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教学幼儿教育论文

2024-06-16

钢琴教学幼儿教育论文(精选12篇)

钢琴教学幼儿教育论文 篇1

我国幼儿学习音乐起步晚, 而国外幼儿大都在3-4岁就开始学习音乐了。这是与国内外音乐环境有密切关系的, 1-2年级的儿童不管是在生理的发展上还是在心理的发展上, 都仍然或多或少带着幼儿的某些特征。从钢琴教学的角度看, 激发和培养他们对钢琴的兴趣, 开发他们对音乐的感悟能力, 培养他们的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都十分重要。3-6年级儿童的特点相比1-2年级的儿童来说形象思维活动更多了,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抽象思维也进一步增强了。从钢琴教学的角度看, 这一学段儿童的生活范围宽广和认知领域也进一步扩展, 感受经验和探索创造能力也进一步增强, 那么钢琴的学习范围就非常有必要延伸, 接触的音乐范围需要更加丰富, 比如在音乐体裁、音乐表演形式、音乐常识上就很有必要增加内容。在教学方式上, 要用生动活泼、富于艺术想象力的形式, 来激发、培养、发展他们的兴趣。7-9年级的儿童已经进入青春发育期, 生理机能逐步发育健全。正处于骨骼发育的关键时期, 手指能力有所加强。这时候他们就需要进行各种各样的艺术实践活动, 如钢琴演奏、表演等等来巩固并提高自己感受音乐、表现音乐、鉴赏音乐、创造音乐的能力。在此学段中, 要注意的问题是作为老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手指保护。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自发学习存在局限, 在钢琴音乐活动“手指的灵活”的过程中, 每个孩子练习的重点各有不同, 比如说:音阶、跳音、顿音等等。他们不但在自己的练习中获得一些感受, 又在其他小朋友的学习过程中发现一些新的练习方法, 从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 从而有效提高练习效果。在这种过程中, 作为老师要多给孩子创造有利于学习的条件及情景, 多让孩子们在一起相互观摩、相互学习。这样孩子们才能通过自己的思维方式充分发挥想象, 结合实际技巧, 音乐造诣得到提高。幼儿的接受能力很强, 通过老师的演奏, 并且借助录音磁带让幼儿听一些优美的琴声或动听的旋律, 那么就会有大部分的幼儿跟着这些旋律来哼唱, 或者在他们的头脑中想象出一些画面和情景。任何一种学习, 在开始之初, 甚至整个学习过程中, 兴趣的培养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有了兴趣, 学习才会产生动力;有了学习的动力, 整个学习过程中才会轻松自在, 自觉自愿。作为教师, 要有正确的方法来引导、教授。在学习钢琴之初, 幼儿就对钢琴缺乏兴趣, 那么就会对以后的教学产生阻碍, 因为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那么老师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让孩子们对钢琴产生兴趣。作为教师, 我们必须认识到, 幼儿对钢琴的认识并不完整, 也许只是听到某同学或某老师弹奏了一首曲子觉得好听, 自己就想学习钢琴了, 更认为只要老师上了一次课自己就会弹奏了, 其实不然。他们不知道学习钢琴就像和学习数数一样要循序渐进, 只要学习钢琴可以给他们带来快乐, 他们就会乐于去学。相反, 若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多次弹不好的曲子或其他困难, 学生也许就会慢慢对钢琴失去了耐心和信心。对幼儿兴趣的培养大多数是在钢琴的教学过程中慢慢培养起来的。在钢琴教学上, 作为教师就要引导孩子们深入音乐世界, 感受其中的愉悦。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扮演引导者的角色, 给学生足够的想象空间和轻松的学习氛围。尤其在选用教材上要特别注意, 教材要适合孩子的心理特点, 符合其学习特征。幼儿教育强调快乐学习、游戏化教学, 钢琴的教材也需要注意这一点。在教学中, 我发现孩子们很渴望弹奏一些他们熟悉会唱的歌曲, 经常在上课之余单手弹奏一些儿歌片段, 那么我们就要选用一些生动活泼的教材来学习, 孩子们才会喜欢。例如《小汤》教材, 里面的旋律简单生动, 插图与乐谱相结合, 很容易让幼儿理解, 并产生兴趣。或者选用《弹儿歌学钢琴》这本教材, 教师主要是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多用一些比喻的手法来启发他们, 特别是一些技术性的问题。关于手型的问题让他们先左手握一个拳头, 然后用右手轻轻放在左手上, 这时候左手拿开, 右手的手型保持不动, 这就是钢琴的弹奏手型, 这时要注意的是右手就像握住了一个鸡蛋, 让右手的手心空起来, 手指的塌陷也可以用比喻来形容, 如像苍蝇脚等。还有很多的问题都可以运用比喻, 如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还可以形容成“气球”和“蝌蚪”等。

在大多数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 让孩子产生兴趣不难, 难的是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一如既往地产生学习兴趣, 幼儿的心理没有发育成熟, 但是他们的自我意识很强, 绝大多数时候都是以自我为中心, 时时要求表现自己、突出自己。所以, 当他们的学习兴趣减弱时, 就让他们停下来观摩一下其他的孩子演奏, 适当地加以表扬或鼓励, 让他们产生竞争的心理, 这样便又可以激发他们对学习钢琴的兴趣。对于大部分幼儿而言, 表扬和鼓励是可以促进他们学习、增强学习兴趣的好办法。老师在上课时多对幼儿进行表扬, 就会增加他们的自信心, 使他们对钢琴学习更有兴趣。在学习方面, 由于幼儿们缺乏意志力, 没有自觉性, 作为家长要适当地加以约束和强制, 每天都可以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孩子来练习钢琴, 但时间不宜过长, 也不需要规定时间的长短, 只要让幼儿自己养成一种习惯每天练琴就可以了。但是在练习的过程中, 由于孩子自身的特殊性, 很容易产生倦怠心理。学习过程的规律是:学习初期进步较快, 然后经过一个明显的停顿期或者退步期, 在学习后期则是缓慢但是会有较稳定的进步。在对幼儿的兴趣的培养上, 中期是一个危险期, 也就是间接兴趣培养的重要时期。此时, 前期强烈的新鲜感和好奇心, 即直接兴趣, 已经消退, 再加上快速进步后的突然停顿或后退, 会使幼儿产生厌烦、倦怠等消极情绪。所以, 作为教师和家长就必须使幼儿明白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给幼儿以信心和动力, 多肯定幼儿的优点, 少给幼儿压力, 鼓励他们突破当前的困难。在这一点解决后, 作为教师就应该仔细观察幼儿的学习进步过程, 发现一套适合幼儿的, 可以维持幼儿学习兴趣的有效的学习方法。

幼儿教育是一种以情感教育为主要方式的特殊教育, 音乐艺术教育更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在音乐教育环境中钢琴的学习又是重中之重。在幼儿学习钢琴的过程中, 优美的音乐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不论是作为家长还是作为老师都应该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 为之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摘要:孩子从小受到良好的音乐教育, 特别是学习钢琴, 既可以使他们增长见识, 拓宽视野, 也可以让他们陶冶情操, 提高素质和文化修养。因此, 把握好幼儿钢琴教学至关重要。只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才能使其今后在艺术道路上更加顺利。在儿童的音乐学习过程中, 学习钢琴是培养儿童各方面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之一。优质的音乐环境是首要条件, 精心的培养是手段, 孩子审美情操的提高是结果。只有将这二者良好地联系在一起才能最终实现目标。

关键词:现状,重要性,音乐环境,精心培养

参考文献

[1]谢耿.钢琴启蒙.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3.

[2]李斐岚.幼儿钢琴教学问答.上海音乐出版社, 1986.

[3]林泳海.幼儿钢琴教学中的教育心理学问题.商务印书馆出版社, 2006.

[4]袁静, 董桂双.跟我学艺术.河南音乐出版社, 2006.

[5]许卓娅.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6.

钢琴教学幼儿教育论文 篇2

200802049

声乐表演

浅谈幼儿钢琴教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教育体制的改革,提高全民素质教育已深入民心。随着世界范围内的多元文化观念不断普及,开发孩子的多元智能成为教育关注的热点,钢琴艺术三百年的历程,可以说它是伴随着人类文明发展的。弹钢琴不仅可丰富孩子的生活,促进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增加孩子的音乐修养,还可在美妙的音乐声中培养他们良好的审美情趣。所以,幼儿学习钢琴已经成为当今的一种时尚。

儿童学习钢琴 最佳年龄在3-4岁期间,儿童对音乐的感知触及孩子的心灵,在这个年龄最易启发,身体发育,动作协调方面,弹钢琴能使孩子手指的小肌肉得到充分的训练,从而促进了大脑的开发。钢琴音乐是通过特有的音乐语言,来塑造音 乐形象的。以声态、情态、动态等一系列的形象化特征来表现的。利用这些生动可感的音乐形象来诱发和感染孩子,使孩子展开丰富的想象。在练琴的过程中,即要严格完成乐谱上的标记的同时利用各种音乐表现手段来表达作者的创作意图,又要反复的体会,变化的过程,这样可以培养孩子严谨的思维能力。一首乐曲,有多少音符,多少种节奏型,指法,表情述语,完成一首乐曲,我们需要记忆,而且是出色的记住乐谱中每个音符、节奏、指法、表述语不是单纯的记忆,是结合着声态、情态、动态等一系列的记忆,是一种空间、时间的立体化记忆。长期的这样锻炼记忆,一定能培养出孩子优秀的记忆力。弹琴时是需要专心致志的,在把握乐曲整体节奏方面,心中就像一个“钟”在平衡的控制着一切,这样坚持不懈的要求自己,在曲目完整、统一方面必不可少,同时也提高了孩子内心的控制能力。

但在我近两年的钢琴教学中,我发现由于儿童其生理和心理的一些特点,他们共同存在着与青少年和成年不同的问题。突出表现在:1情绪较为紧张2学习积极性不稳定3精神集中能力较差。因此在我的教学中就此三方面做了较多的思考,同时也积累了一些经验,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首先,教师上课时应脸带笑容,主动地跟学生进行聊天,问问孩子的喜好、名字和他们一起唱歌,多表扬、更快地拉近幼儿的距离。其次,教师的教学的语言必须生动、通俗易懂,更多的贴近儿童话语,教学中表情丰富、多样化,才能更好地消除幼儿初学钢琴时的紧张情绪。二,首先,儿童初学时内容不宜太难,教师讲课的内容不必太多,根据不同的幼儿采用一些他们耳熟的乐曲(例如会唱的歌、会跳的舞),可以更好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动静相宜的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更多的和学生一起唱谱,一起弹奏乐曲,结合丰富生动的语言和表演教学气氛不会沉闷,教与学两不误、其乐无穷。再次,教师应充分利用幼儿好奇心理,在课间休息时,讲一些跟钢琴有关的小故事,让他们猜一猜钢琴知识的小谜语,这样可以消除幼儿的疲劳又可以丰富他们的知识,激发孩子浓厚的学习兴。三,首先,分时间段教学: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生理心理特点,把一节的教学内容,分成几个时间进行教学,可以减轻学生大脑、身体的疲劳。其次,教师在上课时可以转换不同的教材,提高孩子的积极性。再次,尽量给孩子提供一个舒适安静的学习环境,减少外部因素干扰也是对幼儿集中精力的必备条件。

浅谈幼儿钢琴教学 篇3

〔中图分类号〕 G613.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07(A)—0024—01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幼儿学习钢琴已成为一种时尚。弹钢琴不仅可丰富孩子的生活,促进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增加孩子的音乐修养,还可在美妙的音乐声中培养他们良好的审美情趣。在教学过程中我發现了这样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大多数孩子在经历了初期阶段的学习热情之后,都要经历一个徘徊期,即心里产生厌倦感,更有甚者会半途而废。针对这种情况,我是根据具体情况用以下方法来进行调节和引导的:

一、教学方式多样化以激发学习兴趣

授课和练习的内容要灵活多变,有机结合。如在具体操作时可把个别上课和集体课根据学生情况搭配起来,特别是对初学认谱和刚刚开始练习的孩子,上集体课就容易消除他们的拘束感。练习时可让他们轮流上琴弹奏,还可四手联弹。可以一起玩音乐游戏,互相指缺点,互相帮助。同时,在教材的选用上,尽量给他们安排一些他们喜欢的曲子,这样孩子喜欢学了,教学效果好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也就高了,而兴趣的力量是无穷的。

二、教学安排合理化以保证学习效果

练琴学习实际上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它和其他文化课的学习也有相类似的地方,就是教学也应有固定的时间上课下课。对孩子来说,一堂课应以40分钟左右为宜,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在上课中间若分神坐不住,还可适当调节一下他们的注意力,如让其喝口水或鼓励他们几句。继续上课时,他们的注意力便会马上回到课堂。

三、教学目标定位准确化以保证教学程序的切实可行

在教学中,学习目标的制定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说,应目标明确、阶段性强、进度适宜。学习是一个获取音乐知识的过程,应以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学习接受为依据制订进度和目标。目标过高或过低都会适得其反。目标过高孩子神力心力都不能及,使他们很难在学习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如此往复,会极大地挫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丧失学习热情,降低学习效果。目标过低,会给他们一种错觉,过低地估计学琴的难度。所以学习目标的制定,既要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又要让他们体验适当的挫折,最后经过自己的勤奋努力,实现学习目标。当孩子通过自己的反复练习掌握要领,能用自己的小手演奏出美妙的旋律时,那种成就感、自豪感和幸福感就会变成一种巨大的动力,促使他们深深地爱上这种学习生活。

四、相对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学琴的重要条件

学习钢琴,老师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但是指导结束之后的练习和巩固必须要在家里完成。因此,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他们极易受外界条件的影响。为了让孩子学好钢琴,家长一定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安静、稳定的学习环境,排除外界的各种干扰,营造一种浓郁的学习氛围。这样,孩子也容易静心练琴。

幼儿钢琴教学初探 篇4

爱因斯坦曾说:“我认为, 对一切来说, 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 他远远超过责任。”学习音乐也是如此, 只有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 才能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追求音乐的最高境界。而孩子对音乐的兴趣不是完全天生的, 必须靠后天的引导、培养、保护、激发。那钢琴教师该如何引导呢?我们知道学外语要有语感, 光靠音标、字母拼出来的外语, 总让人觉得生硬, 而语感的培养只有靠多听, 多感受。钢琴也是一样, 它是一种外来乐器, 它的音乐语言也是外来的。因此, 我们可以首先培养孩子良好的音乐听觉, 这也是著名的日本音乐教育家铃木镇一的“母语学习”的核心内容。音乐的耳濡目染对于孩子学习钢琴兴趣的培养起着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钢琴教师应在制定教学计划时一周安排一次幼儿古典音乐欣赏课, 指导幼儿通过听音乐故事, 为幼儿讲解音乐家的生平故事、音乐创作背景、经典名曲赏析, 鼓励幼儿听音乐、讲故事等方式, 学会欣赏古典音乐。例如:在欣赏柴可夫斯基的《四小天鹅》时, 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描绘出小天鹅在湖边嬉戏、跳跃、翩翩起舞的情景。有了这个基础, 对于幼儿学习弹奏这首乐曲是大有益处的。除此之外, 教师还应该要求家长在家中放童话音乐剧和一些经典的曲目, 并和孩子一起欣赏音乐, 为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对培养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除此之外, 教师还可以阶段性地组织一些小型音乐会, 或者鼓励孩子参加一些少儿钢琴比赛, 创造各种正式的、非正式的场合向观众表演。幼儿通过相互之间的观摩, 互相找差距, 既积累了表演经验, 锻炼了心理素质, 又增强了学好钢琴的信心, 进而学习钢琴的兴趣更加浓厚。

二、钢琴教材的选用

1. 趣味性强的有标题音乐的钢琴教材

钢琴教材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孩子的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幼儿活泼可爱, 容易接受生动活泼、感染力强和富有情趣的事物。所以, 教师可以选择趣味性强的有标题音乐的钢琴教材, 因为标题音乐具有明确的内容和情绪。教师在教学上应引导孩子根据音乐的标题去想象、去表现音乐, 这对培养孩子的音乐理解和感受能力是非常有利的, 而且会使幼儿从练琴中获得乐趣, 提高学习积极性。比如《现代汤普森钢琴教程》中的《青蛙合唱队》生动地描绘了小青蛙和老青蛙在池塘边的对唱, 幼儿可以很容易地体会到音乐所要传达的意思。

2. 幼儿熟悉的儿歌改编而成的教材

熟悉的旋律让幼儿在钢琴上弹奏出来, 会使幼儿觉得钢琴音乐其实和他们的生活很贴近。我国已经出版了许多适合孩子学习的优秀钢琴入门教材, 很多教材都加入了孩子熟悉的儿歌, 还有很多教材把中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编入其中, 让孩子们像学习母语那样来弹唱本民族的音乐。

3. 四手联弹教材

幼儿喜闻乐见的四手联弹教材也非常好。幼儿学琴以单独上课为主, 而选择四手联弹的曲目不仅仅可以加强他们的节奏观念, 丰富他们的音乐听觉, 还可以提高他们的配合能力和学习兴趣。

总之, 在幼儿钢琴教材的选择上, 教师应该开阔视野, 使所选教材既能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 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又能使孩子通过钢琴的学习, 了解我国乃至世界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

三、教学方法的灵活与趣味性

1. 教师语言的趣味性

幼儿时期的孩子形象思维能力非常强, 在教学中, 采用形象鲜明的语言、生动活泼的比喻, 有利于诱导孩子掌握正确的弹奏方法, 发展音乐形象思维。

比如:幼儿在学琴初期容易出现指尖支撑较软, 三关节容易塌陷, 整个手掌向小指方向倾斜等问题。教师在教孩子手形时, 可以把正确的手形比喻成一个山洞, 每个手指都要站得高高的, 来立起这个山洞, 而山洞下面是要过火车的, 如果哪个手指的关节塌了, 就会压倒小火车的。如果手向小指方向倒的话, 就会把山洞的门关闭, 小火车就出不去了。这样一说, 孩子们都把手放的好好的, 生怕压倒了小火车。幼儿在用3、4指弹奏时容易粘音, 后一音弹下去了, 前一音还粘在键盘上, 这时教师就可以把3、4指比喻成坐翘翘板, 一端向下的同时另一端就会抬起。这样的话, 当孩子们再出现粘音时, 教师一说“翘翘板”, 他们就会马上纠正。

再如:在教孩子节奏时, 我们会发现幼儿很难理解音符的时值长短与休止符。因此, 在节奏的教学上, 教师要按照幼儿的兴趣特征, 采用画上图画或者用形象比喻的方法。如对学生难以掌握的八分音符及休止符和十六分音符及休止符, 可以说成一个西瓜是四分音符, 切一半则每半个为八分音符, 再切一半则是十六分音符。与其相对应的则是休止符, 这样, 学生对音符的长短一目了然。

2. 启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教育心理学认为, 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发展智力的核心。在钢琴教学中不仅仅教孩子学习音乐本身, 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学习音乐开发智力。比如相同的一段节奏或旋律, 可以根据个人的不同感受演化成各种不同的音乐,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去弹奏, 充分创造与发挥自己所感受到的音乐形象, 不应该只有一个“标准答案”。有的教师只要求学生死板地按照乐谱弹奏, 而不去启发孩子的想象力, 忽视对孩子音乐感和节奏感的培养, 这种教学只会扼杀孩子对音乐的兴趣。

四、建立与孩子之间良好的师生感情

要想授予幼儿钢琴知识, 与幼儿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首先, 教师要有亲和力, 亲切和善的表情会让孩子有一个放松的心情。幼儿对老师的表情是很敏感的, 如果上课板着脸, 幼儿就会紧张, 精力不能很好地集中, 生怕受到老师批评, 学习效果肯定大打折扣。其次, 教师要运用儿童化的语言, 语调要委婉动听, 说话位置要高, 语速稍慢, 不要因为是“一对一”的授课, 和幼儿挨得很近, 声音就压得很低沉, 这样不易于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容易使幼儿产生疲劳, 滋生倦意。再次, 每节课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时, 教师要多鼓励, 多表扬。俗话说:“好孩子是表扬出来的。”对孩子学习的肯定和赞许可以增强学生自信心, 成为学生不断前进的动力。即使是那些理解慢或者基础差的孩子, 也不要正面批评, 而要让他们知道老师对他们所寄托的期望, 哪怕是一点小小的进步, 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幼儿只有增强自信心, 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产生兴趣。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在幼儿钢琴教育中, 教师只有遵循他们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特点, 注重兴趣的培养, 选择灵活、有趣的教学方法, 才能使钢琴教学顺利进行, 从而为日后的音乐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摘要:本文结合幼儿生理、心理方面的特点, 分析了幼儿钢琴教学的基本规律, 以期钢琴教师在教授幼儿时能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 有效培养幼儿的钢琴演奏能力。

关键词:钢琴教学,幼儿,兴趣

参考文献

[1]陈幸军.幼儿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铃木镇一.儿童早期音乐教育[M].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4.

[3]李斐岚.幼儿钢琴教学问答[M].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6.

[4]孙达成.快乐弹琴——谈谈幼儿钢琴教学的心得与体会[J].钢琴艺术, 2006, (7) .

幼儿钢琴教学心得体会 篇5

十年寒窗,琴路漫漫,与钢琴结下一生的情愿,并成为了小朋友的钢琴老师,静下心来想谈谈我这么多年来关于幼儿钢琴中从初级到高级普遍出现的一些话题,结合自己多年的钢琴教学实践,写写自己的心得体会,希望能与家长.老师们交流.商榷

一:融洽的师生关系,是顺利进行钢琴教学的前提和保证(这一点我觉得非常重要)“ 我有一个学生曾经告诉她妈妈,钢琴老师是她最崇拜的偶像,她要努力把钢琴弹好,还有一个小男孩写了一篇作文是我最喜欢的钢琴老师”其实举以上两个列子并不是趁机想自催宣传一把自己有多牛,而是激发了我很多的感想,我觉得钢琴老师首先应努力成为孩子的“朋友”----可以无话不说的知心朋友,然后才是“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因为幼儿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都相当稚嫩,教师要主动的和孩子进行交流对话,所谓“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先让孩子对教师的个性.风格等现有一定的了解,不急于直入教学主题,当师生之间产生了一定默契之后再过度道实质性的钢琴教学,通过教师亲切友好的谈话.讲解和富有表现力的钢琴弹奏等教学活动,在不知不觉中,使孩子对老师产生由衷的爱戴和敬佩之情,由此孩子便会心甘情愿的听从老师的教诲和学习钢琴弹奏知识

二:巧妙童趣的介绍钢琴这个庞大的玩具

钢琴对于3至5岁的小朋友来说俨然就是一个庞然大物,幼儿在看见钢琴的时候大脑里肯定有很多疑问:这个大家伙是干什么用的?它为什么会发出这么多大象老虎和小鸟的声音?我是否也能弹好听的乐曲呢?等等,针对幼儿的好奇心,通常我会当着孩子们的面把钢琴的顶盖轻轻掀开,让孩子们亲眼目睹“钢琴的内脏”,然后用他们的小手弹响钢琴,也可由老师即兴弹奏孩子熟悉的小儿歌,这时你会发现孩子们无比的兴奋和激动,原来钢琴是这样的,一些小疑问就自动解决了,孩子的兴趣也慢慢激发起来了,在幼儿对钢琴具有一定感性认识以后,教师就可以抓住机会进行正常的钢琴教学了。

三:斟酌教学语言,化解学习困惑

开始进入钢琴教学阶段了,你会发现由于幼儿的生理.心理尚处于初级阶段,对事物的分析.判断能力还很低,对于一些音乐知识,如读谱.节奏.节拍.手型等等各方面都会另一些幼儿费解,这时教师可以大胆引用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及动作游戏来比拟。例如:高低音谱号,我会让孩子们自己去想象它像你在哪儿见过的东西?这时他们会说,高音谱号像棒棒糖和小蜗牛,低音谱号像耳朵。很多小孩在学到《玛丽有只小羔羊》的时候会特别的兴奋与激动,似乎在这首曲目里面找到了与他们共鸣的地方,这时教师可以根据这个标题给孩子讲解一个生动好玩的故事,彻底的燃烧起孩子想学的欲望,我记得我的这群孩子中的绝大多数就从这首小曲子爱上钢琴了。等等这些形象的比喻让孩子心领神会,轻松学习钢琴

四:规范教学行为,提升教学理念 1:边弹边唱,提高视奏和读谱能力

“ 匈牙利著名教育家柯达伊强调:不先歌唱就开始学乐器的儿童,一生中注定没有音乐。前苏联钢琴教育家涅高兹也说过:学习任何一种乐器之前,学生---无论是幼童.少年.或成人,应当已经在内心掌握了一些音乐,也就是说,他们已经把一些音乐记在脑中,藏在心里,并且可以用自己的听觉听见它。”那我们教师每次指导孩子学习一首新曲时,先让学生认识五线谱,感受音乐的节拍特点.旋律走向及音乐情绪之后就开始尽可能的先让孩子大声反复地唱一段旋律,包括里面的休止符。这样做的结果不仅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读谱.视奏能力,还可以让孩子较快地理解音乐,培养他们的音乐综合感觉。

2:耐心的示范,教师应当成为幼儿最直接和最好的榜样

示范法是钢琴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因此老师应该认真耐心地进行弹奏示范,突出重点,并明确讲解弹奏要领及练习方法等。当教师进行示范演奏时,幼儿受老师潜移默化的影响,并通过不断模仿老师的弹奏动作.触键方法.音乐呼吸及表情处理等,获得钢琴表演的最直观和感性的经验。通过教师的示范引导,使学生将自己的钢琴表演和实际的音响感受结合起来,有助于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五:老师.家长.孩子三维一体

在进入钢琴教学以后我想强调一下老师与家长的配合至观重要 l老师与家长:

(a)、通常我会在上完第一节课后留时间与琴童父母交流,这段时间可以说和上课同样重要,首先要告知家长每天给孩子养成非常好的练琴习惯,譬如:规定好每天几点开始练琴,对于年纪尚小的孩子最好分阶段练习,时间不宜过长,通常一阶段半小时即可,但在这短暂的时间内一定要高效率的练琴,把喝水.上厕所.吃东西等等这些小动作在弹琴之前先通通做好,然后认真练琴。

(b):接下来要把本次上课的重点以及本周的训练要素告知家长,在家里,琴童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陪练老师。

(c):学琴路上,家长与孩子的互动非常重要,要知道孩子学琴路上总免不了风吹雨打,坎坎坷坷,这时如果我们琴爸琴妈们能多一些时间陪孩子在弹琴以后做一些小活动以增加他们学琴的兴趣。如:家庭音乐会.四手连弹.编唱小儿歌等等

六:重视手指练习的教学 1:规范音阶琶音的指法

音阶和琶音是钢琴基础教学中的基本内容,从一开始就要建立合理的指法习惯是手指练习的基本要求。我一般不要求学生看谱练,而是从讲解乐理知识入手,配合上听觉,让学生自己找,虽然开始可能慢些,但记忆深刻,不会弹一个忘一个,最后老师可以和孩子一起找出他们其中的一些指法规律 2:“预备”的重要性

在触键发音前手先到位“预备”好,是准确演奏的前提条件。具体的说,远距离的大跳要抽出来单独练习,准确先导,速度其后,从慢练开始,在手指触键发音前,手臂和手指先行到位。有的学生会在某个段落总是弹错音或碰错键,我会把发音前手指先预备到位的要求提出来,让他在错音前停下来,先把手指放到正确的位置。可以先用较慢的练习,手指找到正确的位置再弹下去,几个来回后,在发音正确的基础上加速练习,使学生建立正确的键盘感觉和肌肉习惯。3:两手独立性的练习

培养两手的独立性是钢琴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即使在一些很短小的乐曲中,也常常会有左手伴奏右手弹奏主旋律的段落,或是左手跳右手连.右手跳左手连的部分,学生常常会跟着一只手走,即:要么两手一样的轻响,要么两手都用一样的奏法.这时首先要告诉孩子两手分别做的不同的动作,分手慢速练习,然后才逐渐把两手放在一起弹奏,加强两手的机体协调性。最难的是要求学生左手轻一些或右手主旋律响一些,我的方法是弹旋律的手在钢琴上正常弹奏,而弹伴奏的手则只动手指不出声音的“无声法”来进行练习,使两手在用力和触键上拉开距离,便于体会两手的独立性,然后再逐渐缩小两手在音量上的差距,直到耳朵听到的音色令自己满意为止。

七:养成聆听的习惯,培养综合性的音乐感觉

耳朵是钢琴演奏者的监视器,也是学生独立练琴时最好的老师.拥有一双灵敏的,善于倾听的耳朵,能够倾听自己弹奏声音的对错.音的质量.音色以及节奏的对错等等,是每一个习琴着宝贵的财富。作为教师的我们不仅要教会孩子们正确的弹奏方法,更要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声音概念,让孩子们知道自己在弹奏中的不足与差距,培养他们自我修行的技巧和能力,他们才会在练琴时进行弹奏动作的自我调整,向正确的方向靠拢。1:培养学生多声部的听觉

在钢琴作品中除了旋律外,还有丰富的和声.复调.织体。钢琴中这种综合性.多声部层次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必须具备“立体化”的多声部听觉.所以在钢琴教学的初级阶段,要指导学生学会听长音,听声部等,比如右手要保持四拍,而左手还在弹,可以要求孩子试试看是否还能听见上面的那个音,这时学生的听觉器官会进入一种准备状态,凝神细听,如果我们不提醒他们,他可能就听不见那个长音的保持。所以教师的任务就是不断地向学生发出信号,让他们注意聆听,并告诉他们听什么.怎么听,使他们的耳朵能够在整个弹奏过程中保持积极的状态,起到监督和指导弹奏的作用 2:培养学生的和声听觉

学生在弹奏中同时也要注意聆听和声的变化。因为音乐中和声的序进.色彩.紧张和松弛.游移与肯定,都对音乐的表情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在一段明亮的和声段落后,紧接着一个柔和色彩的和弦或者出现变化音和转调时,问问学生“这个音写成这样你觉得好不好听呀?”也可以在他弹奏新的和弦和段落前以感叹“真好听啊”来提醒学生注意和声的变化,学生就会逐渐有意识地体会到音乐色彩的变化,感受到音乐表情的细腻转换。

八:了解乐谱的意义有助于提高音乐表现力 1:乐谱所蕴藏的音乐密码

乐谱是体现作曲加乐思的载体。演奏者一个理解并遵循乐谱上的音符.休止.强弱.快慢等音乐标记,并通过这些标记去领会和表现音乐,我八这些音乐标记称为“音乐密码”.我们教师的责任就是帮助学生在学琴的初级阶段就培养他们科学.立体.全面的了解乐谱的意义,引导他们发现“音乐密码”,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

2:表现音乐从乐句做起

幼儿钢琴教学中的启蒙教育 篇6

【关键词】幼儿;钢琴;启蒙教学;教学尝试

随着社会进步和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学校与家长都已经开始重视对幼儿的音乐的教育与培养。幼儿在学校已经不单单只是学习课本知识那么狭隘了,他们会接收到更多艺术知识来丰富视野与提高素质。所以幼儿在学校的学习中就增加了许多课程,学校会根据孩子的兴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给幼儿进行艺术课程教授。其中比较普遍的就是音乐课程,而音乐课程中,教师会将重点放在钢琴教学上。现在幼儿对钢琴的兴趣也在不断高涨,所以教师要注意对幼儿的教学方法,让孩子能很好地学习钢琴。

一、幼儿钢琴启蒙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会需要大脑的协调来发挥,而大脑是由左脑和右脑所组成,并且它们的分工是很明确的,通常对于事物的理解分析都是左脑来进行,例如人的记忆力,对事物发展的过程和进度等,感官感受,这些都是左脑操控。所以幼儿在接触到钢琴的时候都是左脑负责接收知识或内容。左脑接收完毕,需要结合右脑,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操作演练等等。因为右脑是视觉效应的反应器官,对音乐的旋律,对身体的协调能力等都是右脑操控。所以幼儿在接触到钢琴知识的时候,不仅要学习还需要操作练习,这就需要开发幼儿的脑袋,让孩子将大脑思维充分调动起来,这样孩子就会不断地开动脑筋也会变得更加聪明了。

二、幼儿钢琴启蒙教育教学策略

1.激发学习兴趣的策略

幼儿来到这个世界对一切都是充满好奇的,他们甚至什么都想知道,什么都想尝试,教师可以从这点出发,在上课时想出有新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前可以先从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入手引出所要学习的目标。让孩子对学习产生浓烈的兴趣,这样孩子才会愿意主动的去学习。同时教师在教学时还需要注意,对不同的孩子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需要有针对性的不能一概而论,不是所有的方法都适合学生,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制定学习方法。孩子在愿意接受新知识的基础上,教师需要将钢琴的魅力最大化,让孩子充分认识到钢琴的优美与特色,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完全可以依附载体进行教学,通过手势,简单的乐器还是简单的语言等都可以达到教学目的,教师的终极目标就是让孩子能有学习钢琴的兴趣孩子才能很好地付出努力去学习。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最基础的教会学生课程知识外,还需要在学习中让孩子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课本知识学的再好,如果道德品质不行的话,在以后的生活中学生也是会被社会所淘汰的,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辅助性的对学生教授思想教育,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将课本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结合。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挑选可以反映思想品质的乐曲来对学生进行教学,学生在一边学习钢琴的同时还能增长知识学到思想品质,让学生在学习中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课程知识同时也培养学生成为一位道德高尚的人。另外教学时教师还可以选取节奏较欢快的歌曲来让学生演奏,一般快节奏的歌曲更能带动人的积极性,在弹奏时让学生一起合作,这样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的机会也节省了时间。教师还可以采取跟学生一起演奏的方法,师生合奏。教师带着学生一起演奏,在演奏的过程中让学生得到锻炼的机会,教师也可以指出学生的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提高。

2.营造和谐的音乐环境

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只有在好的学习氛围中才能有好的心态去学习,这样一来学习的效率也会大大的提高。所以教师需要做的就是给学生创造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更加热情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学生在学习到新知识以后,不仅能丰富他们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素质。除了学校之外,在家庭里也需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氛围,让孩子在学校和家庭里都能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学生如果能学好弹奏的歌曲,会让他们更有学习的激情,在以后的学习中也会投入更多的精力。

3.规范的教学方法和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教学的方法。幼儿在成长的初期对知识的吸收和理解都是比较浅显的,所以挑选合适的类型曲目都是教师需要注意的。对待孩子的理解能力要考虑到孩子的接收知识的水平来有针对性的教学。孩子在成长初期对外界有很强的求知欲,他们也会对周围的人或事进行模仿学习,所以教师需要给孩子一个好的引导。在教学时对弹奏的姿势弹奏的动作都有很大的要求,甚至要做到动作的分解来让学生可以进行学习。这样幼儿就可以在一边模仿练习中学习并掌握所学知识。学生在学习完课程教学之后,教师可以适当的给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例如可以让学生与同学之间进行比赛,可以单个进行也可以进行小组比赛,让孩子在玩乐中还能学到知识锻炼自己。多召开家长会,让家长也能知道学生在学校的情况,并且家长之间也能相互交流教育孩子的经验。

【参考文献】

[1]李伟,史唯龙.论幼儿钢琴教学中的启蒙教育理论[J].甘肃高师学报,2014(06)

[2]田艺,李秀敏.幼儿钢琴启蒙教育的发展方向及其意义[J].黄河之,2013(04)

[3]田夏.浅谈幼儿钢琴启蒙教育[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3(07)

【作者简介】

格日乐,(1973.12.16-),女,籍贯:黑龙江,工作单位:呼伦贝尔市民族少年宫,联系,职称:小教高级,学历:本科,研究方向:钢琴教学。

幼儿钢琴教学浅见 篇7

一、深入了解幼儿特点激发其学习兴趣

在给幼儿进行钢琴教学时, 教师不仅要具备良好的钢琴教学技能技巧和有关音乐知识之外, 更为重要的是一定要全面了解幼儿的各项特点, 深入把握幼儿钢琴教育的特殊之处。因为孩子们所具有的生理与心理特点, 其往往十分好动, 和成人比较起来, 其学习知识的随意性变得更加强、缺少坚持不懈的精神。然而, 幼儿们的好奇心非常强, 极为喜爱新事物, 愿意接受各类新的信息。一位优秀的幼儿钢琴教育者一定要全面了解所教的孩子, 如此一来才能更好地激发孩子学习钢琴的积极兴趣。同时, 孩子们具备了个体的差异性, 教师也要积极了解每位孩子不一样的性格以及钢琴学习的能力, 进而才能挖掘与培养幼儿们的钢琴学习积极性。如今, 一些钢琴教师以及家长使用强制性办法来逼迫幼儿学钢琴, 而且不注重培养其兴趣。长此以往, 弹琴在孩子们的心中就会愈来愈枯燥乏味, 甚至形成反感情绪, 自然难以学好。

二、选用恰当的教材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选用合适的教材, 这是落实好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教材选用是不是合理, 必然会对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形成相当大的影响。在幼儿钢琴教材的选择中, 应当以循序渐进为基础, 侧重于音乐内容的多元化与灵活性, 从而符合幼儿们的实际心理特点。假如教师一味地教授练习曲以及具有较高技巧的曲子, 就会让学习者快速丧失学习的自信心。所以, 精心选用更加系统化而且附有插图与标题的钢琴启蒙教材, 从而能够让学习者们在相当短的时间之中学到大量内容, 而且还始终处于愉快而又活泼的想象之中。最好能够选用配有大量生动而有趣的插图以及CD的教材, 这样一来, 教师即可依据插图来讲解钢琴作品的内容, 并且讲一些孩子们喜欢听的小故事, 从而提升其学习的积极性。

三、应用科学规范的钢琴练习方法

一是明确钢琴练习的时间。在钢琴练习的时间上, 要依据各个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具体情况来明确练琴时间的长短。年龄愈小的孩子, 其注意力集中之时间也会愈短。例如, 四至五周岁的幼儿, 其一次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往往只有十分钟左右, 少的甚至仅仅只有四、五分钟。因此, 家长应当依据自己孩子的注意力来确定学琴的时间。假如孩子一次注意力能够达到10分钟, 即可让其连续练习10分钟, 其后在稍事休息之后再练习10分钟。二是明确钢琴练习的目的。部分家长喜欢为子女规定练习的次数。例如今天一定要把某首曲子弹奏15遍, 导致孩子为了早点完成任务而盲目追求练习的数量, 而至于练习根本没有什么成效。笔者觉得, 每天应当规定练习的进度。例如, 在拿到某首新曲之后, 第一天要求其练左手, 第二天要求其练右手, 第三天先复习单手其后再合手练习, 第四天先练习整首乐曲再找中间练得不熟之处进行重点训练, 第五天加强乐曲的流畅性。如此循序渐进, 才能将每首曲子演奏好。

四、使用趣味性的钢琴教学语言

幼儿的形象思维能力非常强。依据其该特点, 钢琴教师可使用生动形象的比喻以及特点鲜明的语言来指导幼儿实施钢琴演奏训练, 让其能够掌握合理的弹奏方式。同时, 趣味性语言对于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有非常大的激励作用。比如, 在教授1个四分音符等于2个八分音符同时等于4个十六分音符这一关系之时, 钢琴教师可将四分音符比喻为西瓜, 从中间切开, 该四分音符就成为了两份各半个西瓜, 这就意味着半个西瓜等于八分音符, 由此, 小朋友们只要知道了1个西瓜对半切开是2半个西瓜, 那就也能理解1个四分音符等于2个八分音符的道理。同样, 也以西瓜进行比喻, 将半个西瓜从其中间加以切开, 就可推导出1个四分音符等于2个八分音符等于4个十六分音符, 从而让原本复杂的换算关系变得通俗而易懂, 能够让初学钢琴者很快地掌握。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 无论家长们是出于什么目的让孩子学习钢琴, 钢琴教师均要有足够的爱心、耐心以及恒心, 依据幼儿们的实际特点来实施有针对性的钢琴教学。虽然并非每名学琴的孩子均能成为专业演奏家, 但是必须通过实施科学合理的钢琴教育教学活动, 让幼儿们的内心充满阳光, 增强学好本领的自信心, 为其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摘要:钢琴是一项专业化的技能, 特别是幼儿钢琴教学更是有着极为特殊之处。对于幼儿钢琴教师来说, 一定要深入研究儿童的心理特征, 科学应用儿童化的教学语言, 尽可能地运用鼓励的方式来培养儿童们学习钢琴的强烈兴趣, 从而开展好钢琴启蒙教学。本文从深入了解幼儿特点激发其学习兴趣、选用恰当的教材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应用科学规范的钢琴练习方法、使用趣味性的钢琴教学语言等四个方面对幼儿钢琴教学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幼儿,钢琴,教学

参考文献

[1]毕瀚文.关于幼儿钢琴教育方法的改革的探讨[J].剑南文学 (经典教苑) , 2012 (10) .

[2]王麒宇.论钢琴对幼儿教学的作用[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3 (8) .

浅谈幼儿钢琴教学 篇8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在众多音乐教育手段中, 钢琴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 其中幼儿学琴者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学钢琴不仅可以开发大脑, 提高人的智力, 还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培养意志, 增强自信心。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 很多孩子在经历了初级阶段学习的热情之后, 都要经历一段徘徊期, 有的甚至会半途而废。那么如何让幼儿抱有一种积极向上, 热爱音乐的态度去学习呢?

一、教学方法激发学琴兴趣

俗话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幼儿学习钢琴兴趣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幼儿钢琴教学有着特有的规律, 由于幼儿年龄、智力、生理的特殊性, 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显然不适合幼儿钢琴教学, 教师必须要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多样的形式以及简单的辞藻来为孩子讲述科学系统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弹奏方法;在教学中, 要创造轻松、活泼的氛围, 运用丰富的教学手段, 甚至一些游戏途径, 更好的引发幼儿的学琴兴趣。

心理学中提到, “动机是驱使和引导人进行有目的的活动的内部动因。”“动机是人的行为的直接动力, 人的有目的的行为都是在动机的驱使下进行的。其中好奇、探索和操弄动机是指个体对新奇事物注意、探索和操弄等行为的内在动力。”[1]想让孩子更好的学琴, 就必须激发其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多为幼儿学生范奏, 另外孩子可以多听一些钢琴曲, 这样激发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心转化为学琴的内在动力, 无形的增加孩子学琴的兴趣。另外钢琴教师平时应多鼓励学生, 即心理学中讲到的激励原则。“激励就是激发动机。激励过程就是诱因向动机转化的过程。就外部因素而言, 具有竞争性的环境, 来自他人的赞赏或批评都会起到激励作用;在学习过程中, 与同学进行适当的竞争是相互激励的效途径。”[1]所以教师平时可以多组织孩子们互相观摩学习, 以激发孩子的上进心和自信心, 这也能转化成练琴的兴趣。

二、教材的选用

在教材的选用上, 要根据幼儿的心理特征, 有针对性的选用。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渐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的。而学前低龄幼儿则只以动作思维和形象思维为主, 所以, 钢琴教师在为幼儿学生选用教材时, 必须要注意其趣味性、形象性和科学性。

由汤普森所编的《汤普森浅易钢琴教程》作为启蒙教材在我国广泛使用。这本书能迎合广大师生的口味, 从它的外表设计看可爱活泼, 识谱方法很好, 从中央C出发, 高低音谱表同时学习, 这样学生容易掌握。另外, 大部分乐曲旋律熟悉优美, 还精选了大量的歌剧、芭蕾舞剧、交响乐等世界名曲的改编曲以及许多美国民歌, 为教材增添了情趣。另外还有专门手指练习的《哈农指法练习》, 巴托克的《小宇宙》、拜厄的《钢琴基础教程》等都是很好的钢琴启蒙教材。中国的钢琴启蒙教材也有很多。1983年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李斐兰、董刚锐编著的《幼儿钢琴教程》, 这是我国第一部百分之百中国人自主编写、百分之百以中国音乐为素材的钢琴启蒙教材, 这部教材符合幼儿心理和生理特征, 在它所附带的“音乐入门辅助图示”和“教具”的帮助下, 孩子们都可以在轻松愉快, 生动有趣的音乐环境中学会弹钢琴。另外这本教材采取了以中央C入门的方式, 从3指学重量落下, 逐步扩大到其余各个手指, 突破了以往此类教材的音域局限, 是一本使幼儿兴趣浓厚、具有本民族音乐语言特点的非常具有吸引力的新教材。另外像周广仁、李其芳编著的《钢琴初级教材》, 应诗真编著的《中国儿童钢琴教程》等都是很好的幼儿钢琴启蒙教材, 在运用方面教师可根据书籍的特点, 搭配使用, 使幼儿学生全面发展。

三、学习钢琴的现实问题

幼儿学生学琴, 是一个漫长的、不断积累的过程, 要注重循序渐进, 切莫急于求成。在教学过程中, 要严格按照技术训练各个环节的要求练习, 这样积之既久, 水到渠成, 为日后的学习也打下了良好坚实的基础。钢琴考级在我国风靡盛行已二十余年了, 这一活动的开展, 为学琴的孩子与家长提供了一种交流的可能性, 使家长可以了解自己孩子的学琴进程与水平, 同时也可以提高孩子的成就感和表演欲望, 成绩是值得肯定的。但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 产生了负面的影响。现在社会上很大一部分琴童和家长本着这样一条学琴原则:学琴为考级, 考级为拿证。在这种理念的驱使下, 必然会在日常学习中急功近利、拔苗助长, 不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 忽视基本功的训练, 殊不知, 这已违背了钢琴学习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循序渐进地掌握原则。同时也给琴童带来了非正常的、超负荷的身心压力, 从而造成琴童逐渐“厌学”。家长和老师应当正确利用考级引导孩子, 让孩子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情绪中, 一步一个脚印的学习钢琴, 培养一种自由的, 坦然的心理状态。

四、家长协助教师培养孩子学琴的兴趣

幼儿学琴兴趣培养的过程中, 家长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家长的重视程度将直接影响幼儿学琴的进程。古今中外一些音乐世家具有一定得“世袭性”, 与其说与遗传素质有关, 不如说是音乐环境的影响, 例如巴赫及巴赫家族的音乐成就, 说明了环境因素的重要作用。音乐神童莫扎特、音乐大师贝多芬都在三四岁就学习钢琴, 他们的成功, 都说明了环境因素对个人艺术成长的重要性。因此, 家长可以多带孩子去别的小朋友家听听别人演奏, 尽可能多让孩子听一些钢琴曲, 多带孩子听一听钢琴音乐会, 尽量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琴环境, 这样都有助于提高孩子学琴的兴趣, 取得更好的效果。

五、良好的练琴习惯是学琴的关键

练琴是学琴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练琴过程中, 家长起到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家长应该怎样辅导孩子练琴呢?

首先, 要合理地安排孩子的练琴时间。由于孩子年龄小, 自控能力差, 集中注意力时间较短, 每位家长应首先了解自己的孩子大约能精力充沛的练习多长时间琴, 在确定最佳练琴时间之后, 要尽可能的把每天的练琴时间固定下来, 这样可以使孩子养成良好的练琴习惯。第二, 家长要注意辅导时的态度, 家长应经常鼓励孩子。一旦发现有进步就应该表扬, 即使没有完全达标, 也应该多鼓励孩子, 使孩子能够保持一种快乐的心情。第三, 家长要注意辅导的方法要正确。家长在陪孩子听课过程中, 多注意老师的要求, 练琴时应该帮助孩子组织、安排好练习的步骤, 内容, 并多在孩子耳边强调老师上课时的重点, 正确的引导孩子。第四, 要逐步培养孩子独立学习的能力。年龄小点的孩子家长可以多加帮助及辅导, 随着孩子年龄逐渐增大, 家长可以逐步减少辅导的次数及时间, 让孩子养成独立动脑子练琴的好习惯。

兴趣是幼儿学习钢琴的原动力。在幼儿钢琴的教学中, 要把激发和培养幼儿的兴趣放在第一位, 并顺应这一基础加以引导教育, 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 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音乐所带来的快乐。

参考文献

[1][2]刘金铭《心理学》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1999年140—146页

[3]吴晓娜, 王健.《钢琴音乐教程》 (修订版)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

[4]童道锦孙明珠《钢琴艺术研究》.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

[5]刘庆刚.《钢琴的演奏与教学》.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

业余钢琴教育课程教学探析 篇9

随着我国业余钢琴教育的蓬勃发展, 不少青少年学生在钢琴弹奏技巧方面已经表现出较高水平, 然而受以考试、考级或比赛等为目标的应试教育倾向影响, 虽然绝大部分学生的钢琴弹奏技巧已达一定高度, 但由于过去的某种“功利性”目的始然, 其在基本弹奏技术方面仍然还有许多需要梳理或改进之处。如何在教学中根据其特点选择与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取得较好的教学效益, 让学生在已有技术程度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钢琴弹奏水平, 是值得业界认真研讨的问题。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 在学生的专业基础技能课的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学生钢琴全面能力的培养, 即融钢琴演奏、伴奏、教学、科研能力为一体的教学, 通过对浩如烟海的钢琴作品的涉猎, 可以了解各种风格、各种题材、种种形式的音乐作品, 通过钢琴的学习, 促进其它音乐学科及能力的发展, 全面提高音乐修养。作为业余的钢琴教学, 我们要为学员们后期步入专业课堂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一段时期的教学, 使学生较系统的掌握钢琴的基础理论和演奏技巧;具有较全面的分析乐曲和表现音乐的能力。能较好的演奏中级程度的乐曲;能较好的为声器乐作品伴奏。通过比较系统、规范的学习使学员具有较高的专业鉴赏能力和对乐曲独立的分析表达能力;能让部份学员演奏中高级以上程度的乐曲。

三、课程教学方法

(一) 首先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钢琴作为一门艺术类学科, 它采取的是一对一的教学形式, 即一个老师和一个学生面对面进行教学。业余学习通常只有周末一周一次课, 每次课四十五分钟。教师应该利用这种近距离的上课方式, 随时把握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的思想动态, 学习动机。及时了解学生的想法和要求, 屏弃简单的说教, 在整个的钢琴学习过程中始终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授课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创造愉快、和谐、融洽、振奋的教学气氛, 使学生在充满情感的和谐气氛中愉快的学琴。对于学生的进步要当面给予充分的肯定、表扬。当老师在教授一种新的弹奏方法, 学生不能马上领悟时, 要和学生一起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对于一些总犯的错误, 适当的批评是必要的, 但更应该帮助学生找到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率的办法, 避免学生在学琴过程中产生畏难情趣,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让学生始终以热情、饱满、积极的态度来进行学习。学生在弹琴时往往有一种渴望表现的需要, 老师应适时的创造机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风采, 如参加各种音乐会, 参加考级活动, 以及参与各种钢琴比赛等等。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走出去, 聆听别人的演奏, 找出自己的不足, 同时演出的成功, 考级的通过又可以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成效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从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二) 其次要明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重点难点

一些有一定弹奏基础的琴童, 他们的手指很灵活, 弹奏的曲目也有一定的程度, 但当问到他这首练习曲练习的技巧是什麽?或者这首复调的主题在那里?这首乐曲表现的意境?他们往往是一问三不知。也就是说, 这些学生在学琴的过程中, 只学会了动手, 却没学会动脑。长期的这种无意识的练琴习惯, 使他失去学琴原有的目的和意义, 脑子一片空白, 学习处于一种无目的的状态。我认为, 教师在教授新一首新曲子时, 首先应对教学中新的知点进行讲解、示范, 指出弹奏要领和练习方法。并对课下练习提出明确的要求。已经学习过的知识, 应让学生及时复习, 能够做到举一反三, 让学生学会用脑子弹琴, 脑子指挥手指, 而不仅仅是用手指做一遍遍的机械运动, 对着谱子弹出准确的音符。在教授巴赫的二部创意曲第一首时, 我详细的给学生讲解了巴赫的生平, 作品的风格特征、主题、对题、弹法、呼吸等等。但在以后的几首学习中, 我就引导学生根据讲过的内容课下自己去找出主题, 对题、划出乐句, 并加以标记, 课上和正确答案进行对比。学生在一次次动脑实践中, 很快掌握了创意曲的创作规律和练习技巧。这种教学使学生对于自己每个阶段的学习的内容和标准都非常清楚, 学习有明确的目的性, 能够正确评判自己以及他人演奏水平的高低, 提高自己的音乐鉴赏力。第二步是演奏关, 这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 这实践中发现很多学生的手的反映、头脑的反映比较慢, 而且绝大部分人对左手功能的开发都相当差, 所以一开始我就要求多练左右手同步的练习曲。对简单的曲目必须多次反复, 而且老师必须多示范, 对每一首新曲目或者练习曲除了示范以外, 还必须一句一句慢慢地对照手指与键盘教会他们, 分单手练, 然后我作慢示范让学生跟单手, 分左手和右手的单手跟对, 再双手合练。最后一定要在双手都对的基础上再作熟练性练习。教材第一阶段中几乎全是五指原位的练习, 让学员们打好这一阶段的基础后, 再弹C大调音阶后, 学生会有一个质的飞跃过程, 当出现一个升记号G大调或一个降记号F大调时, 学生的读谱又会出现一个难以跨越的沟, 此时我又以固定调找键, 在弹对键的基础上又要学会首调唱法视唱, 再配以简谱的练习法结合即兴伴奏的技能给以一定的练习。并补充一些耳熟能详的歌曲或乐曲以增加学生的兴趣。通过这种学习方法, 在后来我教他们弹奏贝多芬的《献给爱丽丝》时, 学生们兴趣都很足。

(三) 再次, 要注重对学生音乐知识的传授及音乐素质、修养的培养

在钢琴教学中注重对学生音乐知识的传授和音乐素质、修养的培养是尤为重要的。良好的音乐素养对促进其演奏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 又对其日后的工作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可谓一举两得, 不容忽视。但这并不是要求教师拿出专门的钢琴课时去给学生补习和声、曲式、中外音乐史等课程, 而是应把这些知识融入在平日的钢琴教学中, 应在钢琴课中就学生演奏的具体作品讲解相关的音乐术语、乐理、和声、曲式、作曲家风格特点、作品所处音乐时期的音乐特征、体裁风格等知识。使理论与实

视觉传达设计教育中信息设计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熊科军 (湖南文理学院美术学院湖南常德415000)

摘要: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的习惯教育模式和传统专业自我定位, 在新的技术环境和实践平台环境中, 面临着适应能力的挑战, 同时, 新的教育观念与专业观念的提出, 使得视觉传达设计面临自身专业知识体系层面的挑战。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的视角应在保持以传统的视觉表达为主要设计表达途径的同时, 充分考虑设计艺术学科的知识交叉特色, 将设计对象由视觉艺术的感知教育, 拓宽为兼对设计目的的实现:通过视觉表达和传递设计实现有效能的信息传播, 在专业教育中培养视觉传达专业学生的信息设计意识, 使学生意识到信息有效传递才是视觉传达设计的追求目标。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信息设计意识;艺术感知;认知逻辑;视觉思维

引言

艺术的感知教育素为设计艺术教育的核心之一, 学生在面对大信息量设计对象时, 普遍存在着追求视觉的设计形式存在感, 而忽视了思考:是为什么而设计, 对视觉传达的设计手段和方法, 与视觉传达的设计目标认知, 存在某种程度的逻辑上的认知混淆。在视觉传达专业课程中, 对艺术感知教育的需求, 与对设计目标实现的教育需求, 是同时存在的, 对待设计对象, 必须有信息设计的意识存在, 才会有受众乐于接受的作品产生。

一、关于信息设计意识

信息设计意识, 是指在设计过程中, 对所设计的主体对象涉及的信息, 主动的并有意识的进行明确的认识、评判和组织, 使得设计对信息的展示更加深刻和准确, 通过设计传递的信息更加有效用。培养信息设计意识, 主要目标是使信息更合理的展示给受众, 成为设计过程中的一种自主习惯, 使学生认识到, 设计在传递过程的同时, 也会给受众带来一种体验, 良好的体验更有助于信息的良好传递与沟通。

习惯认知中的设计艺术教育包括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诸多子领域, 视觉传达设计是对信息传递方式的一种设计, 也是以信息表达和展示为主的一种设计艺术, 多年来一直没有正面从信息的角度思考视觉传达设计, 但一直有对视觉传达设计的信息视角的思考和探索, 如关于信息素质培养的讨论等。设计艺术中引入信息视角的思考, 应以艺术为主导进行思考, 即设计的

践同步、与实践结合, 做到以知识 (理论) 引导行动 (演奏) , 而行动 (演奏) 又以知识 (理论) 为依据。这样有助于学生从理论角度更深层面上去理解所演奏的作品, 进而有助于演奏水平的提高。另外, 教学理念绝不能局限在就钢琴论钢琴, 就音乐论音乐的狭小范围内, 还应和美术、文学、舞蹈、戏剧、建筑、哲学等学科相结合, 做到各学科门类间的融会贯通。要鼓励学生多听、多看, 学生通过这些启发欣赏、触类旁通, 自然就会提高对所演奏作品的理解及审美鉴赏能力。这种学科间的相互渗透, 开阔了他们的视野, 同时也达到了培养其音乐素质、修养的目的。对象本身是一种信息, 设计围绕的是如何实现对信息的效能传递进行设计。

二、视觉传达设计的专业课程教学中信息设计意识培养缺失后面临的问题

1. 对视觉传达设计的目的认知偏差

视觉传达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向受众传递信息, 而不是视觉本身, 在传递过程中, 对传递的方式进行设计, 但是传递方式的设计不能干扰或者影响作品信息的传递。视觉传达不能简单的理解为视觉的设计, 还应理解为以视觉为存在与传递形式的信息的传递的设计, 在注重传递方式的设计的同时, 也必须追求对作品中整体信息的传递设计。

目前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中, 各类专业课程, 都比较强调设计中的艺术感知, 这是设计教育中勿容置疑的做法, 但是, 设计面向的是受众, 受众除了对设计作品有艺术感受的追求外, 也对作品本体信息也有着认知的内在逻辑需求, 需要作品除了能带来艺术的良好感知外, 还应该对作品本身所赋有的功能有顺利实现的保障。设计艺术所进行的创作应始终坚持功能决定形式的原则, 去实践艺术的设计, 视觉设计的目标是引导受众寻找自身所需求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途径。在现实的视觉传达设计的专业课程中, 对各类视觉效果的追求与实现, 往往成为了指引学生创作的唯一目标, 不可否认越接近于艺术创作的课程, 比如平面插图创作类课程, 确实对艺术存在感有很强烈的需求, 但是设计本身是存在一定的为受众服务的目的的一类活动, 信息设计意识本身是建立在一定的逻辑思维基础之上, 与传统的艺术教育中的形象思维有习惯认知方面的差异, 视觉传达设计不仅仅是视觉表现方式的一种设计, 更应是视觉与逻辑引导下的信息展示。

2. 对视觉传达设计的方法与载体运用的认知偏差

传统视觉传达设计, 在部分教育中被定性为二维性质的艺术设计, 典型的认知偏差即把视觉传达设计称呼为平面设计, 而在视觉传达设计的设计基础课中, 又感知到了三维空间的视觉也是视觉传达设计的一个组成部分, 所以在设计基础课中又有关于三维效果运用的基础教育, 视觉是本专业的核心研究领域, 传达是本专业设计的研究对象, 任何信息通过视觉方式的传达都可以视作本专业的领域加以学习研究和认知;二维平面、三维空间、动

结束语

浅谈幼儿钢琴启蒙教学 篇10

关键词:幼儿,钢琴启蒙教学

在素质教育广泛推展的今天,由于钢琴本身所具有的独特魅力——气势磅礴、音域宽广、表现力极为丰富、富于色彩变化等因素,以及钢琴教师队伍的日益壮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学习它,还有很多孩子从很小的年龄就开始学起。并且据研究表明,从小学习钢琴,能使十指指尖与指面在触键中得到不断刺激,加上对手指精密动作的训练,能大大提高左右脑的协调能力,对儿童大脑细胞的生长、发育都非常有益。这种脑、手、眼、耳、腿、脚的协调并用,多层次、复线条,以及多种技巧的有机训练,让学习钢琴成为儿童智能的早期开发的极具意义的渠道之一。然而,钢琴是一门专门的学问,作为早期教育的钢琴启蒙教学因为针对的是许多年龄较小的孩子,则更具特殊性。有的人认为,教初学者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只要会弹一点琴就可以教。其实不然,对于一个初学钢琴的人来说,教师是他钢琴入门的引路人,教师应该有能力和有责任把他引导到正确的、规范的、科学的钢琴学习之路上来。在钢琴的启蒙教学中,教师的教学任务,就是激发、引导学生对音乐和钢琴的感性认识,使其沿着从喜欢到兴趣,最后向志趣的方向延伸。本文就钢琴的启蒙教学,谈谈本人的一些看法。

一、应着重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周广仁先生曾指出,现在琴童学的太苦、太累,有的只是硬学,对培养孩子的乐感不利。周广仁强调,首先应该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而不是死练技术。对于正常幼儿来说,好动是他们的天性,他们喜欢唱、喜欢跳,我们就可以从这些方面去培养他们的兴趣,挖掘他们的潜力。比如,我们可以编一些简单的舞蹈、做做手指操,或编个儿歌、顺口溜,把要讲的内容带进去,灌输给他们,使孩子自己动口、动手。实践证明,通过孩子们自己动口、动手,他们的兴趣能够得到很大的提高。我们还应当注意到,儿童对事物的注意力不会持续太久,所以一次性教的内容不宜过多,一般控制在15~20分钟内,运用各种形式和手段讲授新知识,余下的时间可以进行巩固练习。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给孩子以及时的鼓励,甚至更多的赞扬和肯定。

二、培养正确的弹奏姿势,加强识谱和节奏的训练

正确的弹奏姿势在很多钢琴教学的参考文献中都能找到,主要有以下几点:1.琴凳:首先要学生坐在标准的钢琴凳上(最好不用其他的普通凳子来代替琴凳)。学习弹奏钢琴,这是正确姿势的前提。2.体态:学生坐上琴凳后,两脚自然落地或下垂,腰部正直,上身可略向前倾。两手弹奏时下臂尽量保持与钢琴键盘平面平行。3.手型:双手进行弹奏时,上下臂及两手的所有关节(含肩关节)要绝对自然放松,尤其是腕关节及所有指关节必须自然、放松、弯曲;手背是至高点,手腕不得高于手背;腕关节起调节作用,手指与手掌呈拱形,整只手就好像握了一个鸡蛋一样,每个手指都自然、弯曲地落在一个琴键上。4.触键:手型正确以后(弹奏时要时刻注意保持正确手型),接着就是弹琴(即触键)了。食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指的触键的正确部位是指尖,大拇指则是用指头外侧前部触键。

识谱和节奏对于初学者来说,在学习中边看、边弹、边唱、边数拍子,不但可以加强识谱的熟练程度,还可以让孩子对键盘更熟悉。这是一种“一心多用”的好方法。另外,对于初学者来说,用形象的比喻来描述节奏的特点,如用“一上一下分别为半拍,合起来为一拍”的击拍法来教学,可以收到让人惊喜的好效果。这也是针对钢琴启蒙对象的年龄小、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总结出来的方法。

三、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

每个孩子的手指力量、性格、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理解力各不相同。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针对每个孩子的特点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不同的教材。例如,在教学方法上,可对调皮好动的孩子多一些约束,对性格内向的孩子多一些鼓励。又如,针对孩子们在学琴过程中所存在的不同问题使用不同的教材:如让手型不好、手掌较软的孩子多弹奏固定五指位置的练习曲;让手指灵活性较差的孩子多练习《哈农》等训练手指灵活性的教材;对本身对音乐兴趣一般的孩子多布置一些耳熟能详、旋律性强的乐曲来提高他们对音乐学习的兴趣;鼓励乐感欠佳的孩子多听录音、开口唱旋律,并在平时练习中多加一些旋律性和节奏感比较强的舞曲。这样,利用这些有针对性的教学也可以使孩子们在提高弹奏技巧的同时也增加了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四、培养孩子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分析能力

我国著名的钢琴家刘泽民曾说:“演奏音乐不只是无动于衷的把音符干巴巴的演奏出来,而必须要体会音乐的思想感情。将自己置身于音乐当中,运用所学的技术手段,把内心感受到的的音乐情感表达出来,这样的音乐才能感人,才能抓住听众,让人产生共鸣!”

由此可见,音乐情感的表达异常重要。在孩子的初学阶段,教师对孩子在音乐情感理解和表达上要积极地加以引导和培养。比如采用“四手联弹”或与孩子共同完成一首曲子的方法,让孩子亲身体验,并且更深刻地感受到乐曲在音乐方面的处理手段和方法;也可以采用让孩子开口唱的方法,让孩子逐渐产生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钢琴启蒙教育对于钢琴学习者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对处于启蒙期的儿童学习者。虽然儿童学习钢琴的目的各异,但孩童时期的钢琴学习经历一定会对他日后性格的形成、心理的健全、智力的发展、对音乐的理解以及其他各方面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为孩子学习钢琴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学习钢琴来全面提高孩子的音乐素养,应该是每一位钢琴教师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李嘉禄.《钢琴表演艺术》.人民音乐出版社.

大学钢琴教育教学方式探析 篇11

【摘要】大学钢琴教育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为完成特定的大学钢琴教育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围绕特定主题形成的比较稳定而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活动方式。大学钢琴教育应按照一定的要求,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完成教育教学,培养符合需求的合格的钢琴工作者。

【关键词】钢琴教育要求教学方法

大学音乐教育主要是面向教育部门、青少年宫、文化活动中介、电视台、音乐教师、音乐团体的表演人员、广播电视台等宣传部门从事宣传工作(毕业趋向大部分以中、小学音乐教师为主),具有一定表演能力、较强专业水准和组织管理、创作能力以及音乐教学、研究能力的高等职业应用型音乐人才。经过培养,应达到以下要求:

首先,应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体说来,就是应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文明习惯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具有较扎实的音乐理论知识和运用能力,其中包括良好的音乐听觉和视唱能力,基本的音乐基础和技术理论以及初步的创作技能(如歌曲创作、舞蹈曲创作、小型乐队的配器等),一定的音乐分析能力;掌握基本的中外音乐历史知识和一定数量的优秀中外作曲家与作品。

其次,具有相当程度的声乐演唱能力、钢琴演奏和伴奏能力;初步掌握一件乐器的演奏方法;基本掌握小型乐队各乐器的基本性能;具有组织音乐课堂教学和课外音乐活动的能力;掌握音乐教育理论和知识,具有良好的教师技能,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学生管理能力。

最后,应了解音乐教育领域的发展趋势,了解相关学科的一般知识和基本理论;通过学科间的渗透,获得广泛的文化素养;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专业提倡一专多能,培养德才兼备、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从多年来的钢琴教学和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演奏汇报可以发现,大学钢琴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难以适应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发展。大部分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未曾接受过正规、系统的钢琴训练,手的自然条件也各异。他们不仅要学会钢琴的基本演奏法,也要学会歌曲伴奏能力,而且在四年的时间里要学习声乐、舞蹈、指挥等课程,练琴的时间相对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大学的钢琴教学应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既应遵循钢琴基础课的方法,也应体现音乐教育专业的鲜明的个性和特性;既应继承专业钢琴课的经验,也应适应音乐教育技能发展的特殊需要。因此,在大学钢琴教育教学中应注意以下方面的问题。

第一,不能强调以教师为中心采取“注入式”的教学法。这种方法忽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容易抑制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过程中,应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维。教学中应有意给学生留“自我空间”,培养其主动查阅音乐文献资料的能力,应鼓励学生多听录音,多参加音乐会,以使其形成对作品的独立见解,此外,还应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看法加以探讨。教师在这种民主教学气氛中所起的作用是引导学生,把解决问题的方法教给学生,培养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忽略成年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而一味强调技术训练,追求“高速度”、“高难度”的教学方法。大学生的钢琴弹奏能力总体上不强,又因年龄较大,要求技术上有高深的造诣是不太可能的。因此,在教学中应重视音乐感与分析能力的培养。成年人的特点是理性强于感性,为了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应发挥其分析归纳和类比思维能力强的特点,在教学中以心理活动推动生理活动,用理性带动感性,注意总结和归纳,使教学科学化、条理化。

第三,教师应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充分考虑不同班级和不同层次的特点及学生的差异性,采用合适的方案实施教学。由于学制限定,在选择曲目时应采取精弹与浏览相结合的原则。因材施教使教学难度增加,同时对教师素质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大学钢琴课既是一门基础课又是专业课。为提高音乐教育人才的素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对现有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行系统、科学的剖析和分析,找到符合大学钢琴教育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是一项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可操作意义的任务。

首先,应加强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与钢琴教学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及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内容。大学钢琴教学的目标是培养音乐教育工作者,他们应该通过学习钢琴演奏提高自己的音乐修养,增加自身对钢琴艺术的思考和认识。与此同时,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日后从事教学工作早作准备。应对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加强与钢琴教学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钢琴教学法、中外钢琴艺术史、钢琴作品赏析以及正谱伴奏、即兴伴奏等培养实践能力的内容。钢琴教学法主要研究和阐述钢琴教学的基本内容、基本过程、基本规律、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就此而言,钢琴教学法内容的引入将在多个层面上起到积极作用。

对于那些钢琴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应引导他们准确地把握钢琴学习中最基本、最具共性的知识内容,并用以指导初级阶段的学习。这过程中应促使学生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以使学习更有成效,也更有乐趣。还有学生进校时已具备一定能力,对于这些学生来说,钢琴教学法一方面将帮助他们更加全面而深入地掌握钢琴学习的相关要素,使水平向更高层次迈进;另一方面钢琴教学法也会在他们今后可能从事的钢琴教学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

其次,培养学生良好的钢琴伴奏能力。钢琴伴奏能力可以说是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课程最为实际的教学目标之一。声乐伴奏包括正谱弹奏和即兴伴奏。音乐教育专业培养出来的应是教学型的人才,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将从事中小学音乐教学工作。因此,加强钢琴伴奏内容非常重要,而这又正是目前的教学内容中所缺少的。其实很多中外民歌、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创作都十分优秀,可以从不同音乐风格、不同伴奏织体中选择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伴奏歌曲纳入教学内容,以丰富教学内容。钢琴教师在进行系统技能讲授的同时,又灵活穿插钢琴伴奏内容,这将是培养实用性人才不可缺少的一环。钢琴伴奏是一门融钢琴技巧与作曲理论为一体的交叉式学科,同时也是音乐教育专业学生走出校门之后较为实用的一项技术。无论学生钢琴程度深浅,教师在钢琴课上都应对学生进行键盘和声内容的系统训练,以使学生了解和熟悉不同调性在键盘上确定音位及和声连接的各种逻辑规范,这将为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成为综合性的实用人才作好准备。

最后,从教师要求上看,要求教师在每学期伊始,针对每一名学生制定教学日历,并在授课过程中严格执行。学校及教研室负责人应定期检查教师的执行情况。当然,在实际的教学中,应有针对性地教学,对于不能按时完成计划的学生也应灵活应变、因材施教。大学钢琴教育应是基础教育、素质教育,既是音乐学习的工具,又是教学手段,是需要普及、推广的教育。在课程设置上,目前大学钢琴课只开两年,三年级分专业时,只有少数成绩好的学生还可继续学钢琴,成为主修生或方向生,他们的钢琴程度大多连299的水平都达不到。这就导致好的学生、主修生向音乐学院的钢琴专业看齐,差的学生又不能适应中小学音乐教育工作的需要,这也使得教师的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分配。要改变目前的状况,就需设立一个标准,学生在毕业时均需达到299以上的程度,学制为4年,对于达标的学生可以提前拿到学分,对于还想继续提高的学生也给他们提供继续学习的机会和条件。应突出大学钢琴教育的特点,高标准要求,为中小学及整个社会所需的音乐教育培养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沛.音乐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2]徐大成.试论新形势下的高师钢琴教学[J].乐器,2005(5)

[3]闵胜林.对音乐教育专业钢琴集体课的探索与研究[J].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4(S1)

[4]吴国翥,高晓光,吴琼.钢琴艺术博览[M].北京:奥林匹克出版社,1997

[5]黄媚莹.论高师钢琴教学[J].人民音乐,1993(7)

【作者简介】解芳(1976-),女,山西人,甘肃联合大学讲师,研究方向:钢琴教学和现代流行音乐。

幼儿钢琴教学的点滴思考 篇12

世界著名发展心理学家霍德华·加德纳指出:“每一门类的艺术, 都有其最适当的教育形式。师徒传授课和集体传授课这两种方式的差别, 在任何领域里都不会像在艺术领域里那样明显。没有几千年也有几百年, 学生总是通过师徒传授的方式学习艺术。”长期以来, 无论是在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中, 钢琴教学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师徒传授式的个别授课。如何改变单一枯燥的教学, 如何在幼儿钢琴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笔者拙见如下:

一、变换教学模式

钢琴的教学多为一对一的小课, 老师在有限的时间里向学生输入大量的知识, “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几乎成了课堂教学普遍的方法。这不仅容易丧失孩子的主动性, 甚至也丧失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变换教学模式就是采取小组课和个别课相结合, 替代传统一对一的单一教学模式。

学生程度参差不齐、进度快慢的不同, 这是上小组课首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在上小组课时, 老师要注意安排七到十个程度相当的学生一起上课。人数太少了小组课教学的优越性体现不出来, 人数太多了又难以保证教学的效果。学习一段时间后, 要根据学生的进度和程度重新调整。对进度较慢的学生在上个别小课的时候进行重点辅导, 给进度快的学生增加一定量的作业。这样既适应了学生的个别差异、各尽其才, 又有效地缓解了学生“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矛盾。

同样的练习单独让一个人练跟和大家一起练习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特别是那些枯燥乏味的基本功练习。让小朋友一起练习并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意识再加入些游戏规则, 就可以变枯燥为有趣。

以音阶的练习为例, 可以安排七到十个学生在一起上课。让学生们弹同一条音阶, 弹错音的就算为失败, 看谁能坚持到最后。这样做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摆脱练习音阶的枯燥, 还增加了学生们学习的动力。在对幼儿进行简单的乐理知识学习的时候, 也可以采用比赛的方式。例如, 在教孩子们五线谱知识的时候, 可以在黑板上画出五线谱并标出高低音谱号, 用一支笔来指着黑板上的符号, 看谁答得又快又准。在上小组课的时候, 可以组织学生举行各种各样的小比赛, 比赛的项目很多, 任何要求学生做到的都可以成为比赛的项目。可以比手型, 比识谱的能力, 比弹各种调式的音阶等等。

钢琴课基本上是以指出问题为主, 但是也要经常对学生进行鼓励, 在适当的时候给予表扬和鼓励。特别是在比赛中对一些表现好的学生进行奖励, 同时也要鼓励那些进步突出的学生。随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与兴趣。

二、丰富教学内容

一些钢琴老师在给幼儿上课时, 只是一味的死弹教材, 这对幼儿来说实在是枯燥的很。这就要求老师丰富教学内容, 一切从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兴趣出发。要尝试着用游戏化的方式, 采用感受式、启发式、讨论式的方式, 对幼儿进行钢琴教育, 让幼儿在玩中学, 在欢乐中掌握音乐知识。建议老师在上课时应该变单一的钢琴教学为丰富的音乐内容。老师应该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 让学生摆脱老师和书本的束缚, 在音乐天地里发挥丰富的想象力, 尽情的去展示他们自己的才能。

例如, 在教幼儿学习弹《幼儿钢琴入门指导》第二册《轻轻的划》这首小曲时, 就要求学生填词弹唱“在湖上, 在湖上, 我的船儿轻轻划……”。有的学生唱着唱着还停止了弹奏跳起舞来, 课堂的气氛甚是活跃。这也给了我深深的启发, 在此后的教学中, 我便很注重引导、启发学生去自由发挥, 自由创新, 进行歌词、节奏和旋律的创编。

有时候还可以在学生学习一条旋律易弹唱的曲子时, 也会让他们根据自己弹奏的感受去给谱子填写上一些歌词。例如在学习约翰·汤普森《现代钢琴教程》第一册《很久以前》这首曲子的时候, 会让每个学生试着为这个曲子填词。然后在小组课上让学生一一表演, 让同学们去相互学习, 相互鼓励。幼儿们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自己的音乐, 去抒发他们的情感。

在小组课上, 老师还可以放一些节奏感强的音乐让孩子们进行节奏的训练。让孩子们挑选自己喜欢的打击乐跟着音乐进行节奏的练习, 让孩子们开心地玩同时也开心地学。老师还可以加入日常的生活动作, 为学生们设计一套律动操。例如生活中拍手动作、刷牙动作、踏步动作等等。在节奏的练习中, 让学生跟着音乐的节奏做出不同的动作。这不仅加强了孩子的节奏感, 也加强了孩子的协调能力。

三、体验角色转换

要多给学生一些展示的机会, 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学习的动力。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回家以“老师”的角色给家长上课。这就要求孩子上课要认真听讲, 并在给家长上课前做一些工作。通过给家长上课, 学生不仅有了一种被肯定的感觉, 学习的时候会更有动力, 而且给家长上课的过程对孩子来说更是一种很好的复习方式。家长也要耐心地去听孩子的讲解, 并不时对孩子提出一些问题, 跟孩子进行讨论, 让孩子通过回答家长提出的问题去收获到更多的知识。家长要及时对孩子进行鼓励和表扬, 让孩子从中体会到成就感, 并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在上小组课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轮流做“老师”。例如在教学生们学习连音的时候, 让已学过的学生去指导还没有学的学生。在指导的过程中学生之间会发现更多的问题, 老师可一旁观看并随时给予指导帮助。然后老师再检查“被教”的学生, 看他们的掌握程度, 如果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这样的体验过程, 不仅让学生体会当老师的乐趣, 还可以让学生对知识掌握得更加熟练和牢固。

在此, 也要求老师由“教书匠”转变为“促进者”, 如今的教育现状要求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传统的被动接受向自主探究式学习的转变, 教师的角色也必须从“教书匠”向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转变。教师作为促进者, 要求引导孩子知道要如何进行学习, 让孩子懂得如何去获取有用的知识, 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要指导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促进孩子的学习动力。通过这一系列的角色转变, 让学生不仅学会如何学习, 也让孩子知道如何主动获取知识。让他们从单纯的被动式接受知识逐步转变成主动解答知识。

上一篇: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一篇:体育课堂教学创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