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德育贯穿于体育课堂

2024-05-26

让德育贯穿于体育课堂(通用9篇)

让德育贯穿于体育课堂 篇1

让德育贯穿于体育课堂

高阳县西演镇赵堡小学 冯海龙

主题词:体育教学、德育、渗透途径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所以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把德育放在了首位,并把德育渗透到各个学科教育教学中去,体育学科当然也不例外,因为体育也是学校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仅担负着提高少年儿童身体素质的主要任务,同时它也担负着渗透德育的任务。因为我们未来国家的建设型人才不仅要身体棒,能力强,更要思想境界高。

所以体育教师在日常的体育教学工作中,必须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必须把握当前少年儿童的个性心理特征和思想品德状况,认清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创造性地探索在体育课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策略和技巧。

我认为体育教学过程中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有:

1、结合体育学科教材特点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

在跳跃、障碍跑或支撑跳跃等项目的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勇敢果断、不怕困难、不怕失败的精神。

在实践中实例很多,例如在支撑跳跃教学中,从一些同学的身体素质、技术来看完成动作是没有问题的,而他们就是不敢过器械。在跳高练习中,过较低杆时技术动作很好,但横杆一升高动作就变形了„„这是因为精神因素起了作用。所以我们通过这些项目的教学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及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

在球类项目的教学中,结合其集体性和竞争性的特点,培养学生群体意识,应变能力,团结合作,充分发挥集体力量,让学生感受到球类比赛的胜负是靠集体力量和相互之间的密切配合,培养学生的集

体主义精神。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同伴的失误,正确对待对方的犯规,决不允许施以报复的手段;要正确对待裁判的漏判、误判,要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对待裁判对双方的判罚。

在队列队形练习中可培养学生严明的组织性、纪律性,“令行禁止”体现得淋漓尽致;耐久跑可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精神;体操项目可培养学生团结互助,互帮互学的作风;体育竞赛则更有凝聚力,能使学生团结,并能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

这样根据各种不同的教材特点,培养他们的各种意志品质,这样更有说服力。

2、结合学生个体特点进行德育教育渗透

对那些能力较差、组织纪律较差以及不重视体育学科学习的学生要耐心帮助,决不能用讽刺的语言刺激他们,更不能侮辱谩骂学生。教师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既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表现,又是一种教育手段,在塑造学生的灵魂中是一种巨大的力量。教师关心并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来说虽说是外部条件,但能促使学生内心产生积极的情绪,从而转化成为学生接受教育的内部动力,培养学生对人、对事的正确观念。有利于增强他们完成动作的信心和感到集体的温暖。对体育骨干和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则从严要求,绝不能袒护他们的缺点。

3、渗透中突出教师的表率作用和个人魅力

在体育教学中,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作为教师必须有扎实深厚的理论基础、专业技能和强烈的“敬业精神”外,还要有高尚的思想道德素养。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达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

教育者的模范行为对学生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对学生个性品行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体育教师的仪表言行都应该考虑到它可能会造成的影响。教师应举止大方,谈吐文明,教学中,讲解清楚、示范规范、言行一致。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应首先做到。

要充分运用自己的人格做表率,使学生从中领悟和产生正确的道德观念,从而乐于接受和模仿。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学生经过亲身实践,必然会认识到教师言行的正确性,从而建立自己的道德信念,形成自己的性格和品质。

4、把握渗透时机充分利用课堂资源

教师要善于“察言观色”,也就是说要善于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行为,及时处理偶发事件,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少批评,多表扬,从而使学生沿着正确的轨道成长。这样可提高学生对是非的判别能力,达到了进行德育教育的目的。多利用无声语言(眼神、动作、表情)与有声语言相结合的方法,尽量使学生在心理上认同。对出现的问题判断要准确,使用语言要恰当,不能挖苦讽刺。评价也要恰当,不能伤人自尊心。对于有些问题需要课下解决时,一定要及时,不能拖延,否则同样的问题还会再出现,甚至更严重。

体育教学锻炼了学生的身体,看上去似乎只是一些外显的行为,而实际上内隐的意志品质也在发生着变化。所以体育教学必须结合德育教育进行,同体育教学的教材特点、学生个性特点以及教师的个人素养紧密结合起来,这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渗透在每一个教学环节,教师要把学习与教育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得到锻炼,受到教育,如果再能灵活多样地结合实际,去因势利导,这样自然会收到水到渠成的效果,使学校体育在德育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让德育贯穿于体育课堂 篇2

下面就课堂教学各个环节做具体分析:

一.导入要有情,是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

教育家董政枢先生在《春觉斋论文》中评价美文的凤头说法中曾经说过,好的课堂导入与美文的凤头则有异曲同工之妙。一节课的导入恰到好处,便能在开课伊始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泼,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在心理和知识上做好学习的准备,迅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从而为整堂教学各项活动的顺利展开奠定良好基础。可以说,恰当得法的导入是课堂教学圆满成功的重要催化剂,往往能使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美妙效果。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意味着成功的一半,积极的思维活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是打造高效课堂教学的手段之一。

着眼教师课堂教学导入素质的培养,对促进有效课堂的研究和实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应该积极探究课堂导入的有效策略,总结在新课标下阅读课,写作课;新授课,复习课;综合实践,名著导读;精读课,略读课等不同内容或课型的导入特点及方法,寻找把学生注意力集中起来,并激发其学习兴趣的导入方法,使其产生强烈求知欲,从而调动学习积极性。

二.重视过程,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努力构建开放而有创新活力的语文课堂,促使学生学有所得是语文高效课堂的标志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就是要解放学生的手,解放学生的脑,解放学生的眼,解放学生的耳,解放学生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成为自主学习的人。”因此,高效的课堂教学就需要解放学生,让学生重新戴上想象的翅膀,还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力。这样做的关键取决于教师摒弃教师中心论、教材中心论的错误思想,还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尊严。尤其初中语文教学,学生的语文素养大多靠课后积累,教师需要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实现由学会向会学的飞跃。

语文课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学生学习能力、人文素养、科学素养的形成都离不开语文。作为语文教师,特别是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把每一个学生都放在心里,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是否有益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在学生获得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关心学生的内心需求,正确对待学生差异性,善于发现学生的个性特点,善于发现学生能力,让每一位学生在学习中扬长避短,使每一位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在过程中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地健康地发展。

三.课堂最后留下悬念和思考,是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基础保证

在课堂上经常会遇到甲说甲有理,乙说乙有理的情形,长期以来,由于受考试评价的影响,很多教师都致力于对一些问题作出非此即彼的问答,学生习惯于寻找“标准答案”,可实际上,语文不是理科,有时候答案不是独一的,语文学科注重的是价值判断,注重的是情感体验,绝对不可能要求强求一律。习惯于选择标准答案的人会渐渐失去求异思维的能力,就这一点而言,让学生各抒己见,老师不给予答案,体现了一种机智,他不是回避问题,而是对学生个性差异、认识差异的尊重。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引导学生通过时代背景、作者思想状况来理解课文。在这个基础之上,教师在课堂上对一些值得讨论,自由度大的问题不下结论,给学生留下悬念和思考,有利于学生对一篇文章和作者的立意的充分理解,有利于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因为学生往往对不确定的事情感兴趣。而兴趣就是学习的最大动力,是高效学习的保证。

让快乐贯穿于体育课堂教学的始终 篇3

摘 要:体育运动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结合,缺一不可,单纯的体力无法学好动作,单纯的脑力掌握不了技术。因此,学生在心境自然开朗,快乐的气氛中,学习各种体育技术,完成各项运动动作,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快乐进入体育课堂是每个体育工作者工作的信条。快乐的体育课堂教学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技术、技能,不容置疑。

关键词:体育;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4-053-01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高中体育课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经常有人写道:“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上体育课”。更多的同学认为:“上体育课就是一种负担!”为此,我们调查研究,原因是多方面的:课堂气氛沉闷,内容枯操无味,活动时间少,没有趣味性等等,有了以上思想,就把“体育课”的意义进行了歪曲”,我们的体育活动也就难以开展,为此,我们应该如何营造一种“使学生练在其中,乐在其中,在欢乐的气氛中学到知识,得到锻炼”的氛围呢?笔者着重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一、兴趣导入,活动为主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人未见乐趣,必不乐学”。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前提,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重视和运用新颖、灵活的教学方法,以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50米、100米用都是速度较快、成绩难提的项目,也只有少数人能跑在前面,而多数人无动于衷。在教学中不妨采用“变距高跑的方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分别站在各自的起跑线上,又如:跳远项目,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爆发力、身体素质不同,可以设置几个不同远度的场地,供学生选择练习小组,还可以让学生随时调换适合自己远度的练习小组,这样有利于学生向更高的目标努力,

2、激发兴趣是最好的兴奋剂

以激趣为手段,以语言为载体,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动机。例如:我们可以说:试一试,老师相信你能行!“勇敢一点,你一定能超过去”错了没关系,大胆去做就是好样的!”这种方法的实质就是让学生在尝试中学习,在尝试中体验成功,由成功的喜悦所引发的激国机制会促使学生具有更强烈的学习动机,产生更大的学习兴趣,

二、构建教学新模式

1、换位教学法的尝试学生自主学练,教师变“传授”为点拨

教育家曾说:“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为了学生的学体育课堂教学要着限于教思路、指方法。比如:安排每堂体育课由两名学生来主持,讲课,担当教师的角色。

(1)开始做准备活动时,由这两名同学带队、喊操、领操。这样,可以锻炼他们的胆量,又可培养责任心。

(2)基本部分时,这两名同学按先后顺序,分别准备发言的内容(要求即可以是书本上的知识,也可以是自己创新的想法)借此,提高同学们错的地方及时加以纠正、补充。这样掌握的熟练程度。有些同学大胆尝试进行了创新:1:-争抢实心球”游戏,可改名为这样一改就有意义了,又如:-程杆接力”游戏改名为“挂红灯”成“挂红旗”,看,没有想到同学们有大胆创举,居然发挥了教学的教育性,

(3)在课的结束部分,我们要对这两位同学授課的内容进行评价,知道了不足,你才能进步”所以他们会不新提高、不断进取。

这样,一个学期结束后,每位同学都有机会充分表現自己的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只有这样才能把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2、教学手段现代化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单一的课堂教学格局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并必然会被现代化教学技术所取代。例如:在进行排球、篮球课的教授时,可以通过看录像、图片,使教学内容由平面到立体,由静止到运动。由文字到声音图解,既加深学生印象,又减轻课的难度,便于学生掌握,同时,将极大地增强课堂教学的主动性和趣味性,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体育课堂要渗透德育教育

1、尊重残疾人,升华人格教育

这里,我想讲得是在我所教的年级里有一位从小得小儿麻痹的女同学,他右腿部有些残疾。所以在完成某些练习时,总是同学的笑料。为此,她经常以身体不舒服为由请假,我绞尽脑汁,想改变同学们的看法,应该是行动起来去帮助地。于是,我组织了一堂游戏课:“假如我是一位残疾人”。通过不同的形式,不同的故事情节,由大家根据不同的角色去模仿。如:残疾人过马路、残疾人上车、残疾人写字等等许多形式。用他们的亲身体验来感受残疾人的痛苦。给他们上了一堂生动难忘的人格教育课,那位女同学也积极地与大家融为一体,相互尊重、快乐、自信地生活着。

2、寓教于乐,培养奋斗精神

奋斗精神主要是指好强的个性、竞争的意识、不服输的精神和不断进取的追求。在体育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学生冬天怕冷,夏天怕热。耐力课怕累的情况。我们教师要以学生熟悉的方式,既给他们提供一个愉快锻炼的天地,又要注重其进取品质的培养。如在进行耐力跑、跨栏跑、障碍跑、超野跑等枯燥的运动技能时,我把他们放在快乐的游戏和娱乐中。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既掌握了运动技能,同时又培养了他们吃苦耐劳、坚忍不拔、敢于冒险的品质。

让德育贯穿于体育课堂 篇4

张淑君;包松娅 2013-09-28期01版

提案是人民政协一项历史较长、特色鲜明、影响深远的全局性工作。作为经过多年实践不断创新完善的协商形式,提案办理协商具有内容具体、方法多样、程序规范的特点,可以经常、灵活、有效地开展,在人民政协协商民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9月24日至25日,全国政协提案办理协商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这次座谈会,是本届全国政协首次专题研究提案办理协商工作的会议。会议紧扣主题,富有成效。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张庆黎在座谈会上所作的讲话,站位高,接地气。分组讨论时,与会代表讲实话,道真情。8位来自党派、有关部委和地方政协组织的同志交流发言,总结经验尽是干货,探讨问题客观中肯。会上,提案人、政协组织和提案承办单位达成共识:切实把协商理念贯穿到提案工作全过程。

协商关口前移为有源头活水来

提出提案是提案工作的起点、基础。提案只有提得好,提到点子上,才有可能办得好。“提案的提出就要像吃包子一口咬到馅一样,要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切中要害,找准穴位,提出中肯、恰当、有分量的问题。”张庆黎副主席这句形象的比喻在分组讨论中不时被引用。

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主任孙淦表示,这些年,各党派团体和政协委员紧紧围绕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地方党委、政府和行业部门中心工作、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深入调研、集中才智,紧扣“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城乡一体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等课题,提出了一大批高质量的提案。这些提案正是切中了要害,找准了穴位。

多位与会地方政协提案委员会负责人结合多年工作实践提出,从根本上讲,提案都是人民群众意见建议、愿望诉求的表达和反映,是政协发挥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桥梁纽带作用的重要载体。提案办理协商的过程,就是政协委员关注民生、了解民情、反映民意的过程,就是党和政府倾听群众意见、回应群众呼声的过程,就是各方面意见交流交峰交融,集思广益、增进共识的过程。

正是基于对提案这种最朴素也最深刻的认识,各级各地政协和提案人近年都着力提高提案质量。

把调研成果转化成提案是民主党派中央的普遍做法,深入开展专题调研则是民主党派中央提高提案质量的重要手段。多位与会的民主党派中央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在调研中深入了解工作进展、发现问题与矛盾,尤其注重广泛听取各相关利益群体的声音,再结合专家的客观分析,经几道关打磨出来的提案才能问题客观准确、建议切实可行。从这个意义上讲,专题调研就是一条开展广泛协商的重要途径。

在民进中央和台盟中央提交会议的书面交流材料中,不约而同提到了加快推行政务公开、为民主党派和政协委员知情明政创造条件的建议。他们认为,提案反映的内容涉及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民主党派和政协委员要提出高质量的提案,没有一定的信息资源是不行的。实践中,民主党派和政协委员都面临知情渠道不宽不畅的尴尬,导致有些提案跟不上形势、与党政部门的实际工作脱节。民进中央建议把协商的关口前移,拓宽信息渠道,加强沟通,使提案人全面掌握情况,有效发挥提案作用。

青岛市政协提案委员会主任刘少民介绍的经验让与会者眼前一亮。在青岛,政协委员评议承办单位的提案办理工作,同时,承办单位也评议政协提案的质量及发挥作用的情况。青岛市政协认为,这种双向评议是监督,也是协商,它融汇着双方的判断和评价,也隐含着对对方的希望和期待,为提办双方的沟通交流提供了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提办双方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良性互动关系。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充分的协商,成就了高质量的提案。

交办前的协商为保提案能立住

据统计,全国政协六届一次会议时提出提案1085件,八届一次会议为1799件,十届一次会议时上升到3668件,十二届一次会议到目前收到提案5856件。迅猛增长的提案数量让人亦喜亦忧。喜的是,增幅充分反映了政协委员履行职能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忧的是,提案承办单位,特别是一些承办“大户”压力很大。为解决这个矛盾,与会代表一致赞同处理好提案数量和质量的关系,严格执行标准,不搞凡提必立。什么样的提案可以立案?什么样的提案不能立案?近年,一些地方政协在这方面积极探索创新,严把进门关,强化立案环节的协商。

哈尔滨市政协在每年全会前收集提案,并商请市委办公厅和市政府办公厅在提案承办大户中抽调10名左右的业务骨干,参与提案的初审工作。通过参加初审的政府职能部门业务骨干之间充分交换意见,既能对提案的立案、并案、撤案、不予立案和主办、协办、分办做出比较准确的判断,提高立案准确性,又能对提案不够完善的地方与提案人沟通,提出有针对性的修改意见。

一般而言,政协全会是提交提案最集中的时段。不少地方政协组织也抓住机会为提案过筛子,如通过提供往年的提案情况,扩大信息共享,避免内容重复;或在全会期间安排半天时间讨论提案,委员们把拟提交的提案拿出来晒一晒,立案前在本界别里能并则并,能合则合。地方政协组织的经验得到了洪天慧委员的赞许,她表示明年政协大会时,她所在的界别也可以有所尝试。

江苏省政协在提案正式交办前,增加了预交办环节,请各承办单位在规定时限内通过“省政协提案管理系统”网上阅读相关提案内容,提出初步办理意向,也可提出改办意见,在充分听取党政职能部门意见基础上,最终确定每件提案的承办单位和办理方式,有效提高了交办的准确性。

各地政协创造的提案交办前的种种协商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提案立一个,是一个。

关键节点协商 督到火候上

督办是推动提案意见建议落实的重要手段。督办,要督在需要时,督到火候上,才能督到位,督到家。这些年,各级各地政协都十分重视完善提案办理督办制度,积极推进以商促督、以督促办,推出了不少好做法好经验。在这次座谈会上,这些好做法好经验成为大家积极交流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全国政协加大对提案分层督办力度,通过对重点提案的跟踪督办、集中督办,带动整个提案办理工作的深入,通过专题调研、提案办理协商会等形式深入开展提案督办协商。十一届全国政协就召开了58次重点提案办理协商会,推动了一大批具体问题的解决。今年全会期间,全国政协就城镇化和城乡污染防治两个热点问题召开了两场提案办理协商会议。提案委员会还针对城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卫生体制改革等5个方面的重点提案进行了调研督办,向党中央、国务院报送了39期《重要提案摘报》,进一步加大了督办力度。

督办规格高是北京市和河北省政协的共同特点。重点提案由市政协领导领衔协商办理,是北京市政协提案工作的良好传统。党委政府领导、政协领导、有关委办局领导直接参与,各界委员和有关专家积极参加,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河北省政协主席、副主席近年共督办重点提案21件,带动了提案办理整体水平的提高。去年,为办理好关于改善和提高省会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一号提案,主席会议专题研究谋划督办方案,先后通过发表主席署名文章、发放倡议书和召开协商座谈会、新闻发布会、学术研讨会、督办推进会等一系列创新举措,有力推动了提案的办理落实。

上海市政协在督办时注重深化协商效果,重点关注以往督办专题的延续和深化。如今年关于完善“营改增”政策、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重点督办,都是在已有督办成果基础上的延伸。

专项督办、联合督办、跟踪督办,政协主席会议督办、政协领导领衔督办、专委会专题督办,与委员视察、民主监督、舆论监督相结合„„本次座谈会上备受欢迎的各类经验表明,目前各级各地政协都在加强与承办单位的协商合作,形成了多主体、多层次的提案督办格局。

协商的最终目的是解决问题

本次座谈会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深入学习领会十八大关于协商民主、提案办理协商重要精神和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政协提案办理工作的意见》精神。与会代表认为,十八大精神为提案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两办”《意见》为提案办理协商作出了制度安排。在分组讨论时,来自民主党派中央的代表和多位全国政协委员都谈到了他们的共同感受:承办单位对提案办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普遍提高,自觉把协商贯穿于办理工作全过程。

国家发改委建立了专访制度,在今年的办理工作中,与委员沟通达到700人次。在办理陈求发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快株洲清水塘老工业区整体搬迁改造的提案》时,发改委实地进行调研并上门走访,对此,陈求发委员专门发来表扬信。今年,教育部为做好提案办理协商工作,召开了10场提案办理专题座谈会,邀请全国政协委员和部分专家学者,面对面听取意见建议。台盟中央去年提了26份党派提案,相关承办单位都与其进行了充分沟通,得到满意答复。

电话联系、登门走访、座谈调研、出差顺访、信函网络„„协商的本质是沟通,提案办理过程中,承办单位创新的“既请进来,又走出去”的全方位、多形式沟通协商,成效有目共睹,既促进了提案的办理和落实,又提高了委员的满意度。

当然,提案办理协商并不是为给提案人一个答复,关键是要把提案中的合理意见建议落到实处,真正解决问题、推动工作。针对梁凤仪、张抗抗等委员提出推进文化产业投融资、保护实体书店生存等方面的意见建议,财政部印发了《关于申报2013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通知》,明确将鼓励企业在项目实施中积极利用金融机构融资作为重点支持内容,在《关于开展实体书店扶持试点工作的通知》中,明确中央财政将对试点城市实体书店给予奖励,帮助其生存发展。

与会提案承办单位代表都表示,将认真学习借鉴兄弟部委的好做法、好经验,着力在提高办理实效上下功夫,让协商更充分,让委员更满意,让人民群众更满意。

让德育贯穿于体育课堂 篇5

文/吕国伟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德育是小学数学必须完成的一件重要任务。从一年级起贯穿在各年级地教学中。”我们每个教师都应把德育与基础知识的教育、基本能力地培养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突出数学教学的学科性、教育性,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小学数学教学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德育内容,它在整个教育活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现分述如下:

一、数学教学最易于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小学数学的知识,方法以及它们的来源和发展,都充满着辩证唯物主义因素。对此,小学数学教学主要是通过数学知识的具体分析、讲解,浅显地提示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关系,数学知识内部的矛盾运动,从而渗透实践的观点、对立统一的观点的启蒙教育。例如,在教学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及其验算时,通过具体例子说明运算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学生初步领会到事物是相互联系的,是发展变化的。又例如,在教学因数与倍数概念时,从2x6=12算式引入,导出因数与倍数的概念,又用概念去指导练习,然后去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看到这些概念的实际应用,使学生逐渐领悟到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

二、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培养学生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思维的良好学习习惯

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是学好数学的重要保证。有了正确的学习目标,学习才有一定的方向。因此,我们在教学数学知识时,要注意联系实际,说明数学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如教学《统计的初步知识》一节时,可举一些工农业生产中的实际数据,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以激励学生学好数学的积极性。另外在学习练习有关神舟五号绕地球飞行时间与圈数时,可以补充后来的神舟飞船系列和嫦娥系列科研活动,尤其是“玉兔”月球车的探测活动,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从而感受到数学对科技的贡献,对伟大祖国的贡献。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还应注意“精讲多练”。通过练习,培养学生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思维的良好学习习惯。小学数学教学,主要培养学生专心听讲,认真作业、自觉检查和看书复习的习惯。还有,教师要特别注意表率作用,即要言传,又要身教,用自己的一举一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三、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小学数学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主要是结合有关内容,通过有意义的,有说服力的数据材料以及一些数学史进行教育。例如,通过反映我们地大物博的数据,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的统计表等,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素材。再比如在指导学生阅读《有关几何的一些知识》、《中国最早使用负数》、《勾股定理》、《关于圆周率》、《我国古代有关三角的一些研究》、《我国古代的一元二次方程》等阅读材料后,告诉学生,我国自古在数学研究应用方面就有辉煌的成就,如祖氏公理的发现早于世界其它国家1100多年,杨辉三角的发现先于其它国家400多年;祖冲之对圆周率丌值的计算、负数的使用、方程组的解法都比欧州早1000多年,我国古代的科学成就令世人瞩目。但我们也要告诉学生,不能停留在感叹我国古代数学的辉煌成就上,因为从明代开始,中国数学就逐渐落后于西方,导致勾股定理在世界大多数国家被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直到20世纪初,中国数学家踏上了学习并赶超西方先进数学的艰苦历程,如我国着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发起、推广的优选法,被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和科学试验,创造了很大的经济价值;陈景润成功地证明了数论中“(1+2)”定理,被誉为“陈氏定理”;美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李政道、吴健雄因在科学上的巨大成就而荣获诺贝尔奖等,这些真实典型的数学史实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而且也激励学生学习的进取精神,同时也可使学生认识到闭关自守的无益,切实感受到我国改革开放的意义。它们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让多样化活动贯穿于课堂教学中 篇6

一、观察表达活动,体现自主性

充分利用图片等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情境,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发阅读文本的兴趣。让学生观察、感受、学习,丰富他们的语言词汇,训练他们的语言表达。在阅读教学的基础上,组织指导学生表演,像这样的文章是学生所喜爱的寓言童话类故事,表演更能给他们带来乐趣。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自己观察、体会,最后让学生口述所看到的事件。由于学生自己置身于这一情境中,观察最细,感受最深,不难带着丰富的感情色彩,绘声绘色地描述表演的内容,也训练了语言。学生在体验、表演中不仅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也感受到小稻秧的无可奈何和杂草的霸道,更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二、诵读感悟活动,理解文本

课文的感情朗读应在理解词语,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因此,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可以以提示语为突破口,这些提示语与理解课文密切相关。文本中的词语不需要直接灌输给孩子,也不需要孩子查字典背解释,要通过不同的形式让学生加深对词语的感悟。比如对于“一拥而上”、“不由分说”、“纷纷”等词语,让学生表演出自己对词语的理解。“喘不过气”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一想自己跑过步后喘不过气来是什么样子,怎么说话?运用图片、动作、反义词等等方式进一步把学生带入生活,将自己置入情境,用自己的生活感受来读。

朗读是体验文本情感的重要手段,朗读有助于学生用整个心灵去理解和体会。在本文中朗读的语气是不同的,如野蛮的杂草气势汹汹的话、喷雾器大夫洪亮的声音、有气无力的杂草的话语。可采用让同学们边开展指名读、齐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在朗读的过程中使同学们融入课文境界中。

三、讨论交流活动,增添兴趣

“小稻秧刚搬到大田里”,原来在哪里?我执教时增添了这个环节,在这里渗透科普知识,让学生自由讨论交流,现在城市的孩子根本不知道稻子是怎样从种子生长成一粒粒粮食的,甚至不知道我们每天吃的米是稻子还是麦子,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了解小稻秧的生长过程,了解农作物生长的知识,更好的体会杂草的可恶。

在小稻秧成功地脱险后,让学生设想自己就是小稻秧或杂草,你会怎么想?把学生带入文本,从文本走向了生活,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观点。这样的情境是一种认识的升华,是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表演体验活动,体现个性差异

对于中年级段的孩子来说,表演体验活动可让孩子对文本的理解更加深刻,课外的学科活动更能对文本进行新的创造、拓展和延伸。让学生想象杂草被除草剂打倒的情景和小稻秧又生机勃勃时的表现,既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给不同性格的孩子有展示自我的机会,想表演的可以表演,想一边读一边做动作的也可以,想做导演的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说戏,体现每个孩子不同的个性差异。课后孩子们戴着表演的头饰向全年级师生展现了这样一出课本剧:

禾苗们:来来,我是一棵禾苗,苗苗······我们破土了。

禾苗1:你问我们是谁?我们是一群———(禾苗齐说)快乐的禾苗。

禾苗2:今天的故事叫做《揠苗助长》。(一个一个出示字)

禾苗3:故事的主人公是我们的主人,他叫王小虎。

禾苗4:他是个勤劳的人。

禾苗5:他是个懂科学的人。

禾苗6:正因为他的精心照顾,我们才能从黝黑的土中破土而出。

禾苗齐说:对呀,对呀,他呀,去参加农业达人评比也没问题,(七嘴八舌)把我们种植的这么健康······

王小虎:我叫王小虎,今年25,虽说长得有些土,但我内心很淳朴,从小我就迷恋这一片肥沃的黑土,种啥长啥,只要你肯吃苦,其实城里人也很羡慕我,没听过广告里天天播吗?生活的最高境界“农夫山泉,有块田吗?”

路人甲:小虎,走,一起耕田去。今年种粮大王,我看你真给力。

王小虎:那是,非我莫属!

在看完孩子们表演的风趣幽默的课本剧后,观众都是捧腹大笑,孩子们不会忘记这一次表演的经历。一篇课文的学习不仅仅限于语文课堂的观察、感悟、交流、表演,还要在生活中运用好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发挥各自的才能把文本内容与生活相结合,把感悟、交流、表达、体验融为一体,强化孩子的感受,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在文中品,在生活中体验,由内心真正体会生活哲理,提高思想品质,整体组织得到提高,达到学会做人的目的。

把德育贯穿于英语教学之中 篇7

关键词:英语;教学;德育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06-0018-02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教材既是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载体,也是对学生开展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媒介,也就是说,教师既要利用教材帮助学生了解外国文化的精华和中外文化的异同,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营造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传统道德教育以及民族与法制教育。

现在是素质教育的时代,应以发展学生的各方面素质为核心,思想品德教育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的工作一方面承担着对学生传授知识、培育能力的智育任务,另一方面也肩负着塑造灵魂、陶冶情操的德育重任。因此,教师必须把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作为英语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把教书与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落实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才能完成教书育人的光荣使命。那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达到提高教学成效的目的呢?经过多年的教学、教研实践,我认为要把德育渗透到英语教学中,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去做。

一、身正为范,言传身教,进行养成教育

初中生可塑性、模仿性很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崇高的敬业精神,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言教,也要身教,且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应该注重自身仪态,穿着朴素大方,在传授知识时,通过字迹优美、重难点突出的板书,富含创造性、灵活性的教法感染学生,熏陶学生,加强学生心灵和情操的涵养,使学生形成严谨的学习习惯;教师还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亦师亦友;要多鼓励,少指责;多表扬,少批评;要善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尽可能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参加难易不同的活动,人人都有活动,人人都有收获。

二、提炼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教材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主要依据,初中英语教材中的对话、课文、练习等,都有着丰富的德育素材,教师应该结合教材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以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和奋发向上、乐于奉献的精神。比如教学课本中有关学校规章制度的内容时,应教育学生要身体力行,从我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礼待人,遵守纪律,按时上学、回家,遵守社会秩序。还比如学习课文《愚公移山》时,和学生一起探讨“有志者事竟成”这样的话题,从而明白无论有多大的困难,只要我们有信心,并持之以恒的去做,都能够克服。学到有关科学、人口、环境、动物的内容时,应教育学生勤奋学习,勇于探索,学科学,爱科学,为祖国的未来勇攀科学高峰,并关心世界人口的发展,注意保持生态平衡,低碳环保,节约资源。在学习“Where is…?It is…”时,可以利用地图让学生指出各城市,当指到Taiwan 、Hongkong时,可适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学习有关match的内容时,在理解熟悉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理解只有相互配合,依靠集体力量,才能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然后让学生讨论怎样做才是热爱集体、关心集体、自觉维护集体荣誉。

三、结合日常礼貌用语,进行行为规范教育

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弘扬光大这一传统美德。初中英语课本从始至终都贯穿着许多文明礼貌用语,教师可教育和引导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要使用文明用语,学以致用,以礼待人,与人为善。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运用“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night.”,在生活中遇见人要说“Hello!”“How are you!”“How do you do!”“Nice to meet you.”有事麻烦打扰他人时要先说“Excuse me.”得到别人帮助时说“Thank you”等,提建议时多用“Would you please…?”“Shall we…?”“Why not…?”“You had better…”等习惯表示法,不能满足对方的要求或不小心伤害对方时多讲“sorry”等。

礼貌用语不单单能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与他人交往的信心和勇气,使他们的日常用语趋向规范和得体。这样,既掌握了知识,又懂得了文明礼貌,懂得遵守社会公德的重要性。

四、利用丰富的课外活动,进行品德教育

进行有目的、有组织的课外活动,不仅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有一定的帮助,而且还能使学生受到一定的品德教育。如上完有关rules一单元后,可让学生组织一场party,在组织和实施过程引导学生从衣着服饰、言谈举止等方面去考虑,作为party的参与者应该遵守那些rules,这既可以加强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又能教育学生守时,衣着得体,讲文明礼貌等。又如,学习有关节日的单元时,正好赶上教师节,可布置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制作一张贺卡送给老师,这既可以加强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又能教育学生尊敬老师,融洽师生关系,学生对学英语会更感兴趣。

让和谐贯穿于师德建设过程中 篇8

关键词:师德建设;和谐;贯穿

人的全面发展是脑力和体力、生理和心理、才能和品质、道德情操和美感素养多方面、充分、协调发展,是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协调统一。和谐是美的标志,也是人发展的真正意义。教师的知识结构、各种能力以及完美的个性和谐发展是师德建设更全面和更高的目的追求。因此,必须将和谐的理念贯穿于师德建设过

程中。

一、努力达成学校干部教职工之间的和谐

师德建设中,干部教职工之间的和谐是学校整个团队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谋求快速发展、促进教师个性张扬、专业快速成长的基本保证。首先,必须创造体现全校教师共同价值观和共同利益、富有浓厚文化气息的教师精神文化,激发教师对学校的认同感和责任感,使教师在工作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产生强烈的使命感,从而形成凝聚力。学校领导的思想会唤起教师相应的行为,学校领导对教师的尊重会换来教师与教师、教师和学生的相互尊重,最终形成相互信赖、相互欣赏的和谐工作氛围。工作中,我校注重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又做到平等待人、互助合作,既重视精英的引领作用,又清醒认识到学校每一个成员都是团队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学校工作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充分注意以人性化和富有人情味的方式营造“家”的氛围。比如,教师节时组织教师联欢;“三八”妇女节时每个女教师都能收到一份温馨的礼物。我们还经常以年级组为单位组织各类比赛,交流感情,增进友谊,使教师对学生产生依恋感、信赖感。其次,要结合“三爱”教育,激发教师的爱心,让每个教师真正学会尊重和宽容。没有爱便没有教育,作为施教者的教师如果缺乏爱心,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要引导教师随时随地精心营造爱的情境,注意从小事做起。可以通过教代会、演讲、帮助同事或学生解决问题、资助困难教师和学生等具体活动,让教师学会关爱、学会感恩、尊敬先进、热爱集体。也可以组织师生通过美化校园、参与环保等活动,激发师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培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工作和生活提供的情境,使教师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学会严于律己、尊重他人、宽容他人,多渠道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社会转型时期的功利倾向、社会上不健康的现象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教师的思想。要通过引导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多读优秀书籍,观看优秀影视等多种渠道,让他们博采众长,培养高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促成教师工作意志力培养与教师健康成长的和谐

教师承受着来自社会、家长的各种压力,学校内部的考核、聘任,教师之间的相互竞争,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等,都对教师的意志力形成了严峻考验,影响教师的健康成长。因而一定要引导教师强化意志力,奏响意志力培养与教师心理、专业健康成长和谐发展的乐曲。首先要重视教师的心理辅导。工作中,我校安排专职心理辅导教师给广大教师进行有关教育心理、自我调整等方面的心理讲座,并面向教师开展心理咨询,保持教师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此外,利用假期和学校例会,对领导干部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培训,让他们通晓鉴别教师心理健康的方法,掌握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入点、工作原则以及支持和鼓励教师战胜心理困扰的教育技巧,给班主任、科任教师及家长沟通和处理各种关系提供有效的方法,有效缓解他们的工作压力。调动和激发教师学习、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学校要注重教师的日常思想教育。有意识地针对一个阶段以来教师在教育教学、思想情绪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做思想工作,平衡教师之间的利益关系,加强教师承受心理挫折能力的教育。利用教师会、教代会耐心倾听教师的意见,注意采纳教师的合理化建议。通过心理疏导,教师才能在思想上变消极为积极,在工作上变被动为主动,在成绩上变一般为突出,在活动中变躲避为参与。教师的群体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得以激发和升华,形成进取合作的氛围,学校也可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另外,要引导教师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人生是为解决矛盾而来,任何挫折都是人生经历,即使你处在寒冷的冬天,只要心中有阳光,就能闻到春天的气息;即使被逆境所困,只要心中有阳光,头顶的乌云总会被穿透。

三、实现人性化管理与严格管理的和谐

如今,以人为本、人性化管理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接受。它较好体现了对教师和学生的人文关怀,体现对教师和学生未来发展的关注,体现和谐教育的思想。但是实行人性化管理不能排斥对教师的严格要求。实际上,这是一个事物的两方面,二者并不矛盾。人性化管理与严格要求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为了学校和谐的工作氛围和教师心理、专业的和谐发展。没有严格的纪律,就没有一流的工作状态和一流的教学质量。当学校失去了严格的管理,一味地迁就,往往会导致教师思想放松、意志懈怠。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纪律是取得胜利的保证。工作中,一要发动全体教师集思广益完善学校的各项制度、规定和措施,在完善的过程中使教师真正理解规章制度的必要性:各项制度、规定是维护学校主体价值,保护学校和教师工作有序运行并取得高效益不可缺少的管理举措,是教师心灵自由、个性完美的基础。没有严格的纪律,就不可能有每个教师真正的主体地位,以人为本,实行人性化的管理就会落空。二要依据制度、规定形成学校良好的激励制约机制。制约和惩戒是学校快速良性发展概念中的应有之意。因此,应下大力气抓好在考核、聘任和技术职务评聘中受到诫勉的教师的思想工作,让他们既能认真反思过去,又能心悦诚服轻装上路。三要把握纪律约束和教师个性张扬之间的张力,根据学校教师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定位,把“度”做深做透,当学校的规章制度越来越精要,学校的人文水平才会越来越高。

师德建设过程是广大教师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主动发展的过程。把握和谐理念,认真扎实地做好工作,让教师都生活在宽松和谐而又严谨有序的氛围中,师德建设就会呈现更美好的局面。

参考文献:

王岩松.重视师德建设 构建和谐校园生态[J].教育教学论坛,2016(25).

让素质教育贯穿于高中数学教学中 篇9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1.观念的转变。

作为当代教师,我们要清醒认识到自己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和地位,认识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重要性及紧迫性,要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课程改革中来。我们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发展,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擺脱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更新先进的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价值观。

2.教法的转变。

随着新课程的试行,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应综合学生自身条件与社会需求,让学生自主学习,并在教学中树立学生自主、创新的观念,培养学生的自力、创新精神。我们应注重学生的学习策略的运用,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平台,紧密地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创造从事数学活动的条件,如果我们实施了数学活动的教学,这样推着学生:“走”,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引导学生积极从事自主探索,而且还能培养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协作精神和团结意识。

3.知识的更新。

教师作为社会化的人,必须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必须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特别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等方面的理论,能够以新的教育理论来支撑自己的教学工作。

二、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课堂教学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数学本身具有严密的逻辑性、高度的抽象性和应用上的广泛性。数学知识的传授是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分类归纳、抽象概括的过程。这些活动的展开,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而且可以促进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顽强的学习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形成与发展。

整合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加强校园网络系统的维护、升级与管理,倡导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先导,促进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重视受教育者主体的自主性活动,重视德育思想认识和德育实践体验的结合,坚持“实践育人”“活动育人”,由原来单一的说教为主的教育形式逐步走向“实践”“活动”为主要载体的多种方法互补、多种渠道着力的全方位教育体系。

上一篇:三年级范文我家门前 秋天下一篇:政审表现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