏能力, 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极大的积极性和自信心。3.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音乐表现能力, 既增强了钢琴学习的实用性, 又为钢琴即兴伴奏的学习积累了丰富的知识。

四、重点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音乐没有了情感的体现, 就不能称之为音乐了。同样, 钢琴离开了情感体验, 就会显得毫无意义。歌唱最能直接表达人的情感, 因此, 启发学生用内心的歌唱去带动旋律的弹奏是非常重要的, 在学生的初学阶段可以选用一些他们熟悉的、喜欢的乐曲, 让他们先唱后弹或边唱边弹。这样, 他们内心的歌唱感就会在弹奏中逐渐得到加强。对于一段旋律, 只有演奏者对它有了发自内心的感受时, 才可能在弹奏中追求优美的音色, 才可能把它弹得有语气、有表情。音乐是千变万化的, 所以, 在重视理论与实践的同时, 更应该注重对学生音乐表现力的培养。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堂上不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除了在教学中让学生领悟到音乐的内涵和情感外, 更要使他们学会如何把音乐内在的东西精心地组织起来, 并通过自己的演奏准确地表达出来, 提高音乐的表现力。

五、加强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

为歌曲进行伴奏, 尤其是即兴伴奏, 对师范教育和艺术教育专业的同学来说是一项非常实用的能力, 也是衡量他们日后工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 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际伴奏能力也是教育改革以来教师们一直不断思考的问题。从事钢琴教学多年, 笔者认为, 即兴伴奏能力是一个知识积累与活学活用的过程。在以往的教学中, 我们发现, 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 只有少数学生具有即兴创编能力, 而大部分学生有伴奏能力, 却不具备即兴能力。提高学生的即兴伴奏能力是我们教学中较为失败的环节。解决这个问题, 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提倡即兴伴奏随时学的新理念。也就是说, 学生不应局限于在课堂上学, 跟老师学, 还应采取鼓励学生弹奏一些歌曲的原谱伴奏, 在弹奏伴奏中学习编写歌曲伴奏的构思方法, 并灵活应用到自己的即兴创作中。如此教学, 将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即兴伴奏的兴趣和即兴伴奏的能力。最后, 我们还要注重对学生伴奏音乐感觉及与演唱者的配合能力的培养。此外, 我们应鼓励学生多参加艺术实践, 在实践活动中运用和掌握伴奏技巧, 学以致用、学用结合, 以此积累经验, 不断提高伴奏水平。

六、授课知识面的延伸与拓展

艺术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学生并不需要有很高的演奏水平, 但是有关音乐方面的知识要了解很多。这就要求我们的钢琴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 建立纵横交错、立体的教学思路, 不断拓宽艺术视野, 在钢琴课的教学过程中融入钢琴教学法、曲式、和声、音乐欣赏、伴奏等多方面的音乐知识, 积极引导学生把所学的音乐理论知识联系在一起, 实现各门专业课之间的横向联系, 力求更加适应中、小学的音乐教育, 为基础音乐教育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

幼儿钢琴教学中的启蒙教育 篇9

一、幼儿钢琴启蒙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会需要大脑的协调来发挥, 而大脑是由左脑和右脑所组成,并且它们的分工是很明确的,通常对于事物的理解分析都是左脑来进行,例如人的记忆力,对事物发展的过程和进度等,感官感受,这些都是左脑操控。所以幼儿在接触到钢琴的时候都是左脑负责接收知识或内容。左脑接收完毕,需要结合右脑,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操作演练等等。因为右脑是视觉效应的反应器官,对音乐的旋律,对身体的协调能力等都是右脑操控。所以幼儿在接触到钢琴知识的时候,不仅要学习还需要操作练习,这就需要开发幼儿的脑袋,让孩子将大脑思维充分调动起来,这样孩子就会不断地开动脑筋也会变得更加聪明了。

二、幼儿钢琴启蒙教育教学策略

1.激发学习兴趣的策略

幼儿来到这个世界对一切都是充满好奇的,他们甚至什么都想知道,什么都想尝试,教师可以从这点出发,在上课时想出有新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前可以先从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入手引出所要学习的目标。让孩子对学习产生浓烈的兴趣,这样孩子才会愿意主动的去学习。同时教师在教学时还需要注意,对不同的孩子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需要有针对性的不能一概而论,不是所有的方法都适合学生, 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制定学习方法。孩子在愿意接受新知识的基础上,教师需要将钢琴的魅力最大化,让孩子充分认识到钢琴的优美与特色,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完全可以依附载体进行教学,通过手势,简单的乐器还是简单的语言等都可以达到教学目的,教师的终极目标就是让孩子能有学习钢琴的兴趣孩子才能很好地付出努力去学习。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最基础的教会学生课程知识外,还需要在学习中让孩子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课本知识学的再好,如果道德品质不行的话,在以后的生活中学生也是会被社会所淘汰的, 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辅助性的对学生教授思想教育,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将课本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结合。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挑选可以反映思想品质的乐曲来对学生进行教学,学生在一边学习钢琴的同时还能增长知识学到思想品质,让学生在学习中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课程知识同时也培养学生成为一位道德高尚的人。另外教学时教师还可以选取节奏较欢快的歌曲来让学生演奏,一般快节奏的歌曲更能带动人的积极性,在弹奏时让学生一起合作,这样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的机会也节省了时间。教师还可以采取跟学生一起演奏的方法,师生合奏。教师带着学生一起演奏,在演奏的过程中让学生得到锻炼的机会,教师也可以指出学生的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提高。

2.营造和谐的音乐环境

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只有在好的学习氛围中才能有好的心态去学习,这样一来学习的效率也会大大的提高。所以教师需要做的就是给学生创造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更加热情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学生在学习到新知识以后,不仅能丰富他们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素质。除了学校之外, 在家庭里也需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氛围,让孩子在学校和家庭里都能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学生如果能学好弹奏的歌曲,会让他们更有学习的激情,在以后的学习中也会投入更多的精力。

3.规范的教学方法和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幼儿钢琴教学中的教育心理学问题 篇10

一、培养幼儿音乐兴趣的重要性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认为, 对一切来说, 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 他远远超过责任感。”学习音乐也是如此, 只有对音乐产生浓厚兴趣, 才能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去追求音乐的最高境界, 教育心理学指出, 兴趣对于人的学习、工作等一切活动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它可以成为学习与工作的巨大动力, 又可激发一个人的创造性才能。对于幼儿来说, 兴趣的培养则更显重要。因为幼儿时期心理发育尚不完全。缺乏意志力与责任感。虽然他们的好奇心很强, 但如果不能及时将好奇心转化为对音乐的浓厚兴趣, 久而久之必然对枯燥的指法与音阶练习等产生厌烦情绪。儿童最容易接受生动活泼、感染力强和富有情趣的事物。为了开启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大门, 教学中应采取启发、诱导、激励的方法培养和加深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比如幼儿喜欢形象思维, 无论教识谱, 还是教演奏, 最好多用一些比喻方法。在弹奏标意性乐曲时, 教师在范奏前最好用形象的语言或用童话故事的形式, 将乐曲的内容、情境讲给孩子。另外家长也可有意识地多给孩子听磁带、唱片、或多让他们看一些有关钢琴方面的音乐会录像、观看实际演出等。幼儿多具爱表现、喜欢得到赞扬的特点。家长、教师平日可采用打分、贴小红旗的方式鼓励他们练琴。经常举办一些小型音乐会, 让孩子们互相观摩、互相找差距, 既锻炼了表演能力, 又能产生竞争意识。通过以上方法, 幼儿会逐渐对学习音乐产生浓厚兴趣, 并能自觉地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任务, 成绩会明显提高。随着成绩的提高同时还会产生较强的自信心, 会更加努力地学琴。

二、注意启发儿童的创造性思维

孩子学习音乐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学习音乐本身, 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音乐开发智力。通过学习音乐, 可以使孩子的记忆、协调和集中注意的能力得到发展, 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素质基础。在钢琴教学中有意识地去启发儿童的创造性思维, 不仅可以提高儿童对音乐的理解力, 同时对儿童智力的发展十分有益。德国著名音乐教育家奥尔夫所创立的奥尔夫教学法, 应用音乐教育心理学的原理充分培养人的创造性的一种充满活力的教学法。它充分调动了一个人的一切感觉器官来接触音乐, 也就是充分感受, 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充分进行表达。在幼儿钢琴教学中也是如此, 如果只是死板地让学生按乐谱的要求去弹奏, 必然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应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帮助学生分析旋律所蕴含的情绪与思想, 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丰富学生的想象, 帮助学生建立音乐形象。通过准确的范奏, 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的内涵, 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去弹奏, 充分创造与发挥自己所感受的音乐形象。有的教师只注意了学生技艺的训练, 而忽视了创造力的挖掘, 忽视了音乐感、节奏感的培养。只有充分启发创造性思维, 才能通过丰富想象充分理解音乐内涵, 才能提高音乐感、节律感等音乐素质。为了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提高对音乐的理解力以及音乐感和节律感, 作为教师本身也应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 用一些直观、生动、形象的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 激发他们的创造性。例如可以制作一些形象的教具, 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去认识各种节奏谱。另外也可通过一些人的画面介绍音乐内容, 使学生通过视觉配合听觉来感受音乐形象。反过来通过听音乐产生联想, 让学生以音乐形象产生联想, 让学生将其感受到的音乐形象画出来, 也是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好办法。总之, 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再充分表现音乐, 激发学生用创造性思维方法学习音乐, 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三、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钢琴教学中的音乐教育 篇11

【关键词】幼儿钢琴教学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 有效运用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227-02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作为20世纪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一种音乐教育体系,以“原本性音乐”作为自己教育体系的标识,将自然、原始的因素融入到音乐中开展音乐教育,以节奏为基础,将音乐与语言、动作、唱歌、舞蹈、表演、演奏和戏剧结合进行综合、集体教学。注重音乐的原本性教育,让幼儿以最自然的方式参与到音乐的活动中,并充分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

一、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特点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注重实践,其基本核心是元素性音乐教育思想,强调从节奏入手,将音乐与语言、动作、唱歌、舞蹈、表演、演奏和戏剧结合,运用奥尔夫乐器、教材,采用“引导创作法”进行综合、集体教学。具有以下特点:

(一)综合性。奥尔夫曾说“原本的音乐决不是单独的音乐而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的结合”。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语言、动作、歌唱、演奏、欣赏、表演和创作等内容的综合教学。教学内容分为嗓音训练活动、动作练习活动、奥尔夫乐器演奏活动以及听力训练活动。常用简单的身体动作如:拍手、捻指、跺脚等进行节奏训练,这是最符合幼儿天性的,接近幼儿生活的,不仅训练幼儿大脑的灵敏反映、身体的协调能力还可以提高幼儿感受和体验音乐的能力,对幼儿的听觉力、感受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的敏捷能力、即兴表现能力等方面都起着积极的作用。钢琴教学同样是一种综合的教学,教学的过程就需要说、唱、听、感受、表演、想象、甚至一定的文学修养,结合理解,处理、鉴赏、弹奏技术技巧、教师示范、讲解等,这与奥尔夫教学体系的基本内容在逻辑上是相似的。

(二)即兴性。奥尔夫认为即兴是最自然和最古老的音乐表现方式,是表露情感的最为直接的方式。即兴性是一种音乐教学的形式,主要让幼儿能够主动学习,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注重教学过程、感受而不是结果。让幼儿在创造的过程中体验发现和探索的乐趣及成功的喜悦,挖掘幼儿潜在的创造力,让幼儿用最直接、最自然的表现方式去表达。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下的钢琴教学应重视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在即兴基础上培养和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及想象力,给幼儿创造一个开放自由的教学氛围,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让幼儿感到学习的快乐。

(三)参与性。“亲自参与、诉诸感性、回归人本”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原则之一,让幼儿参与音乐活动并成为积极的、有一定水平的音乐欣赏者,从音乐中享受到乐趣。音乐并不是单纯的演奏与聆听活动,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鼓励幼儿通过演唱、演奏、打击等音乐实践方式通过亲身实践和锻炼,去创作、去感悟、去理解音乐,将音乐回归到人本教育中,提升幼儿自身音乐水平,实现音乐教育的意义。

二、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幼儿钢琴教学中的运用

奥尔夫所提倡的音乐教育体系尊重幼儿的音乐习性,利用原本性音乐来刺激、鼓励、培养幼儿,使其参与音乐体验、钢琴演奏、音乐创作,逐步提升幼儿音乐水平及钢琴弹奏能力。

(一)“游戏化”教学中,开启幼儿原本性音乐习性

心智还未成熟的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就是游戏。在幼儿钢琴教学中,引入游戏,借助游戏的趣味性来开展钢琴教学,可以使幼儿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开启自身原始的音乐习性,发现音乐的奥秘,增强学习钢琴的乐趣。让幼儿在游戏玩乐中学习,自主参与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感受音乐、探索音乐。“游戏式”钢琴教学符合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原则,在幼儿钢琴教学中,教师组织幼儿开展多种形式的与钢琴教学相关的游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开放式”教学中,培养幼儿钢琴音乐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和学习动力。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下的幼儿钢琴教学,应当使用“开放式”教学的模式,即营造轻松的、自由的、开放的教学环境,鼓励幼儿运用各种自然、生活元素及想象来表达、处理、理解音乐,不要要求单纯的模仿,而是引导幼儿与教师共同学习,使幼儿积极主动的探索、学习钢琴。注重钢琴学习的过程,使幼儿在钢琴学习中感受到钢琴音乐的美妙、提升学习钢琴的乐趣,逐渐喜欢上钢琴的学习。如对于喜欢“乱弹琴”创作欲望较强的幼儿,钢琴教师可组织幼儿聆听喜欢的各种声响,鼓励幼儿运用自己聆听到的声响进行即兴钢琴弹奏,并作指导,教师将幼儿弹奏的钢琴音乐录下来,让幼儿播放给家人或小伙伴听。这样,幼儿不仅能够体会到钢琴音乐即兴创作的乐趣,还能够得到家人或小伙伴的鼓励,从而更加积极的学习钢琴,并且也培养了对幼儿的音乐创造力。

(三)“引导式”教学中,提升幼儿钢琴弹奏水平

钢琴弹奏是技术技巧能力和处理表达能力的综合,在幼儿钢琴教学中开展引导式的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倡导音乐实践活动的开展及有效的引导。教师在钢琴教学中教授幼儿基础的弹奏要点,通过范例及启发性的引导鼓励幼儿探索,围绕教学内容采用提问、讨论,加入声势、动作、语言、听力训练等多种辅助形式引导幼儿,或将钢琴音乐与其他音乐相结合,或开展钢琴音乐实践活动等。引导式教学应以幼儿作为主体,教师要注意激发、引导和保护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发现、创造的意识,教师要善于引导,讲求实效,调动幼儿的思维积极性,营造和谐课堂氛围,促进幼儿个性的充分发展,开发幼儿音乐智能、提升音乐处理能力,全面提升幼儿钢琴弹奏水平。使幼儿不仅能够掌握钢琴基础弹奏、技术技巧,还能够提升幼儿的音乐表达、处理、理解能力,为幼儿未来钢琴之路奠定良好基础。

结束语:

在我国越来越重视教育事业的今天,幼儿学习钢琴受到了家长的重视,因此优化幼儿钢琴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展开的幼儿钢琴教学,树立“诉诸情感,回归人本”的理念,注意将自然的、原始的因素融入到音乐中,如雨滴滴落的声音、动物走路的声音等,利用音乐原本性来刺激、鼓励、培养幼儿,借助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多种元素来开展钢琴教学,可以丰富钢琴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等,促使幼儿参与音乐体验、音乐演奏、音乐创作,提升幼儿钢琴弹奏水平。所以,基于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幼儿钢琴教学的开展是非常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试论钢琴教学中的音乐表现力 篇12

一、音乐表现力的三个基本要素

(一) 听觉能力

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 培养学生的听觉能力是提高音乐表现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音乐的传达是通过声音的方式传播艺术的, 学生们只有熟悉地分辨出音长、音色以及音高, 才能更好的提高音乐的表现力, 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来提升听觉能力。从而提升学生自身对掌握各类音乐特征的听觉能力。

在听觉能力方面, 要求学生不仅能够听得出各类音乐的特征, 而且对于部分音乐作品, 学生还应当听出音哪些作品注重抒情, 哪些作品注重歌唱, 哪些作品在表达情感上注重作品的优美动听以及哪些音乐作品比较活泼、轻巧、奔放等等, 这些都是音乐表现力的基本要素。因此, 老师在教学授课的过程中, 不仅仅要教会学生演奏钢琴的技能, 更重要的是, 要教会学生用耳朵去分辨各个音素, 提高对音乐的辨识度和听觉能力。

(二) 知觉能力

音乐表现力中的知觉能力主要体现在演奏者的心理活动。学生在演奏过程中, 要想弹奏好钢琴, 就要对音乐有准确的判断, 对于音乐作品, 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通过专业的音乐知识对音乐的感受。这里我们不妨打个比方, 日常生活中我们去了解一个人, 是通过他的面部特点和表情去感知他的喜怒哀乐。音乐的知觉能力表现也同样如此, 演奏者 (学生) 通过专业的音乐知识去领悟作品中的情绪, 通过钢琴演奏的速度快慢来表现音乐的感情基调, 从而表现整个作品的风格。

(三) 情感能力

音乐的情感能力, 简而言之是音乐的一种审美能力的体现, 它基于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是演奏者 (学生) 对音乐作品的情感体现和能力体现。音乐作品作为一种艺术方式, 它不仅仅包含创作者的情感经历, 而且经典的音乐随着时间的推移被世人代代传唱和演奏, 这更加说明了音乐的情感能力在音乐表现力中的重要性。

音乐的情感的表现在钢琴的教学中体现的比较抽象, 往往很多感情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但音乐大师格尔兹认为人类文化是以符号和解释来作为特征的, 音乐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的象征, 演奏者 (学生) 要结合自己的情感经历和生活体验去感受音乐作品中的感情, 从而更好的提高钢琴演奏的表现力, 实现利用音乐传递情感和对话。

二、提高音乐表现力的方法和途径

(一) 提高音乐表达欲望和信心

音乐表现力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而学生的自信心的建立有能够更好的展现音乐的表现力, 二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学生自信心的建立能够帮助学生在演奏的过程中完美的表达出作品的意境。

在钢琴教学的过程中, 不仅要教会学生弹奏钢琴的技能, 而且要教会学生控制好弹奏速度和节奏, 只有准确的掌握好弹奏节奏, 才能更好的提高音乐的表现能力。但是, 在舞台表演过程中, 演奏者 (学生) 往往心里压力过大, 太注重舞台表演的成功, 不能够轻松地完成音乐作品的演奏, 致使听众们不能很好的欣赏音乐作品。那么如何建立起演奏者 (学生) 的表达欲望和信息就成为了钢琴教学中的提升音乐表现力的关键。

首先, 学生在表演之前要调整好自己的呼吸和心跳, 做到平静地演奏音乐作品。其次, 要做到台风的举止优雅, 即便是要演奏的音乐作品非常熟练, 也要稳中求进, 将作品演绎的更有表现力。最后, 要教会学生在演奏的过程中要胸有成竹, 即便是不熟练的作品, 切忌急于求成。此外, 在钢琴的教学中要提醒学生注意休息, 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是建立自信心的关键, 从而提高钢琴演奏的表现力。

(二) 准确娴熟的演奏技巧是提升音乐表现力的前提保证

钢琴演奏技巧区别于钢琴演奏表现力, 不是单独存在的, 既是提升音乐表现力的前提保证, 又是完美音乐会的必备条件。钢琴的演奏技巧与钢琴的表现力不可以分开, 任意重技巧轻表现力或者是重表现力轻技巧的方法都是不恰当的。一些人认为, 某些音乐天才亦或具有音乐天赋的人具有与生俱来的强大的音乐表现力, 音乐表现力方面是无需担忧的, 只要适时的掌握技巧就可以, 然而, 音乐表现力的培养应该与音乐演奏技巧的提升同时进行, 自始至终贯穿于全程, 已达到表现力与技巧的完美结合。

在钢琴教学中应当加强学生弹奏钢琴的节奏和速度的掌握, 从而提升音乐表现力。在弹奏钢琴的时候, 学生不仅要掌握弹奏作品时的节奏, 更需要注意的是弹奏作品的速度。节奏和速度在钢琴弹奏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回事, 音乐作品的曲风不同, 在弹奏是教师应指导学生根据音乐作品的节奏, 弹奏出不同风格和特征的曲目, 因此就要求学生在弹奏的过程中不仅要读懂乐谱, 而且要根据弹奏的速度和节奏, 掌握作品的风格和特征, 从而按照不同的弹奏速度更好的展现作品的表现力。

参考文献

[1]张建国, 肖平等著.钢琴基础教学导读[M].上海:上海人民音乐教育出版学社, 2004

[2]邹长海, 周海宏, 李倩.浅析钢琴教学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和思考[J].聊城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0 (22)

上一篇:轻小型化论文下一篇:多媒体技术的正确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