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探究(通用11篇)
分层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探究 篇1
分层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探究
相城区珍珠湖小学 张建忠
摘要:在体育课堂上进行分层教学是体育教学改革的一种有益尝试。分层教学充分体现了面向全体、分层优化、因材施教、主体参与的教学特点,能多层次地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提高学习成绩。
关键词:分层教学
理论依据
含义
实践运用
注意问题
一、引言
小学生是一个个体差异大,层次复杂的教学群体,他们的身体素质及对体育的爱好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在当前推行的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中,以注重培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练习为主线,发展为主旨,思维为主心”为主要目的,必须牢固建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和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逐步改变以往应试教育下对教育目的、过程留下的影响,同时应根据当前体育教学的规律特点,针对学生的心理,生理及个性差异,并结合教育对象的发展性、层次性,不断寻找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在日常教学中,我尝试进行了分层教学,促使不同的学生在不同层次上保持学习的积极性,本文拟就在小学体育中如何实施分层教学作一探讨。
二、小学体育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是:“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发展”,“力求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理想的教学就是采取一定的方法、手段将学生的潜在水平转化成新的现有水平,不断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教学既要走在学生独立发展的前面,又不能脱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布卢姆曾指出:“教育者的基本态度是选择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因此我们要抛弃传统教育模式,要打破“一律化”,“齐步走”的陈规。而在具体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觉得自己能学好体育,使各类学生都经常体验到进步的喜悦。
三、小学体育分层教学的含义
所谓分层就是教师在原班级不变的前提下,根据考试成绩和其个性心理特征、学习动机、兴趣、习惯、接受知识的能力和基础程度等各方面情况,将全班学生划分几个不同层次。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中存在的差异程度,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类别学生的学习指导,以便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分层教学在教学目标上致力于促进全班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在教学组织形式上综合交替运用班级、分组和个别教学形式;在教学效果上则谋求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小学体育实施分层教学的实践和运用
1.根据学生实际,分好层
对学生进行分层是进行分层教学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我就根据学生的体质以及学生对体育学习的信心、毅力、兴趣、智力水平及内在潜力来划分学生层次。把学生划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次的学生基本功扎实,学习主动,对体育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接受能力强,潜力极大。B层次的学生在体育学习上有一定的进取心,接受能力一般,基础一般。但有一定的能力和潜力,需要老师扶一把,给以一定的督促和辅导。C层次的学生学习不自觉,基础差,身体素质较差,而且缺少家庭辅导条件,需要教师时刻关心和督促。然后再把这三种不同层次的学生编排成若干小组,并设A层次的学生为组长,每位组长负责B和C层次的学生各一到两名。这样分层、设组的优点是对各类型的学生都顾及到,易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2.把握教材,制定分层教学目标
目标分层是实施分层教学的保证。在教学实际中,如果对差异较大的学生制定同一的教学目标,很可能会出现优等生吃不饱,中等生提不高,差等生跟不上的局面。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必须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从学生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区别对待,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享有充分的学习机会,并学有所获,才能达到激发各个群体的学习积极性的目的。因此我在每一节课前先分析教学内容,把教学目标分层为共同基础目标、预备内容目标和扩展内容目标。共同基础目标,就是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每一个学生都可以达到而且必须达到的最低教学目标,也就是C层学生的目标。预备内容目标,即多数学生在教师和同伴的帮助下经过自身努力可达到的水平,这是为B层学生而准备。扩展内容目标,适合少数学有余力的A层学生,为其提供发展的空间。如在小学高年级篮球教学中,我要求A层学生加深对运动技术内涵的理解,在进一步熟悉球性的基础上能灵活运用各种篮球技术于实践中,保持相当的竞技水平,在教学中起示范、榜样作用。要求B层学生技术动作由相对静止到运动状态,掌握运球技术。要求C层学生多观察,多练习,熟悉球性,进而“入门”。
3.教学分层,各有所获
对于学生的差异,教师应了解差异产生的根源,是生理机能原因、心理原因,还是学习态度、思想认识的差异,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方法。例如在教授传球时,采用“总——分——总”的教学方式,总:先集中讲解、示范标准和错误动作,把技术要领交代清楚,分:分散练习,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对于C层学生,采用语言激励法,帮助学生克服怕球的恐惧心理,通过反复示范、讲解、纠错加深学生的印象,并让学生树立信心,另外让C型学生做传球同伴,提高练习效率;对于B层学生,教学时可以大胆开展小组间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游戏教学法等教学手段,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技术情况不断迎接新的技术挑战。教学过程中再有目的的进行思想教育,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防止有些学生不再努力进取;对于A层学生,练习的自主性更大,但动作质量要求更高,在反复练习中做到动力定型。在教学中还要进行裁判法的学习,教学方法主要采用交流、指导、表扬。最后再次集中点评学练情况,指出各类学生存在的问题、学习的进程。同
时,根据各类学生教学目标的不同,安排的教学内容和练习量也不同。C层学生相对基础较弱,要掌握一项技术所需时间较长,所以安排的内容应少一些、容易一些,而练习的量相对要大一些,保证他们的触球次数,提高球性;B层学生有一定的基础,他们的教学内容应是“螺旋递进式”的,完成一项任务后可以向上选择更难更综合的内容,练习量也相对增加。例如学习投篮,原地双手胸前投篮的动作技术稳定、命中率提高后就可以进一步采用行进间运球后再投篮,然后再加进防守,综合性更强。这样避免有些同学为了考试,掌握了单一的技术后就不再进一步学习新技术的现象;A层学生主要通过反复练习,形成动力定型,因此安排的内容也较单一,练习量较大,这类学生还应保持良好的体能,在安排教学内容时要兼顾运动强度。另外,A型学生在平时还要了解比赛规则和裁判法,教学内容要有目的的把技术练习和战术运用有机结合,在较高的起点上接受新的挑战。
4.分层考核,挑战极限
同样的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有所不同,不能强行规定学生应该达到哪个教学目标,只是规定每个学生都必须达到的最低基本目标。然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目标层级。如考核投篮时,A型学生考运球后三步上篮,B型学生考运球后急停投篮,C型学生考原地双手胸前投篮。当学生完成相应目标的学习任务时,鼓励学生向更高一级的层次目标挑战。
5.分层评价,激励成功
分层次教学是为了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评价方法为此服务,以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进步程度为标志,采用“学生自评——小组间互评——教师综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式,从学生的体能、知识、技能、学习态度、参与度、合作精神诸方面评价,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习兴趣。学生的基础差异导致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新的进步程度差异,鉴于此,对学生的评价应是全程的,评价贯穿于教学过程中,评价类型也分层为基础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基础性评价是反映学生接受学习前的基础水平,可用B1、B2、B3 分别表示B型学生中基础“较差”、“一般”和“较好”三个层次;过程性评价主要用于平时,考察学生的进步程度、学习态度、参与度等非量化因素,评价可用书面评语呈现;终结性评价采用考核项目分类、个体内差异评价等方法。
分层教学法是一种动态的教学方法,它随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具体情况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它也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的体现,在不同的课堂教学中将发挥其特有的作用。
五、小学体育实施分层教学的注意问题
1.让学生明确分层的目的
分层是手段,整体提高是目的。给学生分层次,若处理不好,确实可能挫伤一部分成绩较差的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这就有必要在分层之前对学生讲清楚分层的目的:是为了有利于教师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是为了有利于学生之间能够更好
地开展合作学习,共同提高;是为了教师能够更集中、更有效地关注、关心和帮助基础较差的学生。
2.学生的层次定位不是绝对的
学生的所在层次不是一层不变的,它应该随着学生学习积极性、综合能力以及成绩波动等因素呈动态变化的。教师要时刻关注,及时给学生“定档”,鼓励学生向更高一级的层次目标挑战,对在学习过程中取得进步的学生应予以跳层。
3.教学过程中不应追求完全的层次化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掌握一种让学生几乎察觉不到的分层教学的艺术。在教学内容、时间、训练上巧妙地分配穿插,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课堂教学效果的完整统一,使各层次学生得到充分发挥,各得其乐。
六、结束语
分层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学思想。“分层是为了无层”,这是我们进行分层教学的最终目的,它是一个长远的奋斗目标,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因此,它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不仅要充分分析所教的内容,而且还要仔细分析所教的学生。教学设计要围绕学生的兴趣,还要为提高学生的兴趣服务。因此,如何更好地实施分层教学,还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去探讨、去研究。
参考文献:
[1] 高小兵,教学中的分层教学与分类指导,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1期 [2] 唐春花,体育教学中落后生的类型及对策研究,南京体育学报,2000年,第2期 [3] 倪宏江,“分层次教学法”尝试,体育科学,1984.4 [4] 王世安、张耀来等。篮球.。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1.5 [5] 朱亚元,浅谈分层次教学,体育科学,2001.4
分层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探究 篇2
一、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
不同的学生具有各自不同的个性特征、知识与能力水平、技能与情感等, 现代教育提倡因材施教, 所以教师应依据学生发展水平的差异性, 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整体进行合理分层, 为不同层次学生设立不同的发展目标, 激发其学习兴趣与热情,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最终有效提高全体学生素质。
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 根据学生的数学成绩水平、智力发展特点及自主学习能力等将全班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 有针对性地将问题设计为上、中、下三层。这其中, A组学生面临较大难度的数学题, 需要用比较、分析等思维方法才能解决;B组学生面临中档题目;C组学生则面临复习类、基础类的问题。明确进行分组,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各有所得。
二、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引导其自主探究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年龄较小, 注意力不易集中, 心智与情感发展不成熟, 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也都处于启蒙阶段, 因此, 只有激发小学生的兴趣, 才能激发其学习的动力, 才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与主动性, 进而积极地进行自主学习与探究。
例如, 教师可准备一些图文并茂的图片, 图片上画着两个笼子, 分别装有8只和4只小狗, 让C层次的学生数一数每个笼子里小狗的数量, 并说出哪个笼子里的小狗多;让B层的学生数过之后, 思考并回答, 装小狗数量多的那个笼子里的小狗数量比另一个笼子里的小狗数量多几只?而A层的学生, 则要求其在此基础上, 想一想, 怎样才能让两个笼子里的小狗一样多?
这样的教学方式, 能够用图片这种形式将教学内容与思想更加真实、生动、形象地展现于学生面前, 增强数学教学的趣味性, 而学生也会比较感兴趣, 进而主动参与教师的教学过程, 产生继续学习的动力。此外, 对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提出了不同的实际要求, 照顾了学生的差异性, 用简单的语言引导学生对数量关系与题意进行理解, 启发其思维, 然后再深入地引导学生自己设置问题并进行解答, 实现多层次的教学目标, 有效培养其问题分析与概括的能力, 进而提高学生整体学习能力。
三、在实践中引导学生分层探究
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倡: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应该得到不同的发展。依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 为其提供多层次的探究材料, 引导其动手实践, 采取力所能及的“发现”形式, 实现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 从而提升其数学思维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例如, 在认识长方体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为C层学生提供可以将6个面拆下的一个长方体模型, 让其仔细观察它一共有几个面?每一个面的形状怎样?面积是否相等?将6个面拆下后重叠比较, 数一数它一共有几条棱?几个顶点?从而让其发现长方体的特征;为B层学生提供长方形塑料片6个、一卷透明胶、相互之间有连接小孔的12根小棒, 引导其自己组装一个长方体, 并探索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等方面的规律;而对于A层学生, 则为其提供远多于6个的长方形塑料片、远多于12根的塑料小棒等, 要求其从开放性的探究材料中自行选择, 用多种方案进行长方体组合设计, 通过思考与推理, 进行组装, 从而感悟长方体内在的共同特征。
四、巩固练习的分层探究, 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数学是规律性较强的一门学科, 基本题和复习题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因此, 小学数学教师应重视巩固练习的重要性, 为学生合理安排基本题的练习, 引导其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正确解题, 提高其熟练程度, 拓展其数学思维, 提升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不同知识水平与能力的学生, 安排分层练习题, 引导其自主探究。
例如, 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与能力, 为C层、B层、A层学生有针对性地设计基础题、综合题、提高题等不同层次的习题, 同时遵循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致力于整体学生数学水平与能力的提升。这样, 学生各有所需、各有所得, 同时有利于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 激发其进取意识。
总而言之, 小学阶段作为整个数学体系的基础性学习阶段, 教师必须重视分层探究式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实施, 从而营造开放、自由、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更加快乐地进行学习, 促使其产生积极性与主动性。让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得, 有所学, 培养其数学思维与意识, 拓展其创新思维空间, 最终全面提升学生整体数学水平。分层探究式教学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值得引起广大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与重视。
摘要:不同的学生具有各自不同的个性特征和能力水平, 所以“一刀切”的教育理念, 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理念和新课改背景下的学生发展。小学作为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与启蒙阶段, 教师更应重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 因材施教, 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 安排个性化的教学内容, 实施不同的评价策略, 进而促进学生整体数学水平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层探究,应用策略,探析
参考文献
[1]陈力.怎样使探究式学习取得实效——小学数学“分层探究”课例研究[J].实践创新, 2010 (12) :35-36.
分层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探究 篇3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分层教学;意义;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086-01
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能力和学习素质,而开展的一种教学工作,在现在我国高中都普遍采用了这种方法,这种分层教学方法可以促进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的投入到化学课堂中去。但是这种分层的教学模式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只有正视这些问题,采取措施加以改正,才能使分层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得到更好的运用。
一、分层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一些问题
尽管分层教学的模式,在我国高中得到了很好的重视和运用,分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运用不当仍会出现很多问题。
1、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重视,课堂气氛沉闷
高中化学课是一门需要记忆和操作的课程,当中有很多化学实验需要学生动手去实行,以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动手能力,让学生自己去仔细观察并加以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我们发现,事实正好相反,高中化学课中,老师仅仅注重对化学知识的讲述,很少进行化学实验,这就使学生感觉枯燥乏味,缺乏热情和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
2、分层教学理念缺乏新意
分层教学是需要不断创新的,不是一个固定的教学模式,它是一种动态的教学模式。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高中老师缺乏创新,固定的采取一种教学模式,对不同班级、不同学生、不同水平没有进行有创意的活动,使得分层教學模式过于固定化,不适应学生的学习和全面发展。
3、分层教学的效果不是很理想
尽管分层教学在高中化学课程中产生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总体来说运用的的效果并不理想。化学课程对化学实验有一定的要求,对学生的化学水平至关重要,但是有些教师仅仅把化学实验当成尖子生的特权,并没有对其他学生采取同样的态度,使得学生无法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影响高中化学课程的开展,无法使分层教学的效果发挥出来。
二、分层教学在高中化学课程中的运用意义
分层教学是一种为了学生的实际需要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模式,是适应教学的发展的。分层教学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分析学生的学习风格,来对学生进行分层教育,因材施教。这种模式是科学的,是有价值的。由于学生的学习方法的不同,学习思维的差异,学生就会对老师课堂所讲知识的接受程度就不一样,有些接受的快,有些接受的慢,就会对老师的授课产生不同的需求。如果老师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就会陷入两难的境地。
1、分层教育是一种更适合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模式
学生在学习中是处于主体地位的,分层教学可以更好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真正的以人为本。由于学生的化学基础存在差异,学生的学习方式各不相同,对课堂的知识的接受能力也不一样,在这种情况下,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分层教学的模式更能适应学生的需求,增加学生的主体地位,能让老师根据每个学生的需求进行重点教学,更能使学生的学习得到全面的发展。
2、分层教育对于学生吸收知识更为有效
分层教育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自己需要吸收的知识,基础差的,可以将更多精力放到课本上,基础好的则可以将目标放的更长远,可以放到不同种类的题型上去,吸收他们想要的知识,这样能不断的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更能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三、提高高中化学分层教学的有效性的几个建议
在高中化学教学课程中,分层教学的利用要合理,教学资源的分配要恰当。不仅要考虑老师的教学风格,也要考虑学生是否能接受某种风格的老师的教学方法,尽量使每位学生都分配到他们最需要的教师中去,使每位学生都得到最大的进步。
分层教学的分法,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分配,更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全面的分配。分层教育只是一种手段,使学生更好的接受课堂知识,完成教学目标,使得到全面发展才是最终目的。不要对学生进行分等,要对学生采取鼓励的态度,促进每位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尽管分层教学在高中化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这些问题会制约分层教育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效果。这就需要我们正视这些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加以解决,这样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有的放矢,使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得以满足,完成教学目的,进而使学生达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 勇.浅论高中化学分层目标教学.《数理化学习(高三版)》.2014(6)
分层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探究 篇4
摘要: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能力差异进行分层分组教学, 是一种满足学生个体发展需要的教学方式。由于小学生的个体生理与心理特点, 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是教学的必然要求, 是学生个性差异的要求。本文从小学体育教育中, 分层教学的必要性出发, 阐述了分层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的具体策略, 提供一些见解。
关键词:分层教学; 小学体育; 运用;
分层教学是一种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与能力, 将学生合理进行分组, 并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评价的一种教学形式, 分层教学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 将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放在首位, 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学习需要, 是素质教育的体现,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与提高。小学体育教学中, 学生年龄特点以及学生的发展不均衡, 同班学生也会表现出能力与个性上的差异, 在这样的学情下, 体育教师不能采用大班制教学方式, 一刀切, 齐步走的传统教学方式将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 因此分层教学在体育教学中是非常有必要的。
分层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探究 篇5
2016-06-15 10:37:27 来源: 作者:7天论文网 【大 中 小】 浏览:19次 评论:0条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分层教学法被人们重视和倡导。分层教学法是根据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兴趣爱好等进行分层教学,教师要全面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每一个学生,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分层次制定出不同的学习目标和教学方案,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在体育方面的优势和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一、分层教学的优点
(一)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学要求应用分层教学法可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全面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身体素质、体能、心理素质等各个方面,然后根据每个学生具体情况因材施教,找到适合学生锻炼的目标,发挥学生自身特长,充分展现出每个学生在体育方面不同的能力和优势。
(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同,对体育的喜好程度不同,若是对所有同学都是一个教学目标,身体条件差的同学会感觉很吃力,更加对体育学习感到厌倦,这样不利于体育教学的进行。
因此,要根据学生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调动起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找到体育锻炼的乐趣,才能更好地投入到体育的学习中去。
(三)体现教育公平性通过分层教育的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找到体育学习的乐趣,身体素质较好的同学充分发挥身体的优势,达到自己理想目标,身体条件较差的同学也能感受到体育锻炼带给身体的好处,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教育的公平性,都能学有所成。
二、分层教学的实践方法和实施途径
下面笔者对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怎样科学、合理地运用分层教学法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一)分层教学的实践方法要将分层教学正确的运用到小学体育教学中去,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教学方法和目标。同时,还要兼顾到分层教学方法的变化性。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是在不断变化的,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目标不能一成不变,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理解掌握情况,对教学方案和教学目标做出相应调整,以适合学生当前的实际情况。
(二)分层教学的实施途径1.对不同教学对象,进行不同层次划分在新学期开始,体育教师可以先对学生进行整体体能测评,了解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及体育方面的能力,根据对学生的全面了解对学生进行分层次划分。对身体素质较强的,对体育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并能及时掌握和理解体育知识的这部分学生,教师可以制定较高的教学目标;对身体条件一般的,但具有发展潜力的这部分学生,教师要积极开发学生的潜力,激发他们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对身体条件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多给予鼓励,制定的教学目标不要太高,不要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可以从较小的目标开始,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帮助他们找到体育学习的兴趣。2.对体育学习的不同兴趣取向,进行层次划分兴趣可以带动学生更好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因此可以根据每个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兴趣取向来进行层次划分。每个学生都可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项目,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对学生进行着重培养,使学生对体育的学习热情发挥到最大。
三、采用分层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课内课外相结合体育学习要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方式。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还要注重课外的体育锻炼,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锻炼习惯,充分利用课后时间,教师要多组织课外活动,带领学生复习课堂知识,要使体育学习做到课内课外相结合,学生既要掌握理论知识,还要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二)保证考核标准和分组的公平性教师采用分层教学首先要保证分组的公平性,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制定适合的分组标准,保证分组的公平性,为学生公平竞争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在制定考核标准时要公平公正,要能真实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水平,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要认识到,考核不能完全的衡量评定一个学生的好坏,只要认真锻炼,每个学生都会进步提升。
(三)教学内容和目标要及时调整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情况是不断变化的,教师要及时关注学生的理解掌握能力,对达到教学目标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调整,不断鼓励学生达到更高的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教师要根据每个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中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得到良好发展。综上所述,将分层教学法应用到小学体育教学中,可以更好地发挥每一个学生在体育方面的优势,培养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教师要根据每一个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兴趣爱好等对学生进行分组,既要保证体育优质生能充分发挥自己在体育上的优势,还要保证体育差等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使分层教学的方法落实到小学体育教学中去,使每一个学生在体育学习中都能感受到乐趣,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参考文献:
分层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探究 篇6
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作文分层教学的探究
文/杨文莉
摘要:作文教学可能是整个语文教学中最薄弱的环节。不过,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作文教学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在作文教学中,如果能把现代信息技术和作文教学有机地整合,在作文课堂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就能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作文水平。
关键词:信息技术;作文分层;探究
目前,作文教学可能是整个语文教学中最薄弱的环节。不过,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作文教学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体会到:在作文教学中,如果能把现代信息技术和作文教学有机地整合,在作文课堂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能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作文水平,以下是我对小学作文分层教学的理解和感受:
一、借助信息技术,实施习作目标分层
苏霍姆林斯基说:“好的学习成绩这个概念本身也是相对的――对一个学生来说五分是成绩好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三分就是很大的成功。”这种因人而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想在作文教学中也是很有指导意义的。如果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起跑,那么好的会更好,差的则会更差,产生两极分化。因此,分层制订目标就成为必然。如,四年级下第一单元习作“写校园春景”,总目标是“观察校园的一处景物,再把观察到的按一定顺序写下来,要求语句通顺,内容具体。”如果对全班同学实行一刀切,对于平时作文基础较差的同学来说,这无疑是达不到的。因此,我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将目标分为三层。第一层,抓住特点,按一定顺序真实细腻地表达出自己对校园的热爱,行文流畅,内容具体,400 字以上。第二层,能按一定顺序写出校园景物,内容具体,语句通顺,350 字以上。第三层,能按一定顺序写出校园景物,内容较具体,语句较通顺,300 字以上。目标分层后,我用一张幻灯片呈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写作水平选择,然后我再根据他们的选择做调整,即按我心中的既定分层进行目标定位。当然,这种目标的分层应该是教师心中的事情,而不能张榜公布。不宜对基础较差的同学明讲,否则伤害他们自尊,反而不利于他们的进步。目标还是相对的,是动态的,随着学生学习情况的变化,应该及时地加以调整。这样一来,对学困生而言,目标降低了,也就较容易达到了。
二、巧用信息技术,实施作文指导分层
有位作家,曾用这样的一副对联形容基础较差学生作文时的情景:
上联:苦坐苦等苦思苦想苦茶入口苦不堪言;
下联:愁纲愁线愁情愁理愁眉苦脸愁断肝肠。
横批:写不出来。
关于学生作文痛苦的原因,大多数人认为是学生缺乏生活体验,不会观察、缺乏积累。开始我也这样认为,总是教学生去体验生活,积累素材,可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最终我明白了,根本原因在于平时作文教学时,忽视学生个性,使学生缺乏写作兴趣。看来,要改变学生苦不堪言的作文状况,就应该对学生实施分层指导。那么,该如何做呢?
1.作文基础好的学生要求文章立意要有思想、有观点
写作基础较好的学生,在辅导过程中要引导他们,努力从不同的角度、方位去思考挖掘,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在立意上要指导和训练学生运用“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多元思维。()告诉他们有自己思想的文章才能称之为佳作。引导学生把写作视角投向生活,关注身边人的生活,亮出自己的观点。这样较高的要求,只有为数不多的学生才能达到,如能做到以点带面则效果更佳。还可以组织这类学生参加各类作文竞赛,写一些“课堂作文”以外的文章,拓展思路,提高文学素养。
2.基础较好的学生指导他们习作情节完整生动,训练细节描写
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要求在叙事情节完整的情况下,指导他们学会细节描写。以写人文章为例,先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赏析范文《妈妈的手》,这篇浓缩深深母爱的文章,作者用了细节描写才感人至深。然后布置仿写,训练学生运用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环境烘托等方法,学会细节刻画。
3.基础较差的学生训练写“小标题作文”和“提纲引路作文”
这类学生的写作基础相对较薄弱,往往会出现字数不足,病句、错别字较多,叙事不知所云的情况。针对这种现状,我先从训练200 字的小作文抓起,要求学生把一件事写清楚,努力减少错别字、病句,并加上小标题。然后要求学生把几篇小文章作比较,选择组合成一篇大作文。如,在写作《我的老师》时,引导学生把原来写的两篇小标题作文“谆谆教导”和“精心辅导”组合,加上开头结尾,一篇文章也算完成了。
另外,对于还有部分写不出来的学生,我引导学生列写作提纲,利用网络,给他们出示一些范文读。行文时围绕提纲,这样他们就可以顺着“渠”往下溜了。
这两种方法可操作性强,见效快,学生乐于接受。但要注意的是,对于这类学生的要求不能过高,教师一定要教给他们解决写作实际问题的方法。写作时能有具体内容,分清段落,字迹清楚,告诉他们放开胆子写作文,使他们有一个无拘无束的自由空间,写作兴趣自然会逐渐产生。
三、运用信息技术,落实习作评价分层
在作文讲评课上,要充分利用展台,选取优等生的习作整篇展示,让学生阅读,并说出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这样,习作优秀者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从而会更喜欢写作;而对于学困生的作文的评价可选择纵向比较,和他的前一阶段的水平相比较,或者选取他习作中的精彩句段,甚至一个好词,摘录制作幻灯片,后面注明作者,用大屏展示,这样你便会看到一个笑逐颜开的他,相信在这样坚持不懈的鼓励下,学困生会不断进步的。教师还可撰写赏识性评语。每个人都从心理上渴望得到肯定。尤其是基础较差的学生更渴望被老师认可。对学困生的评语要诚恳,且有激励作用。我在写评语时,睁大眼睛发现学生作文的点滴优点,哪怕是一句话、一小段,都要用红笔圈点一下,并写好批语,及时地给予表扬和鼓励。讲评时,重点面对中等生和差生,进行对比式讲评。对较差习作存在的典型问题,拿来和学生一起分析原因,让其他学生出谋划策,让作者反思修改。有了这些,他们就会对作文充满兴趣,有了用笔交谈的冲动。有时,还增加一些眉批评价语,“这段写得很精彩,加油!”“这个词用地恰当。”“此处心理活动描写感人”等等。这样根据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激励语,用欣赏的眼光批改每一篇作文,学生在教师的肯定和鼓励下快乐地作文,每个学生都会得到发展!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如果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作文课堂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必将使作文教学如鱼得水。
参考文献:
李碧英。信息技术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软件导刊,2008.
分层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探究 篇7
1 分层教学法的基本内涵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基础的情况下,以竞争力和潜力把学生科学的分成几层水平接近的群体,针对不同人群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分层的方法是面向全体学生,因此,教师在实施这种方法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和想法,以及分层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重要性、过程要告知学生,让他们心中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分层过程中,把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人的选择结合起来考虑,力求使各类学生的发展在各自的发展区内,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
2 高校足球运动分层教学组织
2.1 根据学生的质量划分等级状态
教学开展的足球开始,通过学生达到了解和掌握情况的质量评估,并根据分工水平的评估结果:第一个为高品质的水平,主要是指对身体健康、能力理解和接受,一些足球基础和自我发展意识强;第二中等质量水平,在一般的主要物理和技术手段,但表现出更大的发展潜力,通过教师的引导与自身的努力,预计将达到一个比较高的学习目标;第三低质量水平,这个水平的学生,无论是在身体还是在理解和接受,都呈现相对较低的水平,具体反映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实现对教学内容准确掌握和实际的了解,缺乏自信,同时这样学习足球显然是不够的。在层次划分,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不使用强制手段,对高层次和低层次的学生,要一视同仁,让学生自尊心受到尊重,自己的能力得到认可,只有建立基础上分层,才能够凸显合理性和有效性。
2.2 教学内容要分层,考核评估分层
在足球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情况下使用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对技术较好的学生,可以对其开展一个高层次的教学内容:战术、难度系数较大的技术等等;技对术差的学生可以对其开展传球,熟悉球性的练习。在这个过程中还使用了基于个体差异不同的教学方法,制定不同的目标。在进行评估时,评估师对不同的目标,同时也要对目标的制定把握好“度”,从而使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不断提高,才能得到全面发展,从而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2.3 教学目标分层次
对于学生学习水平低的班级,首先要学会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促使他们看到自己的闪光点,使他们树立信心,提高勇气,战胜困难,创造条件,使他们有更多机会学习、锻炼,促使其心理出于积极活动状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他们掌握参加运动必要的基本的运动技能,最基本的理论知识,注重身体、心理健康目标的达成,以完成一般教学目标,水平中等的学习班,对学生树立体育参与的目标,完成了基础教育的目标,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高层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
3 在高校足球教学中实施 “分层”教学的应用要求
3.1 分层教学法“固定化”
在老师心目中对学生的足球技术有了相对应的层次定位后,应该是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评估后,根据学生现有的足球技能水平及其变化的幅度大小,重新定位培养的层次,学生是伴随着学习兴趣、体育成绩以及师生关系变化而变化,因此,只有依据具体情况调整学生水平的定位,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足球动机,心态的改变,以提高运动热情,和谐师生情感。
3.2 分层教学的极端化
分层教学的方法遵循因材施教的教育规律,这是试图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足球的需要。让学生在不同层次群体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使各类学生都在他们的出发点来选择不同的速度、获得不同层次的知识和技能等。分层教学法,这是符合学生的全面发展目标,面向全体学生进行。
3.3 分层教学的开放化
许多教师对学生轻松实现分层教学,按照足球技能、身体素质和能力,对于足球和其他爱好分为不同的教学团队,教师自己要把握好、心中有数。
4 分层教学在足球教学中的优势
4.1 有利于因材施教
足球是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为最终目标,学生只有掌握了这项运动的基本技术,他们会主动参与到这项运动,将合理的使用技术锻炼身心。在足球教学中要采用分层教学。根据不同层次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教育学生,为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足球的乐趣,技术水平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这将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提高积极性,让其主动地学习发展。
4.2 让每个学生学有所得
使每个学生都有收获,这是“分层教学”的本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分层教学”,以改变“你有,我有所有的”这个“一个标准定乾坤”,“一刀切”的老式教学方法,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4.3 符合以人文本的教学理论
所谓以人为本的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挖掘他们的潜力所在,实施分层次教学,恰恰是迎合这一理念,尊重学生的差异,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来学习,他们更关心的是挖掘学习足球的潜能和感觉。
4.4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分层教学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自卑,而学生在相互合作中学习技术,共同交流,锻炼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以学生的发展,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随着学生技能水平的同等程度的提高有利于自己向更高层次的追求,可以增加学生之间的竞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5 高校足球分层教学的优化策略及建议
5.1 激发兴趣,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在足球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水平,采用不同的激励机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感受来自老师的鼓励和支持,并建立了良好的学习信心。
5.2 教师应体现平等的教育教学理念
学生的多样性是客观存在的,但他们是平等的学习,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这种平等的权利,并在教学中实施,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这种平等的待遇,从而使实施平等教育成实践。
5.3 着力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成果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以突出的适应性,以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有针对性选择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在学习过程中,目的明确有效,学习效果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5.4 分级、分组合作,优势互补
只有学生中下水平的交叉组合,以相互补充,有助于促进。这两个层次的学生了解基本的技能水平,虽然心理结构之间的差距,但是比较接近,这种差异互补结合,既有中层学生对低层学生的帮带,又有低层学生的进步对中层学生的促进。
6 结论和建议
分层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探究 篇8
【关键词】分层教学 初中数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6.097
初中阶段,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差距逐渐拉大,这使得课堂教学的设计难度加大,既要使数学成绩处于中、上等的学生不会觉得课堂对他失去了吸引力,同时又不能使数学成绩处于下等的学生觉得上课就是在听天书,觉得太难而失去学习的信心。因此,学生的不同需求要求我们的数学教学也要按照学生的个体差异来开展,即采用分层教学法。
一、课标解读
在初中数学课标中将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阐述为:“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在本质上明确了我们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应该面向所有学生,体现数学的普遍性,这不仅仅是浅层次地要求我们让所有的学生都拥有接受数学教育的权利,它还更进一步地要求我们的初中数学教学要考虑到各层次学生学习数学的水平差异,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风格、基础水平都是不一样的,然而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初中数学教学具有普及性的特征,教学要面向所有学生,这就意味着我们的教学既要具有适合所有学生,又要有个体的针对性。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分层教学的应用。
二、应用策略
(一)教学前的分层准备工作
1.正确认识分层。
要想分层教学发挥它真正的效果,教师就必须先要对它进行正确的理解。常见的误区是将分层教学等同于“放弃”一部分学生,“重点关注”一部分学生,进行“差别”教育。这就违背了我们的教育的初衷:让每个学生平等地追求成功。真正的分层教育应该是因材施教,教师需要明确我们的分层只是为了更加便于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而不是给学生贴标签。对于我们分层的结果也尽量不要让学生知道,不要强化不同层次间学生的差异性,让后进生产生自卑心理。
2.了解学生。
了解学生是合理、科学地进行分层教学的基础,也是最关键之处。要对学生进行准确的分析判断他到底属于哪一个层次,教师必须要对学生有足够充分的了解,包括对学生认知风格、理解能力、接受能力等多方面的全面的了解。不能够只是依据学生的某一次或某几次的考试成绩来判定学生的学习能力。这也正是我们当前的常用的入学前测试的弊端,仅仅凭借结果性的考试来评价学生过于片面,容易影响教师对于学生的判断。而且单方面的考试成绩也不能够说明学生学习的各个方面。我们可以主要采用跟学生和家长沟通来了解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看法和困难的所在,辅之以水平测试来了解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总之,教师全面而客观地了解学生的情况是分层教学实施的前提条件。
3.进行分层。
常见的分层方式有入学考试,问卷调查等等,考试是其中最常用到的方式。教师利用一套试卷对学生进行数学能力测试,简单的将学生所得分数与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画上等号,这是非常不科学的,也是我们进行分层教学时应该避免的。在对学生进行分层之前,我们应该从各个方面去评价学生,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数学素质评定,并以此作为分层的依据。
(二)教学中合理实施分层教学
1.任务分配因人而异。
在教学中依据学生层次的不同,给予每个学生不同的活动任务安排。例如那些平时数学思维较好的同学可以安排他们进行能力提升类题型的训练,而那些基础较差的同学则是主要完成查漏补缺型的练习,针对水平处于中等的学生,则分给他们重视基础训练但是同时又有一定的能力要求的题型。
2.教学活动有分有合。
分层后教师应注意不要过分强化不同分层之间的差异,否则容易造成学生心理上的不平衡。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该让全班所有同学都积极地参与进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感受到自己是活动的主体,而不仅仅是老师和部分成绩好的同学成为活动的主导者。但是也应该避免让所有同学不加区分地参与所有活动,这样会使有些同学得不到锻炼。所以教师应该将一个复杂的数学问题按照不同的活动所要求的能力的不同来分给每一位学生,每一个人都承担其中一部分工作,强调各个层次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例如可以让层次稍低的同学主要负责基础性活动分工,让稍高层次的同学负责数学问题的假设推理,让中间层次的同学来进行验证。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主要负责任务分配和组织协调的工作,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既有挑战又能够享受到解决数学问题所带来的成就感以及合作的快乐。
(三)教学后抓住分层工作的重点
1.分层评价。
既然我们已经承认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对学生实施分层教学,那么相应的我们对于学生的评价标准也就应该按照教学目标的不同要求来进行对应的分层评价,不能按照恒定的标准去要求每一个学生。学生发展的快慢不同,成长的步子也有大有小,分层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慢慢来,在评价时应该更加注重个体自身的比较,将它与之前的表现作比较,或者看他在这一水平阶段的进步,及时肯定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帮助他树立起自信和对于学习数学的信心。同时,在评价时也要引导孩子为下一个阶段的学习树立一个目标,并为此而制定一个详细且可行的实施计划来监督学生完成。
2.适时调整分层。
学生是在不断地向前发展着的,不可能一直不变,教师绝不能够总是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去看待学生。我们应该看到他们的每一点变化,可以利用每隔一段时间就对每一位学生重新进行一次全面的评估定位来及时地掌握每一个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并以此为依据对全班同学的数学层次划分进行调整,确保每一位学生都处于适合自己的层次。
三、分析总结
分层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探究 篇9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教育教学也提到新的高度,尤其在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步伐中,小学语文教学一改传统的教学任务,转而利用情境教学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由此,新的教学方法成为课堂常使用的教学法则,极大增强学生们的课堂积极性。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古诗教学;基本方法
新时期教育改革将教育制度和方法提到了新的高度。新教学制度必然推进新的教学方法的出现。因此,促使老师们开始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一改传统的教学方式,试图寻找有利于小学生的教育手段。而就小学语文来说,作为小学主课程之一,古诗词向来都是小学教学工作中的难点和重点。情境教学法的使用通过与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完美契合,进一步提升小学生古诗词理解能力,使小学古诗词教学变得由难到简。
1情景教学法基本含义
所谓的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的引导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题的生动具体场景,引起学生广泛兴趣和态度认知,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某一课题,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该方法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当中。常通过语言描述、诗歌朗诵、游戏、音乐欣赏等方式表现出来。比如老师在讲解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一诗中由几名同学分别扮演作者、少童,进行情景再现,这可以说是对情境教学法的一种再现表达。
2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应用情景教学法的意义
2.1提升学生综合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通过对小学语文古诗词采用情境教学法,以直观性感性化的方式,吸引学生眼球,以直接性取代间接性,处境生情,寄情于景,从而营造出更为逼真和直观的画面。进一步深刻的领会诗人诗中所描绘的情景,以及寄托的情感,让原本枯燥乏味的诗歌变得有声有色、有景有意境。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解古诗词根据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将整篇古诗词翻译强行塞给学生,从未真正试图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帮助学生去探知诗人写诗的根本目的和思想感情。再硬性塞到学生头脑当中强制学生背诵,从而导致学生根本无法完全消化。自然使学生对古诗词失去兴趣。而采用应用情境教学法,以语言式、情景式、肢体式、声像式等形象生动的再现诗文环境。比如:老师最为常用的教学手段就是通过影像资料,多媒体透视以画面感重现。或以朗诵方式体会诗人情感寄托。这种灵活却富有情趣的教学方式极大提高学生们的参与感和学习热情,更进一步提升学生们的综合能力。
2.2进一步减轻老师们的教学负担和教学困难
古诗文词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之瑰宝,以其独特魅力屹立于世界之东方,展现东方文字之美。但正是古诗词所具有的创作之美,有其自己本身的韵味和内涵,小学生由于掌握的知识有限,在解读古诗文时自然存在巨大障碍,这无疑也为老师们教学工作带来了困扰。老师们既要让学生们理解诗文含义,又要让学生真正解读诗人创作来源和意境,转化学生认知思维,帮助学生弥补对古诗词解读上的不足。情境教学法采用多种表现方式,比如老师组织学生演讲、现场表演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现场表演,还可以利用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与教学设备,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教学环境,以趣味性和知识性取代枯燥和乏味,以形象化取代抽象化,以简单取代深奥。真正实现学生与老师有机结合双向互动,根本上进一步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和教学困难,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课堂效率。
3情境教学法应用于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具体策略
3.1实现情境教学法多样化,实现教学方法多样化
情景教学法主要通过生活展现情景、实物演示、图画再现、音乐渲染、语言描述等方式帮助学生解读小学语文古诗,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确实对小学生有很大的帮助,但教师在使用过程中并没有将情境教学法有效利用,而是过于基于单链式使用,未曾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综合实用。由此来看,情境教学法使用过程中需要教师采用多样化方式,实现多元化教学。
3.2解读古诗先要营造意境
文字含义及意境的使用是中国古诗词表达和展示的独特之处。而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首先从字面中帮助学生解读诗句,却忽略诗文本身内在意境和深刻含义。比如在对孟浩然《春晓》一诗的解读中,传统教学手段只是枯燥乏味的展现诗文意思,而在情境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营造一个夜雨风声的环境,再由同学们运用表演展现作者闻鸟啼声,试问花落知多少的窘迫心情,老师对情景进行叙述,对学生表演进行指导,并要求学生表达自我体会,进而实现深入解读。
3.3解读古诗重点抓出意象
意象一词是将客观形象与主观心灵合成的且具有某种意蕴和情调之物。而是各种意象的使用是较为常见的方式,比如提及月亮,人们便会想到思乡之情,提及柳便会想到依依送别之情,提及红叶便会想到枫叶,男女纯美的爱情。意象描述也是解读古诗文所要突破的重点。通过对意象与诗文意境的完美契合,从整体中完美展现古诗文魅力。比如《静夜思》一课中,教师首先要立足静夜这个诗人创作时的特定环境,运用现代多媒体影音技术,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向学生展示月夜宁静,一人漂泊在外,面对月圆之夜,却难以与家人团圆,心中的苦闷与思念涌上心头。小学语文教师要抓住月与夜这两个意象展开深入解读,通过情景再现的直观方法,使学生感知诗人的孤独与凄清,学生就已经对这首古诗有了深刻的理解。
4结束语
情境教学法是对现代教育体制改革必然产物,是传统教学方法的延伸。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紧跟情境教学法步伐,?⑶榫辰萄Хㄒ?入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进而促进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课堂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分层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探究 篇10
代写论文提供 写手上传
摘要:目前我国义务阶段的教学方式,还是以传统的被动接受为主。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就要实现由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探究性学习”已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这种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主动进行创新与实践,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将“探究性学习”运用到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已成为现代教学的趋势,本文将对此问题进行探讨。关键字:探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教学
应用
探究性学习是在新的教育理念支配下的一种学习方式的变革,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及日常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探究性学习,既可以是一种综合实践活动,也可以是一种学科教学模式,是一种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小学信息技术的探究性学习应该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自主探索的方式去主动学习信息技术,在掌握知识内容的同时,体验、理解和应用探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创新能力的一种教学活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探索的激情,就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聪明才智就能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任务驱动法。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具体的学习生活实际,教材的安排等设疑激趣,将学习任务展示在学生面前,把学生引入到相关的问题情境中,驱使学生进入思维状态,让学生通过任务明确探究目标,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注意为学生设计难易程度不同层次的任务,让学习水平高低不等的学生都有自己可以选择的内容来进行探究学习,也可以激励学生像上楼梯一样逐步完成学习任务。如教学《插入图片》一课时,我设计了三个学习任务让学生进行选择或依次完成:(1)、插入四张你喜欢的图片;(2)、有目的地插入一组能表达自己思想的人物图、风景图等;(3)、精心地设计和挑选,插入的一组或多组图片有一定的主题,美观、艺术。
2、激趣诱导法。“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教师要善于运用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教法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经常设计的一些引人入胜的实用课件创设情景、设置疑问,或通过玩游戏、找方法、找规律、做比较等,让学生开展比赛或上台表演,激发学生积极探究的热情。如练习打字时,让学生通过打字游戏提高打字速度;学习复制,让学生探求多种复制方法进行比赛;在《金山画王》中试着找规律;简单的、与前面知识有联系的学习内容,激励学生自己探究,尝试操作,并演示给大家看。
3、“空白”发现法。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重在实践操作,掌握一些基本技能。计算机的功能又十分强大,一种操作往往有多种方法,各种软件还自带帮助。根据教材要求和教学实际,给学生留一些知识“空白”,让学生自由探究未知领域,完成课堂的扩展内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创新思维,钻研奥秘,获得意外收获,享受一种探索的乐趣,培养探索的精神。如学习“microsoft word”时让学生自己根据帮助或鼠标提示自由学习老师介绍之外的其他的更多的工具按钮,自学“自选图形”部分的内容。
4、解决实际问题法。信息技术课,要求培养学生获取信息、搜索、整理信息,以及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让学生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解决一些与学习生活相关联的问题,增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意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以及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激发其浓厚的探究兴趣。如教三年级学生在电脑上写日记;四年级用电脑创作艺术画,学习《图形的缩放》一课,给妈妈设计一条围巾或一张桌布;五六年级学习网上搜索,让他们搜索一些写作文、解应用题的技巧和方法,借助网络听自己喜欢的音乐,给自己录制歌曲,查找学习资料,查看天气预报,看新闻,开阔眼界增长见识等等。
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就是学生利用原有知识经验去解决教材中包含的未知因素,通过“学、思、疑、问、探 ”等多种方式,去挖掘自己的内在潜力,既获得新知,又增长能力。教师则进行引导和帮助学生认真思考,多方联系,大胆询问,勇敢尝试,最终自己解决问题,实现探究目的。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点:
1、兴趣、自学探究。学生有了浓厚的探究兴趣,指导学生做到课前预习质疑,课中探讨解疑,课后延伸复习。学会查阅资料, 寻找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多思考,多实践,对未知、未见、未懂的知识进行自学探究。
2、小组分工探究。一个比较大的探究内容,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一组完成一部分,或者小组内几个人,一个人探究一个问题,最后进行组合、集中、共商、确定。这比如组织同学办电子板报,制作校园网页等。
3、解疑合作探究。就是把大家的力量聚集起来,“三个臭皮匠抵一个诸葛亮”,合伙攻克难关,集思广益,思维互补,各抒己见,分析透彻,达成共识。课堂上,鼓励邻座同学多商量、多讨论、互帮互学;课外,让学生自由组织互助组,促使彼此间的交往、沟通和合作,大家随时发现问题,随时商讨,互相启发,互相促进,共同进步!
4、交流、集体探究。即让学生把自己的作品、设想与其他同学交流、讨论,互相学习或指出不足;选出全班最优秀的在教师机上给大家演示、交流、欣赏、展评,进行集体探究学习,激发全班同学积极上进、互相帮助、努力探究的热潮。
5、激励引申探究。在学生取得一点成绩,得到某些经验或收获时,及时给一些鼓励,恰切地进行评价,让学生多总结,多思索,琢磨反馈,举一返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促进学生再接再厉,拓宽知识面,挖掘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再深入的探究学习,追求知识的更高境界,获得更多、更大的收获。
学生的探究还可以对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进行探究;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探究;在质疑问难处探究;还可以在事物的求新、求异、求变上让学生自主探究,多方探究,养成习惯,提高能力。老师可以引导如下:
1、养成习惯,学会学习,学会探索。同学们有了一定的探究方法,就时刻培养他们自觉探究、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学习一个知识,遇到一个问题,便立即开动脑筋:思索——质疑——探询——研究。指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自由创造、积极创新,学会、会学,最终培养学生成为一个“研究性学习”的人。
2、扩展思维,多方探究,力求创新。引导学生探究要开阔视野,扩展思维,放开手脚,给学生自由空间、充足时间,让学生“海阔任鱼跃,天高任鸟飞”。例如,在学习“绘制标准图形”时,我只教给学生绘制的一点方法,让学生欣赏一些网上的作品,便放手让学生自由创作,可以创作实际生活中和自己所能想象到的一切物品,力求独特、新颖、别致。
3、联系实际,进行整合,提高能力。就是尽量的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把信息技术与各科学习整合,把各科相关知识贯穿到信息技术学习之中。如讲录音机和插入声音时,让学生把音乐课中的好歌曲录下来;在讲《绘画》时,让学生画最喜欢的动、植物、花卉,用美术的思维完成这节课;四年级文字输入时,让学生写作文、输古诗等。
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用性强,发展迅速的课程,也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终生学习的习惯是信息技术课教学的第一目标。我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竭力倡导探究性学习方法,努力培养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探究者”和“运用者”。[参考文献]
1、探究式学习:18条原则《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1、2期。
2、《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何可抗
3、《研究性学习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陆宏
4、《对现代信息技术课教学的思考》武健
5、《在信息技术课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策略》现代化》总第72期
分层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探究 篇11
关键词 学情分析 现代高校体育 “分层教学” 价值探究
一、前言
体育教学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体育运动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体育教学对推动学生身体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早就引起教育部及教育相关部门的深刻认识。随着当今社会职场对职业人的个性化需求的细化、高校学生自主学习需求的多元化和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进行,高校教育越来越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全面发展和提高学生的生理、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最终教学目标。这就不得不使教育者转换课堂主体,对教学模式和教学组织形式进行改革,于是“分层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法被顺势引进,并开始广泛运用。
但是深入分析高校体育课程“分层教学”的教学实践后,仍发现不少应用上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体育教师在备课时及上课过程中对学情分析不够细致,针对性差,主观预设过多,操作起来也就失掉了“分层教学”的意义。因此重视学情分析在现代高校体育“分层教学”中的价值,加强对学生个体的全面掌握,对于推进高校体育教学发展,落实体育教育宗旨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二、“分层教学”在现代体育教学中的意义
(一)“分层教学”能够帮助体育教师准确定位学生的教学目标,发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体育锻炼兴趣
“分层教学”要求应用者能够在充分分析学生学情的情况下,提出符合学生自身特点的教学目标,通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本身接受能力和潜在能力的分析,制定教学目标和不同的教学内容,并根据学生的差异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因此这一先进的教学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地使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实现教学个性化需求,在有限的师资力量及课堂教学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充分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和培养体育爱好。
(二)“分层教学”能够帮助体育教师实现科学选才,推动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
在高校就业市场特别是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市场已经出现过于饱和的情况下,如何使高校毕业生在社会就业中胜出,将涉及多方面的共同利益。纵观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情况,不难看出,我国有着丰富的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广泛的现代体育受众人群,随着我国中等收入人群消费观念的开化和消费指向的变化,这无疑是一个潜在的巨大的市场潜能,如果我国体育产业得到较好发展,必然面临竞技人才、专业理论研究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匮乏的局面,而“分层教学”恰好可以满足这一市场缺口。由于高校体育面向的受众人群主要是拥有良好知识学习能力、领悟能力的普通文理学生和拥有一定基础的文化储备,更掌握精湛的体育技能的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如果这部分学生的潜能能够得以挖掘,将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发挥不可低估的作用,高校学生在这片未开发的领域中必将有一个较好的发展前景。
而“分层教学”能够帮助体育教师对学生学习意愿及学习潜能的发掘,为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实现科学选才。
三、我国高校体育在实践“分层教学”中学情分析现状
(一)教师对学生学情了解不够,过于依赖运动成绩,对学生学习意愿了解不够,不注重学生潜能的发掘
根据马克思原理,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学生的学习潜能及学习意愿也会受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不断发生变化的。但是高校体育教师在备课分组时,往往过于依赖学生原有的运动成绩,对学生的学习意愿了解不够,不注重学生潜能方面的发掘,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足,甚至戕害学生的体育爱好。
(二)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基础、需求、方法和习惯等学情分析不够全面,教学方案设计有效性差
教学方案是授课过程的重要依据,对体育课程的授课实施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通过课堂观察,不难发现,体育教师往往对于学情的分析过于粗略,主观预设过多,对于学生学习的基础、需求、方法和习惯等学情分析不够全面,甚至不怎么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偏好,因此上课有效性较差,难以达到“分层教学”的基本要求。
四、结论与建议
(一)从教者领会“分层教学”的真正精神和内涵,重视学情分析的重要性
从教者要明确高校体育“分层教学”的定义内涵,真正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运动能力,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及正确预测该生的发展潜能,在充分分析学生潜能及基础学情的情况下,设计中出有效的个性化的教学方案,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进行分化培养。
(二)针对“分层教学”教学方法,对体育教师制定合理科学的有效考核标准,加强教师对学情分析的价值的正确认识
【分层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探究】推荐阅读:
议“分层教学”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07-17
浅谈分层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08-02
论分层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论文10-11
语文教学中的分层教学10-17
英语教学中的分层教学08-16
分层教学在体育课中09-08
高职院校中的分层教学05-18
语文教学中的分层教育06-29
小学作文分层教学分析08-23