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的兴趣教学

2024-06-05

小学体育的兴趣教学(共12篇)

小学体育的兴趣教学 篇1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动力,如何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既要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又要保证孩子们快乐和有趣地学习,一直以来都是小学体育教学的第一宗旨,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尽可能让小学体育产生兴趣的吸引力,推动小学体育教学成功。

一、融入故事,让体育课堂生动有趣

在体育教学中,能够融入故事的时候较少,但是一旦可以相应地、恰到好处地融入相应的故事,则可以使得体育教学从“形式化”演变成“文字化”,使得与文字、与趣事毫不相干的体育科目,能够具体、生动有趣起来。例如,在学习单脚跳这一课时内容的时候,就可以讲一下相关的故事,尤其是跳跃类动物的故事,比如“袋鼠的故事”、“小白兔的故事”等等,都是可以声情并茂、有声有色地讲述给小学生们听的。毋庸置疑,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讲述,学生们必然对所学习的体育知识、所进行的体育任务单脚跳产生较为浓厚的兴致,学习起来也自然会认真、积极、努力践行和模仿。

在实践教学中,首先要讲解一下单脚跳的基本要领,即“单脚起跳、双脚落地”,并且启发学生们想像袋鼠和小白兔的样子,放上轻松愉悦的音乐,让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音乐带动下做出基本跳跃的动作。然后把教学任务进行分解:讲述故事,讲解单腿跳的基本动作要领和学习的注意事项,然后开始实施基本的练习;进入跳跃练习的环节,让学生们合作探究、掌握技能,让学生们单脚起跳、双脚落地,让学生们在乐一编一跳一练一评的众多环节中去实践教学内容,在活动过程中掌握技能。待学生们都能基本掌握动作并能较为熟练完成的时候,就可以进入分组游戏→能力拓展→创新能力评价的环节,从而对学习成果进一步巩固。就是这种故事融入的方式,故事讲述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们都能够在生动有趣中完成对体育知识的学习,让每个学生通过唱中游、游中练感受到愉悦,切实地感受到学习体育的趣味,在愉悦中掌握单脚起跳双脚落地简单的动作方法,在有趣有益中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同时,在这种融入故事的教学中,学生们在激活思维、拓展能力过程中还不折不扣地体验到了合作、创新、成功时的心情,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

二、实施竞赛,让体育教学热烈活泼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竞赛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更好地激发学生们对体育科目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们从小就养成“争强好胜”的竞技精神,“不甘人后”的进取精神,“敢打敢拼”的创新精神,这些都可以在小学体育的教学中展现出来。

在田径项目的教学实践中,实施竞赛的内容很多,比如实施的专门性练习内容,踢腿20米×3次、小步跑20米×2次、高抬腿20米×2次、后蹬跑20米×2次、侧身跑20米×4次等,在传授完基本的动作要领之后,就可以实施专门性的训练,训练熟练后就可以实施竞赛、竞技,让学生们在比赛中进步。再如径赛中的30米×3次、60米×3次、100米×1次等比赛项目,都是可以通过竞赛来完成的,在跑赛和读秒计成绩中完成教学,在竞赛中提升学生们的径赛竞技水平。就是这种与竞技竞赛相结合的体育教学,边竞赛、边学习的小学体育课程,让学生们能够享受到“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感到学习也是一种竞争,并且在学习中体会到真正的成功是通过打拼才能获得的,并享受成功的幸福。

三、添加游戏,让体育实践快乐自然

应该说,体育教学与游戏教学是天生的姊妹篇,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体育即游戏,游戏即体育,这些都是密不可分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体育教学内容都可以融入游戏,所以说,必须要恰到好处地、十分贴近地去把体育添加到小学体育教学内容中去,从而使得体育教学增色很多,就可以让学生们在快乐自然中完成体育教学,让学生们在快乐自然中积极吸取体育教学知识。例如,在学习蹲踞式跳远这一课程内容时,就可以用游戏教学的方式去展现,让学生们去分组掌握自己的所学,让学生们通过分组实践游戏和个体实践游戏相结合的方式,在快乐中完成所学任务、掌握所学知识。

在实践教学中,首先要把游戏的方式选择好,把游戏的环节设计好,游戏的程序及每一道游戏环节的时间和人物都要设计好,并且能够及时应对各种可能不在预计之内的突发事件。尤其在游戏设计环节中,蹲踞式跳远中的蹲踞式一定要制作一个青蛙的卡通模型,让这一卡通形象去引领整个游戏,同时,也可以为每一名参与蹲踞式训练的小学生戴上事先制作好的青蛙头饰等,让每一名学生都感受到是在青蛙的世界中游戏,就显得更为喜闻乐见。其次,在游戏与教学相融合的教学中,环节要紧凑、要求要严格,要通过学习和改进学生蹲踞式跳远技术,掌握快速助跑起跳和安全落地的技能和方法,要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勇于探索和创新,培养自主学习和互助学习的能力,教师则要及时对学生练习情况进行评价和指导,巩固学习的成果,不但要让学生们在游戏中快乐,而且还要在游戏中收获知识。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需要一直保持兴趣,一直保持它的吸引力,让广大小学生能够在快乐中、在趣味中、在游戏竞赛中完成体育学习,让小学体育成为学生们最喜欢的课程之一,从而成功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小学体育的兴趣教学 篇2

体育教学能够让学生通过体育锻炼,增强自身的运动能力。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让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理论知识进行机械地灌输,教学失去趣味性,使得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的心理,对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下降,因而使得体育教学活动的质量受到影响。体育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不同,通过体育运动的演示以及基础动作的掌握,让学生通过自主锻炼、运动的方式,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活跃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首先需要对体育比赛或体育动作进行观看或阅读,才能够更好地开展体育锻炼。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但能够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也能够培养学生运动能力。

3.2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能够促使学生将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体育教学首先以学生熟练体育运动中的各项机能,再让学生通过自主运球或团队比赛的方式,有序地开展体育活动,并在自身经验以及知识的引导下,合理开展体育运动,然后通过教师指导、同学之间的相互学习,总结自身体育运动中的不足之处;通过教师对学生体育动作以及技能的指导,若学生发现自己的体育动作是正确的,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于体育教学的信心;若发现自身动作是错误的,会对自身错误的动作进行纠正,有助于学生产生体育学习的动力,进而积极、努力地学习。体育教学资源不仅局限于教材,也可将生活中的体育比赛或体育新闻作为教学内容,选择一些时下热门、学生关心的话题和体育展开教学。体育具有趣味性、时代性,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与分析,促进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小学体育兴趣教学中的快乐课堂 篇3

一、制作动画课件,促进学习兴趣

小学生天真、烂漫,好奇心强,喜欢幻想,而动画片正是迎合了儿童的这一特点,为小学生喜闻乐见。将动画融入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不但可以使小学生对体育学习兴趣盎然,点燃兴奋的小火苗,可以达到小学体育知识与技能快速掌握的学习目的,而且可以将体育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得到有效突破。

例如:“前滚翻”一课的教学中,体育教师如果只是单纯地讲解与多次重申“团紧身”的关键动作要领,学生大都不能理解和掌握。而利用动画课件效果则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了,动画课件可以将前滚翻的动作进行分解,逐步展示给学生观看,然后再将多个分解动作连贯起来,全程动作示范直观形象,生动有趣,学生们觉得既好玩又好学,在轻松快乐的课堂气氛中完美掌握;再如“立定跳远”的学习,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摆臂与蹬地的配合、落地屈膝缓冲;难点是抬腿收腹、摆臂与蹬地的配合。体育教师可以先播放第一个动画课件:熊大、熊二和光头强准备开展一次跳远比赛,看谁跳得远?可是熊大总是最后一名,噘起了小嘴。我们来帮帮他吧,看看怎么样才能跳得更远呢?有什么诀窍吗?接着播放第二个课件,也是重点内容:立定跳远分解与连贯动作。小朋友在故事情节呈示中学会了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寓教于乐,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二、重表扬与激励,享受成功快乐

表现欲是儿童的早期潜能表现,并且是小学生的普遍特点。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同成人相比,他们更具有爱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并随着儿童自我意识的增强而发展。每一个儿童都希望将自己的优点展示在大家面前,获得肯定和欣赏,因此体育教师适时地表扬与激励,会成为学生的学习动力,并产生持续发展力。例如:跳绳课的时候,我安排学生有的练习行进间跳绳,也就是边跑边跳;有的练习原地换脚跳或编花跳或两人一组一带一跳等。看到学生们高兴地进行练习,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的表现要充满激情地真诚赞扬,例如“你真行”“跳得真好”“真不错”。让学生在教师的评价中充分感受到成功的自豪感和愉悦的情感,充分享受到学习活动的乐趣。

三、创设体育游戏,释放快乐天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教师在结合游戏活动,既可以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又可以在欢快的活动气氛中掌握体育知识与技能。体育项目的学习融入到游戏活动中,激发了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获得切身体会,体验与感悟并生,体育知识与技能贯穿于整个游戏的始终,体育课充满了快乐的趣味性,是小学体育教学组织、诱导、促进体育动作形成的有效途径。例如,耐久跑的学习中,可以结合动物仿生操游戏:小朋友们排好队,大家快快来做操:大公鸡喔喔叫,外面的世界多美妙;小海鸥真勇敢,飞得高来飞得远;小花猫喵喵叫,摇摇尾巴舔舔毛;企鹅弟弟站一排,走起路来摇又摆;小猴子真顽皮,望望东来望望西;大象伯伯慢慢走,伸伸脖子仰仰头;小青蛙,呱呱叫,妈妈妈妈不见了;天天锻炼身体棒,我们的世界真美好!小学生在进行仿生操游戏过程中,开始体验耐久跑对身体运动极限的挑战。

综上所述,根据学生的当前发展阶段的兴趣爱好采用教学方法,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科学规律,学生们喜欢的动画世界、游戏乐园以及得到充分的肯定与赞扬,都使小学生的体育学习收获了快乐体育的乐趣。小学生的情感在浓厚的兴趣牵引下,快乐的学习气氛产生快乐的体育情感,体育情感随着体育学习内容的可持续性发展而发展,小学生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体验着成功的感受,对提高学习积极性、培养兴趣、发展智力、活跃思维、增强自信心、健全人格、形成良好的终身体育习惯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小学体育兴趣教学中的快乐课堂 篇4

一、制作动画课件,促进学习兴趣

小学生天真、烂漫,好奇心强,喜欢幻想,而动画片正是迎合了儿童的这一特点,为小学生喜闻乐见。将动画融入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不但可以使小学生对体育学习兴趣盎然,点燃兴奋的小火苗,可以达到小学体育知识与技能快速掌握的学习目的,而且可以将体育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得到有效突破。

例如:“前滚翻”一课的教学中,体育教师如果只是单纯地讲解与多次重申“团紧身”的关键动作要领,学生大都不能理解和掌握。而利用动画课件效果则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了,动画课件可以将前滚翻的动作进行分解,逐步展示给学生观看, 然后再将多个分解动作连贯起来,全程动作示范直观形象,生动有趣,学生们觉得既好玩又好学,在轻松快乐的课堂气氛中完美掌握;再如“立定跳远”的学习,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摆臂与蹬地的配合、落地屈膝缓冲;难点是抬腿收腹、摆臂与蹬地的配合。体育教师可以先播放第一个动画课件:熊大、熊二和光头强准备开展一次跳远比赛,看谁跳得远?可是熊大总是最后一名,噘起了小嘴。我们来帮帮他吧,看看怎么样才能跳得更远呢?有什么诀窍吗?接着播放第二个课件,也是重点内容: 立定跳远分解与连贯动作。小朋友在故事情节呈示中学会了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寓教于乐,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二、重表扬与激励,享受成功快乐

表现欲是儿童的早期潜能表现,并且是小学生的普遍特点。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同成人相比,他们更具有爱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并随着儿童自我意识的增强而发展。每一个儿童都希望将自己的优点展示在大家面前,获得肯定和欣赏, 因此体育教师适时地表扬与激励,会成为学生的学习动力,并产生持续发展力。例如:跳绳课的时候,我安排学生有的练习行进间跳绳,也就是边跑边跳;有的练习原地换脚跳或编花跳或两人一组一带一跳等。看到学生们高兴地进行练习,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的表现要充满激情地真诚赞扬,例如“你真行” “跳得真好”“真不错”。让学生在教师的评价中充分感受到成功的自豪感和愉悦的情感,充分享受到学习活动的乐趣。

三、创设体育游戏,释放快乐天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教师在结合游戏活动,既可以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又可以在欢快的活动气氛中掌握体育知识与技能。体育项目的学习融入到游戏活动中, 激发了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获得切身体会,体验与感悟并生,体育知识与技能贯穿于整个游戏的始终,体育课充满了快乐的趣味性,是小学体育教学组织、 诱导、促进体育动作形成的有效途径。例如,耐久跑的学习中, 可以结合动物仿生操游戏:小朋友们排好队,大家快快来做操:大公鸡喔喔叫,外面的世界多美妙;小海鸥真勇敢,飞得高来飞得远;小花猫喵喵叫,摇摇尾巴舔舔毛;企鹅弟弟站一排, 走起路来摇又摆;小猴子真顽皮,望望东来望望西;大象伯伯慢慢走,伸伸脖子仰仰头;小青蛙,呱呱叫,妈妈妈妈不见了; 天天锻炼身体棒,我们的世界真美好!小学生在进行仿生操游戏过程中,开始体验耐久跑对身体运动极限的挑战。

小学体育的兴趣教学 篇5

一、应用多种教学手段,营造学习氛围

良好的教学环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感受生命的健康,体验教学的兴趣与价值。教师要精心准备,重视身教。体育课堂教育要营造气氛,创造体育课堂良好的气氛,考虑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学生的年龄、教师的修养与教学环境等。体育教师在课前,要将各种不利因素控制在合理范围,消除多种“负面”因素带来的干拢,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前气氛。体育课堂教学要导入情境,活跃气氛。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借助设备,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情境与学习氛围。体育课中的教学环境,主要指各种教学手段,场地器材的布置,师生、生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以及课堂气氛等。教学时,教师将体育场地、器材布置错落有致、层次分明、整洁有序,能给人愉快、轻松的感觉,使学生产生新奇感,能激发学生的求练欲望。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宽松民主的气氛,也能给学生以陶冶、感化和激励,促进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体验。

二、实施启发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体育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直观启发。直观启发将出发点定位于学生的观感认识,将具体的动作与实例演示给学生,启发学生,给他们带来一种直观的感受,从而引起思考与联想。小学生处在认识与发现世界的`过程中,对周围事物充满了好奇,但是他们不容易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中缺少耐性。问题启发即是教师在教学中,结合教材重难点,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指引学生主动拓宽思路,积极地探索问题,从而获得知识,并掌握技能。引趣启发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考虑小学生实际特点,激发小学生的兴趣,将道理寓于教学中,启发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以下三则事例分别体现了教学中的直观启发、问题启发与引趣启发:体育教师采用PPT课件展示车轮的运动轨迹,让学生想象车轮运动轨迹是由多个点组成的,然而只有在落地点的支撑下,车轮才能缓慢向前推进。当学生理解了车轮的轨迹,就能更好地理解跳远时脚的落地顺序。如在进行前翻滚教学时,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方砖与足球两者谁更容易转动,学生们借助思考,就能很轻松地答出足球容易滚动,这时,教师再一次指引学生,如果想要滚动,需将身体模拟成足球使之形成圆形。体育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引趣启发。如,教师在课间,组织学生开展迎面接力跑,同时对学生分组竞赛,赢得第一名的小组可将受到表扬。竞赛调动了小学生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运动的同时,也体会并掌握了起跑、加速跑、中途跑中的动作技巧。

三、丰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体育教学要结合儿童生理与心理特点,组织教学法。儿童无意注意占优势,具有有意注意时间短的生理特点与心理特点,同时他们好奇、好动、好模仿等。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着重考虑儿童生理与心理特点,开展组织教学。情景教学方法为体育教学提供了新的路径,教师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与形式,创建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疑问动机,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情境的设计要基于小学生的心理与生理等特征,教学的组织形式与场景设置应主要是游戏与竞赛,让学生轻松学习,并在无形之中学到知识,促进健康。如在“跳箱”一课中,许多学生当看到箱时,内心就产生恐惧,这时教师就要改变教学形式,因此,在上课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欣赏我国体操运动健儿在比赛场里的镜头画面,让学生佩服他们的优美的身姿、娴熟的动作与顽强精神。这样就能较好地消除他们内心的恐惧。小学体育教学要开展多媒体教学。信息技术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极大促使多媒体教学融入学校,进入课堂。

四、创新教法内容,激发学生潜在能力

学校体育活动绝大多是在实践中进行的,有助于开发并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其它学科相比具有显著的优势。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思维,尝试使用项目训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简化技术结构,使技术要求尽可能降低。如在教授“分腿腾越———跳山羊”时,这个动作并不是太难,刚开始学习的学生都不敢过山羊。教师为了给学生呈现清晰的动作,要将整个动作分解成三个部分,助跑,踏跳———支撑,分腿———推手,落地,通过多媒体的方式为学生放映,让他们清楚每一个环节。这样就比较适合他们学习,同时也能调动他们的潜能,体验主动参与,并在快乐中学习。总之,小学体育为青少年身体素质锻炼提供了重要保障,因此,小学体育教学就显得十分重要。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就要求小学体育教学要重视这些问题,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快乐的学习,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晓洁.浅谈如何激发和培养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J].中国校外教育,2011,(09).

[2]陈慧,叶联生,张亮.新课标下小学体育田径教学内容实施的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9,(04).

[3]郭建龙,苏明理,许崇高.21世纪我国田径课程改革现状与发展方向[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05).

[4]张桂宁.中学田径类教学内容改革与开发策略[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6,(05).

[5]万炳军,许树海.新体育课程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田径类课程内容建构的理性分析[J].四川体育科学,2006,(02).

浅谈小学体育兴趣教学 篇6

一、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对体育教学的作用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这种兴趣,会给学习带来很大帮助。兴趣在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从心理学角度讲,兴趣是认识某种事物时的优先注意倾向和从事某种活动时的爱好倾向,按兴趣的起因划分,可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二、影响学生对体育教学兴趣的因素

(一)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密切联系,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富有游戏性和竞赛性的教材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单调乏味的教材则会降低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实践证明,当学生上球类课时,男生、女生对球类运动的兴趣远远超过其它项目,而这项运动又能充分表现出每个学生的个性,对发展学生灵敏、协调、弹跳、速度、力量等各项身体素质,对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教育学生团结友爱有非常好的作用。

(二)教学的过程:教师在安排和组织教学时,一定要考虑到学生年龄、性别、体质情况和接受能力等,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采取相應的教法措施,会使整个教学过程生动活泼,节奏鲜明,效果显著,有利于学生自始至终以极大的热情投入练习。学生在接受、学习一项教学内容时,教学的过程显得非常重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对待,在一个班级中,身体素质好、接受能力快的和一些身体素质较差的,应用分组教学。

(三)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体育课或训练中举足轻重,教师的业务水平高低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在体育课和训练中,教师的讲解简明扼要、条理清晰、语言生动、风趣幽默,加之教师动作规范、准确、协调、优美,学生就会很快地领会动作要领,振奋精神,在做练习时就会感兴趣,练习认真。教师上课前应仔细、认真地学好、吃透教材,对每堂课的练习难度要有充分地研究,安排每次训练的运动量,练习密度要合理,对教学方法、手段要不断的改进。

小学体育的兴趣教学 篇7

一、教师要有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

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激发和保持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很大关系。

1. 要有好的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上课伊始, 我通过巧妙地导入设计, 调动学生, 创造出与课堂教学目标相对应的情境, 就为一堂好课设定了坚实的基调。这样, 被调动不仅是学生, 甚至还包括我们教师自己。可以说, 好的导入, 是打开学生兴趣之门的钥匙。

2. 用故事吸引学生

爱听故事是孩子们的天性, 所以我将和体育有关的生活常识、名人故事、奇闻逸事引入课堂, 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比如在《前滚翻》这一课时先由一个生活的实际故事引入:小军放学路上骑车回家, 忽然撞到一块大石头上, 人从车子的前面翻了过去, 就在小军落地的一刹那他做了一个动作化险为夷。这个动作是什么?它真的那么神奇吗?从而一下子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3. 让学生体验成功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在学习获得成功而产生鼓舞的地方, 才会出现持久的学习兴趣。”因此, 要想使学生保持持久的体育兴趣, 就必须设法使他们获得成功。我在教学中发现, 体育课中运用分层教学有很好的效果, 即根据学生的不同素质, 客观地分成多个层次组, 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体验成功中, 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 最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4. 强调学生亲自参与体育锻炼和活动

体育教学强调学生亲自参加体育锻炼是日常教学不可或缺的内容。在体育教学中培养从事体育活动者的兴趣、爱好、选择与确定体育活动内容就十分重要。

二、体育教学同样需要注重知识、方法的传授

我认为, 学校的体育教学时不仅同其他文化课一样, 是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需要注重对其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分讲授与传授, 使他们掌握体育、卫生保健基础知识, 学会体育运动的手段、方法, 丰富学生体育文化知识, 不仅是锻炼身体的需要, 也是激发学生体育乐趣, 培养终身参加体育锻炼习惯的需要。

三、体育教学要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

培养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爱好与习惯, 更要强调这是一个养成教育的过程。因此, 不仅要在体育课中进行教育, 而且, 应课内外结合, 校内校外配合。例如, 在学习滚翻技术时, 我总是先提问:什么样的姿势才能使身体滚得圆?让学生充分思考, 并有意识地让体弱生去回答, 然后我再讲解示范。在练习时我耐心辅导体弱生, 这样, 就能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堂活动落实教学内容

运用多种形式的活动来落实教学内容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如, 在学习30米快速跑技术时, 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各种起跑姿势方法, 使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完成练习任务, 还采用追逐跑、变速跑、车轮跑等方法, 使学生在学习快速跑技术过程中始终保持较高的兴趣。小学生朝气蓬勃, 好胜心强, 凡事都想争个第一, 处处都想在同伴面前表现自己。因此, 我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来培养其学习兴趣。如, 在练习50米或100米短跑时, 我将不同水平的学生按好、中、差分成若干小组, 让学生以终点线为起跑线, 反方向一起跑。当速度较快的第一名同学到达起跑线时, 我举旗为号, 其余同学立即停止跑动, 记准自己到达的位置, 并画一条线为自己的起跑线。然后, 第一名同学就以起跑线为起点, 其余同学按各自测得的起跑线开始跑, 看谁能超过自己原先的成绩。这样, 体弱的学生基本上能跟体质好的学生同时到达终点, 而且有可能领先, 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保证了学习任务的顺利完成。

五、教师要发挥课外教学的作用

虽然体育教学是以课堂教学为主体, 但是, 由于体育课有其特殊性, 有许多练习需要延续到课外来掌握和提高。因此, 我们要求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中进行练习, 通过练习, 把体育课中的练习质量进一步提高, 从而增进体育的兴趣。另外, 还利用学生的各自爱好, 组织各种兴趣训练组, 提高专项成绩,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体育的主动性和独创性。

小学体育的兴趣教学 篇8

小学生年龄较小且情绪丰富, 在课堂上注意力难以集中但又有着十分强烈的表现欲望【1】。在此阶段, 学生开始逐步地扩大学习兴趣, 他们会对课堂中各式各样的体育器械产生好奇感, 教师应该在小学阶段加强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 教师应积极地引导学生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为孩子们以后的体育锻炼打下坚实的基础,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在小学阶段, 虽然学生们对体育运动充满兴趣, 但是孩子们依旧非常贪玩。他们往往将好奇心集中于一些比较新奇的体育项目, 亦或将好奇心集中于一些群体运动项目上, 而不是将兴趣集中于一项或者几项体育项目中。换句话说, 在体育项目的选择方面, 小学生们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 他们并不明确自己究竟喜爱哪个体育项目, 这不利于良好学习兴趣的培养。因此为了让孩子们更加热爱体育运动, 体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有目的地对孩子们的体育兴趣进行引导, 让他们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真正喜爱哪个运动项目。

2 营造出浓厚的体育学习氛围, 更好地培养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

要想激发学生浓厚的体育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努力营造出一种平等、民主与和谐的学习氛围【2】。如果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教学关系很和谐, 那么教师就容易融入学生们的体育运动中来, 这样才能够取得良好的体育课堂教学效果。在体育课中, 同学们往往欢迎和蔼可亲、教学能力强的教师;他们并不喜欢严厉刻板、教学水平较低的老师。小学生多半是由于喜爱某个老师的体育课, 才更加信任这个老师, 相信从他那里能够学到正确的知识, 这样才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因此在体育课堂中, 体育工作者应该尊重学生, 不羞辱孩子们, 多鼓励孩子们, 少惩罚孩子们, 这样才能够得到孩子们的爱戴, 教学工作也会开展得有声有色。

3 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 树立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教学理念确立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教师们往往采用“教”作为主要的教学方法。此种教学方法在短时间内能够起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 但是总体来说这种教学方法枯燥单一, 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会感到自身处于无足重轻的从属地位, 教学过程严重忽视了学生的感受。现代教学方法侧重塑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活动中比以往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更加关注教学活动的教学效果, 这就迫使教师改变教学方法, 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小学体育教学的目标。教育工作者应该努力激发孩子们的体育运动热情。同时, 也要培养孩子们的日常体育运动习惯, 促进孩子们养成终身体育运动的理想。

4 转变教师自身角色, 为学生树立体育锻炼的榜样

在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中, 教师往往主导课堂教学的进程, 即:教师满堂讲, 学生满堂练。这种方式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感受, 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 教育工作者要自觉改变自身的角色定位, 鼓励孩子们主动地进行体育项目的训练, 塑造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另外,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学生在体育学习里的榜样就是他们的目标, 就是他们努力的方向。在小学生心目中, 榜样通常就是一些体育明星,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 给他们讲一些体育明星小时候进行体育锻炼的励志故事。比如球王贝利苦练足球的故事, 奥尼尔每天都会参加篮球训练的故事, 以及奥运冠军孙杨刻苦训练游泳的事迹。此外, 体育教师也要力争成为学生们的榜样, 体育教师规范的体育动作和个人的人格魅力都会深刻地影响学生。所以, 作为一名小学体育教师, 在教学过程中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 还应该给学生示范最标准的动作。这些细节往往会被学生模仿, 影响学生进行体育学习的效果。

5 对学生进行语言引导, 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

教师应根据孩子们的特点, 用浅显的语言引导他们, 培养学生对某项体育运动的兴趣。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们的体育运动兴趣, 教师可以给孩子们讲一些他们熟悉的体育明星的早期运动经历, 培养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 教师们发现学生们还是喜爱体育运动的, 这是体育课区别于普通文化课的重大优势。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多鼓励小学生们, 激发他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这样他们才能够更加地热爱体育课程。

要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 一方面教师要用积极的语言来评价学生的课堂运动效果;另一方面, 教师要充实体育课堂教学内容, 这样孩子们才能了解更多的体育知识, 也才可以知道自己对什么运动项目感兴趣。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充实课堂教学内容并不意味着投入更多的资金来购置体育器械, 而是应根据学生的运动特点来采购适量的体育器材。另外,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分组教学方式, 引导具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们组成团队来开展运动, 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此外还可开展情境教学的探索, 比如“击球跑垒”等一些情境的加入就会改变原来的体育训练模式, 使学生在更为宽松的环境中发挥自身的能力。

摘要:在小学阶段学生开始接触体育运动, 此阶段的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因此小学体育教学工作对中国体育教学和学生体育学习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一名小学体育教师, 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 通过适当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笔者依据课堂教学的实践, 分析了小学生的学习和心理特点, 进而探讨了培养学生体育学习习惯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小学体育,兴趣培养,体育教学

参考文献

[1]陈刚.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趣的培养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 2013, (5) :63.

小学体育的兴趣教学 篇9

合理利用教学器材和场地,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小学生爱玩的本性, 增添一些有趣的娱乐体育项目。 如, 在体育课上, 让小学生分小组去玩不同的项目:投沙包、踢毽子、跳绳等, 从而增加学生的兴趣, 不至于就只有一个项目, 学生玩一会就会觉得没意思了, 多个项目就可以让学生始终都处在一个兴奋的状态, 享受体育课的乐趣。当然,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 还可以进行友谊赛, 在比赛中, 让学生体验到体育的丰富多彩。

积极参与, 合理分配任务。 教师在教学的时候, 无论是从心理的角度, 还是从体能的角度都要全面地顾及到大部分的学生, 让学生都可以积极地参与进来。 由于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每位学生的特长也都是不一样的, 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对不同项目的擅长程度, 选出一个小班长, 比如, 有的学生热爱打篮球, 而且打得特别好, 就可以让他当篮球小班长;有的人喜欢踢毽子, 就可以任命他为毽子小班长等。 这样分工明确, 既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 增加学生的责任心。 而且教师在分配完任务以后, 学生可以自由组队玩耍, 教师也可以参与其中, 跟学生一起玩耍, 减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让学生更愿意去上体育课, 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总之, 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是教师需要去努力的一个方向。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采用合理教学方法去提高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愉快地去学习体育知识, 锻炼身体。 因为小学正是学生为以后的成长做铺垫的一个时期, 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责任心和聪明才智, 让学生从小就喜欢运动, 喜欢上体育课。 因此, 教师要重视培养小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摘要:兴趣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 所以学生对体育课是否感兴趣就会直接影响教师体育课的教学效果。体育课是锻炼身体、修养身心的一门课程, 学生在体育课上可以愉快的玩耍, 放松心情, 也会学到一些体育技能。教师就要通过体育教学, 让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兴趣, 体验到上体育课的乐趣所在, 因此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是有必要的。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兴趣

参考文献

小学体育的兴趣教学 篇10

一、正确认识培养体育兴趣对终身体育的意义

学校体育要为学生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而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必要前提。在体育学习中, 体育兴趣是学生力求积极认识和有限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 是影响体育学习主动性、自觉性和持久性的主要心理动因。[2]2001年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培养和保持体育兴趣, 指出“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 “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

培养体育兴趣的目标, 在不同学龄段应该有不同的分解目标、任务。围绕培养体育兴趣主要目标, 还应有一系列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分功能和分目标。体育兴趣对终身体育的意义是, 学生将来走出学校进入社会后, 仍然凭借自己在学校形成的体育兴趣和体育习惯而能继续自我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改善自己的健康。这里要特别强调“在学生走出学校进入社会时”, 因此体育兴趣的培养应该是一种终极目标, 应该分阶段、分目标来实现, 而不能在每一阶段都把体育兴趣作为主目标。小学和中学的体育目标是不同的, 但都是为了实现学生将来走入社会后拥有的体育兴趣、体育习惯, 即小学的体育目标应该为中学的体育目标服务, 中学的体育目标应该为大学的体育目标服务, 经过层层递进, 最终确立体育兴趣、体育习惯, 使学生毕业进入社会时能够开始终身体育锻炼。在培养体育兴趣过程中, 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 尤其要重视运动技能的学习, 它将为中学阶段的体育学习和体育兴趣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小学阶段运动技能学习是中学阶段体育兴趣实现、发展的重要保证

学生时代是体育兴趣、体育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 而体育兴趣和体育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个体对体育知识的掌握。体育知识包括四种类型:知晓性知识、操作性知识、综合性知识、道德性知识。在体育文化中, 身体基本活动技术、运动项目技术方法、战术、安全保护的方法、锻炼身体的调控方法等都属于操作性知识。[3]为了培养体育兴趣, 小学学校体育传授的知识主要应以操作性知识为主。这是因为, 首先, 运动项目是体育文化的主体和高级形式, 而运动项目则主要是由具有操作知识性质的运动技术和运动战术构成的。其次, 体育文化首先表现为身体活动文化, 而身体活动则主要是依靠操作性知识来完成的。再次, 操作性知识是其他类型知识得以实现的基础。如道德知识主要是学生在运用操作性知识实施体育行为的过程中实现的, 知晓性知识则是建立在操作性知识所形成的运动体系的基础上的。[3]

学校体育的最基本的特征为:它是一个体育教育过程, 因而“增强体质”始终应该是学校体育中最本质的功能和最主要的目标。技能的形成与提高, 有赖于专门的学习和练习, 更与学生体能的提高密不可分, 而提高体能需要坚持不懈的锻炼才能获得。技能的学习需要各种体能作为支撑, 可以想象一个既跑不快, 又没有下肢力量的中学生是不可能较好地掌握跳高、跳远等技能的。同理, 一个柔韧性较差、又没有速度、腿部又没有力量的中学生也是不可能较好地掌握跨栏技能的。例如对济南大学学生的调查表明, 大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原因, 从主观方面看, 一是自身素质差, 技能差;二是怕苦怕累。[4]所以, 要发展相关的技能只有通过不间断和科学的体能锻炼才能得以实现。小学体育教学必须兼顾体能锻炼和技能学习, 为中学阶段的体育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减少中学生学习体育技能的难度。如果没有小学阶段坚持不懈的训练, 到中学阶段, 学生会因为体能、技能不足, 而不能、不愿进行体育学习。

三、相较于中学阶段, 小学阶段进行技术和体能教学有着明显的优势

1. 小学阶段的体育课时量大

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本的教育活动, 要达到运动技能学习和应用的目标, 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运动技术的学习与强化。因为动作是组成技能的一个个环节, 学生掌握技术动作的质量影响到运动技能的应用, 这是由运动技术的特点、技能形成的本质、学生的心理决定的。而运动心理学研究证明, 各项体育活动都需要较高的自我控制能力、坚定的信心、勇敢果断和坚韧刚毅的意志等心理品质为基础。要想使体育锻炼达到心理转化的目的, 锻炼必须有一定的强度、质量和时间要求。每次锻炼时间要在30分钟左右, 运动量应从小到大、循序渐进, 3个月为一个周期, 进行两个周期以上才能有效。[5]可见运动技能的学习必须有训练时间上的保证, 必须达到一定的练习次数和练习强度, 否则就不利于运动技术的形成。在中国的各科教学时数中, 体育课的教学时数仅次于语文、数学和外语, 是学科的第四位。而且年级越低, 课时量越大, 具体参见表1。

所以, 要利用小学阶段大量的体育课时, 在体育教学中, 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严格、系统地训练, 积极和有目的地锻炼学生身体, 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方法, 教会学生自我保护安全和保健的本领。重点解决学生身体的“软”“硬”“笨”“晕”等问题, 为中学体育学习打下基础。

2. 小学生的天性有利于进行技能训练

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时, 都是通过直接参与各种活动来实现的, 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各年龄段的儿童、少年他们参与体育运动时的心理特点是不一样的。虽然体育一般都具有艰苦、疲劳、激烈、紧张的对抗以及竞争性强的特点, 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 因为他们天真好动、好胜心强、好模仿、逆反心理相对较轻, 加上容易忘记痛苦的训练经历, 喜爱各项体育活动, 所以在小学生看来体育就是游戏, 体育运动本身就是体验运动快乐的过程。即使是那些辛苦的体能训练内容, 小学生也能从中发现快乐并很快忘记辛苦。针对小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 小学阶段应该优先学习那些娱乐性不强、需要长期基本功训练、相对比较辛苦、枯燥的项目, 如武术、田径、体操等。

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第二高峰期, 即青春发育期。生理机能的迅速发展, 引起心理、行为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很容易出现焦虑、羞涩、逆反等不利于体育参与的心理。学生会因焦虑而转变为对体育训练的恐惧, 他们会找各种借口和理由逃避上课;或者由于害羞而不肯参与, 甚至由于某次示范或提问而弄得面红耳赤。尤其是女同学, 不善于表现、怕出错误、对合作表现得力不从心是他们的普遍现象。[6]对体育持逆反心理的学生, 在课堂上经常出现“顶牛”现象, 故意扰乱课堂纪律, 课堂上顶撞教师成为他们的乐事。相较于小学生, 中学生已经开始有自己的判断想法, 懂得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 而且也懂得逃避不喜欢的运动。如果没有良好的技术和体能基础, 而体育教师仍强迫学生参加他们不喜欢、不胜任的运动, 中学生就会感觉力不从心, 产生逆反心理, 讨厌体育课, 逃课, 出现“学生喜欢体育, 但不喜欢上体育课”的奇怪现象。

3. 相较于中学阶段, 小学阶段的应试教育压力小

在现阶段, 应试教育对学校体育带来了严重冲击。在不停舞动的应试指挥棒下, 大多数学生都“忙得不可开交”, 根本无暇参加体育活动, 这对学校体育工作带来了许多消极影响, 而且年级越高负面影响越大。中学生的升学考试压力要明显大于小学生, 为了应付中考和高考, 学校、家长包括学生自己都最重视考试、分数和升学率。平常的闲暇时间, 教师一般都会要求中学学生多抓学习, 少把时间“浪费”在他们不注重的体育活动上。

应该承认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 推动学校体育有一定难度。有人认为, 只有完全消灭应试教育, 青少年的体育才能发展, 体质才能增强。其实, 这种认识是片面的。譬如, 在我国许多学校的体育就开展得很好;日本等国的应试教育也很严重, 但体育同样也开展得很好。因此, 体育教师不能消极等待, 更不能怨天尤人。既然应试教育将在一定时期内存在, 学校体育人应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 努力从自身做起, 从学校体育改革入手。首先小学体育教师应做好小学阶段的运动技能、体能的体育教学, 从而使学生在中学时有能力保持和发展体育兴趣, 顺利参与体育运动。中学体育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的体育课时, 让学生从事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 学习和掌握运动技术, 发展相应的身体素质, 达到锻炼身体增进健康的目的, 从而就能更好地化解、减少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

总之, 小学体育教学是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过程, 可以为终身健康奠定良好的运动习惯和身体机能的后天基础。小学体育教学应该重点提倡“有乐趣, 充实的教学”, 具体说就是体育教学要注意运动的乐趣, 但更强调在技能和体能方面要有质和量的保障。合理的身体练习负荷, 无疑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运动素质和身体机能, 从而为中学体育学习和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林宋荣, 卢考纯.终身体育与体育兴趣、体育能力[J].体育学刊, 2000 (2) .

[2]高洪.初中学生体育兴趣的调查与分析———以南京市第三初级中学为例[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 .

[3]毛振明.实用学校体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4]王华.部分大学生缺乏体育兴趣的原因分析———以济南大学为例[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 2011 (9) .

[5]王志明.心理缺陷的运动疗法[J].养生保健指南, 2012 (4) .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兴趣培养 篇11

关键词:如何培养;小学生;体育;兴趣

我认为在小学阶段的学生爱玩好动、好奇心强、兴趣广泛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兴趣,教师就要重视教学的艺术性。教师可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寓教于乐、寓教于练,使学生对事物产生好感,从中感到欢乐,在欢乐中接受学习。只有在新异有趣的教学方法中,才能培养学生的兴趣,在兴趣中获取知识,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下面,我就结合自身体育教学工作实际,浅谈一下如何提升学生的体育兴趣。

一、分析小学生没有兴趣的原因

过去人们对体育教学这方面的认识比较狭窄,以为学校体育就是打球、做操、玩儿。我们农村学校、老师、家长都认为体育就是玩的课程,比用浪费太多时间,把时间留下来给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要课程用。二、在学生中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如:上了一天理论课,所以上体育课只喜欢上户外科,不喜欢上体育理论课,在体育活动中又表现为怕吃苦、喜欢轻松的活动,不喜欢800米此类的耐力项目等等。三、农村小学老师重视教学的认知系统,忽视了感情因素,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感受不到老师情的感染、爱的激励,美的享受,在微笑中认识不足,不能在激励信心,不能焕发前进的力量。

二、树立正确的教师对教育的理念

我个人认为教师对教育的理念,是影响教学态度、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体育教师就是要充分的发展学生,包括身体素质、心理健康、社会交往等。给学生创造一个在成长和生活中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和环境。我在教学中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和谐、宽松、开放性的教学环境,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随心所欲地尝试各种玩法,为学生搭建一个能够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孩子是课堂的主体,是一个放飞的风筝,老师应该放开手中的线,让孩子自由快乐的在体育的广阔天空中飞行,感受“新课标:的新气息,老师作为放飞者要适时收线正位,最终让每一个小风筝都飞的更高、飞的更远、飞的更快乐!

三、培养小学生爱好体育运动的情感

传授知识、运动技术和培养情感是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的三个方面。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当让学生在教学和游戏过程中接受情感教育;做到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为此,教师必须充分挖掘教材和游戏中的情感教育因素,在制定教学目标的同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情感教育目标,并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寻找知识与情感的结合点。让学生从中体会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和对体育课的情感,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尊重事实的态度和为赢得荣誉而刻苦锻炼的决心。

四、营造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和谐的教学环境

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和谐,学生的学习兴趣便油然而生。在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发现,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但是,教材搭配不当、教师备课不认真、没有引起学生兴趣的游戏和充分的活动空间等是影响学生学习体育积极性的主要因素。体育教学中教师着装应该整齐大方、清洁朴素,仪表、动作要落落大方,精神抖擞,举手投足让小学生感到亲切而不失威严。此外,教师在讲解时,除了动作要领外,还可介绍所学动作对健身、健美的作用,对于培养各种心理素质(如勇敢、果断、不怕困难等)的作用以及动作的审美价值。讲解要用准确、优美、生动的语言,语调要亲切、动听,注意抑扬顿挫和节奏。实践证明,体育教学的氛围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轻松愉快的氛围则是创造最佳教学效果的前提。恰当的运用幽默艺术能使教学氛围更活泼、轻松、和谐。在玩中学,在玩中练,使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学习,在和谐的教学环境中锻炼,把体育课上活,学生才会喜欢体育课。

五、创设情境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通过贯彻课堂常规和教材的特点,严密课的组织教学,处理好突发事件,发挥集体力量等,把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体育教学之中。

(一)创设音乐情境

体育毕竟是一项需要学生反复练习、颇为耗费体力的活动,学生在教学中容易感到疲劳和枯燥,此时,教师可以采用创设音乐情境来实施教学的方法,用舒缓的音乐放松学生的身心,让学生感受到体育运动的美好,且节奏感强的音乐能够振奋学生的精神、鼓舞学生的士气。

(二)创设故事情境

教师可以抓住小学生喜欢听故事、好玩的特点,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和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导入新课,聚合学生的注意力。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故事性的导入能够为整节课奠定良好的开端,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领学生在故事情景中进行体育锻炼,比如,教学二年级学生“单、双脚跳”的动作时,教师可以抓住小学生喜欢模仿的心理,用故事“小青蛙与小白兔”展开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模仿喜爱动物的过程中进行练习,这样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充满笑声的氛围中完成教学要求,又有助于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三)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多媒体技术集图画、声音和文字于一体,为创设教学情境提供了很多的有利条件。比如,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而言,跑步是一项非常辛苦的运动,因此,教师在进行这项运动的训练前,可以先播放一些为祖国赢得荣誉的长跑运动员跑向终点和站在领奖台上激动人心的场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并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小学体育的兴趣教学 篇12

1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

小学生年龄较小且情绪丰富, 在课堂上注意力难以集中但又有着十分强烈的表现欲望。这一阶段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的开始扩大, 他们对很多新奇的事物都会感到好奇, 因此小学阶段也是对学生进行体育兴趣培养的黄金期, 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小学生的体育兴趣进行引导和培养,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兴趣观, 为学生今后的体育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小学阶段的学生虽然喜欢玩, 对体育运动也有着十足的兴趣。但是他们的兴趣往往不是集中在一项或者是几项体育项目中, 而是将兴趣集中在一些很多人都从事的项目上, 同时也对一些比较新奇的体育项目会产生一定的兴趣, 可以说这一阶段的学生在体育项目的选择方面还存在着盲目性, 学生并了解自身条件所适合的体育项目, 这不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因此为了更好的引导小学生进行体育锻炼, 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疏导和培养, 引导学生选择自己适合的体育项目进行长期锻炼, 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2 营造良好的体育学习的氛围, 促进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培养

要想更好的培养学生体育的学习兴趣, 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必须要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 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学习体育的情绪有着一定的积极影响, 同时也有利于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实践也证明那些学生不喜爱的老师往往是喜欢批评学生、教学能力较差的一些老师, 反而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则是那些性格和蔼、教学水平高的老师。小学学生也多是因为喜欢某个老师才会对这一门课程有兴趣, 也才对老师更信任, 相信老师所传播知识的正确性, 这样才更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学习中去。因此体育老师在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 应当多给予学生一些尊重, 不使用侮辱性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评价, 多给予学生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 这样才能够有是更的学生爱戴老师, 老师所开展的教学工作也会更有效率。

3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发挥学生课堂的主体作用

传统的教学观念中认为老师在教学中具有核心地位, 所采取教学方法也是以“教”作为主要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虽然在一段时间内发挥过积极的作用, 但总的来讲这种教学方式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仅仅是一种被动的从属地位, 教学没有顾忌到学生的感受。现在教学方法更加的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的过程中也更加的尊重学生自身的选择和学习兴趣, 更加关心学生“学”的效果和状态, 这就使得小学体育的教学方法也应该做出相应的变革, 这样才能够更好的适应目前小学体育教学的需要。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更加的注重学生参与体育的热情, 这样才能够很好的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培养, 同时也要对学生的体育习惯进行引导, 促成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养成。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使用更加灵活的教学方式, 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 要学生积极的参与到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来。同时也要对现在有的体育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和开发, 让体育教学活动变得更加的精彩, 达到对学生试听感受丰富的目的, 鼓励更好的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

4 转变老师自身角色, 为学生树立起体育锻炼的榜样

在以往的体育教学工作中, 老师往往被认为是课堂的主角, 老师在课堂是进行满堂讲, 学生则是满堂练。这种做法实际是没有考虑的到学生的感受, 也很难对学生进行兴趣的培养。所以老师在教学中应当进行角色的转转变, 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体育课程的学习中来, 使得学生可以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老师通过教学中的体育游戏来激发学生进行快乐的学习, 通过正确的引导和示范, 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体育学习的方法, 这样才可以将老师课堂教学活动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榜样可以在学生体育学习的过程中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在学习体育学习的过程中榜样就是学生的目标, 就是学生进行努力的方向。在小学生眼里榜样或者是一些明星或者是一些英雄, 老师应当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 对给学生讲解一些体育明显从小锻炼体育的励志故事, 比如贝克汉姆苦练足球的故事、科比每天都会参加篮球训练的故事, 以及奥运冠军孙杨刻苦训练游泳的故事, 这些榜样的故事会帮助学生从小就树立一个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另外体育老师也可以成为学生的榜样, 体育老师标准的体育教学动作以及自身的人格魅力也会在学生中间产生一定的影响力, 一些学生还很有可能会将体育老师作为自己的榜样。因此作为一名体育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时刻注意自身的言谈举止, 还要时刻要求自己给学生最标准的动作示范, 这些都很有可能被学生模仿, 会对学生学习体育的效果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5 对学生进行语言引导, 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

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还比较小, 他们往往对自己的体育兴趣不够明确, 对体育学习的兴趣还处在一个相对肤浅的认识状态中。老师在课堂上应当依据学生的这些特点, 适当的对学生进行语言上的引导, 从而更好的加深学生对于自己所喜爱的体育项目的认知。为了鼓励学生更好的学习体育知识, 培养体育学习的兴趣, 老师可以列举一些学生较为熟悉的体育人物故事, 激发学生能够在体育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学中老师也可以发现, 大多数学生还是喜欢体育的, 这是开展体育教学工作一个很大的优势, 老师可以多通过语言来对学生进行鼓励, 让学生有学习体育的成就感, 这样才能够对体育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也更加的热爱体育运动。

提升学生的体育学习, 一方面老师要多给予学生鼓励;另一方面老师还应该给学生尽可能丰富的教学内容, 这样学生才能够接触到更多的体育项目, 也才能够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样的体育运动。但同时也要注意教学内容的丰富不是购买更多的体育器材, 而是要从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来购置一些适当的器材来开展体育教学。另外老师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依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进行一定的分组教学, 这样教学就会更有针对性。另外还可以进行情境教学的尝试, 比如“击球跑垒”等一些情境的加入就会改变原先较为单一的体育练习模式, 使得学生在更为有趣轻松的环境中发挥自身的能力。

6 结语

小学阶段是人的一生体育兴趣形成最为关键的一个阶段, 作为小学阶段的体育老师要能够深刻的认识到对小学生进行体育兴趣培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才能够抓住时机以多种方式来引导学生培养体育学习的兴趣。在小学体育教学的实践中, 正确培养和疏导学生的体育兴趣, 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学习的习惯和终身体育观念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本文主要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 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改善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及对学生进行榜样引导和语言激励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目的在于更好的提升培养小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 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体育的起始阶段, 这一阶段的教学将会直接影响到日后学生体育的效果, 所以小学体育的教学工作对于我国体育教学工作和学生自身的体育学习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从事小学体育教学的老师, 应当抓住小学生的特点, 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样才能够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依据日常的教学实践, 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进行了分析, 进而阐述了对学生的体育学习习惯进行疏导和培养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小学体育,兴趣培养,体育教学

参考文献

[1]谢万玉.浅析新课标下“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新报 (教育科研) , 2011 (4) .

[2]刘历红.体育游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元条件”——由一项实验引发的思考[J].中小学管理, 2012 (8) .

[3]陈春水.对增强小学田径运动队团队凝聚力的探讨——来自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的实践心声[J].现代阅读 (教育版) , 2012 (18) .

[4]白革利.体育游戏在高职体育课上的开展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下旬刊) , 2012 (7) .

[5]李霞.浅析新课标下“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 (上旬刊) , 2009 (11) .

上一篇:亚急性甲状腺下一篇:贷款保证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