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堂教学创新管理

2024-06-16

体育课堂教学创新管理(精选12篇)

体育课堂教学创新管理 篇1

高校体育教学是高校教学的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 通过体育课堂教学来培养高校学生的素质能力是对教育的负责, 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途径。由于高校体育教学档案记录着高校体育教学的点点滴滴, 建立体育教学档案有助于我们对高校体育教学形成直观的认识。提高体育教学档案管理工作, 高校体育教学档案管理创新对于高校体育教育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体育教学档案内容

体育教学档案是体育教学活动的真实记录, 反映体育教学管理的全过程, 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概况的说, 高校体育教学档案的主要内容有体育教学基本文件、体育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学生学籍、竞赛训练、实物等。

(一) 体育教学基本文件

高校体育教学教学计划和大纲、课程安排和进度表、教师内活动以及体育场地活动规划安排等;教师听课 (调课) 情况、工作内容总结、重要教研活动、体育教材建设和测试试卷等。

(二) 体育学科与课程建设

包括高校体育学科、课程的建设情况, 科研项目、教学论证、评估及申报材料, 规划、中期评估及结题报告等内容。

(三) 教师业务

包括高校体育教学的典型教案、多媒体课件、试题库;成绩修改记录、体育交流活动记录;教学研究项目和成果、教材使用情况以及先进事迹材料等。

(四) 学生学籍

高校学生个人信息统计、成绩统计、奖惩材料等;学生申请材料、学籍变更材料、突出表现材料等。

(五) 竞赛训练

包括各类运动会 (省级、校级、院级等) 竞赛规程、成绩册等, 运动队的组织、训练、参赛以及奖励情况等。

(六) 实物

声像资料、光盘、比赛奖状奖杯等。

高校体育教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教学内容丰富多彩, 教学形式灵活多样, 因此决定了体育教学档案的内容丰富的特点, 不仅记录体育教学环节的相关情况, 还详细记录各种课外活动、运动竞赛情况等, 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高校体育教学档案的作用

高校体育教学档案是高校体育教学的直观反映, 科学规范的体育教学档案有助于提高高校体育教学水平, 强化体育教学管理。充分发挥体育教学档案在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优势有利于我国的高校体育教学事业的发展。高校体育教学档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指导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科学决策, 可实现对体育教学的宏观调控, 促进体育教学工作的规范化和现代化建设;2.是高校体育教学制订和修改教学计划的依据, 能够为高校体育教学评估提供基础材料;3.有利于高校体育教学的调整和优化, 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确定新的体育教学观念;4.有利于加强体育专业建设, 强化高校对于日常体育教学的监督管理工作等。

三、高校体育教学档案管理创新措施

(一) 做好运动会档案的建档工作

高校体育教学档案应记录各类运动会的具体情况, 不管运动会是属于综合性的还是专项性的, 成功建立每次运动会的档案资料可以为以后的各种运动会提供经验借鉴和策划依据, 对于成功举办运动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建立各类运动会的档案资料时应注意收集运动会策划、筹备、举办等详细资料, 有助于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增强底蕴, 为学校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 规范实物载体档案

档案具有凭证作用和参考作用, 体育教学实物载体档案是体育教学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照片。体育教学实物载体档案包括记录体育教学 (训练、竞赛、管理) 、举办和承办综合性运动会或者国内外重大赛事等重要工作成果;有重要人物参与的大型体育活动;各种有价值的照片如体育教学场馆设施的照片、比赛颁奖以及获得各项荣誉的照片以及学校组织或参加的重要体育活动的照片等。充分发挥实物档案、图片档案、音像档案等各类实物载体档案的作用, 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三) 充分利用网络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于人们日常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 同时也给高校体育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变化。网上教学、远程教育的发展极大地拓展了高校体育教学档案的内容, 但是由于使用大量的数字化文件, 也为教学档案资料的收集、贮存、调用等工作带来了问题, 产生了高校体育教学档案管理的创新需求。计算机的广泛对体育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一个更高的标准, 以为了做好高校体育教学的档案管理工作, 不仅要求培养档案管理工作者具备扎实的档案管理专业知识, 同时还必须具备现代化意识, 掌握现代科技管理知识, 熟练使用计算机技术, 将其广泛应用于高校体育教学的课程管理、学籍管理、师资管理方面。将各类新技术、新设备用于高校体育教学档案的管理工作, 切实有效的提高高校体育档案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 为体育教学档案管理的创新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四、结语

高校体育教学是高校教学的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 通过体育课堂教学来培养高校学生的素质能力是对教育的负责, 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途径。由于高校体育教学档案记录着高校体育教学的点点滴滴, 是了解体育教学内容的有效途径, 因此建立体育教学档案有助于我们对高校体育教学形成直观的认识, 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提高体育教学档案管理工作, 创新高校体育教学档案管理, 对于高校体育教育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要:通过体育课堂教学来培养高校学生的素质能力是对教育的负责, 而体育教学档案则记录着高校体育教学的点点滴滴, 直接反映高校的体育教学实际情况。本文就高校体育教学档案的内容、特点和作用做了详细的阐述, 并指出创新高校体育教学档案管理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档案管理,创新

参考文献

[1]吴亚男, 李文广, 石怀伟, 范利.新时期对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创新的几点思考[J].山东档案, 2011 (16) .

[2]涂丛英.本科教学质量评估与体育院校教学档案建设[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1 (16) .

[3]孙萍.从高校预评估中论体育教学档案管理的重要性[J].当代体育科技, 2012 (12) .

[4]李树坚, 张岚, 赵冠明, 段义龙.论高校体育教学档案的管理和利用[J].经营管理者, 2008 (08) .

[5]杜幼鹏, 陈荣, 潘树栋.论高校体育教育档案管理现代化[J].上海海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 (21) .

体育课堂教学创新管理 篇2

摘要:根据创新教育理论及学校体育教学的特点,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体育教学创新有何特征?应处理好那些关系?所谓创新教育,就是根据有关创造性发展的原理,运用科学性、艺术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和健康个性,造就创造性人才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现代体育课堂教学就是要体现创新,创新教育的根本就改变“应试”教学为全面素质教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

关键词:体育教学创新教育特征关系

积极推进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实现科教兴国,迎接21世纪挑战,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必须把增强民族的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养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体育学科是学校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它不仅与学校的其它课程在很多方面具有一致性,更具有自身的鲜明特性。体育学科为学生提供了独有的、开阔的学习和活动环境,以及充分的观察、思维、操作、实践的表现机会,对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提高,具有其它学科所无法比拟的优势。那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就成了体育教学追求的目标。近年来,教学改革已经渗透到各学科的各环节中,体育课也在探索组织教法的创新。一节体育课,从准备、实施到课后小结等环节都可以体现创新改革。创新教育以有众多学者和教师进行研究改造并得以发展。所谓创新教育,就是根据有关创造性发展的原理,运用科学性、艺术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和健康个性,造就创造性人才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 根据创新教育理论及学校体育教学的特点,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既学生的观察力、获得知识信息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及创新实施能力等。现就根据创新教育的主要特征,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构成与培养着如下阐述。

一、创新教育是注重智力的开发

智力就是人的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智力是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总和。较为统一的认识是:智力是人脑功能的表现,是人的观察、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活动多种能力的综合表现。人的智力发展虽然主要依靠智育来完成,但人体发育智力的器官机能却有赖于体育活动。在教学中利用图解观察、练习中因势利导,启发学生的思维。例如,要让学生了解想跑得快,跳得高,应懂得人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和人体的形态结构,从而使学生选择跑步、弹跳的最合理姿势和用力的科学方法。教师要为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创造有利条件,在进行讲解示范和辅导时,教师在每个教学环节上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使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积极开动脑筋,把所学的知识变成感知,加深理解,从而获得学习上迁移和反馈的积极作用。在以往的教学中还应重视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实际上,学生学习知识,除了依靠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等智力因素外,还要受到兴趣、情感、动机、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因此,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创新教育虽然仍将传授知识、授业解惑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但是它已不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和终极目标了。在创新教育中,教师重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发学生的智力,促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从而迸发出极大的学习热情,能够处于主动学习的最佳状态。

二、创新教育是多样化的教学

1、教学模式的多样化。这些模式有的取向于各种模式的综合运用,有的取向于师生关系,有的取向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有的取向于教学内容,有的取向于教学安排,有的取向于技能学习与学生心理发展。追求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追求从生理改造到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追求从学会到会学水平的提高。教学模式的多样化,说明各种教学模式都有自己特定的适用范围。尽管这些教学模式还不尽完善,但在体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将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强调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灵活运用,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多样化。如培养形式灵活,培养层次结构多样化,以适应学生个性发展。教学形式以集体教学、分段教学、循环教学、提示教学、电化教学、分组考核、小组创编队形,以及理论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多样化的生动有趣的活动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例如组织学生观看有关录相、电影,访问体育明星,回顾我国体育发展史等,对陶冶学生性情,激发学生情感很有好处。

3、教学内容的多样性与可接受性。课程设置应由单一的普通教学课向选项课、专项提高课、保健体育课等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未来的体育教学内容,将从“以运动技术为中心”向“以体育方法、体育动机、体育活动、体育经验为中心”转移。但这并不意味着对运动技术教学的否定。不过,具体的教学内容将根据社会体育的发展、学生个体的需要及学校的教学条件,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非竞技运动项目、娱乐体育项目及个人运动项目的内容比重将加大。内容的广度将拓宽,包括理论、技术、保健、素质等方面,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内容的深度强调可接受性,突出健身性、娱乐性、终身性、实用性,以利于吸引学生主动地参加体育学习和锻炼。

三、创新教育是自主性教学

创新教育倡导、鼓励学生求异创新,强调培养学生掌握独立地分析问题的能力,独立地获取解决问题的多种新途径和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综合运用开发学生创造力的`各种方法,努力创设促使学生独立探索、发散求异的教学情境,形成鼓励学生自由发表独创见解、热烈讨论的课堂气氛。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讲究方法的灵活性。如果教学总是从确定的前提出发,经过确定的过程,得出确定的结论,造成学生思维的直线性,不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妨碍了学生思维品质的优化。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尽量少讲,使教学内容保持一定的思维价值,推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掌握创新的方法。教师不仅能提出有多种解答方案的发散性问题,启发学生独立地谋求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和方法,以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且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创新能力。在体育教学中包含着各种要素,如教师、学生、教材、组织教法、学生生理、心理的发展以及场地器材等等。这些要素之间,既互相对立,又互相联系,每一种要素的变化又都影响着其他要素的变化,影响着整个体育教学质量的变化。因此,要使体育创新教育获得最大效益,必须从整体性的观点出发,把握住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弄清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而,教师应把握好以下几种关系?

1、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关系以学生为主体是说课堂教学应该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增强主体意识的过程,应该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发问和争辩,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只喜欢学生顺从性的一面,似乎学生越顺从、越听话就越好。实际上,顺从性和不顺从性既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二者共同构成了个性、独立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一个有创造性的人,相对地说,他在创造性活动的领域里往往具有一种不顺从性和不随俗性,但在平时的生活中又常常是顺从的和随俗的。所以我们既不能不加分析地压制学生的不顺从性而赞赏其顺从性,也不能无条件地怂恿学生的不顺从性而贬抑其顺从性,我们应从二者的辩证统一上去培养学生的个性、独立性。在创新教育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知识和接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不是要削弱或取消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使学生获取知识。教师的导在课堂上表现为组织教学和启发思维。教师主导作用发挥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就是看是否善于调动学生学习和接受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否使学生能做到生动活泼主动地得? 椒⒄梗?欠裼欣?诒;ず团嘌???暮闷嫘摹⑶笾??吞剿鞔葱戮?裼肽芰Α2⒁陨硖辶废拔?饕?问评词迪峙嘌???拇丛炷芰Α?/P>

2、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中国两千余年封建历史源远流长的影响,“天、地、君、亲、师”森严的等级观念的余泽,给“师道尊严”罩上一层神圣的光环,“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陈腐论调至今仍被某些为师者津津乐道,甚至成为“治学生”的法宝。当然,我们并不反对学生对教师必要的尊敬(这个“尊敬”也应当建立在教师对学生人格“尊重”的基础上)。我们反对的是“唯上、唯师、唯书”,反对的是“唯师命是从,唯师训是依”,不加选择,不辨是非的盲从,反对的是在人格上凌驾于学生之上,对学生的自主性、自尊心视而不见,动辄指责、喝斥,甚至辱骂、殴打的错误做法。这些错误的观点和做法,对学生的人格是无情的摧残,对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无情的扼杀。新型的师生关系应当是一种以民主、平等、理解、尊重为基础的积极合作的关系,合作就应当是双向的、主动的、协调的、和谐的、不是管与被管的关系。教师不是领导者而是指导者,不仅仅是年龄上的长者,更应当是人格上平等的朋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良好创新环境的基础。有了这一基础就会时时处处激发起学生创造的兴趣,在丰富多彩的创新活动中,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这样就能理解处于学生这个年龄阶段时的许多幼稚的想法和做法;注重培? ???淖灾餍浴⒉⒉皇?被?丶右哉?返闹傅己鸵?迹蛔鹬匮??娜烁瘢?蜒??嬲?醋魇且桓龈龌钌??娜耍慌?Υ瓷枰恢窒喽钥硭伞⒆杂傻慕萄Щ肪常?嘌???蚁搿⒏宜怠⒏易龅奈尬肪?瘢?趴??堑氖纸藕痛竽裕?醚??幻孕殴湃耍?幻孕琶?耍?幻孕爬鲜ΑN蚁耄?绻?颐钦嬲?芙?⑵鹫庵中滦偷氖ι?叵担???匀换嵝那橛湓谩⑺嘉?钤尽⑹右翱??⒗钟诓斡耄??堑闹鞫?院突??曰岬靡猿浞值姆⒒樱??谴葱乱馐兜拿妊炕岬玫骄?牡暮腔ぃ?敲矗?嘌?浯丛煨戮?窈湍芰σ簿陀锌赡艿靡允迪帧?nbsp;

3、处理好知识与身体活动的关系体育教学的基本特性是“以身体活动为主”,这就形成了体育教学在实施时与其它知识传授类学科不同的特殊性。因此,创新教育必须结合体育教学的特殊规律去组织教学。我们要认识体育教学的特点,把握这些特点,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由于体育教学是以身体活动为主的,因此活动量和生理负荷是最显而易见的因素,但身体活动又并不只限于给人以生理上的作用,还兼有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发展、情感的体验等作用。因此,创新教育应以“量”的多少和合理性进行评价,如运动负荷量、知识的信息量、学生之间的交流量、通过活动获得情感体验的量等等。其次,学生的进步应表现在所学技术难度的不断提高和知识深度的增加以及感觉→理解→创造的思维递进上。而在培养人格、促进学生的社会性、改善学习效果、增加运动乐趣等作用的认识和功能上应得到充分发展。再者,身体活动外在表现(技能)的因素除来自于学习者本人努力之外,其他的因素(如遗传的身高、体重、肌肉类型及神经类型的不同)影响很明显,因此体育课中的个体差异大于文化课中的个体差异。再加上体育学科的培养目标(为终生体育服务)和体育内容的相对可选择性(例如同样为健身既可以打篮球也可以打排球),因此,创新教育应给学生选择的权利,这种选择,体现在内容、难度、量和学习方法等方面。总之,创新教育就是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以创新精神为核心,重点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习惯、基本的独立操作能力与实践能力。这是创新教育最为根本的目标和任务。要对学生进行创造力的培养,教师本身必须有创造力。因此,教师要依靠创新,发展自己、充实自己、拓宽自己、延伸自己、超越自己,要有高度的工作、要有强烈的创造意识热情、要有坚忍不拔、百折不挠、顽强的意志力。这对于教师来说十分重要。倘若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作为教育的目标,那么实现的前提就是教师的创造性工作。教师的创造性主要受自身素质――知识、经验、智力、个性心理品质等因素的影响。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基础,是完成跨世纪宏伟大业的保证。

参考文献:

1《素质教育的重点: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国教育学刊02

2《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探索》中国教育学刊200002

3《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北京教育200005

4《采取多种途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北京教育200008

5《培养创新精神――素质教育的核心》山东教育科研200006

6《素质教育要突出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江西教育科研200006

7《试论创新教育》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3

8《创新教育与教师观念更新》探索与求是200004

9《关于创新素质教育的研究与思考》吉林教育科学08

10《基础教育与创新》人民教育200008

11《实施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天中学刊199904

12《时代呼唤创新型课堂》教

育发展研究2000S1

体育课堂教学创新管理 篇3

【关键词】体育教学;课堂提问;问题

一、不同班级、层次提问

在教学中所设置的问题一般是面向不同班级的学生,设置问题要有难度,更要有跨度,同时还得注意到学生的知识储备,所设置的问题应该能让多数学生经过分析思考后可以回答。因此,问题的“面”是教师提问时应该要把握好的,要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有目的地选择不同层次的提问对象,并注意用适当言语提醒其他学生认真听、看,如“现在请某某同学来回答,其他同学注意听看他的解答是否正确和完整,然后谈谈自己的看法”,使每个人都有回答的机会,可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思考,在原来的基础上获得发展,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教学关系。

二、鼓励参与、引导探索

教师要通过提问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让学生知道自己是行动的主体,引导学生围绕问题收集材料,整理材料,进行论证,争取正确的结论。问题提出后,教师应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循循善诱,层层激发,通过提出问题激发学生进行探索。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往往期望学生的回答与所谓“正确”或“标准”说法一致,当学生的回答不一致时,就打断学生的回答,然后让其他同学回答或自己把正确的答案全盘说出。其实学生的回答与正确思路、标准答案南辕北辙是难免的,教师要正确对待。即使学生的回答完全错误,教师也应听完后再给予评析,可能他的这种思想在全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遍性。另一方面,有些学生的回答听起来荒诞不经,但其中往往隐含着别出心裁的想法,富有创造性的思路、解法,教师如轻易否定或置若罔闻,就把创造之花、异想之苗窒息扼杀了。所以在提出此类开放性的问题时,应允许学生作出多种可能的解释,并让学生自己再提出新课题,来促进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逐步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三、选好问题,激发动机

问题的设计要从以下三点来考虑,一是在新旧知识的联系处,二是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处,三是在底层次知识与高层次知识的联系处,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动机,从而更好的吸引学生,就会在学生的认识中引起已知与未知、理论与实践、低层次知识与高层次知识之间的矛盾,使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思维水平处于“邻近发展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激发他们去积极探索,让学生通过努力达到“跳一跳,摘桃子”。同时,问题的设置应疏密相间,提问与练习相结合,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多进行身体练习实践,不能破坏体育课堂结构的严密性和完整性。提问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提问使学生加深对动作、技术的理解,更快地掌握动作。

四、选择角度、巧设梯度

课堂提问中,教师不仅要根据不同的内容选取不同的角度,还要根据课堂教学情况变换角度,使问题新颖、有趣,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同时,教师设计问题时,还要注意难度适当,所提问题的难度应与其具有的水平相适应,根据内容设计出一些“若隐若现、可望可及”的问题,使学生能够跳起来摘到果子。

五、创设情境,开拓想象

运用情境教学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感受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感受性。这类问题要求教师通过各种手段,以生活展现情境,以实物展示情境,以图画、录像、多媒体再现情境,以音乐渲染情境,以表演体会情境,以语言描述情境。而想象是知识基础优化的源泉,是活跃思维的重要因素,积极的思维活动必须借助于想象。

六、语言亲和,明白简练

无论是问题的提出还是解答问题,教师的语言都应力求亲切柔和、感情丰富,能吸引学生集中注意力。指令性与强制性的语言有时会使学生感到压抑,产生叛逆的情绪。教师提问的语言要力求明白简练、干净利落、恰到好处,使学生能迅速领悟教师提问内容。在解答问题时,教师尤其要注意语言节奏的合理运用。该快则快、该慢则慢、该停则停。

七、结语

总之,课堂提问看似简单,但实施起来往往有相当的难度。它即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课堂环境的随时变化,使实际的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难预料性。教师只有从根本上形成对课堂提问的正确观念,才能在实践中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中国知网.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理论研究.

[2]刘中超.在体育教育中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心理教育,2009(4).

[3]沈国兰.关于加强高中体育教育方式方法改革的探究[J].教学园地,2009(8).

[4]周川海.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训练的对策和建议[J].文体资迅,2009(6).

传承体育文化创新档案管理 篇4

1 文化视角下的体育档案分类

卢元镇教授将文化大结构大体分为三个层次:外层的物的层次、内核的心的层次、中间的物和心相结合的层次, 即外层的物质文化形态、中间的制度文化形态、内层的精神文化形态。[1]因此, 本文借此将体育档案划分为外层的体育物质文化档案、中间的体育制度文化档案以及内层的体育精神文化档案。

1.1 体育物质文化档案

体育物质文化是体育文化的外在表现, 体育物质文化档案也就是体育档案的外层范畴。体育物质文化档案主要包括体育活动的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体育基础设施是体育物质文化的外化形式, 其中包括体育场馆、运动场地、健身器材、体育雕塑、体育墙画以及这类基础设施的设计和布局等, 主要凝聚了学校师生对体育文化的理解与向往, 体现了体育教育管理者和教学工作者的价值和观念。体育人力资源是指参与体育活动行为主体的物质文化资料。教师层面的物质文化档案主要包括体育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材、教学参考书、评分标准、授课情况登记表、教学质量检查表、体育理论、运动生理和运动心理等教学理论用书、体育词典、运动竞赛规则等工具书、教师参与教科研活动的情况、教师获奖情况、教师进修情况等材料。学生层面的物质文化档案包括学生成绩考核情况;学生身体素质达标记录;学生参加早操、课间操和课外活动的考勤表;学生体检表等材料。体育物质文化档案留存是客观记录学校体育文化发展程度的重要手段, 同时也是社会了解学校体育文化特色的有效途径。

1.2 体育制度文化档案

体育制度文化是连接体育文化中体育思想和体育行为的桥梁, 体育制度文化档案也就是体育档案的中间范畴。体育制度文化档案主要包括:体育政策法规、学校体育制度以及学校内部有关体育方面的管理条例, 各级各类体育制度文化的建立和完善能够更好地保障学校体育管理工作有法可依、依法运行。体育政策法规主要是指国家为限定各类主体在学校体育工作中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而制定并实施的法律规范。学校体育制度是教育、体育的主管部门等相关机构为管理学校体育教学活动、课余训练竞赛活动和学生体质监测活动等各项工作而制定并实施的制度规范综合。学校内部有关体育方面的管理条例, 是指学校在贯彻各有关部门制度和文件精神的基础上, 根据体育教学规律和自身实际情况, 制定的符合本校体育发展的各种规章条例和实施细则, 主要包括:体育场馆的建设规划与监控管理、体育教学的课堂管理、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的组织管理等。体育制度文化档案的管理展现了学校体育文化的创造和建设过程, 同时也集中体现了各级部门在体育文化形成中的支持和推动作用。

1.3 体育精神文化档案

体育精神文化是体育文化的核心, 体育精神文化档案也就是体育文化档案的核心范畴。体育精神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体育教育教学实践中, 受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影响而形成的, 为师生全体所认同和遵守的精神成果与文化理念, 主要包括体育价值观念、体育思想、道德情操等。[2]由于体育精神文化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和抽象性, 体育精神文化需要借助主体行为活动而体现。因此, 体育精神文化档案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 一部分是体育行为的宏观组织, 领导层对学校体育活动的决策和组织, 决定着学校整体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 主要包括:体育部党政组织机构设置及变更;教职员工名册及简况;教职工任免、考核和奖惩情况;体育教学部门的工作计划和安排等。另一部分是体育行为的具体执行, 学校中的团体或个体根据据自身的体育兴趣和特长, 通过参与学校组织的体育文化活动来陶冶情操或进行体育锻炼, 主要包括运动队建设和管理、校运动会及各类群体的比赛情况、学生体育协会的活动情况等相关记录。体育精神文化档案的建立能够表现出学校对体育文化的理解程度和执行力度, 同时能够体现学校师生的体育文化素养和内涵。

2 实现体育档案创新管理的有效途径

为了提高体育档案的管理水平以及更好地发挥档案的文化传承功能, 学校档案管理工作需要转变思路和开拓视野, 不断地创新和发展, 通过数字化、规范化和动态化的管理方式逐步完善体育档案管理工作。

2.1 数字化的体育档案管理

实现数字化的体育档案管理, 是传承体育文化的重要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信息网络化的快速普及, 建立体育档案的工作网络和信息平台是实现体育文化档案管理的必然趋势。档案数字化, 强调通过数据库、数据压、高速扫描等技术手段, 替换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介质档案。[3]体育文化档案本身所具有的价值需要借助收集、整理、鉴定、统计、归档、保管和提供利用等各项工作才能得到体现和发挥。首先, 数字化的管理手段可以使管理人员简单高效地进行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统计和归档工作, 并为其他人提供快速、便捷的信息检索和查询借阅服务。其次, 通过数字化的技术手段, 借助扫描仪的使用以及计算机和移动硬盘的同步存档可以有效地保留和保护档案原件, 并节省存储空间和减少纸张浪费。最后, 数字化的档案信息库可以使体育档案实现远程共享, 促进校际间的交流和体育资源的开放。因此, 体育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对计算机和网络等现代化技术手段的学习和掌握, 以保证档案管理数字化的普及和推广, 不断巩固和提高体育档案的文化传承功能。

2.2 规范化的体育档案管理

实现规范化的体育档案管理, 是传承体育文化的有力保障。由于学校体育工作涉及广泛, 体育文化档案的内容也比较繁杂, 档案来源比较分散, 因此体育档案的建立、分类和管理等各方面都要有相应的标准或规范, 如:体育素材收集整理制度、档案立卷归档要求、案卷质量标准、档案借阅制度以及体育档案员的岗位职责等完整的可行性规章制度, 使档案工作做到有章可依, 有据必依, 确保档案内容的齐全和安全。首先, 体育文化档案要根据来源、时间和类别进行整理和保存, 既要保证涵盖全面, 又能够方便搜索或查找。其次, 体育档案的归档流程要清晰规范, 体育教研室等体育管理部门要负责档案的收集、整理、立卷和保管, 然后还要将具有永久保存价值的重要档案定期归入学校统一的档案管理部门。最后, 体育档案的保密级别要划分准确, 体育档案管理人员要能够准确控制档案内容的开放程度, 既要促进信息资源的共享, 同时又要防止开发利用档案资源时泄露重要信息。因此, 体育档案管理人员要具有扎实的档案管理理论基础并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正确的保密意识, 能够对体育档案管理进行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操作, 以便更好地发挥体育档案对体育文化的传承作用。

2.3 动态化的体育档案管理

实现动态化的体育档案管理, 是传承体育文化的有效途径。首先, 通过体育档案袋的建立, 能够有效跟踪和记载每位学生在体育技能学习和参加体育活动中的实际情况, 监督和促进学生在校园体育文化的潜移默化下进行体育学习, 进而影响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态度, 使其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加深对体育的认识与理解, 形成良好的体育行为习惯和体育生活方式, 提高自身的体育道德修养。其次, 学校要借助体育行为这一载体和媒介培养学生具备竞技体育精神中竞争精神和诚信精神, 使其形成终身体育思想和集体主义精神。因此, 学校开展能够强身健体的体育活动或者定期召开学校运动会时, 既要保留文字资料、图表、照片、奖品与纪念品等实物材料, 也有保留底片、录音、录像、光盘等声像材料, 以此记录群体或个体形成的体育道德精神、体育意识和体育文明, 体育档案袋的建立能够更加快速全面地进行档案收集和留存。因此, 体育档案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建立体育档案袋, 及时有效地将学校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中蕴含的体育文化保留下来, 实现体育文化的资源整合, 为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奠定基础。

3 结语

数字化、规范化、动态化的体育档案管理方式是立足于我国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和体育事业发展的现状, 在吸收优秀的档案管理经验和借鉴现代的档案管理手段的基础上, 加大对体育档案中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逐步实现体育档案管理的完善和创新, 以提高学校体育档案管理的水平, 充分发挥体育档案的文化传承功能。

参考文献

[1]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1:233.

[2]谭红, 陈中林.论校园体育文化的特性及价值向度[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4 (2) :102.

创新教学是体育教学的核心 篇5

[摘 要]教学评价作为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既是对学生体育训练成效的评估,又是对学生整体学习状况的总结。有些教师完全采取运动技能成绩作为评价标准,显然没有兼顾学生的状况,缺乏全面性。学生的体能体质有一些差异,教师在评价评估过程中要区别对待,同时对学生体育学习的评价要做到全面。首先对学生的体育成绩评估考核要分成几个不同的类别,特别是将一些特殊体质、存在缺陷的学生单独列开来,对他们降低要求,否则设置过高的目标既难以达成,又会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其次在对学生的体育学习进行总结性评价时,不仅要将运动成绩纳入其中,而且要将学生学习的态度情感等方面考虑进去,采取运动成绩等第加学习态度评价这样的综合模式,较好地体现对学生的激励促进作用,否则一味以运动成绩评价学生,容易挫伤一部分特殊体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创新 ;教学;体育;核心

一、将教学内容创新融入体育教学之中

体育教学工作具有拓展性、开放性,广大教师既要立足体育教材,又不能拘泥于教材进行呆板教学。教学内容一定要充分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充分整合各种教学资源,使体育教学更贴近学生的成长需求,更能体现素质化目标要求。例如针对当前初中生中小胖墩较多、饮食结构不够合理的普遍现象,我在教学中增加了健康膳食的知识灌输,向学生介绍人体一天所需消耗的能量、不同食物所提供的能量、早中晚三餐各自承担的功能、人体如何均衡营养等。这些内容的传授可以让学生对健康饮食具有直观的理解,改变那种每天吃好的就是幸福健康的理念。又如当前社会治安形势较严峻,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我在体育教学中渗透了学生自护能力的教育,如怎样判断周边环境是否存在隐患,如何避免陌生人的骚扰,怎样寻求他人的帮助等,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发挥重要的保障作用。

二、将创新教育作为体育教学的重要手段

部分教师认为体育教学完全是一项技能性教学,对教学的要求不高,甚至认为教师的讲解示范已经足够,根本不需要教学手段的改善。这样的理念是片面的,体育教学同样需要补充大量的知识,而且对一些疑难性动作的讲解,总不能要求教师反复做瞬间动作,学生观察也不够形象具体,必须借助一定的教学辅助手段,以增强演示和观察模仿效果。我在教学工作中将多媒体手段的作用充分体现出来,一方面运用信息手段补充大量的教学信息,从体育运动起源、体育卫生常识、体育明星知识乃至体育重大赛事的精彩场面,通过这样的信息补充使体育室内课教学充满活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爱好,使体育教学不再枯燥乏味。另一方面,我重视多媒体手段在一些疑难动作训练上的促进功能,将一些瞬间动作、难度较大的动作通过多媒体慢动作的演示,或是动画模拟演示,使学生对整个动作的前后连贯分解看得清清楚楚,只有看仔细了,领悟效果才会增强,多媒体手段同样可以为体育教学动作训练提供帮助。

三、教学方式的创新是体育教学的关键

完全拘泥于师徒式的教学模式显然无法完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一些体育训练消耗体力较大,更容易引起学生的疲劳感,因此教师要重视对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我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全部动起来,教师重在进行动作的先期辅导、要点指导,而整个训练过程不再是教师带着训练,而是要求学生带头分组训练。选择一批动作规范的学生代表教师深入各个训练小组进行帮助,以他们的示范和相互间的揣摩、研究点拨促进体育训练工作的顺利开展,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其次,我在一些项目训练中进行了一些改革创新,如篮球运球动作训练,不再进行重复动作,而是组织各小组运球接力赛,既要保证动作规范,又要提高速度。这样的小游戏活动让学生对体育学习兴趣大增,每一个小组为取得好的成绩,大家相互帮助,团结协作意识、团队理念也得到充分激发。另外,结合教学训练目标要求组织一些竞赛性活动,也可以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取得较好的效果。无论是激发学生竞争的欲望,还是让他们在游戏的趣味性互动中掌握动作要领,对初中体育教师而言具有非常积极的价值。

四、教育创新评价四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评价作为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既是对学生体育训练成效的评估,又是对学生整体学习状况的总结。有些教师完全采取运动技能成绩作为评价标准,显然没有兼顾学生的状况,缺乏全面性。学生的体能体质有一些差异,教师在评价评估过程中要区别对待,同时对学生体育学习的评价要做到全面。首先对学生的体育成绩评估考核要分成几个不同的类别,特别是将一些特殊体质、存在缺陷的学生单独列开来,对他们降低要求,否则设置过高的目标既难以达成,又会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其次在对学生的体育学习进行总结性评价时,不仅要将运动成绩纳入其中,而且要将学生学习的态度情感等方面考虑进去,采取运动成绩等第加学习态度评价这样的综合模式,较好地体现对学生的激励促进作用,否则一味以运动成绩评价学生,容易挫伤一部分特殊体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教学空间创新是体育教学不可或缺的主要元素

体育课堂教学创新管理 篇6

关键词:体育课程;教学创新;效果提升

就初中体育课程的有效开展来说,不仅是课程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对学生的综合体能素质进行培养的重要课程。但是就现阶段初中体育课程教学活动开展现状来说,还没有达到课程教育改革的相关要求。那么,在具体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应该从哪些方面来对具体的体育教学过程进行创新,从而提升体育课程的教学效果呢?

一、教学主导地位的有效确立

在传统初中体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最为严重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比较被动的学习状态,教师示范一个动作,学生就照着做。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根本无法发挥自身的学习能动性,相应的,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的学习兴趣也就降低了。鉴于这种情况,如果要对初中阶段体育课程的具体教学进行有效革新的话,那么教师必须将自身从教学的主导地位中解脱出来,将教学的过程还给学生,从而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兴趣和参与热情,从而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创新,提高相应的课程教学质量。

二、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和转变

对初中体育课程教学进行有效的创新,除了上文中提到的对教学主导地位进行有效的确立之外,还应对具体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创新和转变。就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处于一个对新鲜事物接受度比较高的阶段,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方式转变的过程中一定要懂得对学生的这一特性进行有效的利用,比如可以采用合理的户外教学或者是体验教学丰富初中阶段体育课程的教学形式,为学生的多样化发展创造空间和途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就初中阶段体育课程教学的创新和变革来说,体育教育工作者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具体的课改过程中,教师应努力扮演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为学生的综合发展创造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争取为课程教育改革的顺利实施作出应有的贡献和努力。

参考文献:

[1]马忠良.创新体育教学活动,提升初中体育教学效果[J]. 教师,2013(8).

[2]霍军.创新教育理念下体育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

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及其创新研究 篇7

该文通过对我国经济体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找到我国竞技体育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进一步完善竞技体育管理的方法,为我国竞技体育管理的进一步完善提供意见和建议,是我国竞技体育管理更加科学化、高效化。

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

3 研究对象

我国经济体育管理体制的现实状况。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 . 1 竞技体育管理体制主要分类

体育管理体制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在对体育运动的管理,包括对体育运动赛事和活动的组织、策划、运动管理的办法,总体目标是为了实现体育运动向着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发展,竞技体育管理体制良好高效,能够很好的促进体育运动的发展,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体育秩序,有利于运动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现阶段世界的体育管理体制大致分为三种类型政府主导型、社会团体型、结合型,这三种类型的管理体制各有利弊,对发展体育项目有着不同的作用。

政府主导型管理体制,我国是这种体制的代表,这种体制的管理下能够很好地发挥国家的优势,对于有实力竞争金牌的项目可以提供更多的财政和人力的支持,像是我国的举重、跳水、体操项目,可以通过举国之力将他们打造成世界级的强项,在世界大型的比赛中取得良好的成绩。但是这种体制之下也有一定的弊端,由于国家管的太多,导致很多有市场前景的项目不能很好地发挥,像足球篮球项目在我国有一定的市场潜力,可以很好地发挥市场的优势,但是由于这种举国体制下不利于发挥竞技体育的市场优势,充分动员群众体育的参与,也不利于市场对于运动项目的选择,比如像一些比较热门的项目群众基础好,但是由于这些项目很难在世界赛场上拿到奖牌,于是国家对这些项目的培养力度较小,社会人士也很难有机会在举国体制之下进行体育赛事的运作。

社会团体型是指政府基本上不干预赛事的组织,有社会人士进行组织赛事的开展,这种赛事是在市场的调节下进行,有利于发挥市场的优势,随着赛事的进展对赛事的投入,资金分配进行合理的调度保证赛事的正常合理运转,这种赛事的缺陷是不利于冷门项目的发展,导致很多群众基础参与不高的项目渐渐淡出视线,甚至在某个国家的消失。社会团体型的管理体制在欧美国家较多,这种管理体制之下运动成绩能够得到很好的提高,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市场经济体制,像美职篮就是从一个濒临灭绝的项目发展到现在世界影响力很大的篮球赛事,这与组织团体对市场经济的运作是分不开的。

结合型是指国家的赛制的运作介于政府主导型和社会团体型中间,这种类型的管理体制是较为合理的,像是在某些国家比较热门的一些项目国家可以放手让社会自己去组织运作,而对于一些较为冷门的项目国家可以相应的多投入一些资金,有利于项目的进一步发展。

4 . 2 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中存在问题

我国竞技体育管理属于典型的政府主导型,国家对于竞技体育的管理管的太多,导致竞技体育的发展停滞不前,尤其是近几年我国在三大球的比赛中战绩不佳,足球依然是弱项,排球比赛战绩不佳,最具有优势项目的篮球以前在亚洲比赛中篮球一直是名列前茅,但是近年来甚至赢台湾都很困难,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举国体制导致我国在选拔人才方面道路狭窄,在职业比赛中由于球员转会的种种限制导致球员收入不高,真正有能力拿高薪的球员收入一般,很多职业球员训练积极性不高,进一步使得在国家队的选拔中处于被动的局面。

选拔职业球员局限于体校,今年来很多优秀的运动员退役后生活保障都很难保证,使得家长对孩子进行体育训练产生了抵触的心理,越来越少的家长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体校训练,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青少年的培养基数,体校在很大程度上更加注重学生的训练而忽略了学生对文化课的学习,运动员成才的几率毕竟很小,使得很多家长不敢以孩子的前途做赌注。

职业队的选拔局限于体校,今年来由于大学生联赛的发展有部分的大学生联赛的球员走入职业队,但是这个数字太少,大多数的职业球员还是通过体校的青年队进入职业队这个途径,各个俱乐部在选拔青年队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公开不透明的现象,尤其像是足篮排这种同场对抗性的项目,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一些较为有天赋的球员进入职业队。

在长期的实践中我国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策略,在一定时期取得过一定的成绩,但是体育运动的发展是与时俱进的,现阶段有些项目符合体育运动的发展而有些项目则需要我们的改进,像是举重、跳水这些项目由于群众基础较差,在电视转播过程中相对于足球、篮球这些项目的收视率较低,运动员很难通过市场化的提高自己的收入,国家如果不通过举国体制的努力可能很快使得这些项目落寞,也难以保证在国际赛场的比赛中取得好的成绩,这就需要国家的努力扶持,而有些项目像是足球、篮球这些群众基础较好的项目完全可以通过学习欧美先进国家的选拔、训练体制为己所用,这在一方面可以减少国家财政的投入,有更多的资金去扶持相对冷门的项目,另一方面可以提高球员的收入,使真正有能力的球员实现高收入,有利于调动球员训练和比赛的积极性。

4 . 3 竞技体育管理中的创新及应对策略

4.3.1 转变政府在竞技体育管理中的职能

竞技体育需要政府的扶持,但是不能过分依赖政府,否则会导致竞技体育缺乏活力,降低竞争性,由于竞技体育的价值中重要的一项是显示国家和社会团体的综合实力,因此竞技体育管理应在政府的引领下进行发展,对于发展比较好市场前景好的项目国家可以学习欧美国家的管理体制,放手让社会团体去组织,政府把重点精力放在一些冷门项目中,无论是财政还是科研都可以增加投入。

4.3.2 建立完善的青少年培养体系

长期的举国体制导致经济人才的选拔局限于体校,近年来体校萎缩,人才不够充分,而我国是人口大国大多数学生集中在普通学校,体教结合是被证明最好的培养体制,在学校中开展体育运动可以动员更多的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体校阶段的学习训练与文化课的学习是一个普遍矛盾,在我国教练员大多更加重视队员的运动成绩而忽略了学生文化课的学习,这种做法使得队员在运动成绩出现瓶颈之后无所适从,甚至在社会上的生存都出现问题,奥运会冠军去澡堂搓澡,大运会冠军地铁卖艺,这些现象的出现都与我国竞技体育管理的不完善所致。

像是美国没有像我国这样的体校,运动员的培养是通过普通学校进行的,NCAA是大学阶段培养运动员的有效途径,运动员通过小学阶段的训练进入中学参加比赛进而进入高中生联赛,最后优秀的队员进入NCAA,在这个过程中运动员的学习并没有因为训练而耽误,协会规定任何学校都不得把学生当做专门的运动员来使用,队员的第一身份是学生,第二身份才是球员,任何大学运动员的毕业率必须要与普通学生的毕业率否则这个学校将失去参赛资格,这就使得参赛学校更加注重队员文化课的学习,即使队员最后不能够进入职业联赛也能够很轻松的在华尔街找到一份白领工作。

美国的这种体制给我们很大的其实,我国可以借鉴美国这种做法,在原有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创新,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培养方式,体校不允许接收高中以下的队员进入体校,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使队员在义务教育阶段接收良好的教育,保证教育的完整性。

4.3.3 建立完善的选拔体制

选拔体制的滞后是导致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运动员的选材是挑选具有良好运动天赋的队员参加运动训练行为,在我国的选拔过程过于单一,大部分局限于青年队,而大学生联赛的 作用发挥 的并不是 很好 , 美职篮的 队员有8 0 % 来自NCAA,而我国的职业联赛仅有很少来自大学生联赛,大学生联赛是活跃大学生校园文化的催化剂,使学生的业余文化更加丰富,职业联赛应该更加注重发挥大学生联赛的作用,使大学生联赛成为职业联赛的人才输出库。

由于大学生联赛队员不能够很好地适应职业联赛的节奏因此很多职业队对大学生联赛出来的队员不够认可,我国可以制定出适合自己的规则来鼓励大学生,比如球队在比赛过程中至少有一名来自大学生联赛的队员参与比赛,或者来自大学生联赛的队员在场上参赛时间至少为多少分钟等。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我国竞技体育管理属于政府主导型,这种管理方式与市场脱节,不利于队员的竞争和发展。竞技体育管理中的青少年培养和运动员的选拔管理落后,不能很好地适应现阶段竞技体育运动的发展。

5.2 建议

信息化时代的体育管理创新 篇8

变革一:体育管理理念创新

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 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思想从传统教育思想向“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过渡, 由此产生了体育管理理念的变化。体育管理不再是传统的“教育管理”而是形成了以满足学生需要和重视学生情感体验为核心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全新管理理念。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 使体育管理信息化, 为师生提供互动性充分发挥的平台。通过双向交流, 教师既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学生兴趣爱好、身体条件和运动技能等个体差异因素, 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 体现其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同时, 也特别强调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管理理念。随着“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的深入, 体育管理在形成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全新管理理念的同时, 形成了“管理即服务”的管理理念。体育管理的核心是人, 本质是效益, 而服务原则始终贯穿管理的全过程。虽然在管理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有一些强制性的措施, 但管理人员一定要清楚管理的本质依然是服务, 是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群体对体育活动的不同需要。树立“管理即服务”的管理理念, 是顺应体育飞速发展的需要。

变革二:体育行政管理创新

管理活动离不开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这五项管理基本职能, 而这五项管理基本职能的实现离不开信息。因此, 管理不外乎是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分类、存储、再处理的决策过程。体育信息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是动态的, 以人的思想不断变化和不断交流的方式存在;另一种则是静态的, 以文字、数字、图表、传递记录的形式存在。传统的体育行政管理对体育信息的利用仅停留在静态信息形式上。信息收集范围小, 多依据人工整理分类, 对信息的分析整合多依据个人经验, 忽视对信息的开发。开发利用率低, 导致了体育行政管理效率低下, 方法因循守旧, 决策缺少科学性。

随着以计算机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 为学校体育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机会。在体育行政管理过程中, 充分利用成熟的数据库管理技术, 结合流行的数据库语言, 充分体现数据库和计算机技术在体育行政管理方面的优势。通过网络, 实现对体育信息的全面化综合管理, 从而提高信息管理水平, 改善了传统行政管理的低效率、欠科学、不全面等问题。

变革三:体育教学管理创新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 体育教学是一种有系统、有计划和有目的的信息转换过程。体育教学主要包括教学计划、教学、教学评定三个方面。传统上, 对体育教学的管理还停留在人力管理上。对教学计划的管理, 多采用定时上交、定期检查、临时抽查等费时、费力、浪费资源的低效管理方法;对于教学, 课程设置简单统一, 教学内容固定, 多以室外教授、身体运动为主;对于教学评定, 多采用主观人为评定方法, 缺少科学依据, 评定结果不够真实客观。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 体育教学管理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体育教学的课程设置日趋丰富和完善, 更多兴趣化、休闲化及实用性的教学内容被引入课堂, 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变得多样化。利用CAI软件、多媒体课件、网络电子图书等现代化信息元素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者变成积极主动参与者, 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对教学评定也采用了信息技术及相关软件, 利用计算机对数据、信息进行全面分析和处理, 减少了评定过程中人为的情感因素对评定结果的干扰, 提高了结果的客观真实性, 使教师的积极性得到保护, 有助于教师积极提高自身素质, 认真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变革四:体育档案管理创新

体育档案, 是指过去和现在的体育教学、教改和科研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标、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它较真实地记载了体育教学、教研的历程、体育科研的成果, 是体育发展过程珍贵的资料, 为制定体育教学计划、评定教学工作、开展教改、进行体育科研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为促进体育事业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 现代科技发展的不断进步, 为顺应时代潮流, 体育档案管理向科学化、现代化、数字化发展。与传统的纸质档案相比, 信息化档案具有内容全面完整、保存时间长、保真度高、检索方便快捷、存储空间小、安全性高等特点。因此, 数字化的体育档案管理使信息化档案实现了通用性强、安全性高、标准化程度高、可视性强、支持计算机联网查询和实时浏览等功能。通过网络互联建设, 实现体育档案资料的管理虚拟化和智能化, 从而达到体育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使体育档案资料的利用者运用智能化检索, 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计算机方便地使用体育档案信息, 获取更为及时、准确、系统的信息, 从而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这极大地提高了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发挥了体育档案信息的增值作用, 方便了体育教师的教学和科研, 促进了体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变革五:体育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体育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体育职能管理部门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条例对人力资源所进行的规划、获取、维持、开发等一系列管理行为。主要涉及对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的管理。

信息时代对教师资源管理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对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体育管理改革中, 在全面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 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教学观, 并为其职业生涯发展提供服务, 使教师明确努力方向, 把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体育教学的发展与自身发展统一起来, 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积极主动承担任务, 努力工作;实现教学资源管理的信息化, 如对教师个人信息档案、教学评定、教学设施的现代化管理, 为教师实现教学目标、促进自身发展提供良好的竞争和发展环境。

信息时代对学生管理的创新主要体现在运动训练的信息化管理。在运动训练过程中, 利用数据或编程软件对获取的运动特征样本统计指标进行分析, 可以为运动员的技术改进和专业素质提高找出科学训练的依据;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利用视频编辑软件可以把所录的运动员技术动作进行慢放和回放, 有助于运动员对技术动作的分析和掌握;而对于一些运动员难以理解和掌握的技术动作, 可以利用三维软件对动作进行形象和直观的演示。这既有利于学生自身潜力的最大发挥, 也有利于体育人力资源的规划和开发。

信息时代对管理人员的管理创新主要体现在人员素质、专业化水平、队伍社会化水平三方面。在信息化时代, 管理者为适应体育飞速发展的需要,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积极构建管理人才梯队, 专业化人员数量不断增加, 管理队伍社会化水平提高。随着计算机辅助体育信息化管理的实施, 体育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管理人员将从繁重、琐碎的事务管理中解放出来, 从事更高层次的管理研究工作, 为体育管理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尹博.我国体育管理信息化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6.5.

[2]黎明.网络环境下我国体育管理信息化的理论与实践探讨[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09.5.

创新体育教学, 激活体育课堂 篇9

如何在当今的教育体制下依靠新课程改革的相关理念来改善教学、创新体育教学, 笔者作了如下尝试:

一、明确创新, 转变理念

新课程倡导师生建立平等的朋友交流关系, 从而实现对学生体育潜能上的创造和开发。创新体育旨在让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和体育知识的同时, 实现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 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 让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 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以及养成积极向上、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创新体育跟传统体育相比有明显的特点, 创新体育更加重视中学生个性, 重视教学内容和手段上的创新。具体呈现以下三方面:1.改变教师职能, 由传统讲授转为引导, 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观念;2.明确“健康第一”的教学目标;3.教学评价上从单纯的能力达标转移到对学生综合运动能力和素质发展水平上的评价。

二、创新教法, 丰富课堂

(一) 创新场地

在实际体育授课中, 体育教师可以实现让场地有所创新, 比如在场地画上各种图案或者是利用色彩感官来创造出一个生动、活泼、有趣的运动场所。如在学习后空翻一课中, 教师可将体操垫摆成一个圆形, 这样学生在后空翻的时候正好可以呈现一个花朵绽放的形状, 教师指定每个学生落地的位置, 待所有学生做完动作后拼成一个图形, 由此一来教学就充满了趣味性, 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度, 就是一个小小的改变, 不仅完成了教学任务, 而且丰富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 创新环节

由于树立了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观, 因此在教学中一些具体的运动环节, 可让学生自主尝试练习和创新, 比如新课前的准备活动中, 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安排, 老师只限定活动时间, 由学生来自主决定活动内容, 并对优秀组织者提出赞赏和肯定。在队形站列上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喜好来决定, 三角形、五角星或者是十字方队都可以, 只要不影响正常教学即可, 此外在立定跳远、跑步等活动中, 也可以让学生自主地选择伙伴和搭档, 同时还可以实现对游戏上的创新, 从而体现出创新体育的趣味性。

(三) 创新内容

在体育教学内容上, 体育教师可以增添一些活动新元素, 注重突出中学生的个性, 比如在障碍接力跑运动中。教师将其定为“穿越火线”, 将接力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障碍都改成:码头、大桥以及碉堡等等, 然后最终的目的地, 就是到达胜利彼岸。还有在讲授立定跳远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做蛙跳、兔跳, 然后对比选择哪种方法跳得更远, 从而实现内容上的创新, 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四) 创新学法

教师在讲授完基本的动作要领之后, 还要留有一定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感悟, 比如在花样跳绳教学中, 教师可以首先组织学生熟练掌握跳绳技巧, 然后引导学生自己对跳绳花样进行创新。教师也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通过竞赛评比, 并要求优秀小组带动稍微落后小组, 这样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乐趣和集体主义意识。

(五) 创新游戏

体育游戏从准备到操作处处都可以体现创新。如在小胶球游戏中, 教师发放给每小组一个球, 规定活动范围, 让学生自编自演出大家喜闻乐见的游戏。游戏前,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不照搬、不雷同、有新意。让学生通过组内讨论、创编出有新意的“换转投球”“腿夹球比快”“小球接力”“目标远投”等游戏项目。通过自创、全体参与, 提升了学生参加课堂游戏的积极性和想象力。

除了上述因素外, 体育教师还应创新体育课堂教学的其他元素, 竭力开创出创新体育的新思路。

三、灵活教法, 激活课堂

(一) 前提是“吸引”

优秀的体育教师会对学生充满着吸引力, 体育教师的言行举止是教师内在的人格显露, 教师的表演同演员一样在声、神、行等方面具有艺术修养, 向学生展示自己的能力和真实情感, 但不能像演员一样的自我。在面对学生对体育课缺乏兴趣时, 与其责问学生, 不如反问自己。要使体育教学有实效, 首要的是要把学生的心“吸引”过来, 使学生乐学。这样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便形成合力, 产生“磁化”效应, 从而产生师生间的情感共鸣。

(二) 关键是“灵活”

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 体育教师可以灵活运用教材、器材以求取得佳绩。

1.猜谜语、讲故事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宣布学习内容, 讲解示范动作, 学生模仿练习,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会导致学生兴趣索然, 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就得不到充分发挥, 学生成了老师“机器”。倘若教师采用提问式教学, 即可收到良好的效果。针对中学生求知欲、好奇心强的特点, 我在讲解“前滚翻”时, 出了个谜语让学生猜:“两手用力撑, 两脚迅速蹬, 团身如球滚, 展体似雄鹰。”谜语一出, 学生思维便活跃起来了, 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 以此来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兴趣, 营造了宽松的课堂氛围, 而且便于学生记住其所学, 以至于达到了寓教于学的目的。所以,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 有选择, 有针对, 常常新, 步步入, 始终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而把教学过程变成学生想学、乐学的自觉行动。

2.小竞赛、大智慧

中学生活泼好动, 热衷于小型竞赛, 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他们的这一心理特点。如当学生掌握快速跑动作要领后, 体育教师就可以让他们进行直线跑、接力跑, 单脚跳可创新成跳进去拍人和斗鸡, 由于比赛充斥竞争, 学生就可以全身心投入。又如学生A在操场上玩, 学生B在其后背打了一下, 只见A回首转身, 急忙就追, 直到A、B两人都大汗淋漓地趴在地上为止。这些在操场上随处可见的镜头不仅引起我们深思:为何学生在练习起跑时反应会稍慢些?为何学生练习耐久跑时就显得力不从心?其实不难理解, 学生在游戏时是个性的自然流露, 如果教师能顺应其个性创新教法, 那么教学效果就会不言而喻。

(三) 目的是“融情”

体育教学中, 良好的师生关系具体表现为向师性和向生性, 最终达到师生情感共鸣。在传统的教学中, 教师始终表现的是一个“指挥者”的角色, 总是对学生板着一副冷面孔, 生怕学生不把自己放到眼里, 而我们相当部分教师始终沉浸在这一误区中。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 要不偏不向, 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位学生, 使他们能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 特别是对一些“问题学生”, 只要教师有诚心, 有耐心, 充分了解学生, 尊重学生, 信任学生, 把学生当做朋友, 关注学生的日常进步, 肯定和表扬他们的点滴进步, 就能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

体育课堂教学创新管理 篇10

近年来, 在体育教学改革浪潮的促进下, 高职院校的体育俱乐部得到了迅速发展, 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学校体育工作的一大亮点。然而, 在亮点的背后, 也折射出现行体育俱乐部管理机制上的诸多问题。由于其主要是延用或照搬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发展的模式, 并未融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和优势进行深入加工和创新, 加上, 高职院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学生人数剧增, 就使得体育俱乐部现行管理机制与现实要求不相匹配, 制约了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的发展。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陕西省境内高等职业院校体育俱乐部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任务和研究需要, 通过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国知网等电子检索系统查阅近年来大量相关著作和文献资料, 掌握最新的科研成果, 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和有力的理论依据。

2.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研究的实际需要,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 发放《体育俱乐部管理机制调查问卷》, 分别对陕西省内部分高职院校的负责人和骨干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 共计发放问卷100份, 回收有效问卷95份, 有效回收率95%。在进行问卷调查的同时, 还与部分院校的体育负责人进行走访座谈, 获得了大量的问卷之外的信息和材料, 使得本次调查内容更加充实、详实。

2.2.3 实地走访

根据研究需要, 深入到部分院校与相关体育负责人进行座谈, 直接获取大量第一手资料。

2.2.4 梳理分析法

将问卷调查所获取的有关数据信息输入计算机中进行相关计算和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现行管理理念的调查分析

管理理念是体育俱乐部长期健康运行的核心要素, 对体育俱乐部的科学发展具有强大的指导意义。管理理念的提升与进步将直接影响到体育俱乐部管理水平的提升, 相反, 管理理念固步自封, 不寻求创新, 则会导致体育俱乐部运行效率降低, 严重影响到体育俱乐部的发展。

在对相关高职院校体育负责人或主管领导的访谈中得知, 相比于高等教育而言, 高职教育起步较晚, 起初的发展速度较慢, 现行体育俱乐部管理机制基本上是以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管理机制为雏形发展而来的。管理机制中的核心内容也是延用或借鉴于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管理机制, 多年来鲜有改变和创新。由于当时高等职业教育只是高等教育的补充, 体育教学目标、要求以及管理理念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管理理念缺少针对性的改变。而近年来, 高等职业教育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 异军突起, 发展迅猛, 校园规模不断扩大, 学生人数成倍增长, 学校体育管理也已经被赋予了新的思想和内容, 延用或借鉴高等院校体育俱乐部管理机制就不合时宜, 原来只注重“管”的管理理念已无法适应高等职业教育中学校体育发展的实际需求, 必须寻求改变和突破。这一点在对体育教学及管理人员的问卷调查中也得到了体现。对现行体育俱乐部管理理念是否适应现实需要的调查显示, 有93%的体育教师认为不适应, 只有7%的体育教师认为能适应或不知道。认为能适应或不知道的教师主要是从事体育教学时间很短, 对体育俱乐部管理机制还不是很了解。认为能适应的体育教师主要是从事体育教学时间较长, 对体育俱乐部管理机制比较了解, 且从事一线教学或管理工作, 具有较强的可信度。

3.2 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教师再培养机制的调查分析

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主体, 是推动学校体育俱乐部长期发展的核心要素。体育教师能力的强与弱, 素质的高与低, 将直接影响到体育俱乐部管理水平的提升。因而, 在体育教师成长过程中再培养机制 (即进修或交流学习) 就显得十分重要。

首先, 在对体育教师工作量调查的结果显示 (表2) , 有97%的体育教师认为工作量大, 其中32%的教师认为工作量很大, 认为工作量一般的只有3%, 由此可以看出, 大多数体育教师工作负荷非常大, 很少有时间上的优势进行再进修和交流学习。表3中显示, 体育教师95%的时间都用在了教学和课外活动上, 用于科研等工作的时间很少。这两项调查显示, 体育教师工作任务非常重, 大量的工作时间用在体育教学或课外活动上, 在时间安排上减少了再进修和交流学习的可能。

表4中则显示, 90%的体育教师是没有进修或外出交流学习的机会的, 有机会的教师只占到调查人数的10%这与表2、表3调查结果基本吻合。同时也证明现行管理机制中对教师自身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不够重视。

上述调查结论在高职院校体育负责人或主管领导走访座谈会上得到了验证, 他们表示:近年来, 高职院校规模急剧扩大, 学生人数急剧增加, 体育教师与学生人数比例严重失调, 导致体育教师工作量急剧增加。体育教师大量的时间用在教学任务上, 没有空余时间外出进修或交流学习, 加上, 相关制度的缺失, 大部分学校又没有划拨体育教师外出进修或交流学习的专项经费, 导致大部分体育教师进修或交流学习成为妄想和空谈。

3.3 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现行激励机制的调查分析

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是学校体育工作长足发展的催化剂, 是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健全的激励机制可以激发教师的潜在能量, 鼓励体育教师不断创新, 锐意进取, 进而推进体育俱乐部管理机制的进一步完善。

调查中可以发现 (表5) , 现行体育俱乐部管理主要的激励方式有两种:第一是物质激励, 第二是荣誉激励, 其它方面的激励只占15%。物质激励中只要是以年终奖为主, 且奖励范围非常小, 实际的激励效果并不明显;荣誉奖励主要是精神鼓励即发放荣誉证书为主, 如教学能手、优秀教案等评选, 此类奖励一般不附带物质奖励, 加上, 此类奖项的评选一般是全校性的, 竞争异常激烈, 体育教师又没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去参与, 因而其在体育教师中的影响也很有限。除此以外的激励方式各院校不尽相同, 也不能引起教师的注意力。

在走访调查中, 体育负责人或主管领导也坦言:大多数学校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迟缓, 体育方面的激励政策大多数是学校延用或借鉴普通高校奖励制度而制定, 条件要求较高, 与高职院校学生素质和教师水平不相匹配, 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体育教师在教学和训练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4 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现行竞争机制的调查分析

有竞争才会有进步。竞争机制的存在, 体育俱乐部运行才会有一定的活力。科学、合理的竞争机制, 不仅可以全面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还是保证体育俱乐部健康持久发展的动力源泉。

调查中发现 (表7) , 有72%的俱乐部没有竞争机制, 有竞争机制体育俱乐部只占调查院校的18%。由此可以看出, 竞争机制在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管理机制中的缺失是一个相对普遍的问题, 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政策引导缺失, 激励机制不健全。二是教师教学任务重, 无暇顾及其它。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以教学为核心内容的现状, 忽视了体育教师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的提升, 忽略教师科研和教学之间互补性的优势, 更没有搭建一个有利于竞争的良好环境和氛围。教学以外, 体育教师发表论文、申请课题等行为, 都是为了晋升职称而已, 与有没有竞争机制没有太大关系。有竞争机制的院校, 主要是学校领导对学校体育比较重视, 把体育工作与其它专业建设同等对待, 加上相关政策的引导, 竞争机制的形成就有了赖以生存的土壤。

3.5 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现行评价机制的调查分析

公平、公正、择优的评价机制是体育俱乐部管理机制中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完善、健全的评价机制是体育俱乐部管理水平的体现, 是激发体育俱乐部各要素潜能的有利因素。

在调查中发现 (表6) , 有80%的高职院校没有体育教师专项评价机制, 体育教师的考评是参照其它专业的评价办法而定。体育教师的教学、科研、竞赛和训练与其它专业存在较大差异, 没有一套完整、系统的评价体系, 有碍于学校体育俱乐部的可持续发展。有15%的高职院校有体育教师专项评价机制, 但并未及时进行修改和完善, 因而也无法准确、全面、客观地对体育教师进行有效评价。由此可以看出, 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专项评价机制的缺失是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 理应引起学校领导的重视和体育工作者的极大关注。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高职院校现行体育俱乐部管理理念虽然在体育俱乐部发展的历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随着高职院校政策体系的变化以及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日趋深入, 现行的管理理念已经无法适应新时期下的体育俱乐部发展的实际需要, 亟待转变。

4.1.2 高职院校现行体育俱乐部只注重教师的使用而忽视了教师的再培养, 只注重体育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而忽略了体育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 教师再培养机制几乎缺失。

4.1.3 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现行激励机制不完善, 激励方式不灵活, 激励范围太小, 尤其是体育教师专项激励机制缺失, 更无法激发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创新性。

4.1.4 大部分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缺少竞争机制, 教师教学、科研等行为只是评职称的需要。有竞争机制的学校主要是校领导对体育重视的结果。

4.1.5 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现行评价机制不健全。大多数学校体育教师的评价是参照其它专业标准而定, 少数有评价机制的学校多年未对评价体系进行修订, 因而, 制定一套完整、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当前迫切的需要。

4.2 建议

4.2.1 与时俱进, 融合高职教育特点, 进一步提升体育俱乐部管理理念, 为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管理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

4.2.2 加大经费投入, 重视体育教师再培养机制的建设, 努力提升体育教师专业素养和人文素质, 完善体育俱乐部管理机制, 推动体育俱乐部健康可持续发展。

4.2.3 加强科学、合理的多元化激励机制的建立, 制定体育教师专项激励制度, 加强政策引导, 使激励机制最大化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2.4 引入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 强化教师竞争意识, 构建一个和谐与竞争并存的竞争平台。同时, 加强体育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设, 评价标准要客观、评价内容要全面、详实, 唯有如此, 才能维护一个公平、公正、积极向上的体育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商利.浅谈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的推广[J].价值工程, 2012 (12) .

[2]韩晓宇.对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探讨[J].实践与探索, 2012 (23) .

体育课堂教学创新管理 篇11

【关键词】有效性 提高 课堂教学

有效性教学是指学生通过体育课堂教学后,在身体健康、运动技能、运动参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有没有获得实实在在的进步、发展。有效教学的核心问题就是单位时间内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有效教学就是师生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最优的速度、效益和效率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获得整合、协调、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从而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教学活动。

有效教学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得到迅猛的发展,特别是对初中体育课堂的影响力度之大、发展速度之快、对体育教师思想与行为的冲击之广都是前所未有的。在有效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初中体育课堂改革取得了一些实实在在的收获,有了一些显著的进步。

一、优化课堂结构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体育教学过程是由组织教学、教学内容、身体练习等各种成分组成,各成分之间的结合并无固定形式。体育课的结构形式应根据课的不同任务、不同教材、不同环境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人体的活动变化规律,合理地安排,并在实际操作中灵活掌握和运用。因此,我们不能把教学过程只限于一种手段的固定。个人认为:不论我们采用哪种课堂结构,总要考虑三个要素:(1)每个学生每堂课都要能学习到体育知识,掌握体育技能。(2)一节课合理的教学密度应达到85%以上。(3)有良好的教学氛围和融洽的师生关系。合理的课堂结构应该是从教学任务的需要出发、从学生的生理特点出发、遵循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出发、从满足学生的活动愿望出发,从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出发。应该多层次的教学组织结构,把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多向性、多变化的目标去安排,以利于学生的积极参与。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什么样的体育课堂目标才是有效的?即教学目标全面、适度、明确、具体。在备课时,教师设定的目标既要符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理念,又要充分体现体育学科的特点,让学生的身体能得到有效的锻炼和实实在在地学到一点有用的体育知识技能。让学生进行体育学习时要有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增强目标性动机,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对活动的具体要求越是明确,他们进行体育活动的态度就越自觉。真正高效的体育课堂的教学目标一定是全面、适度、明确而具体的。为此,体育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就要牢牢把握住体育课程的理念和体育学科的特点,根据本校的条件和学生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以获取最大的教学效益。

三、体育学科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

体育运动既是身体活动(生理活动),也是脑力活动(心理活动)。在教学的双向活动中,要使学生主动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中,改进教学方法,启发诱导学生的思维具有重要意义。在以往的教学中,体育教师往往用“强迫性”的教育对待学生,虽然上课秩序井然,但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入新的教学思想和方法,要改变在应试教育模式下所产生的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的落后的教学方法,用素质教育的理念正确处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的关系,切实把学生的主题作用放到首要的位置上来,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具有自觉性和独立性,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的思维由原来的被动思维,变为主动的创造性思维,培养激发他们学习体育的深层动机,从而使得学生更好的学习,有所发现、有所提高、有所创新。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法有这样一些:

1.发现引导法

创新贵在发现,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创新萌芽,把他们的随意创新转变为有意创新。学生经常爱自发性开展游戏创新活动,教师要做有心人,细心观察,发现肯定,热情支持,积极引导,精心培育。例如:在跳绳活动中,学生基本掌握跳绳的方法技巧后,教师引导学生大胆创造其他用绳锻炼身体的方法,可自行寻找练习伙伴,学生积极参与,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方法:如双人跳、一人摇绳两人跳,跳长绳、用绳跳高,拔河、开火车等练习方法。学生对于这种活动的形式非常活跃,热情高涨,对于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2.团体教学法

团体教学就是不拘泥于教师“满堂灌”,学生“盲目练”,而是创设条件、有目的、有计划地激发学生的兴趣,着眼于各种不同结论的选择讨论。通过讨论、实践、理解、再讨论、再实践、逐步总结提高,在练习中掌握规律,并熟练运用。这是一种团队训练、集思广益的方式,使个体在小组中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创新能力。如:学习某一技术动作,可让学生组成若干小组,分组对技术动作的要领进行讨论,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充分发挥自己想象,创造出新的锻炼和学习手段,更好的促进技术动作的学习。

3.暗示教学法

暗示教学强调借助各种暗示手段,发挥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和谐作用,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潜力,让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知识和经验,发挥其直观能动性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较快地掌握所学技术动作和有关知识、方法及原理。如:前滚翻、侧翻、斜台滚翻暗示学生联系生活中的自我保护动作。跳跃可暗示为跳过小河,跳过障碍;变速跑、长跑可安适学生是红军长征,急行军等生活中有意义的事情。

体育课堂教学创新管理 篇12

一、改变传统小学体育教学的必要性

传统小学体育教学模式单一,内容枯燥无趣,在大部分体育教师中甚至认为体育就只是简单地跑跑步、做做伸展运动和体操,然后就是学生的休息时间,这种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是非常需要得到更正的。现代化教育中,体育主要是以竞技体育为主。因此,为了适应现代化教育的发展,必须要对传统的体育教学进行改革创新。

(一)促进体育文化的传承

体育文化是一种世界所共有的文化现象。因此,小学体育教学就必须跟随时代的步伐,不断进行改革创新。从某种角度来说,体育的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体育的发展。在我国,小学体育的基础发展前景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乐观,体育教学也一直没有被教师纳入教学重点范围。但是,小学生作为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栋梁,所以必须要让他们了解体育的重要性,真正切实地掌握小学体育的精髓,才能促进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二)促进新的体育的课程标准的推行

新型的体育课程标准要求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坚决地抵制损害小学生健康的内容,取缔不良内容。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必须针对这一点对传统陈旧的教学方式做出改变,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制定新型的教学方案,引入有趣的健康向上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最大限度地促进新的课程标准的实施与推进。

(三)促进小学生生理、心理的共同发展

小学体育课程实施的最根本目的还是要增强小学生的体质,让小学生的心理、生理方面积极健康地成长。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引进特点性极强的体育项目如武术、体操运动、游泳等,这样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强他们的兴趣,同时从各方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也促进了体育文化的全面振兴。

二、关于创新小学体育教学的方法

(一)创新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情景

想要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必须要创新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情境。一堂好的课堂要求教师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和轻松的学习环境,使得学生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领悟。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教师可以先准备好生动有趣的小游戏,将学生进行分组,然后按组让他们进行游戏,赢得组给予一定的小奖励,参与的也给他们参与奖,同时对他们的表现要及时做出积极的鼓励,让学生在游戏中找到自信,与教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就有效地提高了体育课堂的教学性,为学生提供了较好的发展空间。

(二)不断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改革和深化,小学体育也需要顺应时代的潮流,对课堂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与改革,这样才能满足现代化教育的需求,更好地为国家培养全面综合性发展的人才。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为根本目的,从具体情况出发,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做出正确的改革方案并将其落实到位。比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跑步的蹲姿的教学时,首先要用简单易懂的方法给学生讲解关于蹲姿的正确方式,然后给学生进行示范并让学生跟着模仿,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适当地加入一些提问,用一些简单的问题与学生进行互动,对他们的回答进行及时表扬和认可,鼓励他们进行更多的自主思考,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寻找问题,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学生真正理解教学内容并能做到举一反三,进行启发式的教学而不是直接给他们进行知识灌输。

(三)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决定课堂教学的根本因素,小学体育的教学也不例外,所以,要想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从根本上做起,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首先要对教师的教案编写能力和他们的备课能力进行要求,备课计划必须在实用的基础上做到内容充实、方案新颖,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其次要强化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最重要的能力就是要做到站着能说,坐着能写,所以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是提高教师素养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做到语言精练、准确,表达生动、有趣,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积极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关于创新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不一定要依葫芦画瓢地一味模仿别人的方法,而要学会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对课堂教学进行不断思考与创新,从具体情况出发,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并且设计有趣活泼的课堂教学方案,寻找最适合自己与学生的教学方法,从而达到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效果。这样才能够真正地提升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

摘要:随着我国课程的不断深化改革,体育科技素质教育成为改革中的重点主题,然而要想提高整体体育教学素质,就必须从体育课堂着手,不断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围绕这个问题,以小学体育课堂为例,探讨关于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体育,创新教学,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陈益敏.浅谈小学体育创新教学[J].中国校外体育,2012(20).

上一篇:钢琴教学幼儿教育论文下一篇:计算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