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钢琴教学音乐艺术

2024-07-24

群众钢琴教学音乐艺术(精选9篇)

群众钢琴教学音乐艺术 篇1

一、钢琴弹奏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功训练

一般情况下, 教师在讲授钢琴弹奏的基础知识时, 会先给学生们进行示范, 之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把钢琴曲子弹奏出来, 看看学生能否掌握刚演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等。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需要不断地进行磨合, 需要双方默契的配合, 根据教师的要求, 加深练习。在学生进行练习的过程中, 基本功是非常重要的。很多的钢琴音乐都离不开基本功, 只有具备严格的基本功训练, 钢琴弹奏才会有所突破。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也是非常关键的。在学生最开始学习钢琴弹奏的时候, 教师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不能忽视节奏感的培养。有很多学生弹琴总是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根源就是掌控不好节奏感, 所以, 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 要教会学生怎样数拍子, 让学生自己能够掌握节奏, 之后对于乐谱的处理都是在这个的基础上进行的。在锻炼学生的节奏感的时候, 教师最开始选择的曲子应该是比较简单的, 难度一点一点的增加。学生也要刻苦训练, 直到自己能够掌控乐谱的节奏。教师还要提醒学生如何进行节拍的换算等。在对学生进行锻炼的过程中, 教师要让学生尝试自己根据音乐打拍子, 让学生自己体会到节奏感, 对于一些强音和中银, 也要让学生通过打拍子感受到。之后, 就进入了学生的弹奏阶段, 在弹奏的过程中, 学生必须跟随节奏弹奏乐曲, 无论是强拍还是重拍, 学生在弹奏的过程中, 都要表现出来, 这样才能使学生形成一种强烈的节奏感, 只有通过日积月累的练习才能获得这样的节奏感, 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达到的。然而, 有些学生在练习钢琴弹奏的时候, 不习惯按照节奏进行演奏, 在之后的日子中, 要想改正就会难上加难。如果学生在演奏音乐的时候, 没有按照节奏演奏, 对于听众是额米有办法接受的, 对于搞音乐的人更是如此。在演奏的过程中, 有可能会出现错音, 这是在所难免的, 但是如果节奏错了, 就是无法原谅的。因为节奏是音乐的灵魂所在, 没有了节奏, 音乐就像是没有灵魂的躯壳, 所以说, 在音乐中, 节奏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要想掌握好音乐, 就必须掌握好音乐的节奏。

教师要知道学生使用正确的方法进行钢琴弹奏。在对学生进行训练的过程中, 需要一步一步地进行练习, 慢慢地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在练习的时候, 可以把乐句分成几个部分, 对于不熟悉的部分要加强练习, 之后在把每一段的内容串联起来。这样就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乐曲中的技巧, 使乐曲的内容很好地呈现出来。在进行钢琴弹奏的过程中, 弹奏着会在自己的脑海中构建一副画面, 每个人会根据自己的理解构建属于自己的画面。在反复的练习之后, 这副画面会越来越清晰。在练习的过程中, 一段时间之后人的大脑会开始感觉疲劳, 在这种状态下再进行练习是没有什么意义的。要在大脑完全放松的状态下进行练习, 这样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二、分析作品结构

我国着名钢琴教育家朱工一教授曾经说过:“精心研读乐谱是窥探作者内心奥秘的重要途径。”要想把一首乐谱弹奏好, 首先要掌握这首乐谱, 深入地研读乐谱, 从而能更加深刻地理解作者的语言, 从而能够正确的理解作品的内容, 做出正确的诠释。在弹奏各个时期的作家的作品时, 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 教师要把常作背景、乐谱的风格向学生讲述清楚。选择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弹奏, 让学生体会不同作品的不同风格。第二, 让学生能够独立分析音乐, 在课堂之外, 让学生多去阅读一些音乐作品, 了解更多的关于音乐的知识, 让学生用心体会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情感, 使学生的能力不断地提高,

三、在音乐表现方面

教师要在音乐的表现和音乐的技巧的等方面进行努力, 细致地阅读音乐作品, 让演奏者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和经历深入地体会音乐作品中表现的内容, 体验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有时我们会感受到哪里需要加重音, 哪里需要减弱, 哪里需要渐块, 哪里需要渐慢等。正确的触键方法才会得到正确的音乐的演奏方法, 有时候触键方法是关乎音乐演奏的主要因素, 有的乐句中的高潮音需要我们在力度上进行调整。这并不是每个演奏者都可以做到的, 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需要我们经过长时间的勤奋练习才能感受到。如果是刚刚进行钢琴弹奏, 我们可以对其进行这方面的训练。这就像是在对别人讲述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 在音乐的弹奏过程中, 我们应该把握其中的重音或者需要强调的部分, 要掌握乐曲的演奏曲调, 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这样就能使音乐演奏更加生动, 不至于过于死板。这样就能把音乐的感性和理性紧密地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吴琼.在钢琴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J].乐器, 2009 (9) .

[2]杭丽华.钢琴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J].陕西教育 (高教版) , 2009 (7) .

群众钢琴教学音乐艺术 篇2

一、肖邦音乐的艺术价值与魅力

(一)肖邦在音乐领域的地位

肖邦(F.F.Chopin)是波兰乃至世界音乐史上最关键的人物,是知名度与影响力最广泛的钢琴家之一,是著名的浪漫主义音乐家。他的创作以钢琴曲为主,被世人称之为“钢琴诗人”。肖邦音乐作品中体现出独特的风格与超然的个性,流畅、文雅而优美,具有较强的可唱性。其音乐充满神秘和幻想,以波兰民间、民族音乐为基础,体现出波兰音乐特点和民族精神,对后世作曲家具有较大影响。

(二)肖邦钢琴曲的音乐特征

钢琴是“乐器之王”,其演奏出的音乐具有与众不同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能体现出更加丰富的情感与内涵。在电影的结构中,钢琴音乐具有较高地位。自然环境中的音响、风景、人物情绪、生活百态都可以运用钢琴艺术展示出来。电影是综合性艺术,涉及到不同的表现形式,电影中恰当的运用钢琴音乐,能够表达出钢琴音乐的艺术魅力,进而让画与人、影与声妥善的结合在一起,具有显著的艺术美感与审美情趣。

电影《钢琴家》剧照

肖邦平生共创作200余部音乐作品,以钢琴曲为主,其音乐体裁多样化,包括幻想曲、奏鸣曲、练习曲、夜曲、前奏曲、叙事曲以及波洛涅兹、玛祖卡、华尔兹等舞曲。夜曲是肖邦创作的音乐体裁,其诗意饱满、形象丰富,曲调幽阑、平和冲淡,柔和的节奏中深藏着忧郁的感情。肖邦的21首夜曲是他最有诗意和情性的作品,所以肖邦夜曲又叫作钢琴曲的“百科全书”。肖邦升c小调夜曲中,紧张段落特别多,体现出戏剧性、强烈冲突性,此作品在肖邦作品中占据重要地位,此曲也为《钢琴家》电影增色不少。浪漫主义文学对肖邦钢琴叙事曲的影响特别大,其艺术性与思想性都特别明显。G小调叙事曲以密茨凯维支的诗为灵感创作而成,表达出波兰人民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自由的气节与精神。肖邦创作的钢琴音乐体现出浪漫和幻想,具有灵活、鲜明的节奏与风格,他是当之无愧的钢琴诗人。

二、钢琴音乐与《钢琴家》影片的融合

(一)《钢琴家》电影的艺术情节

《钢琴家》运用写实的方式,讲述了二战时犹太民族和钢琴家所受到的生命危险与精神折磨。电影主人公具有非凡的音乐才华,以至于一位德国军官为之深深感动,逐步转变其对于犹太人持有的态度,在他的保护与帮助下,钢琴家处于相对安全之中,一直到战争结束波兰获得彻底解放。电影艺术中经常刻画的主题是战争,以战争强烈的视觉冲击为主要表现形式。而《钢琴家》中没有大量渲染战争血腥,而是在肖邦音乐塑造的环境中,突显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伤害。此电影音乐给人以舒缓、忧郁的感觉,同时恰到好处的体现出人们在面对战争时的无助与痛苦。电影《钢琴家》中,波兰人民的反抗力量在凶残的侵略者面前特别脆弱,而电影中的钢琴音乐则在优雅的曲调中传递出坚持与忍耐。此音乐诠释出二战时人民悲伤痛苦、流离失所的生活,他们的生命面临着威胁,必须放弃体面与尊严,体会逃亡的心情。《钢琴家》再现这段历史画卷,其背景音乐是肖邦的钢琴作品,能够提高电影的感染力。

(二)《钢琴家》运用的钢琴曲

肖邦的钢琴音乐的生命力特别强大,在《钢琴家》中,共选择11首肖邦钢琴曲,这些作品的题材不同、风格各异,是他不同时间创作的作品,在影片中发挥出联系剧情的功能,音乐情调具有激励人心的力量。电影中运用的肖邦夜曲,既体现出幻想和沉思,也表达出在茫茫黑夜中人的心声,影片中流淌的音乐中蕴含着反抗与痛苦的声音,以隐忍和舍身的精神感动人的心灵。所以,此11首肖邦钢琴曲,体现出主人公什皮尔曼多舛的命运,其中《夜曲》就好像是为他量身定做的一样。

三、《钢琴家》中肖邦音乐的作用

(一)营造氛围

电影将音乐与画面结合在一起,具有渲染故事气氛的作用。电影开篇以黑白镜头展示出1939年的华沙街头,人们的生活比较合适、平静,各自忙于自己的生活,此时的背景音乐是肖邦于1833年创作的《c调小夜曲》,其曲调蕴含着深刻的情感,如泣如诉中让人感觉到一些伤感与无奈。随着镜头的跟进,一位演奏者在华沙电台录音室中弹奏钢琴的画面出现在观众面前,他眼中自信、坚毅与忧伤。此乐曲宏大激昂,具有英雄主义色彩。乐曲的结构为复三部曲式,平静的第一部,聚集很多力量的第二部以及动力性较强的第三部,此曲式在每个小部分中也有明确体现,如第一部分包括的乐段有三个,属于单三部曲式。乐曲让听众觉得像深深的叹息,伴奏环节也表现得比较沉重、平稳、忧郁。乐曲音色严肃、庄重,渲染出悲伤、忧郁的环境,在悲伤情愫中带有不安因素。其原因在于A段乐句中运用凝重和弦与浑厚深沉低音部。

当钢琴声响起,黑白画面逐步变为彩色画面,电影音乐与画面完美统一起来。主人公衣着考究、面容俊秀,其眼神深邃而凄迷,其演奏得心应手,体现出他高贵的气质。乐曲与人物外表让观众为之陶醉。而战争破坏了这种和谐美,钢琴家只能到处避难。此时《c小调夜曲》体现出明显的结构形式,第一层次是悲伤平和的旋律,然后产生明显转变,平静慢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哀伤。此时故事发展到华沙正历经战争折磨,人们的无奈与不安情绪更加明显。随着炮火的越来越近,音乐逐步进入第二层次,其节奏活泼,之前音乐中的忧虑一扫而光,其顺畅华丽的节奏体现出波兰人民胜利的信心与信念和坚强品质。电影结尾处运用此音乐,当柔和的音乐缓缓传来,战争的辛酸和痛苦都已经远离,为故事奠定悲伤又具有希望的基调。

(二)促进情节发展

《钢琴家》中运用肖邦的《降E大调华丽的大型波罗乃兹舞曲》,此作品坚毅、开朗,充满活力,体现出波兰民族骄傲感。战争之初,波兰战事不利,德国占领华沙,大肆屠杀犹太人。躲避追杀是主人公什皮尔曼的生活,这种没有未来、没有活力的日子是一种煎熬。他每天提心吊胆过着逃亡生活,疾病和饥饿威胁着他的生命,在不断躲藏中偶然发现破旧的钢琴,那一刻他特别激动,经过紧张逃亡与残酷斗争后,电影运用波罗乃兹舞曲描写战争中犹太人的内心世界,也让观众的心情变得舒缓。在主人公打开钢琴时,乐曲在耳畔缓缓响起。此曲与舒缓柔和的夜曲有明显的区别,其汹涌奔放,洋溢着豪迈的感情,人们心境逐渐开阔,一扫之前的悲愤心情。镜头前特定了主人公因颠沛流离而消瘦憔悴的脸庞,然后是他的双手和钢琴键盘,观众看到什皮尔曼手指凌空在键盘上弹奏,其音乐来自他的心间并未在钢琴上真正响起。在战争这个特殊环境下,他只好控制对音乐的眷恋,却无法发出一点点声音。通过肖邦音乐,让观众看到主人公在残酷环境下生活下去的意志与勇气。人们被此画面深深感动,导演以无声胜有声的艺术处理方式,提高影片的感染力。肖邦钢琴曲,让差异明显的节奏与风格完善的联系起来,体现出人物的精神与内心世界,为电影高潮进行铺垫。

(三)刻画人物形象

在战争的危机中人们要面对很大的压力,钢琴家为了人身安全,每天在废墟上隐藏与奔走。在一个夜晚他在废弃的建筑中,万籁俱静中钢琴家面对清淡的目光。在兵荒马乱的环境中,能得到宁静是最大的享受。饥饿的钢琴家发现个罐头,心头百感交集地看着它,此时镜头中出现一双皮靴,而后是一个德国军官,观众的心情不禁紧张起来,就好像转眼间他就会牺牲。而剧情并未如此发展。德国军官没有立刻处死什皮尔曼,却让他弹奏钢琴,此时肖邦的音乐再次响起。在德国人的监视下,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什皮尔曼弹奏起舒缓、忧伤的叙事曲,音乐声仿佛是在诉说着什么,缓慢且平和,德国人也被音乐深深打劫,脸色也柔和很多。渐渐的音乐声中透露出悲愤的感情,此时他的表情高贵而严峻,他在音乐中重新找回尊严,也凭借音乐体现出愤慨却坚定的信念。

《g小调叙事曲》是肖邦1831年创作的钢琴曲,肖邦当时也遭遇到家破人亡,其写作背景与《钢琴家》故事具有相同点。乐曲开展结构是奏鸣曲,具有肃静沉稳的风格和柔和凝重的曲调,让观众沉浸在故事情境中。乐曲选择跳跃性强的节奏有,体现人们心中的悲愤和不安。而后转成E调曲调逐步柔和,体现出经过苦难的人们内心更加坚强。再后的高潮环节,将高音加入音乐中,就像人们面对战争发出的催人奋进的呐喊。电影中的音乐,最初以哀绝沉稳来刻画经历沧桑磨难的人物形象,他痛恨侵略者。而随着故事的发展,在跳跃性的音乐中,主人公变得自信和从容,心中的仇恨与痛苦转变成必胜的斗志和生活的勇气,让人们看到他不屈不挠的信念和直面苦难的精神。

(四)阐述主题

电影结尾又响起《降E大调华丽的大型波罗乃兹舞曲》的节奏,曲子体现出刚劲坚毅、肃穆庄重、豪情悲壮、开朗向上的精神。电影以战争结束为结尾,德国宣布战败,久经磨难的波兰人民以得到自由。钢琴家逐步摆脱了悲愤痛哭的情绪,再次振作起来。他重新回到以前工作的电台,重新弹奏起的波罗乃兹舞曲,向人们传达大无畏的民族精神。故事中钢琴家在战争中屡屡遇到苦难甚至是经常在生死的边缘徘徊,是人生低谷。而此时,暗淡悲伤的情绪被壮志激情所代替,什皮尔曼回忆战争时经历的事与人,迸发出生命的力量。当美好、和平被黑暗笼罩,人们会更加认识到和平生活的美好与珍贵。主人公在历经重重磨难后走出战争阴影,他以华丽优美的音乐表达出其对生活的热爱和信心,以高昂激越的华章赞扬波兰民族的精神,以丰富的韵律预期战争过后的美好人生。

结语

阐述钢琴艺术教学中的音乐表现力 篇3

一、钢琴艺术教学中表现力的几个要素

要想提高学生在艺术教学中的表现力, 首先应当认识钢琴艺术教学中表现力的几个主要的方面:

(一) 听觉能力。听觉能力是钢琴艺术教学中表现力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因为学生在钢琴演奏学习中主要是通过听觉去分辨钢琴作品所属的不同类型。通过听觉所分辨出的音色、音律等的不同, 进而掌握到钢琴艺术作品之间的差异, 加深学生对钢琴艺术作品的认识。

(二) 情感能力。除了听觉能力外, 钢琴艺术教学中音乐表现力的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情感能力。情感能力是较为抽象, 通常在钢琴艺术教学中难以具体的展示出来, 这就需要钢琴教师能够不断引导学生理解钢琴艺术作品中所包含的意义, 进而在情感上引起共鸣。学生只有充分的理解钢琴艺术作品的内涵, 才能够在演奏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感情, 才能够在提升自己钢琴演奏技术的同时, 提高自己的钢琴演奏表现力, 进而达到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境界。

二、钢琴艺术教学的现状

要想使钢琴艺术教学能够得到更好发展, 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 应当在培养学生的钢琴演奏技术的同时提高学生的钢琴艺术表现力。但是现阶段钢琴艺术教学中却存在一些问题, 使得学生在钢琴艺术演奏中表现力缺乏, 下面将对几个主要的问题展开相关的论述。

(一) 钢琴教师的素质对学生音乐表现力的影响。在钢琴艺术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素质对学生的音乐表现力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为大部分的学生对于钢琴艺术的掌握都来自于钢琴教师, 钢琴教师对于艺术作品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了学生的钢琴演奏技术以及钢琴演奏的艺术表现力。钢琴艺术教师在教授学生钢琴知识的过程中, 不仅要给学生传输丰富的理论知识, 还应当传输学生更多的情感体验, 用自身的魅力带领学生到音乐的世界里体悟音乐所带来的快乐。

(二) 学生在学习中缺乏足够的信心与表现欲望。除了上述的一点外, 学生在学习中缺乏足够的信息与表现欲望, 也是钢琴艺术教学中音乐表现力难以提升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在钢琴艺术演奏中, 演奏者要想将音乐的真正涵义展示出来, 不仅需要有坚实的钢琴演奏技术, 还需要在演奏中融入自己的情感, 将钢琴艺术作品不断地升华。但是现在大部分的学生在钢琴艺术学习中缺乏足够的信心与表现欲望, 难以准确的掌握自己的情感, 更不用说在演奏中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钢琴艺术作品中。

三、如何提高钢琴艺术教学中音乐表现力

由上述的内容可知, 钢琴艺术表现力在学生的钢琴艺术演奏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钢琴演奏技术, 还能够加深学生对钢琴作品的理解感悟能力。那么应当如何提高钢琴艺术教学中的音乐表现力呢?

(一) 钢琴教师应当提升自己的职业素质。要想提高钢琴艺术教学中音乐表现力, 钢琴教师首先应当提升自己的职业素质。因为钢琴教师的职业素质直接影响到钢琴艺术教学的效率以及表现力的提升。因此, 作为钢琴艺术教师来说, 应当加强自我的锻炼与修养, 出国深造或是参加一些培训, 以提升自我情感意识以及社会情感体验。钢琴教师在加强自我修养后, 应当在课堂上及时的传输给学生, 在教授学生坚实的理论知识同时, 还应当将自己的社会体验或是情感领悟传输给学生, 并引导学生在演奏作品时, 感受到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层意思, 进而提升学生的钢琴艺术表现力, 促使学生钢琴演奏技术的更一步的提升。

(二) 提高学生的表现欲望。要想提升钢琴艺术教学中的音乐表现力, 还应当提高学生的表现欲望和信心。学生的表现欲望和信心是钢琴音乐表现力得以提升一个重要的方法。学生在钢琴演奏中有充足的信心和表现欲望才能够引起对音乐作品的情感共鸣。而这就需要教师在钢琴音乐教学中能够不断地鼓励学生, 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要求学生能够独立的展示自己所掌握的钢琴演奏技术, 在学生的演奏中不断地引导他们理解钢琴艺术作品所蕴含的真正的内涵。

四、结束语

评价一个钢琴教师教学能力的好坏, 不是他教出了多少钢琴演奏技术能手, 而在与他培养了多少钢琴艺术的热爱者。真正的钢琴艺术演奏时真诚的, 是极富感染力的, 只有将钢琴演奏技术与钢琴艺术表现力融为一体, 才能够演奏出真正升华人内心的作品。

参考文献

[1]程松野.谈钢琴艺术教学中的音乐表现力[J].音乐时空, 2014, (07) .

群众钢琴教学音乐艺术 篇4

关键词:李斯特 艺术歌曲 罗蕾莱 音乐处理

李斯特被誉为“钢琴之王”,由此可见李斯特本人在钢琴上的造诣颇深。李斯特本人对音乐贡献是非常巨大的,尤其是钢琴曲的贡献,具有极高的艺术鉴赏价值,并且其绝大部分的艺术歌曲都是在一些诗歌的基础上进行创作,所以他也是一位音乐诗人,此外李斯特本人还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在艺术歌曲之上,给后世的人们留下的具有极高价值的艺术财富。

一、李斯特艺术歌曲的特点

(一)李斯特艺术歌曲的创作背景

弗朗兹·李斯特是著名的匈牙利作曲家和钢琴家以及音乐指挥家,并且弗朗兹·李斯特本人也是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因采用了丰富的钢琴伴奏,并且对钢琴文化的发展创新上具有很大的造诣,被人们誉为“钢琴之王”。弗朗兹·李斯特一生一共写了75艺术歌曲,这些艺术歌曲的灵感来源多数都是从优秀的诗歌中获取。此外,弗朗兹·李斯特创造的艺术歌曲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广为传唱,其作品之所以能够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认可与其作品中存在的革新意识是密不可分的。这种艺术特点的存在与弗朗兹·李斯特当时生活的社会环境是息息相关的,因为弗朗兹·李斯特出生在一个比较动荡的年代,小时候因为父亲的影响,弗朗兹·李斯特不得不整天埋头于钢琴训练当中,这为以后弗朗兹·李斯特在钢琴上的创作打下了良好基础的同时,也使得弗朗兹·李斯特荒废了文化课程的学习。幸运的是,弗朗兹·李斯特在青年时期意识到了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并进行了长期的自我学习,也因为这样才能使其创作了极具艺术价值的艺术歌曲,也正因为如此,其但大部分的创作多数是在中年时期。

(二)弗朗兹·李斯特艺术歌曲创作情感上的多样性变化

因为弗朗兹·李斯特一生都处于一个比较动荡的年代,所以其创造的艺术歌曲也随着其生活年代的变化在情感上的表达上也是比较的丰富多彩。其复杂的思想贯穿于其各种题材的艺术歌曲当中,其中包括对民族的呐喊、对人生的思索、对死亡的无奈,对生命的空虚。由此可见,其艺术歌曲的情感展现也反应可弗朗兹·李斯特在人生不同阶段对生命的一种情感感悟,尤其是在晚年弗朗兹·李斯特的创作多数都是对生命一种无奈的感叹。由此可见,弗朗兹·李斯特在创作的艺术歌曲的同时期内心的思想煎熬。

二、李斯特《罗雷莱》钢琴伴奏的艺术特色及演奏的音乐处理

(一)弗朗兹·李斯特《罗雷莱》钢琴伴奏的艺术特色

弗朗兹·李斯特《罗雷莱》的创作是以海涅的诗歌《罗蕾莱》为原型进行创作的。在创作中,弗朗兹·李斯特认为音乐的速度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模式,而应该采取灵活的方式进行乐曲的演奏。否则单一的速度模式很容易使人产生听觉疲劳,而且固有的速度模式也会影响艺术家对艺术歌曲的创作,使得艺术创作陷入僵局模式。除了速度上的灵活运用之外,表现力也是艺术歌曲创作的一部分。弗朗兹·李斯特在创作《罗雷莱》的时候就运用了大量的表情记号的艺术特色,可见弗朗兹·李斯特对歌曲演奏和演唱的灵活运用,以及淋漓尽致的艺术表现力。

除了艺术表现和速度上的灵活运用之外,弗朗兹·李斯特《罗雷莱》钢琴伴奏的艺术特色的表现还在于创作歌曲节奏上的变化。这对于《罗雷莱》歌曲的表现内容以及人物情绪的展现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将多种艺术手法融合到一首艺术歌曲当中,这不仅仅能充分展现《罗雷莱》的变化张力,还能让听众在《罗雷莱》这首歌曲的中体会到人物情感的丰富变化,也因为其特有的速度和表情上的丰富变化使得音乐节奏的变化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因为这种外在的引导多数情况下都是以钢琴作为伴奏引导,所以钢琴就成为掌握整个音乐节奏的重要武器。

此外,在演奏《罗雷莱》这首艺术歌曲的时候,应该注重演唱者和钢琴伴奏间音色的和谐,只有这样才能突出整首歌曲的艺术特色。这对于演唱者歌词的表达也有非常大的帮助作用。

(二)李斯特《罗雷莱》钢琴伴奏演奏的音乐处理

因为钢琴是整个《罗雷莱》艺术歌曲演奏当中的控制乐器,所以钢琴在演奏的过程中其速度和节奏的把握直接影响到整首艺术歌曲的情感展现。此外,弗朗兹·李斯特在钢琴演奏上的力度要求是非常精确的,除了采用ff、mf这样的符号进行力度大小的标记外,还采用一些比较详细的说明记号对《罗雷莱》钢琴伴奏中的力度的细微差距进行详细的标识,这样能够有效划分钢琴演奏的力度层次。例如:“diminuendo”为减弱,“smorzando”为逐渐减弱的意思,一般情况下,这种符号多数是在歌曲的结尾处出现。除了对力度层次的划分之外,弗朗兹·李斯特也非常注重手按琴键的力度,并要求手指不要过于死板应该灵活的运用,并时刻控制手指的力度,尤其是节奏音渐强消弱的部分,这样才能将《罗雷莱》中的艺术情感进行淋漓尽致地展现。

除了钢琴伴奏者手指的灵活运用外,《罗蕾莱》艺术歌曲的演奏还应该注重和弦的渲染。钢琴演奏者通过运用自己灵活的手型,恰当的控制手指的力度,进行和弦的弹奏,尤其是小指演奏部分力度的控制,直接影响着和弦的演奏效果。因此,為了使音色更加和谐,让听众听起来旋律感更强,应该在弹奏时注意手指的准备,不能突然的落下,使演奏曲表现得过于仓促。

三、弗朗兹·李斯特艺术歌曲演唱和钢琴伴奏的完美融合

通过对弗朗兹·李斯特《罗雷莱》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艺术特色和演奏时的音乐处理的分析,可以感受到弗朗兹·李斯特本人对钢琴伴奏各个方面的演绎是如此的突出,无论是手指力度的调控还是演奏时艺术特色的展现以及微弱的力度调整都是为了突出《罗雷莱》艺术歌曲所渲染的艺术情感,也正因为如此弗朗兹·李斯特才被誉为“钢琴之王”。在演唱《罗雷莱》艺术歌曲时候,应该以《罗雷莱》这首艺术歌曲本身的情感出发,对作品达成统一共识,才能有良好的演绎效果。

除此之外,为了将作品的原貌最大程度地呈现在观众面前,需要演唱者和钢琴演奏者对双方的旋律相互熟知。比如:对双方的演奏技巧、演奏手法、演奏中乐段间隙,换气的力度和位置。双方也应该在演奏中尽可能的收集不同的意见以及交换演奏经验,加深演奏者和演唱者双方音乐上的认可,更好地将《罗雷莱》的艺术情感饱满地展现在听众面前。

三、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罗雷莱》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艺术特色和演奏时的音乐处理的分析,可以看出弗朗兹·李斯特对于艺术歌曲的音色、钢琴力度、表情符号等方面都有极高的要求,也正是这种极其苛刻的演奏方式,才让弗朗兹·李斯特成为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也因为他对音乐的热爱,使得弗朗兹·李斯特为后世留下了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艺术歌曲。

参考文献:

[1]陈静.李斯特艺术歌曲的教学与演唱[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8,(12).

[2]王石磊.李斯特艺术歌曲《罗雷莱》研究[J].大舞台,2012,(11).

[3]郑明顺.析李斯特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的艺术特色[J].音乐生活,2013,(05).

作者简介:

群众钢琴教学音乐艺术 篇5

1. 开展双语教学的目的与意义

音乐艺术是情感与思想交流的世界性语言。为了更好地促进中西方文化与艺术的交流, 让学生们能与世界知名的钢琴大师们有近距离的交流, 温州大学音乐学院每年都邀请世界知名院校的钢琴教授来本院为学生们开讲座和钢琴一对一指导公开课。在这种情况下, 语言就是交流的必备前提。另一方面, 本院的历届毕业生中都有留学海外继续深造的学生, 语言的交流能力更是必不可少。在这种种的需求下, 温州大学音乐学院于2009年起在学院的钢琴艺术史教改课程中开设双语教学。为学生们创造一个用英语教授钢琴历史文献、用英语交流的语言环境。通过这三年的教学实践, 以下对教学中的教材、多媒体教学、以及教学形式等方面进行一些思考与探讨。以求在今后的教学中有进一步的提升。

2. 钢琴艺术史双语教材的选择与尝试

“西方钢琴艺术史”这门课程原有的教材是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 周薇著。课本的主要章节内容是从巴洛克时期1600年左右到20世纪的键盘音乐, 前后跨度300多年的历史内容。根据这一课程原有教材的基础上, 同时又考虑到我院艺术类学生的英语基础较低的问题。从而尝试在仍保留原有中文教材的基础上, 添加入英文原版教材《Music for the Piano》由James Friskin和Irwin Freundlich著, 美国Dover Publications, Inc New York出版。本书在关于钢琴音乐及钢琴音乐历史文献上数权威著作, 内容丰富, 文字简洁明了, 对于每一部音乐作品的历史背景与内容有着精炼的描述。特别适合于刚刚起步的钢琴音乐历史双语教学。因考虑到本书的内容范围较大, 在实际教学中无法被学生们全全吸收。故此, 双语教材的选用对该教材的章节内容进行了节选性的使用, 以便更好地结合原中文教材的内容。比如原版教材的第一章是早期键盘音乐The early keyboard music, 其中包括6节内容, 分别为:英国早期维基那琴演奏者The English Virginalists;法国古钢琴演奏家The French Clavecinists;早期意大利键盘音乐Early Italian Keyboard music;斯卡拉蒂的西班牙继承人Spanish Successors to Scarlatti;早期葡萄牙键盘音乐Early Portuguese Keyboard Music;早期德国键盘音乐Early German Keyboard Music.在这6节各国早期音乐中本课程根据需要节选了法国、德国和意大利这三节的内容做为双语教材的内容。原版教材中的第二章是从海顿到20世纪早期键盘音乐Pianoforte music from Haydn to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这一内容也是本课程的主要中心部分。其中包括古典时期、浪漫时期和早期20世纪的音乐历史与音乐作品。

但在这样使用两本教材的过程中也发现一些不合理的问题。第一, 两本不同的教材同时使用时, 内容较多。钢琴艺术史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就是一门新的课程, 里面含有较多的知识点。现在, 在这些知识点上再加入双语的内容, 学生们往往反映压力很大, 对于学习的兴趣降低。第二, 由于中英文教材不是同一本教材的中英文翻译, 所以不利于学生在内容上的归纳、掌握与总结。使得学习效率降低。

根据这一实际的现象, 在双语的教材建设上还是要选择一本英文教材, 然后对该教材进行中文翻译, 使之成为一本双语教材。并标注出知识点上的重难点、专业性英语单词、英语文法重难点等, 使学生在使用一本英、中文教材的同时既学习到钢琴艺术史方面的知识点, 也学习到英文做为工具的一个过程。这样的一本双语钢琴艺术史教材非常有它的实用性价值。

3. 多媒体教学, 丰富教学内容

多媒体教学形式使双语教学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得到了最大量地充实和丰富。在双语课堂中采用以英文课件为主, 中文为辅的方式展现给学生。课程的内容是有关于钢琴乐器的发展、不同历史时期的钢琴音乐作品和作曲家这三方面内容构成。由于课程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 所以在每堂课上都会出现大量的专业性单词积累。如音乐曲式学科上的不同的曲式名称:波兰舞曲polonaise, 夜曲nocturne, 练习曲etude, 幻想曲fantasia等;音乐创作手法上的多种专用语汇如多声部音乐polyphonic music, 主调音乐tonal music, 对位法counterpoint, 和声学harmony等;不同音乐时期的名称, 如中世纪音乐medieval music, 文艺复兴renaissance, 巴洛克baroque等。英文的课件会给学生们的专业语汇记忆打下良好的基础, 老师们根据这些专业性的单词展开英语的讲解。这样一个英语看和听的氛围逐渐在每堂课中得以适应和加强。在遇到知识点较难时, 老师们才用中文加以解释。刚开始时, 学生们会有点不适应, 但经过几周的适应期之后学生们的语言习惯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在课堂上老师的英文讲解尽可能地采用简单易懂的方式与学生们进行性交流, 让学生们在交流上建立自信。在这一基础上, 多媒体的优势还能体现在结合视频欣赏上。将原版的资料应用在课堂上, 使学生们更开阔了眼界。比如在研究古典时期贝多芬钢琴作品的课程中, 收录不同演奏家讲述对于同一首作品的不同看法和理解。在这一点上双语教学的意义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既在语言上为学生们制造了环境, 又在音乐理念上拓宽了学生们的思维。每段的视频观赏之后, 师生再进行深入的探讨。或由学生们提问, 或由老师提问, 用进一步探讨和讲解的方式来消化和巩固所得的信息。

在多媒体的教学环境下还有音频系统、教师触摸屏电脑、双投影或多投影、录播系统等。在这样优越的条件下, 在教学中可采用师生对话录音的方式以及学生之间对话录音的方式对于课程的内容进行回顾。这样的短篇幅回顾有助于教学的深入和学生们对于知识点的精确把握。开始时学生们羞涩于录音, 但适应之后的效果却是对学习兴趣大有提高。在双语教学的过程中口语训练的训练是尤为重要的。比如最浅显的例子如何正确地对作曲家名字的进行发音, 就值得在双语课的口语方面引起学生的注意。由于作曲家们来自于欧洲各个不同的国家, 因此名字的发音并不能按照英文英标的发音, 他们都各不相同。例如肖邦Chopin一词发音就在课堂上就引起了一阵喧嚣, 一位学生将Chopin发音成英文的[shoping购物]。这些细节的内容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可以给学生们打下实际的应用能力的良好基础。

4. 教学形式多样化

在授课的方式上该课程突破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聆听的方式, 而是更多地采用西方课堂模式中互动的方式和小组合作的方式。在互动的方式注重学生独立性以及口头的语言能力, 而在小组的合作方式上则注重学生三人或四之间的能力协调以及互帮互助。

在每周作业中老师都给出一个话题让学生们独立完成资料的搜寻, 在第二周的课堂上轮流由学生用英文讲述对于该话题他的搜寻结果和个人看法。对于这位同学的论述, 大家再互相提问进一步探讨或提出不同的观点与看法。这样的互动方式的课堂往往会非常活跃, 但不免也会出现一些小笑话。学生们会更加喜欢这种能有自我展示机会的课堂方式。

在小组合作方式上我们采用音乐特有的优势就是钢琴演奏、英语讲解、英语课件制作三位一体的合作方式来实现, 并用这种方式举行了一场双语大赛。学生们合作密切, 积极踊跃。大赛邀请了英语专业的教授和钢琴教授分别为学生们的英语口语和钢琴演奏以及历史文献的精确性给予点评和指导。这样的小组合作方式和大赛的形式更为学生们对双语课程有了更多的兴趣, 也把英语与音乐结合地更好。

5. 思考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与总结

群众钢琴教学音乐艺术 篇6

十一月《雪橇》November—Troika

十一月《雪橇》艺术分析:柴科夫斯基在音乐中展示的十一月《雪橇》画卷和以前的曲子不同:充满农村生活气息的画卷, 富含着欢乐愉悦的生活气息——千里冰封的俄罗斯原野上, 小路沿著松林边蜿蜒前伸, 雪橇飞驰, 马蹄踏踏, 积雪沙沙作响, 雪花漫天飞扬, 铃声脆响, 欢歌笑语, 飘向远方……音乐采用E大调, 4/4拍。和弦伴奏响亮而且激荡, 双手八度齐奏的旋律, 向我们展示的是一个无忧无虑、年轻力壮的马车夫在放声歌唱一首俄罗斯民歌, 旋律优美欢畅, 也蕴含着隐隐的悲怆和苍茫。

十一月《雪橇》曲式结构分析:复三段曲式A B A, 结构图如下:

A段的旋律美妙动人, 表现了赶车的人和坐车的人齐声欢笑、其乐融融、心情舒畅, 表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赞美;

B段音乐明快清朗, 润泽活泼, 清脆的铃声不断, 把人带到一个没有烦恼的境界。

最后, 让我们欣赏一下这首钢琴套曲的附诗, 以便更能进一步地欣赏这首名作。“别在忧愁地向大道上看, 也别匆忙地把马车追赶。快让那些悒郁和苦恼, 永远从你心头消散。”——尼涅克拉索夫

群众钢琴教学音乐艺术 篇7

一、电影《钢琴家》与音乐的艺术情节

《钢琴家》是导演罗曼. 波兰斯基根基波兰犹太钢琴家瓦迪斯瓦夫·什皮尔曼的自传改编完成。这部作品完全按照原著思路进行真实的记录,以写实的手法,还原了二战期间犹太钢琴家和犹太民族, 在战争中备受折磨煎熬的人生经历和民族命运。电影主人公的音乐才华, 深深打动了一名德国军官,并彻底改变了对犹太人的看法,最终他这名军官的帮助下,钢琴家得到保护,直至二战结束,波兰解放。战争永远是电影的主题之一,其表现形式多数以战争场面的视觉冲击为主。在《钢琴家》 这部电影中,虽然战争阴云贯穿始终,但导演在这部电影表现安排上,并没有一味突出战争场面的血腥残酷, 而是在音乐背景中以波兰钢琴家肖邦的音乐作品,随着情节展开而贯穿始终。肖邦钢琴曲中那丝丝忧郁、舒缓的音乐特色,将战争给人心灵所造成的伤痛和对生活的无助,体现得恰到好处。一般的战争题材电影,有入侵就有反抗。在,《钢琴家》这部作品中,反抗的力量在强大的入侵者面前,显得脆弱无力,电影中的音乐,在抒情忧郁的旋律中,透露出一种忍耐和坚持。这种音乐表现,真实体现了当时波兰被德军攻陷后,人民流离失所, 悲苦无助,随时丧命的处境,任何人此时都会为躲避战火, 放下一切尊严和体面而四处逃亡的情景和心情。为将这历史的一页生动再现,影片的背景音乐主要采用波兰钢琴家肖邦的作品呈现,使这部描写波兰犹太人命运的电影更具艺术感染力。

二、肖邦的曲风特色

《钢琴家》这部电影在音乐选择上,选取了同样有着苦难经历的波兰著名钢琴曲作家肖邦的音乐为背景。 因肖邦的人生处境与电影主人公相似,在这种境界下创作出的音乐作品才能贴合《钢琴家》的音乐表现。在这部电影中,共有11首钢琴曲,其中10首曲目出自肖邦。[1]肖邦年幼之时就展现出超凡脱俗的音乐才华,在不到20岁时,就已成为公认的音乐大师。在他人生辉煌期间,战争的爆发,使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音乐大师开始颠沛流离的生活。在此期间,肖邦创作了大量钢琴曲,这些代表肖邦思想,表现现实情境的钢琴曲,折射出他对生活、对人生的思考主题。肖邦的《第一叙事曲》也称为《g小调叙事曲》正值波兰18世纪末,波兰先后被俄、奥、 普三国三次瓜分,民族意识影响和对生活的向往,使得这部作品所展现出面对磨难不屈的精神。这种精神正是 《钢琴家》所要表现的思想内涵,与电影主人公悲惨遭遇和形象相匹配。

三、《钢琴师》中的音画结合所体现的艺术境界

音乐是电影无声的语言,对刻画人物内心、表述情感, 剧情冲突时的气氛渲染,都具有极强的叙事效果。在电影《钢琴家》的开头,导演以1939年真实的黑白记录片为起点,描绘着当时无辜百姓在战争来临之前仅有的平静悠闲时光。此时奏响的是肖邦《#C小调夜曲》这首曲子创作于1833年,是小夜曲题材,宁静的生活场景加之 《#C小调夜曲》的音乐烘托,一幅宁静祥和的生活场景, 在不经刻意安排下呈现出来。同时《#C小调夜曲》的曲调深缓的同时也表现出一种倾诉,同时又透出些许伤感和无奈之情,在衬托画面同时,也在向人们暗示着一些不安定因素的形成。写实的黑白画面在钢琴曲调逐渐转变过程中,开始由黑白转为彩色。由远景逐渐拉到室内, 在一架钢琴上,一双上下翻飞的手指正在弹奏着背景音乐,这样的画面效果处理,使得音乐与画面完美衔接。 此时出现的人就是电影中的主人公,一位才华横溢的钢琴演奏家,他正在电台进行钢琴弹奏录音。清秀的脸庞、 忧郁迷人的眼神、考究的服饰、高超的弹奏技巧,使音乐家从内而外散发出艺术的高贵。正当优美的音乐让人陶醉之时,德军的炮弹爆炸产生的声浪打破了这种唯美的场景,安逸的生活就此被打破,钢琴家被迫停止弹奏, 开始了与市民一道躲避战火的噩梦。此时所用的《#C小调夜曲》在形式结构上有三层结构组成,引曲部分旋律优美平静略带哀伤,接着的一个大跨度的音节体现,使得这种伤感情绪加重,反映出当时华沙,在战争阴云笼罩下的不安与无奈。在德军炮火之下,音乐也转到第二层,这一段与上一段音乐形成鲜明对比,音乐表现也不再是舒缓,而是音节出现跳跃,呈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抗拒力量,这时画面背景音乐同时响起波兰和英国国歌, 向人们传递着战争开始,与敌人作战的力量和勇气。《#C小调夜曲》的曲调表现风格和主题意义,正好与战争期间人们纷乱的内心活动相映衬。而第三层的音乐由舒缓转变为急速,展现出华丽与活泼特性,表达了人们顽强不屈精神、信心与意志再次得以体现。

战争的形式在最初过会急转直下,华沙被攻陷,德军开始对犹太人的血腥屠戮。这使得音乐家不得不辗转躲避德军搜捕,这种度日如年,毫无生机的生活,让人痛苦难言,一次次的惊魂落魄、一次次的虎口余生,让钢琴家身心倍感煎熬。在一间废弃的屋内,钢琴师发现了一架钢琴,在掀开琴盖之时,肖邦的《降E大调华丽的大型波罗乃兹舞曲作品22号》开始回荡在观众耳边。 这是一首充满豪迈之情的音乐,奔放的音符如流水一般涌入观众脑海,沉闷的心情在此也逐渐平静。此时镜头也由钢琴家消瘦的脸庞逐渐下移,直到他的手和键盘。 这时观众会发现,钢琴家的手指根本没有触碰键盘,只是在凌空于键盘上飞舞。钢琴家此时是多么渴望能畅快的弹奏一曲,可在这被占领地区,这是无法做到的,此时他只能以心灵来弹奏心爱的乐曲。着来自心灵之音和画面的完美绝配,让所有观众心灵得到震撼,这种艺术境界的表现,体现了导演独特艺术构思和敏锐视角,让这部电影艺术境界得到提升。[2]

在虎口中余生的境况是常人无法想象的,钢琴家亡命奔波于废墟中,饥饿寒冷让他备受煎熬,每天不知明日能否来临,这样凄苦的境况让带给观众内心强烈的震撼。在宁静的夜晚,黑暗废弃的建筑里,一缕月光透窗而入,照在钢琴家脸上。这安静的画面与现实的残酷产生强烈的反差。祥和的世界此时已经成为人类屠宰场, 这不能不说是人类进步之中的讽刺。当我们的钢琴家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一个食品罐头之时,被饥饿折磨的双手不慎将罐头打翻在地。出现在罐头跟前的是一双锃亮的战靴,电影画面由下到上定格在一个德军军官身上。 此时的气氛已然凝固,目睹此景的观众内心都已下沉, 悲剧的结果已经在观众心里开始上演。但剧情的魅力就在于大起大落和出乎意料。德国军官得知我们的男主角是一位钢琴家时,没有对他做出处决,而是将它带到钢琴旁,让钢琴家弹奏一曲。电影开始之初那个风度翩翩的钢琴家,此时以经衣衫褴褛,饥寒交迫,在冷漠目光注视下,钢琴家以枯瘦的手指触动键盘。肖邦《g小调叙事曲》( 作品23号) 就在这样低沉忧郁的音调中响起。 音调舒缓忧郁如同一位暮年的老人在诉说命运的挫折。 肖邦的这部钢琴曲创作于1831年,其处境与我们的钢琴家一样,也是在战乱的颠沛流离中度过。《g小调叙事曲》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创作而成。整部作品在结构上以自由奏鸣曲方式展开,曲调舒缓风格凝重,使观众进入叙事的意境。在这样的音乐氛围中,战争前的宁静生活不断闪现,在曲调连接部分,调性由g转到a再回到g,这跳跃的音符如同美梦被惊醒,曲调的急缓,再现了主人公内心的不安,心境由祥和转为悲愤。在降E大调开始之后,音乐再次抒情柔美,其意境逐渐体现人们不屈的意识。从A小调开始,悲情色彩逐渐加重,不和谐的和声将这种因素推向表现内心彷徨之态。调性从A大调转为G大调,音乐中高音的加入,音乐表现出如同革命的炮声和对敌的宣战与呐喊,极具音乐冲击力。这也是整部电影音乐表现的高潮,并以其深刻内涵震撼着所有观众的心。钢琴家从开始的儒雅,到如今的恐惧憔悴,在弹奏此曲时的投入与自信。同时德国军官由开始的嚣张粗鲁,在听到美妙音乐后的沉默、平静这些画面的反差也体现出音乐的艺术感染力。为了更加突出主题,导演将画面进行穿插,此时城市的废墟人迹罕至,大街上只有德军士兵在汽车旁静立。钢琴音乐似乎是此时城市上空唯一的声音,这种情景转换,即表达了钢琴师的精湛技艺,也以音乐传递出德国军官的鉴赏力和他对钢琴师的帮助,同时音乐也表达了波兰民族的顽强与不屈。[3]

在影片结尾部分,钢琴家在德国军官的帮助下终于等到波兰的解放。与最初进入画面相同,钢琴家再次来到华沙电台,仍是那间钢琴房间。在破败的背景下,轻轻弹起同样的《#C小调夜曲》,音乐响起那一刻,已经不能用语言来表现战争带来的辛酸与苦痛。此时随着音乐响起,电影画面也逐渐移动,从钢琴室转移到前来探望的几位好友,这些人都是在这场战争中幸存下来的。 随着音乐悲情的加重,钢琴家内心的伤痛被深深触动, 在颠沛流离中没有屈服的钢琴家,此时已经潸然泪下, 这时的音画场景,只是对过去遭受痛苦磨难的缅怀,背景音乐也由《#C小调夜曲》转到肖邦的《降E大调华丽的大型波罗乃兹舞曲》上,画面也呈现出钢琴家重新振作,在辉煌的音乐大厅中,献出这华彩乐章。此情此景, 即表达了钢琴家与民族的不屈和奋进,也体现出人生历经磨难后所展现出的辉煌。[4]

结语:在《钢琴师》这部电影中,选取肖邦的音乐做品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电影里面主人公钢琴家是波兰人,同时背景音乐曲作者肖邦也是波兰人。他们有着同样的遭遇和命运,他们的人生价值都从音乐中得以体现。肖邦的音乐作品包含民族思想,又具有深刻内涵。 这与这部电影主题相吻合,正是肖邦音乐作品的引用, 推动了整个剧情发展,为电影人物塑造和主题的强化, 起到关键作用。[5]

摘要:电影《钢琴家》是一部以战争为主题,以钢琴音乐为线索的经典电影,在肖邦钢琴音乐的萦绕衬托下,主人公颠沛流离境况、战争的野蛮残酷,以及人性光辉的散发,都在肖邦钢琴音乐烘托下,真实展现在世人面前。肖邦钢琴音乐的魅力使这部电影的艺术氛围更加浓烈,主题衬托得更加深刻,是一部音画结合完美的电影佳作。

群众钢琴教学音乐艺术 篇8

一、技巧是演奏的决定性因素

演奏技巧是音乐艺术表现不可或缺的手段。著名钢琴演奏家霍夫曼曾说:“演奏必须取得操纵钢琴的主权, 这个操纵权就是技巧。”也正因如此, 音乐表演的动作理论成为历来演奏家与教育家的重点研究对象。这些研究涉及了手型、手腕、手臂、触键等各种演奏状态。如“对手型的概念肯定各种各样。身体弹奏部位一直处于运动中, 那么传统基于手型———前臂几乎水平, 手指微弯曲———应当仅仅当做一个分界点。”“训练手部时必须理解低手位和高手位的原则。只有这样, 在手部处于连续音符和力度渐变所需的中间手位时, 它的活动才能具有完全的灵巧性。”“假设我们要教一个初学者如何按下琴键, 并把手保持在键盘上, 那么我们立即就会碰到弹奏的动作问题, 而且必须讲解这些动作的要求。在扩宽和丰富他的技巧之前, 初学者必然会偏离基本位置。他的运动行为由手、手指和上臂的不同动作组成, 并由上臂带给手不同的位置。”

在用文字表述演奏动作原理的过程中, 尽善尽美的境界似乎很难达到。一般来说, 将描述局限在最基础的动作形式上, 并尽量选择通俗易懂的词汇进行表达, 如“手不要动”或“高抬指”等描述可以很容易使读者能够理解并实践。然而一旦涉及到弹奏一组连音, 问题就开始变得复杂。在开始研究声音线条时, 很多理论家在对这一过程的描述上都是结结巴巴的。没人能给出一个让人看得懂的对身体演奏部位动作的文字解释, 更别提与之伴随的内心感受了。手臂的哪个部分应当最主动?你的手移动起来应该“像羽毛一样轻盈”还是应该把手臂重量从一个手指传递到另一个手指呢?传递多少重量?人们如何传递重量才不会造成声音的不流畅, 这样旋律听起来就像一个线条而不是单个音符的连奏?随着演奏技巧难度的加深, 尤其整个手臂得到解放并有意识地参与到钢琴演奏中之后, 想要描述和解释身体外在各部位的组合和协调可能性就格外困难了。

尽管用文字说明演奏动作原理并非易事, 但众多的音乐工作者仍然希望通过一些比喻式的解释来进行阐述。因为没有详尽的动作理论, 就没有真正的演奏与教学, 音乐表演艺术也无法得到传承。实际上, 这种含混的描述现象归咎于缺乏准确的术语, 演奏和教学领域中一套恰当的术语还没有被制定出来。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伟大的音乐演奏家不想留下关于他们技巧体系文字记录的原因。

二、音乐艺术的表现:演奏艺术决定技术

实际上, 演奏技术是演奏者为实现其目的、音乐艺术表现意图的所有手段的总和。因此, 它决不能被看成为独立于音乐或独立于演奏者个性的个体。俄国钢琴家康斯坦丁·伊古姆诺夫 (Konstantin lgumnov) 认为“声音构思限定了技巧, 从耳朵到动作, 而不是相反顺序”, 因为声音的构思并非一个不可改变的概念, 而且每位音乐家都有自己的构思。显然, 有多少种不同的构思就有多少种不同的钢琴演奏技巧。当安东·鲁宾斯坦想要完善歌唱的声音和连奏时, 费鲁奇奥·布索尼相信非连奏的触键才更贴近于钢琴的天性, 用钢琴技术模仿歌唱的效果是错误的。很显然布索尼的非连奏技巧是根据他的美学观念形成的, 而安东·鲁宾斯坦那“歌唱的声音”与相应的连奏技巧也是如此。

当然, 即使演奏者艺术意图与演奏技巧完美地融合, 最终反馈也总因听者个性差异而有所不同。据拉赫玛尼诺夫说, 安东·鲁宾斯坦弹奏肖邦《降b小调奏鸣曲》的Finale乐章时是那么快, 而且又轻又连, 已经无法辨别单个音了。通过使用踏板, 他做出一种持续的哼鸣效果, 给人留下永远无法用语言形容的、难以忘怀的惊人印象。当埃米尔·吉列尔斯在纽约的一场音乐会中, 像鲁宾斯坦那样的方式来诠释同一乐章时, 一位音乐评论家写到:对一个有着如此精湛技巧的钢琴家来说, 最后一个乐章听起来“莫明其妙的含糊”。这当然是他的误解, 吉列尔斯演奏的声音效果是一个有着丰富想象力的伟大钢琴家的最高成就。

三、音乐艺术个性启发与技术训练

在音乐演奏技能发展的第一个阶段, 个性很难存在。学生或多或少受其老师的影响, 特别是当老师有着强烈的艺术个性时。因此, 学生的演奏往往会表达老师的音乐意图, 并由此使用相应的演奏技巧方法。随着学生个性的逐渐展露以及其技巧的日益完善, 个人创造意愿开始有所表达。这种个性创造的意愿不仅为演奏者提供了根据个人的追求改变和扩宽技巧模式的可能性, 而且提供了达到此目的的必要条件。这也是钢琴教师的重要责任之一———揭示学生的个性, 而不是压制它, 逐步帮助其在学习初期克服不可避免的缺陷。通常, 完整独立的艺术构想的完全自我表达, 是在演奏者的多年学习之后, 当他成为一个独立而成熟的艺术家时才开始的。

值得强调的是, 一个音乐家所演奏出的声音质量主要依靠他的思维构想, 依靠他对要弹奏声音的内心想象力。内心构思的强度和明确性会引导钢琴演奏者的身体弹奏部位去寻找自己能实现这一构想的方式。手臂、手和手指会听从、调整并产生与大脑要求一致的声音。因此自我聆听的能力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当然, 实际声音效果反过来也会影响和丰富演奏者内心的想象力, 但这种对动作的种类或产生不同种类音质所需力度大小等方面的考虑应该始终是次要的。从某些钢琴弹奏的动作中探求美妙的音色是没什么希望的。没有内心概念的视觉感受起不了什么作用, 因为这样做可能会得出一个完全错误的结论。约翰·菲尔德以他如歌的声音而著称。与他同时代的人们叙述过他如何弹奏钢琴:他的手指几乎垂直于琴键。他优美的声音, 通过手型, 被相当认真的加以诠释。

尽管完美的技巧对每个人都不一样, 发展技巧的基本原则却还是对所有人一样的。人类都服从于同一生理法则, 所有正常人的身体都顺应同一原则———都有相似的骨骼结构、肌肉功能、相似运作的中枢神经系统———至少在这种层面上基本一致。接受一个在钢琴技巧发展方面客观的、以科学为基础的观点, 并不意味着完全相同的弹奏方法, 这也不意味着钢琴演奏者个人的表现方式会被剥夺。因此接下来有必要对演奏实践中的某种共同生理法则或是一些建立钢琴技巧所需的共同先决条件等方面进行谈论。

对于如何弹奏弱的、非连贯的音也常有一个很奇怪的错误观念:手腕必须软、柔顺。实际上, 对于非连奏音的弹奏, 不管多轻, 手腕和其他所有传送关节都应该是坚固的, 把所需的力量送达琴键。只有这样, 钢琴演奏者才具备准确无误地控制声音大小的能力。弱音的产生是靠琴键被压下的缓慢速度, 而不是手腕的松弛。

放松的观念与重量弹奏一样荒唐。这两个概念都产生于对陈旧的手指学派理论的激烈反驳中。可以肯定, 没有哪位钢琴家会把松弛胳膊的重量扔到键盘来弹琴。

以前, 钢琴教师认为要获得手指的独立性, 第一步是要努力把它们从上臂的“有害”影响中独立出来。但是手指的动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没有上臂肌肉的参与是让人无法想像的。手指的独立性是通过按下琴键产生声音, 并且同时不会引起未参与的手指肌肉紧张的能力。

我们整个身体弹奏部位, 必须在外在动作上和内在肌肉运行上保持完全自由。手指和上臂的动作必须融合成一种运动形式。手指和上臂是我们弹奏部位中可以自己调节的部分, 这两个部分之间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杠杆系统。这一杠杆系统有助于增加手臂活动的半径。我们手臂上部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把我们的手指放到最方便的位置, 最好地完成脑皮层运动中枢发出的指令。当我们知道对肌肉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未知的情况下, 应当根据经验来做一些观察。在我们的运动行为中肌肉不断的改变收缩和放松的状态, 多块肌肉和肌肉群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 这使我们感觉到弹性, 并赋予我们以准确的方式控制运动行为的可能性。

摘要:在一些具体手型和手指位置上寻找优美声音的方法是毫无用处的, 学习弹奏优美声音的唯一的方法是系统的听觉训练。这就涉及了音乐艺术表现与演奏技巧的美学方法问题, 事实上, 每一位演奏者都适用完美技巧原则。但实际上演奏史上也根本没有给我们留下一个通用完美技巧的例子。不仅仅在于文字难以完美表达演奏技巧上的缺憾。美学思想、艺术个性的不同使得演奏技巧必然相应受到影响。

群众钢琴教学音乐艺术 篇9

一、巴洛克风格时期 (1600—1750)

巴洛克音乐起源于欧洲, 兴起于文艺复兴之后, 流行于古典主义音乐形成之前。巴洛克音乐有如下一些特点:一是曲风细腻华丽。巴洛克时期, 宫廷里富丽堂皇的奢华排场成为新文化艺术的发展中心, 而这个大环境也直接影响了音乐家的创作。十七八世纪上流社会的贵族为了炫耀权势和财富, 聘请宫廷乐师为自己作曲。这种音乐曲风奢华, 含有大量装饰性音符。二是节奏强烈、跳跃, 短促而律动。一般采用多旋律、复音音乐的复调法, 强调曲子的起伏, 消除了旧有的教会调式。其中复调音乐在J.S.巴赫时代发展到高潮。三是注重力度与速度的变化。巴洛克音乐是后期音乐发展的一个基础。巴洛克时期的代表人物为巴赫、维瓦尔第和亨德尔。巴赫拥有崇高威望。维瓦尔第因其《四季》一举成名。亨德尔的作品旋律优雅, 被称为旋律大师。巴洛克时期的作曲家在音乐乐谱中加入了小节线, 节奏思想从此开始萌芽。文艺复兴时期提倡人文主义思想, 这使其成为了文学艺术以及现代科学的开端, 在音乐艺术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是西方文明的一个标志。但是, 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缺乏有规律的节奏感、没有强弱音变化, 创作技巧上存在局限。然而, 巴洛克音乐却在诸多领域创新变化, 其音乐形式风靡至今。巴洛克音乐是“对比强烈而略带夸张”的, 它突破了文艺复兴时期音乐追求统一和谐、流畅舒缓的整体平稳的风格, 而显得更加张扬而热烈。虽然历史上很多人指责巴洛克音乐“过于夸饰且不够规范”, 但没人能否定带动了整个西方音乐历史发展的事实。

二、古典主义风格时期 (1750—1830)

在古典主义时期, 音乐风格最为真挚、朴实。启蒙运动提倡人文主义, 反对神权君权, 提倡“平等、自由、博爱”。激发了人们对封建传统思想和宗教束缚的反对态度, 促使思想个性的自由发展。从此, 西方音乐由巴洛克时期转向古典时期。这一时期的作曲家们在创作时尽量去除多余的修饰和繁琐的形式, 回归到简洁、淳朴的状态。在合乎理性、崇尚自然而又充满激情的审美理想的指导下, 旋律从多声部的复调形式中解放出来, 变得更加明晰, 以往几条旋律线同时并行、不分主次的复调织体为其他声部作陪衬、以旋律线为主的主调织体所取代。这一时期的作品在旋律和结构上既有对比又有对话, 从而更加生动丰满。代表人物海顿因其在交响乐上的创新改革为交响乐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莫扎特和贝多芬作为代表人物同样早已被世人所熟知和崇敬。古典主义时期, 音乐从教堂走出进入宫廷, 并逐步走向社会和民众。在“适当的比率”和“自然平衡”的原则下, 古典主义音乐让主次的分明关系完美体现出来。

三、浪漫主义风格时期 (1825—1890或1900)

19世纪初, 浪漫主义乐派诞生了。这一时期的艺术家在创作上对主观感情更为崇尚, 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幻想。19世纪上半叶, 文学艺术从自然的、乡村的风格转变为幻想的、比生活更加广阔的浪漫主义文学。沃尔特·佩特 (W·Pater) 认为, 浪漫主义“给美添上了怪诞的色彩”。

浪漫主义音乐承袭了古典乐派作曲家的传统,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新的探索。它提倡一种综合艺术, 强调与诗歌、戏剧、绘画等音乐以外的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提倡标题音乐;强调表现个人主观感觉, 作品通常带有自传的色彩;作品富有想象力, 描写大自然的平静无矛盾的理想境界;重视从戏剧、民族, 民间的音乐文学中吸取营养, 作品具有突出的民族特色。它继承古典乐派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 但在内容上进行了创新, 较多地使用夸张的手法。该时期音乐家, 注重挖掘和发挥音乐的表现性, 在曲调、节奏、和声等方面, 都在古典主义音乐的基础上有了突破性发展。在音乐形式上, 突破了古典音乐对于结构形式均衡完整的要求的限制, 具有较强的自由性。作曲家们在这一时期对大自然发生了新的兴趣, 并且这种自然已经超脱出贝多芬《田园》中的那种简单, 并具有一种超脱于芸芸众生特殊联系的力量。在旋律上, 更富于抒情性和歌唱性。表现浪漫主义色彩的一项重要工具就是和声, 不谐和音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扩大和自由使用, 乐曲中更经常地出现了7和弦和9和弦以及半音法和转调, 这使和声的范围及表现力得到了扩大, 增强了和声的色彩。多乐章的标题交响曲和单乐章的标题交响诗的出现, 形成了浪漫主义音乐的重要形式。

无论文学还是音乐, 浪漫主义都十分强调个人, 这个个人并非指作为社会的一分子、被仔细地划分进某个阶层的人, 而是作为一个自由不受束缚的人出现。在音乐体裁上, 出现了新的器乐独奏体裁, 如夜曲、即兴曲、叙事曲、谐谑曲、幻想曲、无词歌等。后来, 浪漫主义音乐经过门德尔松、舒曼、肖邦和威尔第等人的进一步完善, 在柴科夫斯基、李斯特和瓦格纳的时代达到了巅峰, 这些作曲家、钢琴家构成了中期浪漫主义的中心。而马勒、理查德·施特劳斯和拉赫玛尼诺夫等近代名家的作品, 则被归于晚期浪漫主义音乐。浪漫主义风格具有古典主义有序而主次鲜明的特点, 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增加更多层次, 对表情变化更加注重, 在强烈的主观倾向下进行了背景旋律的设计和主题渲染, 极具表现力。

四、印象主义风格及20世纪现代音乐风格时期 (1900—现在)

浪漫主义音乐在发展到了顶峰的同时也产生了危机感。19世纪的法国流行起一种新的音乐样式———印象主义音乐, 它受“象征主义文学”和“印象主义绘画”的影响, 并不注重描述现实的事件, 而是着重对色彩、运动的刻画和暗示, 带有一种完全抽象的、超越现实的色彩, 是音乐进入现代主义的开端。印象主义者认为, 相对于描写真实事件, 纯粹的艺术想象力具有更深刻的作用。代表人物有:德彪西、拉威尔。德彪西的作品受到印象派绘画和文学的影响较多, 注重描写想象中的自然景象, 音色、色彩朦胧, 和声、旋律与伴奏混合在一起, 在表现手法上力求精雕细琢。例如, 倾听德彪西的《大海》《春天》等作品, 仿佛在欣赏印象主义绘画, 给人以梦幻、印象或是暗示的感觉。达到这样的效果最重要的手法之一就是使用全音阶, 在德彪西《帆船》中有很好的体现。另外, 印象派作曲家偏爱短小精致的乐句, 来营造朦胧气氛。音乐评论家卡米尔·毛克莱认为:“光在印象主义者画作中的运用有如主题在音乐里交响式延伸一样。克劳德·莫内的风景其实就是光波的交响曲。而德布西先生的音乐, 并非建立在一连串主题之上, 而是扎根于声音本身的相对价值之中, 这和那些画作异曲同工。这是由会作声的斑块所构成的印象主义。”

结合各个时期的美学观点和音乐风格特点可以看很出, 无论声音、速度、力度、和声、触键、装饰音、踏板、主题等元素采用怎样的组合关系, 基本各种风格都包含了四个方面的审美标准, 即风格分明 (组织有序) 、主题突出 (主次分明) 、情感渲染 (辅助主题) 、动态平衡 (自由体现) 。钢琴艺术经由这样的过程由不完善到完善, 由局限到自由展现的主线发展更加完善, 形成了钢琴艺术的审美模式, 对于钢琴艺术欣赏乃至其他艺术形式的欣赏都具有独特的借鉴意义。

摘要:在西方音乐历史发展的过程中, 钢琴艺术的发展经历了巴洛克风格时期、古典主义风格时期、浪漫主义风格时期、印象主义风格及20世纪现代音乐风格时期。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作品在声音、速度、力度、和声、触键、装饰音、踏板等方面均有很大区别, 但它们都富有艺术魅力的, 令人赞叹。

关键词:西方音乐历程,钢琴艺术,审美风格,艺术创造

参考文献

[1]朱廷丽.西方钢琴艺术历程[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2010.

上一篇:绿色墙体下一篇:X62W型万能铣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