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微课堂

2024-07-14

体育微课堂(共12篇)

体育微课堂 篇1

山东省威海市教研中心在文登区实验中学举行“威海市初中体育教育名家工作室导师指导活动”, 活动中展示了两节课:《快速跑》和《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这两节课的共同特点是都采用了平板电脑授课, 由此, 引出了体育课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深入讨论, 本文试着就视频运于体育课堂的时机, 谈一点看法, 不当之处敬请斧正。

一、课外使用, 以学代教

传统的体育教学都是学与练集中于课堂之中, 这种教学方式由于教师需要大量的时间给学生讲解示范动作要领, 因此, 学生练习的时间就会相应地减少, 很多时候学生的技能技巧动作还没掌握就下课了, 导致教学效率下降。而通过Q Q群、微云、微信等手段, 提前将录制的教学视频传给学生, 学生课外就可以下载观看, 通过尝试练习, 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 并一定程度地掌握动作要领, 最终达到以学代教的目的。利用微视频以学代教还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可以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 因为, 中小学生所学的动作, 其要领家长在一定程度上都掌握了, 学生在课外练习时, 可以借助于家长的辅导, 从而带动家长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

二、课前使用, 释疑解惑

学生在课前利用视频学习, 有些时候不能够完全理解动作要领, 而利用课前的时间在教室里利用多媒体进行讲解, 释疑解惑, 可以协助学生建立清晰的动作概念。

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在讲解一些比较抽象的动作时, 通过多媒体的播放功能, 化抽象为具体, 再加上慢放、放大等功能, 对于建立学生的正确动作表象具有其他终端无可比拟的优势。但是, 体育课大多在室外进行, 不利于运用多媒体教学, 因此, 可以利用课前的几分钟, 在教室里利用多媒体播放微视频, 并给学生进行详细讲解, 以帮助学生释疑解惑。

三、课中使用, 突破难点

学生在学习中的学习难点, 会根据学生对视频的理解与身体素质的差异有所不同, 因此, 课堂中教师可以依据学情, 确定教学的起点、方法和策略, 有针对性地设计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以帮助学生有效地突破学习的难点。这就要求教师要在课堂的设计时精准地预设出学生动作中常出现的错误动作, 并合理设计出动作展示的层次, 达到让学生一看就明, 一练就会。这样, 在课堂的练习中, 当学生发现自己练习的问题时, 打开平板电子终端设备, 就能够找到适当的解决方法, 达到自助式学习、自主探究的教学目的。另外, 课中使用还能够有效突破自评的难点。自评一直是教学的难点, 因为学生看不到自己的动作, 不知道自己存在哪些不足, 因此, 很难给自己一个准确的评价。而将平板运用到课堂中, 就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个问题。

而本次的两节课, 授课教师都利用平板播放微视频, 作为教师的讲解辅助手段, 从授课的情况来看, 效果并不好。因为利用平板电脑进行讲解, 学生能够看清楚的人很少, 导致了教学效率的低下;另一方面课内利用平板讲解动作要领, 会使学生的练习时间相对减少, 完全可以将这种讲解放到课外, 给学生更多课内练习的时间。但在《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中运用平板的拍摄功能, 将学生练习的动作拍摄下来, 然后学生分组进行观看, 这样既可有效地自评, 也可进行他评。

四、课后使用, 巩固提高

传统的体育教学, 学生的练习是在课堂中完成的, 即使是学生想课后练习, 也由于缺少教师的指导难以完成。而微视频由于教师预设了诸多的错误现象, 并有针对性地设计了解决的方法, 完全可以代替教师进行一对一的教学, 因此, 学生在课后练习出现了问题, 就可以利用微视频找到适当的解决方法, 并尝试自我解决, 最终有效地解决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这样, 学生的练习由课内拓展到课外, 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的锻炼时间, 有利于培养学生坚持锻炼的良好习惯的形成。

体育微课堂 篇2

摘 要 翻转课堂是在新课标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兴教学模式,立足于微课,强调重新调整课堂内外时间,提倡将学习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此,从中学体育教学实践出发,对如何利用微课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研究。

关键词 中学体育;微课;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13-0080-02

前言

在体育教学中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其运作模式是用微视频的方式将知识与动作技能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技术动作进行提前预习,在脑海中形成初步认知,并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加以练习;课堂上由教师对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检验,不但可以掌握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还可以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及时纠正[1]。翻转课堂的宗旨在于重新调整课堂内外时间,将学习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体育教师要重视翻转课堂的价值,做好微课,开展好体育翻转课堂。基于微课的中学体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在实施翻转课堂时,教师事先录制教学视频,通过网络等手段将视频呈现给学生,实现学生课前自主预习、课中合作探究以及课后巩固延伸,从而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实现翻转课堂模式。

课前鼓励学生自主预习,为翻转课堂奠定好基础 自主学习是翻转课堂的重要环节,如果每一位学生都能自觉完成预习部分,那么就会取得良好的翻转效果[2]。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应先针对学生实际进行具体调研:是否所有学生的家庭都有上网条件?不同年级的学生是不是具有不同的自觉性?在没有家长监督的情况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长?根据具体调研结果,针对学生的家庭情况、学习特点、家长态度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最终得出结论:能够自觉观看视频的学生占60%;由家长陪同观看视频的学生占30%左右;由于各种原因无法观看视频的学生占10%左右。针对学生的这一情况,教师可以选择“家中自学”和“课前集体自学”相结合的模式。

为了提高视频质量,成立由信息技术人员和体育专业教师组成的微视频制作团队,实现技术与专业的最佳结合。

在体育课前一天,督促学生回家观看视频资料;第二天的体育课上,先拿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通过大屏幕集体自学,再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交流讨论,形成良好的互动氛围,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由于体育项目中包含诸多技能动作,一个连贯的动作大都由很多分解动作组成,这些动作之间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因此,一旦教师示范不好,或学生分心走神,都难以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此时微视频的慢镜头回放、暂停、重复播放等功能就可以很好地解决以上难题。

如在教学排球项目中的“正面双手垫球”时,垫球的关键在于指法正确,要求双手手指上下重叠,两个拇指平行对齐,压在上面一手的中指第二指节上,掌根紧紧相靠,双臂伸直且紧贴,两手掌不能相互贴合。教师可以利用微视频,在预习时给学生详细讲解动作要领,并通过慢镜头和回放等功能,加深学生对技术要领的印象,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难点。

课中开展自主合作学习,教师专门负责答疑解惑

首先,利用微课展示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和发问。如在教学“蹲踞式起跑”时,教师可以在微课视频中呈现完成的动作流程,并在学生观看过程中提出问题:“蹲踞式起跑的要领是什么?具体分为哪几个步骤?”让学生通过反复观看从中找出答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尽量避免采用灌输式教育,而是坚持以引导为主,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发问,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意识。

其次,鼓励学生课上交流。体育教师在录制视频之前,应先对教学目标及当前学情加以分析,确定好视频的内容和顺序;在录制视频时,应使用清晰度较高的录像机或平板电脑,先给学生讲解“篮球行进间单手高手上篮技术动作”在比赛中的用途,然后示范三步上篮的动作分解,再进行行进间单手高手上篮的完整动作,通过重复演示的方法巩固学生对动作的印象。由于学生已经通过微视频掌握了“篮球行进间单手高手上篮”的基本动作要领,因此,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通过小组展示发现,有些学生并没有进行课前练习,所以接下来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学习,让已经练习和熟练掌握的学生带动没有练习的学生,通过组内互助的方式合作学习。

课堂上的练习顺序应与视频中的练习顺序保持一致,由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及时纠正,提高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掌握能力。经过课堂练习,最后再组织学生进行动作展示,结果与课堂开始的展示相比,学生的进步非常大,取得理想的教学成果。

最后,课堂教学结束之前,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心得体会,为下次的翻转课堂奠定基础。

加强体育课后学习延伸,强化体育个性化指导 当课堂教学完成之后,教师应要求学生针对自身对动作技能的掌握情况,在课后进行继续练习,此时翻转课堂的优势就会逐渐凸显出来,不需要教师现场监督。学生利用微视频就可以在家里完成练习,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视频随时暂停、重复、回放等,还可以结合视频内容反复思考,最终取得良好效果。同时,家长也可以参与其中,与孩子一起观看和练习,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而且有利于亲子关系的和谐。

此外,结合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教师可以在微视频中增加体育教学内容,丰富体育课程的内涵。如在教学“排球正面双手垫球”这一动作时,可以设计情境,在视频中插入中国女排夺冠的精彩片段,让学生一边观看精彩比赛,一边聆听教师对排球知识的讲解,不但可以让学生了解排球运动的发展历程、规则、特点,还能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奥运精神。在讲解排球运动的规则时,教师可以结合视频内容,将“判罚”的条件融入其中,加深学生对赛事规则的了解,形成学生自觉遵守比赛规则的优秀品质。又如在“篮球行进间单手高手上篮”视频结尾部分,提供专业的“?@球行进间单手高手上篮”视频资料或网址,让学生在课后观看,要求学生模拟练习,熟练掌握这一技术动作,从而实现课堂的延伸,促进学生的自主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作技能。

创设游戏情境,激活学生思维 为了进一步提升游戏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效率,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善于创设游戏情境,增强游戏应用效果,以更好地激活学生学习思维,使学生全身心投入游戏学习中,强化游戏学习的目标意识。

如“火眼金睛”导入时,先从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说起,创设导入情境,再借助多媒体展示形状不同的图形,?学生辨别图形的不同之处,分析图形的不同效果是怎样形成的,从而强化学生对翻转、旋转、拉伸、扭曲等概念的认识,化抽象为具体。并且借助第一个游戏创设导入情境,开启“小小的魔术家”游戏。在游戏情境的作用下,学生快速地进入游戏过程之中,通过游戏掌握信息技术知识。

参与组织实施游戏,提高技能 在组织实施游戏过程中,要关注学生在游戏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游戏时间,让学生在游戏中慢慢地去体验、去实践。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通过游戏自主构建知识,强化学习体验,完成从感性到理性、再由理性到感性的循环学习过程。

在上文所述的“火眼金睛”这个游戏环节中,利用信息技术具有的慢镜头、回放、暂停等功能,让学生仔细地观看图形,并且有意识地将相似的图形进行对比,让学生认识翻转、旋转、拉伸、扭曲等概念,以便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实践。第二个游戏“小小魔术家”也是如此,先利用网络搜索最喜爱的一幅图形,再利用水平翻转、垂直翻转、按一定角度旋转、水平拉伸、垂直拉伸、水平扭曲、垂直扭曲等手段,形成不同的艺术效果。学生在游戏中反复地进行实践,不仅很好地锻炼了信息技术技能,而且提升了审美能力。

多元学习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评价是调整教学行为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应实施多元化学习评价手段,细化评价的维度,突出评价主体,使学生通过知识技能的量化评价与整体评价,促进个性化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发展。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学习评价,既要评价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发展,考查学生信息技术知识掌握与技能发展情况,还要通过学生在参与游戏学习过程中的态度、情感、合作与创新等方面的评价,鼓励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小学信息技术学习中,学会与人合作,增强团结精神。

与此同时,要突破教师单一评价主体的局限,结合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系统评价等形式,以获得更加全面、科学的学习评价,更好地发挥游戏在提升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中的作用。结语

总之,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不断探索游戏教学的策略,丰富游戏教学形式,使游戏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其服务于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作用,使游戏成为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助推器,构建有效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体育微课堂 篇3

一、充分的准备活动

充分的准备活动是保障一节技术课教学质量的关键部分,如果准备活动不充分,必然会引发多种运动伤害的发生,从而影响到教学的顺利进行,而且还会使学生产生运动恐惧心理,拒绝常规的技术训练。准备活动的种类很多,不论采用哪一种方式或方法都要将身体的各部位的关节、肌肉和韧带活动开,特别是与该项目有关的颈、肩、腰、膝、踝、腕以及手指关节要活动充分,达到热身的目的。另外要说的是有些学生喜爱留较长的指甲,这在投掷项目的运动中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在投掷器械时,长指甲会被抛出的器械刮到,甚至将整个指甲折断从手指上给剥开。所以,在上课之前老师要叮嘱学生将指甲剪短,避免练习中受伤或影响练习的效果。

二、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做好技术动作的基础,也是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和信心的源泉

首先,初中教学使用的是2公斤重的实心球,这对于大部分男生来说不算重,但是,对于身材矮小的男生和体质柔弱的女生来说就重些了。因此,要想让学生较快地掌握技术动作,拿起球来既轻快又能用上劲,就要先打好以力量为主的基本身体素质。

力量素质的练习不必专门拿出几节课来练习,只要在学习原地双手头上前抛实心球技术课之前的每节课上,加上4至5组或8至9分钟的力量练习就可以了。力量练习可采用的方法有:斜身引体、俯卧撑、负重跑、哑铃的使用、杠铃的使用等等。练习的力量要遵循重量由轻到重,方法由简到繁,器械的使用由无到有的原则。除了课堂上的力量练习之外,还要在课余时间加强力量的练习,如果有条件可使用专业器械或去健身房在专职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练习。如果没有条件也可自制简单的负重器材。比如:用一个1.25~2升或两个600~800毫升的饮料瓶,里面装满沙子,可以用来代替哑铃做力量练习用。练习的方法比如手臂的屈伸动、颈后上举动作、技术动作的模仿、仰卧起坐、背起等等。

其次,在进行力量素质练习的同时还要练习学生的腰腹、肩背以及手臂等身体部位的肌肉和韧带的柔韧性素质。它可以协调好各动作的力量,加快学生掌握技术动作的速度。柔韧素质的练习方法可以采用:站(坐)位体前屈、背弓、提拉侧韧带、大叉、小叉等等,最好两或三个人互相帮助来完成。

还有,就是身体的协调性素质的练习。此项练习方法较为多样化,没有具体的练习方法,最直接的练习就是反复做技术模仿练习或技术的辅助练习,如多种姿势的抛球动作,手脚并用的动作、较为复杂的拍击动作等等,都可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

三、兴趣的培养与练习方法要紧密结合,可以起到最佳效果

在刚接触投掷实心球项目时,大部分的学生感到该项目新鲜有趣,兴趣很高。但是,一节课后,兴趣逐渐淡泊下来,两节课后兴趣则消失殆尽,开始出现消极练习、制造不安全隐患、影响课堂纪律、妨碍他人练习等现象。针对这些现象,兴趣的保持和培养是上好技术课的重要教学部分。那么,怎样保持和培养学生练习原地双手头上前抛实心球的练习兴趣呢?

我觉得可以采用的方法很多,但是要因材施教,从实际情况出发,有的放矢的进行最好。譬如,可以在第一节传授课上让学生自由发挥,采用各种投掷动作来将实心球抛出,但要强调安全意识,要求学生听从老师发出的信号统一完成一次练习,并反复强调,反复练习,予以加强,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安全的练习习惯。在后面的几节课上,可以逐步加上原地双手头上前抛实心球的模仿练习(分为单人和双人)稳定学生的情绪,强调练习的技术要领,加深印象。

当学生学会了原地双手头上前抛实心球的技术动作后,在进行实践练习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提高阶段的练习:

1)抛高度(双手持实心球),看谁抛得高,此练习可提高学生的力量,以及身体的协调性。

2)抛角度,在距离学生的抛球位置不远的地方拉一根绳子设一个高度障碍,要求学生将球抛出后要在绳子的上方越过,保证抛出的实心球有一个理想的角度,也可以让学生进行有角度和无角度对比练习,看球落地后的距离哪个较远些,便于学生比较学习和评价,掌握好技术动作。

3)抛远度,在距离学生的抛球位置不同的远度上设置障碍物或在地面上划标志线,看谁抛出的实心球能越过障碍物或者标志线。

以上②③的练习方法最好在学生都能较熟练掌握了并运用所学技术之后,再强化使用,会收到较好的效果,否则效果会适得其反。因为学生在练习中失败的次数增多便会影响信心的增长,会产生消极情绪,失去练习兴趣。

四、良好的课堂气氛和教师的教学能力

怎样才能保持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呢?首先,教师要有良好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能有效的驾驭课堂,保障课堂气氛活跃,秩序井然,实施有效的教学。

其次,教师要有创新精神,营造有新意的课堂情景,譬如可设置课堂练习的主题为“打猎与狩猎”、“比比谁更强”、“我们投得准”等等。让学生在乐中学,乐中练,完成老师交给的练习任务,实现有效地学习和训练。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把握好学生的心理动态,及时与学生沟通,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和危险行为,控制好课堂的纪律,将课堂气氛控制在积极上进、快乐、安全的学习和练习状态中,让每个学生都运动起来,都有事做。

五、安全意识和习惯的培养是保障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体育微课堂 篇4

随着大数据的到来, 微课成为一种新型的教与学的途径。“微课”有别于传统的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它是一种以视频为主要载体, 时间控制在3~10分钟之间, 主要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微课的出现给学生提供自学或弥补没有掌握知识进行再学习的机会, 教学资源是一种课堂形式的展示,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 教师提供了有效的学习资源, 便于大家直接拿来就用或模仿取其精华, 又可以辅助体育课堂教学, 为课堂提供形象、准确的示范和讲解。对于学生而言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

要想设计一节好的微课, 在设计前首先要明确设计微课的意义和目的, 所选的微课教学的内容, 重点、难点, 本学段学生的特点, 教师的计算机水平及自身所具备的体育素养等。

微课的主要目的是服务于体育课堂的教学。它的实用性和价值是优秀微课的评价标准。在制作微课的过程中主要的策略如下:1•操作简便、灵活、可靠, 便于教师和学生使用, 一个有效的课件是制作微课的前提。录制清晰、流程是制作王道。2.针对不同类型的微课, 有效讲解、熟练而正确的示范动作是录制的关键。3.—套易操作的录制软件、一部摄像机或一部分辨率较高的手机为后期制作提供了技术保障。体育微课录制的内容不仅包括讲解, 还包括示范, 因此, 体育教师的计算机操作水平也是很重要的。4.多看多收集同类有效资源、多磨多研究, 多做多修改。新生的事物对于体育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仅要适应目前的教学手段, 还需要发挥体育教师的想象力和作用, 把多媒体与体育课堂教学完美地结合, 让微课更好地为课堂实效服务。

体育励志微电影投资策划方案 篇5

一、背景分析:

微电影的时代已经来临

通常情况下,微电影主要通过掌上设备、笔记本电脑等新媒体平台,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有着完整的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最终的成品是有着完整故事情节的“微(超短)时”、“微(超短)周期制作”和“微(超小)规模投资”的视频(“类”电影)短片。

微电影迎合了用户和客户的需求

走进地铁、商场、机场等公共场所,随处可见低头玩手机的人,玩微博、打游戏、看小说、看微视频,这已经成了很多都市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微”应用已经悄然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之中。

与文字、声音、图片相比,视频以它独特的优势成为现时的一种主流应用。据统计,目前中国有近5亿网民,其中视频用户多达3.75亿。随着互联网以及移动终端不断普及,随时上网看视频已经成为网友的一种常态。视频成为很多用户每天的“必修课”,微博用户都倾向于选择用微博观看和分享视频,这使得微博成为视频收看最重要的平台之一。同时,随着3G以及网路带宽的不断升级,传播视频的技术条件不断成熟,收视成本大幅降低,因此,吸引了更多社会大众的参与。基于用户市场的这些使用习惯,企业的营销内容逐渐视频化,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微视频”市场。

二、市场分析:

据统计,2010年,中国网民数量已经达到4.2亿,其中网络视频用户规模2.84亿人,平均每天观看2小时网络视频,甚至超过了看电视的时间——每天1.8小时。

2010年,中国手机用户6.5亿,其中有四成用户使用手机上网,选择用手机“看视频/电视”的手机上网用户比重达到17.4%,且年增长率超过200%。

可以预见,未来的互联网视频播放媒体将对传统的电视媒体形成强烈冲击,并会吸引大量的广告客户。

微电影市场火爆,版权价疯长,竞争现“蓝海”

大部分国内视频网站把未来押注在购买正版长视频领域,造成国内版权价格不断疯长。在国外,Nexflix和Hulu等收费视频和长视频模式代表眼下遇到严重发展问题,纯UGC模式的Youtube则在6月拿下2万家广告客户,也让国内视频网站在版权混战中感到焦虑——以自主、原创为特点的“微电影”自然成为竞争蓝海。

“微电影”背后的商业价值更是其受到追捧的原因。

赵雨润(原盛大盛世骄阳副总裁现为盛视影业任CEO)指出,微电影浓缩了整部电影,并且用最短的时间把最精彩的片段呈现给观众;很多广告片通常只有品牌硬灌输,而微电影则有情节内容,无论是前期投入还是后期效果,都令人满意。

“微电影”的商业价值和市场前景

首先让我们来比较一下,微电影与电视广告比有什么优势:

1、省广告费:电视广告投放费用甚至是其制作费用的几十倍上百倍,而一部好看的“微电影”却能在互联网上获得网友的义务传播。如果想达到更好的效果,请一个网络营销团队进行推广,推广费用也不会超过制作费用。

2、不受时限,长期有效:电视广告受档期、时间限制,有效期较短;但“微电影”不受时间、周期限制,只要有互联网的地方,都可随时随意观看。

3、定位更准确,直达有效客户群:上班族、学生等年轻人是网络视频用户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也正是普通消费者中最有购买力的一群人,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喜欢进行网上购物。对于这样的客户群进行相关产品或服务的“微电影”式推广,效果犹为明显。

4、便于提升企业品牌形象:与其他传统的广告形式相比,“微电影”的广告意图更为隐蔽,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客户对企业的反感情绪。在取悦观众的同时,又达到了商业推广的目的,有利于企业的品牌形象树立。

倘若没有遇到2011年10月份的“限广令”,微电影或许还不会像如今这般大红大紫,这一纸限令成为微电影成长道路上的贵人。取消插播广告自然会带来收视率的提升,更优质稀缺的广告时段遇到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广告费用也被自然推高,多家卫视2012年的广告招标总额都达到多年来的最高点,据业内人士称,“2012年的广告价格平均有10%的涨幅”。因此面对有限的天价广告时段,众多企业只能选择另谋他途。而微电影毫无疑问成为他们的最好选择。尤其是对于广告商来说,能够看到视频网站上动辄几百万的点击量,发行成本可以忽略不计的制作费用无疑是物有所值的。

目前制片方微电影的盈利主要靠广告商植入,而广告商追求的则是其植入作品的用户点播量。微电影的出现,实现了所有广告商试水电影的理想。厂商需要做的就是将产品或品牌植入微电影的过程中,通过准确的剧情设计展现产品的精神及内涵,甚至是品牌诉求。

以贾樟柯监制的《语路》系列公益微电影为例,该片全程没有出现赞助酒商的品牌,但每部短片结尾都出现该品牌的宣传语“Keepwalking”。

目前流行的微电影题材,实际上,早在《老男孩》推出之前,网络间就刮起了80、90后的“怀旧风潮”。徐誉滕的《李雷和韩梅梅》就曾一度引发网民的感动,而在不少论坛上,网友们更是把小时候唱的歌、吃过的零食、学过的课文、玩过的玩具游戏集纳起来晒到网络,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网络电影《老男孩》无非是种当代怀旧文化的升级版,再次触发了70、80后对美好童贞和青春梦想的集体感怀。在11度青春系列短片中,为什么独有《老男孩》关注度那么高,那么为人津津乐道,应该说跟它的怀旧题材有着密切的关系。

那么由此思考:2012年,大家都会关注,一个世界盛世。2012年7月27日,2012年第三十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伦敦举行。英文口号为“Embrace the four winds friends”。四年一度的奥运会,绝对是2012年关注度最高的全球性事件之一,但是在微电影的市场,我们一次次发现始终没有一个运用体育题材去让受众励志感动的电影剧本或者是类似题材,若在奥运前后期间热点推出一个关于奥运精神体育励志的影片那么他的商业和社会价值将是巨大的。

就关注度而言,往往在重大体育赛事之后我们关注的通常是冠军。比如中国奥运冠军。他们的励志故事无疑是最有成功者说服力的案例,竞技体育是与青春与年龄赛跑,奥运冠军

早晚都要面对退役的命运,而退役无疑成为他们的第二次人生抉择,但是当他们退役后,光环不再是时候是否还有人能记得住他们那些心酸成功道路上的故事,答案是否定的。

本案策划的故事背景由此展开

三、【体育冠军励志系列】微电影

(一)、影片名称:

1、《搏》系列青春体育励志电影

【创意梗概】

以成功的现有回忆手法拍摄幼年少年青年浓缩奋斗故事。可以加入友情亲情爱情等元素借由真实故事改编。以拼搏精神升华为感人的体育精神和励志精神。平凡的人生只要拼搏就一定会多彩!

(二)、影片风格

唤醒尚未醒悟的80-90后新生一代人,追寻70后曾经的那些感动!

(三)影片时长:

每部时长20-25分钟

(四)、宣传播出渠道: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网易微博、搜狐微博;优酷视频、土豆视频、酷6视频、搜狐视频、腾讯视频,央视网、新华网、人民网等。

宣传推广形式:卫视栏目报道,新闻发布会,微博专访,电台专访,电影首映礼

(五)、主创团队:

组建一线青年实力派策划、导演、编剧、摄影等创作团队,集合上海北京台湾顶尖制作班底,凭借系统化、专业化、经验丰富的队伍,集合广告和电影行业各类精英,以诚信、务实、梦想、创新的工作信条,以求实、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形成专业的运作流程,每一道环节都由专业人士把关。

(六)、摄制周期及预算:

前期策划筹备每部运作时间约40天,实景拍摄约15天,后期合成约25天。预算费用约50万元/部(不含宣传推广费用)。

策划筹备由李晓光先生主导推进

创作人员组织包括导演、摄影、灯光、演员、美工、剧务等由安徽导演组负责

前期拍摄设备包括摄影机、灯光、轨道、升降机等由上海与台湾制作公司负责

主题歌和原创音乐由常州知名音乐人负责

(七)、合作支持形式:

方案一

1.投入:又政府体育局、体育彩票或者冠名赞助商投入全额摄制经费

2.权益:

A.作为该影片联合/出品单位,共同享有该片的署名权、摄制权及播放的宣传权益。

B、通过该片在国内外的传播,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共享所获荣誉。

C、在影片中列监制、策划、统筹等署名。

D、作为主办单位参加所有电影推介活动,并可提供独家冠名权。

E、制作投资单位宣传广告片插在影片前或后播放,所有宣传品中的广告版面提供。

F、该片自营销之日起,媒体买断版权的一年内,按约定的具体比例确定赢利部分利润的回报。

方案二

1.投入:唯一植入广告商投入制作经费的50%(按详细预算支出)。另外50%由其他非商业赞助渠道招商获得

2.权益:

A、作为该影片联合拍摄单位,唯一该片的署名权、摄制权及播放的宣传权益。

B、通过该片在国内外的传播,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共享所获荣誉。

C、唯一在影片中列监制、策划、统筹等署名。

D、作为唯一主办单位参加所有电影推介活动。

E、制作投资单位宣传广告片画面插入在影片前或后,所有宣传品中的广告版面提供。

(八)、长线延伸思考

利用系列电影 打造中国内地唯一一个体育励志类微电影品牌。比如“博”电影基金。利用商业或者政府投资资金聚到建立基金协会,专门负责该励志电影的系列拍摄,并不断以新的创意形式聚拢中国退役名人体育明星。如跳水冠军 郭晶晶,乒乓球冠军马琳、王楠,体操冠军李小鹏,可以邀请现役或者退役的其他体育明星客串加盟影片。一来吸引观众,二来取得更大的社会关注效应,最大化弘扬青春励志与奥运精神。基金利用首映或者公映仪式或者电影参展渠道 邀请片中体育明星以基金名义进行爱心捐助等公益活动,最大化吸引社会眼球和媒体关注以及获得社会民众的呼声支持,可以将“博”电影系列越推越高。

(九)、制片方利润分析

前期:植入广告,冠名赞助,政府投资

后期:视频媒体购买版权,电视媒体购买版权,出版商购买视频版权,数字电影频道

目前,体育系粉丝日益增多,视频网站也在积极购买微电影。因此,【搏系列】微电影的诞生充满着期待。相信,在合作方的大力支持下,在创作团队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打造出令社会大众耳目一新,震撼心灵的2012体育励志微电影力作。

体育微课的质性、制作与建议 篇6

体育微课 质性特点 制作方法 学习资源

体育教学要达到新课标提出的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目标,除了要教会学生运动技能外,还须加强对运动理论常识的了解与认识,掌握健身锻炼原理和方法,纠正错误观念,提高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的认识与兴趣。但由于课堂的时间有限,且学生的需求和运动基础不一,致使课堂教学难以满足学生体育学习的个性需求。所以,除了课堂上采用分层选项教学外,课后的知识拓展显得极为重要。体育微课能为学生提供更多优质的、具有针对性的体育学习资源,让学生各取所需,从而培养自主学习习惯、正确的体育锻炼观念以及“终身体育”意识,实现高效课堂。

一、体育微课的质性认识

1.体育微课的概念

微课是根据新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实际,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它是所需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结合体。众多专家学者对“微课”的定义,表述虽然不完全相同,但都用了同样的关键词: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简短、网络学习。这些关键词正是微课的特点所在,体育微课也不例外。

2.体育微课的内容分类

体育微课内容可分为术科和理论两大类。术科主要包括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两方面。其中根据授课对象的不同和运动技能的不同掌握程度,运动技能再划分为基本功和技战术两个层次。基本功内容主要用于选项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以运动项目的各种基本技术为教学内容,项目根据实际选项教学内容设有篮球、橄榄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和武术;技战术内容则主要适用于运动队训练,面向学校运动队员和体育特长生,以球类的技战术为主要内容,如篮球的快攻战术、橄榄球的进攻战术等。而身体素质方面则根据练习者的不同,练习目的分为一般素质和专项素质。一般素质主要针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涉及的几项基本身体素质进行练习方法的介绍,同时,还通过调查和访谈了解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一些健康知识来设计教学内容,如较多学生想了解锻炼胸肌、腹肌的方法,瘦小腿的锻炼方法等。而专项素质主要向学校运动队队员和体育类考生介绍各种专项素质的练习方法,较多偏向于体育术科训练的训练方法或技术动作的讲解示范。在体育术科训练中把一些训练经验或成效以微课的形式呈现有助于收集和积累一些有效的练习手段、练习方法,对下阶段或下一届的训练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理论包括原理性内容和可操作性内容两方面。其中,原理性内容以介绍体育原理和方法为主,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体育与健康(必修·全一册)》的教材内容,主要有各运动项目的介绍、体育人文、有氧运动的介绍、制定锻炼计划的方法、运动营养、运动安全、传统养生、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等体育运动常识。从体育运动常识中还挑选出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内容作为微课体育理论部分的另一项分类,主要有运动损伤的包扎方法、运动损伤后的恢复练习方法等。体育理论这部分的微课制作内容可作为普及体育常识、纠正错误体育观念的主战场,为实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目标发挥重要作用。

二、体育微课的制作方法和流程

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具有直观性、活动性、户外性、可操作性强等特点,所以体育微课的制作方法较多采用外部视频工具拍摄(工具:摄像机或手机)和屏幕录制(工具:电脑、带话筒的耳麦、Camtasia Studio等视频录像软件或微讲台课程制作软件、PPT软件)。外部视频工具拍摄法的制作流程为:选题→编写教案→教学实施与拍摄→视频编辑→教学评价反思。而屏幕录制的制作流程为:选题→编写教案→拍摄视频→视频编辑→制作课件→屏幕录制→教学评价反思。由于外部视频工具拍摄主要是课堂实录的截取,操作比较简单,且制作流程在屏幕录制的制作步骤也包含在内,故在此不做进一步的介绍。下面主要介绍屏幕录制的制作流程。

1.选题

体育微课的选题突出“小”,即选取某一知识点,这个知识点往往是该教学内容的重、难点。

2.编写教案

选好题材后,对教学进行设计,时间控制在3~10分钟,直接切入主题。

3.拍摄视频

除了根据上面对体育微课的内容分类外,还对所选内容的常用制作媒体进行了归纳,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到,体育与健康课程直观性、活动性、户外性的特点,决定了体育微课较多地采用拍摄视频作为素材。根据教学设计的不同需要,拍摄视频按内容分为课堂实录(师生共同参与)和技术动作的单一示范、讲解(只有示范者,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在拍摄过程中,要注意取景和拍摄方位。取景时背景要干净,即不要有其他与本主题无关的元素,如拍摄篮球的运球上篮技术动作示范,取景要把入镜的场地清理好,不要出现示范者后面有很多学生在打球的背景。拍摄方位可以根据技术动作的特点来选取多角度进行拍摄。拍摄的内容一般有:运动技术动作的正确示范、错误动作示范及练习和纠正方法;技战术的演练;提高身体素质的练习方法;常用包扎手法;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等。当然,如果网络上有较好的视频,也可选用,要根据设计需要来做选择。如果是运动技术方面的视频,选用本校学生或教师拍摄的视频比选用网络上由专业运动员示范的视频效果会更好,更切合学生的实际,具有亲切感。但若是技战术方面的微课制作,可能网络上的视频效果更好,像奥运、ABC等体育视频都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4.视频编辑

拍摄完视频或从网上选取好视频后,就要对视频进行编辑,一是视频内容的编辑,二是视频格式转换。拍摄完后,要对视频进行挑选,选择拍摄画面清晰、角度合适的片段,声音录制欠佳的可在制作时重新录音。视频内容的编辑一般选用视频剪切软件,较受欢迎的软件有:爱剪辑、VirtualDub、会声会影、FairUse4WM、拍大师等。根据教学的需要,如为了看清技术动作的细节,还可以把视频的播放速度放慢,使示范动作的节奏放慢,比较简单的做法是把视频格式转换成GIF.格式,在转换过程中可以对帧数进行选择,来控制视频播放的速度。常用的视频格式转换软件有格式工厂、狸窝全能视频转换器、暴风转码等。如果要想在PPT中插入视频,那么视频的格式一般要转换成WMA.格式。视频的拍摄和视频编辑是体育微课制件中的重要步骤之一,它的制作效果直接影响着整个微课的效果。

5.制作课件

在搜集好所需素材后,就开始制作PPT。在制作PPT时,要注意背景要素雅、文字要简洁、图片和视频要清晰、内容信息量适中等。由于体育微课涉及动作性图片较多,如技术动作分解图,所以在图片选用时可选用简单易操作的图形图像处理软件进行编辑,常用的软件有美图秀秀、图片转换器等。此外,还可以利用GorelDRAW、Photoshop等软件自己制作图片或动画,但这对计算机应用技术水平的要求较高,一般较多从网上挑选,然后自己再编辑。对于在课件中播放视频,平常可能会用超链接来打开,但如果制作微课用超链接来打开视频会出现播放器的窗口,不符合微课制作的要求。因此,需要直接在课件中插入和播放视频,有直接播放视频、插入控件播放视频和插入对象播放视频三种方法。其中,直接播放视频是最简单、最直观的,使用这种方法插入幻灯片后,PPT只提供简单的暂停和继续播放选择,没有其他更多的操作选择,比较适合初学者使用。插入路径是在菜单栏中的“插入”选项下的“插入影片文件”。由于体育微课有较多的视频素材,所以此步操作方法也是制作课件的重要步骤之一。对于不同类型的体育微课制作,须采用相对固定的制作模式。如运动项目基本功的微课制作,一般制作模式是动作技术的完整动作示范→动作要领讲解→分解动作示范图示→教师或学生的完整动作示范视频→常用的练习方法介绍视频。运动项目的常见错误动作的微课制作模式是错误动作视频→点评错误动作的原因→纠正错误动作的练习方法视频等。

6.屏幕录制及制作

这一步是微课成品的最后一步,在制作好PPT后,就开始运用CamtasiaStudio、屏幕录像专家、超级录屏等软件进行录制。录制时需要根据课件内容进行讲解,语速要适中、声音大小合理、发音标准、录制时,建议大家把讲义准备好,或者把幻灯片内容分成几部分分别录制,这样录制效率和效果会好一点,如果总是从头到尾录制一遍的话有可能因为其中出现失误而导致要重新录制。由于视频较多,如果电脑性能不是很好的话,要注意设置有关录制属性,如颜色值设成16色位,分辨率设为800×600等,避免出现黑屏的现象。录制完毕后,还要对视频作调整,如声音的大小、加入翻页效果或插入音频效果等,音频格式一般用MP3.格式即可,录制视频最后生成的成品为FLV.和MP4.格式。

7.教学评价反思

体育微课制作的使用对象是学生,也有可能是家长或教师,那么,评价微课的好坏,主要不是看微课制作是否精美,而是看制作的微课能否帮助学生解决问题。通过搜集使用者对微课的评价,制作者要总结、反思,再慢慢优化,使体育微课能真正拓展学生的体育知识、解决选项课中对技术动作的疑问、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等,有助于高效课堂的实施,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目的。

三、体育微课制作困难

1.拍摄难度大

由于体育微课的拍摄场地一般在室外或体育馆,场地大,拍摄过程中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且收音效果差,拍摄角度讲究,尤其是课堂实录,对拍摄要求就更高了。所以,体育微课的制作对拍摄器材和拍摄技术要求都非常高。

2.计算机技术要求高

体育微课制作对录制技术和视频编辑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要求较高,体育教师刚接触微课制作时需要在软件的应用上下很大的功夫。由于体育教师常规课堂多在室外完成,所以对制作PPT、视频和音频编辑以及录屏软件的使用都很生疏,需要信息技术专业教师的指导或参加相关培训来不断提高自身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从而促进专业素养的发展。

四、体育微课制作建议

1.选题合理

所选内容针对性要强,重点突出,直入主题,没有其他无关的信息,能帮助观看者解决某个知识点的问题,时间在5分钟左右为宜。

2.内容设计有生动性和互动性

在录制讲解时,避免照本宣科,授课时就像一对一授课,注意互动性、启发性,并且避免出现“大家”“同学们”等称呼。

3.视频画面清晰、拍摄角度合理

由于体育微课的拍摄多在室外完成,而室外比较空旷,对于取景、挑选拍摄角度等都比室内拍摄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多实践、多总结,刚开始尝试时多试几次才能拍出效果。

4.课件制作画面美观、简洁

体育微课制作除了内容的准确性外,视觉的感受也是决定微课制作效果好坏的关键因素之一。

体育微课是体育与健康课程课堂学习的一种资源补充,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也能弥补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人数较多不能很好观察教师示范等问题,课前、课后的自主学习有助于高效课堂的实施,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终身体育观。

参考文献

[1] 关堃良,关颖.微课在构建学校体育网络学习平台中的应用[J].体育学刊:学术版,2015(8).

[2] 胡铁生,黄明燕.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

[3] 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4] 周建军.体育类微课课程开发的必要性研究[J].体育师友,2014(3).

[5] 孟祥增,刘瑞梅.微课设计与制作的理论实践[J].远程教育杂志,2014(6).

[6] 王永花,马雪晨.我国中小学微课视频的分析研究——基于第一届中国微课大赛获奖视频的分析[J].教学与管理,2015(9).

体育微博社区关系网络研究初探 篇7

随着社会媒体不断发展变化,社交媒体平台对用户互动行为有着显著的影响。这些影响在不同行业都存在,其中就包括体育界[1]。一个已经开始重新塑造体育界的社交媒体平台是微博,并且具有塑造城市信息网络体系的前景[2]。微博于2006年出现,发展至今全球用户近10亿,现已在体育领域迅速开疆辟土。尽管微博已经在体育实体群体(即球队、运动员和联盟等)之中已经迅速传播开来,但使用趋势和媒体组合仍然具有较大的开发前景[3]。因此,本研究旨在使用系统理论的概念框架检测微博上运动专属社会网络的用户特征。其特殊之处在于,此研究检测的是九大联盟球队微博社区的社交网络,即美国职业体育四大联赛、欧洲职业足球五大联赛。此过程通过社交网络分析完成,这是一个具有简便性、操作性强等特点的研究社交关系检测方法。本研究是将系统理论应用到体育社交媒体背景下的研究尝试,并且将系统理论与社会网络分析同时应用于体育微博社区关系网络研究。

2 体育微博社区关系网络的概念分析框架

贝塔朗菲在1968年首次将系统理论概括为一般系统理论的一部分。一般系统理论是一种数学模型,通过这个模型和系统的各种原理,例如共性、个性、集权性和等价性都可以实现测量[3]。贝塔朗菲将系统定义为一组元素之间以及它们与环境之间的互相作用。阿尔曼尼进一步将系统定义为,任何互相作用的元素形成的一致或是综合的整体。在其发展初期,一般系统理论的概念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一个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系统。尽管一开始贝塔朗菲是应用一般系统理论支持生物领域研究,但是现在系统理论现在已经应用于多原则系统的研究,包括物理、社会科学、商业管理等领域。社交网络分析的一个要素是网络中各式的参与者,作为社交网络分析的一部分,他们将人与人之间的网络关系视觉化,转化成一个现实的社会关系网。个人或参与者在这个关系图谱中作为节点, 各种关系、连接则变为参与者之间的连线。社交网络分析不仅能够检测网络中参与者的关系,同时也能够区分网络中不同类别的参与者。例如在对一个篮球网上社区的研究中,将参与者分类为男性球迷和女性球迷,在线上使用社交网络分析可以进一步对参与者进行分类。由于互联网的特征和互联网支持的各种网络平台,在线上使用社交网络分析可以在很大的地理范围内寻找信息。有学者研究调查了微博在体育行业的使用,调查发现运动员和体育迷们在微博上的交流可以被分为两类。除此之外,还有地方性的和国家性的体育赛事、大学运动员和传统新媒体成员使用微博。社会媒体以对方如何使用媒体作为分类标准,那些研究以社会媒体的用词作为研究对象,对文体的实质做出贡献。然而,关于体育的社交网络是如何形成的研究却寥寥无几[4]。由此提出疑问,即在微博网络的子集中,以前定义的各类别是如何交流的,各类别人群在社交网络中的互动会有明显区别,社交网络分析中有许多关乎交流的关键概念,包括一个系统的参与者的概念。作为社交网络分析的基础,社交网络理论假定个人行为都是微博传播体系的副产品,组成此系统结构的概念框架能够加深对系统内互动行为的理解。

3 体育微博社区关系网络分析

网络概念被定义为“将成千上万的参与者聚集到一个复杂的关系结构中,并将他们组成一个系统的东西”。检测网络和网络关系的过程定义为“社群社会学”。社群社会学是网络理论或社交网络理论的前身,是用于创造群组结构的方法论。在这些群组中,每个人或每个单位都变现为图表中的节点,他们之间的关系由连接线表示。这个过程在过去几十年间不断完善,形成了现在的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这种方法论途径已经被广泛应用到社交网络理论。社交网络分析的概念是基于社交网络理论衍生出来的,有时被称作网络理论,该理论的中心前提是为这个世界包含各种形成关系系统的群组。根据社交网络理论,个人行为是系统自身构造的副产品,并非是个人规范行为影响控制这个系统的社会秩序。尽管社会网络分析为说明群组结构提供了方法论基础,但是学者开始更进一步探究网络中个人之间的关系组成,例如描述关系的强弱。通过将人际关系与更加宏观的现象,诸如信息传播、社会流动性、政治组织和社会总体上的凝聚性等社会理论议题结合起来,更加系统地帮助概括了社群社会学的结构组成,并应用于传统纸媒的新媒体服务创新业务[5]。在网络发展视角下,对网络关系的关注度的提升,导致社交网络常被定义为“被一组特殊的社会关系(例如友谊、资金转让、社区成员关系)连接起来的一组节点(例如人和组织)”。对社交网络的这种概括允许理论检视个人和他们存在的系统问题。此定义的形成借助了社交网络分析方法论[3]。

本研究中用到的方法论是一种社交网络分析法。选用此方法论是由于此方法论曾经应用于检测社会关系和网上社区。为了创造十大联盟球队的微博社区的社交网络,此研究的方法论分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包括为社交网络创造边界,通过定义在2013赛季开始时一周之内,定义十大联盟球队的官方井号标签用户;第二部分通过捕捉和分析参与者在常规足球赛时的互动微博,检测第一部分中参与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方法论包括检测网络中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在常规赛季检测参与者之间的关系,所有定义的参与者都跟随着研究人员建立的不同的微博。在向模型分析软件系统中输入分析数据时,用户可以选择基于在微博中使用关键字或是输入唯一的、具体的微博追随者名单。通过建立独立的微博追踪所有的参与者,模型分析软件系统能够捕捉特定时间内参与者发布的微博消息[3]。社交网络分析作为一种方法论得以广泛应用,从操作层面定义了社交网络中的节点和社交关系的理论概念,这有助于研究社会结构。使用这种方法论,学者们通过这种节点和社会网中的人际关系的图表形式,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将人看成独立的个体。这并不表示个人特征在社交网络分析中不重要,检测这些特征可以得出个人的态度是如何影响系统中的各种关系,例如为新闻媒体塑造国家认同这一问题提供实证研究支持[6]。这个系统被定义为个人群组的集合或是整个网络。在线上环境中,社交网络分析已经被应用到检测戒烟网上社区的网络结构,社会形象结构中网上和社会媒体角色以及网上知识构建社区的建设。

浅析体育微博的发展与创新 篇8

1.1、微博的兴起与体育微博的产生

所谓微博, 顾名思义就是博客的缩小版, 它和博客一样无论是文字或是视频或是图片等, 但凡能够在限定字数内发布的信息都可以公开的被分享。2007年国外的微博之风开始吹入中国。而微博正式踏入我国国门, 正式进入了中文上网主流人群视野, 是在2009年新浪网站推出内测版“新浪微博”。

2010年的南非世界杯可以说是国内微博第一次大型体育赛事信息传播的“试水”, 也是微博正式介入我国体育赛事报道一个重要的标志。而2011年的广州亚运会更是我国微博大型体育赛事报道的一次高潮体验, 它给体育赛事报道带来了一种新的报道模式, 使得微博这一新兴的报道模式走上历史舞台。从此以后微博体育在传统媒介的影响力优势, 也正逐渐的蔓延至微博环境中, 从而构建着体育所独有的微博空间。

1.2、体育微博的传播特性

(1) 简短写作, 快捷发布, 传播流程的简单化。

由于传统媒介都是单方面的进行传播, 在传播的过程中非常繁琐和模式化, 传者和受众间基本缺少互动。而微博这种不超过140字的简短写作和一键即发的快捷发布促成的半广播半实时交互的微博机制的出现, 打破了这种传播模式, 它可以使得用户组成单独的交流群体来分享自己所做所想, 使传播更加方便, 渠道更加畅通, 满足受者和传者的身份合二为一, 简化了传播过程。

(2) 大众即时传播, 具有极强的参与性。

普通的新闻传播媒体由于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无法随时播报, 但微博的即时性正好满足了大众的这一点需求。对于体育赛事, 一些现场的体育记者或球迷或新闻从事者都能随时和现场的球迷分享每一刻的精彩甚至可以和场外的观众一起来互动评球等等。所以微博对于体育信息或事件的传播, 不仅打破了时空的限制, 更让每个微博上的用户瞬间化身现场记者快速传播关于体育赛事或事件的一切, 为全民参与赛事或事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公共媒体平台。

(3) 多元交互方式, 传播内容多样化。

体育微博一改传统体育媒体传者受众互动的局限性, 实现了直接交流的互动性, 任何人在公开平台上发表的内容即使不是相互关注的关系也能进行随意的评论或转发, 甚至还可以根据现实信息创建相关的热门话题内容, 达到全民讨论的氛围。体育微博上的传播内容体现出的话题和观点自由性较大, 传播内容可以多样化, 甚至也可以是与赛事或体育人士相关的花边新闻, 这使得体育微博传播的内容丰富多彩, 能引发体育届各色人物对体育事件的深层次讨论和无限制倾听、评论、转发或收藏。这都无不体现出体育微博报道多样化态势的传播优势。

2、体育微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体育微博信息发布不理性, 内容缺乏人文精神

微博因为具有其开放性的一面, 那自然就有这一优势所带来的弊端。但既然承载着信息的传递就应该了解到, 环境是需要共同维持和保护的。这就需要广大受众更加理性的看待微博上所传播明显较为偏激甚至是虚假的或是诽谤的恶意讯息, 而不是毫无根据胡言乱语地发布新闻。尤其是在类似奥运会这种大型赛事的报道中, 无论是传播者还是受众者, 都要理性对待竞技体育的本质, 抵制“得金热捧、失利冷嘲”现象, 要知道竞技体育本身就是残酷的。

2.2、体育微博在体育新闻松散娱乐化传播的现象

体育微博之所以火爆能成为新兴的最受欢迎的网络媒体产物, 正是因为其空间开放的自由度可以使博主们可以追寻自己对体育的主观认识与理解, 使体育回归娱乐本性。但随着体育微博的娱乐化发展, 传播方向有些逐渐偏离正轨, 传播的重点越来越走花边式的隐私化路线, 甚至是一些未经加工的虚假信息。这种过于娱乐化的信息很明显已经降低了体育新闻的真正价值所在。

2.3、体育微博在体育新闻传播中存在失真现象

体育微博由于受到其传播特征的局限影响, 加上缺乏必要的监管, 在信息大量转发的时候对于信息的审查管理还不够规范, 这就导致了不能更好的保证信息的真实性, 完全就去取决于传播者的新闻素养。甚至有用户因为一些失真信息引发网络大众的袭击与围堵。这无疑给体育微博的良性化发展带来了一些困难。

3、实现体育微博发展创新的若干策略

3.1、完善微博信息审核制度, 注重深度报道, 提供全方位服务

近年来, 随着各大网络媒体和媒介之间的竞争激烈, 能吸引更多的网民成为了它们的生存之道。所以越来越多的虚假诈骗信息开始出现以博取广大用户的眼球, 从而给社会带来了非常不好的影响。所以必须要完善信息审核制度, 对网络媒体上的信息传播进行严格把关。如今随着网络的发达, 用户从不缺乏获取信息的途径。大众已经不仅仅满足于简单的新闻阅读, 他们更倾向于追求更深层次的新闻内涵甚至愿意成为新闻的制造者, 所以这就要求体育微博必须向体育深度报道模式上转变, 注重深度报道和为受众提供多角度、全方位、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3.2、打造精品栏目, 塑造个性品牌

现在国内的几个大型门户网站几乎都推出了微博服务, 放眼望去, 这些微博在功能和网页设置上甚至是用户体验的设计上都大同小异, 没有丝毫的创新。最体育微博是网络媒体对于一种文化品牌的积累和经营, 要突破这些, 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打造精品栏目, 塑造个性品牌。也就是说, 体育微博要在竞争中寻求突破和发展就必须要创建属于自己的栏目品牌。所以只有在保持自身品牌的个性特色不流失的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和定位, 再加以丰富和创新, 才能在如今竞争激烈的环境中长久的发展下去。

3.3、体育微博的商业化发展

在信息社会, 一个产品要想长久地发展下去, 就一定要实现它的商业价值。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如果没有金钱作为基础, 这个金字塔肯定支撑不了多久, 体育微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商业化。现在的微博网站盈利的方式大概有二种, 第一种增值业务, 如微博会员等, 把每个微博体现出来的商业价值都好好利用起来, 第二种就是微博广告。体育微博广告就成为了一种新的广告模式, 在这个网络发展迅速的时代, 利用微博用户互动性强这一特点, 发表互动性广告, 这样既可以宣传体育微博又能促销产品。

摘要:微博是网络社会环境中新出现的一种信息传播形式, 它具有即时性、便捷性、交互性强等优势。体育微博给体育信息传播和新闻报道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 体育微博中也存在信息失真等问题, 需要完善微博信息审核制度, 注重深度报道, 开展商业化发展等策略进一步推进微博的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体育,微博,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瑞生, 许薇薇, 刘春阳.全球微博发展态势及治理策略[J].环球视野, 2013, 01.

[2]殷国华.新浪微博开创体育赛事报道新模式[J].广告人, 2010, 08.

体育微课堂 篇9

关键词:学生本位,活动导向,多方参与

从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来看, 微课程并不应当仅仅是指针对微型教学开发的课程内容, 而应当是以实现移动学习为目的、以微型教学为手段的整个教学过程。该文所提出的高中体育微课程是指以教学视频为载体, 通过各种教学资源的组合和教学方法的使用而实现新课程标准教学实践要求的有机过程。从形式上看是一个相对微小化的课程内容, 但其本质上应当是以学生为本位开放性的自主学习。该文所提出的高中体育微课程能够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学习空间, 也为高中体育教学带来了更好的灵活性。

1高中体育微课程的开发策略

1.1学生本位

高中体育微课程的开发, 无论是在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模式还是组织形式上都应当体现多样化的特点。这就需要以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为出发点, 构建高中体育微课程的开发策略。

从实践来看, 笔者采用了体育讲座、传统体育运动和拓展运动三种方式来构建以学生为本位的高中体育微课程的开发,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1.1体育讲座

在每次课时中, 采用了安排10 min左右的时间, 引导学生根据自主申报的主题, 进行诸如体育新闻、养生常识和运动小窍门之类的班级讲座。鼓励学生自由组成小组参加, 并通过学生集体评价的方法, 为学生搭建一个, 抒发个性展示自身才华的平台。并且对于这些内容进行视频录像和整理, 放入体育微课程的内容当中, 供学生自由评价和思考。

1.1.2传统体育运动

传统体育运动不仅有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 而且有利于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通过对这些运动的知识性介绍, 以微课程的形式发布, 并且对于学生实际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进行录制并制作成微课程内容, 不仅丰富了体育课堂教学, 还促进了民间传统体育文化的弘扬。

1.1.3拓展运动

根据高中生的年龄和体质特点引入适当的拓展运动, 并鼓励学生在运动中自创项目, 通过这些运动在体育课堂教学和课间活动当中的开展, 促进学生对于自身健康的重视和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在运动内容的选择上, 充分利用微课程平台听取学生的意见, 与学生一起制定, 拓展运动学习目标和考察标准。真正做到让学生自主自由地掌控体育课。

1.2活动导向

体育活动是体育学习的主导内容, 不应当仅仅局限于体育课堂学习还应当延伸到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当中。笔者从微课程开发的角度, 对高中生的课间活动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和开发, 形成了具有自主特色的课间体育活动体系。鼓励学生不断地尝试新的体育项目, 以循环的方式让每一个学生, 在一定期间内都能够参与到每一个体育活动当中去。通过微课程平台, 积极听取学生的意见, 并且对其中交友趣味和突出的活动片断进行录制, 制作成微课程内容供学生回味和思考。

1.3多方参与

主要从教师和家长两方面入手。在教师方面通过分工协作, 形成了以游泳、田径、跳远和其他娱乐体育运动的课程内容分类, 并且由具备良好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技巧的老师进行带队, 通过组织校内体育生社团的方法, 来丰富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途径。社团内部与社团之间的比赛被作为微课程的重要内容进行发布, 从实践效果来看得到了学生良好的反响。在家长方面, 通过举办家长与教师共同参与的体育竞赛以及家长和学生的亲子体育活动, 进一步丰富了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 提高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并且鼓励家长和学生一起对于微课程进行评价, 提高他们参与活动的自主性以及在活动之间的协作能力。

2高中体育微课程的开发内容

2.1课程类型

通过不同的课程类型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体育运动的丰富性和趣味性。例如, 在讲授型课程中通过教师风趣幽默的知识讲授让学生在轻松的语言环境当中领悟到运动的原理、技术动作要领以及练习的方法。在演示型课程中, 通过教师复杂动作的慢镜头演示让学生获得直观的感性了解, 并且通过定格的教师旁白讲授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到运动的细节。在练习类课程的, 鼓励学生利用课余进行自我练习并录制视频发送至微课程网站, 由教师对视频进行慢镜头回放, 添加旁白等加工丰富学生对自身运动的兴趣。

2.2教学方法

高中体育微课程教学应当充分利用丰富的资源, 以视频、图片、音频等方式向学生讲述体育和健康的相关知识。并且在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之下,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在体育理论教学中, 充分利用微课程课件的交互性, 将不同的技术动作进行分解, 并将关键点予以图形上的强调, 要求学生通过点击技术要领的关键点来进行下一步的内容学习。例如在篮球微课程的教学当中, 以三步上篮为例, 制作了互动性的页面, 学生必须通过点击正确的地方才能看到运动员下一步的动作, 从而在保证学生浓厚学习兴趣的前提之下, 潜移默化地向他们传授了, 细节的技术动作要领和体育知识。 对于篮球比赛规则的讲解, 插入了与篮球相关的动漫片段, 得到了学生的良好评价。

3高中体育微课程的应用对策

3.1应用中发现的问题

在实际的微课程应用当中发现了以下几个问题:微课程的内容定位对象不清楚, 有些微课程的教学内容并不是针对高中生的, 因此有可能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主题不明确, 部分微课程的名称与内容存在脱节的情况, 有时候名称沿用了原有课程, 但内容却出现了偏离;对微课程的理解存在偏差, 部分微课程内容上传后并没有真正起到给学生创造移动学习的平台鼓励学生自己学习的目的;技术问题, 部分视频的录制和处理效果并不好, 音画存在不同步, 镜头存在抖动、衔接不规范等情况。

3.2有效解决对策

针对在初步应用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教师间的探讨和实验性调整。通过调整后的实践情况来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针对微课程内容定位对象不清的问题, 采用了严格按照新课程要求的方法对于素材进行筛选, 有效避免了学生兴趣过低的情况出现;针对主题不明确的问题, 教师集体讨论初步拟定微课程名称, 并鼓励学生对于微课程命名进行提出意见和建议,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针对对位课程理解偏差的问题, 积极引导学生主动上传运动视频, 由教师挑选素材进行精心处理, 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于移动学习的兴趣;针对微课程制作中出现的技术问题, 聘请了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视频素材的加工和制作, 对于同一活动采取多人录制的方法寻找最佳视频源, 有效避免了上述情况的再次发生。

高中体育微课程对于学生的体育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 不仅能够满足学生对于体育知识的个性化自主学习, 还能够根据学生的需求为学生定做完整系统的学习素材。通过技术化处理来实现学生对于体育运动技术要领的掌握, 也适应了手机和移动互联网对学生中广泛应用的现实。在今后的微课程教学当中, 将更重视对于移动学习、在线学习、课余学习的整体性把握, 把微课程作为传统体育课程教学的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

参考文献

[1]周建军.体育类微课程开发的必要性研究[J].体育师友, 2014 (3) :8-10.

[2]吴剑.微课程对体育术科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启示[J].搏击 (体育论坛) , 2015 (6) :27-28.

[3]张修昌.网络时代高校体育微课程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5 (10) :178-180.

体育微课堂 篇10

关键词:微电影,体育广告,广告营销

随着“微时代”的来临,各种加“微”的新事物层出不穷,微小说、微博……接着微电影也出现了。2010至2011年各大网站出现暴力裁员、版权争夺、融资不利、网站转让等事件,网络独家首播电视剧的价格每集不过1万元,但到了2011年下半年每集价格已涨到15万元。两年时间视频版权价格飙升百倍。百度、搜狐、腾讯等巨头坚定地迈入视频行业,极大地提高了视频行业的门槛,视频行业进…入强者竞争时代。现如今,在网络视频行业残酷竞争的影响下,网站的贴片广告未能帮助视频网站赚回高额版权成本。

与此同时,出现了能够有效降低视频网站内容购买成本的一类视频短片,并且更加小众,更贴近网民生活的题材,满足网民的个性化需求。微型电影的出现是时代发展的产物,这类微型电影的兴起经过一段漫长的过程,从网络短视频到网络电影,终于在当下成为了热点词汇,并且通过各个学者的不断研究和探讨,有了一个新名字“微电影”。首部微电影作品《一触即发》全球首映具有划时代意义,得到众多观众的的喜爱并且引起网友的共鸣。该文通过微电影来引出微电影题材的体育广告,分析微电影题材的体育广告与传统体育广告之间的关系,进而探讨体育广告市场的发展前景,希望对体育广告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 概念

目前,人们对“微电影”的认识尚处于一个初级阶段,对此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康初莹在《新闻界》杂志发表文章认为:“微电影片约长在30~300 s之间,具备与传统电影大片同样的高制作水准”。胡淑芬说:“微电影本就不是一门纯艺术,要获得未来,就需要将营销和创作结合,形成固化的微电影平台,这才是不断造梦的绝佳途径”[1]。综合以上观点笔者认为:微电影即微型电影,它具有普通电影的结构及完整的内容情节,片长约在30~300 s左右的视频短片,有微制作的周期和微投资规模,由专业电影制作团队打造。

胡文鹏在《经济日报》发表文章认为:“微时代来临,微电影或成广告行业新宠”。目前,由吴彦祖为凯迪拉克汽车品牌代言的首部微电影《一触即发》大获成功之后,微电影作为一种全新的电影文化,在广告界引起的不小的轰动。较普通广告来讲,微型电影广告能更好地诠释品牌理念。莫康孙在《新闻界》杂志发表文章认为:植入广告以另外一种肖像表现——“微电影”。微电影开创了植入营销的一种新模式,丰富了植入的内涵,让人们看到了品牌走向成功的另一种选择。综合以上观点笔者认为:微电影广告即微型电影广告,它具有普通电影的结构及完整的内容情节,片长约在1~30 min左右,广告中拥有电影题材并且以电影为主要表现手法,将电影与广告拍摄手法相结合,有微制作的周期和微投资规模,由专业电影制作团队打造。

随着微电影与体育广告的不断融合与发展,笔者大胆地认为,当今出现了一种新的体育广告形式即微电影体育广告,就是以微电影作为体育广告创作手段,以各类电子传播媒介为载体,将电影与体育广告的拍摄手法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广告。

2 微电影体育广告与传统体育广告的区别与共性

2.1 较传统体育广告而言,微电影体育广告更具有故事性和互动性

随着消费者消费观念的改变,传统的体育广告如:阿迪达斯、百事可乐、耐克等广告主多由体育明星或影视明星代言,用直白台词和高难度的动作以及绚丽画面来诠释广告内容,其中也有一些经典的广告语得到受众的追捧,可是这种广告题材已无法有效吸引广大消费者的视线。微电影体育广告虽然只有几分钟甚至几十秒,但它不但讲述一个曲折精彩、回味无穷的故事,而且还巧妙地传达客户信息。如:姜文执导的10分钟微电影作品《看球记》,通过“看球”这一简单行为来表现一对父子的朴素感情,作品制作精良,父与子的感情表达触动了网友的内心。这部与佳能合作的微电影推出仅几天,点击量高达千万次。使观众在观看《看球记》的过程当中,更容易接受广告主的诉求。微电影动人的故事情节及与网友的互动成为微电影的一个重要特征。

2.2 较传统体育广告而言,微电影体育广告的传播媒介受众更具有选择性和目的性

体育广告的传播方式很多,按照媒介的属性可分为:印刷品传播媒介、电子传播媒介、现场实物传播媒介、户外传播媒介。其中电子传播媒介包括:电视、广播、网络以及手机媒介。自从互联网诞生起,传统的媒体广告与网络传播媒介广告的战争已经开始,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广告的优势越来越明显,网络广告超越了传统媒体为广告主提供广告媒体平台,打破了传统媒介的局限性。从媒介受众的角度讲,如果对电视体育广告的投放是针对所有人群的。那么当产品只适用于特定人群时,就会产生无效投入。微电影体育广告则可以选择在特定区域和特定人群中进行重点推介。例如:匹克体育的微电影《灌篮高手三分扭转杯具》通过一个普通的在校学生在篮球赛场上三分球的成败为主线,运用诙谐、搞笑手法将媒介受众定位在中学及大学生人群,在传递品牌精神的同时,把广告完美地植入作品中,拉近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因此微电影体育广告传播媒介的受众更具有选择性和目的性。

2.3 较传统体育广告而言,微电影体育广告的拍摄方式更具有广泛参与性

随着摄影技术的普及和日益“傻瓜化”,微电影题材的广告片已经打破了拍摄器材的限制。拍摄者可以没有高清摄像机,或许只需一部iphone4手机,就可以进行拍摄,只要故事内容精彩,就能够拍出受人欢迎的广告作品。门槛低,参与性强,所以被更多青年摄影爱好者所追捧。因此微电影体育广告的广泛参与性日益突出。传统体育广告一般运用程序化拍摄方式来操作,拍摄过程中分工明确。而微电影体育广告只要有兴趣和技能就可以写剧本、做导演、做演员、做摄影,表现形式千姿百态,形成了一类新的广告格局。因此微电影体育广告的拍摄方式具有的广泛参与性是传统体育广告所不具备的。

2.4 较传统体育广告而言,微电影体育广告的传播方式更具有开放性

现代人的工作和生活始终处在紧张、快节奏的状态中,有人称之为:快餐文化消费时代。广告也随着时代特点发展,各类广告的传播方式也越来越多。如:院线广告、电视广告、公交移动电视广告、楼宇影视广告、网络广告等。可是这些广泛传播的路子,已不能满足80、90后这部分群体的需求和好奇心。传统的体育广告运用的传播方式,微电影体育广告都可以运用,并且更具有开放性。如:通过3G手机、便携式PSP等方式进行传播。受众可以通过各大网站进行观看,也可以通过手机访问WAP网站或手机客户端进入浏览,这些都是传统体育广告无法比拟的。正是由于微电影体育广告的传播方式具有开放性特征,微电影体育广告的制作和传播可将广告产业与体育文化产业、信息产业等联合起来,实现体育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微电影体育广告与各类网站及原创文学的合作也是微电影体育广告传播方式开放性的一个重要体现。

总之,微电影与体育广告的融合是给体育广告市场注入一股新鲜的血液,面对越来越挑剔的广告受众,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全方位地推动体育广告事业的发展。借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的东风,微电影一旦跟体育结合起来,带来的营销张力会高度符合广告主的营销需求。体育广告没有固定的套路和模式,但是它毕竟是为企业服务的,应当遵循应时求机的原则适应当前形势的发展,并且不断寻找社会环境与市场环境的机遇和契合点。2016年奥运会开幕渐近,各奥运官方合作伙伴,都在为企业打造更加完善的体育营销平台备战。把握好当前形势的发展,在寻找机遇和契合点的原则基础上,充分发挥体育广告的媒体多样性与广泛性,来准确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利用微电影的新媒体形式,把体育与企业的品牌巧妙地结合起来。微电影体育广告将在体育广告行业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1]康初莹.“微”传播时代的微电影营销模式解读[J].新闻界2011(7):75-77.

[2]莫康孙.从“电影植入广告”到微电影[J].中国广告,2011(8):41-42.

[3]潘肖珏.体育广告策略[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4]洪清华.市场经济中体育的广告策略[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9,16(2):25-27.

[5]王长武.微电影的传播特征与市场前景展望[J].中国电影市场,2011(9):23-24.

体育微课堂 篇11

随着教育事业的大发展,尤其是中西部地区中小学的教学设施、活动场地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从硬件设施上改善中小学的教育教学环境,这样来进一步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解决学生应对成长中的一般问题,如,审美问题、与人交往问题、毅力品德问题、掌握健康的娱乐技能抵制网络、毒品的侵害。但是我们也发现在学校新建美丽的塑胶草坪上,学生涌到草坪上,只在草坪上坐着、翻滚、跳一跳、追逐跑一跑,没有看到跳绳、踢毽子、踢球、打球的现象。排球网架、足球场地、篮球场地、乒乓球台全都没有被利用起来,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来说,他们的子女在体育艺术素养、技能方面接触少或不知道,能力很弱。对于这样的现状,学校从一开始,要改善现状,就得从细节入手,比如组建舞蹈、合唱、书法、足球、乒乓球、跳绳等兴趣活动小组,以带头作用去营造阳光运动的气氛,并对学生整体素质进行摸底,投入人力、物力、多方位、多层次、整体统一的体育艺术“2+1”活动实践部署,为学生从身体发展、心理发展、终身技能掌握上提供活动实践平台。

二、体育艺术“2+1”活动实践的目标

体育艺术“2+1”活动实践研究第一目标引导中小学生理、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第二目标是中小学生通过体育艺术活动掌握两项体育技能和一项艺术技能,在掌握技能的过程中强健体魄,提高个体修养,养成良好的品质。第三目标是通过“体育艺术2+1活动”取得对社会的贡献,提高整个民族的体魄和修养,推进社会的文明。

三、体育艺术“2+1”活动实践的内容

在体育艺术“2+1”活动这一大背景下,实践每项内容的特定的教育功能。全国各地正在积极探索,以创新手段推进学校体育教育。学校可以部署课堂、上午大课间、下午课外活动、每周三体育艺术各项社团活动,全方位、多层次地统一活动实践体系。并在活动实践中完善体系。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增强体育意识,提高健身能力,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培养兴趣,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和表现力,使艺术特长得到发展。

四、体育艺术“2+1”活动实践方法

1.把体育艺术“2+1”活动实践与学校课堂紧密联系起来。具体实践方法是:提高数学、语文、英语的课堂教学效率,还学生充足的课余时间。可以每周三下午16:40—17:40安排体育、音乐、美术社团活动时间,社团以外的学生由班主任负责学生硬笔书法,确保每位学生掌握一门艺术技能。

2.把体育艺术“2+1”活动实践与学校大课间和课外活动结合起来,具体实施方案是大课间每周星期一、星期三、星期五做广播操、跑步,每周星期二、星期四进行全校学生跳绳活动。

3.把体育艺术“2+1”活动实践与学校每天下午活动结合起来,要选择既有趣味性,又有挑战性的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体育项目,针对不同年龄和年级的特点,还有班级的不同特点,如,全校师生都可以参与的校园集体舞,花样跳绳。有年级组为单位的兔子舞、锅庄舞、武术操等,还有班级特色项目春种秋收、呼啦圈、跳大绳、抖空竹、跳皮筋、滚铁环、篮球操等,项目选择要丰富多彩,富有趣味性,在活动实践过程中,由各班主任进行组织管理全程跟班,各班各项技能由体育教师全程跟班指导,活动实践全过程由学校领导总体监督。

五、体育艺术“2+1”活动实践的成果及影响

在国家越来越重视中小学学生身体素质的大背景下,通过体育艺术“2+1”活动实践活动,吸引全校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培养其终身体育意识,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形式多样的学生群体性体育艺术活动,特别是贴近学生生活的、趣味性较强的体育活动,促进形成一种人人热爱体育、人人参加锻炼的校园气氛,让学生到阳光下、到操场上、到大自然中去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在学校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艺术氛围。

体育微课堂 篇12

一、生动导入, 营造氛围

运用微视频可以进行课堂导入环节的创建, 可以让学生更顺利地进入英语的学习过程中, 带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感受。因此, 教师在进行导学课程教学的时候, 要注重融入微视频进行教学, 让学生通过微视频感受到英语学习的快乐, 让学生通过微视频爱上英语学习, 更好地投入英语的学习中。

比如, 在进行中职英语“A different School”教学的过程中, 便运用微视频进行课堂导入, 让课堂导入环节更加特别。我在授课之前首先使用多媒体设备拍摄了我们校园的各种景色, 有绿树成荫的林间小道, 有鳞次栉比的高楼, 还有欢声笑语的学生。正在学生投入到视频所展现的熟悉环境中时, 视频“话锋一转”, 展现了全国著名的学府, 每一个院校都具有自己的特色, 都呈现了不同之处。此时, 我通过视频所展示的内容向学生问道:“Are our institutions beautiful?”学生异口同声地说道:“Yes, our campus is very beautiful.”我继续问道:“Each campus is very special.Can you talk about the different about schools?”我的这个问题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 学生通过视频的观看, 很快便抓住重点, 谈了其中的不同。此时, 我再将学生引入到课文教学中, 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了显著提升。

二、设计导图, 归纳语法

微视频在英语课堂中的应用多种多样, 不仅可以作为很好的过渡教学环节来使用, 而且还可以通过微视频的展现方式进行很好的归纳总结, 尤其对英语中较为复杂的语法教学帮助很大。因此, 教师在进行微视频应用过程中, 要注重发挥其归纳总结效用, 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做好相似内容的区分。

比如, 我在进行中职英语“What do we eat today?”教学的时候, 便通过微视频的方式进行了语法教学。本单元的语法知识点包括hear/see sb.do sth.hear/see sb.doing sth.等内容, 而这些内容则是学生非常容易混淆的语法知识。于是我通过一个微视频短片将其贯穿起来, 让学生进行区分。视频中的一个人正在对另一个人说道他听到过有歌声, 此时画面戛然而止, 出现了对应的语法:I hear him sing.而另一个人则说道他此时便听到了歌声, 此时画面同样出现对应的语法:I hear him singing.整个画面内容简单而清楚, 学生很快便分清楚了其语法中内容的含义。之后, 我还让学生结合之后视频所呈现的相关内容尝试着针对这两个语法点进行造句, 学生出现错误的几率也非常低。

三、助力选修, 拓展课程

微视频内容非常丰富, 其不仅可以与所学习的教材有效结合在一起, 而且还能够在教材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拓展, 将很多相关元素纳入其中, 让学生的学习范围更加广阔, 让学生的学习思维得到拓展, 真正帮助学生将所学习的英语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因此, 教师要做好微视频内容的拓展, 扩大学生的学习范围。

比如, 我在进行中职英语“How do you spend your spare time?”教学的时候, 便运用微视频进行了拓展教学。我通过相关的多媒体摄影设备收集了很多学生的日常生活场景, 有的学生喜欢唱歌, 在业余生活中尽情歌唱, 还曾在多场比赛中获得较好的成绩;有的学生则非常喜欢打羽毛球, 其业余生活都“贡献”给了羽毛球场, 同时其球技也在与日俱进, 在球场上所向披靡;有的学生更加喜欢阅读, 其生活在知识的海洋中, 感受知识的力量, 业余生活更多的也是与书为伴。通过微视频的形式, 学生看到了自己生活的样子, 对于如何度过自己的业余生活也有了更深的感触。有的学生说道:“We should cherish every minute of our life.”有的学生说道:“Spare tim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our life.”通过微视频的方式让学生的英语应用逐渐向着生活的方向蔓延。教师还可以与学生学习的选修课程结合在一起, 让学生的英语知识应用有所依托和承载。

让信息技术与教育更好地结合, 让微视频的应用更加多样化, 才能够让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厚, 才能够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 教师要对微视频的应用予以高度重视, 让微视频的价值在英语教学中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

参考文献

[1]温国红.中职英语微课教学设计模式的运用[J].时代教育, 2016 (12) .

上一篇:退行性腰椎不稳下一篇:铜矿床成因及找矿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