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体会

2024-05-21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体会(精选12篇)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体会 篇1

目前, 我国小学体育教学水平有个很大提高, 广大体育教师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导下, 组织学生进行有计划地练习, 使他们掌握了一定的体育知识和技能, 身心得到较好的锻炼。但体育教学沿用传统的准备———基本———结束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刻板、单调, 学生总是围着教师转, 完全按照教师的安排和规定进行练习。在教学效果上, 只看到了整体情况, 忽视从学生个人特点出发、因材施教,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妨碍了体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为了探索体育教学改革的新途径, 遵循体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 按照少年儿童生理、心理的特点, 打破体育教学传统模式的这种沉闷局面, 我在教学实践中大胆摸索, 设计改革了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我认为, 内容决定形式, 形式应为内容服务, 改革体育教学组织形式, 目的是让学生在更加活泼开放的课堂气氛中, 得到更好的身心锻炼, 以增强体质。为此, 我结合自己十多年的教学实践, 深入了解学生对上体育课的兴趣要求和每个人的个性及天资的差异, 在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上作了初步改革。其方法是:教师示范讲解某个动作时, 不强调学生机械地排列成整齐的队形, 只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周围自然站立, 并且边讲解、边示范。学生一边听讲, 一边自然练习。学生练习时, 由于学生的理解程度及模仿能力不同, 最后的效果也不会相同, 所以要求学生根据实际情况, 自由结合, 互帮互学, 做得好的同学可自由运动, 随时指点暂时差一点的同学。这样, 由原来的机械组合, 变为按情趣自由结合, 成为小群体活动。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和传统教学形式、方法相比, 层次多、方向宽、变化大, 结构新颖, 效果显著。如在进行投掷铅球教学时, 教师先讲解动作要领, 当学生们初步掌握了徒手动作后, 就让他们在教师指定的区域内, 自由结合成几个小组, 进行自由练习, 学生有的掷、有的拾、有的审查动作要领, 人人情绪高, 个个兴高采烈, 打破了以往课堂教学的沉闷气氛。这样做, 学生解除了思想顾虑和不必要的约束, 他们互帮互学, 情绪高涨, 练习认真。教师来回巡视, 分别指导, 待学生基本上掌握技能后, 就吹哨集合, 分析典型错误动作出现的原因, 指出纠正错误动作的方法, 并让动作较正确的学生出来示范, 使原来掌握不好的同学及时纠正。结果全体学生都正确掌握了投掷要领。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 我体会到, 这种教学组织形式的优点是:

(1) 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能较好地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习中, 同学之间互帮互学, 取长补短, 团结友爱, 并形成了自我检查、纠正动作的能力。例如, 在分腿腾越 (山羊) 教学中, 各小组注意互相保护的前提下, 他们在“助跑节奏”“起跑力度”“腾空高度”“推手快慢”“髋关节是否前送”“落地时是否轻松抬头”等动作上相互提示补充, 学生练习非常带劲, 大大促进了学习进度, 促进了动作要领的掌握。

(2) 能充分改善师生双边关系, 促进师生情感的交流。由于这种组织形式, 教师不是高高在上, 而是巡回在学生之间, 与学生同活动, 共练习, 亲密无间, 形如家人, 师生情感交流充分, 也充分发挥出学生各自特长, 有利于学生迅速掌握动作技能。如在掷铅球教学中, 有的同学喜欢背向滑步掷, 而有的喜欢侧向滑步掷。教师根据他们各自情况, 耐心地分别指导, 使学生很快掌握了掷铅球的滑步动作要领。

(3) 这种组织形式, 能充分发挥小群体的骨干作用。学生自由结合成小组, 充分发挥了“小先生”的作用, 同时也可节省组织教学时间, 有利于提高课堂练习密度, 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4) 教学效果显著, 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由于该组织形式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能自觉地进行练习。在相互学习、相互指点的情况下, 有利于纠正错误动作, 有利于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有利于培养学生自觉锻炼的习惯, 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值得指出的是, 对体育教学组织形式的这种改革, 绝不是“放羊式”的教学。因为这种形式是学生在指定区域内进行练习, 是在有效控制下的学习, 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 它是符合教学规律、符合少年儿童心理特点的, 因而它不是“放羊式”的。

当然, 并不是所有的课都可以采用自由练习的组织形式。采用自由练习组织形式, 一要视学生年龄和学段的不同有所侧重, 高年级可以更开放些, 而对低年级学生, 教师指导、组织的任务更重些。二要根据教学内容、场地器材等条件灵活机动地变换组织形式, 并且要求学生应有一定的体育技能基础, 学生分教活动范围也不应过大, 以便教师指导。注意了以上两点, 才能把教学搞好搞活, 才能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为祖国培养合格的人才。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体会 篇2

曹 建平

通过这两天的听课,发现每个老师上课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亮点,也有不够完善的地方,对于我们听课的教师来说特色亮点闪光点是值得学习的地方,而不足的地方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因为这可以让我引以为戒,少走很多弯路,对自身在教学上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每上两节课都有评委来点评,评委的点评都直击要害,我总结以下几点:

1、学生在原有的基础油没有变化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气氛怎么样,学生通过整堂课的教学有没有学会技能;

2、教师在上课过程尽量用商量的口吻,不能用命令式生硬的语言;

3、学生在练习中是自己尝试获得结果,而不是老师告之的;

4、课前制定的教学目标与实践教学相符吗,达成多少;

5、教师要想上好一堂课要做好八个字“语言、组织、情感、方法”;

6、现在提倡情境教学,教师所创设的情境要为教学服务,不要为了情境而情境,如果整堂课都用一个情境去教学,有时候会显得很累赘,所以提倡运用片断式情境教学方法;

7、教师用心上课,才能感动学生。

评委老师用独特眼光,精辟的点评,使我茅塞顿开,觉得此行收获非浅,很多东西都可以移植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去,从平时常态体育课堂教学入手,争取每节课做好一点,解决一个小问题,不断地磨练自己,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在这两天听课活动中我感觉一堂好的公开课,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课前精心的准备,认真写好教案,根绝学生的特点和基础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把握准教材的重难点,选择实际有效的教学方法去突破,精心设计课堂德高潮部分等 第二、教师在课堂上表现,首先教师的声音要洪亮,口令要规范合理,其次教师的思路要清晰,把握好每个环节的,层层递进,组织结构紧凑。最后,要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去,能做到忘我,与学生融为一体。第三,要善于把自己的特长在教学中通过合适的机会很好的展示出来,有时候能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给评委和听课的教师留下深刻的印象。

通过此次学习,不仅使自己的眼界得以开阔,而且使自己对体育新课程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这无疑将对我们今后的教学工作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体会 篇3

【关键词】体育游戏;组织;趣味

中小学生的特点是爱动,积极参加各项活动,特别喜爱游戏。他们的好胜心较强,谁都不愿因自己的行为失误或行动迟缓,而破坏全队的成绩或名次,更不愿因自己违反规则而令全队受处罚或取消资格。所以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组织更多的富有生活性、情趣性的游戏,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的同时,达到教学的目的。同时也要注意游戏的选择,好的游戏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组织不好的话,整个课堂就会变得乱作一团。

一、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提高儿童的认知能力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因为有兴趣儿童才愿意全身心的参与活动。体育游戏往往来源于生活,贴切生活,有利于激发孩子们探求美好生活的热情。他们在游戏的情节之中扮演着各种角色,更好地体会、认识生活。如游戏《追拍第三者》,一部分同学扮演逃跑的坏人,另一部分扮演勇敢追逃的警察。孩子们在游戏设计的情节中,体会了抓捕逃犯的过程,了解了沿着圆圈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体验了警察辛劳勇敢的生活。

(二)有利于培养儿童的创造能力

体育课之所以加入游戏的内容,主要是为了让孩子们在游戏过程中全身心的动手,动脑,锻炼孩子们的观察力、反应力、记忆力、判断力,提升相应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教师应在游戏活动中给孩子们更多的思考空间,提出疑问,让孩子们去思考与创造。如在《跳皮筋》的游戏中,同学们自己创造的童谣:“周扒皮,二加一,偷了人家的大公鸡,……”边喊边跳,节奏感强,兴趣浓厚。

(三)培养中小学生的品质

思想品德是四有之首,没有好的思想品德,其他的教育都是徒劳。教育的宗旨在于育人,忽视了品德的培养,便失去了教育的意义。孩子因为世界观还没有形成,思想可塑性较大。这就要求在体育课中用品德教育贯穿游戏之中。用特定的角色规范孩子的言行,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正义感。游戏《老鹰捉小鸡》,设计了群鸡搏斗老鹰的场景,大家通过集体合作,共同打败老鹰。孩子们在游戏中可以学会认识凶残的敌人,认识集体的力量,还可以知道团结互助的好处。体育游戏内容健康,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孩子们培养了高尚的情操。

二、体育游戏教学的组织原则

(一)体育游戏应适合学生心理和生理的特点

一般来说,中小学生的年龄在7~15岁之间,这时期的他们可谓是不知疲倦的年龄。多动、喜欢无约束、纪律性缺乏。对于这些特点,我们在上体育课时,如果只是一味的进行书本教法是没有多大的效果的。所以,我们要把书本的知识要求转变成游戏方式,也就是说用游戏的方式达到教学的目标。

(二)体育游戏应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

体育游戏是为体育课教学服务的,不能为了活跃课堂气氛,随便使用体育游戏,而置教学内容不顾,要根据具体的需要,有目的地选择。如:在快速跑教学中,使用了20米的迎面接力游戏;在篮球“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使用了“迎面行进间传球接力”的体育游戏。

(三)体育游戏的结束部分很重要

结束部分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逐渐恢复到相对安静状态。因此,在整理活动中,游戏要突出其趣味性的特点,内容和形式上做到新颖,轻松活泼,精彩幽默,使学生摆脱体育活动造成的心理和生理上的紧张状态。

三、体育游戏教学采用的教学法

(一)角色任务法

在活动中让他们担任一定的游戏角色,促使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集体对自己所承担的角色的期望,而得到同伴的喝彩和教师的表扬。从而得到自我肯定和确认,让他们对该运动产生兴趣。如“运球接力”“看谁传得快”等等。通过完成游戏的角色任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动兴趣,从中可以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评价,以此来认识自己和自己与群体的关系,逐渐克服以个人为中心的习惯和离开家庭后的孤独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性格。

(二)自由发挥法

学生有着丰富的想象力,特别是小学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多彩。在体育项目中有些项目比较枯燥。针对这些项目,体育教师可以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用自己的方法完成体育活动,教师再在其基础上加以引导,对他们的进步取得的成绩加以肯定表扬。使其对自己的能力加以肯定,建立成就感,增强自信心。这就有助于学生对本来枯燥泛味的体育项目产生兴趣。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三)集体荣誉法

集体荣誉是一种团体精神,团体精神对团体中的每一份子都有很大的影响力。教师把学生分成若干组,给予一定难度的活动,内容如“舞蹈”、“对攻角力”等等。对取胜的小组给予表扬,以后又多次分组,打乱学生的组合,使多数学生都有取胜的机会。在为小集体努力的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集体团结气氛的感染,在同伴的鼓励和影响下,当发现自己的小集体处于不利地位时,那种渴望胜利和荣誉的心理及做出努力的过程。

关于小学体育有效教学的几点体会 篇4

一、增强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游戏娱乐性, 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小学生性格大多活泼好动, 会对新颖别致、趣味性较强的游戏持有较强的参与兴趣。 考虑到这一点, 笔者在体育教学实践之中会在遵循小学生上述心理认知特征的基础上, 尽量将一些能充分融合具体体育学习内容的游戏形式运用到课堂教学活动中。 无一例外的是, 类似的做法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游戏的兴趣、点燃了其学习体育要点的热情, 从而为体育课堂教学效率及质量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如在学习排球的垫球动作之后, 我便将学生按照性别分成男学生组与女学生两大组, 并要求两组分别派出一名队员进行垫球比赛。 此种带有明显竞争性质的垫球游戏极大地诱发了学生内心争强好胜的一面, 促使他们将全部身心及注意力都投入该比赛游戏中, 在大大活跃课堂气氛、增添排球垫球学习良好氛围的同时, 进一步复习、巩固、夯实关于排球垫球动作的基本要领及相关技巧。 这样一来, 便为排球垫球教学质量的显著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加大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资源开发力度, 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必要方法。

体育新课改提倡:“体育教师在平时的体育教学活动中要合理运用已有的体育设施资源, 在面临资源短缺的情况, 还可以创造性的开发、利用一些资源, 以此充分弥补由于体育设施资源短缺所带来的不便。 ”体育新课标的这一指示其实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首先体育设施资源是保证各项体育教学活动得以顺利、正常、有序展开的支撑力量, 在体育教学中占据必不可少的绝对性重要地位;除此之外, 鉴于现有的教育条件, 学校或多或少地存在体育设施资源不尽完善的尴尬问题, 而这显然将严重制约体育课堂正常教育效果的获取。

通过对新课改的认真学习与研究, 我将上述理念积极落实到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上。 例如, 针对学校并不存在适合小学生所使用的沙袋这一情况, 我要求学生搜集、整理家中废弃不用的各种布料, 搜寻工地上废弃不用的沙土, 带领他们进行裁剪、拼接与缝制, 制作出一个个重量适中的沙袋以供学生跑步训练时使用。

这一创造性活动, 既能实现化废为宝的巧妙利用, 更关键的一点在于制作的沙袋确实能满足小学阶段学生的实际使用需求, 从而在有效弥补学校体育设施资源短缺所面临的尴尬处境时, 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负重跑步的体育教学质量。

三、增强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性, 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现代素质教育理念认为, 学生的发展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层面等的发展, 同时还应当实现道德情操等的提升与优化。这就决定了小学体育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教会学生基本的体育动作要领。 除此之外, 还应当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一定道德情感、品质态度等心灵上的熏陶与教育, 这同样是小学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对此, 增强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性, 就成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我在体育教学实践中会非常注重借助特定的体育活动促进学生道德层面的发展。 例如在“两人三足”的教学中, 我除了向学生讲解“两人三足”运动的技巧及方法, 更侧重引导学生了解同他人合作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 帮助他们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更好地同他人融合与交流;又如在教学品乓球运动时, 在向学生阐述基本的乒乓球动作及要领之外, 我还会向学生讲解我国乒乓球运动员取得的辉煌成就, 以此促进他们爱国主义情感及民族自豪感的迸发……实践表明, 在教授体育要点之外, 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德育教育, 有利于学生德与智的协调、均衡发展, 更有利于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有效教学是现如今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热衷追求与实现的教学目标之一, 因此, 小学体育教师应当从教学实际情况出发, 采取契合所教学生的主观认知规律及教学内容的具体教学策略与方式方法, 这样才能真正推动小学体育“有效教学”目标更快、更好地实现。

摘要:小学体育教师应当从教学实际出发, 采取契合所教学生主观认知规律及教学内容的具体教学策略与方式方法, 真正推动小学体育“有效教学”目标更快、更好地实现。

关键词:小学体育,有效教学,游戏娱乐,资源开发,德育教育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编著全日制义务教育中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2014.

小学体育教学心得体会 篇5

各位领导、老师:下午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性格》;上学期我担任的是二年级的体育教学工作。二年级小朋友天性活泼好动,游戏是他们喜爱的体育活动,它的内容丰富多样,形式生动活泼,对于激发学生参与运动,掌握动作技能,增进身心健康和促进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培养良好道德品质都有积极重要的作用。通过游戏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团结合作,热爱集体和遵纪守法等优良品质。而这些优良品质正是一个人健康心态的集中体现。游戏深受学生的喜爱,也为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机。例如,在游戏比赛中一些个性较强的学生因不服输而与对方发生争执,甚至拳脚相向,也有失利组的同学之间互相埋怨,导致受指责的学生产生怯场心理而退出比赛。这样一来,不仅影响了游戏教学的正常进行,而且还伤了同学之间的和气。这时,我抓住这一契机,耐心地教导学生特别是有倾向性的,使学生认识游戏比赛的意义,正确看待比赛的成败,批评有碍团结的不良倾向。同时还要与学生一道分析造成失败的原因,找出制胜的有利因素,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新的挑战。

性格是个性的核心要素。良好的性格对于学生具有重要影响,而人的性格和交际关系,心理健康有着密切联系。小学阶段是性格形成期,我们应当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使他们乐于交往,兴趣广泛,与人和谐相处和积极进取。如在体育分组活动中,常会发现个别学生不愿参与活动,只是坐在一旁观看或四处走走,询问什么原因时大都强调客观原因。经深入调查才得知或是因性格孤僻而导致不合群,或是因为体育成绩不理想,而没有人愿意与他们一组。针对这一情况,我就亲自上阵,带领不合群的学生一起参加小组活动,指导小组活动方法,并在巡视中不时地过问该小组每个成员的活动情况,及时表扬小组成员取得的成绩,使不合群的学生增添信心,融入群体。此外,还可创设两人合作的游戏比赛,让这类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与同伴打成一片。这样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就能帮助学生培养起良好的性格。

体育教学的几点体会 篇6

新课标下的体育课程目标,涉及了学生的身体方面、心理方面、情感,态度和知识技能等各方面。但它是针对课改地区所有学生而言的,没有考虑到城区与农村的区域性差别。实际上,对于农村孩子而言,有的目标是很难达到的。比如,在教学《冬季锻炼注意事项》一课时,需要从年龄、性别、身体状况、天气等方面解决问题。而有很多问题是超出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无法主动的去解决问题的。其实按新课改要求有很多内容都需要学生上互联网或新华书店去查阅资料等获得。这对于城区的孩子来说可能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对于生长在泥洼中的农村孩子来说,目前还是十分困难的。因此教学这一内容时,学生就难以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的那样。虽然上课时教师也按内容去讲了,但这将无法体现自主学习,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教学目标。那又与八十年代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形态有什么两样呢?因此对于新课标,我认为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和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重建。建立一些符合本地,本校的学生情况的教学目标,并通过一定的教学策略去获取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课中涉及要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时,可以先让学生通过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身体体验来参与学习,获得新的认识。

我在教学《冬季锻炼注意事项》一课时,首先就考虑到农村孩子受区域性因素影响和外力资源溃乏的原因。我尽力的唤起他们记忆已有的生活经验,如在讲饭后能否立即运动?和运动后暴饮冷水等问题时,我没有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而是让学生回忆自己生活中的体验。通过教师引导,有的同学很快就会想起,过去在自己身上遇到这类情况的经过,从而让他们对问题的解决记忆更加深刻,达到了一定教学目标。对于一些无法从学生的体验中获得的,如不同的年龄、身体状况等如何进行锻炼问题。可以先和学生谈生理方面的有关知识,让学生从年轻人、老年人以及高血压病人等的生理特征资料上,建立感性和理性两方面的知识模型,从而链接到解决问题的策略上来,使课堂教学目标实现有效性。

1、重组课程内容

打开体育课本,我们不难发现,有很多内容在农村学校无法开展,没有跑道从而无法进行跑的有关内容教学、没有操场足球等内容也成了徒有虚名……这也就意味着教师无法按课本内容上课。于是不少教师就“乘虚而入”,体育课干脆就让学生随便玩玩呗!“玩”成了体育课的主要内容。也就不难想象,“一个哨子,一只球,老师学生都自由”的教学场面啦。

其实作为农村孩子而言,他们有很多传统的体育项目,如斗鸡,打水样……这些项目是城里的孩子很少见到的,教师只要把这些内容稍作加工,就是一本很好的乡土教材。如果能把它与课本相结合,并进行合理取舍和重组,就会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校本教材。另外,教师要善于研究教材,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适当加以改编。如没有跑道,可以把有关跑的项目放在树林或田间小径上进行。没有足球场可以让学生绕树林做带球练习……既可以补充资源,也能使课堂充满趣味性。其次教师还可以补充一些学生所需内容,例如课本上对学生卫生保健和个人锻炼注意事项方面,内容安排较少,作为一线的教师,就可以选择性的在日常教学中给予适当补充。如在教学内容中增设一些室内课,给学讲授日常生活中运动注意事项和运动损伤是的处理办法,以及一些突发事件的自救和救助他人的方法,这些对学生的生活和成长过程都有一定的帮助,而且还能唤起学生体育知识的学习的兴趣。

2、组合教学方式

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只是建立在课堂互动的基础上。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做,学生仿的基本模式。其实这种学习方式,学生早已厌烦,因此学习效果就不言而喻了。而且在课堂上的学习,学生很少有巩固和强化的过程,即使练习也是机械的重复。再加上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学生在学习体育学科方面还是有别于其他学科的,学生对所学习内容不以为然。有的学生对有些内容只是“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致使学生很难建立有意记忆的习惯和无意记忆的动力。

作为教师要适当的对教学方式进行组合,去寻找新鲜的元素加入到教学中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在教学《运动损伤处理办法》一课时中,我让学生知道,当无意扭伤了脚或头上被撞了一个大包时,不应该急着用手云揉和贴膏药,因为这样不但不能起到消肿止痛的作用,而且还会加快血液流动,会使情况更加严重。因此,当你伤了以后应该立即找一些凉的东西对伤处进行冷敷,这样可以很快的缓解伤情。教完后,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记忆,我就启发学生,让他们回家后考考爸爸、妈妈,看他们懂不懂。如果不懂要求学生要像老师教他们一样去他们,这样对学生而言,自然會产生好奇心和表现欲。整个过程就形成了无意记忆和对知识巩固提高的过程,而且也起到了对知识传播的作用。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教给学生一些常用的按摩手法如:敲、捶、揉、擦……课后,安排学生回家帮助父母进行放松,这样不但让学生学到了知识,而且又从身心方面教育引导他们,让他们学会体贴父母,孝敬长辈,这不是一举两得吗?

3、建立学习氛围

氛围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又一个关键因素,就像中国的乒乓球、巴西的足球那样之所以长盛不衰,就是因为在全国上下创设一个好的学习氛围,导致后备力量强大。学校教育也应如此,在校园中要创设一种氛围,对学生的学习体育知识的欲望能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例如,在日常教学之余有效的利用大课间多开展一些文体活动,如踢毽子、跳绳、拔河、乒乓球、篮球、排球等,并且要具有一定的常规性,让学生有目标的去学习探究。还可以开设一些兴趣小组,如篮球、乒乓球等,并定期举行比赛,给有特长的学生展示自我才华的机会,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其次在课余时间里,老师要主动的参于学生的游戏和运动项目中去,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加学生的表现欲,起到一定的鼓励效应,另一方面还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适当的组织引导。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体会 篇7

一、体育游戏不妨走出“校门”, 学学“拿来主义”

一提到体育游戏, 大家都不由自主地想起“老鹰捉小鸡”、“丢手绢”、“大鱼网”等耳熟能详的游戏, 大家在觉得亲切的同时又会感到“食之无味, 弃之可惜”, 总是感叹怎么还是这个游戏, 如果说三四年级的学生还在玩一年级甚至幼儿园都玩腻的游戏, 可想而知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如何提高。尽管我们有时候想找一些好的游戏来给学生玩, 但是就是想不到, 那么不妨来学学“拿来主义”。

我们体育教师经常会外出听课, 一些省 (市、区) 级赛课就是我们观摩学习的好时机, 是实践“拿来主义”的好地方。例如“喊数抱团”这个游戏, 我在教学中也想到了一个“喊数抱团”的新做法, 我照样还是报数字, 但是这个数字不再表示人数, 而是用来表示“落在地上的脚的数字”, 比如我喊“5”, 那么就可以是三个人, 其中一个人单脚着地即可;也可以是五个人都单脚站立。后来我灵机一动, 我开始规定“三个人两条腿”, 这时候同学们开始发挥聪明才智了, 有的把两只脚踩在另外两人的单脚上;还有的同学把一个同学背起来, 单脚站立, 旁边的同学单脚站立扶着他。再到后来我又固定“两个人没有脚”, 这下有的同学蒙住了, 但是有一个同学很聪明, 他和另外一个同学面对面跪下来, 然后抬起双脚, 互相支撑膝盖着地, 那么就变成了“两个人没有脚了”。

一个游戏拿来用没有关系, 关键要能够拓宽自己的思维, 能够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情况来适当改变规则, 让游戏的形式更加的多样化, 那么即使是再老的游戏也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二、体育游戏不妨离开“体育”, 用用“外来和尚”

俗话说:“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体育游戏有的时候来源真的不能局限于体育书籍、报刊、教材或者听的几节优质课上学来的东西, 还要在于平时的积累与观察, 甚至可能从其他领域的游戏来扩大体育游戏的资源。

我参加的一个“拓展培训”, 其中有一个测试叫做“信任跌倒”, 就是一个学员直着身体往后倒, 然后后面的学员要尽力托住他不让他跌倒, 这个游戏可以培养学生之间的信任度和团结友爱的品质。只要我们平时多注意观察, 各种综艺节目、游戏闯关类的节目上都有一些既可以锻炼身体又比较有趣的游戏, 只要经过适当的改变就能变成适合三四年级学生玩的游戏, 尝试着去做做看, 说不定会有更多的惊喜等着你。

三、体育游戏不妨走出“国门”, 试试“舶来产品”

虽说外国的月亮不比中国的圆, 但是它肯定也有它独特的一面。我们经常说: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传承, 底蕴丰厚, 老祖宗留下的财富我们一辈子都学不完。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的是, 外国文化同样有他精彩纷呈的一面。所以, 我觉得适当的用一用“舶来产品”也未尝不可。南师附小的金玉老师就引进了“击剑”教材, 并且获得了成功就说明了这一点。

我不敢说自己能够取得像她那样的成就, 但是我想要是能够引进一些国外的游戏, 让我的学生能在体育课堂上得到快乐, 我依然是成功的。比如说“橄榄球”项目起源于英国, 当时是因为一个踢足球急红了眼的中学生抱起足球冲向对方的球门而出现的运动。我在课上也给学生玩起来橄榄球的游戏, 不过用的是软式排球。游戏规则很简单:抱着球往前跑的同学只能把球往后传, 或者横向传递, 直到跑到对方球门为止, 而防守队员只要在抱球队员传球之前碰到他就算该队失败, 然后交换进攻权。虽然刚开始的时候大家总是记不住游戏规则, 但是几次做下来, 同学们都喜爱上了这项运动。这项运动锻炼了同学们的奔跑、协作和灵活躲闪的能力, 对于发展跑的能力起到重要的作用。

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发展, 素质教育深入推广, 游戏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学手段在体育教学中具有特殊的锻炼效果和教育价值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它以锻炼学生身体、发展智力、富于娱乐、陶冶情操、培养团结协作和竞争意识为特点, 提高跑、跳、投等基本活动能力, 增强体育课的趣味性;对课堂教材进行辅助性练习、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 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因而, 体育教学中, 游戏正确恰当的创编 (或选编) 和组织安排, 能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提高教学效果, 从而使体育教学课程目标、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的实施更加完善。让我们一起发挥体育教师的聪明才智吧, 使游戏更“给力”, 使课堂更有趣!

摘要:随着体育教学方式方法的不断改进, 原有的体育游戏已经不能满足小学生的课堂需要。在小学三四年级 (水平二) 体育教学中, 将书本及教师原有经验中体育游戏教材进行相关整合、改变、创造、编写, 总结出游戏创编的一些方法, 创编出更多适合低年级生理与心理特点的体育游戏, 为提高学校低年级体育教学课堂效率提供帮助。

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点滴体会 篇8

一、改革传统教学方式,注重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

传统的体育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主,学生没有自由表达的机会,总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从而使学生对体育活动产生冷淡、厌倦的心理。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做体育学习的主人。以初中足球教学为例,我用少量课时进行足球基本技术的教学,更多的是让学生自由组合来进行教学比赛或足球游戏。让学生在自由组合的比赛中自我锻炼提高,从比赛中感觉到技术的不足,从体育游戏中寻找到体育的乐趣,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把积极的热情投入到学习锻炼中,对足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完成了“要我学”→“我会学”→“我要学”的转变,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了足球技术要领。

二、准备活动充分,避免运动损伤

充分的准备活动后,身体各部分肌肉、呼吸系统会因受刺激而活动力增加,身体温度升高,肌粘性减少,肌纤维收缩范围增长,从而减少肌肉拉伤、抽筋的机率。充分的准备活动还可以促进大脑中枢神经兴奋,降低心理紧张,避免因过度紧张而发生运动伤害。在1998年初三年级的一堂测试课中,准备活动在文体委员的带领下进行。简单的活动后,即进行急性跳远测试,结果一女同学因活动不充分且没有针对性,造成踝关节脱臼。这一事件对我的教训是深刻的,在以后的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准备活动这一环节。在准备活动中,根据运动项目的不同,先让学生进行慢跑使其身体预热,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徒手操练习、关节操练习、伸展操练习等,让练习者活动充分,避免运动损伤。

三、根据学生特长与教材内容采取不同的导入法

课堂导入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但具有明确教学内容、启发思维、激发兴趣、集中注意力、振奋精神、调动学生积极性和求知欲的作用。在体育教学中应根据教材内容和难度的不同,灵活采用不同的导入法。通过多年的体育教学经验实践,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种导入法:

一是问答复习导入。如在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的教学中,复习课时以问答的方式复习“一大、二小、三起跳,人在最高点、球在最高点,拨指压腕球出手”等动作要领。让学习原地徒手练习,巩固提高。

二是示范动作导入。如在投掷铅球教学中,将几种投掷方式示范给学生,让学生自己体会侧向滑步推铅球的练习方式。

另外还有“归纳导入”、“直观教具导入”等多种导入法,可根据学习的内容和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四、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平等的教育,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接受能力、个性差异实施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心理、生理的需求,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教师不仅要关心特长生,更要关心后进生和学困生,要对每一个学生负责,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对技术技能掌握好的学生应增加内容和练习难度以及提高要求,对运动技能和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在练习方法、难度上进行简化,并在练习次数上和时间上进行强化,给他们以信任和勉励,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加倍关心他们的学习进步,哪怕微小的进步也要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使他们获得不断进步的信心,激发他们的上进心。

总之,学无止境,教无定法,为了提高中学生体育教学效果,体育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在教学中要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探索、总结教学经验,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体会 篇9

快乐体育是指在高中体育教学中,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保持愉悦心情, 无限制地发挥自身优点, 充分体会体育运动带来的享受, 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实现体育教学真正价值的一种体育教学方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实施快乐体育, 可以让学生积极快乐地进行体育运动, 把锻炼当做一种乐趣, 培养学生的运动意识, 学习体育运动技巧, 树立终身锻炼的理念。

2.高中体育教学中实施快乐体育的步骤

2.1精 选 教学 内容

要想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真正实施快乐教学, 首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精挑细选。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应该从学生兴趣出发, 适合高中生的发展特点, 增强学生体质。例如, 在体育课堂中进行篮球教学, 其中关于运动技巧的内容很多, 但是, 体育课堂时间毕竟有限, 这就对教材的选取提出了更高要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对符合学生特点的部分内容进行教学。对于难度大、实现困难的技巧只做简要介绍, 对于实用性强、容易学习的技巧应该鼓励学生多多练习, 使学生能够把课堂所学应用于比赛中, 增强对体育教学的成就感[1]。

2.2在 体 育 教学中 突 出学 生 的 主体 地 位

传统教学模式中, 教师只是机械性地进行讲解, 完全没有注意到学生的反应, 教学效率过低。这种教学模式使得课堂枯燥无味, 学生学起来完全没有兴致, 限制学生的发展, 这种教学模式应该被淘汰。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实施快乐体育, 做到以学生为重点, 教师起辅助和引导作用, 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调动。由于学生个体的发展水平不一, 他们进行体育学习的目的和想法也各不相同, 这时, 教师应该尽可能满足学生需求, 正确引导, 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快乐教学注重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保持积极乐观的状态, 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引导, 真正使学生乐在其中。

2.3建 立 和 谐 的 师 生关系

体育教学过程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成的, 它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其中, 体育教学方向、内容等, 都是由教师控制的, 体育教师以自身修养、品德、气质等熏陶学生, 起到主导作用;学生在教学中处于主体地位, 学生的体育基础、能力、学习的主动性、身体素质等因素都会对教学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快乐体育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机械式的、过于严肃的课堂氛围, 它提倡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 从而打破师生之间的陌生感, 以达到最优教学效果。快乐体育以提高学生体质为目标, 它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高中体育教学中实施的快乐体育, 有着更加高尚的目标, 它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意识、对于美的体验、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进而真正实现体育教学的意义[2]。

2.4体 育 教学应 该 具 有 吸 引 力

高中体育教学应该使学生对体育学习充满兴趣。体育教学不能是学生被迫地进行学习, 而应该让学生体会到体育课堂的可取, 变被动为主动, 体会体育课带来的身体和心理享受。因此, 体育教学中应该注重丰富教学方法, 设计新颖独特的教学内容, 使学生对体育教学充满期待, 在探究的状态中完成体育教学活动。

2.5应 该 注 意 理 论 与实践 相 结 合

快乐体育教学方法的实施, 不只是对学生传授体育理念, 还应教授体育技巧知识。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体育技巧知识的学习时, 还应该配合相应的实践练习, 让学生学有所用。通过这种教学, 学生既能对体育理论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又能用科学的理论指导自身的体育锻炼, 提高自身体育素质, 树立终身锻炼的意识。

2.6教 师应 该 提高 自 身 专 业 素 养

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有深刻影响。因此,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 若想实施快乐教学, 教师应该从提升自我素质做起。教师对于体育理论的讲解配合以一定的动作示范, 可以让学生更加形象地体会这种体育动作的技巧, 收到更好的效果。教师应该注意锻炼, 提高身体素质。倘若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上连示范动作都做不合格, 那么要求学生做好是不可能的[3]。教师还应该注意学习新知识, 广泛查阅资料, 及时了解体育规则的变化, 正确引导学生。对于学生的要求不能过高, 要因人而异。耐心指导学生进行锻炼, 不要在学生之间进行对比, 只要求学生超越自己, 实现进步。

3.结 语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实施快乐体育能够真正体现体育教学的意义。我们要保证正确实施快乐教学, 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摘要:随着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 学生的体质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高中体育教学应做出改革, 及时找出应对措施改变体育课堂枯燥无味的现状。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实施快乐体育可以有效改变这一现状。本文根据快乐体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实施特点, 详细介绍快乐体育的实施步骤, 使高中体育教学真正对学生有益。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快乐体育,实施特点,实施步骤

参考文献

[1]王屯柱.快乐体育理念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体现[J].科学报, 2013 (9) :180.

[2]万平.从心理学角度浅析高中“快乐体育”在学校体育中的实施[J].东方青年教师, 2013 (14) :121-122.

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心得体会浅谈 篇10

1、教师必须带着爱心去上课, 并把这种感情体现在行动上

教师良好的感情能唤起学生感情共鸣, 使师生感情融洽相互信任, 教学气氛活跃, 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 带着爱心去上课。教师处处关心、爱护学生, 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多些微笑, 多些表扬, 表现出教师爱的真情, 就会改变过去怕体育老师是因为体育老师“凶”的现象, 以自身的人格力量去感染和教育学生, “感人心者, 莫过乎情。”寓情于教, 以情动人是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 体育教学是老师教学生学的双向活动, 也是师生之间通过活动进行情感、兴趣、能力的心理交流。爱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桥梁, 只有师生关系处在关爱、平等、和谐的氛围之中, 学生才能直言面对教师, 大胆地投人学习之中, 去体验、去完成教学任务。比如:上课时天气热, 老师就要想到减少学生的运动量, 天气较冷时老师应想到学生衣着的厚薄, 出汗后是否会感冒, 遇到学生头痛发热, 教师就应让学生休息。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 如果处理得当, 就能使学生感到温暖, 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一次上课时, 突然刮起了大风, 学生直捂着眼睛, 我马上命令学生向后转, 要求学生背对风站立, 自己却走到学生面前顶风而立。这虽然是一件小事, 但是学生从教师的行动上体会到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 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尊师之情。

2、教学工作中, 教师要有热心和耐心

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新课标明确指出, 要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指导作用的同时, 特别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的体现, 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 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要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中尽量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参与的各种学习氛围。使每个学生都能与教师一起参与到学习中去, 形成一种在自学、自练的基础上相互帮助、相互矫正, 共同提高的合作学习环境, 把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融人到课堂练习中, 让他们在感受体验总结的基础上学习, 教师再去指导, 这样不仅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还能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教师要有热心和耐心, 体育教学灵活多变, 动作复杂, 难度较大, 学生在学习动作时经常遇到各种各徉的困难, 这时学生心中往往产生消极情绪和退缩心理。有些动作学生一时掌握不了, 教师千万不可急躁, 更不能埋怨, 而要满腔热情地帮助, 指导学生。比如我在上初一年级实心球掷远课时, 首先让学生做模仿练习[单手、双手掷方法、投、掷、撇、抛、扔) 体会用力顺序, 让学生带着怎样才能掷远的问题去练习。在练习过程中总结出了“用力快速、不高不低、动作合理”才能掷得更远的方法。在此基础上, 教师再去教正确的方法, 讲解投掷的有关原理: (l) 充分发挥两腿力量, 用力蹬地。 (2) 充分调动全身力量, 送舰展胸。 (3) 充分发挥两臂力量, 用力将球投出。 (4) 上步投掷加快出手速度, 加大投掷力量, 全身协调用力。这样学生就更容易接受, 更乐于接受, 更有利于完成教学任务。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育方法

当学生出现失误或对教师不尊重的时候, 教师应宽容, 沉着冷静, 要用爱心去感化他们。宽容是缩短师生心理距离、消除师生间隔阂的良药。体育教学活动复杂多变, 学生又活泼好动。比较难于组织, 学生在练习中会违纪, 这就要求教师豁达大度, 对学生有宽容之情, 采取恰当的教育方法来解决问题, 使他们主动克服缺点和错误, 有一次上篮球课时, 学生正在练习双手胸前传接球, 有一位男生边练边吃零食。我瞪了他一眼, 他毫无反应, 我就过去接球同他一起练习。看着他那漫不经心的样子, 我一用力, 球打在了他的身上, 他大发脾气。当时我真想过去训斥一顿, 可稍一沉思, 觉得不妥, 就让该生继续练习, 然后把他叫到一边, 告诉他刚才他没有接住球的原因。接着又和他一起练习。下课后那位学生主动诚恳地说:“老师, 我错了!您别生气。今后我一定好好练习!”由此可见, 此举进一步的激发了这位学生学习兴趣和练习积极性, 我也检查了自己做的不够的地方, 事情就这样过去了, 师生之间感情更加融洽了。当然宽容不是无限度的, 要结合具体实际情况而定。

怀揣一份爱心, 保持高度的热心, 选取恰当的方法, 体育教师应具备过硬的业务素养。这些业务素质的培养要求教师站在教学对象的角度上, 发扬爱岗敬业的精神, 以善良之心, 以善意之举去感化学生, 使体育课堂教学富有活力。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 笔者认为, 体育课堂教学的成果与教师设计课堂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 科学合理的课堂设计有利于体育课的正常开展。

一年级体育课教学的点滴体会 篇11

内容摘要:上好一堂精彩高效的体育课,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科学组织学生活动,适时鼓励调动学生的运动热情。低年级的学生就是好动,爱新鲜,厌烦过多的重复练习因此,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要多变,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易懂、易学、充分掌握运动技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增强体质,让孩子们能够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精心设计 身心健康 精彩高效

新课程改革为我们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同时也向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通过多年来的体育教学实践,使我越来越觉得要上好一堂精彩高效的体育课,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科学组织学生活动,适时鼓励调动学生的运动热情。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在实践中学到了一些经验和技巧,在此愿与同行们一起分享我的教学感悟和点滴体会。

一、充分利用游戏,活跃课堂氛围

在“乐”字上做文章,是小学体育教学首先应考虑的因素。小学体育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低段的教学以养护和锻炼并重,重点在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因此“乐”必须体现出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儿童的心理特点十分鲜明,对事物的注意、思维持久力均差,这就要求在教材的选编上要力求丰富多彩;力求活动是群体性的;力求多安排游戏性的教材。我曾在一节教材为50米考核的课中做过成功尝试,使枯燥的考核课充满情趣。从课的开始就安排反应练习以集中注意力,随之在准备活动中又安排三项行进间的游戏练习,不仅使学生情绪高昂,达到了准备活动的目的,还紧紧扣住短跑的特点进行了起跑所需的反应练习,做到一举多得,测验成绩良好。

在一年级的体育课中,我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前安排了游戏“老鹰捉小鸡”。同学们都按游戏的规则练习去了。可是同学们对“捉小鸡”不感兴趣,都无精打采,一副不想玩的样子,口里还说着没意思。

我看到这种情况,就问着自己,是不是学生玩的次数多了,可能缺少了兴趣,怎样才能活跃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想到这儿,我灵机一动,立即整队,马上就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自己找朋友玩好吗”?学生异口同声说,“好”!学生就分散在自己的场地里,玩起了各种各样的游戏,我也不断的加入到学生当中去,这样发现学生玩的更有劲,更有趣,会使学生与老师的距离拉得更进,让学生感受老师的亲切感。就在这时,有一组学生的游戏吸引了我,把我的视线都集中到那一小组去了。我没多想,快步走到他们小组的面前。同学们这是什么游戏?怎么你们这么开心啊!这一组的学生异口同声的说:“踏石过河”。这个游戏很好!心想这游戏不但可以练习灵敏性,还可以提高跳跃能力。这不是两全齐美吗!想到这里,我马上集合全班同学,让这一组的同学演练了一遍,这一下,学生的兴趣大增。我就顺水推舟号召学生向他们这组学习。同学们以三、四人一组来玩“踏石过河”游戏。这时我看到了同学们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样子。他们都分散在自己的场地里练习去了。看着一个个活蹦乱跳的场面,我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练习了几分钟后,我问学生:你们玩得高兴吗?高兴,太高兴了!那为什么这么开心?有趣啊!我们的游戏就是要接近学生的年龄段,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喜欢上体育课。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句至理名言:“课堂教学中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沉重的负担,反之会使学习变得轻松有趣。”另外,体育课要不断的加入新的游戏或是学生认为较好玩的游戏。这样学生在体育课中才会以饱满的热情参与活动。

二、教学方法兴趣化,教学手段多样化

低年级的学生就是好动,爱新鲜,厌烦过多的重复练习。因此,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要多变,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推迟疲劳的出现。如立定跳远比较枯燥,可采用游戏的方法来进行,或用比赛的形式来进行,那么学生的热情就会高涨起来。又比如在游戏障碍赛跑中,也不是千篇一律的重复,对每次练习可提出不同的要求。如第一次提出哪组能遵守规则为胜,第二次加上哪组队伍排得整齐为胜,第三次加上那组跑得快为胜,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来吸引学生完成游戏任务。同样在跳绳、拍篮球、踢毽子等活动中,当学生拿到绳子或球时,多么想自由地活动。我可以在完成规定的任务后,给学生几分钟时间去自由发挥各自的才能,学生就会创造出各种各样的跳法或拍法。学生正当的欲望得到满足,就能更好的集中思想和精力学习下一项内容。这样,教学手段多样化就会给体育课堂教学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运用激励性评价,激发学生兴趣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激励教育是在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通过创造各种优化的外部条件,激励学生的内驱力,从而使学生主动发展。激励教育能激发学生的活力和潜能,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

在执教《篮球游戏》一课时,我没有采用原有的传授式教学方法和学生反复练习的方法,而是改用了激趣法和鼓励法进行教学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学们,这是什么?学生一口同声的说:“篮球”。想玩吗?想玩。那么我们各组来比一比,看看哪组用篮球玩的花样多。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上来了,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团结互助,各小组玩出了多种花样。这时我就抓住时机马上集合进行展示,对有创意的小组及时的进行鼓励、表扬。

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老师的地位是崇高的,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他们的情绪产生极大的影响。在上课中我除了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外,还注意用生动形象的儿童化语言贯穿课堂的始终,进而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和谐、宽松、竞争的学习氛围。如《模仿小动物走》这一课,我采用了激将法问学生:“同学们我们来比一比哪一组模仿动物模仿得像、模仿得快”。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模仿”中时,不论他们动作做得好与差,我都给学生一句勉励的话“这只猴子真灵活”“小兔子蹦蹦跳跳真可爱”。一个赞许的目光,一个会心的微笑,对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激励,也是对其他同学学习兴趣的一种促进,更是教师与学生心与心的碰撞。

在体育教学中,及时总结课堂教学中的好经验,做到让学生易懂、易学、充分掌握运动技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增强体质,让孩子们能够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小学体育教学2007.08

2、刘志军.生命的律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31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体会 篇12

一、终身体育教学思想在高校体育教学当中的重要意义

(一) 终身体育教学的意义

学校教育是实现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还应当在接受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身体素质。因此, 学校有义务开展体育教学。这是为学生形成良好的身体素质素质的关键所在。终身体育教育的概念形成则是基于体育教育概念基础上产生的。更是针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的一种延伸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学校开展终身体育教学有助于促进学生身体素质提高

一个人的身体素质提高, 仅仅通过在体育课上的锻炼是不可能达到的。因此, 学生需要在平时的生活环境中进行有效的体育运动, 促进身体素质提高。这个过程中如何进行有效的身体锻炼, 需要进行科学的指导, 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在未来的生活当中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

2. 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有助于形成青少年的健康身心

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促进了现代教育体制不断改革, 体育教学方法以及形式上的创新促进了学生对于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了进行体育锻炼的心理素质。加强体育终身教育的身心健康培养, 更是形成学生积极健康心态的重要性前提和保障。

(二) 高校开展体育终身教育的必要性

身体素质的提高要靠长久的体育锻炼, 不能急于求成, 要从点滴做起。高校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 进行终身体育教育, 高校体育教学是其基础, 学校体育对终身体育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学校体育通过合理的课程教学和教学计划, 能实现学生健身的目的。学生在校期间, 是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如果能对学生进行良好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锻炼方法, 能快速地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与提高, 增强学生身体机能, 使学生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学习。学校体育能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学习体育知识和锻炼方法, 养成终生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能为将来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基础。

二、高校实现终身体育教育几点措施

高校积极开展体育教育教学活动, 培养学生形成体育运动兴趣、习惯以及运动意识。要想让人们进行运动首先应当使学生形成思想意识。并将这种教育思想溶于具体的教育活动当中。

(一) 高校体育教学方式方法分析

高校开展终身体育教育应当将侧重点放在针对学生的终身体育教育内容上来, 通过开展合理、科学的体育课程, 形成教学样式上的创新与优化。终身体育教育课程的安排和设计应当首先根据学生身体和思想特征以及相关教育资源实现。教育活动以强化基础教育内容和有效提升学生运动能力为主要内容。终身教育强调的是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 在此基础上, 学生应当加强自身的基本技能联系, 形成全面锻炼的素质。体育终身教育应当形成学生的主体地位, 使学生能够进行有目的的自主学习。教学过程中应当给予学生一定展示自我的空间与环境。

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也是形成终身体育教学的前提保证。

(二) 高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形成学生终身锻炼意识

高校的体育教学不仅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生的一种身体素质的培养, 还是形成学生重视体育锻炼思想的重要阶段。学生应当在经过体育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对体育的重视, 只有这样才能算是达到了体育教学的目的。

首先, 高校体育教学应当培养学生自主锻炼能力。体育教学具体过程中应当不断技法学生针对运动项目的兴趣以及动机。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实现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其次, 体育教学活动中, 努力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认知水平, 使学生明白体育运动的重要意义。形成学生主动学习的效果。这样有助于形成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思想意识, 以及培养学生的良好运动习惯。

(三) 高校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综合提升学生对策身体素质

高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体育意识进行有目的的培养十分必要, 但是培养的过程不应当仅仅局限在课堂活动当中, 还应当充分、合理利用大学生的课余时间。不断扩大体育运动在学生生活中的比重。例如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开展一些课外比赛, 或者组织体育活动。成立相关的体育运动俱乐部以及爱好协会等等。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运动活动, 能够促进学生对运动的热爱程度, 并形成学生终身体育运动的思想意识。除此之外, 还应当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 开设一些短期的培训课程, 不断采用多种方式强化体育教学。

结语

综上所述, 加强体育锻炼是有效改善人们的身体功能与保障身体健康的前提。高校体育教学对培养青年人的身体素质十分重要, 更是行程一个人的体育锻炼意识的关键时期。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 开展终身体育教育, 培养学生时时刻刻进行体育锻炼, 是体育教学的使命和责任。通过这样的教育内容开展, 学生将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并真正将体育锻炼溶于日常生活当中, 形成终身体育。

参考文献

[1]郭科伟.高校终身体育模式初步探讨[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6 (1) .76-77.

上一篇:食用农产品市场准入下一篇:美国公路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